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81803A -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81803A
CN102781803A CN2010800649411A CN201080064941A CN102781803A CN 102781803 A CN102781803 A CN 102781803A CN 2010800649411 A CN2010800649411 A CN 2010800649411A CN 201080064941 A CN201080064941 A CN 201080064941A CN 102781803 A CN102781803 A CN 102781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fire
interval
elevator
control set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49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81803B (zh
Inventor
岩田雅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81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81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81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66B5/02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where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caused by an accident, e.g. fi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多轿厢电梯系统中进行运行控制,使得当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的情况下,能够使后方轿厢避开火灾楼层的周围而停止。本发明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用于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本发明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3D1),其运算不与已停止的前方轿厢冲突而能够停止并开门的楼层的范围作为可行进区间;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2、3D2),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3D4),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运算禁止轿厢停止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及可否行进判断部(3U3、3D3),其参照可行进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判断电梯可否行进。

Description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台轿厢行进在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进行火灾时的运转控制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在建筑物中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电梯停止通常的运行,而进行向避难楼层引导乘客的管制运转。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一个井道中只有一台轿厢行进的单轿厢电梯系统中的电梯控制装置。在该电梯控制装置中,在建筑物内的各个楼层设置有火灾感应器等火灾检测单元,停止楼层选择单元将火灾检测单元的输出信号与存储了预先排好顺序的优先停止楼层的优先停止楼层存储单元的输出信号进行核对,而自动选择电梯的避难楼层并控制电梯控制盘。根据该发明,由于自动进行避免停止于火灾发生楼层的紧急管制运转,因而确保了乘客顺利安全地疏散。
可是,对于多台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行进的多轿厢电梯系统,需要如专利文献3记载的那样进行避免轿厢彼此冲突的运转控制,因而不能将专利文献1的电梯控制装置应用于多轿厢电梯系统。
作为多轿厢电梯系统中的火灾管制运转的示例,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梯的运转装置中,在进行火灾发生时的管制运转的情况下,在下部轿厢的管制运转结束后,使下部轿厢向避难楼层的下方楼层移动,然后进行上部轿厢的管制运转。由此,能够在地震管制运转时和火灾管制运转时进行迅速的管制运转。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820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441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0815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电梯的运转装置中,在行进于前方的轿厢(前方轿厢)通过火灾楼层附近时,不进行后方轿厢的控制。因此,在多轿厢系统的火灾管制运转和火灾时避难运转中,当前方轿厢在位于火灾楼层的稍微下方的楼层处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的情况下,有可能不得不使后方轿厢停止在火灾楼层或火灾楼层的上一层。在这种情况下,后方轿厢的乘客由于前方轿厢的停止而被置于危险状况下。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在多轿厢电梯系统中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的情况下运行控制,以使得后方轿厢能够避开火灾楼层附近进行停靠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可行进区间运算部,其运算不与已停止的前方轿厢冲突而能够停止并开门的楼层的范围作为可行进区间;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运算禁止轿厢停止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及可否行进判断部,其参照可行进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判断电梯可否行进。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设定只允许一台轿厢行进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以及火灾时封锁控制部,当在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存在一台轿厢的情况下,控制其它轿厢使得其它轿厢不进入火灾时封锁区间。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可行进区间运算部,其运算不与已停止的前方轿厢冲突而能够停止并开门的楼层的范围作为可行进区间;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运算禁止轿厢停止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及可否行进判断部,其参照可行进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判断电梯可否行进。通过对轿厢控制为使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楼层始终包含在可停止范围中,由此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于火灾楼层附近楼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后方轿厢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之外。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设定只允许一台轿厢行进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以及火灾时封锁控制部,当在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存在一台轿厢的情况下,控制其它轿厢使得其它轿厢不进入火灾时封锁区间。通过控制为在距火灾楼层为预定范围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只存在一台轿厢,由此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于火灾楼层附近的楼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后方轿厢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之外。
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根据以下的详细说明和附图将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多轿厢系统的避免冲突运行控制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火灾时运行控制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火灾时运行控制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火灾时运行控制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火灾时运行控制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火灾时运行控制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火灾时运行控制的示意图。
图21是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前提技术>
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进行诸如日本特开2003-81542所述的避免冲突运行控制,以便避免同一井道内的轿厢彼此冲突,并且使轿厢不停止在楼层与楼层之间。
图1示出避免冲突运行控制的概念。在图中,将正在8F(8层)行进的轿厢设为本轿厢,示出了本轿厢的控制方法。将本轿厢有可能与之冲突的轿厢、具体地讲是紧挨本轿厢前面的轿厢设为约束对象轿厢。并且,将从本轿厢的当前位置到能够停靠的最近楼层为止的区间设为本轿厢占有区间(此处为8F~7F)。然后,将从约束对象轿厢的当前位置到能够停靠的最近楼层为止的区间设为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此处为3F~2F)。并且,将从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在本轿厢所在的方向上的相邻楼层(此处为4F)起到这一方向上的预先设定的安全余量距离(此处为1层的量)的位置为止的区间设为安全余量区间(此处为4F)。将从安全余量区间在本轿厢所在的方向上的相邻楼层(此处为5F)到本轿厢占有区间的前方楼层(此处为6F)为止设为可行进区间,只要继续行进时的本轿厢占有区间是当前的可行进区间,就允许本轿厢行进。在本轿厢占有区间与安全余量区间重合的情况下进行本轿厢的停止决定。
下面,对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火灾时对轿厢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电梯在火灾时行进的模式有火灾管制运转、避难运转和消防运转。在火灾管制运转中,在使火灾发生时已乘梯的乘客向避难楼层疏散后,使轿厢停止在避难楼层。在避难运转中继续进行将乘客从上方楼层向避难楼层救出的运转。消防运转是根据消防员等的操作而进行的,利用电梯进行灭火活动和救援活动的模式。通常,火灾楼层和火灾楼层的上一层被设为危险的楼层,至少需要极力避免使轿厢意外停止在火灾楼层和火灾楼层的上一层。
可是,在采用上述的避免冲突运行控制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在约束对象轿厢停止在火灾楼层的下一层的情况下,本轿厢为了避免与约束对象轿厢的冲突而不得不停止在火灾楼层或火灾楼层的上一层或者其附近的楼层,这种情况时将处于危险状况。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将不期望停止的火灾楼层周围的区间定义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在如果继续行进将有可能只能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情况下,进行使轿厢停止的控制。
<结构>
图3表示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假设上部轿厢2U和下部轿厢2D在井道1中行进。关于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图中示出了控制上部轿厢2U的运行的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控制下部轿厢2D的运行的下部轿厢控制装置3D。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具有:轿厢间通信单元3U5,其与下部轿厢控制装置3D进行通信,取得下部轿厢2D的位置信息;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其运算可行进区间;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2,其取得火灾楼层的信息;可否行进判断部3U3,其判断可否行进;以及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其运算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下部轿厢控制装置3D同样具有与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的轿厢间通信单元3U5进行通信的轿厢间通信单元3D5,此外还具有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D1、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D2、可否行进判断部3D3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D4。
对于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而言,上部轿厢2U是本轿厢,下部轿厢2D是约束对象轿厢。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2通过在设有电梯的楼宇中设置的火灾感应器、热感应器、火灾报警器等防灾设备,得到发生火灾的楼层的信息(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根据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2得到的火灾楼层信息、和预先根据应用和/或建筑物的耐火性能等设定的在上方向和下方向上分别距火灾楼层的距离,运算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其中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是指在火灾时禁止轿厢停止的区间。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通过轿厢间通信单元3U5取得下部轿厢(约束对象轿厢)2D的占有区间,根据该占有区间和本轿厢占有区间运算可行进区间。可否行进判断部3U3从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取得可行进区间、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取得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并根据这些区间信息判断上部轿厢(本轿厢)2U可否行进。
在下部轿厢控制装置3D中也通过与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相同的动作,判断下部轿厢2D可否行进。
<动作>
按照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在此,设为在5F发生火灾,作为火灾楼层和火灾楼层的上一层的5F~6F被设定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图2(a)表示本轿厢正在从8F向7F行进且约束对象轿厢正在从3F向2F行进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本轿厢占有区间为8F和7F,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为3F和2F,安全余量区间为4F。因此,可行进区间为5F~6F。由于可行进区间中不存在不处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楼层,因而对本轿厢输出停止指令使其停止在7F。由此,假设约束对象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在3F时,也能够避免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情况。
图2(b)表示本轿厢正在从8F向7F行进且约束对象轿厢正在从2F向1F行进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本轿厢占有区间为8F和7F,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为2F和1F,安全余量区间为3F,可行进区间为4F~6F。因此存在不处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楼层即4F。在这种情况下,在约束对象轿厢紧急停止于2F时,本轿厢能够空出安全余量区间即3F而停止在4F,不会与约束对象轿厢冲突,也不会受到火灾的影响。因此,本轿厢能够继续行进而通过7F。
图2(c)表示本轿厢正在从3F向4F行进且约束对象轿厢正在从8F向9F行进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本轿厢占有区间为3F和4F,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为8F和9F,安全余量区间为7F,可行进区间为5F和6F。由于可行进区间中不存在不处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楼层,因而对本轿厢输出停止指令使其停止在4F。由此,假设约束对象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在8F时,也能够避免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
图2(d)表示本轿厢正在从2F向3F行进且约束对象轿厢正停止在9F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本轿厢占有区间为2F和3F,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为9F,安全余量区间为8F,可行进区间为4F~7F。因此存在不处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楼层即4F和7F。因此,本轿厢能够空出安全余量区间即8F而停止在4F或者7F,不会与约束对象轿厢冲突,也不会受到火灾的影响。因此,本轿厢能够继续行进而通过3F。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其将能够不与已停止的前方轿厢冲突地进行停止并开门的楼层的范围运算为可行进区间;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2,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将包括火灾楼层在内的预先设定的预定范围的楼层,运算为禁止轿厢停止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及可否行进判断部3U3,其参照可行进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判断电梯可否行进。通过以使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始终包含在可停止范围内的方式控制轿厢,由此即使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之外。
另外,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将对包含在火灾楼层信息中的火灾楼层的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加上预定距离而得到的范围,作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通过以使可停止范围始终包括这样确定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的方式控制轿厢,由此即使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而使乘客疏散到轿厢的外部。
图4表示上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可否行进判断的流程图。首先,在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中,将位于本轿厢的行进方向前方的最近位置的轿厢确定为约束对象轿厢(步骤S1)。但是,如果前方没有轿厢,则确定为没有约束对象轿厢。然后,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判断是否存在约束对象轿厢(步骤S2),在不存在的情况下,可否行进判断部3U3判断为能够继续行进(步骤S3),并结束处理。
在步骤S2中判断为存在约束对象轿厢的情况下,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进行本轿厢占有区间的运算(步骤S4)。其中,本轿厢占有区间是指从本轿厢的当前位置到可停止位置前方的最近楼层的区间。另外,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通过轿厢间通信单元3U5从约束对象轿厢的控制装置取得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步骤S5)。其中,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是指从约束对象轿厢的当前位置到可停止位置前方的最近楼层的区间,是由约束对象轿厢控制装置运算出的区间。然后,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根据本轿厢占有区间和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运算可行进区间(步骤S6)。
然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根据由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2取得的火灾楼层信息,判断是否发生了火灾(步骤S7)。在发生了火灾的情况下,运算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步骤S8)。其中,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是利用预先根据应用和/或建筑物的耐火性能等设定的在上方向和下方向上的距火灾楼层的距离、以及火灾楼层信息而确定的。例如,在设火灾楼层为F、上方向上的距离为α、下方向上的距离为β时,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是指从F-β楼层到F+α楼层的区间。
然后,可否行进判断部3U3判断在可行进区间中是否包含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楼层(步骤S10),如果不包含,则在步骤S11使轿厢停止,并结束处理。
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步骤S7:“否”)、或在步骤S10中判断为在可行进区间中存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楼层的情况下,判断当前楼层的前方是否是可行进区间(步骤S9),在是可行进区间的情况下判断为能够行进(步骤S3),并结束处理。在不是可行进区间的情况下使轿厢停止(步骤S11),并结束处理。
以上说明了进行上部轿厢2U的可否行进判断的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的动作,下部轿厢控制装置3D也通过相同的动作进行下部轿厢2D的可否行进判断。通过按照以上所述来构成上部/下部轿厢控制装置,在火灾时能够避免由于约束对象轿厢的停止而使得本轿厢必须停止在火灾楼层附近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状况。另外,不再需要将轿厢间的距离设定为超过安全方面的必要程度以上的距离,因而能够高效进行运行。
另外,在此假设是两台轿厢在一个井道中行进,对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了说明,但在一个井道中行进的轿厢的数量不限于此。例如,在轿厢为3台的情况下,按照图5所示对上部轿厢2U、中间轿厢2M、下部轿厢2D分别设置上述结构的轿厢控制装置即可。这同样适用于轿厢为4台以上的情况。
并且,可否行进判断部、可行进区间运算部、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也可以不是对每台轿厢设置的轿厢控制装置的构成要素,而是如图6所示对每个井道设置的井道控制装置4的构成要素。通过设为井道控制装置4的构成要素,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44只需设置一个即可,不需按照轿厢的数量来设置,而且也不需要进行轿厢控制装置之间的通信的轿厢间通信单元。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能够发挥已经叙述过的以下效果。即,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用于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其运算不会与已停止的前方轿厢冲突而进行停止并开门的楼层的范围作为可行进区间;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2,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运算包括火灾楼层在内的预先设定的预定范围的楼层,作为禁止轿厢停止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及可否行进判断部3U3,其参照可行进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判断电梯可否行进。通过以使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始终包含在可停止范围内的方式控制轿厢,即使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的外部。
并且,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4将从包含在火灾楼层信息中的火灾楼层的位置起加上上下方向的预定距离而得到的范围,作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通过以使可停止范围始终包括这样确定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的方式控制轿厢,即使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的情况下,也能够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的外部。
(实施方式2)
<结构>
图9表示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在图中示出了上部轿厢2U、中间轿厢2M、下部轿厢2D行进于一个井道1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在上部轿厢2U设有控制上部轿厢2U的运行的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在中间轿厢2M设有控制中间轿厢2M的运行的中间轿厢控制装置3M,在下部轿厢2D设有控制下部轿厢2D的运行的下部轿厢控制装置3D。另外,一个井道内的轿厢台数不限于3台,也能够应用于2台以上的任意台数。
设于井道1的井道控制装置4判断各台轿厢2U、2M、2D可否行进,将其判断结果传递给轿厢控制装置3U、3M、3D。井道控制装置4具有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5和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6。
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与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相同,因而省略说明。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5根据从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得到的火灾楼层信息,设定火灾时封锁区间。火灾时封锁区间是指在火灾时只能使1台轿厢行进的区间。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6以在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只能1台轿厢行进的方式控制井道1内的轿厢。实际上,将可否行进的判断结果传递给各台轿厢控制装置3U、3M、3D。
<动作>
按照图7、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的动作。与在实施方式1中示出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相对,在图7中示出了将在轿厢的行进方向侧加上安全余量距离而得到的区间设定为火灾时封锁区间,并进行控制使得在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只能使1台轿厢行进的情况。另外,在没有发生火灾时进行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避免冲突控制。
图7(a)表示本轿厢在7F且前方轿厢正在从4F向3F行进的状况。火灾楼层为5F,火灾楼层和火灾楼层的上一层即5F、6F被设定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在安全余量距离被确定为1层的量时,火灾时封锁区间被设定为将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向下方延长了安全余量距离而得到的4F~6F。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前方轿厢正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行进,因而本轿厢被控制为不能进入作为火灾时封锁区间的6F,而停止在7F。
在图7(b)中,与图7(a)相同地设定为在5F发生了火灾,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被设定为5F、6F,火灾时封锁区间被设定为4F~6F。本轿厢在7F,前方轿厢正在从3F向2F行进。在这种情况下,没有1台轿厢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行进,因而本轿厢能够行进到6F。
在诸如火灾管制运转那样所有轿厢只能向避难楼层的方向行进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仅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一端侧(避难楼层的方向)附加安全余量距离作为火灾时封锁区间即可。但是,在诸如避难运转或消防运转那样轿厢进行往复运行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需要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两端附加安全余量距离作为火灾时封锁区间。
在图8中,火灾楼层为5F,火灾楼层和火灾楼层的上一层即5F、6F被设定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在安全余量距离被确定为1层的量时,火灾时封锁区间被设定为将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在上下两个方向上延长了安全余量距离而得到的4F~7F。图8(a)表示本轿厢在8F、前方轿厢正在从4F向3F行进的状况。由于前方轿厢正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行进,因而本轿厢被控制为不能行进到作为火灾时封锁区间的7F,而停止在8F。图8(b)表示本轿厢在8F、前方轿厢正在从3F向2F行进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1台轿厢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行进,因而本轿厢能够行进到7F。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用于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5,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设定只允许一台轿厢行进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以及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6,当在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存在一台轿厢的情况下,控制其它轿厢使得其它轿厢不进入火灾时封锁区间。通过以使在距火灾楼层为预定范围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只存在一台轿厢的方式控制轿厢,由此即使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在火灾楼层附近的楼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后方轿厢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的外部。
图10表示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6进行的火灾时封锁控制的流程图。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6根据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取得的火灾楼层信息,判断是否正在发生火灾(步骤S20)。如果没有发生火灾,则结束火灾时封锁控制,进行通常的避免冲突运行控制。如果正在发生火灾,则判断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是否存在轿厢(步骤S21)。
其中,火灾时封锁区间是指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5根据从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得到的火灾楼层信息,以如下方式设定的区间。首先,利用预先根据应用和/或建筑物的耐火性能等设定的在上下方向上分别距火灾楼层的距离和火灾楼层信息,确定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例如,在设火灾楼层为F、上方向的距离为α、下方向的距离为β时,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是指从F-β楼层到F+α楼层的区间。然后,将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轿厢的行进方向或者两个方向上延长安全余量距离而得到的区间,设定为火灾时封锁区间。例如,在设安全余量距离为γ时,从F-β-γ层到F+α+γ层被设定为火灾时封锁区间。
在步骤S21中,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6根据各台轿厢控制装置3U、3M、3D具有的轿厢位置信息,判断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是否存在轿厢,如果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1台轿厢也没有,则结束处理。如果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存在轿厢,则向轿厢占有区间的行进方向侧的一端与火灾时封锁区间的任意一端相邻的楼层的轿厢控制装置3U、3M、3D发送停止指令(步骤S22),并结束处理。接收到停止指令的轿厢控制装置3U、3M、3D使轿厢停止。
在相邻的轿厢之间设置的安全余量距离是根据两台轿厢的速度及加速度确定的。因此,如果各台轿厢的速度和/或加速度不同,则存在安全余量距离在每组轿厢之间不同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安全需求距离,可以将对在同一井道内行进的轿厢彼此间设定的安全余量距离中的最大距离总括设定为所有轿厢间的安全余量距离。或者,也可以如图11所示,由井道控制装置4具有的轿厢安全余量距离选择部47,从例如预先设定的表中选择根据相邻的两台轿厢的速度和加速度(加速度为负时指减速度)而设定的预定的安全余量距离,将所选择出的安全余量距离提供给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5,由此设定火灾时封锁区间。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能够发挥已经叙述过的以下效果。即,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用于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43,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5,其根据火灾楼层信息设定只允许一台轿厢行进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以及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6,当在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存在一台轿厢的情况下,控制其它轿厢使得其它轿厢不进入火灾时封锁区间。通过以使在距火灾楼层为预定范围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只存在一台轿厢的方式控制轿厢,由此,即使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在火灾楼层附近的楼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后方轿厢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之外。并且,由于将相对于火灾楼层为固定距离的区间设定为火灾时封锁区间,因而不仅可以利用具有逻辑模块的电子电路来构成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和/或火灾时封锁控制部,而且也可以利用继电器等电气式电路来构成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和/或火灾时封锁控制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5将对包括火灾楼层在内的预先设定的预定范围的楼层即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加上预定的安全余量距离而得到的区间,设定为火灾时封锁区间,因而即使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在火灾楼层附近的楼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后方轿厢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使乘客疏散到轿厢之外。
另外,构成火灾时封锁区间的上述的安全余量距离是根据轿厢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的,这种结构在前方轿厢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在火灾楼层附近的楼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后方轿厢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区间,使乘客疏散到轿厢之外。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是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变形例。如图2(a)所示,当在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之间不存在可行进区间、但是存在安全余量区间的情况下,降低本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来缩短安全余量区间,而在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之间设定可行进区间。
其中,安全余量区间被确定为从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的本轿厢所在的方向上的相邻楼层到这一方向上的预先设定的安全余量距离的量的位置的区间。安全余量距离是根据本轿厢和约束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确定的,因而换言之安全余量区间是根据本轿厢和约束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确定的。
在图12(a)中示出了火灾发生在5F、约束对象轿厢停止在2F的示例。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为2F,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被设定为5F、6F。本轿厢正以速度X1在8F行进,其减速度为Y1。此时,本轿厢的占有区间为7F、8F。如果在约束对象轿厢停止、本轿厢的速度为X1且减速度为Y1时的安全余量距离为两层的量,则安全余量区间为3F、4F,不能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与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之间设定可行进区间。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如图12(b)所示,将本轿厢的速度以及减速度分别变更为比X1、Y1小的值X2、Y2,由此将安全余量距离缩短为一层的量。其中,安全余量距离是根据本轿厢和约束对象轿厢的速度、减速度及轿厢状态而预先设定的。其结果是,安全余量区间被从2F~3F缩短为3F,4F被设定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与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之间的可行进区间,本轿厢能够朝向4F行进。
虽然通过减小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而缩短了安全余量距离,但是如果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过小,则本轿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通过的时间延长,乘客的不安感增大。因此,优选从诸如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与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之间设定可行进区间的、本轿厢的速度以及减速度的组合中,设定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通过时间为最短的组合。
图13是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基础上,在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还设置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通过时间运算部3U7、以及速度/减速度选择部3U8。在可行进区间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完全重合的情况下,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提示缩小安全余量区间使得能够设定不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重合的可行进区间这样的本轿厢(即上部轿厢2U)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其中,也可以从预先提供的本轿厢的速度、减速度的组合中选择候选。在应用了由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提示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各个候选的情况下,通过时间运算部3U7运算本轿厢通过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所需要的时间(通过时间)。速度/减速度选择部3U8选择由通过时间运算部3U7运算出的通过时间为最短的候选,作为本轿厢的新的速度及减速度。
另外,在下部轿厢控制装置3D中同样也设有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D6、通过时间运算部3D7以及速度/减速度选择部3D8。
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图14是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进行的可否行进判断的流程图。除步骤S10A~S10C之外的动作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流程图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并且,在此以上部轿厢是本轿厢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当在可行进区间中不包含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外的楼层的情况下(步骤S10:否),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确认是否具有当前设定的候选以外的速度及减速度的候选,如果有其它候选,则进入步骤S10B。如果没有则使轿厢停止(步骤S11)。
在步骤S10B中,按照下面所述变更本轿厢的速度和减速度。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根据通过轿厢间通信单元3U5得到的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本轿厢的轿厢位置、速度等状态,从预先提供的本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中,选择能够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与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之间设定可行进区间的候选。在通过时间运算部3U7中,对由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选择出的本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各个候选,运算通过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所需要的时间(通过时间)。速度/减速度选择部3U8从由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选择出的本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中,选择由通过时间运算部3U7运算出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通过时间为最短的速度及减速度,将该速度及减速度设定为本轿厢的新的速度及减速度。
然后,按照变更后的速度及减速度再次运算本轿厢的可行进区间(步骤S10C),返回到步骤S10。
<效果>
在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1、3D1运算在前方轿厢占有区间的本轿厢侧相邻设置的安全余量区间与本轿厢占有区间之间的区间,作为可行进区间,安全余量区间是根据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确定的,可否行进判断部3U3、3D3仅在可行进区间中具有不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重合的区间的情况下允许行进,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6、3D6,其在可行进区间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完全重合的情况下,提示缩小安全余量区间的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通过时间运算部3U1、3D1,其运算在采用所述候选时通过前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所需要的通过时间;以及速度/减速度选择部3U8、3D8,其选择所述通过时间为最短的所述候选作为本轿厢的新的速度及减速度,因而能够使轿厢更迅速地向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前方行进。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是将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的调整本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技术应用于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而得到的。即,如图7(a)和图8(a)所示当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存在轿厢的情况下,降低与占有区间的行进方向端相邻而具有火灾时封锁区间的轿厢、即图7(a)中的7F的轿厢和图8(a)中的8F的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缩短安全余量距离,由此缩短火灾时封锁区间,使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不存在轿厢。在此,将成为上述的速度及减速度的调整对象的轿厢定义为封锁停止对象轿厢。
图15是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是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基础上还设置: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48,其提示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通过时间运算部49,其运算封锁停止对象轿厢通过火灾时封锁区间所需要的时间;速度/减速度选择部410,其确定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图16是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进行的火灾时封锁控制的流程图。在图16中,除步骤SA2A、SA2B之外的步骤与实施方式2的图12相同,因而仅对步骤SA2A、SA2B进行说明。
当在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存在轿厢的情况下(步骤SA2:是),确认是否存在除当前对封锁停止对象轿厢设定的速度及减速度以外的速度及减速度的候选(步骤SA2A),如果有其它候选,则进入步骤SA2B,如果没有候选,则向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控制装置发送停止指令(步骤SA3)。当在步骤SA2B中按照以下所述变更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后,返回步骤SA2。
在步骤SA2B中,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48提示能够缩短火灾时封锁区间的组合的候选。例如,也可以根据火灾时封锁区间和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轿厢位置及速度等状态,从预先提供的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减速度的组合中选择候选。在采用了由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48提示的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减速度的各个候选的情况下,通过时间运算部49运算封锁停止对象轿厢在火灾时停止禁止区间通过的时间(通过时间)。速度/减速度选择部410从由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48选择出的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减速度的组合中,选择由通过时间运算部49运算出的通过时间为最短的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并将其设定为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新的速度及加速度。
<效果>
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48,其提示缩小火灾时封锁区间的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通过时间运算部49,其在采用了所述候选时运算封锁停止对象轿厢通过火灾时封锁区间所需要的通过时间;以及速度/减速度选择部410,其选择所述通过时间为最短的所述候选作为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新的速度及减速度,因而能够削减轿厢由于火灾时封锁区间而必须停止的状况,使封锁停止对象轿厢更迅速地向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前方行进。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是对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设计火灾时出发控制功能而得到的。所谓火灾时出发控制是指为了防止轿厢由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而在中途停止,根据本轿厢的位置、约束对象轿厢的位置、速度、方向、门状态、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预测本轿厢和约束对象轿厢的未来位置,根据该预测结果来控制本轿厢的出发时刻。
在图17(a)中,示出了火灾发生在5F,约束对象轿厢正在从6F向5F移动的示例。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为5F、6F,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也被设定为5F、6F。本轿厢停止在9F,本轿厢占有区间为9F。如果安全余量距离为一层的量,则安全余量区间为7F,可行进区间为8F。由于存在不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重合的可行进区间即8F,因而本轿厢能够从9F出发而朝向8F行进,但是在到达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相邻的7F时,如果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之间没有可行进区间,则必须停止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上一层即7F。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如图17(b)所示,调整本轿厢的出发时间,以使本轿厢在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之间产生可行进区间的时刻进入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由此可使得本轿厢通过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而不会在出发后停止。
图18是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基础上,在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还设置:到达时刻预测部3U9,其预测本轿厢到达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时刻;约束对象轿厢位置预测部3U10,其预测在上述到达时刻的约束对象轿厢的位置;以及轿厢出发判断部3U11,其控制本轿厢的出发时刻。
图19是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进行的火灾时出发控制的流程图。在此,对上部轿厢是本轿厢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判断是否装置发生火灾(步骤SB1),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正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判断本轿厢是否在停止中(步骤SB2)。在本轿厢正在行进中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本轿厢正在停止中的情况下,判断在本轿厢的前方是否存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如果没有则结束处理。在存在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B4。
在步骤SB4中,到达时刻预测部3U9预测运算本轿厢到达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时刻T1。该预测是根据本轿厢的开门关门的状态、本轿厢的位置、本轿厢的速度、本轿厢的预计停止楼层等来进行的。
然后,约束对象轿厢位置预测部3U10预测在时刻T1时的约束对象轿厢的位置(步骤SB5)。该预测是根据约束对象轿厢的开门关门的状态、位置、速度、预计停止楼层等来进行的。
然后,运算在时刻T1时的本轿厢的可行进区间(步骤SB6),判断在时刻T1时本轿厢是否需要停止(步骤SB7)。具体地讲,如果在时刻T1时在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之间具有可行进区间,则不需要停止,如果在约束对象轿厢占有区间和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之间没有可行进区间,则需要停止。
如果判断为本轿厢不需要停止,则向本轿厢发出出发指令(步骤SB8)。如果判断为本轿厢需要停止,则待机预先设定的时间T2而等待出发(步骤SB9),返回步骤SB4并反复处理。结果,在进入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到达时刻下在可行进区间中产生不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重合的区间之前,使本轿厢待机而等待出发。步骤SB6~SB9的处理由轿厢出发判断部3U11进行。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说明了使实施方式1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火灾时出发控制功能的方式,但火灾时出发控制功能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3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效果>
实施方式5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到达时刻预测部3U9、3D9,其预测预计出发的本轿厢到达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时刻;约束对象轿厢位置预测部3U10、3D10(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其预测在到达时刻的约束对象轿厢(前方轿厢)的位置;以及轿厢出发判断部3U11,其根据所述到达时刻和在所述到达时刻的前方轿厢的位置,运算本轿厢在所述到达时刻的可行进区间,并执行本轿厢的出发待机直到在可行进区间中产生不与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重合的区间,因而不需要使轿厢在行进中途停止在接近火灾楼层的楼层,能够减轻轿厢内的乘客的焦躁感。
(实施方式6)
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是使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火灾时出发控制功能而得到的。所谓火灾时出发控制是指为了防止轿厢由于火灾时封锁区间而在中途停止,根据本轿厢的位置、前方轿厢的位置、速度、方向、门状态、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预测本轿厢和前方轿厢的未来位置,根据预测结果来控制本轿厢的行进开始时刻。
在图20(a)中,示出了火灾发生在5F,下部轿厢2D正在7F移动的示例。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被设定为5F、6F,如果安全余量距离为一层的量,则火灾时封锁区间为4F~6F。虽然停止在9F的上部轿厢2U能够朝向8F移动,但是如果在到达7F时下部轿厢2D还在火灾时封锁区间内,则上部轿厢2U必须停止在7F。
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中,如图20(b)所示,控制上部轿厢2U的出发时刻,以使得上部轿厢2U在下部轿厢2D完全通过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时刻进入火灾时封锁区间内,由此在出发后不需停止即可通过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
图21是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在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基础上,在上部轿厢控制装置3U还设置:到达时刻预测部3U12,其预测本轿厢到达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时刻;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3U13,其预测在上述到达时刻的前方轿厢的位置;以及轿厢出发判断部3U14,其控制本轿厢的出发时刻。另外,虽然在图21中省略了图示,但在中间轿厢控制装置3M和下部轿厢控制装置也分别设有到达时刻预测部、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和轿厢出发判断部。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相同,因而省略说明。
图22是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进行的火灾时出发控制的流程图。在此,对火灾时出发控制的对象即本轿厢是上部轿厢的示例进行说明。
首先,判断是否正在发生火灾(步骤SC1),在没有发生火灾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正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判断本轿厢是否在停止中(步骤SC2)。在本轿厢正在行进中的情况下结束处理。在本轿厢正在停止中的情况下,判断在本轿厢的前方是否存在火灾时封锁区间(步骤SC3)。如果没有火灾时封锁区间则结束处理。如果有则进入步骤SC4。
在步骤SC4中,到达时刻预测部3U12预测运算本轿厢到达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时刻T3。该预测是根据本轿厢的开门关门的状态、本轿厢的位置、本轿厢的速度、本轿厢的预计停止楼层、前方轿厢的开门关门的状态、位置、速度、预计停止楼层等来进行的。
然后,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3U13预测在时刻T3时的前方轿厢的位置(步骤SC5)。该预测是根据前方轿厢的开门关门的状态、位置、速度、预计停止楼层等来进行的。
然后,判断在时刻T3前方轿厢是否正在通过火灾时封锁区间(步骤SC6)。如果前方轿厢在时刻T3正在通过火灾时封锁区间,则向本轿厢发出出发指令(步骤SC7)。如果没有通过,则使前方轿厢待机预先设定的时间T4而等待出发(步骤SC8),并返回步骤SC4。另外,SC6~SC8的处理由轿厢出发判断部3U14进行。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说明了使实施方式2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火灾时出发控制功能的方式,但火灾时出发控制功能也能够应用于实施方式4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效果>
根据本发明,执行轿厢的出发待机,直到不再需要因火灾时封锁区间而停止,因而不再需要使轿厢在行进中途停止在接近火灾楼层的楼层,能够减轻轿厢内的乘客的焦躁感。
实施方式6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到达时刻预测部3U12,其预测预计出发的本轿厢到达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时刻T3;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3U13,其预测在到达时刻T3的前方轿厢的位置;以及轿厢出发判断部3U14,其适当执行本轿厢的出发待机,使得在前方轿厢通过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时刻,本轿厢到达火灾时封锁区间,因而不再需要使轿厢停止在火灾楼层的附近楼层,能够减轻轿厢内的乘客的焦躁感。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在所有方面上,上述的说明仅是示例,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示例。应当理解为没有被示例出的无数变形例是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想到的。
标号说明
1井道;2U、2M、2D轿厢;3U、3M、3D轿厢控制装置;3U1、3M1、3D1、42U、42M、42D可行进区间运算部;3U2、3M2、3D2、43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3U3、3M3、3D3、41U、41M、41D可否行进判断部;3U4、3M4、3D4、44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3U5、3M5、3D5轿厢间通信单元;3U6、3D6、48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3U7、3D7、49通过时间运算部;3U8、3D8、410速度/减速度选择部;3U9、3D9、3U12到达时刻预测部;3U10、3D10约束对象轿厢位置预测部;3U11、3D11、3U14轿厢出发判断部;3U13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4井道控制装置;45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46火灾时封锁控制部;47轿厢安全余量距离选择部。

Claims (9)

1.一种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其特征在于,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
可行进区间运算部,其运算不与已停止的前方轿厢冲突而能够停止并开门的楼层的范围,作为可行进区间;
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
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其根据所述火灾楼层信息,运算包括火灾楼层在内的预先设定的预定范围的楼层,作为禁止轿厢停止的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以及
可否行进判断部,其参照所述可行进区间和所述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判断电梯可否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运算部将包含在所述火灾楼层信息中的火灾楼层的位置加上上下方向上的预定距离而得到的范围,作为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
3.一种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在多台轿厢行进于一个井道中的多轿厢电梯系统中控制各台轿厢的运转,其特征在于,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具有:
火灾楼层信息取得部,其取得火灾楼层信息;
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其根据所述火灾楼层信息设定只允许一台轿厢行进的火灾时封锁区间;以及
火灾时封锁控制部,当在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中存在一台轿厢的情况下,该火灾时封锁控制部控制其它轿厢使得其它轿厢不进入火灾时封锁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设定部将对包括火灾楼层在内的预先设定的预定范围的楼层即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加上预定的安全余量距离而得到的区间,设定为火灾时封锁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余量距离是根据轿厢的速度和加速度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行进区间运算部运算与前方轿厢占有区间的本轿厢侧相邻设置的安全余量区间和本轿厢占有区间之间的区间,作为所述可行进区间,
所述安全余量区间是根据轿厢的速度和减速度确定的,
所述可否行进判断部仅在所述可行进区间中存在不与所述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重合的区间的情况下允许行进,
所述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
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其在所述可行进区间与所述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完全重合的情况下,提示缩小所述安全余量区间的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
通过时间运算部,其运算在采用所述候选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所需要的通过时间;以及
速度/减速度选择部,其选择所述通过时间最短的所述候选作为本轿厢的新的速度和减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在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内存在轿厢的情况下,该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调整具有与占有区间在行进方向上的一端相邻的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的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和减速度,
所述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
速度/减速度候选提示部,其提示缩小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所述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速度及减速度的组合的候选;
通过时间运算部,其运算在采用所述候选的情况下所述封锁停止对象轿厢通过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所需要的通过时间;以及
速度/减速度选择部,其选择所述通过时间最短的所述候选作为所述封锁停止对象轿厢的新的速度和减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
到达时刻预测部,其预测预计出发的本轿厢到达所述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的时刻;
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其预测所述到达时刻的前方轿厢的位置;以及
轿厢出发判断部,其根据所述到达时刻和在所述到达时刻的前方轿厢的位置,运算所述到达时刻的本轿厢的可行进区间,并执行本轿厢的出发待机,直到在所述可行进区间中形成不与所述火灾时禁止停止区间重合的区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还具有:
到达时刻预测部,其预测预计出发的本轿厢到达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时刻;
前方轿厢位置预测部,其预测所述到达时刻的前方轿厢的位置;以及
轿厢出发判断部,其适当执行本轿厢的出发待机,使得在前方轿厢通过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的时候,本轿厢到达所述火灾时封锁区间。
CN201080064941.1A 2010-03-01 2010-12-20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Active CN1027818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43742 2010-03-01
JP2010-043742 2010-03-01
PCT/JP2010/072877 WO2011108171A1 (ja) 2010-03-01 2010-12-20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81803A true CN102781803A (zh) 2012-11-14
CN102781803B CN102781803B (zh) 2014-11-05

Family

ID=4454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4941.1A Active CN102781803B (zh) 2010-03-01 2010-12-20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96410B2 (zh)
JP (1) JP5404907B2 (zh)
KR (1) KR101393957B1 (zh)
CN (1) CN102781803B (zh)
DE (1) DE112010005335T5 (zh)
WO (1) WO201110817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873A (zh) * 2013-01-17 2015-09-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5517935A (zh) * 2013-09-03 2016-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10775747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77574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66872B2 (ja) * 2012-11-12 2016-08-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DE112013007235B4 (de) * 2013-07-10 2019-11-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ufzugsteuervorrichtung
DE102014017486A1 (de) * 2014-11-27 2016-06-02 Thyssenkrupp Ag Aufzuganlage mit einer Mehrzahl von Fahrkörben sowie einem dezentralen Sicherheitssystem
JP6429676B2 (ja) * 2015-02-27 2018-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制御方法
AU2016231585B2 (en) * 2015-09-25 2018-08-0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omponent separation assurance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10494229B2 (en) * 2017-01-30 2019-12-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ilient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elevator system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5648A (ja) * 1993-04-22 1994-11-01 Hitachi Ltd マルチカー方式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JPH08133611A (ja) * 1994-11-09 1996-05-28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03081542A (ja) * 2001-07-06 2003-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行制御システム
JP2005104630A (ja) * 2003-09-29 2005-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819964A (zh) * 2003-08-06 2006-08-1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运输控制
JP2007137545A (ja) * 2005-11-15 2007-06-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1139059A (zh) * 2006-09-04 2008-03-12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87525A (ja) * 1993-11-18 1995-07-25 Masami Sakita 複数ばこ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EP0769469B1 (de) * 1995-10-17 2003-12-17 Inventio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bei Multimobil-Aufzugsgruppen
JPH10182029A (ja) 1996-12-25 1998-07-07 Toshiba Elevator Kk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US5979607A (en) * 1998-03-31 1999-11-09 Allen; Thomas H. Multiple level building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operable as a means of emergency egress and evacuation during a fire incident
JP2004203623A (ja) * 2002-12-23 2004-07-22 Inventio Ag 建物の人の緊急避難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および前記システムを用いた既存の建物の近代化方法
JP2004244123A (ja) 2003-02-10 2004-09-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装置
ES2280742T3 (es) * 2003-04-30 2007-09-16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control de una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WO2007083383A1 (ja) * 2006-01-20 2007-07-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FI118465B (fi) * 2006-03-03 2007-11-30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US7963372B2 (en) * 2006-07-06 2011-06-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vacuation assistance device for elevator
JP4907669B2 (ja) * 2006-12-15 2012-04-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火災時避難支援システム
US7688212B2 (en) * 2007-07-26 2010-03-30 Simplexgrinnell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ccupancy information in a fire alarm system
WO2009054065A1 (ja) 2007-10-26 2009-04-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避難支援システム
WO2009070143A1 (en) 2007-11-30 2009-06-04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elevator cars in a hoistway
KR101245966B1 (ko) * 2009-01-19 2013-03-2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5648A (ja) * 1993-04-22 1994-11-01 Hitachi Ltd マルチカー方式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JPH08133611A (ja) * 1994-11-09 1996-05-28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2003081542A (ja) * 2001-07-06 2003-03-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シングルシャフト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の運行制御システム
CN1819964A (zh) * 2003-08-06 2006-08-16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运输控制
JP2005104630A (ja) * 2003-09-29 2005-04-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7137545A (ja) * 2005-11-15 2007-06-0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1139059A (zh) * 2006-09-04 2008-03-12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群管理控制装置
JP2008063017A (ja) * 2006-09-04 2008-03-21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8873A (zh) * 2013-01-17 2015-09-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5517935A (zh) * 2013-09-03 2016-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05517935B (zh) * 2013-09-03 2017-06-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CN110775747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775746A (zh) * 2018-07-31 2020-02-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以及多轿厢电梯的控制方法
CN110775747B (zh) * 2018-07-31 2022-03-1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多轿厢电梯装置以及多轿厢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79804A1 (en) 2012-11-08
DE112010005335T5 (de) 2012-12-06
JP5404907B2 (ja) 2014-02-05
KR101393957B1 (ko) 2014-05-12
CN102781803B (zh) 2014-11-05
JPWO2011108171A1 (ja) 2013-06-20
US9096410B2 (en) 2015-08-04
WO2011108171A1 (ja) 2011-09-09
KR20120123501A (ko) 2012-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1803B (zh)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CN107055233B (zh) 电梯组件间隔保证系统和操作方法
US7669695B2 (en) Fire evacuation operation system for group controlled elevators
JP3029168B2 (ja) マルチカー方式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装置
CN107922151B (zh) 电梯装置
JP6779990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ャフト内の複数のエレベータかごを制御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1084387A (ja)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
JP2014040320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安全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運転方法
CN107810157B (zh) 井道中的电梯轿厢位置区域
CN108529371B (zh) 电梯维护作业支援系统
CN110316623B (zh) 群组调度
JP2004238189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WO2011104816A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3059006B2 (ja) 縦横自走式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1935639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자동 구출운전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562906A (zh) 电梯装置
JP7141273B2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
JP677645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JP596687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137489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17114599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および閉じ込め救出運転方法
JP2006044930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閉じ込め救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4418203A (zh) 带层间调整功能的电梯
WO2021070325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51858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および閉じ込め救出運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