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9380A -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9380A
CN102729380A CN2012101025331A CN201210102533A CN102729380A CN 102729380 A CN102729380 A CN 102729380A CN 2012101025331 A CN2012101025331 A CN 2012101025331A CN 201210102533 A CN201210102533 A CN 201210102533A CN 102729380 A CN102729380 A CN 102729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cushion pad
cloth
patrix
sh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25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茂木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729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93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Molding Of Porous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加强布在上模的安装操作较容易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通过使安装于加强布(14)的可变形形状记忆构件(52)以沿着上模3(内模(22))的形状的方式变形并保持其形状,由此将加强布(14)以沿着上模(3)的形状的状态安装。由于仅通过使形状记忆构件(52)以沿着上模(3)的形状的方式变形来就能够保持其形状,因而加强布(14)的安装操作与采用固定销的方法等相比较更容易一些。

Description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的内腔(cavity)内对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来制造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8是表示用于制造座位缓冲垫的对开式成形金属模的一例的剖面图。该成形金属模具有:下模31,其用于成形座位缓冲垫的表面侧;上模32,其用于成形座位缓冲垫的背面侧。通过将上模32与下模31的上方对置,在成形金属模内能够形成闭塞的内腔33。通过对注入在该内腔33内的泡沫树脂原液34进行起泡硬化,成形与内腔33形状相对应的座位缓冲垫。
将成形的座位缓冲垫从成形金属模中取出并安装在座位架上。此时,座位缓冲垫以其背面侧与座位架相对置的方式安装。在座位架上例如固定有弹簧等金属部件,以从上方覆盖该金属部件的方式安装座位缓冲垫。因此,在座位缓冲垫的背面与所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的结构的情况下,产生由摩擦引起的座位缓冲垫的损坏或异常声音的产生等问题。
因此,如图8所示,普遍采用如下方法:将用于加强座位缓冲垫的加强布35安装在上模32的下面,在该状态下对内腔33内的泡沫树脂原液34进行起泡硬化,由此成形加强布35一体形成在背面的座位缓冲垫(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976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作为将加强布安装在上模的下面的方法可以例示使用固定销的方法和使用磁片的方法。在采用这种方法将加强布安装在上模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当将上模对置于下模上方时部分加强布下垂的问题。
采用固定销的方法是一种将固定于上模固定孔的固定销嵌入形成于加强布的孔、从而将加强布安装在上模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如下情况:当将加强布的周边部固定于固定销等时,从操作者侧无法看到固定销的位置,从而难以将固定销嵌入到加强布的孔。并且,存在如下情况:例如,在如上模的周边部那样与成形的座位缓冲垫厚度薄的部分(薄壁折叠部等)相对应的区域,设置固定销本身就困难。
另一方面,采用磁片的方法是一种事先将磁片安装在加强布、并用设于上模的永久性磁铁的磁力来吸引其磁片、由此将加强布安装在上模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存在增加工序和提高成本等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布在上模的安装操作较容易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加强布良好地安装在上模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的内腔内对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来制造座位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具有:加强布配置工序,将加强布沿着上模的下面进行配置,所述加强布用于加强在所述内腔内成形的座位缓冲垫;加强布安装工序,通过使安装于所述加强布的可变形形状记忆构件以沿着上模的方式变形并保持其形状,由此将所述加强布以沿着上模的形状的状态安装;原液注入工序,在所述下模内注入泡沫树脂原液;内腔形成工序,通过使安装了所述加强布的上模与下模相对置,由此形成所述内腔;座位缓冲垫成形工序,通过在所述内腔内对所述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成形与所述加强布一体形成的座位缓冲垫。
根据本发明,能够采用可变形的形状记忆构件,将加强布以沿着上模的形状的状态进行安装。在该方法中,由于仅通过使形状记忆构件以沿着上模的形状的方式变形来就能够保持其形状,因而加强布的安装操作与采用固定销的方法等相比更容易。并且,能够以采用形状记忆构件的简单的结构,将加强布良好地安装在上模。
所述形状记忆构件优选由树脂形成。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可变形树脂的简单且低廉格结构作为形状记忆构件,将加强布能够良好地安装在上模。
在所述座位缓冲垫成形工序中,成形的座位缓冲垫与所述形状记忆构件一体形成也可。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将低廉的树脂制形状记忆构件与座位缓冲垫一体处理,因而能够防止工序数量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等。
所述形状记忆构件至少安装在所述加强布的周边部。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防止加强布的周边部下垂而进入内腔内的情况,因而能够更良好地制造座位缓冲垫。加强布的周边部不仅包括加强布的外周边附近,例如在加强布形成有开口部的情况下,也包括其开口部的周边部。
【0018】
上模以相对于下模以转动轴为中心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所述形状记忆构件至少安装在、位于上模的与所述转动轴侧相对置的位置的、所述加强布的周边部。
根据本发明,即使从操作者侧难以看到的位置如上模的与转动轴侧相对置的位置,仅通过在其位置上使形状记忆构件以沿着上模的形状的方式变形,就能够容易地安装加强布的周边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例通过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座位缓冲垫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一例座位缓冲垫的安装状态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一例用于制造座位缓冲垫的成形金属模的侧面图。
图4是表示一例加强布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一例加强布周边部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一例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加强布安装状态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一例用于制造座位缓冲垫的对开式成形金属模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成形金属模
2下模
3上模
4转动轴
5安装构件
9座位架
10座位缓冲垫
11表面部
12背面部
14加强布
16聚氨酯泡沫
21凹部
22内模
23内腔
24固定孔
51固定销
52形状记忆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一例用本发明一实施方案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来制造的座位缓冲垫10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一例安装座位缓冲垫10的安装状态的侧面图。
座位缓冲垫10由泡沫树脂成形体构成,在本实施方案中表示由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olyurethane foam)(以下,简称为“聚氨酯泡沫”。)形成的例子。该座位缓冲垫10,通过将聚氨酯泡沫16以被未图示的表皮覆盖的状态安装在车辆(例如,汽车),从而作为车辆座位的就坐部来使用。
将座位缓冲垫10以背面部12对置于座位架9的状态安装在座位架9,由此能够在其表面部11上就坐。在座位架9固定有如弹簧等金属部件,以该金属部件与背面部12接触的状态安装座位缓冲垫10。
在聚氨酯泡沫16的背面与所述金属部件直接接触的结构的状态下,产生因摩擦引起的座位缓冲垫10的损坏或异常声音的产生等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以如下方式构成:在座位缓冲垫10的背面部12设置加强布14,以使座位缓冲垫10的背面部12经由该加强布14与所述金属部件相接触。如果加强布14是能够加强座位缓冲垫的材料,可以由任何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案中,例如由无纺布形成。
图3是表示一例用于制造座位缓冲垫10的成形金属模1的侧面图。该成形金属模1具有:下模2,其用于成形座位缓冲垫10的表面部11侧;上模3,其用于成形座位缓冲垫10的背面部12侧。在本实施方案中虽然对对开式的成形金属模1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在下模2和上模3之间具有中模的三模式的成形金属模等。下模2和上模3均由钢材形成。在下模2和上模3的周围例如设有未图示的温度调节配管。不过,也可以不设置温度调节配管。
在该例中,上模3以转动轴4为中心可转动地安装在下模2。如图3所示,通过以转动轴4为中心转动上模3,能够从上模3在上方不与下模2对置的状态变成上模3在上方与下模2相对置的状态。
在下模2的上面(与上模3相对置的那侧的面)形成有凹部21,该凹部21与座位缓冲垫10的表面部11的形状相对应。一方面,在上模3的下面(与下模2相对置的那侧的面)设有内模22,该内模22与座位缓冲垫10的背面部12的形状相对应。该内模22构成上模3的一部分,而且在上模3与下模2相对置的状态下,在该内模22与凹部21之间形成闭塞的内腔23。如以上方式在下模2和上模3之间形成的内腔23内,通过对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能够制造座位缓冲垫10。
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内模22的下面(与下模2相对置的那侧的面)安装上述加强布14之后,将上模3转动而成与下模2相对置的状态,在成形金属模1内形成内腔23。即,内腔23的上侧的至少一部分由安装于内模22的加强布14形成。在该状态下,对内腔23内的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使加强布14附着于成形的聚氨酯泡沫16的背面,从而能够制造与该加强布14一体形成的座位缓冲垫10。
图4是表示一例加强布14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一例加强布14的周边部的安装状态的剖面图。沿着上模3的下面,更具体地,沿着内模22的下面配置加强布14之后,使用安装构件5将加强布安装在内模22。安装构件5例如包括固定销51和形状记忆构件52等。
固定销51固定在形成于内模22下面的固定孔24,该固定销51嵌入到形成于加强布14的孔。通过该固定销51可以牢牢固定加强布14,在本实施方案中,当固定加强布14的中央部一侧即比周边部更靠近内侧的部分时优选采用固定销51。
形状记忆构件52例如由树脂形成。本实施方案的形状记忆构件52由板状构件构成,并可以任意变形,而且能够保持变形的状态,该板状构件通过高倍率延伸聚乙烯等树脂材料来形成。该形状记忆构件52能够通过例如将积水成型工业株式会社制“Forte(注册商标)”或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TEKNOROTE(注册商标)”材料等切断成所希望的形状来得到。
将通过以上方式得到的形状记忆构件52采用粘着剂事先固定在加强布14。在本实施方案中,优选形状记忆构件52安装在加强布14的周边部即比固定销51的安装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更具体地,优选地,形状记忆构件52形成为长尺寸形状,并且优选地,形状记忆构件52以其长尺寸方向从加强布14的中央部侧延伸到周边部侧的方式安装在加强布14,由此该形状记忆构件52的至少周边部侧的一部分位于比固定销51的安装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使形状记忆构件52以沿着内模22的形状方式变形并保持其形状,由此使加强布14的周边部能够以沿着内模22的形状的状态安装。另外,当在加强布形成开口部并在该开口部的周边部安装形状记忆构件52时,与固定销51的安装位置相比,将形状记忆构件52更优选安装在上述开口部侧。此时,优选地,形状记忆构件52以其长尺寸方向在上述开口部放射状延伸的方式安装在加强布14,由此使该形状记忆构件52的上述开口部侧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与固定销51的安装位置相比更靠上述开口部侧的位置。
图6是表示一例座位缓冲垫10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当制造座位缓冲垫10时,首先,在上模3相对下模2打开的状态下,沿着内模22的下面配置加强布14(步骤S101:加强布配置工序)。在该加强布配置工序中,也可以采用固定销51等沿着内模22的下面配置加强布14。
其后,使安装在加强布14的形状记忆构件52以沿着内模22的形状方式变形并保持其形状,由此将加强布14以沿着内模22的形状的状态安装(步骤S102:加强布安装工序)。
在该状态下,将泡沫树脂原液注入到下模2的凹部21内之后(步骤S103:原液注入工序),以转动轴4为中心转动上模3,由此使上模3在下模2的上方对置,从而闭塞成形金属模1,并在成形金属模1内形成内腔23(步骤S104:内腔形成工序)。
通过在如上述方式形成的内腔23内对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由此成形与加强布14一体形成的座位缓冲垫10(步骤S105:座位缓冲垫成形工序)。此时,优选地,成形的座位缓冲垫10与安装在加强布14的形状记忆构件52一体形成。
然后,以转动轴4为中心转动上模3,从而打开成形金属模1(步骤S106),并且通过从下模2的凹部21内取出座位缓冲垫10(步骤S107),能够得到作为成形体的座位缓冲垫10。
在本实施方案中,采用可变形的形状记忆构件52,能够将加强布14以沿着上模3(内模22)的形状的状态进行安装。由于这种方法能够仅通过使形状记忆构件52以沿着上模3的形状的方式变形来就能保持其形状,因而加强布14的安装操作与采用固定销的方法等相比更容易一些。并且,能够以采用形状记忆构件52的简单结构,将加强布14良好地安装在上模3。如果形状记忆构件52至少是安装在加强布14的周边部的结构,则能够防止加强布14的周边部下垂而进入内腔23内的情况,因而能够更良好地制造座位缓冲垫10。不过,形状记忆构件52并不限于安装在加强布14的周边部,也可以安装在加强布14的任意位置(例如,与形成在上模3的凹部或者凸部相对应的位置等)。
特别地,在本实施方案中,能够以可变形树脂的简单且低廉的结构作为形状记忆构件52,将加强布14良好地安装在上模3。并且,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能够将低廉的树脂制形状记忆构件52与座位缓冲垫10一体处理,因而能够防止工序数的增加和成本的提高等。
图7是表示加强布14的安装状态的其他例子的立体图。在该例子中,形状记忆构件52安装在如下位置上的加强布14的周边部:上模3(内模22)的与转动轴4侧相对置的位置。
更具体地,形成为长尺寸形状的形状记忆构件52以其长尺寸方向从加强布14的中央部侧延伸到周边部侧的方式即向与转动轴4垂直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安装在加强布14。通过使该形状记忆构件52以沿着内模22的形状的方式变形并保持其形状,从而能够使加强布14的周边部以沿着内模22的形状的状态安装。不过,在图示部分以外的加强布14的周边部上也安装形状记忆构件52也可以。
在该图7的例子中,即使从操作者侧难以看到的位置如上模3的与转动轴4侧相对置的位置,仅通过在其位置上使形状记忆构件52沿着上模3(内模22)的形状而变形,就能够容易地安装加强布14的周边部。
座位缓冲垫10并不限于用在汽车上,可以用于其他车辆上,也可以用于车辆以外的用途上。并且,座位缓冲垫10并不限于作为就坐部而使用,也可以用在例如靠背部等其他部分。座位缓冲垫10并不限于由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形成的结构,也可以由其他各种材料形成。
加强布14的安装形式可以是仅用形状记忆构件52将加强布14安装在上模3的结构,也可以是采用形状记忆构件52和固定销51以外的其他安装构件5(例如,磁片等)将加强布14安装在上模3的结构。另外,形状记忆构件52并不限于树脂制品,可以由其他材料形成。

Claims (5)

1.一种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其通过在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的内腔内对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来制造座位缓冲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具有:
加强布配置工序,将加强布沿着上模的下面进行配置,所述加强布用于加强在所述内腔内成形的座位缓冲垫;
加强布安装工序,通过使安装于所述加强布的可变形形状记忆构件以沿着上模的方式变形并保持其形状,由此将所述加强布以沿着上模的形状的状态安装;
原液注入工序,在所述下模内注入泡沫树脂原液;
内腔形成工序,通过使安装了所述加强布的上模与下模相对置,由此形成所述内腔;
座位缓冲垫成形工序,通过在所述内腔内对所述泡沫树脂原液进行起泡硬化,成形与所述加强布一体形成的座位缓冲垫。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构件由树脂形成。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位缓冲垫成形工序中,成形的座位缓冲垫与所述形状记忆构件一体形成。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记忆构件至少安装在所述加强布的周边部。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模以相对于下模以转动轴为中心可转动的方式被安装,
所述形状记忆构件至少安装在、位于上模的与所述转动轴侧相对置的位置的、所述加强布的周边部。
CN2012101025331A 2011-04-11 2012-04-09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27293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7361A JP5722103B2 (ja) 2011-04-11 2011-04-11 シートクッション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JP2011-087361 2011-04-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9380A true CN102729380A (zh) 2012-10-17

Family

ID=46986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25331A Pending CN102729380A (zh) 2011-04-11 2012-04-09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722103B2 (zh)
CN (1) CN10272938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6613A (zh) * 2013-11-06 2015-05-20 波音公司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成型复合结构的方法和工具
CN104643684A (zh) * 2013-11-19 2015-05-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91343A (zh) * 2014-12-09 2016-06-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开放芯部缓冲垫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22551A (ko) * 2013-08-23 2015-03-04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크래쉬 패드 및 그 성형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3507A (en) * 1989-09-29 1991-05-07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ongate passage within a component
JPH08192434A (ja) * 1995-01-18 1996-07-30 Araco Corp カバー一体化発泡成形体の成形方法
JP2006297610A (ja) * 2005-04-15 2006-11-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CN101007430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模具和模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83201A (ja) * 1993-12-28 2004-07-02 Mitsui Chemicals Inc 糸状又は帯状塑性変形性ポリエチレン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17392A (ja) * 2008-07-11 2010-01-28 Bridgestone Corp シートパッド及びその成形方法
JP2010083507A (ja) * 2008-09-30 2010-04-15 Fuji Seal International Inc 電子レンジ用包装体及び包装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13507A (en) * 1989-09-29 1991-05-07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elongate passage within a component
JPH08192434A (ja) * 1995-01-18 1996-07-30 Araco Corp カバー一体化発泡成形体の成形方法
JP2006297610A (ja) * 2005-04-15 2006-11-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CN101007430A (zh) * 2006-01-24 2007-08-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模具和模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朱光明: "《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应用》", 30 November 2002,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6613A (zh) * 2013-11-06 2015-05-20 波音公司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成型复合结构的方法和工具
CN104626613B (zh) * 2013-11-06 2018-12-14 波音公司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成型复合结构的方法和工具
CN104643684A (zh) * 2013-11-19 2015-05-2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43684B (zh) * 2013-11-19 2017-07-2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垫及其制造方法
US10086541B2 (en) 2013-11-19 2018-10-0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at pad
CN105691343A (zh) * 2014-12-09 2016-06-2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开放芯部缓冲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91343B (zh) * 2014-12-09 2019-03-12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开放芯部缓冲垫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22103B2 (ja) 2015-05-20
JP2012218323A (ja) 2012-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9380A (zh)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US8870292B2 (en) Vehicle seat
CN105082443A (zh) 座垫的制造方法及成型模
JP5705733B2 (ja) クッション要素およびそれを生産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金型
CN101754843A (zh) 利用包含插件的密封件部分来包覆成型玻璃元件的方法和装置、玻璃窗及用于该方法的插件
KR101177337B1 (ko) 철도 차량용 축상 지지 장치의 축 스프링 고무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887390B1 (ko) 강재가 삽입된 스프링 패드
US10710471B2 (en) Method and foam die for manufacturing seat cushion material
JP2012122573A (ja) 防振装置
JP2012105816A (ja) ダクト入りシートパ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る発泡型
JP2013163347A (ja) 金型、発泡成形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発泡成形体
CN213082839U (zh) 一种下控制臂的弹簧软垫、下控制臂和汽车
KR102338203B1 (ko) 홀드 장치
JP2008062435A (ja) 筒状芯体付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5653689B2 (ja) シート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2145B2 (ja) シート用パッドのための発泡成形型およびシート用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KR101173018B1 (ko) 시트용 폼패드 성형 장치
JP2014118222A (ja) 自動車用パンタグラフ式ジャッキ
JP674641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CN104245418A (zh) 头枕
KR20160050822A (ko) 자동차 시트의 폼패드 제조장치
JP7269751B2 (ja) シートパ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成形型
JP2012122572A (ja) 防振装置
CN102773962B (zh) 纤维体固定装置
JP2007098776A (ja) シート用パッドの成形型及び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