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9770B - 氟橡胶交联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氟橡胶交联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9770B
CN102149770B CN2009801350300A CN200980135030A CN102149770B CN 102149770 B CN102149770 B CN 102149770B CN 2009801350300 A CN2009801350300 A CN 2009801350300A CN 200980135030 A CN200980135030 A CN 200980135030A CN 102149770 B CN102149770 B CN 102149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o
resin
viton
temperature
crosslink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50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9770A (zh
Inventor
竹村光平
柳口富彦
川崎一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200515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149770(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49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9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97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4Crosslinking, e.g. vulcanising, of macromolecu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5Alcohols; Metal alcoholates
    • C08K5/053Polyhydroxylic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vinylidene fluor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1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ubber derivatives
    • C08J2315/02Rubber derivatives containing hal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327/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chl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27/0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J2327/12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13Phenols; Pheno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49Phosphorus-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50Phosphorus bound to carbon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Copolymers of ethene
    • C08L23/0846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 C08L23/0892Copolymers of ethene with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containing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or hydrogen atoms containing monomers with other atoms than carbon, hydrogen or oxy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7/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7/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7/1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hal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containing fluorine atoms
    • C08L27/1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r tetrafluoroethen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Treatments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将其交联而得到的成型品、以及制造成型品的方法,所述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可以提供一种氟橡胶的表面的氟树脂比例增大的低摩擦性氟橡胶交联成型体。所述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含有氟橡胶(A)、氟树脂(B)和多元醇交联剂(C),所述氟橡胶(A)含有偏二氟乙烯单元,该组合物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下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而得到的。

Description

氟橡胶交联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将其交联而得到的成型品和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它们适合作为各种密封材料、滑动部件、非粘合部件、具有防水防油性表面的部件。
背景技术
氟橡胶显示出优异的耐化学药品性、耐溶剂性和耐热性,因此在汽车工业、半导体工业、化学工业等各种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汽车产业中,已被用作发动机以及周边装置、驱动装置、燃料系统以及周边装置等的软管(ホ一ス)、密封材料等。
但是,氟橡胶、例如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橡胶等有时在低温下脆化,为了改善该问题,提出了如下方法:混合熔点为240~300℃的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树脂(ETFE),熔融混炼后,进行放射线交联或过氧化物交联(专利文献1)。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制造交联橡胶的方法:对混合了氟橡胶(偏二氟乙烯(VdF)系橡胶)、氟树脂(ETFE)和含氟热塑性弹性体的氟橡胶组合物进行模压交联(160℃10分钟),接着进行烘箱交联(180℃4小时),从而改善了热时强度。
在这些专利文献中,并没有涉及交联橡胶的表面性状、特别是摩擦特性。这是因为,橡胶由于其本身的弹性体特性而具有高摩擦系数。
于是,在密封材料等领域中,作为有效地利用橡胶的特性的同时降低摩擦系数的方法,例如提出了将氟树脂(或氟树脂纤维层)层积在橡胶的表面上的方法(专利文献3、4)、在橡胶的表面上形成氟树脂的涂膜的方法(专利文献5)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0-32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2550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227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31308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2921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表面上通过层积或涂装来形成了氟树脂层的情况下,提高氟橡胶和氟树脂的界面处的粘接性成为重要的课题,目前为解决该问题而苦恼。
本发明不是采用层积法或涂布法,而是对混合了特定的氟橡胶和氟树脂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进行通常的交联工序而且进一步增加在特定条件下的热处理工序,由此意想不到地发现,能够得到成型品表面的氟树脂比例显著增大、解决了界面粘接的课题的氟橡胶交联成型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将其交联而得到的成型品、以及制造成型品的方法,所述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可以提供一种氟橡胶表面的氟树脂比例增大的低摩擦性氟橡胶交联成型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氟橡胶(A)、氟树脂(B)和多元醇交联剂(C),所述氟橡胶(A)含有偏二氟乙烯(VdF)单元,该组合物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而得到的。
作为氟树脂(B),优选为四氟乙烯(TFE)/六氟丙烯(HFP)共聚物、乙烯/TFE共聚物、三氟氯乙烯(CTFE)/TFE共聚物、TFE/HFP/VdF共聚物或聚偏二氟乙烯(PVdF)。
作为氟橡胶(A)和氟树脂(B)的质量比例(A)/(B),优选为60/40~97/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氟橡胶成型品,该成型品是将上述本发明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交联而得到的。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氟橡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
(I)得到上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的混炼工序、
(II)对所得到的混炼物进行成型交联的成型交联工序、以及
(III)将所得到的交联成型品加热至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的热处理工序。
从能够均匀混炼,最终能够实现均匀的表面状态的方面出发,优选的是,在混炼工序(I)中,将氟橡胶(A)和氟树脂(B)在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进行混炼后,混合其他的橡胶组合物用添加剂,并在低于硫化成型温度的温度进行混炼。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氟橡胶成型品,该成型品是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来得到的。
将本发明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交联而得到的氟橡胶成型品和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氟橡胶成型品可用作密封材料、滑动部件、非粘合性部件或表面具有防水防油性的成型品。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氟橡胶成型品,该成型品具有氟橡胶的表面的氟树脂比例增大的低摩擦性、非粘合性以及表面防水防油性。本发明的氟橡胶成型品可用作密封材料、滑动部件、非粘合性部件或表面具有防水防油性的成型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含有氟橡胶(A)、氟树脂(B)和多元醇交联剂(C),所述氟橡胶(A)含有偏二氟乙烯单元(VdF),该组合物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而得到的。
下面,对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的成分进行说明。
(A)含有VdF单元的氟橡胶(VdF系氟橡胶)
VdF系氟橡胶加工性良好,压缩永久变形特性良好。
作为VdF系氟橡胶,优选为式(1)所示的氟橡胶。
-(M1)-(M2)-(N1)-             (1)
(式中,结构单元M1为源自VdF的结构单元(m1),结构单元M2为源自含氟烯键式单体(m2)的结构单元,结构单元N1为源自可与单体(m1)和单体(m2)共聚的单体(n1)的重复单元)
在式(1)所示的VdF系氟橡胶之中,优选含有30~85摩尔%的结构单元M1、70~15摩尔%的结构单元M2的VdF系氟橡胶,更优选含有30~80摩尔%的结构单元M1、70~20摩尔%的结构单元M2的VdF系氟橡胶。相对于结构单元M1与结构单元M2的总量,结构单元N1优选为0~10摩尔%。
作为含氟烯键式单体(mW),可以举出例如TFE、CTFE、三氟乙烯、HFP、三氟丙烯、四氟丙烯、五氟丙烯、三氟丁烯、四氟异丁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以下也称为PAVE)、氟化乙烯等含氟单体,在这些单体中,优选TFE、HFP、PAVE。
作为单体(n1),可以是任意的单体,只要能与单体(m1)和单体(m2)共聚即可,可以举出例如乙烯、丙烯、烷基乙烯基醚等。
作为这样的VdF系氟橡胶,具体地说,可以优选地举出VdF/HFP系橡胶、VdF/HFP/TFE系橡胶、VdF/CTFE系橡胶、VdF/CTFE/TFE系橡胶、VdF/PAVE系橡胶、VdF/TFE/PAVE系橡胶、VdF/HFP/PAVE系橡胶、VdF/HFP/TFE/PAVE系橡胶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
在这些VdF系氟橡胶之中,从耐热性、压缩永久变形、加工性、成本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VdF/HFP系橡胶、VdF/HFP/TFE系橡胶。
此外,氟橡胶优选使用数均分子量为20,000~1,200,000的氟橡胶,更优选使用数均分子量为30,000~300,000的氟橡胶,进一步优选使用数均分子量为50,000~200,000的氟橡胶。
此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氟橡胶优选为含氟率为60质量%以上的氟橡胶,更优选为含氟率为65质量%以上的氟橡胶。对含氟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74质量%以下。含氟率小于60质量%时,耐化学药品性、耐燃料油性、燃料低透过性趋于变差。
以上说明的氟橡胶能够通过常规方法来制造。
(B)氟树脂
对所使用的氟树脂(B)没有特别限定,但从与氟橡胶、特别是与VdF系氟橡胶的相容性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为含有至少一种含氟烯键式聚合物的氟树脂。含氟烯键式聚合物优选具有源自至少一种含氟烯键式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上述含氟烯键式单体,可以举出四氟乙烯(TFE)、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等全氟烯烃、三氟氯乙烯(CTFE)、三氟乙烯、六氟异丁烯、偏二氟乙烯(VdF)、氟化乙烯、式(5)等所示的氟代烯烃等,
所述式(4)为:
CF2=CF-Rf 2                (4)
(式中,Rf 2为-CF3或-ORf 3(Rf 3为碳原子数为1~5的全氟烷基);
所述式(5)为:
CH2=CX3(CF2)nX4           (5)
(式中,X3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4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氯原子,n表示1~10的整数。)。
此外,含氟烯键式聚合物可以具有源自能与上述含氟烯键式单体共聚的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这样的单体,可以举出上述氟代烯烃、全氟烯烃以外的非氟烯键式单体。作为非氟烯键式单体,可以举出例如乙烯、丙烯、或烷基乙烯基醚类等。此处,烷基乙烯基醚是指具有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的烷基乙烯基醚。
其中,从所得到的层积体的燃料低透过性和耐寒性良好的方面考虑,优选下述的含氟烯键式聚合物。
优选所述含氟烯键式聚合物为下述(1)~(5)中的任一种,优选为(1)、(2)、(5)所示的含氟烯键式聚合物,特别优选为(1)所示的含氟烯键式聚合物,所述(1)~(5)为:
(1)由TFE和乙烯构成的乙烯/TFE系共聚物(ETFE);
(2)由TFE和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构成的TFE-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或TFE/HFP系共聚物(FEP);
(3)由TFE、VdF和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构成的TFE/VdF/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系共聚物;
(4)聚偏二氟乙烯(PVdF);
(5)由CTFE、TFE和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构成的CTFE/TFE/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系共聚物。
下面,对优选的(1)、(2)、(5)的含氟烯键式聚合物进行说明。
(1)ETFE
对于ETFE的情况,除了具有上述的作用效果外,还表现出力学物性、燃料低透过性,从这些方面出发优选ETFE的情况。TFE单元与乙烯单元的含有摩尔比优选为20∶80~90∶10,更优选为37∶63~85∶15,特别优选为38∶62~80∶20。另外,还可以含有第3成分,作为第3成分,只要是能与TFE和乙烯共聚的成分,对其种类就没有限定。作为第3成分,通常使用下式所示的单体,
CH2=CX5Rf 4、CF2=CFRf 4、CF2=CFORf 4、CH2=C(Rf 4)2
(式中,X5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Rf 4表示可以含有醚键性氧原子的氟代烷基)这些单体中,更优选CH2=CX5Rf 4所示的含氟乙烯基单体,特别优选Rf 4的碳原子数为1~8的单体。
作为上述式所示的含氟乙烯基单体的具体例,可以举出1,1-二氢全氟-1-丙烯、1,1-二氢全氟-1-丁烯、1,1,5-三氢全氟-1-戊烯、1,1,7-三氢全氟-1-庚烯、1,1,2-三氢全氟-1-己烯、1,1,2-三氢全氟-1-辛烯、2,2,3,3,4,4,5,5-八氟戊基乙烯基醚、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六氟丙烯、全氟-1-丁烯、3,3,3-三氟-2-(三氟甲基)-1-丙烯、2,3,3,4,4,5,5-七氟-1-戊烯(CH2=CFCF2CF2CF2H)。
第3成分的含量相对于含氟烯键式聚合物优选为0.1~10摩尔%,更优选为0.1~5摩尔%,特别优选为0.2~4摩尔%。
(2)PFA或FEP
对于PFA或FEP的情况,在上述的作用效果中尤其耐热性优异,并且除了具有上述的作用效果外,还显现出优异的燃料低透过性,从上述方面出发优选PFA或FEP的情况。虽然对其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由70~99摩尔%的TFE单元和1~30摩尔%的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单元构成的共聚物,更优选为由80~97摩尔%的TFE单元和3~20摩尔%的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单元构成的共聚物。TFE单元的量小于70摩尔%时,机械物性趋于降低;超过99摩尔%时,熔点过高,成型性趋于降低。另外,由TFE和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构成的含氟烯键式聚合物可以含有第3成分,作为第3成分,只要能与TFE和式(4)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共聚,对其种类就没有限定。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乙烯、丙烯或烷基乙烯基醚类等。作为含有第3成分的PFA或FEP,可以举出例如乙烯/TFE/HFP共聚物(EFEP)等。
(5)CTFE-TFE共聚物
对于CTFE-TFE共聚物的情况,CTFE单元和TFE单元的含有摩尔比优选为CTFE∶TFE=2∶98~98∶2,更优选为CTFE∶TFE=5∶95~90∶10。CTFE单元的量小于2摩尔%时,燃料低透过性趋于恶化,并且,熔融加工趋于变难;超过98摩尔%时,成型时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有时恶化。另外,优选共聚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相对于CTFE单元和TFE单元的合计,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单元为0.1~10摩尔%,优选CTFE单元和TFE单元共计为90~99.9摩尔%。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单元小于0.1摩尔%时,成型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耐应力裂纹性容易降低;大于10摩尔%时,燃料低透过性、耐热性、机械特性、生产率等趋于变差。
这些当中,从与氟橡胶(A)、特别是与VdF系氟橡胶的相容性特别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ETFE。
此外,用作氟树脂(B)的含氟烯键式聚合物的熔点优选为120~340℃,更优选为150~330℃,进一步优选为170~320℃。含氟烯键式聚合物的熔点小于120℃时,交联成型时有渗出的倾向;超过340℃时,VdF系氟橡胶(A)的混合趋于变难。
为了提高相容性,在氟树脂(B)中,可以添加至少一种多官能化合物。多官能化合物是1个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的相同或不同的结构的官能团的化合物。
作为多官能化合物所具有的官能团,如果是羰基、羧基、酰卤基、酰胺基、烯烃基、氨基、异氰酸酯基、羟基、环氧基等通常已知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则可以任意使用。可期待具有这些官能团的化合物不仅与VdF系氟橡胶(A)的亲和性高,而且与氟树脂(B)的上述官能团反应而进一步提高粘接性。
(C)交联剂
在本发明中,使用多元醇交联剂。利用多元醇系交联剂交联而得到的交联氟橡胶具有压缩永久变形小、耐热性优异这样的特征。
作为多元醇系交联剂,可以使用以往作为氟橡胶的交联剂而已知的化合物,例如适宜使用多羟基化合物,特别是,从耐热性优异的方面考虑,适宜使用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
对上述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双酚A、双酚AF、间苯二酚、1,3-二羟基苯、1,7-二羟基萘、2,7-二羟基萘、1,6-二羟基萘、4,4’-二羟基联苯、4,4’-二羟基均二苯代乙烯、2,6-二羟基蒽、对苯二酚、邻苯二酚、2,2-双(4-羟苯基)丁烷、4,4-双(4-羟苯基)戊酸、2,2-双(4-羟苯基)四氟二氯丙烷、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基甲酮、三(4-羟苯基)甲烷、3,3’,5,5’-四氯双酚A、3,3’,5,5’-四溴双酚A等。这些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可以是碱金属盐、碱土金属盐等,但在使用酸来凝析共聚物的情况下,优选不使用上述金属盐。
这些之中,从交联氟橡胶的压缩永久变形小、成型性优异这样的方面考虑,优选多羟基化合物,从耐热性优异的方面出发,更优选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进一步优选双酚AF。
作为多元醇交联剂的混合量,相对于氟橡胶100质量份,优选为0.2~10质量份,更优选为0.5~6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3质量份。交联剂的量小于0.2质量份时,交联密度趋于降低,压缩永久变形趋于变大;超过10质量份时,交联密度变得过高,因此压缩时有易破裂的倾向。
此外,优选的是,多元醇系交联剂与交联促进剂合用。使用交联促进剂时,通过促进氟橡胶主链的脱氢氟酸反应中的分子内双键的形成,能够促进交联反应。
对多元醇系交联促进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鎓盐。其中,优选季铵盐、季鏻盐,从适度的交联速度、成型品的常态物性和压缩永久变形性良好的方面考虑,更优选的是,将2,3,4,6,7,8,9,10-八氢-1-(苯甲基)-嘧啶并[1,2-α]氮杂卓氯化物(DBU-B)和/或苄基三苯基氯化鏻(BTPPC)单独使用或合用,进而与其他的鎓盐合用。
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中的氟橡胶(A)和氟树脂(B)的质量比例(A)/(B)优选为60/40~97/3。氟树脂(B)过度小于(A)/(B)=97/3时,摩擦系数降低效果趋于变小,另一方面,氟树脂(B)过度大于(A)/(B)=60/40时,原来的橡胶弹性显著被损坏,会有失去柔软性的倾向。从柔软性和低摩擦性这二者均良好的方面考虑,(A)/(B)优选为65/35~95/5,更优选为70/30~90/10。
除了氟橡胶(A)、氟树脂(B)和交联剂(C)之外,在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中,可以混合用于辅助交联的添加剂,例如交联促进剂、交联助剂、共交联剂、酸性接受剂等。
交联剂、交联助剂、共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是为了交联氟橡胶而使用的。此处,交联是指利用交联剂使氟橡胶的相同或不同的聚合物链彼此交联的现象,这样,通过进行交联,上述氟橡胶成为拉伸强度提高、具有良好的弹性的氟橡胶。
此外,可以根据需要混入通常混合在氟橡胶中的配合剂,例如填充剂、加工助剂、增塑剂、着色剂、稳定剂、粘接助剂、防粘剂、导电性赋予剂、热传导性赋予剂、表面非粘结性赋予剂、柔软性赋予剂、耐热性改善剂、阻燃剂等各种添加剂,可以混入1种或1种以上与上述物质不同的常用的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这些添加剂、配合剂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使用即可。
另外,本发明的组合物不含有含氟热塑性弹性体。
本发明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必须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优选在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熔融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而得到的。通过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混炼,提高了机械强度。加热的上限小于氟橡胶(A)或氟树脂(B)中热分解温度较低一方的热分解温度。另外,对于上述熔融混炼,在制造方法的发明中详细说明。
下面对本发明的氟橡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氟橡胶交联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包括:
(I)对本发明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进行混炼的混炼工序、
(II)对所得到的混炼物进行成型交联的成型交联工序、以及
(III)将所得到的交联成型品加热至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的热处理工序。
下面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I)混炼工序
混炼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是上述的本发明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在混炼工序(I)中,通过混炼VdF系氟橡胶(A)、氟树脂(B)、多元醇交联剂(C)、以及根据需要添加的交联助剂、共交联剂、交联促进剂等添加剂、填充材料等其他配合剂,制备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
其中,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优选在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预先熔融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由此提高机械强度。加热的上限小于氟橡胶或氟树脂中热分解温度较低一方的热分解温度。
对于氟橡胶(A)和氟树脂(B)的熔融混炼,不在进行该熔融混炼的温度下发生交联的条件(在交联剂、交联促进剂和酸性接受剂的存在下等)下进行,但只要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熔融混炼温度不发生交联的成分(例如仅为特定的交联剂、仅为交联剂和交联促进剂的组合等),就可以在熔融混炼时添加混合。需要说明的是,交联剂(C)、交联促进剂和酸性接受剂的组合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会发生交联。
因此,在本发明中的混炼工序(I)中优选2段混炼法,具体地说,将氟橡胶(A)、氟树脂(B)和交联剂(C)熔融混炼而制备出预混合物(予備混合物),接着,在小于交联温度的温度下混炼其他的添加剂、配合剂,形成终混合物(フルコンパウンド)。当然也可以是将全部的成分在小于交联剂(C)的交联温度(热分解温度)的温度下进行混炼的方法。
使用班伯里混炼机、加压捏合机、挤出机等,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例如在160℃以上、进一步在200℃以上、通常在250~300℃,将氟树脂(B)与氟橡胶(A)混炼,由此进行熔融混炼。这些之中,从可以施加高剪切力的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加压捏合机或双螺杆挤出机等挤出机。
此外,在小于交联剂(C)的分解温度、例如在100℃以下的温度,使用开放式辊、班伯里混炼机、加压捏合机等,能够进行2段混炼法中的终混合物的形成。
此处,作为与本发明中的熔融混炼类似的处理,有如下处理:在氟树脂中将氟橡胶在氟树脂的熔融条件下进行交联的处理(动态交联)。该动态交联和本发明中的熔融混炼在下述方面本质不同,动态交联是在热塑性树脂的基体中混合橡胶,一边混炼一边使橡胶发生交联,并且使该交联橡胶微分散于基体中的方法;而对于本发明中的熔融混炼而言,在不发生交联的条件(不存在交联所需的成分、或熔融混炼的温度下不发生交联反应的配比等)下熔融混炼,并且基体为未交联橡胶,混合物是氟树脂均匀分散在未交联橡胶中的混合物。
推定本发明中的混炼工序中所得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采取如下结构:氟橡胶(A)形成连续相且氟树脂(B)形成分散相的结构;或氟橡胶(A)和氟树脂(B)一同形成连续相的结构。
据认为,通过形成这样的结构,能够平稳地进行交联工序(II)中的交联反应,所得到的交联物的交联状态也变得均一,而且热处理工序(III)中的氟树脂(B)的表面移动现象得到均匀进行,从而得到均匀的表面状态。
(II)成型交联工序
该工序是对混炼工序中得到的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进行成型并交联而制造交联成型品的工序。
作为成型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挤出成型法、利用模具等的加压成型法、注射成型法等,但并不限于这些。
交联方法也可以采用蒸汽交联、加压成型法、通过加热引发交联反应的常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常温常压下的放射线交联法也是众所周知的交联方法,但在本发明中,从平稳地发生氟树脂向表面层的移动的方面考虑,在交联剂(C)的热分解温度以上的加热导致的交联反应特别优异。
作为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的成型和交联的方法和条件,在采用的成型和交联中为公知的方法和条件的范围内即可。此外,成型和交联可以顺序不同来进行,也可以同时并列进行。
例如在软管、长板物等的情况下,挤出成型后进行交联的方法适宜,在异形的成型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得到大块状的交联物后实施切削等成型处理的方法。此外,在活塞环或油封装置等比较简单的成型品的情况下,用在模具等中同时并行成型和交联的方法也是通常进行的方法。
作为不被限定的具体的交联条件,通常在150~300℃的温度范围、1分钟~24小时的交联时间内,根据所使用的交联剂等的种类来适当确定即可。
此外,橡胶的交联中,实施最初的交联处理(称为1次交联)后,有时实施被称作2次交联的后处理工序,但是,如下面的热处理工序(III)中的说明,以往的2次交联工序与本发明的成型交联工序(II)和热处理工序(III)是不同的处理工序。
(III)热处理工序
在该热处理工序中,将所得到的交联成型品加热至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
本发明中的热处理工序(III)是为了提高交联成型品表面的氟树脂比例而进行的处理工序,基于该目的,采用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且小于氟橡胶(A)和氟树脂(B)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
在加热温度低于熔点的情况下,交联成型品表面的氟树脂比例不能充分提高。为了避免氟橡胶和氟树脂的热分解,必须是小于氟橡胶(A)或氟树脂(B)中热分解温度较低一方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从短时间内容易低摩擦化的方面考虑,优选的加热温度为比氟树脂的熔点高5℃以上的温度。
上述的上限温度是通常的氟橡胶的情况,在具有超耐热性的橡胶的情况下,上限温度为具有超耐热性的橡胶的分解温度,因此上述上限温度并不限于此。
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密切相关,优选的是,如果加热温度是比较接近下限的温度,则进行较长时间的加热;如果是比较接近上限的加热温度,则采用较短的加热时间。这样,加热时间可根据与加热温度的关系适宜设定,但是,如果加热处理进行太长时间,则有时氟橡胶发生热劣化,因此,除了使用耐热性优异的氟橡胶的情况之外,加热处理时间在实用上到48小时为止。通常优选为1分钟~48小时,从生产率良好的方面考虑,更优选为1分钟~24小时。
上述热处理工序(III)中发生的交联成型品表面的氟树脂比例增高这样的现象是本发明人首次发现的。
然而,以往进行的2次交联是为了将1次交联终止时仍残存的交联剂完全分解以结束氟橡胶的交联,从而提高交联成型品的机械特性和压缩永久变形特性而进行的处理。
因此,对于未想到将氟树脂(B)共存的现有的2次交联条件而言,即使该交联条件偶然与本发明中的热处理工序的加热条件重合,也只不过是采用了在为了结束氟橡胶的交联(交联剂的完全分解)这样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加热条件,而不会在2次交联中将氟树脂的存在考虑为交联条件设定的要素,导不出在混合了氟树脂(B)的情况下在橡胶交联物(不是橡胶未交联物)中将氟树脂(B)加热软化或熔融的条件。
另外,本发明中的成型交联工序(II)中,也可以进行用于结束氟橡胶(A)的交联(用于完全分解交联剂(C))的2次交联。
另外,热处理工序(III)中,也存在下述情况:残存的交联剂(C)发生分解而使氟橡胶(A)的交联结束;但热处理工序(III)中的这种的氟橡胶(A)的交联始终只不过是次要的效果。
如此,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氟橡胶交联成型品被推定为达到在表面区域氟树脂比例增大的状态的成型品。
该在表面区域中氟树脂比例增大的状态例如可通过用ESCA、IR对热处理后的交联成型品进行化学分析来验证。
例如,在ESCA分析中,能够鉴定从成型品的表面起至约10nm的深度的原子团,热处理后,源自氟橡胶的结合能的峰(PESCA1)和源自氟树脂的峰(PESCA2)的比(PESCA1/PESCA2)变小,即氟树脂的原子团变多。
此外,在IR分析中,能够鉴定从成型品的表面起至约0.5~1.2μm的深度的原子团,热处理后,深度为0.5μm的源自氟橡胶的特征吸收峰(PIR0.51)和源自氟树脂的峰(PIR0.52)的比(PIR0.51/PIR0.52)变小,即氟树脂的原子团变多。而且,将深度为0.5μm的比(PIR0.51/PIR0.52)与深度为1.2μm的比(PIR1.21/PIR1.22)相比,深度为0.5μm的比(PIR0.51/PIR0.52)更小,这表示接近表面的区域氟树脂比例增大。
然而,通过氟树脂的涂布或粘接对氟橡胶的表面进行了改性的成型品中,不呈现如本发明那样的氟树脂比例的梯度,具有氟树脂比例的梯度分布的氟橡胶交联成型品是以往未有的新的成型品。
此外,由于表面区域的氟树脂比例高,因而氟树脂的特性(例如低摩擦性、非粘合性、防水防油性)与未进行热处理的成型品相比显著提高。而且,在表面部分以外,反而能够发挥氟橡胶的特性,可以得到整体上低摩擦性、非粘合性、防水防油性、弹性体特性都均衡的优异的氟橡胶交联成型品。进而,在氟树脂和氟橡胶上不存在明确的界面状态,因此不会发生表面的富含氟树脂的区域脱落的现象,耐久性优异。
本发明的成型品利用其低摩擦性、非粘合性、防水防油性(高接触角)可用作密封材料、滑动部件、非粘合性部件等。
具体可以列举下面的成型品,但并不限于这些。
密封材料:
在半导体制造装置、液晶面板制造装置、等离子体面板制造装置、等离子体寻址液晶面板、场发射显示屏面板、太阳能电池基板等半导体相关领域中,可以举出O(角)型圈、密封垫、垫圈、隔膜、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等,它们能够用于CVD装置、干蚀刻装置、湿蚀刻装置、氧化扩散装置、溅射装置、灰化装置、清洗装置、离子注入装置、排气装置中。具体地说,能够用作闸阀的O型圈、密封材料;石英窗口的O型圈、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腔室的O型圈、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栅极的O型圈、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钟罩的O型圈、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连接器的O型圈、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泵的O型圈、隔膜、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半导体用气体控制装置的O型圈、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抗蚀剂显影液、剥离液用O型圈、其他的各种密封材料。
在汽车领域中,能够用于发动机以及周边装置中所使用的垫圈、轴封装置、阀杆密封件、各种密封材料、驱动装置的各种密封材料。作为燃料系统以及周边装置中所使用的密封材料,可以举出O(角)型圈、密封垫、隔膜等。具体地说,能够用作机座垫圈、金属垫圈、油盘垫圈、曲轴密封件、凸轮轴油封、阀杆密封件、歧管密封垫、氧传感器用密封件、喷射器O型圈、喷射器密封垫、燃料泵O型圈、隔膜、曲轴密封件、齿轮箱密封件、动力活塞密封垫、气缸衬层的密封件、阀杆的密封件、自动变速机的前泵密封件、后轴小齿轮密封件、万向接头的垫圈、计速器的小齿轮密封件、脚制动器的活塞皮碗、扭矩传递的O型圈、油封装置、尾气再燃烧装置的密封件、轴承密封件、汽化器的传感器用隔膜等。
在航空器领域、火箭领域和船舶领域中,可以举出隔膜、O(角)型圈、阀、密封垫、各种密封材料等,它们能够用于燃料系统中。具体地说,在航空器领域中,可以用于喷气发动机阀杆密封件、垫圈和O型圈、旋转轴密封件、油压设备的垫圈、防火墙密封件等中,在船舶领域中,可以用于螺旋桨的推进轴船尾密封件、柴油发动机的吸排气用阀杆密封件、蝶形阀的阀封、蝶形阀的轴封等中。
在化学设备领域中,可以举出阀、密封垫、隔膜、O(角)型圈、各种密封材料等,它们能够用于医药、农药、涂料、树脂等化学品制造工艺中。具体地说,能够用作化学药品用泵、流动计、配管的密封件、热交换器的密封件、硫酸制造装置的玻璃冷却器密封垫、农药喷洒机、农药输送泵的密封件、气体配管的密封件、镀液用密封件、高温真空干燥机的密封垫、造纸用带的氯乙烯树脂(コロシ一ル)、燃料电池的密封件、风洞的接合密封件、气相色谱、pH计的管结合部的密封垫、分析仪器、理化仪器的密封件、隔膜、阀部件等。
在显影机等照片领域、印刷机械等印刷领域和涂装设备等涂装领域中,能够用作干式复印机的密封件、阀部件等。
在食品工厂设备领域中,可以举出阀、密封垫、隔膜、O(角)型圈、各种密封材料等,能够用于食品制造工艺中。具体地说,能够用作板式热交换器的密封件、自动销售机的电磁阀密封件等。
在原子能发电站设备领域中,可以举出密封垫、O型圈、隔膜、阀、各种密封材料等。
在一般工业领域中,可以举出密封垫、O型圈、隔膜、阀、各种密封材料等。具体地说,可以用于油压、润滑机械的密封件、轴承密封件、干洗机器的窗、其他的密封件、六氟化铀的浓缩装置的密封件、颗粒回旋加速装置的密封(真空)阀、自动包装机的密封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分析用泵的隔膜(公害测定仪)等。
在电气领域中,具体地说,可以用作新干线的绝缘油盖、液封型变压器的通风密封件等。
在燃料电池领域中,具体地说,可以用作电极、隔板间的密封材料、氢/氧/生成水配管的密封垫等。
在电子部件领域中,具体地说,可以用于散热材原料、电磁波屏蔽材原料、计算机的硬盘驱动器的垫圈等。
对现场施工型的成型中可使用的密封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例如发动机油盘的垫圈、磁记录装置用垫圈、洁净室用过滤器单元的密封材等。
此外,特别适用于磁记录装置(硬盘驱动器)用垫圈、半导体制造装置或晶片等器件保存库等的密封材等洁净设备用密封材料中。
而且,也特别适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槽(セル)电极间或其周边配管等中所使用的密封垫等燃料电池用密封材料等中。
滑动部件:
在汽车相关领域中,可以举出活塞环、轴封装置、阀杆密封件、曲轴密封件、凸轮轴油封、油封装置等。
通常,可以举出在与其他材料接触而进行滑动的部位中所使用的氟橡胶制品。
非粘合性部件:
在计算机领域中,可以举出硬盘碰撞止动器(クラツシユストツパ一)等。
利用防水防油性的领域:
可以举出汽车的刮水器、室外帐篷的拉布等。
实施例
下面举出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所述的实施例。
对于本说明书中的各种特性,用下面的方法来测定。
(1)ESCA
利用VARIAN社制造的FT-IR(FTS-575C型),采用一次反射ATR法进行测定。测定条件如下。
IRE;金刚石和锗
入射角;45°
分解能;4cm-1
积分;64次
(2)IR
使用(株)岛津制作所制造的ESCA3400,以90°的放射角测定F1s、C1s峰。
(3)交联(硫化)特性
利用Curelastometer II型(JSR株式会社制造),测定最低扭矩(ML)、最高扭矩(MH)、诱导期时间(T10)和正硫化时间(T90)。
(4)100%模量(M100)
按照JIS K6251进行测定。
(5)拉伸断裂强度(Tb)
按照JIS K6251进行测定。
(6)拉伸断裂伸长率(Eb)
按照JIS K6251进行测定。
(7)硬度(肖氏硬度A)
按照JIS K6253,用A型硬度计来测定(峰值)。
(8)摩擦系数
用RHESCA社制造的摩擦磨耗试验机(フリクシヨンプレ一ヤ一)FPR2000,在加重为20g、旋转模式、转速60rpm、旋转半径10mm的条件下进行测定,旋转后立即读取旋转2分钟后、旋转5分钟后的摩擦系数。将摩擦系数稳定时的数值作为动摩擦系数。
此外,表和说明书中的各商品名分别示于下面。
氟橡胶A1:多元醇可交联的3元氟橡胶(VdF/TFE/HFP=58/20/22摩尔%)。门尼粘度ML1+10(100℃)为约47。
氟橡胶A2(预混合物):将100质量份的氟橡胶A1投入到加压型捏合机中,其后,投入2.2质量份的双酚AF和0.56质量份的2,3,4,6,7,8,9,10-八氢-1-(苯甲基)-嘧啶并[1,2-α]氮杂卓氯化物,在橡胶基体温度为140~150℃下混炼12分钟而得到的氟橡胶预混合物。
氟橡胶A3:多元醇可交联的2元氟橡胶(VdF/HFP=78/22摩尔%)。门尼粘度ML1+10(100℃)为约65。
氟橡胶A4:将100质量份的氟橡胶A3投入到加压型捏合机中,其后,投入2.2质量份的双酚AF和0.5质量份的BTPPC,在橡胶基体温度为140~150℃下混炼12分钟而得到的氟橡胶预混合物。
氟橡胶A5:将100质量份的氟橡胶A3和33质量份的氟树脂B1在230℃下熔融混合30分钟后,投入到加压型捏合机中,其后,投入2.2质量份的双酚AF和0.5质量份的BTPPC,在橡胶基体温度为140~150℃下混炼12分钟而得到的氟橡胶预混合物。
氟橡胶A6:将100质量份的氟橡胶A3和33质量份的氟树脂B1在230℃下熔融混合30分钟后,投入到加压型捏合机中,其后,投入1.9质量份的双酚AF和0.3质量份的4,4’-{2,2,2-三氟-1-(三氟甲基)亚乙基}双酚的三苯基(苯基甲基)鏻盐,在橡胶基体温度为140~150℃下混炼12分钟而得到的氟橡胶预混合物。
氟橡胶A7:将100质量份的氟橡胶A3投入到加压型捏合机中,其后,投入4.4质量份的双酚AF和1.0质量份的BTPPC,在橡胶基体温度为140~150℃下混炼12分钟而得到的氟橡胶预混合物。
氟树脂B1:TFE/乙烯/2,3,3,4,4,5,5-七氟-1-戊烯=63.4/34.2/2.4摩尔%的共聚物(ETFE。熔点:225℃)
氟树脂B2:乙烯/TFE/HFP共聚物(EFEP,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RP4020,商品名,熔点:160℃)
填充剂1:硅灰石(NYCO社制造的NYAD 400)
填充剂2:炭黑(Cancarb社制造的MT碳:N990)
填充剂3:氧化铁红(日本氧化铁红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氧化铁红B天赏印)
酸性接受剂1:氧化镁(协和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MA150)
交联助剂1:氢氧化钙(近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CALDIC2000)
实施例1
(I)混炼工序
(预混合物的制备)
在内容积为3升的加压型捏合机中,投入100质量份的氟橡胶A2、43质量份的氟树脂B1,在比氟树脂B1的熔点(225℃)低5℃的220℃的温度熔融混炼30分钟,以制备预混合物。转子的转速设定为30rpm。
(终混合物的制备)
将所得到的预混合物卷绕在具备2根8英寸辊的开放式辊上,添加5质量份的填充剂1、1.5质量份的填充剂2、1.5质量份的填充剂3、3质量份的酸性接受剂1、6质量份的交联助剂1,混炼20分钟。进一步将所得到的终混合物冷却24小时,再次使用具备2根8英寸辊的开放式辊,在30~80℃下混炼20分钟,以制备终混合物。
测定该终混合物的交联(硫化)特性。结果列于表1。
(II)成型交联工序
(成型工序)
利用8英寸开放式辊,将所得到的终混合物最终成型为厚度为3mm的未交联氟橡胶板。
(交联工序)
在模具中、于170℃将该未交联氟橡胶板模压交联15分钟,得到厚度为2mm的交联氟橡胶板。
对所得到的交联氟橡胶板,测定100%模量(M100)、拉伸断裂强度(Tb)、拉伸断裂伸长率(Eb)、硬度(肖氏硬度A、峰值)和摩擦系数。结果列于表2。
(III)热处理工序
将该交联氟橡胶板(所含有的氟树脂B1的熔点:225℃)放入温度维持在200℃、230℃和250℃的加热炉中24小时,分别进行加热处理。
对所得到的各交联氟橡胶板(200℃热处理、230℃热处理和250℃热处理)测定100%模量(M100)、拉伸断裂强度(Tb)、拉伸断裂伸长率(Eb)、硬度(肖氏硬度A、峰值)和摩擦系数。结果列于表2。
实施例2
将预混合物的制备工序中的混炼温度设定为225℃(氟树脂B1的熔点:22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混炼工序和成型交联工序,以制造交联氟橡胶板。
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所得到的交联氟橡胶板放入温度维持在200℃、230℃和250℃的加热炉中24小时,分别进行加热处理。
对所得到的各交联氟橡胶板(200℃热处理、230℃热处理和250℃热处理)测定100%模量(M100)、拉伸断裂强度(Tb)、拉伸断裂伸长率(Eb)、硬度(肖氏硬度A、峰值)和摩擦系数。
终混合物的交联(硫化)特性列于表1,交联氟橡胶板的特性列于表2。
实施例3
将预混合物的制备工序中的混炼温度设定为230℃(氟树脂B1的熔点:225℃),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混炼工序和成型交联工序,以制造交联氟橡胶板。
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所得到的交联氟橡胶板放入温度维持在200℃、230℃和250℃的加热炉中24小时,分别进行加热处理。
对所得到的各交联氟橡胶板(200℃热处理、230℃热处理和250℃热处理)测定100%模量(M100)、拉伸断裂强度(Tb)、拉伸断裂伸长率(Eb)、硬度(肖氏硬度A、峰值)和摩擦系数。
终混合物的交联(硫化)特性列于表1,交联氟橡胶板特性列于表2。
实施例4
将预混合物的制备工序中的混炼温度设定为230℃(氟树脂B1的熔点:225℃),混炼了比实施例3多10分钟的时间。其后,制备终混合物,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交联氟橡胶板。
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所得到的交联氟橡胶板放入温度维持在200℃、230℃和250℃的加热炉中24小时,分别进行加热处理。
对所得到的各交联氟橡胶板(200℃热处理、230℃热处理和250℃热处理)测定100%模量(M100)、拉伸断裂强度(Tb)、拉伸断裂伸长率(Eb)、硬度(肖氏硬度A、峰值)和摩擦系数。
终混合物的交联(硫化)特性列于表1,交联氟橡胶板的特性列于表2。
比较例1
作为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在氟橡胶A2中不混炼氟树脂,填充剂1为40质量份,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成型交联工序,以制造交联氟橡胶板。但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氟橡胶和氟树脂的熔融混合,因此省略熔融混炼工序。
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所得到的交联氟橡胶板放入温度维持在200℃、230℃和250℃的加热炉中24小时,分别进行加热处理。
对所得到的各交联氟橡胶板(200℃热处理、230℃热处理和250℃热处理)测定100%模量(M100)、拉伸断裂强度(Tb)、拉伸断裂伸长率(Eb)、硬度(肖氏硬度A、峰值)和摩擦系数。
终混合物的交联(硫化)特性列于表1,交联氟橡胶板的特性列于表2。
Figure BDA0000049299160000201
由表1和表2的结果可知,通过在比混合的氟树脂的熔点(225℃)低5℃的温度(22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以得到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的交联性橡胶组合物。
实施例5~12
以表3所示的量混合表3所示的氟橡胶和氟树脂以及填充剂、酸性接受剂、交联助剂,将预混合物的制备工序中的混炼温度设定为如表3所示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氟树脂B1的熔点为225℃,氟树脂B2的熔点为160℃),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实施混炼工序和成型交联工序,以制造交联氟橡胶板。
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实施例8和9中所使用的氟橡胶A5和氟橡胶A6是在氟橡胶A3(100质量份)中预先混炼氟树脂B1(33质量份)而得到的物质(因此,表3的氟树脂的栏以“-”表示)。
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所得到的交联氟橡胶板放入加热炉中,以200℃×24小时和230℃×24小时的条件分别进行加热处理。
对所得到的各交联氟橡胶板测定100%模量(M100)、拉伸断裂强度(Tb)、拉伸断裂伸长率(Eb)、硬度(肖氏硬度A、峰值)和摩擦系数。
终混合物的交联(硫化)特性列于表3,交联氟橡胶板的特性列于表4。
Figure BDA0000049299160000231
Figure BDA0000049299160000241
由表3和表4的结果可知,通过在混合的氟树脂的熔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可以得到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的交联性橡胶组合物。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混炼工序(I)和成型交联工序(II),以制作交联成型品。
将所得到的交联成型品在表5所示的热处理温度(200℃、220℃、230℃和250℃)下热处理表5所示的时间,测定所得到的热处理后的交联成型品的摩擦系数。结果列于表5。
[表5]
由表5的结果可知,热处理温度为高于ETFE的熔点(225℃)的温度(230℃、250℃)时,通过比较短时间的热处理,摩擦系数得到降低。热处理时间与热处理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此外,热处理温度为比ETFE的熔点(225℃)低5℃的温度(220℃)时,虽然需要较长时间(24小时),但是产生了降低摩擦系数的效果。
另一方面,热处理温度比ETFE的熔点(225℃)低5℃时(200℃),即使进行了长时间的热处理,摩擦系数也不会降低。
实施例14(ESCA分析)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混炼工序(I)和成型交联工序(II),以制作交联成型品。
将所得到的交联成型品在200℃、230℃和250℃分别进行热处理24小时。对所得到的热处理后的各交联成型品进行ESCA分析。
其结果,源自氟橡胶A1(VdF/TFE/HFP)的CF3的结合能(295eV)的峰(PESCA1)和源自氟树脂B1(ETFE)的CF2的结合能(293eV)的峰(PESCA2)的比(PESCA1/PESCA2)在热处理前为0.25,在200℃×24小时的条件下该比值未变,为0.25,但在230℃×24小时和在250℃×24小时的条件下该比值急剧变小,分别为0.16、0.14。
上述结果表示,通过本发明中的特定温度以上的热处理,氟树脂(ETFE)聚集在交联物的表面区域。
实施例15(IR分析)
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混炼工序(I)和成型交联工序(II),以制作交联成型品(厚度为2mm)。
将所得到的交联成型品在200℃、230℃和250℃分别进行热处理24小时。对所得到的热处理后的各交联成型品进行IR分析。
在从表面起深度为0.5μm(PIR0.5)、1.2μm(PIR1.2)以及中心(PIRC)的位置,测定源自氟橡胶A1(VdF/TFE/HFP)的VdF单元的CH变角振动的特性吸收(1430cm-1)的峰(PIR1)和源自氟树脂B1(ETFE)的CH变角振动的特性吸收(1450cm-1)的峰(PIR2)。进而,算出各深度的PIR1/PIR2的比。结果列于表6。
[表6]
Figure BDA0000049299160000261
由表6的结果可知如下。即,在热处理前的交联成型品中,在中心部分,氟树脂(ETFE。熔点225℃)的比例增高,该趋势在200℃×24小时的热处理的情况中也得到维持。但是,实施230℃×24小时和250℃×24小时的热处理时,中心部分的氟树脂比例未变,但表面部分的氟树脂比例急剧变高,由此表示氟树脂移动至表面。而且,将深度为1.2μm和0.5μm的情况相比较,在接近表面(深度为0.5μm)的位置,氟树脂的比例更高。

Claims (8)

1.一种滑动部件,该部件是将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交联得到交联成型品、并使该交联成型品在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加热1小时以上而得到的,所述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含有氟橡胶(A)、氟树脂(B)和多元醇交联剂(C),所述氟橡胶(A)含有偏二氟乙烯单元,其中,
该组合物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而得到的,
其中,氟橡胶(A)和氟树脂(B)的质量比例(A)/(B)为60/40~97/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部件,其中,氟树脂(B)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或聚偏二氟乙烯。
3.一种非粘合性部件,该部件是将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交联得到交联成型品、并使该交联成型品在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加热1小时以上而得到的,所述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含有氟橡胶(A)、氟树脂(B)和多元醇交联剂(C),所述氟橡胶(A)含有偏二氟乙烯单元,其中,
该组合物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而得到的,
其中,氟橡胶(A)和氟树脂(B)的质量比例(A)/(B)为60/40~97/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粘合性部件,其中,氟树脂(B)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或聚偏二氟乙烯。
5.一种氟橡胶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
(I)得到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的混炼工序,所述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含有氟橡胶(A)、氟树脂(B)和多元醇交联剂(C),所述氟橡胶(A)含有偏二氟乙烯单元,该组合物是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而得到的;
(II)对所得到的混炼物进行成型交联的成型交联工序;以及
(III)将所得到的交联成型品在氟树脂(B)的熔点以上的温度加热1小时以上的热处理工序,
其中,氟橡胶(A)和氟树脂(B)的质量比例(A)/(B)为60/40~97/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在(I)混炼工序中,在比氟树脂(B)的熔点低5℃的温度以上的温度混炼氟橡胶(A)和氟树脂(B)后,混合其他的橡胶组合物用添加剂,并在低于硫化成型温度的温度进行混炼。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氟树脂(B)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或聚偏二氟乙烯。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氟橡胶成型品是滑动部件或非粘合性部件。
CN2009801350300A 2008-09-09 2009-09-07 氟橡胶交联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9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1011 2008-09-09
JP2008-231011 2008-09-09
PCT/JP2009/065583 WO2010029899A1 (ja) 2008-09-09 2009-09-07 フッ素ゴム架橋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9770A CN102149770A (zh) 2011-08-10
CN102149770B true CN102149770B (zh) 2013-11-06

Family

ID=42005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503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9770B (zh) 2008-09-09 2009-09-07 氟橡胶交联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416234B2 (zh)
EP (1) EP2325252B1 (zh)
JP (1) JP5533655B2 (zh)
KR (1) KR101327605B1 (zh)
CN (1) CN102149770B (zh)
TW (1) TW201026768A (zh)
WO (1) WO20100298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02080A1 (ja) * 2009-07-03 2011-01-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架橋性フッ素ゴム組成物、フッ素ゴム成形品及びその製法
TWI428225B (zh) * 2010-03-10 2014-03-01 Asahi Kasei E Materials Corp Resin mold
CN103282428B (zh) 2011-01-05 2016-12-21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氟橡胶成型品
US9102817B2 (en) * 2011-09-30 2015-08-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Crosslinkable fluorine rubber composition, fluorine rubber molded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US20150041473A1 (en) * 2012-03-13 2015-02-12 Daikin Industries, Ltd. Automotive filler cap
WO2013141253A1 (ja) * 2012-03-19 2013-09-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JP5825440B2 (ja) * 2012-08-10 2015-12-02 Nok株式会社 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JP6163809B2 (ja) * 2013-03-22 2017-07-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FR3010082A1 (fr) * 2013-09-02 2015-03-06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e composition de polymeres fluores reticules
JP6403246B2 (ja) * 2013-12-27 2018-10-10 日本バルカー工業株式会社 架橋ゴム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JP6540798B2 (ja) * 2015-04-24 2019-07-10 Nok株式会社 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JP6868189B2 (ja) * 2016-04-05 2021-05-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紙送りローラ
JP6961546B2 (ja) 2018-07-10 2021-11-0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耐熱性架橋フッ素ゴム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耐熱性製品
JP7322379B2 (ja) * 2018-10-17 2023-08-08 株式会社プロテリアル 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16034131B (zh) * 2020-09-18 2023-10-1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氟橡胶交联用组合物和成型品
WO2022114109A1 (ja) * 2020-11-30 2022-06-02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フルオロ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フッ素ゴム成形体、フッ素ゴム成形体製造用架橋剤、フッ素ゴム成形体製造用架橋促進剤、混合塩およびオニウム塩
CN113943467B (zh) * 2021-10-18 2022-10-21 上海道氟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氟橡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5628B2 (ja) * 1994-10-26 2004-08-1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含ふっ素エラストマー成形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の製造方法、絶縁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CN1703480A (zh) * 2002-10-11 2005-11-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用密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743370A (zh) * 2004-09-02 2006-03-08 霓佳斯株式会社 氟橡胶组合物、橡胶材料和氟橡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CN1954029A (zh) * 2004-05-17 2007-04-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合物的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34018B2 (zh) 1973-07-20 1981-08-07
JPS51145582A (en) 1975-06-09 1976-12-14 Shinetsu Chemical Co Method of making molded fluorineerubber article
DE3573797D1 (en) 1984-07-09 1989-11-23 Du Pont Fluorinate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compositions
JP3009676B2 (ja) 1989-03-31 2000-02-14 日本バルカー工業株式会社 フッ素ゴム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3103408B2 (ja) * 1991-11-20 2000-10-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134511B2 (ja) * 1992-07-09 2001-02-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新規な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JPH06248147A (ja) * 1993-02-24 1994-09-06 Asahi Glass Co Ltd 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JPH07227935A (ja) 1994-02-18 1995-08-29 Toyoda Gosei Co Ltd ゴム基複合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69288B2 (ja) * 1996-03-29 2000-07-24 ニチアス株式会社 フッ素系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法および成形品
IT1282390B1 (it) * 1996-05-02 1998-03-20 Ausimont Spa Composizioni vulcanizzabili di fluoroelastomeri
JP3867428B2 (ja) 1998-03-06 2007-01-10 ユニマテック株式会社 含フッ素共重合体組成物
JP2000313089A (ja) 1999-04-28 2000-11-14 Daikin Ind Ltd パーフルオロゴム層の積層体およびその用途
JP2001011272A (ja) 1999-07-02 2001-01-16 Nippon Mektron Ltd 含フッ素重合体組成物
ATE313598T1 (de) 1999-09-30 2006-01-15 Daikin Ind Ltd Transparente elastomerzusammensetzung
US6624251B1 (en) 1999-12-01 2003-09-23 Freudenberg-Nok General Partnership Highly chemically resistant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s based on fluorocarbon polymers and seal-gasket products made with same
US6310141B1 (en) 2000-06-27 2001-10-30 Dyneon Llc Fluoropolymer-containing compositions
US20060041069A1 (en) * 2002-10-11 2006-02-23 Asahi Glass Co., Ltd. Sealing material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WO2004058833A1 (ja) * 2002-12-25 2004-07-15 Daikin Industries, Ltd. フルオロポリマー及びその組成物
JP3885800B2 (ja) * 2004-01-15 2007-02-2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摺動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868089B2 (en) * 2004-05-17 2011-01-11 Daikin Industries Ltd. Thermoplastic polymer composition
JP4873120B2 (ja) 2004-08-31 2012-02-08 Nok株式会社 オイルシール
KR100898213B1 (ko) * 2004-11-26 2009-05-18 다이킨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열가소성 중합체 조성물
JPWO2006057332A1 (ja) * 2004-11-26 2008-06-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重合体組成物
US8071709B2 (en) 2006-03-15 2011-12-06 Daikin Industries, Ltd. Composite material comprising flourine-containing rubber, fuel-impermeable sealing material comprising sam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composite material
US20100056694A1 (en) * 2007-02-01 2010-03-04 Shiro Hirose Crosslinked Fluororubber For Rotational Sliding Seal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1002080A1 (ja) * 2009-07-03 2011-01-0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架橋性フッ素ゴム組成物、フッ素ゴム成形品及びその製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55628B2 (ja) * 1994-10-26 2004-08-1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含ふっ素エラストマー成形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の製造方法、絶縁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
CN1703480A (zh) * 2002-10-11 2005-11-30 旭硝子株式会社 半导体装置用密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954029A (zh) * 2004-05-17 2007-04-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聚合物的组合物
CN1743370A (zh) * 2004-09-02 2006-03-08 霓佳斯株式会社 氟橡胶组合物、橡胶材料和氟橡胶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25252A1 (en) 2011-05-25
WO2010029899A1 (ja) 2010-03-18
EP2325252B1 (en) 2014-11-12
EP2325252A4 (en) 2012-01-11
KR101327605B1 (ko) 2013-11-12
JP5533655B2 (ja) 2014-06-25
US9416234B2 (en) 2016-08-16
CN102149770A (zh) 2011-08-10
TW201026768A (en) 2010-07-16
KR20110066169A (ko) 2011-06-16
JPWO2010029899A1 (ja) 2012-02-02
US20110184126A1 (en) 2011-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9770B (zh) 氟橡胶交联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CN102471497B (zh) 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氟橡胶成型品及其制法
CN103282428B (zh) 氟橡胶成型品
CN103842429A (zh) 交联性氟橡胶组合物、氟橡胶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067036B (zh) 汽车用油封
US9322476B2 (en) Vehicle engine oil seal
JP6160714B2 (ja) 成形体
CN102083905A (zh) 含氟弹性体组合物及由其制造的成型件
WO2013141253A1 (ja) 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US9322477B2 (en) Vehicle transmission oil seal
CN104169119A (zh) 汽车用加油口盖
JP6464797B2 (ja) 成形体
JP6540798B2 (ja) フッ素ゴム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