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17935B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17935B
CN105517935B CN201380079326.1A CN201380079326A CN105517935B CN 105517935 B CN105517935 B CN 105517935B CN 201380079326 A CN201380079326 A CN 201380079326A CN 105517935 B CN105517935 B CN 105517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car
unit
abnormal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793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17935A (zh
Inventor
山岸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517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7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17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17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24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 B66B1/2408Control systems with regulation, i.e. with retroactive action, for influencing travelling speed, acceleration, or deceleration where the allocation of a call to an elevator car is of importance, i.e. by means of a supervisory or group controller
    • B66B1/2433For elevator systems with a single shaft and multiple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2Position or depth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8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 B66B5/0031Devices monitoring th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elevator system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30Detail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configuration
    • B66B2201/307Tandem operation of multiple elevator cars in the same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是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具有: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其检测对于一方的轿厢(2a)不能正常识别轿厢位置和楼层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楼层识别异常;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其根据由所述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检测出的楼层识别异常信息的通知,使另一方的轿厢(2b)向与所述一方的轿厢(2a)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以及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a),其根据来自所述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实施对所述一方的轿厢(2a)的楼层识别异常进行修正的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因而能够在轿厢彼此不冲突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异常恢复运转。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系统,在以两台电梯轿厢在一个井道内独立行进的方式设置的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中,当不再能够正常识别作为控制对象的轿厢的位置和楼层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情况下使轿厢恢复正常。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公开了如下的结构:在单井道多轿厢的电梯系统中,仅在一方的轿厢的正常停层时允许另一方的轿厢的行进(例如,专利文献1第0013段)。
另外,还公开了在单井道多轿厢的电梯系统中,设为对能够行进的楼层分区的运行方式(例如,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284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1112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使用预先测定出的计数器值等来识别电梯的轿厢位置。例如,在传感器检测出停层的情况下,根据该计数器值与预先测定出的计数器值相同或者在规定的范围内,而识别为轿厢位置正确。但是,由于瞬时停电、电泳、绳索的伸长等其它原因,产生不能正常识别该计数器值的状况。在该情况下,需要重新存储计数器值的动作。
在专利文献1-2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点:没有考虑到不再能够正常识别一方的轿厢位置与另一方的轿厢位置之间的关系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清楚如何恢复正常。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系统是在一个井道内以独立行进的方式设有两台电梯轿厢,并根据一方的轿厢的异常检测进行另一方的轿厢的行进控制,根据所述另一方的轿厢的行进控制进行所述一方的轿厢的行进控制的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该电梯系统具有: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其检测对于所述一方的轿厢不能正常识别轿厢位置和楼层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楼层识别异常;末端楼层行进单元,其根据由所述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楼层识别异常信息的通知,使另一方的轿厢向与朝向所述一方的轿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以及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其根据来自所述末端楼层行进单元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实施对所述一方的轿厢的楼层识别异常进行修正的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系统,当在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中发生了不能正常识别轿厢位置的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在轿厢彼此不冲突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异常恢复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3及5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的一个结构图。在图1中,在一个井道(未图示)内具有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和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分别由上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a)和下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b)进行控制。
上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a)具有: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其检测不再能够正常识别轿厢位置和楼层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楼层识别异常;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a),其根据从下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b)接收到的楼层识别异常信息的通知,生成向不存在下轿厢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的请求;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a),其根据来自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a)的请求进行向末端楼层的行进/停靠;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a),其根据从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接收到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请求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以及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a),其根据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a)的请求,进行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
其中,例如将预先取得的表示楼层的信息(计数器值)和表示正常停层位置的信息(计数器值)进行比较,在不一致的情况下或者在规定范围(在计数器值±10以内等)外的情况下,通知楼层识别异常信息。
并且,末端楼层行进信息例如是在向末端楼层的行进结束、轿厢B已停靠的情况下进行通知,但也可以在轿厢B开始向末端楼层行进的情况下进行通知。
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和曳引机(3a)与上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a)连接。
下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b)具有: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其检测不再能够正常识别轿厢位置和楼层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楼层识别异常;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其根据从上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a)接收到的楼层识别异常信息的通知,生成向不存在上轿厢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的请求;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其根据来自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的请求进行向末端楼层的行进/停靠;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b),其根据从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a)接收到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请求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以及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b),其根据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b)的请求,进行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
其中,例如将预先取得的表示楼层的信息(计数器值)和表示正常停层位置的信息(计数器值)进行比较,在不一致的情况下或者在规定范围(在计数器值±10以内等)外的情况下,通知楼层识别异常信息。
并且,末端楼层行进信息例如是在向末端楼层的行进结束、轿厢A已停靠的情况下进行通知,但也可以在轿厢A开始向末端楼层行进的情况下进行通知。
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和曳引机(3b)与下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b)连接。
下面,根据图2说明图1的动作。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在S11中,在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判定是否不再能够正常识别出轿厢A(3a)的轿厢位置和楼层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在不再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12,在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S12中,将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检测出的轿厢A楼层识别异常信息通知给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a)及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进入S13。
在S13中,根据来自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的末端楼层行进请求信息,通过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使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向不存在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进入S14。
在S14中,根据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的通知,判定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是否已结束向末端楼层的行进/停靠。如果未结束,则返回到S13(S14:否),如果已结束,则进入S15(S14:是)。另外,在此也可以是,在轿厢B开始向末端楼层行进的情况下进行通知。
在S15中,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将轿厢B末端楼层行进停靠信息通知给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a),进入S16。
在S16中,在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a)中,根据来自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的楼层识别异常检出信息和来自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的轿厢B末端楼层行进停靠信息,向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a)通知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进入S17。
在S17中,在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a)中,使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向不存在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进入S18。
在S18中,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位于末端楼层,因而例如根据表示末端楼层的楼层识别装置(未图示)和表示正常停层位置的停层装置(未图示)的信息,将当前的轿厢位置修正为末端楼层,由此进行楼层识别异常的修正。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也可以没有在说明中未使用的图1的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a)、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a)、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b)和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b)。
根据本实施方式1的电梯系统,当在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中发生了不再能够正常识别轿厢位置的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在轿厢彼此不冲突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异常恢复运转。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是在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中检测出停层识别异常,而在此示出在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中检测停层识别异常的情况。
图1是实施方式2的电梯系统的一个结构图。由于已在实施方式1中全部说明,因而省略结构的说明。
下面,根据图3说明图1的动作。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在S21中,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判定是否不再能够正常识别出轿厢B(3b)的轿厢位置和楼层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在不再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22,在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S22中,将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检测出的轿厢B楼层识别异常信息通知给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b)及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a),进入S23。
在S23中,根据来自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a)的末端楼层行进请求信息,通过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a)使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向不存在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进入S24。
在S24中,根据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a)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的通知,判定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是否已结束向末端楼层的行进/停靠。如果未结束,则返回到S23(S24:否),如果已结束,则进入S25(S24:是)。另外,在此也可以是,在轿厢A开始向末端楼层行进的情况下进行通知。
在S25中,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a)将轿厢A末端楼层行进停靠信息通知给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b),进入S26。
在S26中,在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b)中,根据来自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的楼层识别异常检出信息和来自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a)的轿厢A末端楼层行进停靠信息,向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b)通知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进入S27。
在S27中,在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b)中,使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向不存在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进入S28。
在S28中,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位于末端楼层,因而例如将表示当前的轿厢位置的信息(计数器值)重新存储为预先存储的表示末端楼层的信息(计数器值),由此进行楼层识别异常的修正。
另外,在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没有在说明中未使用的图1的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a)和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a)。
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电梯系统,与实施方式1同样,当在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中发生了不能正常识别轿厢位置的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在轿厢彼此不冲突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异常恢复运转。
实施方式3
在上述实施方式1-2中,在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或者下轿厢B检测出停层识别异常,而在此示出将一方设为“一方的轿厢”、将另一方设为“另一方的轿厢”来检测停层识别异常的情况。
图1是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的一个结构图。另外,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动作流程图。
在图中,如果将实施方式1的上轿厢替换为一方的轿厢、将下轿厢替换为另一方的轿厢,则已在实施方式1中全部说明,因而省略结构及动作的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电梯系统,与实施方式1-2一样,当在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中发生了不能正常识别轿厢位置的异常的情况下,能够在轿厢彼此不冲突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异常恢复运转。
实施方式4
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以人未搭乘已检测出楼层识别异常的另一方的轿厢为前提,但在人已搭乘于另一方的轿厢时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图5是实施方式4的电梯系统的一个结构图。标号与图1相同的部分已在图1中进行说明,因而适当省略说明。
在图5中,轿厢门(10a)以及设置在轿厢内的检测有无乘客的人检测单元(9a)与作为上轿厢的轿厢A(2a)连接。并且,还具有根据来自下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b)的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的楼层识别异常检出信息进行停靠于最近楼层的最近楼层停靠单元(12a)和门开闭控制单元(11a)。
并且,轿厢门(10b)和设置在轿厢内的检测有无乘客的人检测单元(9b)与作为下轿厢的轿厢B(2b)连接。并且,还具有根据来自上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a)的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的楼层识别异常检出信息进行停靠于最近楼层的最近楼层停靠单元(12b)和门开闭控制单元(11b)。
下面,根据图6说明图5的动作。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在S31中,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判断是否不再能够正常识别出一方的轿厢(2a)的轿厢位置和楼层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在不再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32,在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在S32中,将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检测出的一方的轿厢的楼层识别异常信息通知给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a)及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进入S41。
在S41中,通过另一方的轿厢的人检测单元(9b)判定是否乘客搭乘在另一方的轿厢(2b)中,在判定为搭乘的情况下进入S42(S41:是),在判定为未搭乘的情况下进入S33(S41:否)。
在S42中,由于人搭乘在另一方的轿厢(2b)中,因而通过最近楼层停靠单元(12b)进行向最近楼层的停靠,进入S43。
在S43中,在另一方的轿厢(2b)内进行表示异常的通知。例如,在未图示的轿厢内显示装置进行“发生了异常。请下电梯”等显示和/或通知相同内容的语音。该显示和通知既可以执行任意一方,也可以执行双方。在显示或者通知后进入S44。
在S44中,通过门开闭控制单元(11b)使轿厢开门达足以乘客下梯的时间例如4秒钟,然后关门,进入S33。从S33起的动作已经在实施方式3中进行说明,因而省略。
根据本实施方式4的电梯系统,在实施方式1-3的效果基础上,当在一方检测出楼层识别异常的情况下,在另一方的轿厢的乘客进行下梯后使其行进到末端楼层,因而能够防止在乘客搭乘另一方的轿厢的情况下被短暂困在梯内的状况。
实施方式5
在上述实施方式1-4中,以仅在一方的轿厢发生了楼层识别异常的检测为前提,但在发生于双方轿厢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系统的一个结构图。由于已在实施方式1中全部进行说明,因而省略结构的说明。
下面,根据图7说明图1的动作。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动作流程图。
首先,在S51中,例如在10秒钟以内,对一方的轿厢(2a)和另一方的轿厢(2b)双方,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4b)判断是否不再能够正常识别出轿厢位置和楼层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在任意的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都判断为不再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52(S51:是),在至少一个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判断为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55(S51:否)。
在S52中,通过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5a)和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6a),使一方的轿厢向上方的末端楼层行进、使另一方的轿厢向下方的末端楼层行进,进入S53。
在S53中,进行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2的S14~S18的动作,进入S54。
在S54中,进行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图3的S24~S28的动作,结束处理。
在S55中,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a)判断是否不再能够正常识别出一方的轿厢(2a)的轿厢位置和楼层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在不再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56(S55:是),在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57(S55:否)。
在S56中,进行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图2的S12~S18的动作,结束处理。
在S57中,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判断是否不再能够正常识别出另一方的轿厢(2b)的轿厢位置和楼层中的至少任意一项,在不再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进入S58(S57:是),在能够正常识别的情况下结束处理(S57:否)。
在S58中,进行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图3的S22~S28的动作,结束处理。
根据本实施方式5的电梯系统,当在双方轿厢中发生了楼层识别异常的检测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轿厢彼此不冲突的情况下安全地实施异常恢复运转。
在以上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起见,将“一方的轿厢”作为“上轿厢”、将“另一方的轿厢”作为“下轿厢”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一方的轿厢”作为“下轿厢”、将“另一方的轿厢”作为“上轿厢”。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发挥各自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利用无线方式对显示于电梯轿厢内的信息进行更新的电梯信息显示系统。
标号说明
1a上轿厢电梯控制装置;1b下轿厢电梯控制装置;2a上轿厢;2b下轿厢;3a上轿厢曳引机;3b下轿厢曳引机;4a上轿厢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4b下轿厢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5a上轿厢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5b下轿厢末端楼层行进请求单元;6a上轿厢末端楼层行进单元;6b下轿厢末端楼层行进单元;7a上轿厢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7b下轿厢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请求单元;8a上轿厢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8b下轿厢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9a上轿厢人检测单元;9b下轿厢人检测单元;10a上轿厢门;10b下轿厢门。

Claims (6)

1.一种电梯系统,其是在一个井道内以独立行进的方式设有两台电梯轿厢,并根据一方的轿厢的异常检测进行另一方的轿厢的行进控制,根据所述另一方的轿厢的行进控制进行所述一方的轿厢的行进控制的单井道双轿厢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系统具有:
第一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其检测对于所述一方的轿厢不能正常识别轿厢位置和楼层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楼层识别异常;
第一末端楼层行进单元,其根据由所述第一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楼层识别异常信息的通知,使另一方的轿厢向与朝向所述一方的轿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以及
第一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其根据来自所述第一末端楼层行进单元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实施对所述一方的轿厢的楼层识别异常进行修正的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系统具有:
第二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其检测对于另一方的轿厢不能正常识别轿厢位置和楼层信息中的至少任意一项的楼层识别异常;
第二末端楼层行进单元,其根据由所述第二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楼层识别异常信息的通知,使所述一方的轿厢向与朝向所述另一方的轿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以及
第二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单元,其根据来自所述第二末端楼层行进单元的末端楼层行进信息,实施对所述另一方的轿厢的楼层识别异常进行修正的楼层识别异常修正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系统还具有:
人检测单元,其在所述第一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出楼层识别异常时,检测乘客是否搭乘在另一方的轿厢中;
最近楼层停靠单元,其在人检测单元检测出乘客时进行停靠于最近楼层的控制;以及
门开闭控制单元,其进行开门,并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进行关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系统还具有:
人检测单元,其在所述第一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出楼层识别异常时,检测乘客是否搭乘在另一方的轿厢中;
最近楼层停靠单元,其在人检测单元检测出乘客时进行停靠于最近楼层的控制;以及
门开闭控制单元,其进行开门,并在经过规定的时间后进行关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在规定的时间以内分别检测出楼层识别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末端楼层行进单元中使所述另一方的轿厢向与朝向所述一方的轿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并且在所述第二末端楼层行进单元中使所述一方的轿厢向与朝向所述另一方的轿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和所述第二楼层识别异常检测单元在规定的时间以内分别检测出楼层识别异常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末端楼层行进单元中使所述另一方的轿厢向与朝向所述一方的轿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并且在所述第二末端楼层行进单元中使所述一方的轿厢向与朝向所述另一方的轿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末端楼层行进。
CN201380079326.1A 2013-09-03 2013-09-03 电梯系统 Active CN1055179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3/005184 WO2015033370A1 (ja) 2013-09-03 2013-09-03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17935A CN105517935A (zh) 2016-04-20
CN105517935B true CN105517935B (zh) 2017-06-23

Family

ID=52627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9326.1A Active CN105517935B (zh) 2013-09-03 2013-09-03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92996B2 (zh)
JP (1) JP6065982B2 (zh)
KR (1) KR101808971B1 (zh)
CN (1) CN105517935B (zh)
DE (1) DE112013007394T5 (zh)
WO (1) WO2015033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7935B (zh) * 2013-09-03 2017-06-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JP6966391B2 (ja) * 2018-07-31 2021-1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及び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7451A (zh) * 1984-10-09 1986-05-10 英策蒂奥顾问公司 控制双层轿厢电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72556A (zh) * 2007-10-10 2008-05-07 倪既民 有共用层的同井道上下异类电梯
CN101346298A (zh) * 2005-12-29 2009-01-14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CN101780908A (zh) * 2004-05-31 2010-07-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2781803A (zh) * 2010-03-01 2012-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CN103072877A (zh) * 2013-01-28 2013-05-01 舒马克电梯(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单井道双轿厢电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11284A (ja) 1984-10-31 1986-05-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タ装置
US4971178A (en) * 1989-02-02 1990-11-20 Inventio Ag Elevator system with independent limiting of a speed pattern in terminal zones
JPH10302558A (ja) 1997-04-30 1998-11-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はみ出し防止具
JP3986133B2 (ja) * 1997-08-22 2007-10-0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多連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着床制御装置
KR100259511B1 (ko) * 1998-03-26 2000-07-01 이종수 엘리베이터의 위치 제어 방법
JP4190626B2 (ja) 1998-10-23 2008-1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4553535B2 (ja) * 2001-09-28 2010-09-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299964C (zh) * 2002-05-30 2007-02-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WO2005115900A1 (ja) * 2004-05-31 2005-12-0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装置
US7819228B2 (en) * 2005-02-17 2010-10-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Collison prevention in hoistway with two elevator cars
EP1940717B1 (en) * 2005-10-25 2012-10-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Multiple car elevator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US8020668B2 (en) 2006-06-07 2011-09-20 Otis Elevator Company Operating less than all of multiple cars in a hoistway following communication failure between some or all cars
EP1894874A1 (de) * 2006-08-31 2008-03-05 Inventio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EG24538A (en) * 2006-09-08 2009-09-03 Inventio Ag Method of operating a lift installation, a lift installation operable by this method and safety equipment for this lift installation
RU2493091C2 (ru) * 2007-12-14 2013-09-20 Инвенцио Аг Тормоз наезда для двух перемещающихся независимо друг от друга лифтовых корпусов
BRPI0923522B1 (pt) * 2008-12-23 2019-08-06 Inventio Aktiengesellschaft Instalação de elevador
JP5064454B2 (ja) * 2009-08-12 2012-10-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DE102010030436A1 (de) * 2010-06-23 2011-12-29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Aufzuganlage
US8424651B2 (en) * 2010-11-17 2013-04-23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otion planning for elevator cars moving independently in one elevator shaft
JP5646047B2 (ja) * 2011-04-08 2014-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カー式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2786950B1 (en) * 2011-11-28 2016-10-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group management device
EP2607282A1 (de) * 2011-12-23 2013-06-26 Inventio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en Aufzug mit mehreren Kabinen
JP5863504B2 (ja) * 2012-02-23 2016-02-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US9708158B2 (en) * 2012-04-16 2017-07-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ulti-car elevator using an exclusion zone and preventing inter-car collision
DE112013007235B4 (de) * 2013-07-10 2019-11-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ufzugsteuervorrichtung
CN105517935B (zh) * 2013-09-03 2017-06-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系统
FI126734B (fi) * 2014-08-11 2017-04-28 Kone Corp Paikannuslaitteisto, hissi sekä menetelmä hissikorin paikan määrittämiseksi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7451A (zh) * 1984-10-09 1986-05-10 英策蒂奥顾问公司 控制双层轿厢电梯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80908A (zh) * 2004-05-31 2010-07-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01346298A (zh) * 2005-12-29 2009-01-14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CN101172556A (zh) * 2007-10-10 2008-05-07 倪既民 有共用层的同井道上下异类电梯
CN102781803A (zh) * 2010-03-01 2012-11-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多轿厢电梯控制装置
CN103072877A (zh) * 2013-01-28 2013-05-01 舒马克电梯(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单井道双轿厢电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808971B1 (ko) 2018-01-18
JPWO2015033370A1 (ja) 2017-03-02
KR20160048944A (ko) 2016-05-04
CN105517935A (zh) 2016-04-20
WO2015033370A1 (ja) 2015-03-12
US20160200548A1 (en) 2016-07-14
US9592996B2 (en) 2017-03-14
JP6065982B2 (ja) 2017-01-25
DE112013007394T5 (de) 2016-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55233B (zh) 电梯组件间隔保证系统和操作方法
JP6351854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7878513A (zh) 一种无人驾驶列车失位救援方法
CN105129559A (zh) 电梯井道部件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17935B (zh) 电梯系统
CN103443007B (zh) 双层电梯
CN110902507A (zh) 呼叫电梯的乘客搭乘的验证
JP2016222438A (ja) 昇降機のドア異常検出装置
CN103803367B (zh) 一种电梯复位运行方法
CN107128756A (zh) 先进的平稳营救操作
CN108341311A (zh) 电梯
CN109421701A (zh) 用于在停车场的倾斜坡道上无驾驶员地引导机动车的方案
CN106081821B (zh) 光幕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
JP489996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閉じ込め防止装置
JP2016016988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WO2010086960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20045240A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KR102194964B1 (ko) 가변속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2013032199A (ja)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および地震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KR20100104230A (ko) 에스컬레이터의 안전 분리대
CN116462067A (zh) 电梯抱闸失效保护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0400403C (zh)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KR100963168B1 (ko) 승강문제어장치
JP2010173824A (ja) エレベータ運転システム
KR20130000617U (ko) 엘리베이터의 탑승가능 예상인원 방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