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6586B - 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6586B
CN102036586B CN2009801186518A CN200980118651A CN102036586B CN 102036586 B CN102036586 B CN 102036586B CN 2009801186518 A CN2009801186518 A CN 2009801186518A CN 200980118651 A CN200980118651 A CN 200980118651A CN 102036586 B CN102036586 B CN 102036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ut
securing rod
base part
recess
kee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86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36586A (zh
Inventor
三田一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lax Inc
Original Assignee
Piola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lax Inc filed Critical Piolax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36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36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6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60N2/812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 B60N2/818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with stepwise pos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06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 B60N2/809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 B60N2/812Head-rests movable or adjustable vertically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ir locking devices
    • B60N2/815Release mechanisms, e.g. butt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80Head-rests
    • B60N2/897Head-rests with sleeves located in the back-rest for guiding the rods of the head-r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包括头枕支撑件(10)、以及结合进头枕支撑件以锁定撑杆(4)的撑杆锁定单元(20)。头枕支撑件(10)具有:撑杆引导孔(13),其中插进撑杆(4);以及,结合凹部(14),其开口于外表面,在头枕支撑件(10)内且在与撑杆引导孔(13)相交的方向,该结合凹部与撑杆引导孔(13)相连通。撑杆锁定单元(20)包括:撑杆锁定本体(30),其可滑动方式适配在结合凹部(14)中;锁定杆(21),其结合进入撑杆锁定本体(30);以及,螺旋弹簧(22),其在使锁定杆21与撑杆(4)的锁定部(4a)相接合的方向偏置撑杆锁定本体(30)。撑杆锁定本体(30)构造成,在将锁定杆(21)容纳并布置在容纳槽(36)中之后,放置锁定杆保持件(41),以将锁定杆(21)保持在容纳槽(36)内。

Description

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用于在机动车座椅靠背部上保持头枕,使得头枕高度可以自由调节。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披露了这种类型的常规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如专利文献1中的图1所示,在安装于机动车座椅靠背部的撑杆架(20)中,设置撑杆锁定件(30),以将其插进开口(24a)以及从开口(24a)中取出。在撑杆锁定件(30)中形成开口部(32)和孔部(36),并将锁定杆(50)插进孔部(36)。锁定杆(50)的一部分暴露在开口部(32)中。
将从机动车头枕伸出的撑杆(头枕撑杆)插进撑杆架(20)的插入部(24)、并穿过撑杆锁定件(30)的开口部(32)。
由螺旋弹簧(40)使撑杆锁定件(30)在水平方向偏置,以及,借助于螺旋弹簧(40)的偏置力,使锁定杆(50)与头枕撑杆中的止动槽相接合,藉此,将头枕撑杆固定方式定位于适当位置。
加括号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附图标记。
在专利文献1所披露的常规头枕支撑装置中,锁定杆(50)设计成,从撑杆锁定件(30)侧面,将锁定杆(50)插进撑杆锁定件(30)中所形成的孔部(36),使其与撑杆锁定件(30)结合成一体。然而,孔部(36)与撑杆锁定件(30)内侧的开口部(32)相连通。为此,在撑杆锁定件(30)的两个侧部分别地形成孔部(36)。所以,由于锁定杆(5)末端部从侧面插进孔部(36),在锁定杆(5)末端部往另一孔部(36)路径中,在开口部(32)中解除对其限制,可能有这样的风险,锁定杆(50)末端部在稍稍偏离往另一孔部(36)路径的方向前进。结果,不能顺利地将锁定杆(50)末端部引向另一孔部(36),导致不得不执行比预期更为复杂的锁定杆(50)结合工作。
尽管专利文献1描述了通过嵌件成型可以使锁定杆(50)与撑杆锁定件(30)整体方式模塑(参见第[0023]段),但这种模塑方法极大地劣化生产率,导致增加生产成本而变得昂贵。
此外,为了防止锁定杆(50)从孔部(36)移出(dislodgement),专利文献1披露了一种结构,在锁定杆(50)中形成槽部(50a),同时在撑杆锁定件(30)的孔部(36)上形成凸部(36a),使得槽部(50a)与凸部(36a)互相接合(参见专利文献1第[0023]段和附图4)。
然而,如果设置上述结构,将锁定杆(50)插进孔部(36)时,要求更大的插入力,以使锁定杆(50)末端部越过凸部(36a)。因此,必须准备诸如锤子之类的工具,以执行锁定杆(50)的结合工作,这进一步劣化了实用性。
另一方面,如果不设置上述防止移出结构,由于车辆行驶时所导致的振动等,锁定杆(50)会从孔部(36)移出,然后,锁定杆(50)与撑杆架(20)的内壁相邻接,影响撑杆锁定件(30)的顺利插入和取出操作。
专利文献1:JP-H10-295484-A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情形提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通过简化锁定杆(锁定棒)在撑杆锁定本体(撑杆锁定件)中的结合工作而提高生产率,并且防止锁定杆自撑杆锁定本体移出。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包括:撑杆,其自头枕向下伸出、并具有多个锁定部,锁定部在轴向形成于适当位置;头枕支撑件,其安装在机动车座椅的靠背部分中;以及,撑杆锁定单元,其结合在头枕支撑件中以锁定撑杆,其中,头枕支撑件具有:撑杆引导孔,撑杆插进其中;以及,结合凹部,其开口于外表面,而且,在头枕支撑件内且在与撑杆引导孔相交的方向,该结合凹部与撑杆引导孔相连通,其中,撑杆锁定单元包括:撑杆锁定本体,其滑动方式适配进入结合凹部,并且其具有插入孔,形成为使得插进撑杆引导孔的撑杆在结合凹部内插进插入孔;锁定杆,将其结合进撑杆锁定本体,使锁定杆的一部分暴露在插入孔中,从而使其与插进撑杆引导孔中的撑杆上的锁定部相接合;以及,偏置件,其在一方向偏置撑杆锁定本体,使得暴露在插入孔中的锁定杆的暴露部分与插进撑杆引导孔的撑杆相邻接,其中,撑杆锁定本体包括:基底件,其具有容纳槽以在其中容纳锁定杆;以及,锁定杆保持件,将其置于基底件表面上,其中,形成插入孔以分别穿透基底件和锁定杆保持件,其中,容纳槽开口在基底件的表面中,以及,其中,置于基底件表面上的锁定杆保持件封闭容纳槽,从而将锁定杆保持在容纳槽内。
根据包括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由于仅通过将锁定杆布置在撑杆锁定本体基底件表面上的容纳槽中以使锁定杆容纳于其中,之后,将锁定杆保持件置于基底件表面上,从而完成锁定杆的结合工作,可以极大地简化结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头枕支撑装置待结合进入机动车座椅的轴测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头枕支撑装置结构的分解轴测图;
图3A至图3C示出撑杆锁定单元装配过程的轴测图;
图4是撑杆锁定本体处于展开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5A至图5C是描述撑杆锁定单元适配进入头枕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6A是沿图5C中的线A-A的放大剖视图,而图6B是图示将撑杆插进图6A所示的撑杆锁定单元的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图7A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第一变化例的俯视图,而图7B是图示图7A中X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第二变化例的轴测图;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第三变化例的轴测图;
图10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撑杆锁定本体处于展开状态的轴测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撑杆锁定单元的轴测图;以及
图12A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撑杆锁定本体处于展开状态的俯视图,而图12B是沿图12A中的线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说明
1头枕支撑装置;2机动车座椅;3头枕;4撑杆;4a锁定部;5框架;6支架;6a支撑孔;10头枕支撑件;11头部;12伸出部;13撑杆引导孔;14结合凹部;15引导部;16接合部;20撑杆锁定单元;21锁定杆;22螺旋弹簧;30撑杆锁定本体;31基底件;32铰接部;33操作部;35插入孔;36容纳槽;36a扩大间隙;37侧壁(挡块);37a凸部(挡块);38长孔;38a保持凸部;39定位孔;40支撑凸部;41锁定杆保持件;42臂部;43连接部(刚性加强壁);44刚性部;45弹性部;46压迫凸部;47定位凸部;48锁定爪;49保持锁定爪;50长引导凸部;60连接部(刚性加强壁);61、62加强凹部;63、64加强凸部。
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具体说明实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至图6B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头枕支撑装置。
图1是示意性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头枕支撑装置待结合进入机动车座椅的轴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头枕支撑装置1安装于机动车座椅2上部,以对头枕3进行支撑。通常,框架5设置于机动车座椅2靠背内部,而一对左右支架6则装配至框架5。在各支架6、6中形成支撑孔6a、6a,并将头枕支撑件10、10分别安装在支撑孔6a、6a中。
另一方面,在头枕3上设置一对左右撑杆4、4,使其自头枕3下表面向下伸出。通过将撑杆4、4插进头枕支撑件10、10,将头枕3可滑动方式安装于机动车座椅2的顶部。在各撑杆4上在其轴向形成多个锁定部4a,以及,这些锁定部4a由撑杆锁定单元20(参见图2)进行锁定,下文将说明撑杆锁定单元20。通过用撑杆锁定单元20将锁定部4a锁定,防止头枕3自机动车座椅2落下。
图2是图示根据本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结构的分解轴测图。如图2所示,头枕支撑装置包括头枕支撑件10和撑杆锁定单元20。
头枕支撑件10具有头部11和伸出部12,伸出部12自头部11下表面伸出。在头枕支撑件10中形成撑杆引导孔13,使其开口于头部11上表面并贯穿伸出部12。示于图1的头枕3的撑杆4,插进头部11的撑杆引导孔13中。
在头枕支撑件10的头部11中形成结合凹部14,使其在与撑杆引导孔13的轴线成直角的方向延伸。此结合凹部14开口于头部11横向侧面,并且其内部与撑杆引导孔13相连通。撑杆锁定单元20可滑动方式适配在结合凹部14中。
如图5A所示,在结合凹部14内部,在其顶面中形成槽状引导部15,以及,进一步地,在内表面上形成接合部16,以使其由此凸出。如后文所述,引导部15可滑动方式引导撑杆锁定本体30,而接合部16则限制撑杆锁定本体30的移出。
如图2所示,撑杆锁定单元20包括撑杆锁定本体30、锁定杆21、以及螺旋弹簧(偏置件)22。锁定杆21是平板状金属件,切削成使其可以容纳在撑杆锁定本体30中的尺寸。
图3A至图3C示出撑杆锁定单元装配过程的轴测图,而图4是图示撑杆锁定本体展开状态的侧剖视图。
如这些图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撑杆锁定本体30包括基底件31、以及要置于基底件31上表面(表面)上的锁定杆保持件41。撑杆锁定本体30是树脂模塑部件,基底件31和锁定杆保持件41由合成树脂整体模塑而成,而且,经由挠性铰接部32使基底件31与锁定杆保持件41连接。通过如上所述整体方式构造撑杆锁定本体30,能便于撑杆锁定本体30的储存、运输及处理,从而,提高头枕支撑装置的生产率。
操作部33形成于撑杆锁定本体30基底件31的前表面。将图案表面(designed surface)施加于操作部33的表面,以由用户按压操作。另外,在基底件31中央形成插入孔35,使得撑杆4插进其中。此外,在基底件31的基部(proximal portion)的两个侧部形成容纳槽36。容纳槽36开口于基底件表面,以及,锁定杆21的两个端部容纳于其中。锁定杆21的中部暴露在插入孔35中。另外,侧壁37封闭两个容纳槽36末端。这些侧壁作为挡块,从而防止锁定杆21自基底件31移出。
在基底件的前部中形成长孔38,并在长孔38边缘部上形成保持凸部38a,以使其自此伸出。另外,在基底件基部的两个侧部中形成定位孔39,并在基底件31基端面上形成支撑凸部40,以保持螺旋弹簧22的一端。
锁定杆保持件41具有一对臂部(两个侧部)42和连接部43,连接部43将臂部42的各后端部(撑杆锁定本体30处于其展开状态时的后端部)连接起来。锁定杆保持件41由臂部42和连接部43形成为U形。经由铰接部32使臂部42各前端部与基底件31后端部相连接。通过折叠铰接部32,将锁定杆保持件41置于基底件31表面(上表面)上(参见图3)。
在锁定杆保持件41的连接部43上形成保持锁定爪49。使此保持锁定爪49与基底件31的保持凸部38a相接合,藉此,使锁定杆保持件41置于基底件31表面上的状态得以保持。
锁定杆保持件41的臂部42包括具有足够宽度的刚性部44、以及在内侧进行切削以使其宽度狭窄的弹性部45。当将刚性部44置于基底件31表面上以封闭容纳槽36时,刚性部44定位以正对容纳槽36。在刚性部44面对基底件31的表面上形成压迫凸部46和定位凸部47。当刚性部44封闭容纳槽36时,压迫凸部46压抵容纳在容纳槽36中的锁定杆21。另外,在基底件31的表面上,定位凸部47适配在定位孔39中,从而防止锁定杆保持件41松动。
臂部42的弹性部45可以弹性弯曲。在弹性部45外表面上形成锁定爪48,使其由此凸出。如图5B中所示,使锁定爪48与形成在头枕支撑件10结合凹部14内的接合部16相接合,以便限制锁定杆保持件41(也就是撑杆锁定本体30)的移出。
当撑杆锁定本体30适配于头枕支撑件10的结合凹部14中时,自臂部42外表面凸出的锁定爪48需要跨过(ride over)结合凹部14中的接合部16。所以,通过形成弹性部45以使其弹性弯曲,使锁定爪48跨过对应接合部16。
在锁定杆保持件41的表面(锁定杆保持件41置于基底件31上时的上表面)上形成长引导凸部50,使其成直线从刚性部44延伸至连接部43。长引导凸部50穿过比弹性部45的切削内表面更里侧和更上部的位置,并且与弹性部45分隔开。为此,即使弹性部45发生弹性变形,也不会使长引导凸部50变形。形成于刚性部44上的压迫凸部46,形成在正对长引导凸部50的位置。
当对专利文献1中所描述的部件诸如撑杆锁定件进行树脂模塑时,由于在模具左右(或前后)两个端部中设置锁定销插入孔,除了在竖向将模具分割的竖向分切之外,还滑动模具以将其在左右(或前后)方向分切。相反地,本实施例的撑杆锁定本体30可以通过仅在竖向分切模具进行树脂模塑。由于形成于基底件31前表面的操作部33构成外观表面(设计表面),考虑到为了保持美观,优选地,仅形成操作部33的模具部分在横向滑动。
接着,参照图3A至图3C,说明撑杆锁定单元的装配过程。
如图3A所示,首先,纳入锁定杆21以将其布置在基底件31的容纳槽36中。之后,如图3B所示,将铰接部32弯曲,使得锁定杆保持件41置于基底件31表面上。此时,锁定杆保持件41上的定位凸部47适配在基底件31的定位孔39中,并使保持锁定爪49与保持凸部38a相接合,藉此,使锁定杆保持件41置于基底件31表面上的状态得以保持而没有任何松动。
按这种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在锁定杆21纳入容纳槽36中之后,仅仅通过将锁定杆保持件41置于基底件31表面上,就能容易地将锁定杆21结合。
在锁定杆21加入撑杆锁定本体30之后,如图3C所示,将螺旋弹簧22安装在撑杆锁定本体30的支撑凸部40上,藉此,完成撑杆锁定单元20的装配。
图5A至图5C是描述撑杆锁定单元适配操作进入头枕支撑件的俯视图。图6A是沿图5C中的线A-A的放大剖视图,而图6B是图示撑杆插在图6A中所示撑杆锁定单元中状态的放大剖视图。
将撑杆锁定单元20适配在头枕支撑件10的结合凹部14中(参见图2)。
当适配撑杆锁定单元20时,将撑杆锁定本体30上长引导凸部50与形成在结合凹部14中的引导部15相接合,使得撑杆锁定本体沿引导部15滑动。
如图5B所示,撑杆锁定单元20适配进入结合凹部14的时刻,在撑杆锁定单元20的中部,当锁定杆保持件41的锁定爪48与结合凹部14内的接合部16邻接时,锁定杆保持件41的弹性部45弹性偏斜,藉此,可以防止锁定爪48与接合部16互相影响,使得锁定爪48能被推进结合凹部14。此时,如上所述,即使弹性部45弹性偏斜,也能防止长引导凸部50变形。
如图5C所示,在头枕支撑件10的结合凹部14中,在将撑杆锁定本体30从结合凹部14推出的方向,螺旋弹簧22偏置撑杆锁定本体30。另一方面,借助于锁定爪48与接合部16之间的接合,防止撑杆锁定本体30自结合凹部14移出。另外,由于撑杆锁定本体30在其上形成长引导凸部50处沿引导部15滑动,撑杆锁定本体30相对于头枕支撑件10顺畅滑动,从而,实现长期良好可操作性。
如图6A所示,当容纳在容纳槽36中的锁定杆21试图由此升起时,自结合凹部14内的顶面经由长引导凸部50、锁定杆保持件41上的刚性部44和压迫凸部46产生反作用力,藉此,防止锁定杆21升起。
如图6B所示,借助于来自螺旋弹簧22的偏置力,使锁定杆21与撑杆4的锁定部4a相接合,撑杆4插进头枕支撑件10中的撑杆引导孔13,藉此,将头枕3定位并保持在适当位置。另外,通过推进撑杆锁定本体30操作部33,解除锁定杆21与锁定部4a的接合,藉此,允许撑杆4在轴向移动,以调整其位置。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实施例,以及,根据第一实施例,可以得到下列变化例。
[第一变化例]
图7A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第一变化例的俯视图,而图7B是图示图7A中X部分的放大图。
如这些图中所示,在头枕支撑装置1中,在撑杆锁定本体30基底件31中所形成的容纳槽36的侧端部附近,可以形成扩大间隙36a,以容纳残留于锁定杆21端缘处的毛边。通常,当切削金属材料时,在其端面上产生毛边。如果这样产生的毛边与容纳槽36底面接触,可能导致锁定杆21在容纳槽36内升起或嘎嘎作响。
然而,通过设置如图7B中所示的扩大空间36a,将残留在锁定杆21端缘上的毛边容纳在扩大空间36a内而不用将其清除,藉此,锁定杆21能以适当姿势布置在容纳槽36中。因此,可以省略毛边清除工作,从而,提高头枕支撑装置的生产率。
[第二变化例]
图8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第二变化例的轴测图。
如图8所示,形成于撑杆锁定本体30中容纳槽36侧端部的挡块,可以由自容纳槽36伸出的凸部37a形成。借助于这些凸部37a,也可以限制容纳在容纳槽36中的锁定杆21的轴向移动。
[第三变化例]
图9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第三变化例的轴测图。
如图9所示,头枕支撑装置1可以省略锁定杆保持件41的连接部43,使得独立的臂部42能分开移动。也就是,锁定杆保持件41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只要其具有保持锁定杆21容纳在基底件31容纳槽36中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尽管撑杆锁定本体30的基底件31和锁定杆保持件41整体方式形成,并由铰接部32连接在一起,但根据需要,这些零部件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零部件进行模塑。
[第二实施例]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头枕支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10至图12B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头枕支撑装置。
根据第二实施例头枕支撑装置的构成零部件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那些零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具体说明。
根据第二实施例,为头枕支撑装置添加用于提高撑杆锁定本体30刚性的构成部件。
也就是,在展开状态下,在锁定杆保持件41中,形成有弹性部45的臂部42(两个侧部)不仅后端部相连接,而且前端部也连接。连接这些臂部42前端部和后端部的连接部60、43构成刚性加强壁,以提高锁定杆保持件41的刚性。
如图5A至图5C所示,当撑杆锁定单元20适配进头枕支撑件10时,为了使形成在锁定杆保持件41臂部42处的锁定爪48可以跨过头枕支撑件的结合凹部14内部所设置的接合部16,将臂部42的一部分形成为弹性部45。由于可偏斜的弹性部45能够弹性偏斜,可以使锁定爪48进入头枕支撑件10中的结合凹部14内。
然而,当在臂部42中形成弹性部45时,锁定杆保持件41抵抗外力的刚性变小。例如,当从偏离水平面中的轴线任意角度的倾斜方向将外力施加于锁定杆保持件41时,弹性部45中产生弯曲应力导致弹性部45内弯曲变形。特别地,在如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中,锁定杆保持件41的前端部构成自由端,使得锁定杆保持件41仅在铰接部32处与基底件31相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使弹性部45弯曲变形。
如果弹性部45弯曲变形,则在锁定杆保持件41中产生扭曲,藉此,锁定爪48跨过接合部16,从而解除锁定爪48与接合部16之间出现的接合状态。结果,将撑杆锁定单元20从头枕支撑件10中的结合凹部14移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用连接部(刚性加强壁)60、43分别将臂部42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连接起来,增强了锁定杆保持件41的刚性,从而,避免了由于上述弯曲变形所导致的缺陷。
此外,在锁定杆保持件41与基底件31之间形成加强凹部61、62和加强凸部63、64。在锁定杆保持件41置于基底件31表面上(参见图1)的状态下,这些加强凹部61、62和加强凸部63、64形成在操作部33附近以互相邻接,从而限制施加于操作部33的张拉力。也就是,由于施加至撑杆锁定本体30前部形成的操作部33的张拉力,由位于操作部33附近的加强凹部61、62和加强凸部63、64承受,使张拉力难以传到强度相对较小的撑杆锁定本体30其他部分(例如,弹性部45),藉此,有效地加强撑杆锁定本体30。
这里,沿着保持锁定爪49与保持凸部38a相接合的部分且刚好在其后面形成加强凹部61和加强凸部63(参见图12)。此外,在加强凸部63与保持锁定爪49之间形成微小间隙,藉此,在加强凸部63独立于保持锁定爪49的状态下,加强凸部60构造成承受从操作部33传来的张拉力。因此,不会导致这样的缺点,即:加强凸部63与保持锁定爪49相接触,从而解除保持锁定爪49与保持凸部38a之间的接合状态。
加强凹部62和加强凸部64分别位于加强凸部63和加强凹部61的两侧。
按这种方式,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头枕支撑装置,由于其抵抗外力的刚性较高,即使向其施加外力,也难以使头枕支撑装置变形,以及,可以防止头枕支撑件10自结合凹部14的非意图移出。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更改或变化。
例如,关于根据本发明的撑杆锁定本体的基底件和锁定杆保持件,容纳锁定杆的一侧构成基底件,而保持被容纳的锁定杆的一侧构成锁定杆保持件。对于这些构成零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没有限制,因此,在锁定杆保持件置于基底件上的状态下,基底件也可以布置于上侧,而锁定杆保持件则可以布置于下侧。

Claims (7)

1.一种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包括:
撑杆,其自头枕向下伸出并具有多个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在轴向形成于适当位置;
头枕支撑件,其安装在机动车座椅的靠背部分中;以及
撑杆锁定单元,其结合在所述头枕支撑件中以锁定所述撑杆,
其中,所述头枕支撑件具有:
撑杆引导孔,所述撑杆插进其中;以及
结合凹部,其开口于外表面,在所述头枕支撑件内且与所述撑杆引导孔相交的方向,该结合凹部与所述撑杆引导孔相连通,
其中,所述撑杆锁定单元包括:
撑杆锁定本体,其滑动方式适配进入所述结合凹部,并且
其具有插入孔,形成为使得插进所述撑杆引导孔的所述撑杆在所述结合凹部内插进所述插入孔;
锁定杆,将其结合进所述撑杆锁定本体,使所述锁定杆的一部分暴露在所述插入孔中,从而使所述锁定杆与插进所述撑杆引导孔中的所述撑杆上的所述锁定部相接合;以及
偏置件,在一方向偏置所述撑杆锁定本体,使得暴露在所述插入孔中的所述锁定杆的暴露部分与插进所述撑杆引导孔的所述撑杆相邻接,
其中,所述撑杆锁定本体包括:
基底件,其具有容纳槽,以在其中容纳所述锁定杆;
以及
锁定杆保持件,将其置于所述基底件的表面上,
其中,形成所述插入孔,以使其分别穿透所述基底件和所述锁定杆保持件,
其中,所述容纳槽在所述基底件的表面中开口,以及
其中,置于所述基底件表面上的所述锁定杆保持件封闭所述容纳槽,从而将所述锁定杆保持在所述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经由挠性铰接部使所述基底件和所述锁定杆保持件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在所述头枕支撑件中的所述结合凹部的内部,形成接合部,以限制所述锁定杆保持件移出,
其中,在所述锁定杆保持件的两个侧部,形成可偏斜的弹性部,
其中,在所述弹性部的外表面上形成锁定爪,使该锁定爪从所述弹性部的外表面伸出,以及
其中,在所述锁定杆保持件中,所述弹性部形成于两个侧部,该两个侧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操作部形成在所述基底件的前部或所述锁定杆保持件的前部,以及
其中,在所述锁定杆保持件与所述基底件之间、以及所述操作部附近,形成加强凹部和加强凸部,以使所述加强凹部和所述加强凸部互相邻接,从而抵抗施加于所述操作部的张拉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在所述头枕支撑件中形成引导部,以在所述结合凹部的内表面上可滑动方式引导所述撑杆锁定本体,
其中,在置于所述基底件的表面上的所述锁定杆保持件上,形成长引导凸部,以使所述长引导凸部在所述头枕支撑件的所述引导部中滑动,以及
其中,在所述撑杆锁定本体适配在所述头枕支撑件的所述结合凹部中的状态下,所述长引导凸部跨过与所述容纳槽相交的部分,并在滑动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
其中,在与所述长引导凸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所述锁定杆保持件上形成压迫凸部,在所述锁定杆保持件置于所述基底件的表面上的状态下,使所述压迫凸部与所述容纳槽中的所述锁定杆相对从而与所述锁定杆相邻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其中,在所述容纳槽的侧端部附近形成扩大空间,以容纳残留在所述锁定杆的端缘上的毛边。
CN2009801186518A 2008-05-22 2009-03-26 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 Active CN1020365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3897 2008-05-22
JP2008-133897 2008-05-22
PCT/JP2009/056111 WO2009142063A1 (ja) 2008-05-22 2009-03-26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ヘッドレストサポ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6586A CN102036586A (zh) 2011-04-27
CN102036586B true CN102036586B (zh) 2013-07-03

Family

ID=41340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86518A Active CN102036586B (zh) 2008-05-22 2009-03-26 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93683B2 (zh)
JP (1) JP5149962B2 (zh)
CN (1) CN102036586B (zh)
WO (1) WO20091420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3462B2 (ja) * 2011-09-27 2014-06-0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構造
WO2014087488A1 (ja) * 2012-12-04 2014-06-12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
WO2014155606A1 (ja) * 2013-03-28 2014-10-02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 乗り物用座席
CN105365613A (zh) * 2015-11-25 2016-03-02 重庆工商大学 汽车座椅总成及其分段式汽车座椅
KR101971148B1 (ko) * 2017-09-26 2019-04-22 주식회사 우보테크 헤드레스트 조절장치
WO2019163107A1 (ja) * 2018-02-23 2019-08-29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ヘッドレストサポート
FR3078928B1 (fr) * 2018-03-16 2020-02-14 Psa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guidage anti-ejection pour appui-tete de siege de vehicule
CN108968490A (zh) * 2018-10-04 2018-12-11 杨新甫 一种可调节沙发
JP7205276B2 (ja) 2019-02-14 2023-01-1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分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10430A1 (fr) * 1998-08-25 2000-03-02 Nihon Technica Co., Ltd. Support d'appui-tete
JP2003052484A (ja) * 2001-08-10 2003-02-25 Nippon Technica Kk レスト部材サポート構造
EP1354756A1 (fr) * 2002-04-17 2003-10-22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 CERA) Systeme de replacement et de blocage en translation d'une tige, notamment pour appui-te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P1473188A1 (en) * 2003-04-30 2004-11-03 Lear Corporation Spain, S.L. Guide sleeve for head rest of a vehicle seat
CN201021160Y (zh) * 2007-03-28 2008-02-13 上海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头枕导套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16839B2 (ja) 1997-04-28 2002-08-19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ステー支持部構造
US6655742B1 (en) * 2002-05-31 2003-12-02 Tachi-S Co., Ltd. Locking/unlocking mechanism for headrest
US6742846B1 (en) * 2003-03-12 2004-06-01 Troy Allen Isaacson Modified head restraint assembly for motor vehicle seats
US6969118B2 (en) * 2003-10-14 2005-11-29 Nihon Technica Co., Ltd. Headrest support structure
JP2005255100A (ja) * 2004-03-15 2005-09-22 Nhk Spring Co Ltd 自動車用ヘッドレスト
JP4295652B2 (ja) 2004-03-29 2009-07-15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ヘッドレスト装置
JP2008061711A (ja) * 2006-09-05 2008-03-21 Toyota Motor Corp ヘッドレストサポート
US7789465B2 (en) * 2008-01-11 2010-09-07 Honda Motor Co., Ltd. Headrest adjustment and lock mechanis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10430A1 (fr) * 1998-08-25 2000-03-02 Nihon Technica Co., Ltd. Support d'appui-tete
JP2003052484A (ja) * 2001-08-10 2003-02-25 Nippon Technica Kk レスト部材サポート構造
EP1354756A1 (fr) * 2002-04-17 2003-10-22 Centre d'Etude et de Recherche pour l'Automobile ( CERA) Systeme de replacement et de blocage en translation d'une tige, notamment pour appui-te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EP1473188A1 (en) * 2003-04-30 2004-11-03 Lear Corporation Spain, S.L. Guide sleeve for head rest of a vehicle seat
CN201021160Y (zh) * 2007-03-28 2008-02-13 上海李尔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头枕导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49962B2 (ja) 2013-02-20
WO2009142063A1 (ja) 2009-11-26
US20110062762A1 (en) 2011-03-17
US8393683B2 (en) 2013-03-12
JPWO2009142063A1 (ja) 2011-09-29
CN102036586A (zh) 2011-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6586B (zh) 机动车座椅头枕支撑装置
EP1206367B1 (en) Foldable u-shaped headrest
CN101600843B (zh) 锁定系统
JP530980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EP2939874B1 (en) Headrest
CN101578199A (zh) 用于乘客座椅的收纳系统及收纳方法
KR20060126360A (ko) 착탈식 차일드 시트
WO2010050925A1 (en) Seat latch
JP2009520640A (ja) 自動車用ヘッドレスト
CN104271394A (zh) 带框架机器
CN104995058A (zh) 头枕
US9227494B2 (en) Vehicle sliding roof device
JP4301955B2 (ja) 折り畳み式ルーフを備えたコンバーティブル型自動車用の後部トランク蓋
JP5941222B1 (ja) ヘッドレスト
KR102154755B1 (ko) 헤드레스트 모듈 및 그에 사용되는 스테이 유닛
JP2016215669A (ja) ヘッドレスト
DE102012013114A1 (de) Kopfstützen-tragestruktur
JP3764870B2 (ja) ファスナ及び車両用リヤパッケージトレイの保持構造
CN220535495U (zh) 一种头枕、座椅总成及汽车
KR102502295B1 (ko) 차량용 암레스트
CN215042307U (zh) 用于汽车头枕的四向解锁机构
CN220974055U (zh) 一种杂物箱组件、仪表板总成及车辆
CN114320041B (zh) 一种汽车扶手锁总成
JP4399726B2 (ja) 定点復帰メモリー機構付き自動車用スライドシート
JP2019055687A (ja)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そのシートパッド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