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96999A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6999A
CN115696999A CN202211435465.0A CN202211435465A CN115696999A CN 115696999 A CN115696999 A CN 115696999A CN 202211435465 A CN202211435465 A CN 202211435465A CN 115696999 A CN115696999 A CN 115696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emitting
sub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54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丰
严峻
柳家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546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69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6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69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4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7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scatter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在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在形成开口之前,还包括:在发光结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彩色滤光片中黑矩阵的开口区内有大面积的黑色感光材料残留,影响后续彩色滤光部的制程,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本申请为申请日为2020年12月22日,申请号为202011525887.8,发明名称为“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简称OLED)显示器作为新一代的显示器件,因其具有薄而轻、高对比度、快速响应、宽视角、高亮度、全彩色等优点,因此在于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数码相机、车载显示、笔记本电脑、壁挂电视以及军事领域等具有十分广泛的问用前景。
为了降低外部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内的反射率,一种方案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面贴附圆偏光片,但是,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出光的大约一半将被圆偏光片吸收,从而降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效果。
另一种方案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彩色滤光片,这种设置具有较好的降低环境光线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内反射的效果,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效果。
但是,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彩色滤光片时,彩色滤光片与显示器的膜层之间的兼容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彩色滤光片中黑矩阵的开口区内有大面积的黑色感光材料残留,影响后续彩色滤光部的制程,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在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在形成开口之前,还包括:在发光结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层,位于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位于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第一无机层,位于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遮光层,位于第一无机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的一侧依次形成阵列层和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开口射出。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之前,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后续的步骤中遮光层中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遮光层中形成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具体为在第一无机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通过曝光、显影,从而形成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由于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后续的遮光层中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即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的部分与第一子部相贴合,第一子部为无机材料,其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2和图3是图1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5是图4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8是图7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0是图9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2是图11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在触控层的制程之后,进行彩色滤光片的制程。在彩色滤光片的制程中,通过在触控层中的有机胶层上涂覆黑色感光材料,再通过曝光、显影形成黑矩阵,本申请人经过研究发现在对黑色感光材料进行曝光、显影的过程中,存在黑矩阵的开口区内有大面积的黑色感光材料残留,影响后续彩色滤光部的制程,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2和图3是图1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制作过程示意图,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基板。
S2、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
S3、在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参考图2,提供衬底基板10,衬底基板10可以是刚性基板,刚性基板例如可以为玻璃基板。衬底基板10也可以是柔性基板,柔性基板例如可以为聚酰亚胺基板。在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阵列层20和发光结构层30,发光结构层3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1。阵列层20包括与用于驱动发光单元31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相关的各功能膜层,像素驱动电路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电路元件。示例性的,以薄膜晶体管为例,阵列层可包括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绝缘层、源漏极层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膜层。发光结构层30中形成多个发光单元31,发光单元31用于发光,以显示待显示画面。示例性的,发光单元31可以是有机发光单元、液晶显示发光单元、Mini-LED、Micro-LED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发光单元。
S5、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在形成步骤S5中遮光层的开口之前,还包括:
S4、发光结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参考图3,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遮光层40,遮光层40包括黑矩阵41和多个开口42,黑矩阵41为围绕多个开口42的网格状结构,开口42与发光单元30一一对应,且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3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发光单元31发出的光线通过开口42射出。
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遮光层40之前,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50,第一无机层50包括第一子部51,第一子部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后续的步骤S5中遮光层40中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步骤S5中遮光层40中形成围绕多个开口42的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41,具体为在第一无机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通过曝光、显影,从而形成围绕多个开口42的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41,由于第一子部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后续的步骤S5中遮光层40中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即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与第一子部51相贴合,第一子部51为无机材料,其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42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42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盖板、光学胶和薄膜封装层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膜层,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的,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5是图4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基板。
S2、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
S3、在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S4、发光结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S5、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在形成步骤S4中所述的第一无机层之前还包括:
S31、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层。
S32、在触控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
参考图5,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触控层60,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第一无机层50形成于触控层6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继续参考图5,可选的,其中,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和第二触控电极层63;
第二触控电极层63包括多条触控线TP,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触控线TP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不交叠,黑矩阵41与触控线TP相贴合;
第一钝化层62复用为第一无机层50。
具体的,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和第二触控电极层63,第一钝化层62覆盖第一触控电极层61,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层6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63之间的信号的干扰。第二触控电极层63包括多条触控线TP,触控线TP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避免了触控线TP可见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第一钝化层62采用无机材料制成,可将第一钝化层62复用为第一无机层50,黑矩阵41与触控线TP相贴合,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触控线TP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不交叠,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与第一钝化层62相贴合,第一钝化层62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42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42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且第一钝化层62复用为第一无机层50,有效减少工艺制程,减少生产成本。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第一无机层50还包括第二子部52,第二子部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具体的,第一无机层50包括第一子部51和第二子部52,第一子部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遮光层40中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第二子部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遮光层40中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即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整层形成第一无机层50,提高平坦性,有利于后续在第一无机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形成遮光层40。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为了清楚的示意第一无机层50中第一子部51和第二子部52的位置关系,第一子部51和第二子部52采用不同的填充图案,实际生产过程中,第一无机层50中第一子部51和第二子部52采用相同材料在同一工艺中制作。
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第二触控电极层63和平坦化层64;
在平坦化层64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50。
具体的,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第二触控电极层63和平坦化层64,第一钝化层62覆盖第一触控电极层61,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层6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63之间的信号的干扰。平坦化层64通常为有机胶层,其覆盖第一钝化层62和第二触控电极层63,提高平坦性,方便后续膜层的设置。由于第一钝化层62采用有机材料制成,其与形成黑矩阵41的黑色感光树脂的粘附力较大,影响开口42的形成。
在平坦化层64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50,形成黑矩阵41的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形成于第一无机层50的表面,第一无机层50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42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42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8是图7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和图8,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基板。
S2、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
S3、在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S311、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封装层,封装层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
S312、在封装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层。
S32、在触控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和无机封装层通过同一掩膜制成。
S4、发光结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S5、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参考图8,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封装层70,封装层70可对发光结构层30中的发光单元31、阵列层20中的器件进行保护,防止外部水汽对发光结构层30中的发光单元31、阵列层20中的器件的侵蚀。封装层70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71,示例性的,封装层70可以为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无机封装层叠层设置的结构。第一无机层50和无机封装层71通过同一掩膜制成,即第一无机层50可通过用于制成无机封装层71的掩膜板制成,无需额外增加掩膜板,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可选的,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10是图9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9和图10,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基板。
S2、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
S3、在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S4、发光结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S5、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S6、在开口内形成彩色滤光部,彩色滤光部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彩色滤光部与发光单元颜色相同。
具体的,在开口42内形成彩色滤光部80,彩色滤光部80与发光单元31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彩色滤光部80与发光单元31颜色相同,发光单元31发出的光线经过彩色滤光部80向外界射出,且彩色滤光部80有效降低外界的环境光线在显示面板内反射的效果,提高显示面板的出光效果。
可选的,发光单元31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蓝色发光单元,相应的,彩色滤光部80包括红色彩色滤光部、绿色彩色滤光部、蓝色彩色滤光部,且红色彩色滤光部与红色发光单元相对应设置,绿色彩色滤光部与绿色发光单元相对应设置,蓝色彩色滤光部与蓝色发光单元相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发光单元31还可以包括其他颜色的发光单元,相应的,彩色滤光部80也包括相同颜色的彩色滤光部。
可选的,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图12是图11中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和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S1、提供一衬底基板。
S2、在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
S3、在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S4、发光结构层和遮光层之间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至少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S5、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S51、刻蚀所述第一子部。
S6、在开口内形成彩色滤光部,彩色滤光部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彩色滤光部与发光单元颜色相同。
具体的,其中,在形成彩色滤光部80之前还包括刻蚀第一子部。参考图12,第一子部可完全刻蚀掉,方便后续膜层的设置。且彩色滤光部80可与有机膜层(示例性的,触控层的有机胶层)直接接触,提高彩色滤光部80与有机膜层的粘附力,提高显示面板的稳定性。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3,可选的,其中,发光单元31包括红色发光单元31a、绿色发光单元31b和蓝色发光单元31c;
对第一子部51进行刻蚀,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为H1,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为H2,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为H3,其中H1>H2>H3。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相同厚度的彩色滤光部中,红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绿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蓝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依次减小,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图像时,图像会出现偏蓝、偏绿,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
对第一子部51进行刻蚀,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大于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大于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即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最大,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次之,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的刻蚀深度最小。从而在保证显示面板的平坦性的同时,使得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上,红色彩色滤光部81的厚度最大,绿色彩色滤光部82的厚度次之,蓝色彩色滤光部83的厚度最小,从而使得红色彩色滤光部81、绿色彩色滤光部82和蓝色彩色滤光部83的滤光率趋于一致,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13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全部被刻蚀掉,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可不被全部刻蚀,或在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全部被刻蚀掉的基础上,对与其相对的其他膜层(示例性的,触控层中的有机胶层)进一步进行刻蚀,以增加红色彩色滤光部81的厚度。
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对第二子部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做粗糙化处理。
具体的,参考图14,图14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形成黑矩阵41,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子部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通过在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做粗糙化处理,使得后续在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时,有利于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涂覆于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对应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5,可选的,其中,发光单元31包括红色发光单元31a、绿色发光单元31b和蓝色发光单元31c;
至少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填充有散射颗粒90。
具体的,发光单元31包括红色发光单元31a、绿色发光单元31b和蓝色发光单元31c,相应的,彩色滤光部80包括红色彩色滤光部81、绿色彩色滤光部82、蓝色彩色滤光部83,且红色彩色滤光部81与红色发光单元31a相对应设置,绿色彩色滤光部82与绿色发光单元31b相对应设置,蓝色彩色滤光部83与蓝色发光单元31c相对应设置。
现有技术中,相同厚度的彩色滤光部中,红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绿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蓝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依次减小,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图像时,图像会出现偏蓝、偏绿,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
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填充有散射颗粒90,散射颗粒90可使得蓝色发光单元31c发出的蓝色光线射入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时发生多次散射和反射,从而提高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蓝色光线的数量,从而减小从蓝色彩色滤光部83射出的光线的数量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射出的光线的数量、绿色发光单元31b射出的光线的数量的差距,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5,可选的,其中,第一子部51内均填充有散射颗粒90;
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大于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且其大于与红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
具体的,第一子部51内均填充有散射颗粒90,且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与红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依次减小,从而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蓝色光线的数量、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绿色光线的数量、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红色光线的数量依次减少,使得从蓝色彩色滤光部83射出的光线的数量、红色发光单元31a射出的光线的数量和绿色发光单元31b射出的光线的数量趋于一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5,可选的,其中,在由衬底基板10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逐渐增大。
具体的,在由衬底基板10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且越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越大,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蓝色光线的散射和反射越多,进一步提高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蓝色光线的数量。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10;
阵列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的一侧;
发光结构层30,位于阵列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发光结构层3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1;
第一无机层50,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遮光层40,位于第一无机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遮光层40包括黑矩阵41和多个开口42,黑矩阵41为围绕多个开口42的网格状结构,开口42与发光单元31一一对应,且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3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交叠;
第一无机层50至少包括第一子部51,第一子部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具体的,本实施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衬底基板10可以是刚性基板,刚性基板例如可以为玻璃基板。衬底基板10也可以是柔性基板,柔性基板例如可以为聚酰亚胺基板。显示面板还包括在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阵列层20和发光结构层30,发光结构层30包括多个发光单元31。阵列层20包括与用于驱动发光单元31发光的像素驱动电路相关的各功能膜层,像素驱动电路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电路元件。示例性的,以薄膜晶体管为例,阵列层可包括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层、层间绝缘层、源漏极层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膜层。发光结构层30中形成多个发光单元31,发光单元31用于发光,以显示待显示画面。示例性的,发光单元31可以是有机发光单元、液晶显示发光单元、Mini-LED、Micro-LED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类型的发光单元。
显示面板还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的遮光层40,遮光层40包括黑矩阵41和多个开口42,黑矩阵41为围绕多个开口42的网格状结构,开口42与发光单元30一一对应,且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3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发光单元31发出的光线通过开口42射出。
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无机层50,第一无机层50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无机层50包括第一子部51,第一子部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遮光层40中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遮光层40中黑矩阵41为围绕多个开口42的网格状结构,黑矩阵41的制作步骤具体为在第一无机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通过曝光、显影,从而形成围绕多个开口42的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41,由于第一子部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后续遮光层40中形成的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即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与第一子部51相贴合,第一子部51为无机材料,其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42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42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位于开口内的彩色滤光部、盖板、光学胶和薄膜封装层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膜层,为了清楚示意本提案的技术点,图3中并未画出上述膜层。
继续参考图5,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60,触控层60位于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第一无机层50位于触控层6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具体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的触控层60,用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第一无机层50可形成于触控层6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
继续参考图5,可选的,其中,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和第二触控电极层63;
第二触控电极层63包括多条触控线TP,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触控线TP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不交叠,黑矩阵41与触控线TP相贴合;
第一钝化层62复用为第一无机层50。
具体的,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和第二触控电极层63,第一钝化层62覆盖第一触控电极层61,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层6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63之间的信号的干扰。第二触控电极层63包括多条触控线TP,触控线TP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内,避免了触控线TP可见的问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第一钝化层62采用无机材料制成,可将第一钝化层62复用为第一无机层50,黑矩阵41与触控线TP相贴合,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触控线TP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不交叠,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与第一钝化层62相贴合,第一钝化层62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42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42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且第一钝化层62复用为第一无机层50,有效减少工艺制程,减少生产成本。
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第一无机层50还包括第二子部52,第二子部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具体的,第一无机层50包括第一子部51和第二子部52,第一子部5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遮光层40中开口4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第二子部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遮光层40中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即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整层形成第一无机层50,提高平坦性,有利于后续在第一无机层5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形成遮光层40。
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其中,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第二触控电极层63和平坦化层64;
在平坦化层64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50。
具体的,触控层60包括在发光结构层30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依次形成的第一触控电极层61、第一钝化层62、第二触控电极层63和平坦化层64,第一钝化层62覆盖第一触控电极层61,起到绝缘的作用,避免第一触控电极层61以及第二触控电极层63之间的信号的干扰。平坦化层64通常为有机胶层,其覆盖第一钝化层62和第二触控电极层63,提高平坦性,方便后续膜层的设置。由于第一钝化层62采用有机材料制成,其与形成黑矩阵41的黑色感光树脂的粘附力较大,影响开口42的形成。
在平坦化层64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50,形成黑矩阵41的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形成于第一无机层50的表面,第一无机层50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42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42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42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继续参考图14,可选的,其中,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做粗糙化处理。
具体的,在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形成黑矩阵41,黑矩阵41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与第二子部52在衬底基板10的垂直投影相重叠,通过在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做粗糙化处理,使得后续在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时,有利于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涂覆于第二子部52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黑矩阵41。
继续参考图15,可选的,其中,发光单元31包括红色发光单元31a、绿色发光单元31b和蓝色发光单元31c;
至少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填充有散射颗粒90。
具体的,发光单元31包括红色发光单元31a、绿色发光单元31b和蓝色发光单元31c,相应的,彩色滤光部80包括红色彩色滤光部81、绿色彩色滤光部82、蓝色彩色滤光部83,且红色彩色滤光部81与红色发光单元31a相对应设置,绿色彩色滤光部82与绿色发光单元31b相对应设置,蓝色彩色滤光部83与蓝色发光单元31c相对应设置。
现有技术中,相同厚度的彩色滤光部中,红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绿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蓝色彩色滤光部的透光率依次减小,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图像时,图像会出现偏蓝、偏绿,导致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较差。
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填充有散射颗粒90,散射颗粒90可使得蓝色发光单元31c发出的蓝色光线射入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时发生多次散射和反射,从而提高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蓝色光线的数量,从而减小从蓝色彩色滤光部83射出的光线的数量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射出的光线的数量、绿色发光单元31b射出的光线的数量的差距,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5,可选的,其中,第一子部51内均填充有散射颗粒90;
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大于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且其大于与红色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
具体的,第一子部51内均填充有散射颗粒90,且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与红色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依次减小,从而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蓝色光线的数量、与绿色发光单元31b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绿色光线的数量、与红色发光单元31a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红色光线的数量依次减少,使得从蓝色彩色滤光部83射出的光线的数量、从红色发光单元31a射出的光线的数量和从绿色发光单元31b射出的光线的数量趋于一致,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考图15,可选的,其中,在由衬底基板10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逐渐增大。
具体的,在由衬底基板10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且越靠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散射颗粒90的密度越大,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内的蓝色光线的散射和反射越多,进一步提高与蓝色发光单元31c对应的第一子部51中射出的蓝色光线的数量。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6,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6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0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的一侧依次形成阵列层和发光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多个开口,黑矩阵为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开口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且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和与其对应的发光单元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交叠,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通过开口射出。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遮光层之前,在发光结构层远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子部,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后续的步骤中遮光层中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遮光层中形成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具体为在第一无机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涂覆黑色感光树脂层,通过曝光、显影,从而形成围绕多个开口的网格状结构的黑矩阵,由于第一子部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后续的遮光层中开口在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即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的部分与第一子部相贴合,第一子部为无机材料,其与黑色感光树脂材料的粘附力较小,有效避免黑色感光树脂层中后续形成开口的部分在后续的显影过程中无法完全去除,出现黑色感光树脂材料部分残留在开口内的问题,从而避免开口内残留的黑色感光树脂材料影响后续的制程,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31)

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衬底基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阵列层;
在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发光结构层,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在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子部;
在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形成遮光层,所述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第一无机层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触控层;
在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所述第一无机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触控层包括在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依次形成第一触控电极、第一钝化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多条触控线,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触控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子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6.根据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材料相同,由同一工艺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触控层之前,在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形成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
所述第一无机层与所述无机封装层采用同一掩膜工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口形成彩色滤光部,所述彩色滤光部与所述开口对应的发光单元颜色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彩色滤光部之前,还包括刻蚀所述第一子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被完全刻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
对所述第一子部进行刻蚀,与所述红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的刻蚀深度为H1,与所述绿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的刻蚀深度为H2,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的刻蚀深度为H3,其中H1>H2>H3。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子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做粗糙化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
至少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填充有散射颗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部内均填充有所述散射颗粒;
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大于与所述绿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且其大于与所述红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衬底基板指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逐渐增大。
16.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阵列层;
发光结构层,所述发光结构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一子部;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重叠。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发光结构层之间,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
所述第一无机层与所述无机封装层采用同一掩膜工艺。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无机层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子部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第二子部,所述第二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材料相同。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
对所述第一子部进行刻蚀,与所述红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的刻蚀深度为H1,与所述绿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的刻蚀深度为H2,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的刻蚀深度为H3,其中H1>H2>H3。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子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做粗糙化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
至少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填充有散射颗粒。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部内均填充有所述散射颗粒;
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大于与所述绿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且其大于与所述红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衬底基板指向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与所述蓝色发光单元对应的第一子部内的散射颗粒的密度逐渐增大。
27.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阵列层;
发光结构层,所述发光结构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位于所述发光结构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一无机层包括第二子部;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所述遮光层包括黑矩阵和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发光单元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黑矩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相重叠。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第一无机层和所述发光结构层之间,所述封装层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封装层;
所述第一无机层与所述无机封装层采用同一掩膜工艺。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无机层位于所述触控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无机层还包括第一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的垂直投影重叠。
3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3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1435465.0A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56969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5465.0A CN115696999A (zh)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5465.0A CN115696999A (zh)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011525887.8A CN112670323B (zh)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5887.8A Division CN112670323B (zh)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6999A true CN115696999A (zh) 2023-02-03

Family

ID=7540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5465.0A Pending CN115696999A (zh)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011525887.8A Active CN112670323B (zh)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25887.8A Active CN112670323B (zh) 2020-12-22 2020-12-22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99959A1 (zh)
CN (2) CN11569699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7806B (zh) * 2021-12-15 2023-12-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4267807B (zh) * 2021-12-15 2023-08-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4284320A (zh) * 2021-12-16 2022-04-0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56125A (ja) * 1998-08-06 2000-02-2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13154133A1 (ja) * 2012-04-13 2015-12-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散乱体、光散乱体膜、光散乱体基板、光散乱体デバイス、発光デバイス、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9478590B2 (en) * 2012-05-22 2016-10-25 Superc-Touch Corporation In-cell OLED touch display panel structure with metal layer for sensing
KR101715112B1 (ko) * 2012-06-14 2017-03-10 쌩-고벵 글래스 프랑스 Oled 소자용 적층체,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oled 소자
CN105895826B (zh) * 2016-06-17 2019-0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发光器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878684B (zh) * 2018-06-29 2020-10-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胶层、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92758B (zh) * 2018-08-27 2021-04-02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119453B (zh) * 2018-09-25 2021-04-1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5568246A (zh) * 2020-03-04 2023-01-0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584594B (zh) * 2020-05-25 2022-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799395B (zh) * 2020-07-23 2023-09-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323A (zh) 2021-04-16
CN112670323B (zh) 2022-12-09
US20220199959A1 (en) 2022-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032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161172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384139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防窥膜、显示装置
CN112241088B (zh) 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258262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9024524B2 (en) Display, method for producing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786434B (zh) 阵列基板、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装置和像素驱动电路
WO2022032701A1 (zh) 显示盖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20158140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95028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62963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4238213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326210A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1329468B (zh) 彩色滤光基板、电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4101851U (zh) 显示器和电子设备
CN115084409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车载显示系统
CN111697045B (zh) 一种光学胶层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272807A1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13053254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08349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526043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DAM pattern with trench
CN115236894B (zh) 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614371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2327535A (zh) 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TWI826140B (zh) 顯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