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07430A - 模具和模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模具和模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07430A
CN101007430A CNA200710004418XA CN200710004418A CN101007430A CN 101007430 A CN101007430 A CN 101007430A CN A200710004418X A CNA200710004418X A CN A200710004418XA CN 200710004418 A CN200710004418 A CN 200710004418A CN 101007430 A CN101007430 A CN 101007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ion element
fixator
mould according
mould
shape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44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荣羽范子
渡边清一
平木靖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07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7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02Mould construction elements
    • B29C45/2606Guiding or center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673Moulds with exchangeable mould parts, e.g. cassette mou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5/00Plastic article or earthenware shaping or treating: apparatus
    • Y10S425/808Lens mol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096Sliding
    • Y10T292/0969Spring projected
    • Y10T292/097Operating means
    • Y10T292/0976Sliding c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在模具中,至少第一半部包括在一端侧面形成空腔表面的插入元件;具有插入部分的主体元件,插入元件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分内;以及插入在插入元件和插入部分之间的插入元件固定器,用于固定插入元件。插入元件固定器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且当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时,插入元件固定器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以使插入元件相对于主体元件中心轴线对正。

Description

模具和模制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要求以2006年1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6-014999作为优先权,其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具和一种模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能够制造要求以极高精度加工的产品例如数码相机和伸缩透镜的模具,已经了解到例如图9所示的模具具有在第一半部600和第二半部700之间的空腔,这样,产品在空腔内注塑模制而成(例如参见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3-231159,0020-0029段,图1)。
第一半部600包括形成空腔表面610a的插入元件610;用于从外部固定插入元件610并在其于第二半部700一侧的端面上具有锥形突出621的主体元件620;以及插入在插入元件610和主体元件620之间的球保持件630。第二半部700包括形成空腔表面710a的插入元件710;用于从外部固定插入元件710并在其于第一半部600一侧的端面上具有反向锥形部分721的主体元件720;以及插入在插入元件710和主体元件720之间的球保持件730。
在上述模具中,插入球保持件630,730能够分别保持插入元件610和主体元件620之间以及插入元件710和主体元件720之间中心轴线对正,同时,使用锥形部分621和反向锥形部分721能够保证第一半部600和第二半部700之间中心轴线对正。
在确定作为在该模具中模制的产品的透镜的性能时,极为重要的是在透镜的光学表面和与透镜周围的光学表面一体模制成的凸缘之间获得中心轴线对正。换句话说,要求在提供光学表面的插入元件610和提供凸缘的主体元件620之间获得中心轴线对正。如果不能在光学表面和凸缘之间也就是在插入元件610和主体元件620之间获得中心轴线对正,则很容易产生透镜的偏心,从而导致性能变差且其成本增加。
同时,上述常规模具具有如下问题。当插入元件610和插入元件710连接在一起时,必须但困难的是将插入元件610插入到主体元件620内,例如同时调节球保持件630和插入元件61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使球保持件630设置在预定位置。
另一问题是根据球保持件630的容差或刚度会发生插入元件610的偏心,从而难以在插入元件610和主体元件620之间获得中心轴线对正。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要求提供一种模具和模制方法,其中插入元件可以平滑地与主体元件连接在一起,可以很容易获得中心轴线对正,并且可以制造高质量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其中在至少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之间形成空腔,并在空腔中模制产品。第一半部至少包括在一端侧面形成空腔表面的插入元件;具有插入部分的主体元件,插入元件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分内;以及插入在插入元件和主体元件的插入部分之间的插入元件固定器,用于固定插入元件。插入元件固定器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且通过使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以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来实现插入元件相对于主体元件中心轴线对正。
在这一构造中,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插入元件固定器固定插入元件,并且当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形状时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由此获得插入元件相对于主体元件的中心轴线对正。因此,仅通过将插入元件固定器加热到模制产品时的预定温度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插入元件的中心轴线对正。应该指出在此采用的术语“模制产品时”包括从填充树脂到树脂制成的产品硬化的过程。此外,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以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使得在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之前,插入元件固定器不会压靠也不固定插入元件,即插入元件可以插入到主体的插入部分内以及从其中被拉出。也就是说,当模具安装时,插入元件可以平滑地插入插入部分内以及从其中被拉出,同时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可以适当地获得中心轴线对正。
要求插入元件固定器的转变温度高于室温且低于采用至少第一半部模制产品时的模具温度。
在这一构造中,插入元件固定器的转变温度被设定为高于室温且低于采用至少第一半部模制产品时的模具温度,从而当为模制产品加热第一半部时,加热使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记忆形状,并且插入元件自动得到压靠和固定。这意味着无需对插入元件固定器进行加热控制,并且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实现插入元件的中心轴线对正,这样还能够降低设备成本。
还要求插入元件固定器的转变温度至少在第一半部中被设定为在填充树脂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和产品脱模时的模具温度之间。
利用这一构造,插入元件固定器的转变温度至少在第一半部中被设定为在填充树脂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和产品脱模时的模具温度之间,从而在为了模制产品而填充树脂之前,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这样能够确保在适当地获得插入元件的中心轴线对正的状态下填充树脂。从而可以以高精度制造产品。
另外,当产品脱模时,插入元件固定器不压靠也不固定插入元件,从而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和拉出插入元件,并且用于使产品脱模的机构得到简化,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插入元件固定器可以具有会集部,每个会集部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向插入元件突出,并将插入元件的圆周壁压靠和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由此固定插入元件。或者插入元件固定器可以至少在三个方向固定插入元件的外圆周。备选地,插入元件固定器以卷绕形式缠绕在插入元件的圆周壁上,并且插入元件固定器的内径在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减小,以将插入元件压靠和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
利用这一构造,在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之前,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和拉出插入元件,并且在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之后,可以适当地实现插入元件的中心轴线对正。
插入元件固定器可以与主体元件或插入元件成为一体。
在上述模具中,可以省去安装插入元件固定器的步骤,这样能够简化安装并提高生产率。另外,减少了部件的数量,这样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并提高对部件的处理。
此外,由于插入元件固定器与主体元件或插入元件成为一体,因此可以提高安装精度,还可以提高模制产品的精度。
插入元件固定器和主体元件,或者插入元件固定器和插入元件可以采用单个部件结合在一起,或者可以采用通过冷缩配合或类似方式的多个部件结合在一起。
通过一种模具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模制方法,在所述模具中在至少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中模制产品。第一半部至少包括在一端侧面形成空腔表面的插入元件;具有插入部分的主体元件,插入元件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分内;以及插入元件固定器,其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插入在插入元件和主体元件的插入部分之间,实现插入元件的中心轴线对正。在第一半部中,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时产生的恢复力在获得插入元件和主体元件之间的中心轴线对正的状态下将插入元件压靠和固定在插入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模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当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时产生的恢复力被用于将插入元件压靠和固定在插入部分上。利用这一构造,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和拉出插入元件,并且在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之后,可以自动实现插入元件的中心轴线对正。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每个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的视图。图1A是模具的平面图,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A-A截取的模具的横截面图。
图2是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的操作的视图。
图3A和图3B每个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的视图。图3A是模具的平面图,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在插入元件插入其中之前的状态。图3B是模具的平面图,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在插入元件插入其中之后的状态。
图4A是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B是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的变形例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表示另一插入元件固定器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6A和图6B每个是说明插入元件固定器另一实例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7A和图7B每个是说明插入元件固定器又一实例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8是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变形例的示意性横截面图。
图9是表示根据常规技术的模具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同一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去了重复的描述。在假定本发明应用于制造作为光学部件的透镜的情况下给出对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特别适用于模制要求高成型精度的光学部件,例如用于光学透镜的框架。
下面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的构造进行描述。
在在此参照的图中,图1A和图1B每个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的视图。图1A是模具的平面图,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A-A截取的模具的横截面图。
如图1B所示,模具1具有形成在第一半部10和第二半部20之间的空腔C,作为产品的透镜在空腔C中模制而成。
如图1B所示,第一半部10包括在一端侧面具有空腔表面的一部分(下文被称为空腔表面Ca)的插入元件11;具有插入部分12的主体元件,插入元件11插入所述插入部分内;以及插入在插入元件11和主体元件13之间的金属插入元件固定器14。
插入元件11是柱形金属元件(其横截面为圆形),与主体元件13分别构造而成,并且通过插入元件固定器14被固定在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内。插入元件11连接在未示出的注塑模制机的固定一侧。
主体元件13是用于从外部通过插入元件固定器14固定插入元件11的圆柱形金属元件,并在其中心具有插入部分12,插入元件11插入到该插入部分内。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被形成为具有与插入元件11松动地内配合以在它们之间可以插入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尺寸。插入部分12的一端(图1B中的上侧,下文相同)在主体元件13的一端侧面开口。当插入元件11插入到插入部分12内时,在插入元件11的一端形成的空腔表面Ca在主体元件13的一端侧面的面上露出。同时,插入部分12的另一端(在图1B中的下侧,下文相同)在主体元件13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开口,插入元件11可以插入其中。在插入部分12的插入开口中形成凹部13a,插入元件11的凸缘部分11a与其内配合,留有微小空间S。空间S使得当获得下文所述的插入元件11的中心轴线对正时,插入元件11可以在径向上移动。凸缘部分11a与凹部13a的内配合防止插入元件11在其插入方向上进入得太深,并将空腔Ca向第二半部20的突出设定在预定量。
第一半部10还包括与第二半部20内配合的锥形突出13a。
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并插入在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和插入元件11之间的插入元件固定器14固定插入元件11,并使插入元件11相对于主体元件13中心轴线对正。插入元件固定器14为圆柱形,其内壁具有会集部14a,每个从其整个圆周突出(参见图1A)。每个会集部14a具有楔形横截面,其在当记忆形状得到恢复时向插入元件1突出,并将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压入插入部分12的内壁内以由此固定插入元件11。在本实施方式中,会集部14a恢复记忆形状的转变温度根据当模制产品时至少第一半部10被加热的模具温度设定,更具体地说,被设定在环境温度(室温)和当模制产品时的模具温度之间。换句话说,插入元件固定器14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当模制产品时该形状记忆合金在环境温度(室温)和模具温度(被设定在恒定温度)之间的温度上变换其形状。这样使会集部14a可以弯曲和变形,并且还使插入元件11被插入和拉出。
插入元件固定器14可以固定在插入部分12内,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插入部分12中。应该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半部10的主体元件13绕插入元件固定器14设置,使得第一半部10的主体元件13也作为可靠固定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备用元件。
在此使用的形状记忆合金包括具有固定形状恢复能力的多种材料例如镍-钛、镍-钛-钴、镍-钛-铜和铁-锰-硅。要求采用镍-钛基材料使转变温度在宽范围内变化。形状记忆合金的热特性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在此省去了对其的详细描述。
第二半部20包括在其与第一半部10相对的面上的空腔表面(下文被称为“空腔表面Cb”)的一部分,如图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半部20还包括用于在空腔表面Cb上模制透镜凸缘的凹部21。第二半部20包括与第一半部10的锥形突出13b内配合的反向锥形部分20b,其能够在第一半部10和第二半部20之间获得中心轴线对正。第二半部20具有与空腔表面Cb连通的流道和浇口(都未示出)。
用于从空腔C中推出模制产品的推出销(未示出)设置在第二半部20的另一侧(在第二半部20的下侧)。推出销可以包括销和用于将销压向第一半部10的弹性体,并由此在产品脱模时从空腔表面Cb向第一半部10突出。推出销并不局限于被设置在第二半部20上,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半部10上。
如图1B所示,当第一半部10的锥形突出13b与第二半部20的反向锥形部分20b内配合时,上述模具1获得了第一半部10和第二半部20之间的中心轴线对正。此外,当第一半部10和第二半部20相互压靠在一起时,空腔表面Ca,Cb连接在一起形成空腔C。
下面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模具1的操作进行描述。
通过将插入元件11插入到第一半部10的插入部分12另一端的开口内来执行将插入元件11插入到主体元件13内的操作,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半部10的温度被设定在室温以下,也就是在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会集部14a可弯曲和可变形的转变温度以下。因此,当插入元件11插入到插入部分12内时,会集部14a接触插入元件11的顶端以在插入插入元件11的方向上落下。这样使插入元件11可以平滑地插入到插入部分12内。另外,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会集部14a在于插入插入元件11的方向上落下的同时可弯曲地固定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使得适度的阻力施加在插入元件11上。这样能够缓和插入元件11的顶端和每个会集部14a之间的剧烈碰撞,从而防止插入元件11的顶端遭到破坏。
应该指出插入元件11可以在第一半部10和第二半部20连接在一起之前或之后插入到插入部分12内。
在插入元件11充分插入到插入部分12内之后,模具1被连接在未示出的模制机上,并且第一半部10和第二半部20被加热到预定温度。更具体地说,第一半部10和第二半部20被加热到超过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转变温度的温度,该温度被设定在室温和模制产品时模具1的温度之间。在第一半部10被加热到预定温度之后,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会集部14a恢复记忆形状。这样使会集部14a能够向插入元件11突出。随后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被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会集部14a压靠和固定,由此获得了插入元件11相对于主体元件13的中心轴线对正,从而以高精度对产品进行模制。
当模具1安装时,第一半部10的温度在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会集部14a的转变温度以下。在该温度,插入元件固定器14可以弯曲和变形。这样可以平滑地拉出插入元件11。
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模具1中,仅通过在模制产品时加热插入元件固定器14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插入元件11的中心轴线对正,因为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插入元件固定器14固定插入元件11,并且在插入元件固定器14恢复其记忆形状时,会集部14a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由此获得插入元件11相对于主体元件13的中心轴线对正。另外,由于仅在插入元件固定器14恢复其记忆形状时插入元件固定器14才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因此插入元件固定器14不会在插入元件固定器14恢复其记忆形状之前压靠或固定插入元件11,这样使插入元件11可以插入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内以及从其中被拉出。也就是说,当模具1安装时,插入元件11可以很容易地被插入或拉出,同时,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11可以适当地获得中心轴线对正。
仅通过加热第一半部10就可以使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温度升高到预定的转变温度,使得会集部14a自动地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因此,无需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加热控制,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很容易地实现插入元件11的中心轴线对正。这有助于降低设备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图3A和图3B每个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具的视图。图3A是模具的平面图,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在插入元件插入其中之前的状态。图3B是模具的平面图,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在插入元件插入其中之后的状态。
模具1’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1(参见图1A和图1B)相同,只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入元件固定器24是由三个板状主体24a,24b,24c构成。此外,模具1’被控制成使得在模制产品时其温度改变。插入元件固定器24的转变温度被设定在下文描述的填充树脂的过程中模具1’的温度和产品脱模时的模具温度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元件11是可移动的(可以弹出)。第一半部10连接在未示出的注塑模制机可移动一侧。
板状主体24a,24b,24c设置在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中以至少在三个方向固定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并且板状主体24a,24b,24c固定在插入部分12的内壁上以从上面观察时形成基本上等边的三角形。板状主体24a,24b,24c的转变温度每个被设定在填充树脂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和产品脱模时的模具温度之间。更具体地说,转变温度略高于产品脱模时的模具温度。在该温度,每个板状主体24a,24b,24c在恢复其记忆形状时都具有板形。如图3A所示,当未插入插入元件11时,板状主体24a,24b,24c被设置成使得它们与插入元件11相对的每个表面(所述每个表面与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接触并固定插入元件11)定位在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的内侧,如图3A所示。同时,当插入元件11被插入时,如图3B所示,每个板状主体24a,24b,24c都可以在插入部分12的侧面弯曲。
在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模具1’中,如图3B所示,当产品脱模时,可以通过板状主体24a,24b,24c的弯曲和变形拉出插入元件11。同时,当模制产品时,第一半部10被加热以将板状主体24a,24b,24c的温度提高到其转变温度或以上。随后使板状主体24a,24b,24c恢复其板形(记忆形状)的恢复力作用在插入元件11上,使得插入元件11得到适当的压靠和固定(参见图4A)。这样使插入元件11可以被平滑地插入和拉出,由此提供制造高质量模制产品的模具1’。
另外,插入元件固定器14因为由三个板状主体24a,24b,24c构成而具有更简单的构造,并且降低了所需的设备成本。
板状主体24a,24b,24c的记忆形状可以被设定为任何形状,只要板状主体24a,24b,24c可以在模制产品时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板状主体的数量可以是四个或更多。
由于插入元件固定器24的转变温度被设定在填充树脂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和产品脱模时的模具温度之间,因此插入元件固定器24在模制产品时填充树脂之前恢复其记忆形状。也就是说,在适当地获得插入元件11的中心轴线对正之后填充树脂,这样使制造的模制产品具有高精度。
当产品脱模时,插入元件固定器24不再压靠也不固定插入元件11,这样使用于脱模产品的机构更简单并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板状主体24a,24b,24c中每个的两端都分别固定在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的内壁上。然而,构造并不局限于此。可以是每个板状主体24a,24b,24c的两端中仅有一个分别固定在插入部分12的内壁上,作为悬臂,板状主体24a,24b,24c的恢复力像板簧一样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力有力地作用在板状主体24a,24b,24c弯曲的方向,并且可以被用于适当地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
图4B是表示插入元件固定器24的变形例的示意性透视图。在本实例中,插入元件固定器34由盘条组成,代替上述板状主体24a,24b,24c。
构成插入元件固定器34的盘条在产品脱模时也可以同板状主体24a,24b,24c一样弯曲和变形,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插入和拉出插入元件11。另外,当模制产品时,构成插入元件固定器34的每个部分都被设定成在至少第一半部10被加热到略高于产品脱模时模具1’的温度的状态下恢复线形形状(记忆形状)。因此使其恢复线形形状的力适当地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
通过采用上述的插入元件固定器34,模具1’可以具有更简单的构造,并且可以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
当采用这种盘条时,插入元件固定器34的温度基本上均匀地改变,并且插入元件固定器34可以具有耐重复变形的高寿命。
应该指出可以以螺旋形式绕插入元件11设置盘条。可以不受限制地设定盘条的长度和厚度,只要盘条可以在模制产品时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实施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做出修改。
例如,如图5所示,插入元件固定器44可以通过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板状主体44a和具有槽口的支承元件44b构成。当模制产品时,使板状主体44a恢复其板状形式(记忆形状)的恢复力将插入元件11向支承元件44b压靠并固定。因此,板状主体44a与支承元件44b一起适当地在三个方向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11。应该指出板状主体44a的两端都可以固定在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的内壁上。也可以是两端中的任何一个被固定在插入部分12的内壁上作为悬臂。
如图6A所示,插入元件固定器54可以由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盘条制成,并以卷绕形式缠绕在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6B所示,插入元件固定器54被设定为在模制产品时恢复其记忆形状并将具有椭圆形横截面的盘条的方向变成每个盘条内径减小的方向。这样使插入元件11能够得到适当的压靠和固定。应该指出在图6A和图6B示出的每个实例中,插入元件11具有用于模制透镜凸缘的凹部11c。
如图7A所示,插入元件固定器64可以由具有圆柱形横截面的盘条组成,并以卷绕形式缠绕在插入元件11的圆周壁11b上。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B所示,具有圆柱形横截面的盘条被设定为在模制产品时恢复其记忆形状,并且使圆柱形横截面变为椭圆形横截面。这样使插入元件11能够得到适当的压靠和固定。
如图8所示,用于模制透镜凸缘的凹部15可以设置在主体元件13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插入元件固定器14插入在一部分形成光学表面的插入元件11和主体元件13的插入部分12之间而实现插入元件11相对于主体元件13的中心轴线对正。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示实例中的第一半部10具有不同构造,然而,第二半部20也可以具有那些构造。此外,可以不通过两个单元而是通过三个或更多单元形成空腔C。
模具1和模具1’都可以被应用在任何一个垂直式和水平式模制机上。
插入元件固定器14可以与主体元件13和插入元件11中的任何一个一体构造而成。
利用这种构造,可以省去安装插入元件固定器14的步骤,这样能够简化安装并提高生产率。另外,减少了部件数量,这样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并提高对所述部件的处理。
此外,由于插入元件固定器14与主体元件13和插入元件11中的任何一个一体构造而成,因此可以提高安装插入元件11的精度,并且还提高模制产品的精度。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插入元件固定器14可以在模具温度于填充树脂之前升高并在模具冷却时降低的热循环中改变其形状。此外,插入元件固定器14可以采用通过填充树脂而升高的模具温度恢复其记忆形状。

Claims (25)

1.一种模具,其中在至少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之间形成空腔,用于在空腔中模制产品,所述第一半部包括:
在一端侧面形成空腔表面的插入元件;
具有插入部分的主体元件,插入元件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分内;以及
插入在插入元件和主体元件的插入部分之间的插入元件固定器,用于固定插入元件,
其中,插入元件固定器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以及
当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时,插入元件固定器压靠和固定插入元件,以使插入元件相对于主体元件中心轴线对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的转变温度高于室温且低于采用至少第一半部模制产品时的模具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的转变温度至少在第一半部中被设定在填充树脂过程中的模具温度和产品脱模时的模具温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具有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向插入元件突出的会集部,以将插入元件的圆周壁压靠并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具有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向插入元件突出的会集部,以将插入元件的圆周壁压靠并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具有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向插入元件突出的会集部,以将插入元件的圆周壁压靠并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至少在三个方向上固定插入元件的外圆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至少在三个方向上固定插入元件的外圆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至少在三个方向上固定插入元件的外圆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以卷绕形式缠绕在插入元件的圆周壁上,并且插入元件固定器的内径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减小,以将插入元件压靠和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以卷绕形式缠绕在插入元件的圆周壁上,并且插入元件固定器的内径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减小,以将插入元件压靠和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以卷绕形式缠绕在插入元件的圆周壁上,并且插入元件固定器的内径在至少当模制产品时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其记忆形状的状态下减小,以将插入元件压靠和固定在插入部分的内壁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主体元件成为一体。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主体元件成为一体。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主体元件成为一体。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主体元件成为一体。
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主体元件成为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主体元件成为一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插入元件成为一体。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插入元件成为一体。
2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插入元件成为一体。
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插入元件成为一体。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插入元件成为一体。
2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元件固定器与插入元件成为一体。
25.一种模制方法,采用一种模具,在所述模具中在至少第一半部和第二半部之间形成空腔,用于在空腔中模制产品,所述第一半部包括:在一端侧面形成空腔表面的插入元件;具有插入部分的主体元件,插入元件插入到所述插入部分内;以及插入在插入元件和主体元件的插入部分之间的插入元件固定器,用于固定插入元件,所述模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使插入元件固定器恢复成其记忆形状的恢复力将插入元件压靠和固定在主体元件的插入部分上;以及
在获得插入元件和主体元件之间的中心轴线对正的状态下对它们进行固定。
CNA200710004418XA 2006-01-24 2007-01-22 模具和模制方法 Pending CN1010074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14999A JP2007196428A (ja) 2006-01-24 2006-01-24 成形用金型および成形方法
JP014999/2006 2006-01-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7430A true CN101007430A (zh) 2007-08-01

Family

ID=3828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4418XA Pending CN101007430A (zh) 2006-01-24 2007-01-22 模具和模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33451B2 (zh)
JP (1) JP2007196428A (zh)
CN (1) CN10100743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380A (zh) * 2011-04-11 2012-10-1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CN104626613A (zh) * 2013-11-06 2015-05-20 波音公司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成型复合结构的方法和工具
CN109664470A (zh) * 2018-12-27 2019-04-23 佛山市顺德区震旭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模槽变形功能的注塑机模具
CN110573317A (zh) * 2018-01-03 2019-12-13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形状记忆合金成型部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2936A (ja) * 2008-01-28 2009-08-06 Senyun Optical Corp 金型を精密に組立てる方法
CN102792194A (zh) * 2010-03-03 2012-11-21 柯尼卡美能达先进多层薄膜株式会社 光学成型体、光学成型体用模具以及光学成型体的处理方法
JP5884302B2 (ja) * 2011-06-06 201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方法、射出成形品、インクタンク、記録装置及び射出成形金型
JP5805811B2 (ja) * 2014-03-12 2015-11-10 ビステオン グローバル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車両の内外装部材を成形する方法
US9422745B2 (en) * 2014-05-09 2016-08-23 Leslie Ho Leung Chow Safe with nitinol wire locking mechanism
US10941586B2 (en) * 2016-03-25 2021-03-09 Schlage Lock Company Llc Chassis retention assembly
JP6738708B2 (ja) * 2016-09-30 2020-08-12 Hoya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装置および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取り出し方法
CN114951536B (zh) * 2022-05-06 2023-03-2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小型冷锻件自动脱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37093A (en) * 1985-06-07 1988-04-12 Kabushiki Kaisha Sanjoseiki Seisakusho Die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molding apparatus
US4701293A (en) * 1985-09-24 1987-10-20 Grumman Aerospace Corporation Mold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tilizing memory metal alloy springs
US5114335A (en) * 1991-05-02 1992-05-19 Hoover Universal, Inc. Mechanical locking mechanism for injection mold
JP2000159528A (ja) * 1998-11-24 2000-06-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学素子の成形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JP4121365B2 (ja) 2002-12-18 2008-07-23 株式会社東伸精工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レンズ用射出成形金型ならびにプラスチック光学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JP2007106058A (ja) * 2005-10-17 2007-04-26 Fujifilm Corp 成形用金型
JP4758772B2 (ja) * 2006-01-19 2011-08-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成形用金型および成形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9380A (zh) * 2011-04-11 2012-10-17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位缓冲垫的制造方法
CN104626613A (zh) * 2013-11-06 2015-05-20 波音公司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成型复合结构的方法和工具
CN104626613B (zh) * 2013-11-06 2018-12-14 波音公司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成型复合结构的方法和工具
CN110573317A (zh) * 2018-01-03 2019-12-13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形状记忆合金成型部件
CN109664470A (zh) * 2018-12-27 2019-04-23 佛山市顺德区震旭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控模槽变形功能的注塑机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33451B2 (en) 2010-11-16
JP2007196428A (ja) 2007-08-09
US20070170607A1 (en) 200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7430A (zh) 模具和模制方法
EP0661565A1 (en) Optical semiconductor modul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951843B (zh) 光学元件成型装置
EP1734015A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10205642A1 (en) Plastic lens, lens module, and lens injection mold
JP4756166B2 (ja) 光学部品の成形型
CN200995461Y (zh) 具滑块套筒延时退出机构的模具
US7845934B2 (en) Plastic molding die
US9925705B2 (en) Molding die structure of molded art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molded article
US6342170B1 (en) Fabrication method and forming mold for multi-fiber optical-connector ferrules
US7594808B2 (en) Mold and molding method
JP4773789B2 (ja) 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368524B1 (en) Optical element molding method and optical material for molding optical element
JP6637780B2 (ja) レンズ成形金型用の入れ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成形用金型
TWI354622B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lens
CN106553313A (zh) 注塑模具、模具构件、成形品制造方法和圆顶盖制造方法
JP3312511B2 (ja) 光コネクタ成形用金型及び中子
KR101113523B1 (ko) 렌즈 사출 금형
CN112208119A (zh) 一种直升机桨叶热变形自适应成型模具及使用方法
JP2556606B2 (ja) 射出成形金型の製品取出し構造
CN212446104U (zh) 注塑组件及注塑模具
CN219311878U (zh) 一种密封光机左右壳体模具
TWI436116B (zh)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CN210280405U (zh) 一种基于预压功能的电磁阀大角度翻边铆压模具
CN217258154U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锁模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