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3506B -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23506B
CN102923506B CN201210231908.4A CN201210231908A CN102923506B CN 102923506 B CN102923506 B CN 102923506B CN 201210231908 A CN201210231908 A CN 201210231908A CN 102923506 B CN102923506 B CN 1029235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rinted medium
throughput direction
conveying
lo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19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23506A (zh
Inventor
滨川宽史
石田彻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23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3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235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350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41J13/025Special roller holding or lifting means, e.g. for temporarily raising one roller of a pair of nipping rollers for inserting print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02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该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具备:引导辊,其向输送方向引导被印刷介质;交叉辊对,其包括具有旋转轴且朝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旋转的第一辊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交叉的旋转轴且进行旋转的第二辊,该交叉辊对对由所述引导辊引导的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夹持;输送用辊对,其具备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输送驱动辊及从动于所述输送驱动辊而进行旋转的输送从动辊,该输送用辊对将所述交叉辊对夹持的被印刷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印刷部,其对所述输送用辊对输送来的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将作为记录装置的被记录介质的纸向记录部输送的输送用辊对由通过驱动电动机等驱动的输送用驱动辊和随着输送用驱动辊的转动而从动的输送用从动辊构成。为了将纸笔直地向记录部输送,输送用辊对中,输送用驱动辊及输送用从动辊的旋转轴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专利文献1)。
另外,纸在输送过程中可能相对于输送方向倾斜地被输送。作为其原因虽然想到各种情况,例如可以列举出如下情况,即,被输送的纸的侧端部与输送路径部的滑动受到摩擦阻力或者在供纸部纸以倾斜的状态开始供纸的情况等。针对这种纸相对于输送方向被倾斜地输送的课题,公开有如下方法,即,对于输送用辊对,以可配置成输送用从动辊的旋转轴方向相对于输送用驱动辊的旋转轴方向稍倾斜的方式在输送用从动辊的固定部设置摆动机构,通过对被倾斜地供纸的纸向与倾斜方向相反方向施力而纠正倾斜并将纸向记录部输送(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65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84227号公报
然而,即使是上述专利文献2中,例如被印刷介质使用辊筒纸的情况下,当通过在记录部的近前配置输送用辊对而对从供纸部附近产生的纸的倾斜进行纠正时,也存在纸在供纸部与输送用辊对之间产生弯折、弯曲,从而在纸上残留有褶皱等状态下直接向记录部输送纸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辊筒纸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供纸部与输送用辊对间矫正纸的倾斜且以偏斜小的所需的输送方向朝向记录部(印刷部)输送被印刷介质的输送装置及具备该输送装置的印刷装置。
为了解决至少上述课题中的一个课题,本发明可以作为下述方式而实现。
本适用例的印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引导辊,其向输送方向引导被印刷介质;交叉辊对,其包括具有旋转轴且朝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旋转的第一辊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交叉的旋转轴且进行旋转的第二辊,该交叉辊对对所述引导辊引导的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夹持;输送用辊对,其具备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输送驱动辊及从动于所述输送驱动辊而进行旋转的输送从动辊,该输送用辊对将所述交叉辊对夹持的被印刷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印刷部,其对所述输送用辊对输送来的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
另外,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本发明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一方的端部。
另外,所述输送用辊对配置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大致中央处,所述交叉辊对配置在所述被印刷介质的与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所述一方的端部相对置的另一方的端部侧。
根据本发明,由交叉辊部夹持的被印刷介质与第二辊在输送方向上产生滑动摩擦。该滑动摩擦对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的摩擦力成为以输送用辊对夹持被印刷介质的夹持部分作为作用点而朝向被印刷介质的中心方向对被印刷介质作用的旋转力矩,并对被印刷介质的一方的端部向限制部施力。通过施力使被印刷介质与限制部抵接,从而被印刷介质得以矫正而维持其输送方向。
另外,通过仅以旋转轴交叉的方式配置从动的两个辊这种结构简单的交叉辊,能够以所需的输送方向对记录机构输送被印刷介质,因此,能够以较高的可靠性维持被印刷介质上的记录图像的品质。
另外,优选具备具有第二交叉辊对,该第二交叉辊对包括具有旋转轴且朝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旋转的第三辊及具有与所述第三辊的旋转轴交叉的旋转轴且进行旋转的第四辊,该第二交叉辊对对所述交叉辊对夹持输送来的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夹持。
根据本发明,通过第一辊及第二辊的圆柱面彼此交叉配置而夹持被印刷介质,从而即使在因偏差使第一辊与第二辊的配置产生相对的配置错位,也能够减小夹持被印刷介质的区域的变动,从而能够稳定地对被印刷介质进行输送。
另外,优选所述第一辊与所述被印刷介质相接触的部位为聚甲醛树脂,所述第二辊与所述被印刷介质相接触的部位为不锈钢。
朝向被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旋转的第一辊朝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对被印刷介质施力而使被印刷介质的端部与限制部抵接,因此,若与被印刷介质的摩擦阻力大,则可能无法可靠地施力。因此,通过利用聚甲醛树脂(POM:polyoxymethylene)形成第一辊,能够使与被印刷介质的接触面减小摩擦阻力,从而能够获得成形性优良且具有作为结构体的强度的低成本的第一辊。
另外,第二辊的旋转轴方向配置成与被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被印刷介质相对于第二辊滑动。因此,通过由不锈钢形成第二辊,能够减小摩擦系数,因此被印刷介质容易滑动。另外,能够获得被印刷介质的滑动所产生的磨损极小且不易生锈的第二辊。
另外,优选具备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向所述限制部按压所述印刷介质。
根据上述适用例,在交叉辊对被印刷介质朝向限制部的施力的基础上,通过施力机构施力,从而能够以所需的输送方向可靠地对记录机构输送被印刷介质。
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用的输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交叉辊对,其包括具有旋转轴且朝向被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旋转的第一辊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交叉的旋转轴且进行旋转的第二辊,该交叉辊对对输送来的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夹持;输送用辊对,其具备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输送驱动辊及从动于所述输送驱动辊而进行旋转的输送从动辊,该输送用辊对将所述交叉辊对夹持的被印刷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
另外,具备限制部,该限制部限制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一方的端部。
另外,所述输送用辊对配置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大致中央处,所述交叉辊对配置在所述被印刷介质的与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所述一方的端部相对置的另一方的端部侧。
通过以所需的输送方向将被印刷介质向记录机构输送,能够对被印刷介质的相对的记录图像的记录位置进行正确地控制,从而能够获得高品质的记录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简要剖视图。
图2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中具备的输送部,(a)是图1所示的A向视图,(b)是(a)所示的B-B′部的剖视图,(c)是(b)所示的D部的放大图和(a)所示的C-C′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所具备的输送部的记录纸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4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部,(a)为俯视简图,(b)为表示其他方式的俯视简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施力部的其他方式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印刷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0具备:收纳作为被印刷介质的记录纸10并向记录机构供给输送的供纸部200、作为向供给输送来的记录纸10记录规定的图像的记录机构的印刷部300。印刷部300包括:在记录纸10的记录面侧配置例如具备喷墨头的记录部310且对记录纸10的记录面的背面进行吸引而固定记录纸10的记录纸吸引部320、吸引机构部330。
记录纸10从以辊筒状的方式收纳于供纸部200的所谓辊筒纸10a抽出。辊筒纸10a安装在辊筒纸驱动轴20上,该辊筒纸驱动轴20在印刷装置1000中设置成可旋转。从辊筒纸10a抽出的记录纸10经过抽出辊30及引导辊40向作为输送装置的输送部100抽出。
输送部100包括:具备记录纸10所滑动的记录纸载面50a的记录纸保持部50、配置在记录纸保持部50的印刷部300侧的输送用辊对60、设置在输送用辊对60与引导辊40之间的记录纸保持部50的配置区域内的多个交叉辊70。输送用辊对60具备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的输送驱动辊60a和从动于输送驱动辊60a的输送从动辊60b,通过输送驱动辊60a和输送从动辊60b来夹持记录纸10。
交叉辊70具备在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上从动的第一辊70a和具有与第一辊70a的旋转轴交叉的旋转轴的第二辊70b,通过第一辊70a和第二辊70b来夹持记录纸10。在本实施方式的交叉辊70中,第二辊70b的旋转轴方向成为与第一辊70a的旋转轴方向大致正交的形态。虽然没有限定第一辊70a与第二辊70b的各自的旋转轴的交叉角度,但是优选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那样正交,对此在后面叙述。
图2表示输送部100的详细结构,图2(a)是图1所示的A方向向视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B-B′部剖视图。另外,图2(c)是图2(b)所示的D部详细结构和图2(a)所示的C-C′部的剖面详细结构。如图2(a)所示,输送部100所具备的记录纸保持部50具有限制部80,该限制部80包括对记录纸10的相对于输送方向S的宽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10b进行限制的第一限制部81和第二限制部82。限制部80配置成如下方式,即,通过未图示的可动机构而能够沿记录纸10的宽度方向即图示Q方向可动,通过使记录纸10的一方的端部10b与第一限制部81的限制面81a和第二限制部82的限制面82a抵接,从而使记录纸10的宽度中心与印刷部300的记录范围的中心大致一致。
输送用辊对60利用输送驱动辊60a和输送从动辊60b夹持记录纸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区域,并向输送方向S输送记录纸10。由第一辊70a和第二辊70b构成的交叉辊70配置成第一辊70a和第二辊70b交叉的位置70c即记录纸10被交叉辊70夹持的位置成为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S上的输送用辊对60的配置位置与引导辊40的配置位置之间。另外,第一辊70a和第二辊70b交叉的位置70c配置在比记录纸10的宽度中心靠与由限制部80限制的一方端部10b相反的另一方的端部10c侧。
如图2(b)、(c)所示,交叉辊70通过第一辊70a和第二辊70b来夹持记录纸10。另外,第一辊70a的旋转方向设置成沿着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S从动于记录纸10的移动而进行旋转的旋转方向R1。另外,第二辊70b被设置成具有大致沿着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S的旋转轴方向即与第一辊70a大致正交的旋转轴方向,且能够沿着旋转方向R2自由地旋转。
第一辊70a配置成沿着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S旋转,但是如后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0中,对记录纸10施力而使记录纸10朝向与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即限制部80移动,所以,若与记录纸10的摩擦阻力大,则可能无法可靠地施力。因此,第一辊70a的与记录纸10的接触面优选使用摩擦阻力小的材料。作为第一辊70a的材料,适宜使用成形性优良且具有作为结构体的强度的低成本的聚甲醛树脂(POM:polyoxymethylene)。
由于第二辊70b被设置成旋转轴方向沿着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S配置且向与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S大致正交的旋转方向R2自由地旋转,所以记录纸10擦着第二辊70b被输送。因此,优选第二辊70b由使记录纸10容易相对于输送方向S滑动、即相对于记录纸10的摩擦系数小的表面原料形成。例如,可以使用氟系树脂、金属等,更适宜使用耐磨损性、耐腐蚀性、强度优良的不锈钢。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方式中对交叉辊70配置有两组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根据记录纸10的大小、记录纸保持部50的大小而配置一组或三组以上。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0的交叉辊70而言,虽然第一及第二辊由圆柱面构成,但是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夹持记录纸10即可。然而,由于第二辊70b和记录纸10如后述那样产生滑动摩擦,所以优选能够使第二辊与记录纸10的接触区域狭窄。即,优选第一辊70a和第二辊70b夹持记录纸10的夹持区域狭小。因此,通过使第一辊70a及第二辊70b利用圆柱面彼此交叉配置,从而即使因偏差导致第一辊70a与第二辊70b的相对配置产生配置错位,也能够减小记录纸10在夹持区域的变动,从而能够稳定地输送记录纸10。
如上所述,记录纸10通过抽出辊30(参照图1)被抽出,并经由引导辊40在记录纸保持部50的记录纸载面50a上滑动的同时被输送。然后,记录纸10被交叉辊70夹持,并被输送用辊对60夹持而输送,从而向印刷部300的记录部310送出。根据图3说明该输送状态下的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000的输送部100的动作。
图3(a)、(b)是将图2(a)、(b)所示的输送部100进一步示意图化后的图。如图3(a)所示,说明相对于所需的输送方向的记录纸10对从倾斜的方向抽出的记录纸10′矫正的动作。
如图3(a)所示,输送用辊对60配置成在沿所需的输送方向输送的记录纸10的宽度的大致中央部作用输送力P。通过如此配置,记录纸10的宽度的大致中央部被施加输送力P,从而朝向印刷部300送出记录纸10。在该记录纸10倾斜且如图中的记录纸10′所示那样从引导辊40抽出的情况下,当记录纸10并未向所需的输送方向输送时,会导致未在适当的位置执行规定的记录(印刷)的不良状况。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0能够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而将倾斜的记录纸10′校正为所需的输送方向。
由输送用辊对60施加的记录纸10′的输送力P的作用点为作用点p0。该作用点p0如上述那样位于记录纸10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线上。通过该作用点p0而向输送方向伸出的直线H与交叉辊70的夹持记录纸10′的位置的夹持点p1、p2各自间的距离为L3、L4。另外,接近作用点p0的第一限制部81的限制面81a的中央部p3与作用点p0的距离为L1,远离作用点p0的第二限制部82的限制面82a的中央部p4与作用点p0的距离为L2。另外,在交叉辊70用于夹持记录纸10′的夹持点p1、p2处的按压力为N1、N2,具有沿着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的旋转轴方向的第二辊70b与记录纸10′的摩擦系数为μ。
如图3(a)所示,由输送用辊对60输送的记录纸10′被交叉辊70夹持,并且擦着第二辊70b移动。即,第二辊70b与记录纸10之间产生的摩擦力F1、F2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记录纸10′。通过该摩擦力F1、F2产生使以作用点p0为中心的记录纸10′旋转的力矩M1、M2。力矩M1、M2由如下式子表示。
M1=F1×L3M2=F2×L4(1)
如上所述,由于F1、F2为第二辊与记录纸10′的摩擦力,所以
F1=N1×μF2=N2×μ(2)
式(1)如下所示。
M1=N1×μ×L3M2=N2×μ×L4(3)
在力矩M1、M2的作用下记录纸10′朝向限制部80旋转,并与限制面81a、82a抵接。即,记录纸10′被限制部80施力,记录纸10′的一方的端部与限制部80抵接,从而记录纸10′被限制在所需的输送方向上,向图中的记录纸10所示的方向输送。与该限制面81a、82a抵接的抵接力F3、F4与力矩M1、M2之间存在
M1+M2=F3×L1+F4×L2(4)
的关系。在此,若N1=N2=Nx,L3=L4=Lx,则根据式(3)、(4)成立如下等式
2×Nx×μ×Lx=F3×L1+F4×L2(5)。
对于记录纸10′而言,在记录纸10′的端部被施加沿着记录纸面的力的情况下,存在在端部产生折弯的极限负载,该极限负载成为折弯极限,若记录纸10′的折弯极限为F0,则抵接力F3、F4必须为折弯极限F0以下。即根据式(5),必须满足
2×Nx×μ×Lx≤(F0×L1+F0×L2)=F0(L1+L2)(6)的关系。
根据式(6)所示的关系,将交叉辊70的第二辊70b的按压力Nx、根据第二辊70b的材料选定而确定的摩擦系数μ、交叉辊70的夹持点p1、p2的位置Lx等设计成最佳。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根据式(6)优选限制部80的限制面81a、82a的位置L1、L2为较大的值,但是,也要考虑如下情况等而进行配置设计,即,L2与L1的差较大则容易维持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的正确性,若L1大则在输送用辊对60与第一限制部81之间(L1间)可能产生记录纸10的倾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0中,在通过配置成旋转轴方向相互交叉的交叉辊70夹持记录纸10的同时,输送用辊对60将记录纸10向印刷部300输送。即使记录纸10相对于输送方向倾斜地从抽出辊30、引导辊40送出的情况下,以输送用辊对60为中心的旋转力矩通过交叉辊70作用于记录纸10,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纪录纸10矫正为所需的输送方向。另外,由于交叉辊70能够形成为仅第一辊70a及第二辊70b均从动的简单的结构,所以能够提高装置的可靠性、耐久性。在此,虽然对交叉辊对配置有两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局限于两组。只要能够通过配置设计实现对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的矫正,也可以适当配置一组、三组以上。
(第二实施方式)
图4中示出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输送部110。输送部1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00的区别在于,具备作为对记录纸10朝向限制部80施力的施力机构的施力部90。因此,对与输送部100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说明。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10具备施力部90,该施力部90由施力端子91和螺旋弹簧92构成,所述施力端子91具备抵接面91a,该抵接面91a与记录纸10的抵接于限制部80的端部10b相反侧的端部10c抵接,所述螺旋弹簧92作为对施力端子91朝向限制部80方向施力的弹性构件。
施力部90对应于记录纸10的宽度Wp,通过未图示的对位机构而在记录纸保持部50上设置成可移动,并在宽度Wp方向上对记录纸10的施加适当的作用力。另外,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上的施力部90的配置位置优选配置成隔着记录纸10与限制部80对置。或者,如图4(b)所示,也可以将施力部90配置成在与限制部80的第一限制部81和第二限制部82的配置位置的中间位置相当的位置对置。至少,将记录纸10限制在所需的输送方向上的作用能够通过记录纸10的端部10b与限制部80抵接而实现,施力部90优选配置在发挥使记录纸10均等地与第一限制部81和第二限制部82抵接的作用力的位置。
除了通过利用上述图3说明的交叉辊70对记录纸10向限制部80施加的作用力之外,施力部90对记录纸10的作用力也施加在记录纸10上。因此,施力部90的作用力被调整成如下方式,即,施力部90对记录纸10施加的作用力和通过交叉辊70产生的作用力合起来后的作用力小于记录纸10的折弯极限F0。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施力部90使用作为弹性构件的螺旋弹簧92,但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a)所示,可以构成为通过可使记录纸10在宽度方向上挠曲的板簧93对施力端子91施力,也可以如图5(b)所示那样构成为通过可使记录纸10在宽度方向上挠曲的板簧94对记录纸10施力。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部110中,除了通过利用上述图3说明的交叉辊70的作用而朝向限制部80对记录纸10施力外,通过施力部90的作用力还能够可靠地对记录纸10向限制部80施力,从而能够维持记录纸10的输送方向。

Claims (5)

1.一种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引导辊,其向输送方向引导被印刷介质;
交叉辊对,其包括具有旋转轴且朝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能够旋转的第一辊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大致正交的旋转轴且能够旋转的第二辊,该交叉辊对对所述引导辊引导的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夹持;
输送用辊对,其具备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输送驱动辊及从动于所述输送驱动辊而能够旋转的输送从动辊,该输送用辊对将所述交叉辊对夹持的被印刷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
印刷部,其对所述输送用辊对输送来的被印刷介质进行印刷;
限制部,其限制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一方的端部,
所述输送用辊对配置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大致中央处,对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的大致中央部作用输送力,
所述交叉辊对交叉的位置配置在比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中心靠与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所述一方的端部相对置的另一方的端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交叉辊对,该第二交叉辊对包括具有旋转轴且朝向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所述输送方向能够旋转的第三辊及具有与所述第三辊的旋转轴交叉的旋转轴且能够旋转的第四辊,该第二交叉辊对对所述交叉辊对夹持输送来的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具有与所述被印刷介质相接触且含有聚甲醛树脂的部位,所述第二辊具有与所述被印刷介质相接触且含有不锈钢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按压机构,该按压机构向所述限制部按压所述被印刷介质。
5.一种印刷装置用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交叉辊对,其包括具有旋转轴且朝向被印刷介质的输送方向能够旋转的第一辊及具有与所述第一辊的旋转轴大致正交的旋转轴且能够旋转的第二辊,该交叉辊对对输送来的所述被印刷介质进行夹持;
输送用辊对,其具备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输送驱动辊及从动于所述输送驱动辊而能够旋转的输送从动辊,该输送用辊对将所述交叉辊对夹持的被印刷介质向所述输送方向输送;
限制部,其限制所述被印刷介质的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一方的端部,
所述输送用辊对配置在与所述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的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大致中央处,对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的大致中央部作用输送力,
所述交叉辊对交叉的位置配置在比所述被印刷介质的宽度中心靠与沿着所述输送方向的所述一方的端部相对置的另一方的端部侧。
CN201210231908.4A 2011-08-11 2012-07-05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35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75650A JP5849511B2 (ja) 2011-08-11 2011-08-11 搬送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1-175650 2011-08-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3506A CN102923506A (zh) 2013-02-13
CN102923506B true CN102923506B (zh) 2016-03-30

Family

ID=4763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190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3506B (zh) 2011-08-11 2012-07-05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15053B2 (zh)
JP (1) JP5849511B2 (zh)
CN (1) CN102923506B (zh)
TW (1) TWI5018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99285B2 (ja) * 2014-03-28 2018-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ヘッドユニット
JP6457300B2 (ja) * 2014-07-29 2019-01-23 武藤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の搬送機構
CN104609224B (zh) * 2014-12-26 2016-11-23 吴杨 一种带有回缩位置传感器的印刷介质夹持引导装置
CN104609221B (zh) * 2014-12-26 2016-11-23 浦江县杰浩进出口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音的印刷介质夹持引导装置
CN105059644A (zh) * 2015-08-11 2015-11-18 浙江炜冈机械有限公司 柔印贴标联线的转接机械手装置
CN115353708A (zh) * 2022-08-26 2022-11-18 云南协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电镜专用低背景导电热镶嵌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7983A (en) * 1996-01-11 1997-08-19 Xerox Corporation Wear resistant registration edge guide
JP3812643B2 (ja) * 2001-03-06 200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従動ローラ取付装置
JP2007084227A (ja) * 2005-09-21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搬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5281A (en) * 1952-05-02 1958-03-04 Heywood Christopher John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uccessive sheet units for a subsequent impression operation thereon
US3763520A (en) * 1971-09-02 1973-10-09 Teijin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tows
JPS5252648Y2 (zh) * 1972-08-10 1977-11-30
US4049256A (en) * 1976-06-07 1977-09-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ocument alignment assembly
US4266762A (en) * 1979-08-29 1981-05-12 Xerox Corporation Sheet alignment and feeding apparatus
US4432541A (en) * 1981-08-27 1984-02-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circulating document fe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documents therein
JPS6118652A (ja) * 1984-07-04 1986-01-27 Hitachi Ltd 媒体の給送装置
US4621801A (en) * 1984-12-06 1986-11-11 Xerox Corporation Document edge registration system
JP2590477B2 (ja) * 1987-05-13 1997-03-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方向変換装置
US4809968A (en) * 1988-03-21 1989-03-07 Xerox Corporation Side registration with subtle transverse corrugation
JPH0228447A (ja) * 1988-07-18 1990-01-30 Fuji Xerox Co Ltd 片面複写済み用紙の搬送装置
US4930766A (en) * 1988-12-22 1990-06-05 Xerox Corporation Pneumatic compiling apparatus
JPH07115774B2 (ja) * 1989-02-16 1995-12-13 株式会社テック 用紙搬送装置
DE3915056A1 (de) * 1989-05-09 1990-11-15 Koenig & Bauer Ag Einrichtung zum ausrichten einer intermittierend transportierten warenbahn
JPH03172269A (ja) * 1989-11-30 1991-07-25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5687965A (en) * 1990-07-20 1997-11-18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heet supplying device
JPH04317944A (ja) * 1991-04-15 1992-11-09 Ricoh Co Ltd 搬送装置
JPH05162899A (ja) 1991-12-16 1993-06-29 Ricoh Co Ltd 給紙搬送装置
JPH06166451A (ja) * 1992-11-30 1994-06-14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整合装置
US5394222A (en) * 1993-12-17 1995-02-28 Xerox Corporation Correction of misalignment in a multicolor imaging apparatus utilizing a conformable friction drive system
JP3298399B2 (ja) * 1996-03-01 2002-07-02 株式会社田村電機製作所 媒体搬送装置における斜行修正装置
US5697608A (en) * 1996-06-26 1997-12-16 Xerox Corporation Agile lateral and shew sheet regist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053494A (en) * 1997-08-04 2000-04-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Job offset assembly
JP3769913B2 (ja) * 1997-12-26 2006-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用紙整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879305B2 (ja) * 1999-02-17 2007-0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用紙束生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を用いた用紙束の生成方法
US6131900A (en) * 1999-09-30 2000-10-17 Xerox Corporation Sheets stacking system with disk type inverter-stacker at right angle to printer output
AUPR229400A0 (en) * 2000-12-22 2001-01-25 Placard Pty Ltd Sheet feeder
JP2005104712A (ja) * 2003-10-02 2005-04-21 Canon Inc 用紙搬送装置
US7537211B2 (en) 2004-05-14 2009-05-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Media transportation mechanism and a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a media transportation mechanism
JP4463143B2 (ja) 2004-05-14 2010-05-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搬送機構及びこの媒体搬送機構を備えた情報処理装置
JP4396462B2 (ja) * 2004-09-21 2010-01-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ウェブガイド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48732A (ja) * 2005-03-11 2006-09-2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590288B2 (ja) * 2005-03-22 2010-1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4845658B2 (ja) * 2006-04-07 2011-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724603B2 (ja) * 2006-05-26 2011-07-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07322472A (ja) * 2006-05-30 2007-12-1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802870B2 (ja) 2006-05-31 2011-10-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ロール紙プリンタ
JP5078532B2 (ja) * 2007-10-05 2012-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64164A1 (en) * 2008-12-31 2010-07-0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heet carrying device
JP5312185B2 (ja) * 2009-05-08 2013-10-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074982B2 (en) * 2009-06-30 2011-12-13 Xerox Corporation Adjustable idler rollers for lateral registration
US8585047B2 (en) * 2010-04-28 2013-1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5623173B2 (ja) * 2010-07-30 2014-1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5631159B2 (ja) * 2010-11-09 2014-1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201236880A (en) * 2011-03-11 2012-09-16 Primax Electronics Ltd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7983A (en) * 1996-01-11 1997-08-19 Xerox Corporation Wear resistant registration edge guide
JP3812643B2 (ja) * 2001-03-06 2006-08-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搬送従動ローラ取付装置
JP2007084227A (ja) * 2005-09-21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搬送装置、記録装置、液体噴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3506A (zh) 2013-02-13
US9315053B2 (en) 2016-04-19
US20130169725A1 (en) 2013-07-04
JP5849511B2 (ja) 2016-01-27
TW201318874A (zh) 2013-05-16
JP2013035681A (ja) 2013-02-21
TWI501874B (zh) 2015-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3506B (zh) 输送装置及印刷装置
US20020076250A1 (en) Printer media align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JPS61145056A (ja) 可撓性帯の搬送装置
EP0994059A1 (en) A web having alignment indicia and an associated web feeding and working apparatus
CN101734026B (zh) 墨带盒及记录装置
EP1094022A1 (en) A web feeding and handling apparatus
CN205294357U (zh) 载纸组件、进纸机构及薄片类介质处理装置
JPH10203677A (ja) 給排紙用のローラ機構
NL1027002C2 (nl) Werkwijze voor het bedrukken van een substraat met een inkjet printer, en een inkjet printer geschikt om deze werkwijze toe te passen.
EP0915050B1 (en) A web having alignment indicia and an associated web feeding and working apparatus
JP2007186315A (ja) 媒体搬送装置
CN202472796U (zh) 磁读写机构和薄片类介质处理设备
JP3487821B2 (ja) 媒体搬送装置の幅寄せ機構
JP5218253B2 (ja) 媒体搬送装置
US20060071422A1 (en) Pressure roller plate with force distribution
JP2003146483A (ja) シートを処理する機械たとえば印刷機においてシートを側方整向する装置
JP6251245B2 (ja) 板を曲げることによるローラの調整を有するインク装置及び調整方法
JPH01237198A (ja) 通帳類印字装置
US10005295B2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with enhanced media and ribb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features
JP2015160403A (ja) 通帳印字装置
JPH03221492A (ja) ロー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ページ替え機構
JPH07109047A (ja) 紙葉搬送装置
CN104418123A (zh) 薄片体输送机构和具备薄片体输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EP1205416A2 (en) A web having alignment indicia and an associated web feeding and working apparatus
JP2665282B2 (ja) 媒体送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