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094B -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7094B
CN102197094B CN200980142098.1A CN200980142098A CN102197094B CN 102197094 B CN102197094 B CN 102197094B CN 200980142098 A CN200980142098 A CN 200980142098A CN 102197094 B CN102197094 B CN 1021970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ion module
electrical energy
energy generation
solar electrical
syndeto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20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7094A (zh
Inventor
河野浩之
石井忠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97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0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70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0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0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1/00Compositions of polyeth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71/08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 C08L71/10Polyeth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ompounds or from their metallic derivatives from phenols
    • C08L71/12Polyphenylene ox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6Polysty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666/00Composition of polymers characterized by a further compound in the blend, being 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inorganic substances or characteriz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composition
    • C08L2666/02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atural resins, waxes or and bituminous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4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rubb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3/02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08L53/025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modifi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该连接结构体即使进行薄壁化、小型化,长期耐热性也优异,并且耐低温冲击性也优异。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1),其是至少中继太阳能发电模块和用于连接上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电缆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该连接结构体含有如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上述耐热性的指数,厚度在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RTI:Relative thermal index)为115℃,并且,-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6.5kJ/m2以上。

Description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背景技术
在将太阳光能量转换成电的太阳能发电模块(以下,有时简称为“模块”)中,为了将该电以有用的形式取出,每个模块设有用于连接模块间的电缆的接线盒或接插件。进行了如下研究:在接线盒内,配置了旁路二极管等,即使在太阳能发电模块的表面上投有一部分的影子、或者电池盒(セル)发生故障以致模块的输出功率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该影响抑制到最低程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旁路二极管放热,因而要求接线盒整体具有耐热性。关于上述放热对策,提出了如下方法:增加二极管的数量、或者通过将金属制造的散热板安装在旁路二极管上以进行热传导、或者通过将接线盒的容积大型化来进行散热(参见专利文献1和2)。
接线盒作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的附属部件有时设置在屋顶上等室外,因此被要求具有对飞来物的耐冲击性,特别被要求即使在低温时也具有耐冲击性。为了提高接线盒的耐冲击性,采取了增加制品壁厚、或者将盒大型化的措施。对于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插件,也与接线盒同样要求具有耐冲击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5/117141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12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随着应对环境问题的需求的增加,太阳能发电系统也遍及多方面,对于接线盒或接插件等连接结构体,也要求外观性和节省空间,但未能充分实现。例如,在接线盒的情况下,作为二极管的放热对策,通过设置散热板或增加制品壁厚来实现高温刚性的提高的情况下,会导致接线盒的大型化。此外,关于对飞来物等的耐冲击性,也通过增加制品壁厚来实现强度的提高,因此不能充分应对外观性和节省空间这样的需求。进而,通过提高电池盒的性能,模块的使用年限也趋于长期化。与此相伴,对于接线盒,也需要提高针对二极管的放热的长期耐热性。如此,要求进一步提高接线盒的长期耐热性、提高制成模块时的可靠性。对于接插件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本发明基于上述情况而进行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该连接结构体即使进行了薄壁化、小型化,长期耐热性也优异,并且耐低温冲击性也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制成含有下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可以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是这样的组合物:作为长期耐热性的指数,厚度为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RTI:Relative thermal index(相对热指数))为115℃以上,并且,-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6.5kJ/m2以上。
即,本发明如下。
[1]
一种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是至少中继太阳能发电模块和用于连接上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电缆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
该连接结构体含有如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耐热性的指数,厚度为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RTI:Relative thermal index)为115℃以上,并且,-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6.5kJ/m2以上。
[2]
如上述[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苯醚、(B)苯乙烯系树脂和(C)加氢嵌段共聚物,
在上述(A)、上述(B)和上述(C)的总量100质量份中,
上述(A)的含量为65~98质量份,
上述(B)的含量为1~25质量份,
上述(C)的含量为1~20质量份。
[3]
如上述[1]或[2]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上述额定温度为120℃以上。
[4]
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7.5kJ/m2以上。
[5]
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为3.0J以上。
[6]
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在90℃、饱和水蒸气环境下静置500小时后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相对于所述静置前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的保持率为70%以上。
[7]
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上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
[8]
如上述[7]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该连接结构体的平均壁厚为1mm以上且2.5mm以下。
[9]
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上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插件。
[10]
如上述[9]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该连接结构体的平均壁厚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该连接结构体即使进行了薄壁化、小型化,长期耐热性也优异,并且耐低温冲击性也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的第1实施方式的简略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的第2实施方式的简略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简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的本实施方式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例示,并不是要将本发明限定于以下的内容。本发明可以在其要点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变形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的尺寸比例并不限于图示的比例。
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以下,简称为“连接结构体”)是至少中继太阳能发电模块和用于连接上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电缆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该连接结构体含有如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上述耐热性的指数,厚度为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RTI:Relative thermal index)为115℃以上,并且,-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6.5kJ/m2以上。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的第1实施方式的简略立体图。连接结构体1具备上面开口的箱型的主体10和覆盖上述主体10的开口的盖12。连接结构体1能够用作在主体10的内部存储有旁路二极管或逆流防止用二极管(未图示)等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以下,有时简称为“接线盒”)。主体10具备与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电缆相连接的连接部102和与外部连接电缆相连接的连接部104。连接结构体1中继太阳能发电模块和外部连接电缆等。由此,能够将太阳能发电模块中产生的电力配电到外部设备等。中继的电缆可以是1根或2根以上,对其中继端也没有限定。此处,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1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只要是至少可存储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结构体即可,也可以不是如图1所示那样的主体10和盖12分开的结构。对连接结构体1的形状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考虑模块的尺寸、形状、使用环境等来进行适当选择。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1使用如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长期耐热性的指数,厚度为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RTI:Relative thermal index)为115℃以上,并且,-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预定值以上。由此,能够制成与以往相比为薄型的连接结构体,能够制成尽管薄壁化、小型化但耐热性和耐低温冲击性优异的连接结构体。其结果,对于连接结构体1而言,可以提高外观性和节省空间等。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1的优选方式,连接结构体1的平均壁厚优选为3mm以下,更优选为1mm~2.5mm。通过形成平均壁厚为2.5mm以下的薄型,可以不受配置空间的限制,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通过使平均壁厚为1mm以上,能够均衡地设计强度、长期耐热性、流动性、低温时的耐冲击性,能够维持针对二极管的放热的长期耐热性。
此处,连接结构体1的平均壁厚是指,主体10和盖12中,具有顶面、底面以及壁面的主要面积的、平面和/或曲面所具有的厚度的平均值。例如,对于后述的接插件,平均壁厚是指,具有构成圆筒形状或角筒形状的接插部(ソケツト部)的主要面积的、平面和/或曲面所具有的厚度的平均值。因此,例如加强筋、二极管安装部、用于嵌合的狭缝、用于嵌合的卡爪等那样的局部的壁厚不包括在平均壁厚内。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的优选方式,如上所述,可以举出制成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的情况。将连接结构体作为接线盒的情况下,其平均壁厚特别优选为1mm~2.5mm。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制成与以往相比为薄型的接线盒,因而能够制成尽管薄壁化、小型化但长期耐热性和耐低温冲击性优异的接线盒。以往,在制成上述平均壁厚的接线盒的情况下,难以均衡地设计强度、长期耐热性、流动性、低温时的耐冲击性,不能充分维持针对二极管的放热等的长期耐热性。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盒能够均衡地设计上述物性,并且能够维持长期耐热性。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的第2实施方式的简略俯视图。连接结构体2具备凸型(オス)的第1接插件20和凹型(メス)的第2接插件22。如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的另一优选方式,能够制成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插件(以下,有时简称为“接插件”)。连接结构体2中,第1接插件20具备接插部202、突出于上述接插部202的连接端子204、朝着与接插件22连接的方向而形成的闭锁部206和连接于上述接插部202的电缆208。第2接插件22具备接插部222和连接于上述接插部222的电缆228。在第2接插件22的接插部222中,形成了与第1接插件20的连接端子204嵌合的嵌合孔224、和与第1接插件20的闭锁部206嵌合的闭锁接受部226。通过将第1接插件20的连接端子204插入到第2接插件22的嵌合孔224的同时,将第1接插件20的闭锁部206插入到第2接插件22的闭锁接受部226并嵌合,由此能够连接第1接插件20与第2接插件22。
连接结构体2中,对第1接插件20和第2接插件22的形状没有限定,例如,第1接插件20的接插部202、第2接插件22的接插部222可以是圆筒状,也可以是角筒状。对第1接插件20和第2接插件22的结构没有限定,例如,可以在第1接插件20的接插部202形成2个以上的连接端子204,也可以在第2接插件22的接插部222形成2个以上的嵌合孔224。此外,第1接插件20和第2接插件22中的任一方可以是正极用接插件,也可以是负极用接插件。
如上所述,将连接结构体作为接插件的情况下,其平均壁厚特别优选为0.5mm~2.5mm。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制成与以往相比为薄型的接插件,因而能够制成尽管薄壁化、小型化但长期耐热性和耐低温冲击性优异的接插件。特别是,在以往的具有上述平均壁厚的接插件的情况下,难以在充分维持低温时的耐冲击性的同时均衡地设计强度、长期耐热性、流动性等,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接插件能够均衡地设计上述物性,并且能够维持长期耐热性。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含有如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长期耐热性的指数,厚度为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RTI:Relative thermal index)为115℃以上,并且,-40℃时的按照ISO179/1eA的却贝冲击强度为6.5kJ/m2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长期耐热性的指数的额定温度(RTI:Relative thermal index)是指,对于拉伸冲击强度,在一定温度下、于大气中使用10万小时的情况下达到初期的物性值的50%时的温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厚度为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为115℃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将RTI已知的材料作为标准样品,基于阿仑尼乌斯定律,求出在多个气氛温度下达到50%保持率的时间,外推出标准样品达到已知的额定温度RTI的时间,将在与该时间相同的时间得到的测定样品的温度作为RTI(例如,参见“塑料(プラスチツク)”Vol.52,No.2p95-p101)。更具体地说,将已知RTI的物质作为标准样品,基于阿仑尼乌斯定律,求出多个气氛温度下的物性的耐热老化物性的经时变化,将其作为RTI。此处,标准样品的已知的RTI是指,由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以下,称作“UL”)确定的UL标准746B中规定的额定温度(RTI:Imp)。
预计用于太阳能发电模块的连接结构体通常可以长期使用数个月~10年左右、进而可以长期使用20年左右。根据其使用环境等,外部的最高温度有时超过90℃。从上述的方面考虑,上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厚度为1.5mm时的上述额定温度(RTI)只要是115℃以上即可,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22℃以上。上述RTI越高,连接结构体的容许使用温度也越高,但从与连接结构体的成型性相平衡的方面考虑,上述的RTI优选为160℃以下,更优选为15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以下。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在室外的低温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期望该连接结构体即使受到飞来物碰撞也不产生破裂。从上述的方面考虑,-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只要是6.5kJ/m2以上即可,优选为7.0kJ/m2以上,更优选为7.5kJ/m2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厚度为1mm)优选为3.0J以上。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而言,优选为如下材料:在-40℃的落镖冲击试验中,将壁厚定为1mm的情况下,可耐受3.0J以上的冲击,更优选为可耐受3.5J以上、进一步优选为可耐受4.0J以上的冲击的材料。
却贝冲击强度和落镖冲击强度变小时,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中,飞来物碰撞时容易破裂,因此作为其对策,需要增加壁厚。其结果,在设计自由度、节省空间性和成本方面等受到限制。此外,壁厚小于1mm时,在尝试提高冲击强度之前,由于成型品本身的刚性、强度大大降低,因此不实用。虽然却贝冲击强度和落镖冲击强度越高越好,但是如果为了提高耐冲击性来增加弹性体成分,则耐热性、刚性降低。根据这些情况,从保持物性平衡的方面考虑,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却贝冲击强度优选为15kJ/m2以下,更优选为13kJ/m2以下。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落镖冲击强度优选为15J以下,更优选为10J以下。
进而,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即使在室外使用20年左右,也能期待其具有对多湿环境的耐性。特别是,对于太阳能发电模块而言在实用上重要的是长时间暴露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之后的低温冲击强度良好。从上述的方面考虑,在90℃、饱和水蒸气环境下静置500小时后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相对于静置前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的保持率优选为65%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
通常,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结构体通过注射成型来制造,因此作为材料,使用热塑性树脂。对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材料。这些之中,从强度、电学特性和长期耐热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含有选自由改性聚苯醚、聚碳酸酯、含有聚碳酸酯和ABS的聚合物合金、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苯硫醚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树脂组合物,更优选为含有改性聚苯醚的树脂组合物。
通常,接线盒多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里侧等那样的室外,因此,期望即使在高温、多湿环境下,接线盒的物性也不降低。从上述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改性聚苯醚,这是因为,改性聚苯醚在耐水解性方面优异,在高温、多湿环境下的冲击强度降低少。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苯醚、(B)苯乙烯系树脂和(C)加氢嵌段共聚物,在上述(A)、上述(B)和上述(C)的总量100质量份中,上述(A)的含量优选为65~98质量份,上述(B)的含量优选为1~25质量份,上述(C)的含量优选为1~20质量份。通过以上述比例含有上述(A)~(C)成分,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热性、耐冲击性和阻燃性,能够使连接结构体的长期耐热性和耐低温冲击性更加优异。
(A)聚苯醚是含有由式(I)和/或式(II)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作为聚苯醚的均聚物,例如,可以举出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乙基-1,4-亚苯基)醚、聚(2,6-二乙基-1,4-亚苯基)醚、聚(2-乙基-6-正丙基-1,4-亚苯基)醚、聚(2,6-二正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正丁基-1,4-亚苯基)醚、聚(2-乙基-6-异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氯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羟乙基-1,4-亚苯基)醚、聚(2-甲基-6-氯乙基-1,4-亚苯基)醚等。
Figure BDA0000056891030000081
式(I)和式(II)中,R1、R2、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9的芳基、或者卤原子。其中,R5和R6不同时为氢。
作为聚苯醚的共聚物,例如,可以举出2,6-二甲基苯酚和2,3,6-三甲基苯酚的共聚物;2,6-二甲基苯酚和邻甲酚的共聚物;2,6-二甲基苯酚与2,3,6-三甲基苯酚和邻甲酚的共聚物等。
在这些聚苯醚之中,从易获得性和经济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也优选使用日本特开昭63-301222号公报等中所记载的含有2-(二烷基氨基甲基)-6-甲基亚苯基醚单元、2-(N-烷基-N-苯基氨基甲基)-6-甲基亚苯基醚单元等作为部分结构的聚苯醚。
聚苯醚(A)可以是其一部分或全部被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后的改性聚苯醚。例如,在自由基引发剂的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将聚苯醚与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熔融混炼并进行反应,由此能够制造改性聚苯醚。或者,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将聚苯醚与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为溶液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由此能够制造改性聚苯醚。
对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卤化马来酸、顺-4-环己烯-1,2-二羧酸、桥-顺-双环(2,2,1)-5-庚烯-2,3-二羧酸等、它们的二羧酸酐、酯和酰胺等。作为饱和羧酸,也能够使用在制造改性聚苯醚时的反应温度下自身发生热分解而能够变为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衍生物的化合物。具体地说,可以举出苹果酸、柠檬酸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A)聚苯醚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然而,相对于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65~98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70~9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75~93质量份,更进一步优选为80~90质量份。如果在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中聚苯醚的含量为65质量份以上,则耐热温度不会过低,能够使长期耐热性优异。此外,如果在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中聚苯醚的含量为98质量份以下,则在挤出时的熔融粘度不会过高,能够使生产率更稳定。
(B)苯乙烯系树脂是指,在橡胶质聚合物存在下或非存在下,将苯乙烯系化合物、或者苯乙烯系化合物和可与上述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对苯乙烯系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一氯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等。这些之中,从与聚苯醚的相溶性的方面考虑,优选苯乙烯。
对可与苯乙烯系化合物共聚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化合物类;马来酸酐等酸酐等。它们可与苯乙烯系化合物一起使用。对可共聚的化合物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其与苯乙烯系化合物的总量优选为2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以下。
对橡胶质聚合物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共轭二烯系橡胶、共轭二烯和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橡胶等。
作为苯乙烯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聚苯乙烯、橡胶增强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树脂)、橡胶增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BS树脂)、其他的苯乙烯系共聚物等。
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苯乙烯系树脂(B)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1~25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1~1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10质量份。特别是,在要求长期耐热性的条件下使用连接结构体的情况下,在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中聚苯乙烯的含量优选为1~25质量份的范围。
(C)加氢嵌段共聚物是至少将苯乙烯和二烯化合物共聚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加氢嵌段共聚物。在加氢嵌段共聚物中,在不影响其性能的范围内,可以共聚有其他的单体。源自二烯化合物的不饱和键的加氢率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此处,加氢率能够采用核磁共振装置(NMR)来测定。
加氢嵌段共聚物中,在将苯乙烯嵌段链以“S”表示、将二烯化合物嵌段链以“B”表示的情况下,作为加氢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例如,可以举出S-B-S、S-B-S-B、(SB-)4-Si、S-B-S-B-S等。此外,对二烯化合物聚合物嵌段的微结构(例如,1,2-乙烯基键、1,4-乙烯基键等)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任意选择。通常,相对于二烯化合物聚合物的键全体,1,2-乙烯基键为2~60%,优选为8~40%的范围。此处,1,2-乙烯基键能够采用核磁共振装置(NMR)来测定。
对(C)加氢嵌段共聚物的苯乙烯聚合物嵌段在整个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从耐冲击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25~80质量%,更优选为30~50质量%。
(C)加氢嵌段共聚物中,至少1个苯乙烯嵌段链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5,000以上,更优选为20,000~50,000。进一步优选的是,所有的苯乙烯嵌段链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0以上。对(C)加氢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80,000以上,更优选为150,000~400,000。此处,对于数均分子量,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作为流动相,使用了四氢呋喃)测定,以已知分子量的聚苯乙烯校正并换算,由此能够算出该数均分子量。(C)加氢嵌段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C)加氢嵌段共聚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但相对于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1~20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3~1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3~8质量份。通过使加氢嵌段共聚物的含量为1质量份以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冲击强度。此外,通过使该含量为20质量份以下,不仅可以得到优异的耐冲击性,而且可以防止耐热老化后的耐冲击性保持率的降低。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含有(D)磷酸酯。通过含有(D)磷酸酯,能够提高阻燃性。对磷酸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通常用作(A)聚苯醚的阻燃剂的有机磷酸酯。这些之中,优选由下式(III)或式(IV)表示的缩合磷酸酯。缩合磷酸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Figure BDA0000056891030000111
式(III)和式(IV)中,Q1、Q2、Q3和Q4分别为取代基,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R7和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n表示1以上的整数,n1和n2各自独立地表示0~2的整数,m1、m2、m3和m4各自独立地表示0~3的整数。
由式(III)和式(IV)表示的缩合磷酸酯中,各n为1以上的整数,优选为1~3的整数。
这些之中,优选的是,式(III)中,m1、m2、m3、m4、n1和n2均为0、R7和R8为甲基的缩合磷酸酯,以及式(III)中,Q1、Q2、Q3、Q4、R7和R8均为甲基、n1和n2为0、m1、m2、m3和m4各自独立地为1~3的整数的缩合磷酸酯,n的范围为1~3。这些之中,特别更优选的是,在(D)成分中含有50质量%以上的n为1的磷酸酯。这些阻燃剂可以使用市售产品,例如,可以举出大八化学社制造的商品名“CR-741”、“CR733S”、“PX-200”等。作为磷酸酯,具体地说,特别优选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间苯二酚双(二(二甲苯基)磷酸酯)。
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D)磷酸酯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根据对连接结构体所期望的阻燃性等级而不同,但相对于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3~30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5~25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5~20质量份。如果磷酸酯的含量为3质量份以上,则能够得到充分的燃烧性。此外,如果该含量为30质量份以下,则不仅能够得到阻燃性,而且能够得到充分的耐热性,能够得到优异的物性平衡。
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含有(E)聚烯烃。通过含有聚烯烃,能够进一步提高耐热性。对(E)聚烯烃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线状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等。这些之中,从耐热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通常为非晶性或低结晶性共聚物。在这些共聚物中,在不影响其性能的范围内,也可以共聚有其他的单体。对乙烯、与丙烯、丁烯或辛烯的成分比例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共聚物中的丙烯、丁烯或辛烯的成分比例分别为5~50摩尔%的范围。这些聚烯烃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合用两种以上。
对于(E)聚烯烃,按照ASTM D-1238、在230℃的料筒温度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1~50g/10分钟,更优选为0.2~20g/10分钟。通过使(E)聚烯烃的MFR在上述数值范围内,能够提高与(C)成分的相容性。
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的(E)聚烯烃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从在(A)成分和(B)成分中的分散性的方面考虑,相对于上述(A)、(B)和(C)的总量100质量份,优选为0.5~5质量份的范围,更优选为0.1~3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5~2质量份。
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通过混合玻璃纤维、玻璃薄片、高岭土、滑石等无机填充剂、其他的纤维状增强剂等,能够得到流动性和耐热性更优异的高强度材料。此外,为了进一步赋予其他的特性,在不损害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中添加其他的添加剂。此处,作为其他的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增塑剂、抗氧化剂、各种稳定剂、抗静电剂、防粘剂、染料颜料、其他的树脂等。另外,通过混合现有公知的其他的阻燃剂和阻燃助剂,也能够进一步提高阻燃性。作为其他的阻燃剂和阻燃助剂,例如,可以举出含有结晶水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氢氧化物;硼酸锌化合物;锡酸锌化合物;二氧化硅、高岭土、滑石等无机硅化合物等。
对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使用适合于各情况的已知的制造方法即可,但是在使用聚苯醚粉体的情况下,优选在将双螺杆挤出机的机筒全长设定为100%时从机筒的上游侧起45~75%的长度设为未熔融混合区域。此处,未熔融混合区域是指,在抑制聚苯醚粉体的熔融,聚苯醚粉体完全没有熔融的状态下,一边与其他的原材料混合,一边向机筒的下游侧传送的区域。对未熔融混合区域长度相对于机筒全长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50~70%,更优选为60~70%。
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物性保持和生产稳定性等方面考虑,未熔融混合区域长度相对于上述机筒全长的比例优选为45%以上。从充分熔融混炼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方面、从确保真空脱气区域、确保自第2供给口起的添加区域的方面考虑,未熔融混合区域长度相对于上述机筒全长的比例优选为75%以下。
优选的是,对于未熔融混合区域的挤出螺杆,使用一根正向螺纹元件、二根正向螺纹元件等进料螺纹元件,形成剪切力难以施加、粉体成分的输送效率良好的螺杆构成。特别是,从提高粉体成分的输送效率的方面考虑,螺纹元件的长度(L)与螺杆直径(D)的比例(L/D)为1.0~3.0,优选使用一根正向螺纹元件、或者二根正向螺纹元件。
在未熔融混合区域之后,设置用于将聚苯醚粉体和其他的原材料充分混炼的熔融混炼区域。对熔融混炼区域长度与机筒全长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5~30%,更优选为8~20%。此处,熔融混炼区域是指,将捏合盘R(将3~7片盘以15~75度的错列角度组合的L/D为0.5~2.0的正向螺纹元件)、捏合盘N(将3~7片盘以90度的错列角度组合的L/D为0.5~2.0的中性螺纹元件)、捏合盘L(将3~7片盘以15~75度的错列角度组合的L/D为0.5~1.0的反向螺纹元件)、反向螺纹元件(L/D为0.5~1.0的二根反向螺纹元件)、SME螺纹(使正向螺纹带有切口而使混炼性良好的L/D为0.5~1.5的螺纹元件)、ZME螺纹(使反向螺纹带有切口而使混炼性提高的L/D为0.5~1.5的螺纹元件)等螺纹元件作为混炼树脂的螺纹元件,适当地纳入到螺杆构成中以进行混炼的区域。根据需要,熔融混炼区域也可以分割成2处以上进行设置。即使在2处以上设置熔融混炼区域的情况下,熔融混炼区域的全长与机筒全长的比例也优选为5~30%。对于在未熔融混合区域和熔融混炼区域以外的剩下的螺纹元件,优选使用L/D为0.5~3.0的二根正向螺纹元件等进料螺纹元件。
优选的是,在熔融混炼区域之后,设置真空脱气区域,该真空脱气区域用于从熔融的树脂中除去挥发成分、分解物。优选的是,真空脱气区域的螺杆使用二根正向螺纹等进料螺纹元件,以形成剪切力难以施加的螺杆构成。优选的是,真空脱气区域设置减压排气口,减压至-600mmHg以下。减压排气口可以在真空脱气区域中设置2处以上。进而,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第2供给口,添加阻燃剂、耐冲击改良剂、添加剂和无机填充剂等。对于第2供给口的螺纹,优选使用二根正向螺纹等进料螺纹元件。
对未熔融混合区域的机筒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设定为280℃以下。原料的第1供给口的机筒为水冷,更优选使该机筒长度内的最初的30%的机筒的温度为200℃以下。从熔融混炼区域至挤出机出口的机筒温度优选设定为240~330℃,更优选为250~300℃,进一步优选为260~290℃。通过将机筒温度设定为330℃以下,能够防止树脂的劣化。通过将机筒温度设定为240℃以上,能够适当地熔融聚苯醚粉体,能防止机械物性的降低,挤出时的扭矩不会过高,能够防止由过扭矩导致的挤出机停止的情况等。
对挤出机的螺杆转速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50~600rpm,更优选为200~500rpm,进一步优选为300~450rpm。通过使螺杆转速为150rpm以上,能够充分混炼聚苯醚粉体和其他的原材料。通过使螺杆转速为600rpm以下,能够抑制树脂温度的极度上升,能够防止挤出机的性能降低。
在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对从模头出口挤出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控制在小于380℃。通过使树脂温度为380℃以下,能够防止树脂的劣化、分解,能够防止机械物性、热暴露后的耐冲击性等的降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温度更优选为320~370℃,进一步优选为330~360℃。
为了将树脂温度控制在380℃以下,根据树脂组合物的量比及种类,适当地调整未熔融混合区域及熔融区域的长度、螺杆构成、机筒设定温度、螺杆转速等即可。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中,对供给(D)磷酸酯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
在磷酸酯为液体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将(A)聚苯醚的粉体、(B)苯乙烯系树脂、(C)加氢嵌段共聚物从位于挤出机的上游侧的第1原料供给口供给之后,从第1原料供给口的下游侧的第2原料供给口进行侧向进料。更优选的方法是,在(A)聚苯醚的粉体不发生熔融的未熔融混合区域设置第2原料供给口,从此处进行侧向进料。将磷酸酯从未熔融混合区域供给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聚苯醚不发生熔融的范围内,使用捏合盘R(将3~7片盘以15~75度的错列角度组合的L/D为1.0~1.5的正向螺纹元件),混合聚苯醚粉体和液态磷酸酯。
对液态磷酸酯进行侧向进料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齿轮泵、柱塞泵等,在挤出机的侧向从注入嘴进料。
在磷酸酯为固态的情况下,可以与其他的成分一起从位于挤出机的上游侧的第1供给口进行供给,也可以从设置在第1供给口的下游侧的供给口进行侧向进料。
作为连接结构体的常规制法,有注射成型、对厚板进行切削的成型等,但从大量生产性的方面考虑,优选注射成型。特别是,在制成接线盒的情况下,从耐冲击性、尺寸精度的方面考虑,优选选定如下的树脂填充浇口位置:注射成型中,熔融树脂从多个方向合流时发生的熔合线少、能够以在卡爪部、薄壁部等流动末端或难以流动的部分上压力也被充分施加的状态进行填充。此外,从防水性、在太阳能发电模块上安装的方面考虑,优选制成难以产生有损于连接结构体的表面平滑性、尺寸精度的收缩或翘曲的形状,以确保与接插件其他的部件的扣合、接合。
在制成接插件的情况下,与接线盒同样,作为制法,优选为注射成型,从耐冲击性、尺寸精度的方面考虑,优选实施了少的熔接、实施了树脂填充浇口位置适当选定的结构、制法,特别是从确保防水性、绝缘性的方面考虑,优选难以产生翘曲、收缩的形状。
实施例
下面,基于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例。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中所使用的材料如下。
(A)聚苯醚(PPE)粉体
在30℃、三氯甲烷溶液中测定的比浓粘度为0.48dL/g的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
(B)苯乙烯系树脂
(B-1)聚苯乙烯(GPPS)
聚苯乙烯:PS Japan社制造,商品名为“685”
(B-2)橡胶增强聚苯乙烯(HIPS)
高抗冲聚苯乙烯:PS Japan社制造,商品名为“H9405”
(C)加氢嵌段共聚物
具有2个数均分子量为41,000的苯乙烯嵌段链、1,2-乙烯基结构占33%的S-B-S-B结构、苯乙烯聚合物嵌段为33质量%、丁二烯单元的氢化率为99%、数均分子量为约250,000的加氢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D)磷酸酯
缩合磷酸酯:大八化学社制造,商品名为“CR-741”
(E)聚烯烃
低密度聚乙烯:旭化成化学社制造,商品名为“M2004”
(F)热稳定剂
(F-1)受阻酚系热稳定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制造,商品名为“IRGANOX565”
(F-2)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ADEKA社制造,商品名为“PEP36”
(F-3)磷系热稳定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社制造,商品名为“IRGFOS 168”
(G)聚碳酸酯树脂: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社制造,商品名为“NOVAREX7025R”
(H)复合橡胶系接枝共聚物:MITSUBISHI RAYON社制造,商品名为“MetablenSRK 200”
(I)聚苯硫醚树脂:熔融粘度(使用流动试验仪,在300℃、负荷为2MPa、L/D=10/1的条件下,保持6分钟后测定的值)为500泊、利用二氯甲烷的提取量为0.4重量%、-SX基量为29μmol/g的具有直链状结构的聚苯硫醚。
(J)纤维状增强填充剂:日本板硝子社制造,商品名为“RES03-TPO15”
(K)冲击改良剂:住友化学社制造,商品名为“ボンドフア一スト2C”
<实施例1>
在表1记载的挤出条件下,得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所使用的材料如下。
(A)聚苯醚(PPE)粉体:87质量份
在30℃、三氯甲烷溶液中测定的比浓粘度为0.48dL/g的聚-2,6-二甲基-1,4-亚苯基醚。
(B-1)聚苯乙烯(GPPS):7质量份
聚苯乙烯:PS Japan社制造,商品名为“685”。
(C)加氢嵌段共聚物:6质量份
具有2个数均分子量为约41,000的苯乙烯嵌段链、1,2-乙烯基结构占33%的S-B-S-B结构、苯乙烯聚合物嵌段为33质量%、丁二烯单元的氢化率为99%、数均分子量为约250,000的加氢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D)磷酸酯:14质量份
缩合磷酸酯:大八化学社制造,商品名为“CR-741”
(E)聚烯烃:0.1质量份
低密度聚乙烯:旭化成化学社制造,商品名为“M2004”
(F-1)“IRGANOX565”:0.6质量份
受阻酚系热稳定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社制造,商品名为“IRGANOX565”
(F-2)“PEP36”:0.6质量份
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ADEKA社制造,商品名为“PEP36”
使用螺杆直径为58mm、13个机筒的带有减压排气口的双螺杆挤出机(“ZSK58MC”,德国Werner&Pfleiderer社制造),对由上述的材料构成的组合物进行熔融混炼时,从相对于挤出机的流动方向位于上游侧的机筒1的第1供给口供给(A)聚苯醚粉体、(B-1)聚苯乙烯、(C)加氢嵌段共聚物、(E)聚烯烃、(F-1)“IRGANOX565”、(F-2)“PEP36”之后,从位于第1供给口的下游侧的第2供给口使用齿轮泵经位于挤出机的侧向的注入嘴供给(D)磷酸酯,进行挤出。将挤出的线料冷却、切断而得到树脂组合物颗粒。由该树脂组合物颗粒制作试验片,对各物性进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挤出机的螺杆构成如下:将机筒全长的65%设定为未熔融混合区域,并将剩余的机筒长35%之中的12%设定为熔融混炼区域。将真空脱气区域设置在机筒11上,以-670mmHg减压脱气,将供给磷酸酯的第2供给口设置在机筒12上,机筒设定温度为,机筒1:水冷、机筒2:100℃、机筒3:150℃、机筒4、5:200℃、机筒6:250℃、机筒7~10:280℃、机筒11~13:270℃、模头:320℃,并在螺杆转速为400rpm、吐出量为300kg/hr的条件下,进行挤出。在未熔融混合区域,使用一根正向螺纹(L/D=1.0)和二根正向螺纹。在熔融混炼区域,将捏合盘R(将5片盘以45度的错列角度组合的L/D=1.0的正向螺纹元件)、捏合盘N(将5片盘以90度的错列角度组合的L/D=1.0的中性螺纹元件)、和反向螺纹元件(L/D=0.52的二根反向螺纹元件)组合使用。在真空脱气区域和磷酸酯的供给口之间,使用反向螺纹(L/D=0.52的二根反向螺纹元件),供给磷酸酯后,使用捏合盘R(L/D=1.0)、SME螺纹(L/D=0.69)。未熔融区域和熔融区域的长度%是指螺杆构成,如表1所示,通过改变螺杆构成,能够调整未熔融区域和熔融区域的长度的比例(%)。
(采用耐热老化测定的RTI)
将按照ASTM D1822制作的厚度为1.5mm的拉伸冲击试验片放置在分别设定为160℃、150℃、140℃、130℃、120℃的空气循环烘箱内,按照相同标准,测定拉伸冲击强度达到初期值的50%时的老化时间。此外,作为标准样品,使用“ザイロン(TM)SZ800”。对于标准样品,对在150℃、140℃、130℃、120℃下、拉伸冲击的初期值达到50%的时间进行作图,求出外推至UL 746B中所规定的已知的RTI(110℃)的老化时间下的温度,将其作为RTI。
(低温却贝冲击)
按照作为却贝冲击试验标准的ISO179/1eA进行测定。使用安田精机社制造的却贝冲击试验机“258-PLA”,在-40℃的环境下进行测定。
(低温落镖冲击试验)
使用ROSAND社制造的IFW落锤式冲击试验机“5H.V.”,对在-40℃的恒温槽中静置5小时后的注射成型的试验片(长度70mm×宽度70mm,厚度为1mm)进行测定。将试验片用直径为50mm的圆筒夹持固定,从1.9m的高度,向平板中央垂直落下直径为10mm、重量为3.2kg的锤子,并测定其破坏能量。
(耐湿性评价)
对注射成型的试验片(长度70mm×宽度70mm,厚度为3mm)在90℃的饱和湿度环境下静置500小时前后分别进行落镖冲击试验,并评价其保持率。首先,与低温落镖冲击试验同样地对静置前的试验片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进行测定。接着,使用高压锅(Kyosin Engineering社制造)形成90℃的饱和湿度环境,在该高压锅中静置上述试验片500小时。其后,在与低温落镖冲击试验相同的条件下,测定静置后的试验片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进而,计算出静置后的试验片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相对于静置前的试验片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的比例(保持率,%)。
(盒子评价)
通过注射成型,得到在顶面上形成有一处侧向浇口(サイドゲ一ト)(5mm×1mm)的盒状(高度10mm×宽度70mm×长度110mm,壁厚为2mm)的成型品。使用高压锅(Kyosin Engineering社制造)形成120℃、饱和湿度的环境,在该高压锅中静置上述成型品100小时。其后,测定成型品的尺寸和落镖冲击强度。关于尺寸,测定静置前后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将任一种的尺寸变化率小于1%的情况评价为“A”,将尺寸变化率为1~5%的情况评价为“B”,将尺寸变化率大于5%的情况评价为“C”。关于低温落镖冲击试验,使用薄膜冲击试验机(东洋精机制作所社制造),在-40℃下,将3J的能量给予直径为13mm的铁制锤子,冲击上述成型品的顶面以进行试验。在相同的条件下,对3个样品进行试验,评价各自的破坏形态。将3个样品全部发生变形、或者产生的裂纹并未贯通的情况评价为“A”,将在3个样品之中即使一个样品发生裂纹贯通的情况评价为“B”,将3个样品全部发生裂纹贯通的情况评价为“C”。
<实施例2~5>
如表2所示进行混合,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颗粒,测试其物性。
<实施例6>
如表2所示进行混合,使用温度设定为260℃、螺杆转速设定为150rpm的双螺杆挤出机(ZSK-40;WERNER&PFLEIDERER社制造,德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颗粒,测试其物性。
<实施例7>
如表2所示进行混合,使用温度设定为300℃、螺杆转速设定为500rpm的双螺杆挤出机(ZSK-40:WERNER&PFLEIDERE社制造),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颗粒,测试其物性。
<比较例1、2>
如表3所示进行混合,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颗粒,测试其物性。
<比较例3>
使用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社制造的“LEXAN(R)940”作为试验片以进行试验。
<比较例4>
使用旭化成化学社制造的“ザイロン(TM)540Z”作为试验片以进行试验。
<参考例>
使用旭化成化学社制造的“ザイロン(TM)SZ800”作为试验片,实施老化后的拉伸冲击试验。
各实施例、各比较例和参考例的制造条件及其物性的评价结果列于表2和表3。
[表1]
表1的螺杆构成中所使用的简写符号如下。
空白:1根进料和2根进料的组合
R:正向捏合盘(L/D=1.0)
N:中性捏合盘(L/D=1.0)
L:反向捏合盘(L/D=0.52)
反:反向螺纹(L/D=0.52)
S:SME螺纹(L/D=0.69)
机筒9、10依次使用2个正向捏合盘、1个中性捏合盘、1个反向捏合盘。机筒13依次使用1个正向捏合盘、2个SME螺纹。
Figure BDA0000056891030000221
由以上可知,根据本实施例,本实施方式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即使进行了薄壁化、小型化,长期耐热性也优异,并且耐低温冲击性也优异。
本申请基于2008年10月24日向日本国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08-274459号),将其内容以参考的形式引入本说明书。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能够适合作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盖、接插件等使用。
符号说明
1、2连接结构体
10主体
12盖
102太阳能发电模块的与电缆连接的连接部
104与外部连接电缆连接的连接部
20第1接插件
22第2接插件
202、222接插部
204连接端子
206闭锁部
208、228电缆
224嵌合孔
226闭锁接受部

Claims (9)

1.一种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是至少中继太阳能发电模块和用于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的电缆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
该连接结构体含有如下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长期耐热性的指数,厚度为1.5mm时的拉伸冲击强度的额定温度(RTI:相对热指数)为115℃以上,并且,-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6.5kJ/m2以上,
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的平均壁厚为3mm以下,且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选自由聚苯醚、聚碳酸酯和聚苯硫醚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聚苯醚、(B)苯乙烯系树脂和(C)加氢嵌段共聚物,
在所述(A)、所述(B)和所述(C)的总量100质量份中,
所述(A)的含量为65质量份~98质量份,
所述(B)的含量为1质量份~25质量份,
所述(C)的含量为1质量份~20质量份,
所述(C)加氢嵌段共聚物是至少将苯乙烯和二烯化合物共聚得到的嵌段共聚物进行加氢得到的加氢嵌段共聚物,其中源自二烯化合物的不饱和键的加氢率为95%以上,并且苯乙烯聚合物嵌段在所述(C)加氢嵌段共聚物中所占的比例为30质量%~50质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所述额定温度为120℃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却贝冲击强度为7.5kJ/m2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1mm厚平板的落镖冲击强度为3.0J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在90℃、饱和水蒸气环境下静置500小时后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3mm厚平板的落镖冲击强度相对于所述静置前的所述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40℃时的落镖冲击强度的保持率为70%以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线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该连接结构体的平均壁厚为1mm以上且2.5mm以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用接插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其中,该连接结构体的平均壁厚为0.5mm以上且2.5mm以下。
CN200980142098.1A 2008-10-24 2009-10-22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Active CN1021970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4459 2008-10-24
JP2008274459 2008-10-24
PCT/JP2009/005572 WO2010047122A1 (ja) 2008-10-24 2009-10-22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7094A CN102197094A (zh) 2011-09-21
CN102197094B true CN102197094B (zh) 2014-07-02

Family

ID=42119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2098.1A Active CN102197094B (zh) 2008-10-24 2009-10-22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284452B2 (zh)
EP (1) EP2360210B1 (zh)
JP (1) JP2010123933A (zh)
KR (1) KR101223838B1 (zh)
CN (1) CN102197094B (zh)
BR (1) BRPI0919730B1 (zh)
TW (1) TWI461483B (zh)
WO (1) WO20100471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04207A (ja) * 2010-06-15 2012-01-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JP5761645B2 (ja) * 2010-09-16 2015-08-1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JP5472128B2 (ja) * 2011-01-13 2014-04-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JP5472134B2 (ja) * 2011-01-20 2014-04-1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EP2677552B1 (en) * 2011-02-14 2018-01-17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solar power generation module
US8653167B2 (en) * 2011-05-26 2014-02-18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Molding composition for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es and connectors
US9187640B2 (en) 2011-06-20 2015-11-17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Polyphenylene ether-based resin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130030096A1 (en) * 2011-07-25 2013-01-31 Christian Lietzau Flame retardant poly(arylene ether)-polysiloxane block copolymer composition and article
JP5840482B2 (ja) * 2011-12-26 2016-01-06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絶縁樹脂成形体
EP2854492B1 (en) 2012-05-22 2017-08-16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strength of plate-like section and substantially cuboid member
US9866168B2 (en) 2013-04-12 2018-01-09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s having junction box supporting flaps
US9735728B2 (en) * 2013-04-12 2017-08-15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lexible module connectors of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s
US10553739B1 (en) * 2013-06-03 2020-02-04 Shoals Technologies Group, Llc Photovoltaic in line fus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ntegral fuse
JP6328664B2 (ja) * 2013-12-27 2018-05-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JP6908083B2 (ja) * 2014-07-14 2021-07-2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体
JP2016110796A (ja) * 2014-12-04 2016-06-20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供受給電部品
CN107567480B (zh) 2015-04-27 2018-10-09 沙特基础工业全球技术有限公司 聚(亚苯基醚)组合物及制品
CN106301205B (zh) * 2015-05-29 2019-01-11 江苏银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双玻太阳能光电板接线盒用工装
JP6020703B2 (ja) * 2015-12-03 2016-11-02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構造体
KR102459767B1 (ko) * 2016-12-28 2022-10-26 사빅 글로벌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폴리페닐렌 및 아릴 살리실레이트를 포함하는 시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EP3436265B1 (en) 2016-12-28 2020-05-27 SABIC Global Technologies B.V. Multilayer sheets including polyphenylene and polypropylene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reof
US10425035B2 (en) 2017-09-15 2019-09-24 Miasolé Hi-Tech Corp. Module connector for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
JP7280133B2 (ja) * 2019-07-17 2023-05-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2A (zh) * 1993-08-18 1995-05-31 通用电气公司 含有聚苯醚树脂和多嵌段共聚物共混物的热塑性组合物
CN1605601A (zh) * 2003-12-05 2005-04-13 吴全德 一种高性能聚苯醚组合物及其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23322B2 (ja) 1987-06-01 1996-08-07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テル共重合体
JPH051253A (ja) 1991-06-24 1993-01-08 Taniguchi Ink Seizo Kk 印刷インキ
JPH0657128A (ja) 1992-08-06 1994-03-01 Asahi Chem Ind Co Ltd 低温の耐衝撃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
JPH0748506A (ja) * 1993-08-05 1995-02-21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耐候性樹脂組成物
JPH10270734A (ja) 1997-03-27 1998-10-09 Canon Inc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H10316847A (ja) 1997-05-19 1998-12-02 Asahi Chem Ind Co Ltd 耐熱ic部材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体
JP3592036B2 (ja) 1997-05-28 2004-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端子取り出し箱
JP2003008042A (ja) 2001-06-18 2003-01-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接続方法
WO2003025064A1 (fr) 2001-09-14 2003-03-27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d'ether de polyphenylene
JP4234683B2 (ja) * 2002-12-26 2009-03-04 ポリ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40173373A1 (en) * 2003-03-07 2004-09-09 Wentworth Stuart Hazard Locking device for male/female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s
JP2005072395A (ja) 2003-08-26 2005-03-17 Kyocera Corp 太陽光発電装置
EP1758176A4 (en) 2004-05-25 2007-08-01 Kitani Electric Co Ltd CONNECTION BOX FOR A SOLAR CELL MODULE
JP5073213B2 (ja) 2005-03-23 2012-11-14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電線被覆用材料
EP1979403B1 (en) * 2006-01-27 2009-12-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rticles derived from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modified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bt) random copolymers derived from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JP5150124B2 (ja) 2007-03-30 2013-02-20 行田電線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JP5196630B2 (ja) 2007-04-26 2013-05-15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ポリフェニレンエーテル系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WO2009143162A1 (en) * 2008-05-19 2009-11-26 Powermount Systems Inc. Photovoltaic mounting system with locking connectors, adjustable rail height and hinge loc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2A (zh) * 1993-08-18 1995-05-31 通用电气公司 含有聚苯醚树脂和多嵌段共聚物共混物的热塑性组合物
CN1605601A (zh) * 2003-12-05 2005-04-13 吴全德 一种高性能聚苯醚组合物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60210A1 (en) 2011-08-24
TW201024375A (en) 2010-07-01
US9284452B2 (en) 2016-03-15
KR20110060948A (ko) 2011-06-08
US20110232963A1 (en) 2011-09-29
JP2010123933A (ja) 2010-06-03
CN102197094A (zh) 2011-09-21
BRPI0919730B1 (pt) 2019-07-02
TWI461483B (zh) 2014-11-21
BRPI0919730A2 (pt) 2019-01-08
WO2010047122A1 (ja) 2010-04-29
EP2360210B1 (en) 2015-12-23
KR101223838B1 (ko) 2013-01-17
EP2360210A4 (en) 2014-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7094B (zh)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CN103108917B (zh) 聚苯醚系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
US7173090B2 (en) Polyphen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
US9074096B2 (en) Polyphenylene sulfid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ing comprising same
CN103348494B (zh) 太阳能发电模块用连接结构体
CN105340024B (zh) 具备绝缘树脂成型体的电气部件以及阻燃性的稳定化方法
US9783675B2 (en)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CN103619953A (zh) 聚苯醚系树脂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JP5840482B2 (ja) 絶縁樹脂成形体
TWI643903B (zh) 樹脂組合物、樹脂組合物之製造方法及成形體
CN105164205B (zh) 聚(亚苯基醚)组合物及制品
CN103562314A (zh) 用于光伏接线盒和光伏转接连接器的模塑组合物
CN107892807A (zh) 阻燃性树脂组合物
CN112391024A (zh) 一种充电电缆用抗开裂型tpe护套料及其制备与应用
US7153906B2 (en) Resin composition for a battery case for secondary battery
JP2016110796A (ja) 供受給電部品
CN116102807A (zh) 一种耐腐蚀线缆护套材料及线缆
JP2018061333A (ja) 太陽光発電用端子ボックス、太陽電池
JP2000058007A (ja) 密閉型二次電池用電槽
JP2012167135A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止水材用樹脂組成物
TWI750662B (zh) 配線零件
CN109912957A (zh) 树脂组合物、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成型体
JP2022083843A (ja) 配線部品
US20210024730A1 (en) Relay box housing and relay box
CN116355350A (zh) 一种高韧无卤阻燃abs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sahi Kasei Kogyo K. K.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Kasei Chemical K.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