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5215B - 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5215B
CN102165215B CN200980137938.5A CN200980137938A CN102165215B CN 102165215 B CN102165215 B CN 102165215B CN 200980137938 A CN200980137938 A CN 200980137938A CN 102165215 B CN102165215 B CN 102165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mentioned
installation component
isolation mounting
inj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79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5215A (zh
Inventor
植木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log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65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5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5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5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3/0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 F16F13/04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 F16F13/06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08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 F16F13/10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 F16F13/103Units comprising springs of the non-fluid type as well a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fluid springs comprising both a plastics spring and a damper, e.g. a friction damper the damper being a fluid damper, e.g. the plastics spring not forming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plastics spring form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wall of the fluid chamber of the damper the wall being at least in part formed by a flexible membrane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assembly,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30/00Purpose; Design features
    • F16F2230/06Fluid filling or dis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609Spring making
    • Y10T29/49615Resilient shock or vibration absorber ut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隔振装置(10)的制造方法,在向隔振装置主体(21)上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封入混合液的封入工序中,在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设定为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中(L2)的、蒸气压较低的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后,将第一液体(L1)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而使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上升,然后,将第二液体(L2)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将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多种液体的混合液封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时,能够在抑制空气积存情况的发生的同时,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封入。

Description

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例如汽车、产业机械等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该隔振装置用于吸收和衰减发动机等的振动发生部的振动。 
本申请基于2008年10月28日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08-276460号要求优先权,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纳入本说明书。 
背景技术
作为该种隔振装置,以往公知有如下结构,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一方相连结;第二安装构件,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另一方相连结;橡胶弹性体,其用于弹性连结上述两安装构件,并且用于闭塞第一安装构件的轴向一侧的开口部;隔膜,其用于闭塞第一安装构件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部;分隔构件,其用于将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划分为主液室和副液室,该主液室将橡胶弹性体作为隔壁的一部分,该副液室将隔膜作为隔壁的一部分;在分隔构件的外周面侧和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周面侧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主液室和副液室的节流孔通路。 
近年来,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提出了一种在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封入有含有多种液体的混合液的隔振装置。 
作为上述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考虑有如下方法:首先,形成第一安装构件和第二安装构件借助橡胶弹性体连结后而成的主体橡胶构件。然后,在该主体橡胶构件上组装间隔构件和 隔膜,以将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划分成主液室和副液室且将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密闭。然后,对该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进行排气使其形成负压,利用由该负压产生的吸引力将混合液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而形成隔振装置。 
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第286070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中,在上述多种液体的蒸气压互不相同的情况下,在向负压化了的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注入混合液时,有可能会导致多种液体中的至少蒸气压最高的液体发生气化。若发生这样的气化,则不仅难以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地注入,而且,在第一安装构件内的混合液中会残存有空气(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一种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将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多种液体的混合液封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时,能够在抑制空气积存的发生的同时,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封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隔振装置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一方相连结;第二安装构件,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另一方相连结;橡胶弹性体,其用于弹性连结上述两安装构件;间隔构件,其用于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划分为主液室和副液室,该主液室将上述橡胶弹性体作为隔壁的一部分且随着该橡胶弹性体的变形而改变内容积,该副液室的隔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变形,在 上述间隔构件的外周面侧和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周面侧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主液室和副液室的节流孔通路,并且在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封入有至少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混合液,具有如下工序:主体橡胶构件形成工序:形成主体橡胶构件,该主体橡胶构件是通过利用橡胶弹性体将上述两安装构件连结而形成的;隔振装置主体形成工序,在上述主体橡胶构件上至少组装上述间隔构件,以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密闭,且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划分成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从而形成隔振装置主体;封入工序,将上述混合液封入到该隔振装置主体上的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从而形成隔振装置;该封入工序是在将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设定为上述第一液体和上述第二液体中的、蒸气压较低的上述第一液体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后,将上述第一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而使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上升,然后,将上述第二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在进行封入工序时,是在将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设定为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中的、蒸气压较低的第一液体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后,将第一液体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因此,能够防止第一液体在进行该注入时发生气化。 
而且,由于该第一液体的注入,残存在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中的稀薄的空气会被压缩从而使该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上升,因此,之后,在将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中的、蒸气压较高的第二液体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时,能够抑制该第二液体发生气化。 
另外,在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例如互不相溶且难以使上述两液体均匀地分散的情况下,若将两液体一起作为混合液而直 接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则恐怕很难将两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注入。但是,若像本发明那样,在将第一液体注入后再将第二液体注入,则能够像上述那样地抑制第二液体发生气化,并且能够相应地防止发生上述的那样问题。 
由上,在将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多种液体的混合液封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时,能够在抑制空气堆积情况的发生的同时,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封入。 
另外,也可以将第一液体注入时的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较高地设置为第一液体的蒸气压的例如2倍~3倍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在将第一液体注入时,能够可靠地防止该液体发生气化。 
在此,上述封入工序也可以是,将上述第一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直至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变为上述第二液体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为止。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将第一液体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直至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变为第二液体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为止,因此,在将第二液体注入时,能够防止该第二液体发生气化。 
另外,上述封入工序也可以是,将上述第一液体比上述第二液体更多地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 
此外,上述封入工序也可以是,将60重量%以上99.9重量%以下的上述第一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且将0.1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的上述第二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一液体的注入量多于第二液体的注 入量,所以在将第一液体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时,能够十分容易地将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提高至至少使第二液体难以气化的程度,从而能够使上述的作用效果可靠地奏效。 
另外,上述第一液体也可以含有乙二醇和丙二醇,或者为乙二醇单体,上述第二液体也可以为硅油、氟油或者水。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上述左右效果可靠地奏效。 
根据本发明,在将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多种液体的混合液封入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时,能够在抑制空气积存情况的发生的同时,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封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实施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而表示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封入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而表示的隔振装置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和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隔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隔振装置1包括: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一方相连结;第二安装构件,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另一方相连结;橡胶弹性体13,其用于弹性连结上述两安装构件11、12;分隔构件16,其用于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划分为后述的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 
另外,上述各构件分别形成为俯视圆形状或者圆环形状, 并且与共用轴线同轴配置。下面将该共用轴线称为中心轴线O。 
此外,在将该隔振装置10安装于例如汽车的情况下,将第二安装构件12连结在作为振动发生部的发动机上,另一方面,借助未图示的托架等将第一安装构件11连结在作为振动接受部的车体上,从而能够抑制发动机的振动传达至车体。 
第二安装构件12形成为柱状,并且配置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一端开口部。橡胶弹性体13与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一端开口部和第二安装构件12的外周面相粘接,并自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一端侧将第一安装部11的内部闭塞。而且,在第二安装部12的一端面上形成有内螺纹部。另外,第二安装构件12的轴向的一端部比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一端开口面更向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外方突出。此外,在第一安装部11中,橡胶弹性体13的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另一端部所位于的部分是在整周连续延伸的环状凹部11a。另外,对于环状凹部11a,第一安装部11的内周面朝其径向内部形成为凸状,且第一安装构件11的外周面朝其径向内部形成为凹状。 
在第一安装构件11上的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另一端开口部处配置有隔膜19。该隔膜19俯视呈圆形,并且,包括隔膜橡胶19b和环板19a,该隔膜橡胶19b为朝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另一端开口的倒碗状,隔膜橡胶19b的外周缘部在整周硫化并粘接于环板19a的内周面。而且,通过将该环板19a嵌合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上述另一端开口部内,从而隔膜橡胶19b自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的另一端侧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闭塞。 
在以上的结构中,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中的位于隔膜橡胶19b和橡胶弹性体13之间的部分被上述隔膜橡胶19b和橡胶 弹性体13以液密方式闭塞,形成为后述填充有混合液L的液室。而且,该液室被分隔构件16划分成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该主液室14将橡胶弹性体13作为隔壁的一部分,且随着该橡胶弹性体13的变形其内容积改变,该副液室15将隔膜橡胶19b作为隔壁的一部分,且随着该隔膜橡胶19b的变形其内容积改变。 
在间隔板16的外周面侧和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侧之间形成有沿第一安装构件11的周向延伸的节流孔(orifice)通路24。在图示的例中,间隔构件16包括形成为圆环状的间隔构件主体16b和由橡胶材料形成为圆板状,且外周缘部在整周与间隔构件主体16b的内周面硫化粘接的隔板(membrane)16a。在间隔构件16b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周槽,该周槽即为上述节流孔通路24b。该节流孔通路24被自间隔构件主体16b的径向外侧包覆于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的橡胶膜18闭塞。 
橡胶膜18与橡胶弹性体13一体地形成。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遍及整个区域地被橡胶弹性体13和橡胶膜18覆盖。另外,对于间隔构件16,间隔构件主体16b的外周缘部在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上被第一安装构件11的环状凹部11a和隔膜19的环板19a夹持而被固定。此外,该隔振装置10是以使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上侧且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下侧的方式安装的压缩式。另外,在该隔振装置10中形成有贯穿第一安装构件11和橡胶膜18并于节流孔通路24开口的贯通孔10b,在该贯通孔10b上嵌装有铆钉10a。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混合液L至少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低于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且在混合液L中含有的重量较大。而且,第二液体L2至少在-30℃以上10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其蒸气 压高于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例如,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是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的2倍以上。 
作为上述那样的第一液体L1,可列举含有例如乙二醇和丙二醇的液体,或者乙二醇单体。作为第二液体L2,例如可列举硅油、氟油或者水等。另外,混合液L含有60重量%以上99.9重量%以下的第一液体L1、0.1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的第二液体L2。优选的是,混合液L含有80重量%以上99重量%以下的第一液体L1、1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的第二液体L2。另外,第二液体L2的粘度低于第一液体L1的粘度。另外,例如混合液L中含有80cc~200cc的第一液体L1、0.5cc~5cc的第二液体L2。 
另外,对于混合液L,即使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互不相溶,但至少当因路面的凹凸等引起的较大的振动(荷重)被输入该隔振装置10时,则在第一液体L1中,形成为第二液体L2在相对于第一液体L1分离的状态下分散到许多部位的状态。 
接下来,对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隔振装置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进行用于形成主体橡胶构件17的主体橡胶构件形成工序,该主体橡胶构件17是利用橡胶弹性体13将第一安装构件11和第二安装构件12连结而形成的。 
若详细说明主体橡胶构件形成工序,首先,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和第二安装构件12的外周面分别实施粘接基底处理,然后将上述两安装构件11、12分别配置在未图示的模具内。接着,向该模具内注射未硫化橡胶,从而一体地形成橡胶弹性体13的成形体和橡胶膜18的成形体,然后将橡胶弹性体13的成形体和橡胶膜18的成形体加热并硫化,从而一体地形成橡 胶弹性体13和橡胶膜18。这时,橡胶弹性体13与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和第二安装构件12的外周面相粘接,并且橡胶膜18与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周面相粘接,从而形成主体橡胶构件20。而且,在第一安装构件11和橡胶膜18中穿设有上述贯通孔10b。 
然后,进行用于形成间隔构件16的间隔构件形成工序,该间隔构件16在圆环状的间隔构件主体16b的内侧设置有隔板16a。 
若详细说明间隔构件形成工序,在间隔构件主体16b的内周面上实施粘接基底处理后,将该间隔构件主体16b配置在用于形成隔板16a的未图示的模具内。接着,向该模具内注射未硫化橡胶而形成隔板16a的成形体,然后将隔板16a的成形体加热并硫化,从而形成隔板16a。这时,隔板16a的外周缘部与间隔构件主体16b的内周面相粘接而形成间隔构件16。 
然后,进行用于形成隔膜19的隔膜形成工序,该隔膜19在环板19a的内侧设置有隔膜橡胶19b。 
若详细说明隔膜形成工序,在环板19a的内周面上实施粘接基底处理后,将该环板19a配置在用于形成隔膜橡胶19b的未图示的模具内。接着,向该模具内注射未硫化橡胶而形成隔膜橡胶19b的成形体后,将隔膜橡胶19b的成形体加热并硫化,从而形成隔膜橡胶19b。这时,隔膜橡胶19b的外周缘部与环板19a的内周面相粘接,从而形成隔膜19。 
接着进行用于将间隔构件16和隔膜19组装到主体橡胶构件17而形成隔振装置主体21的、隔振装置主体的形成工序。 
若详细说明隔振装置主体的形成工序,首先,使间隔构件16的间隔构件主体16b嵌合于主体橡胶构件17的第一安装构件 11内,从而将间隔构件16组装到主体橡胶构件17。由此,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被划分成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这时,间隔构件16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设置在穿设于第一安装构件11和橡胶膜18中的上述贯通孔10b向间隔构件主体16b的节流孔通路24开口的位置。 
接着,通过使隔膜19的环板19a与主体橡胶构件17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另一端开口部内相嵌合后,使第一安装构件11的另一端侧的端部遍及全周地向其径向内侧弯曲,而将隔膜19组装到主体橡胶构件17上。这时,间隔构件16的间隔构件主体16b被第一安装构件11的环状凹部11a和隔膜19的环板19a夹持在上述中心轴线O方向上。 
利用上述方法形成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封入混合液L之前的隔振装置主体21。 
接着,进行向隔振装置主体21中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封入混合液L的封入工序。 
首先,说明在该封入工序中所采用的封入装置30。 
如图1所示,在该封入装置30中具有:填充有第一液体L1的第一箱体31、填充有第二液体L2的第二箱体32、与第一箱体31相连接且与该第一箱体31内相连通的第一供液管33、与第二箱体32相连接且与该第二箱体32内相连通的第二供液管34、连接有该供液管33、34的三通阀35、与三通阀35相连接且前端侧是注入喷嘴36a的共用供液管36、真空泵37、与真空泵37相连接且前端侧是吸入喷嘴38a的吸气管38、设在吸气管38的中途位置的吸气阀40、在吸气管38上夹着吸气阀40并设在与真空泵37侧相反一侧上的压力计39、设置在吸入喷嘴38a的外周侧的密封构件42、根据来自真空泵37和压力计39的各输出信号使三 通阀35和吸气阀40分别工作的控制装置41。 
共用供液管36的注入喷嘴36a设置在吸气管38的吸入喷嘴38a内。 
密封构件42包括:形成为环状并且在中央部形成有凹陷部的台座42a、安装于台座42a的凹陷部的O型密封圈42b。在台座42a和O型密封圈42b中贯穿设置有注入喷嘴36a和吸入喷嘴38a。 
形成于隔振装置主体21上的上述贯通孔10b的内径大于O型密封圈42b的内径且小于O型密封圈的外径。因此,在将吸入喷嘴38a和注入喷嘴36b插入到隔振装置主体21的贯通孔10b内时,该贯通孔10b会被密封构件42密闭。 
接着,对于采用了以上述方式构成的封入装置30的封入工序进行说明。 
首先,将吸入喷嘴38a和注入喷嘴36b插入到隔振装置主体21的贯通孔10b内,在用密封构件42将该贯通孔10b密闭后驱动真空泵27。这时,自真空泵37向控制装置41输出信号,接收到该输出信号的控制装置41向吸气阀40输出控制信号,使该阀40打开。由此,自吸气管38的吸入喷嘴38a经由上述贯通孔10b,将隔振装置主体21中的第一安装部11的内部、换言之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包括节流孔通路24,以下相同)的气体(空气)排出,从而使上述两液室14、15的内压变为比大气压(101325Pa)低的压力,即变为负压。 
然后,利用压力计39,在确认两液室14、15的内压变为上述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中的、蒸气压较低的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以上,优选变为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的例如2倍~3倍左右高的预先设定的负压值时,自该压力计39向控制装置41输 出信号,接收到该输出信号的控制装置41将控制信号输出给吸气阀40和三通阀35,在切断吸气管38、第二箱体32及第二供液管34与共用供液管36之间的连通的状态下,使第一箱体31和第一供液管33与共用供液管36相连通,并且使内置的定时器(timer)工作。 
这时,第一箱体31内和第一供液管33内的第一液体L被施加有由两液室14、15的负压而引起的吸引力和由第一箱体31内的第一液体L1的重量所产生的液压而引起的加压力。由此,第一箱体31内和第一供液管33内的第一液体L1经由共用供液管36的注入喷嘴36a而自上述贯通孔10b注入到两液室14、15内。 
这时,由于残存在两液室14、15内的稀薄的空气被注入的第一液体L1压缩,从而该两液室14、15的内压上升。 
而且,在控制装置41的定时器计时到预定的时间时,即第一液体L1的期望的量被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时,在本实施方式中,两液室14、15的内压变为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时,自该控制装置41向三通阀35输出控制信号。利用该控制信号切断第一箱体31和第一供液管33与共用供液管36之间的连通,且使第二箱体32和第二供液管34与共用供液管36相连通,并且使上述定时器重新工作。这时,与上述相同地第二箱体32内和第二供液管34内的第二液体L2被施加吸引力和加压力,从而经由共用供液管36的注入喷嘴36a自上述贯通孔10b将该液体L2注入到两液室14、15内。 
此外,在控制装置41的定时器计时到预先指定的时间时,即第二液体L2的期望的量被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而使两液室14、15内被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充满时,自该控制装置 41向三通阀35输出控制信号。在维持第一箱体31和第一供液管33与共用供液管36之间的切断的状态下,切断第二箱体32和第二供液管34与共用供液管36之间的连通,从而使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向两液室14、15的注入停止。 
然后,将吸入喷嘴38a和注入喷嘴36a自上述贯通孔10b拔出,且将铆钉10a嵌装到该贯通孔10b中,从而将两液室14、15密闭而形成隔振装置10。 
在此,作为实施例说明如下例子:计算在将第一液体L1注入到两液室14、15后、且将第二液体L2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之前的隔振装置21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 
在计算之前,将第一液体L1注入之前对两液室14、15进行排气后的两液室14、15的内压设定为40Pa,将两液室14、15的内容积设定为100cc,假设两液体L1、L2的注入完成时的两液室14、15的内压变为大气压,此外,假设在将第一液体L1注入前后,两液室14、15的残留空气发生等热函(enthalpy)变化(P×VK=恒定(其中,在P为压力、V为体积、K为比热比,2原子分子的情况下为1.4))。 
第一实施例
首先对于采用乙二醇(蒸气压8Pa(25℃))作为第一液体L1、采用硅油(蒸气压35Pa(25℃))作为第二液体L2,并且将90cc的第一液体L1和10cc的第二液体L2分别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若将90cc的第一液体L1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则两液室14、15的残留空气被自100cc压缩到10cc,因而使40×(100×10-6)1.4=P×(10×10-6)1.4成立。由此,将第一液体L1注入后且将第二液体L2注入前的两液室14、15的内压P自40Pa 上升至1004.75Pa,高于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35Pa。因此,即使将第二液体L2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该第二液体L2也不会发生气化。 
由于作为第一液体L1的乙二醇与作为第二液体L2的硅油互不相溶,因而两液体L1、L2的混合液L气化时的压力,即蒸气压变为8+35=43Pa以下。因此,若将混合液L注入到内压为40Pa的两液室14、15中则混合液L会气化,因而有可能会导致两液室14、15中发生空气积存、或者无法将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地封入到两液室14、15中的情况。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对于采用乙二醇(蒸气压8Pa(25℃))作为第一液体L1、采用纯水(蒸气压3166Pa(25℃))作为第二液体L2,并且将96cc的第一液体L1和4cc的第二液体L2分别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若将96cc的第一液体L1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则两液室14、15的残留空气被自100cc压缩到4cc,因而使40×(100×10-6)1.4=P×(10×10-6)1.4成立。由此,将第一液体L1注入后且将第二液体L2注入前的两液室14、15的内压P自40Pa上升到3623.9Pa,变为高于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3166Pa。因此,即使将第二液体L2注入到两液室14、15中,该第二液体L2也不会发生气化。 
由于作为第一液体L1的乙二醇与作为第二液体L2的纯净水相溶,并且第一液体L1的摩尔数为1.727mol、第二液体L2的摩尔数为0.222mol,所以两液体L1、L2的混合液L的蒸气压变为368Pa。因此,若将混合液L注入到内压为40Pa的两液室 14、15中则混合液L会气化,因而可能会导致两液室14、15中发生空气积存、或者无法将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地封入到两液室14、15中的情况。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由于在封入工序时是在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设定为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中的、蒸气压较低的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后,将第一液体L1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因此,能够防止该注入时第一液体L1发生气化。 
此外,由于该第一液体L1的注入,残存在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中的稀薄的空气会被压缩从而使该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上升,因此,之后,在将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中的、蒸气压较高的第二液体L2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时,能够抑制该第二液体L2发生气化。 
在此,在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例如互不相溶且难以使上述两液体L1、L2均匀分散的情况下,若将两液体L1、L2一起作为混合液L而直接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则恐怕很难将两液体L1、L2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注入。但是,若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在将第一液体L1注入后再将第二液体L2注入,则能够像上述那样地抑制第二液体L2发生气化,并且能够相应地防止上述的在不相溶的情况下发生的问题。 
由此,在将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多种液体的混合液L封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时,能够在抑制空气积存情况的发生的同时,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封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第一液体L1注入时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较高地设置为第一液体L1的蒸气压的2倍~3 倍左右,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该第一液体L1在注入时发生气化。 
此外,由于将第一液体L1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直至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变为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所以在之后将第二液体L2注入时,能够防止该第二液体L2发生气化。 
另外,由于该第一液体L1的注入量多于第二液体L2的注入量,所以在将第一液体L1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时,能够十分容易地将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提高到至少使第二液体L2难以气化的程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各自的注入量设定为上述数值范围,另外,由于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各自的材质是上述的材质,所以能够可靠地使上述的作用效果奏效。 
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第一液体L1和第二液体L2并不限定于上述物质,也可以适当更改。 
另外,作为隔振装置10采用了压缩式,但也能够适用于以使主液室14位于铅垂方向下侧且副液室15位于铅垂方向上侧的方式安装的悬挂式隔振装置。 
此外,上述混合液L并不限定为两种液体L1、L2,也可以含有三种以上的液体。 
另外,在上述混合液L中也可以含有例如乳化剂等界面活性剂。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封入工序时,将第一液 体L1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直至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变为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使第一液体L1注入后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小于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也可以使第一液体L1注入后的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压成为大于第二液体L2的蒸气压的正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封入工序时,将第一液体L1比第二液体L2更多地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但也可以将第一液体L1与第二液体L2相比同量或少量地注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 
此外,用于进行封入工序的装入装置30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适当改变。 
工业应用性
在将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多种液体的混合液L封入到第一安装构件11的内部时,能够在抑制空气堆积情况的发生的同时,将多种液体分别以期望的量高精度、再现性良好地封入。 
附图标记说明
10隔振装置 
11第一安装构件 
12第二安装构件 
13橡胶弹性体 
14主液室 
15副液室 
16间隔构件 
17主体橡胶构件 
21隔振装置主体 
24节流孔通路 
L  混合液 
L1第一液体 
L2第二液体 

Claims (7)

1.一种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隔振装置包括:
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一方相连结;
第二安装构件,其与振动发生部和振动接受部的任意另一方相连结;
橡胶弹性体,其用于弹性连结上述两安装构件;
分隔构件,其用于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划分为主液室和副液室,该主液室将上述橡胶弹性体作为隔壁的一部分,且该主液室随着该橡胶弹性体的变形其内容积改变,该副液室的隔壁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变形,
在上述分隔构件的外周面侧和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周面侧之间形成有用于连通主液室和副液室的节流孔通路,并且在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封入有至少含有蒸气压互不相同的第一液体和第二液体的混合液,
该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主体橡胶构件形成工序:形成主体橡胶构件,该主体橡胶构件是利用橡胶弹性体将上述两安装构件连结而形成的;
隔振装置主体形成工序:在上述主体橡胶构件上至少组装上述分隔构件,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密闭且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划分成上述主液室和上述副液室,从而形成隔振装置主体;
封入工序:将上述混合液封入到该隔振装置主体的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从而形成隔振装置;
该封入工序是在将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设定为上述第一液体和上述第二液体中的、蒸气压较低的上述第一液体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后,将上述第一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而使该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上升,然后,将上述第二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入工序中,将上述第一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直至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压变为上述第二液体的蒸气压以上的负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入工序中,将上述第一液体比上述第二液体更多地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封入工序中,将60重量%以上99.9重量%以下的上述第一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且将0.1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的上述第二液体注入到上述第一安装构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液体含有乙二醇和丙二醇,或者为乙二醇单体,上述第二液体为硅油、氟油或者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液体含有乙二醇和丙二醇,或者为乙二醇单体,上述第二液体为硅油、氟油或者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液体含有乙二醇和丙二醇,或者为乙二醇单体,上述第二液体为硅油、氟油或者水。
CN200980137938.5A 2008-10-28 2009-10-28 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165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6460 2008-10-28
JP2008-276460 2008-10-28
PCT/JP2009/068521 WO2010050521A1 (ja) 2008-10-28 2009-10-28 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5215A CN102165215A (zh) 2011-08-24
CN102165215B true CN102165215B (zh) 2013-11-06

Family

ID=4212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7938.5A Active CN102165215B (zh) 2008-10-28 2009-10-28 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07897B2 (zh)
EP (1) EP2343464B1 (zh)
JP (1) JP5417340B2 (zh)
CN (1) CN102165215B (zh)
WO (1) WO20100505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13163A (ja) * 2010-07-01 2012-01-19 Bridgestone Corp 作動流体および防振装置
JP5649420B2 (ja) * 2010-11-30 2015-01-07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液体注入装置及び液体注入装置の使用方法
DE102011006156B4 (de) * 2011-03-25 2013-02-21 Trelleborg Automotive Germany Gmbh Hydraulisch dämpfendes Lager
FR3014158B1 (fr) * 2013-12-03 2016-11-04 Anvis Sd France Sas Dispositif antivibratoire hydroelastique comprenant du propanediol et son application.
JP6450627B2 (ja) * 2015-03-31 2019-01-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9201975B (zh) * 2018-09-06 2020-04-03 河南民生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作双向弹簧隔振器的模具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US11584519B2 (en) * 2019-04-12 2023-02-21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Oscillatory pumping system for liquid vibration isolato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01A (zh) * 1996-06-25 1998-01-14 王明珠 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
US6916016B2 (en) * 2002-05-07 2005-07-12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26426A (en) * 1983-09-02 1989-05-02 Tpv Energy Systems, Inc. Thermophotovoltaic technology
US4889325A (en) * 1988-08-15 1989-12-26 Lord Corporation Fluid filled vibration isolator
JPH0625727Y2 (ja) * 1988-08-23 1994-07-06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マウント装置
JP2860701B2 (ja) 1990-09-27 1999-02-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液封入防振装置
JP2884799B2 (ja) * 1991-02-04 1999-04-1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マウント装置
JP2510903B2 (ja) * 1991-06-03 1996-06-26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マウント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09797B2 (ja) * 1993-01-22 2000-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筒型マウント装置
JPH08170683A (ja) * 1994-12-19 1996-07-02 Tokai Rubber Ind Ltd 液体封入式防振マウント
JP3038138B2 (ja) * 1995-07-07 2000-05-08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流体封入式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JP4574801B2 (ja) * 1999-08-27 2010-11-04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液化ガスの混合装置
JP4221237B2 (ja) * 2003-03-19 2009-02-12 倉敷化工株式会社 液体封入マウント用封入液の封入装置、及び液体封入マウントの製造方法
JP4437892B2 (ja) * 2003-03-27 2010-03-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防振装置
JP4767112B2 (ja) * 2006-07-04 2011-09-07 倉敷化工株式会社 液封マウント用の液封入装置、及び液封マウントの製造方法
JP4767117B2 (ja) * 2006-07-21 2011-09-07 倉敷化工株式会社 液封マウント用の液封入装置
JP4902417B2 (ja) 2007-04-27 2012-03-21 楽天株式会社 メッセージ送受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端末装置、サーバ処理プログラム、端末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CN101896733B (zh) * 2007-12-12 2013-12-1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防振装置
CN102803783B (zh) * 2009-06-10 2015-01-2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隔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101A (zh) * 1996-06-25 1998-01-14 王明珠 单筒充气式双向减震器
US6916016B2 (en) * 2002-05-07 2005-07-12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Fluid-filled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1-141193A 2001.05.25
JP特开2004-286068A 2004.10.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5215A (zh) 2011-08-24
EP2343464A1 (en) 2011-07-13
EP2343464B1 (en) 2016-06-22
US20110192030A1 (en) 2011-08-11
WO2010050521A1 (ja) 2010-05-06
JP5417340B2 (ja) 2014-02-12
EP2343464A4 (en) 2015-10-07
JPWO2010050521A1 (ja) 2012-03-29
US8407897B2 (en) 2013-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5215B (zh) 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JP6546511B2 (ja) ブラケット付き防振装置
CN101688582B (zh) 防振装置
CN103148161A (zh) 液封式防振装置以及防振单元
WO2011087019A1 (ja) 防振装置
JPS61144444A (ja) 流体入りブツシユ
JP4951576B2 (ja) 防振装置及び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2414472B (zh) 隔振装置
JP3682813B2 (ja) 液体封入式マウント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6297371B2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61493B2 (ja) 流体封入式筒形防振装置
JPS6034542A (ja) 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47063A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用仕切り部材及びその液封入式防振装置用仕切り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07239884A (ja)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99701A (zh) 防振装置
JP2011099465A (ja) 防振装置
US20220282764A1 (en) Liquid sealing bush
JP2023060667A (ja) 内筒ユニット、液封防振装置及び液封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0046097A (ja) 液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JPH02217640A (ja) 防振装置
JPS58170608A (ja) サスペンシヨンブツシユの製作方法
JP5087517B2 (ja) 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WO2006011231A1 (ja) 液封入式防振装置用仕切り部材及びその液封入式防振装置用仕切り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20034096A (ja) 防振装置、および防振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097788A (ja) 円筒形液封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Prologia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BRIDGESTON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