CN102965787B -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5787B
CN102965787B CN201210022757.1A CN201210022757A CN102965787B CN 102965787 B CN102965787 B CN 102965787B CN 201210022757 A CN201210022757 A CN 201210022757A CN 102965787 B CN102965787 B CN 102965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llel
end warp
warp
pile
paralle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227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5787A (zh
Inventor
妙中伸行
妙中正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YONAKA FINE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YONAKA FINE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YONAKA FINE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YONAKA FINE TEXTIL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65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5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5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5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4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rubb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27/00Woven pile fabrics
    • D03D27/02Woven pile fabrics wherein the pile is formed by warp or weft
    • D03D27/06Warp pile fabr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一种绒头片(14)被粗的底经线(12)推倒而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重复排列在织物宽度方向,在成对的细的底经线与粗的底经线之间配置有绒头纱线(17),穿过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与粗的底经线共同越过上方的纬线(13)的下方的绒头纱线,构成为形成了卡定在穿过其下方的纬线上的绒头片(14)的经编绒头织物。在此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中,与细的底经线越过在卡定绒头片的纬线前后织入的合计2条纬线(13、13)的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相比,使粗的底经线越过在卡定绒头片的纬线前后织入的合计2条纬线(13、13)的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多。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rubbing)材料,其用于在液晶面板的基板的表面形成促使液晶组件的排列的配向膜。 
背景技术
为了在液晶面板的基板的表面形成促使液晶组件的排列的配向膜,将周面卷绕有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旋转的擦刷滚筒(rubbing roll)抵靠在由聚酰亚胺(polyimide)树脂等形成于液晶面板的基板的表面的配向膜进行擦刷,实施形成沿着该旋转方向的微细的擦划痕迹的擦刷处理。 
在该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中应用了经编绒头织物(warp pile woven fabric)(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2、3、4)。 
作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经编绒头织物的厚度大致为1.5至4.0mm。 
在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绒头或纬线或底经线(ground warps)中,使用纤度(粗细)大致为15至100棉纱支数的丝条。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基础织底(底组织ground texture)的底经线密度,设定为大致20至180条/25.4mm。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基础织底(底组织)的纬线密度,设定为大致30至150条/25.4mm。 
作为擦刷材料的经编绒头织物的底经线的覆盖系数(cover factor)κ设定为大致500以上,该覆盖系数κ是以底经线的条数δ与底经线的纤度ρ(dtex)的平方根的乘积来表示,而该底经线排列在以底经线密度(条/25.4mm)表示的25.4mm间(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4)。 
经编绒头织物的绒头由2个绒头片成对呈现。 
该成对的2个绒头片,呈U字形、V字形甚至W字形连续。 
作为该弯曲成U字形、V字形甚至W字形而连续的2个绒头片的连续部分的绒头的沉入部,穿过构成经编绒头织物的基础织底的纬线的下方。 
绒头由该穿过的沉入部卡定于基础织底,而该成对的2个绒头片分成该卡定的纬线的前后而从基础织底突出。 
通过改变该绒头的沉入部穿过的纬线的数量,可使底经线的长度方向的绒头片的倾斜情形变化,获得绒头在底经线的长度方向倾斜的经编绒头织物。 
通过改变由绒头的沉入部穿过的纬线与底经线所构成的基础织底的织组织,亦可使底经线的长度方向的绒头片的倾斜情形变化。 
因此,通过改变基础织底的织组织,亦可获得绒头在底经线的长度方向倾斜的经绒头织物。 
作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经编绒头织物,是卷绕于旋转滚筒来使用。 
因此,适合作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经编绒头织物,是绒头沿着旋转滚筒的旋转方向倾斜的经编绒头织物。 
因此,作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经编绒头织物,是将其底经线的长度方向与旋转方向一致,将纬线的长度方向朝向轴芯方向卷绕于旋转滚筒。 
因此,作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需要与擦刷滚筒的宽度对应的织物宽度的经编绒头织物。 
在作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经编绒头织物的织造中,使用了在作为衣料质地或薄片(sheet)质地(椅子贴布)的经编绒头织物的织造中使用的家具绒头织物(moquette)织机。 
然而,以往的家具绒头织物织机的织物宽度为2.3m以下。 
因此,由以往的家具绒头织物织机,无法获得织物宽度超过2.3m的经编绒头织物。 
当然,织物宽度超过2.3m的宽幅的经编绒头织物,可由威尔顿绒毯(Wilton carpet)织机织造。 
然而,威尔顿绒毯织机毕竟只是绒毯织机。 
因此,由威尔顿绒毯织机,无法将15至100棉纱支数的丝条使用于绒头或纬线或底经线,获得适于底经线密度或纬线密度为20至150条/25.4mm,厚度为1.5至4.0mm的擦刷材料的经编绒头织物。 
由于上述的情形,在要在擦刷处理中使用于擦刷材料超过2.3m的宽幅的擦刷滚筒来提高液晶面板基板的生产效率的情况下,需要将擦刷材料用经编绒头织物的纬线的长度方向朝向旋转方向,将底经线的长度方向朝向轴芯方向卷绕于旋转滚筒,且一面使该滚筒旋转一面抚摸绒头面而使绒头沿着旋转方向倾斜。 
然而,在底经线密度设定为20至180条/25.4mm的致密的擦刷材料用经编绒头织物中,是由底经线强固地把持着绒头的左右(纬线的长度方向)。 
因此,绒头不易朝向纬线的长度方向倾斜。 
即使由树脂或热强制性地使该绒头倾斜,也会在绒头的倾斜程度上产生参差不齐。
当使用在绒头的倾斜程度上有参差不齐的擦刷材料用经编绒头织物时,会在擦刷材料的液晶面板的配向膜的匹配性产生参差不齐,在擦刷处理中频频产生损耗(loss),使得液晶面板基板的产率降低。 
因此,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以下简称在先申请擦刷材料),该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是由图6所示的经编绒头织物所构成,其基础织底是由2条底经线11、12呈拉齐状态的组而与纬线13交错的2条纬重平(2/2纬重平(weft ribs))织组织所构成(请参照例如专利文献5)。 
该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的绒头纱线,是配置在该呈拉齐状态的组的各组2条底经线11、12之间。 
绒头纱线形成了卡定在各组2条底经线11、12交错而越过上方的纬线13的浮纬起绒(loose pile)15的绒头片14。 
该呈拉齐状态的组的各组2条底经线之中的1条底经线12的纤度(粗细),设定为其他1条底经线11的纤度(粗细)的1.2倍至4.0倍。 
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交替配置于基础织底。 
在先申请擦刷材料,可使底经线的长度方向L平行朝向轴芯方向而装设于旋转滚筒。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303282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37636号公报(专利第3209328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48628号公报(专利第3400424号)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341209号公报(专利第4139732号)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41638号公报(专利第395220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 
在在先申请擦刷材料中,是在2条纬重平织组织的基础织底之间夹着1条绒头纱线而使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成为1组而重复配置。 
在绒头片沉入于基础织底的沉入部中,推压该沉入部而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是将该绒头片14夹在中间而潜在相邻的左右一侧的粗的底经线12的下方,且越过该左右相邻的另一侧的细的底经线11的上方。 
粗的底经线12是依据与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的差异,牢牢地紧靠在夹在中间的绒头纱线的绒头片14的根部。 
依据该紧靠的程度,夹在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的绒头片14,会被该紧靠的粗的底经线12推倒而朝向细的底经线11,朝纬线13的长度方向亦即经编绒头织物的织物宽度方向W倾斜(参照图7)。 
在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的绒头片14的织物宽度方向,倾斜是因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的差异而引起。 
因此,为了增强倾斜的程度,将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加粗。 
如此,为了将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加粗,不得不减小底经线密度。 
再者,减小底经线密度时,擦刷材料的绒头密度亦会减小。 
在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的基础织底中,由于该基础织底成为2条纬重平织组织的关系,越过纬线13上方的2条1组的粗的底经线12与细的底经线11会呈现为方格花纹状(参照图6(a))。 
由于绒头片14构成了浮纬起绒15,因此该构成的浮纬起绒15亦与2条1组的粗的底经线12与细的底经线11一致而排列成方格花纹状。 
因此,所有绒头纱线所形成的割绒(cut pile),不沿着相同的纬线排列在一直线上,而是相邻的绒头纱线的割绒交替出现在各纬线13上方。 
再者,在该交替的割绒与割绒之间会出现无绒头空间80。 
如此,在绒头面,会成为方格花纹状地产生无绒头空间80。 
如此,在绒头面上成为方格花纹状地产生无绒头空间80的擦刷材料中,即使使纬线密度变得致密,亦无法使绒头密度变得致密。 
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的基础织底,由2条纬重平(2/2纬重平)织组织构成;该2条纬重平(2/2纬重平)织组织,是2条底经线11、12呈拉齐状态的组地每越过2条纬线13、13的上方就潜过下一个2条纬线13、13的下方的2条纬重平(2/2纬重平)织组织。 
因此,在形成绒头片的绒头纱线潜过1条纬线13的下方,越过下一条纬线13的上方,又穿过下一条纬线13的下方而再度形成绒头片的扣紧绒头(fast pile)的经编绒头织物,无法应用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的基础织底。 
因此,为了改善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研究了以下各点。 
(1)不只依赖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的差异,而且在基础织底的织组织的方面,亦使绒头片14易于朝织物宽度方向 W倾斜。 
(2)使绒头片14朝织物宽度方向W更大幅地倾斜。 
(3)使在先申请擦刷材料亦可适用于扣紧绒头。 
(4)解除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的交替的浮纬起绒15与浮纬起绒15之间的无绒头空间80(参照图6(b))。 
在研究上述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的改善点的过程中,获得以下的认知。 
(1)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从2条减去设为1条,而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则从2条增加一条设为3条为较理想。 
(2)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从2条增加1条设为3条时,如图1所示,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成为易于咬入于越过纬线13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的下方的状态。 
(3)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从2条增加1条设为3条时,如图1所示,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亦突出于越过纬线13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的上方,且成为易于覆盖在细的底经线11的上方的状态。 
(4)绒头片14会易于推倒在易于突出且覆盖于细的底经线11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上,使得易于覆盖在易于咬入于粗的底经线12的下方的细的底经线11上。 
解决课题的手段 
因此,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1特征在于:(a)由经编绒头织物所构成;(b)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重复排列在织物宽度方向;(c)在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配置有绒头纱线17;(d)绒头纱线17穿过纬线13f的下方,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该纬线13f上方;(e)穿过该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卡定于穿在其下方的纬线13f而形成绒头片14;(f)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 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至少1条纬线的上方;(g)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比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多。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2特征是除了上述第1特征以外,又包括: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α比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β多。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3特征,是如上述第1以外又包括:作为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dtex)的平方根与细的底经线11的排列密度(条/2.54cm)的积,及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dtex)的平方根与粗的底经线12的排列密度(条/2.54cm)的积的和计算的底经线的覆盖系数为500以上。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4特征,是如上述第1特征以外又包括: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是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的1.2倍以上,且为10倍以下。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5特征,是如上述第1至第4特征中的任一特征以外又包括:(1)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所形成的绒头片14是浮纬起绒15;(2)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而不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3)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的上方;(4)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2条。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6特征,是如上述第1至第4特征的任一特征以外又包括:(1)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所形成的绒头片14是浮纬起绒15;(2)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织入于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 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3)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的上方;(4)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1条。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7特征,是上述第1至第4特征的任一特征以外又包括:(1)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所形成的绒头片14是浮纬起绒15;(2)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而不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3)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4)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1条。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的第8特征,是如上述第1至第4特征的任一特征以外又包括:(1)单位纬线条数是由依序重复织入的4条纬线所构成;(2)粗的底经线12潜入单位纬线4条中的1条纬线的下方,且持续越过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的上方;(3)细的底经线11,潜入在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以及粗的底经线12所潜入的1条纬线的下方,越过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合计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4)绒头纱线17穿过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 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下方,并且越过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上方,且形成了卡定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上的扣紧绒头16;(5)越过卡定绒头纱线17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合计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而不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纬线的上方;(6)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2条纬线13f、13f、及在该2条纬线13f、13f之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合计3条纬线的上方;(7)在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各纬线13f、13f的前后的合计4条纬线之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1条。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至少1条纬线的上方。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织入,且包括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包括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比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多。 
再者,在经线密度致密且底经线的覆盖系数为500以上的经编绒头织物中,平行排列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朝织物宽度方向W彼此推压。 
因此,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与该细的底经线11成对,且成为易于咬入于与该细的底经线11相邻而越过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的下方的状态(参照图1)。 
另一方面,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亦与该粗的底经线12成对,且成为易于突出覆盖在与该粗的底经线12相邻而越过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的上方的状态(参照图1)。 
如上所述,细的底经线11在绒头纱线17所潜入的纬线前后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上方,与在绒头纱线17所潜入的纬线前后织入的纬线的条数m相比,在绒头纱线17所潜入的纬线前后织入,且使粗的底经线12在绒头纱线17所潜入的纬线前后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多。 
如此,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相比,将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增多时,绒头片14会被易于突出覆盖于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推倒,成为覆盖在易于咬入于下方的细的底经线11的模样(图1)。 
结果,与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相比,可获得一种绒头片14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如此,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相比,将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增多时,在擦刷材料的织成过程中,与细的底经线11相比有更强的张力作用于粗的底经线12,且与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β相比使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α多。 
如此,当使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α比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β多时,绒头片14易于从织缩率β较少且处于紧绷状态的粗的底经线12朝织缩率α较多且处于松弛状态的细的底经线11倾倒。 
结果,与在先申请擦刷材料相比,可获得一种绒头片14朝织物宽 度方向W大幅倾斜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当经编绒头织物的底经线的覆盖系数成为500以上时,在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作用于织物宽度方向W的推压力会增强,绒头片30会受到该推压力而易于被推倒,易于朝细的经线侧22倾斜。 
结果,可获得绒头片14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当将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设为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的1.2倍以上且为10倍以下时,粗的底经线12会依据与该粗的底经线12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的差,易于骑在绒头纱线的绒头片14的根部。 
此外,绒头片30会依据粗的底经线12与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差,易于朝细的经线侧22倾斜。 
因此,依据本发明,可获得绒头片14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在本发明中,以依序重复织入单位纬线条数的4条而言,细的底经线11越过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1条纬线的上方,而粗的底经线12则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的上方,使该粗的底经线12越过的纬线的条数n比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多1条,且包含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在将粗的底经线12越过的纬线的合计条数设为3条时,(1)以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该粗的底经线12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上方,且穿过在3条纬线之中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下方的方式织入细的底经线11,(2)以在粗的底经线12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下方穿过后被抑制,且越过在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上方的方式织入绒头纱线17,(3)可将卡定在粗的底经线12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 织入的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纬线13f的2条纬线13f、13f上的扣紧绒头16,以每4条纬线就有1个的比例在底经线的长度方向即织造方向L(参照图5)重复形成。 
因此,依据本发明,扣紧绒头16的绒头片14、14会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而不易从基础织底脱落,可获得耐久性优异的擦刷材料。 
扣紧绒头16以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3条纬线及紧接着该3条纬线的粗的底经线12潜在下方的1条纬线的4条单位纬线就有1个的比例在织造方向L重复形成。 
在该重复形成而在织造方向L前后的2个扣紧绒头16、16之间,越过潜在下方的粗的底经线12的上方而露出于绒头面的纬线,被在其前后的扣紧绒头16的绒头片14与扣紧绒头16的绒头片14’所覆盖。 
因此,织入于在织造方向L前后的2个扣紧绒头16、16之间的纬线,不会成为无绒头空间而出现在绒头面。 
因此,依据本发明,可获得没有被扣紧绒头16覆盖的无绒头空间的擦刷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擦刷材料的主要部分剖面放大正面图。 
图2是显示本发明的擦刷材料,其中图2(a)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结构图,图2(b)是在图2(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a、12a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图2(c)是在图2(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b、12b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 
图3是显示本发明的擦刷材料,其中图3(a)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结构图,图3(b)是在图3(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a、12a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图3(c)是在图3(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b、12b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 
图4是显示本发明的擦刷材料,其中图4(a)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结构图,图4(b)是在图4(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a、12a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图4(c)是在图4(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b、12b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 
图5是显示本发明的擦刷材料,其中图5(a)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结构图,图5(b)是在图5(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a、12a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图5(c)是在图5(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b、12b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 
图6是显示本发明的擦刷材料,其中图6(a)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结构图,图6(b)是在图6(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a、12a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图6(c)是在图6(a)的织组织结构的底经线11b、12b的织入位置的擦刷材料的剖面侧面图,是擦刷材料的织组织。 
图7是以往的擦刷材料的主要部分剖面放大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底经线的织缩率(θ:%)是以测定欲测定织缩率的织物(擦刷材料)的经线方向(L)的尺寸(La),接着,将欲测定该织缩率的织物(擦刷材料)分解并取出底经线,且测定该取出的底经线的尺寸(Lb),再将该取出的底经线的尺寸(Lb)与织物(擦刷材料)的经线方向(L)的尺寸(La)的差(Lb-La)除以织物(擦刷材料)的经线方向的尺寸(La)的值,乘上100的乘积[θ=100×(Lb-La)÷(La)]的方式来算出。 
该底经线的织缩率(θ)较少,是意味底经线没有弯曲,底经线在紧绷为一直线状的状态下被织入。 
与此相反,底经线的织缩率(θ)较多,是意味底经线在松弛的状态下被织入,在织物(擦刷材料)之中处于弯曲的状态。 
为了使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α比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β多,且使绒头片14易于从处于紧绷状态的粗的底经线(12)朝织缩率α较多且处于松弛状态的细的底经线(11)倾倒,将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β设为5%以下,较佳为设为2%以下,尤佳为以成为零%(β=0)的方式,在织物(擦刷材料)的织成过程中,使粗的底经线12充分紧绷再织入。 
再者,为了使绒头片14易于从粗的底经线(12)朝织缩率α较多且处于松弛状态的细的底经线(11)倾倒,将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α与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的差(α-β)设为5%以上,较佳为10%以上,尤佳为13%以上。 
为了增强在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作用于织物宽度方向W的推压力,且使绒头片30受到该推压力而易于被推倒朝向细的经线侧22,将经编绒头织物的底经线的覆盖系数设为600至2000,较佳为设为700至1200。 
为了将在该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作用的推压力予以固定,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是将粘接性树脂的组成物涂敷于经编绒头织物的背面而制成。 
粗的底经线12会依据与该粗的底经线12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的差,而易于骑在绒头纱线的绒头片14的根部。 
此外,绒头片30会依据成对的粗的底经线12与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差,易于被推倒而朝向细的经线侧22,此外,绒头片30会易于朝细的经线侧22倾斜。 
然而,将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设为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的4倍以上时,不易因为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的张力(tension)差而获得平坦的擦刷材料。 
考虑此点,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差,是将粗的底经线12的纤度(dtex)设为细的底经线11的纤度(dtex)的1.2倍至4.0倍,较佳为1.4至3.0倍。 
作为绒头或纬线或经线,可使用纤度(粗细)为59 dtex(100棉 纱支数)至590dtex(10棉纱支数)的线条。 
作为绒头纱线,以使用以纤维素(cellulosic)类纤维或聚酯复丝(polyester multifilament)为主材的线条为理想。 
与粗的底经线12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较该成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愈少,而且,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较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愈多,则越过纬线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就愈易朝向织物宽度方向W移动而使复数条纬线易于咬入于越过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的下方。 
此外,与粗的底经线12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较该成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愈少,而且,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较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愈多,则粗的底经线12愈易于覆盖在纬线13的上方。 
此外,与粗的底经线12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较该成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愈少,而且,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较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愈多,则细的底经线11愈易于咬入于粗的底经线12的下方。 
此外,绒头片30会依据粗的底经线12易于覆盖在纬线13的上方的程度,易于被推倒而朝向细的经线侧22,此外,易于朝向细的经线侧22倾斜。 
因此,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愈多愈佳。 
然而,当该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过多时,会成为粗的底经线12在基础织底的表面松脱的模样,减弱从粗的底经线12朝向绒头片30作用的推压力。 
考虑此点,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设为5条以下,较佳为如图2至图5所示设为3条。 
图2是显示(1)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形成了浮纬 起绒15,(2)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而未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3)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的上方,(4)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之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为2条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在图2所示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中,纬线是以依序重复织入的第1纬线13a、第2纬线13b、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4条纬线为单位纬线来构成。 
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和粗的底经线12a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2(b)),与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b、绒头纱线17b和粗的底经线12b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2(c)),其相位在织造方向L有所不同达半重复(repeat)量,该半重复量相当于单位纬线的纬线2条。 
织物宽度方向W的单侧的细的底经线11a,持续潜在第1纬线13a、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单侧的粗的底经线12a是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潜在第2纬线13b的下方,并持续越过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单侧的绒头纱线17a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且形成了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d(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a。 
与那些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和粗的底经线12a相邻的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越过第2纬线13b的上方,并持续潜在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粗的底经线12b持续越过第1纬线13a、第2 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且潜在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绒头纱线17b穿过第2纬线13b的下方,且形成了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b(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b。 
图3显示了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中,(1)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形成了浮纬起绒15,(2)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是越过织入于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任一条纬线的上方,(3)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是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的上方,(4)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之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为1条。 
在图3所示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中,纬线以依序重复织入的第1纬线13a、第2纬线13b、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4条纬线为单位纬线来构成。 
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和粗的底经线12a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3(b)),与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b、绒头纱线17b和粗的底经线12b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3(c)),其相位在织造方向L有所不同达半重复量,该半重复量相当于单位纬线的纬线2条。 
织物宽度方向W的单侧的细的底经线11a,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持续潜在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下方,并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单侧的粗的底经线12a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潜在第2纬线13b的下方,并持续越过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单侧的绒头纱线17a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且形成了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d(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a。 
与那些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和粗的底经线12a相邻的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持续越过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并潜在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粗的底经线12b持续越过第1纬线13a、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且潜在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绒头纱线17b穿过第2纬线13b的下方,且形成了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b(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b。 
图4显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中,(1)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形成了浮纬起绒15,(2)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是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而未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3)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是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4)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之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为1条。 
在图4所示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中,纬线以依序重复织入的第1纬线13a、第2纬线13b、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4条纬线为单位纬线来构成。 
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和粗的底经线12a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4(b)),与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b、绒头纱线17b和粗的底经线12b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4(c)),其相位在织造方向L有所不同达半重复量,该半重复量相当于单位纬线的纬线2条。 
织物宽度方向W的单侧的细的底经线11a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持续潜在第2纬线13b、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单侧的粗的底经线12a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持续潜在 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下方,并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单侧的绒头纱线17a穿过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形成了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d(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a。 
与那些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和粗的底经线12a相邻的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持续潜在第1纬线13a与第2纬线13b的下方,且越过第3纬线13c的上方,并潜在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粗的底经线12b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持续越过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并潜在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绒头纱线17b穿过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形成了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b(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b。 
图5显示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中,(1)单位纬线是由依序重复织入的第1纬线13a、第2纬线13b、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4条纬线所构成,(2)粗的底经线12潜在单位纬线的4条中的1条纬线的下方,且持续越过单位纬线的4条中的3条纬线的上方,(3)细的底经线11,潜入在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以及粗的底经线12所潜入的1条纬线的下方,越过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合计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4)绒头纱线17穿过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下方,并且越过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上方,且形成了卡定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上的扣紧绒头16,(5)越过卡定绒头纱线17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 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是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合计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而未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纬线的上方,(6)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是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2条纬线13f、13f、与在该2条纬线13f、13f之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合计3条纬线的上方,(7)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在下方的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各纬线13f、13f的前后的合计4条纬线之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为1条。 
在图5所示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中,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和粗的底经线12a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5(b)),和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3条1组的细的底经线11b、绒头纱线17b和粗的底经线12b与单位纬线共同构成的织组织(参照图5(c)),其相位在织造方向L有所不同达1/4重复量,该1/4重复量相当于单位纬线的纬线1条。 
织物宽度方向W的单侧的细的底经线11a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越过第2纬线13b的上方,并潜在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单侧的粗的底经线12a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持续越过第2纬线13b、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单侧的绒头纱线17a潜在第2纬线13b的下方,且越过第3纬线13c的上方,并潜在第4纬线13d的下方,形成了成为卡定在该穿过的第2纬线13b与第4纬线13d的2条纬线13f、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扣紧绒头16a。 
与那些细的底经线11a、绒头纱线17a与粗的底经线12a相邻的 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潜在第2纬线13b的下方,并越过第3纬线13c的上方,且潜在第4纬线13d的下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粗的底经线12b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潜在第2纬线13b的下方,并持续越过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上方。 
该相邻的其他组的绒头纱线17b潜在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并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形成了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第3纬线13c与第1纬线13a的2条纬线13f、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扣紧绒头16b。 
可在经编绒头织物的背面(非绒毛面)涂敷粘接剂,将绒头片14的根部予以粘接固定于基础织底。 
该粘接剂的涂敷量可设定为大致50至80g/m2(干燥重量)。 
[实施例] 
[实施例1] 
将总纤度55dtex/24fil的聚酯复丝2条合捻的合计总纤度110dtex/48fil的聚酯复丝合捻线,作为细的底经线11使用。 
将总纤度82.5dtex/36fil的聚酯复丝2条合捻的合计总纤度165dtex/72fil的聚酯复丝合捻线,作为粗的底经线12使用。 
将总纤度55dtex/24fil的聚酯复丝2条合捻的合计总纤度110dtex/48fil的聚酯复丝合捻线,作为纬线13使用。 
纤度30棉纱支数(60/2s棉纱支数,约195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作为绒头纱线14使用。 
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依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粗的底经线12的顺序重复排列。 
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的3条线条,作成1组,且穿在筘片(reed blades)间。 
纬线是作成4条1组而依序重复织入。 
在重复织入该4条1组纬线(13a、13b、13c、13d)的过程中, 细的底经线11a持续潜在第1纬线13a与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参照图2(b))。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a的组的粗的底经线12a是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潜在第2纬线13b的下方,并持续越过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上方(参照图2(b))。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a与粗的底经线12a的组的绒头纱线17a是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d(13f)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a(参照图2(b))。 
相对于该细的底经线11a与粗的底经线12a与绒头纱线17a,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是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越过第2纬线13b的上方,并持续穿过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下方(参照图2(c))。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b的组的粗的底经线12b是持续越过第1纬线13a与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且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参照图2(c))。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b与粗的底经线12b的组的绒头纱线17b是穿过第2纬线13b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b(13f)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b(参照图2(c))。 
如此一来,经线密度为92条/25.4mm、纬线密度为110条/25.4mm、厚度为2.5mm(绒头长度1.7mm)、底经线的覆盖系数为1073的经编绒头织物(参照图2)是由家具绒头织物织机织成。 
所织成的经编绒头织物是在其背面涂敷丙烯(acrylic)树脂类乳胶(emulsion)粘接剂而作成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在实施例2中,丙烯树脂类乳胶粘接剂的干燥涂敷量设定为65g/m2。 
[比较例1] 
与实施例1的情形相同,将总纤度55dtex/24fil的聚酯复丝线2条合捻的合计总纤度110dtex/48fil的聚酯复丝合捻线作为细的底经线11使用。 
将总纤度82.5dtex/36fil的聚酯复丝2条合捻的合计总纤度165dtex/72fil的聚酯复丝合捻线,作为粗的底经线12使用。 
将总纤度55dtex/24fil的聚酯复丝2条合捻的合计总纤度110dtex/48fil的聚酯复丝合捻线,作为纬线13使用。 
纤度30棉纱支数(60/2s棉纱支数,约195dtex)的棉(cotton)的纤维纺织线,作为绒头纱线14使用。 
细的底经线11与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是依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粗的底经线12的顺序重复排列。 
细的底经线11与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的3条线条,是作成1组,且穿过筘片间。 
纬线是作成4条1组而依序重复织入。 
在重复织入该4条1组纬线(13a、13b、13c、13d)的过程中,细的底经线11a与粗的底经线12a作成2条拉齐的组,且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并持续潜在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参照图6(b))。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a与粗的底经线12a的组的绒头纱线17a穿过第1纬线13a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d(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a(参照图6(b))。 
相对于该细的底经线11a、粗的底经线12a与绒头纱线17a,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与粗的底经线12b,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持续越过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并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参照图6(c))。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b与粗的底经线12b的组的绒头纱线17b穿过第3纬线13c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c(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b(参照图6(c))。 
如此一来,经线密度为92条/25.4mm,纬线密度为110条/25.4mm,厚度为2.5mm(绒头长度1.7mm),底经线的覆盖系数为1073,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作成2条拉齐的组,以与作成2条拉齐的组的纬线交错的2条纬重平(2/2纬重平)织组织为基础,且卡 定在该各组2条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交错而越过上方的纬线13f上的经编绒头织物(参照图6)由家具绒头织物织机织成。 
所织成的经编绒头织物,在其背面涂敷丙烯树脂类乳胶粘接剂而作成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在比较例2中,丙烯树脂类乳胶粘接剂的干燥涂敷量设定为65g/m2。 
[评估1] 
比较例1的擦刷材料的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是23.5%,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是7.5%。 
比较例1的擦刷材料的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α与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β的差(α-β)虽是16%,但由于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是7.5%,粗的底经线12处于松弛状态,因此粗的底经线12将绒头片往细的底经线侧(11)朝织物宽度方向(W)推倒的作用较少,感到绒头片朝织物宽度方向(W)的倾斜较少。 
实施例1的擦刷材料的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是13.6%,而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是0%,在擦刷材料之中较粗的底经线12与细的底经线11相比保持于紧绷状态,实施例1的擦刷材料与比较例1的擦刷材料相比,会感到绒头片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 
比较例1的擦刷材料的绒头片朝织物宽度方向(W)的倾斜角度虽是67°±3°,但实施例1的擦刷材料的绒头片朝织物宽度方向(W)的倾斜角度是77°±3°,与比较例1的擦刷材料的绒头片相比,可确认实施例1的擦刷材料的绒头片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 
[实施例2] 
纤度30棉纱支数(60/2s棉纱支数、约195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作为细的底经线11使用。 
纤度13棉纱支数(30/2s棉纱支数、约444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使用于粗的底经线12。 
纤度20棉纱支数(40/2s棉纱支数、约278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使用于纬线13。 
纤度20棉纱支数(40/2s棉纱支数、约278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使用于绒头纱线17。 
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依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粗的底经线12的顺序重复排列。 
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的3条线条,作成1组,且穿在筘片间。 
纬线作成4条1组而依序重复织入。 
在重复织入该4条1组纬线(13a、13b、13c、13d)的过程中,细的底经线11a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持续潜在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参照图3(b))。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a的组的粗的底经线12a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且潜在第2纬线13b的下方,并持续越过第3纬线13c与第4纬线13d的上方(参照图3(b))。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a与粗的底经线12a的组的绒头纱线17a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d(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a(参照图3(b))。 
相对于该细的底经线11a、粗的底经线12a与绒头纱线17a,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持续越过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并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参照图3(c))。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b的组的粗的底经线12b持续越过第1纬线13a、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且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参照图3(c))。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b与粗的底经线12b的组的绒头纱线17b穿过第2纬线13b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b(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b(参照图3(c))。 
如此一来,经线密度为40条/25.4mm、纬线密度为50条/25.4mm、厚度为2.5mm(绒头长度1.7mm)、底经线的覆盖系数为701的经编绒头织物(参照图3)是由家具绒头织物织机织成。 
所织成的经编绒头织物是在其背面涂敷丙烯树脂类乳胶粘接剂而作成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在实施例1中,丙烯树脂类乳胶粘接剂的干燥涂敷量设定为65g/m2。 
[比较例2] 
与实施例2的情形相同,分别将纤度30棉纱支数(60/2s棉纱支数、约195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使用于细的底经线11,纤度13棉纱支数(30/2s棉纱支数、约444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使用于粗的底经线12,纤度20棉纱支数(40/2s棉纱支数、约278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使用于纬线13,纤度20棉纱支数(40/2s棉纱支数、约278dtex)的棉(cotton)纤维纺织线使用于绒头纱线17。 
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依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粗的底经线12的顺序重复排列。 
细的底经线11、绒头纱线17与粗的底经线12的3条线条,作成1组,且穿在筘片间。 
纬线是作成4条1组而依序重复织入。 
在重复织入该4条1组纬线(13a、13b、13c、13d)的过程中,细的底经线11a与粗的底经线12a作成2条拉齐的组,且越过第1纬线13a的上方,并持续潜在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下方,且越过第4纬线13d的上方(参照图6(b))。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a与粗的底经线12a的组的绒头纱线17a穿过第1纬线13a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d(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a(参照图6(b))。 
相对于该细的底经线11a、粗的底经线12a与绒头纱线17a,在织物宽度方向W相邻的其他组的细的底经线11b与粗的底经线12b潜在第1纬线13a的下方,且持续越过第2纬线13b与第3纬线13c的上方,并穿过第4纬线13d的下方(参照图6(c))。 
属于该细的底经线11b与粗的底经线12b的组的绒头纱线17b穿 过第3纬线13c的下方,形成成为卡定在穿过该下方的纬线13c(13f)上的一对绒头片14、14的浮纬起绒15b(参照图6(c))。 
如此一来,经线密度为40条/25.4mm,纬线密度为50条/25.4mm,厚度为2.5mm(绒头长度1.7mm),底经线的覆盖系数为701,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作成2条拉齐的组,以与作成2条拉齐的组的纬线交错的2条纬重平(2/2纬重平)织组织为基础,且卡定在该各组2条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交错而越过上方的纬线13f上的经编绒头织物(参照图6)由家具绒头织物织机织成。 
所织成的经编绒头织物,在其背面涂敷丙烯树脂类乳胶粘接剂而作成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在比较例1中,丙烯树脂类乳胶粘接剂的干燥涂敷量设定为65g/m2。 
[评估2] 
分别将绒头面朝织物宽度方向(W)抚摸来比较实施例2的擦刷材料与比较例2的擦刷材料的绒头片朝织物宽度方向(W)的倾斜的程度,可感到实施例2的擦刷材料的绒头片与比较例2的擦刷材料的绒头片相比,朝织物宽度方向(W)大幅倾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可利用在实施涂装的塑料平板用擦刷材料或擦拭布、扫除附着在衣类的尘埃的清扫刷子(brush)等。 
[符号说明] 
11    细的底经线 
12    粗的底经线 
13    纬线 
14    绒头片 
15    浮纬起绒 
16    扣紧绒头 
17    绒头纱线。 

Claims (5)

1.一种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特征在于:
由经编绒头织物所构成;
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重复排列在织物宽度方向;
在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配置有绒头纱线(17);
绒头纱线(17)穿过纬线(13f)的下方,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该纬线(13f)的上方;
穿过该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卡定于穿在其下方的纬线(13f)而形成绒头片(14);
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至少1条纬线的上方;
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形成了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条数是1条的浮纬起绒(15);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而不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
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的上方;
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是2,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是0,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2条。
2.一种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特征在于,
由经编绒头织物所构成;
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重复排列在织物宽度方向;
在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配置有绒头纱线(17);
绒头纱线(17)穿过纬线(13f)的下方,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该纬线(13f)的上方;
穿过该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卡定于穿在其下方的纬线(13f)而形成绒头片(14);
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至少1条纬线的上方;
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形成了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条数是1条的浮纬起绒(15);
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越过织入于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
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的上方;
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是2,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是1,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1条。
3.一种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特征在于,
由经编绒头织物所构成;
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重复排列在织物宽度方向;
在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配置有绒头纱线(17);
绒头纱线(17)穿过纬线(13f)的下方,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该纬线(13f)的上方;
穿过该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卡定于穿在其下方的纬线(13f)而形成绒头片(14);
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至少1条纬线的上方;
穿过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形成了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条数是1条的浮纬起绒(15);
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仅越过卡定该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而不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
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任一条纬线的上方;
在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是1,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是0,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1条。
4.一种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特征在于,
由经编绒头织物所构成;
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重复排列在织物宽度方向;
在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之间配置有绒头纱线(17);
绒头纱线(17)穿过纬线(13f)的下方,该成对的细的底经线(11)与粗的底经线(12)共同越过该纬线(13f)的上方;
穿过该纬线(13f)的下方的绒头纱线(17)卡定于穿在其下方的纬线(13f)而形成绒头片(14);
粗的底经线(12)越过织入于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合计2条纬线中的至少1条纬线的上方;
单位纬线条数是由依序重复织入的4条纬线所构成;
粗的底经线(12)潜入单位纬线4条中的1条纬线的下方,且持续越过单位纬线4条中的3条纬线的上方;
细的底经线(11),潜入在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以及粗的底经线(12)所潜入的1条纬线的下方,越过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合计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
绒头纱线(17),穿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下方,并且越过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之中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上方,且卡定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上,形成了卡定绒头片(14)的纬线(13f)的条数是2条的扣紧绒头(16);
越过单位纬线4条中的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上方的细的底经线(11),仅越过单位纬线4条中的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合计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而不越过织入于该绒头纱线(17)潜入下方的纬线(13f)的前后的纬线的上方;
越过卡定绒头片(14)的2条纬线(13f、13f)的上方的粗的底经线(12),越过单位纬线4条中的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之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2条纬线(13f、13f)、及在该2条纬线(13f、13f)之间织入的1条纬线的合计3条纬线的上方;
在单位纬线4条中的粗的底经线(12)持续越过的3条纬线中的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的各纬线(13f、13f)的前后织入的纬线,是在合计4条纬线之中,最初织入的1条纬线(13f)与最后织入的1条纬线(13f)以外的合计2条纬线,在此合计2条纬线之中,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是1,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是0,粗的底经线(12)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n)与细的底经线(11)越过上方的纬线的条数(m)的差(n-m)是1条。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其特征在于,细的底经线(11)的织缩率(α)比粗的底经线(12)的织缩率(β)多。
CN201210022757.1A 2011-08-31 2012-01-20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Active CN102965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0159A JP4925024B1 (ja) 2011-08-31 2011-08-31 液晶パネル基板用ラビング材
JP2011-190159 2011-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5787A CN102965787A (zh) 2013-03-13
CN102965787B true CN102965787B (zh) 2014-06-18

Family

ID=462438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22757.1A Active CN102965787B (zh) 2011-08-31 2012-01-20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925024B1 (zh)
KR (1) KR101377775B1 (zh)
CN (1) CN102965787B (zh)
TW (1) TWI490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21108B2 (ja) * 2015-05-01 2019-12-18 妙中パイル織物株式会社 清掃ブラシ用パイル織物
CN106637579B (zh) * 2016-11-22 2018-10-26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绒毛可沿纬向倾斜的丝绒及其织造方法
CN107090645B (zh) * 2017-05-02 2019-06-25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多阴影提花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JP7243242B2 (ja) * 2019-02-05 2023-03-22 東レ株式会社 織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3633A (en) * 1981-06-11 1983-09-13 Fieldcrest Mills, Inc. Woven pile fabric
CN101443496A (zh) * 2006-05-10 2009-05-27 株式会社杣长 液晶板制造用摩擦布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6546A (ja) * 1987-12-15 1989-06-20 Yoshinobu Miyata パイル織物
JP2005308885A (ja) * 2004-04-19 2005-11-04 Hayashi Telempu Co Ltd 液晶パネル製造用ラビング布材
JP4426366B2 (ja) * 2004-04-19 2010-03-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パネル製造用ラビング布材
JP3952208B2 (ja) * 2005-03-04 2007-08-01 妙中パイル織物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基板ラビング材
JP4581059B2 (ja) * 2007-04-09 2010-11-17 妙中パイル織物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基板ラビング材
JP2010002535A (ja) * 2008-06-19 2010-01-07 Fujifilm Corp ラビング用布材
JP4840709B2 (ja) * 2009-06-04 2011-12-21 妙中パイル織物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基板ラビング材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03633A (en) * 1981-06-11 1983-09-13 Fieldcrest Mills, Inc. Woven pile fabric
CN101443496A (zh) * 2006-05-10 2009-05-27 株式会社杣长 液晶板制造用摩擦布料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1-156546A 1989.06.20
JP特开2005-308885A 2005.11.04
JP特开2005-308886A 2005.11.04
JP特开2006-241638A 2006.09.14
JP特开2008-257101A 2008.10.23
JP特开2010-2535A 2010.01.07
JP特开2010-281005A 2010.12.16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90383B (zh) 2015-07-01
JP2013054073A (ja) 2013-03-21
KR101377775B1 (ko) 2014-03-25
KR20130024846A (ko) 2013-03-08
CN102965787A (zh) 2013-03-13
TW201309857A (zh) 2013-03-01
JP4925024B1 (ja)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52208B2 (ja) 液晶パネル基板ラビング材
EP3235946B1 (en) Fabric having uneven-surface desig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CN102965787B (zh) 液晶面板基板用的擦刷材料
EP3235947B1 (en) Fabric bearing desig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JP4194829B2 (ja) ソフト風合いを有するダンボール状立体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317865A1 (en) Low weight terry fabric and a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3249547A (ja) 織物体
CN114086290B (zh) 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
JP4581059B2 (ja) 液晶パネル基板ラビング材
JP4840709B2 (ja) 液晶パネル基板ラビング材
US1688341A (en) Woven pile fabric
JP3185867U (ja) 浴用タオル
CN216006177U (zh) 一种多褶皱烫金面料
CN108024670B (zh) 具有受控重量分布的编织毛圈织物和由其制造的物品
CN216998749U (zh) 一种宽幅条绒风格面料
CN217997470U (zh) 一种双面蓬松羊毛床品面料
CN215397452U (zh) 一种防止针扎受损的牛津布
CN215826112U (zh) 具有良好弹性的单面绒复合面料
CN218164851U (zh) 一种抗菌梭织面料
JP5582703B2 (ja) 芯地布帛及び衣服
JP4252088B2 (ja) 経編布帛
JP4588534B2 (ja) 凹凸表面を形成する工業用単層織物
JP6132421B2 (ja) 織物製品
JP2010265567A (ja) 綾織物
JPS5898468A (ja) 起毛針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