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5022B -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5022B
CN102665022B CN201110425383.3A CN201110425383A CN102665022B CN 102665022 B CN102665022 B CN 102665022B CN 201110425383 A CN201110425383 A CN 201110425383A CN 102665022 B CN102665022 B CN 102665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ing device
case
state
software
transform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253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5022A (zh
Inventor
高谷保
横沟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800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0104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880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6552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161075399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31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65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5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5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15Assigning priority to, or interrupting, a particular operation
    • H04N1/00917Resuming after an intentional interruption, e.g. resetting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75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 G03G15/5079Remote control machines, e.g. by a host for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4Resett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41Resetting or repow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04N1/00891Switching on or off, e.g. for saving power when not in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15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at system level
    • G06F11/1417Boot up proced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设备能够使设备从软件操作异常的状态恢复到软件操作正常的状态。该信息处理设备具有CPU,CPU用于接收用于断开该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的指示。当接收到该指示时,CPU判断是否需要断开该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当需要断开该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CPU控制该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被断开,而当不需要断开该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CPU控制该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不被断开。

Description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由软件操作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来,被实现为图像形成设备等的信息处理设备已经具有更多功能。随之而来的,这种信息处理设备的系统变得复杂,并且启动软件所用的时间趋向于增加。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经建立如下技术:当关机时,信息处理设备处于只向其中加载软件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DRAM)供电的状态(睡眠状态),使得下一次开机时,该信息处理设备能够从该状态重新启动,从而减少软件启动所需的时间。
关于上述技术,已经公开了如下技术:在睡眠状态期间统计确定很少进行用户操作的时间,并且在该时间重新启动软件(例如,参见日本特开2006-229509号公报)。
然而,如果在信息处理设备被关机并且进入只向加载软件的易失性存储器供电的状态(睡眠(sleep)状态)之前出现软件问题(例如,冻结或存储器用尽),则将该信息处理设备关机并且然后开机(重新启动)的操作使该设备只返回到同一出错状态。
如上所述,在睡眠模式期间重新启动软件的该传统技术难以将设备从软件操作异常的状态恢复到软件操作正常的状态。
此外,近来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启动时间因程序数量的增加而趋向于增加。为了实现这种系统的快速启动,已经提出了使用挂起(suspend)/恢复(或者休眠)功能的技术。
日本特开2005-284491号公报提出了如下技术:预先准备好在系统启动完成时形成的各个程序的存储器映像,并且当从睡眠状态恢复时加载该存储器映像,从而减少从应用程序启动的开始到完成所用的时间。
通常用户不会意识到涉及整个信息处理系统的初始化的启动和使用恢复功能进行的启动之间的处理差异,并且当用户开启电源按钮时,根据启动设置进行这两种启动处理中的一个。
另一方面,当用户想要结束信息处理系统时,其需要根据情况在关机处理和挂起处理之间进行选择。
此外,如果在信息处理系统的正常状态下进行需要系统重新启动的设置改变,则用户需要判断设置改变需要系统重新启动并且执行关机处理而不考虑启动设置。
然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进行上述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尽管已经进行了需要关机的设置改变,但是可能没执行关机,使得不能正确反映该设置改变,或者可能进行不必要的关机,使得下一次启动所用的时间不必要地变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将信息处理设备从软件操作异常的状态恢复到软件操作正常的状态的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实现该方法的计算机可读程序的存储介质。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适当的方式选择性地使用挂起(或休眠)功能和关机功能而不使用户意识到这种选择的信息处理设备,从而实现完成该设备的适当初始化、快速启动以及极佳可用性的信息处理环境。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其被配置为接收用于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的指示;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可操作以当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指示时,判断是否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可操作以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被断开,而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不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不被断开。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用于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的指示;当接收到所述指示时,判断是否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以及当判断出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被断开,而当判断出不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不被断开。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控制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用于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的指示;当接收到所述指示时,判断是否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以及当判断出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被断开,而当判断出不需要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时,控制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使得其电源不被断开。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信息处理系统从软件操作异常状态恢复到软件操作正常状态。此外,能够以适当的方式选择性地使用挂起(suspend)(或休眠(hibernaton))功能和关机功能而不使用户意识到这种选择,从而实现完成该设备的适当初始化、快速启动以及极佳可用性的信息处理环境。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3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第一变型例的流程图。
图4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第二变型例的流程图。
图5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第三变型例的流程图。
图6是应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包含控制器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
图7是控制器的框图。
图8是例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状态转换的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系统从待机状态转换到挂起状态的第一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系统从待机状态转换到挂起状态的第一转换处理的变型例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系统从睡眠状态转换到挂起状态的第二转换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和图12B是信息处理系统的电力供应配置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200的示意图。
参照图1,图像形成设备200包括控制器1(控制单元)、USB存储器9、控制台部分5、开关10、HDD 6、电源8、打印机装置4、扫描器装置2和传真装置7。
控制器1包括主板100和副板120。
主板100是所谓的通用CPU系统。主板100包括CPU 101、引导ROM102、USB控制器108、存储器103、总线控制器104、非易失性存储器105、电源控制器109、盘控制器106和闪存盘107。
CPU 101控制主板100的总体操作。引导ROM 102存储引导程序。存储器103是易失性存储器,并且CPU 101使用存储器103作为工作存储器。通常,软件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5中,并且在操作该软件中使用的临时数据等被加载到存储器103中。除了该数据以外,由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05中的软件生成的软件有时也加载在存储器103中。控制器1根据软件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设备200。然而,当例如存储在存储器103中的数据或软件中包含的信息出错时,软件的操作状态变为异常。在此情况下,即使当在继续对存储器103供电的同时来重新启动另一装置(例如,打印机装置4)时,软件仍不可避免地继续不稳定状态。因此,通过切断对控制器1的电力供应来切断对存储器103的电力供应,从而能够将图像形成设备200从软件操作异常的状态恢复到软件操作正常的状态。
总线控制器104具有充当与外部总线的桥的功能。即使在电力供应被切断之后,非易失性存储器105也能够存储信息。盘控制器106控制与其相连的存储装置(所例示的示例中的闪存盘107)。闪存盘(例如,SSD(固态驱动器))107是由半导体装置形成的相对小容量的存储装置。USB控制器108能够控制与其相连的USB装置(所例示的示例中的USB存储器9)。电源控制器109管理对需要电力的主板100的各个部分的电力供应。
上面提到的USB存储器9、控制台部分5、HDD 6和开关10从外部连接到主板100。HDD 6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只要它是非易失性装置即可。控制台部分5包括用于用户操作的各种按钮和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并且用于用户操作的触摸面板。当开关10被用户操作时,它向CPU 101发送中断。当检测到该中断时,CPU 101根据图像形成设备200的状态控制电源控制器109。从而,用户接通或断开主电源,但是即使当图像形成设备200的主电源被断开时,电力供应也不被完全切断。
副板120包括相对小的通用CPU系统和图像处理硬件。
副板120包括CPU 121、存储器123、总线控制器124、非易失性存储器125、电源控制器128、图像处理器127以及装置控制器126和129。
CPU 121控制副板120的总体操作。CPU 121使用存储器123作为工作存储器。总线控制器124具有充当与外部总线的桥的功能。即使在电力供应被切断之后,非易失性存储器125也能够存储信息。
图像处理器127进行实时数字图像处理。装置控制器126在打印机装置4和图像处理器127之间传递数据,并且装置控制器129在扫描器装置2和图像处理器127之间传递数据。CPU 121直接控制传真装置7。
电源控制器128管理对需要电力的副板120的各个部分的电力供应。
从电源8向主板100和副板120供应电力。用户使用开关10进行通电/断电操作。如上所述,当开关10被操作时,向CPU 101发送中断。当检测到该中断时,CPU 101根据图像形成设备200的状态,控制电源控制器109和128。
注意,为了使解释简单化,图1以简化的方式示出图像形成设备200。例如,CPU 101和CPU 121中的各个包括多个CPU外围硬件装置,如芯片组、总线桥和时钟发生器,但是在图1中这些都被省略,因为它们对于描述本实施例是不必要的。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该框图中所示的配置。
以图像复制为例描述如上配置的控制器1的操作。
当用户通过控制台部分5给出用于图像复制的指示时,CPU 101通过CPU 121向扫描器装置2发出图像读取命令。扫描器装置2光学扫描片材原稿,将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并且通过装置控制器129将该数字图像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器127。图像处理器127通过CPU 121将该数字图像数据DMA传送到存储器123,并且存储器123临时存储该数字图像数据。
当能够确认全部或预定量的该数字图像数据已经被输入到存储器123之后,CPU 101通过CPU 121向打印机装置4给出图像输出指示。CPU 121将该图像数据在存储器123中的位置通知给图像处理器127。根据来自打印机装置4的同步信号,存储器123中的数字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处理器127和装置控制器126被发送到打印机装置4,并接着被打印在打印机装置4中的片材上。
在打印多份的情况下,CPU 101将该图像数据存储在HDD 6中,使得该图像数据能够被发送到打印机装置4,以打印第二份以及之后份,而不从扫描器装置2接收图像数据。
图2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200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2中的处理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200的CPU 101执行。
参照图2,当通过用户操作断开开关10时(步骤S101),软件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检测到中断。然后,判断已经接收到该中断的软件的操作状态是否已经变为异常(步骤S102)。如果该软件的操作状态没有变为异常(步骤S102中的“否”),则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将控制器1转换到睡眠状态(节电状态),然后结束本处理。
如果在步骤S102中判断出软件的操作状态已经变为异常(步骤S102中的“是”),则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切断对控制器1的电力供应(步骤S104),然后结束本处理。
在通常意义上,睡眠状态(节电状态)意味着切断除了控制器1以外的电力供应,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对控制器1的电力供应,只要求至少对存储器103的电力供应不被切断。
根据图2的处理,当开关10被断开时,判断软件的操作状态是否已经变为异常(步骤S102),并且当判断出软件的操作状态已经变为异常时(步骤S102中的“是”),切断对控制器1的电力供应。因此,能够将图像形成设备200从软件操作异常的状态恢复到软件操作正常的状态。
图3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200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第一变型例的流程图。
在图3中的处理中,作业是预定的处理。例如,可以将打印处理等处理作为该作业,但是基本上,当该图像形成设备不是空闲时执行的任何处理都可以被看作是该作业。
参照图3,当通过用户操作断开开关10时(步骤S201),软件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检测到中断。然后,判断在开关10被接通之后是否完全没有作业被执行(S202)。如果完全没有作业被执行(步骤S202中的“是”),则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断开控制器1的电源(步骤S205),然后结束本处理。
如果在步骤S202中判断出至少执行过一次作业(步骤S202中的“否”),则判断是否还有作业未结束(步骤S203)。如果还有作业未结束(步骤S203中的“是”),则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205,而如果没有未结束的作业(步骤S203中的“否”),则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将控制器1转换到睡眠状态(节电状态),然后结束本处理。
在上述处理中,关于两点进行判断,即,是否完全没有作业被执行和是否还有作业未结束。当完全没有作业被执行时,可以认为在该设备的启动期间或者在空闲期间发生一些错误。另一方面,当还有作业未结束时,可以认为在作业执行期间发生了一些错误。
图4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200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第二变型例的流程图。
参照图4,当通过用户操作断开开关10时(步骤S301),软件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检测到中断。然后,判断软件中是否已经发生只要断开和接通电源,即通过切断电力供应,图像形成设备200就能够从其恢复的错误(步骤S302)。如果没有错误发生(步骤S302中的“否”),则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将控制器1转换到睡眠状态(节电状态)(步骤S303),然后结束本处理。
如果在步骤S302中判断出软件中发生了只要断开和接通电源,图像形成设备200就能够从其恢复的错误(步骤S302中的“是”),则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断开控制器1的电源(步骤S304),然后结束本处理。
图5是由图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200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第三变型例的流程图。
参照图5,当通过用户操作断开开关10时(步骤S401),软件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检测到中断。然后,判断接收到该中断的软件是否处于异常状态(步骤S402)。如果软件不处于异常状态(步骤S402中的“否”),则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将控制器1转换到睡眠状态(节电状态)(步骤S403),然后结束该处理。
如果在步骤S402中判断出软件处于异常状态(步骤S402中的“是”),则CPU 101重新启动软件,并且同时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对伴随软件的重新启动需要初始化的硬件装置进行重新启动(步骤S404)。然后,CPU 101通过电源控制器109和128将控制器1转换到睡眠状态(步骤S403),然后结束本处理。
与图2中的电源控制处理相比较,由于进行软件和相关硬件装置的重新启动,上述第三变型例从断开开关10到转换到低功率状态时,趋向于用更长时间,但是当下一次接通开关10时,恢复得更快。图5中重新启动(步骤S404)之后,控制器1转换到睡眠状态(步骤S403)的处理还可以应用于图3和图4中的电源控制处理。
图6是应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包含控制器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框图。参照图6,附图标记201表示应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图像输入/输出系统)。信息处理系统201通过例如由以太网(Ethernet,注册商标)实现的LAN(局域网)205连接到主计算机(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一主计算机203和第二主计算机204)。
信息处理系统201包括读取器部分202、打印机部分206、控制台部分207、硬盘部分208、传真部分290和控制器210。
读取器部分202读取图像数据。打印机部分206输出图像数据。控制台部分207包括用于输入/输出图像数据的键盘、包括电源开关的各种硬键以及用于显示图像数据、各种功能等的液晶面板。控制程序、图像数据等被预先写入(以计算机可读方式记录)到硬盘部分208中。传真部分290进行传真发送和接收。
控制器210连接到读取器部分202、打印机部分206、控制台部分207、硬盘部分208、传真部分290以及其它构成部件,以控制它们。
读取器部分202包括用于传送原稿片材的原稿给送器单元230和用于光学读取原稿图像并且将该原稿图像转换为作为电信号的图像数据的扫描器单元211。
打印机部分206包括具有多个片材给送盒的片材给送单元212(各个片材给送盒包含记录片材)、用于将图像数据转印到记录片材上并且将转印的图像数据定影在该记录片材上的印记单元213以及用于将打印后的记录片材分页、装钉并且将它们从设备排出的排出单元214。
图7是控制器210的框图。如图7中所示,控制器210粗略分为用于控制一般信息处理操作的主CPU单元2200(主板)以及用于控制图像形成操作的副CPU单元2220(副板)。
应该理解,也可以将主CPU单元2200和副CPU单元2220形成为单个板。然而,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解释简单化,通过以控制器210包括两个分开的板(即主CPU单元2200和副CPU单元2220)的情况为例,给出以下描述。
在主CPU单元2200上,安装有引导ROM 2201、CPU 2202、易失性存储器(DRAM 2213和SRAM 2216)以及存储器控制器2212。
引导ROM 2201是存储引导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CPU 2202是用于执行引导程序和其它程序的运算处理装置。DRAM 2213是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的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控制器2212控制DRAM 2213。
此外,在主CPU单元2200上,安装有用于控制与副CPU单元2220的连接的总线控制器2204、用于控制硬盘驱动器(HDD)2209的盘控制器2205等。注意,硬盘驱动器2209被容纳在图6中出现的硬盘部分208中。
盘控制器2205通过端口开关2206连接到端口选择器2207,端口开关2206用于在允许和禁止访问所连接的装置之间进行切换。
闪存盘2208和硬盘驱动器2209连接到端口选择器2207,使得盘控制器2205能够控制由端口选择器2207选择的闪存盘2208或硬盘驱动2209。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将盘控制器2205、端口开关2206和端口选择器2207作为分开的模块来描述,但是可以将它们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安装为单个模块。
闪存盘2208或者硬盘驱动器2209存储包括OS(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各种程序。
此外,在主CPU单元2200上,安装有用于主CPU单元2200和副CPU单元2220之间的总线连接的总线桥2214。此外,在主CPU单元2200上,安装有用于在主CPU单元2200和副CPU单元2220之间传送存储器数据的DMA控制器2215。
另一方面,在副CPU单元2220上,安装有引导ROM 2221、CPU 2222、易失性存储器(DRAM)2242和存储器控制器2240。
引导ROM 2221是存储引导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CPU 2222是用于执行引导程序和其它程序的运算处理装置。易失性存储器2242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控制器2240控制易失性存储器2242。
此外,在副CPU单元2220上,安装有总线控制器2225。此外,在副CPU单元2220上,还安装有图像处理器2224和装置控制器2226。
总线控制器2225控制与主CPU单元2200的连接。图像处理器2224高速执行图像形成处理。装置控制器2226控制与其连接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传真引擎2227、打印引擎2228和扫描引擎2229,并且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注意,传真引擎2227、打印引擎2228和扫描引擎2229分别容纳在图6中出现的传真部分290、打印机部分206和读取器部分202中。
此外,在副CPU单元2220上,安装有用于在主CPU单元2200和副CPU单元2220之间传送存储器数据的DMA控制器2241。
控制器210具有未示出的网络接口。用于控制网络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存储在闪存盘2208、硬盘驱动器2209、引导ROM 2221等中。用于控制包括传真引擎2227、打印引擎2228和扫描引擎2229的各种模块的模块驱动程序也存储在闪存盘2208、硬盘驱动器2209、引导ROM 2221等中。
图8是例示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201的状态转换的图。
如图8中所示,通过电源接通操作执行启动处理,将控制器210从断电状态(系统关闭状态)(301)转换到待机状态(302)。在该待机状态(302)下,可以接收作业,如复制作业或打印作业。注意,在启动处理中对信息处理系统201进行初始化。
在待机状态(302)下接收到作业的控制器210转换到作业执行状态(303),以执行相关作业处理。当该作业结束时,控制器210返回到待机状态(302)。
当在待机状态(302)下在预定时间段中没有操作被执行时,控制器210转换到睡眠状态(节电状态)(304)。然后,当在睡眠状态(304)下出现从睡眠返回的因素时,如开关操作、网络数据包接收或者计数指定时间段的定时器到期,控制器210转换(返回)到待机状态(302)。
此外,当在待机状态(302)下进行电源断开操作时,控制器210判断是否需要关机(310)。如果需要关机(310中的“是”),则控制器210对内核和驱动器执行关机处理,从而转换到系统关闭状态(301)。另一方面,如果不需要关机(310中的“否”),则控制器210对内核和驱动器执行挂起处理,从而转换到挂起状态(节电状态)(305)。注意,关机处理对应于用于结束信息处理系统201的结束处理。此外,挂起处理对应于用于在将信息处理系统201的状态存储在DRAM 2213、HDD 2209或者闪存盘2208中之后使信息处理系统201的操作中止(deactivate)的中止处理。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术语“挂起”不仅意味着“挂起”还意味着“休眠”。
挂起状态(305)下的控制器210响应于电源接通操作执行恢复处理,从而转换到待机状态(302)。该恢复处理对应于返回处理,所述返回处理用于使用存储在DRAM 2213、HDD 2209或者闪存盘2208中的信息将信息处理系统201的状态返回到其执行挂起处理之前的先前状态。
下面参照图9至图11给出对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201的状态转换操作的描述。
图9是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系统201从待机状态(302)转换到挂起状态(305)并接着返回到待机状态(302)的第一转换处理的流程图。通过控制器210的CPU 2202执行以计算机可读的方式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引导ROM 2201、HDD 2209或者闪存盘2208)中的程序来实现本处理。
当检测到电源接通操作时(步骤S901),控制器210的CPU 2202对OS内核和驱动器进行初始化(步骤S902)。此外,CPU 2202通过对用于各种作业操作的应用程序进行初始化来启动信息处理系统201,然后将控制器210转换到待机状态(302)(作业等待状态)(步骤S903)。
然后,当检测到电源断开操作(断电请求)时(步骤S904中的“是”),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905。
在步骤S905中,CPU 2202基于关机标志判断是否需要关机或重新启动信息处理系统201(即,OS内核和模块驱动程序的初始化)。注意,关机标志例如存储在HDD 2209或者闪存盘2208中。
如果在步骤S905中判断出需要关机或重新启动(即,如果关机标志被开启),则可以设想例如以下情况(1)至(3):
(1)期望启动OS内核更新处理的情况;
(2)期望改变OS内核启动模式(正常模式或更新模式)的情况;以及
(3)期望执行用于重新启动期望的模块驱动程序(需要被重新启动以反映设置改变的模块驱动程序)的处理的状态。
例如,假定用户例如以待机模式(正常模式)操作控制台部分207,以给出用于OS更新的指示。如果检测到该更新指示,则CPU 2202将表示需要关机的标志(关机标志)改变为开启,并且还将更新模式启动标志设置为开启。进行该处理,从而以正常模式关闭OS操作并且通过将内核启动模式改变为更新模式来启动OS(2),并且然后执行OS内核更新处理(1)。注意,该更新模式启动标志被存储在例如HDD 2209或闪存盘2208中。
此外,假定用户例如以待机模式操作控制台部分207以改变网络驱动程序的设置(例如,IP地址的设置)。如果检测到该改变,则CPU 2202将关机标志改变为开启。进行该处理,从而重新启动网络驱动程序(3)并且反映改变后的设置。此外,假定用户例如以待机模式操作控制台部分207以更新模块驱动程序。如果检测到模块驱动程序的更新,则CPU2202将关机标志改变为开启。进行该处理,从而重新启动更新后的模块驱动程序(3)并且反映该更新。简而言之,当在信息处理系统201中进行了特定改变时(即,网络设置的改变、需要模块驱动程序初始化的模块驱动程序的更新等),CPU 2202将关机标志改变为开启。
然后,在电源开关被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904),如果关机标志开启,在步骤S905中CPU 2202判断出需要关机或重新启动。另一方面,如果关机标志关闭,则在步骤S905中CPU 2202判断出既不需要关机也不需要重新启动。
如果判断出需要关机或者重新启动(步骤S905中的“是”),则CPU2202执行应用程序的结束处理和OS内核驱动程序的结束处理(步骤S906),从而关闭系统(系统关机完成(步骤S907))。换句话说,CPU 2202将控制器210转换到系统关闭状态(301)。此后,当电源开关被接通并且如果更新模式启动标志开启,则CPU 2202进行控制,使得以更新模式启动OS。在该过程中,OS内核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被初始化。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905中判断出既不需要关机也不需要重新启动(步骤S905中的“否”),则CPU 2202执行内核驱动程序的挂起处理和硬件的挂起处理(步骤S910),从而将控制器210转换到挂起状态(节电状态)(305)。
如果在挂起状态(305)下检测到电源接通操作(步骤S911中的“是”),则CPU 2202执行硬件的恢复处理和OS内核驱动程序的恢复处理(步骤S912),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201运行。然后,CPU 2202将控制器210转换为作业等待状态(待机状态(302))(步骤S903)。
注意,可以用下面参照图10描述的变型例代替图9中的第一转换处理。
图10是第一转换处理的变型例的流程图,其中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201从待机状态(302)重新启动一次,转换到挂起状态305,然后再次转换到待机状态(302)。通过控制器210的CPU 2202执行以计算机可读方式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引导ROM2201、HDD 2209或者闪存盘2208)中的程序来实现本处理。
当检测到电源接通操作时(步骤S1001),控制器210的CPU 2202对OS内核和驱动程序进行初始化(步骤S1002)。此外,CPU 2202对用于各种作业操作的应用程序进行初始化,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201运行,并且将控制器210转换到待机状态(302)(作业等待状态)(步骤S1003)。
然后,当检测到电源断开操作(断电请求)时(步骤S 1004中的“是”),该处理前进到步骤S1005。在步骤S1005中,CPU 2202基于上述到的关机标志判断是否需要关机或重新启动信息处理系统201(即,OS内核和模块驱动程序的初始化)。在步骤S1005中判断出需要关机或重新启动信息处理系统201的情况(即,当关机标志开启时)与之前参照图9所描述的相同。
如果在步骤S1005中判断出需要关机或者重新启动(步骤S1005中的“是”),则CPU 2202执行应用程序的结束处理和OS内核驱动程序的结束处理(步骤S1006)。此外,CPU 2202对OS内核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重新初始化(步骤S1007)。换句话说,重新启动该系统。在重新启动OS的情况下,如果上述的更新模式启动标志开启,则CPU 2202进行控制,使得以更新模式启动OS。
然后,在信息处理系统201已经转换到正常状态(待机状态(302))之后,CPU 2202执行内核驱动程序的挂起处理和硬件的挂起处理(步骤S1010),从而将控制器210转换到挂起状态(305)。如果在挂起状态下检测到电源接通操作(305)(步骤S1011中的“是”),则CPU 2202执行硬件的恢复处理和OS内核驱动程序的恢复处理(步骤S1012),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201运行。然后,CPU 2202将控制器210转换为作业等待状态(待机状态(302))(步骤S1003)。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05中判断出既不需要关机也不需要重新启动(步骤S1005中的“否”),则CPU 2202立即执行步骤S1010至S1012,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201运行。然后,CPU 2202将控制器210转换到作业等待状态(待机状态(302))(步骤S1003)。
与图9中的第一转换处理相比,在图10中的变型例中,在需要重新启动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用了更长的时间。然而,当用户下一次接通电源时,信息处理系统从挂起状态返回,使得与图9中的从断电状态启动系统的第一转换处理相比,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启动系统。
接下来,参照图11给出对第二转换处理的描述,在第二转换处理中,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201从睡眠状态(304)转换到挂起状态(305)并接着返回到睡眠状态(304)。
图11是第二转换处理的流程图,在第二转换处理中,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系统201从睡眠状态(304)转换到挂起状态(305)并接着再次返回到睡眠状态(304)。通过控制器210执行以计算机可读方式存储在存储介质(例如,引导ROM 2201、HDD 2209或者闪存盘2208)中的程序来实现本处理。
当检测到电源接通操作时(步骤S1101),控制器210的CPU 2202对OS内核和驱动程序进行初始化(步骤S1102)。然后,CPU 2202对用于各种作业操作的应用程序进行初始化,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201运行,并接着将控制器210转换为待机状态(302)。然后,如参照图8所描述的,如果在预定的时间段中没有操作被检测到,则CPU 2202执行睡眠处理,从而将控制器210转换为睡眠状态(304)(步骤S1103)。
然后,当检测到电源断开操作(断电请求)时(步骤S1104中的“是”),CPU 2202执行从睡眠返回的处理(步骤S1105),从而使控制器210从睡眠状态返回(304),以将控制器210暂时转换到待机状态(302)。在将控制器210转换到待机状态(302)之后,CPU 2202基于关机标志判断是否需要关机或重新启动信息处理系统201(即,OS内核和模块驱动程序的初始化)(步骤S1106)。在步骤S1106中判断出需要关机或重新启动信息处理系统201的情况(即,当关机标志开启时)与之前参照图9所描述的相同。
如果判断出需要关机或者重新启动(步骤S1106中的“是”),则CPU2202执行应用程序的结束处理和OS内核驱动程序的结束处理(步骤S1107),从而关闭系统(系统关机完成(步骤S1108))。换句话说,CPU2202将控制器210转换到系统关闭状态(301)。此后,当电源开关被接通并且如果更新模式启动标志开启,则CPU 2202进行控制,使得以更新模式启动OS。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106中判断出既不需要关机也不需要重新启动(步骤S1106中的“否”),则CPU 2202执行内核驱动程序的挂起处理和硬件的挂起处理(步骤S1110),从而将控制器210转换到挂起状态(节电状态)(305)。
如果在挂起状态(305)下检测到电源接通操作(步骤S1111中的“是”),则CPU 2202执行硬件的恢复处理和OS内核驱动程序的恢复处理(步骤S1112),从而使信息处理系统201运行。然后,CPU 2202将控制器210转换为作业等待状态(待机状态(302))。然后,如果在预定时间段中没有操作被检测到,则CPU 2202执行睡眠处理,从而将控制器210转换到睡眠状态(304)(步骤S1103)。
面参照图12A和图12B描述信息处理系统201的电力供应配置。图12A和图12B是示出信息处理系统201的电力供应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12A和图12B,附图标记700表示商用电源,701表示电源开关,702表示继电器开关。继电器开关702与电源开关701并联布置,使得即使在电源开关701断开后也能够从商用电源700供应电力。注意,控制器210的CPU 2202能够通过继电器开/关信号703进行继电器开关702的开/关控制。
如上所述,当用户断开电源开关701时,控制器210的CPU 2202判断是否需要关机。如果需要关机,则CPU 2202关闭该信息处理系统,并且将控制器210转换到系统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如果不需要关机,则CPU 2202执行挂起处理,从而将控制器210转换到挂起状态。
如在进行关机的情况下,图12A中所示,控制器210的CPU 2202使继电器开关702进入断开状态,从而切断从商用电源700向控制器210的电力供应。
另一方面,在进行挂起处理的情况下,如图12B中所示,控制器210的CPU 2202使继电器开关702保持在接通状态,从而维持从商用电源700向控制器210的电力供应。这使得可以维持向包括DRAM 2242的一些单元供应电力。因此,当在挂起状态下接通电源开关701时,能够例如从DRAM 2242高速读取数据,从而加速信息处理系统201的启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以适当的方式选择性地使用挂起处理(或休眠处理)和关机处理,而不会使进行断电操作的用户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实现信息处理系统的适当初始化、快速启动和极佳的可用性。
换句话说,当用户进行正常的断电操作而无需在意中止处理(挂起或休眠处理)和关机处理之间的差别时,该系统自动判断进行中止处理还是进行关机处理,并且适当地执行其中的一个。这使得能够实现信息处理系统的适当初始化、快速启动和极佳的可用性。
注意,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用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例如,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系统、设备、方法、程序、存储介质等。具体地说,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由多个装置形成的系统或者应用于形成为单个装置的设备。
另外,本发明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组合。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2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288047号和2010年12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280091号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整体并入于此。

Claims (8)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该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电源开关,其被配置为接收来自用户的用于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的用户操作;
判断单元,其被配置为,在还有未结束的任何作业的情况下,判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处于异常状态;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关机状态,而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没有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节电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需要将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其中,在所述关机状态下,切断对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器的电力供应,并且
在所述节电状态下,至少对所述控制器中的存储器的电力供应不被切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没有执行任何作业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处于异常状态并且需要将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没有执行任何作业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而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执行过作业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节电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还有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未结束的任何作业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处于异常状态并且需要将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还有未结束的任何作业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而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没有未结束的任何作业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节电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中发生错误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需要将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中发生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而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中没有发生错误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节电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被改变的情况下,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需要将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并且
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所述软件被改变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而在所述电源开关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所述软件没有被改变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所述节电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出需要将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转换到所述关机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重新启动。
8.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来自用户的用于断开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电源的用户操作;
在还有未结束的任何作业的情况下,判断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处于异常状态;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关机状态,而在接收到所述用户操作并且判断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软件没有处于异常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换到节电状态。
CN201110425383.3A 2010-12-16 2011-12-16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665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53996.2A CN106303140B (zh) 2010-12-16 2011-12-16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80091 2010-12-16
JP2010280091A JP5701043B2 (ja) 2010-12-16 2010-12-16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88047 2010-12-24
JP2010288047A JP5665529B2 (ja) 2010-12-24 2010-12-24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3996.2A Division CN106303140B (zh) 2010-12-16 2011-12-16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5022A CN102665022A (zh) 2012-09-12
CN102665022B true CN102665022B (zh) 2016-09-28

Family

ID=455604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3996.2A Active CN106303140B (zh) 2010-12-16 2011-12-16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01110425383.3A Active CN102665022B (zh) 2010-12-16 2011-12-16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53996.2A Active CN106303140B (zh) 2010-12-16 2011-12-16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120316B2 (zh)
KR (1) KR101515260B1 (zh)
CN (2) CN106303140B (zh)
DE (1) DE102011088416A1 (zh)
GB (1) GB2486570B8 (zh)
NL (1) NL2007975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5662B2 (ja) * 2012-02-06 2016-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075820B2 (ja) 2012-02-06 2017-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041522B2 (ja) * 2012-04-18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2014043067A (ja) * 2012-08-28 2014-03-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49813B1 (ko) * 2012-09-17 2019-02-19 에이치피프린팅코리아 유한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호스트 장치 및 이들의 잡 수행 방법
JP6004883B2 (ja) * 2012-10-16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039362B2 (ja) 2012-10-25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4215957A (ja) 2013-04-30 2014-11-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起動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57282B2 (ja) * 2013-08-29 2017-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208453A (ja) * 2015-04-28 2016-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70091436A (ko) * 2016-02-01 2017-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JP6819157B2 (ja) * 2016-09-07 2021-01-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03383A (ja) * 2016-12-22 2018-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またはプログラム
JP7007922B2 (ja) * 2017-02-24 2022-01-25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8304059B (zh) * 2018-02-26 2020-02-07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计算机异常断电自动关机系统及方法
JP7161358B2 (ja) 2018-09-26 2022-10-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当該機器における電源オフのエラーの提示方法
CN110704119B (zh) * 2019-10-15 2023-07-04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车载影音娱乐系统预启动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5515B1 (en) * 1999-09-16 2005-05-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executing predetermined process in said computer prior to turning off its power
CN101494412A (zh) * 2008-01-24 2009-07-29 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转换器的检错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6524A (ja) * 1985-11-01 1987-05-18 Clarion Co Ltd 車載用の機器のマイクロコンピユ−タリセツト回路
DE4007845A1 (de) * 1990-03-12 1991-09-19 Roman Koller Verfahren zur datensicherung an rechnern
JPH04153810A (ja) * 1990-10-18 1992-05-27 Fujitsu Ltd 異常処理方式
US6081752A (en) 1995-06-07 2000-06-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system having power supply primary sense to facilitate performance of tasks at power off
JPH11353059A (ja) * 1998-06-09 1999-12-24 Yaskawa Electric Corp 数値制御装置の電源断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30140261A1 (en) * 2002-01-24 2003-07-24 Minoru Takasaki Control apparatus
KR20030072533A (ko) 2002-03-04 2003-09-15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디지털 텔레비전의 시스템 소프트웨어 복구장치 및 방법
JP4003727B2 (ja) * 2003-09-22 2007-11-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手段を備えた携帯型プリンタ
KR100524474B1 (ko) * 2003-11-10 2005-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US20050108585A1 (en) * 2003-11-19 2005-05-19 Yang Chiang H. Silent loading of executable code
JP2005284491A (ja) 2004-03-29 2005-10-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計算機の起動時間短縮方式
US7496910B2 (en) * 2004-05-21 2009-02-24 Desktopstandard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olicy-based management of software updates
JP2006067480A (ja) * 2004-08-30 2006-03-09 Canon Inc 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296171B2 (en) 2004-11-10 2007-1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lecting a power state based on predefined parameters
JP2006229509A (ja) 2005-02-17 2006-08-31 Fuji Xerox Co Ltd 情報機器および装置再起動方法
JP4591178B2 (ja) * 2005-04-20 2010-12-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1755038B1 (en) 2005-08-05 2017-05-2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ling software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startup and shutdown of handheld devices
US20070234079A1 (en) 2006-03-29 2007-10-04 Fujitsu Limite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918350B2 (ja) 2006-03-29 2012-04-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27802B2 (ja) 2007-07-05 2011-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源制御装置
JP5411414B2 (ja) * 2007-07-31 2014-02-12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遊技機
KR101000554B1 (ko) * 2008-06-17 2010-1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시스템 강제종료 장치 및 방법
JP2010049590A (ja) * 2008-08-25 2010-03-04 Yokogawa Electric Corp 制御装置
US8914653B2 (en) * 2008-09-05 2014-12-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hybrid-shutdown and fast startup processes
JP2010074380A (ja) * 2008-09-17 2010-04-02 Canon Inc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48496B2 (ja) 2009-02-19 2014-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280091A (ja) 2009-06-03 2010-12-16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プログラム
JP2010288047A (ja) 2009-06-11 2010-12-24 Audio Technica Corp 単一指向性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ユニット
KR20110016624A (ko) 2009-08-12 2011-0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JP5586924B2 (ja) * 2009-11-24 2014-09-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WO2011068548A1 (en) * 2009-12-05 2011-06-09 Hewlett-Par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blocking a power transition
CN102081573B (zh) * 2010-02-01 2014-04-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记录设备重启原因的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95515B1 (en) * 1999-09-16 2005-05-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puter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executing predetermined process in said computer prior to turning off its power
CN101494412A (zh) * 2008-01-24 2009-07-29 通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源转换器的检错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15260B1 (ko) 2015-04-24
CN102665022A (zh) 2012-09-12
US20190018354A1 (en) 2019-01-17
US20120159212A1 (en) 2012-06-21
US11067932B2 (en) 2021-07-20
GB201121525D0 (en) 2012-01-25
GB2486570B (en) 2013-06-26
CN106303140A (zh) 2017-01-04
CN106303140B (zh) 2018-12-28
NL2007975C2 (en) 2013-12-04
GB2486570A8 (en) 2019-12-11
GB2486570A (en) 2012-06-20
DE102011088416A1 (de) 2012-06-21
US10120316B2 (en) 2018-11-06
GB2486570B8 (en) 2019-12-11
KR20120067955A (ko) 2012-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5022B (zh) 能够适当执行关机处理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28915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39300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CN10390568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833445A (zh) 转换到能够快速启动的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67209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4113651A (zh) 处理控制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和处理控制方法
CN103841291A (zh) 信息处理设备
JP2013092940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電力制御方法
JP3769839B2 (ja) 多機能並行処理型電子装置
JP494995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0104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63577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28749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156854A (ja) 画像処理装置、課金管理装置並設接続装置、課金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課金管理方法
CN107621866A (zh)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JP4870098B2 (ja) 電子装置及び該電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260025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機器設定方法
JP2018074408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35562A (ja) 電子機器
JP729835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JP20070280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64823B2 (ja) 印刷装置
JP201118050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0231310A (ja) 複写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