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6626B -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96626B
CN102396626B CN 201110364989 CN201110364989A CN102396626B CN 102396626 B CN102396626 B CN 102396626B CN 201110364989 CN201110364989 CN 201110364989 CN 201110364989 A CN201110364989 A CN 201110364989A CN 102396626 B CN102396626 B CN 1023966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peony
fresh
black tea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6498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96626A (zh
Inventor
江元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Pulehui Electronic Commer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36498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96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9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6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96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96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鲜茶叶芽尖或一芽的二至三叶片,并于45℃-50℃下对鲜茶叶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鲜茶叶呈现萎蔫状态;采摘鲜牡丹花,去除花蕊,并于35℃-45℃下对牡丹鲜花瓣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牡丹鲜花表面水分迅速散失,最终呈现萎蔫状态;对呈现萎蔫状态的茶叶和牡丹花瓣混合,其中茶叶占混合物总质量的75%-80%,然后进行揉捻;将揉捻后的花茶进行发酵;将发酵后的花茶进行烘焙,即可制得牡丹红茶。本发明以优质茶叶与白牡丹花为原料,很好的融合了白牡丹花与高端红茶的色香味,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以及降血脂等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及其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牡丹花茶由白牡丹花瓣制作而成,其主要功效有养血和肝、散郁祛痰、镇痛止咳、美容养颜等。牡丹花茶的制作工艺繁琐考究,且成本高,所以目前市面上很少流通。
但是,现有牡丹花茶存在制作工艺繁琐,能量损耗大以及稳定性不好的缺陷。现有牡丹花茶存在上述缺点,究其原因在于现有牡丹花茶是用牡丹干花与红茶简单混合,牡丹花并未经过发酵、揉捻等制茶相关工艺,花的味道并未与茶叶香味融合,产品也较为原始和简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牡丹花茶存在制作工艺繁琐,能量损耗大以及稳定性不好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采摘鲜茶叶芽尖或一芽二三叶片,并于45℃-50℃下对鲜茶叶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鲜茶叶呈现萎蔫状态;
步骤20、采摘鲜牡丹花,去除花蕊,并于35℃-45℃下对牡丹鲜花瓣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牡丹鲜花瓣表面水分迅速散失,最终呈现萎蔫状态;
步骤30、对呈现萎蔫状态的茶叶和牡丹花瓣混合,其中茶叶占混合物总质量的75%-80%,然后进行揉捻;
步骤40、将揉捻后的花茶进行发酵;
步骤50、将发酵后的花茶进行烘焙,即可制得牡丹红茶。
进一步,所述步骤10中采摘后鲜茶叶使用木头搭建的特制青楼进行萎凋,所述特制青楼为三层木质结构;其中最下方第一层用于燃烧木料,第二层作为隔温层,第三层用于摊放鲜茶叶。
进一步,所述步骤10中鲜茶叶芽尖的采摘标准为2公分-3公分长或者鲜茶叶叶片的采摘标准为叶片完好和鲜绿,并在两者都在雨露后进行采摘。
进一步,步骤20中将牡丹鲜花瓣薄摊于竹匾上进行通透式萎凋,牡丹鲜花瓣的厚度3cm-5cm。
进一步,步骤20中采摘后牡丹鲜花瓣使用木头搭建的特制青楼进行萎凋,所述特制青楼为三层木质结构;其中最下方第一层用于燃烧木料,第二层作为隔温层,第三层用于摊放牡丹鲜花瓣。
进一步,所述步骤30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301、对呈现萎蔫状态的牡丹花茶进行20分钟-25分钟的机器揉捻;
步骤302、对机器揉捻后的牡丹花茶进行10分钟-20分钟的手工揉捻。
进一步,所述步骤40中将揉捻后的牡丹花荼于35℃-45℃下进行8-9小时静止状态下的发酵。
进一步,所述步骤30和步骤40之间,还包括将揉捻后的牡丹花茶进行解块的步骤,即将揉捻后的牡丹花荼用摇筛过滤,条形状的牡丹花茶筛下,团决状的牡丹花茶留于摇筛之上,再手工将团块状的牡丹花茶揉至均匀。
进一步,所述步骤50中将发酵后的牡丹花荼于113℃-125℃下进行2小时-3小时的烘焙。
一种牡丹花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19.55%的多酚类化合物、3.12%的咖啡碱、3.93%的氨基酸、41.14%的水浸出物、4.39%的水分、4.80%的总灰分以及7.57%的粗纤维。
该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与传统牡丹花茶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以优质茶叶与白牡丹花为原料,经创新工艺研发成功的高端红茶。它很好的融合了白牡丹花与高端红茶的色香味,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以及降血脂等功效。
(2)本发明牡丹红茶外观条索紧秀、隽茂、重实;色泽为金、黄、黑相间;汤色透彻、金黄;香气怡人;啜一口入喉、甘甜顿生、滋味鲜爽、韵味悠长,让人回味无穷,实乃荼中珍品。
(3)本发明将牡丹花瓣与茶叶进行混合,牡丹花瓣经过发酵和揉捻等制茶相关工艺,使得牡丹花的味道与茶叶香味进行充分的融合,牡丹花的甜香与红茶的甘醇有机融合,既具有牡丹花养生保健功能又有红茶暖胃养颜效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牡丹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牡丹花为国花,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武夷山是红茶的发源地,金骏眉为红茶中的极品。制茶师将两种承载着无数美誉的珍品合二为一,制作出本发明牡丹红茶。本发明牡丹红茶把牡丹花的甜香与红茶的甘醇有机融合,既具有牡丹花养生保健功能又有红茶暖胃养颜效用,使国花与国饮相得益彰,是牡丹文化和茶文化的一个创新。
本发明涉及的牡丹红茶,是红茶中的一新品种,首创于2011年,由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正山荼业承制,由武夷山的江元勋先生等人共同研制成功。该茶原料为武夷山荼青或洛阳嵩县茶青和洛阳牡丹花,采用正山堂高端红茶工艺与创新技术,由师傅全程精心制作,将茶叶与花瓣进行有机融入,是可遇不可求之荼中珍品。其外形黑黄相间,乌黑之中透着金黄,显毫香高。
如图1所示,该牡丹红茶的制作工艺如下:
步骤10、采摘鲜茶叶芽尖或一芽二三叶片(是指一芽尖和二三片鲜叶)并于45℃-50℃下对鲜茶叶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鲜茶叶呈现萎蔫状态。萎凋的目的是使茶叶水分部分蒸发,引起茶梢中的内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为发酵创造条件,最重要是要注意通风,所有是在通透的环境下进行。
在步骤10中,鲜茶叶芽尖的采摘标准为2公分-3公分长,鲜茶叶叶片的采摘标准为叶片完好、鲜绿,并在雨露后采摘,采摘后使用木头搭建的特制青楼进行萎凋,所述特制青楼为三层木质结构。
该青楼是桐木关传统的制茶场所,最下一层可以燃烧木料,二层作为隔温层,三层用于摊放茶青。三层结构设计可以有效调节温度,结合当时天气,使温度最适合萎凋。
步骤20、采摘牡丹鲜花,去除花蕊,将牡丹花瓣薄摊于竹匾上,牡丹花瓣厚度3cm-5cm,牡丹花瓣不应铺的太厚,应薄薄摊开,并于35℃-45℃下对牡丹鲜花瓣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鲜牡丹花瓣表面水分迅速散失,鲜花瓣呈现萎蔫状态。
在步骤20中,鲜牡丹花的采摘标准为花朵完好、鲜嫩,并在晴朗而温暖的天气采收。采摘后及时使用木头搭建的特制青楼进行萎凋,所述特制青楼为三层木质结构。该青楼与步骤10中青楼相同。
步骤30、对呈现萎蔫状态的茶叶和牡丹花瓣混合,其中茶叶占混合物总质量的75%-80%,然后进行30分钟-45分钟的揉捻;
在揉捻中手部用力一定要轻,所述步骤30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301、对呈现萎蔫状态的花茶进行20分钟-25分钟的机器揉捻;
在所述步骤301中,使用6CH-45型揉捻机对呈现萎蔫状态的花茶进行机器揉捻,揉捻到花荼稍稍卷曲为止。
步骤302、对机器揉捻后的花茶进行10分钟-20分钟的手工揉捻。
在所述步骤302中,将机器揉捻后的花茶在木质的自制传统制茶工具中进行人工揉捻。
机器揉捻和手工揉捻组合的方式存在以下优点:机器揉捻较为简单,仅能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运行;第二步手工揉捻主要是可以根据茶叶的状态调节手劲和角度等,可以有效弥补机器揉捻的不足。
步骤40、将揉捻后的花荼于35℃-45℃下进行8-9小时的发酵;
并且花茶在发酵过程中是不能移动的。茶在发酵过程中宜静置,保持温度、湿度的恒定,所以不宜做大幅度移动。
步骤50、将发酵后的花茶于113℃-125℃下进行2小时-3小时的烘焙,即可制得牡丹红茶。其中,烘焙的温度非常关键,如果温度过低,则不利于水分的蒸发,不利于钝化茶中酶的活性,制止酶促氧化,达不到发酵的目的;温度过高,则易产生老火,甚至焦茶。
步骤30和步骤40之间,还包括将揉捻后的花茶进行解块的步骤,即将揉捻后的花荼用摇筛过滤,条形状的花茶筛下,团块状的花茶留于摇筛之上,再手工将团块状的花茶揉至均匀。
通过本发明牡丹红茶加工方法加工而成的牡丹红茶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9.55%的多酚类化合物、3.12%的咖啡碱、3.93%的氨基酸、41.14%的水浸出物、4.39%的水分、4.80%的总灰分以及7.57%的粗纤维。
本发明制作的牡丹红茶是茶叶专家潜心研发,多次攻关,以优质茶叶与白牡丹花为原料,经创新工艺研发成功的高端红茶。它很好的融合了白牡丹花与高端红茶的色香味,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以及降血脂等功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采摘鲜茶叶芽尖或一芽二三叶片,并于45℃-50℃下对鲜茶叶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鲜茶叶呈现萎蔫状态;
步骤20、采摘鲜牡丹花,摘除花蕊中的柱头、子房、花药和花托,保留花瓣,并于35℃-45℃下对牡丹鲜花瓣进行6-7小时的通透式萎凋,使牡丹鲜花瓣表面水分迅速散失,最终呈现萎蔫状态;
步骤30、对呈现萎蔫状态的茶叶和牡丹花瓣混合,其中茶叶占混合物总质量的75%-80%,然后进行揉捻;
步骤40、将揉捻后的花茶进行发酵;
步骤50、将发酵后的花茶进行烘焙,即可制得牡丹红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采摘后鲜茶叶使用木头搭建的特制青楼进行萎凋,所述特制青楼为三层木质结构;其中最下方第一层用于燃烧木料,第二层作为隔温层,第三层用于摊放鲜茶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鲜茶叶芽尖的采摘标准为2公分-3公分长或者鲜茶叶叶片的采摘标准为叶片完好和鲜绿,并在两者都在雨露后进行采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将牡丹鲜花瓣薄摊于竹匾上进行通透式萎凋,牡丹鲜花瓣的厚度3cm-5cm。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采摘后牡丹鲜花瓣使用木头搭建的特制青楼进行萎凋,所述特制青楼为三层木质结构;其中最下方第一层用于燃烧木料,第二层作为隔温层,第三层用于摊放牡丹鲜花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步骤301、对呈现萎蔫状态的牡丹花茶进行20分钟-25分钟的机器揉捻;
步骤302、对机器揉捻后的牡丹花茶进行10分钟-20分钟的手工揉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将揉捻后的牡丹花茶于35℃-45℃下进行8-9小时静止状态下的发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和步骤40之间,还包括将揉捻后的牡丹花茶进行解块的步骤,即将揉捻后的牡丹花茶用摇筛过滤,条形状的牡丹花茶筛下,团块状的牡丹花茶留于摇筛之上,再手工将团块状的牡丹花茶揉至均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牡丹红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0中将发酵后的牡丹花茶于113℃-125℃下进行2小时-3小时的烘焙。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加工方法所得的牡丹花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牡丹红茶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19.55%的多酚类化合物、3.12%的咖啡碱、3.93%的氨基酸、41.14%的水浸出物、4.39%的水分、4.80%的总灰分以及7.57%的粗纤维。
CN 201110364989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Active CN102396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64989 CN102396626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64989 CN102396626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6626A CN102396626A (zh) 2012-04-04
CN102396626B true CN102396626B (zh) 2013-07-10

Family

ID=4587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64989 Active CN102396626B (zh) 2011-11-17 2011-11-17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966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6556A (zh) * 2012-07-24 2012-10-17 安徽省黄山市祁眉茶旅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的整眉制造工艺
CN102960499A (zh) * 2012-12-25 2013-03-13 犍为清溪秋月茉莉花种植开发有限公司 茉莉花茶微发酵工艺
CN103355452A (zh) * 2013-06-05 2013-10-23 菏泽市牡丹区牡丹研究所 牡丹工艺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31055A (zh) * 2013-12-06 2015-03-25 三江侗族自治县东竹茶业有限公司 茶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3960411B (zh) * 2014-04-10 2016-01-20 洛阳春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半发酵型牡丹嫩芽茶的制备方法
CN103947797B (zh) * 2014-04-11 2015-08-19 洛阳春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发酵型牡丹嫩芽茶复合饮品的制备方法
CN103947810B (zh) * 2014-05-14 2016-08-10 李�杰 牡丹红茶、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22392A (zh) * 2014-10-11 2014-12-24 谢达国 有机米兰花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4322742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红茶制备工艺
CN104322743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一种牡丹黄茶制备工艺
CN104322798A (zh) * 2014-10-14 2015-02-04 杨永庆 绞股兰牡丹茶
CN104886296B (zh) * 2015-05-25 2018-08-31 贵州省湄潭县黔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花香型袋泡茶制作方法
CN105875899A (zh) * 2016-06-07 2016-08-24 徐楠生 黄山蜂花茶
CN107348053A (zh) * 2017-08-31 2017-11-17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茶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8477353A (zh) * 2018-04-16 2018-09-04 晴隆县紫马乡紫鑫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百合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9566796A (zh) * 2019-01-20 2019-04-05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桂花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73481B (zh) * 2020-11-29 2024-05-14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高氨基酸含量的栀子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8702A (zh) * 2009-05-14 2009-10-07 冷雪 牡丹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059A (zh) * 2009-09-10 2011-04-20 江元勋 一种金骏眉及其加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1404A (zh) * 2009-12-30 2010-06-16 四川南充市丝绸(进出口)有限公司 桑叶茶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8702A (zh) * 2009-05-14 2009-10-07 冷雪 牡丹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18059A (zh) * 2009-09-10 2011-04-20 江元勋 一种金骏眉及其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茶萎凋工艺研究概述;陈林海等;《茶叶科学技术》;20100930(第03期);4-8页 *
陈林海等.白茶萎凋工艺研究概述.《茶叶科学技术》.2010,(第03期),4-8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96626A (zh)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6626B (zh) 一种牡丹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4585380B (zh) 老叶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1664084B (zh)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CN103262920B (zh) 一种调味金花茶叶的加工方法
CN101156634B (zh) 一种梅山蛮茶的加工方法
CN102293935B (zh) 紫皮石斛纹路枫斗及制法
CN105053363B (zh) 一种桑叶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2273526A (zh) 一种茉莉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5124057A (zh) 一种高香型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58115A (zh)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4255961B (zh) 一种正味花香柔和甘甜铁观音及其制作方法
CN1647674A (zh) 一种桑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7047896A (zh) 一种桑叶茶的加工方法
CN106962533A (zh) 一种发酵茶及发酵茶的制作工艺
CN103988958A (zh) 一种拼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6387164A (zh) 一种花果香蕴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26576A (zh) 桑叶降血糖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12557A (zh) 一种含白兰花的红茶制备方法
CN108850231A (zh)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4719516A (zh) 一种高原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2715296A (zh) 一种虫草茶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90195A (zh) 一种蛋花香黄茶的加工方法
CN108402232A (zh) 红茶的制备方法
KR101443182B1 (ko) 탈모방지 및 발모촉진효과를 가지는 한방 약재 복합추출물, 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를 이용한 모발성장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4798939A (zh) 一种具有消除色斑功效的六堡茶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12

Address after: Unit 1004-1, Tiandi Financial Port, No. 491 Gaolin Middle Road, Hul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Pulehui Electronic Commerce Co.,Ltd.

Address before: Wuyishan City, Fujian Province, 354300 Star Village Paulownia Village Temple Bay No. 22

Patentee before: Jiang Yuanx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