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9598B - 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及准双曲面齿轮 - Google Patents
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及准双曲面齿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99598B CN102099598B CN2009801285142A CN200980128514A CN102099598B CN 102099598 B CN102099598 B CN 102099598B CN 2009801285142 A CN2009801285142 A CN 2009801285142A CN 200980128514 A CN200980128514 A CN 200980128514A CN 102099598 B CN102099598 B CN 1020995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angle
- contact
- axis
- pi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960 computer-aided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513 dentit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346 tooth eru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0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1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16H1/1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comprising conical gears only
- F16H1/14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only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non-parallel axes comprising conical gears only with offset axes, e.g. hypoïd gea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08—Profiling
- F16H55/0853—Skewed-shaft arrangement of the toothed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2057/0087—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aring features; Analysis of gear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62—Gear ma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62—Gear making
- Y10T29/49467—Gear shap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62—Gear making
- Y10T29/49467—Gear shaping
- Y10T29/49476—Gear tooth cutt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42—Directly cooperating gears
- Y10T74/1966—Intersecting axes
- Y10T74/19665—Bevel gear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87—Rotary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改善了准双曲面齿轮的自由度。基于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来计算齿轮轴线(Ⅱ)和小齿轮轴线(Ⅰ)的相对转动中的瞬时轴线(S)、公垂线(vc)、瞬时轴线(S)与公垂线(vc)之间的交点(Cs)、以及瞬时轴线(S)相对于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基于这些变量,确定基础坐标系(C1、C2和Cs),并使用这些坐标系来计算规格。对于螺旋角、节锥角、以及齿轮和小齿轮的分度圆半径,设定用于齿轮和小齿轮的这些值中的一个并计算设计基准点(Pw)。基于该设计基准点和齿轮的接触法线,计算规格。齿轮或小齿轮的节锥角能自由选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美国的《American Machinist(美国机械师)》,1946年2月14日,第108-111页中由Ernest Wildhaber所著的“Basic Relationship of HypoidGears(准双曲面齿轮的基本关联)”以及美国的《American Machinist(美国机械师)》,1946年2月28日,第131-134页中由Ernest Wildhaber所著的“Basic Relationship of Hypoid Gears II(准双曲面齿轮的基本关联II)”中描述了一种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在这些参考文献中,为了解答通过将轴交角、偏置距、齿数以及齿圈半径设定为设计条件所获得的带有九个变量的七个方程式,通过设定小齿轮的螺旋角以及齿线的曲率半径的方程式来设定并解答了(用于彼此接触的锥面规格的)具有八个方程式的系统。由此,诸如节锥角Γgw之类的锥面规格取决于齿线的曲率半径而不能任意确定。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的齿轮理论中,齿线被限定为“齿面与节面之间的相交线”。但是,在现有技术的理论中,不存在用于所有种类齿轮的节面的任何通用的几何限定。因此,不存在用于从圆柱齿轮到准双曲面齿轮的各种齿轮的齿线以及齿线的接触率的任何通用的限定。尤其,在除了圆柱齿轮和锥齿轮之外的齿轮中,齿线是不清楚的。
在现有技术中,齿线的接触率mf由用于所有齿轮的以下方程式限定:
mf=Ftanψ0/p
其中,p表示圆周齿节,F表示有效齿宽,而ψ0表示螺旋角。
表1示出了根据Gleason(格里森)法的准双曲面齿轮的示例计算。如该示例所示,在Gleason设计方法中,齿线接触率对于工作侧齿面而言和对于非工作侧齿面而言是相等的。由于以ψ0=(ψpw+ψgw)/2(参照图9)将螺旋角ψ0计算作为虚拟螺旋锥齿轮,因而这是可预期的。
另一方面,本发明人在日本专利No.3484879中提出了一种用于统一描述一对齿轮的齿面的方法。换言之,已示出了一种用于描述齿面的方法,该方法能够统一用于从作为最为广泛使用的构型的具有平行轴线的一对齿轮到轴线彼此不相交且不平行(歪斜位置)的一对齿轮的各种情形。
存在着独立于齿线的曲率半径而确定锥面规格并增大设计自由度的需求。
另外,在准双曲面齿轮中,基于现有技术的计算方法的传动误差和接触率并不必然彼此相关。对于现有技术的接触率,齿线接触率在工作侧与非工作侧之间具有相同的值,因此对该理论基础存在疑问。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该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使用在日本专利3484879中所描述的齿面的统一描述方法,且该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具有高的设计自由度。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提供了一种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在该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中,能够应用于准双曲面齿轮的旋转体(节面)的设计基准体、齿线以及齿线接触率是使用在日本专利3484879中所描述的齿面的统一描述方法来新限定的,并且将新限定的齿线接触率设定为设计指标。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其中,基于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来计算作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所共用的公垂线vc、瞬时轴线S与公垂线vc之间的交点Cs、以及瞬时轴线S相对于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由这些变量来确定基本坐标系C1、C2和Cs,并基于所述坐标系来计算出规格。具体地,规格是通过将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节锥的公共接触点设定为设计基准点Pw而计算出的。
当在静态空间中设定任意点(设计基准点)Pw时,在点Pw处接触的六个锥面规格基于由点Pw处的圆周速度V1w和圆周速度V2w以及相对速度Vrsw所限定的平面(节平面)St由点Pw的坐标(ucw,vcw,zcw)表示。在此,锥面规格指的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R2w、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螺旋角ψpw和ψgw、以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节锥角γpw和Γgw。当设定这些锥面规格中的三个时,点Pw得以设定,且其余的三个变量由此也被设定。换言之,在本发明的各方面中,彼此接触的锥面的规格是仅基于点Pw的位置来确定的而无论齿线的曲率半径如何。
因此,可将预定性能设定为设计目标功能,并以高自由度来选择满足该目标功能的锥面规格。所述设计目标功能的示例包括:例如,齿面的滑动速度、齿的强度以及接触率。与该设计目标功能相关的性能是在改变锥面规格例如节锥角Γgw时计算出的,并且改变该锥面规格并选择满足设计要求的适当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采用接触率作为设计目标功能,并提供了一种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其中,设定一个齿轮的节锥角Γgcone;计算接触率;改变节锥角Γgcone从而使接触率变为预定值;确定节锥角Γgw;以及基于所确定的节锥角Γgw来计算规格。如上所述,通过现有技术的方法计算出的接触率不具有理论基础。在本发明的该方面中,计算新限定的齿线和与该齿线相关的接触率以确定节锥角。接触点附近的齿面由其切向平面接近,并使接触轨迹与作用面(节锥母线Lpw)的交点重合,齿线限定为通过将接触轨迹转换至随各齿轮旋转的坐标系中所获得的节距双曲面上的曲线。基于此新限定的齿线,计算出准双曲面齿轮的原接触率,并将该接触率用作为设计用指标。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与新限定的齿线相关的节锥角的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优选的是,在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中,假设齿线接触率等于或大于2.0,以便以两个或更多的齿实现两个齿轮的恒定啮合。
当将节锥角Γgw设定为瞬时轴线的倾斜角Γs时,工作侧和非工作侧的接触率可设定成彼此近似相等。因此,对于节锥角而言可优选被设定于瞬时轴线的倾斜角附近。另外,可优选根据要求增大工作侧的接触率和非工作侧的接触率中的一个。在此过程中,首先,将节锥角设定于瞬时轴线的倾斜角处并计算接触率,通过在观测接触率时改变节锥角来选择适当的值。可优选的是,节锥角相对于瞬时轴线的倾斜角Γs的变化幅度处于±5°的范围内。这是因为如果变化超出该范围,则工作侧和非工作侧中的一个的接触率将显著减小。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根据如下步骤设计准双曲面齿轮: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以及传动比;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以及所述传动比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所述瞬时轴线与所述公垂线之间的交点、以及所述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
(c)设定三个变量,所述三个变量包括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的节锥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角中的一个;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计算设计基准点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另外三个变量,所述设计基准点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的公共接触点;
(e)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
(f)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以及
(g)基于所述设计基准点、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如下步骤设计准双曲面齿轮: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以及传动比;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以及所述传动比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所述瞬时轴线与所述公垂线之间的第一交点、以及所述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
(c)设定三个变量,所述三个变量包括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的节锥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角中的一个;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计算设计基准点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另外三个变量,所述设计基准点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的公共接触点;
(e)计算经过所述设计基准点且平行于所述瞬时轴线的节锥母线;
(f)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
(g)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
(h)计算基准平面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之间的第二交点以及所述第二交点绕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所述基准平面是正交于所述公垂线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的平面;
(i)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限定的平面的第一作用面相对于所述公垂线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在所述第一作用面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的倾斜角、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上的一个齿距;
(j)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和所述外圆半径计算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
(k)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
(l)计算作为正交于所述公垂线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的平面的所述基准平面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之间的第三交点以及所述第三交点绕所述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
(m)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限定的平面的第二作用面相对于所述公垂线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在所述第二作用面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的倾斜角、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上的一个齿距;
(n)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和所述外圆半径计算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
(o)对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进行比较,并判断这些接触率是否为预定值;
(p)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为所述预定值时,以在步骤(c)或步骤(d)中获得的所述第二齿轮节锥角代替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
(q)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不是所述预定值时,改变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并从步骤(g)重新执行;
(r)基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中的在步骤(c)中设定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中的在步骤(c)中设定的一个、以及在步骤(p)中被替换的所述第二齿轮节锥角,重新确定:所述设计基准点;未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中的另一个;未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中的另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节锥角;以及
(s)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规格、在步骤(r)中重新确定的规格、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如下步骤设计准双曲面齿轮: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以及传动比;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以及所述传动比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所述瞬时轴线与所述公垂线之间的第一交点、以及所述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
(c)设定三个变量,所述三个变量包括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的节锥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角中的一个;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计算设计基准点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另外三个变量,所述设计基准点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的公共接触点;
(e)计算经过所述设计基准点且平行于所述瞬时轴线的节锥母线;
(f)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
(g)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
(h)计算基准平面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之间的第二交点以及所述第二交点绕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所述基准平面是正交于所述公垂线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的平面;
(i)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限定的平面的第一作用面相对于所述公垂线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在所述第一作用面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的倾斜角、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上的一个齿距;
(j)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和所述外圆半径计算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
(k)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
(l)计算作为正交于所述公垂线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的平面的基准平面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之间的第三交点以及所述第三交点绕所述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
(m)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限定的平面的第二作用面相对于所述公垂线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在所述第二作用面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的倾斜角、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上的一个齿距;
(n)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和所述外圆半径计算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
(o)对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进行比较,并判断这些接触率是否为预定值;
(p)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不是所述预定值时,改变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并从步骤(g)重新执行;
(q)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为所述预定值时,限定以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作为锥角的虚拟锥体;
(r)基于所确定的第二齿轮节锥角来计算所述第一齿轮的临时虚拟锥体的节锥角;以及
(s)基于所述设计基准点、在步骤(c)和步骤(d)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在步骤(c)和步骤(d)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在步骤(q)中限定的第二齿轮虚拟锥体的锥角和在步骤(r)中限定的第一齿轮虚拟锥体的锥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中,将一个齿轮的节锥角设定为等于瞬时轴线的倾斜角,并计算规格。当节锥角被设定为等于瞬时轴线的倾斜角时,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变为彼此近乎相等。因此,提供了这样的方法:其中,以简单的方法将节锥角设定为瞬时轴线的倾斜角,即,不详细复查接触率。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如下步骤设计准双曲面齿轮: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以及传动比;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以及所述传动比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所述瞬时轴线与所述公垂线之间的交点、以及所述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
(c)确定所述瞬时轴线的所述倾斜角作为第二齿轮节锥角;以及
(d)基于所确定的第二齿轮节锥角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中,设计基准点Pw未被设定为第一齿轮的节锥与第二齿轮的节锥之间的接触点,而是基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R2w中的一个、设计基准点的相位角βw以及螺旋角ψrw来确定,并计算规格。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如下步骤设计准双曲面齿轮: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以及传动比;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以及所述传动比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所述瞬时轴线与所述公垂线之间的交点、以及所述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
(c)设定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中的一个、螺旋角以及设计基准点的相位角,以确定所述设计基准点;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根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共享所述设计基准点的条件来计算所述设计基准点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分度圆半径;
(e)设定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锥角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锥角中的一个;
(f)基于所述轴交角以及在步骤(e)中设定的所述分度圆锥角来计算未在步骤(e)中设定的分度圆锥角;
(g)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
(h)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以及
(i)基于所述设计基准点、在步骤(c)和步骤(d)中设定的所述分度圆半径以及所述螺旋角、在步骤(e)和步骤(f)中设定的所述分度圆锥角、以及在步骤(g)和步骤(h)中设定的所述接触法线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本发明的这两个方面的设计步骤可通过以预定的计算机程序记述所述步骤来由计算机执行。接收齿轮规格和变量的单元联接至计算机,且在中间阶段提供设计结果或计算结果的单元也连接至该计算机。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准双曲面齿轮的外观的图。
图1B是示出齿轮的横截面形状的图。
图1C是示出小齿轮的横截面形状的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各坐标系中的坐标轴的外观、齿轮的齿线、齿廓以及接触轨迹的图。
图3是以坐标系C2′、Oq2、C1′以及Oq1示出用于说明变量确定方法的设计基准点P0的和接触轨迹g0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齿轮轴线I和II与瞬时轴线S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在点Cs处的相对速度Vs的图。
图6是与平面SH、Ss、Sp及Sn一起示出基准点P0、相对速度Vrs0以及接触轨迹g0的图。
图7是示出在点P处的相对速度Vrs与接触轨迹g0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以坐标系Cs示出在基准点P0处的相对速度Vrs0和接触轨迹g0的图。
图9是示出准双曲面齿轮的坐标系C1、C2和Cs以及节锥母线Lpw的图。
图10是示出相对速度Vrsw的切向柱面的图。
图11是示出在基准点Pw处的节锥母线Lpw、接触轨迹gw与作用面Sw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2是示出使用在圆柱齿轮和交叉轴螺旋齿轮的情况下的坐标系Cs、C1和C2的作用面的图。
图13是示出使用在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情况下的坐标系Cs、C1和C2的作用面的图。
图14是示出接触点Pw与点O1nw和O2nw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5是示出平面Stw、Snw及G2w中的接触轨迹gw和接触点Pw的图。
图16是示出使用当前设计方法制造为原型的准双曲面齿轮的传动误差的图。
图17是虚拟节锥的说明图。
图18是示出齿圈形状的限定的图。
图19是示出齿圈形状的限定的图。
图20是示出齿顶延伸且顶锥角改变的状态的图。
图21是示出使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设计方法制造为原型的准双曲面齿轮的传动误差的图。
图22是辅助用于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的系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3是示出使用当前方法所设计的等齿高准双曲面齿轮的传动比和顶锥角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4是示出使用当前方法所设计的收缩齿高准双曲面齿轮的传动比和顶锥角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5是示出等高度齿的齿线曲线与刀具半径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6是示出收缩高度齿的齿线曲线与刀具半径之间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1.准双曲面齿轮的坐标系
1.1坐标系C1、C2、Cq1和Cq2
在以下描述中,将一对准双曲面齿轮中的小直径齿轮称为小齿轮,而将大直径齿轮称为齿圈。另外,在下文中,描述可能是基于齿圈的齿面、齿线等,但是因为小齿轮与齿圈基本相当,所以该描述可类似地基于小齿轮。图1A是示出准双曲面齿轮的外观的立体图。准双曲面齿轮是一对齿轮,在这一对齿轮中,小齿轮10的旋转轴线(小齿轮轴线)I与齿圈14的旋转轴线(齿轮轴线)II不平行且不相交。存在小齿轮轴线与齿轮轴线的公垂线vc,在公垂线vc上两条轴线之间的距离(偏置距)被设定为E,投影至与公垂线vc正交的平面上的小齿轮轴线与齿轮轴线之间的角(轴交角)被设定为∑,且传动比被设定为io。图1B是在包括齿圈14的轴线II的平面处的截面图。在稍后将描述的设计基准点Pw处经过的节锥元pcg与轴线II之间的角被示为节锥角Γgw。设计基准点Pw与轴线II之间的距离被示为分度圆半径R2w。图1C是在包括小齿轮10的轴线I的平面处的截面图。在设计基准点Pw处经过的节锥元pcP与轴线I之间的角被示为节锥角γpw。另外,设计基准点Pw与轴线I之间的距离被示为分度圆半径R1w。
图2示出了坐标系C1和C2。公垂线vc的方向被设定为小齿轮轴线I和齿圈轴线II的角速度ω1i与ω2i的矢量积ω2i×ω1i的方向为正的方向。小齿轮轴线I和齿圈轴线II与公垂线vc的交点由C1和C2标记,并且在下文中将考虑相对于公垂线vc而言C2处于C1上方的情况。C1与C2之间的距离为偏置距E。齿圈14的坐标系C2以如下方式限定。坐标系C2的原点(u2c,v2c,z2c)设定在C2处,坐标系C2的z2c轴线设定为在齿圈轴线II上沿ω20方向延伸,坐标系C2的v2c轴线设定成沿与公垂线vc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而坐标系C2的u2c轴线设定为与所述两条轴线都垂直以形成右手坐标系。可以以非常类似的方式为小齿轮10限定坐标系C1(u1c,v1c,z1c)。
图3示出了齿轮I和II中的坐标系C1、C2、Cq1和Cq2之间的关系。齿轮II的坐标系C2和Cq2以如下方式限定。坐标系C2的原点(u2c,v2c,z2c)设定在C2处,坐标系C2的z2c轴线设定为在齿圈轴线II上沿ω20方向延伸,坐标系C2的v2c轴线设定成沿与公垂线vc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而坐标系C2的u2c轴线设定为与所述两条轴线都垂直以形成右手坐标系。坐标系Cq2(q2c,vq2c,z2c)具有共用的原点C2和z2c轴线,并且坐标系Cq2是通过将坐标系C2绕作为旋转轴线的z2c轴线旋转X20(图中示出的方向为正)使得平面v2c=0平行于作用面G20而形成的坐标系。u2c轴线变为q2c轴线,且v2c轴线变为vq2c轴线。
作用面G20使用坐标系Cq2由vq2c=-Rb2表示。在坐标系C2中,作用面G20相对于平面v2c=0的倾斜角为角X20,并且作用面G20是与基圆柱(半径Rb20)相切的平面。
因为z2c轴线是共用的,所以坐标系C2与坐标系Cq2之间的关系变为如下。
u2c=q2ccosχ20-vq2csinχ20
v2c=q2csinχ20+vq2ccosχ20
因为作用面G20满足vq2c=-Rb2,所以在以基圆柱的半径Rb20来表示作用面G20的情况下,满足如下表达式(1)。
u2c=q2ccosχ20+Rb20sinχ20
v2c=q2csinχ20-Rb20cosχ20
z2c=z2c…(1)
如果将公垂线g0限定为位于作用面G20上并限定为使得公垂线g0沿q2c轴线分量为正的方向指向,则可用ψb20来表示公垂线g0相对于q2c轴线的倾斜角(图中示出的方向为正)。因此,坐标系C2中的公垂线g0的倾斜角限定为以作用面G20相对于公垂线vc的倾斜角(X20的补角)以及ψb2来表示成g0(,ψb20)的形式。
对于齿轮I,可类似地限定坐标系C1(u1c,v1c,z1c)和Cq1(q1c,vq1c,z1c)、作用面G10、基圆柱的半径Rb1、以及公垂线g0的倾斜角g0(ψb10)。因为所述坐标系共用公共的z1c轴线,所以坐标系C1与Cq1之间的关系也可由如下表达式(2)表示。
u1c=q1ccosχ10+Rb10sinχ10
v1c=q1csinχ10-Rb10cosχ10
z1c=z1c…(2)
坐标系C1与C2之间的关系由如下表达式(3)表示。
u1c=-u2ccos∑-z2csin∑
v1c=v2c+E
z1c=u2csin∑-z2ccos∑…(3)
1.2瞬时轴线(相对旋转轴线)S
图4示出了瞬时轴线与坐标系Cs之间的关系。如果分别以Is(ω10")和IIs(ω20″)来标记两个轴线I(ω10)和II(ω20)相对于平面SH的正交投影,并且以Ω来标记当从公垂线vc的正方向至公垂线vc的负方向观察平面SH时Is相对于IIs的角度,则根据ω20×ω10的限定,Is相对于IIs处于0≤Ω≤∏的区域内(角度Ω的正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如果以Ωs来标记瞬时轴线S(ωs)在平面SH上相对于IIs的角度(角度Ωs的正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则根据瞬时轴线(ωr=ω10-ω20)的限定,在平面SH上与瞬时轴线正交的分量ω10"和ω20"须彼此相等。因此,Ωs满足如下表达式(4):
sinΩs/sin(Ωs-Ω)=ω10/ω20;或
sinΓs/sin(∑-Γs)=ω10/ω20…(4)
其中,∑=∏-Ω(轴交角)且Γs=∏-Ωs。图中示出了正方向。换言之,角Γs是在平面SH上瞬时轴线S相对于齿圈轴线IIs的倾斜,且以下将把角Γs称为瞬时轴线的倾斜角。
Cs在公垂线vc上的位置可如下获得。图5示出了点Cs的相对速度Vs(矢量)。根据前述假设,相对于公垂线vc,C1位于C2的位置的下方且ω10≥ω20。因此,Cs位于C2的下方。如果分别以Vs1和Vs2(均为矢量)来标记齿轮I和II在点Cs处的圆周速度,则因为在瞬时轴线S上存在相对速度Vs(=Vs1-Vs2),所以垂直于瞬时轴线的分量Vs1和Vs2必须总是彼此相等。因此,根据瞬时轴线S的位置Γs,在点Cs处的相对速度Vs(=Vs1-Vs2)将在平面SH上具有以相同图形示出的形状,且C2与Cs之间的距离C2Cs可通过如下表达式(5)获得。即,
C2Cs=EtanΓs/{tan(∑-Γs)+tanΓs)…(5)
该表达式在0≤Γs≤∏的范围内是有效的,Cs的位置随Γs一起改变,且在0≤Γs≤∏/2的情况下,点Cs的位置位于C1的上方,而在∏/2≤Γs≤∏的情况下,点Cs的位置位于C1的下方。
1.3坐标系Cs
因为能够根据前述表达式(4)和(5)在静态空间中确定瞬时轴线S,所以坐标系Cs限定为如图4所示。坐标系Cs(uc,vc,zc)由作为其原点的Cs、作为其vc轴线的带方向的公垂线vc、作为其zc轴线(其正方向为ωr的方向)的瞬时轴线S、以及设置成垂直于两根轴线的它的uc轴线组成为右手坐标系。因为假设作为对象的一对齿轮传送恒比角速度的运动,所以坐标系Cs变为在静态空间中固定的坐标系,且在坐标系Cs与先前限定的坐标系C1和C2一起表现执行恒比角速度的运动传送的一对齿轮的情况下,坐标系Cs为基础坐标系。
1.4坐标系C1、C2与坐标系Cs之间的关系
如果通过使用坐标系Cs将点C1和C2表示成C1(0,vcs1,0)和C2(0,vcs2,0),则Vcs1和Vcs2由如下表达式(6)表示。
vcs2=CsC2=EtanΓs/{tan(∑-Γs)+tanΓs}
vcs1=CsC1=vcs2-E
=-Etan(∑-Γs)/{tan(∑-Γs)+tanΓs)…(6)
如果注意到相对于vc轴线C2总是位于Cs的上方,则在使用Vcs1、Vcs2、∑、以及Γs的情况下,坐标系Cs与坐标系C1和C2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如下表达式(7)和(8)。
u1c=uccos(∑-Γs)+zcsin(∑-Γs)
v1c=vc-vcs1
z1c=-ucsin(∑-Γs)+zccos(∑-Γs)…(7)
u2c=-uccosΓs+zcsinΓs
v2c=vc-vcs2
z2c=-ucsinΓs-zccosΓs…(8)
坐标系Cs与坐标系C1和C2之间的关系概念地示于图6中。
2.通过坐标系Cs对接触轨迹g0的限定
2.1相对速度与接触轨迹g0之间的关系
图7示出了所设定的接触轨迹g0与在接触轨迹g0上的任意点P处的相对速度Vrs(矢量)之间的关系。附带地,图中的上标(′)和双上标(")表示点和矢量在目标平面上的正交投影。如果当齿面接触在接触轨迹g0上的任意点P处时P从瞬时轴线S上的任意点的位置矢量由r标记,则在P处的相对速度Vrs可由如下表达式(9)表示。
vrs=ωr×r+Vs…(9)
其中,
ωr=ω10-ω20
ωr=ω20sin∑/sin(∑-Γs)=ω10sin∑/sinΓs
Vs=ω10×〔C1Cs〕-ω20×〔C2Cs〕
Vs=ω20EsinΓs=ω10Esin(∑-Γs).
在此,〔C1Cs〕表示将C1作为起点并将Cs作为终点的矢量,而〔C2Cs〕表示将C2作为起点并将Cs作为终点的矢量。
相对速度Vrs存在于将瞬时轴线S作为轴线的圆柱面的切向平面上,而在该切向平面上相对于Vs的倾斜角ψ可由如下表达式(10)表示。
cosψ=|Vs|/|Vrs|…(10)
因为接触轨迹g0也是接触点处的齿面的公垂线,所以g0在点P处垂直于相对速度Vrs。即,
Vrs·g0=0
因此,g0是在点P处在垂直于Vrs的平面N上的带方向的直线。如果以Hn来标记平面N与平面SH的相交线,则Hn通常是与瞬时轴线S相交的直线,而如果包括无穷远的交点,则g0必然经过Hn。如果g0与平面SH的交点由P0标记,那么P0位于相交线Hn上,且g0和P0根据各对齿轮的种类而变化如下。
(1)圆柱齿轮或锥齿轮的情况(∑=0,∏或E=0)
因为Vs=0,所以Vrs仅表示绕瞬时轴线S的圆周速度。因此,平面N包括S轴线。因而,Hn与S重合,且接触轨迹g0总是经过瞬时轴线S。即,点P0位于瞬时轴线S上。因此,对于这些对齿轮,接触轨迹g0是在瞬时轴线S上的任意点P0处经过的任意带方向的直线。
(2)除上述齿轮之外的齿轮的情况(∑≠0,∏或E≠0)
在准双曲面齿轮、交叉轴螺旋齿轮或蜗齿轮的情况下,如果将接触点P选择于特定位置,则均为点P所特有的相对速度Vrs、平面N和直线Hn得以确定。接触轨迹g0是在Hn上的任意点P0处经过的直线,且通常不经过瞬时轴线S。因为点P是任意的,所以接触轨迹g0也是在与平面SH的交点处的相对速度Vrs0相垂直的平面上的点P0处经过的任意带方向的直线。即,前述表达式(9)可表示如下。
Vrs=Vrs0+ωr×〔P0P〕·g0
在此,〔P0P〕表示将P0作为起点并将P作为终点的矢量。因此,如果Vrs0·g0=0,则Vrs·g0=0,且g0上的任意点P为接触点。
2.2基准点的选择
在具有带已知位置关系和角速度的两条轴线的成对齿轮中,具有相同的接触轨迹g0的成对齿轮具有对应于g0的相同的齿廓,而它们之间唯一的差异在于齿廓的哪一部分被有效使用。因此,在一对齿轮的设计中,在由两条轴线确定的静态空间中设置接触轨迹g0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此外,因为设计基准点是用于限定静态空间中的接触轨迹g0的唯一的点,所以在接触轨迹g0上选择设计基准点的位置不会引起任何本质差异。当设定任意的接触轨迹g0时,该接触轨迹g0必然与平面SH相交,包括交点位于无穷远点的情况。因此,接触轨迹g0是在以平面SH上(在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的情况下是在瞬时轴线上)的点P0作为基准点的情况下确定的。
图8示出了通过利用坐标系Cs的基准点P0和接触轨迹g0。当通过坐标系Cs表示的基准点由P0(uc0,vc0,zc0)标记时,各坐标值可表示如下。
uc0=OsP0
vc0=0
zc0=CsOs
对于圆柱齿轮和锥齿轮,uc0=0。此外,点Os是平面Ss与瞬时轴线S的交点,平面Ss经过基准点P0处且垂直于瞬时轴线S。
2.3接触轨迹g0的倾斜角的限定
通过使用前述表达式(9),点P0处的相对速度Vrs0推定如下。
Vrs0=ωr×〔uc0〕+Vs
其中,〔uc0〕表示将Os作为起点并将P0作为终点的矢量。如果以Sp来标记平行于瞬时轴线S且在点P0处垂直于平面SH的平面(uc=uc0),则Vrs0位于平面Sp上,且Vrs0相对于平面SH(vc=0)的倾斜角ψ0可通过使用前述表达式(10)由如下表达式(11)表示。
tanψ0=ωruc0/Vs
=uc0sin∑/{Esin(∑-Γs)sinΓs)…(11)
附带地,当uc0≥0时,假定ψ0为正,且其方向示于图8中。
如果以Sn来标记经过点P0处且垂直于Vrs0的平面,则接触轨迹g0是经过点P0处且位于平面Sn上的任意的带方向的直线。因此,坐标系Cs中的接触轨迹g0的倾斜角可以在平面Sn上以平面Sn相对于平面Ss(或vc轴线)的倾斜角ψ0和平面Sn相对于平面Sp的倾斜角来限定,且所限定的倾斜角由g0(ψ0,来标记。的位置方向是图8中示出的方向。
2.4通过坐标系Cs对接触轨迹g0的限定
图6示出了坐标系Cs、平面SH、Ss、Sp及Sn、P0以及g0(ψ0,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前理论,在此所限定的平面SH对应于在圆柱齿轮的情况下的节平面及在锥齿轮的情况下的轴向平面。平面Ss是横向平面,而平面Sp对应于圆柱齿轮的轴向平面及锥齿轮的节平面。此外,可认为平面Sn是扩展到普通齿轮的法向面,且和ψ0也分别是扩展到普通齿轮的法向压力角和螺旋角。通过这些平面,一对普通齿轮的压力角和螺旋角可相对于静态空间统一表示为接触点的公垂线(这种情况下的g0′)相对于各平面的倾斜角。在此所限定的这些平面Sn、和ψ0与当前理论的锥齿轮的这些平面Sn、和ψ0一致,但与其它齿轮不同,因为当前理论采用单个齿轮的节平面作为标准,并随后根据齿轮的种类将该标准改变为静态空间。通过当前理论,如果确定了节距旋转体(圆柱或圆锥),则通过将任意的曲面固定至该节距旋转体作为齿面来生成配对表面就足够了,并且在当前理论中,除了制造限制外,齿面(接触轨迹及其法线)的条件不受限制。因此,当前的理论强调P0的选择(用于涉及节距旋转体的论述),并且除了齿面的存在之外已经存在一些涉及g0(即,实现g0的齿面)的设计的论述。
对于具有设定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角速度的方向的一对齿轮而言,通常可通过设计基准点P0(uc0,vc0,zc0)的五个独立变量和倾斜角g0(ψ0,在坐标系Cs中限定接触轨迹g0。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角速度的比率io和vc0=0设定为设计条件,所以存在接触轨迹g0的三个独立变量。即,接触轨迹g0是在静态空间中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的:在圆柱齿轮的情况下,因为zc0不具有任何实质含义,所以选择(zc0)、和ψ0中的两个独立变量;在锥齿轮的情况下,选择zc0、和ψ0中的三个;或者在准双曲面齿轮、蜗齿轮或交叉轴螺旋齿轮的情况下,选择zc0、和ψ0(或uc0)中的三个。当设定点P0时,在准双曲面齿轮和蜗齿轮的情况下,ψ0同时得以确定,而只有是可自由选择的变量。但是,在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的情况下,因为P0被选在瞬时轴线上,所以和ψ0都是可自由选择的变量。
3.节巨双曲面(pitch hyperboloid)
3.1相对速度的切向柱面
图9是示出准双曲面齿轮的任意的接触点Pw、该接触点Pw的接触法线gw、节平面Stw、相对速度Vrsw以及与相对速度Vrsw垂直的平面Snw,连同基础坐标系C1、C2和Cs的图。图10是示出从坐标系Cs的zc轴线的正方向所绘制的图9的图。任意点Pw和相对速度Vrsw是以柱面坐标Pw(rw,βw,zcw:Cs)来示出的。相对速度Vrsw相对于一柱面的切向平面Spw上的母线Lpw倾斜ψrw,该柱面将zc轴线作为其轴线、经过任意点Pw、且半径为rw。
当坐标系Cs绕zc轴线旋转βw以得到坐标系Cr(urc,vrc,zc:Crs)时,切向平面Spw可由urc=rw来表示,且在urc=rw与Vrsw的倾斜角ψrw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urc=rw=Vstanψrw/ωr
=Etanψrw×sin(∑-Γs)sinΓs/sin∑…(12)
其中,Vs表示在瞬时轴线的方向上的滑动速度,而ωr表示绕瞬时轴线的相对角速度。
表达式(12)示出了任意点Pw(rw,βw,zcw:Cs)的rw与其相对速度Vrsw的倾斜角ψrw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当ψrw设定时,rw得以确定。因为对于βw和zcw的任意值而言,事实是具有恒定的ψrw的Pw限定了具有半径rw的柱面。该柱面被称为相对速度的切向柱面。
3.2节锥母线和作用面
当rw(或ψrw)和βw设定时,Pw在平面zc=zcw上被确定。因为对于zcw的任意值而言,事实是具有相同的rw(或ψrw)以及相同的βw的点Pw绘制出了具有半径rw的柱面的线元。该线元称为节锥母线Lpw。在节锥母线Lpw上的任意点Pw处经过垂直于相对速度Vrsw的平面Snw上的点Pw的带方向的直线满足接触条件,因此变为接触法线。
图11是概念地绘制出节锥母线Lpw、带方向的直线gw、作用面Sw、接触线w、以及在非工作侧齿面C上的作用面Swc(虚线)之间的关系的图。将经过点Pw的平面Snw上的任意带方向的直线gw作为法线的平面被设定为齿面W。因为齿面W的法线的、在节锥母线Lpw上的任意Pw处的所有相对速度Vrsw是平行的且正交平面Snw也是平行的,任一经过节锥母线Lpw的法线变为接触法线,由节锥母线Lpw和接触法线gw限定的平面变为作用面Sw,且节锥母线Lpw对齿面W的正交投影变为接触线w。此外,因为所述关系类似地对于经过点Pw的平面Snw上的另一法线gwc及其作用面Swc而言也是事实,所以节锥母线Lpw是在平面Snw上具有不同接触法线的两个齿面的作用面(位于工作侧齿面D和非工作侧齿面C上)之间的相交线。
3.3节距双曲面
节锥母线Lpw是由轴交角∑、偏置距E、传动比io、相对速度Vrsw的倾斜角ψrw、以及从坐标系Cs转动至坐标系Crs的转动角βw唯一确定的。通过分别绕两个齿轮轴线旋转节锥母线Lpw所获得的一对双曲面在沿着Lpw的线中彼此接触,且因为线Lpw也是作用面的相交线,所以工作侧齿面D和非工作侧齿面C也沿线Lpw彼此接触。因此,双曲面适合作为用于确定成对齿轮的外形的旋转体。在本发明中,双曲面被设定作为设计基准旋转体,且被称为节距双曲面。现有技术中的双曲面是分别绕两个齿轮轴线旋转瞬时轴线S的旋转体,而在本发明中,节距双曲面是通过旋转与瞬时轴线存在距离rw的平行线所获得的旋转体。
在圆柱齿轮和锥齿轮中,因为节锥母线Lpw的特殊情况(在表达式(12)中随着∑→0或E→0,Vs→0),所以Lpw与瞬时轴线S或者zc(rw→0)一致,而无论ψrw和βw如何。瞬时轴线S是圆柱齿轮和锥齿轮的作用面的相交线,而绕齿轮轴线的旋转体是圆柱齿轮的节距柱面以及锥齿轮的节锥。
为此,从双曲面是“作用面的相交线的旋转体”的观点,作为节锥母线Lpw的旋转体的节距双曲面具有表达式(12)的共用限定,且可被视为设计基准旋转体,用于确定通用于所有成对齿轮的一对齿轮的外形。
3.4齿线(齿线的新限定)
在本发明中,通过当接触点附近的齿面由其切向平面来近似且使接触轨迹与作用面的相交线(节锥母线Lpw)重合时将接触轨迹转换至随着齿轮旋转的坐标系而获得的位于节距双曲面(其通用于所有齿轮)上的曲线被称为齿线(曲线)。换言之,在齿面上的任意齿廓中,接触轨迹与作用面的相交线重合的齿廓被称为齿线。这种新限定的齿线在圆柱齿轮和锥齿轮中与现有技术中限定为节平面(圆锥或圆柱)与齿面之间的交集的齿线重合,但在其它齿轮中不同。在当前的准双曲面齿轮的情况下,将所选择的节锥与齿面之间的相交线称为齿线。
3.5接触率
总接触率m限定为随着成对齿轮的旋转而在有效的作用面(或有效的齿面)上移动的接触线的最大角位移与角距的比率。就齿轮的角位移而言,总接触率m可表示如下。
m=(θ2max-θ2min)/(2θ2p)
其中,θ2max和θ2min表示接触线的最大齿轮角位移和最小齿轮角位移,而2θ2p表示齿轮角距。
因为难以将接触线的位置表示为除了特定情况(渐开线螺旋面)之外的旋转角的函数且也难以将接触线的位置表示在齿面(曲面)上,所以在设计阶段,已经以静态空间中的平面近似作用面,已经将接触轨迹设定在作用面上,且已经将接触率确定和设定为沿接触轨迹的标志。
图12和图13根据坐标系Cs、C1和C2更详细地示出了在图11中概念地示出的作用面。图12示出了在圆柱齿轮和交叉轴螺旋齿轮的情况下的作用面,而图13示出了在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情况下的作用面。图12和图13示出了当将gw与基准面SH(vc=0)之间的交点设定为P0(uc0,vc0=0,zc0:Cs)时的作用面和齿面(切向平面),gw的倾斜角表示在坐标系Cs中,且将接触法线gw设定为gw=g0(ψ0,:Cs)。经过P0的齿面示出为W0,经过gw=g0上的任意点Pd的齿面示出为Wd,作用面由Sw=Sw0示出,且作用面与平面SH之间的相交线以Lpw0示出(其与Lpw平行)。因为平面被视为作用面和齿面,所以齿面转换在作用面上。点Pw可设定于任一点处,但因为静态坐标系Cs将其基准设在平面SH上的点P0处,所以接触率是以将Pw设定于P0处的示例构造来限定的。
依据经过Pw=P0的接触轨迹如何限定在作用面Sw=Sw0上,以如下方式限定齿面的接触率:
(1)正交轴线的接触率mz
这是作用面Sw0与旋转平面Z10和Z20之间的相交线h1z和h2z(图12和图13中的P0Pz1sw和P0Pz2sw)的由有效作用面(作用界限和齿面边界)分隔的长度与沿该方向的节距之间的比率;
(2)齿线接触率mf
这是由有效作用面分隔的与瞬时轴线相平行的Lpw0的长度与沿该方向的节距之间的比率;
(3)横向接触率ms
这是由经过P0且垂直于瞬时轴线的平面Ss与Sw0之间的相交线(图12和图13中的P0Pssw)的由有效作用面分隔的长度与沿该方向的节距之间的比率;
(4)沿任意方向的接触率
这包括将接触轨迹设定为沿g0的方向(图13中的P0PGswn)的情况以及将接触轨迹设定为沿任意圆锥面与Sw0之间的相交线(图12和图13中的PwPgcon)的方向的情况;
(5)总接触率
这是在作用面上彼此垂直的沿两个方向(例如(2)和(3))的接触率的和,且用作为总接触率的代用语。
另外,除了gw=g0上的点之外,节距(长度)将依据点的位置而不同,且作用面和齿面实际上不是平面。因此,仅能对接触率计算出近似值。最终,必须检查根据角位移所确定的总接触率。
3.6使用节距双曲面的齿轮的一般设计方法
一般,简言之,齿轮设计可被视为在通过设定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而确定的静态空间(坐标系Cs)中的操作,从而:
(1)通过设定设计基准点Pw(rw(ψrw),βw,zcw:Crs)来选择节锥母线和设计基准旋转体(节距双曲面);以及
(2)通过设定经过Pw的齿面法线gw的倾斜角(ψrw,:Crs)来选择具有gw的作用面(齿面)。
换言之,齿轮设计方法(Pw和gw的选择)归结为对包括rw(通常为设定ψrw)、βw、zcw(通常为设定R2w(齿轮的分度圆半径)来代替zcw)、以及在内的四个变量的选择。以下将描述当∑、E、以及io被设定时基于节距双曲面的用于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
3.7准双曲面齿轮(-Π/2<βw<∏/2)
(1)可依据选择βw的方式、甚至是以用于ψrw(rw)、和zcw(R2w)的设定值,来获得各种准双曲面齿轮。
(a)从本发明的观点,Wildhaber(Gleason)法是通过确定βw来确定Pw的一种方法,其中,βw是通过设定约束条件以“使由小齿轮和齿圈在点Pw处的圆周速度所限定的平面(图9)上的齿线的曲率半径与刀具半径重合”。但是,因为只要具有经过Pw的gw的任意曲面(因此,具有任意的齿线的曲率半径)具有配对的齿面,则齿面就是可能的,所以即使当使用锥形的刀具时也不必然要求这样的条件。另外,虽然本方法采用外接于Pw处的圆锥,但是成对齿轮仍旧在具有经过Pw的节锥母线Lpw的作用面上接触而无关该圆周。因此,外接于Pw处的节锥与由本方法确定的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不同于节锥母线Lpw(作用面的相交线)。当gw相同时,作用面上的接触线的倾斜角与Lpw的倾斜角彼此相等,由此沿作用面与节锥之间的相交线的方向的节距根据所选择的节锥而改变(图11)。换言之,节距的大差异发生在沿节锥与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的方向的工作侧齿面与非工作侧齿面之间(且因此,沿该方向的接触率)。在实际的Wildhaber(Gleason)法中,通过给出小齿轮螺旋角和用于两个锥面的接触方程式(具有九个未知变量的七个方程式)的齿线的曲率半径的方程式来确定两个锥面,因此,不考虑节距双曲面和节锥母线的存在。
(b)在以下的4.2A部分中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给出约束条件“外接于Pw处的锥面与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与节锥母线Lpw重合”来选择βw。因而,如以下将描述的,在工作侧和非工作侧上的齿线接触率变得彼此近似相等。
(2)设定齿轮半径R2w、βw、以及ψrw并在节锥母线Lpw上确定设计基准点Pw(ucw,vcw,zcw:Cs)。节距双曲面可通过绕各齿轮轴线转动节锥母线Lpw来确定。确定设计基准点的方法将在以下的4.2B部分中进行描述。
(3)经过Pw的齿面法线gw设定在垂直于Pw的相对速度Vrsw的平面Snw上。作用面Sw是由gw和节锥母线Lpw确定的。
4.用于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
现在将详细描述使用节距双曲面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
4.1坐标系Cs、C1和C2以及基准点Pw
当设定了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时,瞬时轴线的倾斜角Γs、坐标系C1和C2的原点C1(0,vcs1,0:Cs)和C2(0,vcs2,0:Cs)由如下表达式表示。
sinΓs/sin(∑-Γs)=i0
vcs2=EtanΓs/{tan(∑-Γs)+tanΓs}
vcs1=vcs2-E
基准点Pw在坐标系Cs中设定如下。
Pw(ucw,vcw,zcw:Cs)
如果通过以相对速度的柱面半径rw以及与uc轴线的角度βw来表示Pw的方式将Pw设定为Pw(rw,βw,zcw:Cs),则如下表达式有效。
ucw=rwcosβw
vcw=rwsinβw
将节锥母线Lpw确定为经过基准点Pw且平行于瞬时轴线(倾斜角Γs)的直线,并将节距双曲面确定为节锥母线Lpw绕齿轮轴线的旋转体。
如果Pw的相对速度为Vrsw,则基于表达式(12),Vrsw与节锥母线Lpw之间的角ψrw是,
tanψrw=rwsin∑/{Esin(∑-Γs)sinΓs)
在此,ψrw在半径为rw的相同柱面上的任一位置处都是相同的。
当转换至坐标系C1和C2中时,可以如下表达式来表示Pw(u1cw,v1cw,z1cw:C1)、Pw(u2cw,v2cw,z2cw:C2)、以及小齿轮和齿圈的分度圆半径R1w和R2w。
u1cw=ucwcos(∑-Γs)+zcwsin(∑-Γs)
v1cw=vcw-vcs1
z1cw=-ucwsin(∑-Γs)+zcwcos(∑-Γs)
u2cw=-ucwcosΓs+zcwsinΓs
v2cw=vcw-vcs2
z2cw=-ucwsinΓs-zcwcosΓs
R1w 2=u1cw 2+v1cw 2
R2w 2=u2cw 2+v2cw 2…(13)
4.2A经过基准点Pw的锥面
作为几何设计基准旋转体的节距双曲面难以制造,因此实际上,通常是通过以经过接触点Pw的节锥代替节距双曲面来设计和制造齿轮的。以节锥来代替的方案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通过以在接触点Pw处接触的锥面代替来实现的。
设计分度圆锥面不需要在Pw处接触,但是当前常用该方法。当βw改变时,在Pw处接触的锥面的节锥角以各种方式改变,因此增加另一约束条件用于选择设计分度圆锥面(βw)。该设计方法依据约束条件的选择而不同。其中一个约束条件是已经描述过的Wildhaber(Gleason)法中的齿线的曲率半径。在本实施方式中,βw是以在Pw处接触的锥面与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与节锥母线Lpw重合这样的约束条件来选择的。
如所述的,不存在由设计基准点选择在接触轨迹g0的什么位置所引起的任何实质差异。因此,将对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进行描述,其中,将接触点Pw设定为设计基准点并将在Pw处接触的圆锥设定为节锥。
4.2A.1节锥角
垂直于基准点Pw的相对速度Vrsw的平面Snw与齿轮轴线之间的交点设定为O1nw和O2nw(图9)。图14是示出从齿轴线z1c和z2c的正方向所见的图9的图示,且可以如下表达式来表示交点O1nw和O2nw。
O1nw(0,0,-E/(tanε2wsin∑):C1)
O2nw(0,0,-E/(tanε1wsin∑):C2)
其中,sinε1w=v1cw/R1w且sinε2w=v2cw/R2w。
另外,可以如下表达式来表示O1nwPw和O2nwPw。
O1nwPw={R1w 2+(-E/(tanε2wsin∑)-z1cw)2}1/2
O2nwPw={R2w 2+(-E/(tanε1wsin∑)-z2cw)2}1/2
因此,可以如下表达式来确定小齿轮和齿圈的节锥角γpw和Γgw,吸取O1nwPw和O2nwPw是背锥元件的优点。
cosγpw=R1w/O1nwPw
cosΓgw=R2w/O2nwPw…(14)
表达式(14)设定了具有半径R1w和R2w并在Pw处接触的锥面的节锥角。
4.2A.2基准点Pw处的相对速度的倾斜角
相对速度和圆周速度如下。
Vrsw/ω20={(EsinΓs)2+(rwsin∑/sin(∑-Γs))2)1/2
V1w/ω20=i0R1w
V2w/ω20=R2w
当由圆周速度V1w和V2w限定的平面为Stw时,平面Stw为节平面。如果由V1w和V2w形成的角为ψv12w而由Vrsw和V1w形成的角为ψvrs1w(图9),则
cos(ψv12w)=(V1w 2+V2w 2-Vrsw 2)/(2V1w×V2w)
cos(ψvrs1w)=(Vrsw 2+V1w 2-V2w 2)/(2V1w×Vrsw)
如果平面Stw与小齿轮轴线和齿圈轴线之间的交点为O1w和O2w,则小齿轮和齿圈的螺旋角可以如下方式确定为由PwO1w和PwO2w形成的平面Stw上的倾斜角(图9)。
ψpw=∏/2-ψvrs1w
ψgw=∏/2-ψv12w-ψvrs1w…(15)
当设定节点Pw(rw,βw,zcw:Cs)时,能基于表达式(13)、(14)、(15)来确定在Pw处接触的锥面的规格以及相对速度Vrsw的倾斜角。因此,相反可通过设定来自锥面规格和相对速度Vrsw的倾斜角中的三个变量(例如,R2w、ψpw和Γgw)来确定节点Pw和相对速度Vrsw。这三个变量中的每一个都可以是任何变量,只要该变量表示Pw,并且,除了上述那些变量之外,变量可以是例如齿圈基准半径R2w、齿圈螺旋角ψpw和齿轮节锥角Γgw的组合、或者小齿轮基准半径R1w、齿圈螺旋角ψpw和Γgw的组合。
4.2A.3顶锥角
通常,确定齿顶高aG和齿顶角αG=aG/O2wPw并通过Γgf=Γs+αG来确定顶锥角。可替代地,可任意选定另一值用于齿顶角αG。
4.2A.4基准点Pw处的法线gw的倾斜角
图15示出了设计基准点Pw和平面Stw、Snw及G2w上的接触点齿面法线gw。
(1)坐标系Cs中的gw的倾斜角的表示
经过Pw(ucw,vcw,zcw:Cs)的gw与平面SH(βw=0)之间的交点被设定为Pw(uc0,0,zc0:Cs),且gw的倾斜角参照坐标系Cs中的点P0由gw(ψ0,:Cs)表示。P0与Pw之间的关系如下(图11):
zc0=zcw-vcwtanψ0…(16)
(2)平面Snw和节平面Stw上的gw的倾斜角的表示(图9)
(3)接触法线gw的转换方程式
图15示出了在gw(,ψb2w:C2)的情况下的gw(ψgw,)。在图15中,gw是以PwA来设定的,且点A的投影是以B、C、D和E顺序示出的。另外,对目标部分的投影点以上标(′)和双上标(″)来示出的。在PwA=Lg的情况下,带方向的线段的长度以如下方式确定:
C′C=A′A
C′K=PwC′/tanΓgw
D′D=B′B
PwE=PwA
E′E=C″C
PwC″=PwCcos{ηx2w-(∏/2-Γgw)}=PwCsin(ηxw2+Γgw)
4.2B基于R2w、βw、ψrw的基准点Pw
如在4.2A部分的开始处所述,小齿轮和齿轮的节锥不必在基准点Pw处接触。在本部分中,描述这样的方法:其中,通过设定基准点的螺旋角ψrw、相位角βw、以及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且在不使用节锥的情况下在坐标系Cs上确定基准点Pw。
基准点Pw在坐标系Cs中设定如下:
Pw(ucw,vcw,zcw:Cs)
当以相对速度的圆半径rw、以及与uc轴线的角度βw表示呈Pw(rw,βw,zcw:Cs)的形式时,
ucw=rwcosβw
vcw=rwsinβw
另外,当基于表示基准点Pw的瞬时轴线附近的径rw与相对速度的倾斜角ψrw之间的关系的表达式(12)来设定基准点的相位角βw和螺旋角ψrw时,
rw=Etanψrw×sin(∑-Γs)sinΓs/sin∑
ucw和vcw得以相应确定。
接下来,将Pw(ucw,vcw,zcw:Cs)变换至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坐标系C2。这已经描述为表达式(13)。
u2cw=-ucwcosΓs+zcwsinΓs
v2cw=vcw-vcs2
z2cw=-ucwsinΓs-zcwcosΓs…(13a)
在此,如4.1部分所述,vcs2=EtanΓs/{tan(∑-Γs)+tanΓs}。另外,在表达式(13)中存在一表达式,表述为:
R2w 2=u2cw 2+v2cw 2…(13b)
因此,通过设定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基于表达式(13a)和(13b)确定zcw,并计算基准点Pw在坐标系Cs中的坐标。
一旦确定了设计基准点Pw,小齿轮分度圆半径R1w也能基于表达式(13)而计算出。
因为确定了在设计基准点Pw处经过的节锥母线Lpw,所以能够确定节距双曲面。可替代地,可确定设计分度圆锥面,在该设计分度圆锥面中,齿轮锥角Γgw近似为Γs附近的值,而小齿轮锥角γpw由∑-Γgw近似。尽管分度圆锥面共用设计基准点Pw,但是这些分度圆锥面并不彼此接触。顶锥角可类似地确定为如在4.2A.3部分中那样。
接触法线gw如图10所示设定为gw(ψrw,:Crs)。变量表示在平面Snw上的、平面Snw与平面Spw之间的相交线与接触法线gw之间的角度。如稍后将描述的,接触法线gw可变换至gw(ψ0,:Cs)。因为ψpw和ψgw可基于表达式(15)来确定,所以,类似于4.2A.4部分,接触法线gw可设定为gw(ψpw,;Snw)。
现在将描述接触法线从坐标系Crs到坐标系Cs的变换。
(2)当接触法线gw上的位移为Lg时,位移Lg在坐标系Crs上轴向分量为:
(3)以(Lurs,Lvrs,Lzrs)表示坐标系Cs的轴向分量为:
Luc=Lurs·cosβw-Lvrs·sinβw
Lvc=Lurs·sinβw+Lvrs·cosβw
Lzc=Lzrs
(4)基于这些表达式,
最简单的实用方法是这样的方法:其中,在将βw设定为βw=0的情况下确定设计基准点Pw,并选择分度圆锥面,在该锥面中,齿轮锥角为大约Γgw=Γs,而小齿轮为大约γpw=∑-Γgw。在该方法中,因为βw=0,所以将接触法线gw直接设定为gw(ψ0,:Cs)。
4.3齿线接触率
4.3.1齿线接触率的普通方程式
以作为基准的gw=g0上的任意点Pw来计算沿着Lpw的接触率mf和沿着任意锥面与Sw0之间的相交线(图13中的PwPgcone)的方向的接触率mfcone。其它的接触率mz和ms类似地确定。
因为接触法线gw是以gw=g0(ψ0,:Cs)表示在坐标系Cs中,所以表示在坐标系C2中的点Pw(u2cw,v2cw,z2cw:C2)以如下方式变换成坐标系Cq2上的点Pw(q2cw,-Rb2w,z2cw:Cq2):
q2cw=u2cwcosχ20+v2cwsinχ20
tanε2w=v2cw/u2cw
R2w=(u2cw 2+v2cw 2)1/2…(20)
(a)对于圆柱齿轮、交叉轴螺旋齿轮以及蜗齿轮
(b)对于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
和ψsw0的推导例如详见“Jap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C部分,卷70,No.692,c2004-4,“Third Reportof Design The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Gears(传动齿轮设计理论的第三报告)”。
以下,在接触轨迹与接触法线gw=g0重合的情况下对计算进行描述。在假设随着一个节距Pw运动至Pg的每个旋转,以及切向平面W平移至Wg,运动距离Pw Pg可表示如下(图11):
PwPg=Pgw=Rb2w(2θ2p)cosψb20…(21)
其中,Pgw表示g0上的一个节距,而2θ2p表示齿圈的角距。
当Lpw与Wg之间的交点为P1w时,齿线Lpw上的一个节距Pfw=P1wPw为:
Pfw=Pgw/sinψsw0…(22)
齿圈的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与齿圈的齿宽之间的关系为:
R2t=R2h-Fg/sinΓgw
其中R2t和R2h分别表示齿圈的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Fg表示节锥元上的齿轮齿宽,而Γgw表示节锥角。
因为齿线的有效长度F1wp是被齿圈的内圆和外圆切割的节锥母线Lpw的长度:
F1wp={(R2h 2-v2pw 2)1/2-(R2t 2-v2pw 2)1/2}/sinΓs…(23)
因此,用于齿线接触率mf的普通方程式将是:
mf=F1wp/Pfw…(24)
4.3.2对于圆柱齿轮(图12)
节锥母线Lpw与瞬时轴线(Γs=0)重合,且Pw可以在Lpw上的任何位置。通常,Pw取在坐标系Cs的原点处,由此,基于表达式(20)和(20a),Pw(ucw,vcw,zcw:Cs)和接触法线gw=g0(ψ0,:Cs)可简化如下:
Pw(0,0,0:Cs),Pw(0,-vcs2,O:C2)
P0(q2pw=-vcs2sinχ20,-Rb2w=-vcs2cosχ20,0:Cq2)
换言之,平面Sw0和作用面G20彼此重合。但是,应当注意,这些平面是从彼此相反的方向所见的。
这些值可被代入表达式(21)和(22)中从而以齿线方向节距Pfw和表达式(24)来确定齿线接触率mf:
Pgw=Rb2w(2θ2p)cosψb20
Pfw=|Pgw/sinψsw0|=|Rb2w(2θ2p)/tanψb20|
mf=F1wp/Pfw=Ftanψ0/R2w(2θ2p)
=Ftanψ0/p…(25)
表达式(25)是现有技术的圆柱齿轮的齿线接触率的计算方程式,该齿线接触率仅由p、F和ψ0确定而不取决于。这是特殊情况,只有当Γs=0、且平面Sw0与作用面G20彼此重合时是这样。
4.3.3对于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
对于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平面Sw0不与作用面G20重合(Sw0≠G20),因此,齿线接触率mf取决于且在工作侧齿面与非工作侧齿面之间存在差异。因此,锥齿轮或准双曲面齿轮的齿线接触率mf不能由当前使用的表达式(25)来确定。为了检查当前使用的表达式(25)能够有效的情况,假设如下条件(a)、(b)以及(c):
(a)齿轮为锥齿轮;因此,节锥母线Lpw与瞬时轴线重合,且设计基准点为Pw(0,0,zcw:Cs);
(b)齿轮是冠形齿轮;因此,Γs=∏/2;以及
(c)接触轨迹处于节平面上;因此,
表达式(20)、以及(20b)-(24)可转换以得到:
Pgw=Rb2w(2θ2p)cosψb20=R2w(2θ2p)cosψ0
Pfw=|Pgw/sinψsw0|=|R2w(2θ2p)/tanψ0|
mf=F1wp/Pfw=Ftanψ0/R2w(2θ2p)=Ftanψ0/p…(26)
表达式(26)与表达式(25)可互换。换言之,当前使用的表达式(25)在满足上述条件(a)、(b)及(c)的锥齿轮中有效。因此,
(2)在准双曲面齿轮(E≠0)中,冠形齿轮不存在且ε2w不等于0(ε2w≠0)。
为此,普通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的齿线接触率必须由普通表达式(24)来确定,而不是由表达式(26)来确定。
4.4沿着齿轮节锥与作用面Sw0的相交线的接触率mfcone的计算方法
在假设ψ0=(ψpw+ψgw)/2的虚拟螺旋锥齿轮(图9),且假设该值足以实用的情况下,准双曲面齿轮(Gleason法)的齿线接触率是基于表达式(26)来计算的。但是,不存在用于这种假设的任何理论基础。事实上,因为假设齿轮节锥与齿面的相交线为齿线曲线,所以接触率在静态坐标系中沿着齿轮节锥与作用面Sw0的相交线得以更适当地计算。下面,由此观点计算准双曲面齿轮的接触率mfcone。
图13示出了作用面Sw0上的与经过Pw的任意锥面相交的相交线PwPgcone。因为PwPgcone是锥曲线,所以在严格意义上它不是直线,但是因为差异小,所以在此将PwPgcone假设为直线。当作用面Sw0与平面v2c=0之间的相交线为PsswPgswn时,该相交线PsswPgswn与经过Pw的任意锥面具有交点Pgcone,该交点Pgcone以如下方式表示:
Pgcone(ucgcone,vcs2,zcgcone:Cs)
Pgcone(u2cgcone,0,zc2gcone:C2)
其中,
u2cgcone=-ucgconecosΓs+zcgconesinΓs
z2cgcone=-ucgconesinΓs-zcgconecosΓs
ψgcone表示PwPgcone相对于Sw0上的P0Pssw的倾斜角。
因为Pgcone是经过Pw的具有锥角Γgcone的锥面上的点,所以如下关系有效。
u2cgcone-R2w=-(z2cgcone-z2cw)tanΓgcone…(27)
当设定锥角Γgcone时,可通过表达式(27)确定ψgcone。因此,沿着PwPgcone的一个节距Pcone是:
Pcone=Pgw/cos(ψgcone-ψsw0)…(28)
沿着PwPgcone的接触长度Flwpcone可以如下方式确定。
在图11中,如果PwPgcone与Lpw0之间的交点是pws(ucws,0,zcws:Cs),则
如果将直线PwPgcone上的任意点设定为Q(ucq,vcq,zcq:Cs)(图11),则ucq和vcq可表示为zcq的函数:
如果使用表达式(13)将点Q表示在坐标系C2中,从而得到Q(u2cq,v2cq,z2cq:C2),则点Q的半径R2cq为:
u2cq=-ucqcosΓs+zcqsinΓs
v2cq=vcq-vcs2
R2cq=√(u2cq 2+v2cq 2)
如果在R2cq=R2h且R2cq=R2t的情况下zcq的值为zcqh和zcqt,则接触长度F1wpcone为:
Flwpcone=(zcqh-zcqt)/sinψgcone…(29)
因此,沿着PwPgcone的接触率mfcone为:
mfcone=Flwpcone/Pcone…(30)
在ψgcone→∏/2的情况下的mfcone的值(表达式(30))为齿线接触率mf(表达式(24))。
5.示例
表1示出了经由Gleason法设计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节锥选择为使得齿线的曲率半径=刀具半径Rc=3.75″。以下,根据上述方法,本发明的适当性将通过如下方式以测试结果示出:
(1)首先,设计具有与Gleason法相同的节锥和接触法线的准双曲面齿轮并计算沿该节锥与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的方向的接触率mfcone,以及
5.1统一坐标系Cs、C1和C2、基准点Pw、以及节锥母线Lpw
当轴交角∑=90°、偏置距E=28mm以及传动比i0=47/19的值被设定时,瞬时轴线与公垂线之间的交点Cs和瞬时轴线的倾斜角Γs相对于坐标系C1和C2以如下方式确定:
Cs(0,24.067,0:C2),Cs(0,-3.993,0:C1),Γs=67.989°
基于表1,当设定齿圈分度圆半径R2w=89.255mm、小齿轮螺旋角ψpw=46.988°、以及齿圈节锥角Γgw=62.784°的值时,基于表达式(13)、(14)和(15)的方程式系统将具有解:
rw=9.536mm,βw=11.10°,zcw=97.021
因此,节点Pw为:
pw(9.358,1.836,97.021:Cs)
节锥母线Lpw在坐标系Cs上确定为经过基准点Pw且平行于瞬时轴线(Γs=67.989°)的直线。
在以下的计算中,齿圈的内圆半径和外圆半径,R2t=73.87和R2h=105设定成恒定的。
5.2具有接触法线gwD的齿面D(以标志D表示)的接触率mfconeD
作用面SwD可由节锥母线Lpw和gwD确定于坐标系Cs上。另外,基于表达式(16),gwD与平面SH之间的交点P0d以及绕齿轮轴线的半径R20D为:
P0D(10.142,0,95.107:Cs),R20D=87.739mm
沿节锥与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的方向的接触率mfconeD以如下方式确定。
(1)当基于表达式(27)-(30)设定Γgw=Γgcone=62.784°时,
ψgcone63D=74.98°,Pcone63D=20.56,
Flwpcone63D=34.98,mfcone63D=1.701.
(2)类似地,当设定Γgcone=Γs=67.989°时,
ψgcone68D=.-89.99°,Pcone68D=14.30,
Flwpcone68D=34.70,mfcone68D=2.427.
(3)类似地,当设定Γgcone=72.0°时,
ψgcone72D=78.88°,Pcone72D=12.09,
Flwpcone72D=36.15,mfcone72D=2.989.
P0c(8.206,0,95.473:Cs),R20c=88.763mm
(1)当基于表达式(27)-(30)设定Γgw=Γgcone=62.784°时,
ψgcone63C=81.08°,Pcone63C=12.971,
Flwpcone63C=37.86,mfcone63C=2.919.
(2)类似地,当设定Γgcone=Γs=67.989°时,
ψgcone68C=-89.99°,pcone68C=15.628,
Flwpcone68C=34.70,mfcone68C=2.220.
(3)类似地,当设定Γgcone=72.0°时,
ψgcone72C=-82.92°,Pcone72C=19.061,
Flwpcone72C=33.09,mfcone72C=1.736.
根据Gleason设计法,因为Γgw=Γgcone=62.784°,所以沿节锥与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的接触率为mfcone63D=1.70和mfcone63C=2.92,这对于齿面D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该计算结果可视为解释图16的测试结果。
另外,当齿圈锥角Γgcone=Γs=67.989°时,工作侧和非工作侧中的ψgcone=-89.99°。由此,锥面与作用面之间的相交线与节锥母线Lpw重合,实现本发明的齿线接触率,且该接触率在工作侧与非工作侧之间近似相等。因为这样,如图17所示,可限定经过在Γgw=62.784°的节锥角上所确定的基准点Pw且具有Γgcone=67.989°的锥角的虚拟节锥Cpv以及具有锥角γpcone=∑-Γgcone=22.02°的小齿轮虚拟锥体(未示出),并且可参考该虚拟节锥,根据以下的齿轮设计的标准表达式来确定准双曲面齿轮的齿顶高、齿顶角、齿根高以及齿根角。在如上所述所确定的齿轮中,可沿着虚拟节锥角实现本实施方式的齿线接触率。
αg=∑δt×ag/(ag+ap)…(31)
ag+ap=hk(作用齿大小)…(32)
其中,∑δt表示齿圈齿顶角与齿圈齿根角(其依据收缩齿高而变化)的和,αg表示齿圈齿顶角,ag表示齿圈齿顶高,而ap表示小齿轮齿顶高。
在此所限定的齿圈和小齿轮的虚拟节锥Cpv彼此不接触,尽管所述节锥经过基准点pw1。
齿顶高和齿顶角限定为如图18和图19所示。更具体地,齿圈100的齿顶角αg是节锥102的锥角与由齿圈的齿顶产生的锥面104的锥角之间的差,且类似地,齿根角βg是节锥102的锥角与由齿圈的齿根产生的锥面106的锥角之间的差。齿圈100的齿顶高ag是设计基准点Pw与齿轮的齿顶104之间在经过设计基准点Pw且垂直于节锥102的直线上的距离,且类似地,齿根高bg是设计基准点Pw与齿根106之间在上述直线上的距离。相似的限定适用于小齿轮110。
通过改变节锥角使得例如Γgw=72°>Γs,可将齿线接触率设计为在齿面D上较大而在齿面C上较小。相反,通过改变节锥角使得例如Γgw=62.784°<Γs,齿线接触率将在齿面D上较小而在齿面C上较大。
现在将另外描述通过虚拟节锥Cpv的设计方法。图17示出了具有根据Gleason设计法的锥角Γgw=62.784°以及设计基准点Pw1的节锥Cp1。如上所述,在Gleason设计法中,考虑到接触率,工作侧齿面是不利的。另一方面,当以具有锥角Γgw=67.989°的节锥Cp2来设计齿轮时,能够提高接触率。在这种情况下的设计基准点Pw2是齿圈的节锥与小齿轮的节锥之间的接触点。换言之,设计基准点从基于Gleason设计法所确定的基准点Pw1改变至基准点Pw2,从而使设计基准点处于齿圈的节锥与小齿轮的节锥之间的接触点处。
如已经描述的,如果作用面与具有锥角Γgw=67.989°的锥面在整个齿宽上相交,则能够实现上述齿线接触率。换言之,在图17中,当在齿圈的沿齿宽的齿轮齿面中存在经过设计基准点Pw1且具有67.989°的锥角的锥面(虚拟节锥)元时,能够实现上述接触率。为了实现这一点,可以考虑这样的方法:其中,根据当前的方法来改变齿顶角和齿根角。但是,这种方法由于如下原因而不能实现。
为了在不改变节锥Cp1的情况下使锥面具有67.989°(近似为68°)的锥角以及与作用面在整个齿宽上相交,可增大齿圈的齿顶角αg使得顶锥角Γf为68°。如图20所示,通过将齿轮齿顶角αg设定为5.216°,实现了顶锥角Γf=68°并沿齿顶实现了上述齿线接触率。但是,如果齿是根据标准表达式(31)和(32)来设计的,则几乎不存在齿圈的齿根高,而小齿轮将主要包括该齿根高。在这种情况下,小齿轮将具有负的齿顶变型、不能形成足够的有效齿面、且小齿轮的齿的强度降低。因此,这样的构型不能实现。
5.4当将Γgw设定为Γgw=Γs=67.989°时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和测试结果
表2示出了当将Γgw设定为Γgw=Γs=67.989°时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相比于表1,采用了相同的齿圈分度圆半径R2w=89.255mm和小齿轮螺旋角ψpw=46.988°,但将齿圈节锥角从Γgw=62.784°改变为67.989°。因而,如图17所示且如下将描述的,Pw和Γgw不同,其它规格也不同。齿轮的节锥在基准点Pw处与小齿轮的节锥接触。
设计基准点Pw(9.607,0.825,96.835:Cs)
小齿轮锥面半径R1w=45.449mm
齿圈节锥角Γgw=67.989°
小齿轮节锥角γpw=21.214°
齿圈节平面上的螺旋角ψgw=30.768°
作用面上的gwD和gwC的倾斜角、以及一个节距为:
基于表达式(22)、(23)以及(24)以如下方式计算齿线接触率:
工作侧:PfwD=14.63,F1wpD=34.70,mfD=2.371
非工作侧:PfwC=14.44,F1wpC=34.70,mfC=2.403
图21示出了表2的规格的测试结果,基于与图16的对比可以看出,对应于齿线接触率,传动误差在工作侧与非工作侧之间近似相等。
5.5当βw=0时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表3示出了当在4.2B部分中所述的基于R2w、βw、以及ψrw来确定设计基准点Pw的方法中将βw设定为0(βw=0)时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6.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在上述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中,通过图22中示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来辅助设计。该CAD系统包括具有处理器1和存储器2的计算机3、输入装置4、输出装置5、以及外部存储装置6。在外部存储装置6中,将数据从记录介质读出或写到记录介质。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方法的齿轮设计程序被预先记录在记录介质上,该程序在需要时从记录介质读出并由计算机执行。
程序可简要描述如下。首先,获取准双曲面齿轮的设计要求值以及用于确定齿面的变量的值。临时设定一个齿轮的节锥角Γgcone并与所获取的变量的值一起使用,并计算基于如上所述新限定的齿线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D和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c。改变节锥角Γgcone并重复执行计算,使得这些接触率变为预定值。当齿面的接触率都变为预定值时,将该点处的节锥角设定为设计值Γgw,并计算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接触率的预定值标明了一个特定范围以及该范围内的值。理想地,接触率的范围大于或等于2.0。该范围可在工作侧与非工作侧之间改变。要临时设定的节锥角Γgcone的初始值理想地设定为瞬时轴线S的倾斜角Γs。
另一程序通过将节锥角Γgw设定为瞬时轴线相对于第一位置的倾斜角Γs来计算齿轮规格,并且不根据接触率重新调节节锥角。因为已知当将节锥角Γgw设定为瞬时轴线的倾斜角Γs时齿面的接触率变为彼此近似相等,所以这样的程序足以作为简单的方法。
图23示出了经由通过当前的方法设计的面铣削所制造的等齿高齿轮的传动比和顶锥角(齿面角)Γf,在等齿高齿轮中,齿高沿着齿宽方向是恒定的。等齿高准双曲面齿轮是这样的齿轮:图19中的齿顶角αg和齿根角βg都为0°,且因此,顶锥角Γf等于节锥角Γgw。通过设定等齿高准双曲面齿轮中的齿顶高和齿根高来确定齿的规格。如图25所示,在等齿高准双曲面齿轮中,当刀具绕齿圈14的中心轴线II旋转时,刀具随着作为转动中心的刀具中心cc转动。随着该运动,刀具的边缘呈外摆线形状运动,且齿线曲线也呈外摆线形状。如图23所示,在刀具半径rc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rc/Dg0小于或等于0.52、偏置距E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E/Dg0大于或等于0.111、以及传动比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5的准双曲面齿轮中,未设计瞬时轴线S的倾斜角Γs附近的准双曲面齿轮。另一方面,通过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锥角的设计方法,可设计具有大约为Γs的顶锥角Γf的准双曲面齿轮。
图24示出了经由通过当前的方法设计的面磨削所制造的收缩齿高齿轮的传动比和顶锥角(齿面角)Γf,在该收缩齿高齿轮中,齿高沿着齿宽方向改变。如图19所示,顶锥角Γf是节锥角Γgw与齿顶角αg的和,并且如表达式(31)所示,是由齿圈齿顶角和齿圈齿根角的和、齿圈齿顶高和小齿轮齿顶高所确定的值。如图26所示,在收缩齿高准双曲面齿轮中,齿圈14的齿线的曲率半径等于刀具半径rc。如图24所示,在刀具半径rc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rc/Dg0小于或等于0.52、偏置距E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E/Dg0大于或等于0.111、以及传动比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5的准双曲面齿轮中,未设计大于或等于瞬时轴线S的倾斜角Γs的准双曲面齿轮。另一方面,如在图24中以参考标记“A”所示出的,虽然变量都处于上述范围内,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准双曲面齿轮具有大于或等于Γs的顶锥角。因此,设计出了脱离当前方法的规格。
[表1]
[表2]
[表3]
Claims (20)
1.一种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述准双曲面齿轮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方法包括: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以及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E)、以及所述传动比(io)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vc)、所述瞬时轴线(S)与所述公垂线(vc)之间的交点(Cs)、以及所述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C1、C2、Cs),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c)设定三个变量,所述三个变量包括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ψ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ψgw)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的节锥角(γ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角(Γgw)中的一个;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计算设计基准点(Pw)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另外三个变量,所述设计基准点(Pw)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的公共接触点;
(e)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D);
(f)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C);以及
(g)基于所述设计基准点(Pw)、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2.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设计的准双曲面齿轮。
3.一种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述准双曲面齿轮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方法包括: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以及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E)、以及所述传动比(io)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vc)、所述瞬时轴线(S)与所述公垂线(vc)之间的第一交点(Cs)、以及所述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C1、C2、Cs),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c)设定三个变量,所述三个变量包括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ψ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ψgw)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的节锥角(γ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角(Γgw)中的一个;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计算设计基准点(Pw)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另外三个变量,所述设计基准点(Pw)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的公共接触点;
(e)计算经过所述设计基准点(Pw)且平行于所述瞬时轴线(S)的节锥母线(Lpw);
(f)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圆半径(R2t)和外圆半径(R2h);
(g)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D);
(h)计算基准平面(SH)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之间的第二交点(P0D)以及所述第二交点(P0D)绕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R20D),所述基准平面(SH)是正交于所述公垂线(vc)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Cs)的平面;
(i)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L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限定的平面的第一作用面(SwD)相对于所述公垂线(vc)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在所述第一作用面(SwD)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S)的倾斜角(ψsw0D)、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上的一个齿距(PgwD);
(j)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R2t)和所述外圆半径(R2h)计算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D);
(k)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C);
(l)计算作为正交于所述公垂线(vc)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Cs)的平面的所述基准平面(SH)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之间的第三交点(P0C)以及所述第三交点(P0C)绕所述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R20C);
(m)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L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限定的平面的第二作用面(SwC)相对于所述公垂线(vc)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在所述第二作用面(SwC)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S)的倾斜角(ψsw0C)、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上的一个齿距(PgwC);
(n)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R2t)和所述外圆半径(R2h)计算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C);
(o)对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D)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C)进行比较,并判断这些接触率是否为预定值;
(p)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为所述预定值时,以在步骤(c)或步骤(d)中获得的所述第二齿轮节锥角(Γgw)代替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
(q)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不是所述预定值时,改变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并从步骤(g)重新执行;
(r)基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中的在步骤(c)中设定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ψ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ψgw)中的在步骤(c)中设定的一个、以及在步骤(p)中被替换的所述第二齿轮节锥角(Γgw),重新确定:所述设计基准点(Pw);未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中的另一个;未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ψ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ψgw)中的另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节锥角(γpw);以及
(s)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规格、在步骤(r)中重新确定的规格、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其中,
在步骤(j)和步骤(n)中,最初设定的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是所述瞬时轴线(S)的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所述倾斜角(Γs)。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其中,
在步骤(o)中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的所述预定值是大于或等于2.0的齿线接触率。
6.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设计的准双曲面齿轮。
7.一种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述准双曲面齿轮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方法包括: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以及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E)、以及所述传动比(io)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vc)、所述瞬时轴线(S)与所述公垂线(vc)之间的第一交点(Cs)、以及所述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C1、C2、Cs),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c)设定三个变量,所述三个变量包括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ψ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ψgw)中的一个、以及所述第一齿轮的节锥角(γ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角(Γgw)中的一个;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计算设计基准点(Pw)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另外三个变量,所述设计基准点(Pw)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节锥的公共接触点;
(e)计算经过所述设计基准点(Pw)且平行于所述瞬时轴线(S)的节锥母线(Lpw);
(f)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圆半径(R2t)和外圆半径(R2h);
(g)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D);
(h)计算基准平面(SH)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之间的第二交点(P0D)以及所述第二交点(P0D)绕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R20D),所述基准平面(SH)是正交于所述公垂线(vc)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Cs)的平面;
(i)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L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限定的平面的第一作用面(SwD)相对于所述公垂线(vc)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在所述第一作用面(SwD)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S)的倾斜角(ψsw0D)、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上的一个齿距(PgwD);
(j)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R2t)和所述外圆半径(R2h)计算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D);
(k)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C);
(l)计算作为正交于所述公垂线(vc)并经过所述第一交点(Cs)的平面的基准平面(SH)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之间的第三交点(P0C)以及所述第三交点(P0C)绕所述第二齿轮轴线的半径(R20C);
(m)计算作为由所述节锥母线(L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限定的平面的第二作用面(SwC)相对于所述公垂线(vc)的倾斜角、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在所述第二作用面(SwC)上的相对于所述瞬时轴线(S)的倾斜角(ψsw0C)、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上的一个齿距(PgwC);
(n)设定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并基于所述内圆半径(R2t)和所述外圆半径(R2h)计算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C);
(o)对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D)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mfconeC)进行比较,并判断这些接触率是否为预定值;
(p)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不是所述预定值时,改变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并从步骤(g)重新执行;
(q)当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为所述预定值时,限定以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作为锥角的虚拟锥体;
(r)基于所确定的第二齿轮节锥角来计算所述第一齿轮的临时虚拟锥体的节锥角(γpcone);以及
(s)基于所述设计基准点(Pw)、在步骤(c)和步骤(d)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在步骤(c)和步骤(d)中设定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螺旋角(ψ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螺旋角(ψgw)、在步骤(q)中限定的第二齿轮虚拟锥体的锥角(Γgcone)和在步骤(r)中限定的第一齿轮虚拟锥体的锥角(γpcone)、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D)、以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所述接触法线(gwC)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其中,
在步骤(j)和步骤(n)中,最初设定的所述临时第二齿轮节锥角(Γgcone)是所述瞬时轴线(S)的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所述倾斜角(Γs)。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其中,
在步骤(o)中的所述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和所述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率的所述预定值是大于或等于2.0的齿线接触率。
10.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设计的准双曲面齿轮。
11.一种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述准双曲面齿轮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方法包括: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以及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E)、以及所述传动比(io)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vc)、所述瞬时轴线(S)与所述公垂线(vc)之间的交点(Cs)、以及所述瞬时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C1、C2、Cs),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c)确定所述瞬时轴线的所述倾斜角(Γs)作为第二齿轮节锥角(Γgw);以及
(d)基于所确定的第二齿轮节锥角(Γgw)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12.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设计的准双曲面齿轮。
13.一种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述准双曲面齿轮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方法包括:
(a)设定准双曲面齿轮的轴交角(∑)、偏置距(E)、以及传动比(io);以及
(b)基于所述轴交角(∑)、所述偏置距(E)、以及所述传动比(io)来计算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线和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公垂线(vc)、所述瞬时轴线(S)与所述公垂线(vc)之间的交点(Cs)、以及所述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所述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以确定用于规格的计算的坐标系(C1、C2、Cs),
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c)设定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2w)中的一个、螺旋角(ψrw)以及设计基准点(Pw)的相位角(βw),以确定所述设计基准点;
(d)基于在步骤(c)中设定的所述三个变量,根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共享所述设计基准点(Pw)的条件来计算所述设计基准点(Pw)和在步骤(c)中未设定的分度圆半径;
(e)设定所述第一齿轮的分度圆锥角(γpw)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分度圆锥角(Γgw)中的一个;
(f)基于所述轴交角(∑)以及在步骤(e)中设定的所述分度圆锥角来计算未在步骤(e)中设定的分度圆锥角;
(g)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D);
(h)设定所述第二齿轮的非工作侧齿面的接触法线(gwC);以及
(i)基于所述设计基准点(Pw)、在步骤(c)和步骤(d)中设定的所述分度圆半径(R1w、R2w)以及所述螺旋角(ψrw)、在步骤(e)和步骤(f)中设定的所述分度圆锥角(γpw、Γgw)、以及在步骤(g)和步骤(h)中设定的所述接触法线(gwC、gwD)来计算所述准双曲面齿轮的规格。
14.一种通过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计准双曲面齿轮的方法所设计的准双曲面齿轮。
15.一种准双曲面齿轮,其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
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锥角(Γf)设定在处于预定范围中的值,所述预定范围处于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附近,且所述预定范围是这样的范围:在所述范围内,工作侧齿面的齿线接触率和非工作侧齿面的齿线接触率每个都大于或等于2.0。
16.一种准双曲面齿轮,其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
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锥角(Γf)设定在处于预定范围中的值,所述预定范围处于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附近。
17.一种准双曲面齿轮,其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
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锥角(Γf)设定在这样的值:所述值大于或等于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
18.一种等齿高准双曲面齿轮,其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等齿高准双曲面齿轮中,齿高沿着齿宽方向是恒定的,并且齿线形状形成为使得齿线的曲率半径不恒定,
其中,
刀具半径(rc)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rc/Dg0)小于或等于0.52;偏置距(E)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E/Dg0)大于或等于0.111;并且,传动比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5,以及
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锥角(Γf)设定在这样的值:所述值处于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的±5°的范围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等齿高准双曲面齿轮,其中,
所述齿线形状为外摆线形状。
20.一种收缩齿高准双曲面齿轮,其包括一对齿轮,所述一对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所述收缩齿高准双曲面齿轮中,齿高沿着齿宽方向而变化,
其中,
所述第二齿轮的齿线的曲率半径(rc)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rc/Dg0)小于或等于0.52;偏置距(E)与外径(Dg0)之间的比率(E/Dg0)大于或等于0.111;并且,传动比大于或等于2且小于或等于5,以及
所述第二齿轮的顶锥角(Γf)设定在这样的值:所述值大于或等于作为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相对角速度的轴线的瞬时轴线(S)相对于所述第二齿轮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Γs),且小于或等于(Γs+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87965 | 2008-07-18 | ||
JP2008187965 | 2008-07-18 | ||
JP2008280558 | 2008-10-30 | ||
JP2008-280558 | 2008-10-30 | ||
JP2009-111881 | 2009-05-01 | ||
JP2009111881 | 2009-05-01 | ||
PCT/JP2009/063234 WO2010008096A1 (en) | 2008-07-18 | 2009-07-16 | Hypoid gear design method and hypoid gea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9598A CN102099598A (zh) | 2011-06-15 |
CN102099598B true CN102099598B (zh) | 2013-12-25 |
Family
ID=4122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285142A Active CN102099598B (zh) | 2008-07-18 | 2009-07-16 | 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及准双曲面齿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8881401B2 (zh) |
EP (2) | EP2307761B1 (zh) |
JP (1) | JP5331872B2 (zh) |
CN (1) | CN102099598B (zh) |
WO (1) | WO20100080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92304A (zh) * | 2010-03-12 | 2011-09-21 | 哈尔滨顺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高齿准双曲面齿轮 |
CN101982673B (zh) * | 2010-11-04 | 2012-08-22 | 吉林大学 | 准双曲面齿轮副的设计方法 |
CN102155528A (zh) * | 2011-03-08 | 2011-08-17 |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 塑料制圆锥齿轮 |
JP5387611B2 (ja) * | 2011-04-19 | 2014-01-15 |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 駆動機構およびロボット |
JP5857822B2 (ja) * | 2012-03-19 | 2016-02-1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歯車機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20140345405A1 (en) * | 2013-05-23 | 2014-11-27 | Apex Brands, Inc. | Rsp-Gearing Insensitive to Axis Misalignment and Other Displacement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Gears |
JP6088395B2 (ja) * | 2013-10-10 | 2017-03-01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減速装置のシリーズ |
CN103883706B (zh) * | 2014-04-17 | 2016-03-30 | 清华大学 | 一种准双曲面齿轮接触几何系数的设置方法 |
CN104121350B (zh) * | 2014-05-16 | 2016-06-15 | 清华大学 | 一种准双曲面齿轮弯曲几何系数的设置方法 |
CN104455318A (zh) * | 2014-12-20 | 2015-03-25 | 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大速比准双曲面齿轮 |
RU2592032C1 (ru) * | 2015-03-31 | 2016-07-20 |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МНИТИ" (ЗАО "МНИТИ") | Радиусная коническая передача |
WO2017030222A1 (ko) * | 2015-08-20 | 2017-02-23 |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인볼류트형 하이포이드 기어의 치형 설계 방법 |
CN105547207B (zh) * | 2015-12-16 | 2018-09-11 | 黑龙江工程学院 | 准双曲线齿轮齿面加工参数的检测方法 |
CN106369139B (zh) * | 2016-09-23 | 2019-03-01 | 清华大学 | 一种满足高次传动误差的准双曲面齿轮加工参数获取方法 |
DE102016223058A1 (de) * | 2016-11-22 | 2018-05-24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Zahnradpaar mit Zahnrad mit Oberflächenstruktur, Getriebe mit Zahnradpaa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Zahnrad |
CN108241764A (zh) * | 2016-12-26 | 2018-07-03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准双曲面齿轮的三维建模方法及装置 |
CN108953550B (zh) * | 2018-08-01 | 2019-12-31 | 中南大学 | 直齿轮的点齿面设计方法 |
CN109033723B (zh) * | 2018-09-14 | 2022-10-18 | 河南科技大学 | 准双曲面齿轮小轮无偏置滚轧模具设计及制造方法 |
CN109595298B (zh) * | 2018-12-21 | 2020-06-02 | 集美大学 | 双曲面直锥齿轮及其建模方法 |
CN109992877B (zh) * | 2019-03-28 | 2022-09-09 | 长安大学 | 一种齿轮副几何接触分析的方法 |
HUP1900107A1 (hu) * | 2019-04-02 | 2020-10-28 | Maform Kft | Kétlépcsõs gyorsító hajtómû-elrendezés, valamint hajtáslánc órához |
CN109977579B (zh) * | 2019-04-03 | 2022-09-13 | 合肥工业大学 | 改善准双曲面齿轮啮合质量的机床加工参数优化方法 |
DE102019119441B3 (de) * | 2019-07-17 | 2020-12-17 | KAPP NILES GmbH & Co. KG | Verfahren zum Schleifen eines Zahnrads mittels einer Schleifschnecke |
US11648745B2 (en) | 2020-09-09 | 2023-05-16 | Mahindra N.A. Tech Center | Modular tooling for axle housing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
US11225107B1 (en) | 2020-09-09 | 2022-01-18 | Mahindra N.A. Tech Center | Axle carrier housing with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
US11535057B2 (en) | 2020-09-09 | 2022-12-27 | Mahindra N.A. Tech Center | Axle assembly with sealed wheel end bearings and sealed pinion input bearings |
US11655891B2 (en) | 2020-09-09 | 2023-05-23 | Mahindra N.A. Tech Center | Method of machining an axle carrier housing |
JP2022133159A (ja) * | 2021-03-01 | 2022-09-13 |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 ウェビング巻取装置 |
CN113070534B (zh) * | 2021-03-31 | 2022-05-20 | 南京二机齿轮机床有限公司 | 一种内齿强力珩齿机自动对齿方法 |
CN114110136B (zh) * | 2021-11-30 | 2024-01-26 | 重庆大学 | 复波式活齿减速器内齿廓设计方法及两级减速器 |
WO2023138500A1 (zh) * | 2022-01-19 | 2023-07-27 | 永康市擎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齿轮副、齿轮防跳齿机构及电动剪钳式工具 |
CN114952412B (zh) * | 2022-07-11 | 2023-06-23 | 捷普电子(新加坡)公司 | 刀具的设计方法及刀具的加工路径生成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30248A (en) * | 1955-11-01 | 1960-03-29 | Wildhaber Ernest | Gearing |
US4276700A (en) * | 1979-08-02 | 1981-07-07 | Toyo Kogyo Co., Ltd. | Method for inspecting gear contact patterns |
US5511414A (en) * | 1992-09-30 | 1996-04-3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alyszing gear sets |
EP1260736A1 (en) * | 2000-02-29 | 2002-11-27 |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 Hypoid gear design method |
EP1870690A1 (en) * | 2005-04-15 | 2007-12-26 |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valu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of gear pair, and gear pair evaluated by using th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371A (en) * | 1866-07-17 | Improved car-coupling | ||
US1676419A (en) * | 1925-06-22 | 1928-07-10 | Gleason Works | Method of and machine for producing gears |
US1676371A (en) * | 1926-06-14 | 1928-07-10 | Gleason Works | Method of and machine for producing gears |
US2506756A (en) * | 1945-09-12 | 1950-05-09 | Gleason Works | Hypoid gears |
JPS5229761A (en) * | 1975-09-02 | 1977-03-05 | Toyota Motor Corp | Master gear for testing gearing of teeth on single side |
JPH0712203A (ja) * | 1993-06-25 | 1995-01-17 | Sumitomo Heavy Ind Ltd | 円筒ウォ−ムギヤの歯形決定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円筒ウォ−ムギヤ歯形並びに円筒ウォ−ムギヤの歯形決定のための装置 |
JP3484879B2 (ja) | 1995-06-05 | 2004-01-06 |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 歯車設計方法,歯車および歯車測定方法 |
JP3543431B2 (ja) * | 1995-07-17 | 2004-07-14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傘歯車の歯形の設計方法 |
US7665380B2 (en) | 2000-02-29 | 2010-02-23 |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 Hypoid gear design method |
US7761554B1 (en) * | 2000-03-22 | 2010-07-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signating required device attributes for embedding in a world-wide web document request |
US20060090340A1 (en) * | 2004-11-03 | 2006-05-04 | Yakov Fleytman | Method of generation of face enveloping gears |
-
2009
- 2009-07-16 WO PCT/JP2009/063234 patent/WO201000809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7-16 EP EP09787996A patent/EP2307761B1/en active Active
- 2009-07-16 JP JP2011502162A patent/JP5331872B2/ja active Active
- 2009-07-16 US US13/054,323 patent/US8881401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7-16 EP EP12175496.4A patent/EP2514995B9/en active Active
- 2009-07-16 CN CN2009801285142A patent/CN102099598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10-07 US US14/508,422 patent/US2015002062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8
- 2018-05-15 US US15/980,464 patent/US1057819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930248A (en) * | 1955-11-01 | 1960-03-29 | Wildhaber Ernest | Gearing |
US4276700A (en) * | 1979-08-02 | 1981-07-07 | Toyo Kogyo Co., Ltd. | Method for inspecting gear contact patterns |
US5511414A (en) * | 1992-09-30 | 1996-04-30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nalyszing gear sets |
EP1260736A1 (en) * | 2000-02-29 | 2002-11-27 |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 Hypoid gear design method |
EP1870690A1 (en) * | 2005-04-15 | 2007-12-26 | Fuj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 Evaluation device and program of gear pair, and gear pair evaluated by using th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07761A1 (en) | 2011-04-13 |
EP2514995A2 (en) | 2012-10-24 |
US20110162473A1 (en) | 2011-07-07 |
US20180259038A1 (en) | 2018-09-13 |
US8881401B2 (en) | 2014-11-11 |
CN102099598A (zh) | 2011-06-15 |
EP2514995A3 (en) | 2013-04-24 |
EP2307761B1 (en) | 2012-12-26 |
JP5331872B2 (ja) | 2013-10-30 |
JP2011528418A (ja) | 2011-11-17 |
EP2514995B9 (en) | 2016-01-06 |
US10578192B2 (en) | 2020-03-03 |
US20150020626A1 (en) | 2015-01-22 |
WO2010008096A1 (en) | 2010-01-21 |
EP2514995B1 (en) | 2015-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9598B (zh) | 准双曲面齿轮设计方法及准双曲面齿轮 | |
JP4376938B2 (ja) | コルヌ螺旋歯形歯車 | |
EP3130822B1 (en) | Point contact gear based on conjugate curves, meshing pair and machining tool therefor | |
Shih et al. | Mathematical model for a universal face hobbing hypoid gear generator | |
US8425212B2 (en) | Positive displacement flowmeter and helical gear | |
CN110263367B (zh) | 一种无干涉啮合的谐波减速器三维齿廓设计方法 | |
CN109657388A (zh) | 基于线面共轭的对构齿轮啮合副及其设计方法 | |
CN101937482B (zh) | 面齿轮插齿刀齿形设计方法 | |
CN109446666B (zh) | 一种凹凸齿线联轴器的设计方法 | |
EP3306132B1 (en) | Strain wave gearing device with compound meshing that involves congruity of tooth surfaces | |
Zhang et al. | Design, me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ss analysis of cylindrical gears with curvilinear tooth profile | |
CN113486466A (zh) | 一种线接触弧齿锥齿轮修形方法 | |
CN111967096A (zh) | 金刚滚轮及蜗杆砂轮的设计方法 | |
US20040154423A1 (en) | Advanced geometry of skew and straight bevel gears produced by forging | |
CN110802280B (zh) | 一种渐开线螺旋锥齿轮齿面设计方法 | |
CN109027185B (zh) | 一种失配啮合制锥面包络锥蜗杆副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4309820B (zh) | 一种定制刀具与特定路径结合的齿轮单边成形加工方法 | |
JP2000220725A (ja) | はすばコンケーブ円すい形歯車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H0733863B2 (ja) | コンケーブ円すい形歯車 | |
EP3945225A1 (en) | Differential gear mechanism and design method therefor | |
CN114722527A (zh) | 一种斜齿轮成型磨削齿面的解析算法 | |
Dooner | Hobbing of bevel and hypoid gears | |
CN115062437A (zh) | 高精度双圆弧砂轮齿廓设计方法 | |
Fan | Computerized design of new type spur, helical, spiral bevel and hypoid gear drives | |
CN110686064A (zh) | 螺线齿形齿轮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