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6116B -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6116B
TWI436116B TW96141397A TW96141397A TWI436116B TW I436116 B TWI436116 B TW I436116B TW 96141397 A TW96141397 A TW 96141397A TW 96141397 A TW96141397 A TW 96141397A TW I436116 B TWI436116 B TW I4361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able block
groove
end surface
semi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41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1173A (en
Inventor
Sheng Jung Yu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6141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61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0921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1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6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6116B/zh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Description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隨著光學成像技術之發展,鏡頭模組於各種成像裝置如數位相機、攝像機中得到廣泛應用(請參見Capturing images with digital still cameras,Micro,IEEE Volume:18,issue:6,Nov.-Dec.1998 Page(s):14-19),而整合有鏡頭模組之手機、筆記本等電子裝置,更得到眾多消費者之青睞。
鏡頭模組一般包括鏡片、鏡筒、鏡座、濾光片及用於隔開鏡片與濾光片之間隔體等。該鏡筒之外側壁上設置有外螺紋,該鏡座限定有一個收容孔,且該鏡座之內側壁設置有內螺紋。於鏡頭模組組裝過程中,通常需將該鏡片、濾光片及間隔體等元件按照一定順序裝入鏡筒,再將該鏡筒旋入該鏡座以組裝成完整之鏡頭模組。
同時,該組裝後之鏡頭模組之鏡筒與鏡座之間之扭力也通常需要控制於一定範圍內,以使該鏡筒與該鏡座較好之配合。否則,若扭力太大會導致該鏡筒之外螺紋與該鏡座之內螺紋互相磨損。反之,若扭力太小,則容易導致該鏡筒脫離該鏡座。目前,鏡筒與 鏡座之間配合之扭力之調整都是通過調整製作鏡筒之牙板來控制的。當鏡筒與鏡座之間配合之扭力太小時,對牙板之螺紋部分進行放電加工,然後再利用該牙板來製作鏡筒。如果對該牙板之放電加工過量,那麼利用該牙板製作出來之鏡筒與鏡座配合時,該鏡筒與該鏡座之間可能會產生過大之扭力。因為該放電加工過量之牙板無法修復,所以必須重新製作牙板,這樣既耗時又增加成本。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較精確地調整鏡筒與鏡座之間扭力大小之牙板、利用該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以及利用該方法製作之鏡筒。
一種鏡筒,包括底面、與底面相對之頂面以及設置於該底面和頂面之間之圓柱形外表面,該圓柱形外表面具有螺紋結構,其中,該螺紋結構之部分螺紋較該螺紋結構其他部分之螺紋凸出,該凸出之螺紋沿鏡筒之軸向均勻分佈於該鏡筒底面到頂面之圓柱形外表面之部分圓周上。
一種牙板包括相互配合之第一半牙板和第二半牙板,該第一半牙板包括:第一半牙板座,該第一半牙板座寬度方向之側壁上至少開設有一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之內壁上設置有螺紋,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部分內壁沿該第一半牙板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內設置有一第一凸台;第一活動塊,該第一活動塊包括前端面和與該前端面相對之後端面,該前端面為彎向該第一活動塊之曲面,該曲面設置有螺紋,該螺紋與第一半圓柱狀凹槽內壁上之螺紋連接形成一完整螺紋,該第一活 動塊具有一與該後端面相鄰之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活動塊前端面相鄰且與第一表面相對之第二表面,於鄰近該第一活動塊前端面之第一表面形成一第一缺口,該第一缺口之形狀與該第一半牙板座之第一凹槽內第一凸台之形狀相匹配,於鄰近該第一活動塊後端面之第二表面形成一第二缺口;第一壓板,該第一壓板設置於該第一活動塊之第二缺口,將該第一活動塊固定於該第一凹槽內。該第二半牙板包括:第二半牙板座,該第二半牙板座寬度方向之側壁上至少開設有一第二半圓柱狀凹槽,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內壁上設置有螺紋,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部分內壁沿該第二半牙板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內設置有一第二凸台;第二活動塊,該第二活動塊包括前端面和與該前端面相對之後端面,該前端面為彎向該第二活動塊之曲面,該曲面設置有螺紋,該螺紋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內壁上之螺紋連接形成一完整螺紋,該第二活動塊具有一與該後端面相鄰之第三表面及與該第二活動塊前端面相鄰且與第三表面相對之第四表面,於鄰近該第二活動塊前端面之第三表面形成一第二缺口,該第二缺口之形狀與該第二半牙板座之第二凹槽內第二凸台之形狀相匹配,於鄰近該第二活動塊後端面之第四表面形成一第四缺口;第二壓板,該第二壓板設置於該第二活動塊之第四缺口,將該第二活動塊固定於該第二凹槽內,該第一活動塊之第一缺口與該第一凹槽內之第一凸台之側壁之間設置有一第一墊片,該第一活動塊後端面與該第一壓板之間設置有一第二墊片,通過調整該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可使該第一活動塊於該第一半牙板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該第二活動塊之第三缺口與該第二凹槽內之第二凸台之側壁之間設置有一第三墊片,該第二活動塊後端面與該第二壓板之間設置有一 第四墊片,通過調整該第三墊片和第四墊片可使該第二活動塊於該第二半牙板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當該第一半牙板座具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之側壁和第二半牙板座具有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側壁緊密貼合時,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以及第一活動塊、第二活動塊配合形成一螺紋孔。
利用上述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模具,該模具包括相對設置之定模和動模,該動模包括型芯固定板、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型芯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牙板,該型芯位於該牙板螺紋孔之中心軸位置;調整該牙板第一活動塊、第二活動塊之位置,閉合模具,使該牙板、型芯、型芯固定板以及定模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向該成型鏡筒之型腔內射料並冷卻,以成型鏡筒;開模,使成型之鏡筒脫模。
相對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實施例牙板具有第一活動塊和第二活動塊,該第一活動塊和第二活動塊之前端面設置有螺紋,通過調整第一墊片、第二墊片以及第三墊片、第四墊片,可使該第一活動塊和第二活動塊於第一牙板座和第二牙板座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從而使該螺紋孔之部分螺紋改變位置。進而調整製作出之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因此,改變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不必重新製作牙板,只要調整該牙板之第一活動塊和第二活動塊即可。這樣,既省時、省力又可降低成本。由上述方法製作出之鏡筒,由於外表面螺紋結構之部分螺紋較該螺紋結構其他部分之螺紋凸出,所以可調整該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
10‧‧‧第一半牙板
11‧‧‧第一半牙板座
12‧‧‧第一墊片
13‧‧‧第一活動塊
14‧‧‧第二墊片
15‧‧‧第一壓板
16,26,17,27‧‧‧螺柱
18‧‧‧第一滑塊
20‧‧‧第二半牙板
21‧‧‧第二半牙板座
22‧‧‧第三墊片
23‧‧‧第二活動塊
24‧‧‧第四墊片
25‧‧‧第二壓板
28‧‧‧第二滑塊
30,123,182,223,282‧‧‧螺紋孔
40‧‧‧型芯孔
50‧‧‧鏡筒
51‧‧‧底面
52‧‧‧頂面
53,54‧‧‧凸出的外螺紋
55,56,120,135,220,235‧‧‧外螺紋
100‧‧‧牙板
110,130‧‧‧第一表面
111,131‧‧‧第二表面
112‧‧‧第一前端部
113‧‧‧第一後端部
114‧‧‧第一凹槽
115,215‧‧‧端面
116‧‧‧第一半圓柱狀凹槽
117,217‧‧‧相交面
118‧‧‧第三半圓柱狀凹槽
119‧‧‧第三凸台
121,221‧‧‧螺紋通孔
122‧‧‧第一凸台
124,224‧‧‧側壁
132‧‧‧第一缺口
133‧‧‧第二缺口
134,234‧‧‧前端面
136,236‧‧‧後端面
137‧‧‧第一水平面
138‧‧‧第一豎直面
139‧‧‧第二水平面
140‧‧‧第二豎直面
151,251‧‧‧水平部
152,252‧‧‧豎直部
153,253‧‧‧螺紋通孔
180,280‧‧‧上表面
181‧‧‧第一階梯狀凹槽
183,283‧‧‧圓柱形斜孔
210,230‧‧‧第三表面
211‧‧‧第四表面
212‧‧‧第二前端部
213‧‧‧第二後端部
214‧‧‧第二凹槽
216‧‧‧第二半圓柱狀凹槽
218‧‧‧第四半圓柱狀凹槽
219‧‧‧第四凸台
222‧‧‧第二凸台
231‧‧‧第四表面
232‧‧‧第三缺口
233‧‧‧第四缺口
237‧‧‧第三水平面
238‧‧‧第三豎直面
239‧‧‧第四水平面
240‧‧‧第四豎直面
281‧‧‧第二階梯狀凹槽
300‧‧‧模具
301‧‧‧動模座板
302‧‧‧支承板
303‧‧‧型芯固定板
304‧‧‧墊塊
305‧‧‧定模座板
306‧‧‧定模
308‧‧‧凹槽
309‧‧‧型腔
310‧‧‧型芯
311‧‧‧頂針孔
312‧‧‧鑲針
圖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牙板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牙板之分解示意圖。
圖3係沿圖1中Ⅲ-Ⅲ方向之剖面示意圖。
圖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流程圖。
圖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採用之模具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6係沿圖5中V-V方向之剖面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提供之鏡筒之剖面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之詳細說明。
請參閱圖1、圖2及圖3,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牙板100。該牙板100包括相互配合之第一半牙板10和第二半牙板20。該第一半牙板10包括第一半牙板座11、第一活動塊13、第一壓板15以及承載該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一滑塊18。
該第一半牙板座11包括第一表面110及與該第一表面110相對之第二表面111。該第一半牙板座11由第一前端部112和與該第一前端部112一體成型之第一後端部113組成。該第一前端部112具有一端面115,該端面115與該第一表面110垂直。
該端面115鄰近該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一表面110之部分開設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之主軸平行於該端面115,且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之內壁上設置有螺紋120。該端面115鄰近該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二表面111之部分開設有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請參見圖3),該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與該 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同軸,且該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之半徑小於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之半徑,因此,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與該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緊密相鄰,且於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與該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之間形成一相交面117(請參見圖3)。
該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一表面110開設有第一凹槽114,且該第一凹槽114與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連通。該第一凹槽114底部鄰近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之部分形成有一第一凸台122,該第一凸台122之頂部表面與相交面117位於同一平面。
第一活動塊13具有前端面134與該前端面134相對之後端面136。該前端面134為向第一活動塊13凹陷之曲面,該曲面上設置有一與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內壁上之螺紋120大徑、小徑和牙距均相同之螺紋135,該螺紋135與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內壁上之螺紋120連接形成一完整之螺紋。該第一活動塊13具有一與該後端面136相鄰之第一表面130及與該第一活動塊13前端面134相鄰且與第一表面130相對之第二表面131。於鄰近該第一活動塊13前端面134之第一表面130形成一第一缺口132,該第一缺口132具有與前端面134相鄰之第一水平面137及與該第一水平面137相鄰且與第一表面130相鄰之第一豎直面138。於鄰近該第一活動塊13後端面136之第二表面131形成一第二缺口133,該第二缺口133具有與後端面136相鄰之第二水平面139及與該第二水平面139相鄰且與第二表面131相鄰之第二豎直面140。該第一缺口132之形狀與該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一凹槽114內第一凸台122之形狀相匹配。該第一活動塊13設置於該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一凹槽114內,該第一 缺口132之第一豎直面138抵靠於第一凸台122之側壁124,該第一缺口132與該第一凸台122之側壁124之間設置有第一墊片12。
第一壓板15具有水平部151和豎直部152,該水平部151和豎直部152形成一L字狀,該豎直部152設置有螺紋通孔153。該第一半牙板11之第一凹槽114內也設置有螺紋孔123。將該第一壓板15之豎直部152抵靠於第一活動塊13之後端面136,水平部151壓合於該第一活動塊13之第二缺口133之第二水平面139,一螺柱16依次旋入該螺紋通孔153和螺紋孔123,將該第一壓板15固定於該第一半牙板座11上,從而將第一活動塊13固定於該第一半牙板座11上。於該第一活動塊13之後端面136與第一壓板15之豎直部152之間設置有第二墊片14,該第一活動塊13之第二缺口133之第二豎直面140與該第一壓板15之水平部151之間具有間隙。通過調整該第一墊片12和第二墊片14之數量或厚度可使該第一活動塊13於該第一半牙板10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
該第一牙板座11之第一後端部113於該第一牙板座11之第二表面111形成有第三凸台119。該第一滑塊18之上表面180開設有一與該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三凸台119及第二表面111形狀匹配之第一階梯狀凹槽181,該第一階梯狀凹槽181用於收容該第一半牙板座11。該第一階梯狀凹槽181內設置有螺紋孔182,第一半牙板座11之第一後端部113也設置有螺紋通孔121,螺柱17依次旋入該螺紋通孔121和螺紋孔182,將第一半牙板座11固定於該第一滑塊18之第一階梯狀凹槽181內。
該第二半牙板20包括第二半牙板座21、第二活動塊23、第二壓板25以及承載該第二半牙板座21之第二滑塊28。該第二半牙板20與 第一半牙板10結構完全相同。
該第二半牙板座21包括第三表面210及與該第三表面210相對之第四表面211。該第二半牙板座21由第二前端部212和與該第二前端部212一體成型之第二後端部213組成。該第二前端部212具有一端面215,且該端面215與該第三表面210垂直。
該端面215鄰近該第二半牙板座21之第三表面210之部分開設有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之主軸平行於該端面215,且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之內壁上設置有螺紋220。該端面215鄰近該第二半牙板座21之第四表面211之部分開設有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該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與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同軸,且該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之半徑小於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之半徑,因此,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與該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緊密相鄰,且於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與該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之間形成一相交面217(請參見圖3)。
該第二半牙板座21之第三表面210開設有第二凹槽214,且該第二凹槽214與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連通。該第二凹槽214底部鄰近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之部分形成有一第二凸台222,該第二凸台122之頂部表面與相交面217位於同一平面。
第二活動塊23具有前端面234與該前端面234相對之後端面236。前端面234為向第二活動塊23凹陷之曲面,該曲面上設置有一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內壁上之螺紋220大徑、小徑和牙距均相同之螺紋235,該螺紋235與第三半圓柱狀凹槽216內壁上之螺紋220連接形成一完整之螺紋。該第二活動塊23具有一與該後端面236相鄰之第三表面230及與該第二活動塊23前端面234相鄰且與該第 三表面230相對之第四表面231。於鄰近該第二活動塊23前端面234之第三表面230形成一第三缺口232,該第三缺口232具有與前端面234相鄰之第三水平面237及與該第三水平面237相鄰且與第三表面230相鄰之第三豎直面238。於鄰近該第三活動塊23後端面236之第四表面231形成一第四缺口233,該第四缺口233具有與後端面236相鄰之第四水平面239及與該第四水平面239相鄰且與第四表面231相鄰之第四豎直面240。該第三缺口232之形狀與該第二半牙板座21之第二凹槽214內第二凸台222之形狀相匹配。該第二活動塊23設置於該第二半牙板座21之第二凹槽114內,該第三缺口232之第三豎直面238抵靠於該第二凹槽214之第二凸台222之側壁224,該第三缺口232與該第二凸台122之側壁224之間設置有第三墊片22。
第二壓板25具有水平部251和豎直部252,該水平部251和豎直部252形成一L字狀,該豎直部252設置有螺紋通孔253。該第二半牙板21之第二凹槽214內也設置有螺紋孔223。將該第二壓板25之豎直部252抵靠於第二活動塊23之後端面236,水平部251壓合於該第二活動塊23之第四缺口233之第四水平面239,一螺柱26依次旋入該螺紋通孔253和螺紋孔223,將該第二壓板25固定於該第二半牙板座21上,從而將第二活動塊23固定於該第二半牙板座21上。於該第二活動塊23之後端面236與第二壓板25之豎直部252之間設置有第四墊片24,該第二活動塊23之第四缺口之第四豎直面240與該第二壓板25之水平部251之間具有間隙。通過調整該第三墊片22和第四墊片24之數量或厚度可使該第二活動塊23於該第二半牙板20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
該第二牙板座21之後端部213於該第二牙板座21之第二表面211形成有第四凸台219。該第二滑塊28之上表面280開設有一與該第二半牙板座21之第四凸台219及第二表面形狀匹配之第二階梯狀凹槽281,該第二階梯狀凹槽281用於收容該第二半牙板座21。該第二階梯狀凹槽281內設置有螺紋孔282,第二半牙板座21之後端部213也設置有螺紋通孔221,螺柱27依次旋入螺紋該通孔221和螺紋孔282,將第二半牙板座21固定於該第二滑塊28之第二階梯狀凹槽281內。
當該第一半牙板座11具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之端面115和第二半牙板座21具有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之端面215緊密貼合時,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第一活動塊13以及第二活動塊23配合形成一螺紋孔30(請參見圖3)。該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與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配合形成一型芯孔40(請參見圖3)。
該第一滑塊18和第二滑塊28之上表面180、280分別開設有圓柱形斜孔183、283,與模具定模上之圓柱形斜導柱配合,通過模具之開模和合模,該兩個圓柱形斜導柱於開模力和合模力之作用下,使第一半牙板10和第二半牙板20打開或閉合。
通過調整第一墊片12、第二墊片14及第三墊片22、第四墊片24之數量或厚度可改變該第一活動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於該牙板第一凹槽114和第二凹槽214內之位置,即,可調整該第一活動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使該前端面134、234之螺紋135、235比螺紋孔10之其他螺紋120、220凹陷一些或凸出一些。
可理解,螺柱16、17也可為螺釘,或其他連接固定件。第一活動 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之大小也可不同。
請參閱圖4,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提供之一種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該方法之流程如下:(1)提供一模具,該模具包括相對設置之定模和動模,該動模包括型芯固定板、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型芯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牙板,該型芯位於該牙板螺紋孔之中心軸位置;(2)調整該牙板第一活動塊、第二活動塊之位置,閉合模具,使該牙板、型芯、型芯固定板以及定模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3)向該成型鏡筒之型腔內射料並冷卻,以成型鏡筒;(4)開模,使成型之鏡筒脫模。
請一併參閱圖1、圖2、圖3、圖5及圖6,於步驟(1)中,提供一模具300,該模具300包括動模座板301和定模座板305,該動模座板301和定模座板305相對設置。該動模座板301通過墊塊304依次設置有支承板302、型芯固定板303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303之圓柱狀型芯310,該圓柱狀型芯310之端面中心位置設置有一頂針孔311。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提供之牙板100置入該型芯固定板303,該圓柱狀型芯310與該牙板之型芯孔40緊密配合,該圓柱狀型芯310位於該牙板100之螺紋孔30之中心軸位置。該定模座板305安裝有定模306,該定模306設置有與該牙板100之螺紋孔30數量相同之圓柱形凹槽308,該凹槽308之中心軸位置設置有一鑲針312(請參見圖6),該鑲針312用來與圓柱狀型芯310端面中心位置之鑲針孔(請參見圖6)311配合。該凹槽308之位置與牙板100之螺紋孔30之位置相對應。該定模306上設置有兩個圓柱形斜導柱(圖未示),該兩個圓柱形斜導柱分別與第一滑塊18和第二滑塊28上之圓柱形斜孔183、283配合,通過模具300之開模和合模 ,該兩個圓柱形斜導柱於開模力和合模力之作用下,使第一半牙板10和第二半牙板20打開或閉合。
於步驟(2)中,調整牙板第一活動塊13、第二活動塊23之位置,閉合模具300,使鑲針312插入該圓柱狀型芯310之端面之鑲針孔311中,該牙板100、型芯310、型芯固定板303以及定模306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309。
於步驟(3)中,利用射出成型機(圖未示)向該成型之型腔309內射入塑膠熔體,形成半成型品鏡筒,然後冷卻該半成型品鏡筒。
於步驟(4)中,打開模具300,同時第一半牙板10和第二半牙板20於開模力之作用下自動分開,調整型芯310後退,使該成型之鏡筒50脫模。
可理解,該牙板100不限於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結構,該牙板100之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第二半圓柱狀凹槽216、第三半圓柱狀凹槽118與第四半圓柱狀凹槽218之數量分別可為兩個或複數,從而使用該牙板100之模具300形成之型腔309為兩個或複數個,使用該模具300一次成型之鏡筒50為兩個或複數個。
如果成型之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太小,那麼可通過調整牙板第一活動塊13、第二活動塊23使成型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變大。
請一併參閱圖1、圖2、圖3及圖7,將第一活動塊13從該第一半牙板2上拆下,將第一墊片12數量增多或者更換較厚之墊片,相應地,將第二墊片14之數量減少或者更換較薄之墊片,使第一活動塊13卡緊於該第一凹槽114內,然後鎖緊螺柱16使該第一活動塊 13固定於該第一半牙板座11上。由於已對第一墊片12、第二墊片14進行調整,所以該第一活動塊13前端面134之螺紋135將比第一半圓柱狀凹槽116之螺紋120凹陷一些。第二活動塊23亦做上述相應調整。閉合該模具300,然後射料,冷卻,開模,將成型之鏡筒213脫模。該鏡筒50包括底面51,與該底面51相對之頂面52以及設置於該底面51和頂面52之間之圓柱形外表面(圖未示),該圓柱形外表面上形成有螺紋結構,由該牙板螺紋135、235成型之鏡筒外表面上之外螺紋53、54較螺紋孔30其他部分螺紋120、220成型之外螺紋55、56凸出一些,所以該鏡筒50與鏡座配合之扭力變大。該凸出之外螺紋53、54沿鏡筒50軸向均勻分佈於該鏡筒底面51到頂面52之圓柱形外表面之部分圓周面上,且相對於鏡筒50之軸線對稱。如果第一活動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之大小不同,那麼成型之鏡筒50之凸出之外螺紋53、54相對於鏡筒50之軸線不對稱。
如果經上述調整,成型之鏡筒50與鏡座配合之扭力過大,則可通過調整第一墊片12、第二墊片14以及第三墊片22、第四墊片24,使該第一活動塊13、第二活動塊23向牙板型腔309之方向移動,用該調整後之模具300成型之鏡筒由螺紋135、235成型之外螺紋小於之前鏡筒相應部分之外螺紋高度,從而使該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變小。一般地說,只要成型鏡筒凸出之外螺紋53、54比其他部分之螺紋55、56凸出之高度控制於0.005毫米至0.03毫米之間即可。
相對於先前技術,本發明實施例牙板具有第一活動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該第一活動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之前端面134、234設置 有螺紋135、235,通過調整第一墊片12、第二墊片14以及第三墊片22、第四墊片24,可使該第一活動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於第一牙板座11和第二牙板座21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從而使該螺紋孔30之部分螺紋135、235改變位置。進而調整製作出之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因此,改變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不必重新製作牙板,只要調整該牙板100之第一活動塊13和第二活動塊23即可,這樣,既省時、省力又可降低成本。由上述方法製作出之鏡筒50,由於外表面螺紋結構之部分螺紋53、54較該螺紋結構其他部分之螺紋55、56凸出,所以可調整該鏡筒與鏡座配合之扭力大小。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於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第一半牙板
11‧‧‧第一半牙板座
12‧‧‧第一墊片
13‧‧‧第一活動塊
14‧‧‧第二墊片
15‧‧‧第一壓板
16,26,17,27‧‧‧螺柱
18‧‧‧第一滑塊
20‧‧‧第二半牙板
21‧‧‧第二半牙板座
22‧‧‧第三墊片
23‧‧‧第二活動塊
24‧‧‧第四墊片
25‧‧‧第二壓板
28‧‧‧第二滑塊
123,182,223,282‧‧‧螺紋孔
120,135,220,235‧‧‧外螺紋
100‧‧‧牙板
110,130‧‧‧第一表面
111,131‧‧‧第二表面
112‧‧‧第一前端部
113‧‧‧第一後端部
114‧‧‧第一凹槽
115,215‧‧‧端面
116‧‧‧第一半圓柱狀凹槽
117,217‧‧‧相交面
119‧‧‧第三凸台
121,221‧‧‧螺紋通孔
122‧‧‧第一凸台
124,224‧‧‧側壁
132‧‧‧第一缺口
133‧‧‧第二缺口
134,234‧‧‧前端面
136,236‧‧‧後端面
137‧‧‧第一水平面
138‧‧‧第一豎直面
139‧‧‧第二水平面
140‧‧‧第二豎直面
151,251‧‧‧水平部
152,252‧‧‧豎直部
153,253‧‧‧螺紋通孔
180,280‧‧‧上表面
181‧‧‧第一階梯狀凹槽
183,283‧‧‧圓柱形斜孔
210,230‧‧‧第三表面
211‧‧‧第四表面
212‧‧‧第二前端部
213‧‧‧第二後端部
214‧‧‧第二凹槽
216‧‧‧第二半圓柱狀凹槽
218‧‧‧第四半圓柱狀凹槽
219‧‧‧第四凸台
222‧‧‧第二凸台
231‧‧‧第四表面
232‧‧‧第三缺口
233‧‧‧第四缺口
237‧‧‧第三水平面
238‧‧‧第三豎直面
239‧‧‧第四水平面
240‧‧‧第四豎直面
281‧‧‧第二階梯狀凹槽

Claims (8)

  1. 一種鏡筒之牙板,其包括相互配合之第一半牙板和第二半牙板,該第一半牙板包括:第一半牙板座,該第一半牙板座寬度方向之側壁上至少開設有一第一半圓柱狀凹槽,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之內壁上設置有螺紋,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部分內壁沿該第一半牙板長度方向開設有一第一凹槽,該第一凹槽內設置有一第一凸台;第一活動塊,該第一活動塊包括前端面和與該前端面相對之後端面,該前端面為彎向該第一活動塊之曲面,該曲面設置有螺紋,該螺紋與第一半圓柱狀凹槽內壁上之螺紋連接形成一完整螺紋,該第一活動塊具有一與該後端面相鄰之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活動塊前端面相鄰且與第一表面相對之第二表面,於鄰近該第一活動塊前端面之第一表面形成一第一缺口,該第一缺口之形狀與該第一半牙板座之第一凹槽內第一凸台之形狀相匹配,於鄰近該第一活動塊後端面之第二表面形成一第二缺口;第一壓板,該第一壓板設置於該第一活動塊之第二缺口,將該第一活動塊固定於該第一凹槽內,該第二半牙板包括:第二半牙板座,該第二半牙板座寬度方向之側壁上至少開設有一第二半圓柱狀凹槽,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內壁上設置有螺紋,該第二半圓柱狀凹槽部分內壁沿該第二半牙板長度 方向開設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內設置有一第二凸台;第二活動塊,該第二活動塊包括前端面和與該前端面相對之後端面,該前端面為彎向該第二活動塊之曲面,該曲面設置有螺紋,該螺紋與第二半圓柱狀凹槽內壁上之螺紋連接形成一完整螺紋,該第二活動塊具有一與該後端面相鄰之第三表面及與該第二活動塊前端面相鄰且與第三表面相對之第四表面,於鄰近該第二活動塊前端面之第三表面形成一第二缺口,該第二缺口之形狀與該第二半牙板座之第二凹槽內第二凸台之形狀相匹配,於鄰近該第二活動塊後端面之第四表面形成一第四缺口;第二壓板,該第二壓板設置於該第二活動塊之第四缺口,將該第二活動塊固定於該第二凹槽內,該第一活動塊之第一缺口與該第一凹槽內之第一凸台之側壁之間設置有一第一墊片,該第一活動塊後端面與該第一壓板之間設置有一第二墊片,通過調整該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可使該第一活動塊於該第一半牙板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該第二活動塊之第三缺口與該第二凹槽內之第二凸台之側壁之間設置有一第三墊片,該第二活動塊後端面與該第二壓板之間設置有一第四墊片,通過調整該第三墊片和第四墊片可使該第二活動塊於該第二半牙板之長度方向上改變位置,當該第一半牙板座具有第一半圓柱狀凹槽之側壁和第二半牙板座具有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之側壁緊密貼合時,該第一半圓柱狀凹槽、第二半圓柱狀凹槽以及第一活動塊、第二活動塊配合形成一螺紋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牙板,其中,該第一壓板具有 水平部和豎直部,該水平部和豎直部形成一L字狀,該第二缺口具有與第一活動塊後端面相鄰之第二水平面及與該第二水平面相鄰且與第二表面相鄰之第二豎直面,該第一壓板之豎直部抵靠於第一活動塊之後端面,水平部壓合於該第二缺口之第二水平面,且該第一壓板通過連接固定件固定於該第一半牙板座;該第二壓板具有水平部和豎直部,該水平部和豎直部形成一L字狀,該第四缺口具有與第二活動塊後端面相鄰之第四水平面及與該第四水平面相鄰且與第四表面相鄰之第四豎直面,該第一壓板之豎直部抵靠於第二活動塊之後端面,水平部壓合於該第四缺口之第四水平面,且該第二壓板通過連接固定件固定於該第二半牙板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牙板,其中,該連接固定件為螺釘或螺柱。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牙板,其中,進一步包括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該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分別用來承載該第一半牙板座和第二半牙板座,使該第一半牙板座和第二半牙板座於該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之作用下打開或閉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牙板,其中,該第一半牙板座之與開設有第一凹槽之表面相對之表面形成有一第三凸台,該第一滑塊開設有一與該第三凸台相匹配之第一階梯狀凹槽,該第一階梯狀凹槽用於收容該第一半牙板座;於該第二半牙板座之與開設有第二凹槽之表面相對之表面形成有一第四凸台,該第二滑塊開設有一與該第四凸台相匹配之第二階梯狀凹槽,該第二階梯狀凹槽用於收容該第二半牙板座。
  6. 一種利用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5項中之任意一項所述之牙 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一模具,該模具包括相對設置之定模和動模,該動模包括型芯固定板、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型芯以及設置於該型芯固定板上之牙板,該型芯位於該牙板螺紋孔之中心軸位置;調整該牙板第一活動塊、第二活動塊之位置,閉合模具,使該牙板、型芯、型芯固定板以及定模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向該成型鏡筒之型腔內射料並冷卻,以成型鏡筒;開模,使成型之鏡筒脫模。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其中,該定模上設置有一圓柱狀凹槽,該圓柱狀凹槽、牙板、型芯以及型芯固定板形成一成型鏡筒之型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利用牙板製作鏡筒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分別開設有斜孔,該定模上設置有兩個斜導柱,當模具合模或開模時,該兩個斜導柱於該斜孔中動作將該第一半牙板和第二半牙板閉合或打開。
TW96141397A 2007-11-02 2007-11-02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TWI436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1397A TWI436116B (zh) 2007-11-02 2007-11-02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1397A TWI436116B (zh) 2007-11-02 2007-11-02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1173A TW200921173A (en) 2009-05-16
TWI436116B true TWI436116B (zh) 2014-05-01

Family

ID=44727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1397A TWI436116B (zh) 2007-11-02 2007-11-02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6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82897B (zh) * 2008-05-16 2013-01-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螺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1173A (en) 2009-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34015A2 (en) Optical element and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093482B (zh) 微型光学成像镜片模块及其制法
CN101419321B (zh) 制作镜筒的牙板及用该牙板制作该镜筒的方法
TWI484239B (zh) 塑膠鏡筒製造方法
CN101028735B (zh) 模具结构
CN1891425B (zh) 自由曲面光学元件成形用金属模、用该模成形的自由曲面光学元件及自由曲面反射镜
TWI437304B (zh) 光學透鏡元件和該塑膠透鏡成型模具及塑膠透鏡的製造方法
JP2012502816A (ja) 光学的な目的の成型部材、特にフィルターリングまたはレンズホルダー
WO2014162770A1 (ja) モールドレンズのレンズユニット構造とモールドレンズの成形型
US7780880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ens
US20190004274A1 (en) Lens unit
JP6637779B2 (ja) 金型用入れ子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成形用金型
TWI436116B (zh)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CN1978170A (zh) 模具
TWI416189B (zh) 鏡筒、製作該鏡筒之牙板及用該牙板製作該鏡筒之方法
CN101428453B (zh) 镜片成型模具
US20050175727A1 (en) Molding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mold cores
US7402032B2 (en) Mold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mold apparatus
JP3706169B2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6637780B2 (ja) レンズ成形金型用の入れ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レンズ成形用金型
US6252721B1 (en) Mold for molding optical element, mold structure for molding optical element, molding apparatus, optical element molded from resin material, and optical element constituted by plurality of optical surfaces
TWI354622B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lens
CN101398521B (zh) 用于制作镜筒的牙板及用该牙板制作该镜筒的方法
CN111897081A (zh) 镜筒、镜头结构及其组装方法以及摄像模组
CN214795362U (zh) 镜筒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