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27179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27179B
CN102427179B CN201110237422.7A CN201110237422A CN102427179B CN 102427179 B CN102427179 B CN 102427179B CN 201110237422 A CN201110237422 A CN 201110237422A CN 102427179 B CN102427179 B CN 102427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ntact
connector
connecting object
contact 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74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27179A (zh
Inventor
横尾弘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27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7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27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2717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4Re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构造成连接到连接对象。连接器包括壳体、致动器、上接触件和下接触件。致动器具有上升部分并由壳体保持,以便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上接触件和下接触件由壳体保持。当致动器位于打开位置时,连接对象容纳在上接触件与下接触件之间。当致动器枢转并位于关闭位置时,上升部分迫使上接触件的端部移动,使得上接触件的相对端部向下挤压连接对象。然后,连接对象迫使下接触件的端部移动,使得下接触件的相对端部向上挤压连接对象。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构造成连接到片状或板状连接对象。例如,连接对象为FFC(柔性扁平电缆)或FPC(柔性印刷电路)。
背景技术
例如,JP-A2004-39321中公开了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申请的内容在此并入供参考。JP-A 2004-39321的连接器具有致动器和多个接触件。接触件中的三个不同部件被构造成当致动器位于关闭位置处时与连接对象弹性接触。接触件的三个部件中的至少一个被压靠在连接对象的上表面上,同时三个部件中至少一个剩余部件被压靠在连接对象的下表面上。对于JP-A 2004-39321的连接器,接触件的三个部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用作与连接对象的接触点,使得可以以较少限制方式设计和布置连接对象的接触点。JP-A 2004-39321的连接器的接触件中的每一个都要求具有三个不同的接触点。因此,即使连接对象被构造成仅与接触件的接触点中的一个接触,连接对象也要求具有与该接触件的每一个接触点相对应的三个接触点。因此,JP-A 2004-39321的连接器的问题在于难以有效地使用连接对象的区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被构造成连接到连接对象使得能够有效地使用连接对象的区域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对象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壳体、由壳体保持以可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的致动器、由壳体保持的上接触件和不同于上接触件并由壳体保持的下接触件。致动器具有上升部分。上接触件具有上臂和上支撑部。上臂具有形成在所述上臂的端部中的一个上的上部被挤压部分和形成在所述上臂的另一个端部上的上接触部。上支撑部连接到上臂的在上部被挤压部分与上接触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下接触件具有下臂和下支撑部。下臂具有形成在所述下臂的端部中的一个上的下部被挤压部分和形成在所述下臂的另一个端部上的下接触部。下支撑部连接到下臂的在下部被挤压部分与下接触部之间的中间部分。上接触部位于下部被挤压部分的上方。上臂和下臂被布置成:当致动器位于打开位置时,能够将连接对象容纳在形成在所述上臂与所述下臂之间的容纳部中。当致动器在连接对象容纳在容纳部中的状态下位于关闭位置时,上升部分使上部被挤压部分上升以使上接触部向下移动,使得上接触部与连接对象的上表面接触并压靠在所述上表面上,通过上接触部被向下挤压的连接对象向下推动下部被挤压部分以使下接触部向上移动,使得下接触部与连接对象的下表面接触并压靠在所述下表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连接器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器、可连接到连接器的连接对象和被构造成保持连接对象的保持构件。连接对象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接地端子。
可以通过研究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说明并参照附图认识本发明的目的并且更加全面地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前斜视图;
图2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的后斜视图;
图3是显示可连接到图1的连接器的连接对象和保持连接对象的保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沿线IV-IV截得的剖视图,其中连接器的致动器位于打开位置;
图5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沿线IV-IV截得的剖视图,其中致动器位于关闭位置,同时连接对象插入连接器中;
图6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沿线VI-VI截得的剖视图,其中致动器位于关闭位置,同时连接对象插入连接器中;
图7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的致动器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图7的致动器沿线VIII-VIII截得的剖视图;以及
图9是显示图1的连接器的压紧件的立体图。
虽然本发明具有各种修改和可选形式,但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显示在附图中并在这里进行详细说明。然而,应该理解的是附图和对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不用于使本发明受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相反,目的是涵盖落入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效形式和可选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10、可连接到连接器10的FPC/FFC 50(连接对象)和被构造成保持FPC/FFC50(连接对象)的保持构件80。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在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得较长。连接器10被构造成连接到由保持构件80保持的FPC/FFC 50。
参照图3、图5和图6,FPC/FFC 50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基部片。FPC/FFC 50具有上表面60和下表面70。上表面60形成有多个上端子62。下表面70形成有多个下端子72和两个接地端子74。下端子72在宽度方向上布置在接地端子74之间。
参照图3、图5和图6,FPC/FFC 50插入由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持构件80中并由所述保持构件保持。保持构件80具有末端部分82和形成在末端部分82的下表面上的多个沟槽84。下端子72和接地端子74中的每一个都可通过相应的沟槽84从外部接触。保持构件80还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形成在所述保持构件的相对侧的操作部分86。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两只手保持操作部分86以将保持构件80的末端部分82插入到连接器10中。因此,与其中FPC/FFC 50在没有被保持构件80保持的情况下插入到连接器10中的情况相比较,可以更加容易地操作FPC/FFC 50。当FPC/FFC 50的上端子62、下端子72和接地端子74可从外部接触时由末端部分82保护上端子62、下端子72和接地端子74。因此,与没有被保持构件80保持的FPC/FFC 50相比较,由保持构件80保持的FPC/FFC 50更不可能被损坏。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100、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致动器200、每一个都由金属制成的多个上接触件300、每一个都由金属制成的多个下接触件400和每一个都由金属制成的多个压紧件(hold-down)500。如可以从图4-6中看到,根据本实施例,下接触件400是不同于上接触件300的另一个构件。
参照图4,壳体100具有前端102和后端104。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6,致动器200由壳体100保持,以便可在打开位置(参见图4)与关闭位置(参见图5和图6)之间枢转。如可以从图4看到,根据本实施例,位于打开位置的致动器200能够通过使致动器200朝向壳体100的前端102翻转而移动到关闭位置。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200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得较长。致动器200形成有多个狭缝210,所述狭缝中的每一个都具有沿宽度方向相对的壁。如图8所示,狭缝210中的每一个内都形成有上升部分220。上升部分220使狭缝210的相对壁沿宽度方向互相连接。上升部分220被构造成当致动器200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时在垂直方向上改变其位置,其中所述垂直方向垂直于宽度方向。更具体地,当致动器200位于关闭位置时上升部分220被定位的位置在垂直方向上比当致动器200位于打开位置时上升部分220被定位的位置高。
参照图2和图4,上接触件300中的每一个都从壳体100的后端104朝向壳体100的前端102插入到壳体100中,使得上接触件300压配合到壳体100中并固定到壳体100。换句话说,上接触件300被壳体100保持。
详细地,上接触件300具有上臂310、上支撑部330、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和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上支撑部330支撑上臂310。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和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从上支撑部330延伸。
上臂310具有形成在该上臂的端部中的一个上的上部被挤压部分314和形成在所述端部中的另一个上的上接触部318。上部被挤压部分314在致动器200的狭缝210中延伸以从上面遮盖上升部分220。因此,当上升部分220向上改变其位置时(即,当致动器200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枢转时),上部被挤压部分314通过上升部分220升起。上接触部318被构造成与FPC/FFC 50的上端子62接触并电连接到所述上端子。上支撑部330具有相对的端部,即,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支撑部330的第一端部连接到上臂310的在上部被挤压部分314与上接触部318之间的中间部分,使得上臂310能够类似于跷跷板移动或摆动。具体地,当上部被挤压部分314被上升部分220提升时,上接触部318向下移动。
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从上支撑部330的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即,与支撑上臂310的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朝向上部被挤压部分314延伸。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从上支撑部330的第二端部朝向上接触部318延伸。如可以从以上说明看出,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在与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具有短棒状形状。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插入到形成在壳体100内的孔112中,使得可基本上防止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移动。换句话说,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固定到壳体100。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当沿着宽度方向观察时具有U形形状。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压配合到壳体100中并固定到壳体100。详细地,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具有头部372。头部372被形成为位于在垂直方向上与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相对的位置处。头部372插入到形成在壳体100内的孔110中,使得可基本上防止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移动。
参照图1和图4,下接触件400中的每一个都从壳体100的前端102朝向壳体100的后端104插入到壳体100中,使得下接触件400压配合到壳体100中并固定到壳体100。换句话说,下接触件400由壳体100保持。
详细地,下接触件400具有下臂410、下支撑部430、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和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下支撑部430支撑下臂410。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和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从下支撑部430延伸。
下臂410具有形成在该下臂的端部中的一个上的下部被挤压部分414和形成在所述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上的下接触部418。下部被挤压部分414被布置成在垂直方向上面向上接触部318。根据本实施例,上接触部318位于下部被挤压部分414的上方。下接触部418被构造成与FPC/FFC 50的下端子72接触并电连接到所述下端子。下支撑部430具有相对的端部,即,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下支撑部430的第一端部连接到下臂410的在下部被挤压部分414与下接触部418之间的中间部分,使得下臂410能够类似于跷跷板移动或摆动。具体地,当下部被挤压部分414向下移动时,下接触部418向上移动。
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从下支撑部430的相对端部中的另一个端部(即,与支撑下臂410的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朝向下部被挤压部分414延伸。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从下支撑部430的第二端部朝向下接触部418延伸。如可以从以上说明看到,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在与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具有短棒状形状。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压配合到壳体100中并固定到壳体100。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当沿着宽度方向观察时具有J形形状。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压配合到100中并固定到壳体100。详细地,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具有形成有突起部474的被压配合部分472。另一方面,壳体100形成有压配合沟槽106,所述压配合沟槽可容纳被压配合部分472。当被压配合部分472压配合到压配合沟槽106中时,突起部474切入到压配合沟槽106的内壁中,使得被压配合部分472固定在压配合沟槽106中。壳体100在压配合沟槽106上形成有被保持部分108。被压配合部分472和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的相对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将被保持部分108夹在中间并保持被保持部分108。
如可以从图4看出,上接触件300的上臂310和下接触件400的下臂410被布置成:当致动器200位于打开位置时,能够将FPC/FFC 50容纳在形成在上臂310与下臂410之间的空间(容纳部20)中。根据本实施例,FPC/FFC 50沿着垂直于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的配合/移除方向插入到容纳部20中。换句话说,FPC/FFC 50沿着配合/移除方向配合到连接器10中或被从连接器10移除。根据本实施例,上接触部318、下部被挤压部分414和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被放置在垂直于宽度方向的共同平面区域内,并且在所述平面区域中被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包围。换句话说,在配合/移除方向上,上接触件300的上接触部318、下接触件400的下部被挤压部分414和下接触件400的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放置在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的U形形状内部。可以构造使得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的(至少)一部分被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包围。下接触部418被布置成在垂直方向上面向上升部分220。
如可以从图1和图2看出,压紧件500在宽度方向上分别连接到壳体100的相对侧。压紧件500从前端102朝向后端104插入到壳体100中以压配合到壳体100中并固定到壳体100。
如图9所示,压紧件500具有被固定部分510、基部520和接地接触件530。被固定部分510被构造成固定到连接器10安装在上面的电路板(未示出)。例如,被固定部分510焊接到电路板。接地接触件530通过基部520与被固定部分510电连接。参照图6和图9,接地接触件530具有主体部分532、具有弹性的弹性部分534和接地接触件部分536。主体部分532压配合到壳体100中并固定到壳体100。弹性部分534从主体部分532延伸。接地接触件部分536形成在弹性部分534的末端上。接地接触件530的接地接触件部分536被构造成电连接到FPC/FFC 50的接地端子74。接地接触件部分536由弹性部分534支撑而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如图6所示,接地接触件部分536被布置成在垂直方向上面向上升部分220。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连接器10以如下所述的方式连接到FPC/FFC50。
当致动器200位于打开位置时,FPC/FFC 50插入到容纳部20中。更具体地,当致动器200位于打开位置时,保持FPC/FFC 50的保持构件80的末端部分82插入到容纳部20中,使得FPC/FFC 50被容纳在容纳部20中。
致动器200在FPC/FFC 50被容纳在容纳部20中的容纳状态下向前转动以枢转到关闭位置。在致动器200枢转的同时,上部被挤压部分314通过上升部分220升起。
当致动器200位于关闭位置时,上升部分220提升上部被挤压部分314以使上接触部318向下移动,使得上接触部318与FPC/FFC 50的上表面60接触并压靠在所述上表面上。更具体地,上接触部318与上表面60上的各个上端子62接触,使得上接触件300分别电连接到上端子62。
向下移动的上接触部318通过FPC/FFC 50向下挤压下部被挤压部分414。向下被挤压的下部被挤压部分414将反作用力向上施加到FPC/FFC50。向上的反作用力确保保持上接触件300与上端子62之间的电连接。
通过上接触部318被向下挤压的FPC/FFC 50向下推动下部被挤压部分414以使下接触部418向上移动,使得下接触部418与FPC/FFC 50的下表面70接触并压靠在所述下表面上。更具体地,下接触部418与下表面70上的各个下端子72接触,使得下接触件400分别电连接到下端子72。
上升部分220在使上部被挤压部分314上升的同时接收来自上部被挤压部分314的向下反作用力。因此,当致动器200位于关闭位置时,上接触件300的上部被挤压部分314向下挤压致动器200。通过上接触件300的上部被挤压部分314挤压的致动器200的向下压力更加可靠地保持下接触件400与下端子72之间的电连接。
此外,通过上部被挤压部分314挤压的致动器200的向下压力将FPC/FFC 50的接地端子74更加牢固地电连接到压紧件500的接地接触件530。
此外,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350和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370将上接触件300固定到壳体100,使得即使当上接触部318在上臂310与上支撑部330的连接点上枢转地移动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上接触件300枢转。类似地,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450和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470将下接触件400固定到壳体100,使得即使当下接触部418在下臂410与下支撑部430的连接点上枢转地移动时,也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下接触件400枢转。因此,不会无意地从壳体100除去上接触件300或下接触件400。
根据本实施例,沟槽84形成在保持构件80的下表面上。然而,也可以使沟槽84形成在保持构件80的上表面上。此外,可以使沟槽84形成在保持构件80的两个表面上。此外,可以根本不需要形成沟槽84。
根据本实施例,保持构件80和FPC/FFC 50(连接对象)被构造成使得FPC/FFC 50在由保持构件80保持的同时被容纳在连接器10的容纳部20中。然而,与连接器10连接的连接对象不局限于由保持构件80保持的FPC/FFC 50。例如,连接对象可以为没有通过保持构件80保持的普通FPC或普通FFC。
根据本实施例,FPC/FFC 50(连接对象)能够设有在上表面60上的上端子62和在下表面70上的下端子72。因此,与端子(信号线)仅设置在连接对象的表面中的一个上时的情况相比,可以将连接对象的端子(信号线)的数量增加两倍。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FPC/FFC 50(连接对象)被夹在上接触件300与下接触件400之间,使得上接触件300和下接触件400分别牢固地连接到上端子62和下端子72。
本申请基于在2010年8月18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申请的JP2010-183419的日本专利申请,该申请的内容在此并入供参考。
虽然已经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其它和进一步的变形例,并且目的是主张落入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的所有这种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构造成连接到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连接对象,所述连接器包括:
壳体;
致动器,所述致动器由所述壳体保持,以便能够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枢转;
上接触件,所述上接触件由所述壳体保持;和
下接触件,所述下接触件不同于所述上接触件,所述下接触件由所述壳体保持,其中:
所述致动器具有上升部分;
所述上接触件具有上臂和上支撑部;
所述上臂具有形成在一个端部上的上部被挤压部分和形成在另一个端部上的上接触部;
所述上支撑部连接到所述上臂的在所述上部被挤压部分与所述上接触部之间的中间部分;
所述下接触件具有下臂和下支撑部;
所述下臂具有形成在一个端部上的下部被挤压部分和形成在另一个端部上的下接触部;
所述下支撑部连接到所述下臂的在所述下部被挤压部分与所述下接触部之间的中间部分;
所述上接触部位于所述下部被挤压部分的上方;
所述上臂和所述下臂被布置成:当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能够将所述连接对象容纳在形成在所述上臂与所述下臂之间的容纳部中;以及
当在所述连接对象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状态下所述致动器位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上升部分使所述上部被挤压部分上升以使所述上接触部向下移动,使得所述上接触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上表面接触并压靠在所述上表面上,通过所述上接触部被向下挤压的所述连接对象向下推动所述下部被挤压部分以使所述下接触部向上移动,使得所述下接触部与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下表面接触并压靠在所述下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上接触件还形成有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和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
所述上部第一被固定部分在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同时从所述上支撑部朝向所述上部被挤压部分延伸;
所述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在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同时从所述上支撑部朝向所述上接触部延伸;
所述下接触件还形成有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和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
所述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在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同时从所述下支撑部朝向所述下部被挤压部分延伸;以及
所述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在固定到所述壳体的同时从所述下支撑部朝向所述下接触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上接触件的所述上部第二被固定部分当沿着所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具有U形形状;以及
在所述连接对象的配合/移除方向上,所述上接触件的所述上接触部和所述下接触件的所述下部被挤压部分被放置在所述U形形状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下接触件的所述下部第一被固定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被放置在所述U形形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下接触件的所述下部第二被固定部分当沿着所述连接器的宽度方向观察时具有J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被构造成连接到所述连接对象,所述连接对象还设有接地端子,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具有接地接触件的压紧件,所述接地接触件被构造成连接到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接地端子。
7.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连接对象,所述连接对象能够连接到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对象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和接地端子;以及
保持构件,所述保持构件被构造成保持所述连接对象。
CN201110237422.7A 2010-08-18 2011-08-18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71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83419A JP5090506B2 (ja) 2010-08-18 2010-08-18 コネクタ
JP2010-183419 2010-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7179A CN102427179A (zh) 2012-04-25
CN102427179B true CN102427179B (zh) 2014-04-23

Family

ID=45594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742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27179B (zh) 2010-08-18 2011-08-1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37226B2 (zh)
JP (1) JP5090506B2 (zh)
KR (1) KR101235237B1 (zh)
CN (1) CN102427179B (zh)
TW (1) TWI4439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47569B2 (ja) * 2009-10-01 2011-12-2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20568B2 (ja) * 2011-06-22 2016-05-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746953B2 (ja) * 2011-11-01 2015-07-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M429227U (en) * 2011-12-13 2012-05-11 Aces Electron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862387B2 (ja) * 2012-03-15 2016-02-1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18634B2 (ja) * 2012-06-05 2016-05-18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DE112013003215T5 (de) 2012-06-27 2015-04-02 Yazaki Corporation Flexibler Mehrdraht-Steckverbinder
JP6429263B2 (ja) * 2013-06-19 2018-11-28 宏致電子股▲ふん▼有限公司Aces Electronics Co.,Ltd.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ネクタ付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6039511B2 (ja) * 2013-07-17 2016-12-0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084133B2 (ja) * 2013-08-08 2017-02-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93634B2 (ja) * 2014-10-03 2018-03-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7152335A (ja) * 2016-02-26 2017-08-3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771983B2 (ja) * 2016-08-01 2020-10-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KR102047680B1 (ko) * 2017-12-01 2019-12-02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케이블용 커넥터
USD941244S1 (en) * 2019-06-25 2022-01-18 Kyocera Corporation Electric connect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497A (zh) * 2008-04-25 2009-10-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EP2128933A1 (en) * 2008-05-28 2009-12-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46136B2 (ja) * 2000-06-05 2003-09-16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2237340A (ja) * 2001-02-09 2002-08-23 Yamaichi Electronics Co Ltd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3853262B2 (ja) * 2002-07-01 2006-12-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05141930A (ja) * 2003-11-04 2005-06-02 Molex Inc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2005183010A (ja) 2003-12-16 2005-07-07 Avenir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Co Ltd コネクター装置
JP4098290B2 (ja) 2004-08-31 2008-06-11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Ffc用コネクタ
JP4017170B2 (ja) * 2004-09-07 2007-12-05 Smk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388879B2 (ja) * 2004-10-26 2009-12-24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6134708A (ja) * 2004-11-05 2006-05-25 Jst Mfg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915759B2 (ja) * 2004-12-22 2012-04-11 Smk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US7544087B2 (en) * 2006-04-28 2009-06-0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lectronic device interconnect system
JP2008034284A (ja) * 2006-07-31 2008-02-14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8300129A (ja) * 2007-05-30 2008-12-1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レセプタクル、スライダ
KR101107455B1 (ko) * 2009-11-04 2012-01-19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양면 연성회로케이블용 커넥터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7497A (zh) * 2008-04-25 2009-10-28 欧姆龙株式会社 连接器
EP2128933A1 (en) * 2008-05-28 2009-12-02 Hirose Electric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37226B2 (en) 2012-12-25
KR101235237B1 (ko) 2013-02-20
TWI443909B (zh) 2014-07-01
TW201230509A (en) 2012-07-16
KR20120024398A (ko) 2012-03-14
JP2012043624A (ja) 2012-03-01
CN102427179A (zh) 2012-04-25
JP5090506B2 (ja) 2012-12-05
US20120045919A1 (en) 2012-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27179B (zh) 连接器
JP4541428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307746C (zh) 扁平柔性电缆连接器
CN100593883C (zh) 电连接器
JP523366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7828570B2 (en)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pivoting member design
JP5739104B2 (ja) コネクタ
CN106684599B (zh) 电连接器
KR101766980B1 (ko) 전기 커넥터
EP2840660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5227379B2 (ja)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7925181B (zh) 连接器
JP4521351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KR101451532B1 (ko) 전기 커넥터
JP6198365B1 (ja) コネクタ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01788B2 (ja) コネクタ
JP5110298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8604747A (zh) 连接器装置
US753081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chip module to a PCB
JP5065221B2 (ja) 端子配置構造およびその構造を用いたカード型装置
JP200823518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130130857A (ko) 커넥터 장치
JP480040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6202606A (ja) コネクタ
JP4286232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2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