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6709A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6709A
CN102016709A CN200980115921XA CN200980115921A CN102016709A CN 102016709 A CN102016709 A CN 102016709A CN 200980115921X A CN200980115921X A CN 200980115921XA CN 200980115921 A CN200980115921 A CN 200980115921A CN 102016709 A CN102016709 A CN 102016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module
shake
coil
magnet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59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6709B (zh
Inventor
鹤田稔史
宫崎清史
武田正
石原久宽
柳泽克重
唐泽敏行
武居勇一
长田章弘
南泽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4718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062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3347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405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9/00191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9133690A1/ja
Publication of CN102016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6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6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6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lens and mount having complementary engagement means, e.g. screw/threa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04N23/687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by shifting the lens or sensor posi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摄影用光学装置,其对用于摄影单元的抖动修正用的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能将抖动可靠地修正。在摄影用光学装置(200)中,为了使摄影单元(1)摆动来对抖动进行修正,在隔着枢轴部(225)的两侧的两个部位上分别设置两个成对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在这些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中,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保持在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1)侧,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保持在固定体(210)侧。摄影单元(1)被包括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的多条臂部(287)的万向簧片(280)朝向枢轴部(225)按压。

Description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设在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中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以及组装有抖动修正功能的摄影用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装设在移动设备上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包括:具有透镜的移动体;以磁方式驱动该移动体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驱动机构;以及摄像元件被支承于支承体上的摄影单元。在上述摄影用光学装置中,为了抑制因使用者抖动而导致摄影图像的混乱而装设有各种抖动修正机构,作为这种抖动修正机构,实际应用有使设于摄影单元的抖动修正用透镜朝抵消振动的方向位移的构造和使摄像元件在垂直于光轴的面内位移的构造等。
然而,将抖动修正机构组装在摄影单元内的结构可以在装设于数码照相机等较大的移动设备内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采用,但在装设于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这样的小型移动设备内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由于摄影单元是小型的,因此不可能将抖动修正机构组装在摄影单元内。
因此,在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提出将抖动修正机构形成在摄影单元与对该摄影单元进行支承的固定体之间。当采用上述结构的情形下,摄影单元构成为在固定体上可朝与光轴交叉的方向变位的可动模块(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具有利用板簧将摄影单元对形成于固定体的枢轴部弹性施力从而可使摄影单元以枢轴部为支点摆动的结构,利用设于偏离枢轴部的一侧的一个部位上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使摄影单元绕与光轴正交的X轴摆动,并且利用设于偏离枢轴部的另一侧的一个部位上的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使摄影单元绕与光轴正交的Y轴摆动。
此外,在其他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对于在摄影时发生的抖动,如图20所示,还提出了以下修正方式:利用弹性体1088将在支承体1082上支承有透镜1083和摄像元件1085的可动模块1081的被拍摄体侧端部支承于固定体1089,而将致动器1087配置在可动模块1081的侧面,并基于抖动检测传感器1086的检测结果,致动器1087如箭头P所示使可动模块1081的与被拍摄体相反一侧的端部(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摆动来对抖动进行修正(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3100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129295号公报
发明的公开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那样,在配置于枢轴部的一侧的一个部位上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或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中,由于只要该驱动机构与枢轴部的位置关系稍许偏差就会使驱动能力改变,因此存在很难得到稳定的推力这样的问题。
此外,由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所采用的板簧具有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弹簧常数明显不同的形状,因此在对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两者进行驱动时,板簧施加到摄影单元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具有线性。因此,存在对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的控制非常复杂这样的问题。
而且,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那样,在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设置在固定体侧而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设置在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这边的结构中,由于需要将供电用配线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连接,而使对摄影单元的配线数增加,因此不仅配线结构复杂,而且在摄影单元中很难增加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的卷绕数。此外,由于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中质量较大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设置在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这边,因此存在不仅为了使摄影单元摆动而需要很大的力,而且很难对其进行控制这样的问题。
此外,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抖动修正机构那样,在使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摆动的方式中,存在无法使可动模块适当地摆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从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导出有与摄像元件和抖动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的柔性基板、树脂覆盖导线等可挠性配线构件,因而为了使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摆动,需要使可挠性配线构件也发生弹性变形,因此相应地很难迅速地使可动模块摆动。此外,由于在使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摆动时,可挠性配线构件也发生弹性变形,因此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形状复原力不仅会对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施加多余的力,而且该形状复原力的大小也会因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状态而变动,因而很难使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适当摆动。尤其是,由于当采用磁驱动机构作为抖动修正用的致动器的情况下,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那样采用压电元件的情形相比,能以弹性且非接触的方式对可动模块进行驱动,因此存在易于受到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影响这样的问题。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为了对可动模块进行抖动修正,通过使施加到可动模块的力稳定而能可靠地对抖动进行修正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使装设有透镜和摄像元件的可动模块、以及除了透镜和摄像元件外还装设有手抖等抖动检测传感器的可动模块摆动以对抖动进行修正时,不易受到从可动模块导出的可挠性配线构件变形的影响的摄影用光学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动模块,至少该可动模块的透镜被支承在支承体上;以及固定体,该固定体对该可动模块进行支承,在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固定体之间具有:在上述固定体上可摆动地对上述可动模块进行支承的枢轴部;以及在隔着上述枢轴部相对向的两个部位形成一对能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以该枢轴部为支点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的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中,由于不仅为使可动模块通过枢轴部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固定体的结构,而且在可动模块与固定体之间设置使可动模块摆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因此当用装设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进行拍摄时,即使在发生抖动等情况下,也能通过可动模块的摆动对该抖动进行修正。因此,由于无需将抖动修正机构内置在可动模块中,因此在因可动模块小型化而无法将抖动修正机构设置在可动模块内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抖动修正。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利用配置在隔着枢轴部的两侧的两个部位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产生使可动模块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因此与将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只配置在枢轴部的一侧的情形不同,能使驱动能力稳定。即、当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距枢轴部的距离在一方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偏向驱动力减弱的一侧时,则另一方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会偏向驱动力增强的一侧。因此,根据本发明,能高精度地对手抖等抖动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中,上述可动模块能采用被利用磁作用力的施力元件或利用弹簧构件的施力元件按压到上述枢轴部的结构。当该结构中的上述可动模块采用被作为施力元件的弹簧构件施力的结构时,上述施力元件为包括内周侧连结部、外周侧连结部以及多条臂部的弹簧构件,例如,较为理想的是万向簧片,其中,上述内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可动模块连结,上述外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固定体连结,上述多条臂部从上述内周侧连结部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以与上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施力元件朝向全方位发挥大致均匀的作用力,因此不仅使可动模块的姿势稳定,而且使对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控制非常容易。此外,由于臂部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因此能使臂部较长地延伸。因此,由于施力元件对可动模块的可动范围的整个区域发挥线性度较高的作用力,因此,即使对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控制不复杂也能可靠地对抖动进行修正。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动模块,至少该可动模块的透镜被支承在支承体上;以及固定体,该固定体对该可动模块进行支承,在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固定体之间具有:在上述固定体上可摆动地对上述可动模块进行支承的枢轴部;将上述可动模块朝向上述枢轴部按压的施力元件;以及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以上述枢轴部为支点摆动的磁力的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上述施力元件为包括内周侧连结部、外周侧连结部以及多条臂部的弹簧构件,例如,为万向簧片,其中,上述内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可动模块连结,上述外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固定体连结,上述多条臂部从上述内周侧连结部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以与上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
在本发明中,由于施力元件为包括上述结构的弹簧构件,例如为万向簧片,且可朝向全方位发挥大致均匀的作用力,因此不仅使可动模块的姿势稳定,而且使对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控制非常容易。此外,由于臂部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因此能使臂部较长地延伸。因此,由于施力元件对可动模块的可动范围的整个区域发挥线性度较高的作用力,因此,即使对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控制不复杂也能可靠地对抖动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隔着上述枢轴部的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以上述枢轴部为支点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利用配置在隔着枢轴部的两侧的两个部位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产生使可动模块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因此与将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只配置在枢轴部的一侧的情形不同,能使驱动能力稳定。即、当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距枢轴部的距离在一方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偏向驱动力变弱的一侧时,另一方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就会偏向驱动力增强的一侧。因此,根据本发明,能高精度地对抖动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轴、Y轴、Z轴,当将与上述光轴平行的方向作为Z轴时,在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固定体之间形成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绕X轴、Y轴和Z轴中的两根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的两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作为上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
例如,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两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由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和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形成,其中,上述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Y轴方向上隔着上述枢轴部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绕X轴和Y轴中的一方的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上述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X轴方向上隔着上述枢轴部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绕X轴和Y轴中的另一方的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能使可动模块绕X轴和绕Y轴摆动,因此只要将它们合成,就能使可动模块相对于XY面整体摆动。因此,能可靠地修正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等可能发生的所有的抖动。
在本发明中,上述可动模块为在上述支承体上包括摄像元件的摄影单元。
此时,上述透镜包含在可沿光轴方向移动地支承于上述支承体上的移动体中,在上述可动模块中,能采用在上述支承体上支承有以磁方式将上述移动体沿光轴方向驱动的透镜驱动机构的结构。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使在可动模块包括透镜驱动机构的情况下,由于能利用可动模块的变位来对装设有光学单元的移动电话机等的抖动进行修正,因此无需使抖动修正机构内置在可动模块中。因此,在因可动模块小型化而无法将抖动修正机构设置在可动模块内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抖动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隔着上述枢轴部相对向的两个部位各自包括:保持在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固定体中的一方侧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以及保持在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侧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
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保持在上述可动模块侧,而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保持在上述固定体侧。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对可动模块的配线数少也可,因此能使配线结构简化。此外,由于能增加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的卷绕数,因此能发挥很大的驱动力。而且,由于将在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和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中质量较小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设置在作为可动体侧的可动模块这边,因此能实现可动模块的轻量化。因此,由于能以较小的力使可动模块摆动,因而能减少抖动修正所需的耗电。此外,还具有对抖动的响应性好这样的优点。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可动模块中,在上述支承体上支承有以磁方式将上述移动体沿光轴方向驱动的透镜驱动机构,上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包括:被保持在上述可动模块侧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以及被保持在上述固定体侧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上述可动模块包括在外周侧围住上述移动体的盖部,上述透镜驱动机构包括:被保持在上述移动体的外周面的透镜驱动用线圈;以及被保持在上述盖部的内周面的透镜驱动用磁体,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被保持在上述盖部的外周面。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防止透镜驱动机构与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之间的磁干扰。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移动体上,使磁吸引力发生在其与上述透镜驱动用磁体之间的磁性片被保持在比上述透镜驱动用磁体在光轴方向上更靠被拍摄体侧位置。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在可动模块中,由于能高精度地控制移动体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因此不需要用传感器等对透镜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监视以进行反馈的控制。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固定体具有在外周侧覆盖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固定盖,当从与上述光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在上述固定盖上,在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的外侧至少位于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的磁通区域内的部分由磁性体形成。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减少从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向固定盖的外侧的漏磁通。此外,由于磁性材料起到聚磁轭的作用,而使与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交链的交链磁通增加,因此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能在使可动模块的姿势变位时得到很大的推力。因此,对振动的响应性好。
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固定盖包括: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第一盖部分;以及由上述磁性体形成的第二盖部分。若如上所述构成,则也能减少从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向固定盖的外侧的漏磁通。此外,由于磁性材料起到聚磁轭的作用,而使与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交链的交链磁通增加,因此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能在使可动模块的姿势变位时得到很大的推力。因此,对振动的响应性好。而且,能减少外部的磁通侵入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而对可动模块的姿势带来的影响。而且,能容易实现在与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之间的磁吸引力成为使可动模块变位时的负载这样的部位上不存在磁性体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固定体具有用磁性体部分覆盖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外周侧的固定盖,在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上,绕上述光轴相邻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彼此的绕上述光轴相邻的位置的磁极不同。若如上所述构成,则从绕光轴相邻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产生的磁通会使流到固定盖侧的磁通减少。其结果是,由于能减小固定盖与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的吸引力,因此能减少它们之间的吸引力对可动模块的变位带来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模块包括对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进行保持的可动模块侧轭部,上述可动模块侧轭部包括弯曲延伸到与上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的外表面相对向的位置的线圈侧聚磁轭部分。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被包括线圈侧聚磁轭部分的轭部夹住,因此能降低来自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漏磁通。此外,由于使与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交链的交链磁通增加,因此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能在使可动模块的姿势变位时得到很大的推力。因此,对振动的响应性好。
此外,为了解决上述又一课题,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具有:可动模块,该可动模块的透镜以及相对于透镜位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摄像元件被支承在支承体上的可动模块;对该可动模块进行支承的固定体;对上述可动模块的倾斜进行检测的抖动检测传感器;以及基于该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使上述可动模块在上述固定体上摆动来对抖动进行修正的抖动修正机构,其特征在于,从上述可动模块导出有与上述摄像元件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上述抖动修正机构包括:使上述可动模块以相对于上述透镜在上述摄像元件所在侧为中心可摆动地进行支承的摆动支承部;以及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以相对于上述透镜在上述摄像元件所在侧为中心摆动的磁力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
在本发明中,从上述可动模块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导出有与摄像元件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但在进行手抖等抖动修正时,由于使可动模块以透镜的上述摄像元件所在侧(与被拍摄体相反一侧的端部)为中心摆动,因此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非常小。因此,能使可动模块迅速地摆动。此外,由于在使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摆动时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弹性变形非常小,因此可动模块所受到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形状复原力非常小。因此,由于能在不受到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的影响的前提下使可动模块适当摆动,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等的修正。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磁驱动机构作为抖动修正用的致动器,在上述以磁方式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由于在结构简化和轻量化等方面上的优点大而以弹性且非接触的方式驱动可动模块,因此存在有易于受到外力的影响这样的缺点,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不易作为外力施加影响,而即使是通过以磁方式的驱动而使可动模块摆动的结构,也能适当地进行驱动,因此能正确地进行响应性好的抖动修正。
在本发明中,上述可动模块能采用包括移动体和透镜驱动机构的结构,其中,上述移动体具有上述透镜且可朝光轴方向移动地被支承在上述支承体上,上述透镜驱动机构在上述移动体与上述支承体之间以磁方式将上述移动体沿光轴方向驱动。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摆动支承部为包括支承突起和被抵接部的枢轴部,其中,上述支承突起从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固定体中的一方侧朝向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侧突起,上述被抵接部在上述可动模块和上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侧与上述支承突起的前端部抵接。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以简单的结构可摆动地对可动模块可靠地进行支承。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被装设在上述可动模块上的上述摄像元件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位置,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与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分体的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或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一体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电连接。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对上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进行闭环控制以使由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的积分值为零。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被配置在上述枢轴部的被拍摄体侧的与上述枢轴部在光轴方向重叠的位置。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能可靠地检测出因抖动等而引起的可动模块向任意方向的变位,因此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等。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与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分体的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电连接,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均为在可挠性的绝缘基材上形成有配线图案的柔性基板,至少在一个部位上在光轴方向上折叠而具有带状小宽度部分。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当在进行手抖等抖动修正时而使可动模块摆动的情况下,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被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折曲部分吸收。而且,由于折曲部分为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柔性基板的带状小宽度部分,因此不仅能以较小的力折曲,还能使折曲后的形状复原力较小。因此,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不易对可动模块的摆动带来影响。因此,由于能使可动模块适当摆动,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等。此外,若采用折叠结构,则当可动模块摆动时,如下式所示,可使柔性基板的拉伸应变h变小。
拉伸应变h=ΔL/L
L:原长
ΔL:长度变化
因此,由于如下式所示的应力f也变小,因此可减少因柔性基板而引起的摆动障碍。
应力f=E·h
E:常数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各个上述带状小宽度部分在因枢轴部而在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固定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内以避开上述支承突起的方式穿过。
例如,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各个上述带状小宽度部分以夹有上述枢轴部的形态并排排列并延伸。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通过形成枢轴部将形成在可动模块与固定体之间的缝隙有效利用作为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拉绕空间。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各个上述带状小宽度部分中,朝向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和上述摄像元件折曲的部分以上述支承突起为中心配置在上述支承突起的周围。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使在可动模块朝任意方向摆动时,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施加到可动模块的力均相同。因此,能使可动模块适当摆动,从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等。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或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包括在内侧粘接有防折回构件的折曲部分。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使在将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折曲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维持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折曲形状。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固定体在相对于上述可动模块位于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一侧的位置具有构成上述枢轴部的一部分的大致矩形的底座,上述底座只在该底座的底板部的相对向的两个边部具有朝向上述被拍摄体侧起立的侧板部,在上述底板部中的相当于另外两个边部的部分的与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上述折曲部分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缺口。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利用从底座的底板部起立的侧板部,不仅能可靠地确保底座的强度,而且即使将折曲部分设在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也不会发生折曲部分挂钩住底座等不良情况,因此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等。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底座的上述底板部上形成有上述支承突起,上述可动模块在与上述底座在被拍摄体侧相对向的位置上包括传感器用支承基板,在上述传感器用支承基板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上配置有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上述传感器用支承基板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面作为与上述支承突起的前端部抵接的上述被抵接部。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均采用在上述绝缘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上述配线图案的单面柔性基板。若为单面柔性基板,则与两面基板相比不仅廉价而且在变形时所需的力和变形时所产生的形状复原力较小,因此能使可动模块适当摆动,并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也可以根据这种观点,只将变形部分形成为单面,而将平坦部分形成为两面基板。另外,当变形等不成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在上述绝缘基材的两个面上形成有上述配线图案的两面柔性基板。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包括用于将上述可动模块朝向上述枢轴部施力的施力元件,上述施力元件包括:与上述可动模块连结的内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固定体连结的外周侧连结部;以及从上述内周侧连结部延伸以与上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的多条臂部,也就是所谓的万向簧片。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存在施力元件所占有的空间小也可这样的优点。此外,当万向簧片包括与可动模块连结的内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固定体连结的外周侧连结部、以及从上述内周侧连结部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以与上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的多条臂部的情况下,由于万向簧片朝向全方位发挥大致均匀的作用力,因此不仅能使可动模块的姿势稳定,还能使对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控制非常容易。此外,由于臂部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因此能使臂部较长地延伸。因此,由于施力元件对可动模块的可动范围的整个区域发挥线性度较高的作用力,因此,即使对手抖等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控制不复杂也能可靠地对抖动等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万向簧片即使在上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停止驱动的运行停止期间也处于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朝着上述枢轴部施力的作用力的变形状态。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可靠地维持可动模块被枢轴部支承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包括用于将上述可动模块朝向上述枢轴部施力的施力元件,上述施力元件包括:利用磁作用将上述可动模块朝向上述枢轴部施力的磁性弹簧;以及将上述可动模块朝向上述枢轴部机械施力的弹簧构件,上述弹簧构件为包括内周侧连结部、外周侧连结部以及多条臂部的万向簧片,其中,上述内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可动模块连结,上述外周侧连结部与上述固定体连结,上述多条臂部从上述内周侧连结部延伸以与上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可靠地维持可动模块被枢轴部支承的状态。此外,在上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停止驱动的运行停止期间,仅利用磁力弹簧将上述可动模块朝着上述枢轴部施力,对于万向簧片而言,能使其处于不产生作用力的非变形状态。当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情况下,一旦可动模块摆动,万向簧片就会变形。即、在可动模块不摆动的期间,万向簧片保持平坦形状。因此,能有效地利用万向簧片受到的力与万向簧片的变形量具有线性度的部分,因此,能使可动模块适当摆动,能可靠地进行抖动等的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臂部的至少一部分固接有振动吸收材。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在使可动模块摆动时,能使臂部的振动迅速停止,因此也能使可动模块的振动迅速停止。
在本发明中,不论摆动支承部是否为枢轴部,均能采用如下结构: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被装设在上述可动模块上的上述摄像元件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位置,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与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分体的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或同上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一体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电连接。此时,较为理想的是,对上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进行闭环控制以使由上述抖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的积分值为零。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隔着上述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相对向的两个位置形成一对以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若如上所述构成,则与将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只配置在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的一侧不同,使驱动能力稳定。即、当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距摆动中心的距离在一方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偏向驱动力变弱的一侧时,另一方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会偏向驱动力增强的一侧。因此,根据本发明,能高精度地对抖动等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轴、Y轴、Z轴,当将与上述光轴平行的方向作为Z轴时,在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固定体之间形成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绕X轴、Y轴和Z轴中的两根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的两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作为上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能使可动模块绕两根轴线摆动,因此若将它们合成,则能使可动模块在由上述两根轴线限定的面内摆动。因此,能可靠地修正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等可能发生的抖动等。
例如,较为理想的是,上述两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由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形成,其中,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在Y轴方向上的隔着上述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绕X轴摆动的磁驱动力,第二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在X轴方向上的隔着上述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上述可动模块绕Y轴摆动的磁驱动力,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包括:在上述可动模块上的位于Y轴方向的两个部位分别配置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以及在Y轴方向上与上述两个部位的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分别相对向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包括:在上述可动模块上的位于X轴方向的两个部位分别配置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以及在X轴方向上与上述两个部位的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分别相对向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将磁体设置在可动模块上,将线圈设置在固定体上,因而对可动模块的配线数较少也可,因此能使配线结构简化。此外,若将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配置在固定体侧,则由于能增多线圈的卷绕数,因此能发挥更大的驱动力。而且,由于将线圈和磁体中质量较小的磁体设置在可动模块这边,因此能实现可动模块的轻量化。因此,由于能以较小的力使可动模块摆动,因而能减少抖动修正所需的耗电。此外,还具有对抖动的响应性好这样的优点。
在本发明中,能采用如下结构: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以在沿Z轴方向偏离在Y轴方向上与上述第一手抖修正用磁体相对向的位置的部位沿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以在沿Z轴方向偏离在X轴方向上与上述第二手抖修正用磁体相对向的位置的部位沿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
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和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的外表面侧被磁化成不同的极,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除了沿上述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之外,还以沿Z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除了沿上述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之外,还以沿Z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使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所产生的磁场高效地与第一抖动徐州用线圈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交链。因此,由于能以较小的耗电得到较大的转矩,因此能迅速且可靠地使可动模块摆动。因此,不仅能降低包括摄影用光学装置的移动设备等的耗电,还能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和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的各个外表面被磁化成在Z轴方向上为不同的极,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以相对于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的被磁化成不同的极的各个部分在Y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形态沿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以相对于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的被磁化成不同的极的各个部分在X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形态沿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使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所产生的磁场高效地与第一抖动徐州用线圈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交链。此外,作用于可动模块的磁驱动力为使可动模块朝光轴方向摆动的方向的力。因此,即使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枢轴部的位置)与在可动模块上力所作用的部位在光轴方向上接近的情况下,能将磁驱动力有效利用作为使可动模块摆动的力。因此,由于能以较小的耗电得到较大的转矩,因此能迅速且可靠地使可动模块摆动。因此,不仅能降低包括摄影用光学装置的移动设备等的耗电,还能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和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被保持在配置于上述可动模块的外侧的方筒状的线圈保持件的各个面上。若如上所述构成,则由于能实现将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在强度较大的线圈保持件上的结构,因此能在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与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和上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上得到较高的精度。因此,由于能以较小的耗电得到较大的转矩,因此能迅速且可靠地使可动模块摆动。因此,不仅能降低包括摄影用光学装置的移动设备等的耗电,还能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固定体与上述可动模块之间配置有限定部,当上述可动模块振动时,该限定部在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抖动修正用线圈的碰撞、以及上述抖动修正用磁体与上述固定体的碰撞发生之前使上述可动模块与上述固定体抵接。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使使抖动修正用线圈与抖动修正用磁体接近,也能防止抖动修正用线圈和抖动修正用磁体的损伤。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固定体上的上述可动模块的被拍摄体侧固定有包括快门机构的附属模块。若如上所述构成,则与将附属模块装设在可动模块的情形相比,能实现可动模块的轻量化。因此,不仅能使可动模块迅速且可靠地摆动,还能降低包括摄像用光学装置的移动设备等的耗电。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不仅为使可动模块通过枢轴部被可摆动地支承于固定体的结构,而且在可动模块与固定体之间设置使可动模块摆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因此当用装设了光学单元的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进行拍摄时,即使在发生抖动等情况下,也能通过可动模块的摆动对该抖动等进行修正。因此,由于无需将抖动修正机构设置在可动模块中,因此在因可动模块小型化而无法将抖动修正机构设置在可动模块内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抖动修正。此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能使由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产生的磁力或施力机构所发挥的作用力稳定,因此能高精度地对手抖等抖动进行修正。
此外,在本发明的又一发明中,从可动模块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导出有与摄像元件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但在进行手抖等抖动修正时,由于使可动模块以透镜的上述摄像元件所在侧(与被拍摄体相反一侧的端部)为中心摆动,因此使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非常小。因此,能使可动模块迅速地摆动。此外,由于在使可动模块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摆动时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弹性变形非常小,因此可动模块所受到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形状复原力非常小。因此,由于能在不受到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的影响的前提下使可动模块适当摆动,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手抖等抖动的修正。此外,在本发明中,采用磁驱动机构作为抖动修正用的致动器,在上述以磁方式进行驱动的情况下,由于在结构简化和轻量化等方面上的优点大而以弹性且非接触的方式驱动可动模块,因此存在有易于受到外力的影响这样的缺点,但在本发明中,由于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不易作为外力施加影响,因而即使是通过以磁方式的驱动而使可动模块摆动的结构,也能适当地进行驱动,因此能正确地进行响应性好的抖动修正。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分别是在被拍摄体侧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2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沿光轴平行切断时的纵剖视图。
图3(a)、图3(b)分别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所采用的摄影单元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意表示图3所示的摄影单元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5(a)、图5(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所采用的线圈保持构件的结构的说明图和将上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沿光轴平行切断时的纵剖视图。
图6(a)、图6(b)分别是在被拍摄体侧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7是表示对于应用本发明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对于应用本发明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漏磁通所采取的其他对策的说明图。
图9(a)、图9(b)分别是在被拍摄体侧从斜上方观察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的外观图和将摄影用光学装置沿与光轴平行的线切断时的说明图。
图10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1(a)、图11(b)分别是将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在相当于图9(a)的A1-A1’线的位置处切断时的纵剖视图和在相当于图9(a)的A2-A2’线的位置处切断时的纵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所具有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表示其平面配置的说明图以及表示在光轴方向上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所具有的另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表示其平面配置的说明图以及表示在光轴方向上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所具有的又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结构的说明图、表示其平面配置的说明图以及表示在光轴方向上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对采用图12所示结构与采用图14所示结构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所具有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情形进行比较的说明图。
图16(a)、图16(b)、图16(c)分别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的枢轴部周边的说明图、摄像元件用及传感器用的柔性基板的重合部分的说明图以及切去了其上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a)、图17(b)、图17(c)分别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用作主基板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的展开图、折叠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后的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切去了其上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a)、图18(b)、图18(c)分别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用作子基板的传感器用柔性基板的展开图、折叠传感器用柔性基板后的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切去了其上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是在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的柔性基板的折曲部分的说明图。
图20是以往的摄影用光学装置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摄影单元(可动模块)
1a摄影单元
2支承体
3移动体
5透镜驱动机构
12透镜保持件
13线圈保持件
14s、14t弹簧构件
16轭部
17透镜驱动用磁体
19摄像元件保持件
30s、30t透镜驱动用线圈
61磁性片
115传感器用支承基板
150盖部
155摄像元件
170抖动(抖动)检测传感器
175传感器用柔性基板(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
198线圈侧聚磁轭部分
200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205枢轴部(摆动支承部)
210固定体
220底座
221底板部
222侧板部
225枢轴部(摆动支承部、支承突起)
230固定盖
230x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抖动修正用线圈(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
230y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抖动修正用线圈(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
240x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
240y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
250x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第一抖动(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
250y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第二抖动(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
260线圈保持构件、线圈保持件
265线圈保持构件的开口部
280万向簧片(施力元件)
281内周侧连结部
285外周侧连结部
287臂部
1000可动模块
1550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
1550f、175h折曲部分
2000摄影用光学装置
L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作为可动模块,例示摄影单元中用于防止抖动的结构。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设为X轴、Y轴、Z轴,将沿光轴L(透镜光轴)的方向作为Z轴。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各方向的抖动中,绕X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俯仰(pitch),绕Y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偏转(yaw),绕Z轴的旋转相当于所谓的滚转(roll)。
[实施方式1]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整体结构)
图1(a)、图1(b)分别是在被拍摄体侧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图2是将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沿光轴平行切断时的纵剖视图。
图1(a)、(b)和图2所示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是在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中使用的薄型照相机,整体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包括矩形板状的底座220和覆盖在该底座220的上方的箱状固定盖230,由底座220和固定盖230构成固定体21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盖230,采用包括顶板部234的固定盖。
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盖230的内侧形成有摄影单元1(可动模块)和使该摄影单元1摆动以用于进行手抖等抖动的修正的抖动修正机构。
(摄影单元1的结构)
图3(a)、图3(b)分别是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所采用的摄影单元1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图4是示意表示图3所示的摄影单元1的动作的说明图。另外,图4的左半部分是表示移动体3位于无限远的位置(通常拍摄位置)时的图,图4的右半部分是表示移动体3位于近拍位置(低倍拍摄位置)时的图。
如图3(a)、图3(b)和图4所示,摄影单元1用于使例如3片透镜121沿光轴L的方向朝接近被拍摄体(物体侧)的A方向(前侧)和朝接近与被拍摄体相反一侧(摄像元件侧/像侧)的B方向(后侧)两个方向移动,摄影单元1呈大致长方体形状。摄影单元1大致具有:将三片透镜121和固定光圈保持在内侧的移动体3;使该移动体3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驱动机构5;以及装设有透镜驱动机构5和移动体3等的支承体2。移动体3包括:保持透镜121和固定光圈的圆筒状的透镜保持件12;以及用外周侧面来保持后述的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线圈保持件13。
支承体2包括:在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对摄像元件155进行定位的矩形板状的摄像元件保持件19;相对于摄像元件保持件19覆盖在被拍摄体侧的箱状的壳体18;以及配置在壳体18内侧的矩形板状的隔板11,在壳体18和隔板11的中央分别形成有用于将来自被拍摄体的光引入透镜121的圆形的射入窗110、180。此外,在摄像元件保持件19的中央形成有将射入光朝摄像元件155引导的孔190。
而且,在摄影单元1中,支承体2包括安装有摄像元件155的基板154,基板154固定在摄像元件保持件19的下表面上。此外,在基板154的下表面上固定有板151。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8由钢板等强磁性板形成,也起到轭部的作用。因此,壳体18构成后述的透镜驱动用磁体17,并且构成使交链磁场产生在保持于线圈保持件13的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交链磁场产生体4。上述交链磁场产生体4构成卷绕在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面的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以及透镜驱动机构5。
支承体2和移动体3通过金属制的弹簧构件14s、14t连接。弹簧构件14s、14t的基本结构相同,包括:保持在支承体2侧的外周侧连结部14a;保持在移动体3侧的圆环状的内周侧连结部14b;以及将外周侧连结部14a与内周侧连结部14b连接的臂状的板簧部14c。弹簧构件14s、14t中,摄像元件侧的弹簧构件14s的外周侧连结部14a被摄像元件保持件19保持,内周侧连结部14b与移动体3的线圈保持件13的摄像元件侧端面连结。被拍摄体侧的弹簧构件14t的外周侧连结部14a被隔板11保持,内周侧连结部14b与移动体3的线圈保持件13的被拍摄体侧端面连结。这样,移动体3通过弹簧构件14s、14t被支承体2支承成能沿光轴L的方向移动。上述弹簧构件14s、14t均由铍铜和非磁性的SUS类钢材等非磁性的金属制成,通过对规定厚度的薄板进行冲压加工、或进行使用照相平版印刷术技术的蚀刻加工而形成。另外,弹簧构件14s、14t中,弹簧构件14s被一分为二而成为弹簧片14e、14f,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各末端分别与弹簧片14e、14f连接。此外,弹簧构件14s中,在弹簧片14e、14f上分别形成有端子14d,弹簧构件14s(弹簧片14e、14f)也起到对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供电的供电构件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保持件13的被拍摄体侧端面上保持有环状的磁性片61,该磁性片61的位置相对于透镜驱动用磁体17位于靠被拍摄体的位置。磁性片61利用其与透镜驱动用磁体17之间进行作用的吸引力对移动体3施加光轴L的方向的作用力。因此,能防止移动体3在未通电时因自重而变位,从而使移动体3维持期望的姿势,此外还能提高耐冲击性。此外,磁性片61起到一种轭部的作用,能减少来自在透镜驱动用磁体17与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之间构成的磁路的漏磁通。另外,作为磁性片61,有时也使用棒状或球状的磁性体。在此,若将磁性片61制成环状,则透镜保持件12在朝光轴方向移动时,会有使与透镜驱动用磁体17相互吸引的磁吸引力成为各向同性的效果。
此外,磁性片61配置在透镜保持件12的被拍摄体侧端面上,磁性片61在非通电时(原点位置)与透镜驱动用磁体17吸引,从而能使透镜保持件12在摄像元件侧静止。此外,在通电时保持在透镜保持件12的被拍摄体侧的端面上的磁性片61移动到越来越远离透镜驱动用磁体17的位置,不使将透镜保持件12向摄像元件侧推压这样的多余的力起作用,因此用较少的电力就能使透镜保持件12朝光轴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单元1中,从光轴L的方向观察时,透镜121呈圆形,但支承体2所使用的壳体18呈矩形箱状。因此,壳体18包括方筒状本体部184,在方筒状本体部184的上表面侧包括形成有射入窗120的上板部185。在本实施方式中,方筒状本体部184呈四方筒状,从光轴L的方向观察时在相当于四边形的边的各位置上包括四个侧板部181。
在四个侧板部181的各个内表面上固接有透镜驱动用磁体17,该透镜驱动用磁体17分别由矩形的平板状永磁体形成。四个透镜驱动用磁体17均在光轴L的方向上被一分为二,均是内表面和外表面被磁化成不同的极。例如,四个透镜驱动用磁体17中,例如,上半部分是内表面被磁化成N极,外表面被磁化成S极,下半部分是内表面被磁化成S极,外表面被磁化成N极。因此,四个透镜驱动用磁体17中,相邻永磁体彼此的磁极配置相同,能对线圈高效地产生交链磁感应线。
移动体3包括:保持透镜121等的圆筒状的透镜保持件12;以及外周侧面上卷绕有线圈(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线圈保持件13,透镜保持件12和线圈保持件13构成了移动体3的侧壁部分。透镜保持件12的上半部为大直径的大直径圆筒部12b,下半部为直径比大直径圆筒部12b小的小直径圆筒部12a。线圈保持件13包括用于将透镜保持件12保持在内侧的圆形的透镜保持件收纳孔130。
本实施方式中,在从光轴L的方向观察线圈保持件13时,线圈保持件13的内周形状是圆形,但规定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形状的外周侧面131是四边形,在相当于四边形的四条边的各位置上包括四个面132。在该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侧面131上,在光轴L的方向的两端部和中央位置环绕全周形成有肋状突起131a、131b、131c,形成于摄像元件侧端部的肋状突起131a与形成于中央位置的肋状突起131b之间的凹部为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形成于被拍摄体侧端部的肋状突起131c与形成于中央位置的肋状突起131b之间的凹部为第二线圈卷绕部132b。
在线圈保持件13中,在四个面132的各个面上分别形成有对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和第二线圈卷绕部132b分别以避开四边形的角落部分的形态除去而成的矩形的通孔(通孔133a、133b),该通孔133a、133b在内外方向上贯穿线圈保持件13的侧面壁。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保持件13的通孔133a、133b构成了在移动体3的外周侧面131上朝内侧凹陷的挖空部。在周向上,通孔133a、133b以各面132的周向长度尺寸(四边形的边的尺寸)的大致1/3的尺寸形成于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侧面131的相邻角落部分之间的中央部分。因此,在线圈保持件13的角落部分以相同的厚度形成有朝向光轴L的方向延伸的厚壁的支柱部分134。通孔133a、133b在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和第二线圈卷绕部132b的宽度方向(光轴L的方向)整体上形成,但形成范围没有涉及到肋状突起131a、131b、131c。因此,通孔133a、133b(挖空部)只形成在线圈保持件13(移动体3)的光轴L的方向上的途中部分,并形成在避开两个端部的位置。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线圈保持件13中,在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上卷绕有透镜驱动用线圈30s,在第二线圈卷绕部132b上卷绕有透镜驱动用线圈30t。在此,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和第二线圈卷绕部132b在从光轴L的方向观察时呈四边形,因此,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均被卷绕成四方筒状。另外,由于四个透镜驱动用磁体17均在光轴方向上被一分为二,均是内表面和外表面被磁化成不同的极,因此两个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卷绕方向相反。
此外,通孔133a、133b的光轴L的方向的长度尺寸与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和第二卷绕部132b的光轴L的方向的长度尺寸相等,在光轴L的方向上,通孔133a、133b在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和第二线圈卷绕部132b整体上形成,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卷绕在第一线圈卷绕部132a和第二线圈卷绕部132b整体上,并经过通孔133a、133b的整个形成区域。因此,通孔133a、133b在外侧开口的部分被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塞住。此外,由于在线圈保持件13的透镜保持件收纳孔130中安装有透镜保持件12,因此在通孔133a、133b中,位于光轴L的方向的被拍摄体侧的通孔133b在内侧开口的部分被形成于透镜保持件12的上半部分的大直径圆筒部12b塞住,而在光轴方向上位于摄像元件侧的通孔133a与形成于透镜保持件12的下半部分的小直径圆筒部12a相对。
这样构成的线圈保持件13配置在壳体18的内侧。其结果是,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四个边部分别与固接在壳体18的方筒状本体部184的内表面上的透镜驱动用磁体17相对。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孔133a、133b(挖空部)设置在线圈保持件13上,从而实现移动体3的轻量化,并提高了移动体3的推力。此外,通孔133a、133b形成在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侧面131的避开角落部分的面132上,因此,在线圈保持件13的角落部分形成沿光轴L的方向延伸的厚壁部分作为支柱部分134。因此,通过形成通孔133a、133b,即使在实现了移动体3的轻量化的情况下,移动体3也可具有足够的强度。此外,若将通孔133a、133b形成在线圈保持件13的角落部分,则在对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进行卷绕时,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形状会在角落部分塌陷,并无法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卷绕成四边形,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避开角落部分的面132上形成有通孔133a、133b,因此即使以经过通孔133a、133b的形态对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进行卷绕,也能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卷绕成四边形。
此外,由于通孔133a、133b形成在多边形的边的中央部分,能以同等粗细将沿光轴L的方向延伸的厚壁的支柱部分134形成在多边形的多个角落部分中的各个角落部分,因此能理想地确保移动体的周向上的重量平衡和强度平衡。而且,由于通孔133a、133b形成在线圈保持件13的光轴L的方向上避开两端部的途中部分,因此能防止线圈保持件13的两端的强度降低。因此,在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绕线圈保持件13卷绕时,由于可对线材施加足够的负载,因此能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卷绕成紧密排列的状态,就能得到足够的推力。
(透镜驱动机构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单元1中,移动体3通常位于摄像元件侧,在这样的状态下对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通以规定方向的电流时,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分别受到朝上(前侧)的电磁力。藉此,固接有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移动体3开始朝被拍摄体侧(前侧)移动。此时,在弹簧部件14t与移动体3的前端之间以及弹簧部件14s与移动体3的后端之间产生限制移动体3移动的弹力。因此,在欲使移动体3朝前侧移动的电磁力与限制移动体3移动的弹力平衡时,移动体3停止。此时,通过根据弹簧构件14s、14t作用于移动体3的弹力来调整流经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电流量,能使移动体3在期望的位置停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了弹力(应力)与变位量(应变量)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的弹簧构件14s、14t,因此能提高移动体3的移动量与流经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电流之间的线性度。此外,由于使用两个弹簧部件14s、14t,因此,移动体3停止时在光轴L的方向上作用有较大的平衡力,即使在光轴L的方向上作用有离心力和冲击力等其它力时,也能更稳定地使移动体3停止。而且,在摄影单元1中,为了使移动体3停止,并不是使移动体3与碰撞材(缓冲材)等碰撞而使其停止,而是利用电磁力与弹力的平衡来使其停止,因此,还可防止碰撞声的产生。
此外,由于壳体18具有在方筒状本体部184的上表面包括上板部185的箱形状,因此能减少来自在透镜驱动用磁体17与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之间构成的磁路的漏磁通。因此,能提高线圈保持件13的移动量与流经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的电流之间的推力。此外,在将摄影单元1组装在移动电话的情况下,能降低向周围的电子元器件的漏磁通。
此外,在摄影单元1中,透镜121呈圆形,但与该透镜形状无关,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呈四边形,透镜驱动用磁体17是平板状永磁体,该平板状永磁体分别固接在支承体2中内周面形成为四边形的壳体18的相当于方筒状本体部184的边的多个内表面的各个面上。因此,在移动体3与支承体2之间,即使在移动体3的外周侧没有足够的空间,由于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与透镜驱动用磁体17间的相对面积较宽,因此也能发挥足够的推力。此外,从光轴L的方向观察移动体3时,移动体3的外周侧面(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侧面131)与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相同呈四边形,因而只要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卷绕在移动体3的外周面(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侧面131)就能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卷绕成四边形。而且,由于将移动体3分割成透镜保持件12和线圈保持件13,因此,能采用在将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卷绕在线圈保持件13之后将透镜保持件12收纳、安装在透镜保持件收纳孔130内的结构,在对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进行卷绕时,能避免损伤透镜121等情况。
此外,在摄影单元1的移动体3上,使磁性片61被保持在比透镜驱动用磁体17在光轴方向上更靠被拍摄体侧位置,磁性片61使磁吸引力发生在其与透镜驱动用磁体17之间,因此能以高精度对移动体3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控制。因此,在摄影单元1中,无须进行用传感器等来监视透镜121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以进行反馈的控制。另外,在将磁性片61设于移动体3和未将磁性片61设于移动体3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下,均可以进行用传感器等来监视透镜121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以进行反馈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从光轴L的方向观察,方筒状本体部184和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呈四边形,但也可以呈近似四边形。即、对于方筒状本体部184和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而言,四边形的角既可以是圆的形状,也可以是四边形的角被直线切削而成为例如八边形,还可以是在角落部分切削的部分较短而成为与四边形同样的形状。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方筒状本体部184和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为四边形,但对于方筒状本体部和线圈的形状而言,只要是多边形,不限定于四边形,也可以是六边形或八边形等,此外,对于透镜驱动用磁体17而言,除了固定在轭部的方筒状本体部的所有面上的结构之外,还可以采用固定在周向上一个隔一个的面上的结构。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形状也呈多边形,但也可以采用将线圈保持件13制成圆筒形,利用形成于其外周侧面的突起等而将卷绕成多边形的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固定在线圈保持件13的外周侧面上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移动体3分割成透镜保持件12和线圈保持件13,对于透镜保持件12的本体部形成作为由将移动体3的侧壁部分的一部分除去而成的凹部或孔构成的挖空部的通孔133a、133b,但也可以对透镜保持件12的本体部形成除去其一部分而成的凹部或孔,并将上述凹部或孔用作挖空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移动体3分割成透镜保持件12和线圈保持件13,但也可以将移动体作为一个部件,此时,只要也形成对移动体3的外周侧面或内周侧面除去其一部分而成的凹部或孔作为挖空部,就能实现移动体3的轻量化。对于此时的挖空部的形成位置等,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在将通孔133a、133b形成在透镜保持件12上时避开角落部等的结构。
(抖动修正机构的结构)
还在图1(a)、图1(b)和图2中,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中,为了构成抖动修正机构,首先在底座220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作为呈半球状突出的摆动支承部的枢轴部225。枢轴部225的上端部与摄影单元1的板151的中心抵接,并位于光轴L上。因此,利用枢轴部225使摄影单元1可朝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与Y轴方向之间的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摆动。此外,枢轴部225可以形成为轴状,但若是半球状的突起,就能缩短光学单元200在光轴L的方向上的尺寸。此外,在板151上的与枢轴部225抵接的部分也可以为呈圆锥状凹陷的凹部。而且,对于枢轴部,还可以形成于摄影单元1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底座220与摄影单元1的板151之间配置有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万向簧片280,该万向簧片280是作为将摄影单元1朝向枢轴部225施力的施力元件的弹簧构件。上述万向簧片280由磷青铜、铍铜和非磁性的SUS类钢材等金属制成,通过对规定厚度的薄板进行冲压加工、或进行使用照相平版印刷术技术的蚀刻加工而形成。
万向簧片280包括:与摄影单元1的板151的下表面连结的矩形框状的内周侧连结部281;与固定体210中的在底座220的各角落部分朝上方突起的承受部226连结的矩形框状的外周侧连结部285;以及从内周侧连结部281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以与外周侧连结部285相连的四条臂部287,内周侧连结部281与外周侧连结部285彼此的边平行。在本实施方式中,四条臂部287均在内周侧连结部281的边部中的一方侧端部附近与内周侧连结部281相连,并且从与内周侧连结部281的边部连结的连结部分朝向内周侧连结部281的另一方侧端部与边部平行地延伸从而与外周侧连结部285相连。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万向簧片280中,由于内周侧连结部281和外周侧连结部285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因此四条臂部287为具有相同形状和尺寸并绕光轴等角度间隔配置的结构。因此,四条臂部287均具有以90度、180度、270度的旋转对称。
在上述万向簧片280中,由于枢轴部225的上端部与摄影单元1的板151抵接,因此,内周侧连结部281与枢轴部225所突出的尺寸相应地位于比外周侧连结部285更靠被拍摄体侧。因此,臂部287以内周侧端部位于比外周侧端部靠被拍摄体侧的形态变形。因此,摄影单元1被臂部287的形状复原力朝向枢轴部225施力。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产生使摄影单元1以枢轴部225为支点摆动的磁力的抖动修正用的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摄影单元1与固定体210之间形成使摄影单元1以枢轴部225为支点绕X轴摆动的第一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机构250x和使摄影单元1以枢轴部225为支点绕Y轴摆动的第二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机构250y,对上述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结构在下面进行说明。
首先,在摄影单元1的支承体2(壳体18)的外周面上固定有轭部16的呈方筒状的本体部164。在轭部16的本体部164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形成有朝外周侧扩展的凸缘部166。此外,在轭部16的本体部164的位于摄像元件155侧的端部朝内侧较小地折曲,在上述折曲部分167的下表面固定有构成轭部16的一部分的矩形框状的磁性板168。
这样,由壳体18的方筒状本体部184和轭部16的本体部164形成在外周侧围住移动体3的盖部150,在上述盖部150的四个内周侧面(壳体18的方筒状本体部184的内周侧面)的各个面上保持有透镜驱动用磁体17。此外,在盖部150的四个外周侧面(轭部16的本体部164的外周侧面)中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向的两个外周侧面的各个面上保持有构成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的矩形板状的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240x,在X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另外两个外周侧面的各个面上保持有构成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矩形板状的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240y。
作为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能采用相同结构的磁体,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均是由矩形的平板状永磁体构成。此外,在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中,内表面与外表面均被磁化成不同的极。例如,在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中,均是外表面侧被磁化成N,内表面侧被磁化成S极。
另外,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的磁化方向不仅为上述类型,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相对向的一方磁体的内表面侧为N极(外表面侧为S极),而另一方的磁体的内表面侧为S极(外表面侧为N极)。
接着,在摄影单元1的外周侧上,四个板状的线圈保持构件260以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相对向的形态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线圈保持构件260以下端侧的突出部262与形成于底座220的边部的缺口223相嵌的状态固定于固定盖230的方筒状的本体部235的四个内周侧面上。作为线圈保持构件260,采用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线圈保持构件。
在四个线圈保持构件260中的在Y轴方向上相对向的两个线圈保持构件260的各个内表面保持有卷绕成方筒状的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230x,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相对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在内外方向上相对。此外,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的外侧端部处于进入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的内侧的状态,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对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的各边形成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内侧与外侧交链的磁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构成了在Y轴方向上隔着枢轴部225相对向的两个部位形成一对并使摄影单元1绕X轴摆动的第一摄影单元(可动模块)磁驱动机构250x,在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中,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通过配线连接成在通电时对摄影单元1产生绕X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磁驱动力。因此,两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具有推拉结构,该推拉结构在对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通电时对摄影单元1施加绕穿过枢轴部225的X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力矩。例如,当两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中的一个对摄影单元1施加图2中箭头A1所示力矩时,另一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对摄影单元1施加图2中箭头A2所示力矩。另外,在两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中,也可以利用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的连接方法,使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的磁化方向不同以将两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制成推拉结构。
此外,在四个线圈保持构件260中的在X轴方向上相对向的两个线圈保持构件260的各个内表面保持有卷绕成方筒状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相对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在内外方向上相对。此外,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的外侧端部处于进入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的内侧的状态,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对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的各边形成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内侧与外侧交链的磁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构成了在X轴方向上隔着枢轴部225相对向的两个部位形成一对并使摄影单元1绕Y轴摆动的第二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机构250y,在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中,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通过配线连接成在通电时对摄影单元1产生绕Y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磁驱动力。因此,两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具有推拉结构,该推拉结构在对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通电时对摄影单元1施加绕穿过枢轴部225的Y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力矩。另外,在两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中,也可以利用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的连接方法,使两个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的磁化方向不同以将两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制成推拉结构。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圈保持构件260的内表面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的内侧固定有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的平板状的缓冲构件268,该缓冲构件268在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之间经由规定的缝隙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上述缓冲构件268在对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施加冲击以使摄影单元1朝与Z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变位时,起到抵住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以吸收冲击的功能。
(抖动修正动作)
在装设有这样构成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的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中,装设有用于对拍摄时的抖动进行检测的陀螺传感器等抖动检测传感器(未图示),根据该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装设在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上的控制部对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中的一方或双方进行通电,使摄影单元1绕X轴和绕Y轴中的一方或双方摆动。若将该摆动合成,则可使摄影单元1相对于XY面整体摆动。因此,能可靠地修正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等可能发生的所有的抖动。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中,形成为通过枢轴部225使摄影单元1被支承成可相对于固定体210摆动的结构,并且在摄影单元1与固定体之间设置有使摄影单元1摆动的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因此在用装设了光学单元200的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等进行拍摄时,即使出现抖动等情况,也能通过摄影单元1的摆动来修正该抖动等。因此,由于无需将抖动修正机构内置在摄影单元1中,因此在因摄影单元1小型化而无法将抖动修正机构设置在摄影单元1内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抖动修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Y轴方向上隔着枢轴部225的两侧的两个部位配置有两个成对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并在X轴方向上隔着枢轴部225的两侧的两个部位配置有两个成对的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此外,两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分别产生使摄影单元1朝同一个方向摆动的磁力,两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分别产生使摄影单元1朝同一个方向摆动的磁力。因此,与只在枢轴部225的一侧配置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的结构、只在枢轴部225的一侧配置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结构不同,驱动能力稳定,从而能高精度地修正抖动。
即、在两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中,当一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距枢轴部225的距离偏向磁驱动力变小的方向时,另一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距枢轴部225的距离会偏向磁驱动力变大的方向,因此使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的驱动能力稳定。同样,在两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中,当一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距枢轴部225的距离偏向磁驱动力变小的方向时,另一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距枢轴部225的距离会偏向磁驱动力变大的方向,因此使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驱动能力稳定。
此外,当构成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的位置关系为两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中的一个偏向磁驱动力变小的方向时,另一个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会偏向对一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中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之间的位置偏差进行修正的方向、即磁驱动力变大的方向,因此使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的驱动能力稳定。同样,当构成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的位置关系为两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中的一个偏向磁驱动力变小的方向时,另一个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会偏向对一个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中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y之间的位置偏差进行修正的方向、即磁驱动力变大的方向,因此使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驱动能力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摄影单元1朝枢轴部225按压的弹簧构件即万向簧片280包括从内周侧连结部281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而与外周侧连结部285相连的多条臂部287,因而为点对称。因此,万向簧片280朝所有方位发挥大致均匀的作用力,从而使摄影单元1的姿势稳定,并使对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控制极其容易。此外,由于臂部287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而能使臂部287较长延伸,万向簧片280对摄影单元1的可动范围的整个区域发挥线性的大的作用力,因此,从这点而言,即使对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控制不复杂,也能可靠地修正抖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可动模块)驱动机构250y中的任意一个,将磁体(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保持在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1侧,并将线圈(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保持在固定体210侧,由于对于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1的配线数少也可,因此能使配线结构简化。此外,若是在固定体210侧,由于能增加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的卷绕数,因此能发挥很大的驱动力。而且,在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中,将质量小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设置在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1这里,因此能实现摄影单元1的轻量化。因此,由于能以较小的力使摄影单元1摆动,因而能减少抖动修正所需的耗电。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还具有对抖动的响应性好这样的优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为包括在外周侧围住摄影单元1的支承体2、移动体3的盖部150,且将透镜驱动用磁体17保持在上述盖部150的内周面,并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保持在盖部150的外周面的结构,因此能防止透镜驱动机构5与摄影单元驱动机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之间的磁干扰。
[实施方式2]
图5(a)、图5(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所采用的线圈保持构件的结构的说明图和将上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沿光轴平行切断时的纵剖视图。另外,由于实施方式2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相同的部分,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作为线圈保持构件260,采用由未形成有开口部的板材形成的线圈保持构件260,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a)、图5(b)所示,线圈保持构件260由磁性材料形成,且在线圈保持构件260中位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的内侧的部分形成有由通孔组成的开口部265。上述开口部265在外侧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相对。若采用上述结构,则线圈保持构件260起到线圈230x、230y的后轭部(固定体侧轭部)的功能。因此,由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所产生的磁场能提高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交链的程度,因此能提高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的驱动效率。
另外,在图5(a)、图5(b)所示的例子中,表示省略了图1和图2所示的缓冲构件268的例子,但在图5(a)、图5(b)所示的例子中,也可以设置图1和图2所示的缓冲构件268。
[实施方式3]
图6(a)、图6(b)分别是在被拍摄体侧从斜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外观图和分解立体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与实施方式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相同的部分,因此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首先,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a)、图1(b)所示,作为固定盖230,采用包括顶板部234的固定盖,但如图6(a)、图6(b)所示,也可以采用不具有顶板部234的固定盖230。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a)、图1(b)所示,采用包括朝外周侧伸出的凸缘部166的轭部16,但也可以图6(a)、图6(b)所示,既可以采用不包括凸缘部166的轭部16,此外也可以采用包括上板部167的轭部16。
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a)、图1(b)所示,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用线圈保持构件260支承,但如图6(a)、图6(b)所示,也可以采用不使用线圈保持构件260而与固定盖230的侧板部235的内表面固接的结构。
[对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1]
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等中,对于固定盖230和底座220,没有对所形成的材料进行特别限定,但若将固定盖230整体和底座220整体由磁性材料形成,则由于使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处于被磁性体覆盖的状态,因此能防止向外部的漏磁通。此外,能降低外部的磁通侵入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而对摄影单元1的姿势带来的影响。
在此,若将固定盖230用磁性材料形成,则在安装于摄影单元1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与固定盖230之间会产生磁吸引力,该磁吸引力有时会对由抖动修正机构进行的摄影单元1的变位带来影响。
作为用于减缓这种磁吸引力的结构,还可以如图6所示,采用不包括顶板部234的固定盖230来代替参照图1所说明的固定盖230。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消除在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与固定盖230的顶板部234之间产生的磁吸引力。因此,不会对摄影单元1产生朝Z轴方向多余的作用力。此外,若为不包括顶板部234的固定盖230,则在对摄影用光学装置200进行组装时,用图像传感器等从被拍摄体侧监视固定盖230与摄影单元1之间的缝隙,能在确认两者的位置关系的同时进行作业,能进行高位置精度的组装。
此外,如参照图1所说明的固定盖230那样,即使在包括顶板部234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在周向上相邻的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y中的周向上相邻的部分的磁极不同。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降低在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与固定盖230的顶板部234之间产生的磁吸引力。因此,能降低对摄影单元1产生的朝Z轴方向多余的作用力。
[对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2]
图7是表示对于应用本发明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的说明图。
在上述对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1中,将固定盖230整体由磁性材料形成,但如图7所示,也可以将固定盖230的一部分用磁性材料形成,另一部分用非磁性材料形成。即、在图7所示的固定盖230中,当从与光轴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至少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所移动的整个范围的外侧部分230a(图中的斜线部分)用磁性材料,而其他部分230b用非磁性材料形成。因此,固定盖230包括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第一盖部分(部分230b)和由磁性材料构件的第二盖部分(部分230a),在固定盖230中,位于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240x、240y的磁通区域内的部分由磁性体构成。
即使是这种结构,由于用固定盖230的由磁性材料形成的部分230a来覆盖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的外侧,因此能防止向外部的漏磁通。此外,能防止外部的磁通对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带来影响。此外,由于在固定盖230中由磁性体构成的部分230b起到聚磁轭的作用,因此使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交链的交链磁通增加。因此,由于在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对摄影单元1的姿势进行修正时能得到很大的推力,因此能提高对抖动的修正的响应性。
另外,既可以将由磁性材料形成的部分和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部分作为不同部件形成,并使其组合而构成固定盖230,也可以制成一体成形品。
此外,还可以将固定盖230的主体部分整体用非磁性材料形成,对上述主体部分贴附磁性板以构成由磁性材料形成的部分230a。作为上述磁性板,能采用由铁等公知材质形成的磁性板。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在将摄影用光学装置200组装后,利用在磁性板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之间产生的磁吸引力来调整摄影单元1的姿势。
[对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3]
图8是表示对于应用本发明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漏磁通所采取的其他对策的说明图。在上述对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1中,为利用固定盖230的例子,但也可以利用轭部16(可动模块侧轭部)来进行对漏磁通所采取的对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通过改变轭部16的形状,不仅防止从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向外部的漏磁通,还能阻止从外部侵入的磁通的影响。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轭部16包括:被拍摄体侧的矩形的顶板部161;从顶板部161的外周缘朝后侧延伸的四个侧板部162;在侧板部162的下端缘朝外周侧弯曲的接合板部分197;以及从接合板部分197的外周缘朝前侧弯曲的线圈侧聚磁轭部分198。
在此,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被固定在侧板部162的外表面。此外,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在与光轴L正交的方向上被配置在线圈侧聚磁轭部分198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之间,并在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与线圈侧聚磁轭部分198之间、以及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之间空出缝隙。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情况下,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和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也被轭部16围住。因此,不仅能防止从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向外部的漏磁通,还能阻止从外部侵入的磁通的影响。此外,使与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交链的交链磁通增加。因此,由于在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对摄影单元1的姿势进行修正时能得到很大的推力,因此能提高响应性。
在此,当摄影单元1摆动的中心在Z轴方向上比摄影单元1更靠下侧时,可预先将各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的纵向截面形状制成下侧较长的梯形形状,当可动单元摆动的中心在Z轴方向上处于与可动单元重叠的范围时,可预先将各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的纵向截面形状制成长方形。
上述结构能适用于固定盖230的侧板部235为由磁性体形成和由非磁性体形成两种情况。另外,为了在图8所示状态下对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进行保持,只要使线圈保持部从固定盖230侧延伸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中均采用将磁体(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240x、240y)保持在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1侧,并将线圈(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230x、230y)保持在固定体210侧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线圈保持在作为可动体侧的摄影单元1侧,而将摄影单元驱动用磁体保持在固定体210侧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使摄影单元1绕X轴摆动,并利用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使摄影单元1绕Y轴摆动,但也可以利用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使摄影单元1绕Y轴摆动,而利用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使摄影单元1绕X轴摆动。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摄影单元1设置了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两者,但也可以这样:将本发明应用于仅设置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中的一个的结构以仅修正用户使用时容易产生抖动的方向的抖动,在枢轴部225的两侧仅设置以两个为一对的第一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x或第二摄影单元驱动机构250y。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呈四方筒状、透镜驱动用磁体17呈平板状的摄影单元1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呈圆筒状、壳体18呈四方筒状且在壳体18的角落部分配置有透镜驱动用磁体17的摄影单元的摄影用光学装置。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施力元件,使用了包括彼此朝周向的同一个方向直线延伸的多条臂部287的万向簧片280,但只要是多条臂部287朝同一个方向延伸的结构,则也可采用臂部287一边弯曲一边延伸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所使用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对将本发明应用于薄型数码照相机等所使用的光学单元200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摄影单元1中除了透镜121和摄像元件155之外还在支承体2上支承有沿光轴方向以磁方式对包括透镜121的移动体3进行驱动的透镜驱动机构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摄影单元1没有装设透镜驱动机构5的定焦点型的光学单元。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可动模块,对包括透镜和摄像元件的摄影单元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应用于至少包括透镜以作为可动模块的光学单元,在这种光学单元中,例如有激光笔、携带用和车载用的投影显示装置等。
[实施方式4]
(拍摄用光学装置的整体结构)
接着对将已经说明过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的基本结构构成为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在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上固定有快门机构、滤光器驱动机构、内置光圈机构的附属模块270,此外,附属模块用柔性基板275是从附属模块270导出的基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中,在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与摄影单元1a之间配置有作为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抖动检测传感器170,还包括与摄像元件155和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电连接的摄影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以及安装有抖动检测传感器170的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
图9(a)、图9(b)分别是在被拍摄体侧从斜上方观察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的外观图和将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沿与光轴平行的线切断时的说明图。图10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的分解立体图。
与已经说明过的实施方式一样,在固定盖230的内侧形成有将透镜用的聚焦机构内置的可动模块1000、用于使上述可动模块1000摆动以进行抖动修正的抖动修正机构,但由于这些结构为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在固定体210中,在固定盖230的被拍摄体侧端部固定有快门机构、将各种滤光器切换成在光轴上出现的状态或从光轴上消失的状态的滤光器驱动机构、以及内置光圈机构的附属模块270。此外,从附属模块270导出的附属模块用柔性基板275沿固定盖230的侧面拉到固定盖230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之后,向装置主体的控制电路(未图示)延伸。对于快门机构,能采用以磁方式驱动快门板的机构式快门机构或是利用液晶装置的快门机构等。
如图9(a)、图9(b)以及图10所示,可动模块1000不仅具有将透镜用的聚焦机构内置的摄影单元1a,而且为了构成防抖动机构,还在上述摄影单元1a上安装有将摄影单元1a收纳在内侧的各筒状的轭部16以及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由于上述摄影单元1a的结构与已说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的摄影单元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只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摄影单元1a中,支承体2与图3所示的摄影单元1一样,包括在上表面安装有摄像元件155的基板154,且基板154被固定在摄像元件保持件19的下表面。在此,基板154是双面基板,在基板154的下表面侧连接有与摄像元件155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参照图9等)。
对于与已经说明过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的摄影单元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摄影单元1a,需要将摄像元件155和驱动用线圈30s、30t与装置主体的控制部电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影单元1a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的一侧配置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将摄像元件155和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与形成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配线图案电连接。
(抖动修正机构的结构)
图11(a)、图11(b)分别是将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在相当于图9(a)的A1-A1’线的位置处切断时的纵剖视图和在相当于图9(a)的A2-A2’线的位置处切断时的纵剖视图。
在图9(a)、图9(b)、图10、图11(a)、图11(b)中,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中,为了构成抖动修正、具体而言构成抖动修正机构,首先在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与摄影单元1a之间配置有抖动检测传感器170。在此,抖动检测传感器170为表面安装型的陀螺传感器(角速度传感器),且朝下安装于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此外,抖动检测传感器170的上表面被支承在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的上表面。上述陀螺传感器是对两个轴、优选是正交的两个轴的角速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陀螺传感器对由X轴和Y轴形成的两个轴的角速度进行检测。在此,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形成从底板部分的外周部分朝向斜上方的侧板部115b、115c,但位于Y轴方向的侧板部115c比位于X轴方向的侧板部115b稍低。因此,在将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的侧板部115b与摄影单元1a的底面(基板154的下表面)固接的状态下,在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的侧板部115c与基板154之间形成穿过后述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的缝隙。
此外,在固定体210所采用的底座220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构成呈半球状突出的枢轴部的支承突起225,支承突起225的上端部与可动模块1000的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的中心抵接,从而构成将可动模块1000可摆动地予以支承的枢轴部205(摆动支承部)。在此,支承突起225位于光轴L上。因此,利用支承突起225使可动模块1000可朝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X轴方向与Y轴方向之间的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摆动。此外,支承突起225(枢轴部205)相对于抖动检测传感器170在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配置相对于抖动检测传感器170配置在与光轴方向重叠的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体210与可动模块1000之间配置有平面形状为矩形的万向簧片280以作为将可动模块1000向支承突起225施力的施力元件。由于上述万向簧片280的结构与已经说明过的实施方式的摄影单元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产生使可动模块1000以支承突起225为支点摆动的磁力的抖动修正用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可动模块1000与固定体210之间形成使可动模块1000以枢轴部205的支承突起225为支点如箭头X所示绕X轴摆动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使可动模块1000以支承突起225为支点如箭头Y所示绕Y轴摆动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但由于上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的结构基本上与已经在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的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结构相同,因此对相同的部分省略其说明,而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影单元1a的外周侧配置有方筒状的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2600以围住摄影单元1a的周围。在上述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2600的各个面的外侧形成有在周围开口有线圈卷绕槽2630的绕线管部2610,上述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2600以其光轴方向上的两侧被隔板290和附属模块270夹着的状态固定在底座220的内侧。作为上述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2600,可采用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树脂的一体成形品。在底座220与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2600之间配置有矩形框状的隔板290(限定部(日文:度当たり部)),上述隔板290由截面为L字状的弹性构件形成。通过配置这样的隔板290,当施加外力而使可动模块1000振动时,可动模块1000的轭部16最初与隔板290的端部接触。因此,能防止后述的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与轭部16间的碰撞、或抖动修正磁体240x、240y与固定体210间的碰撞。
在此,在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2600的各绕线管2610中的形成于Y轴方向上相对向的位置的绕线管2610上卷绕有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相对于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位于外侧,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形成与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的各边交链的磁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和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构成了在Y轴方向上的隔着支承突起225相对向的两个部位形成一对并使可动模块1000绕X轴摆动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在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中,两个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配线连接成在通电时对可动模块1产生绕X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磁驱动力。因此,两个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具有推拉结构,该推力结构在对两个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通电时对可动模块1000施加绕穿过支承突起225的X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力矩。
此外,在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件2600的各绕线管部2610中形成于X轴方向上相对向的位置的绕线管部2610上卷绕有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相对于抖动修正用磁体240y在内外方向上相对。因此,抖动修正用磁体240y形成与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的各边交链的磁场。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和抖动修正用磁体240y构成了在X轴方向上隔着支承突起225相对向的两个部位形成一对并使可动模块1000绕Y轴摆动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在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中,两个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配线连接成在通电时对可动模块1000产生绕Y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磁驱动力。因此,两个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具有推拉结构,该推拉结构在对两个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通电时对可动模块1000施加绕穿过支承突起225的Y轴的朝向同一个方向的力矩。
在此,在万向簧片280和隔板290的角落部分形成有配线孔280a、290a,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的端部235x、235y穿过万向簧片280和隔板290的配线孔280a、290a而被拉到与被拍摄体相反一侧端部,从而与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连接,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朝向装置主体的控制电路(未图示)延伸。
(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结构比较)
图12(a)、图12(b)、图12(c)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构成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的结构的说明图、表示其平面的配置的说明图、以及表示在光轴方向上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3(a)、图13(b)、图13(c)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构成的另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的结构的说明图、表示其平面的配置的说明图、以及表示在光轴方向上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4(a)、图14(b)、图14(c)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构成的又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的结构的说明图、表示其平面的配置的说明图、以及表示在光轴方向上的配置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采用图13所示的结构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构成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与图14所示的结构作为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中构成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时的比较的说明图,在图15(a)中表示了图14所示的结构,在图15(b)中表示了图13所示的结构。
为了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或已经说明过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00上形成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可采用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结构。
在图12(a)、图12(b)、图12(c)以及图13(a)、图13(b)、图13(c)所示的结构中,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在从相对于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在Y轴方向相对向的位置朝Z轴方向偏移的部位沿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为有效边231x,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在从相对于抖动修正用磁体240y在X轴方向相对向的位置朝Z轴方向偏移的部位沿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为有效边231y。在此,在图12(a)、图12(b)、图12(c)所示结构中,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都是外表面侧被磁化成同极例如被磁化成N极。与此相对的是,在图13(a)、图13(b)、图13(c)所示结构中,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和抖动修正用磁体240y被磁化成外表面侧为不同的极,例如,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的外表面侧被磁化成N极,而抖动修正用磁体240y的外表面侧被磁化成S极。
若采用这种结构,则如对图12(a)所示的磁通与图13(a)所示的磁通进行比较可知,若为图13所示的结构,在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的朝Z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233x、233y也有效地交链有磁通。因此,当在将线圈卷绕数等相同形成并对线圈流过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与采用图12(a)、图12(b)、图12(c)所示的结构的情况相比,采用图13(a)、图13(b)、图13(c)所示的结构能得到更大的转矩。
此外,在图14(a)、图14(b)、图14(c)所示结构中,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均是各外表面被磁化成在Z轴方向上不同的极。例如,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的外表面的位于被拍摄体侧的部分被磁化成N极,位于与被拍摄体相反一侧(摄像元件侧)的部分被磁化成S极。此外,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以与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的被磁化成不同的极的各个部分在Y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形态沿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为有效边231x,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以与抖动修正用磁体240y的被磁化成不同的极的各个部分在X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形态沿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为有效边231y。
若为这种图14所示的结构,则将其与图13所示的结构相比,即使在将线圈卷绕数等同样形成并对线圈流过相同的电流的情况下,与采用图13(a)、图13(b)、图13(c)所示结构的情形相比,采用图14(a)、图14(b)、图14(c)所示结构能得到更大的转矩。对上述理由将参照图15(a)、图15(b)进行说明。
首先,图15(a)、图15(b)分别与图14(c)和图13(c)相对应。若将图14和图15(a)所示结构与图13和图15(b)所示结构比较时,首先,图14和图15(a)所示结构与图13和图15(b)所示结构相比具有漏磁通少的优点。
此外,如图15(a)、图15(b)所示,假设光轴与连结枢轴部205和磁力作用于可动模块1的位置的线所成角度为θ,枢轴部205与磁力作用于可动模块1的位置间的距离为d,并产生同等的磁力(用F表示)。此时,在图14和图15(a)所示的结构中,由于磁力朝光轴方向作用,因此,以枢轴部205为中心使可动模块1摆动的力矩M用下式(1)表示:
M=d×F·sin θ··(1)
与此相对的是,在图13和图15(b)所示的结构中,由于磁力朝Y轴方向作用,因此,以枢轴部205为中心使可动模块1摆动的力矩M用下式(2)表示:
M=d×F·cos θ..(2)
因此,当θ为45°的情况下,在图14和图15(a)所示结构与图13和图15(b)所示结构中,虽然产生同等的力矩M,但当缩短枢轴部205与磁力作用于可动模块1的位置间的Z轴方向上的尺寸而缩小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时,θ超过45°。在上述结构的情况下,若对式(1)、式(2)进行比较,则通过式(1)求得的力矩M较大。因此,与采用图13(a)、图13(b)、图13(c)所示结构的情形相比,采用图14(a)、图14(b)、图14(c)所示结构能得到更大的转矩。
另外,在图15(a)、图15(b)中对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进行了例示,但对于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亦是如此。
(摄像元件用和传感器用的柔性基板的结构)
图16(a)、图16(b)、图16(c)分别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的枢轴部205周边的说明图、摄像元件用及传感器用的柔性基板的重合部分的说明图以及切去了其上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7(a)、图17(b)、图17(c)分别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中用作主基板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00的展开图、折叠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后的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切去了其上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8(a)、图18(b)、图18(c)分别是应用本发明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中用作子基板的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展开图、折叠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后的状态的说明图以及切去了其上部分的状态的说明图。另外,在图17(a)和图18(a)中,谷折线用点划线表示,峰折线用虚线表示。
如图9、图10以及图11(a)、图1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中,采用从附属模块270导出的附属模块用柔性基板275、与摄像元件155和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以及安装有抖动检测传感器170的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这三块柔性基板。上述柔性基板均为在绝缘基材上形成有配线图案的可挠性配线构件,在使上述柔性基板变形时,会产生返回原来形状的形状复原力。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对于附属模块用柔性基板275、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以及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任意一块基板,均采用在绝缘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配线图案的单面柔性基板。上述单面柔性基板由于基材薄且只在单面上形成有配线图案,因此能以较小的力使其变形,并且在使其变形时的形状复原力也较小。此外,柔性基板也很廉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附属模块用柔性基板275而言,沿固定盖230的侧面拉至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并与固定盖230粘接。
而且,如图9、图11(a)、图11(b)以及图16(a)所示,对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以及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而言,将它们的一部分穿过形成有枢轴部205的支承突起225的底座220与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之间的缝隙、和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与摄影单元1a之间的缝隙,但如以下所说明的那样,能不产生不需要的形状复原力,且不覆盖枢轴部205。
首先,如图17(a)、图17(b)、图17(c)所示,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包括:与基板154进行电连接的矩形的连接部1550a;向控制部导出的导出部1550c;以及连结连接部1550a与导出部1550c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与连接部1550a和导出部1550c相比以相当小的宽度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以在光轴方向折叠的状态装设,将折曲部分1550f、1550g、1550h设在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的多个部位上。
此外,如图18(a)、图18(b)、图18(c)所示,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包括:安装有抖动检测传感器170的矩形的安装部175a;以及从安装部175a延伸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75b,带状小宽度部分175b的前端部作为导出部分175c。在此,带状小宽度部分175b与安装部175a相比以相当小的宽度形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以在光轴方向折叠的状态装设,将折曲部分175h设在带状小宽度部分175b上。
如图16(a)、图16(b)、图16(c)所示,如上所述构成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在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中的连接部1550a与导出部分1550c之间配置有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导出部分175c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导出部分1550c电连接。另外,图9所示的附属模块用柔性基板275的端部也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导出部分1550c电连接。
此外,将底座位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连接部1550a与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之间。其结果是,在底座220的上表面,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以在X轴方向上的两侧夹住支承突起225(枢轴部205)的形态并排排列并沿Y轴方向延伸。因此,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各个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在因枢轴部205而在可动模块1的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与固定体210的底座220之间形成的缝隙内以避开支承突起225的形态拉绕。
此外,在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上,朝向摄像元件155和抖动检测传感器170折曲的折曲部分1550f、175h被配置在以支承突起225为中心的点对称位置或大致点对称位置。
在此,底座220在底板部221的相对向的两个边部包括朝向被拍摄体侧起立的侧板部222,但在底板部221上,在相当于其他两个边部的部分没有形成侧板部222,从而在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的与折曲部分1550f、175h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缺口221a、221b。因此,即使将折曲部分1550f、175h设置在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上,折曲部分1550f、175h也不会发生挂钩在底座220上等不良情况。
(抖动修正动作)
在装设有这样构成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的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中,装设有用于对拍摄时的抖动进行检测的陀螺传感器等抖动检测传感器170,根据该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装设在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上的控制部对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和抖动修正用线圈230y中的一方或双方进行通电,使可动模块1000以相对于透镜121形成在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枢轴部205为中心绕X轴和绕Y轴中的一方或双方摆动。若将该摆动合成,则可使可动模块1000相对于XY面整体摆动。因此,能可靠地修正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等可能发生的所有的抖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行上述抖动修正,将抖动检测传感器装设于可动模块1000本身,控制部(未图示)对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进行闭环控制,以使由抖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角速度的积分值即角度变位为零。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将可动模块1000在枢轴前端部205摆动,因此,若施加外部冲击时,则会使可动模块1000振动。尽管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290起到对可动模块1000的轭部16限定的限定部的功能,在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与轭部16的碰撞或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与固定体210的碰撞发生之前,隔板290与可动模块1000的轭部16抵接。因此,能对修正用线圈230x、230y和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予以保护。另外,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截面呈L字状的隔板290,但只要是在可动模块1000振动时先行抵接的部分,隔板290的形状不限定于截面呈L字状。此外,只要是在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与轭部16的碰撞、或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与固定体210的碰撞发生之前使可动模块1000与固定体210抵接的结构,则对于限定部而言,也可以形成于可动模块1000侧和固定体210侧的任意一侧。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中,从可动模块1000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导出有与摄像元件155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但由于在抖动修正时使可动模块1000以透镜121的摄像元件155所在侧(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为中心摆动,因此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变形非常小。因此,能使可动模块1000迅速地摆动。此外,由于在使可动模块1000的摄像元件侧的端部摆动时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弹性变形非常小,因此可动模块1000所受到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形状复原力非常小。因此,由于能在不受到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的变形的影响的前提下使可动模块1000适当摆动,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抖动检测传感器170装设于可动模块1000而采用闭环控制,因此,虽然从可动模块1000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也导出有与抖动检测传感器170电连接的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但由于使可动模块1000以透镜121的摄像元件155所在侧(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为中心摆动,因此能在不受到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变形的影响的前提下使可动模块1000适当摆动,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磁驱动机构作为抖动修正用的致动器,在该磁驱动的情况下,在结构简单化和轻量化等方面优点很大,但由于以弹性且非接触的方式对可动模块1000进行驱动,因而存在易于受到外力影响的缺点,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可动模块1000以摄像元件155所在侧(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即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所在侧为中心摆动,因而使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变形不易作为外力施加影响。因此,由于即使利用磁驱动而使可动模块1000摆动的结构也能适当的进行驱动,因而能正确地进行响应性好的抖动修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均在光轴方向折叠进行使用,但折曲部分1550f、1550g、1550h、175h均为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因此,由于不仅能以较小的力进行折曲还能使折曲后的形状复原力较小,因此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变形不易对可动模块1000的摆动带来影响。此外,由于对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采用折叠结构,因此当可动模块1000摆动时,如下式所示,可使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拉伸应变h变小。
拉伸应变h=ΔL/L
L:原长
ΔL:长度变化
因此,由于如下式所示的应力f也变小,因此可减少因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而引起的摆动障碍。
应力f=E·h
E:常数
因此,由于能使可动模块1000适当摆动,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为了可摆动地对可动模块1000予以支承而利用了枢轴前端部205,因此能以简单的结构可摆动地对可动模块1000可靠地予以支承。此外,由于将抖动检测传感器170配置在相对于枢轴前端部205在光轴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因此也能可靠地检测出因抖动而引起的可动模块1000向任意方向的变位,因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此外,由于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以避开枢轴前端部205的形态在其两侧并排排列延伸,因此通过形成枢轴前端部205而能将在可动模块1000与固定体210的底座220之间产生的缝隙有效地用作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拉绕空间。
此外,在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带状小宽度部分1550b、175b上,朝向摄像元件155和抖动检测传感器170折曲的折曲部分1550h、175h被配置成以支承突起225为中心对称地配置在支承突起225的周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折曲部分1550h、175h被配置在点对称位置或大致点对称位置。因此,即使在可动模块1000朝任意方向摆动时,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施加到可动模块1000的力均相同。因此,能使可动模块1000适当摆动,从而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包括快门机构的附属模块270设置在摄影单元1a的被拍摄体侧,将附属模块270固定在固定体210上。因此,由于即使在设置了附属模块270的情况下,也能使可动模块1000依然轻量,因而在进行抖动修正时,能使可动模块1000迅速且以较小的力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中的任意一个,将磁体(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保持在作为可动体侧的可动模块1000侧,并将线圈(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保持在固定体210侧,由于对于作为可动体侧的可动模块1000的配线数少也可,因此能使配线结构简化。此外,若是在固定体210侧,由于能增加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的卷绕数,因此能发挥很大的驱动力。而且,在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和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中,将质量小的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设置在作为可动体侧的可动模块1000这里,因此能实现可动模块1000的轻量化。因此,由于能以较小的力使可动模块1000摆动,因而能减少抖动修正所需的耗电。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还具有对抖动的响应性好这样的优点。
[其他实施方式]
(可挠性配线构件的结构)
为了将折曲部分1550f、175h等折曲部分形成在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上,如图19所示,也可以将圆柱状或圆筒状的防折回构件159与折曲部分1550f、175h等折曲部分的内侧粘接。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即使在将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折曲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维持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的折曲形状,因而具有折曲部分欲打开的力不会对可动模块1000带来影响这样的优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摄像元件155和抖动检测传感器170与各自的柔性基板连接,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将摄像元件155和抖动检测用传感器170与共同的柔性基板连接的情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从可动模块1000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导出有与摄像元件155和抖动检测传感器170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柔性基板1550和传感器用柔性基板175,但在从可动模块1000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导出树脂覆盖导线等可挠性配线构件以代替上述柔性基板的情况下,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变形也会对可动模块1000带来影响,但即使是上述结构的情况下,只要应用本发明,由于能在不受到可挠性配线构件变形影响的前提下使可动模块1000适当摆动,因此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驱动机构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两个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使可动模块1000绕X轴和绕Y轴摆动,但也可以采用利用两个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使可动模块1000绕X轴和绕Z轴摆动的结构、或使可动模块1000绕Y轴和绕Z轴摆动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x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250y中均采用将磁体(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保持在作为可动体侧的可动模块1000侧,并将线圈(抖动修正用线圈230x、230y)保持在固定体210侧的结构,但也可以采用将抖动修正用线圈保持在作为可动体侧的可动模块1000侧,而将抖动修正用磁体保持在固定体210侧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只采用万向簧片280作为用于将可动模块1000朝向枢轴前端部205施力的施力元件,但作为上述施力元件,也可以采用利用磁作用将可动模块1000朝向枢轴部205施力的磁力弹簧和将可动模块1000朝向枢轴前端部205机械施力的弹簧构件,作为上述弹簧构件,能采用参照图1、图6所说明的万向簧片280。此外,作为磁力弹簧,采用在固定体210上相对于抖动修正用磁体240x、240y在与被拍摄体相反一侧配置磁性体的结构。若如上所述构成,则能可靠地维持可动模块1000被枢轴前端部205支承的状态。此外,在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停止驱动的运行停止期间,利用磁力弹簧将可动模块1朝着枢轴前端部205施力,对于万向簧片280,能使其处于不产生作用力的非变形状态。若如上所述构成,则在可动模块1000摆动时,万向簧片280变形,发挥作用力。即、在可动模块1000不摆动的期间,万向簧片280保持平坦形状。因此,能有效地利用万向簧片280受到的力与万向簧片280的变形量具有线性度的部分,因此,能使可动模块1000适当摆动,能可靠地进行抖动修正。
在本发明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万向簧片280中,在臂部287与外周侧连结部285的连接部分、臂部287与内周侧连结部281的连接部分、或者臂部287整体固接有凝胶材料、弹性片材等振动吸收材,若采取如上所述的对策,则在使可动模块1000摆动时能使臂部287的振动迅速停止,因此,也能使可动模块1000的振动迅速停止。
(摆动支承部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支承突起225形成半球状,因此能缩短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在光轴L的方向上的尺寸,但也可以将支承突起225形成为轴状。此外,在传感器用支承基板115上的与支承突起225抵接的部分也可以为呈圆锥状凹陷的凹部。而且,对于支承突起225,还可以形成于可动模块1000侧。
(其它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呈四方筒状、透镜驱动用磁体17呈平板状的摄影单元1a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使用透镜驱动用线圈30s、30t呈圆筒状、壳体18呈四方筒状且在壳体18的角落部分配置有透镜驱动用磁体17的可动模块的摄影用光学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带摄像头的移动电话机所使用的光学单元20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对将本发明应用于薄型数码照相机等所使用的摄影用光学装置2000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可动模块1000中除了透镜121和摄像元件155之外还在支承体2上支承有沿光轴方向以磁方式对包括透镜121的移动体3进行驱动的透镜驱动机构5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将本发明应用于可动模块1000没有装设透镜驱动机构5的定焦点型的摄影用光学装置。

Claims (45)

1.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模块,至少该可动模块的透镜被支承在支承体上;以及
固定体,该固定体对所述可动模块进行支承,
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具有:在所述固定体上可摆动地对所述可动模块进行支承的枢轴部;以及在隔着所述枢轴部相对向的两个部位形成的一对能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以所述枢轴部为支点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的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模块被施力元件按压到所述枢轴部,
所述施力元件为包括内周侧连结部、外周侧连结部以及多条臂部的弹簧构件,其中,所述内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可动模块连结,所述外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固定体连结,所述多条臂部从所述内周侧连结部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以与所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
3.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模块,该可动模块至少将透镜支承在支承体上;以及
固定体,该固定体对所述可动模块进行支承,
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具有:在所述固定体上可摆动地对所述可动模块进行支承的枢轴部;将所述可动模块朝向所述枢轴部按压的施力元件;以及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以所述枢轴部为支点摆动的磁力的抖动修正用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
所述施力元件为包括内周侧连结部、外周侧连结部以及多条臂部的弹簧构件,其中,所述内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可动模块连结,所述外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固定体连结,所述多条臂部从所述内周侧连结部彼此朝周向的相同方向延伸以与所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隔着所述枢轴部的相对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能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以所述枢轴部为支点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轴、Y轴、Z轴,当将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作为Z轴时,
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形成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绕X轴、Y轴和Z轴中的两根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的两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作为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由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和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Y轴方向上隔着所述枢轴部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绕X轴和Y轴中的一方的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所述第二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X轴方向上隔着所述枢轴部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绕X轴和Y轴中的另一方的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为在所述支承体上包括摄像元件的摄影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包含在可沿光轴方向移动地支承于所述支承体上的移动体内,
在所述可动模块中,在所述支承体上支承有以磁方式将所述移动体沿光轴方向驱动的透镜驱动机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在隔着所述枢轴部相对的两个部位分别包括: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该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被保持在所述可动模块和所述固定体中的一方侧;以及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该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被保持在另一方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被保持在所述可动模块侧,
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被保持在所述固定体侧。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可动模块中,在所述支承体上支承有以磁方式将所述移动体沿光轴方向驱动的透镜驱动机构,
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包括: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该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被保持在所述可动模块侧;以及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该可动模块驱动用线圈被保持在所述固定体侧,
所述可动模块包括在外周侧围住所述移动体的盖部,
所述透镜驱动机构包括:透镜驱动用线圈,该透镜驱动用线圈被保持在所述移动体的外周面;以及透镜驱动用磁体,该透镜驱动用磁体被保持在所述盖部的内周面,
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被保持在所述盖部的外周面。
12.如权利要求8或1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体上,使磁吸引力发生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透镜驱动用磁体之间的磁性片被保持在比所述透镜驱动用磁体在光轴方向上更靠被拍摄体侧位置。
13.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具有在外周侧覆盖所述可动模块和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固定盖,
当从与所述光轴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在所述固定盖上,在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外侧的至少位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的磁通区域内的部分由磁性体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包括: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第一盖部分;以及由所述磁性体形成的第二盖部分。
15.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具有用磁性体部分覆盖所述可动模块和所述可动模块驱动机构的外周侧的固定盖,
对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而言,绕所述光轴相邻的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彼此的绕所述光轴相邻的位置的磁极不同。
16.如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模块包括对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进行保持的可动模块侧轭部,
所述可动模块侧轭部包括弯曲延伸到与所述可动模块驱动用磁体的外表面相对的位置的线圈侧聚磁轭部分。
17.一种摄影用光学装置,其具有:可动模块,该可动模块将透镜和位于该透镜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摄像元件支承在支承体上;固定体,该固定体对所述可动模块进行支承;抖动检测传感器,该抖动检测传感器对所述可动模块的倾斜进行检测;以及抖动修正机构,该抖动修正机构基于该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使所述可动模块在所述固定体上摆动来对抖动进行修正,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可动模块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导出有与所述摄像元件电连接的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
所述抖动修正机构包括:摆动支承部,该摆动支承部使所述可动模块以所述透镜的所述摄像元件所在侧为中心可摆动地进行支承;以及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该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以所述透镜的所述摄像元件所在侧为中心摆动的磁力。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模块包括移动体和透镜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移动体具有所述透镜而可沿光轴方向移动地被支承在所述支承体上,所述透镜驱动机构在所述移动体与所述支承体之间以磁方式将所述移动体沿光轴方向驱动。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支承部为包括支承突起和被抵接部的枢轴部,其中,所述支承突起从所述可动模块和所述固定体中的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突起,所述被抵接部在另一方侧供所述支承突起的前端部抵接。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被装设在所述可动模块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位置,
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与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分体的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或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一体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电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进行闭环控制以使由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的积分值为零。
22.如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被配置在所述枢轴部的被拍摄体侧的与所述枢轴部在光轴方向重叠的位置。
23.如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与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分体的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均为在可挠性的绝缘基材上形成有配线图案的柔性基板,并至少在一个部位上在光轴方向上折叠而包括带状小宽度部分。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各个所述带状小宽度部分在因所述枢轴部而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形成的缝隙内以避开所述支承突起的方式穿过。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各个所述带状小宽度部分以夹有所述枢轴部的形态并排排列并延伸。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各个所述带状小宽度部分中的朝向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和所述摄像元件折曲的部分以所述支承突起为中心配置在所述支承突起的周围。
27.如权利要求23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或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包括在内侧粘接有防折回构件的折曲部分。
28.如权利要求23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在相对于所述可动模块位于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一侧的位置具有构成所述枢轴部的一部分的大致矩形的底座,
所述底座只在该底座的底板部的相对向的两个边部具有朝向所述被拍摄体侧起立的侧板部,
在所述底板部中的相当于另外两个边部的部分的与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的所述折曲部分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缺口。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座的所述底板部上形成有所述支承突起,
所述可动模块在与所述底座在被拍摄体侧相对的位置上包括传感器用支承基板,
在所述传感器用支承基板的被拍摄体侧的面上配置有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支承基板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面作为供所述支承突起的前端部抵接的所述被抵接部。
30.如权利要求23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均是在所述绝缘基材的一个面上形成有所述配线图案的单面柔性基板。
31.如权利要求19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影用光学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可动模块朝向所述枢轴部施力的施力元件,
所述施力元件为包括内周侧连结部、外周侧连结部以及多条臂部的万向簧片,其中,所述内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可动模块连结,所述外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固定体连结,所述多条臂部从所述内周侧连结部延伸以与所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簧片即使在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停止驱动的运行停止期间也处于会产生对所述可动模块朝着所述枢轴部施力的作用力的变形状态。
33.如权利要求19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影用光学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可动模块朝向所述枢轴部施力的施力元件,
所述施力元件包括:利用磁作用将所述可动模块朝向所述枢轴部施力的磁性弹簧;以及将所述可动模块朝向所述枢轴部机械施力的弹簧构件,
所述弹簧构件为包括内周侧连结部、外周侧连结部以及多条臂部的万向簧片,其中,所述内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可动模块连结,所述外周侧连结部与所述固定体连结,所述多条臂部从所述内周侧连结部延伸以与所述外周侧连结部相连。
34.如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部的至少一部分固接有振动吸收材。
35.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被装设在所述可动模块的所述摄像元件的与被拍摄体侧相反一侧的位置,
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与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分体的传感器用可挠性配线构件、或同所述摄像元件用可挠性配线构件一体的可挠性配线构件电连接。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进行闭环控制以使由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的检测结果的积分值为零。
37.如权利要求19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隔着所述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相对向的两个位置形成一对从而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朝相同方向摆动的磁力。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彼此正交的三个方向分别作为X轴、Y轴、Z轴,当将与所述光轴平行的方向作为Z轴时,
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之间形成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绕X轴、Y轴和Z轴中的两根轴线摆动的磁驱动力的两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由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形成,其中,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在Y轴方向上隔着所述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绕X轴摆动的磁驱动力,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在X轴方向上隔着所述可动模块的摆动中心相对向的两个部位上形成一对以产生使所述可动模块绕Y轴摆动的磁驱动力,
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包括:在所述可动模块上的位于Y轴方向的两个部位分别配置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以及在Y轴方向上与所述两个部位的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分别相对向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
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包括:在所述可动模块上的位于X轴方向的两个部位分别配置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以及在X轴方向上与所述两个部位的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分别相对向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以在沿Z轴方向偏离Y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手抖修正用磁体相对向的位置的部位沿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
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以在沿Z轴方向偏离X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二手抖修正用磁体相对向的位置的部位沿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的外表面侧被磁化成不同的极,
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除了沿所述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之外,还以沿Z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
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除了沿所述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之外,还以沿Z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的各个外表面被磁化成在Z轴方向上为不同的极,
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体的被磁化成不同的极的各个部分在Y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形态沿X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
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体的被磁化成不同的极的各个部分在X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形态沿Y轴方向延伸的边部分作为有效边。
43.如权利要求39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被保持在配置于所述可动模块的外侧的方筒状的线圈保持件的各个面上。
44.如权利要求39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体与所述可动模块之间配置有限定部,当所述可动模块振动时,该限定部在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抖动修正用线圈的碰撞、以及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与所述固定体的碰撞发生之前使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抵接。
45.如权利要求17至4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影用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体上,在所述可动模块的被拍摄体侧固定有包括快门机构的附属模块。
CN200980115921.XA 2008-04-30 2009-04-27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Active CN102016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8579 2008-04-30
JP2008118579 2008-04-30
JP2008-147187 2008-06-04
JP2008147187A JP5106254B2 (ja) 2008-06-04 2008-06-04 撮影用光学装置
JP2008-334723 2008-12-26
JP2008334723A JP5140572B2 (ja) 2008-04-30 2008-12-26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PCT/JP2009/001912 WO2009133690A1 (ja) 2008-04-30 2009-04-27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及び撮影用光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6709A true CN102016709A (zh) 2011-04-13
CN102016709B CN102016709B (zh) 2014-04-09

Family

ID=4384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5921.XA Active CN102016709B (zh) 2008-04-30 2009-04-27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38736B2 (zh)
CN (1) CN102016709B (zh)

Cited B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457A (zh) * 2010-06-08 2013-02-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3309120A (zh) * 2012-03-14 2013-09-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3676404A (zh) * 2012-09-19 2014-03-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04767915A (zh) * 2014-01-08 2015-07-08 苹果公司 照相机中的磁性照相机组件安装
CN104797976A (zh) * 2012-11-29 2015-07-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拍摄用光学装置
CN104854504A (zh) * 2012-12-11 2015-08-1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KR20150108107A (ko) * 2014-03-17 2015-09-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CN105372784A (zh) * 2014-08-07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CN105492952A (zh) * 2013-09-27 2016-04-13 郑国星 镜头驱动装置
CN106199895A (zh) * 2015-05-26 2016-12-07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多层线圈、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210458A (zh) * 2014-08-29 2016-12-07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多重成像器相机
CN108073010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073011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267830A (zh) * 2017-01-03 2018-07-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CN108474922A (zh) * 2016-01-07 2018-08-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光学设备
CN108693678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0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79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光学单元
CN109073852A (zh) * 2016-04-12 2018-12-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109254472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428456A (zh) * 2017-08-21 2019-03-05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致动器
CN109661613A (zh) * 2017-03-22 2019-04-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元件驱动装置、摄像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摄像装置
CN109983677A (zh) * 2016-11-16 2019-07-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致动器和照相机装置
CN110177192A (zh) * 2019-05-31 2019-08-2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0226122A (zh) * 2016-11-29 2019-09-10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TWI676337B (zh) * 2017-03-30 2019-11-0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振動校正功能之光學單元
CN111258082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1654612A (zh) * 2020-06-17 2020-09-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0859846B2 (en) 2017-11-08 2020-12-08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CN112346280A (zh) * 2019-08-09 2021-02-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KR20210035134A (ko) * 2014-03-17 2021-03-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CN112822353A (zh) * 2020-12-28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112887550A (zh) * 2021-01-22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
CN113433762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6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4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3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WO2021197148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US11156799B2 (en) 2013-10-04 2021-10-26 Kwok Sing Cheng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13848622A (zh) * 2017-05-17 2021-12-28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CN114114589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对焦、防抖及矫正光轴功能的摄像模组
CN114174917A (zh) * 2019-07-26 2022-03-1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模块
KR20220038634A (ko) * 2021-03-19 2022-03-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CN114355701A (zh) * 2020-09-30 2022-04-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355700A (zh) * 2020-09-30 2022-04-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697487A (zh) * 2020-12-31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的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967277A (zh) * 2021-02-25 2022-08-3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967278A (zh) * 2021-02-25 2022-08-3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5348384A (zh) * 2022-02-28 2022-11-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789890B (zh) * 2020-09-03 2023-01-11 大陸商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 光學部件驅動裝置、照相機裝置以及電子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04068B2 (ja) * 2009-08-11 2014-10-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79049B2 (ja) 2009-11-17 2012-11-21 台湾東電化股▲ふん▼有限公司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5755414B2 (ja) * 2010-06-08 2015-07-2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101069619B1 (ko) * 2010-06-16 2011-10-05 주식회사 하이소닉 소형 손떨림 보정 카메라모듈
TW201201641A (en) * 2010-06-18 2012-01-01 Sun Wei Ren Micro sensor
JP5771373B2 (ja) * 2010-08-06 2015-08-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TWI485459B (zh) * 2010-08-12 2015-05-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成像裝置
TWI483055B (zh) * 2010-12-06 2015-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相機模組
TWI440894B (zh) * 2011-01-14 2014-06-11 Tdk Taiwan Corp 鏡頭模組之防震裝置
JP5037719B1 (ja) 2011-02-10 201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JP2013127492A (ja) 2011-06-09 2013-06-27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US9151963B2 (en) 2011-08-24 2015-10-06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Lens holder driving device including damper compound suppressing undesired resonance
JP5329629B2 (ja) * 2011-09-26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893363B2 (ja) * 2011-11-28 2016-03-23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5560316B2 (ja) * 2012-01-16 2014-07-2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3121788A1 (ja) * 2012-02-14 2013-08-2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TWI435110B (zh) * 2012-04-03 2014-04-21 Tdk Taiwan Corp 光學影像防震裝置之懸吊結構
US8736988B2 (en) * 2012-07-19 2014-05-27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mpact imaging device
US9060111B2 (en) * 2012-09-06 2015-06-1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mpact camera module
KR101343197B1 (ko) * 2012-09-07 2013-12-1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WO2014069251A1 (ja) * 2012-10-31 2014-05-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5914763B2 (ja) * 2013-08-01 2016-05-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並びに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9497364B2 (en) * 2013-09-13 2016-11-15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module
JP6143622B2 (ja) * 2013-09-25 2017-06-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5118115A (ja) * 2013-12-16 2015-06-25 江西磊源永磁材料有限公司Jiangxi Leiyuan Permanent Magnetic Materials Co.,Ltd 手振れ補正装置
JP5957621B2 (ja) * 2014-01-08 2016-07-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撮像モジュール製造装置
US9335560B2 (en) 2014-01-30 2016-05-10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JP6198621B2 (ja) 2014-01-30 2017-09-20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9338357B2 (en) 2014-01-30 2016-05-10 Hoya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EP2916153B1 (en) * 2014-03-05 2021-04-0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US9618770B2 (en) 2014-04-11 2017-04-1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with function of auto-focus and image stabilize
KR102296305B1 (ko) * 2014-06-11 2021-09-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CN106575026B (zh) * 2014-06-25 2019-09-24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
KR102460764B1 (ko) * 2015-04-08 2022-10-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KR102510389B1 (ko) 2015-12-09 2023-03-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소형 카메라 짐벌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US10171737B2 (en) * 2016-10-06 2019-01-0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device
JP6921601B2 (ja) * 2017-04-21 2021-08-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959777B2 (ja) 2017-07-12 2021-11-0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7315302B (zh) * 2017-08-25 2020-03-31 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自由度的电路板及防抖微型致动器
KR102494681B1 (ko) 2018-04-13 2023-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회전 가능한 반사 부재를 갖는 카메라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7057210B2 (ja) * 2018-05-15 2022-04-19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JP7378945B2 (ja) * 2019-03-25 2023-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振動検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211698337U (zh) * 2019-05-17 2020-10-1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JP7426816B2 (ja) * 2019-12-20 2024-02-02 ロー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2295107B1 (ko) 2019-12-27 2021-08-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광학 장치
KR20210090527A (ko) 2020-01-10 2021-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090526A (ko) 2020-01-10 2021-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114873A (zh) * 2020-01-10 2021-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210090525A (ko) 2020-01-10 2021-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3311558B (zh) * 2020-02-07 2023-10-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US11743586B2 (en) * 2020-07-13 2023-08-29 Apple Inc. Camera actuator with moving coils and dynamic flex circuit
KR20220015842A (ko) 2020-07-31 2022-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822354B (zh) * 2020-12-28 2023-01-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6782030A (zh) * 2022-03-07 2023-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4150A (ja) 2000-01-07 2001-07-19 Hitachi Ltd 角速度検出装置
JP2003107311A (ja) * 2001-09-27 2003-04-09 Nikon Corp 光学素子保持装置、鏡筒及び露光装置並びに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2677958Y (zh) * 2004-01-18 2005-02-09 马志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镜头组的内置式的驱动源构造
JP2005217928A (ja) * 2004-01-30 2005-08-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4747520B2 (ja) * 2004-06-15 2011-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機構及び撮像装置
JPWO2006075545A1 (ja) 2005-01-11 2008-06-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手振れ補正装置
CN101138236A (zh) * 2005-01-11 2008-03-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手抖动补偿装置
JP2007041326A (ja) * 2005-08-03 2007-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像ぶれ補正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7041419A (ja) * 2005-08-04 2007-02-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支持機構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JP2007129295A (ja) * 2005-11-01 2007-05-24 Sharp Corp 撮像装置
US20070236577A1 (en) 2006-03-30 2007-10-11 Chau-Yaun K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mage stabilization
JP2007310084A (ja) 2006-05-17 2007-11-29 Alps Electric Co Ltd 可動光学装置
JP5038046B2 (ja) 2007-07-18 2012-10-03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像ぶれ補正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8089694B2 (en) * 2007-08-24 2012-01-0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Optical device stabilizer
US8249440B2 (en) * 2008-10-01 2012-08-21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ulti-drive mechanism lens actuator

Cited By (9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8457A (zh) * 2010-06-08 2013-02-0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2918457B (zh) * 2010-06-08 2016-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3309120A (zh) * 2012-03-14 2013-09-18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3309120B (zh) * 2012-03-14 2016-02-24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3676404B (zh) * 2012-09-19 2016-06-01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03676404A (zh) * 2012-09-19 2014-03-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04797976A (zh) * 2012-11-29 2015-07-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拍摄用光学装置
CN104797976B (zh) * 2012-11-29 2017-11-07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拍摄用光学装置
CN104854504B (zh) * 2012-12-11 2017-12-2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CN104854504A (zh) * 2012-12-11 2015-08-1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CN105492952A (zh) * 2013-09-27 2016-04-13 郑国星 镜头驱动装置
US11156799B2 (en) 2013-10-04 2021-10-26 Kwok Sing Cheng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04767915B (zh) * 2014-01-08 2018-12-18 苹果公司 照相机中的磁性照相机组件安装
CN104767915A (zh) * 2014-01-08 2015-07-08 苹果公司 照相机中的磁性照相机组件安装
KR20210035134A (ko) * 2014-03-17 2021-03-3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KR102232029B1 (ko) 2014-03-17 2021-03-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KR102376814B1 (ko) 2014-03-17 2022-03-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KR20150108107A (ko) * 2014-03-17 2015-09-2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US11347022B2 (en) 2014-08-07 2022-05-31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5372784A (zh) * 2014-08-07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CN106210458A (zh) * 2014-08-29 2016-12-07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多重成像器相机
CN106199895B (zh) * 2015-05-26 2018-11-13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多层线圈、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199895A (zh) * 2015-05-26 2016-12-07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多层线圈、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768437B2 (en) 2016-01-07 2020-09-08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08474922A (zh) * 2016-01-07 2018-08-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组及光学设备
US11543672B2 (en) 2016-01-07 2023-01-03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CN109073852B (zh) * 2016-04-12 2021-12-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109073852A (zh) * 2016-04-12 2018-12-2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US11378773B2 (en) 2016-04-12 2022-07-05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11899275B2 (en) 2016-04-12 2024-02-13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TWI744402B (zh) * 2016-11-10 2021-11-0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震動校正功能之光學單元
CN108073011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073011B (zh) * 2016-11-10 2020-07-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073010B (zh) * 2016-11-10 2020-08-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073010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983677A (zh) * 2016-11-16 2019-07-05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致动器和照相机装置
CN110226122A (zh) * 2016-11-29 2019-09-10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8267830B (zh) * 2017-01-03 2022-08-2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CN108267830A (zh) * 2017-01-03 2018-07-10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机构
CN109661613A (zh) * 2017-03-22 2019-04-19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摄像元件驱动装置、摄像元件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摄像装置
CN108693678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78B (zh) * 2017-03-30 2020-12-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0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0B (zh) * 2017-03-30 2022-03-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79B (zh) * 2017-03-30 2022-05-10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光学单元
TWI676337B (zh) * 2017-03-30 2019-11-01 日商日本電產三協股份有限公司 附有振動校正功能之光學單元
CN108693679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光学单元
CN113848622B (zh) * 2017-05-17 2023-08-15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CN113848622A (zh) * 2017-05-17 2021-12-28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CN109254472B (zh) * 2017-07-12 2021-06-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10948737B2 (en) 2017-07-12 2021-03-16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having sw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permitting a tilting posture
CN109254472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428456A (zh) * 2017-08-21 2019-03-05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致动器
US10859846B2 (en) 2017-11-08 2020-12-08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CN111258082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0177192A (zh) * 2019-05-31 2019-08-27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防抖结构、防抖系统及摄像装置
CN114174917A (zh) * 2019-07-26 2022-03-1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模块
CN112346280B (zh) * 2019-08-09 2022-10-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346280A (zh) * 2019-08-09 2021-02-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11372261B2 (en) 2020-03-04 2022-06-28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correction function
CN113433764B (zh) * 2020-03-04 2022-10-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11640072B2 (en) 2020-03-04 2023-05-0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correction function
US11536985B2 (en) 2020-03-04 2022-12-27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correction function
US11536984B2 (en) 2020-03-04 2022-12-27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correction function
CN113433763B (zh) * 2020-03-04 2022-10-18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2B (zh) * 2020-03-04 2022-10-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6B (zh) * 2020-03-04 2022-10-0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2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3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4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6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WO2021197148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1654612B (zh) * 2020-06-17 2021-09-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654612A (zh) * 2020-06-17 2020-09-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14589A (zh) * 2020-08-28 2022-03-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对焦、防抖及矫正光轴功能的摄像模组
WO2022042094A1 (zh) * 2020-08-28 2022-03-0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对焦、防抖及矫正光轴功能的摄像模组
TWI789890B (zh) * 2020-09-03 2023-01-11 大陸商新思考電機有限公司 光學部件驅動裝置、照相機裝置以及電子設備
CN114355701B (zh) * 2020-09-30 2024-04-23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355700B (zh) * 2020-09-30 2024-04-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355700A (zh) * 2020-09-30 2022-04-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355701A (zh) * 2020-09-30 2022-04-15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2822353B (zh) * 2020-12-28 2022-03-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112822353A (zh) * 2020-12-28 2021-05-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114697487A (zh) * 2020-12-31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的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143452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的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4697487B (zh) * 2020-12-31 2023-06-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的角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87550B (zh) * 2021-01-22 2022-03-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
CN112887550A (zh) * 2021-01-22 2021-06-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
CN114967278A (zh) * 2021-02-25 2022-08-3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967277A (zh) * 2021-02-25 2022-08-30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CN114967278B (zh) * 2021-02-25 2024-04-12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光学单元
KR20220038634A (ko) * 2021-03-19 2022-03-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KR102510574B1 (ko) 2021-03-19 2023-03-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CN115348384B (zh) * 2022-02-28 2023-12-2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348384A (zh) * 2022-02-28 2022-11-15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照相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38736B2 (en) 2012-08-07
US20110103782A1 (en) 2011-05-05
CN102016709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6709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CN102016708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5106254B2 (ja) 撮影用光学装置
JP5140573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WO2009133690A1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及び撮影用光学装置
WO2009133691A1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5140572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1726851B (zh) 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656591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KR102117011B1 (ko) 렌즈 홀더 구동장치
WO2010044221A1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6662722A (zh) 透镜架驱动装置和搭载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
CN103901701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模块以及附带摄像机的便携式终端
JP2017116579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577346B2 (en) Image sensing module
JP2006119579A (ja) カメラレンズアセンブリの手振れ防止装置
JP2017016114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1258083A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0156814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2010096863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EP3690508A1 (en) Control method of driving mechanism
WO2011018967A1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016112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20200310151A1 (e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on function
JP5351483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