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3053B -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3053B
CN102293053B CN201080002409.7A CN201080002409A CN102293053B CN 102293053 B CN102293053 B CN 102293053B CN 201080002409 A CN201080002409 A CN 201080002409A CN 102293053 B CN102293053 B CN 1022930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next door
pixel portion
light
glass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40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3053A (zh
Inventor
太田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led Inc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22930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30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30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30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由玻璃基板全反射的全反射光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的显示面板装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具备:像素部(12),其包含介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者蓝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层;玻璃基板(24),其设置在第2电极的上方;透镜片(23),其介于像素部与玻璃基板之间,具有与各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22)和形成有透镜的基底部(28);第1隔壁(25),其配置在基底部的设置有透镜的一侧,其高度至少比透镜的高度高,配置在玻璃基板与透镜片之间,对透镜之间进行区划,以及第2隔板(26),其与第1隔板对应地配置在基底部的与设置有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具备有机发光层的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装置,具备包含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装置受到注目。在具备有机EL元件的显示面板装置中,重要的是提高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的取出效率。以往,为了提高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的取出效率,提出了按各像素设置有微透镜的显示面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18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18所述,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1000具备:依次形成有第1电极层1001、第1绝缘层1002、有机发光层1003、第2绝缘层1004和第2电极层1005的玻璃基板1006(下侧的玻璃基板);和形成有滤色器1007和微透镜1008的密封玻璃1009(上侧的玻璃基板)。并且,密封玻璃1009与玻璃基板1006,通过间隔体(spacer)1010保持预定的间隔、同时通过封止树脂1011贴合。另外,在密封玻璃1009与玻璃基板1006之间填充有绝缘性液体1012。
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1000,通过将微透镜1008的光学折射率n1与绝缘性液体1012的光学折射率n2设为n1>n2,从而提高了从有机发光层1003放出的光的取出效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74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中,存在从某发光区域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经密封玻璃全反射而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的问题。此时,在彼此相邻的发光区域的有机发光层为放出各不相同颜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层的情况下,由于所述经全反射的光而产生混色。由此,存在图像的对比度降低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由上侧的玻璃基板全反射的光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的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有机EL部,其排列有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第1电极、第2电极和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介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某一颜色的光;玻璃基板,其设置在所述有机EL部的上方;透镜片,其介于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各个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基座的基底部;第1隔壁,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其高度至少比所述透镜的高度高,在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透镜片之间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以及第2隔壁,其与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在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透镜片之间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通过第1隔壁和第2隔壁,能够防止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因此,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A-A’线切断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对图2的由以虚线X包围的区域进行了扩大表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中、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的行进(传播)的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中、杂散光的行进的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中、外部光的行进的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9A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03的工序的图。
图9B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04的工序的图。
图9C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05的工序的图。
图9D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06的工序的图。
图9E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07的工序的图。
图9F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08的工序的图。
图9G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09的工序的图。
图9H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10的工序的图。
图9I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11的工序的图。
图9J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12的工序的图。
图9K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13的工序的图。
图9L是由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5A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03的工序的图。
图15B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04的工序的图。
图15C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05的工序的图。
图15D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06的工序的图。
图15E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07的工序的图。
图15F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08的工序的图。
图15G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09的工序的图。
图15H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10的工序的图。
图15I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11的工序的图。
图15J是表示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12的工序的图。
图15K是由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视图。
图17是内置有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外观图。
图18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1c、2、2a、1000:显示面板装置
10:有机EL部
11:有机发光层 
11R:红色有机发光层
11G:绿色有机发光层
11B:蓝色有机发光层
12:像素部
12R:红色像素部 
12G:绿色像素部 
12B:蓝色像素部 
13:基板
14:第1电极
15:空穴注入层 
16:空穴输送层 
17:电子输送层 
18:第2电极
19:封止薄膜 
20、20’:透镜部
21:滤色器部 
21R、21Ra:红色用滤色器
21G、21Ga:绿色用滤色器
21B:蓝色用滤色器
22:透镜
22R:红色用透镜 
22G:绿色用透镜 
22B:蓝色用透镜 
23、23c:透镜片
24:玻璃基板 
25、25b、25c:第1隔壁
26:第2隔壁
27:粘接层
28:基底部
29、29c:沟
30:封止树脂 
40:基体部件 
50b:空隙
60:隔壁
61:第1隔壁部
62:第2隔壁部
70:贯通孔
80:基板
100R、100G、100B:光
200R、200G、200B:外部光
500:电视机
1001:第1电极层
1002:第1绝缘层
1003:有机发光层 
1004:第2绝缘层
1005:第2电极层
1006:玻璃基板 
1007:滤色器
1008:微透镜
1009:片状玻璃 
1010:间隔体
1011:封止树脂 
1012:绝缘性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具备:有机EL部,其排列有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第1电极、第2电极和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介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某一颜色的光;玻璃基板,其设置在所述有机EL部的上方;透镜片,其介于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各个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基座的基底部;第1隔壁,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其高度至少比所述透镜的高度高,在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透镜片之间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以及第2隔壁,其与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 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在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透镜片之间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
在本方式中,在透镜片与玻璃基板之间配置对与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的第1隔壁,将所述第1隔壁的高度设得至少比透镜的高度高。另外,在透镜片的基底部的与设置有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第1隔壁对应地在像素部与透镜片之间配置了第2隔壁。
如此,与第1隔壁对应地设置第2隔壁,能够防止从与一种颜色对应的像素部(第1像素部)所包含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中的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光射向与对应于第1像素部的发光区域(下面记为“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与其他颜色对应的发光区域(下面记为“第2发光区域)。即,通过第1隔壁和第2隔壁,能够遮断从第1发光区域射向第2发光区域的光。由此,能够防止第1发光区域中的从第1像素部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混入与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第2发光区域。因此,能够防止在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发光区域中发生混色,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与一种颜色对应的第1像素部、和与所述第1像素部相邻的与其他颜色对应的第2像素部,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对从由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区划出的所述第1像素部所包含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通过经所述玻璃基板的反射而射向所述第2像素部进行遮断。
根据该构成,能够对从包含于第1像素部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中的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光射向与第1像素部相邻的第2像素部进行遮断。由此,能够大幅地抑制经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混入不同的发光区域。其结果是,在包含于第1像素部的有机发光层和包含于与第1像素部相邻的第2像素部的有机发光层为放出各不相同颜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层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相邻的发光区域中发生混色。因此,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透镜片具 有沿着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区域的外周形成、从所述基底部的表面向与所述透镜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沟,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以夹着所述基底部的方式形成,所述第1隔壁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所述第2隔壁与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的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用于所述第1隔壁与所述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
根据该构成,在与插入透镜片的沟中的第1隔壁对应地在基底部的与设置有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设置第2隔壁时,能够将透镜片的沟用于第1隔壁与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由此,在多个透镜之间的基底部的上面配置了第1隔壁之后,在透镜片的下面(没有设置透镜的面)投影了插入沟中的第1隔壁,因此能够确认第1隔壁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与第一隔壁的位置对应地设置第2隔壁的位置,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1隔壁与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的所述第1隔壁的顶端部,对从包含于所述第1像素部的所述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通过经所述玻璃基板的反射而射向与所述第1像素部相邻的所述第2像素部进行遮断。
根据该构成,通过插入透镜片的沟中的第1隔壁的顶端部,能够对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光等第1发光区域中的光穿过基底部而混入与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第2发光区域进行遮断。如此,设置于透镜片的沟具有进行第1隔壁与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的功能,并且具有通过插入第1隔壁而防止来自第1发光区域的光射向相邻的第2发光区域的功能。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在将所述基底部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第1隔壁的底面的宽度设为w1、将所述第2隔壁的底面的宽度设为w2的情况下,w1/t以及w2/t为3以上50以下。
根据该构成,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等第1发光区域中的光穿过基底部而漏入与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第2发光区域。另外,若w1/t以及w2/t超过50则难以确保透镜片的强度,因此w1/t以及w2/t优 选为50以下。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在将所述基底部的厚度设为t、将从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的所述第1隔壁的顶端到所述基底部的上面的距离设为b的情况下,b/t为0以上2/3以下。
根据该构成,即使是由于沟而降低了强度的透镜片,也能够维持其形状,并且通过第1隔壁的插入沟中的部分,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等第1发光区域中的光穿过基底部而漏入与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第2发光区域。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第1隔壁贯通所述透镜片地与所述第2隔壁连接。
根据该构成,在第1隔壁与第2隔壁之间不存在间隙,因此能够防止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等第1发光区域中的光穿过基底部而漏入与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第2发光区域。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有机EL部至少包括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在与所述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
根据该构成,在向像素部延伸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因此能够防止蓝色发光区域中的光混入与蓝色发光区域相邻的发光区域。反过来,也能够防止来自与蓝色发光区域相邻的发光区域的光混入蓝色发光区域。即,夹着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的第2隔壁具有作为黑矩阵(black matrix)的功能。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进一步,所述有机EL部包括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和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在与所述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和所述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各自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光的透射率为95%以上且小于100%的树脂。
如此,通过在与包含放出红色光及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透明树脂,能够抑制在透镜的上方放出的红色光及绿色光的光量降低。进而,通过在第2隔壁之间填充透明树脂,能够防止透镜片发生挠曲,能够获得稳定的光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有机EL部包括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在与所述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选择性透射绿色光的树脂。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有机EL部包括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在与所述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选择性透射红色光的树脂。
通过这些构成,可以构成在与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或者与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不使用透明树脂的显示面板装置。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第1隔壁延伸至所述玻璃基板的附近。
根据该构成,可以将第1隔壁的高度设定为如下高度,该高度能够对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从第1发光区域射向第2发光区域进行遮断。由此,能够防止所述反射光从第1发光区域混入第2发光区域。因此,能够防止在相邻的发光区域中发生混色,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第1隔壁与所述玻璃基板接触。
如此,因为第1隔壁与玻璃基板接触,所以能够通过第1隔壁将玻璃基板与基底部之间关闭,能够对第1隔壁的横向上相邻的发光区域之间进行完全遮断。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等第1发光区域中的光穿过玻璃基板与基底部之间而混入第2发光区域。另外,因为第1隔壁与玻璃基板接触,所以能够将透镜片固定于玻璃基板。由此,能够防止透镜片发生挠曲,能够获得稳定的光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的侧面为黑色,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通过吸收从包含于所述第1像素部的所述有机发光层放出的、且经所述玻璃基板反射的光,遮断从第1像素部射向第2像素部的光。
根据该构成,能够通过第1隔壁及第2隔壁消除反射的光,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射向不同发光区域的光。由此,能够防止发生混色,因此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进一步通过吸收从包含于所述第1像素部的所述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遮断从所述第1像素部直接射向所述第2像素部的光。
根据该构成,能够遮断从第1像素部直接射向第2像素部的光。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第1隔壁及第2隔壁进一步吸收从本装置的外部经由所述玻璃基板向所述第1像素部入射的外部光。
根据该构成,第1隔壁及第2隔壁作为黑矩阵发挥作用,能够对从外部进入的外部光到达像素部进行遮断。因此,能够抑制外部光由像素部的第2电极反射、穿过相邻的发光区域而再次射出到外部,所以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多个像素部包含沿预定的方向形成的放出相同颜色的光的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第1隔壁对沿所述预定的方向形成的、与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第1隔壁形成为条状,通过条状的第1隔壁,能够对与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透镜,其俯视为长条状,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是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椭圆弧形状。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一个透镜构成为半圆筒状的透镜。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在所述第2电极的上方具备用于封止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封止层。
根据该构成,在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封止层封止像素部,因此能够防止水分和/或氧等外部气体混入像素部中。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具备使遍及所述透镜的上面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凹凸平坦化、并粘接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的粘接层。
由此,能够使透镜片与玻璃基板贴合。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所述玻璃基板形成所述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面。
根据该构成,能够将玻璃基板设为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面。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与所述第1电极之间包括向所述有机发光层注入空穴的空穴注入层。
如此,通过在有机发光层与第1电极之间形成用于向有机发光层注入空穴的空穴注入层,能够提高有机发光层的发光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为具备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任一方式的装置。
根据该构成,能够实现电视机装置等各种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包括:第1工序,准备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第1电极、第2电极以及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介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某一颜色的光;第2工序,在所述第2电极的上方形成用于封止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封止层;第3工序,准备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各个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基座的基底部的透镜片,所述透镜片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用于加强所述基底部的基体部件;第4工序,在所述透镜之间且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配置其高度至少比所述透镜的高度高、对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的第1隔壁;第5工序,在所述透镜片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的上方准备玻璃基板;第6工序,在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第7 工序,将所述基体部件从所述透镜片剥离;第8工序,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配置第2隔壁,所述第2隔壁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第9工序,在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至少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第2隔壁之间,填充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以及第10工序,在所述封止层的上面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封止层与填充于各所述第2隔壁之间的树脂。
如此,在本方式中,在透镜片的基底部设置了用于加强所述基底部的基体部件之后,将第1隔壁设置于透镜片。因此,在设置第1隔壁时等的制造工序中能够防止透镜片挠曲,因此能够防止由于透镜片的挠曲而产生的透镜片的光学特性的劣化。
进而,在本方式中,在经由第1隔壁连接了透镜片与玻璃基板之后,将基体部件剥离。由此,透镜片经由第1隔壁固定于玻璃基板,因此能够在剥离了基体部件之后透镜片也能够维持其形状。因此,通过本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显示面板装置,在玻璃基板与有机EL部之间没有必要设置基体部件这样的用于加强透镜片的加强部件,相应地能够削减玻璃基板与有机EL部之间存在的层。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在所述第3工序与所述第5工序之间还包括沿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区域的外周、形成从所述基底部的表面向与所述透镜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沟的第11工序,在所述第4工序中,将所述第1隔壁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在所述第5工序中,与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的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所述第2隔壁,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用于所述第1隔壁与所述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
根据该构成,在将第1隔壁插入透镜片的沟中之后,在将第2隔壁配置于透镜片时,能够在透镜片的下面(没有设置透镜的面)投影插入沟中的第1隔壁。由此,能够确认第1隔壁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配置第2隔壁的位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1隔壁与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在所述第7工序与所述第8工序之间,包括使所述透镜片的上下的方向反转的第13工序,在所述第8工序中,在将所述透镜片的下面设为最上部的状态下形成所述第2隔壁。
如此,在将第1隔壁配置于基底部的上面并设置了玻璃基板之后,使透镜片的上下的方向反转。由此,能够在透镜片的下面投影插入沟中的第1隔壁,因此从上方看时,能够容易地确认第1隔壁的位置。并且,在该状态下,通过配置第2隔壁,能够容易地进行第1隔壁与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方式中,优选,在所述第4工序中,以使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第1隔壁的端部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
通过该构成,能够通过第1隔壁的端部连接透镜片与玻璃基板,因此透镜片不会发生挠曲。由此,能够将透镜片稳定地固定于玻璃基板。因此,在完成后的显示面板装置中,没有必要为了加强透镜片而在透镜片的下面设置基体部件等。因此,能够获得能够提高光取出效率的显示面板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另一方式,包括:第1工序,准备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第1电极、第2电极以及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介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任一颜色的光;第2工序,在所述第2电极的上方形成用于封止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封止层;第3工序,准备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各个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基座的基底部的透镜片,所述透镜片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用于加强所述基底部的基体部件;第4工序,在所述基体部件的与粘接着所述基底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粘接基板;第5工序,在玻璃基板形成对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的多个隔壁;第6工序,在所述多个透镜的各透镜之间形成用于将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多个隔壁插入直到所述基体部件的底面的孔;第7工序,将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多个隔壁插入所述孔中,以使所述多个隔壁各自的高度至少比所述透镜的高度高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隔壁;第8工序,在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第9工序,将所述基板从所述基体部件剥离,将存在于所述多个隔壁之间的所述基体部件从所述透镜片剥离;第10工序,在延伸至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方向的所述多个隔壁之间的、至少与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所述多个隔壁之间,填充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第11工序,在所述封止层的上面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封止层与填充于延伸至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方向的所述多个隔壁之间的树脂。
在本方式中,使设置于透镜之间的隔壁贯通透镜片的基底部而延伸至像素部的方向。另外,在本方式中,至少在与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隔壁之间,填充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由此,在形成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时,延伸至像素部的方向的隔壁也作为用于使所述树脂流动的引导器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在隔壁之间高精度地填充所述树脂,能够通过简易的工艺使所述树脂的膜厚均一。由此,与在透镜与像素部之间由其他部件形成滤色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制造工艺简洁化,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以上,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通过第1隔壁及第2隔壁,能够防止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反射光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从而,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不使透镜片的光学特性劣化地制造显示面板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这一点自不必说。另外,各图是用于说明的示意图,膜厚以及各部的大小的比例等并不是严密的。
(实施方式1)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具备在行方向以及与行方向正交的列方向上(呈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发光区域。多个发光区域按每个发光区域具备发光像素部(下面,简称为“像素部”)12。因此,像素部12根据发光区域在行方向以及与行方向正交的列方向上(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各像素部12与发出红色光的像素部12R(下面,简称为“红色像素部”)、发出绿色光的像素部12G(下面,简称为“绿色像素部”)、或发出蓝色光的像素部12B(下面,简称为“蓝色像素部”)对应。
如此,在列方向上,重复配置发出相同颜色的光的像素部。另外,在行方向上,依次重复配置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发光区域为包括这些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像素部12发光的区域。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发光区域为红色发光区域,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发光区域为绿色发光区域,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发光区域为蓝色发光区域。另外,在红色像素部12R与蓝色像素部12B之间的区域为非发光区域,该非发光区域为没有形成像素部12、且不发光的区域。
与各像素部12对应地按每个像素部12形成有透镜22。透镜22是用于使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集聚的部件。另外,将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透镜称为红色用透镜22R,将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透镜称为绿色用透镜22G,将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透镜称为蓝色用透镜22B。
进而,在与各像素部12对应的各透镜22之间设置有第1隔壁25。设置第1隔壁25以使不同颜色的光不会混入彼此相邻的发光区域。即,在红色用透镜22R与绿色用透镜22G之间以及绿色用透镜22G与蓝色用透镜22B之间,设置有第1隔壁25。换言之,第1隔壁25以夹着红色用透镜22R、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各透镜22的方式设置在各 透镜22的两侧。另外,稍后进行叙述,在第1隔壁25的下方设置有第2隔壁26(未图示)。
图2是沿图1所示的A-A’线剖切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成介由封止树脂30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贴合的结构。
有机EL部10具备放出预定光的有机发光层,包括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11R(下面记为“红色有机发光层”)、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11G(下面记为“绿色有机发光层”)、和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11B(下面记为“蓝色有机发光层”)。另外,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分别包含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另外,如后述那样,有机EL部10中的像素部12具备第1电极(未图示)和第2电极(未图示),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各有机发光层介于第1电极与第2电极之间。关于有机EL部10的详细构造,在图3中进行说明。
透镜部20具备:滤色器部21、具备透镜22的透镜片23、和玻璃基板24(盖板)。进而,透镜部20具备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另外,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形成有粘接层27。
滤色器部21由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形成的红色用滤色器21R、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形成的绿色用滤色器21G以及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形成的蓝色用滤色器21B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红色用滤色器21R由光透射率为95%以上且小于100%的透明树脂形成。另外,绿色用滤色器21G也由光透射率为95%以上且小于100%的透明树脂形成。另一方面,蓝色用滤色器21B由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构成。
如此,通过在红色用滤色器21R以及绿色用滤色器21G中使用透明树脂,能够抑制在透镜22的上方放出的红色光以及绿色光的光量降低。另外,通过在红色用滤色器21R以及绿色用滤色器21G中使用透明树脂,也能够防止透镜片23发生挠曲而使透镜片23的光学特性变化。
另外,作为各滤色器,可以使用有色透明滤色器、二向色镜(dichroicmirror)、带通滤色器(band pass filter)等。另外,作为各滤色器的构成材料,可以使用例如有机颜料、粒子添加有机颜料、金属氧化物、含有该金属氧化物的树脂等。另外,滤色器可以含有无机或有机的荧光色素。由此,能够对从有机EL部10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进行颜色变换,能够对色再现性等的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进行调整。
因为透镜片23由薄、软的材质形成,所以在透镜片23的下面没有设置任何用于支撑透镜片23的部件的情况下,透镜片23会发生挠曲。如本实施方式,通过在与红色像素部12R以及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第2隔壁26之间填充透明树脂,由所述透明树脂稳定地固定透镜片23,如上所述,能够防止透镜片23发生挠曲。从而,能够防止透镜片23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能够获得期望的光取出效率。
透镜片23配置于介于有机EL部10与玻璃基板24之间,具有透镜22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22的基座的基底部28(基体部)。该透镜片23,在片状的基底部28的一方的面上,形成有由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多个透镜22。透镜22以与所有的各像素部12对应的方式形成,在一个像素部12形成有一个透镜22。即,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而形成有红色用透镜22R,与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对应而形成有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通过各像素部12的透镜22,能够使各有机发光层11放出的光集聚。由此,能够提高光取出效率。
各透镜22的剖面形状,如图2所示为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椭圆弧形状。另外,俯视显示面板装置1时的透镜22的形状,如图1所示为在列方向上形成长条状的矩形状。即,透镜22形成为半圆筒状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22如图1所示以与各像素部12的每一个像素部对应的方式配置,但也可以使用在列方向上形成的作为同色的像素部12所共用的透镜的双凸透镜(lenticular lens)。
玻璃基板24设置在有机EL部10的上方。另外,玻璃基板24构成显 示面板装置1的外面,从各像素部12的各有机发光层11放出的光穿过玻璃基板24而放射到显示面板装置1的外部。
另外,在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的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设置有对与各像素部12对应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的第1隔壁25。第1隔壁25配置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第1隔壁25的玻璃基板侧端与玻璃基板24接触。
如此,因为第1隔壁25与玻璃基板24接触,所以能够将玻璃基板24与基底部28之间的相邻的发光区域之间完全遮断。由此,能够切实地对由玻璃基板24反射的光射向相邻的发光区域进行遮断。
另外,因为第1隔壁25与玻璃基板24接触,所以能够将透镜片23固定于玻璃基板,能够防止透镜片23发生挠曲并获得稳定的光取出效率。这是因为:基底部28与透镜22相比非常薄,若仅通过基底部28来维持透镜22的形状,则透镜22的形状会被破坏而难以维持透镜22的形状。因此,以往在基底部28的下面设置了用于加强基底部28的基体部件,但却由于基体部件而抑制了光的取出效率。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由第1隔壁25连接了基底部28与玻璃基板24,所以透镜片23被第1隔壁25以及玻璃基板24固定。因此,没有必要在透镜片23的下面设置基体部件,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多地取出从像素部12的有机发光层11放出的光,能够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构成为第1隔壁25的高度至少高于透镜22的高度。由此,通过使第1隔壁25的高度比透镜22的高度高,能够防止由玻璃基板24全反射的光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另外,也能够防止玻璃基板24对透镜22造成损害。如此,除了透镜22的聚光效果以外,还能够通过第1隔壁25对光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进行遮断,因此能够降低杂散光而防止混色。
另外,在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的与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没有设置透镜的一侧),设置有对与各像素部12之间对应的透镜部20之间进行区划的第2隔壁26。第2隔壁26配置在像素部12与透镜片23 之间。第2隔壁26的透镜片侧端以与第1隔壁25对应的方式配置,并且形成为与透镜片23接触。即,第1隔壁25与第2隔壁26以夹着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而相对的方式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都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例如,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可以由炭黑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以相同的宽度构成了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所以第2隔壁26以与第1隔壁25相对的方式形成,在俯视显示面板装置时第2隔壁26成为与第1隔壁25正好重叠的状态。另外,第2隔壁26的像素部侧端构成为与封止树脂30接触。
在第2隔壁26彼此之间以与各像素部12对应的方式填充有预定的树脂。即,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填充有所述的光透射率为95%以上且小于100%的透明树脂。另外,在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也填充有所述的光透射率为95%以上且小于100%的透明树脂。另外,在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第2隔壁26之间填充有所述的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
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填充有粘接层27。粘接层27遍及基底部28和多个透镜22的上面而形成,使由透镜22形成的透镜22的凹凸平坦化,粘接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另外,形成为透镜22与玻璃基板24不直接接触的结构,在透镜22与玻璃基板24之间的间隙存在粘接层27。在此,粘接层27由以低折射率材料构成的树脂形成,另一方面,透镜22由高折射率材料形成。即,若将透镜22的光折射率设为n1、将粘接层27的光折射率设为n2,则为n1>n2的关系。利用这样的透镜22与粘接层27的折射率差以及透镜22的形状,能够使从有机发光层11放出而穿过了滤色器部21的光聚光。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片23具有沟29。沟29是从基底部28的表面向与透镜22突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沟。所述沟29沿着基底部28的设置有透镜22的区域的外周形成。即,沟29在俯视显示面板装置1时,跟随基底部28的透镜形成区域中的透镜22的外周部分中沿着列方 向的部分而形成为条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沟29的剖面形状,如图2所示为V字形状。
第1隔壁25的透镜片侧的顶端部,如图2所示,其剖面形状构成为三角形状。该第1隔壁25的透镜片侧的顶端部,以与透镜片23的沟29的形状相符的方式形成,插入透镜片23的沟29中。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第1隔壁25的一部分插入透镜片23中的构造。第2隔壁26以与第1隔壁25的插入沟29中的部分对应的方式,配置在基底部28的与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如此,通过插入透镜片23的沟29中的第1隔壁25的顶端部,能够对由玻璃基板24反射的光等穿过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而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进行遮断。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第1隔壁25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所以到达插入沟29中的第1隔壁25的顶端部的光被所述顶端部吸收。
进而,通过如此形成为第1隔壁25的一部分插入透镜片23的沟29中的构造,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配置第2隔壁26。即,在将第1隔壁25插入透镜片23的沟29中之后,在将第2隔壁26配置于透镜片23的制造工序中,插入沟29中的第1隔壁25投影在透镜片23的下面(没有设置透镜的面)。由此,能够容易地确认第1隔壁25的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确定设置第2隔壁26的位置。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1隔壁25与第2隔壁26的位置对准。即,透镜片23的沟29也作为用于第1隔壁25与第2隔壁26的位置对准的标记而使用,将插入透镜片23中的第1隔壁25作为标记(对准标记),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第2隔壁26的位置对准。 
另外,通过透镜片23的沟29,也能够将第1隔壁25通过自对准而配置于沟29。
接着,使用图3对有机EL部10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图3是对由图2的虚线X包围的区域进行了扩大表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有机EL部10在形成有平坦化膜(未图示)的基板13上,在各像素部12中,按顺序依次形成有在基板13的平坦化膜上形成的第1电极14(下部电极)、空穴注入层15、空穴输送层16、有机发光层11、电子输送层17、第2电极18(上部电极)以及封止薄膜19。
形成有平坦化膜的基板13是形成有用于对在基板13形成的上的TFT层(未图示)的上面进行平坦化的平坦化膜的部件。
第1电极14是成为阳极的反射电极,按每个像素部分离形成。即,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像素部对应地形成第1电极14。
空穴注入层15具有向空穴输送层16注入空穴的功能,由预定的有机材料形成。另外,空穴输送层16具有向有机发光层输送空穴的功能,由预定的有机材料形成。空穴注入层15以及空穴输送层16按每个像素部分离形成。
有机发光层11按每个像素部12由具有预定的场致发光功能的有机材料形成。有机发光层11按每个像素部12分离形成,如上所述,在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分别具备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
电子输送层17具有向有机发光层11输送电子的功能,由预定的有机材料形成。
第2电极18是成为阴极的透明电极,以与第1电极14相对的方式由ITO(铟锡氧化物)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第2电极18是各像素部12共用的共用电极。
封止薄膜19是用于封止各像素部12的封止层,由薄膜透明绝缘材料形成。
另外,在各色的像素部12之间,设置有用于区划第1电极14、空穴注入层15、空穴输送层16以及有机发光层11的堤BNK。堤BNK由感光性树脂形成。另外,在没有形成有机发光层的非发光区域中,在基板上形成有配线LN。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堤BNK与图1所示的第1隔壁25同样,仅在列方向上形成而对各色的像素部12之间进行区划,但也可以设为以也区划同色的像素部12的方式形成为格子状。接着,使用图4对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的尺寸进行详细说明。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面图。
如图4所示,若将第1隔壁25的宽度设为w1、将第2隔壁26的宽度设为w2、将基底部28的厚度设为t,则第1隔壁25优选构成为w1/t为3以上50以下。另外,关于第2隔壁26,也优选构成为w2/t为3以上50以下。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抑制由玻璃基板24反射的反射光穿过基底部28而漏入相邻的发光区域。
进而,在将从插入透镜片23的沟29中的第1隔壁25的最顶端到基底部28的主面垂直方向上的基底部28的上面的距离设为b的情况下,b/t优选为0以上2/3以下。由此,穿过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而向相邻的发光区域侵入的光,由第1隔壁25的插入透镜片23中的顶端部吸收而遮断了其行进。而且,通过该构成,即使为由于形成沟29而降低了强度的透镜片23,也能够维持其形状。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片23的沟29,不仅产生作为所述的位置对准用的效果,还成为决定与第2隔壁26之间的距离的要素,也具有遮断通过第1隔壁25与第2隔壁26之间的光的遮断效果。
接着,使用图5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作用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中、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的行进的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在透镜22之间设置高度高于透镜22的高度的第1隔壁25,因此如图5所示,从红色有机发光层11R放出而通过了红色用滤色器R的光中、经玻璃基板24全反射的光100R由第1隔壁25遮断。同样,关于从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放出的光,经玻璃基板24全反射的光100G、100B由第1隔壁25吸收而遮断了其行进。
如此,通过第1隔壁25,能够防止由玻璃基板24反射的反射光射向相邻的发光区域。即,能够防止光混入彼此相邻的发光区域。另外,以上关于第1隔壁25说明了对玻璃基板24的全反射光起到的效果,关于第2 隔壁26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即,在由玻璃基板24反射的反射光到达了第2隔壁26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隔壁26遮断所述反射光的行进,能够防止反射光射向相邻的发光区域。
另外,如上所述,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因此如图6所示,能够吸收从有机发光层11放出的光直接射向不同颜色的像素部12的杂散光,另外,如图7所示,也能够吸收从显示面板装置1的外部入射的外部光。下面对图6以及图7进行详述。 
如图6所示,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像素部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中直接射向其他颜色的像素部的杂散光,由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吸收。由此,能够遮断欲行进到其他发光区域的杂散光。另外,图6中以虚线示出的箭头表示了杂散光。
另外,如图7所示,从显示面板装置1的外部入射的外部光200R、200G、200B被第1隔壁25以及第2隔壁26吸收。由此,第2隔壁26与第1隔壁25同样地作为黑矩阵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对进入显示面板装置1的内部的外部光200R、200G、200B到达相邻的像素部12进行遮断。另外,行进到显示面板装置1的内部的外部光200R、200G、200B由第1电极14反射而向再次射出到外部的方向前进,但通过第2隔壁26,能够吸收由所述第1电极14反射的光。因此,也能够抑制行进到内部的外部光200R、200G、200B由第1电极14反射而再次射出到外部。
如此,通过由光吸收材料构成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能够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
以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设置第1隔壁25,将第1隔壁25的高度设得至少比透镜的高度高。另外,在透镜片23的基底部的与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第1隔壁25对应地配置有第2隔壁26。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将第1隔壁25的高度设得比透镜的高度高,因此能够防止从由第1隔壁25以及第2隔壁26区划出的对应于一种颜色的像素部12(第1像素部)所包含的有机发光层11放出的 光中、由玻璃基板反射的光射向与对应于第1像素部的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对应于其他颜色的第2发光区域。即,通过第1隔壁25和第2隔壁26,能够遮断从第1发光区域射向第2发光区域的光。由此,能够防止第1发光区域中的从第1像素部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混入与第1发光区域相邻的第2发光区域。因此,能够防止在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发光区域中发生混色,能够提高图像的对比度。
接着,参照图3同时使用图8以及图9A~图9K,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另外,图9A~图9K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剖面图。
如图8所述,首先,在形成有TFT层以及用于对该TFT层的表面进行平坦化的平坦化膜的基板13上,形成包含介于第1电极14与第2电极18之间的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多个像素部12(S101)。
接着,在第2电极18的上方,形成作为用于封止多个像素部12的封止层的封止薄膜19(S102)。由此能够准备有机EL部10。
接着,如图8以及图9A所示,在玻璃基板24上形成多个第1隔壁25(S103)。这些多个第1隔壁25可以通过例如使炭黑等材料溶解、在玻璃基板24上进行印刷或涂敷来形成。此时,第1隔壁25以使透镜22配置在所述第1隔壁25之间这样的间隔进行配置,并且,以与后述的形成于透镜片23的沟29的形状对应的方式,使用金属模具,将第1隔壁25的插入透镜片23的部分即一端部的顶端设为其剖面为三角形的尖锐形状。
接着,如图8以及图9B所示,为了加强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在基底部28的与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贴合片状的基体部件40(S104)。透镜片23的透镜22使用了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丙烯酸树脂制成的部件。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使用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制成的部件。另 外,基底部28的材料也可以是与透镜22相同的材料。另外,作为基体部件40,使用了聚碳酸酯。
接着,如图8以及图9C所示,在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的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的面上,沿着设置有透镜22的区域的外周附近呈条状地形成预定的多条沟29(S105)。沟29形成为从基底部28的表面向与透镜22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剖面V字形状。
接着,如图8以及图9D所示,使形成有在步骤S103中制成的第1隔壁25的玻璃基板24的上下方向反转180度,将第1隔壁25配置于在步骤S105中制成的透镜片23的上方(S106)。此时,以使第1隔壁25与沟29相对的方式进行配置。
接着,如图8以及图9E所示,将第1隔壁25插入透镜片23的沟29中(S107)。此时,因为第1隔壁25的插入透镜片23中的部分即一端部的顶端形成为剖面三角形的尖锐形状,所以第1隔壁25的顶端部通过自对准而插入透镜片23的沟29中。
接着,如图8以及图9F所示,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封入粘接剂而粘接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S108)。此时,例如以从侧方流入的方式注入粘接剂。注入的粘接剂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填充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由此,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形成粘接层27。
接着,如图8以及图9G所示,将基体部件40从透镜片23剥离(S109)。基体部件40的剥离例如使用过氧化钠溶解基体部件40来进行。
接着,如图8以及图9H所示,将透镜片23的上下方向反转180度,设为透镜片23的下面变为最上部的状态(S110)。
接着,如图8以及图9I所示,在基底部28的与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第1隔壁25对应地配置第2隔壁26(S111)。此时,因为对插入沟29中的第1隔壁25透过透镜片23进行投影而得以确认,所以能够容易地确定配置第2隔壁26的位置。由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第1隔壁25与第2隔壁26的位置对准。
接着,如图8所示,在使有机EL部10与完成了的透镜部20贴合时 在成为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填充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形成蓝色用滤色器21B(S112)。另外,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和绿色像素部12G分别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填充透明树脂,形成红色用滤色器21R和绿色用滤色器21G(S112)。由此,如图9J所示,能够在第2隔壁26彼此之间形成填充有预定的树脂的滤色器21,透镜部20完成。
接着,如图8以及图9K所示,对在步骤S101以及步骤S102中准备的有机EL部10进行配置,在有机EL部10的上方,使在步骤S112中完成的透镜部20反转而进行配置(S113)。
接着,如图8所示,在图3所示的有机EL部10的封止薄膜19的上面,注入作为封止树脂30的粘接剂,将封止薄膜19与第2隔壁26以及滤色器部21粘接(S114)。由此,如图9L所示,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通过封止树脂30贴合。
通过以上所述,能够完成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
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在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设置了用于加强所述基底部28的基体部件40之后,将第1隔壁25设置于透镜片23。因此,在设置第1隔壁25时等的制造工序中,能够防止透镜片23挠曲,所以能够防止由于透镜片23的挠曲而产生的透镜片23的光学性能的劣化。进而,本实施方式在介由第1隔壁25连接了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后,将基体部件40剥离。由此,透镜片23介由第1隔壁25固定于玻璃基板24,所以在将基体部件40剥离之后,透镜片23也能够维持其形状。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显示面板装置1,不需要在玻璃基板24与有机EL部10之间设置基体部件40那样的用于加强透镜片23的加强部件,相应地能够削减在玻璃基板24与有机EL部10之间存在的层。其结果是,能够得到可提高光的取出效率的显示面板装置1。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
接着,使用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显示面板装置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面图。另外,对与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显示面板装置1a与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不同之处在于滤色器部的构成。另外,滤色器部以外的构成是相同的。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作为与红色像素部12R以及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红色用滤色器21R以及绿色用滤色器21G,使用了透明树脂。即,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和在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填充了透明树脂。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1的显示面板装置1a中,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不是填充透明树脂,而是填充了选择性透射红色光的树脂,由此形成红色用滤色器21Ra。另外,在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也不是填充透明树脂,而是填充了选择性透射绿色光的树脂,由此形成绿色用滤色器21Ga。另外,在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第2隔壁26彼此之间,与实施方式1同样,填充了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由此形成蓝色用滤色器21B。
另外,在本变形例1的显示面板装置1a中,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红色用滤色器21R和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绿色用滤色器21G都由选择性透射光的树脂构成,但也可以将某一方的滤色器设为透明树脂、将另一方的滤色器由选择性透射光的树脂构成。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
接着,使用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进行说明。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面图。另外,对与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1b与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不同之处在于第1隔壁的构成。另外,第1隔壁以外的构成是相同的。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如图5所述,第1隔壁25的玻璃基板侧端以与玻璃基板24接触的方式构成。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1b中,将第1隔壁25的玻璃基板侧端以不与玻璃基板24接触而是延伸至玻璃基板24的附近的方式形成。即,构成为能够在玻璃基板24与第1隔壁25b的玻璃基板侧端之间存在空隙50b。
如此,在本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1b中,也如图5中说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同样,从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放出的光中由玻璃基板24反射的光,由第1隔壁25b遮断了其行进。因此,在本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1b中,也能够防止光混入彼此相邻的发光区域。
另外,在本变形例2的显示面板装置1b中,第1隔壁25b以及第2隔壁26也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因此,从显示面板装置1b的外部入射的外部光由第1隔壁25b以及第2隔壁26吸收。因此,通过黑矩阵功能,能够对进入显示面板装置1b的内部的外部光到达相邻的像素部12进行遮断。另外,能够抑制行进到显示面板装置1的内部的外部光经第1电极14反射而再次射出到外部。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
接着,使用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显示面板装置进行说明。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面图。另外,对与图5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显示面板装置1c与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不同之处在于第1隔壁和透镜片的沟的形状、以及第1隔壁的透镜片侧顶端部的形状。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如图5所示,第1隔壁25的透镜片侧顶端部的剖面形状设为三角形状,透镜片23的沟29的剖面形状设为V字形状。与此相对,如图12所示,在本变形例3的显示面板装置1c中,第1隔壁25c的透镜片侧的顶端部的剖面形状设为四角形状,透镜片23c的沟29c的剖面形状也设为四角形状。
在如此构成的本变形例3的显示面板装置1c中,也能够起到与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1隔壁的透镜片侧顶端部的剖面形状以及透镜片的沟的剖面形状并不限于所述的四角形状和三角形状。
(实施方式2)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进行说明。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面图。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与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相比,基本构成相同,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在透镜部20’的隔壁60贯通了透镜片23这一点上,不同于隔壁没有贯通透镜片23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另外,对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形成为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通过封止树脂30贴合的结构。
透镜部20’具备滤色器部21、包括多个透镜22和基底部28的透镜片23、玻璃基板24、粘接层27以及隔壁60。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镜片23设置有用于贯通隔壁60的贯通孔70。设置贯通孔70的位置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透镜片23的设置沟29的位置对应。即,贯通孔70沿基底部28的设置透镜22的区域的外周而形成,在俯视显示面板装置2时,跟随基底部28的透镜形成区域中的透镜22的外周部分中沿列方向的部分形成为条状。
隔壁60插入透镜片23的贯通孔70中,具有第1隔壁部61和第2隔壁部62。第1隔壁部61为隔壁60的从基底部28的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的面延伸到玻璃基板24侧的一部分。另外,第2隔壁部62为隔壁60的从基底部28的没有设置透镜22的一侧的面延伸到滤色器部21侧的一部分。隔壁60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例如可以由炭黑构成。
第1隔壁部61的高度构成为至少比透镜22的高度高。如此,通过使 第1隔壁部61的高度比透镜22的高度高,从而能够防止由玻璃基板24全反射的光混入相邻的发光区域,另外,也能够防止玻璃基板24对透镜22造成损害。
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60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另外,隔壁60的玻璃基板侧端(第1隔壁部61的玻璃基板侧端)与玻璃基板24接触。另外,隔壁60的像素部侧端(第2隔壁部62的像素部侧端)构成为与封止树脂30接触。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可以起到与图5~图7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同样的作用。 
即,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在各透镜22彼此之间具备具有比透镜22的高度高的高度的第1隔壁部61,因此与图5同样,从红色有机发光层11R放出的光中经玻璃基板24全反射而欲进入相邻的发光区域的光100R,由第1隔壁部61遮断了其行进。同样地,关于从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放出的光,经玻璃基板24全反射而欲进入相邻的发光区域的光100G、100B也由第1隔壁部61遮断了其行进。由此,能够防止光混入彼此相邻的发光区域。另外,在由玻璃基板24反射的反射光到达了第2隔壁部62的情况下,能够由第2隔壁部62遮断所述反射光的行进,能够防止反射光射向相邻的发光区域。
另外,因为隔壁60由吸收光的材料构成,与所述的图6同样,能够吸收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直接射向不同颜色的像素部的杂散光,另外,与图7同样,也能够吸收从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部入射的外部光。由此,能够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
接着,参照图14以及图15A~图15K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另外,图15A~图15K是在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中、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构成要素的剖面图。
如图14所示,首先,在形成有TFT层以及用于对该TFT层的表面进 行平坦化的平坦化膜的基板13上,形成包含介于第1电极14与第2电极18之间的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多个像素部12(S201)。
接着,在第2电极18的上方,形成作为用于封止多个像素部12的封止层的封止薄膜19(S202)。由此能够准备有机EL部10。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A所示,在玻璃基板24上形成板状的多个隔壁60(S203)。这些多个隔壁60可以通过例如使炭黑等材料溶解、在玻璃基板24上进行印刷或涂敷来形成。此时,多个隔壁60以使透镜22配置在隔壁60之间这样的间隔进行配置,并且,以与后述的形成于透镜片23的贯通孔70的形状对应的方式,使用金属模具,调整隔壁60的作为插入透镜片23中的部分的一端部的形状。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B所示,为了加强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在基底部28的与设置有透镜2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配置片状的基体部件40(S204)。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使用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制成的部件。另外,透镜片23的透镜22使用了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丙烯酸树脂制成的部件。作为基体部件40,使用了聚碳酸酯。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C所示,在基体部件40的下面进一步贴合为了形成贯通孔70而使用的片状的基板80(S205)。基板80使用了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等丙烯酸树脂制成的部件。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D所示,在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形成用于插入隔壁60的贯通孔70(S206)。贯通孔70的形成可以通过例如CO2激光或UV激光来进行。在基底部28形成贯通孔70时,将基板80作为阻止层(stopper)而在基体部件40也形成贯通孔。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E所示,使形成有在步骤S203中制成的隔壁60的玻璃基板24的上下方向反转180度,将该隔壁60配置于在步骤S206中制成的透镜片23的上方(S207)。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F所示,将形成于玻璃基板24的隔壁60插入透镜片23的基底部28的贯通孔70中(S208)。此时,隔壁60的一端部插入直到与基板80接触。
接着,如图14所示,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封入粘接剂而粘接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S209)。此时,以从侧方流入的方式注入粘接剂。注入的粘接剂由于毛细管现象而填充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由此,如图15G所示,在透镜片23与玻璃基板24之间形成粘接层27。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H所示,将基体部件40和基板80从透镜片23剥离(S210)。作为剥离透镜片23和基体部件40的溶剂,使用不溶解透镜片23而可溶解基体部件40和基板80的溶剂。例如,可以由过氧化钠等溶剂溶解基体部件40和基板80。通过该工序,隔壁60的第2隔壁部62部分露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基体部件40的厚度决定第2隔壁部62的高度。即,基体部件40的厚度成为第2隔壁部62的高度。因此,第2隔壁部62的高度、即滤色器部21的厚度可以通过调整基体部件40的厚度进行规定。
接着,如图15I所示,将透镜片23的上下方向反转180度,设为玻璃基板24的上面变为最下部的状态。然后,在使有机EL部10与完成了的透镜部20’贴合时在成为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填充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形成蓝色用滤色器21B。另外,在分别与红色像素部12R和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填充透明树脂,依次形成红色用滤色器21R和绿色用滤色器21G。由此,如图15I所示能够在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形成填充有对应于预定颜色的树脂的滤色器部21,能够完成透镜部20’(S211)。
接着,如图14以及图15J所示,对在步骤S202中准备好的有机EL部10进行配置,在有机EL部10的上方,使在步骤S211中完成的透镜部20’反转而进行配置(S212)。
接着,如图14所示,在有机EL部10的封止薄膜19的上面,注入作为封止树脂30的粘接剂,将封止薄膜19与隔壁60以及滤色器部21粘接(S213)。由此,如图15K所示,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通过封止树 脂30贴合。
通过以上所述,能够完成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2。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接着,使用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2a进行说明。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部分扩大剖面图。另外,对与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相同的构成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2a与所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不同之处在于滤色器部的构成。另外,滤色器部以外的构成是相同的。
在所述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中,作为与红色像素部12R以及绿色像素部12G分别对应的红色用滤色器21R以及绿色用滤色器21G,使用了透明树脂。即,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和在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填充了透明树脂。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2a中,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不是填充透明树脂,而是填充了选择性透射红色光的树脂,由此形成红色用滤色器21Ra。另外,在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也不是填充透明树脂,而是填充了选择性透射绿色光的树脂,由此形成绿色用滤色器21Ga。在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第2隔壁部62彼此之间,与实施方式2同样,填充了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由此形成蓝色用滤色器21B。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2a中,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红色用滤色器21R和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绿色用滤色器21G都由选择性透射光的树脂构成,但也可以使某一方的滤色器为透明树脂、使另一方的滤色器由选择性透射光的树脂构成。
以上,关于进行了说明的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能够作为平板显示器等而利用,能够应用于图17所示的电视机500、便携电话、个人计算机等所有的显示装置。
另外,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对于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能想出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通过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以及功能任意地组合而实现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产业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能够作为电视机、便携电话、个人计算机等所有的显示装置而利用。

Claims (27)

1.一种显示面板装置,具备:
有机EL部,其排列有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第1电极、第2电极和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介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某一颜色的光;
玻璃基板,其设置在所述有机EL部的上方;
透镜片,其介于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各个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基座的基底部;
第1隔壁,其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其高度至少比所述透镜的高度高,在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透镜片之间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以及
第2隔壁,其与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在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透镜片之间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
所述有机EL部至少包括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
在与所述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与一种颜色对应的第1像素部、和与所述第1像素部相邻的与其他颜色对应的第2像素部,
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对从由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区划出的所述第1像素部所包含的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通过经所述玻璃基板的反射而射向所述第2像素部进行遮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透镜片具有沿着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区域的外周形成、从所述基底部的表面向与所述透镜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沟,
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以夹着所述基底部的方式形成,
所述第1隔壁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
所述第2隔壁与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的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配置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用于所述第1隔壁与所述第2隔壁的位置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插入到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的所述第1隔壁的顶端部,对从包含于所述第1像素部的所述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通过所述玻璃基板处的反射而射向与所述第1像素部相邻的所述第2像素部进行遮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在将所述基底部的厚度设为t、将所述第1隔壁的底面的宽度设为w1、将所述第2隔壁的底面的宽度设为w2的情况下,w1/t以及w2/t为3以上5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在将所述基底部的厚度设为t、将从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的所述第1隔壁的顶端到所述基底部的上面的距离设为b的情况下,b/t为0以上2/3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1隔壁贯通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第2隔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进一步,所述有机EL部包括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和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
在与所述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和所述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各自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光的透射率为95%以上且小于100%的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进一步,所述有机EL部包括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
在与所述包含放出绿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选择性透射绿色光的树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进一步,所述有机EL部包括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
在与所述包含放出红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第2隔壁之间,填充有选择性透射红色光的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1隔壁延伸至所述玻璃基板的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1隔壁与所述玻璃基板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的侧面为黑色,
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通过吸收从包含于所述第1像素部的所述有机发光层放出的、且经所述玻璃基板反射的光,遮断从第1像素部射向第2像素部的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1隔壁和所述第2隔壁,进一步通过吸收从包含于所述第1像素部的所述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遮断从所述第1像素部直接射向所述第2像素部的光。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1隔壁及第2隔壁进一步吸收从本装置的外部经由所述玻璃基板向所述第1像素部入射的外部光。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多个像素部包含沿预定的方向形成的放出相同颜色的光的所述有机发光层,
所述第1隔壁对与沿所述预定的方向形成的、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所述透镜之间进行区划。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透镜,其俯视为长条状,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剖面是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椭圆弧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在所述第2电极的上方具备用于封止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封止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具备使遍及所述透镜的上面形成的所述透镜的凹凸平坦化、粘接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的粘接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玻璃基板形成所述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与所述第1电极之间包括向所述有机发光层注入空穴的空穴注入层。
22.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6~21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23.一种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1工序,形成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第1电极、第2电极和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介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某一颜色的光;
第2工序,在所述第2电极的上方形成用于封止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封止层;
第3工序,准备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各个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基座的基底部的透镜片,所述透镜片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用于加强所述基底部的基体部件;
第4工序,在玻璃基板上配置其高度至少比所述透镜的高度高、对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的第1隔壁;
第5工序,在所述透镜片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的上方,以使所述第1隔壁位于下方的方式配置所述玻璃基板;
第6工序,在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
第7工序,将所述基体部件从所述透镜片剥离;
第8工序,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1隔壁对应地配置第2隔壁,所述第2隔壁对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放出的光的颜色不同的像素部之间对应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
第9工序,在与所述多个像素部中至少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第2隔壁之间,填充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以及
第10工序,在所述封止层的上面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封止层与填充于各所述第2隔壁之间的树脂。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第11工序,在所述第3工序与所述第5工序之间,沿所述基底部的设置有所述透镜的区域的外周,形成从所述基底部的表面向与所述透镜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沟;和
第12工序,在所述第5工序与所述第6工序之间,将所述第1隔壁插入所述透镜片的所述沟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第7工序与所述第8工序之间还包括使所述透镜片的上下的方向反转的第13工序,
在所述第8工序中,在将所述透镜片的下面设为最上部的状态下形成所述第2隔壁。
26.根据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第4工序中,以使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第1隔壁的端部接触的方式进行配置。
27.一种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第1工序,准备多个像素部,所述多个像素部包括第1电极、第2电极和有机发光层,所述有机发光层介于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之间、放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某一颜色的光;
第2工序,在所述第2电极的上方形成用于封止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封止层;
第3工序,准备具有与所述多个像素部的各个像素部对应设置的透镜、和作为突出地形成有所述透镜的基座的基底部的透镜片,所述透镜片在所述基底部的与设置有所述透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用于加强所述基底部的基体部件;
第4工序,在所述基体部件的与粘接着所述基底部的面相反一侧的面粘接基板;
第5工序,在玻璃基板形成对各透镜之间进行区划的多个隔壁;
第6工序,在所述多个透镜的各透镜之间,形成用于将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多个隔壁插入直到所述基体部件的底面的孔;
第7工序,将形成于所述玻璃基板的所述多个隔壁插入所述孔中,以使所述多个隔壁各自的高度至少比所述透镜的高度高的方式配置所述多个隔壁;
第8工序,在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之间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透镜片与所述玻璃基板;
第9工序,将所述基板从所述基体部件剥离,将存在于所述多个隔壁之间的所述基体部件从所述透镜片剥离;
第10工序,在延伸至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方向的所述多个隔壁之间的、至少与包含放出蓝色光的有机发光层的像素部对应的所述多个隔壁之间,填充选择性透射蓝色光的树脂;
第11工序,在所述封止层的上面注入粘接剂,粘接所述封止层与填充于延伸至所述多个像素部的方向的所述多个隔壁之间的树脂。
CN201080002409.7A 2010-03-31 2010-03-31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30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2387 WO2011121668A1 (ja) 2010-03-31 2010-03-31 表示パネル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3053A CN102293053A (zh) 2011-12-21
CN102293053B true CN102293053B (zh) 2015-04-15

Family

ID=44711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40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93053B (zh) 2010-03-31 2010-03-31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12183B2 (zh)
JP (1) JP5539907B2 (zh)
KR (1) KR101596983B1 (zh)
CN (1) CN102293053B (zh)
WO (1) WO201112166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43880A1 (en) * 2021-04-26 2023-10-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ptical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11268A1 (ja) 2010-07-23 2012-01-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46849B2 (en) * 2012-05-15 2015-02-03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BSI image sensor chips with separated color filter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JP6168331B2 (ja) * 2012-05-23 2017-07-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286850B2 (ja) * 2013-03-29 2018-03-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el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およびトップ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5034948A (ja) * 2013-08-09 2015-02-19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594197A (zh) * 2013-09-27 2016-05-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摄像方法
CN103730583B (zh) * 2013-11-22 2016-05-1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可避免色偏的oled发光层结构及其耦合膜
WO2016035296A1 (ja) * 2014-09-03 2016-03-10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110943A (ja) 2014-12-10 2016-06-20 株式会社Joled 有機el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391904B1 (ko) * 2014-12-17 2022-04-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5118928B (zh) 2015-07-29 2018-0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383928B1 (ko) * 2017-08-31 2022-04-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2582424B1 (ko) 2017-12-14 2023-09-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091678B (zh) * 2017-12-19 2021-01-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三维打印装置
US10748879B2 (en) * 2018-02-28 2020-08-1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CN108766980B (zh) * 2018-05-28 2021-02-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9230050A1 (ja) 2018-05-31 2019-12-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589750B1 (ko) * 2018-08-22 2023-10-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639974B1 (ko) * 2018-10-05 2024-02-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자체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00046513A (ko) * 2018-10-24 2020-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1261662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装置
CN109817843B (zh) * 2019-01-30 2021-10-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在oled显示器中形成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和微透镜阵列
CN109841757A (zh) * 2019-03-28 2019-06-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虚拟现实显示装置
CN109950291B (zh) 2019-04-08 2021-02-0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
JP7151616B2 (ja) * 2019-05-09 2022-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06654B2 (ja) 2019-05-09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7006653B2 (ja) * 2019-05-09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1839093B2 (en) * 2019-05-14 2023-12-05 Kopin Corporation Image rendering i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 displays,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208886A (zh) * 2019-05-23 2019-09-0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光提取结构制造方法、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KR20210077848A (ko) 2019-12-17 2021-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20210078802A (ko) * 2019-12-19 2021-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1653689B (zh) * 2020-06-15 2023-04-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透镜阵列的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KR20230027001A (ko) * 2020-06-29 2023-02-27 도판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컬러 필터 및 표시 장치
CN111834544B (zh) * 2020-06-30 2022-08-23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122022A1 (en) * 2020-11-11 2024-04-11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13270562A (zh) * 2021-06-25 2021-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3155685A (ja) * 2022-04-11 2023-10-23 Toppa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105A (zh) * 2002-03-11 2003-09-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el阵列曝光头等光印写头、其制作方法及使用该写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6096B2 (ja) 1991-10-01 1998-06-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薄膜elパネル
JPH1174072A (ja) 1997-08-29 1999-03-16 Sharp Corp 薄膜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26531B2 (ja) * 2002-04-01 2008-07-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アレイ露光ヘッ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82255A (ja) * 2002-03-22 2003-10-03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
JP2004127662A (ja) * 2002-10-01 2004-04-22 Sony Corp 表示装置
JP2004317559A (ja) * 2003-04-11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マイクロレンズ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KR100730114B1 (ko) * 2004-04-19 2007-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평판표시장치
JP2006059544A (ja) * 2004-08-17 2006-03-0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光プリンタ用ヘッド、光プリンタ
JP4736433B2 (ja) * 2005-01-11 2011-07-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そ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6253443A (ja) * 2005-03-11 2006-09-21 Seiko Epson Corp 有機el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682651B2 (ja) * 2005-03-11 2011-05-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電子機器
JP2007230075A (ja) * 2006-03-01 2007-09-13 Seiko Epson Corp 露光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40427A (ja) * 2008-08-07 2010-02-18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4105A (zh) * 2002-03-11 2003-09-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有机el阵列曝光头等光印写头、其制作方法及使用该写头的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343880A1 (en) * 2021-04-26 2023-10-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ptical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06728A (ko) 2013-01-18
WO2011121668A1 (ja) 2011-10-06
US9112183B2 (en) 2015-08-18
KR101596983B1 (ko) 2016-02-23
US20120217521A1 (en) 2012-08-30
JP5539907B2 (ja) 2014-07-02
JPWO2011121668A1 (ja) 2013-07-04
CN102293053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3053B (zh)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293052B (zh)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2651166B1 (ko)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WO2016015385A1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透明显示装置
US20220208897A1 (en) Under-screen camera assembly, and correspond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screen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6257680A (zh) 显示设备
CN113178139B (zh) 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装置
TWI730991B (zh) 有機el裝置、有機el裝置之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09599417B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04752482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2440068A (zh)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2295610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 장치
CN11152446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2550126A (zh) 显示面板装置、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WO2022111076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42912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312916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177176A1 (zh) Oled 显示面板
KR102377173B1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218831214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N109856719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1248434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41220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52261A (zh) 一种具有特殊封装结构的双面显示面板
KR20140109121A (ko) 전면 발광형 유기발광소자용 기판,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면 발광형 유기발광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special display of the organic thunder of Japan of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