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2727A -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 Google Patents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2727A
CN102582727A CN2011100053753A CN201110005375A CN102582727A CN 102582727 A CN102582727 A CN 102582727A CN 2011100053753 A CN2011100053753 A CN 2011100053753A CN 201110005375 A CN201110005375 A CN 201110005375A CN 102582727 A CN102582727 A CN 102582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extension
straddle
type vehicl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53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2727B (zh
Inventor
熊飞
方志宾
龙嘉贺
陈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053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2727B/zh
Priority to BRPI1107099A priority patent/BRPI1107099B1/pt
Publication of CN102582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2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27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具备:后座踏板(21),其被支承在位于驾驶员和同乘者就座的座椅(20)下方的车身架(16)上,并可以让同乘者把脚载置在所述后座踏板上,伸出部(56),其设置在所述车身架(16)上,侧视时延伸到所述后座踏板(21)的支承位置的后方;以及副踏板(63),其设置在所述伸出部(56)上,位于所述后座踏板(21)的后方,把脚载置在所述后座踏板(21)上的所述同乘者可把其脚跟载置在所述副踏板上。

Description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所述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与后座踏板(pillion step)相关,所述后座踏板是在跨骑型车辆中坐在驾驶员后方座椅上的同乘者载置脚的踏板。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设置有同乘者把脚载置在自动两轮车的同乘者用的后座踏板即脚踏板(4)上时保护同乘者的脚跟的保护器(68)的构造。在该构造中,保护器(68)由支承板(75)和保护器主体(76)构成,支承板(75)安装在托架(67)上,托架(67)从脚踏板安装板(61)的后端延伸,脚踏板安装板(61)从后车架延伸,保护器主体(76)由焊接在支承板(75)上的棒体构成。
另外,上述保护器主体(76)形成为如下形状:通过使一根棒体折曲而形成为规定形状,从消音器盖(3)的下方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之后,沿消音器盖(3)的圆周方向向上方弯曲并延伸。更详细地说,保护器主体(76)的弯曲部分(77)被形成为:在脚踏板(4)的臂部(71)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从侧方观察时从前后方向和上方包围脚踏部(73)。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15839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涉及的构造中,用来支承保护器的零件数量多,构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在跨骑型车辆中同乘者把脚载置在后座踏板上的状态下,可以用简单结构保护车辆的踏板周边的部位的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式。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具备:
后座踏板,其被支承在位于驾驶员和同乘者就座的座椅下方的车身架上,并可以让同乘者把脚载置在所述后座踏板上,
伸出部,其设置在所述车身架上,侧视时延伸到所述后座踏板的支承位置的后方;以及
副踏板,其设置在所述伸出部上,位于所述后座踏板的后方,把脚载置在所述后座踏板上的所述同乘者可把其脚跟载置在所述副踏板上。
(2)在上述(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中,所述副踏板被焊接在所述伸出部上。
(3)在上述(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中,所述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还具备设置于所述后座踏板的下方并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消音器,所述伸出部隔着消音器支承件支承所述消音器。
(4)在上述(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中,
所述副踏板从所述伸出部向车辆后方延伸,覆盖所述消音器的上方。
(5)在上述(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中,
所述伸出部具有:
在所述伸出部的后端设置且向左右方向开放的管;
焊接在所述管的外周的所述副踏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管内的可挠性部件,
所述伸出部通过所述可挠性部件支承所述消音器。
(6)在上述(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中,
所述副踏板具有俯视时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伸出部和从所述后方伸出部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脚踏部。
(7)在上述(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中,
所述副踏板具有向下方开放的U字状截面。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1)~(7)所述的发明,通过将同乘者载置脚跟的副踏板支承在车身架上这一非常简单的构造,就可以实现防止同乘者的脚和周边部位接触的构造。即,同乘者在后座踏板上载置脚的前侧的状态下把脚跟载置在副踏板上,可以形成稳固载置脚的状态,因此,可以避免脚与后座踏板周边的部位接触。另外,在副踏板的作用下,同乘者坐向后部座椅乘车时的乘车姿势变轻松,可以坐得更舒服。
另外,在上述(2)所述的结构中,副踏板通过焊接而和车身架一体化,所以容易将副踏板安装在车辆上。
另外,在上述(3)所述的结构中,由于可以通过在支承消音器支承件的部位设置副踏板,所以可以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
另外,在上述(4)所述的结构中,能够通过副踏板保护消音器不受损伤。
另外,在上述(5)所述的结构中,通过利用消音器的支承构造,可以以简单结构得到相对于副踏板牢固的焊接构造。
另外,在上述(6)所述的结构中,由于副踏板在车宽方向延伸,因此同乘者可以稳稳地载置脚跟。
另外,在上述(7)所述的结构中,可以实现副踏板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的自动两轮车的右侧视图;
图2是该自动两轮车的后部的右侧视图;
图3是该自动两轮车的后部的俯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A-A线的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3的B-B线的截面图;
图6是说明同乘者把脚载置在设置于该自动两轮车上的同乘者用后座踏板上的状态的图;
图7是说明同乘者把脚载置在设置于该自动两轮车上的同乘者用后座踏板上的状态的图;
图中:
1-自动两轮车(跨骑型车辆)
16-踏板架(车身架)
20-座椅
21-后座踏板
56-伸出部
57-管部(管)
59-消音器支承件
63-副踏板
64-后方伸出部
65-脚踏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采用的附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RH表示车辆的后方。
图1所示的自动两轮车具备:车身架2,其形成车辆的基本骨架;发动机3,其悬架在车身架2上;前轮悬架装置5,其支承前轮4且使其可旋转,所述前轮4可操舵地设置于车身架2的前端部;以及后轮悬架装置7,其将后轮6支承在从车身架2向后方延伸的后部且使后轮6可旋转。
在车身架2上包括:头管9,其安装左右一对前叉8、8且使一对前叉8、8可以操舵,左右一对前叉8、8对前轮4进行操舵;主架10,其从头管9的上部向后方延伸,之后弯曲并向斜后下方延伸;下部架(down frame)11,其从头管9的下部向后下方延伸;以及交叉架(cross frame)12,其结合于主架10的后端部并在车宽方向上水平延伸。
另外,在车身架2上包括:弧状的左右一对枢轴架(pivot frame)13、13,它们从交叉架12的两端部向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座椅架14、14,它们从主架10的弯曲了的部位向左右分支并向后方延伸;左右一对支承架15、15,它们从枢轴架13、13向斜后上方延伸,并与座椅架14、14结合;左右一对踏板架16、16,它们与枢轴架13、13结合,在支承架15、15的下方向后方延伸;以及左右一对加强架17、17,它们从踏板架16、16的后部向斜前上方延伸,并与支承架15、15结合。上述各架由铝合金等管材形成。
在下部架11的下部安装发动机悬挂件18,发动机3的前部被发动机悬挂件18支承。发动机3的后部被枢轴架13、13的上部及下部支承。
主架10将燃料箱19配置并支承于上方,在燃料箱19的后方配置有乘员就座的座椅20。座椅20被座椅架14、14支承,并设定较长的前后长度,使得驾驶员和同乘者可以同时就座。即,座椅20具备前部坐席和后部坐席。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20虽然一体地具备前部坐席和后部坐席,但前部坐席和后部坐席也可以分离配置。
在位于座椅20下方的踏板架16、16支承着同乘者可载置脚的左右一对的枢轴架21、21。
前轮悬架装置5具备:前轮4;在下部支承前轮4的前叉8、8;以及位于头管9上方的转向把手22,其中头管9支承前叉8、8且使其可操舵(操舵)。在转向把手22的两端部设有柄23、23,在转向把手22的右端部支承制动杆24且使制动杆24可摆动。此外,虽然省略图示,在转向把手22的左端部支承有离合器杆且使离合器杆可摆动。另外,在头管9上安装前整流罩25,在前整流罩25上设有速度表等各种计量仪器。
后轮悬架装置7具备后轮6和在后部支承后轮6的摇臂26,摇臂26被支承于固定在枢轴架13、13上的左右一对金属制板材的枢轴板27、27上。详细地说,摇臂26以架设于枢轴板27、27之间的方式被支承,并被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枢轴28支承为其前部可以旋转,从而使得摇臂26可在上下方向上摆动。
摇臂26以从枢轴28向左右分支的方式向后方延伸,在摇臂26的左右的后部与座椅架14、14之间架设有左右一对反作用单元(reaction unit)29、29,一对反作用单元29、29限制摇臂26的摆动。
发动机3具备由发动机悬挂件18及枢轴架13、13支承的曲柄箱33以及以从曲柄箱33向斜前上方延伸的方式结合的汽缸部34。汽缸部34包括与曲柄箱33结合的汽缸35、与汽缸35的上部结合的汽缸头(cylinderhead)36以及覆盖汽缸头36的上部的头盖(head cover)37。
汽缸头36的后面连接有吸气管38,汽缸头36的前面连接有排气管39。排气管39向前方延伸后弯曲并向后方延伸,在排气管39的后端连接有消音器40。消音器40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详细地说,在右侧的踏板架16的下方,从曲柄箱33的下方以平缓角度向后上方延伸。
作为自动两轮车1的外观构件的车身盖包括:对燃料箱19和发动机3之间的空间进行覆盖的左右的前侧盖30;在前侧盖30的后方对由主架10、座椅架14及支承架15形成的三角形空间进行覆盖的主侧盖31;以及在主侧盖31的后方当从侧面观察时延伸到后轮6的后端的后侧盖32。
另外,后轮6被后挡泥板42覆盖上方及后方。后挡泥板42被支承于后侧盖32的后部,并在后轮6的后方向下方延伸。另外,在前轮4的上方,在前叉8、8上支承有前挡泥板43。由前挡泥板43覆盖前轮4的上方。
参考图2、图3,在上述自动两轮车1中,在踏板架16的后部和加强架17的后部的结合位置上设有踏板托架52,踏板托架52由板状的基部50和支承部51构成,基部50被焊接成横跨上述两个支架即踏板架16和加强架17,支承部51与基部50一体形成,且具有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开放的U字状截面。后座踏板21被支承于踏板托架52。设有左右一对踏板托架52。以下,对右侧的后座踏板21及其周围进行详细说明。
后座踏板21具有棒状的踏板杆53和嵌入踏板杆53的外周侧且由树脂材料构成的筒状的橡胶部件54,踏板杆53的端部被支承于踏板托架52。踏板杆53的端部被轴部55支承为可在上下方向上转动,轴部55贯穿设置于踏板托架52的支承部51。后座踏板21构成为可变成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使用状态和向上方立起的收纳状态。
在踏板架16的后座踏板21的支承位置的车宽方向内侧,以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设置有防护(ガ一ド)部件15A,防护部件15A用来抑制后座踏板21向车宽内侧旋转。
踏板架16一体地具有在从侧面观察时延伸向后座踏板21的支承位置的后方的伸出部56,在伸出部56的后端焊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圆筒状的管部57,使得管部57的两端开口向左右方向开放。管部57位于消音器40的上方,并支承形成于消音器40的上部并向上方突出的消音器支承件59。
详细地说,消音器支承件59具有图示省略的螺栓插通孔,在使该螺栓插通孔与管部57的开口重合的状态下,用螺栓60以及螺母61紧固固定。如图4所示,在管部57内设有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圆筒状的可挠性部件62,螺栓60穿过可挠性部件62的内侧。由此,消音器支承件59被管部57弹性支承。此外,消音器4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被消音器盖58覆盖。
在管部57的外周面通过焊接结合有从管部57向后方延伸的副踏板63。副踏板63形成为具备在俯视时延伸向车辆后方的后方伸出部64和从后方伸出部64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脚踏部65的L字形形状。另外如图5所示,副踏板63为了轻量化而形成为具有向下方开放的U字状截面的形状。即,副踏板63在截面视图中形成为从顶板部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一对下垂部的形状。
后方伸出部64的前端被切成向后方弯曲的弧状,将该弧状的面沿管部57的外周面焊接。脚踏部65位于后座踏板21的径直后方。副踏板63与消音器40大致平行地向斜后上方延伸。副踏板63的后方伸出部64以及脚踏部65在侧视以及俯视时,位于消音器40的上方且从上方覆盖消音器40。
后座踏板21和副踏板63的脚踏部65之间的在前后方向上的分离距离是在同乘者将脚背的背面载置于后座踏板21上的状态下,可以把脚跟载置于脚踏部65上的程度的距离。
如图6、图7所示,在上述自动两轮车1中,在同乘者把脚的前侧载置于后座踏板21上的状态下可以使脚跟载置于副踏板的脚踏部65上。此外,配置于左侧的后座踏板21的周边的部位也具有与上述同样的构造。
在以上记载的自动两轮车1中,驾驶员及同乘者可以就座的座椅20的下方设有踏板架16,用该踏板架16支承同乘者可载置脚的后座踏板21,在踏板架16上设置侧视时延伸到后座踏板21的支承位置的后方的伸出部56,在伸出部56设有副踏板63,副踏板63位于后座踏板21的后方,且可以供在后座踏板21上载置脚的同乘者把脚跟载置在副踏板63上。
根据该构造,同乘者载置脚跟的副踏板63被踏板架16支承,仅通过这样一种非常简单的构造就能够实现防止同乘者的脚与周边部位接触的构造。即,在同乘者将脚的前侧载置在后座踏板21上的状态下,把脚跟载置在副踏板63上,形成可以牢靠地载置脚的状态,因此可以避免脚与后座踏板21周边部位接触的情况。另外,在副踏板63的作用下,同乘者坐向后部座椅时的乘车姿势变轻松,可以坐得更舒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副踏板63焊接在伸出部56上。根据该结构,由于副踏板63和框架一体化,所以容易将副踏板63安装在车辆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出部56通过消音器支承件59支承消音器40。根据该结构,通过在支承消音器支承件的部位设置副踏板63,从而可以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伸出部56在其后端具有向左右方向开放的管部57,在管部57的外周焊接副踏板63,伸出部56在管部57内配置可挠性部件62来支承消音器40。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构造得到相对于副踏板63的牢固的焊接构造。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副踏板63被设置成从伸出部56向后方延伸,并覆盖消音器40的上方,因此可以利用副踏板63保护消音器40不受损伤。
此外,副踏板63具备俯视时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伸出部64与从后方伸出部64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脚踏部65。根据该结构,可以让同乘者稳稳地放置脚跟。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对上述方式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适用于自动两轮车的例子,但本发明除了自动两轮车以外还可以适用于电动两轮车、燃料电池两轮车等车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副踏板63具有后方伸出部64和脚踏部65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从踏板架16的伸出部56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结构的踏板。

Claims (7)

1.一种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具备:
后座踏板,其被支承在位于驾驶员和同乘者就座的座椅下方的车身架上,并可以让同乘者把脚载置在所述后座踏板上,
伸出部,其设置在所述车身架上,侧视时延伸到所述后座踏板的支承位置的后方;以及
副踏板,其设置在所述伸出部上,位于所述后座踏板的后方,把脚载置在所述后座踏板上的所述同乘者可把其脚跟载置在所述副踏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踏板被焊接在所述伸出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还具备设置于所述后座踏板的下方并在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消音器,
所述伸出部隔着消音器支承件支承所述消音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踏板从所述伸出部向车辆后方延伸,覆盖所述消音器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出部具有:
在所述伸出部的后端设置且向左右方向开放的管;
焊接在所述管的外周的所述副踏板;以及
设置在所述管内的可挠性部件,
所述伸出部通过所述可挠性部件支承所述消音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踏板具有俯视时向车辆后方延伸的后方伸出部和从所述后方伸出部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脚踏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踏板具有向下方开放的U字状截面。
CN201110005375.3A 2011-01-05 2011-01-05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27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5375.3A CN102582727B (zh) 2011-01-05 2011-01-05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BRPI1107099A BRPI1107099B1 (pt) 2011-01-05 2011-12-27 "estrutura de estribo de veículo do tipo de monta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5375.3A CN102582727B (zh) 2011-01-05 2011-01-05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2727A true CN102582727A (zh) 2012-07-18
CN102582727B CN102582727B (zh) 2015-11-25

Family

ID=46472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537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82727B (zh) 2011-01-05 2011-01-05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2727B (zh)
BR (1) BRPI1107099B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3486A (zh) * 2013-11-29 2016-05-18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承接两轮运输工具的后消音器的装置
CN107521594A (zh) * 2016-06-20 2017-12-2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速克达摩托车后脚踏板的配置
JP2020172163A (ja) * 2019-04-10 2020-10-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フットレスト取付構造
CN112441166A (zh) * 2019-08-27 2021-03-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
WO2024069931A1 (ja) * 2022-09-30 2024-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4227A (zh) * 2001-03-06 2002-10-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用的踏板座装置
US20050012300A1 (en) * 2003-07-16 2005-01-20 Kuryakyn Holdings, Inc. Motorcycle foot peg with folding heel rest
CN1715129A (zh) * 2004-06-30 2006-01-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948077A (zh) * 2005-10-12 2007-04-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WO2010151753A1 (en) * 2009-06-26 2010-12-29 Crain Thomas M Foot peg for straddle-type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4227A (zh) * 2001-03-06 2002-10-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两轮车用的踏板座装置
US20050012300A1 (en) * 2003-07-16 2005-01-20 Kuryakyn Holdings, Inc. Motorcycle foot peg with folding heel rest
CN1715129A (zh) * 2004-06-30 2006-01-0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948077A (zh) * 2005-10-12 2007-04-1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具有后座脚踏板及挡泥板的二轮机动车
WO2010151753A1 (en) * 2009-06-26 2010-12-29 Crain Thomas M Foot peg for straddle-type vehicl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3486A (zh) * 2013-11-29 2016-05-18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承接两轮运输工具的后消音器的装置
CN105593486B (zh) * 2013-11-29 2018-09-18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承接两轮运输工具的后消音器的装置
US10494980B2 (en) 2013-11-29 2019-12-0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for accommodating a muffler for a two-wheel vehicle
CN107521594A (zh) * 2016-06-20 2017-12-29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速克达摩托车后脚踏板的配置
CN107521594B (zh) * 2016-06-20 2021-01-2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速克达摩托车后脚踏板的配置
JP2020172163A (ja) * 2019-04-10 2020-10-22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フットレスト取付構造
JP7188247B2 (ja) 2019-04-10 2022-12-13 スズ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フットレスト取付構造
CN112441166A (zh) * 2019-08-27 2021-03-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踏脚板结构
WO2024069931A1 (ja) * 2022-09-30 2024-04-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2727B (zh) 2015-11-25
BRPI1107099B1 (pt) 2020-05-19
BRPI1107099A2 (pt) 201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53303U (zh) 跨骑式车辆的侧罩结构
JP516959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操向装置
JP5470103B2 (ja) 自動二輪車
CN102582727A (zh) 跨骑型车辆的踏板构造
CN101254818A (zh) 机动二轮车的发动机悬挂装置
CN102963472B (zh) 机动二轮车
CN104781138B (zh) 带abs单元的摩托车
JPH10181660A (ja) 自動2輪車等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CN101289109A (zh) 摩托车
EP3141469B1 (en) Steer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CN103847867A (zh) 自动两轮车
CN204871320U (zh) 鞍骑型车辆的扶手结构
WO2012057159A1 (ja) 自動二輪車
CN102001388A (zh) 机动二轮车
JP682735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090120C (zh) 两轮摩托车的车架护罩结构
CN103183073B (zh) 骑乘型车辆
JP6977146B2 (ja) パイプフレームの強化構造
EP2711277B1 (en) Frame structure for saddle-riding type automotive vehicle
JP6755971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変速装置
JP61296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JP6609377B2 (ja) 車両
JP6351172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02741115B (zh) 跨骑型车辆
JP5442134B2 (ja) 鞍乗型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