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9217A - 剥离剂、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 Google Patents

剥离剂、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9217A
CN103339217A CN2012800073158A CN201280007315A CN103339217A CN 103339217 A CN103339217 A CN 103339217A CN 2012800073158 A CN2012800073158 A CN 2012800073158A CN 201280007315 A CN201280007315 A CN 201280007315A CN 103339217 A CN103339217 A CN 103339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per
agent layer
peeling agent
base material
cataly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73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松刚
丰田悠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339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92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1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paper or cardboar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2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23/02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9J1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9J123/0807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only containing more than three carbon atoms
    • C09J123/0815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aliphatic 1-olef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75/00Adhesive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75/04Polyurethanes
    • C09J175/14Polyurethane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1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ease coating com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05/00Adhesive articles, e.g. adhesive ta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03Interior finish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23/00Presence of polyolefin
    • C09J2423/005Presence of polyolefin in the release co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4Layer or component removable to expose adhesive
    • Y10T428/1438Metal contai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8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 Y10T428/2839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having an adhesive outermost layer with release or antistick 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剂,所述剥离剂包含聚烯烃、异氰酸酯、聚烯烃多元醇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非有机锡化合物。

Description

剥离剂、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聚烯烃的剥离剂(在下文中有时缩写为“聚烯烃系剥离剂”),以及具有由所述剥离剂形成的剥离剂层的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背景技术
离型材料由如纸、塑料膜和塑料层压纸等的基材和形成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剥离剂层制成,并且用于保护粘合带的粘合剂表面、粘合剂片、标签等,并且用于陶瓷生片的制备步骤等。
已知的剥离剂是硅氧烷系剥离剂\长链烷基剥离剂、聚烯烃系剥离剂、氟化的剥离剂等。关于如涉及电子部件等的用途,因为硅氧烷系剥离剂可能导致问题,因此使用非硅氧烷系剥离剂如聚烯烃系剥离剂等。
为提高聚烯烃系剥离剂至基材的粘附性,在聚烯烃系剥离剂中有时使用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和多元醇(例如,专利文献1-3)。此外,为促进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和多元醇的氨基甲酸酯反应(urethane reaction),有时加入氨基甲酸酯催化剂。作为氨基甲酸酯催化剂,经常使用有机锡化合物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等。有机锡化合物具有在有机溶剂中良好的溶解性、高催化剂活性,以及此外,对剥离剂层的剥离力小的影响。因此,使用有机锡化合物,可以形成在外观和对基材的粘附性上出色的剥离剂层。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4-346213
专利文献2:JP-A-2004-250681
专利文献3:JP-A-2004-230773
发明概述
通过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随着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增加,有机锡化合物的使用倾向于越来越受到限制。因此,没有有机锡化合物的剥离剂是适宜的。本发明考虑到这样的情况,并且目标是在不使用有机锡化合物的情况下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在对基材的粘附性上出色并且具有良好的外观的剥离剂层的剥离剂。
解决问题的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现上述目标可以通过使用非有机锡化合物的金属配合物作为氨基甲酸酯催化剂获得,这使得本发明完成。本发明提供以下各项。
[1]一种剥离剂,所述剥离剂包含聚烯烃、异氰酸酯、聚烯烃多元醇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非有机锡化合物。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具有有机配体。
[3]根据上述[2]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金属螯合催化剂。
[4]根据上述[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选自由钛配合物催化剂、锌配合物催化剂、锆配合物催化剂、铝配合物催化剂和铁配合物催化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
[5]根据上述[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
[6]根据上述[5]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是选自由芳族多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
[7]根据上述[6]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是选自由芳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加合物。
[8]根据上述[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聚烯烃多元醇具有1500-50000的数均分子量。
[9]一种离型材料,所述离型材料具有基材和剥离剂层,其中所述剥离剂层由根据上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形成并且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10]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具有粘合剂层和根据上述[9]所述的离型材料,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与所述离型材料的所述剥离剂层接触。
[11]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具有基材、粘合剂层和剥离剂层,其中所述剥离剂层由根据上述[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形成,并且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所述粘合剂层形成在所述基材的没有所述剥离剂层的另一个表面上。
发明效果
即使本发明的剥离剂不含有有机锡化合物,它也可以形成在对基材的粘附性上出色并且具有良好外观的剥离剂层。此外,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对剥离剂层的剥离力具有小的影响。
实施方案描述
1.剥离剂
本发明的剥离剂含有聚烯烃、异氰酸酯、聚烯烃多元醇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按以下顺序说明这些组分。
[聚烯烃]
本发明的剥离剂含有一种以上类型的聚烯烃。本发明中的“聚烯烃”意指在38℃是固体的聚烯烃。作为聚烯烃,可以使用任一种聚烯烃,条件是可以与其他组分一起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并且被涂布至基材。
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方面,聚烯烃的密度优选为0.885g/cm3以下,更优选0.880g/cm3以下。当密度超过0.885g/cm3时,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降低,涂布至基材倾向于是困难的,并且剥离力也倾向于增加。另一方面,虽然不特别地给出聚烯烃的密度的下限,但是它优选为0.830g/cm3以上,更优选0.857g/cm3以上,再优选0.858g/cm3以上。
聚烯烃的实例包括由选自由乙烯、丙烯和具有4-20的碳数的α-烯烃组成的组的至少两种单体形成的α-烯烃共聚物。在这些中,含有乙烯作为主要单体的共聚物(换言之,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和/或具有丙烯作为主要单体的共聚物(换言之,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是优选的。这里,具有4-20的碳数的α-烯烃的实例包括1-丁烯、1-戊烯、3-甲基-1-丁烯、1-己烯、4-甲基-1-戊烯、3-甲基-1-戊烯、1-庚烯、1-辛烯、1-癸烯、1-十二碳烯等。此外,α-烯烃共聚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中的任一种。
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为优选不少于0.857g/cm3并且不大于0.885g/cm3(更优选0.880g/cm3以下)。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的乙烯单元量为50摩尔%以上,优选60-95摩尔%,更优选70-95摩尔%。作为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中含有的α-烯烃单元,由选自由1-丁烯、丙烯、1-己烯和1-辛烯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单体形成的一类是优选的。特别优选的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是乙烯-1-丁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共聚物。这种乙烯-1-丁烯共聚物可以以10摩尔%以下的量含有得自除乙烯和1-丁烯之外的α-烯烃的单元。类似地,乙烯-丙烯共聚物可以以10摩尔%以下的量含有得自除乙烯和丙烯之外的α-烯烃的单元。这种共聚物可以通过,例如,使用由过渡金属催化组分(例如,钒化合物、锆化合物)和有机铝化合物催化组分构成的催化剂共聚乙烯和α-烯烃而制备。
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的密度为优选不少于0.858g/cm3并且不大于0.885g/cm3(更优选0.880g/cm3以下)。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的丙烯单元量超过50摩尔%。该丙烯单元量优选为60-95摩尔%,更优选70-95摩尔%。此外,作为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中含有的α-烯烃单元,由选自由乙烯、1-丁烯、1-己烯和1-辛烯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单体形成的一类是优选的。特别优选的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是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系弹性体)。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可以以10摩尔%以下的量含有得自除丙烯和乙烯之外的α-烯烃的单元。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可以通过使用如JP-A-2000-191862中描述的金属茂催化剂制备。
作为α-烯烃共聚物,可以使用可商购产品。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的可商购产品的优选实例包括TAFMER P系列、TAFMER A系列(全部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ENGAGE(由Dow Chemical Company制造)等。此外,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的优选可商购产品的实例包括TAFMERXM系列(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等。
作为聚烯烃,也可以使用聚甲基戊烯。聚甲基戊烯的实例包括4-甲基-1-戊烯的均聚物,以及4-甲基-1-戊烯与其他α-烯烃的共聚物。聚甲基戊烯共聚物的4-甲基-1-戊烯单元量优选为50-95摩尔%,更优选70-95摩尔%。聚甲基戊烯也可以是结晶聚合物。聚甲基戊烯的密度优选为0.83-0.86g/cm3。作为聚甲基戊烯共聚物中的α-烯烃单元,优选的是得自具有2至20的碳数的α-烯烃的一类,如乙烯、丙烯、1-丁烯、1-己烯、1-辛烯、1-癸烯、1-十四碳烯、1-十八碳烯等。在这些中,更优选的是显示与4-甲基-1-戊烯良好的共聚性的1-癸烯、1-十四碳烯和1-十八碳烯。聚甲基戊烯的可商购的产品的实例包括TPX-S(4-甲基戊烯-1-α-烯烃共聚物,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
作为聚烯烃,也可以使用二烯烃系橡胶如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等,条件是它们在有机溶剂中溶解。作为这种聚异戊二烯,具有不少于90%的顺式-1,4键、0.90-0.92g/cm3的密度和40-70(ML(1+4),在100℃)的门尼粘度的一类是优选的。聚异戊二烯的可商购产品的实例包括IR-307和IR-310(由Kraton Performance Polymer Inc.制造)。作为聚丁二烯,优选的是具有不少于90%的顺式-1,4键、0.88-0.91g/cm3的密度和25-50(ML1+4,在100℃)的门尼粘度的一类。聚丁二烯的可商购的产品的实例包括Nipol BR1220、Nipol BR1220L(由ZEON CORPORATION制造)和BR01(由JSR制造)。
优选的是,本发明中的聚烯烃不与下面描述的异氰酸酯反应。可以使用具有官能团如羟基、氨基、羧基、异氰酸酯基(异氰酸根基团)等的改性的聚烯烃,条件是它在不抑制本发明的目标的范围内。改性聚烯烃的每分子官能团(平均值)的数为优选不大于1。
尤其是,当将本发明的剥离剂与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使用时,优选使用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和/或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作为烯烃以防止剥离力的时间过程增加。另一方面,当本发明的剥离剂用于需要相对大的剥离力的应用时,丙烯系α-烯烃共聚物和/或聚甲基戊烯是优选的。
当在本发明中使用仅一种聚烯烃时,从所要形成的剥离剂层的拉伸(涂布膜强度)等的方面,聚烯烃在230℃处的MFR(熔体流动速率)优选为不大于100g/10min,更优选不大于70g/10min,再优选不大于50g/10min,特别优选不大于10g/10min。
当在本发明中使用两种以上聚烯烃时,它们中的至少一种在230℃的MFR为优选不大于100g/10min,更优选不大于70g/10min,再优选不大于50g/10min,特别优选不大于10g/10min。具有这种MFR的聚烯烃的含量为全部聚烯烃(换言之,总计两种以上聚烯烃)的含量的优选不少于10重量%,更优选不少于50重量%,再优选不少于90重量%。
为降低剥离剂层的剥离力和剥离速度依赖性,优选的是以全部聚烯烃不少于90重量%的量含有具有不大于10MPa的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和不大于8MPa的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A-1)。换言之,除了上述聚烯烃(A-1)之外的聚烯烃(A-2)的含量优选限定在全部聚烯烃的10重量%以下。这里,剥离速度依赖性意指剥离剂层的剥离力依赖于剥离速度,更具体地,它意指提供高速剥离的剥离力大于提供低速剥离的剥离力。
可以使用上述聚烯烃(A-1)和聚烯烃(A-2)中的任一种类型,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两种以上类型。聚烯烃(A-1)的含量更优选为全部聚烯烃的不少于95重量%,再优选100重量%。
假设的是剥离速度依赖性由聚烯烃(A-1)的使用而降低,因为,在该假设下,在剥离过程中在粘合剂层与剥离剂层之间的界面附近出现摩擦,即使当剥离速度变快时也可以抑制剥离力上的增加,因为归因于具有小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A-1)的存在所提供较小的力而在界面附近出现摩擦。
聚烯烃(A-1)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为不大于10MPa,优选不大于8MPa,更优选不大于7MPa,再优选不大于6MPa。聚烯烃(A1)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为不大于8MPa,优选不大于6MPa,更优选不大于4MPa。具有超过10MPa的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的聚烯烃(A-2)倾向于增加当以低速和高速剥离时剥离剂层的剥离力。具有超过8MPa的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A-2)倾向于增加当以高速剥离时剥离剂层的剥离力。
聚烯烃(A-2)的实例包括(i)具有不大于8MPa的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和超过10MPa的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的聚烯烃;(ii)具有不大于10MPa的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和超过8MPa的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和(iii)具有超过10MPa的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和超过8MPa的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在这些中,上述(ii)的实施方案的聚烯烃(A-2)是优选的。此外,聚烯烃(A-2)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优选为不大于100MPa,并且聚烯烃(A-2)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优选为不大于35MPa。
在本发明中,对于聚烯烃(A-1)不给出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和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两者的下限。为获得足够的剥离剂层强度(涂布膜强度),在23℃的聚烯烃(A-1)的弹性拉伸模量为优选不少于2MPa,更优选不少于3MPa。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优选不小于1MPa,更优选不小于2MPa。
聚烯烃的“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和“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是通过以下方法测量的值。
将聚烯烃溶解在甲苯中以给出5-10重量%溶液,使用Baker型涂料机或刮刀涂料机,将其涂布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离型膜上,并且通过热空气干燥机(100℃,3min)热干燥。在热干燥之后,将膜立即在23℃气氛冷却以给出在干燥之后具有20μm的厚度的聚烯烃膜。当在甲苯中的溶解性差时,可以按需要将其通过加热溶解。将所获得的聚烯烃膜切割为矩形条(长度30mm×宽度100mm),并且在纵向用其短侧作为轴紧密地卷绕,同时从离型膜剥离,从而获得棒状样品(长度30mm)。
对该棒状样品在23℃气氛下在夹头之间的距离10mm和拉伸速率50mm/min的条件下通过拉伸测试机(由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Autograph AG-IS型)进行拉伸测试,并且此时获得应力-应变曲线。由在应力-应变曲线中拉伸刚开始之后曲线的倾斜角计算弹性拉伸模量。此外,确定当棒状样品断裂时的应力作为拉伸断裂应力。
具有不大于10MPa的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和不大于8MPa的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的聚烯烃(A-1)的实例包括TAFMER P-0080K、TAFMER P-0280、TAFMER A-35070S、TAFMER P-0680、TAFMER P-0180、TAFMER P-0480、TAFMER P-0275、TAFMER P-0775(全部是乙烯系α-烯烃共聚物,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等。
剥离剂中聚烯烃的含量为优选80-99重量%,更优选90-98重量%。当该含量小于80重量%时,剥离力倾向于显著地变大。另一方面,当该含量超过99重量%时,难以获得足够的剥离剂层强度,因为交联组分的量太小。作为含量标准的“剥离剂”不包括有机溶剂的量。
[异氰酸酯]
本发明的剥离剂含有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可以是芳族异氰酸酯和脂族异氰酸酯中的任意类型。脂族异氰酸酯可以是链脂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中的任意类型。在这些中,芳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是优选的。因为芳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与聚烯烃具有低相容性,因此即使使用这些,也不影响剥离剂层的可剥离性。另一方面,与聚烯烃不相容的芳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局部地存在于所要形成的剥离剂层与基材之间,并且极大地贡献于这些的粘附性的提高。
为形成在基材附着性和耐热性上出色的剥离剂层,异氰酸酯优选为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更优选选自由芳族多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再优选选自由芳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加合物。
芳族二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联甲苯胺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等。在这些中,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
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聚酸二异氰酸酯、原冰片烷二异氰酸酯、反式-环己烷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在这些中,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是优选的。
多元醇的实例包括脂族多元醇如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二三羟甲基丙烷、二季戊四醇等,优选是三羟甲基丙烷。
多异氰酸酯的实例包括在端部含有异氰酸酯基团的化合物,其通过使上述多元醇与过量的上述芳族二异氰酸酯或上述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反应获得。此外,芳族二异氰酸酯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的多聚体(例如,异氰脲酸酯形式)作为多异氰酸酯也是优选的。芳族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加合物优选是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加合物,更优选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加合物。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加合物在反应性上是出色的并且可以获得出色基材附着性。此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加合物优选是氢化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的加合物。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剥离剂中异氰酸酯的含量为优选0.5-20重量份,更优选1.0-15重量份,再优选1.5-10重量份。当以这样的含量使用异氰酸酯时,在没有剥离剂的短储存时间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获得对基材更出色粘附性。
[聚烯烃多元醇]
本发明的剥离剂含有一种或多种类型的聚烯烃多元醇。当形成剥离剂层时聚烯烃多元醇用于与异氰酸酯反应。聚烯烃多元醇优选为与聚烯烃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的一类。
聚烯烃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Mn)为优选1500-50000,更优选1500-4000,再优选1500-3000。具有在这样的范围内的Mn的聚烯烃多元醇对于聚烯烃和异氰酸酯都具有合适的溶解性。因此,这种聚烯烃多元醇可以提高剥离剂层的强度和耐热性并且,另一方面,不影响剥离剂层的外观。当Mn在上述之外时,有时获得具有白雾状外观的剥离剂层。此外,当Mn在上述范围内时,获得具有小剥离力的剥离剂层,因为得自聚烯烃多元醇的羟基在剥离剂层与基材相反侧上并且异氰酸酯不位于其中的部分中不过量存在。此外,当Mn在上述范围内时,异氰酸酯和聚烯烃多元醇可以在基材侧上并且异氰酸酯位于其中的剥离剂层部分中适当地反应,从而获得对基材更出色的粘附性。
在本发明中,对聚烯烃多元醇的类型没有特别地限定。其实例包括聚乙烯系多元醇、聚丙烯系多元醇、聚丁二烯多元醇、氢化聚丁二烯多元醇、聚异戊二烯多元醇、氢化聚异戊二烯多元醇等。在这些中,考虑到与聚烯烃的相容性和对剥离力的影响,氢化聚异戊二烯多元醇和聚异戊二烯多元醇是优选的。
此外,考虑到剥离剂层的强度和硬化性,聚烯烃多元醇优选具有不少于20的羟基值(mg KOH/g)。另一方面,考虑到对剥离力的影响,它优选为不大于75。羟基值(mg KOH/g)更优选为25-60。
在本发明中,聚烯烃多元醇可以是可商购的产品。作为这种可商购的产品,可以提到,例如,聚bdR-45HT(羟基-封端的液体聚丁二烯:Mn=2800,羟基值=46.6mg KOH/g,由Idemitsu Kosan Co.,Ltd.制造)、聚ip(羟基封端的液体聚异戊二烯:Mn=2500,羟基值=46.6mg KOH/g,由IdemitsuKosan Co.,Ltd.制造)、Epole(羟基-封端的液体氢化聚异戊二烯:Mn=2500,羟基值=50.5mg KOH/g,由Idemitsu Kosan Co.,Ltd.制造)、GI-1000(含有羟基的液体氢化聚丁二烯:Mn=1500,羟基值=60-75mg KOH/g,由Nippon Soda Co.,Ltd.制造)、GI-2000(含有羟基的液体氢化聚丁二烯:Mn=2100,羟基值=40-55mg KOH/g,由Nippon Soda Co.,Ltd.制造),GI-3000(含有羟基的液体氢化聚丁二烯:Mn=3000,羟基值=25-35mgKOH/g,由Nippon Soda Co.,Ltd.制造)等。这些聚烯烃多元醇的全体在常温下是液体。此外,也可以使用UNISTOLE P-801(16重量%的含有羟基的聚烯烃的甲苯溶液,其没有甲苯的产品是固体,羟基值40mg KOH/g,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
设定剥离剂中聚烯烃多元醇的含量以使得下式(I)中的值A优选为30-250,更优选40-200,再优选50-150:
A=聚烯烃多元醇的羟基值(mg KOH/g)×聚烯烃多元醇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的重量份  (I)。当值A小于30时,剥离剂层的强度倾向于不足,并且当其大于250时,剥离剂层的剥离力倾向于过高。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本发明的剥离剂的特征在于含有非有机锡化合物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作为氨基甲酸酯催化剂。可以使用仅一种类型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类型。本发明中的“有机锡化合物”意指具有锡-碳(Sn-C)键的化合物或盐并且包括,‘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等。另一方面,“非有机锡化合物”意指不具有锡-碳键的化合物或盐。
本发明中的“金属配合物”是具有中心金属和配体的化合物或盐,其中这些通过配位键连接。该金属配合物不包括没有配位键的简单金属盐,例如,金属羧酸盐。具有配位键的金属配合物与仅通过离子键形成的金属盐比较可以显示在有机溶剂中出色溶解性。金属羧酸盐显示在有机溶剂中差的溶解性以及在剥离剂组分中差的溶解性。因此,当使用金属羧酸盐时在涂布的剥离剂溶液的干燥步骤中涂布表面的外观有时变差。
从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方面,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优选具有有机配体,更优选金属螯合催化剂。这里,“金属螯合催化剂”意指其中金属原子和有机多齿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螯合环的化合物或盐。“螯合环”是指其中有机多齿配体的两个以上配位原子配位至中心金属以使得配位原子夹着中心金属的环结构。金属螯合催化剂的实例包括其中乙酰丙酮配位至中心金属等的乙酰丙酮金属配合物。
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促进异氰酸酯和聚烯烃多元醇的氨基甲酸酯反应,并且作用为形成在对基材的粘附性上出色的剥离剂层。为了促进该反应,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优选为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钛配合物催化剂、锌配合物催化剂、锆配合物催化剂、铝配合物催化剂和铁配合物催化剂;更优选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钛配合物催化剂、锌配合物催化剂、锆配合物催化剂和铝配合物催化剂。这些钛配合物催化剂、锌配合物催化剂、锆配合物催化剂、铝配合物催化剂和铁配合物催化剂优选是金属螯合催化剂。
多种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可商购的,并且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可商购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此外,多种有机配体,尤其是能够形成金属螯合催化剂的多种多齿配体,是可商购的。因此,还可以使用通过组合可商购的有机配体和金属而制备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可商购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钛螯合催化剂如可得自Matsumoto Trading Co.,Ltd.的Orgatix TC-100(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丙酮)钛)、Orgatix TC-401(四乙酰丙酮钛)、Orgatix TC-200(二辛氧基双(亚辛基甘醇酸钛))和Orgatix TC-750(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锆螯合催化剂如Orgatix ZC-150(四乙酰丙酮锆,粉末型)、Orgatix ZC-700(四乙酰丙酮锆,溶液)、Orgatix ZC-540(三丁氧基单乙酰丙酮锆)、OrgatixZC-570(单丁氧基乙酰丙酮双(乙基乙酰丙酮)锆)和Orgatix ZC-580(二丁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锆);以及铝螯合配合物如Orgatix AL-80(三乙酰丙酮铝)等。在这些中,Orgatix TC-401、Orgatix ZC-150和Orgatix ZC-700是优选的,并且Orgatix TC-401是更优选的。
此外,可商购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实例包括锆螯合催化剂如由KING INDUSTRIES制造的K-KAT4205(乙酰丙酮锆配合物)和K-KATA209((6-甲基-2,4-庚二酮)锆配合物);锌胺催化剂如K-KAT XK-614和K-KAT XK-622;以及铝螯合催化剂如K-KAT5218(双(乙酰乙酸乙酯)单乙酰丙酮铝)等。在这些中,K-KAT4205、K-KAT A209、K-KAT XK-614和K-KAT5218是优选的,K-KAT4205、K-KAT A209和K-KAT5218是更优选的,并且K-KAT A209是再优选的。
此外,可商购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实例包括SUNNYCATTC-100(二异丙氧基钛双(乙酰乙酸乙酯),其也称作二异丙氧基双(乙酰乙酸乙酯)钛),由Nitto Kasei Co.,Ltd.制造;四乙酰丙酮钛(也称作四乙酸乙酸酯钛)、四庚二酮钛(也称作四(四甲基庚二酮)钛)、四乙酰丙酮锆(也称作四乙酸乙酸酯锆)、四甲基庚二酮锆、乙酰丙酮铁(也称作三乙酰丙酮铁(III))和四甲基庚二酮铁(也称作三(四甲基庚二酮)铁(III)),由Yamanaka HutechCorporation制造;ALCH((乙酰乙酸乙酯)二异丙醇铝)、ALCH-TR(三(乙基乙酰乙酸)铝),Alumichelate M((烷基乙酰乙酸酯)二异丙醇铝),Alumichelate D(双(乙酰乙酸乙酯)单(乙酰丙酮)铝)和AlumichelateA(W)(三(乙酰丙酮)铝),其由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制造;三(乙酰乙酸乙酯)铝(也称作三(乙酰丙酮)铝)、四(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锆(IV)、乙酰丙酮铁(III)和三(2,2,6,6-四甲基-3,5-庚二酮)铁(III),由Wako Pure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和Nacem Aluminium(三(乙酰丙酮)铝)、Nacem Zirconium(四(乙酰丙酮)锆)、Nacem Titanium(二丁氧基双(乙酰丙酮)钛)和Nacem Ferric Iron(三乙酰丙酮铁(III)),由NIHON KAGAKUSANGYO CO.,LTD.制造,等。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聚烯烃,剥离剂中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含量为优选0.1-2.5重量份,更优选0.2-2.0重量份,再优选0.3-1.5重量份。当该含量少于0.1重量份时,催化剂作用有时变得不足。当该含量超过2.5重量份时,有时出现如剥离剂层的高剥离力和剥离剂的储存时间缩短的问题。
这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含量表示仅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量。例如,当通过将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溶解在溶剂中获得催化剂溶液时,如使用在下面提到的实施例中所要使用的“K-KAT4205”时,含量意指除了溶剂的量之外的仅金属配合物催化剂的量。
[任选组分]
本发明的剥离剂可以含有一种以上类型的任选组分。例如,当需要具有低剥离力的剥离剂层时,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液体烃作为剥离剂中的任选组分。这里,本发明中的“液体烃”意指具有5-1500Pa·s的在38℃的粘度的烃,其根据JIS K7117-1:1990测量(在下文中有时缩写为“38℃粘度”)。使用这种液体烃,剥离剂层的剥离力的速率依赖性可以在不降低粘合带的粘合力的情况下降低。
液体烃的38℃粘度通常为5-1500Pa·s,优选5-1300Pa·s。当38℃粘度少于5Pa·s时,剥离力的速率依赖性有时不显著地降低。当具有小于5Pa·s的38℃粘度的液体烃的量增加至足以降低剥离力的速率依赖性时,粘合带的粘合力降低。另一方面,当38℃粘度超过1500Pa·s时,液体烃的可流动性在为使用离型材料和粘合带的假定温度的10-30℃附近降低,并且因此,剥离力的速率依赖性有时不显著地降低。
液体烃的实例包括不饱和烃聚合物等。这里,本发明中的“不饱和烃聚合物”不仅用于意指聚合物也指低聚物。从相容性的方面,液体烃优选为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乙烯和具有3-5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烃的液体共聚物、具有3-5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烃碳的液体均聚物和具有3-5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烃的液体共聚物。具有3-5个碳原子的不饱和烃的实例包括丙烯、1-丁烯、异丁烯、2-丁烯、丁二烯、1-戊烯、2-戊烯、异戊烯、异戊二烯等。液体烃更优选是选自由以下各项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液体乙烯-烯烃共聚物、液体聚丁二烯、液体聚异戊二烯、液体氢化聚丁二烯、液体氢化聚异戊二烯和液体聚异丁烯。液体烃可以通过已知方法制造,例如,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等。
作为液体烃,可以使用可商购的产品。可商购的液体烃的实例包括LUCANT HC-600(38℃粘度=8.5Pa·s),HC-2000(38℃粘度=34Pa·s)(以上全部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KURAPRENE LIR-30(38℃粘度=74Pa·s),LIR-50(38℃粘度=480Pa·s),LIR-290(38℃粘度=1000Pa·s),LBR-300(38℃粘度=280Pa·s)(以上全部由KURARAY CO.,LTD.制造),Nisseki聚丁烯HV-100、HV-300、HV-1900(以上全部由NIPPON OILCORPORATION制造),Nissan聚丁烯10N、30N、200N(以上全部由NOFCORPORATION制造)等。
当使用液体烃时,相对于总共100重量份的聚烯烃和液体烃,所述液体烃在剥离剂中的含量为优选3-30重量份,更优选4-20重量份,再优选5-15重量份。当该含量少于3重量份时,剥离速度依赖性有时不显著地降低。相反,当它超过30重量份时,剥离剂层的强度有时降低,并且粘合带的粘合力有时归因于液体烃至粘合带的粘合剂层的转移而降低。
当需要时,本发明的剥离剂可以含有除上述聚烯烃之外的树脂、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如受阻胺光稳定剂等、抗静电剂、填料、颜料如炭黑、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等。
2.离型材料
本发明还提供具有基材和剥离剂层的离型材料。本发明的离型材料的特征在于具有在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由本发明的剥离剂形成的剥离剂层。基材和剥离剂层按以下顺序说明。
[基材]
虽然对本发明中的基材没有特别地限定,基材优选为塑料膜,因为它具有光滑的表面。塑料膜的实例包括聚酯膜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和聚烯烃膜如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可以使用纸如牛皮纸、玻璃纸或高级纸张作为基材。作为纸基材,优选是用塑料如聚乙烯层压或密封的一类以便防止剥离剂过量浸入基材。可以事先按需要对基材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
对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地限定,并且可以依赖于使用目的适当地确定。当使用塑料膜作为基材时,其厚度一般为约12-250μm,优选16-200μm,更优选25-125μm。
此外,基材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含有抗氧化剂、UV吸收剂、光稳定剂如受阻胺光稳定剂等、抗静电剂、填料、颜料如炭黑、氧化钙、氧化镁、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钛等,等。
[剥离剂层]
剥离剂层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本发明的剥离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以制备剥离剂溶液,将所获得的剥离剂溶液涂布至基材,并且将其干燥。
可以使用仅一种类型的有机溶剂,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两种以上类型。在剥离剂溶液中优选将有机溶剂的含量在95-99.9重量%的范围内调节。
对有机溶剂没有特别地限定,条件是可以均匀地溶解剥离剂。然而,因为本发明的剥离剂含有聚烯烃作为主要组分,有机溶剂优选为仅一种类型的烃溶剂、两种以上类型的烃溶剂的混合溶剂,或烃溶剂与其他溶剂的混合溶剂。当使用混合溶剂时,在混合溶剂中,烃溶剂的含量为优选不少于50重量%,更优选不少于70重量%,再优选不少于90重量%。烃溶剂的实例包括脂族烃如正己烷、正庚烷等,脂环烃类如环己烷等,芳族烃如甲苯、二甲苯等。其他溶剂的实例包括酮如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乙酰丙酮等,酯如乙酸乙酯等,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等,等。从剥离剂溶液提高的存储时间的方面,烃溶剂和乙酰丙酮的混合溶剂,以及烃溶剂和叔丁醇的混合溶剂是优选的。
对剥离剂溶液的涂布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并且可以使用任意已知方法,例如,使用单面上胶辊涂布机、珠粒涂布机、棒涂机、Mayer棒涂机、模涂机、凹版印刷涂布机等的方法。同样,对干燥方法没有特别地限定,并且可以使用任意已知方法。常用的干燥方法是热空气干燥。虽然用于热空气干燥的温度随着基材的耐热性变化,它通常为约80-150℃。
干燥之后剥离剂层的厚度为优选30-500nm,更优选45-400nm,再优选60-300nm。当该厚度小于30nm时,剥离剂层的剥离力有时变得过大。相反,当它超过500nm时,有时出现基材容易堵塞和当将离型材料以卷的形式卷绕时剥离剂层产生接触的问题,以及剥离剂层的高剥离力的问题。
在离型材料中,在剥离剂层与基材之间可以形成其他层,条件是剥离剂层存在于最外侧的表面上。剥离剂层优选直接形成在基材上。
3.具有离型材料的粘合带
本发明还提供具有粘合剂层和本发明的离型材料的粘合带,其中粘合剂层与离型材料的剥离剂层接触。
对要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没有特别地限定。粘合剂的实例包括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聚酯系粘合剂等。在这些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和聚酯系粘合剂是优选的。其中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和聚酯系粘合剂形成粘合剂层的具有离型材料的粘合带显示稳定的可剥离性。
丙烯酸类粘合剂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使用通过通常使用的聚合方法如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或UV聚合获得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体树脂,按需要向其加入多种添加剂如交联剂、增粘剂、软化剂、抗老化剂和填料。
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实例包括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作为主要组分,并且,在需要的情况下,其他单体(例如,含有羟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含有羧基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等,苯乙烯系单体如苯乙烯等,乙烯基酯如乙酸乙烯酯等,等)作为可共聚改性单体的单体混合物的共聚物。
聚酯系粘合剂的实例包括含有含作为固有多元醇组分的脂族碳酸酯二醇的聚酯系聚合物(例如,通过二醇组分如丁二醇等与碳酸酯化合物如碳酸亚乙酯等的反应获得的碳酸酯二醇,等)作为基体树脂的粘合剂。
粘合剂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形成,例如,将粘合剂溶液涂布至离型材料的剥离剂层,并且干燥。此外,可以将粘合剂溶液涂布至除离型材料的基材之外的基材上并且干燥以形成粘合剂层,并且可以将其粘附至离型材料的剥离剂层。此外,离型材料的粘合剂层可以通过将可商购的粘合带粘附至离型材料的剥离剂层而形成。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考虑到粘附性等适当地确定,并且它为优选3-100μm,更优选5-90μm,再优选10-80μm。
4.具有剥离剂层的粘合带
本发明还提供具有基材、粘合剂层和剥离剂层的粘合带。本发明的粘合带的特征在于它具有剥离剂层,其由本发明的剥离剂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并且在基材其上有剥离剂层的另一个表面上不形成粘合剂层。在下面,该实施方案的剥离剂层有时也称为“处理过的背面层”,并且该实施方案的粘合带有时也称为“具有处理过的背面层的粘合带”。
具有处理过的背面层的粘合带可以呈现任意棒状卷绕形式和叠层形式。在两种形式中,将粘合剂层通过处理过的背面层保护。
在具有处理过的背面层的粘合带中,可以将粘合剂层和处理过的背面层直接形成在基材上,并且可以在这些层与基材之间形成其他层。然而,粘合剂层和处理过的背面层都需要存在于最外侧的表面上。以这种方式,当将粘合带卷绕成辊时,或当将粘合带以片形式层压时,粘合剂层可以通过与粘合剂层接触的处理过的背面层而得到保护。粘合剂层和处理过的背面层都优选直接形成在基材上。
对用于形成具有处理过的背面层的粘合带的粘合剂层所要使用的粘合剂没有特别地限定。其粘合剂的实例包括对于具有离型材料等的粘合带说明的那些。此外,作为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方法,可以采用与对于具有离型材料的粘合带所解释的那些相似的方法。
作为用于形成处理过的背面层的方法,可以采用与对于具有离型材料的粘合带所说明那些相似的方法。从剥离力的方面,处理过的背面层的厚度为优选30-500nm,更优选45-400nm,最优选60-300nm。
5.物理性质、特性等
在本说明书中,通过以下方法测量物理性质、特性等。
(1)密度
根据ASTM D1505测量的值
(2)熔体流动速率(230℃)
根据ASTM D1238测量的值
(3)数均分子量
根据ASTM D2503测量的值
(4)羟基值
根据JIS K1557:1970测量的值
实施例
在下文中通过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然而,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以下各项,除非另作说明,“份”和“%”分别显示“重量份”和“重量%”。
1.剥离剂组分
在下面描述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剥离剂组分。
(1)聚烯烃
TAFMER P-0280(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87摩尔%,丙烯:13摩尔%),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MFR(230℃):5.4g/10min,密度:0.87g/cm3,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5.1MPa,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3.3MPa)
TAFMER A-35070S(乙烯-1-丁烯共聚物(乙烯:85摩尔%,1-丁烯:15摩尔%),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MFR(230℃):65g/10min,密度:0.87g/cm3,在23℃的弹性拉伸模量:3.5MPa,在23℃的拉伸断裂应力:2.1MPa)
(2)聚烯烃多元醇
Epole(羟基-封端的液体氢化聚异戊二烯,Mn:2500,羟基值:50.5mgKOH/g,由Idemitsu Kosan Co.,Ltd.制造)
(3)异氰酸酯
CORONATE L(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在乙酸乙酯中的75%溶液,一个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数:3,由Nippon PolyurethaneIndustry Co.,Ltd.制造)
TAKENATE D110N(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的加合物在乙酸乙酯中的75%溶液,一个分子中的异氰酸酯基数:3,由MitsuiChemicals,Inc.制造)
(4)液体烃
LUCANT HC-2000(乙烯-α-烯烃共聚低聚物,38℃粘度:34Pa·s,由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
(5)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K-KAT4205(乙酰丙酮锆配合物在乙酰丙酮中的溶液,金属配合物含量:约1%,由KING INDUSTRIES制造)
K-KAT A209((6-甲基-2,4-庚二酮)锆配合物的溶液,金属配合物含量:约14%,由KING INDUSTRIES制造)
K-KAT XK-614(锌胺催化剂,由KING INDUSTRIES制造)
K-KAT5218(双(乙酰乙酸乙酯)单乙酰丙酮铝在聚乙二醇和乙酰丙酮中的溶液,金属配合物含量:约63%,由KING INDUSTRIES制造)
Orgatix TC-401(四乙酰丙酮钛在异丙醇中的溶液,金属配合物含量:约65%,可得自Matsumoto Trading Co.,Ltd.)
Nacem Ferric Iron(三乙酰丙酮铁(III),由NIHON KAGAKU SANGYOCO.,LTD.制造)
(6)除金属配合物催化剂之外的催化剂
二月桂酸二丁基锡(IV)(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由Wako Pure ChemicalIndustries,Ltd.制造)
三亚乙基二胺(由NACALAI TESQUE,Inc.制造)
PUCAT25(辛酸铋在辛酸中的溶液,铋含量:25%,由NIHONKAGAKU SANNGYO CO.,LTD.制造)
NAPHTHEX Zr(环烷酸锆在溶剂油(mineral spirit)中的溶液,锆含量:4%,由NIHON KAGAKU SANGYO CO.,LTD.制造)
NIKKA OCTHIX Zn(辛酸锌在溶剂油中的溶液,锌含量:15%,由NIHON KAGAKU SANGYO CO.,LTD.制造)
(7)有机溶剂
甲苯
叔丁醇
乙酰丙酮
2.剥离剂溶液的制备
将相应的组分以表1和2中所示的份数混合,并且将混合物溶解在实施例1-6和比较例1-5中的甲苯中,实施例7和10中的甲苯和叔丁醇的混合溶剂(甲苯/叔丁醇的重量比=95/5)中,以及实施例8、9和11中的甲苯和乙酰丙酮的混合溶剂(甲苯/乙酰丙酮的重量比=99.1/0.9)中,以制备具有1.5%的固体含量的剥离剂溶液。表1和2中所示的催化剂的份数是所获得的催化剂自身的份数并且,当所获得的催化剂是溶液时,是全部催化剂溶液的份数。
3.剥离剂层的形成(离型材料的制备)
将所制备的剥离剂用Mayer棒#6涂布至38μm厚的聚酯膜,并且通过热空气干燥机在130℃×1min加热以给出离型材料。所获得的离型材料的剥离剂层的厚度为约150nm。
4.催化剂和剥离剂层的性质评价
将所使用的催化剂的性质(即,是或不是非有机锡化合物,以及在甲苯中的溶解性)描述在表3和4中。此外,表3和4还描述了所获得的剥离剂层的性质。在下面描述催化剂在甲苯中的溶解性的评价方法和剥离剂层的性质。
(1)催化剂在甲苯中的溶解性
将所使用的每种催化剂用甲苯稀释500重量倍以给出溶液。将稀释的溶液在23℃保持静置24小时,视觉观察其外观,并且根据以下标准评价在甲苯中的溶解性。
○:静置之后的稀释溶液与刚稀释之后比较未显示变化,并且是均匀且透明的。
×:静置之后的稀释溶液显示沉淀物如沉积物、悬浮物等。
(2)剥离剂层的外观
根据以下标准视觉评价所形成的剥离剂层的外观。
○:不均匀性和收缩(cissing)不存在,并且剥离剂层是均匀的。
×:存在条纹、斑点或无结构的不均匀和收缩,并且剥离剂层是不均匀的。
(3)剥离剂层对基材的粘附性
将剥离剂层的表面用手指摩擦3次并且根据以下标准评价状况。
○:没有改变或者表面呈现发白的雾状,但是没有剥离剂层的脱落。
×:剥离剂层成片脱落以产生像是通过摩擦橡皮产生的那样的碎渣,并且暴露出基材。
(4)剥离剂层的常态剥离力
将25mm宽度丙烯酸类粘合带No.31B(由NITTO DENKOCORPORATION制造)通过手动涂布机粘附至剥离剂层的表面,并且在23℃保存24小时。将离型材料通过拉伸测试机在180°方向上以3.0m/分钟的速率拉伸,并且在23℃气氛下测量常态剥离力。
(5)剥离剂层加热之后的剥离力
将25mm宽度丙烯酸类粘合带No.31B(由NITTO DENKOCORPORATION制造)通过手动涂布机粘附至剥离剂层的表面,在70℃加热24小时,并且在23℃冷却1-2小时。将离型材料通过拉伸测试机在180°方向上以3.0m/分钟的速率拉伸,并且在23℃气氛下测量加热之后的剥离力。
Figure BDA00003606104700251
如表3和4中所示,在使用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非有机锡化合物)的实施例1-11中,类似使用有机锡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的比较例1,获得具有出色性质的剥离剂层。相反,在使用三亚乙基二胺作为催化剂的比较例2中,以及使用金属羧酸盐作为催化剂的比较例3-5中,仅可以形成在对基材的粘附性上低劣的剥离剂层。此外,比较例3和5的剥离剂层具有不好的外观。此外,比较例3-5的剥离剂层显示高剥离力。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剥离剂可以形成在性质上出色的剥离剂层,而不使用在环境上有问题的有机锡化合物。具有这种剥离剂层的离型材料和粘合带可以优选用于与电子部件等相关的多种应用。

Claims (11)

1.一种剥离剂,所述剥离剂包含聚烯烃、异氰酸酯、聚烯烃多元醇和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非有机锡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具有有机配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金属螯合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金属配合物催化剂是选自由钛配合物催化剂、锌配合物催化剂、锆配合物催化剂、铝配合物催化剂和铁配合物催化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异氰酸酯是在一个分子中具有3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是选自由芳族多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多异氰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多异氰酸酯是选自由芳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加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加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其中所述聚烯烃多元醇具有1500-50000的数均分子量。
9.一种离型材料,所述离型材料具有基材和剥离剂层,其中所述剥离剂层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形成并且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10.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具有粘合剂层和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型材料,其中所述粘合剂层与所述离型材料的所述剥离剂层接触。
11.一种粘合带,所述粘合带具有基材、粘合剂层和剥离剂层,其中所述剥离剂层由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剥离剂形成,并且形成在所述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并且所述粘合剂层形成在所述基材的没有所述剥离剂层的另一个表面上。
CN2012800073158A 2011-02-04 2012-01-20 剥离剂、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Pending CN1033392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23219 2011-02-04
JP2011023219 2011-02-04
JP2011-201171 2011-09-14
JP2011201171 2011-09-14
JP2012-005041 2012-01-13
JP2012005041A JP5989995B2 (ja) 2011-02-04 2012-01-13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PCT/JP2012/051216 WO2012105341A1 (ja) 2011-02-04 2012-01-20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9217A true CN103339217A (zh) 2013-10-02

Family

ID=46602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73158A Pending CN103339217A (zh) 2011-02-04 2012-01-20 剥离剂、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309434A1 (zh)
JP (1) JP5989995B2 (zh)
CN (1) CN103339217A (zh)
WO (1) WO20121053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2085A1 (de) * 2008-02-29 2009-09-10 Basf Coatings Ag Kathodischer Elektrotauchlack enthaltend metallorganische Verbindung
JP2014031005A (ja) * 2012-07-13 2014-02-20 Nitto Denko Corp 光反応物層含有シートおよび光反応物層含有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EP2931522A4 (en) * 2012-12-12 2016-07-13 Saint Gobain Performance Plast MULTI-LAYER FILM HAVING A SELF-ADHESIVE LAYER
KR101628435B1 (ko) 2013-01-21 2016-06-08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점착 필름, 이를 위한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부재
US9382456B2 (en) 2013-06-21 2016-07-05 Samsung Sdi Co., Ltd. Adhesive film for polarizing plate, polarizing plat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optic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6098779A1 (ja) * 2014-12-18 2016-06-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離型層、離型層を備える成形体および離型剤
JP6511317B2 (ja) * 2015-03-30 2019-05-1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シート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CN108602338B (zh) * 2016-02-05 2020-08-28 尤尼吉可株式会社 脱模膜
CN109789688A (zh) * 2016-09-16 2019-05-21 琳得科株式会社 剥离片
JP2019104799A (ja) * 2017-12-11 2019-06-27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剤組成物及び剥離シー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2052A (ja) * 2001-09-07 2003-03-19 Tosoh Corp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製造用触媒組成物及び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3327947A (ja) * 2002-05-14 2003-11-1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
JP2004091776A (ja) * 2002-08-09 2004-03-2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離型フィルム
JP2007045980A (ja) * 2005-08-11 2007-02-22 Tosoh Corp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製造用触媒組成物及び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7197506A (ja) * 2006-01-24 2007-08-09 Tosoh Corp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製造用触媒及び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WO2011016539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WO2011040410A1 (ja) * 2009-09-29 2011-04-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19405B2 (en) * 2002-12-31 2005-07-1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Release composition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JP5000126B2 (ja) * 2005-11-15 2012-08-15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剥離剤組成物および剥離材
KR101479477B1 (ko) * 2007-11-08 2015-01-06 린텍 코포레이션 박리 시트 및 점착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82052A (ja) * 2001-09-07 2003-03-19 Tosoh Corp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製造用触媒組成物及び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3327947A (ja) * 2002-05-14 2003-11-1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
JP2004091776A (ja) * 2002-08-09 2004-03-25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離型剤および離型フィルム
JP2007045980A (ja) * 2005-08-11 2007-02-22 Tosoh Corp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製造用触媒組成物及び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JP2007197506A (ja) * 2006-01-24 2007-08-09 Tosoh Corp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製造用触媒及びポリウレタン樹脂の製造方法
WO2011016539A1 (ja) * 2009-08-07 2011-02-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WO2011040410A1 (ja) * 2009-09-29 2011-04-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09434A1 (en) 2013-11-21
JP2013076048A (ja) 2013-04-25
WO2012105341A1 (ja) 2012-08-09
JP5989995B2 (ja) 2016-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9217A (zh) 剥离剂、离型材料和粘合带
CN102597148B (zh) 表面改性的粘合剂
JP5463228B2 (ja)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US9567497B2 (en) Adhesive agent having adhesive blend of acrylate and styrene block copolymer
CN102549103A (zh)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JP5925478B2 (ja)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CN102575141A (zh) 剥离剂、分离材料及粘合带
JP2011524919A (ja)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からなる感圧接着材料
KR20060091251A (ko) 점착 테이프 및 점착제 조성물
CN102549092A (zh) 表面保护膜
EP3072938B1 (en) Surface-protecting film
JP2014015004A (ja) 離型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粘着テープ
CN102206470A (zh) 压敏胶粘带
CA2937601A1 (en) Adhesive tape
WO2019039306A1 (ja) 剥離検知ラベル
JP5514066B2 (ja)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EP1566407A1 (en) Release agent, layer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product, and layered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CN102206471A (zh) 压敏胶粘带
CN110249017B (zh) 粘合性树脂组合物、和包含其的层叠膜
WO2012105340A1 (ja) 剥離剤、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WO2012105338A1 (ja) 離型材
JP2014031005A (ja) 光反応物層含有シートおよび光反応物層含有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8526480A (ja) 感圧接着フィルム及び表面を保護するためのその使用
JP4442196B2 (ja) 離型剤、粘着性積層体および粘着性積層テープ
WO2012105339A1 (ja) 剥離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離型材および粘着テー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