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55821A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55821A
CN102055821A CN2010105244485A CN201010524448A CN102055821A CN 102055821 A CN102055821 A CN 102055821A CN 2010105244485 A CN2010105244485 A CN 2010105244485A CN 201010524448 A CN201010524448 A CN 201010524448A CN 102055821 A CN102055821 A CN 102055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portable terminal
main part
terminal according
sen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44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55821B (zh
Inventor
黄镛珍
元彰培
崔波拉
李健优
迈尔斯·卢克
李允诚
都基壎
金敏洙
李有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0170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1995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035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10046886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052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75358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55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55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558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9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 single or a set of motion sensors for pointer control or gesture input obtained by sensing movements of the portable compu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02Specific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not covered by G06F3/01 - G06F3/1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sensor for measuring a physical value, e.g. temperature or mo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包含柔性部分的主体,设置到所述主体的显示单元,设置到所述主体并响应于所述主体的弯曲而产生电信号的传感单元,以及识别电信号并根据所述主体的弯曲所产生的电信号而控制显示单元的控制器。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此申请要求2009年10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09-0101709、2009年10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10-2009-0103587以及2009年11月3日提交的申请号10-2009-0105297的较早申请日的权益和优先权,此处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或可弯曲的移动终端。可由移动终端响应于移动终端的弯曲而接收输入,或者移动终端可通过被弯曲而输出告知信号。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可构造用以执行各种功能,例如数据和语音通信,通过照相机获取图像和视频、录音、通过扬声器系统播放音乐文件和输出音乐,以及在显示器上显示图像和视频。一些终端包括支持玩游戏的附加功能,而其它终端还被构造成多媒体播放器。近年来,移动终端已构造用以接收广播和组播信号,该广播和组播信号允许观看诸如视频和电视节目的内容。
通常,可根据终端的移动性将终端分成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又可根据携带方式将移动终端进一步分成手持终端和车载终端。
人们不断努力以支持和增加移动终端的功能。这些努力包括软件和硬件改良,以及形成移动终端的结构部件的改变和改进。
此外,移动终端被认为是个人便携式设备,并可具有双面LCD(液晶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以及全正面(full face)触摸屏等等,上述双面LCD具有位于主体两侧上的观看窗口。近年来,根据对轻、薄、短、小的移动终端的需求,触摸屏系统越来越流行,而键盘被从一些移动终端省去。
但是,如果根据设置显示器没有被激活,则可能难以通过具有触摸屏式显示器的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输入。另一方面,如果将附加的键盘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则附加的键盘可能会不利地影响终端主体的外观,因此,不需要此类构造的移动终端。
现有技术移动终端在其显示单元上显示处理过的信息或者电信号的结果,或通过声音或振动将它们传输给用户。但是,经由显示单元传输来自终端的输出信号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没有将输出信息直接传输给用户,除非用户继续盯着显示单元。此外,在公共场合,由于来自终端的输出信号可能会打扰别人,因此,通过声音或振动将输出信号传输给用户是不理想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一种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能通过主体的物理变形来产生各种用户输入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能感测通过其主体的弯曲而产生的压力并将其转换成用户输入信号。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能感测由其主体的弯曲而产生的不同部分的相对位置改变并将其转换成用户输入信号。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主体形状通过电信号等等而发生物理变形。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能通过变形或改变其主体的形状来传输输出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包括:柔性部分、设置到主体的显示单元、设置到主体并响应于主体的弯曲而产生电信号的传感单元,以及识别电信号并根据由主体的弯曲产生的电信号来控制显示单元的控制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柔性部分;输出用于告知事件的告知信号的控制器;以及响应于从控制器接收的信号而改变主体形状的致动器。
应理解,本发明前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且这些描述旨在提供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进来用以提供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附图被并入并构成此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并与描述内容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框图。
图2是有关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正面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背面透视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包括多个部分的主体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其中,主体的构造可被改变。
图5(a)和图5(b)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具有包括多个部分的主体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其中,主体的构造可被改变。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主体的示意性剖面图,该主体包括多个联接(coupling)结构。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的变化所引起的压力感测位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主体的多个联接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9(a)和图9(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由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变化所引起的压力感测位置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主体的一部分以及传感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由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变化所引起的压力变化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传感单元在移动终端中的布置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主体中的多个联接结构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4和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的变化所引起的传感单元位移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其中,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可被改变。
图17(a)-(b)以及图18(a)-(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产生输入,这些输入用于响应于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的变化来操纵操作控制菜单。
图19(a)-(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产生输入,这些输入用于响应于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的变化来操纵操作控制菜单。
图20(a)和图2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的操作过程,其中,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可被改变。
图21(a)和图21(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包括多个部分的主体的移动终端的示意图,其中,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可被改变。
图22(a)-(b)以及图23(a)-(b)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主体的示意性剖面图,其中,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可被改变。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主体以及致动器的平面图。
图25(a)和图2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致动器的操作过程。
图2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其中,移动终端的主体构造可被改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只要可能,所有附图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如本文所使用的,对元件使用后缀“模块”、“单元”以及“部分”,仅是为了便于公开。因此,后缀本身不具有重要含义或意义,而且“模块”、“单元”和“部分”可一起使用或交换使用。
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终端。这些终端的示例包括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如移动电话、用户设备、智能手机、数字电视(DTV)、电脑、数字广播终端、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以及导航仪。
但是,仅通过非限定性的示例,下面将进一步说明移动终端100,且应理解的是,这些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终端。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框图。图1示出了具有各种部件的移动终端100,但应理解的是,不需要实现所有示出的部件。可选地可实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
图1示出了以多个按常规实现的部件而构造的无线通信单元110。例如,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部件,这些部件允许移动终端100与无线通信系统或移动终端所处的网络之间的无线通信。在非移动终端的情况下,可用有线通信单元代替无线通信单元110。通常将无线通信单元110和有线通信单元称作通信单元。
广播接收模块111通过广播信道从外部广播管理实体接收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广播信道可包括卫星信道和地面信道。广播管理实体通常是指传输广播信号和/或广播相关信息的系统。
为实现至少两个广播信道的同时接收或便于广播信道切换,可将至少两个广播接收模块111设置到移动终端100。
广播相关信息的示例包括与广播信道、广播节目或广播服务供应商有关的信息。例如,广播相关信息可包括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系统的电子节目指南(EPG)和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系统的电子服务指南(ESG)。
例如可将广播信号实现为TV广播信号、电台广播信号以及数据广播信号。如果需要,广播信号还可包括与TV广播信号或电台广播信号相结合的广播信号。
广播接收模块111可构造用以接收发送自各种类型的广播系统的广播信号。通过非限定性的示例,此类广播系统包括地面数字多媒体广播(DMB-T)系统、卫星数字多媒体广播(DMB-S)系统、手持数字视频广播(DVB-H)系统、以媒体前向单链路(media forward link only)
Figure BSA00000325326600061
著称的数据广播系统以及地面综合服务数字广播(ISDB-T)系统。接收组播信号也是可能的。如果需要,可将广播接收模块111接收的数据保存在适当的设备中,如存储器160。
移动通信模块112使得无线信号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如基站或节点B进行通信。这些信号例如可表示音频、视频、多媒体、控制信令和数据。
无线因特网模块113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因特网接入。此模块可内部或外部联接至移动终端100。无线因特网的适当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WLAN(无线局域网)(Wi-Fi)、Wibro(无线宽带)、Wimax(World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以及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可用非移动终端中的有线因特网模块来代替无线因特网模块113。通常将无线因特网模块113和有线因特网模块称作因特网模块。
短距离通信模块114有利于较短距离的通信。用于短距离通信的适当技术可包括但不限于,射频识别(RFID)、红外线数据协会(IrDA)、超宽带(UWB)以及通常被称作
Figure BSA00000325326600071
Figure BSA00000325326600072
的联网技术。
位置定位模块115识别或获得移动终端100的位置。例如可利用与相关卫星共同协作的GPS(全球定位系统)部件、网络部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此模块。
根据现有技术,位置定位模块115能通过计算来自至少三个卫星的距离信息和精确时间信息,然后对计算出的信息应用三角测量来精确计算基于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当前三维位置信息。目前,用三个卫星来计算地点和时间信息,然后用另一个卫星来纠正计算出的地点位置和时间信息的误差。位置定位模块115能通过连续计算当前实时位置来计算速度信息。
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120构造用以将音频或视频信号提供给移动终端100。如图所示,A/V输入单元120包括照相机121和麦克风122。照相机121接收并处理静止图像或视频的图像帧。在移动终端100处于特定模式,如通话模式、录音模式或音频识别模式时,麦克风122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此音频信号被处理,并被转换成数字数据。
移动终端100,具体而言是A/V输入单元120通常包括相配的除噪算法,用以除去在接收外部音频信号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A/V输入单元120产生的数据可保存在存储器160中,由输出单元150所利用,或者通过通信单元110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而被传输。如果需要,可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麦克风122和/或照相机121。
用户输入单元130响应于相关输入设备或多个相关输入设备的用户操作产生输入数据。此类设备的示例包括按键、圆顶开关(domeswitch)、触摸板(如静压/静态电容)、微动轮和微动开关。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一个特定示例,其中,用户输入单元130被构造成与显示器151共同协作的触摸板。
传感单元140提供移动终端100各个方面的状态测量值。例如,传感单元140可检测移动终端100的打开/关闭状态,诸如移动终端的显示器151和按键之类的部件的相对位置、移动终端或移动终端的部件的位置变化、是否存在用户与移动终端的接触,或者移动终端的方向或加速/减速。
如果将移动终端100构造成滑动式移动终端,则传感单元140可感测移动终端的滑动部分是打开还是关闭。其它示例包括感测是否存在电源190提供的电能、接口单元170与外部设备之间是否存在联接或其它连接。
接口单元170常用于将移动终端100与外部设备联接起来。一般的外部设备包括有线/无线头戴式耳机,外部充电器、电源、构造用以储存数据(如音频、视频和图片)的存储设备,以及耳机和麦克风。可使用有线/无线数据端口、音频输入/输出端口、视频输入/输出端口、联接至存储卡的卡座、订户识别模块(SIM)卡、用户识别模块(UIM)卡、或者可移除用户识别模块(RUIM)卡。
当移动终端110连接至外部支座(cradle)时,接口单元170成为用于从支座对移动终端100供应电能的通道或者用于将用户从支座输入的各种指令信号输送至移动终端100的通道。从支座输入的每个指令信号或者电能可作为使移动终端能确认其正确地位于支座内的信号。
输出单元150通常包括支持移动终端100的输出要求的各种部件。显示器151通常被实现为视觉地显示与移动终端100相关的信息。例如,如果移动终端100工作在通话模式下,则显示器通常提供包括与拨打电话、进行通话和结束通话相关的信息的用户界面(UI)或者图形用户界面(GUI)。作为另一示例,如果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拍照模式中,则显示器151可另外地或可选地显示与这些模式相关的图像。
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法包括显示器151,该显示器被构造成与输入设备,如触摸板共同协作的触摸屏。此构造允许显示器151同时作为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
可利用已知的显示器技术来实现显示器151,包括液晶显示器(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柔性显示器和三维显示器。
可将上述显示器151中的一些配置为透明的,由此能通过相应的显示器看到外部环境。可将此类显示器151称作透明显示器。透明显示器的典型示例为透明LCD显示器。
移动终端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器151。在两个显示器实施例的示例中,一个显示器151被构造成在移动终端处于打开位置时可见的内部显示器,而第二个显示器151被构造成在打开和关闭位置均可见的外部显示器。触摸屏可被构造用以检测触摸输入压力以及触摸输入位置和大小。
与此同时,可将接近传感器141设置在触摸屏内部或周围。接近传感器141用电磁能或红外线而非机械接触来检测靠近指定检测面的物体或接近传感器本身周围是否有物体存在。由此,接近传感器141可在使用寿命和利用方面优于接触传感器。
下面说明接近传感器141的操作的示例。首先,如果在振荡电路以正弦射频振荡时物体靠近传感器检测面,则振荡电路的振幅减小或停止。此变化被转换成电信号,用以检测是否存在物体。因此,如果除金属以外的任何材料处于RF振荡接近传感器和物体之间,接近开关能够检测到物体而不受该材料干扰。
如果触摸屏为静电式触摸屏,则即使不设置接近传感器141,触摸屏也能被配置为通过由指针接近而引起的电场变化来检测指针的接近。由此,当指针处于触摸屏附近而未实际接触触摸屏时,触摸屏能检测指针的位置以及指针与触摸屏之间的距离。出于说明的清晰和简便的目的,把使得接近触摸屏的指针被识别为放置在触摸屏之上的动作叫做“接近触摸”,而将使得指针实际接触触摸屏的动作叫做“接触触摸”。另外,利用指针在触摸屏上进行接近触摸的位置指的是在指针进行接近触摸时与触摸屏垂直对应的指针位置。
如果使用接近传感器141,则接近传感器能感测接近触摸及其方式(例如接近触摸距离、接近触摸方向、接近触摸速度、接近触摸位置或接近触摸移动状态)。接近传感器141还能将与感测到的接近触摸动作和接近触摸方式相对应的信息输出至触摸屏。
图1还示出了具有音频输出模块152的输出单元150,该音频输出模块支持移动终端100的音频输出要求。通常用一个或多个扩音器、蜂鸣器、其它音频产生设备以及它们的组合来实现音频输出模块152。
音频输出模块152以各种模式发挥作用,例如接电话模式、拨打电话模式、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和广播接收模式。在操作过程中,音频输出模块152输出与特定功能或状态(如接到的电话、收到的消息或错误)相关的音频。
所示的输出单元150还具有报警器153,该报警器常用于对有关移动终端100的特定事件的发生发出信号或进行识别。典型的事件包括接到的电话、收到的消息以及接收到的用户输入。
输出单元150提供的信号示例为触觉。例如,报警器153可被构造成响应于移动终端100接收呼叫或消息而振动。作为另一示例,由报警器153响应于在移动终端100接收用户输入而振动,借此提供触觉反馈机制。应理解的是,可单独执行或者使用输出单元150的部件的组合来执行这些部件提供的各种信号。
存储器160常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移动终端100的处理、控制和存储需求。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对移动终端100进行操作的程序指令、接触数据、通讯录数据、消息、图片和视频。
此外,用于各种形式的振动的数据和/或用于在对触摸屏进行触摸输入的情况下所输出声音的数据能被保存在存储器160中。还可将地图信息保存在存储器160中,以在必要时为用户提供地图信息,从而增强用户的便利性。另外,可将移动终端中每个菜单的近期使用历史记录和累计使用频率保存在存储器160中。
可用任意适当类型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存储设备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图1所示的存储器160,这些存储设备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闪存、磁盘或光盘、卡片式存储器或者其它类似的存储器或数据存储设备。
控制器180通常控制移动终端100的全部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语音通话、数据通信、即时消息通信、视频通话、照相机操作和录音操作有关的控制和处理。
控制器180可包括提供多媒体重放功能的多媒体模块181。可将多媒体模块181构造成控制器180的部分,或者以单独部件形成。
此外,控制器180能执行模式识别处理,以用于分别将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和画图输入识别为字符和图像。
电源190为移动终端100的各个部件提供需要的电能。电能可以是内部电能、外部电能或者它们的组合。
例如、可利用计算机软件、硬件或它们的某些组合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实现本文描述的各个实施例。对硬件实现而言,可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以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者它们的选择性组合中来实现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在某些情况下,可由控制器180来实现这些实施例。
对软件实现而言,可用单独的软件模块,如进程和函数来实现本文描述的实施例,每一个进程和函数执行本文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和操作。可用以任意适当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软件应用程序来实现软件代码,或可将这些软件代码保存在诸如存储器160之类的存储器中,并由控制器或处理器,如控制器180来执行。
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构造来实现移动终端100。这些构造的示例包括翻盖式、滑盖式、直板式、旋转式、侧滑式(swing-type)或者它们的组合。为简明起见,进一步的公开内容主要涉及直板式移动终端100。但这些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移动终端。
参照图2,移动终端100包括直板形终端主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构造,且适用于各种结构的终端,例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相联且可相对彼此移动的滑盖式、翻盖式、侧滑式、旋转式等等。
主体包括形成其外部的壳体(机壳、外壳或盖子)。此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各种电子器件安装在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另外,前壳体101与后壳体102之间可至少存在一个中间壳体。这些壳体可以是合成树脂的注塑成型物或由金属,如不锈钢或钛Ti形成。
终端主体,主要是前壳体101可具有显示器151、音频输出模块152、照相机121、包括输入131和132的用户输入单元130、麦克风122以及布置在上面的接口单元170。
显示器151占据前壳体101的大部分主表面。音频输出模块152和照相机121布置于靠近显示器151一端的区域,而用户输入单元132和麦克风122布置于靠近显示器151另一端的区域。可将用户输入单元132和接口170布置于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的侧面。
用于接收控制移动终端100操作的指令的输入单元130可包括多个操纵单元131、132。可将操纵单元131、132统称为操纵部分,只要能以触摸方式进行操纵,该操纵部分可以是任意类型。
可以以各种方式设定将由第一操纵单元131和第二操纵单元132接收的内容。例如,第一操纵单元131可接收命令,例如开始、结束和滚动,而第二操纵单元132可接收以下命令:控制来自音频输出模块152的音量,以及转换到显示器151的触摸感测模式等等。
参照图3,可将附加的照相机121′安装至终端主体的背面,亦即后壳体102上。照相机121′具有与附图所示照相机121相反的拍照方向,并可具有与照相机121不同的像素分辨率。
举例来讲,优选的是照相机121具有低的像素密度,从而能方便地拍摄用户的脸,并将图片传输给接收器。照相机121′可具有高的像素密度,以便拍摄一般物体,并存储较高质量的照片。可将照相机121和121′可旋转地安装至终端主体,或使得它们能弹出。
另外,靠近照相机121布置闪光灯123和镜子124。在照相机121′对物体进行拍摄时,闪光灯123照亮该物体。如果用户想用照相机121′拍摄自己的脸,则镜子124让用户能看到用户的脸。
可将附加的音频输出模块152′安装至终端主体的背面。音频输出模块152′能与图2A所示的音频输出模块152共同实现立体声功能,而且可用于实现免提模式。
除了用于通信的天线以外,终端主体在其侧面还可具有广播信号接收天线124。以能被从终端主体中拔出的方式安装图1所示广播接收模块111中的天线124。
终端主体安装有用于为移动终端100供电的电源单元190。可将电源单元190嵌入终端主体或可拆卸地安装至终端主体的外表面。
后壳体102可安装有用以感测触摸的触摸板135。与显示器151类似,触摸板135也可透光。例如,如果显示器151被构造用以在显示器的两面上提供视觉信息,以使得视觉信息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上可见,则还可通过触摸板135来感测和控制视觉信息。可选地,可将附加的显示器151安装至触摸板135,以在后壳体102上设置附加的触摸屏。
触摸板135可相对于前壳体101上的显示器151操作。可将触摸板135布置在显示器151的后面与其平行。触摸板135可具有与显示器151相同或更小的尺寸。
参照图4和图5,移动终端100包括主体200、设置到主体200的显示器151以及设置在主体200上的至少一个传感单元500(下面将参照图6至图9进行论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由允许主体变形的弹性材料形成,上述传感单元响应于主体构造的变化或根据主体200的弯曲程度而传输所产生的电信号。
显示器151由能根据主体200的弯曲而弯曲的柔性显示器构成。柔性显示器具有能在末端卷起的柔性屏幕,并被构造成柔性的或可弯曲的,从而能折叠或打开显示器151。
可选择性地将普通印刷电路板P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安装在主体200内。也就是说,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设置于由柔性材料形成的主体200的柔性部分,而将印刷电路板P设置在由刚性材料形成的主体200的刚性部分。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布置在柔性部分与刚性部分的边界。
印刷电路板P可以是具有印制在其上的细铜线的板,并且是形成为在其内安置不同部件,如半导体、电容器(condenser)或电阻器的电子部件。这样做能实现有效的布线设计,从而减小电子装置的尺寸,并增强电子装置的性能。即便普通印刷电路板P由刚性实心板构成,但由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由能弯曲的柔性板形成,因此,柔性印刷电路板f适用于可弯曲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尽管主体200具有嵌在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中的框架,但主体200与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主体200被形成为移动终端100的单一结构,包括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以及形成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的内部结构的框架。
由于主体200是柔性的,因此,当主体200的至少一些部分由弹性材料形成并暴露在主体200外面,或者根据设计而设置分离的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也由形成主体200的相同弹性材料形成时,移动终端100的外部能变形或者物理地弯曲。
主体200可包括第一主体210以及柔性联接至第一主体210的至少一个第二主体230a/230b。在此实施例中,尽管第二主体230可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210一侧的第二主体230a,以及设置于第一主体210另一侧的第二主体230b,但第二主体230a和230b在其结构和功能上是相同的。
此实施例中,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230b中的一个由柔性材料形成,而另一个由刚性材料形成。例如,如果第一主体210由柔性材料形成,则第二主体230a/230b由刚性材料形成,或者根据设计将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230b均形成为柔性材料单一个体。
下面参照图4(a)和图4(b)描述主体200的优选实施例。第一主体210可由柔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230a/230b可由刚性材料形成。在此实施例中,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设置到第一主体210,且可将印刷电路板P和电池190设置到第二主体230a/230b。也就是说,将适于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应用于第一主体210,而将不可弯曲或刚性的印刷电路板P以及需要安全性的电池190应用于第二主体230a/230b。
在此实施例中,由柔性显示器构成的显示器151布置在主体200的一侧。可将显示器151设置到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230b,或者根据设计,可只将显示器151设置到第一主体210或第二主体230a/230b。当第一主体210由柔性材料形成时,如果将外力施加给第二主体230,则第一主体210弹性形变,从而对第二主体230a/230b的相对移动进行引导,如图4(b)所示。
下面参照图5(a)和图5(b)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主体200。第一主体210可由刚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230a/230b可由柔性材料形成。在此实施例中,将印刷电路板P和电池190设置到第一主体210,且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设置到第二主体230a/230b。
当第二主体230a/230b由柔性材料形成时,如果将外力施加给第二主体230a/230b,则第二主体230a/230b弹性形变而相对于第一主体210移动、转动或弯曲,如图5(b)所示。如参照图5(a)至图6(b)所述的,用于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230b的材料可根据它们在移动终端100中的布置而变化。
参照图6、图7(a)和图7(b),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均可弯曲。此实施例中,第一主体210可由柔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230可由刚性材料形成。
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分别具有联接肋(coupling rib)212和联接槽(coupling slot)232。联接槽232沿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面L延伸,而联接肋212安置在联接槽232内用以将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联接在一起。
传感单元500容纳于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部分。传感单元500可以是传感单元140,并可感测被施加的压力。传感单元500可包括第一传感单元500a和第二传感单元500b。
第一主体210可包括安置在第二主体230a内的联接肋212。联接肋212沿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面L延伸。也就是说,联接肋212沿第一主体210的一个侧面周线(one side circumference)朝第二主体230a突出。
第一主体210包括将与传感单元500接触以对其施加压力的接触部分214和216。设置相同数量的接触部分214、216和传感单元500。
接触部分214和216可以是第一主体210或联接肋212的一部分,且与第一主体210或联接肋212没什么区别。但是,接触部分214和216可分别具有与第一主体210或联接肋212不同的形状和结构。
接触部分214和216可包括分别与第一传感单元500a和第二传感单元500b相匹配的第一接触部分214和第二接触部分216。第一接触部分214和第二接触部分216彼此独立设置,用以防止接触部分214和216因物理变形而互相干扰。
第二主体230a包括其内形成的联接槽232,该联接槽用于将联接肋212安置在其内。联接槽232被形成为第二主体230a的一部分,并向内凹陷。优选的是,联接肋212和联接槽232在联接时不会暴露到移动终端100的外面。
可将安装肋(mounting rib)234设置到第一主体210或第二主体230a。安装肋234设置有传感单元500。此实施例中,安装肋234被设置到第二主体230,以匹配联接肋212。在联接肋212从接触面L朝第二主体230a突出的同时,安装肋234从接触面L朝第一主体210突出,这加强了第一主体210与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
主体200设置有紧固凸起(fastening boss)236,从而,紧固凸起236通过位于第一主体210或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槽232中的联接肋212。可将紧固凸起236设置于里面形成有联接槽232的部分。为保持恒定的紧固力,优选的是布置彼此隔开的至少两个紧固凸起236。
可设置彼此隔开的至少两个紧固凸起236,且可由通过紧固凸起236的紧固件j来保持它们的联接力。但是,根据设计,可不由紧固凸起236,而是由通过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的紧固件j来联接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
即使将传感单元500设置到安装肋234的前端,并将其安装至第二主体230a,但也可将传感单元500定位于第一主体210。由于第一主体210的柔性材料成分防止损坏传感单元500,因此,优选地将传感单元500定位于第一主体210,从而传感单元500能有效地感测信号。
此外,设置于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接触面的传感单元500构造用以转发随着第一主体210与第二主体230a之间的接触程度而改变的电信号。
优选地,将传感单元500安装至由刚性材料形成的第二主体230a以用于感测第二主体230a与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一主体210的接触程度。传感单元500包括设置在主体200的高度方向上的一对第一传感单元500a和第二传感单元500b,并使这对传感单元彼此隔开。
由此,该对第一传感单元500a和第二传感单元500b感测各个位置的压力变化并将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180。控制器180确定主体200的弯曲方向,并根据预先保存的设置将弯曲识别为用户的输入信号。
传感单元500可在主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这是由于第一主体210与第二主体230a之间的联接也在长度方向上。也就是说,当第一主体210或第二主体230a弯曲时,由于安装肋234或联接肋212的变形发生在主体200的高度方向上,因此,传感单元500在主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以易于感测弯曲。此实施例中,传感单元500被定位在一对联接肋212之间。
优选地,将多个传感单元500彼此隔开地设置到主体200的拐角处。可将传感单元500布置于多个拐角,以让用户能在移动终端100的各个部分接收所需的信号。
传感单元500可包括接近传感器141、压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141使得移动终端100能检测正在靠近的物体或与其紧密靠近但未实际接触的物体的存在。接近传感器141能通过检测AC磁场的变化、静态磁场的变化或电容的变化速率来检测紧靠接近传感器而定位的物体。可根据移动终端100的构造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近传感器141。
压力传感器能检测施加给移动终端100的压力以及压力的强度。可将压力传感器安装至移动终端100需要检测压力的部分。
上述加速度传感器是用于将定向加速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并被广泛应用于微机电系统(MEMS)。当今有各种加速度传感器,包括被嵌入汽车的安全气囊系统用于测量大加速度以检测冲撞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用于通过感测人手的轻微动作来测量微米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该微米加速度被用作为游戏装置的输入手段。一般而言,尽管加速度传感器具有安装至一个封装的2个轴或3个轴,但只需要一个轴或Z轴。
因此,如果在某一环境下需要X轴或Y轴加速度传感器,而不需要Z轴加速度传感器,则可用单独的板件(board piece)将加速度传感器垂直安装至主板。
此外,传感单元500包括移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张力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触觉传感器、用于检测主体200的折叠或弯曲或者检测主体一部分的折叠或弯曲的倾角传感器(tilt sensor)中的至少一个。
此实施例中,传感单元500为压力传感器,其用于测量响应于主体200的弯曲而改变的绝对压力或相对压力。
参照图7(a),当第二主体230a在与显示器151的屏幕所朝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朝上弯曲时,第二接触部分216发生形变将压力施加给第二传感单元500b,且主体200接收用户输入信号。
相反,参照图7(b),当第二主体230a在与显示器151的屏幕所朝方相反的方向上朝下弯曲时,第一接触部分214发生形变将压力施加给第一传感单元500a,且主体200接收用户输入信号。
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结构以及传感单元500的布置可根据设计而变化。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描述中,省去与前述实施例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8、图9(a)和图9(b),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中的至少一个均可弯曲。例如,第一主体210可由刚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230a/230b可由柔性材料形成。
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分别具有联接肋212和联接槽232。联接槽232沿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面L延伸,而联接肋212安置在联接槽232内用以将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联接在一起。
传感单元500位于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之间。传感单元500可包括第一传感单元500a和第二传感单元500b。
第一主体210可包括安置在第二主体230a内的联接肋212。联接肋212沿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面L延伸。也就是说,联接肋212沿第一主体210的一个侧面周线朝第二主体230a突出。
第一主体210包括将与传感单元500接触以对其施加压力的接触部分214和216。设置相同数量的接触部分214、216和传感单元500。接触部分214和216可包括分别与第一传感单元500a和第二传感单元500b相匹配的第一接触部分214和第二接触部分216。此实施例中,接触部分214和216可以是联接肋212的一部分。
主体200包括设置于其上的紧固凸起236,以使得该紧固凸起236从第一主体210或第二主体230a通过位于联接槽232中的联接肋212。可设置至少两个紧固凸起236以使它们彼此隔开,并且可由通过紧固凸起236的紧固件j来保持紧固力。
传感单元500被设置到联接槽232的前端,并被安装至第二主体230a。此实施例中,参照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接触面L传感单元500被布置在第二主体230a的一侧。
优选地,将传感单元500安装至由刚性材料形成的第二主体230a,以用于感测第二主体230a与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一主体210的接触程度。此实施例中,传感单元500被设置为选择性地接收来自第一主体210的联接肋212的一部分的压力。一对联接肋212形成在第一传感单元500a与第二传感单元500b之间。换言之,传感单元500被设置在联接槽232与联接肋212之间。
传感单元500包括设置在主体200的高度方向上的一对第一传感单元500a和第二传感单元500b,并使这对传感单元彼此隔开。传感单元500可在主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优选的是,将多个传感单元500彼此隔开地设置到主体200的拐角处。
参照图9(a),当第一主体230a在与显示器151的屏幕所朝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朝上弯曲时,第一接触部分214发生形变将压力施加给第一传感单元500a,且主体200接收用户输入信号。
相反,参照图9(b),当第二主体230a在与显示器151的屏幕所朝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朝下弯曲时,第二接触部分216发生形变将压力施加给第二传感单元500b,且主体200接收用户输入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移动终端100具有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传感单元布置。因此,在以下对其它实施例的论述中,省去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类似部分的说明。
参照图10,主体200由柔性材料形成,从而整个主体可弯曲。可通过注塑成型合成树脂,如橡胶来形成主体200。传感单元600设置在主体200内,从而,主体200的弯曲选择性地将压缩力施加给传感单元600。
显示器151被设置到主体200,从而与主体200的弯曲一致。显示器151由具有柔性屏幕的柔性显示器构成。主体200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f,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由安装在其内的柔性材料形成。
柔性印刷电路板f延伸地布置在主体200的高度方向上。传感单元600被设置到柔性印刷电路板f。传感单元600包括设置到主体200的柔性部分上的一对第一传感单元600a和第二传感单元600b,并使这对传感单元在主体200的高度方向上彼此隔开。
传感单元600安置在主体200的柔性部分内,以使得主体200的柔性部分环绕着传感单元600。由此,主体200的弯曲产生压缩力或张力并将其直接传递给传感单元600。借此,主体200和传感单元600保持紧密接触状态。
另外,该对第一传感单元600a和第二传感单元600b在主体200的高度方向上延伸。值得注意的是,响应于被形成为单一个体的主体200的弯曲所产生的压缩力或张力在主体200的长度方向上传递。由此,在高度方向上广泛布置的第一传感单元600a和第二传感单元600b使得能顺利感测长度方向上传递的压缩力或张力。也就是说,将传感单元600的感测部分设置为面向主体200的长度方向。
更详细地讲,将第一传感单元600a和第二传感单元600b分别布置在响应于主体200的弯曲而产生张力和压缩力的部分处。亦即,如果由柔性材料形成的主体200弯向一边,则产生的张力和压缩力集中在基准线上,其中,第一传感单元600a和第二传感单元600b分别被布置在参照基准线彼此不同的方向上,用于感测张力和压缩力的变化。
参照图11(a),如果主体200在与显示器151的屏幕所朝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弯曲,则在靠近显示器151而布置的第一传感单元600a处产生张力,而在远离显示器151布置的第二传感单元600b处产生压缩力,由此,主体200能接收用户的信号。
参照图11(b),如果主体200在与显示器151的屏幕所朝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弯曲,则在靠近显示器151而布置的第一传感单元600a处产生压缩力,而在远离显示器151布置的第二传感单元600b处产生张力,由此,主体200能接收用户的信号。
因而,通过在该对第一传感单元600a和第二传感单元600b处感测到的压力变化来识别主体200的弯曲方向,而且还能通过压力的变化来测量力的大小。
另外,为获得更精准的测量,可在初始阶段对传感单元600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在主体200受到张力的那部分处压力减小。
因此,如果将传感单元600设置到主体200的中心部分,则可测量主体200的弯曲方向及其强度。此外,如果将传感单元600设置到主体200的特定部分,如一角,则还可测量特殊方向上的移动的方向和强度。
参照图12,如上所述,传感单元540和560可包括接近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此实施例中,传感单元540和560为移动传感器,并检测主体200的弯曲造成的相对位置变化。也就是说,传感单元包括用于感测主体200的位置的第一移动传感器540,以及用于感测相对于第一移动传感器540的位置变化的第二移动传感器540。
第一移动传感器540布置于主体200的大致中心部分,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布置在主体200的一个或多个拐角部分,每个移动传感器相互隔开。第一移动传感器540检测主体200的绝对位置的空间坐标,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检测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相对于第一移动传感器540的位置,从而感测主体200是否已经变形。由此,参照布置第一移动传感器540的位置将第二移动传感器560布置于能变形的部分。
第一移动传感器540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检测地磁、加速度、倾斜度或角加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以用于感测相对位置变化。此实施例中,第一移动传感器540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可以是测量地磁强度以用于检测方位角的地磁传感器,或者是测量移动物体的加速度或碰撞强度的加速度传感器。
第一移动传感器540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可包括3轴地磁传感器和3轴加速度传感器,该3轴地磁传感器利用北极的绝对方向来感测旋转方向,而3轴加速度传感器感测重力加速度的增减。3轴地磁传感器检测互相垂直的三个轴向上的磁场强度,而3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三个轴向上的加速度。
因此,如果将第一移动传感器540设置到第一主体210,将第二移动传感器560设置到能相对于第一主体210变形的第二主体230,则第一移动传感器540检测第一主体210的空间绝对坐标,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检测相对于第一移动传感器540的坐标。此实施例中,如果第二主体230相对于第一主体210变形,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的坐标相对于第一移动传感器540改变,则控制器180感测第一移动传感器540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的相对位置变化,从而将其作为用户输入信号而接收。
参照图13,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都可弯曲。此实施例中,第一主体210由刚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230a由柔性材料形成。
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具有相互匹配而彼此联接的联接肋212和联接槽232。联接槽232沿着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面L具有较长延伸,而联接肋212被设置为能处于联接槽232内并与其联接。
第一主体210可包括安置在第二主体230a内的联接肋212。联接肋212沿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a的联接面的长度延伸。也就是说,联接肋212沿第一主体210的一个侧面周线朝第二主体230a突出。
此实施例中,将联接肋212定位在第一主体210处且位于参照接触面L第二主体230a的一侧,且不将第二主体230a定位在参照接触面L第一主体210的一侧。如果参照接触面L第二主体230a没有朝第一主体210突出,则由于第二主体230a与第一主体210的较小接触面,在第二主体230a联接至第一主体210时第二主体230a不会变形。
主体200包括设置于其上的紧固凸起236,该紧固凸起236从第一主体230或第二主体230通过安置在联接槽232中的联接肋212。可设置相互隔开的至少两个紧固凸起236,且可由通过该紧固凸起236的紧固件j来保持它们的紧固力。
参照图14和图15,移动终端100具有可弯曲主体200,从而,主体200的拐角或边缘部分的弯曲或扭曲产生用于操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输入信号。
在此实施例中,将第一移动传感器540设置到第一主体210,而将第二移动传感器560设置到第二主体230a/230b。第一移动传感器540检测第一主体210的绝对位置的空间坐标,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检测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相对于第一移动传感器540的位置,从而感测主体200是否已经变形。
参照图14,第一移动传感器540和第二移动传感器560在主体200未弯曲时检测地磁、加速度、倾斜度或角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以用于检测第一主体210和第二主体230的空间坐标。
参照图15,当主体200被外力弯曲时,第二主体230b相对于第一主体210变形,且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的位置改变。也就是说,如果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相对于第一移动传感器540的位置改变,则控制器180感测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的位移,并将其识别为用户输入信号,从而执行预定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将第一移动传感器540设置为基准传感器以检测第二移动传感器560的相对位置的原因在于防止这样的情形,即,如果只设置第二移动传感器560,则当第二移动传感器560可感测主体200的变形时,第二移动传感器560还可以相同的方式来感测主体200的移动,从而导致误差。
因此,如果将第一移动传感器540设置为用以检测第二移动传感器560与第一移动传感器540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基准传感器,则控制器180能区分主体200的移动和主体200的弯曲。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包括上述传感单元500、540和560的移动终端100的操作。
参照图16,移动终端100具有可弯曲主体200,从而,主体200的拐角或边缘部分的弯曲或扭曲产生用于操作移动终端100的用户输入信号。
如果主体200能物理地变形,且设置上述传感单元500、540和560(图16中未示出)以用于感测主体200的物理变化,则能直观地传输用户输入信号,而不用小键盘或触摸屏式显示器。
除此之外,由于能将弯曲主体200所产生的压缩力或张力感测为用户输入信号,或者能将弯曲主体200所产生的一对传感单元540、560的相对位置变化感测为用户输入信号,因此,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移动终端100,并能以位于用户界面中央的游戏或菜单激发用户的兴趣。因此,如果能将主体200的物理变形感测为用户输入信号,则能以各种方式控制移动终端100的操作。
图17(a)至图1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移动终端的主体变形来控制操作控制菜单。参照图17(a),如果移动终端100的左上侧拐角弯曲711,则能选择显示器151的左下侧所示的菜单项712。因此,可响应于移动终端100的主体的变形而启动所选菜单项712。
与图17(a)类似,参照图17(b),如果移动终端100的右上侧拐角弯曲713,则能选择显示器151的右下侧所示的菜单项714。此外,在移动终端100的上部中间部分弯曲时,可选择显示器151的下部中心所示的菜单项716。在此情况下,移动终端100可根据弯曲方向(例如向前或向后)接收不同的输入。
参照图18(a),可通过从菜单项列表750中选择菜单项735来预设在移动终端100的左上侧拐角弯曲731时所选择的菜单项735。例如,能响应于触摸和拖拽输入740而选择菜单项735。参照图18(b),可响应于触摸和拖拽输入742来预设在移动终端100的右上侧拐角弯曲732时所选择的菜单项737。参照图18(c),可设置两个以上在移动终端100弯曲时所选择的菜单项736。在此情况下,可将响应于移动终端100的弯曲而被执行的菜单项显示为寻求用户选择的消息。
参照图19(a)和19(b),如果在显示器151上显示操作屏幕时移动终端100的一侧弯曲751,则在显示器151上显示操作控制菜单760。通过触摸输入761从操作控制菜单760选择所显示的菜单项之一时,执行对应于所触摸的菜单项的操作。例如,如图19(c)所示,响应于选择所显示图像的缩略图的触摸输入761在显示器151上显示图像。响应于此实施例中的弯曲而显示操作控制菜单760时,可通过使具有柔性材料形成的主体200的移动终端100弯曲来控制各种操作。
图20(a)和图20(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致动器的操作。参照图20(a)和图20(b),致动器的形状记忆合金800可以是能恢复其原始形状的金属合金。例如,合金能在低于转变温度的温度下发生形变,且最终在高于转变温度的温度下恢复为变形之前的原始形状。转变温度可以是发生转变或改变的固定温度。
因此,可制造形状记忆合金800以记忆弯曲形状并保持平坦形状,从而,在对形状记忆合金800施加热量以使其达到高于某一温度的温度时,形状记忆合金800恢复为弯曲形状。形状记忆合金800能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如位移或动力,并具有诸如形状记忆效应、振动衰减特性、超弹性效应以及优良的防腐特性之类的性质。
形状记忆效应为这样一种性质,即,尽管形状记忆合金800在低于临界点的低温下发生形变,但如果形状记忆合金800受热达到较高温度,则形状记忆合金800还是能恢复原始形状。振动衰减特性在形状记忆合金的低温相(马氏体)(Martensite)最优,而且如果形状记忆合金在低温相从一定高度掉下则发出非金属声音,例如类似橡胶的沉闷声音或者″砰″的一声。超弹性效应为这样一种特性,即,尽管形状记忆合金800在高温相(奥氏体)(Austenite)发生形变,但如果消除对形状记忆合金的外力,形状记忆合金800还是能恢复原始形状。
形状记忆合金800分为镍族(nickel group)Ni、铜族Cu、铁族Fe,以及其它种类,诸如Cu-Zn-Ni、Cu-Al-Ni、Ag-Ni以及Au-Cd,它们是包括锌Zn、铝Al、金Au和银Ag的金属的组合。但是,具有最佳记忆功能的形状记忆合金800可能是镍钛Ni-Ti合金。
将以1:1的比例混合大量镍原子和钛原子所形成的合金称作镍钛诺Nitinol。Nitinol具有晶体结构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独有特性。尽管Nitinol的原子结构很容易在低温下发生改变,但Nitinol的原子结构在高温下变得更硬且不会发生变化。可形成Nitinol用以在-400°F(-240℃)至212°F(100℃)的较大温度范围内显现出形状记忆效应。
Nitinol的晶体结构的内部结构具有几百万个晶体单元的重复,每个晶体单元具有唯一形状和唯一角度。大多数金属合金具有这样的内部结构,即,每个内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from a certain extent)都不受温度变化影响。如果对其施加热量,尽管里面的原子以较高速度振荡,从而能通过施加外力使其形状弯曲或改变,但其分子结构还是不会发生改变。
相反,形状记忆合金800可包括根据温度而改变的两个稳定晶体结构。温度变化能让一个晶体结构变成另一个晶体结构。发生改变的临界温度根据合金金属的成分和种类而变化。
Nitinol中的原子以面心立方晶格(face centered cubic lattice)而排列,其中,在高温下一个原子以金属模子形式(in a die form)被布置在八个角的每一个上并被布置于六个面中每一个面的中心。如果Nitinol被冷却,则原子的排列在某一温度下从排列的金属模子形状(dieshape)突然变成体心立方晶格(body centered cubic lattice),其中,尽管位于八个角的原子处于原位置,但位于六个面中每一个面的原子被定位在金属模子(die)的中心。随着温度变化从面心立方晶格变成体心立方晶格的晶体结构为形状记忆合金提供形状记忆效应。
图21(a)和图21(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主体的剖面及其变化。参照图21(a),移动终端100包括由其中至少一些能弹性形变的材料所形成的主体200、设置到主体200用以显示图像的显示器151,以及设置在主体200内的致动器,该致动器用于在接收到对其施加的电信号时改变形状,从而选择性地改变主体200的形状。
显示器151由能随着主体200的弯曲而弯曲的柔性显示器构成。柔性显示器为末端能卷曲的柔性屏幕。柔性显示器被构造用以提供柔性,从而能折叠或打开显示器151。
可选择性地将普通印刷电路板P(未示出)和柔性印刷电路板f安装在主体200内。也就是说,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设置于主体200中由柔性材料形成的部分,而将印刷电路板P设置在主体200中由刚性材料形成的部分,并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布置于柔性部分和刚性部分的边界。
此实施例中,主体200由弹性材料形成,而致动器由根据温度变化在原始形状与变形形状之间交替的形状记忆合金800形成。形状记忆合金800安置在主体200内,由此,形状记忆合金800的形变也会改变主体200的形状。随着对其提供的的电信号响应于内部电阻而产生热量,形状记忆合金800改变其形状。
例如,形状记忆合金800电连接至控制器180,从而控制器180选择性地为形状记忆合金800提供电信号。一旦电信号传输至形状记忆合金800,就在形状记忆合金的内部产生热量,从而改变形状记忆合金800的内部温度,最终改变形状记忆合金800的形状。也就是说,形状记忆合金800通过电阻将电信号转变成热能,且热能改变形状记忆合金800的晶体结构,从而改变形状记忆合金800的形状。
形状记忆合金800具有在主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固定宽度。另外,形状记忆合金800具有从主体20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板状。
具有固定宽度的板状的形状记忆合金800提供表面区域,从而形状记忆合金800的形变导致主体200变形。而且,在主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形状记忆合金800使用在改变其外部形状的过程中随着形状记忆合金800经历形变而产生的、且不被主体200吸收的能量。注意,如果将力施加给相同材料的物体,则较长的物体更容易变形。
除此之外,优选的是形状记忆合金800在其内部温度超过转变温度时从平坦形状变成弯曲形状。因此,形状记忆合金800被构造用以记忆弯曲形状和曲线形状(curved shape),且当将形状记忆合金800安装在主体200内时,以平坦形状安装形状记忆合金800。由此,形状记忆合金800在常态下保持平坦形状,并在形状记忆合金800的内部温度因电信号而超过转变温度时恢复为原始的曲线形状。
参照图22(a)至图23(b),尽管主体200具有框架以及嵌入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的其它部件,但主体200与结合在一起的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可将主体200看作是移动终端100的整体结构的部分,该移动终端包括前壳体101、后壳体102、框架以及形成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的内部结构的其它部件。
由于主体200是柔性的,因此,当主体200的至少一些部分由弹性材料形成并暴露到主体200外面,或者根据移动终端100的设计而设置分离的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时,前壳体101和后壳体102也由弹性材料形成,以使得主体200能发生形变。
此实施例中,主体200可包括第一主体部分210以及柔性联接至第一主体部分210的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尽管第二主体部分230可包括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分210一侧的第二主体部分230a,以及设置于第一主体部分210另一侧的第二主体部分230b,但第二主体部分230a和第二主体部分230b在结构和功能上没什么区别。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第一主体部分210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中的一个由柔性材料形成,而另一个主体部分由刚性材料形成。例如,如果第一主体部分210可由柔性材料形成,则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可由刚性材料形成。可选,根据设计,第一主体部分210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可由柔性材料形成为单一个体。
由于第一主体部分210与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的联接结构与参照图6至图9(b)所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省去该联接结构的详细说明。
参照图22(a)和图22(b),第一主体部分210可由柔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可由刚性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设置到第一主体部分210,且可将印刷电路板P和电池190设置到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
也就是说,将适于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板f应用于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一主体部分210,将不可弯曲的或硬的印刷电路板P以及需要安全性的电池190应用于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
在此实施例中,由柔性显示器构成的显示器151布置在主体200的一侧。可将显示器151分别设置到第一主体部分210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或者根据设计,可只将显示器151设置到第一主体部分210或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
为使主体200变形,将形状记忆合金800安置在主体200的柔性部分内。图22(a)和图22(b)中,形状记忆合金800安置在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一主体部分210内。
如果在形状记忆合金800被安装至第一主体部分210时将电信号施加给形状记忆合金800,则形状记忆合金800内由于电阻而产生热量,且在热量使得内部温度升高时,形状记忆合金800变形成为形状记忆合金800所记忆的曲线形状,如图22(b)所示。
此实施例中,形状记忆合金800弯曲成凹状,形状记忆合金800的两端升高,以使得第一主体部分210也因此而弯曲,并使得联接至第一主体部分210的第二主体部分230a根据第一主体部分210的弯曲方向而改变其位置。
也就是说,根据第一主体部分210的形变,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相对于第一主体部分210的位置也发生改变,从而使得主体200具有曲线形状。由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和显示器151跟随主体200的形变而变化,因此,主体200的形变不会造成损害。
参照图23(a)和图23(b),第一主体部分210可由刚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可由柔性材料形成。在此实施例中,可将印刷电路板P和电池190设置到第一主体部分210,且可将柔性印刷电路板f设置到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
为使主体200变形,将形状记忆合金800安置在主体200的柔性部分内。此实施例中,将形状记忆合金800安置在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内。
如果在形状记忆合金800安装至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时将电信号施加给形状记忆合金800,则形状记忆合金800内由于电阻而产生热量,且在热量使得内部温度升高时,形状记忆合金800变成为形状记忆合金800所记忆的曲线形状。
此实施例中,形状记忆合金800弯曲,形状记忆合金800的两端升高,从而使得形状记忆合金800变成凹状,且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相对于第一主体部分210的位置也发生改变,从而使得主体200具有曲线形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柔性印刷电路板f和显示器151随着主体200的形变而变化,因此,形变不会造成损害。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主体中所使用的致动器。图25(a)和图25(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具有致动器的移动终端100的主体的剖面。
参照图24至图25(b),主体200包括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一主体部分210,以及由刚性材料形成并联接至第一主体部分210的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致动器设置在主体200内用于在接收到提供的电信号时改变其形状,从而使得主体200的形状变形。
此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分210可由柔性材料形成,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可由刚性材料形成。第一主体部分210可设置有柔性印刷电路板f,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可设置有印刷电路板P和电池190。
根据此实施例的致动器可具有多个框架,可响应于电信号改变每个框架。参照图24,致动器可包括固定至第一主体部分210用于为其提供驱动力的马达840,以及可移动框架820,可移动框架820具有连接至马达840的一端,并具有响应于马达840的移动而转动的另一端。
可移动框架820可包括被设置到固定框架810一端的第一可移动框架820a,以及被设置到固定框架810另一端的第二可移动框架820b。但是,可构造多个可移动框架820,以使得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移动框架820设置到固定框架810的相对侧,从而根据设计在主体200的边缘部分提供各种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马达840与多个可移动框架820相对应,且每个马达840都分别可控。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不向马达840提供电信号时,马达840可自由旋转。
除此之外,致动器可包括位于第一主体部分210中的固定框架810,该固定框架安装有马达840,并可移动地连接至可移动框架820。由于固定框架810具有安装在其相对端上并可在相反方向上转动的两个马达840,因此,能使来自每个马达840的反作用力最小。
固定框架810在主体20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并可在相对端具有可移动框架820,这些可移动框架分别被可移动地设置为通过马达840,并被联接至马达840。也就是说,固定框架810和可移动框架820可被设置到主体200,并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如果将固定框架810和可移动框架布置为在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则可移动框架820的旋转所引起的形变可在视觉上有区别,以使得用户能清楚地识别主体200的形状的改变。
更具体而言,马达840包括用于产生旋转力的马达主体842以及用于将旋转力传递至马达840外面的旋转轴844。此实施例中,马达主体842安装至固定框架810,而旋转轴844连接至可移动框架820的一端,上述固定框架810被固定至第一主体部分210或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与旋转轴844和可移动框架820啮合的齿轮或位于旋转轴844的联接部分的摩擦构件,以及可移动框架820可被包括进来用于有效传递旋转力。
参照图25(a)和图25(b),致动器随着固定至第一主体部分210的马达840旋转可移动框架820而使得主体200发生形变,其中,可将马达840直接固定至第一主体部分210,或者如果将马达840安装至固定框架810,则也可将马达间接固定至第一主体部分210。
例如,马达840在其被固定至固定框架810的各个相对端时产生驱动力。可移动框架820在固定框架810的各个相对端可转动地连接至马达840。因此,如果将两个马达840分别安装至固定框架810的相对端,则来自马达840的振动能相互抵消。此外,不将马达840单独安装至第一主体部分210,但可将模块化的固定框架810安装至第一主体210,从而缩短组装所需要的时间。
由此,如图25(b)所示,可移动框架820相对于固定框架810的转动改变第一主体部分210的形状,且连接至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的可移动框架820的另一端对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的移动进行引导。也就是说,安装至第一主体部分210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中每一个的一部分的可移动框架820在该可移动框架820转动时使得第一主体部分210变形,且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根据第一主体部分210的形变而改变位置。
此实施例中,可移动框架820根据第一主体部分210的形变改变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的位置,从而,不会将来自第二主体部分230重量的载荷施加到第一主体部分210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的联接面上。也就是说,可移动框架820改变第一主体部分210的形状以及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的位置。
可选地,尽管附图中未示出,但主体200的整个部分可由弹性材料形成。亦即,可将主体分成第一主体部分210和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但可将主体200构造成单一个体,从而,整个主体200可被形成为允许弹性形变。
主体200包括设置在其上的致动器,其中,该致动器可包括固定在主体200内的固定框架210、具有固定至固定框架210的一端且用于提供驱动力的至少一个马达840,以及在主体200内可转动地连接至马达840的可移动框架820。此实施例中,马达840包括固定至固定框架810的马达主体842以及可转动地设置到马达主体842并连接至可移动框架820的旋转轴844。
参照图26,移动终端100包括可变形框架。因此,移动终端100的形状能响应于来自控制器180的信号而物理地变形,且移动终端100的操作系统可根据移动终端100的主体内的致动器的构造而发生变化。
如果致动器由形状记忆合金800构成(如图20所示),则在电信号被从控制器180提供给形状记忆合金800时,形状记忆合金800产生电阻,从而产生热量。一旦形状记忆合金800的温度升高并超过形状记忆合金800的设定转变温度,形状记忆合金800就会因为形状记忆合金800的形状记忆效应而恢复到所记忆的形状。
亦即,形状记忆合金800变形成曲线形状,且主体200的形状根据形状记忆合金800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如果主体200的形状从平坦形状变成曲线形状,则用户能通过视觉上注意到移动终端100的形变而识别产生的信号。
在主体200的形状变成曲线形状之后,用户还可将外力施加给主体,以使得主体200变形为其原始形状或平坦形状。可选地,控制器180可控制具有马达840的致动器,从而,致动器将主体200的形状恢复为正常构造。
除此之外,如果致动器包括固定框架810和可移动框架820,则控制器180将电信号传输至马达840,以使得马达840旋转可移动框架820。如果可移动框架820转动,则由柔性材料形成的第一主体部分210发生形变,从而,由刚性材料形成并固定至可移动框架820一端的第二主体部分230a/230b根据可移动框架820的旋转而移动。
如果可移动框架820在主体200内转动,则主体200的一部分弯曲而具有曲线形状。如果主体200从平坦形状变成曲线形状,则用户能在视觉上辨别出主体200的形变,并识别移动终端100产生的信号。
因此,移动终端100不仅能通过振动、声音或显示,而且还能通过主体200的形变来输出告知信号。例如,当移动终端100接到电话时,控制器180可响应于电话而改变主体200的形状,以使得主体变成曲线构造。在此情况下,在输出电话呼叫信号的同时消除了噪音。此外,移动终端100的一部分可在接收到电话呼叫时弯曲,以使得在电话通话期间麦克风122被放置靠近用户的嘴,从而提高通话质量。
除此之外,如果移动终端100具有可选菜单,则当主体200的左边或右边弯曲时,可通过将弯曲主体200的一边恢复到其原始位置而产生用户输入信号。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移动终端具有以下优点。
可物理变形主体和能感测主体的物理变化的传感单元使移动终端能直观地产生用户输入信号,而不用小键盘或触摸屏式显示器。
可将一对传感单元布置到主体的一部分,从而,传感单元在主体弯曲且形状改变时检测由传感单元的相对移动或位移而产生的空间坐标。由此,不需要外部用户输入装置暴露在移动终端的主体上,且因此,可将移动终端设计得更加随意,而不需要主体外部上的任何用户输入装置。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将主体的弯曲所产生的压缩力或张力感测为用户输入信号,因此,能在使用游戏或用户界面中央的菜单时利用移动终端来激发用户的兴趣。
由于移动终端具有可物理变形的主体以及安装在主体内并能响应于电信号而改变主体形状的致动器,因此,可将移动终端设计为根据能实现的主体的各种形状来提供各种信号。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能将主体的弯曲所产生的形变感测为信号,因此,能在使用游戏或用户界面中央的菜单时利用移动终端来激发用户的兴趣。
由于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设计为通过改变移动终端的形状来输出信号,因此,能将信号传输给用户,而不会产生环境噪音,终端的用户也能保持移动终端周围的舒适环境。
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作出各种更改和改变,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旨在囊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作出本发明的修改和改变。

Claims (29)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主体,包括柔性部分;
显示单元,被设置到所述主体;
传感单元,被设置到所述主体,并响应于所述主体的弯曲而产生电信号;以及
控制器,配置为识别所述电信号并根据所述主体的弯曲所产生的电信号来控制所述显示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主体包括:
第一主体部分,以及
联接至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中的一个由柔性材料形成,而所述第一主体部分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中的另一个由刚性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传感单元被设置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的联接面,所述传感单元产生的电信号基于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之间的接触量而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单元以及以平行构造设置在所述主体中的第二传感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由柔性材料形成,并具有分别布置有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的第一接触部分和第二接触部分,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被单独地设置,以防止所述第一接触部分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 在所述主体弯曲时互相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
凹陷地形成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的联接槽,所述联接槽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的联接面向内延伸,以及
联接肋,形成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从所述联接面朝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突出,以便被置于所述联接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柔性部分内,以使得在所述柔性部分弯曲时所述柔性部分选择性地为所述传感单元提供压缩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其布置在所述柔性部分内并可操作地联接至所述传感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传感单元包括:
第一传感器,配置为感测所述主体的位置,以及
多个第二传感器,配置为感测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第一传感器的位置的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布置在所述主体的大致中心部分,而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中的每一个布置在所述主体的不同拐角部分,以使得所述多个第二传感器中的每一个相互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显示单元包括配置为根据所述主体的弯曲而弯曲的柔性显示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响应于由所述主体的弯曲产生的电信号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下一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主体的弯曲产生的电信号来选择菜单项,并且其中,基于弯曲的主体的一部分来选择不同的菜单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识别所述电信号时执行所选择的菜单项。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由所述主体的弯曲产生的电信号来在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操作控制菜单。
17.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主体,包括柔性部分;
控制器,配置为输出用来告知事件的告知信号;以及
致动器,配置为响应于从所述控制器接收的信号来改变所述主体的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致动器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被配置为根据温度变化在原始形状与变形形状之间交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柔性部分中,以使得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改变引起所述主体形状的改变。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主体包括:
第一主体部分,其由柔性材料形成以允许弹性形变;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其由刚性材料形成并联接至所述第一主体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
马达,其固定到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用于提供驱动力;以及
可移动框架,其具有连接至所述马达的一端,用于使所述可移动框架的另一端转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致动器还包括安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分中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具有安装到其上的马达,并且所述可移动框架经由所述马达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固定框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架转动,从而响应于从所述控制器接收的信号来改变所述第一主体部分的形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可移动框架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主体部分。
25.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主体的整个表面由弹性材料形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
固定框架,固定在所述主体中;
马达,连接至所述固定框架的一端以用于提供驱动力;以及
所述主体中的可移动框架,所述可移动框架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马达。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马达包括: 
马达主体,固定至所述固定框架;以及
旋转轴,在其一端连接至所述马达主体,而在其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可移动框架。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当在所述主体的形状已经改变之后接收到用户输入时,或者如果在预设时段内未接收到用户输入则当在预设时段之后接收到用户输入时,将改变的主体形状恢复到原始的主体形状。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事件包括接收到电话呼叫或消息。 
CN201010524448.5A 2009-10-26 2010-10-26 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8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01709 2009-10-26
KR1020090101709A KR101619958B1 (ko) 2009-10-26 2009-10-26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20090103587A KR20110046886A (ko) 2009-10-29 2009-10-29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2009-0103587 2009-10-29
KR1020090105297A KR101753582B1 (ko) 2009-11-03 2009-11-03 휴대용 단말기
KR10-2009-0105297 2009-11-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55821A true CN102055821A (zh) 2011-05-11
CN102055821B CN102055821B (zh) 2014-07-09

Family

ID=43501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44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55821B (zh) 2009-10-26 2010-10-26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928580B2 (zh)
EP (1) EP2315186B1 (zh)
CN (1) CN102055821B (zh)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1790A (zh) * 2012-02-21 2012-07-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提示用户未读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472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
CN103326105A (zh) * 2012-03-19 2013-09-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
CN103516840A (zh) * 2012-06-29 2014-01-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03792997A (zh) * 2012-10-30 2014-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885540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诺基亚公司 柔性装置结构
CN104094186A (zh) * 2012-01-31 2014-10-08 诺基亚公司 可变形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4094202A (zh) * 2012-02-08 2014-10-08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4204994A (zh) * 2012-04-26 2014-12-10 英特尔公司 增强现实计算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4423553A (zh) * 2013-09-03 2015-03-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柔性屏幕的终端设备控制方法
CN104662489A (zh) * 2012-08-01 2015-05-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设备和控制柔性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4685448A (zh) * 2012-07-30 2015-06-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CN10471732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区超洪 一种具有新型来电功能的手机
CN104854534A (zh) * 2012-12-13 2015-08-1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相关联的方法
CN104932616A (zh) * 2015-06-08 2015-09-23 清华大学 基于铰链结构的可变形交互设备及交互系统
WO2015188371A1 (zh) * 2014-06-10 2015-1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5190732A (zh) * 2013-07-25 2015-1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80100A (zh) * 2014-04-10 2016-01-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357365A (zh) * 2015-09-28 2016-0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408850A (zh) * 2013-05-23 2016-03-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形用户界面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05432157A (zh) * 2013-05-29 2016-03-23 黃昌淳 能弯曲的电子设备
CN105765338A (zh) * 2013-11-14 2016-07-1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设备形变测量
CN105824371A (zh) * 2016-05-11 2016-08-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终端
CN105989335A (zh) * 2015-02-13 2016-10-0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获取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6057087A (zh) * 2015-04-16 2016-10-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CN106156554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6201291A (zh) * 2016-07-25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57464A (zh) * 2016-11-22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通话方法
CN107409155A (zh) * 2016-03-30 2017-11-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069097A (zh) * 2012-08-23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柔性装置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87759B2 (en) 2009-09-30 2013-07-16 Apple Inc. Self adapting haptic device
EP2315186B1 (en) * 2009-10-26 2016-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body for inputting a signal upon bending said body
WO2011117681A1 (en) 2010-03-25 2011-09-29 Nokia Corporation Contortion of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906666A (zh) 2010-05-21 2013-01-30 诺基亚公司 用于控制设备的显示器输出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US10013058B2 (en) 2010-09-21 2018-07-03 Apple Inc. Touch-based user interface with haptic feedback
KR101258327B1 (ko) * 2010-10-13 2013-04-25 주식회사 팬택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부를 구비한 장치 및 그 디스플레이 방법
JP5693606B2 (ja) * 2010-11-12 2015-04-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US10120446B2 (en) 2010-11-19 2018-11-06 Apple Inc. Haptic input device
US9569002B2 (en) * 2010-12-17 2017-02-14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ensor arrangement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KR101320384B1 (ko) 2011-06-30 2013-10-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가요성 표시 패널 및 상기 가요성 표시 패널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8929085B2 (en) 2011-09-30 2015-01-06 Apple Inc.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40310636A1 (en) * 2011-11-11 2014-10-16 Nokia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eformation-sensitive input
US9823707B2 (en) 2012-01-25 2017-11-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Contortion of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610663B2 (en) 2012-02-06 2013-12-17 Lg Electronics Inc. Port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411423B2 (en) * 2012-02-08 2016-08-09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flex gesturing
US9672796B2 (en) * 2012-02-17 2017-06-06 Lg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flexible display
US9851811B2 (en) * 2012-02-20 2017-12-26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1692252B1 (ko) 2012-04-08 201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US8724304B2 (en) * 2012-04-20 2014-05-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having fastened bent edges
US9823696B2 (en) 2012-04-27 2017-11-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Limiting movement
KR101420329B1 (ko) 2012-06-11 2014-07-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1925412B1 (ko) * 2012-07-03 2018-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의 슬립 모드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44676B (zh) * 2012-07-16 2016-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043810B1 (ko) 2012-08-20 2019-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122835B1 (ko) 2012-09-03 2020-06-1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9104231B2 (en) * 2012-09-27 2015-08-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od-actuated device
US9178509B2 (en) 2012-09-28 2015-11-03 Apple Inc. Ultra low travel keyboard
KR102057583B1 (ko) * 2012-10-08 2019-12-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9158334B2 (en) 2012-10-22 2015-10-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led by flexing
US9158332B2 (en) 2012-10-22 2015-10-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Limiting movement
CN102957798A (zh) * 2012-11-06 2013-03-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柔性显示屏手机的接听和挂断电话的方法
US10817096B2 (en) 2014-02-06 2020-10-27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corporated into display
DE112013005988B4 (de) 2012-12-14 2023-09-21 Apple Inc. Krafterfassung durch Kapazitätsänderungen
US9046884B2 (en) 2012-12-31 2015-06-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ood-actuated device
US9942387B2 (en) 2013-01-04 2018-04-1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flexing of a device
WO2014124173A1 (en) 2013-02-08 2014-08-14 Changello Enterprise Llc Force determination based on capacitive sensing
US9851828B2 (en) 2013-03-15 2017-12-26 Apple Inc. Touch force deflection sensor
KR102088910B1 (ko) * 2013-03-15 2020-03-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031092B1 (ko) * 2013-03-18 2019-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KR102095013B1 (ko) 2013-04-11 2020-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장치
KR102082779B1 (ko) 2013-04-16 2020-03-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9686387B2 (en) * 2013-04-23 2017-06-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neration of mobile device vibratory notification
JP6276385B2 (ja) * 2013-04-26 2018-02-07 イマージョン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Immersion Corporation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のための、受動的剛性及び能動的変形の触覚出力装置
US9524030B2 (en) * 2013-04-26 2016-12-20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interactions with foldable-bendable displays
DE102013008543B4 (de) 2013-05-16 2023-08-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m Anbringen eines mobilen Endgeräts in einem Fahrzeug
KR20140139950A (ko) * 2013-05-28 2014-1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32383B1 (ko) * 2013-06-03 2019-11-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018733B1 (ko) * 2013-06-13 2019-09-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US9927840B2 (en) 2013-06-21 2018-03-2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or for processing and displaying image data on a bendable display unit
KR20210070393A (ko) 2013-07-12 2021-06-1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TWI489284B (zh) * 2013-07-16 2015-06-21 Wistron Corp 用來驅動第一模組相對殼體移動之驅動系統及其電子裝置
US9671889B1 (en) 2013-07-25 2017-06-06 Apple Inc. Input member with capacitive sensor
US9652040B2 (en) 2013-08-08 2017-05-16 Apple Inc. Sculpted waveforms with no or reduced unforced response
KR102111407B1 (ko) 2013-08-19 2020-05-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US9779592B1 (en) 2013-09-26 2017-10-03 Apple Inc. Geared haptic feedback element
US9928950B2 (en) 2013-09-27 2018-03-27 Apple Inc. Polarized magnetic actuators for haptic response
CN105579928A (zh) 2013-09-27 2016-05-11 苹果公司 具有触觉致动器的带体
WO2015047364A1 (en) * 2013-09-29 2015-04-02 Pearl Capital Developments Ll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haptic effects
WO2015047360A1 (en) * 2013-09-29 2015-04-02 Rinand Solutions Llc Force sensing compliant enclosure
CN105683865B (zh) 2013-09-30 2018-11-09 苹果公司 用于触觉响应的磁性致动器
US9317118B2 (en) 2013-10-22 2016-04-19 Apple Inc. Touch surface for simulating materials
KR200471111Y1 (ko) * 2013-10-22 2014-02-11 (주)엘스로드 이노텍 이어폰 일체형 휴대용 단말기 케이스
JP6228813B2 (ja) * 2013-10-31 2017-11-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WO2015088491A1 (en) 2013-12-10 2015-06-18 Bodhi Technology Ventures Llc Band attachment mechanism with haptic response
KR102279707B1 (ko) * 2013-12-18 2021-07-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9501912B1 (en) 2014-01-27 2016-11-22 Apple Inc. Haptic feedback device with a rotating mass of variable eccentricity
AU2015217268B2 (en) 2014-02-12 2018-03-01 Apple Inc. Force determination employing sheet sensor and capacitive array
KR102127930B1 (ko) * 2014-02-14 2020-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04955285B (zh) * 2014-03-26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198123B2 (en) 2014-04-21 2019-02-05 Apple Inc. Mitigating noise in capacitive sensor
WO2015163842A1 (en) 2014-04-21 2015-10-29 Yknots Industries Llc Apportionment of forces for multi-touch input devices of electronic devices
KR101584743B1 (ko) * 2014-05-14 2016-01-25 황창순 플렉서블 구동장치
DE102015209639A1 (de) 2014-06-03 2015-12-03 Apple Inc. Linearer Aktuator
KR102281910B1 (ko) * 2014-06-26 2021-07-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D763849S1 (en) * 2014-07-08 2016-08-16 Lg Electronics Inc. Tablet computer
USD763848S1 (en) * 2014-07-08 2016-08-16 Lg Electronics Inc. Tablet computer
KR102019505B1 (ko) 2014-09-02 2019-09-06 애플 인크. 햅틱 통지
KR20160041693A (ko) * 2014-10-08 2016-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20160050689A (ko) * 2014-10-30 2016-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KR20160077312A (ko) * 2014-12-22 2016-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308645B1 (ko) 2014-12-29 2021-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104571534B (zh) 2015-02-10 2019-03-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震动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KR102305508B1 (ko) * 2015-02-25 2021-09-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353467B2 (en) 2015-03-06 2019-07-16 Apple Inc. Calibration of haptic devices
US10006937B2 (en) 2015-03-06 2018-06-26 Apple Inc. Capacitive senso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CN106033311B (zh) * 2015-03-12 2019-10-0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及用户设备
AU2016100399B4 (en) 2015-04-17 2017-02-02 Apple Inc. Contracting and elongating materials for providing input and outpu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365173B1 (ko) 2015-06-10 2022-02-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061357B2 (en) * 2015-06-10 2018-08-28 Intel Corporation Electroactive layer to coil a flexible display
CN104980545B (zh) 2015-07-13 2016-10-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分离滑动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04980544B (zh) 2015-07-13 2016-10-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两端可折弯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US9807213B2 (en) 2015-07-31 2017-10-31 Motorola Mobility Llc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for form factor and orientation modality control
US9715301B2 (en) 2015-08-04 2017-07-25 Apple Inc. Proximity edge sensing
WO2017044618A1 (en) 2015-09-08 2017-03-16 Apple Inc. Linear actuators for use in electronic devices
KR102370169B1 (ko) * 2015-10-13 2022-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TWI593943B (zh) 2015-10-19 2017-08-01 國立清華大學 可調變的感測元件
US10039080B2 (en) 2016-03-04 2018-07-31 Apple Inc. Situationally-aware alerts
CN105843572B (zh) * 2016-03-21 2020-02-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可形变的电子设备
US10007343B2 (en) 2016-03-31 2018-06-26 Apple Inc. Force sensor in an input device
US10268272B2 (en) 2016-03-31 2019-04-23 Apple Inc. Dampening mechanical modes of a haptic actuator using a delay
CN106155415B (zh) * 2016-06-30 2019-02-15 东莞市步步高通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游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180010866A (ko) * 2016-07-22 2018-01-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EP3520644A1 (en) * 2016-09-29 2019-08-07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Intelligent wristband
CN107480318B (zh) * 2017-06-14 2021-03-16 大连理工大学 硬脆材料薄壁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优化方法
US10622538B2 (en) 2017-07-18 2020-04-14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haptic output and sensing a haptic input using a piezoelectric body
CN107632708B (zh) * 2017-09-22 2021-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屏幕可视角度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柔性显示装置
US10866683B2 (en) 2018-08-27 2020-12-15 Apple Inc. Force or touch sensing on a mobile device using capacitive or pressure sensing
TWI668602B (zh) * 2018-08-31 2019-08-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CN110874151B (zh) * 2018-08-31 2024-01-0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09345958A (zh) * 2018-09-25 2019-02-1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屏的盖板和柔性显示屏
US10691211B2 (en) 2018-09-28 2020-06-23 Apple Inc. Button providing force sensing and/or haptic output
US10599223B1 (en) 2018-09-28 2020-03-24 Apple Inc. Button providing force sensing and/or haptic output
CN109639858A (zh) * 2018-12-15 2019-04-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KR102108533B1 (ko) * 2019-04-16 2020-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US11380470B2 (en) 2019-09-24 2022-07-05 Apple Inc. Methods to control force in reluctance actuators based on flux related parameters
USD973679S1 (en) * 2019-10-28 2022-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transition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B2592075B (en) 2020-02-17 2022-05-18 Cambridge Mechatronics Ltd Control of SMA haptic assembly
KR102237296B1 (ko) * 2020-04-29 2021-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11724678A (zh) * 2020-06-08 2020-09-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USD973711S1 (en) * 2020-09-22 2022-12-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splay screen with transition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D973710S1 (en) * 2020-09-22 2022-12-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isplay screen with transitional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US11977683B2 (en) 2021-03-12 2024-05-07 Apple Inc. Modular systems configured to provide localized haptic feedback using inertial actuators
US11798439B2 (en) * 2021-05-12 2023-10-24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monitor with selectively curved and flat display panel
US11809631B2 (en) 2021-09-21 2023-11-07 Apple Inc. Reluctance haptic engin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950A (zh) * 2006-04-18 2007-10-2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电子纸折曲输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403839A (zh) * 2007-10-01 2009-04-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96184B2 (ja) 1992-06-19 2001-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話機
JP3384703B2 (ja) * 1997-02-25 2003-03-1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表示装置
US6822635B2 (en) * 2000-01-19 2004-11-23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interface for laptop computers and other portable devices
US7196688B2 (en) * 2000-05-24 2007-03-27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devices using electroactive polymers
US20030026068A1 (en) * 2001-07-31 2003-02-06 Wen-Sung Tsai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with foldable display panels
JP2003280546A (ja) 2002-03-27 2003-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己変形型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処理端末
JP4447823B2 (ja) 2002-06-14 2010-04-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機器
US7456823B2 (en) * 2002-06-14 2008-11-25 Sony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apparatus
JP4125653B2 (ja) * 2002-10-30 2008-07-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型情報端末装置
JP4612280B2 (ja) * 2003-02-25 2011-01-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作業装置及び自動作業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196689B2 (en) * 2003-03-31 2007-03-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formation device
CN100352693C (zh) * 2003-04-09 2007-12-05 株式会社Kmc 用于装车载监视器的装置
US6900981B2 (en) * 2003-04-23 2005-05-31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with synchronizing hinge
CN100521562C (zh) * 2004-07-08 2009-07-29 高科零件有限公司 带滑动组装体的滑动型移动电话和便携电话的滑动组装体
JP4401889B2 (ja) * 2004-07-29 2010-0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US20060251365A1 (en) * 2005-05-04 2006-11-09 Brewer Donald R Watch fiber optic image guide
US20060284788A1 (en) * 2005-06-21 2006-12-21 Robinson Douglas L Infinity tunnel display system with floating dynamic image
KR100638028B1 (ko) 2005-09-02 2006-10-23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동작인식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방법
US20070097108A1 (en) * 2005-10-28 2007-05-03 Brewer Donald R Elastic fiber optic image guide
JP4412289B2 (ja) * 2006-01-26 2010-02-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0761527B1 (ko) * 2006-08-08 2007-09-27 주식회사 다이아벨 휴대폰의 슬라이딩 장치
KR100768042B1 (ko) * 2006-11-23 2007-10-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돌출형 마이크 모듈을 갖는 휴대용 단말기
US7787917B2 (en) * 2006-12-28 2010-08-31 Intel Corporation Folding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tinuous display
KR101400284B1 (ko) * 2007-04-16 2014-05-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딩형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621348B2 (en) * 2007-05-25 2013-12-31 Immersion Corporation Customizing haptic effects on an end user device
US9823833B2 (en) * 2007-06-05 2017-11-21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ptic enabled flexible touch sensitive surface
US20090015547A1 (en) * 2007-07-12 2009-01-15 Franz Roger L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hysical Alert
US20090088220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Cellular terminals and oth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using electroactive polymer transducer indicators
GB0721475D0 (en) * 2007-11-01 2007-12-12 Asquith Anthony Virtual buttons enabled by embedded inertial sensors
JP4909922B2 (ja) 2008-02-29 2012-04-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可撓操作可能な情報表示端末装置、及び情報表示用インタフェース
KR101521219B1 (ko) * 2008-11-10 2015-05-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이용하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8436820B2 (en) * 2008-12-04 2013-05-0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ouchpad using resistive electro-conductive fiber and input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8294047B2 (en) * 2008-12-08 2012-10-23 Apple Inc. Selective input signal rejection and modification
US9600070B2 (en) * 2008-12-22 2017-03-21 Apple Inc. User interface having changeable topography
JP4983831B2 (ja) * 2009-03-25 2012-07-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EP2315186B1 (en) * 2009-10-26 2016-09-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body for inputting a signal upon bending said body
KR101664418B1 (ko) * 2010-11-25 2016-10-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569002B2 (en) * 2010-12-17 2017-02-14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sensor arrangement for gesture recognition
KR101850718B1 (ko) * 2011-12-15 2018-04-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3d 영상 변환 방법
US9632539B2 (en) * 2012-10-16 2017-04-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utomatic shape adjustment of flexible display
KR20150012982A (ko) * 2013-07-25 2015-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9950A (zh) * 2006-04-18 2007-10-24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电子纸折曲输入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1403839A (zh) * 2007-10-01 2009-04-0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设备

Cited By (5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4186A (zh) * 2012-01-31 2014-10-08 诺基亚公司 可变形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4094202A (zh) * 2012-02-08 2014-10-08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4094202B (zh) * 2012-02-08 2017-04-26 夏普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3247235A (zh) * 2012-02-13 2013-08-14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
US9390642B2 (en) 2012-02-13 2016-07-12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CN102611790A (zh) * 2012-02-21 2012-07-25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提示用户未读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9812771B2 (en) 2012-03-19 2017-1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pparatus for mobile terminal
KR20130106078A (ko) * 2012-03-19 2013-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KR101971903B1 (ko) * 2012-03-19 2019-04-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CN103326105A (zh) * 2012-03-19 2013-09-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移动终端的天线装置
CN104204994A (zh) * 2012-04-26 2014-12-10 英特尔公司 增强现实计算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4204994B (zh) * 2012-04-26 2018-06-05 英特尔公司 增强现实计算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3516840A (zh) * 2012-06-29 2014-01-15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US10060732B2 (en) 2012-07-30 2018-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CN104685448A (zh) * 2012-07-30 2015-06-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CN110083199B (zh) * 2012-07-30 2024-02-1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CN110083199A (zh) * 2012-07-30 2019-08-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CN110109511A (zh) * 2012-07-30 2019-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US10458782B2 (en) 2012-07-30 2019-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US10876832B2 (en) 2012-07-30 2020-12-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CN104685448B (zh) * 2012-07-30 2018-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其操作的方法
US11513561B2 (en) 2012-08-01 2022-11-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4662489A (zh) * 2012-08-01 2015-05-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设备和控制柔性显示设备的方法
US10802544B2 (en) 2012-08-01 2020-10-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US10241542B2 (en) 2012-08-01 2019-03-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04662489B (zh) * 2012-08-01 2019-04-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显示设备和控制柔性显示设备的方法
US11822391B2 (en) 2012-08-01 202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CN110069097A (zh) * 2012-08-23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装置和用于控制柔性装置的方法
CN103792997A (zh) * 2012-10-30 2014-05-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854534A (zh) * 2012-12-13 2015-08-1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相关联的方法
CN103885540A (zh) * 2012-12-19 2014-06-25 诺基亚公司 柔性装置结构
CN105408850A (zh) * 2013-05-23 2016-03-1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形用户界面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05408850B (zh) * 2013-05-23 2019-03-26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形用户界面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05432157B (zh) * 2013-05-29 2018-07-24 黃昌淳 能弯曲的电子设备
CN105432157A (zh) * 2013-05-29 2016-03-23 黃昌淳 能弯曲的电子设备
CN105190732B (zh) * 2013-07-25 2019-11-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5190732A (zh) * 2013-07-25 2015-12-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423553A (zh) * 2013-09-03 2015-03-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柔性屏幕的终端设备控制方法
CN105765338B (zh) * 2013-11-14 2020-01-10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设备形变测量
CN105765338A (zh) * 2013-11-14 2016-07-13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设备形变测量
CN104717327A (zh) * 2013-12-13 2015-06-17 区超洪 一种具有新型来电功能的手机
CN105280100A (zh) * 2014-04-10 2016-01-2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280100B (zh) * 2014-04-10 2017-09-1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5188371A1 (zh) * 2014-06-10 2015-1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5989335A (zh) * 2015-02-13 2016-10-0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获取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5989335B (zh) * 2015-02-13 2019-11-1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信息获取方法、信息获取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6156554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CN106156554B (zh) * 2015-03-25 2019-03-1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交互装置以及用户设备
TWI723975B (zh) * 2015-04-16 2021-04-11 南韓商三星顯示器有限公司 顯示模組
CN106057087A (zh) * 2015-04-16 2016-10-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US10510980B2 (en) 2015-04-16 2019-12-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module
CN106057087B (zh) * 2015-04-16 2020-05-08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模块
CN104932616A (zh) * 2015-06-08 2015-09-23 清华大学 基于铰链结构的可变形交互设备及交互系统
CN105357365A (zh) * 2015-09-28 2016-0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409155A (zh) * 2016-03-30 2017-11-28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824371A (zh) * 2016-05-11 2016-08-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终端
CN106201291A (zh) * 2016-07-25 2016-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201291B (zh) * 2016-07-25 2019-05-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延时拍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657464A (zh) * 2016-11-22 2017-05-1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通话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15186A3 (en) 2011-08-10
CN102055821B (zh) 2014-07-09
US20150119112A1 (en) 2015-04-30
EP2315186A2 (en) 2011-04-27
US9451064B2 (en) 2016-09-20
US20110095975A1 (en) 2011-04-28
US8928580B2 (en) 2015-01-06
EP2315186B1 (en)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5821B (zh) 移动终端
CN101945150B (zh) 移动终端
CN101895625B (zh) 移动终端以及使用该移动终端执行呼叫功能的方法
CN103179236B (zh) 移动终端
KR101594380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코일 안테나 모듈
JP5186900B2 (ja) 振動体、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671493B2 (en) Vibration assembly, input device using the vibr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input device
CN101877733B (zh) 移动终端
KR101437994B1 (ko) 휴대 단말기
CN102566816A (zh) 移动终端
CN105052042B (zh) 移动终端
CN10227118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方法
CN103312890A (zh) 移动终端
CN104284013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2035912B (zh) 移动终端
KR20110048640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EP2658225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5051744U (zh) 移动终端
KR20120018631A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4006691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8696687A (zh) 电子装置的摄像头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CN102377849B (zh) 移动终端
US1015208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2917087B (zh) 移动终端
KR20190037739A (ko) 이동 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