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6589B -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 Google Patents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6589B
CN115396589B CN202210577721.3A CN202210577721A CN115396589B CN 115396589 B CN115396589 B CN 115396589B CN 202210577721 A CN202210577721 A CN 202210577721A CN 115396589 B CN115396589 B CN 1153965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ding
wiring member
circuit substrate
movable body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77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96589A (zh
Inventor
佐斋一宏
江川智浩
大野真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3965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65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965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65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7Bendability or stretchability details
    • H05K1/028Bending or folding regions of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1Optical component, e.g.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227Other objects, e.g. metallic pieces
    • H05K2201/1034Edge terminals, i.e. separate pieces of metal attached to the edge of the PCB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配线部件具备:第一电路基板;第二电路基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分体的第二电路基板,且具有环状地局部包围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周围的周围部分;第一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周围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周围部分。所述周围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中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部分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环状。

Description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背景技术
在利用照相机拍摄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时,有时因手抖动而拍摄到的图像模糊。用于防止这种图像模糊的能够进行鲜明拍摄的手抖动校正装置正在实用化。手抖动校正装置在照相机产生抖动的情况下,根据抖动来校正照相机模块的位置和姿势,由此能够消除图像的模糊。
手抖动校正装置的摄像信号经由柔性电路基板(FPC)被输出到外部。由于柔性电路基板根据摄像元件的动作而可动,因此若柔性电路基板的阻力大,则有时会对操作带来障碍。因此,研究了适当地调整柔性电路基板的阻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折叠电路基板结构中,可动托架板相对于固定托架板进行多轴摆动,因此能够降低电力消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116656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折叠电路基板结构的构成复杂,有时无法容易地制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的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以及智能手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示例性的配线部件具备:第一电路基板;第二电路基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分体的第二电路基板,且具有环状地局部包围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周围的周围部分;第一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周围部分;以及第二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周围部分。所述周围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中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部分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环状。
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的示例性的晃动校正单元对至少具有摄像元件的光学模块的晃动进行校正。晃动校正单元具备:可动体;固定体,其将所述可动体支撑为能够移动;以及与所述可动体连接的如上所述的配线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的示例性的智能手机具备光学单元,该光学单元包括如上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和所述光学模块。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方案,可以容易地制造配线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智能手机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4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4C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展开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6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展开图。
图7A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7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展开图。
图8A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C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8D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展开图。
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中的可动体和固定体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11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中的固定体和支撑机构的示意立体图。
图11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中的固定体和支撑机构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图12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2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中:
100—配线部件;200—光学单元;210—可动体;212—光学元件;214—保持件;220—固定体;230—支撑机构;240—摆动机构;270—电路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电路基板、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另外,在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说明。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为了容易理解发明,有时记载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这里应当注意的是,X轴、Y轴和Z轴不限制光学单元在使用时的方向。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有时将Z轴方向记载为第一方向,将Y轴方向记载为第二方向,将X轴方向记载为第三方向,但应当注意的是,X轴、Y轴及Z轴的方向与第一方向~第三方向的关系并不限定于此。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适合用作智能手机的光学部件。
首先,参照图1说明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的智能手机300。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的智能手机300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智能手机300具备光学单元200。作为一例,光学单元200搭载于智能手机300。在智能手机300中,光L从外部经由光学单元200入射,基于入射到光学单元200的光来拍摄被摄体像。光学单元200用于校正智能手机300抖动时的拍摄图像的抖动。另外,光学单元200也可以具备摄像元件,光学单元200也可以具备向摄像元件传递光的光学部件。智能手机300通过具备光学单元200,能够校正智能手机300中的抖动。
光学单元200优选制作成小型。由此,能够实现智能手机300自身的小型化,或者能够不使智能手机300大型化而在智能手机300内搭载其他部件。
另外,光学单元200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智能手机300,可以用于照相机和录像机等没有特别限定的各种装置。例如,光学单元200也可以搭载在例如带照相机的移动电话机、行驶记录仪等拍摄设备、或者在头盔、自行车、无线电控制直升机等移动体上搭载的动作照相机及可穿戴照相机上。
接着,参照图1~图2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图2A和图2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的示意性立体图。在图2B中,省略了收纳壳体290。
如图2A和图2B所示,光学单元200具备可动体210、固定体220、电路基板270和收纳壳体290。可动体210具有至少具有摄像元件的光学元件10和保持件214。可动体210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固定体220可动。在此,固定体220被收纳壳体290覆盖。光学元件10具有配线部件100。配线部件100及电路基板270的一部分从固定体220及收纳壳体290的内部向外部延伸。配线部件100相对于固定体220及收纳壳体290向-X方向延伸。电路基板270相对于固定体220及收纳壳体290向-Y方向延伸。
光学元件10具有光轴Pa。光轴Pa从光学元件10的+Z方向侧的面的中心向Z方向延伸。沿着光轴Pa的光入射到光学元件10。在光学元件10的+Z方向侧的表面配置光学元件10的光入射面。光轴Pa相对于光入射面向法线方向延伸。光轴Pa在光轴方向Dp上延伸。光轴方向Dp平行于光学元件10的光入射面的法线。
与光轴方向Dp正交的方向是与光轴Pa交叉且与光轴Pa垂直的方向。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与光轴Pa正交的方向记载为“径向”。径向外侧示出径向中的远离光轴Pa的方向。在图2A中,R示出径向的一例。另外,有时将以光轴Pa为中心旋转的方向记载为“圆周方向”。在图2A中,S示出圆周方向。
当将可动体210插入固定体220并将可动体210安装于固定体220时,光学元件10的光轴Pa平行于Z轴方向。当可动体210从该状态相对于固定体220移动时,光学元件10的光轴Pa摆动,因此光轴Pa不再处于与Z轴方向平行的状态。
以下,以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不移动,保持光轴Pa相对于Z轴方向平行的状态为前提进行说明。即,在以光轴Pa为基准说明可动体210、固定体220等的形状、位置关系、动作等的记载中,只要对光轴Pa的倾斜没有特别记载,则以光轴Pa为与Z轴方向平行的状态为前提。
可动体210至少能够以沿第一方向(例如Z方向)延伸的第一旋转轴为中心旋转。可动体210收纳在固定体220中。另外,在将可动体210收纳于固定体220的情况下,可动体210的整体也可以不位于固定体220的内部,可动体210的一部分也可以从固定体220露出或突出。
固定体220位于可动体210的周围。可动体210插入固定体220并保持在固定体220上。配线部件100可以安装在固定体220的外表面上。配线部件100和电路基板270例如包括柔性电路基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典型的是,电路基板270传送用于使可动体210摆动的信号。配线部件100传输在光学元件10中得到的信号。
可动体210具有光学元件10和保持件214。光学元件10被收纳在保持件214中。保持件214保持光学元件10。
配线部件100以远离固定体220的方式包围固定体220的周围。因此,配线部件100以远离固定体220的方式位于固定体220的径向外侧。由此,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与固定体220接触。
接着,参照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
如图3所示,光学单元200具备可动体210、固定体220、支撑机构230、摆动机构240、电路基板270和收纳壳体290。
可动体210具有光学元件10和保持件214。光学元件10被收纳在保持件214中。保持件214保持光学元件10。
光学元件10具有至少具有摄像元件的光学模块10M。这样的光学模块10M也被称为照相机模块。光学模块10M具有透镜单元10L和配线部件100。
支撑机构230将可动体210支撑于固定体220。摆动机构240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光学单元200具备晃动校正单元200A。晃动校正单元200A具备保持件214、固定体220、支撑机构230、摆动机构240、电路基板270以及收纳壳体290。晃动校正单元200A可以包括光学元件10,也可以不包括光学元件10。配线部件100可以搭载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照相机模块。
<可动体210>
在此,可动体210为薄型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当沿Z轴观察时,可动体210具有旋转对称结构。可动体210的沿X轴方向的长度与可动体210的沿Y轴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另外,可动体210的沿Z轴方向的长度比可动体210的沿X轴方向或Y轴方向的长度小。
可动体210具有光学元件10和保持件214。光学元件10为在一部分具有突起部分的大致长方体形状。保持件214收纳光学元件10。保持件214为一侧的面的一部分开口的大致中空的长方体形状。
保持件214具有底部214a和侧部214b。侧部214b从底部214a的外缘向+Z方向突出。底部214a与固定体220对置。
在此,光学元件10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与保持件214的底部214a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因此,光学元件10由保持件214的底部214a支撑。保持件214在从Z方向观察时相对于光轴Pa具有对称结构。
光学元件10具有光学模块10M。光学模块10M包括透镜单元10L和配线部件100。在透镜单元10L内内置有摄像元件。配线部件100具有多条配线。多条配线彼此绝缘。配线部件100传送在摄像元件中生成的信号。另外,配线部件100传送驱动摄像元件的信号。配线部件100的一部分配置在透镜单元10L与保持件214之间。
这样,光学元件10具有光学模块10M。光学模块10M包括透镜单元10L和与透镜单元10L内的摄像元件电连接的配线部件100。配线部件100面向保持件214的底部214a的上表面。
配线部件100包括第一电路基板110、第二电路基板120、第一连接部分140a、第二连接部分140b和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第一电路基板110和第二电路基板120电连接。外部端子连接到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通过配线部件100,能够将在光学元件10中取得的摄像信号输出到外部端子。
第一电路基板110是在XY平面上扩展的薄板形状。透镜单元10L配置在第一电路基板110的+Z方向侧。第一电路板110被夹在透镜单元10L和保持件214之间。
第一连接部分140a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X方向侧。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分别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10和第二电路基板120。
第二电路基板120将第一连接部分140a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与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连接。第二电路基板120围绕第一电路基板110。第二电路基板120以线状包围第一电路基板110的周围。第二电路基板120分支并围绕第一电路基板110。
第二电路基板120包括以环状局部包围第一电路基板110的周围的周围部分120s。周围部分120s具有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分支。第一配线部分120a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第二配线部分120b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
外部端子连接到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通过外部端子,能够输入输出来自摄像元件的信号以及通向摄像元件的电力。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位于第一电路基板110的-X方向侧。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与周围部分120s连接。
<固定体220>
固定体220具有开口部220h。可动体210载置于固定体220的内侧。典型地,可动体210从固定体220的外侧安装于固定体220的内侧。
固定体220具有底部221和侧部222。底部221在XY平面上扩展。底部221为薄板形状。侧部222从底部221向+Z方向突出。
侧部222具有第一侧部222a、第二侧部222b和第三侧部222c。当可动体210安装于固定体220时,第一侧部222a、第二侧部222b及第三侧部222c位于可动体210的周围。第二侧部222b与第一侧部222a连接,第三侧部222c与第二侧部222b连接。
第一侧部222a相对于可动体210位于+Y方向。在第一侧部222a设置有贯穿孔。第二侧部222b相对于可动体210位于-X方向上。在第二侧部222b设置有贯穿孔。第三侧部222c相对于可动体210位于-Y方向上。在第三侧部222c设置有贯穿孔。
这样,通过第一侧部222a、第二侧部222b及第三侧部222c,在将可动体210安装于固定体220的情况下,可动体210的三方被包围。另一方面,在可动体210的+X方向侧未设置侧部。但是,也可以在可动体210的+X方向侧设置侧部。
<支撑机构230>
支撑机构230支撑可动体210。支撑机构230配置在固定体220上。典型地,支撑机构230配置在固定体220的底部221上。在此,支撑机构230在同一圆周上支撑可动体210。
例如,支撑机构230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于固定体220。或者,支撑机构230也可以与固定体220一体地树脂成型。即,支撑机构230和固定体220也可以是单一的部件。当支撑机构230配置在固定体220上时,支撑机构230从固定体220向可动体210突出。因此,即使在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可动体210与固定体220碰撞。
<摆动机构240>
摆动机构240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通过摆动机构240,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此时,可动体210的旋转中心位于光轴Pa上。
摆动机构240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通过摆动机构240,能够以旋转中心为基准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
在具备光学元件10的光学设备中,如果在拍摄时光学设备倾斜,则光学元件10倾斜,拍摄图像紊乱。为了避免拍摄图像的紊乱,光学单元200基于由陀螺仪等检测单元检测出的加速度、角速度以及抖动量等来校正光学元件10的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学单元200通过使可动体210在以X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偏转方向)、以Y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俯仰方向)以及以Z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滚动方向)上摆动(旋转),来校正光学元件10的倾斜。
例如,如下那样地进行可动体210的俯仰、偏转以及滚动的校正。当在光学单元200中产生俯仰方向、偏转方向以及滚动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的抖动时,通过未图示的磁传感器(霍尔元件)检测抖动,基于该结果驱动摆动机构240而使可动体210摆动。另外,也可以使用抖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等来检测光学单元200的抖动。基于抖动的检测结果向摆动机构240提供电流来校正该抖动。
另外,摆动机构240以外的摆动机构也可以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X轴方向是与光学元件10的光轴Pa延伸的光轴方向Dp正交的方向,成为偏转方向的旋转的轴。Y轴方向是与光学元件10的光轴Pa延伸的光轴方向Dp正交的方向,成为俯仰方向的旋转的轴。Z轴方向与光轴方向Dp平行,成为滚动方向的旋转的轴。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具备可动体210、固定体220、支撑机构230和摆动机构240。可动体210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固定体220可动。支撑机构230支撑可动体210。摆动机构240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可动体210具有光学元件10和保持件214。光学元件10具有光轴Pa。保持件214保持光学元件10。
保持件214具有底部214a和侧部214b。支撑机构230支撑保持件214的底部214a。
摆动机构240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摆动机构240包括第一摆动机构242、第二摆动机构244和第三摆动机构246。第一摆动机构242、第二摆动机构244及第三摆动机构246分别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绕不同的轴摆动。
第一摆动机构242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通过第一摆动机构242,可动体210在可动体210的旋转中心被固定在XZ平面内的状态下绕X轴摆动。在此,X轴方向是偏转方向的旋转的轴。第一摆动机构242相对于可动体210位于+Y方向侧。
第一摆动机构242包括磁铁242a和线圈242b。磁铁242a被磁化成朝向径向外侧的面的磁极以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磁化分极线为界而不同。磁铁242a的沿Z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具有一种极性,另一侧的端部具有另一种极性。
磁铁242a配置于保持件214的侧部214b的+Y方向侧。线圈242b配置在电路基板270上。线圈242b位于贯通固定体220的第一侧部222a的贯穿孔中。
通过控制流过线圈242b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能够变更由线圈242b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因此,通过由线圈242b产生的磁场与磁铁242a的相互作用,第一摆动机构242使可动体210绕X轴摆动。
第二摆动机构244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通过第二摆动机构244,可动体210在可动体210的旋转中心被固定在YZ平面内的状态下绕Y轴摆动。这里,Y轴方向是俯仰方向的旋转的轴。第二摆动机构244相对于可动体210位于-X方向侧。
第二摆动机构244包括磁铁244a和线圈244b。磁铁244a被磁化成朝向径向外侧的面的磁极以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磁化分极线为界而不同。磁铁244a的沿Z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具有一种极性,另一侧的端部具有另一种极性。
磁铁244a配置在保持件214的侧部214b的-X方向侧。线圈244b配置在电路基板270上。线圈244b位于贯通固定体220的第二侧部222b的贯穿孔中。
通过控制流过线圈244b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能够变更由线圈244b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因此,通过由线圈244b产生的磁场与磁铁244a的相互作用,第二摆动机构244使可动体210绕Y轴摆动。
第三摆动机构246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详细地说,通过第三摆动机构246,可动体210在可动体210的旋转中心被固定在XZ平面内的状态下绕Z轴摆动。在此,Z轴方向与光轴Pa平行,成为滚动方向的旋转的轴。第三摆动机构246相对于可动体210位于-Y方向侧。
第三摆动机构246包括磁铁246a和线圈246b。磁铁246a被磁化成朝向径向外侧的面的磁极以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磁化分极线为界而不同。磁铁246a的沿X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具有一种极性,另一侧的端部具有另一种极性。
磁铁246a配置在保持件214的侧部214b的-Y方向侧。线圈246b配置在电路基板270上。线圈246b位于贯通固定体220的第三侧部222c的贯穿孔中。
通过控制流过线圈246b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能够变更由线圈246b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因此,通过由线圈246b产生的磁场与磁铁246a的相互作用,第三摆动机构246使可动体210绕Z轴摆动。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磁铁242a、磁铁244a及磁铁246a总称并记载为磁铁240a。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线圈242b、线圈244b以及线圈246b总称并记载为线圈240b。
摆动机构240具有设置于可动体210的磁铁240a和设置于固定体220的线圈240b。这里,磁铁240a配置在可动体210上,线圈240b配置在固定体220上。但是,也可以将磁铁240a配置在固定体220上,将线圈240b配置在可动体210上。这样,磁铁240a和线圈240b的一方可以配置在可动体210和固定体220的一方,磁铁240a和线圈240b的另一方可以配置在可动体210和固定体220的另一方。通过控制流过线圈240b的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能够变更由线圈240b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和大小。因此,通过由线圈240b产生的磁场与磁铁240a的相互作用,摆动机构240能够使可动体210摆动。
光学单元200还包括磁性体242c、磁性体244c和磁性体246c。磁性体242c、磁性体244c及磁性体246c配置在电路基板270上。磁性体242c与电路基板270中的线圈242b对置地配置。磁性体244c与电路基板270中的线圈244b对置地配置。磁性体246c与电路基板270中的线圈246b对置地配置。磁性体242c、磁性体244c以及磁性体246c也可以是硬磁性体。
光学单元200还具备磁铁248a和磁性体248c。磁铁248a配置在保持件214的侧部214b的+X方向侧。磁性体248c配置在固定体220的+X方向侧。磁铁248a和磁性体248c彼此对置。磁性体248c也可以是硬磁性体。
晃动校正单元200A校正至少具有摄像元件的光学模块10M的晃动。晃动校正单元200A具备可动体210、将可动体210支撑为能够移动的固定体220、以及与可动体210连接的如上所述的配线部件100。配线部件100可用于晃动校正单元200A。
配线部件100以远离固定体220的方式位于固定体220的径向外侧。因此,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接触。
固定体220具有底部221和侧部222。固定体220的侧部222中的与第一连接部分140a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对应的部分开口。因此,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接触。
晃动校正单元200A还具备收纳配线部件100的收纳壳体290。通过收纳壳体290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露出。另外,通过将配线部件100收纳于收纳壳体290,能够容易地安装于智能手机等。
晃动校正单元200A还具备能够使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的摆动机构240。通过摆动机构240能够使可动体210摆动。
摆动机构240包括:使可动体210以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的第一摆动机构242、和使可动体210以第二方向为轴中心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的第二摆动机构244。通过第一摆动机构242及第二摆动机构244,能够使配线部件100在两个轴上摆动。
摆动机构240还包括使可动体210以第一方向(Z方向)为轴中心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的第三摆动机构246。由此,能够使配线部件100在三个轴上摆动。
接着,参照图1~图4C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4A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分解立体图。图4C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展开图。
如图4A至图4C所示,第二电路基板120和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由一个电路基板构成。另外,第一配线部分120a及第二配线部分120b从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分支。
例如,第一配线部分120a具有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和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及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
同样地,第二配线部分120b具有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和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及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
第一连接部分140a与周围部分120s连接。第一连接部分140a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连接。
第二连接部分140b与周围部分120s连接。第二连接部分140b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连接。
配线部件100具备:第一电路基板110;第二电路基板120,其是与第一电路基板110分体的第二电路基板120,且具有以环状局部包围第一电路基板110的周围的周围部分120s;第一连接部分140a,其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10和周围部分120s;以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其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20和周围部分120s。周围部分120s以及第一电路基板110中与第一连接部分140a连接的部分和与第二连接部分140b连接的部分之间的部分为环状。因此,能够简化配线部件100的制造。
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可以是与第二电路基板120一体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电路基板12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由此,能够简化配线部件100的制造。
配线部件100还具备与第二电路基板120连接的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通过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包括第三电路基板180a。第二电路基板120和第三电路基板180a是单一部件。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周围部分120s是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状部被弯折的形状。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位于线状部的中央。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简化配线部件100的制造。
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第二电路基板120的内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配线部件100紧凑。
第一电路基板110具有第一侧部110a、与第一侧部110a连接的第二侧部110b、与第二侧部110b连接的第三侧部110c、以及与第三侧部110c和第一侧部110a连接的第四侧部110d。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连接到第一电路基板110的第一侧部110a。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配线部件100紧凑。
配线部件100相对于沿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的第三方向轴具有轴对称结构。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弹性阻力(旋转阻力)相对于以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偏差。
从第一方向(Z方向)观察时,第三方向轴通过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配线部件的旋转阻力相对于以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偏差。
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对于周围部分120s位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相对于以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偏差。
另外,在图2A~图4C所示的配线部件100中,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互分开,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可以部分地连结。
接着,参照图1~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部分地连结。第一电路基板110与被连结的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连接。
另外,在图2A~图5所示的配线部件100中,第一连接部分140a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横向配置,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接着,参照图1~图6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6A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展开图。
如图6A及图6B所示,第一连接部分140a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也可以纵向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的厚度方向沿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
接着,参照图1~图7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7A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7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展开图。
如图7A所示,第一连接部分140a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对于周围部分120s在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的位置连接。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相对于以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偏差。
接着,参照图8A~图8D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8A和图8B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8C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图8D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展开图。
如图8A~图8D所示,配线部件100具有第一电路基板110、第二电路基板120、第一连接部分140a、第二连接部分140b以及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第一电路基板110是大致矩形形状的薄板。第二电路基板120围绕第一电路基板110的周围。第一连接部分140a及第二连接部分140b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10和第二电路基板120。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连接第二电路基板120和外部端子。
第二电路基板120具有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第一配线部分120a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第二配线部分120b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
第一配线部分120a具有第一基准部分121、第一连结部分122、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以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第一基准部分121、第一连结部分122、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X方向侧。
第一基准部分121从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延伸。
第一连结部分122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延伸。例如,第一连结部分122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对置并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平行地延伸。但是,第一连结部分122也可以不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对置,第一基准部分121及第一连结部分122也可以不并列配置。
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向第一方向(Z方向)弯折。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分别与第一基准部分121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及第一连结部分122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连接。
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从第一连结部分122向与第一方向(Z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详细地说,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从第一连结部分122向+Y方向延伸。
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向与第一方向(Z方向)及第二方向(Y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从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向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第三电路基板180a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向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沿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
同样地,第二配线部分120b具有第二基准部分131、第二连结部分132、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以及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
第二基准部分131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分开,从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平行地延伸。第二连结部分132与第一连结部分122分开,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延伸。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与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分开,分别与第二基准部分131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及第二连结部分132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连接。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从第二连结部分132向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详细地说,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从第二连结部分132向-Y方向延伸。
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向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
第一连接部分140a包括第一引出部分141和第二引出部分142。第一引出部分141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10和第二引出部分142。第一引出部分141从-Z方向朝+Z方向延伸。第二引出部分142连接第一引出部分141和周围部分120s。第二引出部分142从-X方向朝+X方向延伸。另外,第二连接部分140b与第一连接部分140a同样地包括第一引出部分141和第二引出部分142。
另外,配线部件100的第一电路基板110、第二电路基板120、第一连接部分140a、第二连接部分140b以及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中的任一个也可以通过将一个电路基板折弯而构成。此外,配线部件100的第二电路基板120、第一连接部分140a、第二连接部分140b以及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可以由单个电路基板构成。
如上所述,配线部件100搭载于带抖动校正功能的照相机模块。配线部件100具备:从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延伸的第一基准部分121;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延伸的第一连结部分122;分别与第一基准部分121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及第一连结部分122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连接的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以及从第一连结部分122向与第一方向(Z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能够降低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
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优选具有弯曲结构。由此,能够降低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
配线部件100还具有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向与第一方向(Z方向)及第二方向(Y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的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和从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向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由此,能够降低相对于以第一方向(Z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旋转阻力。
配线部件100还具备:与第一连结部分122分开地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延伸的第二连结部分132、和从第二连结部分132向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从第一连结部分122向第二方向的一侧(+Y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从第二连结部分132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Y方向)延伸。由于配线部件100朝向第二方向(Y方向)的两侧延伸,因此能够抑制相对于以与第一方向(Z方向)及第二方向(Y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旋转阻力的偏差。
配线部件100还具备:与第一连结部分122分开地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延伸的第二连结部分132、从第二连结部分132向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以及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向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的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从第一连结部分122向第二方向的一侧(+Y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从第二连结部分132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Y方向)延伸。
由此,能够以比较小的尺寸使配线部件100比较长。另外,能够相对于以第一方向(Z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降低旋转阻力。
从第一方向观察时,配线部件100相对于在第三方向(X方向)上延伸的轴具有轴对称结构。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相对于以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偏差。
配线部件100还具备:第二基准部分131,其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分开地从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平行地延伸;以及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其与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分开地分别与第二基准部分131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及第二连结部分132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连接。能够抑制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相对于以第三方向(X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的偏差。
配线部件100还具备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向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的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能够将配线部件100与外部端子连接。
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和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位于第三方向的一侧(-X方向)。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位于第三方向的一侧(-X方向)。能够降低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
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和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X方向)。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和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方向)。这样,通过将第二电路基板120纵向配置,能够紧凑地配置配线部件100。
第一连接部分140a具有从第一方向的一侧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延伸的第一基准部分121、和与第一基准部分121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连接的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第二连接部分140b还具有: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分开地从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平行地延伸的第二基准部分131;以及与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分开地与第二基准部分131的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的端部连接的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
周围部分120s还具有:与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连接并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延伸的第一连结部分122;从第一连结部分122向与第一方向(Z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Y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向与第一方向(Z方向)及第二方向(Y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的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与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连接并与第一连结部分122分开地从第一方向的另一侧(-Z方向)向第一方向的一侧(+Z方向)与第一连结部分122平行地延伸的第二连结部分132;从第二连结部分132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延伸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从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向第三方向(X方向)延伸的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以及从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和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向第二方向(Y方向)延伸的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由此,能够以比较小的尺寸使配线部件100比较长。另外,能够相对于以第一方向为轴中心的旋转降低旋转阻力。
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和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具有弯曲结构。由此,能够降低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
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和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三方向(X方向)。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和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的厚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Y方向)。能够紧凑地配置配线部件。
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和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位于第三方向的一侧。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位于第三方向的一侧。由此,能够降低配线部件100的旋转阻力。
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和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位于第三方向的另一侧(+X方向)。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位于第三方向的一侧。能够容易地将配线部件100与外部端子连接。
另外,在图8A~图8D所示的配线部件100中,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相互分开,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可以部分地连结。
接着,参照图1~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9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可以部分地连结。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电路基板110与被连结的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连接。
接着,参照图1~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中的可动体210和固定体220的示意性分解图。另外,在图10中,出于避免附图过于复杂的目的,省略示出可动体210的配线部件100。
如图10所示,具有可动体210、光学元件10和保持件214。保持件214具有底部214a、侧部214b和凸部214p。底部214a在XY平面上扩展。底部214a为大致长方体形状。侧部214b从底部214a的外缘向+Z方向突出。凸部214p从保持件214的底部214a向光轴Pa延伸的光轴方向Dp突出。凸部214p为半球状。凸部214p位于保持件214的底部214a的下表面的中央。
可动体210收纳在固定体220中。在固定体220上配置有支撑机构230。支撑机构230支撑可动体210。支撑机构230与保持件214的凸部214p接触而支撑可动体210。
固定体220具有底部221、侧部222、相对于底部221在光轴方向Dp上凹陷的凹部224。在固定体220上配置有支撑机构230。支撑机构230配置在固定体220的凹部224中。凹部224与保持件214的凸部214p相对。
凹部224包括第一凹部224a、第二凹部224b和第三凹部224c。第一凹部224a、第二凹部224b及第三凹部224c等间隔地配置在以光轴Pa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第一凹部224a、第二凹部224b及第三凹部224c总称并记载为凹部224。
支撑机构230支撑可动体210。支撑机构230配置在固定体220上。支撑机构230位于固定体220的凹部224与保持件214的凸部214p之间。
支撑机构230从固定体220的底部221向保持件214的凸部214p突出。即使在可动体210相对于固定体220摆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可动体210与固定体220碰撞。
支撑机构230具有多个支撑部230s。多个支撑部230s分别为相同的形状。这里,支撑机构230包括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和第三支撑部236。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及第三支撑部236总称并记载为支撑部230s。
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和第三支撑部236分别配置在第一凹部224a、第二凹部224b和第三凹部224c中。因此,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及第三支撑部236等间隔地配置在以光轴Pa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因此,能够稳定地将可动体210支撑于固定体220。
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和第三支撑部236具有球形或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及第三支撑部236的球面形状的部分与保持件214的凸部214p接触,由此能够使可动体210相对于支撑机构230滑动。
保持件214的底部214a具有在光轴方向Dp上突起的凸部214p。支撑机构230具有相对于光轴Pa配置在同一圆周上的多个支撑部230s。多个支撑部230s相对于保持件214的凸部214p位于径向外侧。通过配置在同一圆周上的支撑部230s,能够充分地支撑光学元件10。
支撑部230s具有球面或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因此,能够通过支撑部230s使可动体210滑动。
接着,参照图1~图11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图11A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中的固定体220和支撑机构230的示意立体图。图11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中的固定体220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1A所示,在固定体220上配置有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及第三支撑部236。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以及第三支撑部236位于以光轴Pa为中心的同一圆周上。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4和第三支撑部236分别为球状。
如图11B所示,在固定体220的底部221设有凹部224。凹部224与支撑机构230对应地设置。详细地说,凹部224包括与第一支撑部232对应的第一凹部224a、与第二支撑部234对应的第二凹部224b、与第三支撑部236对应的第三凹部224c。
另外,在参照图2~图11B的上述说明中,固定体220从Z方向观察时为大致正方形状,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固定体220也可以是从Z方向观察时向一个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
另外,在参照图2~图11B的上述说明中,配线部件100包围可动体210,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配线部件100也可以不包围可动体210。
接着,参照图12A和图12B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图12A和图12B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在图12B中,出于避免附图过于复杂的目的,省略了覆盖固定体220的收纳壳体290。
如图12A及图12B所示,光学单元200具备可动体210、固定体220、支撑机构230、摆动机构240及电路基板270。在此,固定体220沿X轴方向延伸。收纳壳体290相对于固定体220位于+Z方向侧。收纳壳体290覆盖固定体220的开口部。电路基板270或配线部件100例如包括柔性电路基板。
配线部件100沿X方向延伸。配线部件100相对于固定体220及收纳壳体290沿+X方向延伸。
电路基板270沿X方向延伸。电路基板270相对于固定体220及收纳壳体290向-X方向延伸。在电路基板270上安装有线圈242b、244b以及246b。
固定体220将配线部件100与可动体210一起收纳。配线部件100被分离为两个。配线部件100具有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可以由单一的电路基板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电路基板构成。
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具有对称结构。从X方向观察时,第一配线部分120a及第二配线部分120b对称。
接着,参照图1~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13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这里,省略了配线部件100的第一电路基板110。
如图13所示,在配线部件100中,第二电路基板120具有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第一配线部分120a位于+Y方向侧。第二配线部分120b位于-Y方向侧。第一配线部分120a包括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至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第二配线部分120b包括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至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
在此,连接部分140及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位于第二电路基板120的外侧。连接部分140相对于第二电路基板120位于-X方向侧,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相对于第二电路基板120位于+X方向侧。
详细地说,连接部分140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位于第三方向的一侧(-X方向)。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相对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位于第三方向的另一侧(+X方向)。由此,能够容易地将配线部件100与外部端子连接。
接着,参照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的示意性立体图。另外,在图14中,出于避免附图过于复杂的目的,省略了覆盖固定体220的收纳壳体290。
如图14所示,光学单元200具备可动体210、固定体220、支撑机构230、摆动机构240以及电路基板270。在此,固定体220沿X轴方向延伸。收纳壳体290相对于固定体220位于+Z方向侧。收纳壳体290覆盖固定体220的开口部。电路基板270或配线部件100例如包括柔性电路基板。
配线部件100沿X方向延伸。配线部件100相对于固定体220及收纳壳体290向+X方向延伸。
电路基板270沿X方向延伸。电路基板270相对于固定体220及收纳壳体290向-X方向延伸。在电路基板270上安装有线圈242b、244b以及246b。
固定体220将配线部件100与可动体210一起收纳。配线部件100被分离为两个。配线部件100具有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可以由单一的电路基板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的电路基板构成。
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具有对称结构。从Z方向观察时,第一配线部分120a及第二配线部分120b对称。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分别具有向Y方向弯折的弯折部。配线部件100具有蛇腹结构。
另外,在图2~图14所示的配线部件100中,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及第一连结部分122的-Z方向端部连接,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与第二基准部分131及第二连结部分132的-Z方向端部连接,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
接着,参照图1~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5所示,在配线部件100中,第二电路基板120具有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第一配线部分120a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第二配线部分120b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第一配线部分120a包括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至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第二配线部分120b包括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至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
第一连接部分140a包括第一基准部分121、第一连结部分122和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第一连结部分122具有从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弯折的弯折部分122a和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平坦地连结的平坦部分122b。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及第一连结部分122的+Z方向端部连接。
第二连接部分140b包括第二基准部分131、第二连结部分132和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第二连结部分132具有从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弯折的弯折部分132a和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平坦地连结的平坦部分132b。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与第二基准部分131及第二连结部分132的+Z方向端部连接。
另外,在图15所示的配线部件100中,第二电路基板120横向配置。因此,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的厚度方向均与第一方向(Z方向)平行。同样地,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及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的厚度方向均与第一方向(Z方向)平行。
另外,在图2~图15所示的光学单元200及其各部件中,可动体210为大致薄板形状,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此。可动体210可以是大致球体形状,固定体220也可以根据可动体210的形状能够摆动地支撑可动体210。
智能手机300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能够降低智能手机300中的配线部件100的弹性阻力。
智能手机300具备光学单元200,该光学单元200包括如上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200A和光学模块10M。能够校正智能手机300中的光学模块10M的抖动。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单元200的用途的一例,在图1中图示了智能手机300,但光学单元200的用途并不限定于此。光学单元200适合用作数码照相机或摄像机。例如,光学单元200也可以用作行驶记录仪的一部分。或者,光学单元200可以搭载在用于飞行物体(例如,无人机)的摄像机上。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另外,通过适当组合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删除几个构成要素。而且,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为了便于理解,附图以各自的构成要素为主体而示意性地示出,图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厚度、长度、个数、间隔等有时根据附图制作的方便而与实际不同。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等为一例,没有特别限定,在实质上不脱离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配线部件100也可以是图16所示的结构。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6所示,配线部件100具有第一电路基板110、第一配线部分120a、第二配线部分120b、连接部分140和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第一配线部分120a具有第一基准部分121、第一连结部分122、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第一基准部分121、第一连结部分122、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X方向侧。
同样地,第二配线部分120b具有第二基准部分131、第二连结部分132、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第二方向延伸第四部分136。第二基准部分131、第二连结部分132、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及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X方向侧。
连接部分140被分离为多个。这里,连接部分140包括第一连接部分140a和第二连接部分140b。第一连接部分140a包括第一引出部分141和第二引出部分142。第一引出部分141连接第一电路基板110和第二引出部分142。第一引出部分141从-Z方向朝+Z方向延伸。第二引出部分142将第一引出部分141与第一配线部分120a及第二配线部分120b连接。与第一连接部分140a同样,第二连接部分140b包括第一引出部分141和第二引出部分142。
在此,外部端子连接部件180具有配线连接部分182和宽幅部分184。配线连接部分182与第一配线部分120a及第二配线部分120b连接。详细地说,配线连接部分182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和第二方向延伸第四部分136连接。宽幅部分184与配线连接部分182连接,相对于配线连接部分182位于与第一电路基板110相反的一侧。配线连接部分182的厚度方向与X方向平行,宽幅部分184的厚度方向与Z方向平行。
或者,配线部件100也可以是图17所示那样的结构。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配线部件100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7所示,配线部件100具有第一配线部分120a和第二配线部分120b。第一配线部分120a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第二配线部分120b相对于第一电路基板110位于-Y方向侧。第一配线部分120a包括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至第三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7。第二配线部分120b包括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至第二方向延伸第四部分136。第三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7不仅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连接,还与第二方向延伸第四部分136连接。
第一连接部分140a包括第一基准部分121、第一连结部分122和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第一连结部分122具有从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弯折的弯折部分122a和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平坦地连结的平坦部分122b。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123与第一基准部分121及第一连结部分122的+Z方向端部连接。
第二连接部分140b包括第二基准部分131、第二连结部分132和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第二连结部分132具有从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弯折的弯折部分132a和与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平坦地连结的平坦部分132b。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133与第二基准部分131及第二连结部分132的+Z方向端部连接。
另外,在图17所示的配线部件100中,第一配线部分120a及第二配线部分120b横向配置。因此,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4、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125、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6及第三方向延伸第三部分127的厚度方向均与第一方向(Z方向)平行。同样地,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4、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35及第二方向延伸第四部分136的厚度方向均与第一方向(Z方向)平行。

Claims (21)

1.一种配线部件,其具备:
第一电路基板;
第二电路基板,其是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分体的第二电路基板,且具有环状地局部包围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周围的周围部分;
第一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周围部分;
第二连接部分,其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和所述周围部分;以及
外部端子连接部件,其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连接,
所述配线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周围部分、以及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中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的部分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呈环状,
所述第一电路基板具有:
第一侧部;
第二侧部,其与所述第一侧部连接;
第三侧部,其与所述第二侧部连接;以及
第四侧部,其与所述第三侧部及所述第一侧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所述第一侧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具有:
第一基准部分,其从第一方向的一侧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延伸;以及
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一基准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部分还具有:
第二基准部分,其与所述第一基准部分分开,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向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基准部分平行地延伸;以及
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其与所述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分开,与所述第二基准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
所述周围部分还具有:
第一连结部分,其与所述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连接并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延伸;
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其从所述第一连结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延伸;
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其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延伸;
第二连结部分,其与所述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连结部分分开,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结部分平行地延伸;
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其从所述第二连结部分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延伸;
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其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向所述第三方向延伸;以及
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其从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向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路基板还具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端子连接部件包括第三电路基板,
所述第二电路基板及所述第三电路基板是单一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周围部分呈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线状部被弯折的形状,
所述外部端子连接部件位于所述线状部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路基板位于所述第二电路基板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第一弯折部分及所述第一方向第二弯折部分具有弯曲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及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平行,
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第二部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
所述外部端子连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一部分及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方向的另一侧,
所述外部端子连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第三部分位于所述第三方向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延伸的第三方向轴具有轴对称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三方向轴通过所述外部端子连接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周围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配线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相对于所述周围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
14.一种晃动校正单元,其对具有摄像元件的光学模块的晃动进行校正,
所述晃动校正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可动体;
固定体,其将所述可动体支撑为能够移动;以及
与所述可动体连接的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线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配线部件以远离所述固定体的方式位于所述固定体的径向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具有底部和侧部,
所述固定体的所述侧部中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对应的部分开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收纳壳体,该收纳壳体收纳所述配线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能够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摆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机构包括:
第一摆动部,其使所述可动体以所述第三方向为轴中心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摆动;以及
第二摆动部,其使所述可动体以所述第二方向为轴中心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摆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第三摆动部,该第三摆动部使所述可动体以所述第一方向为轴中心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摆动。
21.一种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包括:
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晃动校正单元;以及
所述光学模块。
CN202210577721.3A 2021-05-25 2022-05-25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Active CN1153965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7890A JP2022181060A (ja) 2021-05-25 2021-05-25 配線部材、揺れ補正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JP2021-087890 2021-05-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6589A CN115396589A (zh) 2022-11-25
CN115396589B true CN115396589B (zh) 2024-04-19

Family

ID=84116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7721.3A Active CN115396589B (zh) 2021-05-25 2022-05-25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85815A1 (zh)
JP (1) JP2022181060A (zh)
CN (1) CN11539658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775A (zh) * 2009-04-30 2010-11-03 Hoya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的柔性线路板安装结构
JP2016061958A (ja) * 2014-09-18 2016-04-2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0501856A (zh) * 2018-05-17 2019-11-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65677A (zh) * 2020-04-29 2020-09-15 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电路板结构
CN112543888A (zh) * 2018-08-09 2021-03-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光学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28521A (ja) * 2007-11-21 2009-06-11 Fujifilm Corp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及び撮像装置
JP5604068B2 (ja) * 2009-08-11 2014-10-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34760B2 (ja) * 2009-09-24 2014-07-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の光学ユニット
JP5955756B2 (ja) * 2012-12-11 2016-07-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光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6775A (zh) * 2009-04-30 2010-11-03 Hoya株式会社 图像抖动校正装置的柔性线路板安装结构
JP2016061958A (ja) * 2014-09-18 2016-04-2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0501856A (zh) * 2018-05-17 2019-11-26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光学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CN112543888A (zh) * 2018-08-09 2021-03-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光学单元
CN111665677A (zh) * 2020-04-29 2020-09-15 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电路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85815A1 (en) 2022-12-01
JP2022181060A (ja) 2022-12-07
CN115396589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46280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8073012B (zh) 光学单元
CN112327559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5396589B (zh)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US20220269102A1 (en) Optical unit
US20220269148A1 (en) Optical unit
CN220673787U (zh) 电路基板及光学单元
CN115396588B (zh) 电路基板、摆动修正单元以及智能手机
CN115390340A (zh) 配线部件、晃动校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JP2022181157A (ja) 回路基板、揺れ補正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WO2023013152A1 (ja) 回路基板、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220385819A1 (en) Optical unit and smartphone
CN216210372U (zh) 光学单元
CN114200735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WO2023135954A1 (ja) 光学ユニット、揺れ補正ユニットおよびスマートフォン
CN115248520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4200733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6449632A (zh) 光学单元、光学单元固定方法、晃动修正单元及智能手机
CN116068827A (zh) 光学单元及智能手机
CN115704983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6018555A (zh) 光学单元
CN116324612A (zh) 光学单元
JP2023158848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22165647A (ja) 光学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