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4401B -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4401B
CN102574401B CN201080042395.1A CN201080042395A CN102574401B CN 102574401 B CN102574401 B CN 102574401B CN 201080042395 A CN201080042395 A CN 201080042395A CN 102574401 B CN102574401 B CN 1025744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ediate transfer
printing
mark
ink ribbon
transfer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23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4401A (zh
Inventor
望月裕史
相原裕一
久保田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sca Corp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ca Corp,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c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744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4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44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44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7/00Mechanisms for manipulating page-width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e.g. carbon paper
    • B41J17/02Feed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05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where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receives the ink before transferring it on the printing material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质量高的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具备具有热敏头(9)和压板辊(12)的图像形成部、搬送中间转印膜(F)的介质搬送部、搬送墨带(R)的带搬送部、检测膜(F)中形成的第1标志的传感器(10)、以及按照来自传感器(10)的输出信息控制图像形成部、介质搬送部、带搬送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在搬送膜(F)以及带(R)的同时,在第1标志相比于传感器(10)的位置处于上游侧的第1标志的未检测状态下将头(9)压接到辊(12),在第1标志相比于传感器(10)的位置处于下游侧的第1标志已检测状态且膜(F)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对构成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特别涉及隔着墨带使热敏头和压板压接而在膜状的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制作信用卡、储蓄卡、驾照、ID卡等卡状的印刷介质,使用了隔着墨带使热敏头和压板辊压接而在膜状的中间转印介质(中间转印膜)上形成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的印刷装置。
这样的印刷装置一般构成为具备:具有热敏头和压板辊并能够在热敏头和压板辊相互分开了的退避位置与热敏头和压板辊压接了的印刷位置之间移动的图像形成部(印刷部)、搬送中间转印膜的中间转印膜搬送部、搬送墨带的墨带搬送部、检测在中间转印膜或墨带中针对每规定间隔形成的标志的传感器、以及依照用于在中间转印膜中形成图像的印刷命令或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息控制装置整体的微机。
在该种印刷装置中,在使中间转印膜和墨带进行了找正位置的状态下(使印刷开始位置与热敏头符合)使中间转印膜和墨带的搬送暂时停止,使热敏头从退避位置移动到印刷位置,再次使中间转印膜和墨带卷绕的同时进行印刷(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72949号公报、段落编号「0021」~「0022」)。
图11是示出在中间转印膜中形成图像时的微机控制动作的典型例的图。即,直至有印刷命令(转印要求)为止待机(步骤202),如果有印刷命令,则进行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的跳选(步骤204),去除在中间转印膜的反张力(Back tension)侧产生的松弛(步骤206),朝向压板辊压接热敏头(步骤208),对构成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的同时,搬送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从而在中间转印膜中形成图像(步骤210),使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倒卷(步骤212),而有备于接下来的印刷命令。
发明内容
但是,如果如专利文献1的印刷装置那样,在使中间转印膜F和墨带R进行了找正位置之后(图12所示的状态),用热敏头9和压板辊12进行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的压接,则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的搬送路径的轨道发生变化(参照图13)。即,如果在使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进行了找正位置之后使热敏头9和压板辊12压接,则印刷开始位置有可能偏移。
另外,虽然一边使中间转印膜卷绕一边实施图像形成,但在中间转印膜的卷筒的驱动中,一般使用步进马达。以往,印刷速度较慢,所以从印刷的初速度至印刷结束保持一定的速度(图14),但如果印刷速度变快,则马达在暂时加速之后转速才变得稳定(参照图15)。因此,存在如果在使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找正位置之后暂时使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的搬送停止,之后开始印刷,则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的搬送再次刚刚开始之后的印刷浓度、和之后的马达的旋转稳定后的印刷浓度发生变化这样的问题。
进而,在使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找正位置之后进行印刷(向中间转印膜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由于在使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的搬送停止时(找正位置完成时)产生的墨带的松弛,之后的印刷时的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的反张力不稳定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质量高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印刷装置,隔着墨带使热敏头和压板压接而在膜状的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具有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相互分开了的退避位置、与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压接了的印刷位置之间移动;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墨带搬送部,搬送所述墨带;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以及控制部,依照来自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控制所述印刷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并且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通过监视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而在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处于上游侧的所述第1标志的未检测状态下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处于下游侧的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且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或者之后,对构成所述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
在第1方式中,还具备第2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墨带中形成的第2标志,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通过监视所述第1以及第2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而在所述未检测状态下使所述墨带的规定位置就位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规定位置,之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处于下游侧的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且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都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或者之后,对构成所述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另外,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并且对构成所述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之前,对所述热敏头进行预备通电。进而,所述墨带通过以面顺序配设多个颜色的墨水而构成,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一个颜色的印刷结束之后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便通过监视所述第1以及第2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而逆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直至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到达向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图像形成时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使所述墨带的下一个颜色的墨水的规定位置就位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规定位置。此时,所述第2标志由以面顺序配设的所述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至少一个颜色的墨水构成。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一种印刷装置,隔着墨带使热敏头和压板压接而在膜状的中间转印介质的印刷区域中形成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所述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具有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相互分开了的退避位置、与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压接了的印刷位置之间移动;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墨带搬送部,搬送所述墨带;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以及控制部,依照来自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控制所述印刷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之后,在朝向所述印刷部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的状态下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一边进行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的搬送一边开始印刷。
在第2方式中,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且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之前,向在将所述印刷区域的前端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设为L1、将所述第1标志至第1标志检测部的距离设为L2时L1>L2的关系成立的位置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另外,还具备第2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墨带中形成的第2标志,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且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之前,向在将所述印刷区域的前端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设为L1、将所述第1标志至第1标志检测部的距离设为L2、将所述墨带的印刷开始位置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设为L3时L1>L2以及L1=L3的关系成立的位置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在该情况下,所述墨带通过以面顺序配设多个颜色的墨水而构成,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一个颜色的印刷结束之后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直至所述第1标志通过第1标志检测部,进行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逆搬送,根据所述第2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向所述墨带的下一个颜色的印刷开始位置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成为与所述L1相同的位置搬送所述墨带。此时,第2标志由所述以面顺序配设的所述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至少一个颜色的墨水构成。
进而,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3方式提供一种印刷方法,隔着墨带使热敏头和压板压接而在膜状的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所述印刷方法包括:检测步骤,在使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不压接的状态下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压接步骤,根据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第1标志的检测信息,隔着所述墨带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将所述热敏头以及所述压板中的某一个压接到另一个;搬送步骤,在使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压接了的状态下搬送所述墨带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再检测步骤,再次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以及图像形成步骤,根据在所述再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第1标志的检测信息,在使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压接了的状态下,开始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图像,在所述搬送步骤中开始了所述墨带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搬送之后,不使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的搬送停止,而执行所述标志再检测步骤以及所述图像形成步骤。
在第3方式中,还包括:对位步骤,在所述压接步骤之前,检测所述墨带中形成的第2标志而进行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和所述墨带的对位。为了进行所谓彩色印刷,在所述墨带中,以面顺序配置有用于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多个颜色的图像的多个颜色的墨水,并且形成有位置检测用的第2标志,在所述图像形成步骤中,包括:压接解除步骤,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所述墨带的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一个颜色的墨水进行的图像形成结束之后,解除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的压接;移动步骤,在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的压接被解除了的状态下,相比于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压接的压接位置使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移动到上游侧;对位步骤,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以及所述墨带中形成的第2标志而进行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和所述墨带的对位;再压接步骤,根据在所述对位步骤中检测到的第1标志的检测信息,隔着所述墨带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将所述热敏头以及所述压板中的某一个再次压接到另一个;搬送步骤,在使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再压接了的状态下搬送所述墨带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再检测步骤,再次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以及下一个墨水图像形成步骤,根据在所述再检测步骤中检测到的第1标志的检测信息,在使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再压接了的状态下,开始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进行所述墨带以面顺序配置的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所述一个颜色的墨水的接下来的墨水的图像形成。此时,所述第2标志由以面顺序配设的所述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至少一个颜色的墨水构成。
根据本发明,搬送中间转印介质以及墨带的同时,在搬送到印刷开始位置时或者之后原样地(不使搬送停止)对构成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而向中间转印介质形成图像,所以不会由于热敏头和压板的压接所致的轨道变更而使中间转印介质的印刷开始位置产生偏移,并且直至图像形成不会使中间转印介质和墨带的搬送停止,所以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墨带搬送部的搬送速度稳定,并且在中间转印介质和墨带中不会产生松弛而使反张力变得恒定,所以能够得到印刷质量提高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示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3是详细示出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框图。
图4是墨带以及中间转印膜的说明图,(A)是示意地示出墨带的正面图、(B)是示意地示出中间转印膜的剖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机执行的印刷例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的搬送的动作说明图,(A)是中间转印膜中形成的第1标志相比于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处于图像形成(印刷)时的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而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未检测到第1标志的状态、(B)是第1标志相比于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处于图像形成时的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而热敏头移动到印刷位置的状态、(C)是由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第1标志之后中间转印膜处于印刷开始位置前而对热敏头开始了预备通电的状态、(D)是从(C)进一步搬送中间转印膜和墨带而到达印刷开始位置的状态、(E)是印刷结束的状态、(F)是在热敏头移动到退避位置之后使中间转印膜以及墨带倒卷的状态。
图7是示意地示出墨带的印刷开始位置与中间转印膜的印刷开始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A)示出中间转印膜的一个画面量的印刷开始位置与墨带的Y(黄色)的印刷开始位置的关系、(B)示出中间转印膜的一个画面量的印刷开始位置与接着墨带的Y以面顺序配设的M(品红)的印刷开始位置的关系。
图8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热敏头的温度,示出向热敏头的预备通电以及与通电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9是示意地示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10是示意地示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11是以往的印刷装置的控制部的微机执行的印刷例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地示出以往的印刷装置的热敏头和压板辊相互分开了的退避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示意地示出以往的印刷装置的热敏头和压板辊压接了的印刷位置的说明图。
图14是示出成为以往的印刷装置的中间转印膜的搬送驱动源的低速马达的转速与时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5是示出成为以往的印刷装置的中间转印膜的搬送驱动源的高速马达的转速与时间的关系的特性图。
图16是示意地示出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的主要部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17是示出在其他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中在中间转印膜中形成第1标志以及接下来的印刷区域的跳选用的标志的工序的平面图,(A)示出中间转印膜的初始状态、(B)示出第1标志的形成工序、(C)示出接下来的印刷区域的跳选用的标志的形成工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通过对卡状的记录介质(以下称为卡)转印图像而印刷的印刷装置的实施方式。
(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在成为外壳的框体2内,主要包括:成为卡的供给源的卡供给部3;沿着大致水平直线状的卡搬送路径搬送从卡供给部3供给的卡的卡搬送部;配置于卡搬送部的与卡供给部3相反的端部而用于在夹紧(夹持)了卡的状态下使其转动规定角度的卡转动部4;构成为具有热敏头9和压板辊12的作为印刷部的图像形成部;搬送作为中间转印介质的中间转印膜F的中间转印膜搬送部;搬送墨带R的墨带搬送部;用于将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卡的图像转印部;用于取得位置信息的各种传感器;以及控制印刷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部40。
<卡供给部>
卡供给部3具有层叠状地收容多个空卡的卡堆垛器。在卡堆垛器的面对卡搬送路径的位置,配置了具有仅容许通过1张卡的开口槽的堆垛器侧板26(参照图2),在卡堆垛器的底部,压接配置有通过旋转而将卡堆垛器中层叠收容的多个空卡中的位于最底部的空卡逐张送出到大致水平直线状的卡搬送路径的卡供给辊18。
<卡搬送部>
卡搬送部为了沿着卡搬送路径搬送卡,包括由配置于下侧的驱动卡搬送辊19和配置于上侧的从动卡搬送辊19构成的第1卡搬送辊对、由配置于第1卡搬送辊对的下游侧且由驱动卡搬送辊19和从动卡搬送辊19构成的第2卡搬送辊对、配置于第2卡搬送辊对的下游侧的压板辊27(还构成图像转印部)、配置于压板辊27的下游侧的驱动卡搬送辊19。
另外,对第1卡搬送辊对的从动卡搬送辊19压接配置了对该从动卡搬送辊19(甚至卡的表面)进行清洗且在表面涂敷了粘着性物质的清洗辊30(参照图2)。另外,在第1卡搬送辊对的卡搬送方向上流侧附近配设了卡供给传感器15,在第2卡搬送辊对的卡搬送方向下游侧附近配设了卡找正位置传感器16,在卡搬送部的最下游的位置且卡转动部4的上游侧配置了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这些传感器例如能够由透射一体型、反射一体型传感器构成,检测在卡搬送路径上搬送的卡的卡端。
<卡转动部>
卡转动部4由夹持卡的两端部的2个压紧辊对以及夹持中央部的从动辊对构成,为了防止这些辊对与卡一起转动而使卡变位,卡转动部4整体的转动和压紧辊对的旋转被独立驱动。另外,在图2中,还示出了使卡转动了90°(或者270°)的状态,附加了斜线的辊是驱动辊,没有斜线的辊是从动辊。
如图2所示,在卡转动部4的周围,分别配设了:在卡是磁卡的情况下对磁条磁记录信息并且读取所记录的磁信息来进行验证(记录确认)的磁写入部23;在卡是IC卡的情况下对内置的IC存储电子信息并且读取所存储的电子信息来进行验证的IC写入部24;以及在通过验证判明为磁卡、IC卡是不良时,用于废弃收容不良卡的排出箱25。卡转动部4通过转动规定角度,使所夹持的卡朝向磁写入部23、IC写入部24以及排出箱25的接受口而就位,通过对2个压紧辊对进行旋转驱动能够搬送到各个接受口。另外,磁写入部23以及IC写入部24的接受口从卡转动部4的中心在直线上的位置形成。
<图像形成部>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部构成为能够在相互分开位置与印刷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相互分开位置是热敏头9从在固定位置能够旋转地配置的压板辊12相互分开的位置(图1所示的状态),所述印刷位置是热敏头9压接到压板辊12的位置(热敏头9隔着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压接到压板辊12的外周的位置、例如参照图6(B))。如图1所示,在压板辊12与热敏头9之间介有后述中间转印膜F和墨带R。图像形成部通过依照控制部40的命令(缓冲存储器40G(参照图3)中保存的图像/文字等画信息的印刷命令),在印刷位置处,针对墨带R对构成热敏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而在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图像(镜像)。
<中间转印膜搬送部>
中间转印膜搬送部具有:供给中间转印膜F的膜供给部5;卷绕中间转印膜F的膜卷绕部6;以及高精度地搬送中间转印膜F的作为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的一部分的膜主搬送辊13。对于膜供给部5的线(spool)轴,将能够高速正逆旋转的DC马达M1作为旋转驱动源,对于膜卷绕部6的线轴,将能够高速正逆旋转的DC马达M2作为旋转驱动源,对于膜主搬送辊13,将能够高速正逆旋转的步进马达M3作为旋转驱动源。另外,在这些高速马达中,如图15所示,在马达加速时找正位置,在定速时进行印刷。膜主搬送辊13不仅是通过图像形成部向中间转印膜F形成(印刷)图像时的中间转印膜F的搬送,而且还用于通过图像转印部将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卡时的中间转印膜F的反张力的管理。
另外,中间转印膜搬送部具有:用于在搬送中间转印膜F时变更搬送方向的多个滚子22;以及能够在隔着中间转印膜F对膜主搬送辊13压接的夹紧位置与从膜主搬送辊13相互分开的相互分开位置之间移动的2个夹紧滚子21。在这样的夹紧滚子21的夹紧位置与相互分开位置之间的移动驱动源中,例如,能够使用磁式的活塞。
在配置于膜卷绕部6的附近的滚子22的下侧,配置有检测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的标志(以下,将该标志称为第1标志)的作为第1标志检测部的一部分的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在该滚子22与夹紧滚子21中的接近该滚子22的夹紧滚子21之间大致垂直地搬送中间转印膜F。另外,在另一方的夹紧滚子21与配置于其下侧的滚子22之间也大致垂直地搬送中间转印膜F。在两者之间,配置有用于在将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卡时检测中间转印膜的标志的转印用找正位置传感器14。在该滚子22与配置于膜供给部5的附近的滚子22之间,大致水平地搬送中间转印膜F(为便于说明,将大致水平地搬送该中间转印膜F的部位称为水平搬送部位)。另外,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转印用找正位置传感器14也与上述传感器同样地,例如由透射一体型、反射一体型传感器构成。
<中间转印膜>
如图4(B)所示,中间转印膜F是将基体膜Fa、基体膜Fa的背面侧中形成的背面涂层Fb、容纳墨水的容纳层Fe以及保护容纳层Fe的表面的保护涂层Fd、形成于基体膜Fa的表面侧并通过加热使保护涂层Fd以及容纳层Fe成为一体而促进从基体膜Fa的剥离的剥离层Fc,从下侧按照背面涂层Fb、基体膜Fa、剥离层Fc、保护涂层Fd以及容纳层Fe的顺序层叠而形成的。以使容纳层Fe侧与墨带R对向,使背面涂层Fb侧能够抵接于压板辊12的方式,大致垂直地搬送中间转印膜F。另外,虽然在图4(B)中省略,但针对相对卡的一个画面量的每规定间隔,例如,如图7(A)所示,在与中间转印膜F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直线状地形成了上述第1标志。
<墨带搬送部>
如图1所示,墨带搬送部具有供给墨带R的带供给部7以及卷绕墨带R的带卷绕部8。对于带供给部7以及带卷绕部8的线轴,将能够高速正逆旋转的DC马达M4、M5作为各自的旋转驱动源。另外,在这些高速马达中,也与马达M1~M3同样地,在马达加速时找正位置,在定速时进行印刷。
在带供给部7与热敏头9之间,配置有检测墨带R中形成的位置检测用的标志(以下,将该标志称为第2标志。另外,在本例子中作为该第2标志使用了墨带R的Bk)的作为第2标志检测部的一部分的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该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也与上述传感器同样地,例如能够由透射一体型、反射一体型传感器构成。通过用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检测第2标志,管理墨带R的位置。另外,在图1的示意图中,能够掌握为倾斜地搬送墨带R,但实际上,由于如以下的说明,墨带R由多个颜色构成,所以为了防止图像形成时的位置偏移(提高印刷质量),如图2所示,与中间转印膜F同样地,大致垂直地搬送。
<墨带>
如图4(A)所示,在墨带R中,例如在膜上,以比卡C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稍微长的宽度,涂敷了Y(黄色)、M(品红)、C(青色)、以及Bk(黑色)的墨水,并具有使它们以面顺序反复的带状的形状。
<图像转印部>
如图1所示,图像转印部并非配置于上述水平搬送部位的辊对而是配置于单独配置的驱动卡搬送辊19的上游侧。图像转印部具有在向卡转印中间转印膜F时支撑卡的压板辊27、以及相对压板辊27能够在进出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进退地配置的加热辊20。在加热辊20中,内置有对中间转印膜F进行加热的未图示的发热灯。压板辊27和加热辊20是跨越中间转印膜F而配置的。在加热辊20的进退中,例如能够使用凸轮。
<控制部>
如图3所示,控制部40构成为具有进行印刷装置1的控制处理的微机40A。微机40A包括:作为中央运算处理装置按照高速时钟动作的CPU、存储有印刷装置1的控制动作的ROM、作为CPU的作业区而发挥作用的RAM、闪存存储器、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连接它们的内部总线。
对微机40A连接了外部总线40B。对外部总线40B,分别连接有控制未图示的触摸面板(输入显示部)的显示和所输入的命令的触摸面板显示操作控制部40C、控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器控制部40D、控制各马达的驱动的马达控制部40E、用于与主机计算机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外部输入输出接口40F、临时保存应对卡印刷的图像信息等的缓冲存储器40G、控制热敏头9的热能的热敏头控制部40H。另外,虽然在图3中省略,但还连接有控制夹紧滚子21的夹紧位置与相互分开位置之间的移动致动器等的致动器控制部。
印刷装置1通过来自上述触摸面板的命令而动作,但还能够经由外部输入输出接口40F通过来自上述外部装置的命令而动作。另外,印刷装置1具有:对上述各部供给动作电源的电源供给部;以及成为与电源供给部连接而在商用电力的供给被切断了之后确保用于对非易失性存储器写入必要的信息的动作时间的电源的蓄电设备(例如,钮扣型锂离子电池)。
(动作)
接下来,参照流程图,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动作,以控制部40的微机40A的CPU(以下简称为CPU)为主体而进行说明。另外,如果对控制部40接通了电源,则CPU从ROM向RAM展开程序以及程序数据,执行:初始设定处理,使上述各部就位到原始位置;以及确认处理,用于通过监视来自未图示的空传感器的输出信息来确认在卡供给部3中是否收容了卡,并且通过监视来自上述各种传感器的输出信息来确认是否装填了中间转印膜F、墨带R,在某一个没有收容或者装填的情况下,产生警告音,在上述触摸面板中显示该意思,并且在按照来自外部装置的命令动作的情况下,对外部装置通知该意思,确认是否任意一个都没有收容或者装填;在参照非易失性存储器将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搬送到能够使用的初始位置之后,执行图5所示的印刷例程。另外,为简化说明,设为在控制部40的缓冲存储器40G内,保存有从外部装置经由外部输入输出接口40F接收到的进行了Y、M、C三色分解的画信息、控制信息,热敏头9处于退避位置,从外部装置进行印刷命令而进行说明。
在印刷例程中,首先,在步骤102中,直至有印刷命令(转印要求)为止待机,如果有印刷命令,则使马达M1驱动而以通过膜卷绕部6卷绕中间转印膜F的方式开始搬送,并且使马达M5驱动而以通过带卷绕部8卷绕墨带R的方式开始搬送(在图5中省略)。此时,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的跳选(位置检测)用的第1标志通过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第1标志就位到图像形成时的中间转印膜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将该位置称为中间转印膜F的初始位置)。在该状态下,热敏头9位于退避位置(热敏头9和压板辊12处于未压接的状态),第1标志相比于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处于图像形成时的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而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未检测到第1标志(图像形成时的中间转印膜F的跳选动作)(参照图6(A),另外,在图6(A)~(F)中,用粗线表示中间转印膜F的一个画面量的第1标志的形成部位)。另外,由于通过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管理墨带R的位置,所以以使墨带R的Y色的前端部对应于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的方式,使墨带R就位(将该位置称为墨带R的初始位置)。即,以使热敏头9和压板12压接的压接位置至中间转印膜F的初始位置处的图像形成位置(图7的虚线部)的距离、与至墨带R的Y色的前端部的距离变得相同的方式,设定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的初始位置。
在接下来的步骤104中,使热敏头9移动到印刷位置。即使在该状态下,第1标志也相比于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处于图像形成时的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而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未检测到第1标志(参照图6(B))。
接下来,在步骤106中,(在图像形成时的搬送方向上)搬送中间转印膜F、墨带R的同时,监视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的输出信息(输出信号),从而判断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是否检测到第1标志,在否定判断时继续监视,在肯定判断时进行将中间转印膜F、墨带R进而分别搬送规定距离的跳选。另外,墨带R和中间转印膜F同时被搬送相同的距离。在该状态下,中间转印膜F(严密而言,成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一个画面量的中间转印膜F的位置)相比于印刷开始位置(通过针对墨带R对构成热敏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在中间转印膜F开始形成图像的位置)处于上游侧,对热敏头9开始预备通电(参照图6(C))。另外,如图8所示,在预备通电时,针对热敏头9,无法将墨带R的墨水转印到中间转印膜F、即直至无法发色的温度的上限附近,对各加热元件进行加热。为了防止即使中间转印膜F到达印刷开始位置而立即对构成热敏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了加热,由于加热元件无法追随而印刷质量降低,而进行这样的预备通电。
另外,在步骤106中,继续搬送中间转印膜F、墨带R,同时如图7(A)所示,如果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都到达印刷开始位置(马达控制部40E通过针对DC马达进行时间管理、针对步进马达进行脉冲管理而能够掌握中间转印膜F到达印刷开始位置),则对构成热敏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而开始向中间转印膜F形成图像(还参照图8)。图6(E)示出了其状态,由于如上所述,按照Y、M、C、Bk的顺序配置了墨带R,所以严密而言,示出了一个画面量的中间转印膜F的跳选位置和墨带R的Y的跳选位置到达了印刷开始位置的状态。另外,对于这样的对位处理,后述。
进而,中间转印膜F、墨带R被继续搬送,如果向中间转印膜F转印一个画面量的图像的动作结束(图6(E)所示的状态,还参照图8),则进入到接下来的步骤108。图5所示的印刷例程是利用Bk一个颜色的例程例,但在利用Y、M、C三色来进行彩色印刷时,在步骤108中,使热敏头9移动到退避位置(解除热敏头9和压板辊12的压接),监视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以及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的输出信息,从而直至第1标志相比于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的配置位置到达向中间转印膜F形成图像时的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使中间转印膜F逆搬送,并且以使墨带R的下一个颜色的墨水(M色)的前端对应于中间转印膜F的初始位置的方式,使墨带R逆搬送(参照图6(F))。
在步骤108中,直至一个画面量的中间转印膜F的位置、和墨带R的下一个颜色的墨水(M)的位置到达图6(A)所示的初始位置为止逆搬送,但此时,以在图6(D)所示的状态下,使一个画面量的中间转印膜F的位置、和墨带R的下一个颜色的墨水(M)的位置重叠到印刷开始位置的方式,计算中间转印膜F的初始位置至印刷开始位置的距离,并据此逆搬送。
如果参照图7(A)、(B),说明该距离计算的内容,则在对Y进行印刷时,以在图6(D)的状态下使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和Y的印刷开始位置重叠的方式,使墨带R的Y的位置对位到图6(A)所示的初始位置。此时,预先计算中间转印膜F的初始位置至印刷开始位置的距离,并与其符合地决定墨带R的初始位置。如果Y的印刷结束,则解除热敏头9和压板辊12的压接,朝向上述的压接位置的上游侧直至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检测到中间转印膜F的第1标志为止搬送中间转印膜F(再次就位到上述中间转印膜F的初始位置)。然后,以使下一个颜色的墨水M的印刷位置和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在图6(D)的状态下重叠的方式,决定M印刷时的墨带R的初始位置(进行对位)。然后,使热敏头9和压板辊12再次压接,在再压接了的状态下搬送墨带R以及中间转印膜F,再次检测第1标志通过Y的接下来的M开始印刷(图像形成)。对于接下来的C也是同样的。另外,对于墨带R,通过用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检测Bk,来管理墨带R的绝对位置,所以只要中间转印膜F的找正位置没有偏移,则不会导致印刷质量降低。
如上所述,如果通过Y、M、C三色向中间转印膜F形成图像的动作结束,则印刷例程返回到步骤102。接下来,CPU将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的图像搬送至图像转印部,在图像形成部中执行对卡转印图像的转印处理。
在转印处理中,首先,使卡供给辊18旋转驱动,将空卡送出到卡搬送路径。卡搬送路径上配设的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压板辊27、驱动卡搬送辊19与卡供给辊18的驱动同时旋转驱动,促进在卡搬送路径上向卡转动部4搬送空卡。如果由转印用找正位置传感器15检测到空卡的搬送方向后端,则CPU使卡供给辊18的旋转驱动停止。另外,如果由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检测到空卡的搬送方向前端,则使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旋转驱动。在由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检测到空卡的搬送方向前端之后,空卡在卡搬送路径上被搬送了规定距离的时刻,使卡搬送路径上配设的辊以及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的旋转驱动停止。由此,空卡成为被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夹持的状态。
接下来,CPU参照缓冲存储器40内保存的控制信息,判断空卡是磁卡还是IC卡,根据其判断结果使卡转动部4转动规定角度,朝向磁写入部23或者IC写入部24送出空卡,并且从磁写入部23或者IC写入部24接受向空卡记录了信息之后的卡,根据验证结果,决定朝向排出箱25搬送、还是在卡搬送路径上向第1卡搬送辊对侧逆搬送。另外,在决定为朝向排出箱25搬送时,在搬送到排出箱25之后,从头开始重新执行上述转印处理。
另一方面,当决定为在卡搬送路径上向第1卡搬送辊对侧逆搬送时,使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以及卡搬送路径上配设的辊逆转驱动,在卡搬送路径上对卡进行逆搬送。如果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检测到卡的逆搬送方向后端,则使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的逆转驱动停止,如果卡供给传感器15检测到卡的逆搬送方向前端,则使卡搬送路径上配设的辊的逆转驱动停止。由此,卡成为暂时被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夹持的状态。接下来,CPU使卡搬送路径上配设的辊旋转驱动,将被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夹持的卡在卡搬送路径上再次向下游侧搬送。如果由卡找正位置传感器16检测到卡搬送方向前端,则使卡搬送路径上配设的辊的旋转驱动停止。由此,卡成为被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夹持的状态。
在卡被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夹持之后(其目的为避免如果使形成了图像的中间转印膜F的搬送暂时停止,则在再次开始搬送时,由于利用夹紧滚子21的局部性的加压而中间转印膜F上的图像的质量降低),CPU使夹紧滚子21向夹紧位置移动,朝向由图像形成部形成了一个画面量的图像的中间转印膜F的图像转印部搬送。使马达M2以及步进马达M3驱动,通过转印用找正位置传感器14确认第1标志的检测的同时,进行该搬送。在该搬送处理之前,CPU使加热辊20的发热灯发热而使其向进出位置进出。
如果转印用找正位置传感器14检测到第1标志,则CPU使卡搬送路径上配设的辊旋转驱动,将被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夹持的卡朝向图像转印部搬送。由此,以同一速度朝向图像转印部搬送中间转印膜F以及卡,卡被支撑于使下侧(背面侧)旋转的压板辊27,其上侧(表面侧)隔着中间转印膜F的一个画面量的图像形成位置而被加热灯20加热,从而中间转印膜F的一个画面量的图像被转移到卡上。
在图像转印结束之后,卡被进一步向下游侧搬送,如果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检测到卡搬送方向前端,则CPU使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旋转驱动,如果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检测到卡搬送方向后端,则使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以及卡搬送路径上的辊的旋转驱动停止。由此,卡成为再次被卡转动部4夹持的状态。
接下来,CPU使夹持了卡的卡转动部4转动180°。由此,卡的下侧(背面侧)向表面侧反转。然后,向第1卡搬送辊对侧逆搬送而被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夹持,对于其控制,由于已经说明,所以省略。
一般,在卡的背面侧印刷有与卡关联的信息的情况较多,所以在本例子中如果说明该情况,则通过用Bk一个颜色进行上述印刷例程而在中间转印膜F中形成一个画面量的图像。在该点,与已经说明的印刷例程的内容不同,但其以外的处理内容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转印处理中不从卡供给部3供给空卡的点、对空卡不记录磁或者电子信息的点不同,卡由于已经被第1以及第2卡搬送辊对夹持,所以通过图像转印部在背面侧进行中间转印膜F的转印即可,其说明重复,所以省略。
在向背面侧的图像转印结束之后,卡被进一步向下游侧搬送,如果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检测到卡搬送方向前端,则CPU使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旋转驱动。由此,卡经由卡旋转部4,经由在框体2的卡旋转部4的附近形成的排出口被排出到印刷装置1之外。一般,在该位置,配置接受转印了图像的卡的盘。
如果在卡转动找正位置用传感器17检测到卡搬送方向后端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则CPU使卡搬送路径上的辊以及卡转动部4的2个压紧辊对的旋转驱动停止,使马达M1驱动而直至规定位置(图6(A)所示的初始位置)倒卷中间转印膜F,将中间转印膜F的未使用画面的位置信息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由此,针对一张卡的印刷结束。
(作用等)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的作用等。
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在搬送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的同时,在搬动到了印刷开始位置时(或者根据需要在其之后),不使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的搬送停止而对构成热敏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而向中间转印膜F形成图像。因此,不会由于热敏头9和压板辊12的压接所致的轨道变更而使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偏移,并且直至图像形成不使中间转印膜F和墨带R的搬送停止,所以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墨带搬送部的搬送速度稳定,并且在中间转印膜F和墨带R中不产生松弛而反张力变得恒定,所以能够提高印刷质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具备检测墨带R中形成的第2标志(Bk)的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通过在搬送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的同时,监视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以及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的输出信息,在未检测到第1标志的状态下使热敏头9移动到印刷位置,在第1标志相比于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的配置位置处于下游侧的第1标志已检测状态且中间转印膜F以及墨带R都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或者之后,对构成热敏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所以能够提高彩色印刷时的印刷质量。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在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检测到第1标志之后并且对构成热敏头9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之前,对热敏头9进行预备通电,所以能够在中间转印膜F到达印刷开始位置时立即开始印刷,并且不会使印刷质量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墨带R是以面顺序配设多个颜色的墨水而得到的,在一个颜色的印刷结束之后,使热敏头9移动到退避位置,监视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以及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11的输出信息,从而直至第1标志相比于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的配置位置到达向中间转印膜F形成图像时的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逆搬送中间转印膜F,并且直至墨带的下一个颜色的墨水相比于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的配置位置到达图像形成时的搬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对墨带R进行逆搬送。在这样的墨带R中,在中间转印膜F的一个画面量的印刷区域中重叠印刷多个颜色的墨水,但如果中间转印膜F的找正位置精度恶化,则在重叠墨水时印刷开始位置产生偏移,但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由于在热敏头9降下之后进行中间转印膜F和墨带R的找正位置,所以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不会偏移。另外,还预先计算墨带R的位置,以与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一致的方式逆搬送(倒卷),所以能够提高印刷质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印刷装置1中,通过用墨带R的以面顺序配设的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Bk的墨水构成第2标志,通过管理墨带R的绝对位置,能够与中间转印膜F符合地实现接下来的墨水的找正位置,并且无需设置每个墨水的找正位置用的标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膜卷绕部6处于膜供给部5的上部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9、图10所示,切换膜供给部5和膜卷绕部6的位置。在该情况下,在图9中,在箭头方向上搬送中间转印膜F,如果第1标志通过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则一度在逆方向上搬送,如果第1标志再次通过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则使中间转印膜F的搬送停止。在图10中,追加第2个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50,在箭头方向上搬送中间转印膜F,如果第1标志通过第2个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50而搬送了规定距离,则使中间转印膜F的搬送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区域相比于第1标志设置于图像形成时的膜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例子,但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区域也可以处于第1标志的上游侧(参照图16)。在该情况下,如果将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至压板辊12的距离设为L1(在本实施方式中10mm)、将第1标志至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的距离设为L2(在本实施方式中5mm),则在L1>L2的关系成立的位置,设定第1标志、印刷区域和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即可。另外,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如果将墨带R(例如Y色)的前端部至压板辊12的距离设为L3,则以成为L1=L3的方式设定墨带R的初始位置。由此,能够在第1标志通过了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10之后,立即开始印刷,所以中间转印膜F和墨带R的跳选精度进一步提高。
在这样的本发明的印刷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中间转印膜F上使用墨带R的Bk来形成第1标志。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初始状态下在中间转印膜F中没有形成第1标志(图17(A)),所以如果打印机接收到印刷命令,则首先形成第1标志m1(图17(B))。之后,使用该标志m1进行中间转印膜F的跳选,在用于向卡转印的图像形成区域A1中形成图像。此时,在印刷区域中印刷了Bk时,在印刷区域的上游侧(图像形成时的中间转印膜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形成用于接下来的印刷区域的跳选的标志m2(图17(C))。此时,中间转印膜F的印刷开始位置成为印刷标志m2的位置,所以该情况的印刷区域并非用于向卡转印的图像形成区域A1,而成为从标志m2包括图像形成区域A1的印刷区域A2(图17(C))。因此,上述距离L1成为印刷区域A2的印刷开始位置(M2的印刷预定位置)至压板辊12的位置。与该距离L1符合地,设定墨带R的初始位置。由此,中间转印膜F无需预先形成第1标志,能够抑制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热敏头9压接到压板辊12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压板辊12压接到热敏头9,并且压板不限于旋转体,而只要是不会对中间转印膜F、墨带R的搬送造成影响的结构即可。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膜、带的供给部、卷绕部中分别使用了DC马达的例子,但也可以通过齿轮机构在供给部和卷绕部中使用同一DC马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第2标志检测传感器20作为第2标志检测Bk(黑色)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将墨水用作第2标志而使用点、线等能够检测的各种记号(标志)。同样地,示出了在第1标志中使用了直线状的记号的例子,但可以使用任意记号。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刷质量高的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所以对印刷装置的制造、销售有贡献,所以具有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Claims (10)

1.一种印刷装置,隔着墨带使热敏头和压板压接而在膜状的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印刷部,具有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相互分开了的退避位置、与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压接了的印刷位置之间移动;
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
墨带搬送部,搬送所述墨带;
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以及
控制部,依照来自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控制所述印刷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并且所述控制部通过监视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来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所述印刷部在所述第1标志的未检测状态下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其中,所述第1标志的未检测状态是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处于上游侧的状态,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且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或者在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且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位于印刷开始位置之后,对构成所述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是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处于下游侧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2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墨带中形成的第2标志,
所述控制部通过监视所述第1以及第2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来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在所述未检测状态下使所述墨带的规定位置就位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规定位置,之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且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都位于印刷开始位置时或者在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且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都位于印刷开始位置之后,对构成所述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其中,所述第1标志的已检测状态是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处于下游侧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并且对构成所述热敏头的加热元件选择性地进行加热之前,对所述热敏头进行预备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带通过以面顺序配设多个颜色的墨水而构成,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一个颜色的印刷结束之后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
所述控制部通过监视所述第1以及第2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来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便逆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直至所述第1标志相比于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配置位置到达向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图像形成时的搬送方向的上游侧,并且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使所述墨带的下一个颜色的墨水的规定位置就位到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规定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标志由以面顺序配设的所述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至少一个颜色的墨水构成。
6.一种印刷装置,隔着墨带使热敏头和压板压接而在膜状的中间转印介质的印刷区域中形成图像,并将所形成的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所述印刷装置具备:
印刷部,具有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构成为能够在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相互分开了的退避位置、与所述热敏头和所述压板压接了的印刷位置之间移动;
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
墨带搬送部,搬送所述墨带;
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中形成的第1标志;以及
控制部,依照来自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控制所述印刷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之后,在朝向所述印刷部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的状态下所述第1标志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一边进行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的搬送一边开始印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及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且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之前,向L1>L2的关系成立的位置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其中,L1为所述印刷区域的前端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L2为所述第1标志至第1标志检测部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2标志检测部,检测所述墨带中形成的第2标志,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在所述第1标志检测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第1标志之后且使所述印刷部移动到所述印刷位置之前,向L1>L2以及L1=L3的关系成立的位置搬送所述中间转印介质以及所述墨带,其中,L1是所述印刷区域的前端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L2是所述第1标志至第1标志检测部的距离,L3是所述墨带的印刷开始位置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带通过以面顺序配设多个颜色的墨水而构成,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印刷部以便在一个颜色的印刷结束之后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中间转印介质搬送部以及所述墨带搬送部,以便直至所述第1标志通过第1标志检测部,进行所述中间转印介质的逆搬送,根据所述第2标志检测部的输出信息,向所述墨带的下一个颜色的印刷开始位置至所述印刷部的距离成为与所述L1相同的位置搬送所述墨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标志由以面顺序配设的所述多个颜色的墨水中的至少一个颜色的墨水构成。
CN201080042395.1A 2009-09-25 2010-09-24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Active CN1025744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1672 2009-09-25
JP2009-221672 2009-09-25
PCT/JP2010/066504 WO2011037163A1 (ja) 2009-09-25 2010-09-24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4401A CN102574401A (zh) 2012-07-11
CN102574401B true CN102574401B (zh) 2014-12-17

Family

ID=43795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2395.1A Active CN102574401B (zh) 2009-09-25 2010-09-24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54164B2 (zh)
EP (1) EP2468516B1 (zh)
JP (1) JP5848129B2 (zh)
CN (1) CN102574401B (zh)
WO (1) WO20110371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50133B1 (en) * 2010-12-07 2019-06-1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nter
WO2013025746A1 (en) 2011-08-15 2013-02-21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JP6171493B2 (ja) * 2012-07-31 2017-08-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00078B2 (ja) * 2012-11-09 2016-09-28 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
JP6000079B2 (ja) * 2012-11-09 2016-09-28 ニスカ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転写方法
CN104417103A (zh) * 2013-09-02 2015-03-18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标签打印装置用色带盒
CN107073973B (zh) * 2014-11-28 2019-03-1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体制造装置、转印色带以及图像形成体制造方法
GB2536918B (en) 2015-03-31 2021-04-14 Magicard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nting a security card
US9399356B1 (en) * 2015-09-21 2016-07-2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apparatus
JP6704620B2 (ja) * 2016-01-28 2020-06-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37677B2 (ja) * 2016-09-30 2020-08-1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発行装置
WO2018085523A2 (en) * 2016-11-02 2018-05-11 Entrust Datacard Corporation Active card cooling in a card processing machine
CN110494295B (zh) 2016-11-02 2021-11-16 恩图鲁斯特咨询卡有限公司 张力和/或输送速度可变的再转印打印工艺
KR102472320B1 (ko) * 2016-11-23 2022-11-30 인트러스트 코포레이션 재전사 카드 프린터에서의 오염 제어 처리 방법
US10131157B2 (en) 2016-12-22 2018-11-20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1040548B1 (en) 2019-12-10 2021-06-22 Dover Europe Sarl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s for deposition of thin ink layers including a carrier belt and rigid blad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42A (zh) * 1995-06-20 1997-01-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转印用墨片和热转印印刷装置
JP2005131954A (ja) * 2003-10-30 2005-05-26 Teac Corp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775536A (zh) * 2004-11-17 2006-05-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热转印印刷机
CN1853942A (zh) * 2005-04-26 2006-1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传热型成像装置及指示/检测墨带余量的方法
JP2009072949A (ja) * 2007-09-19 2009-04-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再転写方式の印刷装置及び再転写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09202373A (ja) * 2008-02-26 2009-09-10 Toshiba Corp 中間転写印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37167A (ja) * 1988-03-18 1989-09-21 Canon Inc 記録装置
JPH0489267A (ja) * 1990-07-31 1992-03-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カラー熱転写プリンタ
JP3263531B2 (ja) * 1993-12-24 2002-03-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3080569B2 (ja) * 1995-09-29 2000-08-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転写式カラープリンタ
JP3924820B2 (ja) * 1996-10-14 2007-06-06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H1191146A (ja) * 1997-09-19 1999-04-06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字装置
CA2341694C (en) * 1998-08-26 2004-10-2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image applied article
JP3723096B2 (ja) * 2001-05-14 2005-12-0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熱転写ラインプリンタ
JP2002337436A (ja) * 2001-05-14 2002-11-27 Alps Electric Co Ltd 中間転写方式における一次転写画像の形成方法および中間転写装置
US6827509B2 (en) * 2001-05-14 2004-12-07 Rimage Corporation CD transporter with re-transfer printer
JP3718455B2 (ja) * 2001-06-07 2005-11-2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記録装置
TW577814B (en) * 2001-09-27 2004-03-01 Toshiba Corp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JP4054911B2 (ja) * 2002-12-19 2008-03-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
JP2003341243A (ja) * 2003-04-18 2003-12-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画像記録方法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する画像記録装置
JP4192026B2 (ja) * 2003-04-23 2008-12-0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中間転写方式における一次転写画像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8001012A (ja) * 2006-06-23 2008-01-10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熱転写印刷装置
JP4998068B2 (ja) * 2007-04-24 2012-08-15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インクシート
JP2010201631A (ja) * 2009-02-27 2010-09-16 Toshiba Corp 印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42A (zh) * 1995-06-20 1997-01-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转印用墨片和热转印印刷装置
JP2005131954A (ja) * 2003-10-30 2005-05-26 Teac Corp 印刷方法及び印刷装置
CN1775536A (zh) * 2004-11-17 2006-05-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热转印印刷机
CN1853942A (zh) * 2005-04-26 2006-1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传热型成像装置及指示/检测墨带余量的方法
JP2009072949A (ja) * 2007-09-19 2009-04-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再転写方式の印刷装置及び再転写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09202373A (ja) * 2008-02-26 2009-09-10 Toshiba Corp 中間転写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8516B1 (en) 2020-04-08
JP5848129B2 (ja) 2016-01-27
EP2468516A1 (en) 2012-06-27
CN102574401A (zh) 2012-07-11
EP2468516A4 (en) 2018-04-04
US8654164B2 (en) 2014-02-18
US20120176460A1 (en) 2012-07-12
WO2011037163A1 (ja) 2011-03-31
JPWO2011037163A1 (ja) 201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4401B (zh)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WO2011081128A1 (ja) 印刷装置
JP5517604B2 (ja) 印刷装置
JP2002356027A (ja) 印刷装置
US9180713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with controller for preventing warping of intermediate transfer film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3040228A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3510199B2 (ja) カード類の記録装置
US8950856B2 (en) Transfer device
JP20052250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25154A (ja) 中間転写型熱転写印刷装置
JP3553033B2 (ja) 印刷装置
EP2993049B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6198587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JP3448845B2 (ja) 印刷装置
JP3032120B2 (ja) カード印刷機とカード印刷方法
JP2006123279A (ja) プリンタ
JP3550553B2 (ja) 印刷装置
JP5898401B2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3657212B2 (ja) 画像形成方法
KR101486326B1 (ko) 미디어의 정밀 이송이 가능한 프린터
JP2002002154A (ja) メモリic付カード媒体、メモリic付通帳類、この通帳類を作成するための通帳類作成装置、および通帳類作成方法
JP2005262733A (ja)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03072150A (ja) 画像形成方法
JP2018153993A (ja) プリンタ
JP2006110925A (ja)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