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25130U -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25130U
CN211625130U CN202020719580.0U CN202020719580U CN211625130U CN 211625130 U CN211625130 U CN 211625130U CN 202020719580 U CN202020719580 U CN 202020719580U CN 211625130 U CN211625130 U CN 211625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odule
shaft
rectangular
limiting block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71958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珍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71958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25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25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25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包括支架圈以及透镜模组;由卡扣转动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由铰接轴的铰接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前运动进而带动透镜模组向上转动,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后运动进而带动透镜模组向下转动;向左拨动透镜模组的后端使得透镜模组向右转动,向右拨动透镜模组的后端使得透镜模组向左转动;由于光源设在透镜模组中,当透镜模组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转动时,透镜模组会带动固定在透镜模组中的光源向上转动、向下转动、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进而使得光源发出的光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转动,减少了照明死角,保证了行车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动转向大灯即自动转向大灯,也可以叫做自动头灯。随动转向大灯简称AFS,全称为汽车自适应前大灯系统或者智能前照灯系统。自适应前大灯系统AFS(AdaptiveFront-Lighting System),在夜间转弯时,AFS能根据车速以及车辆转向角度,自动调整近光灯的照射中心,自动指向入弯,确保弯道中的高能见度。在实际照明效果方面,AFS大灯的光束非常及时地随车辆转向姿态的变化而转向弯道的内侧,在车辆还没有到达弯心前已经能够照亮弯道内侧的视野盲区,同时留在弯道前方路面的有效光线也会比一般大灯多,简而言之就是驾驶者能够清晰看到更远的路面状况。如果弯道内存在行人或障碍物时,拥有AFS功能会比一般车辆更早发现这些状况。
随着车辆整车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对车灯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光源照明方向自动转动功能,使光源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转动。
因此,如何使光源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转动,进而使得光源发出的光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转动,减少照明死角,以保证行车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包括支架圈以及透镜模组;
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上竖向轴与下竖向轴,所述上竖向轴的底端设置在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上竖向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周向一圈的环形卡槽,所述下竖向轴的顶端设置在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下竖向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周向一圈的环形卡槽;
所述支架圈呈开口环形,所述支架圈的顶壁上设置有矩形通孔,上长方体形限位块内嵌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中,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上设置有左右方向轴孔,铰接轴从所述左右方向轴孔中穿过,所述铰接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通孔的左右向长度以使得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所述支架圈的顶壁上构成铰接连接,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悬吊在所述铰接轴上;
所述透镜模组套设在所述支架圈中,所述透镜模组的一端朝向前方向,所述透镜模组的另一端朝向后方向;
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上轴套管,所述上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凸台,所述上竖向轴插入所述上轴套管中且所述上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上竖向轴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以用于由上长方体形限位块悬挂承担所述透镜模组的重量、用于由卡扣转动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用于由铰接轴的铰接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
所述支架圈的开口处设置有两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之间留有间距构成限位槽;
下长方体形限位块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轴套管,所述下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凸台,所述下竖向轴插入所述下轴套管中且所述下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下竖向轴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所述下长方体形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以用于限制下长方体形限位块的左右方向运动且允许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在限位槽中前后方向运动,用于向前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带动透镜模组向上转动或者向后移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带动透镜模组向下转动。
优选的,所述透镜模组为不带光源的双光透镜、不带光源的单光透镜、带有光源的双光透镜或带有光源的单光透镜;所述光源为氙气光源、LED光源或者激光光源。
优选的,所述矩形通孔的后长宽侧面上设置有缺口以用于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可以从该缺口中进入矩形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支架圈的顶壁上且位于矩形通孔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轴端槽,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轴端槽中构成铰接连接;
所述矩形通孔的顶敞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封盖着所述矩形通孔的顶敞口以及轴端槽的顶敞口,以用于防止上长方体形限位块从矩形通孔中脱出以及铰接轴从轴端槽中脱出。
优选的,所述支架圈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左安装片与右安装片,所述左安装片与右安装片上均设置有螺栓通孔。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前运动或者向后运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固定设置在两块限位板上;
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所述下长方体形限位块铰接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前后方向运动,以用于当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向前伸出时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前运动,且用于当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向后缩回时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后运动。
优选的,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的后长宽表面上设置有扇形外齿轮,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上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所述扇形外齿轮构成齿轮传动副以用于由于扇形外齿轮固定不动且电动机的输出轴自转使得电动机绕上轴套管公转,所述电动机向左公转带动所述透镜模组向右转动,所述电动机向右公转带动所述透镜模组向左转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包括支架圈以及透镜模组;
所述上竖向轴插入所述上轴套管中且所述上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上竖向轴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以用于由上长方体形限位块悬挂承担所述透镜模组的重量、用于由卡扣转动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用于由铰接轴的铰接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
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前运动进而带动透镜模组向上转动,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后运动进而带动透镜模组向下转动;
向左拨动透镜模组的后端使得所述透镜模组向右转动,向右拨动透镜模组的后端使得所述透镜模组向左转动;
由于光源设在透镜模组中,当透镜模组向上转动、向下转动、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时,透镜模组会带动固定在透镜模组中的光源向上转动、向下转动、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进而使得光源发出的光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转动,减少了照明死角,保证了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分解图(鉴于页面尺寸的限制,图3的尺寸相对于图2的尺寸进行了缩小)。
图中:1支架圈,101矩形通孔,102盖板,103限位板,104轴端槽,105左安装片,106右安装片;
2透镜模组,201上竖向轴,202下竖向轴,203透镜模组中的凸透镜镜片,204透镜模组的外壳上的用于内插固定电动机的孔;
3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01左右方向轴孔,302上轴套管,303扇形外齿轮;
4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01下轴套管;
5电动推杆(伸缩杆电机),501电动推杆的伸缩杆,502销轴;
6电动机,601外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轴向”、“径向”、“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实际应用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灯泡的光射向的方向为“前”方向,与“前”方向相反的直线方向为“后”方向,如此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分解图(鉴于页面尺寸的限制,图3的尺寸相对于图2的尺寸进行了缩小);图中:支架圈1,矩形通孔101,盖板102,限位板103,轴端槽104,左安装片105,右安装片106;透镜模组2,上竖向轴201,下竖向轴202,透镜模组中的凸透镜镜片203,透镜模组的外壳上的用于内插固定电动机的孔204;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左右方向轴孔301,上轴套管302,扇形外齿轮303;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下轴套管401;电动推杆(伸缩杆电机)5,电动推杆的伸缩杆501,销轴502;电动机6,外齿轮60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包括支架圈1以及透镜模组2;
所述透镜模组2的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上竖向轴201与下竖向轴202,所述上竖向轴201的底端设置在所述透镜模组2的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上竖向轴2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周向一圈的环形卡槽,所述下竖向轴202的顶端设置在所述透镜模组2的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下竖向轴20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周向一圈的环形卡槽;
所述支架圈1呈开口环形,所述支架圈1的顶壁上设置有矩形通孔101,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内嵌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101中,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上设置有左右方向轴孔301,铰接轴从所述左右方向轴孔301中穿过,所述铰接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通孔101的左右向长度以使得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所述支架圈1的顶壁上构成铰接连接,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悬吊在所述铰接轴上;
所述透镜模组2套设在所述支架圈1中,所述透镜模组2的一端朝向前方向,所述透镜模组2的另一端朝向后方向;
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上轴套管302,所述上轴套管302的管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凸台,所述上竖向轴201插入所述上轴套管302中且所述上轴套管302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上竖向轴201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以用于由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悬挂承担所述透镜模组2的重量、用于由卡扣转动连接实现透镜模组2的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用于由铰接轴的铰接连接实现透镜模组2的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
所述支架圈1的开口处设置有两块限位板103,两块限位板103之间留有间距构成限位槽;
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轴套管401,所述下轴套管401的管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凸台,所述下竖向轴202插入所述下轴套管401中且所述下轴套管401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下竖向轴202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所述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以用于限制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的左右方向运动且允许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在限位槽中前后方向运动,用于向前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带动透镜模组2向上转动或者向后移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带动透镜模组2向下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镜模组2为不带光源的双光透镜、不带光源的单光透镜、带有光源的双光透镜或带有光源的单光透镜;所述光源为氙气光源、LED光源或者激光光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矩形通孔101的后长宽侧面上设置有缺口以用于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可以从该缺口中进入矩形通孔101中。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圈1的顶壁上且位于矩形通孔101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轴端槽104,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轴端槽104中构成铰接连接;
所述矩形通孔101的顶敞口处设置有盖板102,所述盖板102封盖着所述矩形通孔101的顶敞口以及轴端槽104的顶敞口,以用于防止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从矩形通孔101中脱出以及铰接轴从轴端槽104中脱出。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圈1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左安装片105与右安装片106,所述左安装片105与右安装片106上均设置有螺栓通孔。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向前运动或者向后运动的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固定设置在两块限位板103上;
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杆501与所述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铰接连接,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杆501前后方向运动,以用于当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杆501向前伸出时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向前运动,且用于当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杆501向后缩回时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向后运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的后长宽表面上设置有扇形外齿轮303,所述透镜模组2的外壳的上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电动机6,所述电动机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外齿轮601,所述外齿轮601与所述扇形外齿轮303构成齿轮传动副以用于由于扇形外齿轮303固定不动且电动机6的输出轴自转使得电动机6绕上轴套管302公转,所述电动机6向左公转带动所述透镜模组2向右转动,所述电动机6向右公转带动所述透镜模组2向左转动。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包括支架圈1以及透镜模组2;
所述上竖向轴201插入所述上轴套管302中且所述上轴套管302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上竖向轴201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以用于由上长方体形限位块3悬挂承担所述透镜模组2的重量、用于由卡扣转动连接实现透镜模组2的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用于由铰接轴的铰接连接实现透镜模组2的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
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向前运动进而带动透镜模组2向上转动,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4向后运动进而带动透镜模组2向下转动;
向左拨动透镜模组2的后端使得所述透镜模组2向右转动,向右拨动透镜模组2的后端使得所述透镜模组2向左转动;
由于光源设在透镜模组2中,当透镜模组2向上转动、向下转动、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时,透镜模组2会带动固定在透镜模组2中的光源向上转动、向下转动、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进而使得光源发出的光在上下左右4个方向上转动,减少了照明死角,保证了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圈以及透镜模组;
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上竖向轴与下竖向轴,所述上竖向轴的底端设置在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上竖向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周向一圈的环形卡槽,所述下竖向轴的顶端设置在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外表面上,所述下竖向轴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周向一圈的环形卡槽;
所述支架圈呈开口环形,所述支架圈的顶壁上设置有矩形通孔,上长方体形限位块内嵌放置在所述矩形通孔中,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上设置有左右方向轴孔,铰接轴从所述左右方向轴孔中穿过,所述铰接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矩形通孔的左右向长度以使得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所述支架圈的顶壁上构成铰接连接,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悬吊在所述铰接轴上;
所述透镜模组套设在所述支架圈中,所述透镜模组的一端朝向前方向,所述透镜模组的另一端朝向后方向;
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的底表面上设置有上轴套管,所述上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凸台,所述上竖向轴插入所述上轴套管中且所述上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上竖向轴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以用于由上长方体形限位块悬挂承担所述透镜模组的重量、用于由卡扣转动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左转动或者向右转动、用于由铰接轴的铰接连接实现透镜模组的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
所述支架圈的开口处设置有两块限位板,两块限位板之间留有间距构成限位槽;
下长方体形限位块的顶表面上设置有下轴套管,所述下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凸台,所述下竖向轴插入所述下轴套管中且所述下轴套管的管壁内表面上的凸台嵌入所述下竖向轴上的环形卡槽中构成卡扣转动连接,所述下长方体形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以用于限制下长方体形限位块的左右方向运动且允许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在限位槽中前后方向运动,用于向前推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带动透镜模组向上转动或者向后移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带动透镜模组向下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模组为不带光源的双光透镜、不带光源的单光透镜、带有光源的双光透镜或带有光源的单光透镜;所述光源为氙气光源、LED光源或者激光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通孔的后长宽侧面上设置有缺口以用于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可以从该缺口中进入矩形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圈的顶壁上且位于矩形通孔的左右两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轴端槽,所述铰接轴的两端分别搭设在轴端槽中构成铰接连接;
所述矩形通孔的顶敞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封盖着所述矩形通孔的顶敞口以及轴端槽的顶敞口,以用于防止上长方体形限位块从矩形通孔中脱出以及铰接轴从轴端槽中脱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圈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左安装片与右安装片,所述左安装片与右安装片上均设置有螺栓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前运动或者向后运动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位于所述限位槽中且固定设置在两块限位板上;
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与所述下长方体形限位块铰接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前后方向运动,以用于当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向前伸出时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前运动,且用于当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向后缩回时带动下长方体形限位块向后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长方体形限位块的后长宽表面上设置有扇形外齿轮,所述透镜模组的外壳的上侧外表面上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所述扇形外齿轮构成齿轮传动副以用于由于扇形外齿轮固定不动且电动机的输出轴自转使得电动机绕上轴套管公转,所述电动机向左公转带动所述透镜模组向右转动,所述电动机向右公转带动所述透镜模组向左转动。
CN202020719580.0U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Active CN211625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9580.0U CN211625130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719580.0U CN211625130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25130U true CN211625130U (zh) 2020-10-02

Family

ID=72622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719580.0U Active CN211625130U (zh) 2020-04-30 2020-04-30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25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9876B (zh) 驱动装置和促动器
CN1218138C (zh) 车辆用前照灯
PT794382E (pt) Farol dianteiro do tipo projector para motociclos ou veiculos automoveis
CN211625130U (zh)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CN213799431U (zh) 一种激光远近光的车辆前照灯
CN210234793U (zh) 一种远光灯亮度调节装置
CN211653267U (zh) 一种用于上下左右四向转动透镜模组的装置
KR100832515B1 (ko) 램프 실드 구동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램프 어셈블리
CN215808279U (zh) 一种汽车前雾灯及包含其的汽车
CN110861573A (zh) 一种用于汽车前照灯的遮光机构及包含其的前照灯
CN215322241U (zh) 一种车用前照灯用灯体转向组件
CN214028415U (zh) 一种用于车辆前方照明且灯光自动化转向的透镜模组
JP4228084B2 (ja) 車両用ランプ装置
CN220851868U (zh) 一种电动遮光马达
CA2510369A1 (en) Self-aim vehicle light device
JPH0747761Y2 (ja) 車両用前照灯における灯色変更駆動機構
CN216521417U (zh) 一种具有光线角度调节组件的汽车前大灯
JPH0345365Y2 (zh)
CN214840576U (zh) 一种直弯道照明封闭式汽车前灯泡
CN213542368U (zh) 一种方向可调的雾灯控制装置
CN221076246U (zh) 一种汽车转向灯led模组
CN210717351U (zh) 一种带日间行车功能的车辆前雾灯
JP3226976B2 (ja) リフレクタ可動型プロジェクタランプ
CN202082778U (zh) 一种车前灯
KR102330384B1 (ko) 자동차의 조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