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0068A -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0068A
CN102440068A CN2010800024186A CN201080002418A CN102440068A CN 102440068 A CN102440068 A CN 102440068A CN 2010800024186 A CN2010800024186 A CN 2010800024186A CN 201080002418 A CN201080002418 A CN 201080002418A CN 102440068 A CN102440068 A CN 1024400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portions
display device
recess
resin bed
orga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4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0068B (zh
Inventor
太田高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led Inc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24400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0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00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00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8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降低各色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差异、抑制各色像素部之间的寿命的不稳定的显示面板装置。显示面板装置,具有排列有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有机EL部(10),所述显示面板装置包含:玻璃层(23),其配置在有机EL部的上方;树脂层(21),其介于玻璃层与有机EL部之间,在有机EL部侧的面,与各像素部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向玻璃层侧凹陷的凹部(21a);和透镜(22),其填充在多个凹部(21a)的各自中,直到与树脂层的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进而,填充到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树脂层的凹部中的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到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树脂层的凹部中的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具备有机发光层的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自发光型的显示面板装置,具备包含有机发光层的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面板装置受到注目。具备有机EL元件的显示面板装置具备:包含放出红色的光的红色有机发光层的红色像素部,包含放出绿色的光的绿色有机发光层的绿色像素部,和包含放出蓝色的光的蓝色有机发光层的蓝色像素部。
在具备有机EL元件的显示面板装置中,重要的是提高从各色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的取出效率。
以往,为了提高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的取出效率,提出了在各色像素部的上方设置微透镜的显示面板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
在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中,通过微透镜和与所述微透镜相接的树脂层的折射率差使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会聚。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076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74072号公报
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微透镜,由在片状的透镜基底部形成有多个透镜的透镜片构成。透镜片是由相同的透镜树脂一体地成形透镜和透镜基底部的构件。因此,与各像素部对应的各透镜的折射率相同。
然而,有机发光层放出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的波长在其性质上各不相同,所以在各色的透镜的折射率相同的情况下,红色像素部、绿色像素部以及蓝色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变得不均匀。因此,在各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上产生差异。
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蓝色有机发光层的有机材料与其他颜色的有机材料相比发光效率低,所以蓝色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与其他颜色的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相比变低。
因此,例如,在蓝色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比红色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低的情况下,蓝色像素部的发光辉度(brightness)变得比红色像素部的发光辉度低。此时,在向各像素部施加相同的电压而使有机发光层发光时,不能将蓝色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最优化。
因此,在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中,为了以所希望的对比度显示图像,需要向蓝色像素部施加比红色像素部大的电压、使有机发光层发光。其结果,存在蓝色像素部的消耗功率变大并且蓝色有机发光层的寿命变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各色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差异、抑制各色像素部之间的寿命的不稳定的显示面板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包含:基板;有机EL部,其排列有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上方的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玻璃层,其配置在所述有机EL部的上方;树脂层,其介于所述玻璃层与所述有机EL部之间,在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向所述玻璃层侧凹陷的凹部;和透镜树脂,其填充在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直到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
根据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能够将与第3像素部对应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相对于树脂层的折射率最优化,所以能够使第3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第1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由此,能够使施加在第3像素部的电压的值比以往小,能够减小第3像素部的消耗功率。因此,能够防止第3像素部的寿命缩短,能够抑制第1像素部与第3像素部之间的寿命的不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切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切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是表示有机EL部10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4是表示根据基础构件的厚度的光的取出效率的相对效果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中,相对于红色用透镜的折射率以及树脂层的折射率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中,相对于绿色用透镜的折射率以及树脂层的折射率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
图5C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中,相对于蓝色用透镜的折射率以及树脂层的折射率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
图6A是表示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
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
图7A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2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7B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3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7C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4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7D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5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7E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6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7F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17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7G是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A是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2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9B是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3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9C是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4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9D是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5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9E是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26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9F是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2A是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2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2B是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3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2C是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4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2D是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5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2E是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6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2F是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37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2G是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俯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7A是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52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7B是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53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7C是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54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7D是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步骤55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图17E是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将与跨及多个像素部地配置的双凸透镜对应的凹部形成在玻璃层的方法的图。
图19是表示将与各像素的透镜对应的凹部形成在玻璃层的方法的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3是内置有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
1、2、3、4、5、6、7、8:显示面板装置
10:有机EL部
11:有机发光层
11R:红色有机发光层
11G:绿色有机发光层
11B:蓝色有机发光层
12:像素部
12R:红色像素部
12G:绿色像素部
12B:蓝色像素部
13:基板
14:第1电极
15:空穴注入层
16:空穴输送层
17:电子输送层
18:第2电极
19:封止薄膜
20、20B、20C、20D、20E、20F、20G、20H:透镜部
21、21B、21C、21C’、21D:树脂层
21M:树脂膜
21a:凹部
21b:凸部
21c、21c’:第2凹部
22:透镜
22R:红色用透镜
22G:绿色用透镜
22B:蓝色用透镜
22M:透镜树脂材料
23、23E、23F、23G、23H:玻璃层
23a:凹部
23b:凸部
23c:第2凹部
24、24’:分隔壁
24M:分隔壁树脂材料
30、30B、30D、30F、30H:封止树脂
30b:凹部
100、100B、100C:模具
200:光
500:电视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包含:基板;有机EL部,其排列有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上方的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玻璃层,其配置在所述有机EL部的上方;树脂层,其介于所述玻璃层与所述有机EL部之间,在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向所述玻璃层侧凹陷的凹部;和透镜树脂,其填充在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直到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
由此,能够相对于树脂层的折射率将与第3像素部对应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最优化,所以与透镜树脂的折射率在各像素部之间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3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第1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其结果,不需要为了在3色的发光区域将光的取出效率设为相同而增大施加在第3像素部的电压,能够减小施加在第3像素部的电压的值。因此,能够减小第3像素部的消耗功率。并且,由于能够减小第3像素部的施加电压,所以能够抑制第3像素部的劣化,能够防止第3像素部的寿命缩短。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在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树脂层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树脂层粘接的第2树脂层;所述透镜树脂,从与所述第2树脂层与所述树脂层粘接的面相同的平面上,向所述玻璃层侧突出。
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所使用的透镜被形成在成为基座的片状的透镜基底部,透镜与透镜基底部形成为一体。而且,在透镜片的下面,设有用于在制造工艺中加强透镜基底部的基础构件。
在本技术方案中,透镜树脂构成为从第2树脂层的表面上即从与第2树脂层的与树脂层粘接的面相同的平面上向玻璃层侧突出。由此,能够使第2树脂层作为设置在以往的透镜片的基底部以及基础构件而起作用,所以能够削减该基底部和基础构件。其结果,能够将玻璃层与像素部之间的层设置得薄,能够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填充到与所述第2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比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
由此,将与第2像素部对应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最优化,所以与透镜树脂的折射率在各像素部之间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2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第1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其结果,不需要为了在3色的发光区域将光的取出效率设为相同而增大施加在第2像素部的电压,能够使施加在第2像素部的电压的值减小。因此,能够减小第2像素部的消耗功率。进而,能够减小第2像素部的施加电压,所以能够抑制第2像素部的劣化,能够防止第2像素部的寿命缩短。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和填充到与所述第2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相同。
由此,能够使第2像素部以及第3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第1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填充到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的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所述树脂层的折射率以上。
由此,能够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树脂层的折射率为1.3以上且1.5以下;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1.5;填充到与所述第2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1.9;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1.9。
由此,能够使第2像素部以及第3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最接近第1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透镜树脂与所述玻璃层的下面相接。
由此,能够将从玻璃层到有机EL部设为最薄,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树脂层具有设置在所述凹部彼此之间、向所述玻璃层侧凹陷的第2凹部;在所述第2凹部,具有一直填充到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的黑色的分隔壁。
由此,黑色的分隔壁吸收由设置在有机EL部的配线反射的反射光,所以能够降低向本装置的外部射出的反射光。其结果,能够抑制显示面板装置由于该反射光而看起来变色。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第2凹部的深度至少比所述凹部的深度深。
由此,能够使黑色的分隔壁的高度比透镜树脂的高度高,所以能够增大吸收来自有机EL部的配线的反射光的区域。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向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部射出的所述反射光。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基板或者所述有机EL部具有用于进行所述基板与所述凹部的对位的校准标记;所述树脂层还具备沿着所述凹部的周围面的外周形成、向所述有机EL部侧突出的槽部;所述槽部用于与所述校准标记的对位。
由此,从玻璃层入射于槽部的光由槽部的斜面反射、再次向玻璃层射出,所以能够在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工艺中从玻璃层侧明了地光学性地辨认所述槽部。因此,能够使所述槽部作为设置在树脂层的凹部与校准标记的对位时的树脂层侧的校准标记而起作用,所以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对位。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玻璃层形成所述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面。
由此,能够设为将玻璃层设为外面的显示面板装置。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在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第2树脂层之间具备用于封止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封止层。
由此,在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工序中,能够防止在形成第1像素部、第2像素部以及第3像素部后,水分、氧气等外部气体混入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所述凹部,俯视为长条状,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是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椭圆弧形状;在所述凹部的各自中填充有所述透镜树脂。
由此,能够将透镜树脂的形状设为具有上述形状的双凸透镜。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另外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包含:有机EL部,其排列有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玻璃层,其在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向所述显示面板装置的外侧凹陷的凹部;和透镜树脂,其填充在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直到与所述玻璃层的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
由此,能够将与第3像素部对应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最优化,所以与透镜树脂的折射率在各像素部之间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3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第1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其结果,不需要为了在3色的发光区域将光的取出效率设为相同而增大施加在第3像素部的电压,能够减小施加在第3像素部的电压的值。因此,能够减小第3像素部的消耗功率。并且,由于能够减小第3像素部的施加电压,所以能够抑制第3像素部的劣化,能够防止第3像素部的寿命缩短。
而且,能在玻璃层直接形成透镜树脂,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粘接透镜树脂与玻璃层的树脂层。因此能够将显示面板装置整体的厚度设置得薄,另外,也能够削减制造成本。而且,也能够与没有形成树脂层相应地将光的取出效率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优选:具备上述的显示面板装置;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配置成矩阵状。
由此,能够实现第1像素部、第2像素部以及第3像素部配置成矩阵状的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具备:第1工序,准备有机EL部,所述有机EL部排列有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第2工序,在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树脂层;第3工序,在所述树脂层的与粘接有所述玻璃基板的面相反侧的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向所述玻璃层侧凹陷的多个凹部;第4工序,在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填充透镜树脂,填充成与所述树脂层的与粘接有所述玻璃基板的面相反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和第5工序,隔着包含粘接剂的第2树脂层,将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树脂层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面贴合;在所述第4工序中,在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填充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在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的透镜树脂。
由此,在形成在树脂层的凹部中填充透镜树脂而形成多个透镜,所以能够使作为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构件的一部分的树脂层,兼有作为用于形成透镜的模具的功能和用于使透镜的上面的凹凸平坦化的功能。
而且,能够在形成在树脂层的多个凹部的各自直接形成透镜,所以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与第1像素部、第2像素部以及第3像素部对应的各透镜。其结果,能够使用与各像素部最适应的折射率的透镜树脂形成多个透镜,能够将各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最优化。
另外,在向设置在树脂层的多个凹部的各自填充透镜树脂时,以与树脂层的粘接有玻璃基板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的方式在多个凹部中填充透镜树脂。由此,将透镜树脂没有间隙地填充到多个凹部之中,所以能够防止在凹部产生间隙、透镜的特性下降。
进而,在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优选:在所述第4工序中,在向所述凹部填充所述透镜树脂时,使所述透镜树脂从所述凹部溢出到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上,然后,将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之上的透镜树脂削除,从而将所述树脂层的填充有所述透镜树脂的面平坦化。
由此,能够没有间隙地将透镜树脂填充到形成在树脂层的多个凹部之中,并且能够根据所述凹部的形状构成透镜的形状。因此,能够防止由于在凹部产生间隙或者透镜形状与设计值不同从而透镜的特性下降。其结果,能够防止光的取出效率下降。
而且,通过将溢出到树脂层的表面上的透镜树脂削去,能够将树脂层的填充有透镜树脂的面平坦化,所以能够高精度地将有机EL部与树脂层贴合。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另外的一个技术方案,具备:第1工序,准备有机EL部,所述有机EL部排列有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第2工序,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多个凹部;第3工序,在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填充透镜树脂,填充成与所述凹部凹陷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和第4工序,隔着包含粘接剂的树脂层,将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玻璃基板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面贴合;在所述第3工序中,在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基板的凹部,填充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在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基板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的透镜树脂。
由此,在形成在玻璃基板的凹部中填充透镜树脂而形成多个透镜,所以能够使作为构成显示面板装置的构件的一部分的玻璃基板,兼具有用于在形成透镜的模具的功能和用于使透镜的上面的凹凸平坦化的功能。
而且,能够在形成在玻璃基板的多个凹部的各自直接形成透镜,所以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与第1像素部、第2像素部以及第3像素部对应的各透镜。其结果,能够使用与各像素部最适应的折射率的透镜树脂形成多个透镜,能够将各像素部的光的取出效率最优化。
另外,在向设置在玻璃基板的多个凹部的各自填充透镜树脂时,以与所述凹部凹陷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的方式在多个凹部中填充透镜树脂。由此,将透镜树脂没有间隙地填充到多个凹部之中,所以能够防止在凹部产生间隙、透镜的特性下降。
进而,能够在玻璃基板直接形成透镜树脂,所以不需要设置用于将透镜树脂与玻璃基板粘接的树脂层。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首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俯视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具备在行方向以及与行方向正交的列方向上(呈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发光区域(未图示)。多个发光区域如图1所示,在每个发光区域具备发光像素部(下面,简称为“像素部”)12。因此,像素部12按照发光区域在行方向以及与行方向正交的列方向上(呈矩阵状)配置多个。
各像素部12,与放出红色的光的像素部12R(下面,称为“红色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像素部12G(下面,称为“绿色像素部”)和放出蓝色的光的像素部12B(下面,称为“蓝色像素部”)对应。在列方向上,反复配置发出相同颜色的光的像素部12。另外,在行方向上,按照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顺序反复配置这些像素部。
图2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切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示意剖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是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介由封止树脂30贴合而成的。
有机EL部10具备放出预定的光的有机发光层11,包含放出红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层11R(下面,称为“红色有机发光层”)、放出绿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层11G(下面,称为“绿色有机发光层”)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有机发光层11B(下面,称为“蓝色有机发光层”)。另外,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绿色有机发光层11G以及蓝色有机发光层11B分别包含在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中。对于有机EL部10的详细构造,将在后面叙述。
如图2所示,透镜部20具有树脂层21、透镜22以及玻璃层23(玻璃基板)。
树脂层21形成在玻璃层23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树脂层21例如可以由丙烯酸酯系单体和氟类聚合物构成的树脂形成。
在树脂层21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形成有向玻璃层23凹陷的凹部21a。凹部21a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自对应而形成多个。
透镜22是对树脂层21的凹部21a填充预定的透镜树脂而形成的。透镜22被填充直到与树脂层21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另外,透镜22由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红色用透镜22R(红色用透镜树脂)、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绿色用透镜22G(绿色用透镜树脂)以及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蓝色用透镜22B(蓝色用透镜树脂)构成。
各透镜22的剖面形状如图2所示,是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椭圆弧形状。另外,俯视显示面板装置1时的透镜22的形状为在列方向为长边的矩形状。即,透镜22形成为半圆筒状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22配置成与各像素部12一一对应,但也可以构成为作为由在列方向上形成的同色的像素部12共用的透镜的双凸透镜。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设定得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高。另外,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也设定得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红色用透镜22R由环氧树脂形成,其折射率nHR设为nHR=1.5。另外,绿色用透镜22G与蓝色用透镜22B由多官能丙烯酸酯与无机微粒形成,其折射率nHG、nHB设为nHB=nHG=1.9。
另外,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设定为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的任一方小。换言之,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的各自设定为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层21由丙烯酸酯系单体和氟类聚合物构成的树脂形成,其折射率nL设定为nL=1.4。
玻璃层23形成显示面板装置1的外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层23的折射率ng设定为比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高。例如,作为玻璃层23使用BK7,其折射率ng设为ng=1.5。
接下来,使用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有机EL部10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图3与图2同样,是沿着图1所示的A-A’线剖切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剖视图,详细图示了有机EL部10。
如图3所示,有机EL部10为在形成有平坦化膜(未图示)的基板13上,在各像素部12,按顺序形成有第1电极14(下部电极)、空穴注入层15、空穴输送层16、有机发光层11、电子输送层17、第2电极18(上部电极)以及封止薄膜19。
形成有平坦化膜的基板13是形成有用于对形成在基板13上的TFT层(未图示)的上面进行平坦化的平坦化膜的构件。
第1电极14是成为阳极的反射电极,按每个像素部分离形成。即,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自对应地形成第1电极14。
空穴注入层15具有向空穴输送层16注入空穴的功能,由预定的有机材料形成。另外,空穴输送层16具有向有机发光层输送空穴的功能,由预定的有机材料形成。空穴注入层15以及空穴输送层16按每个像素部分离形成。
电子输送层17具有向有机发光层11输送电子的功能,由预定的有机材料形成。
第2电极18是成为阴极的透明电极,与第1电极14相对向,由ITO(铟锡氧化物)等导电性材料形成。第2电极18是各像素部12共用的共用电极。
封止薄膜19是用于封止(封装)各像素部12的封止层,由薄膜透明的绝缘材料形成。
另外,在各色的像素部12之间,设有用于划分(区划)第1电极14、空穴注入层15、空穴输送层16以及有机发光层11的堤岸BNK。堤岸BNK由感光性树脂形成。另外,在没有形成有机发光层的非发光区域,在基板上形成有配线LN。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堤岸BNK为条状,仅在列方向上形成,但也可以设为也划分同色的像素部12而形成为格子状。
接下来,对上面那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设定为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高。由此,相对于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将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被最优化,所以与以往那样各透镜的折射率相同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蓝色像素部12B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红色像素部12R的光的取出效率。其结果,不必为了使得在3色的发光区域中光的取出效率相同而增大施加在蓝色像素部12B的电压,能够使施加在蓝色像素部12B的电压的值比以往小。因此,能够使蓝色像素部12B的消耗功率比以往小。进而,由于能够减小蓝色像素部12B的施加电压,所以能够抑制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劣化,能够防止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寿命缩短。因此,能够抑制与红色像素部12R或者绿色像素部12G之间的寿命的不稳定(差异)。
另外,对于绿色用透镜22G也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设定得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高。由此,相对于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将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最优化,所以与以往那样各透镜的折射率相同的情况相比较,能够使绿色像素部12G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红色像素部12R的光的取出效率。其结果,施加在绿色像素部12G的电压的值也不需要增大,能够使得其比以往减小,所以能够减小绿色像素部12G的消耗功率。进而,由于能够减小绿色像素部12G的施加电压,所以与蓝色有机发光层11B同样,能够防止绿色有机发光层11G的寿命缩短。因此,能够抑制与红色像素部12R或者蓝色像素部12B之间的寿命的不稳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使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与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为相同的折射率。
由此,能够使绿色像素部12G与蓝色像素部12B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红色像素部12R的光的取出效率。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通过在形成在树脂层21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的凹部21a中填充透镜树脂而形成各透镜。由此,不是将相同材料的透镜树脂填充到模具中一体地形成多个透镜,而是能够各自独立地形成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各透镜22。因此,能够选择折射率与各像素部最合适的透镜树脂,形成各色的透镜22,所以能够使各色像素部12的光的取出效率最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向树脂层21的凹部21a填充透镜树脂,直到与树脂层21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由此,由于透镜树脂无间隙地填充到凹部21a之中,所以能够防止由于在凹部21a产生间隙而导致透镜的特性下降,能够防止光的取出效率下降。
另外,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所使用的透镜被形成在成为基座的片状的透镜基底部,透镜与透镜基底部形成为一体。而且,在透镜片的下面,设有用于在制造过程中加强透镜基底部的基础构件。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各透镜22形成在树脂层21的凹部21a,透镜22与用于封止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的封止树脂30直接粘接。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使用以往那样的基底部以及基础构件,所以能够将玻璃层23与像素部12之间的层设置得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的取出效率。对于该效果,使用图4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根据基础构件的厚度的、光的取出效率的相对效果的图。另外,在图4中,以使用膜厚为40μm的基础构件的情况为基准(相对效果=1)。
在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中,为了对透镜片进行加强而使用大约40μm的基础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不需要使用该基础构件,所以如图4所示,能够使光的取出效率提高大约1.1倍。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改变各结构要素的折射率,研究光的取出效率,使用图5A~图5C说明该研究结果。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相对于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以及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图5B以及图5C分别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相对于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或者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以及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
如图5A~图5C所示,若提高透镜22的折射率,则能够提高该颜色的光的取出效率。另外,通过将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设定得小,将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与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设定得大,能够减小3色的光的取出效率。另外,图5A~图5C中的光的取出效率能够基于:基于各色的波长的能量(E)、构成有机EL部10的各层的折射率(n)和构成有机EL部10的各层的消光系数(k≈0)计算。另外,图中的光的取出效率的数值为相对的值。
接下来,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光的取出效率的提高效果,使用图6A以及图6B进行说明。图6A是表示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图6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图。另外,在图6B中,虚线表示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光的取出效率。另外,细实线表示变更了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的透镜22的折射率时的光的取出效率。另外,粗实线表示变更透镜22的折射率并且不使用基础构件时的光的取出效率。另外,图中的光的取出效率的数值为相对的值。
在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中,各透镜的折射率相同,将红色用透镜的折射率nHR、绿色用透镜的折射率nHG以及蓝色用透镜的折射率nHB都设为1.5。另外,将树脂层的折射率nL设为1.4。此时,如图6A所示,红色像素部12R的光的取出效率为1.73。另一方面,绿色像素部12G和蓝色像素部12B的光的取出效率为1.06。因此,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中,来自红色像素部12R的光的取出效率与绿色像素部12G或蓝色像素部12B的光的取出效率之差为0.67,是非常大的。这样在以往的显示面板装置中,红色像素部12R与绿色像素部12G或蓝色像素部12B之间的光的取出效率的不稳定性大。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中,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与以往一样为1.5,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都设为1.9。另外,树脂层21的折射率nL与以往一样为1.4。这时,如图6B所示,绿色像素部12G与蓝色像素部12B的光的取出效率从1.06变为1.32,能够将光的取出效率提高26%之多。而且,也能够大幅度减小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光的取出效率与红色像素部12R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差。因此,能够减小由于颜色不同引起的光的取出效率的差,减小与红色像素部12R之间的光的取出效率的不稳定。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1,如上所述,不需要使用用于加强透镜片的基础构件。因此,如图6B所示,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与蓝色像素部12B都能够分别将光的取出效率提高10%。因此,加上由上述的折射率变更产生的效果,绿色像素部12G与蓝色像素部12B能够分别将光的取出效率提高36%之多。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3一边使用图7A~图7G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A~图7G是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1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首先,准备有机EL部10,所述有机EL部10在形成有用于将TFT层的上面平坦化的平坦化膜的基板13上,排列有包含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的红色像素部12R、包含绿色有机发光层11G的绿色像素部12G以及包含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蓝色像素部12B(步骤11)。
接下来,如图7A所示,在作为玻璃基板的玻璃层23的表面,涂敷预定的树脂材料,形成树脂膜21M(步骤1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玻璃基板,使用折射率为1.5的BK7。另外,作为树脂膜21M的材料,使用由丙烯酸酯系单体和氟类聚合物构成的折射率为1.4的树脂。
接下来,如图7B所示,将具有多个凸部的模具100在树脂膜21M上按压(步骤13)。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100的凸部之间是平坦的。然后,如图7C所示,使树脂膜21M硬化,然后使模具100从树脂膜21M离开(步骤14)。由此,能够形成具有多个凹部21a的树脂层21。
树脂层21的凹部21a形成为使其与模具100的凸部对应,并向玻璃层23侧凹陷。另外,凹部21a形成为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自对应。
接下来,如图7D所示,在多个凹部21a中填充预定的透镜树脂材料22M(步骤15)。此时,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凹部21a中填充红色用透镜22R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另外,在与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凹部21a中分别填充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作为红色用透镜22R的透镜树脂材料22M,使用折射率为1.5的环氧树脂。另外,作为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透镜树脂材料22M,使用由多官能丙烯酸酯与无机微粒构成的折射率为1.9的树脂。
另外,在将透镜树脂材料22M填充到凹部21a中时,如图7D所示,以透镜树脂材料22M从树脂层21的表面溢出的方式填充。然后,使透镜树脂材料22M硬化。
接下来,通过将从树脂层21溢出、在树脂层21的表面之上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削去,如图7E所示,将树脂层21的填充有透镜树脂材料22M一侧的面平坦化(步骤16)。由此,能够使透镜树脂材料22M的表面与树脂层21的表面成为大致同一面。这样,能够在树脂层21埋入形成红色用透镜22R、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由此,能够形成透镜部20。
接下来,在透镜部20的树脂层21上以及各色透镜22上,注入包含粘接剂的作为第2树脂层的封止树脂30,如图7F所示,使透镜部20上下反转,使形成有树脂层21的凹部21a的面与有机EL部10的封止薄膜19相对(步骤17)。然后,将封止树脂30与有机EL部10粘接,通过封止树脂30将透镜部20与有机EL部10贴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封止树脂30,使用光硬化性树脂。
由此,如图7G所示,能够制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
(实施方式2)
接下来,使用图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进行说明。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外,在图8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不同的方面是树脂层以及封止树脂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中,透镜部20B的树脂层21B具有向有机EL部10侧凸出的凸部21b。凸部21b形成为比树脂层21B的形成有凹部21a一侧的面突出。通过该凸部21b,在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B贴合时,在封止树脂30B形成有凹部30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树脂层21B的凸部21b,其截面为三角形,其顶部的角度为90度。由此,形成在封止树脂30B的凹部30b的底角为90度。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2通过树脂层21B的凸部21b在封止树脂30B形成有凹部30b。由此,能够通过凹部30b使从显示面板装置2的外部相对于玻璃层23的主面垂直入射的光200全反射。因此,能够提高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校准标记的视觉辨认性,能高精度地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B贴合。另外,校准标记例如形成在图3所示的有机EL部10的透明电极的第1电极14。
上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2,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效果,还能够起到能够高精度地制造显示面板装置的效果。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3以及图8一边使用图9A~图9F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9A~图9F是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2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首先,与实施方式1同样,准备有机EL部10,所述有机EL部10在形成有平坦化膜的基板13上,排列有包含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的红色像素部12R、包含绿色有机发光层11G的绿色像素部12G以及包含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蓝色像素部12B(步骤21)。
接下来,如图9A所示,与图7A同样,在作为BK7的玻璃基板的玻璃层23的表面,涂敷预定的树脂,形成树脂膜21M(步骤22)。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一样,作为树脂膜21M的材料,使用由丙烯酸酯系单体与氟类聚合物构成的折射率为1.4的树脂。
接下来,如图9B所示,将具有多个凸部的模具100B在树脂膜21M上按压(步骤23)。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100B的凸部之间形成为截面是三角形的V槽。然后,如图9C所示,使树脂膜21M硬化,然后使模具100B从树脂膜21M离开(步骤24)。由此,能够形成具有多个凹部21a与凸部21b的树脂层21B。
树脂层21B的凹部21a形成为使其与模具100B的凸部对应,并向玻璃层23侧凹陷。另外,凹部21a形成为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自对应。树脂层21B的凸部21b形成在凹部21a之间。
接下来,对多个凹部21a填充预定的透镜树脂材料22M。此时,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凹部21a中填充形成红色用透镜22R所需要的量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另外,在与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凹部21a中分别填充形成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所需要的量的透镜树脂材料22M。然后,使透镜树脂材料22M硬化。由此,如图9D所示,能够形成透镜部20B(步骤25)。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作为红色用透镜22R的透镜树脂材料22M,使用折射率为1.5的环氧树脂。另外,作为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透镜树脂材料22M,使用由多官能丙烯酸酯与无机微粒构成的折射率为1.9的树脂。
接下来,在透镜部20B的树脂层21B上以及各色透镜22上,注入包含粘接剂的作为第2树脂层的封止树脂30B,如图9E所示,使透镜部20B上下反转,使形成有树脂层21B的凹部21a的面与有机EL部10的封止薄膜19相对(步骤26)。此时,通过树脂层21B的凸部21b,在封止树脂30B形成有凹部30b。然后,将封止树脂30B与有机EL部10粘接,使封止树脂硬化,从而将透镜部20B与有机EL部10贴合。另外,作为封止树脂30B,使用光硬化性树脂。
由此,如图9F所示,能够制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
(实施方式3)
接下来,使用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进行说明。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0中,对于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中,透镜部20C的树脂层21C具有向玻璃层23侧凹陷的第2凹部21c。第2凹部21c形成在凹部21a彼此之间。
在第2凹部21c中,填充分隔壁24直到与树脂层21C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面。分隔壁24可以使用黑色的炭黑等光吸收材料。
由此,在树脂层21C中,在相邻的透镜22之间埋入并形成有分隔壁24。即,在红色用透镜22R、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各自之间形成有黑色的分隔壁24。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在透镜22之间形成有分隔壁24,所以如图10所示,能够通过分隔壁24吸收由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总线配线等配线LN反射的反射光。因此,能够降低向显示面板装置3的外部射出的配线LN的反射光,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装置由于反射光而看起来变色。
另外,通过分隔壁24,能够将从有机发光层11放出的光中通过玻璃层23全反射的光吸收。由此,能够防止该反射光进入相邻的发光区域。另外,分隔壁24也能够吸收从有机发光层11放出的光直接朝向不同的颜色的像素部12的杂散光。并且,也能够吸收从显示面板装置3的外部入射的外部光。由此,能够提高显示面板装置3的对比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凹部21a与第2凹部21c的深度设为大致相同,透镜22与分隔壁24的高度大致相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将与分隔壁24’对应的第2凹部21c’的深度构成得比与透镜22对应的凹部21a的深度深。另外,在图11中对于与图10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这样,通过使第2凹部21c’的深度比凹部21a的深度深,如图11所示,能够使树脂层21C’中的分隔壁24’的高度比透镜22的高度高。由此,能够将吸收由有机EL部10的配线LN反射的反射光的区域增大分隔壁24’变高的量,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向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部射出的配线LN的反射光。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比度。
如上面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3,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的效果,还能够起到能够通过配线LN的反射光的降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的效果。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3以及图11一边使用图12A~图12G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2A~图12G是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3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首先,与实施方式1、2同样,准备有机EL部10,所述有机EL部10在形成有平坦化膜的基板13上排列有包含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的红色像素部12R、包含绿色有机发光层11G的绿色像素部12G以及包含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蓝色像素部12B(步骤31)。
接下来,如图12A所示,在作为BK7的玻璃基板的玻璃层23的表面涂敷预定的树脂材料,形成树脂膜21M(步骤32)。树脂膜21M的材料与实施方式1同样。
接下来,如图12B所示,将具有大小不同的2种的多个凸部的模具100在树脂膜21M上按压(步骤33)。然后,如图12C所示,使树脂膜21M硬化,然后使模具100从树脂膜21M离开(步骤34)。由此,能够形成具有多个凹部21a与多个第2凹部21c的树脂层21C。
树脂层21C的凹部21a与第2凹部21c与模具100C的凸部对应,形成为向玻璃层23侧凹陷。凹部21a形成为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自对应。另外,第2凹部21c形成为与分隔壁24对应。
接下来,如图12D所示,在多个凹部21a中填充预定的透镜树脂材料22M(步骤35)。另外,在多个第2凹部21c中滴下预定的分隔壁树脂材料24M而填充。透镜树脂材料22M的材料与实施方式1同样。另外,作为分隔壁树脂材料24M的材料使用炭黑,将溶解的炭黑滴下涂敷在第2凹部21c。
另外,在将透镜树脂材料22M填充到凹部21a中时,如图12D所示,以透镜树脂材料22M从树脂层21C的表面溢出的方式填充。然后,使透镜树脂材料22M硬化。
接下来,通过将从树脂层21C溢出、在树脂层21C的表面之上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削去,如图12E所示,将树脂层21C的填充有透镜树脂材料22M一侧的面平坦化(步骤36)。通过这样,能够使透镜树脂材料22M以及分隔壁树脂材料24M的表面与树脂层21C的表面大致成为同一面。这样,能够在树脂层21C埋入形成红色用透镜22R、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和分隔壁24。由此,能够形成透镜部20C。
接下来,在透镜部20C的树脂层21C上以及各色透镜22上,注入包含粘接剂的作为第2树脂层的封止树脂30,如图12F所示,使透镜部20C上下反转,使形成有树脂层21C的凹部21a以及第2凹部21c的面与有机EL部10的封止薄膜19相对(步骤37)。然后,将封止树脂30与有机EL部10粘接,使封止树脂30硬化,由此将透镜部20C与有机EL部10贴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封止树脂30也使用光硬化性树脂。
通过这样,如图12G所示,能够制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另外,要使凹部21a与第2凹部21c的深度不同,只需调整模具100C的凸部的高度即可。
上面,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3在各色的透镜22之间设置有分隔壁24,但作为该分隔壁24的结构,例如图13所示,可以设为仅在列方向上形成的条状的分隔壁24。此时,如图13所示,透镜22可以为下述的双凸透镜,所述双凸透镜是被配置在分隔壁24之间、由位于列方向上的相同颜色的像素部12共用的透镜。另外,在分隔壁24如图13所示的情况下,也可以按每个像素部12配置透镜22。
另外,作为其他的分隔壁24的结构,如图14所示,也可以:以不但划分不同颜色的像素部12而且也划分相同颜色的像素部12的方式设为格子状的分隔壁24。此时,透镜22配置成与各像素部12对应。
(实施方式4)
接下来,使用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面板装置4进行说明。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面板装置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外,在图15中,对于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面板装置4中,与实施方式2同样,透镜部20D的树脂层21D具有向有机EL部10侧突出的凸部21b。
由此,通过凸部21b在封止树脂30D形成有凹部30b,所以能够通过凹部30b将从显示面板装置3的外部相对于玻璃层23的主面垂直入射的光200全反射。因此,能够提高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校准标记的视觉辨认性,能高精度地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D贴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4中,与实施方式3同样,树脂层21D具有向玻璃层23侧凹陷的第2凹部21c。在第2凹部21c中,填充有分隔壁24直到与树脂层21D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面。
由此,能够通过分隔壁24吸收由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配线LN反射的反射光。因此,能够降低向显示面板装置4的外部射出的配线LN的反射光,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装置由于反射光而看起来变色。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面板装置4中,通过凸部21b,能够防止在制造工序中、填充到凹部21a中的透镜树脂材料与填充到第2凹部21c中的分隔壁树脂材料混合。
如上面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4,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1~3的显示面板装置1~3的效果,还能够防止在制造工序中透镜树脂材料与分隔壁树脂材料混合。由此,能够制造光的取出效率高并且高对比度的显示面板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显示面板装置4可以通过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显示面板装置3的制造方法中,使用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模具100B而制造。
(实施方式5)
接下来,使用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进行说明。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6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显示面板装置1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或简略。
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5,没有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在透镜部设置树脂层,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部20E由透镜22和玻璃层23E(玻璃基板)构成。
玻璃层23E形成显示面板装置5的外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玻璃层23使用BK7,其折射率ng设为ng=1.5。
在玻璃层23E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上,形成有向该玻璃层23E的外表面凹陷的凹部23a。凹部23a形成为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的各自对应。
透镜22是在玻璃层23E的凹部23a中填充预定的透镜树脂而形成的。另外,透镜22填充直到与玻璃层23E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面。另外,透镜22与实施方式1同样,由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红色用透镜22R、与绿色像素部12G对应的绿色用透镜22G以及与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蓝色用透镜22B构成。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设定得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高。另外,绿色用透镜22G的折射率nHG也设定得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高。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一样,红色用透镜22R由环氧树脂形成,其折射率nHR设为nHR=1.5。另外,绿色用透镜22G与蓝色用透镜22B也同样,由多官能丙烯酸酯与无机微粒形成,其折射率nHG、nHB设为nHB=nHG=1.9。
上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中,蓝色用透镜22B的折射率nHB设定得比红色用透镜22R的折射率nHR高。由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使蓝色像素部12B的光的取出效率接近红色像素部12R的光的取出效率,所以能够减小蓝色像素部12B的消耗功率。并且,也能够减小蓝色像素部12B的施加电压,所以能够防止蓝色像素部12B的寿命缩短,也能够抑制与红色像素部12R或者绿色像素部12G之间的寿命的不稳定。另外,与实施方式1同样,对于绿色用透镜22G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5中,通过在形成在玻璃层23E的凹部23a中填充透镜树脂而形成各透镜。由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分别独立地形成与红色像素部12R、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各透镜22。因此,能够选择最适于各像素部的折射率的透镜树脂材料,形成各色的透镜22,所以能够使各色像素部12的光的取出效率最优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5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向凹部23a填充透镜树脂,直到与玻璃层23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由此,将透镜树脂没有间隙地填充到凹部23a中,所以能够防止光的取出效率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5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不需要以往那样使用具有基底部的透镜片以及用于对其加强的基础构件,所以能够将玻璃层23E与像素部12之间的层设置得薄。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光的取出效率。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5中,没有设置实施方式1那样的树脂层21,在玻璃层23E直接形成透镜22。不需要以往那样设置用于粘接透镜与玻璃层的树脂层,所以能够将显示面板装置整体的厚度设置得薄,另外,也能够削减制造成本。进而,也能够与没有形成树脂层21相应地将光的取出效率提高。
接下来,一边参照图3以及图16一边使用图17A~图17E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17A~图17E是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中的、构成显示面板装置5的结构要素的剖视图。
首先,准备有机EL部10,所述有机EL部10在形成有平坦化膜的基板13上排列有包含红色有机发光层11R的红色像素部12R、包含绿色有机发光层11G的绿色像素部12G以及包含蓝色有机发光层11B的蓝色像素部12B(步骤51)。
接下来,如图17A所示,在作为玻璃基板的玻璃层23E形成多个凹部23a(步骤5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玻璃基板,使用折射率为1.5的BK7。
接下来,如图17B所示,在多个凹部23a中填充预定的透镜树脂材料22M(步骤53)。此时,在与红色像素部12R对应的凹部23a中填充红色用透镜22R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另外,在与绿色像素部12G以及蓝色像素部12B对应的凹部23a中分别填充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作为红色用透镜22R的透镜树脂材料22M,使用折射率为1.5的环氧树脂。另外,作为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透镜树脂材料22M,使用由多官能丙烯酸酯与无机微粒构成的折射率为1.9的树脂。
另外,在将透镜树脂材料22M填充到凹部23a中时,如图17B所示,以透镜树脂材料22M从玻璃层23E的表面溢出的方式填充。然后,使透镜树脂材料22M硬化。
接下来,通过将从玻璃层23E溢出、在玻璃层23E的表面之上方的透镜树脂材料22M削去,如图17C所示,对玻璃层23E的填充有透镜树脂材料22M一侧的面平坦化(步骤54)。通过这样,能够使透镜树脂材料22M的表面与玻璃层23E的表面大致为同一面。这样,能够在玻璃层23E埋入形成红色用透镜22R、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由此,能够形成透镜部20E。
接下来,在透镜部20E的玻璃层23E上以及各色透镜22上,注入包含粘接剂的作为第2树脂层的封止树脂30,如图17D所示,使透镜部20E上下反转,使形成有玻璃层23E的凹部23a的面与有机EL部10的封止薄膜19相对(步骤55)。然后,将封止树脂30与有机EL部10粘接,通过封止树脂30将透镜部20E与有机EL部10贴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封止树脂30,也使用光硬化性树脂。
通过这样,如图17E所示,能够制造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
上面,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5在玻璃层23E直接形成透镜22,如图17A所示,在玻璃层23E直接形成用于填充透镜22的凹部23a。作为在玻璃层23E形成凹部23a的方法,可以使用:使用了微型球头立铣刀的加工方法。
例如,在透镜22为跨及位于相同列的多个同色像素部12地配置的双凸透镜的情况下,如图18所示,可以通过由微型球头立铣刀进行的整个面顺铣,在玻璃层23形成多根条状的凹部23a。另外,在将透镜22分别配置在各像素部12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可以通过由微型球头立铣刀进行的整个面顺铣,在玻璃层23形成多个与每个像素对应的凹部23a。
(实施方式6)
接下来,使用图2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显示面板装置6进行说明。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显示面板装置6的剖视图。另外,在图20中,对于与图16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显示面板装置6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不同的方面是玻璃层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显示面板装置6中,透镜部20F的玻璃层23F具有向有机EL部10侧突出的凸部23b。凸部23b形成为比玻璃层23F的形成有凹部23a一侧的面突出。通过凸部23b,在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F贴合时,在封止树脂30F形成有凹部30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玻璃层23F的凸部23b,其截面为三角形,其顶部的角度为90度。由此,形成在封止树脂30F的凹部30b的底角为90度。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6通过玻璃层23F的凸部23b在封止树脂30F形成有凹部30b。由此,与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显示面板装置2同样,能够通过凹部30b将从显示面板装置6的外部相对于玻璃层23F的主面垂直入射的光全反射。因此,能够提高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校准标记的视觉辨认性,能高精度地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F贴合。
上面,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6,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效果,还能够起到能够高精度地制造显示面板装置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显示面板装置6能够通过下述那样制造:在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制造方法中,在如图17A所示的在玻璃层23形成凹部23a时,与形成凹部23a同时地形成凸部23b。
(实施方式7)
接下来,使用图2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显示面板装置7进行说明。图2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显示面板装置7的剖视图。另外,在图21中,对于与图16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显示面板装置7中,玻璃层23G具有向该玻璃层23G的外表面凹陷的第2凹部23c。第2凹部23c形成在凹部23a彼此之间。
在第2凹部23c中,填充有分隔壁24直到与玻璃层23G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面。分隔壁24可以使用黑色的炭黑等光吸收材料。
由此,在玻璃层23G中,在相邻的透镜22之间埋入形成有分隔壁24。即,在红色用透镜22R、绿色用透镜22G以及蓝色用透镜22B的各自之间形成有黑色的分隔壁24。
这样,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显示面板装置7在透镜22之间形成有分隔壁24,所以与图10同样,能够通过分隔壁24吸收由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总线配线等配线LN反射的反射光。因此,能够降低向显示面板装置7的外部射出的配线LN的反射光,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装置由于反射光而看起来变色。
另外,通过分隔壁24,也能够将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中通过玻璃层23G全反射的光吸收。由此,能够防止该反射光进入相邻的发光区域。另外,分隔壁24也能够吸收从有机发光层放出的光直接朝向不同的颜色的像素部的杂散光。并且,也能够吸收从显示面板装置7的外部入射的外部光。由此,能够提高显示面板装置7的对比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凹部23a与第2凹部23c的深度设为大致相同,透镜22与分隔壁24的高度大致相同,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实施方式3的图11所示,将与分隔壁对应的第2凹部23c的深度构成得比与透镜对应的凹部的深度深。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向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部射出的配线LN的反射光,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比度。
如上面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7,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效果,还能够起到能够通过配线LN的反射光的降低而提高图像的对比度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显示面板装置7能够通过下述那样制造:在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制造方法中,在如图17A所示的在玻璃层23E形成凹部23a时,与形成凹部23a同时地形成第2凹部23c,在第2凹部23c中填充分隔壁树脂材料。
(实施方式8)
接下来,使用图2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显示面板装置8进行说明。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显示面板装置8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外,在图22中,对于与图16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附图标记,其说明省略。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显示面板装置8中,与实施方式6同样,透镜部20H的玻璃层23H具有向有机EL部10侧突出的凸部23b。
由此,通过凸部23b在封止树脂30H形成有凹部30b,所以能够通过凹部30b将从显示面板装置8的外部相对于玻璃层23H的主面垂直入射的光全反射。因此,能够提高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校准标记的视觉辨认性,能高精度地将有机EL部10与透镜部20H贴合。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8中,与实施方式7同样,玻璃层23H具有向该玻璃层23H的外表面凹陷的第2凹部23c。在第2凹部23c中,填充有分隔壁24直到与玻璃层23H的有机EL部10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面。
由此,能够通过分隔壁24吸收由形成在有机EL部10的配线LN反射的反射光。因此,能够降低向显示面板装置8的外部射出的配线LN的反射光,所以能够抑制显示面板装置由于该反射光而看起来变色。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显示面板装置8中,通过凸部23b,能够防止在制造工序中、填充到凹部23a中的透镜树脂材料与填充到第2凹部23c中的分隔壁树脂材料混合。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显示面板装置8可以通过下述那样制造:在实施方式5的显示面板装置5的制造方法中,在如图17A所示的在玻璃层23E形成凹部23a时,与形成凹部23a同时地形成凸部23b以及第2凹部23c,在第2凹部23c中填充分隔壁树脂材料。
如上面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8,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5~7的显示面板装置5~7的效果,还能够防止在制造工序中、透镜树脂与分隔壁树脂材料混合。因此,能够容易制造光的取出效率高并且高对比度的显示面板装置。
上面,对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进行了说明,各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装置能够作为平板显示器等而使用。例如,能够应用于图23所示的电视机500、便携电话、个人计算机等所有的显示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对于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能想出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形态、通过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将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以及功能任意地组合而实现的形态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产业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装置能够作为电视机、便携电话、个人计算机等所有的显示装置而利用。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装置,包含:
基板;
有机EL部,其排列有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上方的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
玻璃层,其配置在所述有机EL部的上方;
树脂层,其介于所述玻璃层与所述有机EL部之间,在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向所述玻璃层侧凹陷的凹部;和
透镜树脂,其填充在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直到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
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在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树脂层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树脂层粘接的第2树脂层;
所述透镜树脂,从与所述第2树脂层与所述树脂层粘接的面相同的平面上,向所述玻璃层侧突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填充到与所述第2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比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和填充到与所述第2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相同。
5.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填充到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的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所述树脂层的折射率以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树脂层的折射率为1.3以上且1.5以下;
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1.5;
填充到与所述第2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1.9;
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为1.9。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透镜树脂与所述玻璃层的下面相接。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树脂层还具有设置在所述凹部彼此之间、向所述玻璃层侧凹陷的第2凹部;
在所述第2凹部,具有一直填充到与所述树脂层的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的黑色的分隔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2凹部的深度至少比所述凹部的深度深。
1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基板或者所述有机EL部具有用于进行所述基板与所述凹部的对位的校准标记;
所述树脂层还具备沿着所述凹部的周围面的外周形成、向所述有机EL部侧突出的槽部;
所述槽部用于与所述校准标记的对位。
11.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玻璃层形成所述显示面板装置的外面。
12.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在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第2树脂层之间,具备用于封止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封止层。
13.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凹部,俯视为长条状,与其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是具有预定的曲率的椭圆弧形状;
在所述凹部的各自中填充有所述透镜树脂。
14.一种显示面板装置,包含:
有机EL部,其排列有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
玻璃层,其在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向所述显示面板装置的外侧凹陷的凹部;和
透镜树脂,其填充在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直到与所述玻璃层的所述有机EL部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
填充到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到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
15.一种显示装置,
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
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配置成矩阵状。
16.一种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
第1工序,准备有机EL部,所述有机EL部排列有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
第2工序,在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树脂层;
第3工序,在所述树脂层的与粘接有所述玻璃基板的面相反侧的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向所述玻璃层侧凹陷的多个凹部;
第4工序,在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填充透镜树脂,填充成与所述树脂层的与粘接有所述玻璃基板的面相反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和
第5工序,隔着包含粘接剂的第2树脂层,将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树脂层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面贴合;
在所述第4工序中,在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填充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在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树脂层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的透镜树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在所述第4工序中,在向所述凹部填充所述透镜树脂时,使所述透镜树脂从所述凹部溢出到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上,然后,将在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之上的透镜树脂削除,从而将所述树脂层的填充有所述透镜树脂的面平坦化。
18.一种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
第1工序,准备有机EL部,所述有机EL部排列有放出红色的光的第1像素部、放出绿色的光的第2像素部以及放出蓝色的光的第3像素部;
第2工序,在玻璃基板的表面,与所述第1像素部、所述第2像素部以及所述第3像素部的各自对应地形成多个凹部;
第3工序,在设置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多个所述凹部的各自中填充透镜树脂,填充成与所述凹部凹陷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大致成为同一个面;和
第4工序,隔着包含粘接剂的树脂层,将所述有机EL部与所述玻璃基板的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面贴合;
在所述第3工序中,在与所述第3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基板的凹部,填充折射率至少比填充在与所述第1像素部对应的所述玻璃基板的凹部中的透镜树脂的折射率高的透镜树脂。
CN201080002418.6A 2010-03-31 2010-03-31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00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2346 WO2011121656A1 (ja) 2010-03-31 2010-03-31 表示パネル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0068A true CN102440068A (zh) 2012-05-02
CN102440068B CN102440068B (zh) 2015-04-15

Family

ID=4471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41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0068B (zh) 2010-03-31 2010-03-31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1587B2 (zh)
JP (1) JP5523354B2 (zh)
KR (1) KR101596979B1 (zh)
CN (1) CN102440068B (zh)
WO (1) WO201112165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0103A (zh) * 2017-03-15 2018-10-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0165086A (zh) * 2019-06-28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208886A (zh) * 2019-05-23 2019-09-0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光提取结构制造方法、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CN111357123A (zh) * 2017-11-14 2020-06-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和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设备
CN111834544A (zh) * 2020-06-30 2020-10-2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99113A (zh) * 2020-09-25 2020-12-18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图像传感器的超表面微透镜阵列
CN113078193A (zh) * 2021-03-24 2021-07-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71386A (zh) * 2021-06-30 2021-10-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545530B2 (en) 2020-06-04 2023-01-03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41701B2 (ja) * 2009-10-02 2013-1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2754524B (zh) 2010-07-23 2015-09-02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US10033014B2 (en) * 2013-03-15 2018-07-24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Advanced light extraction structure
US10144842B2 (en) 2013-03-15 2018-12-04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High refractive index nanocomposite layer
US10050236B2 (en) 2013-07-08 2018-08-14 Pixelligent Technologies Llc Advanced light extraction structure
US10295092B2 (en) 2014-04-25 2019-05-21 Neoperl Gmbh Security adapter
KR101749147B1 (ko) * 2015-10-30 2017-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21507448A (ja) * 2017-12-19 2021-02-22 カティーバ,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改良された光外部結合を伴う発光デバイス
KR20200109438A (ko) * 2019-03-12 2020-09-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상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헤드 마운트 장치
KR20200127103A (ko) 2019-04-30 2020-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20210008240A (ko) 2019-07-11 2021-0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32600A (ko) 2019-09-16 2021-03-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262683B1 (ko) 2019-12-30 2021-06-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표시 장치
CN111584571B (zh) * 2020-05-13 2022-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屏下摄像头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82126A (zh) * 2020-07-28 2020-09-18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823670B (zh) * 2021-10-27 2023-11-10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排布结构、掩膜板组件及显示面板
GB2615633A (en) * 2021-12-30 2023-08-1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9500A (ja) * 2002-07-04 2004-02-05 Seiko Epson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497268A (zh) * 2002-09-25 2004-05-19 ������������ʽ���� 制造微透镜矩阵和投影类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
JP2005148475A (ja) * 2003-11-17 2005-06-0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196197A (ja) * 2005-01-11 2006-07-27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そ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74072A (ja) 1997-08-29 1999-03-16 Sharp Corp 薄膜el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317732A (ja) 2003-04-15 2004-11-11 Seiko Epson Corp 凹部付き基板、マイクロレンズ基板、透過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リア型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147204A (ja) * 2004-11-16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発光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07656A (ja) * 2006-02-03 2007-08-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elディスプレイ
JP2008152038A (ja) 2006-12-18 2008-07-03 Seiko Epson Corp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それを用いた有機elラインヘッド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98310B2 (ja) * 2008-02-15 2012-08-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9500A (ja) * 2002-07-04 2004-02-05 Seiko Epson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497268A (zh) * 2002-09-25 2004-05-19 ������������ʽ���� 制造微透镜矩阵和投影类液晶显示设备的方法
JP2005148475A (ja) * 2003-11-17 2005-06-09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196197A (ja) * 2005-01-11 2006-07-27 Seiko Epson Corp 発光装置、その製造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0103B (zh) * 2017-03-15 2020-09-1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630103A (zh) * 2017-03-15 2018-10-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357123A (zh) * 2017-11-14 2020-06-30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和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设备
CN111357123B (zh) * 2017-11-14 2024-01-1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照明模块和包括该照明模块的照明设备
CN110208886A (zh) * 2019-05-23 2019-09-06 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光提取结构制造方法、像素结构和显示面板
CN110165086B (zh) * 2019-06-28 2021-1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165086A (zh) * 2019-06-28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545530B2 (en) 2020-06-04 2023-01-03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CN111834544A (zh) * 2020-06-30 2020-10-27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834544B (zh) * 2020-06-30 2022-08-23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099113A (zh) * 2020-09-25 2020-12-18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图像传感器的超表面微透镜阵列
CN112099113B (zh) * 2020-09-25 2021-09-21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图像传感器的超表面微透镜阵列
CN113078193B (zh) * 2021-03-24 2022-11-0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78193A (zh) * 2021-03-24 2021-07-0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71386A (zh) * 2021-06-30 2021-10-0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01587B2 (en) 2014-12-02
CN102440068B (zh) 2015-04-15
JP5523354B2 (ja) 2014-06-18
KR101596979B1 (ko) 2016-02-23
KR20130006727A (ko) 2013-01-18
JPWO2011121656A1 (ja) 2013-07-04
US20120223873A1 (en) 2012-09-06
WO2011121656A1 (ja) 201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0068B (zh) 显示面板装置以及显示面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987451B (zh) 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9979979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54136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5373054B2 (ja) 表示パネル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1596983B1 (ko) 표시 패널 장치 및 표시 패널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WO2016015385A1 (zh)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透明显示装置
KR102302261B1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56146B1 (ko)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US20160328090A1 (en) Oled display panel
CN103885106A (zh) 用于减少色移的光学膜和采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KR20140141391A (ko)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210021216A (ko) 표시 장치
KR20140142635A (ko)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585148B1 (ko) 색 변화 저감용 광학 필름 및 이를 채용한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1640879A (zh)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75244A (zh) 显示装置及制造显示装置的方法
US20240023416A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355658A (zh) 混接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CN11131291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46873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599932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器
CN11795683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5353564A (ja) 照明装置
CN11412208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NPAN ORGANIC RATE DISPLA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special display of the organic thunder of Japan of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