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72999U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72999U
CN219372999U CN202223168897.8U CN202223168897U CN219372999U CN 219372999 U CN219372999 U CN 219372999U CN 202223168897 U CN202223168897 U CN 202223168897U CN 219372999 U CN219372999 U CN 219372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panel
black matrix
organic layer
flexib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688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和
罗佳佳
张君勇
贺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688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72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72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729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与多个彩色滤光层,彩色滤光层可以位于封装层之上或者封装层内部,每个OLED器件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均与一个彩色滤光层存在重叠,每个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本申请通过设计彩色滤光层的位置,能够使得OLED器件与彩色滤光层的间距较小,从而改善光学视角色偏和视角亮度衰减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柔性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叠层可以使用有机材料。基于有机材料较优的抗变形能力,柔性AMOLED显示屏可以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能,能较好地适用于弯折屏幕场景。但是,常规的柔性AMOLED显示屏存在光学视角色偏和视角亮度衰减问题,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和视角亮度衰减问题,提升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有机层、多个彩色滤光层和第一黑矩阵;封装层覆盖多个OLED器件;有机层覆盖封装层,有机层的层数小于3;多个彩色滤光层与第一黑矩阵均形成于有机层上,相邻的两个彩色滤光层被第一黑矩阵隔开,每个OLED器件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均与一个彩色滤光层存在重叠,每个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本方案中,通过使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之间的有机层少于3层,相较于常规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使OLED器件的出光角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有机层的层数为2,有机层包括第一有机层与第二有机层,第一有机层覆盖封装层,第二有机层覆盖第一有机层与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多个彩色滤光层及第一黑矩阵均形成于第二有机层上,且第一黑矩阵覆盖第二触控层。
本方案中,通过使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之间的有机层仅有2层,相较于常规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使OLED器件的出光角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一有机层上。本方案通过将第一触控层形成在第一有机层上,能够满足产品需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第二黑矩阵形成于封装层上,第一有机层还覆盖第二黑矩阵;第一黑矩阵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二黑矩阵存在重叠。本方案中,黑矩阵能够吸收环境光,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通过设计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第二黑矩阵形成于第一有机层上,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二黑矩阵上,第二有机层还覆盖第二黑矩阵。本方案中,黑矩阵能够吸收环境光,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通过设计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有机层的层数为1;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第二黑矩阵形成于封装层上,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二黑矩阵上,有机层还覆盖第二黑矩阵与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形成于有机层上,第一黑矩阵覆盖第二触控层,第一黑矩阵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二黑矩阵存在重叠。
本方案中,通过使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之间的有机层仅有1层,相较于常规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使OLED器件的出光角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并且,通过设计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有机层的层数为1;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与第一触控层,第二黑矩阵形成于封装层上,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二黑矩阵上,有机层还覆盖第二黑矩阵与第一触控层;第一黑矩阵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二黑矩阵存在重叠;第一黑矩阵作为第二触控层。
本方案中,通过使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之间的有机层仅有1层,相较于常规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使OLED器件的出光角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并且,通过设计第一黑矩阵与第二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另外,第二黑矩阵兼具黑矩阵与触控层的功能,能够减少面板叠层,简化制程,降低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多个彩色滤光层和第一黑矩阵;封装层覆盖多个OLED器件;多个彩色滤光层与第一黑矩阵均形成于封装层上,相邻的两个彩色滤光层被第一黑矩阵隔开,每个OLED器件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均与一个彩色滤光层存在重叠,每个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本方案中,通过将彩色滤光层做在封装层之上,相较于常规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极大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使OLED器件的出光角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有机层、第一触控层、第二有机层、第二触控层和第二黑矩阵,第一有机层覆盖封装层、多个彩色滤光层与第一黑矩阵,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一有机层上,第二有机层覆盖第一有机层及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与第二黑矩阵均形成于第二有机层上,且第二黑矩阵覆盖第二触控层;第二黑矩阵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一黑矩阵存在重叠。通过设计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有机层和第二黑矩阵,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一黑矩阵上,有机层覆盖封装层、多个彩色滤光层、第一触控层及第一黑矩阵,第二黑矩阵形成于有机层上,第二黑矩阵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第一黑矩阵存在重叠;第二黑矩阵作为第二触控层。通过设计第一黑矩阵与第二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另外,第二黑矩阵兼具黑矩阵与触控层的功能,能够减少面板叠层,简化制程,降低成本。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有机层和多个彩色滤光层;封装层覆盖多个OLED器件;有机层覆盖封装层,有机层具有多个孔,一个OLED器件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对应落入一个孔内;多个彩色滤光层均形成于有机层上,每个彩色滤光层对应填充一个孔,每个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本方案中,通过在有机层上开孔,并将彩色滤光层填入孔内,相较于常规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使OLED器件的出光角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有机层包括第一有机层与第二有机层,第一有机层覆盖封装层,第二有机层覆盖第一有机层,孔设于第二有机层。本方案能满足产品需要。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有机层包括第一有机层与第二有机层,第一有机层覆盖封装层,孔设于第一有机层,第二有机层覆盖第一有机层并位于孔的外周。本方案能进一步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进一步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黑矩阵形成于第二有机层上,并位于孔的外周;相邻的两个彩色滤光层被黑矩阵隔开。黑矩阵能吸收环境光,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一有机层上,第二有机层还覆盖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形成于第二有机层上,黑矩阵覆盖第二触控层。本方案能满足产品需要。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两个相邻的彩色滤光层相邻近的部分层叠在一起。本方案通过将相邻的彩色滤光层相邻近的部分层叠在一起,该层叠部分可以吸收一部分环境光,该层叠部分相当于黑矩阵的作用。通过形成该层叠部分,能够省去黑矩阵的制程,从而简化面板工艺,节省成本。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一有机层上,第二有机层还覆盖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形成于第二有机层上,每两个相邻的彩色滤光层相层叠的部分覆盖第二触控层。本方案通过将相邻的彩色滤光层相邻近的部分层叠在一起,该层叠部分可以吸收一部分环境光,该层叠部分相当于黑矩阵的作用。通过形成该层叠部分,能够省去黑矩阵的制程,从而简化面板工艺,节省成本。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和第一光学结构,相邻的两个OLED器件被像素定义层隔开,第一光学结构形成于像素定义层上,封装层还覆盖像素定义层和第一光学结构;第一光学结构用于将透过彩色滤光层射入的外界光,反射至黑矩阵。本方案通过设计第一光学结构,能够将入射至第一光学结构的外界光线反射至黑矩阵,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光学结构,第二光学结构形成于封装层上,第一有机层还覆盖第二光学结构;第二光学结构用于将OLED器件发出并射向第一触控层与黑矩阵的光,反射至柔性显示面板外。本方案通过设计第二光学结构,能够将从OLED器件处射出的光线反射至彩色滤光层,从而使得反射光线从彩色滤光层射出,避免光线侧射到第一触控层与黑矩阵而被第一触控层与黑矩阵吸收,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小于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本方案中,通过使得第二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可小于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使得来自特定角度的OLED器件的侧射光线射到第一有机层与第二光学结构的界面时,光线可以发生全反射,被全反射的光线可以射入彩色滤光层。这样能进一步减小光线损失,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和多个彩色滤光层;封装层覆盖多个OLED器件;多个彩色滤光层位于封装层内部,每个OLED器件沿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均与一个彩色滤光层存在重叠,每个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本方案中,通过将彩色滤光层做在封装层内部,相较于常规的柔性显示面板,能够极大减小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的间距,使OLED器件的出光角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封装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覆盖多个OLED器件,多个彩色滤光层形成于第一无机层上,封装有机层覆盖第一无机层与多个彩色滤光层,第二无机层覆盖封装有机层。本方案能够在采用薄膜封装的面板架构中,实现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的效果。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黑矩阵,第一黑矩阵位于封装层内并与彩色滤光层相邻,相邻的两个彩色滤光层被第一黑矩阵隔开。黑矩阵能吸收环境光,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两个相邻的彩色滤光层相邻近的部分层叠在一起。本方案通过将相邻的彩色滤光层相邻近的部分层叠在一起,该层叠部分可以吸收一部分环境光,该层叠部分相当于黑矩阵的作用。通过形成该层叠部分,能够省去黑矩阵的制程,从而简化面板工艺,节省成本。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有机层、第一触控层、第二有机层、第二触控层和第二黑矩阵,第一有机层覆盖封装层,第一触控层形成于第一有机层上,第二有机层覆盖第一有机层与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与第二黑矩阵均形成于第二有机层上,第二黑矩阵覆盖第二触控层。通过设计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盖板和上述任一项的柔性显示面板,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本方案通过使彩色滤光层与OLED器件之间间距减小,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从而使得电子设备的显示性能与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三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四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五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六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七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八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九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十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实施例十一的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实施例十二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十二中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十三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十三中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十四中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实施例十四中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相关技术术语和表述进行解释和描述。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表述“A形成于B上”,指通过制程将A做在B的表面上,A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与B的表面结合。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例如直板手机、可折叠手机、卷曲屏手机等)、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例如车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智慧屏等。该电子设备具有显示屏。
显示屏可以包括盖板与显示面板,盖板与显示面板贴合,显示面板被盖板与壳体封闭起来。盖板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防护。盖板质地较为坚硬,可以在用户触摸时向用户提供触感和力反馈。盖板可以是刚性盖板,其不可弯折,此种盖板可应用于刚性屏。或者盖板可以是柔性盖板,其容易弯折,此种盖板可应用于折叠屏设备或者卷曲屏设备。
显示面板的抗弯折能力通常是评价折叠屏设备或卷曲屏设备弯折能力好坏的关键。传统的显示面板因为内部无机层的抗变形能力差,所以容易在弯折折痕处发生弯曲变形,导致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差。相比与无机层,有机层通常表现出更优的抗变形能力,所以现在的设计方案中,会将影响弯折能力较大的无机层替换为有机层,以提升显示面板的弯折可靠性。下文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1的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1可以包括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背板1、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2、像素定义层(Pixel Define Layer,PDL)3、封装层4、第一有机层5、第一触控层6、第二有机层7、第二触控层8、黑矩阵9、彩色滤光层10和平坦化层11。
TFT背板1可以包括TFT阵列层和衬底,TFT阵列层形成于衬底之上,例如可以形成于衬底中的缓冲层之上。TFT阵列层可以包括由纵横交错的多个TFT形成的TFT阵列,TFT阵列层可以包括阳极(OLED器件的阳极)。
OLED器件2可以包括OLED发光材料,如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配合物发光材料、高分子聚合物等。OLED器件2可以有多个,多个OLED器件2可以包括多个红光部分R(能发出红光)、多个绿光部分G(能发出绿光)和多个蓝光部分B(能发出蓝光),这些不同色的发光部分形成阵列排布。每个红光部分R可称为一个红色子像素R、每个绿光部分G可称为一个绿色子像素G、每个蓝光部分B可称为一个蓝色子像素B。
如图1所示,OLED器件2与像素定义层3形成于TFT背板1上,且相邻的OLED器件2被像素定义层3间隔开,像素定义层3位于OLED器件2的周围。封装层4覆盖OLED器件2和像素定义层3。
如图1所示,封装层4可以包括第一无机层41、封装有机层42和第二无机层43。第一无机层41、封装有机层42和第二无机层43可以依次层叠,其中,第一无机层41覆盖OLED器件2和像素定义层3。
封装层4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封装。示意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封装层4可以通过薄膜封装工艺(Thin Film Encapsulation,TFE)制造。在其他实施例中,封装层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封装方式。
如图1所示,第一有机层5可以形成于封装层4的第二无机层43上。第一有机层5可以由绝缘的有机材料形成,例如亚克力体系的树脂。
如图1所示,第一触控层6可以形成于第一有机层5上。第一触控层6可以由金属制成。
如图1所示,第二有机层7覆盖第一有机层5和第一触控层6。第二有机层7可由绝缘的有机材料形成,例如亚克力体系的树脂。
如图1所示,第二触控层8形成于第二有机层7上。在厚度方向上,第一触控层6可以与第二触控层8层叠。第一触控层6与第二触控层8可以构成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触控功能。
本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层5、第一触控层6、第二有机层7和第二触控层8可以属于显示面板中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TP)中的层。第一触控层6与第二触控层8可以各自为一个电极(例如一个为Rx电极,另一个为Tx电极),两个电极分别在两层,这种设计可以称为不架桥方案。
本实施例可以采用on-cell的方案,将触控面板一体形成于封装层4之上。由于触控面板中的第一有机层5与第二有机层7具有较优的抗形变性能,能够提升显示面板的抗弯折能力,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弯折可靠性。
示意性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层6与第二触控层8是通过互容式触控技术实现对显示面板的触控。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自容式触控技术实现对显示面板的触控。本实施例对不对显示面板的触控方式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设计。
如图1所示,黑矩阵9(可以称为第一黑矩阵)形成于第二有机层7上,且包覆第二触控层8。黑矩阵9可以吸收来自外界环境的光线,从而避免第二触控层8反射外界光线,有利于减低显示面板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如图1所示,彩色滤光层10形成于第二有机层7上。沿厚度方向,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OLED器件2层叠。彩色滤光层10有多个,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可被黑矩阵9隔开。彩色滤光层10可以包括能够透过红光而过滤其他波段的光的彩色滤光层R、能够透过绿光而过滤其他波段的光的彩色滤光层G、能够透过蓝光而过滤其他波段的光的彩色滤光层B。其中,彩色滤光层R可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层叠,红色子像素R发出的红光可以透过彩色滤光层R;彩色滤光层G可与红色子像素G对应层叠,红色子像素G发出的红光可以透过彩色滤光层G;彩色滤光层B可与红色子像素B对应层叠,红色子像素B发出的红光可以透过彩色滤光层B。
示意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的投影上,彩色滤光层10的边缘可以与黑矩阵9连接或部分重叠。在其他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10也可以不与黑矩阵9连接。本实施例不对彩色滤光层10与黑矩阵9的位置关系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设计。
如图1所示,平坦化层11覆盖第二有机层7、黑矩阵9和彩色滤光层10上。平坦化层11可以是一种透明的光刻胶。平坦化层11具有绝缘性能,且能提供一个平坦化的表面,以便通过后续制程在平坦化层11上制备或者贴附其他结构层,例如在平坦化层11上形成光学胶层,并通过光学胶层贴合盖板。
本实施例中,在封装层4之上形成彩色滤光层10、黑矩阵9和平坦化层11,是一种基于在封装层之上形成彩膜层(Colorfilter On Encapsulation,COE)的技术制造无偏光片的显示面板的设计。由于彩色滤光层10对R/G/B光谱的较高透过率以及对其他波段光谱的较高吸收率,以及黑矩阵9对光谱的吸收作用,使得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对环境光的反射率较低、对比度较好、亮度可以较高、功耗较低。
与图2所示的一种传统的显示面板100相比,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101的触控面板包括第一有机层5与第二有机层7,但传统的显示面板100的触控面板包括第一有机层5、第二有机层7和第三有机层12。也即,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1相较传统的显示面板100而言,少了一层第三有机层12。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厚度方向上OLED器件2至与该OLED器件2对应的彩色滤光层10的距离为d,OLED器件2的出光角为α(出光角α的顶点可以是OLED器件2的中心,出光角α的一条边可以平行于该厚度方向,出光角α的另一条边可以经过与该OLED器件2对应的彩色滤光层10的边缘)。分析可知,由于显示面板101相较传统的显示面板100而言少了一层第三有机层12,因此图1所示的距离d比图2所示的距离d小,因此图1所示的出光角α比图2所示的出光角α大。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的方案去除了第三有机层12,使得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距离d较小,能够使OLED器件2的出光角α较大,有利于增大显示面板101的可视角度,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由此,用户在显示屏侧面看到的画面与在正对屏幕中心的位置看到的画面相比,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此外,去除第三有机层12还可以简化显示面板101的结构以及制造工艺,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101的工艺成本。另外,实施例一的方案的像素定义层间距(PDL gap)可以较小,开口率可以较大,使得像素可以寿命较长。
在其他实施例中,与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101不同的是,图1a所示的显示面板101a中,第一触控层6可以穿过第二有机层7的孔,第一触控层6的一部分与第一有机层5结合(可以认为第一触控层6形成于第一有机层5上)。显示面板101a中的触控面板可以采用架桥方案,即第二触控层8可以包括Rx电极与Tx电极,其中一个电极可以在两电极相交的位置断开,断开的两部分可以通过第一触控层6(可称为桥接结构)连接实现导通,第一触控层6与另一个电极不接触,这样使得Rx电极与Tx电极不接触,不会短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所有实施例均可以采用上述的不架桥方案或者架桥方案。以下实施例以不架桥方案为例继续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这仅仅是一种举例,并非是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二:
图3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2的内部结构。对比图3与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101不同的是:
在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102中,还可以在第二无机层43上形成黑矩阵13。第一有机层5覆盖第二无机层43和黑矩阵13。沿厚度方向,黑矩阵13与第一触控层6及黑矩阵9可以存在重叠。为了以示区分,可以将黑矩阵13称为第二黑矩阵,将黑矩阵9称为第一黑矩阵。
本实施例中,黑矩阵13可以吸收环境光线,避免显示面板102内的结构层(例如像素定义层3)反射环境光线。通过设置黑矩阵13与黑矩阵9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101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101的显示性能。另外,由于黑矩阵13与第一触控层6之间为第一有机层5,第一触控层6的制程(可以包括刻蚀)不会对黑矩阵13造成损伤,这能够保证黑矩阵13的光学遮光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二中的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的距离较小,实施例二同样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实施例三:
图4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3的内部结构。对比图4与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101不同的是:
在实施例三的显示面板103中,还可以在第一有机层5上形成黑矩阵13。第一触控层6形成在黑矩阵13上。第二有机层7覆盖第一触控层6和黑矩阵13。沿厚度方向,黑矩阵13与第一触控层6及黑矩阵9可以存在重叠。为了以示区分,可以将黑矩阵13称为第二黑矩阵,将黑矩阵9称为第一黑矩阵。
实施例中,黑矩阵13可以吸收环境光线,避免显示面板103内的结构层(例如像素定义层3)反射环境光线。通过设置黑矩阵13与黑矩阵9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103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103的显示性能。另外,由于黑矩阵13与第二无机层43之间为第一有机层5,黑矩阵13与第一触控层6的制程(可以包括刻蚀和干刻)不会对第二无机层43造成损伤,这能够保证封装层4的封装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三中的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的距离较小,实施例三同样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实施例四:
图5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4的内部结构。对比图5与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102不同的是:
在实施例四的显示面板104中,彩色滤光层10形成在第二无机层43上。沿厚度方向,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OLED器件2层叠并对应。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可被黑矩阵13(可称为第一黑矩阵,相应的,可将黑矩阵9称为第二黑矩阵)隔开。第一有机层5覆盖黑矩阵13和彩色滤光层10。
示意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的投影上,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黑矩阵13连接或部分重叠,也可以不与黑矩阵13的连接。本实施例不对彩色滤光层10与黑矩阵13的位置关系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设计。
实施例四中,彩色滤光层10下移至第二无机层43上,能够进一步缩短彩色滤光层10到OLED器件2的距离,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视角亮度的衰减、改善光学视角的色偏和提升显示面板104的显示性能。
实施例五:
图6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5的内部结构。对比图6与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102不同的是:
实施例五的显示面板105少了一层第二有机层7。具体的,如图6所示,在显示面板105中,第一触控层6形成在黑矩阵13(可称为第二黑矩阵)上,第一有机层5覆盖黑矩阵13和第一触控层6。第二触控层8、黑矩阵9(可称为第一黑矩阵)和彩色滤光层10形成在第一有机层5上。黑矩阵9覆盖第二触控层8,且黑矩阵9隔开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沿厚度方向,第一触控层6可以与第二触控层8层叠。
分析可知,由于显示面板105相较显示面板102而言少了一层第二有机层7,因此在厚度方向上,彩色滤光层10与OLED器件2的距离进一步减小,因此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此外,去除第二有机层7还可以简化显示面板105的结构以及制造工艺,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105的工艺成本。另外,黑矩阵13可以避免第一触控层6的制程(可以包括干刻)损伤第二无机层43,有利于保证封装层4的封装可靠性。
实施例六:
图7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6的内部结构。对比图7与图6所示,与实施例五的显示面板105不同的是:
在实施例六的显示面板106中,可以无需在第一有机层5上形成黑矩阵9,并可以将图6所示的第二触控层8氧化为图7所示的第二触控层8a。
示意性的,第二触控层8a可以是在触控层刻蚀完成(形成金属网格)后,使用氧化工艺(例如O2 plasma)对该触控层进行氧化,使其表面氧化成Ti2O3、Al2O3等金属氧化物,从而能够降低该触控层的表面对环境光的反射。也即,第二触控层8a可以具备黑矩阵9的降低反射率的作用。
示意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的投影上,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第二触控层8a连接或部分重叠,也可以不与第二触控层8a的连接。本实施例不对彩色滤光层10与第二触控层8a的位置关系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设计。
在实施例六中,第二触控层8a不仅可以与第一触控层6构成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触控功能,还可以代替第二黑矩阵13吸收来自环境的反射光。因此第二触控层8a的设计不仅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106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106的显示性能,还能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减少制造工艺和降低制造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实施例六中的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的距离较小,实施例六同样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实施例七:
图8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7的内部结构。对比图8与图7所示,与实施例六的显示面板106不同的是:
在实施例七的显示面板107中,彩色滤光层10形成在第二无机层43上。沿厚度方向,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OLED器件2层叠并对应。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可被黑矩阵9(可称为第一黑矩阵)隔开。第一有机层5覆盖黑矩阵9、第一触控层6和彩色滤光层10。
示意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的投影上,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黑矩阵9连接或部分重叠,也可以不与黑矩阵9连接。本实施例不对彩色滤光层10与黑矩阵9的位置关系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设计。
在实施例七的显示面板107中,彩色滤光层10形成在第二无机层43上,因此在厚度方向上,彩色滤光层10与OLED器件2的距离进一步减小,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视角亮度的衰减、改善光学视角的色偏和提升显示面板107的显示性能。此外,第二触控层8a的设计不仅有利于降低显示面板107对环境光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107的显示性能,还能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减少制造工艺和降低制造成本。
实施例八:
图9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8的内部结构。对比图9与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显示面板102不同的是:
在实施例八的显示面板108中,还可以在第二无机层43上形成第三有机层14。黑矩阵13形成在第三有机层14上。第一有机层5覆盖第三有机层14和黑矩阵13。
在实施例八中,第三有机层14可以保护第二无机层43免受黑矩阵13制程(可以包括刻蚀)的损伤,从而提升封装层4的封装可靠性。另外,由于黑矩阵13与第一触控层6之间为第一有机层5,第一触控层6的制程(可以包括刻蚀)不会对黑矩阵13造成损伤,这能够保证黑矩阵13的光学遮光效果。
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第三有机层14的厚度,使得实施例八中的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的距离为较小的数值,从而使得实施例八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实施例九:
图10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一种显示面板109的内部结构。对比图10与图1所示,与实施例一的显示面板101不同的是:
如图10所示,第二有机层7覆盖第一有机层5和第一触控层6。第二有机层7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孔71。示意性的,该第一孔71可以是通孔,即在第一孔71的区域内去除第二有机层7的材料,裸露出第一有机层5。或者,该第一孔71也可以是盲孔。
如图10所示,在显示面板109的厚度方向上,OLED器件2的投影可以落在第二有机层7的第一孔71的边界内,这可以包括OLED器件2的所有投影边界均与第一孔71的边界有间距,或者OLED器件2的至少一部分投影边界与第一孔71的边界重叠。示意性的,第一孔71的形状可以与OLED器件2的外形仿形。
如图10所示,第二触控层8形成于第二有机层7上,且位于第二有机层7上的未设第一孔71的区域。在厚度方向上,第一触控层6可以与第二触控层8层叠。第一触控层6与第二触控层8可以构成显示面板的触控电极,使得显示面板具有触控功能。
如图10所示,黑矩阵9形成于第二有机层7上,且位于第二有机层7上的未设第一孔71的区域。黑矩阵9包覆第二触控层8。彩色滤光层10形成于第二有机层7上,且填充于第一孔71内。沿厚度方向,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OLED器件2层叠。
示意性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厚度方向的投影上,彩色滤光层10的边缘可以在第一孔71边界的外周,且不与黑矩阵9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10也可以在第一孔71边界的外周,且与黑矩阵9的部分重叠。本实施例不对彩色滤光层10与黑矩阵9的位置关系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设计。
实施例九的方案,通过在第二有机层7上形成第一孔71,将彩色滤光层10填充在第一孔71内,使得彩色滤光层10沿厚度方向下沉,进而使得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之间的距离d较小。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之间的距离d较小,能够改善显示面板109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实施例十:
图11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另一种显示面板110的内部结构。对比图11与图10所示,与实施例九的显示面板109不同的是:
实施例十的显示面板110中,第二孔51形成在第一有机层5上。第二孔51可以是盲孔,可以称为槽51。槽51的底壁的厚度可以较小,例如可以为0.1um-2.0um。第二有机层7可以覆盖第一有机层5上未设第二孔51的区域,且第二有机层7可以不填入第二孔51内。彩色滤光层10可以填入第二孔51内,并可以覆盖第一有机层5与第二有机层7。
如图11所示,在显示面板110的厚度方向上,OLED器件2的投影可以落在第一有机层5的第二孔51的边界内,这可以包括OLED器件2的所有投影边界均与第二孔51的边界有间距,或者OLED器件2的至少一部分投影边界与第二孔51的边界重叠。示意性的,第二孔51的形状可以与OLED器件2的外形仿形。
在实施例十的方案中,将彩色滤光层10填充在第一有机层5上的第二孔51内,使得彩色滤光层10沿厚度方向进一步下沉,进而使得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这使得显示面板110不会出现明显的色差,亮度也不会有明显衰减,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10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实施例十一:
图12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另一种显示面板111的内部结构。对比图12与图10所示,与实施例九的显示面板109不同的是:
实施例十一的显示面板111中,彩色滤光层10与黑矩阵13位于封装层4的第一无机层41与封装有机层42之间,且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可被黑矩阵13间隔开,黑矩阵13位于彩色滤光层10的周围。在厚度方向的投影上,彩色滤光层10可以与OLED器件2层叠。此外,显示面板111中第二有机层7上不再开设第一孔71。
在实施例十一的方案中,在封装层4的第一无机层41上形成彩色滤光层10,这有效的缩短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改善显示面板111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此外,黑矩阵13可以吸收环境光线,避免显示面板111内的结构层(例如像素定义层3)反射环境光线。通过设置黑矩阵13与黑矩阵9两层黑矩阵,能够增强显示面板111的反射率,提升显示面板111的显示性能。
实施例十二:
图13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另一种显示面板112的内部结构。对比图13与图11所示,与实施例十的显示面板110不同的是:
实施例十二的显示面板112中,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部分重叠,并对第二触控层8进行覆盖,其中,彩色滤光层10重叠的部分可以充当黑矩阵。具体的,彩色滤光层10填充在第一有机层5的第二孔51上,且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在第二有机层7上部分重叠。在厚度方向上,第二触控层8的投影落在相邻彩色滤光层10的重叠区域内。在宽度方向上,相邻彩色滤光层10的重叠宽度可以根据第二触控层8的宽度以及像素定义层间距的宽度决定,例如该重叠宽度可以为3um-10um。本实施例不对相邻彩色滤光层10的重叠宽度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设计。
因为不同彩色滤光层10可以吸收不同波段的光,而彩色滤光层10重叠之后可以吸收更多波段的光,所以覆盖在第二触控层8上的彩色滤光层10的重叠部分可以吸收更多外界环境光线,从而避免第二触控层8反射外界光线,从而降低显示面板112的反射率,提升显示性能。由此可见,彩色滤光层10的重叠部分的作用相当于图11的黑矩阵9的作用。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无需再形成图11的黑矩阵9。
图13所示的显示面板112的结构可以减小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之间的距离,能够改善显示面板112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此外,去除黑矩阵9能够简化显示面板的结构以及制造工艺,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基于上文所述容易理解,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图10的方案进行设计更改,使得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部分重叠,彩色滤光层10重叠的部分可以充当黑矩阵,能够简化显示面板112结构以及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
或者,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图12的方案进行设计更改,使得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部分重叠。具体的,与图12所示的显示面板111不同的是,如图14所示的显示面板113,相邻的彩色滤光层10可以部分重叠。在厚度方向上,该重叠部分可以落在像素定义层3的范围内。第一无机层41上可以无需再形成黑矩阵。本实施例改善了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降低了反射率,提升了显示性能。同时,还简化了显示面板的结构,从而使得制造工艺更为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实施例十三:
图15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另一种显示面板114的内部结构。对比图15和图10,与实施例九的显示面板109不同的是:
图15所示的显示面板114增加了第一光学结构15。具体的,第一光学结构15形成于像素定义层3上。第一光学结构15的宽度,可以与像素定义层3靠近第一无机层41一侧的宽度基本一致。封装层4的第一无机层41覆盖OLED器件2、像素定义层3与第一光学结构15。
第一光学结构15可以由PDL、PLN等有机材料制成。第一光学结构15可以对光线进行偏折(例如反射、折射等),第一光学结构15例如可以是凹面镜或者凹透镜。第一光学结构15用于将经彩色滤光层10的边缘入射至第一光学结构15的外界光线λ反射至黑矩阵9,从而使得反射光线被黑矩阵9吸收。本实施例不对第一光学结构15的材料、形状以及位置进行具体限定,只要第一光学结构15可以反射经彩色滤光层10边缘入射的外界光线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第一光学结构15进行设计。
图15所示的显示面板114中的第一光学结构15可以将入射至第一光学结构15的外界光线反射至黑矩阵9。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114的反射率,提高显示面板114的显示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图15所示的显示面板114中的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的距离较小,同样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可以理解,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图11的方案进行设计更改,增加第一光学结构15。具体的,与图11所示的显示面板110不同的是,如图16所示的显示面板115,第一光学结构15形成于像素定义层3上。第一光学结构15的宽度,可以与像素定义层3靠近第一无机层41一侧的宽度基本一致。封装层4的第一无机层41覆盖OLED器件2、像素定义层3与第一光学结构15。第一光学结构15可以将入射的外界环境光反射至黑矩阵9。本实施例改善了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同时还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反射率,优化光学显示效果,提升了显示性能。
实施例十四:
图17以剖视图的形式示意了另一种显示面板116的内部结构。对比图17和图10,与实施例九的显示面板109不同的是:
在图17所示的显示面板116增加了第二光学结构16。具体的,第二光学结构16形成于第二无机层43上。在厚度方向上,第二光学结构16与OLED器件2可以不对应重叠,二者可以错开。在厚度方向上,第二光学结构16可以落在像素定义层3的边界范围内。第二光学结构16位于OLED器件2发出的光线γ侧射至第一触控层6与黑矩阵9的光路上。第一有机层5覆盖第二无机层43与第二光学结构16。
示意性的,第二光学结构16可以由有机材料制成。第二光学结构16可以通过喷墨打印(InkJet Printing,IJP)工艺形成。第二光学结构16可以对光线进行偏折(例如反射、折射等),第二光学结构16例如可以为凸透镜。第二光学结构16用于将OLED器件2射出的光线γ反射至彩色滤光层10,从而使得反射光线从彩色滤光层10射出,避免光线γ侧射到第一触控层6而被第一触控层6与黑矩阵9吸收,从而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
示意性的,第二光学结构16的折射率可以小于第一有机层5的折射率,来自特定角度的OLED器件2的侧射光线γ射到第一有机层5与第二光学结构16的界面时,光线γ可以发生全反射,被全反射的光线可以射入彩色滤光层10。这样能进一步减小光线损失,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亮度衰减。
可以理解的是,图17所示的显示面板116中的OLED器件2与彩色滤光层10的距离较小,同样能够改善光学视角色偏与视角亮度衰减问题。
可以理解,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图10的方案进行设计更改,增加第二光学结构16。具体的,与图10所示的显示面板109不同的是,如图18所示的显示面板117,第二光学结构16形成于第二无机层43上。在厚度方向上,第二光学结构16与OLED器件2可以不对应重叠,二者可以错开。第二光学结构16位于OLED器件2发出的光线γ侧射至第一触控层6和黑矩阵9的光路上。第一有机层5覆盖第二无机层43与第二光学结构16。第二光学结构16可以将OLED器件2射出的光线γ反射至彩色滤光层10。本实施例可以改善光学视角色偏和降低视角亮度衰减,从而优化光学显示效果,提升显示性能。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26)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有机层、多个彩色滤光层和第一黑矩阵;
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多个OLED器件;
所述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所述有机层的层数小于3;
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与所述第一黑矩阵均形成于所述有机层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彩色滤光层被所述第一黑矩阵隔开,每个所述OLED器件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均与一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存在重叠,每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
所述有机层的层数为2,所述有机层包括第一有机层与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所述第二有机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机层与所述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触控层、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及所述第一黑矩阵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有机层上,且所述第一黑矩阵覆盖所述第二触控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有机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二黑矩阵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所述第一有机层还覆盖所述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一黑矩阵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存在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二黑矩阵形成于所述第一有机层上,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二黑矩阵上,所述第二有机层还覆盖所述第二黑矩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层的层数为1;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所述第二黑矩阵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二黑矩阵上,所述有机层还覆盖所述第二黑矩阵与所述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触控层形成于所述有机层上,所述第一黑矩阵覆盖所述第二触控层,所述第一黑矩阵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存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层的层数为1;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黑矩阵与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黑矩阵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二黑矩阵上,所述有机层还覆盖所述第二黑矩阵与所述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一黑矩阵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存在重叠;所述第一黑矩阵作为第二触控层。
8.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多个彩色滤光层和第一黑矩阵;
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多个OLED器件;
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与所述第一黑矩阵均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彩色滤光层被所述第一黑矩阵隔开,每个所述OLED器件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均与一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存在重叠,每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有机层、第一触控层、第二有机层、第二触控层和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一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与所述第一黑矩阵,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有机层上,所述第二有机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机层及所述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触控层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有机层上,且所述第二黑矩阵覆盖所述第二触控层;所述第二黑矩阵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黑矩阵存在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有机层和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黑矩阵上,所述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多个所述彩色滤光层、所述第一触控层及所述第一黑矩阵,所述第二黑矩阵形成于所述有机层,所述第二黑矩阵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黑矩阵存在重叠;所述第二黑矩阵作为第二触控层。
1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有机层和多个彩色滤光层;
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多个OLED器件;
所述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所述有机层具有多个孔,一个所述OLED器件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对应落入一个所述孔内;
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均形成于所述有机层上,每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对应填充一个所述孔,每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层包括第一有机层与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所述第二有机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孔设于所述第二有机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层包括第一有机层与第二有机层,所述第一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所述孔设于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机层并位于所述孔的外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形成于所述第二有机层上,并位于所述孔的外周;相邻的两个所述彩色滤光层被所述黑矩阵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有机层,所述第二有机层还覆盖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二有机层,所述黑矩阵覆盖所述第二触控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彩色滤光层相邻近的部分层叠在一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触控层与第二触控层,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有机层上,所述第二有机层还覆盖所述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二有机层上,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彩色滤光层相层叠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二触控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和第一光学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OLED器件被所述像素定义层隔开,所述第一光学结构形成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所述封装层还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光学结构;所述第一光学结构用于将透过所述彩色滤光层射入的外界光,反射至所述黑矩阵。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二光学结构,所述第二光学结构形成于所述封装层上,所述第一有机层还覆盖所述第二光学结构;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用于将所述OLED器件发出并射向所述黑矩阵的光,反射至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外。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学结构的折射率小于所述第一有机层的折射率。
2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OLED器件、封装层和多个彩色滤光层;
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多个OLED器件;
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位于所述封装层内部,每个所述OLED器件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均与一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存在重叠,每个所述彩色滤光层均用于透过与其对应的所述OLED器件所发出的光。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装层包括第一无机层、封装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多个OLED器件,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无机层上,所述封装有机层覆盖所述第一无机层与所述多个彩色滤光层,所述第二无机层覆盖所述封装有机层。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黑矩阵,所述第一黑矩阵位于所述封装层内并与所述彩色滤光层相邻,相邻的两个所述彩色滤光层被所述第一黑矩阵隔开。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彩色滤光层相邻近的部分层叠在一起。
25.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有机层、第一触控层、第二有机层、第二触控层和第二黑矩阵,所述第一有机层覆盖所述封装层,所述第一触控层形成于所述第一有机层上,所述第二有机层覆盖所述第一有机层与所述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二触控层与所述第二黑矩阵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有机层上,所述第二黑矩阵覆盖所述第二触控层。
2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包括盖板和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合。
CN202223168897.8U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372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8897.8U CN219372999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68897.8U CN219372999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72999U true CN219372999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38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68897.8U Active CN219372999U (zh) 2022-11-24 2022-11-24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7299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9458A (zh) * 2023-11-16 2023-12-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9458A (zh) * 2023-11-16 2023-12-2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8292B (zh) 显示装置
US10545271B2 (en) Display pane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750020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JP7477357B2 (ja) 表示装置
CN1124479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6199667B2 (ja) 入力機能付き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装置
CN11196903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883576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成型方法
KR20210145896A (ko)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331712B (zh) 显示面板
US11042237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90032056A (ko) 모아레 시인 방지용 패턴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9372999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20240062715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378084A1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lignment pattern
KR20220022926A (ko) 표시 장치
WO2024037317A1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2574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14028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329035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329972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071888B (zh) 显示屏、显示屏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220006667A (ko) 표시장치
US2023011397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549800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