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831214U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831214U
CN218831214U CN202222185226.6U CN202222185226U CN218831214U CN 218831214 U CN218831214 U CN 218831214U CN 202222185226 U CN202222185226 U CN 202222185226U CN 218831214 U CN218831214 U CN 2188312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ght
refractive
light emitting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852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炳伟
汪顺
袁颖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852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8312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831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8312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显示基板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上的像素界定层;像素界定层包括隔挡部以及多个第一开口;隔挡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第一开口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大于第二开口沿垂直于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功能层,各第一开口内均设置有发光功能层,至少部分第二开口内设置有发光功能层。该显示面板的正视角出光效率高、色纯度高、显示效果好、功耗小。

Description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新一代显示器件,有着色域广,柔性可折叠等优点。在透明显示、智能穿戴、高精度显示领域的优点越发凸显。但OLED器件本身受限于现有的像素结构和分辨率极限,能够应用的场景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隔挡部以及多个第一开口;所述隔挡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功能层,各所述第一开口内均设置有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有所述发光功能层。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等于所述隔挡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折射结构,所述折射结构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隔挡部之间,且所述折射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挡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折射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存在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部,且所述折射部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隔挡部的材料的折射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折射部与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的阳极;
其中,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折射部,所述隔挡部覆盖各所述折射部并延伸至相邻两个所述折射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与所述隔挡部位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部分直接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各所述折射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上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折射结构所在区域的中央指向所述折射结构所在区域的边缘的方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结构包括一个所述折射部,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吸光部,所述吸光部位于所述折射部与所述阳极之间;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吸光部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折射部与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的阳极,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电连接;所述折射结构包括一个所述折射部;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直接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吸光部,所述吸光部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折射部之间,且所述吸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折射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且所述吸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到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断开设置的两个部分,其中,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发光功能层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在所述衬底上的外轮廓位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外轮廓以内,所述阳极包括反光的导电材料,所述隔挡部包括透光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范围为1.4~1.7。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的图形包括多边形、弧形或多边形和弧形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射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的图形包括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角的角度范围为30°~60°。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基板。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6B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八种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射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显示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示例”、“特定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仅为了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说明书中多边形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可以是近似的三角形、矩形、梯形、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可以存在公差导致的一些小变形,可以存在倒角、圆角、弧边以及变形等。
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10°以上且1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该角度为-5°以上且5°以下的状态。另外,“垂直”是指两条直线形成的角度为80°以上且100°以下的状态,因此,也包括85°以上且95°以下的角度的状态。
现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性的实施例。
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下一代显示器件,有着色域广,柔性可折叠等优点。在透明显示、智能穿戴、高精度显示领域的优点越发凸显。但OLED器件本身受限于现有的像素结构,使得其出现诸如分辨率难以提升,光线串扰,出光效率低等问题,从而制约着器件的应用场景。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显示基板,旨在改善OLED器件的整体性能。
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如图1所示,包括:
衬底1;
位于衬底上的像素界定层3;像素界定层3包括隔挡部31以及多个第一开口K1;隔挡部3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K2,第一开口K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1大于第二开口K2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2;
多个发光单元4,发光单元4包括发光功能层41,各第一开口K1内均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至少部分第二开口K2内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
这里对于上述衬底1的类型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上述衬底1可以为刚性衬底,例如,玻璃或硅;再示例性的,上述衬底1可以为柔性衬底,例如,柔性聚酰亚胺(PI)。
在上述衬底1为刚性衬底的情况下,上述显示基板可以用于制备刚性显示产品;在上述衬底为柔性衬底的情况下,上述显示基板可以用于制备柔性显示产品。具体可以根据产品的需求确定。
上述像素界定层(Pixel Definition Layer,PDL层)3位于显示基板的显示区中除发光区(设置有OLED发光单元的区域)之外的区域(非发光区),相关技术中,像素界定层3在对应于发光区域的位置设置有开口(例如第一开口K1),以利于设置发光功能层。
上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Active Area,AA)是指用于实现显示的区域;发光区(又称像素开口区)是指显示区中设置有OLED发光单元的区域,OLED发光单元包括阳极(Anode)、发光功能层和阴极(Cathode);相关技术中,非发光区是指显示区AA中除发光区以外的区域,在该区域,可以设置像素界定层PDL、像素电路单元,该像素电路单元可以包括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栅线、数据线等。
其中,像素界定层3的材料包括有机材料,这里对于像素界定层3包括的有机材料的具体种类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示例性的,像素界定层3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透光材料,或者,像素界定层3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遮光(吸光)材料。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相关技术中的像素界定层3为遮光(吸光)材料,根据相关技术中的定义,上述发光区指设置有OLED发光单元的区域,在本申请中,发光区仍然指的是设置有OLED发光单元的区域,此处不考虑像素界定层3的材料为透光材料,可能出射光线的情况。
这里对于上述隔挡部3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形状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隔挡部3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多边形,例如,四边形,其中,四边形可以包括如图1中所示的梯形。
这里对于第一开口K1的外轮廓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图形的形状和尺寸均不进行限定。其中,第一开口K1的外轮廓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图形的形状和尺寸均可以根据位于第一开口K1中的发光单元的形状和尺寸决定。
这里对于隔挡部31上设置的第二开口K2的数量不进行限定,具体可以根据产品设计决定。示例性的,第二开口K2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一开口K1的数量。
第一开口K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1大于第二开口K2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2,示例性的,第一开口K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1可以等于像素界定层3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第二开口K2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2可以小于像素界定层3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衬底1为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但由于其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小,可以近似看作一个平面,故采用“衬底所在平面”的相关描述,用于辅助说明其它相关结构的特征。
上述发光单元4包括OLED发光单元,OLED发光单元可以包括阳极、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其中,发光功能层可以包括多个膜层,例如包括:空穴注入层(HIL层)、空穴传输层(HTL层)、有机过渡缓冲层(Prime层)、发光层(EML层)、空穴阻挡层(HBL层)、电子注入层。OLED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可以根据发光层(EML层)的发光颜色确定。
这里对于上述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上述发光单元可以是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或者蓝色发光单元中的任一种。
另外,由于该显示基板同时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则该显示基板也可以同时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或者蓝色发光单元三种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当然,也可以仅包括一种发光颜色的发光单元,例如:仅包括多个红色发光单元,或者仅包括多个绿色发光单元,或者仅包括多个蓝色发光单元。具体可以根据实际要求确定。
其中,至少部分第二开口K2内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包括如下情况:
1、部分第二开口K2内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
2、所有第二开口K2内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
示例性的,上述显示基板可以应用于OLED显示产品中。例如,上述显示基板可以应用于硅基OLED显示产品中;或者,上述显示基板可以应用于玻璃基OLED显示产品中。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显示基板包括衬底1;位于衬底上的像素界定层3;像素界定层3包括隔挡部31以及多个第一开口K1;隔挡部3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K2,第一开口K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1大于第二开口K2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2;多个发光单元4,发光单元4包括发光功能层41,各第一开口K1内均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至少部分第二开口K2内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
这样,如图9所示,通过在像素界定层3的隔挡部31上设置多个第二开口K2,除了在第一开口K1内设置发光功能层41之外,还在至少部分第二开口K2内设置发光单元4的发光功能层41,很大程度上缩小了相邻两个发光单元4之间的间距,提高了显示基板中发光单元4的设计密度,从而提高了显示基板的分辨率。
在相关技术中,如图8所示,像素界定层(又称作像素定义层)起到限定像素发光区域的作用,然而由于像素界定层的材料在蒸镀工艺过程中的工艺限制,相邻两个子像素之间的像素界定层的间距(PDL Gap)无法进一步缩小,从而使得OLED显示产品的开口率较低,例如开口率在20%~30%,开口率难以提升的同时,像素的分辨率也无法进一步提升。
相较于如图8所示的相关技术中的OLED产品的发光单元设计,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打破了相关技术中的像素(发光单元)设计方案对分辨率的限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发光单元是设计和排布方案,并且能够同时提高显示基板的开口率和分辨率。
另外,由于部分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能层41位于第二开口K2中,使得这部分发光单元距离显示基板的出光侧的距离更近,缩短了光线的传播路径,从而能够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阵列排布的所有隔挡部31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二开口K2的各隔挡部31可以间隔设置;例如,对于同一排隔挡部31来说,第一个隔挡部3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K2,第二个隔挡部31上未设置第二开口K2,第三个隔挡部3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K2,第四个隔挡部31上未设置第二开口K2。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基板显示区AA中的局部区域的隔挡部31上设置第二开口K2,例如,对于同一排隔挡部31来说,第一个到第十个隔挡部31上设置有第二开口K2,第十一个到第二十个隔挡部31上未设置第二开口K2。
在各隔挡部31上均设置第二开口K2的情况下,对于阵列排布的所有第二开口K2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的各第二开口K2可以间隔设置;例如,对于位于同一排的各第二开口K2,第一个第二开口K2中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第二个第二开口K2中未设置发光功能层41,第三个第二开口K2中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第四个第二开口K2中未设置发光功能层4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基板显示区AA中的局部区域的第二开口K2中设置发光功能层41;例如,对于位于同一排的各第二开口K2,第一个到第十个第二开口K2中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第十一个到第二十个第二开口K2中未设置发光功能层41。
当然,还可以存在其他情况,上述示例并不作为对设置有第二开口K2的隔挡部31的位置限制,也不作为对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的各第二开口K2的位置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各隔挡部31上均设置有第二开口K2,各第二开口K2内均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像素界定层3的各隔挡部31上均设置有第二开口K2,各第二开口K2内均设置有发光功能层41,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显示基板的发光单元的设计密度,从而更加高效的利用显示基板上的设计空间,在确保各结构设计布局合理的情况下,提高了显示基板的开口率和分辨率,有利于制备高性能的显示产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K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1等于隔挡部3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h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发光单元4包括阳极42和发光功能层41,在实际制备工艺中,先形成发光单元4的阳极42,再形成像素界定层3,在像素界定层3的第一开口K1中形成发光功能层41,故而,在第一开口K1贯穿像素界定层3的情况下,第一开口K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h1设置为等于隔挡部3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h3。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像素界定层3包括先形成像素界定薄膜,再通过图案化处理,形成隔挡部31和贯穿的第二开口K2,此时的第二开口K2可以理解为一个大尺寸的过孔,第二开口K2能够暴露出位于像素界定层3与衬底1之间的阳极42的部分区域,用以使得阳极42与发光功能层41直接接触并电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折射结构2,折射结构2位于衬底1与隔挡部31之间,且折射结构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隔挡部3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以内,折射结构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开口K2的外轮廓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存在交叠。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折射结构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隔挡部3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以内包括如下情况:
第一、折射结构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隔挡部3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以内;
第二、折射结构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隔挡部3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重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存在交叠”指的是至少部分交叠。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A所示,折射结构2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部21,且折射部21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隔挡部31的材料的折射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折射结构2包括一个折射部21;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折射结构2包括三个折射部2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折射结构2包括多个折射部21的情况下,这里对于相邻两个折射部21之间是否存在间隙不进行限制。
示例性的,同一折射结构2中的相邻两个折射部21之间具有间隙;再示例性的,同一折射结构2中的相邻两个折射部21直接接触。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以同一折射结构2中的相邻两个折射部21之间具有间隙为例进行绘制。
这里对于上述折射部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上述折射部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可以包括多边形、弧形以及弧形与多边形组合而成的形状。例如,多边形可以包括如图7中所示的四边形、弧形可以包括圆形、弧形与多边形组合而成的形状可以包括圆角四边形。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这里对于上述折射部2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截面的图形形状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上述折射部2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截面的图形形状可以包括多边形、弧形以及弧形与多边形组合而成的形状。本申请的实施例以上述折射部2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截面的图形形状为梯形为例进行绘制。
这里对于折射部21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折射部21的材料可以包括无机透光材料,例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2)、或氮氧化硅(SiNxOy)中的至少一种。
这里对于隔挡部31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隔挡部31的材料可以包括有机透光材料,例如,有机树脂。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隔挡部31的材料的折射率范围可以包括1.8~2.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隔挡部31与衬底1之间设置折射结构2,由于折射结构2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隔挡部31的材料的折射率,如图1中标记Light的位置所示,由于发光单元4的侧面与隔挡部31直接接触,在发光单元4发出的光线从侧边射入隔挡部31的情况下,对于隔挡部31和折射结构2来说,隔挡部31是光密介质,折射结构2是光疏介质,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在两个介质的界面,光线主要发生反射作用,反射作用使得大部分光线射出隔挡部31。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正视角的出光效率,降低功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5A和图5B所示,发光单元4还包括位于折射部2与发光功能层41之间的阳极42;
其中,在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电连接的阳极42靠近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1小于折射部2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2。
这里对于阳极42的材料不进行限定。示例性的,阳极42的材料可以包括透光导电材料,例如氧化铟锡(ITO)等半导体材料;或者,阳极42的材料可以包括不透光导电材料,例如,铜(Cu)等金属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开口K2的深度较大,使得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不存在隔挡部31的材料,另外,该显示基板还包括吸光部5,吸光部5位于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且吸光部5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与阳极42接触,吸光部5靠近衬底1一侧的表面与折射部21接触,这样,折射部2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2等于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电连接的阳极42靠近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1与吸光部5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之和。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发光单元4发出的光线从侧边射入隔挡部31的情况下,在两个介质的界面,光线主要发生反射作用,还有一小部分光线从隔挡部31射入折射结构2中,射入折射结构2中的光线能够被吸光部5吸收,从而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相邻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光线串扰的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第二开口K2的深度较小,使得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还设置有隔挡部31的材料,这样,使得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电连接的阳极42靠近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1小于折射部2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2,且d2与d1的差值根据位于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的隔挡部31的材料的厚度确定。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B所示,第二开口K2的深度较小,使得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还设置有隔挡部31的材料,另外,该显示基板还包括吸光部5,吸光部5位于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这样,d2与d1的差值根据位于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的隔挡部31的材料的厚度以及吸光部5的厚度共同确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折射结构2包括多个折射部21,隔挡部31覆盖各折射部21并延伸至相邻两个折射部21之间的区域;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电连接的阳极42与隔挡部31位于折射部21远离衬底1的一侧的部分直接接触。
在图5A中,由于折射结构2包括多个折射部21,这样,折射结构2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并非平坦的平面,这样,在这样的表面上形成阳极41时,会增加工艺制备难度,且很大概率上使得阳极41表面出现裂纹,造成阳极41断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在阳极41与折射结构2之间设置有隔挡部31的材料,使得这部分材料流平形成一个平坦的表面,再形成阳极41或其它结构时,降低制备工艺难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显示基板的制备良率,节约成本。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折射结构2包括多个折射部21,隔挡部31覆盖各折射部21并延伸至相邻两个折射部21之间的区域;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电连接的阳极42与折射部21之间还设置有吸光部5,且吸光部5与隔挡部31位于折射部21远离衬底1的一侧的部分直接接触。这样,吸光部5能够吸收未从隔挡部31中射出的光线,从而避免了相邻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之间的光线串扰问题,进而提高显示基板的色纯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沿第一方向,各折射部2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上的高度逐渐降低;第一方向为折射结构2所在区域的中央指向折射结构2所在区域的边缘的方向。
上述折射结构2所在区域的中央指的是位于中央的区域,并不是中央的一个位置处,类似的,上述边缘指的是位于中央边缘的区域,并不是折射结构2所在区域的外轮廓位置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部分光线从隔挡部31射入折射部21中时,通过设置中央区域的折射部21的高度大于边缘区域的折射部21的高度,从而能够使得尽可能多的光线依次经过位于边缘区域的折射部21、位于中央区域的折射部21的折射作用之后,再从隔挡部31中射出,从而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正视角的出光率,提高显示效果,降低功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折射结构2包括一个折射部21,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吸光部5,吸光部5位于折射部21与阳极42之间;
其中,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吸光部5靠近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2等于折射部2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3。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发光单元4发出的光线从侧边射入隔挡部31的情况下,在两个介质的界面,光线主要发生反射作用,还有一小部分光线从隔挡部31射入折射结构2中,射入折射结构2中的光线能够被吸光部5吸收,从而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相邻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光线串扰的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发光单元4还包括位于折射部21与发光功能层41之间的阳极42;折射结构2包括一个折射部21;其中,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电连接的阳极42靠近衬底1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1等于折射部21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到隔挡部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d2。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单元4的侧面与隔挡部31直接接触,在发光单元4发出的光线从侧边射入隔挡部31的情况下,对于隔挡部31和折射结构2来说,隔挡部31是光密介质,折射结构2是光疏介质,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在两个介质的界面,光线主要发生反射作用,反射作用使得大部分光线射出隔挡部31。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正视角的出光效率,降低功耗,降低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和图4所示,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电连接的阳极42与折射部2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直接接触。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设计阳极42与折射结构21直接接触,简化显示基板的设计、降低制备工艺的难度、缩短生产周期,进一步降低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吸光部5,吸光部5位于衬底1与折射部21之间,且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折射部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以内。
其中,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折射部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以内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况:
如图3所示,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S1的外轮廓与折射部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S2的外轮廓重叠;
或者,如图4所示,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位于折射部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以内。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吸光部5的材料包括吸光材料;例如,黑色树脂,再例如,与黑色矩阵BM相同的材料。
这样,对于未被折射结构21反射出去的光线在射入折射部21内后,可能直接射向吸光部5后被吸光部5吸收,或者经过阳极42反射后射向吸光部5再被吸光部5吸收,从而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相邻两个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之间的光线串扰问题,进而提高显示基板的色纯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S3位于阳极4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S4以内,且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S3的外轮廓到阳极4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S4之间的距离R大于或等于1μm。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S3的外轮廓到阳极42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S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由于阳极42位于折射部21的上表面,吸光部5靠近折射部21的下表面,由于折射部21材料制备工艺的限制,使得实际产品最终吸光部5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S3的外轮廓到折射部21在衬底1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也大于或等于1μm,从而,使得折射部21覆盖吸光部5并延伸至吸光部5两侧的区域。这样,还可能存在部分光线射入折射部21后未被吸光部5吸收、且经过衬底1反射后从隔挡部31射出,在吸光部5改善光线串扰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显示基板的正视角出光亮度,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如图1所示,多个发光单元3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断开设置的两个部分,其中,各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能层41均位于第二开口K2内。
示例性的,第一发光单元可以为红色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可以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可以为绿色发光单元,这种设计可以称作GGRB像素设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中,均以各第二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能层41位于第二开口K2内,各第一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能层41和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功能层41位于第一开口K1内为例进行绘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发光功能层41在衬底1上的外轮廓位于阳极42在衬底1上的外轮廓以内,阳极42包括反光的导电材料,隔挡部31包括透光材料。
在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像素定义层包括吸光涂层或者遮光涂层,使得其具有遮光功能,避免光线串扰,但其对光效的利用率极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隔挡部31包括透光材料,并在隔挡部31与衬底1之间设置折射部21,通过两个结构之间的反射和折射作用,在提高正视角出光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光线串扰;另外,通过额外设置如图2或图3所示的吸光部5,能够保证正视角出光效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光线串扰,从而提高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到隔挡部31远离衬底1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这样,能够对位于第一开口K1内的发光功能层41和位于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起到隔离作用,在制备位于第二开口K2内的发光功能层41时,能够避免其与相邻的第一开口K1内的发光功能层41接触,从而避免发光功能材料混色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折射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范围为1.4~1.7。
示例性的,折射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可以包括1.4、1.5、1.6、1.7。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折射部2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的图形包括多边形、弧形或多边形和弧形的组合。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折射部2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的图形包括梯形,梯形的底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60°。
其中,梯形包括一组相互平行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的长度,第一侧边称作下底,第二侧边称作上底,其中,还包括连接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其中,第三侧边与第一侧边形成的夹角以及第四侧边与第一侧边形成的夹角均称作梯形的底角。
示例性的,梯形的底角α的角度可以为30°、35°、40°、45°、50°或60°。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梯形的底边的长度范围包括3μm-10μm,梯形的高度包括1μm-3μm。
示例性的,梯形的底边的长度可以包括3μm、4μm、5μm、6μm,梯形的高度可以包括1.2μm、1.5μm、1.8μm、2μm、2.5μm。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折射部21沿垂直于衬底1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的图形包括梯形,梯形的底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60°的情况下,显示基板的正视角出光亮度较大,光利用率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显示效果,降低功耗。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前文所述的显示基板。
上述显示基板的结构可以参考前文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上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例如包括玻璃基OLED显示面板,或者包括硅基OLED显示面板。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文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装置可以是OLED显示器等显示器件以及包括这些显示器件的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该显示装置的正视角出光效率高,色纯度高,显示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隔挡部以及多个第一开口,所述隔挡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开口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功能层,各所述第一开口内均设置有所述发光功能层,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内设置有所述发光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开口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深度等于所述隔挡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折射结构,所述折射结构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隔挡部之间,且所述折射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隔挡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所述折射结构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轮廓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圈定的区域存在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折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折射部,且所述折射部的材料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隔挡部的材料的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折射部与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的阳极;
其中,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折射结构包括多个所述折射部,所述隔挡部覆盖各所述折射部并延伸至相邻两个所述折射部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与所述隔挡部位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的部分直接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沿第一方向,各所述折射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上的高度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折射结构所在区域的中央指向所述折射结构所在区域的边缘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折射结构包括一个所述折射部,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吸光部,所述吸光部位于所述折射部与所述阳极之间;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吸光部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发光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折射部与所述发光功能层之间的阳极,所述发光功能层与所述阳极电连接;所述折射结构包括一个所述折射部;
其中,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靠近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电连接的所述阳极与所述折射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直接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吸光部,所述吸光部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折射部之间,且所述吸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折射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吸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以内,且所述吸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到所述阳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1μm。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示的显示基板,其中,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三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断开设置的两个部分,其中,各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所述发光功能层均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
14.根据权利要求3-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内的所述发光功能层到所述隔挡部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折射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范围为1.4~1.7。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折射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的图形包括多边形、弧形或多边形和弧形的组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折射部沿垂直于所述衬底所在平面方向上的截面的图形包括梯形,所述梯形的底角的角度范围为30°~60°。
18.一种显示面板,其中,包括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CN202222185226.6U 2022-08-18 2022-08-18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Active CN2188312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5226.6U CN218831214U (zh) 2022-08-18 2022-08-18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5226.6U CN218831214U (zh) 2022-08-18 2022-08-18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831214U true CN218831214U (zh) 2023-04-07

Family

ID=8725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85226.6U Active CN218831214U (zh) 2022-08-18 2022-08-18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8312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316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37316A1 (zh) * 2022-08-18 2024-0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9448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1834538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9256491B (zh)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628107B (zh) 显示面板
WO2024037317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7848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4018839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terminal
US2023007628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18831214U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N11169716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37316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US1199191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31468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3933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07819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841754A (zh) Oled显示面板
US2024021531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968141B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4823784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WO2023206147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2024003240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206127A1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
WO2024145749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170479A1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169792A1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和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