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6280B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6280B
CN112346280B CN201911043853.2A CN201911043853A CN112346280B CN 112346280 B CN112346280 B CN 112346280B CN 201911043853 A CN201911043853 A CN 201911043853A CN 112346280 B CN112346280 B CN 112346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shake correction
lens
axis
gimb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38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46280A (zh
Inventor
须江猛
武田正
南泽伸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46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46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6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comprising means for aligning the optical axis
    • G02B7/1827Motorised alignment
    • G02B7/1828Motorised alignment using 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可以容易地在光轴方向及光轴的径向上小型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可动体(3)被万向架机构(4)支承成能围绕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旋转。可动体(3)由固定于可动体(3)的具备磁体(31、32)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驱动。可动体(3)还具备使透镜模块(7)沿光轴(L)方向移动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具备固定于透镜模块(7)上的透镜移动用线圈(10)和位于透镜移动用线圈(10)的径向外侧的透镜移动用磁体(11)。磁体(31、32)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体(11),位于光轴(L)、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的三轴交点(P)的径向外侧。

Description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正光学单元的抖动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在装载于便携式终端或移动体上的光学单元中,为了抑制拍摄图像在便携式终端或移动体移动时被干扰,具备使具有透镜的可动体摆动或旋转来修正抖动的机构。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专利文献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包括:具备透镜的可动体、可摆动地支承可动体的支承体、以及使可动体摆动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支承体具备从被摄体相反侧与可动体抵接的支点突起部件和位于可动体的外周侧的框状的壳体。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固定于可动体上的抖动修正用磁体和固定于壳体上并且与抖动修正用磁体对置的抖动修正用线圈。抖动修正用磁体及抖动修正用线圈位于比支点突起部件靠被摄体侧处。通过向抖动修正用线圈供电,可动体以支点突起部件的前端的支点部为中心进行摆动。
另外,可动体包括:具备透镜的透镜模块、沿光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承透镜模块的保持架、以及使透镜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保持架为框状,从外周侧围绕透镜模块。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设置于比支点部靠被摄体侧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具备固定于透镜模块上的透镜移动用线圈和固定于保持架上并且与透镜移动用线圈对置的透镜移动用磁体。通过向透镜移动用线圈供电,透镜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在同一文献中,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沿径向排列,抖动修正用磁体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34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随着装载光学单元的设备的小型化,要求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更加小型化。
在此,在专利文献1中,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用磁体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的透镜移动用磁体。因此,与将抖动修正用磁体和透镜移动用磁体设为不同的磁体并且将抖动修正用磁体配置于透镜移动用磁体的外周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径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小型化。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可摆动地支承可动体,需要在可动体的被摄体相反侧配备支点突起部件。另外,支点突起部件和可动体沿光轴方向排列。因此,在光轴方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小型化并不容易。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鉴于以上几点,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在光轴的径向及光轴方向上小型化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动体,其具备透镜;万向架机构,其支承所述可动体,使所述可动体能围绕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交叉的第一轴以及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旋转;固定体,其经由所述万向架机构支承所述可动体;以及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旋转,所述可动体具备:透镜模块,其具备所述透镜;框状的保持架,其在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侧支承该透镜模块,使该透镜模块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及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其使所述透镜模块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所述万向架机构具备:万向架;第一连接机构,其将所述保持架及所述万向架能围绕所述第一轴旋转地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机构,其将所述万向架和所述固定体能围绕所述第二轴旋转地连接,所述固定体具备从外周侧围绕所述保持架及所述万向架的框部,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的抖动修正用磁体和固定于所述框部并且与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对置的抖动修正用线圈,所述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具备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上的透镜移动用线圈和固定于所述保持架并且与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对置的透镜移动用磁体,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还用作所述透镜移动用磁体,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以及所述抖动修正用线圈从所述光轴、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交叉的三轴交点起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外侧依次配置。
根据本发明,可动体由万向架机构围绕第一轴及第二轴可旋转地支承。另外,可动体具备的透镜移动用线圈及抖动修正用磁体位于光轴、第一轴及第二轴交叉的三轴交点的径向外侧。在此,三轴交点是可动体相对于光轴倾斜时的摆动中心点。因此,可动体的摆动中心点在光轴方向上位于可动体的内侧。由此,不需要在可动体的光轴方向的外侧配置可摆动地支承可动体的部件,因此,可以在光轴方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小型化。另外,使可动体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用磁体固定于可动体的保持架上,还用作使透镜移动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的透镜移动用磁体。而且,透镜移动用线圈、抖动旋转用磁体及抖动修正用线圈从三轴交点起朝向光轴的径向外侧依次配置。因此,与将抖动修正用磁体和透镜移动用磁体设为不同的磁体且将抖动修正用磁体配置于透镜移动用磁体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可以在光轴的径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小型化。而且,由于可动体的摆动中心点在光轴方向上位于可动体的内侧,所以与可动体的摆动中心点位于可动体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使可动体相对于光轴摆动所希望的角度时,可动体的位移所需要的空间。由此,能够使可动体和固定体的框部在光轴的径向上接近,所以能够在与光轴正交的径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更加小型化。另外,因为能够使可动体和固定体的框部在径向上接近,所以即使在为了将抖动修正用磁体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体而使其沿径向接近透镜移动用线圈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固定于框部的抖动修正用线圈和抖动修正用磁体分离。
在本发明中,可以是: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光轴正交,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二轴正交。据此,可以容易地在光轴方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为:所述保持架具备沿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向贯通的磁体保持孔,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插入所述磁体保持孔并且与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及抖动修正用线圈对置。据此,可以使被保持架保持的抖动修正用磁体的内周侧的面与透镜移动用线圈对置,使外周侧的面与抖动修正用线圈对置。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具备一对第一支承部件和一对第一凹曲面,所述一对第一支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的所述第一轴方向的对角部分,在所述第一轴上从该保持架向外周侧突出,所述一对第一凹曲面设置于所述万向架上,一对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前端与所述一对第一凹曲面接触,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具备一对第二支承部件和一对第二凹曲面,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框部上的所述第二轴方向的对角部分,在所述第二轴上从该框部向内周侧突出,所述一对第二凹曲面设置于所述万向架上,一对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前端与所述一对第二凹曲面接触。据此,由万向架机构支承可动体,使其可以围绕第一轴及第二轴旋转。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为:所述万向架具有:万向架主体部,其具备供所述透镜模块贯通的开口部;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其从所述万向架主体部向所述第一轴方向的两侧突出,在所述框部和所述保持架之间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其从所述万向架主体部向所述第二轴方向的两侧突出,在所述框部和所述万向架之间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凹曲面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上,所述第二凹曲面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上。据此,由于可以将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设置在可动体的径向外侧,所以容易将光轴、第一轴及第二轴的三轴交点配置于光轴方向上的可动体的内侧。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为: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围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在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相反的一侧设置于该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作为透镜移动用线圈,具备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和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所述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沿着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围绕所述光轴卷绕并且与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对置,所述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的旁边沿着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围绕所述光轴卷绕并且与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对置。据此,通过向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供电,可以使透镜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为: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围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在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相反的一侧设置于该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作为透镜移动用线圈,具备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和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将中心孔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而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磁体对置,所述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将中心孔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而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磁体对置。据此,通过向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供电,可以使透镜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为: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围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在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相反的一侧设置于该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将中心孔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而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磁体以及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方对置。据此,通过向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供电,可以使透镜模块沿光轴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设置为: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线圈,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线圈,所述固定体具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在所述光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配置于与所述可动体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线圈的与所述可动体相反的一侧。据此,在未向抖动修正用线圈供电时,通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一磁体的吸引及第二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的吸引,可以将可动体设为规定的姿势。换言之,在未驱动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时,能够将可动体的姿势维持在规定的姿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动体由抖动机构支承为能够以在光轴方向上位于可动体内侧的摆动中心点(三轴交点)为中心进行摆动。由此,由于不需要在可动体的光轴方向上排列支承可动体的部件,所以能够在光轴方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小型化。另外,使可动体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抖动修正用磁体还用作使透镜移动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的透镜移动用磁体。由此,不需要在光轴的径向上排列抖动修正用磁体和透镜移动用磁体,所以能够在径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小型化。而且,作为可动体的摆动中心点的三轴交点在光轴方向上位于可动体的内侧,所以与可动体的摆动中心点位于可动体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使可动体相对于光轴摆动所希望的角度时可动体的位移所需要的空间。由此,能够使可动体和固定体的框部在光轴的径向上接近,所以即使在使抖动修正用磁体在径向上接近透镜移动用线圈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固定于框部的抖动修正用线圈和抖动修正用磁体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从光轴方向观察图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可动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沿着X轴剖切可动体时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按图2的B-B线剖切固定体时的剖视图。
图7是万向架的立体图。
图8是按图2的A-A线剖切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剖视图。
图9是按图2的B-B线剖切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剖视图。
图10是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图10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可动体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照相机模块;3…可动体;4…万向架机构;5…固定体;6…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7…透镜模块;7a…第一壁部;7b…第二壁部;7c…第三壁部;7d…第四壁部;7e…第五壁部;7f…第六壁部;7h…第八壁部;8…保持架;9…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10…透镜移动用线圈;10a…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b…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1…透镜移动用磁体;12…基板;13…透镜;14…拍摄元件;16…第一板簧;17…第二板簧;18…第一线圈保持槽;19…第二线圈保持槽;21…第一侧板;21a…第一磁体保持孔;22…第二侧板;22a…第二磁体保持孔;23…第三侧板;23a…第三磁体保持孔;24…第四侧板;24a…第四磁体保持孔;25…第五侧板;26…第六侧板;27…第七侧板;28…第八侧板;31…第一磁体;31a…磁化极化线;32…第二磁体;32a…磁化极化线;33…第一球体(第一支承部件);35…第一贯通孔;41…框部;42…框状板部;42a…开口部;42b…第一缺口部;42c…第二缺口部;43…壳体;51…第一侧壁;52…第二侧壁;53…第三侧壁;54…第四侧壁;55…第五侧壁;56…第六侧壁;57…第七侧壁;58…第八侧壁;59…柔性印刷基板;61…抖动修正用线圈;62…抖动修正用线圈;65…第二球体(第二支承部件);66…第二贯通孔;70…万向架;71…第一连接机构;72…第二连接机构;75…万向架主体部;75a…中央板部分;75b…第一倾斜板部分;75c…第二倾斜板部分;76…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a…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6b…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6c…第一凹曲面;77…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a…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7b…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7c…第二凹曲面;80…开口部分;81…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5…第一霍尔元件;86…第二霍尔元件;91…第一磁性部件;92…第二磁性部件;95…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96…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R1…第一轴;R2…第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从光轴方向观察图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装载有照相机模块2。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例如用于带照相机的手机、行车记录仪等光学设备或装载在头盔、自行车、无线电控制直升机等移动体上的运动型摄像机或可穿戴式照相机等光学设备。在这样的光学设备中,当拍摄时发生光学设备的抖动时,在拍摄图像中产生干扰。为了避免拍摄图像倾斜,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基于由陀螺仪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角速度、抖动量等,修正照相机模块2的倾斜。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相互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Z轴方向。另外,将X轴方向的一侧设为+X方向,另一侧设为-X方向。将Y轴方向的一侧设为+Y方向,另一侧设为-Y方向。将Z轴方向的一侧设为+Z方向,另一侧设为-Z方向。Z轴与照相机模块2的光轴L一致。另外,+Z方向是被摄体侧,-Z方向是被摄体相反侧。
如图1~图3所示,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包括:具备照相机模块2的可动体3、可摆动地支承可动体3的万向架机构4、经由万向架机构4支承可动体3的固定体5以及使可动体3相对于固定体5摆动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万向架机构4围绕与光轴L正交的第一轴R1以及与光轴及第一轴R1正交的第二轴R2可旋转地支承可动体3。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相对于X轴及Y轴围绕光轴L倾斜45°。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使可动体3围绕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摆动。另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通过合成围绕第一轴R1的旋转及围绕第二轴R2的旋转,使可动体3围绕X轴以及Y轴摆动。
(可动体)
图4是可动体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沿着X轴剖切可动体3时的概略剖视图。在图4中,省略了架设于透镜模块和保持架之间的两个板簧。
如图3所示,可动体3包括:具备透镜13的透镜模块7、在透镜模块7的外周侧沿Z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承透镜模块7的框状的保持架8以及使透镜模块7沿Z轴方向移动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具备固定于透镜模块7上的透镜移动用线圈10和固定于保持架8上并且与透镜移动用线圈10对置的透镜移动用磁体11。另外,如图4所示,可动体3具备沿透镜模块7的-Z方向配置的基板12。在基板12上安装有拍摄元件14。透镜模块7、保持架8、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基板12以及拍摄元件14构成照相机模块2。照相机模块2的光轴L是透镜13的光轴L。拍摄元件14位于光轴L上。从Z轴方向观察照相机模块2时的形状为八边形。可动体3还具备固定于保持架8上的一对第一球体33。
保持架8为金属制。保持架8由非磁性材料构成。从Z轴方向观察保持架8时的形状为八边形。如图4所示,保持架8具备沿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侧板21及第二侧板22和沿X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三侧板23及第四侧板24。第一侧板21位于第二侧板22的-X方向。第三侧板23位于第四侧板24的-Y方向。另外,保持架8具备在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上连接第一侧板21和第三侧板23的第五侧板25及连接第二侧板22和第四侧板24的第六侧板26。并且,保持架8具备在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上连接第一侧板21和第四侧板24的第七侧板27及连接第二侧板22和第三侧板23的第八侧板28。
在第一侧板21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贯通的第一磁体保持孔21a。在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沿X轴方向贯通的第二磁体保持孔22a。在第三侧板23上设置有沿Y轴方向贯通的第三磁体保持孔23a。在第四侧板24上设置有沿Y轴方向贯通的第四磁体保持孔24a。一对第一磁体31分别插入第一磁体保持孔21a及第二磁体保持孔22a中。一对第二磁体32分别插入第三磁体保持孔23a及第四磁体保持孔24a中。
一对第一磁体31分别在Z轴方向上被分成两个。因此,各第一磁体31的磁化极化线31a沿周向延伸。各第一磁体31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外周侧的磁极不同。另外,各第一磁体31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外周侧的磁极不同。一对第一磁体31使相同的磁极在X轴方向上对置。即,一个第一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另一个第一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相同。一个第一磁体31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另一个第一磁体31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相同。
一对第二磁体32分别在Z轴方向上被分成两个。因此,各第二磁体32的磁化极化线32a沿周向延伸。各第二磁体32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外周侧的磁极不同。另外,各第二磁体32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外周侧的磁极不同。一对第二磁体32使相同的磁极在Y轴方向上对置。即,一个第二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另一个第二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相同。一个第二磁体-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和另一个第二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相同。
另外,各第一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及各第二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相同。因此,各第一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及各第二磁体的-Z方向上的分割部分的内周面的磁极相同。
在保持架8的第五侧板25及第六侧板26上,分别固定有第一球体33(第一支承部件)。第一球体33为金属制。固定于第五侧板25上的第一球体33在第一轴R1上从保持架8向外周侧突出。固定于第六侧板26上的第一球体33在第一轴R1上从保持架8向外周侧突出。第一球体33通过焊接固定于保持架8上。
更详细地说,第五侧板25及第六侧板26分别具备供第一轴R1穿过的第一贯通孔35。第一贯通孔35的直径小于第一球体33的外径。第一球体33以从第五侧板25的外周侧部分地插入到第一贯通孔35的状态焊接到第五侧板25上。另外,第一球体33以从第六侧板26的外周侧部分地插入到第一贯通孔35的状态焊接到第六侧板26上。
此外,可以使用金属制的轴代替各第一球体33。在这种情况下,各轴可以贯通第一贯通孔35在第一轴R1延伸。各轴在第一轴R1上从第五侧板25及第六侧板26向外周侧突出。各轴在外周侧的端部分具备半球形状。
如图3所示,在保持架8的内周侧配置有透镜模块7。如图4所示,从Z轴方向观察透镜模块7时的形状为八边形。透镜模块7具备:在被插入到保持架8内侧时与保持架8的第一侧板21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一壁部7a、与保持架8的第二侧板22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二壁部7b、与保持架8的第三侧板23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三壁部7c、以及与保持架8的第四侧板24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四壁部7d。另外,透镜模块7具备:与保持架8的第五侧板25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五壁部7e、与保持架8的第六侧板26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六壁部7f、与保持架8的第七侧板27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七壁部7g、以及与保持架8的第八侧板28隔开狭窄间隙对置的第八壁部7h。另外,透镜模块7在具备第一壁部7a到第八壁部7h的外周面上具备第一线圈保持槽18及第二线圈保持槽19。第一线圈保持槽18及第二线圈保持槽19是围绕光轴L的环状,沿Z轴方向排列设置。
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被保持在第一线圈保持槽18中。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被保持在第二线圈保持槽19内。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分别绕光轴L卷绕。
在透镜模块7配置于保持架8的内周侧的状态下,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在径向上隔开狭窄间隙与一对第一磁体31对置,并且在径向上隔开狭窄间隙与一对第二磁体32对置。在此,一对第一磁体31及一对第二磁体32以及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构成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换言之,一对第一磁体31及一对第二磁体32是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的透镜移动用磁体11。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是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的透镜移动用线圈10。
在此,透镜移动用线圈10、一对第一磁体31及一对第二磁体32位于光轴L、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交叉的三轴交点P的径向外侧。
如图5所示,透镜模块7通过架设于该透镜模块7和保持架8之间的第一板簧16及第二板簧17以沿Z轴方向可移动的状态支承于保持架8。第一板簧16架设于透镜模块7的+Z方向侧的部分和保持架的+Z方向侧的端部分之间。第二板簧17架设于透镜模块7的-Z方向侧的端部分和保持架的-Z方向侧的端部分之间。通过向透镜移动用线圈10供电,透镜模块7沿Z轴方向移动。由此,透镜13沿光轴L方向移动。在向透镜移动用线圈10供电时,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的电流方向和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的电流方向围绕光轴L彼此为相反方向。
(固定体)
图6是按图2的B-B线剖切固定体5时的剖视图。如图1、图3所示,固定体5具有围绕可动体3的框状的壳体43。从Z轴方向观察壳体43时的形状是八边形。壳体43具备从外周侧围绕可动体3的框部41和从框部41的+Z方向上的端部向内周侧突出的框状板部42。壳体43为金属制,由非磁性材料构成。
框部41从Z轴方向观察时的形状是八边形。框部41的与光轴L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是恒定的。框状板部42的Z轴方向上的厚度是恒定的。在框状板部42的中心,设置有矩形的开口部42a。保持架8位于开口部42a的内周侧。另外,框状板部42在开口部42a的第一轴R1方向上的两个角,具备从开口部42a向第二轴R2方向凹陷的矩形的第一缺口部42b。而且,框状板部42在开口部42a的第二轴R2方向上的两个角,具备从开口部42a向第二轴R2方向凹陷的矩形的第二缺口部42c。
如图6所示,框部41具备沿Y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一侧壁51及第二侧壁52和沿X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三侧壁53及第四侧壁54。第一侧壁51位于第二侧壁52的-X方向。第三侧壁53位于第四侧壁54的-Y方向。另外,框部41具有在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上连接第一侧壁51和第三侧壁53的第五侧壁55、以及连接第二侧壁52和第四侧壁54的第六侧壁56。而且,框部41具有在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上连接第一侧壁51和第四侧壁54的第七侧壁57、以及连接第二侧壁52和第三侧壁53的第八侧壁58。
在固定体5从外周侧围绕可动体3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保持架8的第一侧板21和框部41的第一侧壁51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保持架8的第二侧板22和第二侧壁52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保持架8的第三侧板23和第三侧壁53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保持架8的第四侧板24和第四侧壁54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保持架8的第五侧板25和第五侧壁55在第一轴R1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保持架8的第六侧板26和第六侧壁56在第一轴R1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保持架8的第七侧板27和第七侧壁57在第二轴R2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保持架8的第八侧板28和第八侧壁58在第二轴R2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
在此,如图6所示,固定体5具备遍及框部41的整个内周面穿绕的柔性印刷基板59。另外,如图2所示,固定体5具备经由柔性印刷基板59固定于第一侧壁51及第二侧壁52的内侧的一对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和经由柔性印刷基板59固定于第三侧壁53及第四侧壁54的内侧的一对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各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使中心孔朝向X轴方向。另外,在柔性印刷基板上,在位于第一侧壁51的内侧的抖动修正用线圈61的中心孔的内周侧,安装有第一霍尔元件85。在位于第三侧壁53的内侧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的中心孔的内周侧,安装有第二霍尔元件86。
另外,在位于第一侧壁51的内侧的抖动修正用线圈61的外周侧,配置有第一磁性部件91。第一磁性部件91是在Z轴方向上长的矩形的板部件。此外,在位于第三侧壁53的内侧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的外周侧,配置有第二磁性部件92。第二磁性部件92是在Z轴方向上长的矩形的板部件。第一磁性部件91及第二磁性部件92固定于框部41的内周面或者柔性印刷基板的与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及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相反侧的面上。
如图3所示,在框部41的第七侧壁57及第八侧壁58,分别固定有第二球体65(第二支承部件)。第二球体65为金属制。固定于第七侧壁57上的第二球体65在第二轴R2上从壳体43向内周侧突出。固定于第八侧壁58上的第二球体65在第二轴R2上从壳体43向内周侧突出。第二球体65通过焊接固定到壳体43上。
更详细地说,第七侧壁57及第八侧壁58分别具备供第二轴R2穿过的第二贯通孔66。第二贯通孔66的直径小于第二球体65的外径。第二球体65从第七侧壁57的内周侧以部分地插入到第二贯通孔66的状态焊接于第七侧壁57。第二球体65从第八侧壁58的内周侧以部分地插入到第二贯通孔66的状态焊接于第八侧壁58。各第二球体65和壳体43的焊接是从壳体43的外周侧经由各第二贯通孔66进行的。
在此,可以使用金属制的轴代替各第二球体65。在这种情况下,各轴可以贯通第二贯通孔66在第二轴R2上延伸。各轴在第二轴R2上从第七侧壁57及第八侧壁58向内周侧突出。各轴在外周侧的端部分具备半球形状。
(万向架机构)
图7是万向架的立体图。图8是按图2的A-A线剖切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剖视图。图9是按图2的B-B线剖切时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剖视图。万向架机构4具备万向架70、围绕第一轴R1可旋转地连接万向架70和保持架8的第一连接机构71、以及围绕第二轴R2可旋转地连接万向架70和壳体43的第二连接机构72。
(万向架)
万向架70由金属制的板簧构成。万向架70具备:万向架主体部75,其位于保持架8的+Z方向上;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其在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从万向架主体部75向外侧突出并沿-Z方向延伸;以及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其在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从万向架主体部75向外侧突出并沿-Z方向延伸。
万向架主体部75具备沿第一轴R1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的中央板部分75a、从中央板部分75a的第二轴R2方向的-Y方向侧向+Z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板部分75b、以及从中央板部分75a的第二轴R2方向的+Y方向侧向+Z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板部分75c。另外,万向架主体部75在中央具备沿Z轴方向贯通的开口部80。照相机模块2的+Z方向的端部分被插入开口部80。
一对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分别具备在第一轴R1方向上朝向离开万向架主体部75的方向且向-Z方向倾斜的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6a和在保持架8的外周侧从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6a的-Z方向端向-Z方向延伸的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6b。各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6b在与保持架8对置的内周侧的面具备第一凹曲面76c。第一凹曲面76c向外周侧凹陷。如图8所示,一个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6b在保持架8的第五侧板25和壳体43的第五侧壁55之间沿Z轴方向延伸。另一个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6b在保持架8的第六侧板26和壳体43的第六侧壁56之间沿Z轴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分别具备在第二轴R2方向上朝向离开万向架主体部75的方向且向-Z方向倾斜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7a和在万向架8的外周侧从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7a的-Z方向端向-Z方向延伸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7b。
更详细地说,位于-Y方向的一个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7a从第一倾斜板部分75b的外周侧的端缘向第二轴R2方向突出。如图9所示,一个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7b在保持架8的第七侧板27和壳体43的第七侧壁57之间沿Z轴方向延伸。位于+Y方向的另一个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一延伸设置部分77a从第二倾斜板部分75c的外周侧的端缘向第二轴R2方向突出。另一个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7b在保持架8的第八侧板28和壳体43的第八侧壁58之间沿Z轴方向延伸。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7b在其外周侧的面的与第二轴R2重叠的部分,具备第二凹曲面77c。第二凹曲面77c向内周侧凹陷。
(第一连接机构及第二连接机构)
如图8所示,通过将固定在可动体3的保持架8(第五侧板25以及第六侧板26)上的第一球体33插入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的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6b上的第一凹曲面76c中,构成第一连接机构7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球体33和第一凹曲面76c点接触。
当构成了第一连接机构71时,可动体3被万向架70可旋转地支承。在此,由于万向架70是板簧,所以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在第一轴R1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因此,在使第一球体33和第一凹曲面76c接触时,形成使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分别向外周侧挠曲的状态。由此,各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的第一凹曲面76c通过各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朝向内周侧的弹性恢复力而压靠在第一球体33上。
如图9所示,通过将固定在固定体5的壳体43(第七侧壁57以及第八侧壁58)上的第二球体65插入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第二延伸设置部分77b上的第二凹曲面77c中,构成第二连接机构7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球体65和第二凹曲面77c点接触。
当构成了第二连接机构72时,与万向架70连接的可动体3能够与万向架70一起围绕第二轴线R2旋转。在此,由于万向架70是板簧,所以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在第二轴R2方向上可弹性变形。因此,在使第二球体65和第二凹曲面77c接触时,形成使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分别向内周侧挠曲的状态。由此,各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的第二凹曲面77c通过朝向外周侧的弹性恢复力而压靠在第二球体65上。
(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
在可动体3经由万向架机构4被固定体5支承的状态下,如图9所示,保持在保持架8上的一对第一磁体31和固定在壳体43上的一对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即,如图2所示,保持在保持架8的第一侧板21上的第一磁体31和固定在壳体43的第一侧壁51上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在X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另外,保持在保持架8的第二侧板22上的第一磁体31和固定在壳体43的第二侧壁52上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在X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这些一对第一磁体31及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构成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该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发挥使可动体3围绕Y轴旋转的推进力。
另外,在可动体3经由万向架机构4被固定体5支承的状态下,保持在保持架8上的一对第二磁体32和固定于在壳体43上的一对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在Y轴方向隔开间隙对置。即,固定在保持架8的第三侧板23上的第二磁体32和固定在壳体43的第三侧壁53上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在Y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另外,固定在保持架8的第四侧板24上的第二磁体32和固定在壳体43的第四侧壁54上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在Y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这些一对第二磁体32以及一对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构成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该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发挥使可动体3绕X轴旋转的推进力。
在此,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及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构成使可动体3围绕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因此,作为抖动修正用线圈,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的一对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的一对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另外,作为在径向上与抖动修正用线圈对置的抖动修正用磁体,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的一对第一磁体31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的一对第二磁体32。
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在周向上设置于第一轴R1和第二轴R2之间。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在周向上相对于第一轴R1与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相反的一侧设置于该第一轴R1和第二轴R2之间。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将可动体3通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1围绕Y轴的旋转和可动体3通过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82围绕X轴的旋转合成,使可动体3围绕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的抖动修正用磁体即一对第一磁体31及一对第二磁体32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的透镜移动用磁体11。透镜移动用线圈10、兼作透镜移动用磁体的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以及抖动修正用线圈(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及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位于光轴、第一轴R1以及第二轴R2交叉的三轴交点P的径向外侧。
另外,在可动体3经由万向架机构4被固定体5支承的状态下,固定体5具备的第一磁性部件91相对于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在光轴L的径向上位于与可动体3相反的一侧。在从与光轴L正交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一磁性部件91与可动体3的第一磁体31重叠。另外,固定体5具备的第二磁性部件92相对于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在光轴L的径向上位于与可动体3相反的一侧。在从与光轴L正交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第二磁性部件92与可动体3的第二磁体32重叠。
在此,第一磁性部件91和第一磁体31构成用于使可动体3恢复到围绕Y轴的旋转方向上的基准旋转位置的磁力弹簧。第二磁性部件92和第二磁性部件32构成用于使可动体3恢复到围绕X轴的旋转方向上的基准旋转位置的磁力弹簧。
即,在未向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供电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磁性部件91被第一磁体31吸引的吸引力以及第二磁性部件92被第二磁体32吸引的吸引力,可动体3被配置于围绕三轴交点P的基准旋转位置。在可动体3被配置于基准旋转位置的基准姿势下,第一霍尔元件85与第一磁体31的磁化极化线31a对置。第二霍尔元件86与第二磁体32的磁化极化线32a对置。当可动体3从旋转基准位置围绕Y轴旋转时,从第一霍尔元件85获得对应于可动体3绕Y轴的旋转角度的输出。另外,当可动体从旋转基准位置围绕X轴旋转时,从第二霍尔元件86获得对应于可动体3围绕X轴的旋转角度的输出。
(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可动体3由万向架机构4支承为可以围绕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旋转。另外,装载可动体3的透镜移动用线圈10及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位于光轴L、第一轴R1以及第二轴R2交叉的三轴交点P的径向外侧。在此,三轴交点P是可动体3相对于光轴L倾斜时的摆动中心点。因此,可动体3的摆动中心点在Z轴方向上位于可动体3的内侧。由此,不需要在可动体3的Z轴方向的外侧配置可摆动地支承可动体3的部件,因此,可以在Z轴方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小型化。
另外,使可动体3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的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还用作使透镜13移动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的透镜移动用磁体11。另外,透镜移动用线圈10、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以及抖动修正用线圈(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及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从三轴交点P起朝向光轴L的径向外侧依次配置。因此,与将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和透镜移动用磁体11作为不同的磁体,且将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配置于透镜移动用磁体11的径向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光轴L的径向上将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小型化。
另外,由于可动体3的摆动中心点(三轴交点P)在Z轴方向上位于可动体3的内侧,所以与可动体3的摆动中心点位于可动体3的外侧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使可动体3相对于光轴L摆动所希望的角度时可动体3的位移所需要的空间。由此,能够使可动体3和固定体5的框部41在光轴L的径向上接近。因此,能够使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在与光轴L正交的径向上进一步小型化。另外,因为能够使可动体3和固定体5的框部41在径向上接近,所以即使在使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体11的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在径向上靠近透镜移动用线圈1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固定在框部41上的抖动修正用线圈(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及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和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以及第二磁体32)分开。
另外,保持架8具备沿与光轴L正交的方向贯通的第一磁体保持孔21a、第二磁体保持孔22a、第三磁体保持孔23a以及第四磁体保持孔24a,构成抖动修正用磁体的一对第一磁体31及一对第二磁体32分别插入到第一磁体保持孔21a、第二磁体保持孔22a、第三磁体保持孔23a以及第四磁体保持孔24a中。因此,能够使保持于保持架8上的抖动修正用磁体(第一磁体31及第二磁体32)的内周侧的面与透镜移动用线圈10对置,且使外周侧的面与抖动修正用线圈(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及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对置。
在此,第一连接机构71具备被固定于保持架8的第一轴R1方向上的对角部分并且在第一轴R1上从该保持架8向外周侧突出的一对第一球体33和设置于万向架上的、供一对第一球体33的前端与之接触的一对第一凹曲面76c。第二连接机构72具备被固定于框部41的第二轴R2方向上的对角部分并且在第二轴R2上从该框部41向内周侧突出的一对第二球体65和设置于万向架上的、供一对第二球体65的前端与之接触的一对第二凹曲面77c。因此,由万向架机构4将可动体3支承为可以围绕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旋转。
另外,万向架70具有:具备供透镜模块7贯通的开口部80的万向架主体部75、从万向架主体部75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突出并在框部41和保持架8之间沿Z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部76、以及从万向架主体部75向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突出并在框部41和保持部8之间沿Z轴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第一凹曲面76c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6上,第二凹曲面77c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77上。因此,可以将第一连接机构71及第二连接机构72设置于可动体3的径向外侧。因此,可以将光轴L、第一轴R1以及第二轴R2的三轴交点P在Z轴方向上配置于可动体3的内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透镜移动用线圈10,具备沿着透镜模块7的外周面围绕光轴L卷绕并且与一对第一磁体31及一对第二磁体32对置的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以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因此,通过向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10a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10b供电,可以使透镜模块7沿Z轴方向移动。
(变形例)
图10是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可动体3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具备与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对应的结构,因此,对与对应的构成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0所示,在本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中,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的抖动修正用磁体由固定在可动体3的保持架8的第一侧板21上的第一磁体31和固定于第三侧板23上的第二磁体32构成。另外,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的抖动修正用线圈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该第一抖动修正用线圈61固定在固定体5的框部41的第一侧壁51上,并且在X轴方向上与第一磁体31对置,该第二抖动修正用线圈62固定在固定体5的框部41的第三侧壁53上,并且在Y轴方向上与第二磁体32对置。即,在本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中,从上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中变更了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的抖动修正用磁体以及抖动修正用线圈的结构。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中,已经改变了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的抖动修正用磁体的构成,该抖动修正用磁体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的透镜移动用磁体11,因此,随之,改变了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的透镜移动用线圈10的构成。
即,在本变形例中,透镜移动用线圈10具备固定在可动体3的透镜模块7的第一壁部7a上的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95和固定于第三壁部7c上的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96。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95使其中心孔朝向作为光轴L的径向的X轴方向。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96使其中心孔朝向作为光轴L的径向的Y轴方向。因此,在透镜模块7插入保持架8的内周侧的状态下,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95在X轴方向上隔开极小的间隙与固定在保持架8上的第一磁体31对置。另外,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96在X轴方向上隔开极小的间隙与固定在保持架8上的第二磁体32对置。
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向透镜移动用线圈10(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95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96)供电,透镜模块7沿Z轴方向移动。由此,透镜13沿光轴L方向移动。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获得与上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同样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能够削减构成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的抖动修正用磁体及抖动修正用线圈的零件数量。
此外,在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中,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在围绕光轴的周向上偏置。因此,在通过向透镜移动用线圈10(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95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96)供电,使透镜模块7沿Z轴方向移动时,透镜模块7相对于光轴L可能倾斜。因此,也可以在可动体3上设置沿光轴L方向引导透镜模块7的引导机构,当透镜模块7沿光轴方向移动时,对其进行引导,以使透镜模块7的姿势不发生变化。
另外,在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中,还可以省略构成透镜移动用线圈10的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95及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96中的一个。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透镜移动用线圈10供电,可以使透镜模块7沿Z轴方向移动,因此可以使透镜13沿光轴L方向移动。

Claims (11)

1.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体,其具备透镜;
万向架机构,其支承所述可动体,使所述可动体能围绕与所述透镜的光轴交叉的第一轴以及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一轴交叉的第二轴旋转;
固定体,其经由所述万向架机构支承所述可动体;以及
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其使所述可动体围绕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旋转,
所述可动体具备:透镜模块,其具备所述透镜;框状的保持架,其在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侧支承该透镜模块,使该透镜模块能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以及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其使所述透镜模块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
所述万向架机构具备:万向架;第一连接机构,其将所述保持架及所述万向架能围绕所述第一轴旋转地连接;以及第二连接机构,其将所述万向架和所述固定体能围绕所述第二轴旋转地连接,
所述固定体具备从外周侧围绕所述保持架及所述万向架的框部,
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的抖动修正用磁体和固定于所述框部并且与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对置的抖动修正用线圈,
所述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具备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上的透镜移动用线圈和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并且与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对置的透镜移动用磁体,
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还用作所述透镜移动用磁体,
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及所述抖动修正用线圈从所述光轴、所述第一轴及所述第二轴交叉的三轴交点起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外侧依次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与所述光轴正交,
所述第二轴与所述光轴及所述第二轴正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具备沿与所述光轴交叉的方向贯通的磁体保持孔,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插入所述磁体保持孔并且与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及抖动修正用线圈对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具备一对第一支承部件和一对第一凹曲面,所述一对第一支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的所述第一轴方向上的对角部分,在所述第一轴上从该保持架向外周侧突出,所述一对第一凹曲面设置于所述万向架上,一对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前端与所述一对第一凹曲面接触,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具备一对第二支承部件和一对第二凹曲面,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框部上的所述第二轴方向的对角部分,在所述第二轴上从该框部向内周侧突出,所述一对第二凹曲面设置于所述万向架上,一对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前端与所述一对第二凹曲面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架具有:万向架主体部,其具备供所述透镜模块贯通的开口部;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其从所述万向架主体部向所述第一轴方向的两侧突出,在所述框部和所述保持架之间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其从所述万向架本体部向所述第二轴方向的两侧突出,在所述框部和所述万向架之间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凹曲面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上,
所述第二凹曲面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具备一对第一支承部件和一对第一凹曲面,所述一对第一支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保持架上的所述第一轴方向的对角部分,在所述第一轴上从该保持架向外周侧突出,所述一对第一凹曲面设置于所述万向架上,一对所述第一支承部件的前端与所述一对第一凹曲面接触,
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具备一对第二支承部件和一对第二凹曲面,所述一对第二支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框部上的所述第二轴方向的对角部分,在所述第二轴上从该框部向内周侧突出,所述一对第二凹曲面设置于所述万向架上,一对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前端与所述一对第二凹曲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万向架具有:万向架主体部,其具备供所述透镜模块贯通的开口部;一对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其从所述万向架主体部向所述第一轴方向的两侧突出,在所述框部和所述保持架之间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一对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其从所述万向架主体部向所述第二轴方向的两侧突出,在所述框部和所述万向架之间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凹曲面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一万向架延伸设置部上,
所述第二凹曲面分别设置于一对所述第二万向架延伸设置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围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在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相反的一侧设置于该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
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
作为透镜移动用线圈,具备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和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所述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沿着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围绕所述光轴卷绕并且与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对置,所述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在所述光轴方向上的所述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的旁边沿着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围绕所述光轴卷绕并且与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对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围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在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相反的一侧设置于该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
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
作为透镜移动用线圈,具备第一透镜移动用线圈和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将中心孔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而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磁体对置,所述第二透镜移动用线圈将中心孔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而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磁体对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具备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和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围绕所述光轴的周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在所述周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轴在与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相反的一侧设置于该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之间,
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磁体,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磁体,
所述透镜移动用线圈将中心孔朝向所述光轴的径向而固定于所述透镜模块的外周面上,且与所述第一磁体及所述第二磁体中的一方对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抖动修正用线圈,具备所述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第二线圈,
所述固定体具备第一磁性部件和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在所述光轴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配置于与所述可动体相反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线圈的与所述可动体相反的一侧。
CN201911043853.2A 2019-08-09 2019-10-30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Active CN112346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7315A JP7320403B2 (ja) 2019-08-09 2019-08-09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9-147315 2019-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280A CN112346280A (zh) 2021-02-09
CN112346280B true CN112346280B (zh) 2022-10-04

Family

ID=7057373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934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514888U (zh) 2019-08-09 2019-10-30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201911043853.2A Active CN112346280B (zh) 2019-08-09 2019-10-30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49346.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514888U (zh) 2019-08-09 2019-10-30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9124B2 (zh)
JP (1) JP7320403B2 (zh)
CN (2) CN21051488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20403B2 (ja) * 2019-08-09 2023-08-03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KR20210090526A (ko) * 2020-01-10 2021-07-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JP2022001916A (ja) * 2020-06-22 2022-01-0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CN114114589B (zh) * 2020-08-28 2022-11-2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具有对焦、防抖及矫正光轴功能的摄像模组
JP2022040523A (ja) * 2020-08-31 2022-03-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22040522A (ja) * 2020-08-31 2022-03-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22059847A (ja) * 2020-10-02 2022-04-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
CN112203011B (zh) * 2020-12-08 2021-02-19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61255A (zh) * 2021-11-02 2022-09-16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23097489A (ja) * 2021-12-28 2023-07-10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6249A (ja) * 2004-10-04 2006-04-20 Nikon Corp ブレ補正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1183203A (zh) * 2006-09-29 2008-05-21 富士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单元、图像抖动校正装置、摄影装置及便携设备
CN101256333A (zh) * 2007-03-02 2008-09-0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1785296A (zh) * 2007-08-24 2010-07-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稳定器
CN102016708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2016709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JP2011203476A (ja) * 2010-03-25 2011-10-13 Nidec Sankyo Corp 撮影用光学装置
CN104280977A (zh) * 2013-07-04 2015-01-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镜筒、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JP2015082072A (ja) * 2013-10-24 2015-04-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5215546A (ja) * 2014-05-13 2015-12-03 厦▲門▼新▲鴻▼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Xinhong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6707454A (zh) * 2015-11-13 2017-05-2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设备和包括该镜头驱动设备的相机模块
JP2017097298A (ja) * 2015-11-27 2017-06-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この像振れ補正装置を適用した撮像装置
CN108073011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156367A (zh) * 2016-12-06 2018-06-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08333791A (zh) * 2018-04-28 2018-07-27 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防抖结构
CN108693678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0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9020464A (ja) * 2017-07-12 2019-02-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0073286A (zh) * 2016-12-08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光圈的相机模块以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210514888U (zh) * 2019-08-09 2020-05-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08361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346283A (zh) * 2019-08-09 2021-02-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79289B2 (en) * 2008-10-14 2012-10-02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 correcting function
JP2014160195A (ja) 2013-02-20 2014-09-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US10802376B2 (en) 2016-05-31 2020-10-13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JP2019008228A (ja) 2017-06-28 2019-01-1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6999435B2 (ja) 2018-01-29 2022-01-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06249A (ja) * 2004-10-04 2006-04-20 Nikon Corp ブレ補正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1183203A (zh) * 2006-09-29 2008-05-21 富士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单元、图像抖动校正装置、摄影装置及便携设备
CN101256333A (zh) * 2007-03-02 2008-09-03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1785296A (zh) * 2007-08-24 2010-07-21 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 光学装置稳定器
CN102016708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2016709A (zh) * 2008-04-30 2011-04-1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JP2011203476A (ja) * 2010-03-25 2011-10-13 Nidec Sankyo Corp 撮影用光学装置
CN104280977A (zh) * 2013-07-04 2015-01-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镜筒、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JP2015082072A (ja) * 2013-10-24 2015-04-2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5215546A (ja) * 2014-05-13 2015-12-03 厦▲門▼新▲鴻▼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Xinhongzhou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6707454A (zh) * 2015-11-13 2017-05-24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镜头驱动设备和包括该镜头驱动设备的相机模块
JP2017097298A (ja) * 2015-11-27 2017-06-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像振れ補正装置及びこの像振れ補正装置を適用した撮像装置
CN108073011A (zh) * 2016-11-10 2018-05-2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156367A (zh) * 2016-12-06 2018-06-1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10073286A (zh) * 2016-12-08 2019-07-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光圈的相机模块以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电子装置
CN108693678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693680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9020464A (ja) * 2017-07-12 2019-02-07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08333791A (zh) * 2018-04-28 2018-07-27 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防抖结构
CN11208361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210514888U (zh) * 2019-08-09 2020-05-1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346283A (zh) * 2019-08-09 2021-02-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6280A (zh) 2021-02-09
US20210041714A1 (en) 2021-02-11
US11409124B2 (en) 2022-08-09
JP2021028659A (ja) 2021-02-25
CN210514888U (zh) 2020-05-12
JP7320403B2 (ja) 2023-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6280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346283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073012B (zh) 光学单元
CN11185683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6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26793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3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4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43376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327559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748623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7303699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396589B (zh)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CN112882312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3050342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882313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9020465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の回転体基準角度位置調整方法および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5704983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5390340A (zh)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CN115707182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6916121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6916136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6916137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5145086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