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2024037317A1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WO2024037317A1
WO2024037317A1 PCT/CN2023/110017 CN2023110017W WO2024037317A1 WO 2024037317 A1 WO2024037317 A1 WO 2024037317A1 CN 2023110017 W CN2023110017 W CN 2023110017W WO 2024037317 A1 WO2024037317 A1 WO 2024037317A1
Authority
WO
WIPO (PCT)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panel
base substrate
transmitting structur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PCT/CN2023/11001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French (fr)
Inventor
石博
胡明
谢涛峰
付健吉
Original Assignee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WO2024037317A1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WO2024037317A1/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面板(200)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200)包括:衬底基板(201),多个发光单元(202),多个凸起结构(203)和第一透光结构(204)。第一透光结构(204)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202)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203)之间,且第一透光结构(204)覆盖凸起结构(203)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如此,由于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203)的折射率,进而第一透光结构(204)和凸起结构(203)的交界面能够将发光单元(202)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向显示面板(200)正对的区域,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8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10997671.4、发明名称为“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是一种能够实现图像显示功能的组件。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设置在发光单元上方的封装膜层。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能够透过上方的封装膜层射出显示面板,以实现显示功能。
但是,上述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
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位于设置有所述发光单元的衬底基板上,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且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在对应的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外;
第一透光结构,所述第一透光结构位于设置有所述凸起结构的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一透光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且所述第一透光结构覆盖所述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呈棱台状,所述凸起结构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尺寸。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透光结构,所述第二透光结构位于所述凸起结构围绕的区域内,所述第二透光结构覆盖所述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和所述第二透光结构。
可选地,所述保护层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所述保护层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和所述保护层为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一透光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包括第一色阻块和第二色阻块,所述第一色阻块和所述第二色阻块位于所述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
所述第二透光结构包括第三色阻块和第四色阻块,所述第三色阻块和所述第四色阻块分别位于所述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围绕的区域内;
所述第二色阻块位于所述第一色阻块远离所述第三色阻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色阻块和所述第四色阻块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色阻块和所述第三色阻块的颜色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A与所述第二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B的比值,与所述第四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D与所述第三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C的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A/B=x(D/C);
其中,x为大于0的预设系数。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图案和透光层;
所述发光单元、所述黑矩阵图案、所述透光层以及所述第一透光结构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黑矩阵图案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图案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中,所述第二透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中。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位于所述黑矩阵图案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所述透光层包括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层远离所述黑矩阵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黑矩阵图案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具有第一距离,所述黑矩阵图案与所述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2。
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具有像素开口,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像素开口中;
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指定距离,所述指定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者等于5微米。
可选地,所述凸起结构具有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0°~90°。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提供了一种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凸起结构和第一透光结构的显示面板。第一透光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且第一透光结构覆盖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如此,由于第一透光结构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的折射率,进而第一透光结构和凸起结构的交界面能够将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向显示面板正对的区域,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沿A1-A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沿B1-B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显示面板沿C1-C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16是图15对应的制造显示面板的过程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1、位于衬底基板101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图1仅示出了一个发光单元为例进行说明)102、位于设置有多个发光单元102的衬底基板上的第一透光层103以及第二透光层104。
其中,发光单元102可以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写:OLED)和量子点发光二极管(英文: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简写:QLED)中的至少一种。发光单元102可以包括用于发出各种色 光的发光器件,示例性的,可以包括用于发出红光的红色发光器件、用于发出蓝光的蓝色发光器件以及用于发出绿光的绿色发光器件。通过能够发出各种色光的发光器件,该显示面板即可以进行图像的显示。在该显示面板100启动后,发光单元102可以发出光线L,该光线L可以射出显示面板100,以实现图像显示的功能。
上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显示面板上的第一透光层103以及第二透光层14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且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当第一透光层103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层104的折射率时,发光单元102发出的部分光线在第一透光层103和第二透光层104界面处能够发生全反射显示,导致显示基板的正面出光效率降低。并且,发光单元102发出的光线从第二透光层出射至外界环境(如:空气)中,第二透光层的折射率大于外界环境的折射率,当光线在第二透光层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界面处的入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全反射临界角时,该光线能够发生全反射现象,进一步导致显示面板的整体出光效率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200沿A1-A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2和图3,该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201,多个发光单元202,多个凸起结构203和第一透光结构204。
多个发光单元202可以位于衬底基板201上,且多个发光单元202可以在衬底基板201上阵列排布,发光单元20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
多个凸起结构203可以位于设置有发光单元202的衬底基板201上,凸起结构203与发光单元202对应,且凸起结构203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围绕在对应的发光单元202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外。凸起结构203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单元202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可以不交叠,且凸起结构203位于发光单元202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
第一透光结构204可以位于设置有凸起结构203的衬底基板201上,第一透光结构204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202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203之间,且第一透光结构204覆盖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的至少部分,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203的材料的折射率。第一透光结构204层可以 填充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202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203之间的间隙。
如图3所示,发光单元202发出的光线至少可以包括光线S1,光线S1可以由发光单元202出射,并射入位于两个凸起结构203之间的第一透光结构204中,再透过第一透光结构204照射至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该侧壁m1为第一透光结构204和凸起结构203的交界面,由于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203的折射率,因而光线S1处于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状态,基于全反射的原理,会有一部光线S1在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处发生全反射,射向显示面板200正对的区域,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200的正面的出光效率。即就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通过设置凸起结构203,可以增加发光单元202出射光线的全反射界面,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凸起结构和第一透光结构的显示面板。第一透光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第一透光结构覆盖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且第一透光结构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的折射率,如此,第一透光结构和凸起结构的交界面能够将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向显示面板正对的区域,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效果。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衬底基板201可以是玻璃基板或者聚酰亚胺基板,衬底基板201上还可以设置驱动器件,该驱动器件用于驱动发光单元202发光。发光单元202发光时,会向衬底基板201设置有发光单元202的一侧180度范围内的各个方向发射光线。但是,观看显示面板200的观众通常位于显示面板200正对的区域观看显示面板200,这就导致发光单元202发出的光线有一部分不会射向观众所在的区域中,导致光线的浪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00中照射至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上的部分光束会在该侧壁m1上发生全反射,而射向显示面板200正对的区域,如此便能够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正面出光效率。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选地,凸起结构203可以为连续的结构,也可以为不连续的多个结构。具体地,凸起结构203可以为连续的环状结构,或者,凸起结构203可以包括多个子凸起结构203,多个子凸起结构203沿着发光单元202的周向间隔布置,如此,发光单元202发出的一部分光线可以透过相邻子凸起结构203之间的间 隔区域射出显示面板200,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多个凸起结构203的数量,以调整显示面板200的出光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200中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发光单元202的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未设置对应的凸起结构203。或者,多个发光单元202中的每个发光单元202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均设置有对应的凸起结构203,如此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整体发光效率。示例性的,发光单元202和凸起结构203可以为一一对应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凸起结构203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5。可选地,凸起结构203呈棱台状,凸起结构203靠近衬底基板201一侧的尺寸大于凸起结构203远离衬底基板201一侧的尺寸。凸起结构203具有顶面m2、底面m3以及连接底面m3和顶面m2的侧壁m1,该凸起结构203的尺寸沿远离衬底基板201的方向逐渐变小,凸起结构203沿垂直于衬底基板201的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梯形,如此,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更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其中,凸起结构203可以具有两个侧壁m1(第一侧壁m11和第二侧壁m12),第二侧壁m12为朝向凸起结构203的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斜面。在此种斜面结构下,第二侧壁m12处为凸起结构203和第一透光结构204的交界面,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折射率可以大于凸起结构203的折射率,进而该倾斜的第二侧壁m12可以对发光单元202出射的光线的方向进行调节,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一个面向一个方向倾斜,可以是指该面的第一边以及第二边沿该方向排布,其中,第一边和第二边为该面相对的两条边,第一边位于第二边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
可选地,侧壁m1与底面m3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20°~90°。进一步地,侧壁m1与底面m3之间的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45°~75°,在该范围内时,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03的两个侧壁m1(第一侧壁m11和第二侧壁m12)与底面m3之间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该凸起结构203的宽度范围为3微米~5微米,凸起结构203的宽 度可以是指凸起结构203在垂直于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该凸起结构203的厚度范围为1微米~5微米,凸起结构203的厚度可以是指凸起结构203在垂直于衬底基板201的方向上的尺寸。凸起结构203的材料可以包括光学胶(英文: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写:OCA),该凸起结构203的材料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45~1.5。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材料可以包括光学胶,该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材料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65~1.75。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200沿B1-B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6和图7,可选地,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二透光结构205,第二透光结构205位于凸起结构203围绕的区域内,第二透光结构205覆盖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的至少部分,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203的材料的折射率。该第二透光结构205可以位于设置有凸起结构203的衬底基板201上,第二透光结构205和第一透光结构204分别位于凸起结构203在凸起结构203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第二透光结构205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单元202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存在重叠。
如图7所示,发光单元202发出的光线至少可以包括光线S2,光线S2可以由发光单元202出射,并射入位于凸起结构203内的第二透光结构205中,再透过第二透光结构205层照射至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该侧壁m1可以为凸起结构203的第一侧壁m11),该侧壁m1为第二透光结构205和凸起结构203的交界面,由于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203的折射率,因而光线S2处于由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的状态,基于全反射的原理,会有一部光线S2在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处发生全反射,射向显示面板200正对的区域,进而提升了显示面板200的正面出光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通过设置第二透光结构205和凸起结构203接触,可以进一步增加发光单元202出射光线的全反射界面,从而提高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
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材料可以包括光学胶,该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材料的折射率的范围可以为1.65~1.75。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第二透光结构205可以覆盖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以及顶面m2的边缘区域。该边缘区域为凸起结构203的顶面m2与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连接的边缘向凸起结构203的顶面m2的中心延伸指定距离L1的区域。该中心可以指凸起结构203的顶面m2在垂直于凸 起结构203的延伸方向上的中心。其中,指定距离L1的范围可以为0微米~2微米。如此,可以避免第二透光结构205和凸起结构203之间具有缝隙,以保证第二透光结构205和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贴合。同理,第一凸起结构203也可以覆盖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以及顶面m2的边缘区域。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设置了凸起结构、第一透光结构以及第二透光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出光量,相较于相关技术中未设置上述结构的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在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出光量的基础上增加了36.3%的出光量。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8,可选地,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保护层206,保护层206可以位于第一透光结构204和第二透光结构205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且保护层206覆盖第一透光结构204和第二透光结构205。该保护层206可以作为平坦层。其中,保护层206的材料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简写:PET)或者光学胶。
示例性的,保护层206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可以使得保护层206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耐摩擦性、尺寸稳定性,以对第一透光结构204和第二透光结构205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起到保护作用。
或者,保护层206的材料为光学胶,可以使得保护层206具有较好的透光性以及平坦性,可以使得保护层206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面的平坦性更好。如此,可以使得显示面板200显示图像的一侧具有较为平整的表面,可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效果。
可选地,保护层206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材料的折射率,保护层206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材料的折射率。如图8所示,发光单元202发出的光线至少可以包括光线S1和光线S2,光线S1和光线S2能够在凸起结构203的侧壁m1处发生全反射,并分别透过第一透光结构204和第二透光结构205照射至保护层206,由于保护层206的折射率大于第一透光结构204和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折射率,因此,当光线S1照射至第一透光结构204和保护层206的交界面时,光线S1能够朝向靠近交界面的法线的方向偏折,同理,光线S2也能够朝向靠近交界面的法线的方向偏折。进而能够使得光线S1射向显示面板200正对的区域,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
并且,可以使得入射至保护层206的光线与保护层206的表面的法线的夹 角较小,该表面可以为保护层206远离衬底基板201一侧的面,且表面可以为保护层206与外界环境的交界面,如此,可以避免光线在该表面的入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全反射临界角,可以避免光线在该表面处发生全内反射,可以使得显示面板200的整体出光效率较高。
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9,第一透光结构204和保护层206为一体结构。第一透光结构204可以和保护层206通过一次工艺形成,且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材料和保护层206的材料相同,如此可以简化显示面板200的制造工艺。
可选地,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折射率。由于该第一透光结构204的材料和保护层206的材料相同,如此,可以使得第二透光结构205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的膜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透光结构205的折射率,可以进一步使得透过第二透光结构205的光线能够射向显示面板200正对的区域,以提升显示面板200的出光效率。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0,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对颜色相同的色阻块进行的相同图案的填充,以便于清楚地示出颜色相同的色阻块。可选地,多个发光单元202包括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202,这两个目标发光单元202可以为第一发光单元2021和第二发光单元2022,第一发光单元2021和第二发光单元2022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单元202可以包括一个发光器件,该发光器件可以为用于发出蓝色光线的蓝色发光器件,用于发出红色光线的红色发光器件和用于发出绿色光线的绿色发光器件。
第一透光结构204可以包括第一色阻块2041和第二色阻块2042,第一色阻块2041和第二色阻块2042位于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202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203之间。第二透光结构205可以包括第三色阻块2051和第四色阻块2052,第三色阻块2051和第四色阻块2052分别位于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202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203围绕的区域内。
第二色阻块2042位于第一色阻块2041远离第三色阻块2051的一侧,第一色阻块2041位于第二色阻块2042远离第四色阻块2052的一侧,第一色阻块2041和第四色阻块2052的颜色相同,第二色阻块2042和第三色阻块2051的颜色相同。
示例性的,两个凸起结构203可以包括第一凸起结构203和第二凸起结构 203,第三色阻块2051可以位于第一凸起结构203的内侧,第一色阻块2041可以位于第一凸起结构203的外侧,且第三色阻块2051和第一色阻块2041分别覆盖第一凸起结构203的两个侧壁m1。第四色阻块2052可以位于第二凸起结构203的内侧,第二色阻块2042可以位于第二凸起结构203的外侧,且第四色阻块2052和第二色阻块2042分别覆盖第一凸起结构203的两个侧壁m1。
如此,第一透光结构204和第二透光结构205可以作为彩色滤光膜层,该彩色滤光膜层即为包括上述多个色阻块的膜层,色阻块可以与发光单元202一一对应,发光单元202在色阻层上的投影区域位于可以彩色滤光膜层内。发光单元202的发出光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以及蓝色,色阻块的颜色与对应的发光器件的颜色相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两个凸起结构203之间也设置了第一色阻块2041和第二色阻块2042,可以在提升显示面板200的正面出光量的同时,避免位于两个凸起结构203之间的第一透光结构204处出现混色现象,可以便于控制显示面板200上的多种颜色的光线的出射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发光单元2021发出的出射角度较小的光线可以照射至第三色阻块2051,第一发光单元2021发出的出射角度较大的光线可以照射至第二色阻块2042和凸起结构203之间的交界面,并在该交界面处发生全反射,因此,可以设置第二色阻块2042的颜色和第三色阻块2051的颜色相同,其中,第三色组块2051的颜色与第一发光单元2021发出的光线的颜色相同,同理,可以设置第一色组块2041和第四设色阻块2052的颜色相同。
可选地,第一色阻块2041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A与第二色阻块2042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B的比值,与第四色阻块2052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D与第三色阻块2051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面积C的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A/B=x(D/C);
其中,x为大于0的预设系数。显示面板200中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202的尺寸可以不同,多个色阻块的尺寸也可以不同。由于第一色阻块2041和第四色阻块2052的颜色相同,第二色阻块2042和第三色阻块2051的颜色相同,因此,可以依据同色的色阻块的尺寸设置第一色阻块2041和第二色阻块2042的尺寸,避免显示面板200出射的光线的颜色的比例与预设的比例之间具有偏差。示例 性的,上述x可以为1。或者,上述x还可以为0.5、0.8、1.5和2等。
示例性的,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显示面板200沿C1-C2位置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多个发光单元可以包括蓝色发光单元200B,绿色发光单元200G和红色发光单元200R,第一透光结构204可以包括第一红色色阻块R1、第一绿色色阻块G1和第一蓝色色阻块B1,第二透光结构205可以包括第二红色色阻块R2、第二绿色色阻块G2和第二蓝色色阻块B2。第一红色色阻块R1和第二红色色阻块R2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蓝色色阻块B1和第二蓝色色阻块B2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绿色色阻块G1和第二绿色色阻块G2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如此,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制造步骤。
可选地,如图12所示,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黑矩阵图案207和透光层208,发光单元202、黑矩阵图案207、透光层208以及第一透光结构204沿远离衬底基板201的方向依次排布。
黑矩阵图案207具有第一开口,第一透光结构204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投影位于黑矩阵图案207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投影中,第二透光结构205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开口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中。
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209(也可以称作CVD1层),第一无机封装层209可以位于黑矩阵图案207和发光单元202之间;透光层208可以包括有机封装层2081(也可以称作喷墨打印层IJP)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082(也可以称作CVD2层),透光层208包括有机封装层208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082,第二无机封装层2082位于有机封装层2081远离黑矩阵的一侧。即就是,有机封装层2081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082位于黑矩阵图案207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且沿远离黑矩阵图案207的方向依次层叠。黑矩阵图案207位于有机封装层2081靠近衬底基板201的一侧,凸起结构203可以位于第二无机封装层2082远离衬底基板201的一侧。
如此,黑矩阵图案207与第一透光结构204之间设置有透光层208,可以使得发光单元202发出的光束能够照射至第一透光结构204,可以避免黑矩阵图案207对发光单元202出射的光束造成遮挡,以提高显示面板200的出光率,同时,黑矩阵图案207还可以用于吸收外界光线,可以起到防眩的作用。
可选地,如图13所示,黑矩阵图案207与第一透光结构204在垂直于衬底基板201的方向上具有第一距离D4,黑矩阵图案207与发光单元202在垂直于 衬底基板201的方向上具有第二距离D5,第一距离D4和第二距离D5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2。在此范围内,可以使得黑矩阵图案207与发光单元202之间的距离,小于黑矩阵图案207与第一透光结构204之间的距离,以避免黑矩阵图案207遮挡发光单元202出射的光线。进一步的,第一距离D4和第二距离D5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10。
示例性的,第一无机封装层209的厚度范围和第二无机封装层2082的厚度范围均可以为1微米~2微米,有机封装层2081的厚度范围可以为6微米~18微米。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中的黑矩阵图案距离凸起结构较远,使得该显示面板的出光量,大于相关技术中设置有彩膜结构(英文:color filter on encapsulation,简写:COE)的显示面板的出光量。
相关技术中另一种显示面板,应用了效率增强结构(英文:Ehanced efficiency structure;简写:EES)技术,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设置在多个发光单元上方的第一透光层以及第二透光层,第一透光层上具有开孔,该开孔正对发光单元,第二透光层填充第一透光层的开孔,进而在该开孔处形成类似透镜的结构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不仅能够增加显示面板上发光单元正对的区域中的出光效率,还能够增加显示面板上位于发光单元之间的区域中的出光效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相较于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高。
如图13所示,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200还可以包括触控层,该触控层可以位于透光层208和凸起结构203之间,用以实现触控功能。示例性的,该触控层可以包括第一触控金属层tc1、第二触控金属层tc2以及位于第一触控金属层tc1和第二触控金属层tc2之间的中间绝缘层tr。
可选地,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200还包括像素界定层210,像素界定层210具有像素开口2101,发光单元202位于像素开口2101中。该发光单元202可以包括阳极202a、发光材料层202b和阴极202c。
像素开口2101可以用于表示发光单元202的有效出光区域。凸起结构203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像素开口2101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指定距离D2,指定距离D2大于或者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者等于5微米。黑矩阵图案207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像素开口2101 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的距离D3大于或者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者等于2微米。
如此,可以避免凸起结构203对发光单元202的正面出光造成影响,该正面出光可以指发光单元20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201方向上的出光,还可以避免凸起结构203在平行于衬底基板201的方向上的距离较大,而导致的黑矩阵图案207遮挡照射至凸起结构203的光线的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显示面板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发光单元202可以具有多种排列方式,可以为图11所示的排列方式,也可以为图14所示的排列方式,在不同的排列方式中,凸起结构203的形状可以根据发光单元202在衬底基板201上的投影的形状进行调整。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凸起结构和第一透光结构的显示面板。第一透光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且第一透光结构覆盖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如此,由于第一透光结构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的折射率,进而第一透光结构和凸起结构的交界面能够将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向显示面板正对的区域,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效果。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制造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显示面板,图16是图15对应的制造显示面板的过程结构示意图,图15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可以参考图16,该方法可以包括下面几个步骤:
步骤301、获取衬底基板。
该衬底基板可以为柔性基板,该柔性基板可以采用柔性材料(如,聚酰亚胺PI材料)制成。或者,该衬底基板可以为玻璃基板。该衬底基板上还可以包括驱动电路。
步骤302、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发光单元。
在形成发光单元之前还可以先形成像素界定层,像素界定层可以包括像素开口和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隔墙。该发光单元可以包括阳极发光材料层和阴极。
步骤303、在形成有多个发光单元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无机封装层、黑矩 阵图案以及透光层。
其中,透光层可以包括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
步骤304、在形成有第二无机封装层的衬底基板上形成多个凸起结构。
凸起结构位于设置有发光单元的衬底基板上,凸起结构与发光单元对应,且凸起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在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外。如图16中的P1所示,多个凸起结构可以呈棱台状。位于相邻的两个像素开口之间的像素隔墙的正投影,可以与两个相邻的凸起结构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可以先在无机封装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涂覆光学材料层,之后通过构图工艺来将该光学材料层处理为多个凸起结构。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构图工艺可以包括涂覆光刻胶,曝光,显影、刻蚀和剥离光刻胶。
步骤305、在形成有多个凸起结构的衬底基板上形成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
第一透光结构204可以包括第一红色色阻块R1、第一绿色色阻块G1和第一蓝色色阻块B1,第二透光结构205可以包括第二红色色阻块R2、第二绿色色阻块G2和第二蓝色色阻块B2。如图16中的P2~P4所示,第一红色色阻块R1和第二红色色阻块R2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蓝色色阻块B1和第二蓝色色阻块B2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第一绿色色阻块G1和第二绿色色阻块G2可以通过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如此,可以减少显示面板的制造步骤。
步骤306、在形成有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的衬底基板上形成保护层。
如图16中的P5所示,可以在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通过涂覆工艺形成保护层。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发光单元,多个凸起结构和第一透光结构。第一透光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且第一透光结构覆盖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如此,由于第一透光结构的折射率大于凸起结构的折射率,进而第一透光结构和凸起结构的交界面能够将发光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向显示面板正对的区域,可以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的效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个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型计算机,游戏机,智能穿戴设备,电视机,广告机等各种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由于该显示装置具有了上述实施例共提供的显示面板,进而也会具有上述显示面板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附图中,为了图示的清晰可能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而且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上,或者可以存在中间的层。另外,可以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下”时,它可以直接在其他元件下,或者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的层或元件。另外,还可以理解,当层或元件被称为在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时,它可以为两层或两个元件之间唯一的层,或还可以存在一个以上的中间层或元件。通篇相似的参考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 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
    多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位于设置有所述发光单元的衬底基板上,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且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围绕在对应的发光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外;
    第一透光结构,所述第一透光结构位于设置有所述凸起结构的衬底基板上,所述第一透光结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且所述第一透光结构覆盖所述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呈棱台状,所述凸起结构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尺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透光结构,所述第二透光结构位于所述凸起结构围绕的区域内,所述第二透光结构覆盖所述凸起结构的侧壁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和第二透光结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和所述第二透光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所述保护层的材料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的材料的折射率。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和所述 保护层为一体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透光结构的折射率。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包括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包括第一色阻块和第二色阻块,所述第一色阻块和所述第二色阻块位于所述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之间;
    所述第二透光结构包括第三色阻块和第四色阻块,所述第三色阻块和所述第四色阻块分别位于所述相邻的两个目标发光单元对应的两个凸起结构围绕的区域内;
    所述第二色阻块位于所述第一色阻块远离所述第三色阻块的一侧,所述第一色阻块和所述第四色阻块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色阻块和所述第三色阻块的颜色相同。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A与所述第二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B的比值,与所述第四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D与所述第三色阻块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C的比值满足以下公式:
    A/B=x(D/C);
    其中,x为大于0的预设系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黑矩阵图案和透光层;
    所述发光单元、所述黑矩阵图案、所述透光层以及所述第一透光结构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依次排布;
    所述黑矩阵图案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黑矩阵图案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中,所述第二透光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一无机封装层位于所述黑矩阵图案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
    所述透光层包括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所述第二无机封装层位于所述有机封装层远离所述黑矩阵图案的一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矩阵图案与所述第一透光结构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具有第一距离,所述黑矩阵图案与所述发光单元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的方向上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的比值大于或者等于2。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具有像素开口,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像素开口中;
    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与所述像素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之间具有指定距离,所述指定距离大于或者等于0微米,且小于或者等于5微米。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具有顶面、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20°~90°。
  15.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PCT/CN2023/110017 2022-08-19 2023-07-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4037317A1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97671.4A CN115377320A (zh) 2022-08-19 2022-08-19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2210997671.4 2022-08-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7317A1 true WO2024037317A1 (zh) 2024-02-22

Family

ID=84065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PCT/CN2023/110017 WO2024037317A1 (zh) 2022-08-19 2023-07-2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77320A (zh)
WO (1) WO20240373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7320A (zh) * 2022-08-19 2022-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8173A1 (en) * 2010-03-31 2012-08-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pparatus
CN111668384A (zh) * 2020-05-06 2020-09-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725385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64280A (zh) * 2021-10-18 2022-01-21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47252A (zh) * 2022-01-30 2022-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158049A1 (en) * 2019-08-23 2022-05-19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14744135A (zh) * 2022-04-21 2022-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5377320A (zh) * 2022-08-19 2022-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8173A1 (en) * 2010-03-31 2012-08-30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play panel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pparatus
US20220158049A1 (en) * 2019-08-23 2022-05-19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11668384A (zh) * 2020-05-06 2020-09-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725385A (zh) * 2021-09-01 2021-11-30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64280A (zh) * 2021-10-18 2022-01-21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447252A (zh) * 2022-01-30 2022-05-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44135A (zh) * 2022-04-21 2022-07-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15377320A (zh) * 2022-08-19 2022-11-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7320A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384139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防窥膜、显示装置
WO2018209933A1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62920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522602B1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39435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088354B2 (en)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70278951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4037317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25787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3246492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车载显示系统
CN112366221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347138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1734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37316A1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N11102574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9372999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028709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2968141B (zh)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CN114864847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WO2024021053A1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TWI815661B (zh) 電子裝置
TWI831383B (zh) 發光裝置
CN217444425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206147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121 Ep: the epo has been informed by wipo that ep was designated in this application

Ref document number: 23854221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EP

Kind code of ref document: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