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5141A -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 Google Patents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5141A
CN102575141A CN2010800435840A CN201080043584A CN102575141A CN 102575141 A CN102575141 A CN 102575141A CN 2010800435840 A CN2010800435840 A CN 2010800435840A CN 201080043584 A CN201080043584 A CN 201080043584A CN 102575141 A CN102575141 A CN 102575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per
reacted
polyolefine
base material
adhesiv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35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松刚
伊关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75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51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 C08G18/78Nitrogen
    • C08G18/79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791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 C08G18/794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aromatic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04Polymers of 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62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s
    • C08G18/6212Polymers of alkenylalcohols; Acetals thereof; Oxyalkylation product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5/00Compositions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5/04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01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ease coating composition on the carrier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5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release co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75/00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 C09J2475/005Presence of polyurethane in the release 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剂,其至少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3个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至少80重量%的剥离剂由非反应性聚烯烃组成,并且至少90重量%的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由在23℃具有不大于10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具有不大于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的非反应性聚烯烃组成。

Description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聚烯烃的剥离剂,其在对基材的粘附性方面优良并且具有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低的剥离力,并且涉及一种含有所述试剂的分离材料,以及还涉及一种包含该剥离剂的粘合带。
背景技术
分离材料在基材(如纸、塑料膜或塑料-层压纸)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剥离剂层,并且用于保护粘合带、粘合片材、标签等的粘合表面,以及用于陶瓷印刷电路基板等的制造工艺中。
剥离剂的类型包括硅氧烷系剥离剂,长链烷基系剥离剂、聚烯烃系剥离剂和氟化剥离剂,并且它们根据用途而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在这些中,硅氧烷系剥离剂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它们可能在用于要求精密度的应用(如涉及电子部件的应用)时导致腐蚀和故障,并且因此,使用非硅氧烷系剥离剂,如聚烯烃系剥离剂。
使用聚烯烃系剥离剂的分离材料包括专利文献1至3中描述的那些。其中,专利文献1和2提出了通过将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聚烯烃涂敷于基材并将其干燥而制备的分离材料。然而,尽管获得了对应于聚烯烃固有剥离性的剥离力,但是该分离材料在对基材的粘附性方面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所获得的分离材料在用手指等摩擦时显示剥离剂层容易脱落。
专利文献3提出了通过将具有官能团的改性聚烯烃和异氰酸酯系交联剂交联而制备的剥离剂,以及同时使用没有官能团的未改性聚烯烃的剥离剂,并且描述了与基材的粘附性得到改善。然而,认为专利文献1-2和专利文献3中所用的分离材料包含低密度聚烯烃作为剥离剂来获得轻剥离力。使用这样的低密度聚烯烃的分离材料普遍显示剥离力对剥离速率的高依赖性。当剥离速率高时,剥离力变高,这趋于降低可用性。
[文献清单]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55-152775
专利文献2:JP-A-6-99551
专利文献3:JP-A-2004-91776
[发明概述]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与基材的粘附性优异的剥离剂,所述剥离剂具有对剥离速率依赖性低的剥离力,并且提供使用该剥离剂的分离材料以及,另外提供包含该剥离剂的粘合带。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发现可以通过对基材涂敷一种剥离剂而获得一种与基材的粘附性优异且具有对剥离速率依赖性低的剥离力的分离材料,所述剥离剂至少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以及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其中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含量不少于80重量%,并且不少于90重量%的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具有在23℃不大于10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不大于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这导致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下述各项:
[1]一种剥离剂,所述剥离剂至少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以及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其中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含量不少于80重量%,并且不少于90重量%的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具有在23℃不大于10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不大于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
[2]前述[1]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芳香族异氰酸酯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
[3]前述[1]或[2]的剥离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所述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含量为0.5-20重量份。
[4]前述[1]至[3]中任一项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具有1500-50000的数均分子量。
[5]一种分离材料,所述分离材料包含基材和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剥离剂层,其中所述剥离剂层包含前述[1]至[4]中任一项的剥离剂。
[6]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包含粘合剂层和在所述粘合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前述[5]的分离材料,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与所述剥离剂层接触。
[7]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包含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以及在所述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剥离剂层,所述剥离剂层包含前述[1]至[4]中任一项的剥离剂。
本发明的剥离剂可以实现与基材的粘附性优异的分离材料,其具有甚至在剥离速率变快时也不变得过分大且显示对剥离速率的低依赖性的剥离力。
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剥离剂,可以获得可加工性优异的分离材料和粘合带。
[实施方案描述]
1.剥离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剂,所述剥离剂至少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还称为“异氰酸基”)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以及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其中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含量不少于80重量%,并且不少于90重量%的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具有在23℃不大于10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不大于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
[非反应性聚烯烃]
本发明中的非反应性聚烯烃是不与下述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反应的聚烯烃。例如,其是不包含与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反应的官能团(羟基、氨基、羧基、异氰酸酯基)的聚烯烃。在本发明中,优选完全不含上述官能团的未改性的聚烯烃,因为甚至当所述官能团的量小时,取决于粘合剂的种类和与粘合剂接触的保存条件也可能发生重剥离。
在本发明中,剥离剂中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含量不少于80重量%,优选不少于85重量%,更优选不少于90重量%。当剥离剂中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含量少于80重量%时,可剥离性趋于变差并且剥离力趋于变高。尽管对非反应性聚烯烃含量的上限没有具体限制,但是为了获得涂布膜的充分的强度,其不超过99重量%,更优选不超过98重量%。
本发明中在23℃的拉伸弹性和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是通过下述方法测量的值。
将非反应性聚烯烃溶解在甲苯中产生5-10重量%的溶液,使用Baker涂敷器或刮刀型涂敷器将其涂敷于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材的剥离膜上。通过热空气干燥器加热干燥(100℃,3min)后,立即将基材在23℃气氛中冷却,以产生具有20μm干燥厚度的非反应性聚烯烃膜。当在甲苯中的溶解性差时,必要时溶解可以伴随加热。将得到的非反应性聚烯烃膜切成长30mm×宽100mm的长方形条带的形式。将该非反应性聚烯烃膜在纵向方向上沿着该条带的一个短边紧紧卷绕,同时将该膜从分离膜上剥离,产生30mm长的棒状样品。
使用拉力试验机(由Shimadzu公司制备,自动照相AG-IS型),在23℃气氛中在卡盘距离(chunk distance)10mm和拉伸速度50mm/分钟的条件下,对该棒状样品进行拉伸测试,并且获得当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在牵拉开始后立即从应力-应变曲线中的曲线斜率计算拉伸弹性。另外,将该棒状样品断裂时的应力确定为拉伸断裂应力。
在本发明中,所述剥离剂中包含的非反应性聚烯烃的不少于90重量%(更优选不少于95重量%,最优选100重量%)的非反应性聚烯烃表现出在23℃不大于10MPa(更优选不大于8MPa,更优选不大于7MPa,最优选不大于6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不大于8MPa(更优选不大于6MPa,最优选不大于4MPa)的拉伸断裂应力。当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含量小于90重量%时,由于剥离剂中其他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影响,低速剥离的剥离力和/或高速剥离的剥离力有时变高,这不满足上述拉伸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力。当在23℃的拉伸弹性超过10MPa时,低速剥离的剥离力和/或高速剥离的剥离力趋向于变高。当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超过8MPa时,高速剥离的剥离力变高并且剥离趋向于变难。
尽管对在23℃的拉伸弹性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由于当其太小时不能获得涂布膜的充分强度,所以其不小于2MPa,更优选不小于3MPa。此外,对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然而,由于当拉伸断裂应力太小时不能获得涂布膜的充分强度,所以其不小于1MPa,更优选地不小于2MPa。
尽管在本发明中对非反应性聚烯烃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其满足前述要求即可,例如,优选能够与允许对基材进行涂敷的其他物质一起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非反应性聚烯烃,并且优选使用在有机溶剂中表现出良好溶解性的低密度非反应性聚烯烃。使用低密度聚烯烃的剥离剂通常提供轻剥离,但是通常表现出剥离力对剥离速率的高依赖性。在本发明中,主要使用具有在23℃不大于10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不大于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的非反应性聚烯烃。因此,即使当在剥离过程中在粘合剂层和剥离剂层之间的界面附近应当发生破坏时,也由于拉伸断裂应力小,所以该界面附近可以用较小的力破坏,并且甚至当剥离速率变快时,剥离力不会变得太高,并且剥离力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可以变小。
具体地,优选密度不超过0.885g/cm3的非反应性聚烯烃,并且更优选密度不超过0.880g/cm3的非反应性聚烯烃。当密度超过0.885g/cm3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降低,使得对基材的涂敷趋于困难,并且使得可剥离性趋于降低。由于低密度与低熔点以及差的耐热性相关(例如,在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中),所以下限优选0.855g/cm3以上。
这种具有低密度的聚烯烃的实例包括含有选自下列各项中的至少两种作为单体单元的α-烯烃共聚物:乙烯、丙烯和碳数为4-20的α-烯烃。其中,优选含有乙烯作为主要单体单元的共聚物(即,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这里,碳数为4-20的α-烯烃的实例包括1-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稀、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烯等。另外,α-烯烃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种,优选无规共聚物,原因在于其表现出良好的可剥离性。
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优选包含50至95摩尔%、更优选70至95摩尔%的乙烯单元;并且优选使用选自1-丁烯、丙烯、1-己稀和1-辛烯中的一种以上作为除乙烯以外的其它单体单元。特别优选的共聚物包括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这样的乙烯-1-丁烯共聚物可以含有不超过10摩尔%的量的衍生自除乙烯和1-丁烯以外的其它α-烯烃的单体单元;并且乙烯-丙烯共聚物可以含有不超过10摩尔%的量的衍生自除乙烯和丙烯以外的其它α-烯烃的单体单元。这样的共聚物可以通过例如使用由过渡金属催化组分(例如,钒化合物、锆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催化组分组成的催化剂使乙烯和α-烯烃共聚并使得共聚物中的乙烯单元含量如上所述而获得。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α-烯烃共聚物可以是商购获得的产品。作为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例如,优选使用TAFMER P系列、TAFMER A系列(它们均由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ENGAGE(由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Company)生产)等。特别地,作为具有在23℃不大于10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不大于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的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例如,优选使用TAFMER P-0080K、TAFMER P-0280、TAFMER A-35070S、TAFMER P-0680、TAFMER P-0180、TAFMER P-0480、TAFMER P-0275、TAFMER P-0775(它们均由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一种以上类型的非反应性聚烯烃来控制剥离力。当使用两种以上类型时,可以使用满足上述拉伸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力要求的聚烯烃,或者可以将满足上述拉伸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力要求的聚烯烃与不满足所述要求的聚烯烃组合使用。此类不满足所述要求的聚烯烃包括下述3种形式:具有不超过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和超过10MPa的拉伸弹性的聚烯烃,具有不超过10MPa的拉伸弹性和超过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和具有超过10MPa的拉伸弹性和超过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优选的是具有不超过10MPa的拉伸弹性和超过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具有超过10MPa的拉伸弹性的聚烯烃优选具有不超过100MPa的拉伸弹性,并且具有超过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优选具有不超过35MPa的拉伸断裂应力。
在本发明中,当仅使用一种非反应性聚烯烃时,考虑到当形成剥离剂层的涂布膜的强度,该非反应性聚烯烃优选满足上述拉伸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力的要求,并且在230℃的MFR(熔体流动速率)为不超过100g/10min,更优选不超过70g/10min,进一步优选不超过50g/10min,特别优选不超过10g/10min。
此外,当使用两种以上非反应性聚烯烃时,满足前述拉伸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力要求的非反应性聚烯烃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在230℃的MFR为不超过100g/10min。另外,具有不超过100g/10min的MFR的非反应性聚烯烃的比例优选不少于全部非反应性聚烯烃的10重量%,更优选不少于50重量%。只要满足此条件,就可以使用在230℃的MFR超过100g/10min的聚烯烃作为其它满足前述拉伸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力要求的聚烯烃,或作为不满足该要求的聚烯烃。
[芳香族异氰酸酯]
本发明中的芳香族异氰酸酯用作交联成分。优选芳香族异氰酸酯,原因在于获得比使用脂肪族异氰酸酯更好的对基材的粘附性。从剥离剂层的强度和耐热性的角度来看,优选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异氰酸酯。这种在一个分子中具有三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包括,例如,通过使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多元醇反应获得的末端含异氰酸酯的化合物(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产物)等,所述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具体地,从反应性和与基材的粘附性的观点来看,可以优选使用甲苯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成产物。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多元醇包括,例如,脂族多元醇如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三羟甲基)丙烷和二季戊四醇等。
这些芳香族异氰酸酯与非反应性聚烯烃的相容性低,与非反应性聚烯烃相容的程度仅为不影响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可剥离性。因此,使保持与非反应性聚烯烃不相容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位于具有非反应性聚烯烃作为主要成分的层和基材之间,这大大地有助于剥离剂层和基材之间的粘附性。
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非反应性聚烯烃为0.5至20重量份,优选1.0至15重量份,更优选1.5至10重量份。当含量在这些范围之内时,没有观察到短贮存期等的不利影响,并且可以实现对基材的更优异的粘附。
[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
虽然本发明中的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将与芳香族异氰酸酯反应,但是优选多羟基化合物与非反应性聚烯烃充分相容。
例如,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n)为1500-50000,优选1500-5000,更优选1500-4000,最优选1500-3000。
当数均分子量(Mn)在上述范围之内时,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可以适度溶解在剥离剂层中主要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层和主要包含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层(即,包含少量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层)中。由于具有前述分子量的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可以适度溶解在主要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层中,剥离剂层的强度和耐热性可以得到提高,并且可以获得不含白色浑浊(cloud)的具有良好外观的剥离剂层。另外,因为在主要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层中不发生由于聚烯烃多羟基聚合物而过量的羟基,所以可以获得可轻松剥离的剥离剂层。此外,在剥离剂层中的主要包含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层(即,包含少量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层)中,芳香族异氰酸酯和非反应性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可以适度反应,并且可以获得对基材更优异的粘附。
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制。其实例包括聚乙烯系多羟基化合物,聚丙烯系多羟基化合物,聚丁二烯多羟基化合物,氢化聚丁二烯多羟基化合物,聚异戊二烯多羟基化合物,氢化聚异戊二烯多羟基化合物等。其中,考虑到与聚烯烃的相容性和对剥离力的影响,优选氢化的聚异戊二烯多羟基化合物和聚异戊二烯多羟基化合物。
另外,考虑到含有剥离剂的涂布膜的强度和可硬化性(hardenability),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优选具有不小于20的羟基值(mg KOH/g)。而且,考虑到对剥离力的影响,羟基值(mg KOH/g)优选不超过75,更优选为25-60。
在本发明中,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可以为商购的产品,并且其包括,例如,Poly bdR-45HT(端羟基的聚丁二烯液体:Mn=2800,羟基值=46.6mgKOH/g,由Idemitsu Kosan Co.,Ltd.生产),Poly ip(端羟基的聚异戊二烯液体:Mn=2500,羟基值=46.6mg KOH/g,由Idemitsu Kosan Co.,Ltd.生产),Epole(端羟基的氢化聚异戊二烯液体:Mn=2500,羟基值=50.5mg KOH/g,由Idemitsu Kosan Co.,Ltd.生产),GI-1000(含羟基的氢化聚丁二烯液体:Mn=1500,羟基值=60-75mg KOH/g,由Nippon Soda Co.,Ltd.生产),GI-2000(含羟基的氢化聚丁二烯液体:Mn=2100,羟基值=40-55mg KOH/g,由NipponSoda Co.,Ltd.生产),GI-3000(含羟基的氢化聚丁二烯液体:Mn=3000,羟基值=25-35mg KOH/g,由Nippon Soda Co.,Ltd.生产)等。所有这些多羟基化合物在常温下都是液态的。另外,还可以使用UNISTOLE P-801(16%的含羟基聚烯烃的甲苯溶液,其不含甲苯的产品为固体,羟基值为40mg KOH/g,由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
在本发明中,设定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在剥离剂中的含量,使得下式(式1)中A的值为30-250,优选40-200,更优选50-150。当A值小于30时,剥离剂层的强度趋于不足,并且当其高于250时,该层趋于发生严重剥离。
(式1)
A=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的羟基值(mg KOH/g)x相对于100重量份聚烯烃的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的重量份数
[氨基甲酸酯催化剂]
在本发明中,氨基甲酸酯催化剂可以用于芳香族异氰酸酯与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可用的氨基甲酸酯催化剂包括用于普通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氨基甲酸酯催化剂的实例为锡化合物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二月桂酸二辛基锡;金属如锌、钴、铜和铋的羧酸盐;胺化合物如1,4-二氮杂双环[2.2.2]辛烷;以及金属如钛和锆的螯合化合物。还可以使用铋与有机酸的盐(铋与脂环族有机酸的盐,如铋与树脂酸的盐,其中树脂酸包含松香酸、新松香酸、d-海松酸、异-d-海松酸、或罗汉松酸、或者它们中两种以上的组合作为主要组分;铋与芳香族有机酸如苯甲酸、肉桂酸和对-氧肉桂酸的盐;等等)。特别地,从与剥离剂组合物的相容性和氨基甲酸酯化反应的反应活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铋与羧酸的盐以及铋与树脂酸的盐。
氨基甲酸酯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非反应性聚烯烃为优选0.05至2.0重量份,更优选0.1至1.5重量份,还更优选0.1至1.0重量份。当含量少于0.05重量份时,催化效果常常不足;当含量超过2.0重量份时,催化剂更可能导致严重的剥离和麻烦,如缩短剥离剂在溶液中的储存期。
如本文所述,催化剂的含量表示为活性成分的重量份;例如,在通过将用于以下实施例中的活性成分化合物如“PUCAT B7”溶解在溶剂中而制备的溶液类型的情况下,所述含量是指单独的活性成分化合物的重量份。
必要时,本发明的剥离剂可以适当地含有除了上述非反应性聚烯烃以外的烯烃系树脂,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如受阻胺光稳定剂等,抗静电剂,填料如炭黑、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颜料等。
2.分离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具有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由上述剥离剂构成的剥离剂层的分离材料。
[基材]
尽管本发明中的基材不受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塑料膜,因为其具有光滑的表面。实例包括聚酯膜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以及聚烯烃膜如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当采用纸如牛皮纸、玻璃纸或高级纸作为基材时,优选用层压有塑料如聚乙烯的或密封的纸,以防止剥离剂的任何成分过度浸渗基材。
必要时可以预先对基材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基材的厚度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来适当地确定。在塑料膜的情况下,其通常为约12-250μm,优选16-200μm,更优选25-125μm。
另外,必要时基材可以适当地含有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如受阻胺光稳定剂等,抗静电剂,填料如炭黑、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颜料等。
[剥离剂层]
本发明中的剥离剂层通过如下方法获得:例如,将构成剥离剂的组合物溶解在稀释用溶剂中,将该溶液涂敷于基材,然后将溶液干燥。尽管溶液浓度不受特别限制,但是通常将其调节在0.1至5重量%的范围内。
稀释用溶剂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其能够均匀地溶解剥离剂组合物即可;然而,由于本发明中的剥离剂具有聚烯烃作为主要成分,所以从均匀溶解的观点来看,优选主要使用烃系溶剂。烃系溶剂的实例为脂族烃系溶剂如正己烷和正庚烷,脂环族烃系溶剂如环己烷,和芳香族烃系溶剂如甲苯和二甲苯。此外,如果需要,可以组合使用酮类如甲基乙基酮、环己酮和乙酰基丙酮,酯类如乙酸乙酯,醇类如甲醇、乙醇和异丙醇等。
对于将剥离剂涂敷到基材的方法,可以采用常规使用的方法如辊舐式涂布机、液滴涂布机、棒涂机、迈尔刮条涂布机、模头涂料机、凹版印刷涂布机,等等。虽然干燥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但是最常用的方法是热空气干燥,并且取决于基材的耐热性,剥离剂层可以通过在约80-150℃干燥而获得。
剥离剂层的厚度优选为30至500nm,更优选45至400nm,最优选60至300nm。当剥离剂层的厚度小于30nm时,有时可能产生严重的剥落;当厚度超过500nm时,当层以卷的形式缠绕时有时可能发生粘连,或者剥离力有时可能增加。
在分离材料中,可以在剥离剂层与基材之间形成其他层。然而,剥离剂层需要存在于最外表面上。剥离剂层优选直接在基材上形成。
3.具有分离材料的粘合带
本发明提供在粘合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上述分离材料的粘合带,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与所述分离材料的剥离剂层相接触。
虽然所要用于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不受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使用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等。其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和聚酯类粘合剂由于其提供稳定的可剥离性而优选。
丙烯酸类粘合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使用通过一般使用的聚合方法(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或UV聚合)获得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主要试剂,需要时向其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如交联剂、增粘剂、软化剂、抗老化剂和填料。
作为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使用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作为主要组分和必要时作为可共聚的改性单体的其他单体(例如,含羟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含羧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等、苯乙烯-系单体如苯乙烯等、乙烯基酯如乙酸乙烯酯等,等等)的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
聚酯类粘合剂的实例包括含有聚酯类聚合物作为基础树脂的粘合剂,所述聚酯类聚合物含有脂族碳酸酯二醇(例如,通过二元醇组分如丁二醇等与碳酸酯化合物如碳酸乙烯酯等的反应获得的碳酸酯二醇,等等)作为固有多羟基化合物组分。
另外,粘合剂层可以通过例如将粘合剂溶液涂敷于分离材料的剥离剂层并且将该溶液干燥而形成。另外,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考虑粘附性等适当地确定,并且通常为3-100μm,优选5-90μm,更优选10-80μm。
4.具有包含剥离剂的剥离剂层的粘合带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具有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以及在其他表面上的包含本发明的剥离剂的剥离剂层(以下称为“背面涂层”)。
本发明的粘合带可以呈现为缠绕成卷的形式和堆叠片材的形式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在两种形式中,粘合剂层可以由背面涂层保护。
在所述粘合带中,粘合剂层和背面涂层可以直接在基材上形成,并且可以在这些层和基材之间形成其他层。然而,粘合剂层和背面涂层这两层需要存在于最外表面上。以这种方式,当粘合带被缠绕成卷或层压片材形式的粘合带时,粘合剂层可以受到与该粘合剂层相接触的背面涂层的保护。粘合剂层和背面涂层这两层优选直接在基材上形成。
虽然用于本发明粘合带的粘合剂不受特别限制,但是可以使用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等。这些中,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和聚酯类粘合剂,原因在于可以获得稳定的可剥离性。
背面涂层可以通过与用于上述剥离剂层的方法类似的方法形成,并且从剥离力方面来看,背面涂层的厚度优选为30-500nm,更优选45-400nm,最优选60-300nm。
5.物理性质、特征等
在本说明书中,通过下列方法测量物理性质、特征等。
(1)密度
根据ASTM D1505测量的值
(2)熔体流动速率(230℃)
根据ASTM D1238测量的值
(3)数均分子量
根据ASTM D2503测量的值
(4)羟基值
根据JIS K1557测量的值
实施例
下面总体描述用于下列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材料。
在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是指“重量%”。
<非反应性聚烯烃>
Figure BDA0000148288200000131
表1中的TAFMER由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ENGAGE由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 Company)生产。表1中的“拉伸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力”是在23℃的值。
<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
Epole(端羟基的氢化聚异戊二烯液体,Mn=2500,羟基值50.5mgKOH/g,由Idemitsu Kosan Co.,Ltd.生产)
UNISTOLE P-801(16%的含羟基聚烯烃的甲苯溶液,其不含甲苯的产品为固体,Mn>5000,羟基值40mg KOH/g,由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
<异氰酸酯>
CORONATE L(75%的甲苯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的乙酸乙酯溶液,在一个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3,由Nippon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生产)
CORONATE HL(75%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的乙酸乙酯溶液,在一个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3,由Nippon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生产)
TAKENATE D110N(75%的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与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的乙酸乙酯溶液,在一个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3,由Mitsui Chemicals,Inc.生产)
MILLIONATE MT(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在一个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数量:2,由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生产)
<氨基甲酸酯催化剂>
二月桂酸二丁锡(由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生产)
PUCAT B7(58%的树脂酸铋的溶剂油溶液,由NIHON KAGAKUSANGYO CO.,LTD.生产)
根据下述方法评价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分离材料。
(1)剥离剂层对基材的粘附性
将剥离剂涂布的表面用手指往复摩擦三次,并且判断该表面。
○:没变化,或者表面变得发白浑浊但是涂布膜没有脱落。
×:涂布膜成片脱落而产生如使用橡皮擦的残留物,导致基材暴露。
(2)低速剥离力
使用手压滚筒,将50mm宽的丙烯酸类粘合带31B编号(由NITTODENKO CORPORATION生产)的粘合剂层的表面层压到每个分离材料的剥离剂层表面,从而提供具有分离材料的粘合带。在23℃储存24小时后,使用拉力试验机将这种具有分离材料的粘合带以0.3m/min的速度在180°的方向上拉拔,并且将在23℃气氛中测量的剥离力视为低速剥离力。本发明中的低速剥离力优选为0.10-0.30N/50mm,更优选为0.10-0.25N/50mm。
(3)高速剥离力
在与低速剥离力相同的条件下测量剥离力,不同在于拉拔分离材料的速度改变为3m/min,将如此测量的剥离力视为高速剥离力。本发明的高速剥离力优选为0.5-2.0N/50mm,更优选0.5-1.5N/50mm。
(4)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
通过将高速剥离力的值除以低速剥离力的值而获得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并且在本发明中,其优选不超过7,更优选不超过6,最优选不超过5。
<分离材料>
实施例1
将TAFMER P-0280/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3/1(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溶解在甲苯中以给出浓度为1.5%的剥离剂溶液。使用迈尔棒条#6将这种剥离剂溶液涂敷到38μm厚的聚酯膜上,并且通过热空气干燥器在130℃加热1min。所得分离材料的剥离剂层的厚度为约150nm。
实施例2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10/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实施例3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TAFMERP-0080K/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60/40/1/5/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实施例4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680/Epole/TAKENATED110N//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1/5/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实施例5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TAFMERA-35070S/Epole/CORONATE L/PUCAT B7=80/20/2/3/0.6(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实施例6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TAFMERA-1070S/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90/10/1/5/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实施例7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TAFMERA-35070S/UNISTOLE P-801/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60/40/2/3/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比较例1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A-1070S/Epole/CORONATE H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3/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比较例2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ENGAGE 8180/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3/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比较例3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TAFMERA-1070S/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80/20/1/5/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比较例4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A-1070S/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1/5/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比较例5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Epole/CORONATE H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3/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比较例6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P-0280/Epole/MILLIONATEMT/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5/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比较例7
除了将剥离剂的组成设置为TAFMER A-4085S/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3/0.2(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分离材料。
<粘合带>
使用手压滚筒,将50mm宽的丙烯酸类粘合带31B编号(由NITTODENKO CORPORATION生产)的粘合剂层的表面层压在实施例1-7和比较例1-7的每个分离材料的剥离剂层表面上,从而提供具有分离材料的粘合带。使用这样制备的粘合带,测量前述低速剥离力和高速剥离力。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制备的分离材料的评估结果显示在表2中。
表2
在实施例1-7中,获得在剥离剂层对基材的粘附性方面优良并且表现出对剥离速率的低依赖性的分离材料。
相反,在使用脂族异氰酸酯的比较例1和5中,在使用一个分子中具有少于3个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异氰酸酯的比较例6中,对基材的粘附性是不足的。在使用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超过8MPa的非反应性聚烯烃作为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的比较例1、2和4中,高速剥离力高,并且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也高。此外,在使用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超过8MPa的非反应性聚烯烃占20%的比较例3中,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变高。并且,在使用在23℃的拉伸弹性超过10MPa和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超过8MPa的非反应性聚烯烃作为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的比较例7中,不仅高速剥离力变高而且低速剥离力变高,并且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也变高。因此,在比较例中不能获得同时实现对基材的粘附性和对剥离速率的依赖性的分离材料。
<具有背面涂层的粘合带>
(粘合剂溶液的制备)
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190重量份)、丙烯酸2-羟基乙酯(10重量份)、偶氮二异丁腈(0.4重量份)和乙酸乙酯(372.2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放置在可分离的烧瓶中,并且将混合物在通入氮气的同时搅拌1小时。以这种方式,从聚合系统中去除氧气,并且将混合物加热至63℃,反应10小时,以产生固含量为35重量%的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在该溶液中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一百万。
然后,向100重量份的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中,添加异氰酸酯系交联剂(CORONATE L,由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 Co.,Ltd.生产,3重量份)和交联助催化剂(EMBILIZER OL-1,由Tokyo Fine Chemical CO.,LTD.生产,0.02重量份),并且用甲苯稀释该混合物,以产生具有25重量%浓度的粘合剂溶液。
(剥离剂溶液的制备)
将TAFMER P-0280/Epole/CORONATE L/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00/2/0.5/1(固体内容物的重量比)溶解在甲苯中,以产生具有1.0重量%浓度的剥离剂溶液。
(粘合带的制备)
通过舐涂机(kiss coater)将前述剥离剂溶液涂敷到38μm-厚聚酯膜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在130℃干燥15秒,以形成干燥厚度为100nm的剥离剂层(背面涂层)。
然后,通过反向辊式涂布机将前述粘合剂涂敷到所获得的背面涂层的相对表面,并且以2步进行干燥,即,在80℃干燥15秒,然后在130℃干燥15秒,从而形成干燥厚度为25μm的粘合剂层。将粘合带缠绕成辊样,以使粘合剂层在内侧,从而产生具有背面涂层的粘合带。
从形成剥离剂层(背面涂层)到形成粘合剂层和将粘合带缠绕成辊的先后步骤以4m/min的线速率(line rate)进行。
制备的粘合带可以平滑地再缠绕。
本申请是基于在日本提交的JP2009-225416和JP2009-289740的,JP2009-225416和JP2009-289740的内容完全结合在本文中。

Claims (7)

1.一种剥离剂,所述剥离剂至少包含非反应性聚烯烃、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以及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其中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的含量不少于80重量%,并且不少于90重量%的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具有在23℃不大于10MPa的拉伸弹性和在23℃不大于8MPa的拉伸断裂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芳香族异氰酸酯是芳香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剥离剂,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非反应性聚烯烃,所述芳香族异氰酸酯的含量为0.5-2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聚烯烃多羟基化合物具有1500-50000的数均分子量。
5.一种分离材料,所述分离材料包含基材和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剥离剂层,其中所述剥离剂层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
6.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包含粘合剂层和在所述粘合剂层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材料,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与所述剥离剂层接触。
7.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包含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一个表面上的粘合剂层以及在所述基材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剥离剂层,所述剥离剂层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
CN2010800435840A 2009-09-29 2010-09-28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Pending CN1025751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5416 2009-09-29
JP2009-225416 2009-09-29
JP2009289740A JP5323666B2 (ja) 2009-09-29 2009-12-21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2009-289740 2009-12-21
PCT/JP2010/066849 WO2011040410A1 (ja) 2009-09-29 2010-09-28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5141A true CN102575141A (zh) 2012-07-11

Family

ID=43826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35840A Pending CN102575141A (zh) 2009-09-29 2010-09-28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90794A1 (zh)
JP (1) JP5323666B2 (zh)
CN (1) CN102575141A (zh)
WO (1) WO20110404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913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胶粘带和胶粘带卷
TWI633014B (zh) * 2012-12-26 2018-08-21 三井化學東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脫模膜及其製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4067B2 (ja) * 2010-10-19 2014-06-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2012162625A (ja) * 2011-02-04 2012-08-30 Nitto Denko Corp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5989995B2 (ja) * 2011-02-04 2016-09-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2012162623A (ja) * 2011-02-04 2012-08-30 Nitto Denko Corp 剥離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2012162622A (ja) * 2011-02-04 2012-08-30 Nitto Denko Corp 粘着テープ
JP2012161963A (ja) * 2011-02-04 2012-08-30 Nitto Denko Corp 離型材
TWI543875B (zh) * 2011-05-11 2016-08-01 Nippon Soda Co A release agent composition and a transfer foil using the same
WO2013145602A1 (ja) * 2012-03-28 2013-10-03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封止材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WO2014103619A1 (ja) * 2012-12-26 2014-07-03 三井化学東セロ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201622B1 (ko) * 2013-06-06 2021-01-12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 경화성 수지 및 광 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US10120793B2 (en) 2014-12-29 2018-11-06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Memory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KR20190054062A (ko) 2016-09-16 2019-05-21 린텍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박리 시트
JP2019093693A (ja) * 2017-11-28 2019-06-20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及び粘着体
JP6996266B2 (ja) * 2017-12-08 2022-01-1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及び粘着体
JP6954087B2 (ja) * 2017-12-19 2021-10-2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及び粘着体
JP6954100B2 (ja) * 2017-12-25 2021-10-2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離型フィルム及び粘着体
US11518153B2 (en) * 2018-03-29 2022-12-06 Toyobo Co., Ltd. Antifouling film equipped with protective film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9485A (en) * 1978-11-09 1982-07-13 Sanyo-Kokusaku Pulp Co., Lt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s
JP2004082728A (ja) * 2002-08-06 2004-03-1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シート及び粘着体
JP2004091776A (ja) * 2002-08-09 2004-03-2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離型フィルム
US20050271851A1 (en) * 2002-11-27 2005-12-0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Release agent, adhesive laminate and adhesive laminated tape
CN1735672A (zh) * 2002-11-06 2006-02-15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方法
CN1802255A (zh) * 2003-06-09 2006-07-12 艾利丹尼森公司 多层膜
US20070112142A1 (en) * 2005-11-15 2007-05-17 Lintec Corporation Release agent composition and release liner
JP200805577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離型フィルム
JP2009039975A (ja) * 2007-08-09 2009-02-26 Lintec Corp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76671B (en) * 2000-03-03 2007-03-21 Lintec Corp Adhesive sheet and adhered article
JP4047103B2 (ja) * 2002-08-29 2008-02-13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貼着体
JP5153073B2 (ja) * 2005-03-22 2013-02-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粘着体
JP5631586B2 (ja) * 2007-03-19 2014-11-2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粘着体
JP5463228B2 (ja) * 2009-08-07 2014-04-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5925478B2 (ja) * 2011-02-04 2016-05-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39485A (en) * 1978-11-09 1982-07-13 Sanyo-Kokusaku Pulp Co., Ltd.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s
JP2004082728A (ja) * 2002-08-06 2004-03-18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シート及び粘着体
JP2004091776A (ja) * 2002-08-09 2004-03-2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離型フィルム
CN1735672A (zh) * 2002-11-06 2006-02-15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粘合剂组合物及粘合方法
US20050271851A1 (en) * 2002-11-27 2005-12-08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Release agent, adhesive laminate and adhesive laminated tape
CN1802255A (zh) * 2003-06-09 2006-07-12 艾利丹尼森公司 多层膜
US20070112142A1 (en) * 2005-11-15 2007-05-17 Lintec Corporation Release agent composition and release liner
JP200805577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離型フィルム
JP2009039975A (ja) * 2007-08-09 2009-02-26 Lintec Corp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94913A (zh) * 2012-09-27 2014-04-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胶粘带和胶粘带卷
CN103694913B (zh) * 2012-09-27 2016-05-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胶粘带和胶粘带卷
US9783705B2 (en) 2012-09-27 2017-10-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dhesive tape and adhesive tape roll
TWI633014B (zh) * 2012-12-26 2018-08-21 三井化學東賽璐股份有限公司 脫模膜及其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90794A1 (en) 2012-07-26
JP2011094096A (ja) 2011-05-12
WO2011040410A1 (ja) 2011-04-07
JP5323666B2 (ja) 2013-10-23
WO2011040410A8 (ja) 201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5141A (zh)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CN102549103A (zh)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CN102498185A (zh)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压敏粘合带
JP7389209B2 (ja) 剥離検知ラベル
CN103339217A (zh) 剥离剂、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CN101643631A (zh) 双面压敏粘合片、泡沫体固定方法和层压体
CN103492508A (zh) 表面保护膜
JP5514067B2 (ja)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JP5514066B2 (ja)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KR102420775B1 (ko) 보호 필름, 폴더블 디바이스, 및 롤러블 디바이스
WO2012105338A1 (ja) 離型材
EP3950330A1 (en) Peeling detection label
WO2012105340A1 (ja)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US11479695B2 (en) Peel-off detection label
CN103492511A (zh) 表面保护膜
WO2012105339A1 (ja) 剥離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CN112424854B (zh) 剥离检测标签
WO2018181108A1 (ja) 印刷印字用粘着シート、及び印刷印字用粘着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2105342A1 (ja) 粘着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