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9876B - 驱动装置和促动器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和促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9876B
CN102019876B CN2010105634804A CN201010563480A CN102019876B CN 102019876 B CN102019876 B CN 102019876B CN 2010105634804 A CN2010105634804 A CN 2010105634804A CN 201010563480 A CN201010563480 A CN 201010563480A CN 102019876 B CN102019876 B CN 102019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unit
efferent
towards
drive
ad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634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9876A (zh
Inventor
田岛计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19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9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9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9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 B60Q1/07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by electrical means including means to transmit the movements, e.g. shafts or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 B60Q1/0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 B60Q1/0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 B60Q1/08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automatically
    • B60Q1/1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lluminate the way ahead or to illuminate other areas of way or environments the devices being headlights adjustable, e.g. remotely-controlled from inside vehicle automatically due to vehicle inclination, e.g. due to load distribu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驱动装置和促动器,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用灯具,提高广泛应用性,进一步,可使灯单元沿着垂直的两个平面独立地转动,而且,不论各个动作处于怎样的状态的情况下,都能进行其他的动作。车辆用灯具(10)包括:朝向前方以所希望的方式照射光束的灯单元(30);二轴促动器(50),该二轴促动器具有使所述灯单元沿着垂直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面旋转的第一驱动模式;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中的另一平面旋转的第二驱动模式,所述二轴促动器备有: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旋转的单独输出部(540)以及驱动所述输出部的驱动部(包括:驱动源(550)和移动部(561))。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和促动器
本申请是株式会社小系制作所于2006年10月8日提交的名称为“车辆用灯具”、申请号为200610163572.7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驱动装置和促动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可使照射方向沿着左右方向与上下方向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倾斜的车辆用灯具中的提高驱动装置的广泛应用性能的技术。
背景技术
根据车辆行驶状况,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调整照射方向的车辆用灯具已是公知技术。
例如,在汽车用前照灯中,由于负载的变化,会出现照射方向过于向上或过于向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适时地在向下或向上的方向上改变照射方向,将照射方向调整到正确的方向。另外,在迂回道路上行驶,或者在十字路口弯曲前进的情况下,为了迅速照射该汽车前进方向的路面等,若能将照射方向在左右方向上改变将是便利的。
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设置有可使灯单元向水平方向旋转的促动器和可使灯单元沿上下方向倾斜的促动器,这样,可实现所述的目的。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采用了将向水平方向旋转灯单元的促动器和使灯单元朝向上下方向倾斜的促动器组装在单独的罩内的二轴促动器,分别将促动器的输出部连接在灯单元的各个不同的部位,可实现所述的目的。
进一步,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备有单独的驱动部和单独的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作用在灯单元的各自不同的被作用部上,借此,可实现所述的目的。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194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867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54310号公报。
然而,在所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由于分别单独地设置有水平方向旋转用的促动器和上下方向倾斜用的促动器,所以,用于促动器的安装工时数、电力供给或控制的电气配线数目等增大,招致空间或费用增大,不利于小型化或低成本化。另外,车辆用灯具虽然是左右设置,但是,不可能实现左右车辆用灯具中的促动器的共用,这也是增大成本的原因。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承担两个动作的两个促动器组装在单独的罩内,因此,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车辆用灯具相比,虽然能实现小型化和低成本化,但是,由于把向水平方向转动的促动器的输出部与朝向上下方向倾斜的促动器的输出部分别设置在单独的位置,所以,一个二轴促动器只能使用于所述两个输出部上连接的部位的位置关系为相同的灯单元中,缺乏广泛应用性,对于每一种不同的灯单元,必须预备专用的二轴促动器。另外,虽然车辆用灯具是左右成对的,但是,左右灯单元必须分别预备专用的二轴促动器。
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车辆用灯具中,虽然解决了所述两种车辆用灯具所示的问题,但是,在有一个动作例如朝向水平方向转动的动作到达某个界限位置的状态下,例如,在灯单元没有变成朝向正面的状态之前,就不能进行上下方向的倾斜,所以朝向两个不同方向的动作是独立的,而且,不论各个动作处于怎样的状态,都不能进行其他的动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所述问题提出的,其课题是,可使用于各种类型的车辆用灯具,提高广泛应用性,进一步可使灯单元沿着垂直的两个平面独立地转动,而且,不论各个动作处于怎样的状态的情况下,都能进行其他的动作。
所述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为了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构成是,包括:朝向前方以所希望的方式照射光束的灯单元;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使所述灯单元沿着垂直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面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式以及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中的另一平面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式,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转动的单独输出部以及驱动所述输出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装置的构成是,不管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的转动位置如何,都能使所述灯单元沿着各个平面转动。
从而,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灯单元在一点上与驱动装置的输出部连接,驱动装置不管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的转动位置如何,都能使灯单元沿着各个平面转动。
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采用的构成是,包括:朝向前方照射所希望模式的光束的灯单元;以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使所述灯单元沿垂直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面旋转的第一驱动模式;以及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中的另一平面旋转的第二驱动模式,所述驱动装置具有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旋转的单独输出部;以及驱动所述输出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装置的构成是,不管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的旋转位置如何,都能使所述灯单元沿着各个平面转动。
从而,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由于灯单元在一点上与驱动装置的输出部连接,因此,能将一个驱动装置适用于任何种类的、至少多种类的灯单元上。此外,驱动装置不管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的旋转位置如何,都能使该灯单元沿着各个平面转动。对灯单元的旋转控制没有限制,可以将光束在所希望的方向上照射。
第二方面记载的发明,所述灯单元,所述相对罩可转动并可倾斜地支持在支持轴上,并且,在位于与灯单元的所述支持轴连接处的相反一侧的位置的地方,连接有所述的输出部,通过所述输出部的旋转,形成使所述灯单元围绕所述支持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式,通过所述输出部的朝向与所述支持轴的轴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直线移动,形成使所述灯单元与所述支持轴一起倾斜的第二驱动模式,因此,灯单元的罩上的支持结构可简单化,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第三方面记载的发明,所述输出部由直线移动的滑动底座和可转动地支承在该滑动底座上的输出轴构成。因此,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化,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第四方面记载的发明,所述驱动部具有两个驱动源及分别通过所述驱动源移动的两个移动部,由于所述输出部通过所述两个移动部驱动,因此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单化,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第五方面记载的发明,由于所述输出部位于沿所述灯单元的光轴的垂直平面上,因此可以使用左右结构相同的灯单元,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第六方面记载的发明,所述驱动源具有两个驱动源及分别通过所述驱动源移动的两个移动部,所述两个驱动源及两个移动部相对于沿所述输出部的直线移动方向的垂直平面左右对称的配置,所述输出部通过所述两个的移动部逆相位移动而旋转,所述输出部通过所述两个移动部同相位的移动而进行所述直线移动,因此,在左右的灯单元上可以使用相同结构的驱动装置,有助于降低成本。
第七方面的发明,由于所述输出部及驱动部、控制该驱动部的控制电路以及接受来自传感器的控制信号的连接器设置在壳体上,可以使驱动装置标准化,有助于降低成本。
第八方面的发明,所述输出部具有与所述两个移动部连结的臂部,在该臂部上左右方向地设置有长的连结孔,因此,可以吸收输出部旋转时产生的输出部的左右方向的偏差,减少动作不良或故障的产生。
第九方面的发明,所述输出部具有与所述两个移动部连结的臂部,所述驱动源上设置有上下方向上可旋转地轴支承的支点轴,因此,可以吸收输出部旋转时产生的输出部的左右方向的偏差,减少动作不良或故障的发生。
第十方面的发明,由于具有检测所述各驱动装置的异常的异常检测装置;检测所述灯单元的上下方向的照射位置的照射位置检测装置;在所述异常检测装置检测驱动装置的异常的情况下,将所述灯单元位于所述的照射位置的下方的异常时位置控制装置,因此,在一个驱动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将照射位置留置于规定位置的上方。
附图说明
图1与图2至图9一起表示将本发明车辆用灯具用于汽车用前照灯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图是概略的纵剖面图;
图2是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与图4至图6一起表示作为驱动装置的二轴促动器,该图是主壳体与上部盖体之间剖开的剖视平面图;
图4是沿图3中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机构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在与图3相同的部位剖开表示二轴促动器的变形例的剖视平面图;
图8是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9(a)~(c)是表示照射位置的控制方法的配光图;
图10与图11及图12一起表示将本发明车辆用灯具用于汽车用前照灯的第二实施方式,该图是概略的纵剖面图;
图11是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按照各照射位置用(a)~(e)表示照射位置控制的驱动装置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符号说明
10是汽车用前照灯(车辆用灯具);20是罩,30是灯单元;36是轴(支承轴);50是二轴促动器(驱动装置);540是输出部;550是驱动源;561是齿条部件(移动部);70是二轴促动器(驱动装置);740是输出部;761是连接部件(移动部);110是汽车用前照灯(车辆用灯具);120是罩,130是灯单元;136是轴(支承轴);90是二轴促动器(驱动装置);92是输出部;93L、93R是驱动部;931是直动式电动机(驱动源);932是球体部(移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车辆用灯具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图示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用于汽车前照灯的情况。
首先,图1~图8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汽车用前照灯的概况进行说明。
汽车用前灯10,通过将灯单元30可上下及左右转动地配置在罩20内而构成,该罩20具有为基本密闭的空间的灯室21。所述罩20的构成是,用透明盖23覆盖灯体22的前面开口,该灯体22为向前面开口的容器状。
图示的汽车用前照灯10,虽然是通过托架40将灯单元30可上下及左右倾斜地支持在灯体22上的,但是,也可以将灯单元30可上下及左右转动地直接支持在灯体22上。
此外,在所述托架40上,支承有作为驱动装置的二轴促动器50,在该二轴促动器50的输出部上,连接着可上下及左右转动地支持在所述托架40上的灯单元30。
另外,在所述罩20内配置有放电灯照明回路60,通过该放电灯照明回路60,使灯单元30点灯。
如图1及图2说明的那样,灯单元30包括:反射镜31、支持在该反射镜31上的放电灯32、安装在所述反射镜31前端的连接部33、以覆盖该连接部33前端开口的方式配置的投射透镜34、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上的遮光罩35。从放电灯32射出并由反射镜31反射的光在所述灯罩35的上缘35a附近聚光,该经过聚光的光,通过所述灯罩35的上缘35a附近具有焦点的投射透镜34向前方投射,形成具有规定配光图案的光束。所述配光图案具有通过所述遮光罩35的上缘35a对其上缘限定的明暗截止线。
轴36从所述连接部33上面向上方突出,在该轴36上外嵌有自动调心轴瓦37。所述自动调心轴承衬瓦37具有大致做成球状的外周面37a和中心孔37b,在所述中心孔37b中可自由滑动地插入所述轴36。
在所述连接部33下面的与所述轴36对应的位置突设有连接凸台38。该连接凸台38具有大致圆形的外形,还具有朝下面开口的嵌合凹部38a。此外,在所述嵌合凹部38a的内周面形成有图中未示的多个卡合切槽。
此外,连接所述轴36的轴心和连接凸台38的轴心的线位于该灯单元30的光轴x-x所处的垂直平面上。
所述托架40如图1及图2说明的那样,在朝前方开口的浅碟状主部41上形成有大的开口41a,从所述主部41上端向前方突设有上部支承片42,从所述主部41下端向前方突设有下部支承片43,另外,从主部41的3个角部突设有连接片44、45、46。
在所述上部支承片42前端部左右方向的中央,朝向前方形成凹状的支承凹部42a,朝向该支承凹部42a的前方的面形成为凹球面。另外,在夹持上部支承片42前端面的支承凹部42a的两肋上形成有螺钉孔42b、42b。此外,在上部支承片42的前端部安装有轴承衬瓦支架47。轴承衬瓦支架47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后方凹进去的挤压部47a,该挤压部47a的朝向后方的面形成为凹球面。此外,夹持着轴承衬瓦支架47的挤压部47a的两肋部上形成有螺钉插通孔47b、47b。进一步,在轴承衬瓦支架47的上缘部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限制部47d。此外,轴承衬瓦支架47与上部支承片42的前端抵接,在限制部47d覆盖挤压部47a及支持凹部42a上方的状态下,从前方插通螺钉插通孔47b、47b的螺钉47c、47c与上部支承片42的螺钉孔42b、42b螺纹配合,这样,将轴承衬瓦支架47安装到上部支承片42的前端部。这样,在上部支承片42的支承凹部42a与轴承衬瓦支架47的挤压部47a之间形成球状的支撑凹部。
在靠近所述下部支承片43前端的位置,形成有前后方向长的长孔43a,该长孔43a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于与所述支承凹部上下对应的位置。此外,在所述长孔43a中,以小于该长孔43a一周左右,嵌合固定有长轨道状的推力轴承衬瓦43b。此外,该推力轴承衬瓦43b形成轨道状的开口部宽度以稍大于灯单元30的连接凸台38的外形尺寸的尺寸形成。进一步,从下部支承片43的后端部左右突设有安装片43c、43c(图2中仅仅示出了一个),在该安装片43c、43c上形成有图中未示的螺纹孔。
此外,灯单元30的连接凸台38可在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地与安装在托架40的下部支承片43上的推力轴承衬瓦43b卡合,另外,外嵌于从灯单元30上面突出的轴36上的自动调心轴瓦37,借助于灯单元30的上部支承片42的支持凹部42a与轴承衬瓦支架47的挤压部47a可转动地支承,这样,灯单元30通过托架40沿着与灯体2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可转动地支持。换句话说,沿着垂直于连接所述轴36与连接凸台38的轴的平面,可绕该轴转动,而且,借助于连接凸台38的沿推力轴承衬瓦43b前后的移动,通过连接轴36与连接凸台38的轴及推力轴承衬瓦43b的宽度方向的中央,灯单元30可在包含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的平面上转动。
所述托架40可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倾斜地支承在灯体22上。换句话说,托架40的与灯体22的后面壁22a之间,借助于转动支点部48,连接有连接片44,另外,借助于间隔调整部49、49,分别连接有两个连接片45、46。
转动支点部48由连接片44支承的支点轴48a和灯体22后面壁22a支承的球支承体48b构成。支点轴48a,在前端部固定于连接片44上的轴部48c的后端上形成有球体48d,该球体48d与形成在所述球支承体48b上的球状凹部48e嵌合,通过所述球体48d在所述球状凹部48e内的旋转,可使轴部48c倾斜。
所述间隔调整部49,由支承连接片45(46)的螺母体49a和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灯体22的后面壁22a上的调整轴49b构成,调整轴49b的螺旋轴部49c与螺母体49a螺纹配合。
鉴于此,例如,调整轴49b相对连接片45所支持的螺母体49a旋转时,对应于该旋转方向,将螺旋轴部49c相对螺母体49a拧入或拧出。这样,使连接片45与灯体22的后面壁22a之间的间隔变宽或变窄,换句话说,连接片45向前方或向后方移动。这样,托架40以连接转动支点部的球体48d和球状凹部48e间的连接部与连接片46的线为旋转轴,大致左右方向地倾斜。另外,调整轴49b相对连接片46支承的螺母体49a旋转时,对应于该旋转方向,将螺旋轴部49c相对螺母体49a拧入或拧出。这样,连接片46与灯体22的后面壁22a之间的间隔变宽或变窄,换句话说,连接片46向前方或向后方移动。这样,托架40以连接转动支点部的球体48d和球状凹部48c间的连接部与连接片45的线为旋转轴,大致上下方向地倾斜。
所述二轴促动器50相对托架40的下部支承片43的下面侧支持在托架40上。
二轴促动器50是驱动装置,具有使所述灯单元30沿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面转动的第一驱动电动机以及使灯单元30沿所述两个平面中的另一个平面转动的第二驱动电动机。参照图3~图6,详细说明二轴促动器50。
二轴促动器50组装在单独的壳体510内,是具有两个功能的机构。壳体510,从图5可以看出,包括三个部分,换句话说,由主壳体520、覆盖主壳体520上面的上部盖体511及覆盖主壳体520下面的下部底板体512构成。
主壳体520是平面形状,具有前后方向形成长的长方形形状的外周壁521,该外周壁521内侧通过中间壁522分成上下部分520a、520b。所述外周壁521前端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上,形成朝下方开口的大切槽部521a。从外周壁521左右两侧部靠近后端的部分的上端形成朝外突出的安装片521b、521b。在该安装片521b、521b上形成有插通孔521c、521c。另外,在外周壁521前端面的夹持所述切槽部521a的位置及后端面的左右部位,在大致等间隔距离的位置,突设有卡合面朝向上方的卡合突起521d、521d、...(形成在后端面上的图中未示)。进一步,在外周壁521左右侧面的前后的隔开间隔的两个地方,突设有卡合面朝向下方的卡合突起521e、521e、...(形成在另一侧面上的图中未示)。
在中间壁522比前后方向的中央稍稍靠近后方的位置上,突出有上端与外周壁521的上端大致同高度的中央台部523,在该中央台部523的两侧面、中间壁522底面部及外周壁521的内侧面上,形成连续的卡合槽524、524。
从所述中央台部523前面两侧部朝向前端,以横断面形状呈门形的方式,形成滑动凸条525、525,该滑动凸条525、525从中间壁522的突出高度低于中央台部523,在这些滑动凸条525、525与外周壁521的侧面部之间形成有滑动空间520c、520c。在所述滑动凸条525与525之间,靠近滑动凸条525、525,从中间壁522突设有突壁526、526,这些突壁526、526与滑动凸条525、525之间形成有滑动槽520d、520d,在两个突壁526、526之间形成弹簧配置空间520e。此外,所述突壁526、526的后端位于所述中央台部523跟前。
在所述中央台部523稍稍后方位置,左右并排地设置有两个呈粗圆筒状的支承筒527、527,该支持筒527、527从中间壁522向上方突出。另外,在这些支承筒527、527与中央台部523之间,在靠近外周壁521的侧面部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呈细筒状的支承筒528、528,该支承筒528、528从中间壁522向上方突出。此外,在以所述粗支持筒527、527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分别形成三个面对孔527a、527a、...,另外,比所述面对孔527a、527a的形成位置靠内侧的同心圆上分别形成四个插通孔527b、527b...。
在对应于所述外周壁521后端部里面的所述滑动空间520c、520c的位置突设有支承部529、529,在该支承部529、529的上面,形成朝向上方开口的半圆形的凹状支承面529a、529a。
上部盖体511具有大小作成能整体覆盖所述主壳体520的上面的、前后长的长方形形状的板状主部511a和从该主部511a外周缘向下方突出的周壁部511b。在所述主部511a的靠近前端的位置,形成有作成沿前后方向长的长圆形状的插通孔511c。从所述周壁部511b的靠近后端的位置下端部向外方突出地形成有安装片511d、511d,在该安装片511d、511d上形成有插通孔511e、511e。另外,在外周壁部511b的上端部的前后,从隔开的位置朝向下方突设有卡合片511f、511f...(一个侧部的图中未示)。在这些卡合片511f、511f...上,形成卡合孔511g、511g...。
当所述上部盖体511位于覆盖所述主壳体520上面的位置时,其长圆形的插通孔511c处在对应于形成在主壳体520上的滑动凸条525与525之间的空间的位置,安装片511d、511d与主壳体520的安装片521b、521b重叠,另外,其插通孔511e、511e处于与主壳体520的安装片521b、521b上所形成的插通孔521c、521c重叠的状态。从而,卡合片511f、511f...的卡合孔511g、511g...的下缘与主壳体520外周壁521上所形成的卡合突起521e、521e、...的朝向下方的卡合面卡合,阻止上部盖体511从主壳体520上的脱落。
下部底板体512,具有沿前后方向的长度比能够完全覆盖住主壳体520下面的大小稍长的作成长方形板状的主部512a和比该主部512a的外周缘稍稍从内侧向上方突出的高度低的周壁部512b。在主部512a的前端左右,从隔开的位置开始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有两个卡合片512c、512c,在这些卡合片512c、512c上形成有卡合孔512d、512d。另外,在主部512a后端部,在从周壁部512b的后端部稍稍向后的隔开的位置,立设有卡合壁512e。在该卡合壁512e的前面,左右隔开间隔地突设有卡合面朝向下方的三个卡合突起512f、512f、512f。
所述下部底板体512处于覆盖主壳体520下面的位置,此外,下部底板体512的卡合片512c、512c的卡合孔512d、512d的上缘与主壳体520的外周缘521前面所形成的朝向卡合凸起521d、521d上方的卡合面卡合,进一步,后部配合壁512c上所形成的朝向卡合凸起512f、512f、512f下方的卡合面与主壳体520外周壁521后面所形成的朝向卡合凸起521d、521d、521d上方的卡合面卡合,阻止下部底板体512从主壳体520上的脱落。
如上面所述的那样,上部盖体511以覆盖主壳体520上面的方式结合,另外,下部底板体512以覆盖主壳体520下面的方式结合,形成壳体510。在主壳体520的中间壁522与上部盖体511之间形成机构配置空间510a,在主壳体520的中间壁522与下部底板体512之间形成电路配置空间510b。此外,从图3可以看出,壳体510的内部具有通过左右分成两个的中心线并以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平面为中心的左右对称的内部结构。
此外,在所述电路配置空间510b中,配置有构成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530。在所述电路基板530上安装有电子部件,在前端部上面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安装有连接器531,该连接器531从外面面对主壳体520外周壁521的前面部所形成的切槽部521a设置。另外,在电路基板530中的主壳体520上所形成的支承筒527、527下方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插通孔532、532,在以该插通孔532、532为中心的同心圆上,实装着三个霍尔元件533、533、...,另外,在较配置霍尔元件533、533、...的位置靠内侧的同心圆上形成四个插通孔534、534、...。此外,所述霍尔元件533、533、...与主壳体520的中间壁522上所形成的面对孔527a、527a...对峙地配置。另外,插通孔534、534、...与形成在主壳体520中间壁522上的插通孔527b、527b...对峙地配置。此外,配置在电路基板530上的背部高的电子部件539、539、...以位于主壳体520上所形成的中央台部523下方的背部高的空间的方式实装。
在壳体510的所述机构配置空间510a中配置机构部。此外,由于壳体510的内部划分为配置电路基板530的电路配置空间510b和配置机构部的机构配置空间510a,所以,可以避免从机构部露出的各部件的切屑、油等对电路基板530的影响,可延长电路基板530的寿命。
所述机构部由输出部540、驱动源550以及将驱动源550的驱动力传递到输出部的驱动力传递部560构成。
输出部540由输出齿轮541、滑动底座542、压缩螺旋弹簧543构成。输出齿轮541由大致作成圆筒状的连接部541a和分别从该连接部541a的下端部朝相反方向突出的扇形齿轮541b、541b一体地形成而构成,在连接部541a上端部的外周面上,在圆周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并列的卡合凸条541c、541c、...。
滑动底座542从作成板状的底座542a的上面中心朝向上方突设有圆筒状嵌合部542b,另外,从底座542a下面左右分开地朝向下方突设有两个作成板状的滑动脚542c、542c。此外,在两个滑动脚542c、542c的后端部之间形成图中未示的支承板。这样的滑动底座542,其滑动脚542c、542c可自由滑动地与主壳体520的滑动槽520d、520d卡合,并且,形成在滑动脚542c、542c后端之间的图中未示的支承板处于主壳体520的突壁526、526与中央台部523之间的空间。此外,滑动底座542移动到移动范围的前端之前,所述支承板不与突壁526、526后端发生冲突。压缩螺旋弹簧543配置在主壳体520的弹簧配置空间520e内,在滑动底座542的支承板与主壳体520的外周壁521前端部里面之间处于压缩状态。进而,滑动底座542由压缩螺旋弹簧543朝向后方施力。
如上所述,在配置于壳体510的机构配置空间510a中的滑动底座524的嵌合部542b上,外嵌有输出齿轮541的连接部541a。这样,输出齿轮541与滑动底座542一起沿前后方向移动,而且,相对滑动底座542可围绕嵌合部542b的轴转动地支承。
所述驱动源550、550作为无刷电动机而构成。两个无刷电动机550、550具有相同的构成,所以,只对一个进行说明。在突设于主壳体520的中间壁522上的支承筒527上,以外嵌状固定有绝缘体551。支承在绝缘体551上的四个端子552、552...的下端部插通到中间壁522上形成的插通孔527b、527b...中,向电路配置部510b内突出,进一步,插通到电路基板530的插通孔534、534...中,在电路基板530的里侧,以软钎焊等方式连接到图中未示的规定的连接接合区上。位于所述绝缘体551外侧的的铁心553固定在主壳体520上,在该铁心553上卷绕着图中未示的线圈。此外,通过所述端子552、552、...,给所述线圈供电。通过所述绝缘体551、端子552、552、...、铁心553、线圈,构成无刷电动机550的定子部。以内嵌状将轴承的轴承衬瓦544固定在所述支承筒527上,该轴承的轴承衬瓦554可自由旋转地支承轴555。在所述轴555的上端部固定着转子部件556。在该转子部件556上面的中心部一体地形成有小齿轮557。558是大致以圆筒状形成的在圆周方向上交替地起磁的转子磁铁,其上端部固定在所述转子部件556的外周部,这样,转子磁铁558位于从外侧包围着铁心553的位置,并且,转子磁铁558的下端部通过形成在主壳体520中间壁522上的面对孔527a、527a、527a,与电路基板530上的霍尔元件533、533、533相对。
进而,在卷绕于铁心533上的图中未示的线圈中,通过端子552、552、...供电时,在转子磁铁558上产生旋转力,通过该转子磁铁558、转子部件556及轴555构成的转子旋转。
驱动力传递部560左右配置一对,由于左右两个具有左右面对称的形状,除此之外,具有完全相同的构成,所以,在此说明其中一个。
驱动力传递部560,具有在壳体510的滑动空间520c、520c内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地配置的齿条部件561。齿条部件561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体,在一个侧面上形成齿条齿561a。该齿条部件561是通过所述驱动源550移动的移动部,备有该移动部的所谓齿条部件561和所述驱动源550,对于驱动部是必需的。在齿条部件561上,上下并列地形成后端开口的压入孔561b、561b。在丝杠562的前端部形成有压入部562a,该压入部562a压入所述齿条部件561下侧的压入孔内,这样,将齿条部件561固定在丝杠562的前端部。在丝杠562上,在除了所述压入部562a这部分之外的大部分上形成有螺旋齿562b。如上所述,在齿条部件561上,以上下两级形成压入孔561b、561b,这样,可以使左右使用的齿条部件561、561具有相同的结构。换句话说,即使在偏向下方的位置与丝杠562连接的情况下,也能使左右配置的结构变为左右对称,因此,可以在左右使用同一齿条部件561。
所述丝杠562由圆筒齿轮563沿前后方向输送。圆筒齿轮563在前后方向以长圆筒状形成,在其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形成防脱突起563a,在从该防脱突起563a稍稍靠后方的位置上形成有外径大的大径部563b,在该大径部563b后侧形成有斜齿轮563c。此外,在圆筒齿轮563内周面上形成有螺旋槽563d。
在所述圆筒齿轮563的前端部外嵌有滚珠轴承564。滚珠轴承564,在内圈564a与外圈564b之间,封入有多个球564c、564c、...,由此构成滚珠轴承564。外圈564b与内圈564a构成相互转动的结构。此外,将内圈564a外嵌在圆筒齿轮563前端部的防拔突起563a与大径部563b之间。这样,可防止滚珠轴承564从圆筒齿轮563上脱落。
此外,使所述丝杠562的螺旋齿562b与圆筒齿轮563的螺旋槽563d螺纹配合,使滚珠轴承564的外圈564b与自壳体510的中央台部523朝向外周壁521里面所形成的卡合槽524内卡合,而且,将圆筒齿轮563后端部容纳在主壳体520外周壁521后端部里面所形成的支承部529的支承面529a中。这样,可将圆筒齿轮563旋转地配置在壳体510内。
565、565是传动齿轮,由于左右使用相同的结构,所以,对其中的一个进行说明。传动齿轮565将所述无刷电动机550的旋转传递给圆筒齿轮563。平齿轮565a与从该平齿轮565a中心部下面向下方突设的圆筒状蜗轮565b一体形成,构成传动齿轮565。所述蜗轮565b可转动地外嵌到从主壳体520的中间壁522立设的支持筒528上,此外,所述蜗轮565b与圆筒齿轮563的斜齿齿轮563c啮合,并且,平齿轮565a与电动机550的小齿轮557啮合。
所述构成的二轴促动器50,借助于从下方插通到其安装片511d、511d、521b、521b的插通孔511e、511e、521c、521c中的螺栓570、570与突设在托架40下部支承片43的后端部两侧的安装片43c、43c的图中未示的螺纹孔螺纹配合,被固定到托架40的下部支承片43的下面一侧。此外,输出部540的输出齿轮541a的连接部541a内嵌到灯单元30的连接凸台38的嵌合凹部38a中,而嵌合凹部38a与托架40下部支承片43所支承的推力轴承衬瓦43b卡合。此外,突设在所述连接部541a上端部外周面的卡合凸条541c、541c、...与形成在所述嵌合凹部38a内周面的图中未示的卡合切槽卡合,连接凸台38和输出齿轮541的连接部541a不能相互自由地旋转。此外,因制造公差等原因,连接凸台38和输出齿轮541的连接部541a可相互有微小角度的轴错位。
所述灯单元30的光源可以使用放电灯32,为此,在灯体22内的下部,配置有用于对放电灯32点灯的放电灯照明回路60。从放电灯照明回路60延伸的软线61的尖端上连接有灯座62,灯座62与放电灯32连接。进而,通过放电灯照明回路60产生的点灯电压借助于灯座62施加到放电灯32上,由此,放电灯32点灯。
下面,说明所述汽车用前灯10的作用。
所述汽车用前灯10,在从工厂出厂时,或者在车检时,在调整光束照射方向之际,对两个间隔调整部49、49的调整轴49b、49b进行适当操作,使支承灯单元30的托架40上下左右倾斜,便可调整光束的照射方向。
行驶中的光束照射方向的调整靠驱动二轴促动器50来实现。
在将光束照射方向沿上下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两个电动机550、550在两个齿条部件561、561作用下以相同相位移动,换句话说,一起向前方或后方移动地驱动两个齿条部件561、561。驱动电动机550、550时,转子磁铁558、558的旋转通过小齿轮557、557传递给传动齿轮565、565的平齿轮565a、565a,借助于与该平齿轮565a、565a一起旋转的蜗轮565b、565b,将所述的旋转输送给圆筒齿轮563、563的斜齿齿轮563c、563c,带动圆筒齿轮563、563旋转。当圆筒齿轮563、563旋转时,与其螺旋槽563d、563d啮合的丝杠562、562的螺旋齿562b、562b沿前后方向输送,因此,固定在丝杠562、562前端部的齿条部件561、561在滑动空间520c、520c内向前方或后方移动。两个齿条部件561、561同时向前方或后方移动,借此,扇形齿轮部541b、541b使与齿条部件561、561的齿条齿561a、561a啮合的输出齿轮541向前方或后方移动。
综上所述,当二轴促动器50的输出齿轮541向前方或后方移动时,与所述输出齿轮541的连接部541a嵌合的灯单元30的连接凸台38沿支承在托架40上的推力轴承衬瓦43b向前方或后方移动,进而,灯单元30,以通过托架40的上部支承片42和轴承衬瓦支架47支承轴36上所支承的自动调心轴承衬瓦37的部分为转动支点,并且,沿着连接所述轴36的轴心和连接凸台38的轴心的线所处位置的灯单元30的光轴x-x所位于的垂直平面倾斜,换句话说,朝向上方或朝向下方倾斜。
在光束照射方向朝向左右方向转动时,两个齿条部件561、561以相反相位,换句话说,以一个齿条部件561向前方移动,另一个齿条部件561向后方移动的方式,驱动两个电动机550、550。两个电动机550、550的驱动,是通过所述传递路径,转化为齿条部件561、561的移动,通过左右齿条部件561、561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的移动,输出齿轮541不在前后方向移动地进行旋转。借助于输出齿轮541的旋转,与输出齿轮541的连接部541a及连接凸台38嵌合的灯单元30,沿连接轴36与连接凸台38的轴的垂直平面,绕所述轴旋转。这样,灯单元30在左右方向转动。这样,不管灯单元30沿着所述两个平面的转动位置如何,都能使灯单元30分别沿着这两个平面转动。换句话说,在朝向上下方向倾斜的途中,也能向左右方向倾斜,同时,在朝向左右方向转动的途中,也能朝向上下方向倾斜。
图7中示出了二轴促动器的变形例70。该二轴促动器70只是输出部一部分和驱动力传递部的一部分与所述二轴促动器50不同,其他与所述二轴促动器50相同。因此,在这里,主要说明与所述二轴促动器50的不同点。省略其他部分的说明。
二轴促动器70的壳体510与所述壳体510相同。
输出部740具有与所述输出部540同样的滑动底座542及压缩螺旋弹簧543。虽然输出齿轮741也和所述输出齿轮541大体相同,但是,具有从连接部741a的侧面向左右突出的臂部741b、741b以代替扇形齿轮541b、541b,在该臂部741b、741b两端部上形成有左右方向长的连接孔741d、741d。此外,在沿前后方向自由滑动地容纳于壳体510内的滑动底座542的嵌合部542b上外嵌着输出齿轮741的连接部741a,这样,输出齿轮741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在滑动底座742上。
驱动力传递部760,具有作为移动部的连接部件761以代替所述二轴促动器50的驱动力传递部560的齿条部件561。连接部件761一体地形成有主部761a和从该主部761a向上方突出的连接销761b,在所述主部761a上,形成后端面开口的压入孔761c。此外,将与所述二轴促动器50同样的丝杠562的压入部562a压入主部761a的压入孔761c内。这样,连接部件761被固定到丝杠762的前端部。除此之外,驱动力传递部760与所述二轴促动器50同样地,备有圆筒齿轮563、滚珠轴承564及传动齿轮565。此外,驱动源(无刷电动机)550的旋转通过传动齿轮565、圆筒齿轮563,变换为丝杠562朝前后方向的直线运动,使固定在该丝杠562前端的连接部件761在前后方向移动。此外,所述连接部件761的连接销761b可自由滑动地与所述输出齿轮741的臂部741b的连接孔741d滑动卡合。如上所述,配备所述驱动源550和所述连接部件761,作为驱动部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两个连接部件761、761以相同相位,换句话说,向相同方向以同距离移动时,输出齿轮741不旋转,而是向前后方向移动,并且,两个连接部件761、761以相反相位、换句话说,以相反方向、相同距离移动时,输出齿轮741不是朝前后方向移动,而是进行旋转。
通过将所述二轴促动器70的输出轴741的连接部741a内嵌到灯单元30的连接凸台38的嵌合凹部38a内,灯单元30与二轴促动器70连接,此外,并借助于二轴促动器70的驱动,沿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倾斜。
图8示出了对包含所述灯单元30的前照灯系统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电路的一个例子80。
控制电路80备有对包括所述灯单元30的前照灯系统整体进行控制的ECU81,在该ECU81上连接有点火开关81a及灯开关81b。此外,在点火开关81a打开(ON)的状态下,灯开关81b打开(ON)时,从ECU81对照明回路82发出点灯指令,这样,通过照明回路82对灯单元30的放电灯32点灯,将具有规定配光图案的光束向前方照射。
给所述ECU81输入来自各种传感器83的信号。例如,将来自转向装置传感器83a、车高传感器83b、车速传感器83c、车轮传感器83d、GPS传感器83e的信号输入。分别输入来自转向装置传感器83a的进行转向操作时的转向方向及转向角度有关的信息;来自车高传感器83b的有关前后车轴的高度信息;来自车速传感器835c的相关车速的信息;来自车轮传感器83d的相关各车轮高度的信息以及来自GPS传感器83e的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当前位置信息。此外,ECU81基于来自所述各传感器83的信息,选择最合适的照射方向,将给定控制信号输出给二轴促动器50或70,二轴促动器50或70通过一个连接器531接受来自ECU81的控制信号。
在所述电路基板530上,搭载有组装着控制程序的CPU(中央处理装置)535,通过所述连接器531从ECU81将规定的控制信号输送到CPU535。CPU535根据从ECU81得来的控制信号,将规定信号输送到电路基板530上构成的各个驱动电路536、537,通过各驱动电路536、537分别驱动两个电动机550、550。此外,借助于电动机550、550的驱动,移动部(齿条部件561、561或连接部件761、761)移动,并且,通过移动部的移动,输出部540、540(或740、740)转动和/或移动。
所述汽车用前照灯10,由于灯单元30在一个点,换句话说,在连接凸台38上,与驱动装置的二轴促动器50或70的输出部540或740(的输出轴541或741)连接,所以,能将一个驱动装置,用于形状或大小不同的所有种类的,至少多种类的灯单元上。并且,不论灯单元30沿着所述两个平面的转动位置如何,二轴促动器都能使灯单元30沿着各个平面转动,所以,对灯单元30的转动控制没有限制,可将光束在所希望方向上照射。
并且,所述灯单元30,相对罩20(通过托架40)由作为可旋转及倾斜的支承轴的轴36支承,并且在灯单元30的处于与所述轴36连接的地方相反一侧位置的地方,连接着所述输出部540或740(的输出轴541或741),借助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形成所述灯单元30绕所述轴36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式,通过所述输出部的朝向与所述轴36的轴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直线移动,形成使所述灯单元30与所述轴36一起倾斜的第二驱动模式,因此,使灯单元30向罩20的支承结构简单化,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进一步,由于所述输出部540或740(的输出轴541或741)处于沿所述灯单元30的光轴x-x的垂直平面上的位置,所以,可以使用左右相同结构的灯单元30,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更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50或70,备有借助于两个驱动源550、550及所述驱动源分别移动的两个移动部,即齿条部件561、561或连接部件761、761。所述两个驱动源及两个移动部相对沿着所述输出部的直线移动方向的垂直平面左右对称地配置,所述两个移动部以相反的相位移动,使所述输出部旋转,而所述两个移动部以相同的相位移动,使所述输出部进行所述的直线移动,所以,左右灯单元可以使用同一结构的驱动装置,有助于成本的降低。
此外,所述汽车用前照灯10,具有自动失效保护的功能。换句话说,例如,当两个电动机550、550中的一个发生故障时,通过驱动另一个电动机550,将由该电动机550移动的齿条部件561或连接部件761向后方移动,至少,能使灯单元30向下倾斜,防止给对面车驾驶员带来眩光。
参照图8,说明自动失效保护功能的一例。
例如,在所述CPU 535中,设置有检测不能进行灯单元30的规定位置控制的异常的异常检测装置538;检测灯单元30的照射位置的照射检测装置539及在异常发生时驱动正常进行动作的一方驱动部的异常时位置控制装置540。
作为灯单元30不能朝向规定照射位置移动的异常,例如有:驱动电路536或537的故障、电动机550有故障或锁死、移动部561、761锁死或破损。所述异常检测装置538例如,在所述异常发生时,检测这些异常。
用所述异常检测装置538检测异常时,灯单元30的照射位置通过所述照射位置检测装置539检测,灯单元30的位置处在规定的照射位置,换句话说,处在给对面车的驾驶员等不带来眩晕光的上限位置以下的位置的情况下,依旧,在处于较规定的照射位置更上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异常时位置控制装置540驱动没产生异常的一方的驱动部,将灯单元30的照射位置控制在规定的照射位置以下。换句话说,让正常动作一方的驱动部的齿条部件561或连接部件761向后方移动。
用图9说明所述自动失效保护功能的具体动作。图9示出了照射在车辆前方位置的屏幕上的配光图案的中心点光。换句话说,S1~S6是上下方向将照射位置六等分表示的状况,S1表示照射位置的最上部,S6表示照射位置的最下部。
图9(a)示出了正常时的照射位置变更动作的情况,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变更及左右方向的位置变更的同时,还进行箭头所示的直线的动作。此外,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变更和左右方向的位置变更同时进行的情况下,点光S倾斜移动。
图9(b)是朝向行驶方向的右侧驱动部产生异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使左侧的驱动部动作,控制照射位置,通过左侧移动部561或761向后方的移动,点光S朝向左下方下移。此外,图9(c)是朝向行驶方向左侧的驱动部产生异常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使右侧的驱动部动作,控制照射位置,通过右侧移动部561或761向后方的移动,点光S朝向右下方下移。例如,在图9(b)的情况下,从S5向上的区域是产生眩晕光的区域(炫光区域)时,驱动正常方的驱动部用以将照射位置调整到S6以下。
此外,所述自动失效保护功能,也能进行灯单元30的照射位置的检测,当异常发生时,虽然将灯单元30的照射位置控制在规定位置以下,但是,当异常发生时,驱动正常方的驱动部,将可能的有限的照射位置变成下方的控制也是可行的。这首先是考虑不出现眩晕光为前提。
此外,作为所述二轴促动器50及70的驱动源,虽然示出了使用无刷电动机的情况,但是,并不意味着驱动源仅限于无刷电动机。即使在电动机作为驱动源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用DC(直流)电动机或步进电动机,或者还可以使用电动机以外的驱动源。
图10~图12表示将本发明车辆用灯具用于汽车前照灯的第二实施形式。
汽车用前照灯110与所述汽车用前照灯10具有大体相同的结构。换句话说,在具有灯室121的罩120的所述灯室121内,配置有与所述灯体30同样的灯单元130,所述灯室121通过用透明盖123覆盖灯体122前方而形成。
虽然是通过托架140将灯单元130可上下及左右倾斜地支承在灯体122上的,但是,也可以将灯单元130上下及左右转动地直接支承在灯体122上。
此外,在所述托架140上,支承有作为驱动装置的二轴促动器90,在该二轴促动器90的输出部上,连接着可上下及左右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托架140上的灯单元130。
此外,在所述罩120内配置有放电灯照明回路160,通过该放电灯照明回路160,对灯单元130点灯。
如图10及图11说明的那样,灯单元130包括:反射镜131、支持在该反射镜131上的放电灯132、安装在所述反射镜131前端的连接部133、覆盖该连接部133前端开口而配置的投射透镜134、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33上的遮光罩135。从放电灯132射出并由反射镜131反射的光在所述遮光罩135的上缘135a附近聚光,在所述遮光罩135的上缘135a附近,经过聚光的光通过具有焦点的投射透镜134向前方投射,形成具有规定配光图案光束。所述配光图案具有通过所述灯罩135的上缘135a对其上缘限定的明暗截止线。
轴136从所述连接部133上面向上方突出,在该轴136上外嵌有自动调心轴承衬瓦137。所述自动调心轴承衬瓦137具有大致做成球状的外周面137a和中心孔137b,在所述中心孔137b中可自由滑动地插入所述轴136。
在所述连接部133下面的与所述轴136对应的位置突设有连接凸台138。该连接凸台138从上下方向看具有大致圆形的外形,并具有朝下面开口的嵌合凹部138a。此外,在所述嵌合凹部138a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图中未示的多个卡合切槽。
此外,连接所述轴136的轴心和连接凸台138的轴心的线位于该灯单元130的光轴x-x所处的垂直平面上。
所述托架140如图10及图11说明的那样,在朝前方开口的浅碟状主部141上形成有大的开口141a,从所述主部141的上端向前方突设有上部支承片142,从所述主部141的下端向前方突设有下部支承片143,并且,从主部141的三个角部突设有连接片144、145、146。
在所述上部支承片142前端部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形成朝向前方凹进去的支承凹部142a,朝向该支承凹部142a的前方的面以凹球面形成。并且,在夹持上部支承片142前端面的支承凹部142a的两肋上形成有螺栓孔142b、142b。此外,在上部支承片142的前端部安装有轴承衬瓦支架147。轴承衬瓦支架147在其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朝向后方凹进去的挤压部147a,该挤压部147a的朝向后方的面以凹球面形成。此外,夹持着轴承衬瓦支架147的挤压部147a的两肋部上形成有螺栓插通孔147b、147b。进一步,在轴承衬瓦支架147的上缘部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限制部147d。此外,轴承衬瓦支架147与上部支承片142的前端抵接,在限制部147d覆盖挤压部147a及支承凹部142a的上方的状态下,从前方插通到螺栓插通孔147b、147b中的螺栓147c、147c与上部支承片142的螺栓孔42b、142b螺纹配合,这样,将轴承衬瓦支架47安装到上部支承片142的前端部。这样,在上部支承片142的支持凹部142a与轴承衬瓦支架147的挤压部147a之间形成球状的支承凹部。
在靠近所述下部支承片143的前端位置,形成有前后方向长的长孔143a。另外,该长孔143a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位于与所述支承凹部上下对应的位置。此外,在所述长孔143a中嵌合有推力轴承衬瓦143c。此外,所述连接凸台138的外径尺寸以大于所述推力轴承衬瓦143c上所形成的前后长的滑动槽143d的尺寸形成。
此外,灯单元130的连接凸台138载置在支承于托架140的下部支承片143的推力轴承衬瓦143c上。并且,外嵌于从灯单元130上面突出的轴136上的自动调心轴承衬瓦137,由灯单元130的上部支承片142的支承凹部142a和轴承衬瓦支架147的挤压部147a可旋转地支承。这样,灯单元130通过托架140可沿着与灯体12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转动地支持;即是说,沿着垂直于连接所述轴136与连接凸台138的轴的平面,可绕该轴转动。而且,借助于连接凸台138沿着滑动槽143d朝前后方向的移动,经过连接轴136与连接凸台138的轴及滑动槽143d宽度方向的中央,灯单元130可沿着包含前后方向延伸的轴在内的平面转动。
所述托架140可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倾斜地支承在灯体122上。此外,托架140的向灯体122上的安装方法,与所述汽车用前照灯10同样,因此,省略了图示及说明。
所述二轴促动器90由托架140的下部支承片143的下面一侧支承在托架140上。
2轴促动器90,通过在壳体91内配置两个驱动部和单独的输出部而构成。所述壳体91由所述托架140的下部支承片143与固定在该下部支承片143下面一侧的下壳体911构成。下壳体911的构成为,一体地形成有电动机配置部911a及从该电动机配置部911a的前端向前方延伸的输出部配置部911b。在大致呈板状的电动机配置部911a的上面,左右隔开地形成有两个支点凹部911c、911c。大致呈板状的所述输出部配置部911b处于比所述电动机配置部911a稍高的位置,在左右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孔911d。此外,所述输出部配置部911b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安装孔911e、911e。此外,从该安装孔911e、911e的周缘向上方突设有轴环911f、911f。进一步,在输出部配置部911b的前端左右方向的中央部,朝向上方突设有止挡件911g,在该止挡件911g上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突起911h。
从下方插通到所述下壳体911的安装孔911e、911e中的安装螺栓911i、911i与形成在所述托架140的下部支承片143下面的图中未示的螺栓孔螺纹配合,这样,将下壳体911固定在托架140上,通过轴环911f、911f,将该下壳体911与托架140的下部支承片143之间的间隔保持在规定值上。于是,形成二轴促动器90的壳体91。
在所述壳体91内,配置有单独的输出部92和左右一对驱动部93L、93R。
输出部92的构成是,一体地形成有与灯单元30的连接凸台138连接的输出轴921;连接着驱动部93L、93R的连接叶片922L、922R;以及自由滑动地与壳体91的滑动孔911d卡合的被导向部923。
所述输出轴921的轴向为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在上半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卡合凸条921a。此外,下端部921b以大于其他部分的大径而形成。
连接叶片922L、922R一体地连接到所述输出轴921的下端,922L朝向左方突出,而922R朝向右方突出。在各连接叶片922L、922R上,形成有上面敞开的凹部922a,在该凹部922a的大致中央部突出有接头部922b,在该接头部922b的内部形成圆顶状空间922c,该圆顶状空间922c有朝向后方的开口922d。此外,在与限定所述空间922a的周壁922e的所述接头部922b的后部开口922d对峙的位置,形成有切槽922f。在连接两个连接叶片922L、922R的中央部的前面,形成向前方开口的凹部,该凹部的里面作为对接面922g。
所述被导向部923大体呈圆筒状,其外径与形成在下壳体911上的滑动孔911d的宽度大体相等。此外,在被导向部923下端形成有防脱板923a。
此外,所述输出部92,其被导向部923与下壳体911的滑动孔911d可滑动地卡合,另外,输出轴921从下方插通到与托架140的下部支承片143的长孔143a嵌合的推力轴承衬瓦143c的滑动槽143d中,并与灯单元130的连接凸台138的嵌合凹部138a嵌合。这时,输出轴921的卡合凸条921a与形成在嵌合凹部138a的内周面上的图中未示的多个卡合切槽卡合。此外,安装到连接凸台138上的弹簧138b的前端138c介于输出轴921与嵌合凹部138a的壁面之间,吸收输出轴921与嵌合凹部138a之间的松动。而且,在输出部92与壳体91之间,插入地安装着对输出部92向后方施力的压缩螺旋弹簧924。换句话说,从圆盘状抵接部925a的前面突出地设置有支承轴925b的抵接部件925的抵接部925a,与形成在输出部92前面的抵接面922g抵接,压缩螺旋弹簧924的后端部外嵌在这种状态的抵接部件925的支承轴925b上,另外,压缩螺旋弹簧924的前端部外嵌到下壳体911前端部上所设置的止挡件911g的突起911h上。压缩螺旋弹簧924在止挡件911g与输出部92之间处于压缩状态。通过这样的压缩螺旋弹簧924,对输出部92向后方施力,可吸收前后方向的松动。
所述两个驱动部93L、93R仅仅是配置的位置左右不同,而具有相同的结构。换句话说,驱动部93,作为驱动源设有直动式电动机931,作为移动部设有球体部932。直动式电动机931具有通过其驱动,使移动轴933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结构。此外,所述球体部932在所述移动轴933的前端一体地形成。所述直动式电动机931的外壳931a的靠近前端的位置上形成有上下方向突出的支点轴931b、931c。此外,直动式电动机931的上侧支点轴931b可转动地嵌合到所述托架140的下部支承片143后部下面所形成的支点凹部143b中。下侧支点轴931c可旋转地嵌合到下壳体911的电动机配置部911a上所形成的支点凹部911c中。这样,直动式电动机931可沿左右方向摆动地支承在壳体91的电动机配置部911a上。另外,球体部932与输出轴92的接头部922b内部的圆顶状空间922c以可旋转状态嵌合。此外,移动轴933经过形成在接头部922b的后部开口922d、形成在周壁922e上的切槽922f向后方延伸。如上面所述的那样,两个驱动部93L、93R和输出部92联动。
接着,参照图12主要说明所述二轴促动器90的动作。图12示出了位于中央的(a)、(b)、(c)的状态朝向左右方向的中央照射的状态,位于左侧的(d)状态表示朝向左方照射的状态,位于右侧的(e)状态表示朝向右方照射的状态,位于中段的(a)、(d)、(e)的状态表示照射不产生眩光(眩晕光)的上限位置的状态。
如上所述,(a)状态表示朝向左右方向的中央且照射不产生眩光的上限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左右移动部93L、93R的移动轴933、933以同样的长度从直动式电动机931、931突出。从而,输出部92的连接叶片922L、922R在前后方向上处于同样位置。从该(a)状态开始将照射位置向上方变更的情况下,使左右移动部93L、93R的移动轴933、933以同样的长度从直动式电动机931、931进一步地突出((b)的状态)。此外,从所述(a)状态将照射位置朝向下方变更的情况下,使左右移动部93L、93R的移动轴933、933以相同长度地进入直动式电动机931、931内((c)的状态)。从所述(a)、(b)或(c)的状态开始将照射位置向左方变更的情况下,将左侧移动部93L的移动轴933引入直动式电动机931内,使右侧移动部93R的移动轴933进一步从直动式电动机931突出((d)的状态)。这样,左侧连接叶片922L的前端朝后方移动,并且,右侧连接叶片922R的前端朝向前方移动。因而,与连接叶片922L、922R一体的输出轴921向左方旋转,与该输出轴921结合的灯单元130向左方向倾斜。此外,这时,由于各连接叶片922L、922R的接头部922b、922b之间的直动式电动机931、931的排列方向的间隔变窄,所以,各驱动部93L、93R的球体部932、932之间的直动式电动机931、931的排列方向的间隔变窄,直动式电动机931、931以各自的支点轴931b、931c为中心接近前端之间地进行倾斜。从所述(a)、(b)或(c)的状态开始将照射位置向右方变更的情况下,将右侧移动部93R的移动轴933引入直动式电动机931内,使左侧移动部93L的移动轴933进一步从直动式电动机931突出((e)的状态)。这样,右侧连接叶片922R的前端朝向后方移动。并且,左侧连接叶片922L的前端朝向前方移动。因而,连接叶片922L、922R一体的输出轴921向右方向旋转,与该输出轴921结合的灯单元130向右方倾斜。并且,这时,由于各连接叶片922L、922R的接头部922b、922b之间的直动式电动机931、931的排列方向的间隔变窄,所以,各驱动部93L、93R的球体部932、932之间的直动式电动机931、931的排列方向的间隔接近,直动式电动机931、931以各自的支点轴931b、931c为中心接近前端之间地倾斜。
该第2实施形式的汽车前照灯110的二轴促动器90,借助于输出部92的旋转,在输出部92左右两端产生的直动式电动机931、931的排列方向上的偏差,通过直动式电动机931、931的摆动(图9(d)、(e)的状态)吸收,因此,对移动部933、933不施加弯曲应力,减少了动作不良或松动的发生。
此外,在所述各实施形式中所示的各部分形状及结构,不论那个实施形式,只不过表示了实施本发明时进行的具体化的例子的而已,这些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范围的限定性的解释。

Claims (8)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该驱动装置具有:能够使灯单元沿着垂直的两个平面中的一个平面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式;以及能够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中的另一平面转动的第二驱动模式,所述灯单元朝向前方以所希望的图形照射光束,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能够使所述灯单元沿着所述两个平面转动的单一的输出部;以及驱动所述输出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装置的构成是,在朝向上下方向倾斜的途中,也能向左右方向倾斜,同时,在朝向左右方向转动的途中,也能朝向上下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驱动装置,其特征是,
通过所述输出部的转动,形成使所述灯单元围绕支承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模式,
通过所述输出部的朝向与所述支承轴的轴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的直线移动,形成使所述灯单元倾斜移动的第二驱动模式。
3.一种促动器,其特征是,
其包括:能够使灯单元沿着垂直的两个平面转动的单一的输出部;以及驱动所述输出部的驱动部,所述灯单元朝向前方以所希望的图形照射光束。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促动器,其特征是,
所述输出部具有:能够沿着第一平面使所述灯单元转动的转动模式;以及能够沿着第二平面使所述灯单元转动的直线移动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记载的促动器,其特征是,
其具有滑动基座,该滑动基座能够转动地支承所述输出部并且在与所述输出部的转动轴垂直的方向能够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促动器,其特征为,
所述滑动基座和所述驱动部被配置在单一的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促动器,其特征为,
所述转动模式的驱动源和所述直线移动模式的驱动源被设置在单一的电路基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3、4、6、7任一项记载的促动器,其特征为,
所述驱动部具有两个驱动源和被所述驱动源各自移动的两个移动部,所述两个驱动源和两个移动部相对于与沿着所述输出部的直线移动方向的垂直平面被配置为左右对称,
所述两个移动部通过以相反相位进行移动而使所述输出部转动,
所述两个移动部通过以相同相位进行移动而使所述输出部进行所述直线移动。
CN2010105634804A 2005-10-06 2006-10-08 驱动装置和促动器 Active CN1020198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3563/05 2005-10-06
JP2005293563 2005-10-06
JP214553/06 2006-08-07
JP2006214553A JP4667321B2 (ja) 2005-10-06 2006-08-07 車輌用灯具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35727A Division CN1951722B (zh) 2005-10-06 2006-10-08 车辆用灯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9876A CN102019876A (zh) 2011-04-20
CN102019876B true CN102019876B (zh) 2012-04-25

Family

ID=3749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35727A Active CN1951722B (zh) 2005-10-06 2006-10-08 车辆用灯具
CN2010105634804A Active CN102019876B (zh) 2005-10-06 2006-10-08 驱动装置和促动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35727A Active CN1951722B (zh) 2005-10-06 2006-10-08 车辆用灯具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15127B2 (zh)
EP (1) EP1772311B1 (zh)
JP (1) JP4667321B2 (zh)
KR (1) KR100806658B1 (zh)
CN (2) CN1951722B (zh)
DE (1) DE602006010640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672769A3 (de) * 2004-12-18 2009-07-08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komponenten
DE102006034243A1 (de) * 2006-07-21 2008-01-31 Schefenacker Vision Systems Germany Gmbh Scheinwerferverstellvorrichtung mit Getriebe
JP4688220B2 (ja) * 2006-10-10 2011-05-2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4518505B2 (ja) 2006-10-12 2010-08-0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JP4761563B2 (ja) * 2006-11-13 2011-08-3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及び車輌用灯具の光軸調整装置
JP5077543B2 (ja) * 2007-09-07 2012-11-2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灯具ユニット
TW200936409A (en) * 2008-02-26 2009-09-01 quan-ying Zeng Vehicle adaptive headlamp with stop function
JP5344739B2 (ja) * 2008-06-25 2013-11-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CN101396985B (zh) * 2008-09-19 2010-12-15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汽车前照灯调光系统的旋转执行装置
US8246441B2 (en) 2008-10-22 2012-08-21 Wms Gaming Inc. Gaming machine having position sensor for mechanical reel modularity
JP5346554B2 (ja) 2008-10-31 2013-11-2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5580978B2 (ja) * 2008-10-31 2014-08-27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KR101095018B1 (ko) * 2008-12-31 2011-12-20 에스엘 주식회사 안전 장치 기능을 구비한 램프 어셈블리 및 램프 시스템
JP2011060727A (ja) * 2009-09-14 2011-03-24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前照灯
KR101117418B1 (ko) * 2009-09-15 2012-02-29 한국오므론전장주식회사 이중 안전 검사에 따른 우회 제어 기능을 가지는 인공지능형 전조등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11108456A (ja) * 2009-11-16 2011-06-02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灯具
JP2011150993A (ja) * 2009-12-25 2011-08-04 Koito Mfg Co Ltd 車輌用前照灯
JP5517651B2 (ja) 2010-02-02 2014-06-1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
CN101823457B (zh) * 2010-04-26 2013-07-03 福州大学 汽车前照灯调节装置
JP5551545B2 (ja) * 2010-08-20 2014-07-1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放電灯点灯回路
KR101728552B1 (ko) * 2010-12-21 2017-04-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레벨링 모터
JP5700813B2 (ja) * 2011-04-08 2015-04-1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5678796B2 (ja) * 2011-05-11 2015-03-04 市光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前照灯
CN102392964A (zh) * 2011-08-11 2012-03-28 冯金勋 视线同步灯
CN105650573B (zh) * 2011-09-07 2018-08-28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致动器以及车辆用前照灯
JP5894474B2 (ja) * 2012-03-14 2016-03-3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光学ユニット
CN102632829A (zh) * 2012-04-18 2012-08-15 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一种afs调光系统的反射镜旋转支承结构
JP6034608B2 (ja) * 2012-07-18 2016-11-30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前照灯
JP6081115B2 (ja) * 2012-09-20 2017-02-1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ー及び車輌用前照灯
CN102923046B (zh) * 2012-11-07 2014-09-10 福州大学 球面副结构汽车前照灯调节装置
JP6526969B2 (ja) * 2013-02-05 2019-06-05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車両用照明装置
AT514128B1 (de) * 2013-04-11 2015-02-15 Zizala Lichtsysteme Gmbh Einstelleinrichtung für Fahrzeugscheinwerfer sowie Fahrzeugscheinwerfer
FR3017345A1 (fr) * 2014-02-11 2015-08-14 Sonceboz Sa Actionneur lineaire pour dispositif d'orientation d'un projecteur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act et econome en energie
FR3022983B1 (fr) * 2014-06-27 2019-04-26 Valeo Iluminacion Dispositif lumineux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16119173A (ja) * 2014-12-19 2016-06-3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車両用ヘッドランプ
DE102015103629A1 (de) * 2015-03-12 2016-09-15 Hella Autotechnik Nova, S.R.O. Verstellvorrichtung für Scheinwerfer
ITRM20150111A1 (it) * 2015-03-16 2016-09-16 Lorusso Alessio Sistema di movimentazione meccatronica per una macchina per la prototipazione rapida
KR101776395B1 (ko) * 2015-08-28 2017-09-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헤드램프 모듈
EP3396205A4 (en) * 2015-12-25 2019-11-20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FASTENING ELEMENT, SELF-ALIGNMENT SUPPORT MECHANISM, ACTUATOR AND LAMP
FR3050799B1 (fr) * 2016-04-28 2019-11-29 Valeo Vision Module lumineux rotatif
CN108302487A (zh) * 2016-09-22 2018-07-20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前照灯远近光调光装置
US20180334082A1 (en) * 2017-05-16 2018-11-22 Kun Chau Huang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WI629186B (zh) * 2017-07-28 2018-07-11 帝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動車輛照明裝置及其控制機構(一)
JP6920152B2 (ja) * 2017-09-25 2021-08-18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TWI643771B (zh) * 2017-10-11 2018-12-11 帝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機動車輛照明裝置及其控制機構(二)
CN109693604B (zh) * 2017-10-20 2020-11-17 帝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照明装置及其控制机构
EP3699028A1 (de) * 2019-02-21 2020-08-26 ZKW Group GmbH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cheinwerfer
CN113966285A (zh) 2019-06-12 2022-01-21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车辆用灯具
DE102019122927A1 (de) * 2019-08-27 2021-03-04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Kraftfahrzeugscheinwerfer mit elektromotorisch verstellbarer Abstrahlrichtung
FR3109621B1 (fr) * 2020-04-27 2022-04-08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éclairage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présentant un aspect sans glace
JP2022041123A (ja) * 2020-08-31 2022-03-11 コイト電工株式会社 車側灯
EP4348107A1 (en) * 2021-05-26 2024-04-10 HELLA GmbH & Co. KGaA Device for compensating cut-off line drift of a lamp, lamp comprising the device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lamp
CN117850126B (zh) * 2024-03-04 2024-05-10 杭州方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旋转的切换机构及氙气爆闪补光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70323A1 (de) * 2001-06-19 2003-01-02 Saia-Burgess Murten AG Stell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eines von einem Scheinwerfer ausgesendeten Lichtbündels
US6623147B2 (en) * 2001-05-07 2003-09-23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ligh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17982C (de) 1931-06-26 1935-08-30 Rudolf Lochner Dipl Ing Elektromagnetische Schwenkvorrichtung fuer Scheinwerfer, insbesondere fuer Kraftfahrzeuge
DE3106979C1 (de) * 1981-02-25 1982-11-11 Th. Goldschmidt Ag, 4300 Essen Haertbares Phenolformaldehydharz mit verbesserten elastischen Eigenschaften nach der Aushaertung
JPS62185142U (zh) * 1986-05-16 1987-11-25
FR2636578B1 (fr) * 1988-09-22 1993-06-18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 reglage d'orientation pour projec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H089841Y2 (ja) * 1990-09-11 1996-03-21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電動式サーチライト
FR2695710B1 (fr) 1992-09-17 1994-12-02 Valeo Vision Projecteur comprenant un module correcteur à sortie rotative.
DE10044392B4 (de) * 2000-09-08 2018-10-04 Automotive Lighting Reutlingen Gmbh Fahrzeugscheinwerfer
JP3638868B2 (ja) * 2000-11-01 2005-04-1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JP3779173B2 (ja) * 2001-04-24 2006-05-2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
FR2826709B1 (fr) 2001-06-29 2004-02-13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clairage a orientation variable
JP2003263906A (ja) * 2002-03-07 2003-09-19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前照灯
JP4130345B2 (ja) * 2002-09-20 2008-08-06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DE10247381A1 (de) 2002-10-10 2004-04-22 Hella Kg Hueck & Co. Scheinwerfer für Fahrzeuge
JP2004349095A (ja) * 2003-05-22 2004-12-09 Ntn Corp 前照灯駆動装置
JP2005119463A (ja) 2003-10-16 2005-05-12 Ichikoh Ind Ltd 車両用前照灯
JP4190004B2 (ja) * 2003-12-25 2008-12-03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輌用灯具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3147B2 (en) * 2001-05-07 2003-09-23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Vehicle lighting apparatus
EP1270323A1 (de) * 2001-06-19 2003-01-02 Saia-Burgess Murten AG Stellvorrichtung zur Einstellung eines von einem Scheinwerfer ausgesendeten Lichtbünde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82577A1 (en) 2007-04-12
JP4667321B2 (ja) 2011-04-13
KR20070038911A (ko) 2007-04-11
CN102019876A (zh) 2011-04-20
EP1772311B1 (en) 2009-11-25
CN1951722A (zh) 2007-04-25
KR100806658B1 (ko) 2008-02-26
CN1951722B (zh) 2011-06-22
US7315127B2 (en) 2008-01-01
JP2007128856A (ja) 2007-05-24
DE602006010640D1 (de) 2010-01-07
EP1772311A1 (en) 200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9876B (zh) 驱动装置和促动器
ES2542960T3 (es) Sistema de regulación de los faros en un vehículo basculante con mecanismo de balanceo
US20060291229A1 (en) Vehicle Lamp
JP4190004B2 (ja) 車輌用灯具
ES2292710T3 (es) Faro de vehiculo.
JP4518505B2 (ja) 車輌用灯具
US8260504B2 (en) Saddle riding type vehicle
CN101162080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4110629B (zh) 机动车前照灯
GB2375387A (en) Vehicle lighting apparatus
US10899406B2 (en) Lighting system for a leaning vehicle
CN111836742A (zh) 照明系统
CN105416159A (zh) 车辆大灯的调节系统
CN102155703A (zh) 车辆用灯具
JP5079860B2 (ja) 駆動手段
CN103373272B (zh) 包括优化的调整装置的照明和/或信号装置
CN218506032U (zh) 照明组件及车辆
CN103574539A (zh) 用于机动车前灯的调节装置
CN108136955B (zh) 用于单轮辙机动车的前照灯和带有前照灯的单轮辙机动车
CN211625130U (zh)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CN114963129B (zh) 一种光束型led聚光灯
CN102109148A (zh) 汽车的照明装置的光组件的调节系统及汽车的照明装置
JP2010179920A (ja) 車輌用灯具
JP2011044435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08260534A (ja) 車輌用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