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16685A -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16685A
CN102016685A CN2009801155312A CN200980115531A CN102016685A CN 102016685 A CN102016685 A CN 102016685A CN 2009801155312 A CN2009801155312 A CN 2009801155312A CN 200980115531 A CN200980115531 A CN 200980115531A CN 102016685 A CN102016685 A CN 1020166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combination
optical system
imaging optical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155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16685B (zh
Inventor
三原伸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181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093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183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0936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1182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3247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16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6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166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166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 G02B15/1451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 G02B15/14511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five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positive arranged +-++-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第1透镜组G1,其在变焦时是固定的,并包含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G2,其在变焦时是可动的,并具有负屈光力;第3透镜组G3,其具有正屈光力;第4透镜组G4,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最后部透镜组GR,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所述第3透镜组G3在光轴上向物体侧移动,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满足以下条件:0.95<βRw<2.5...(1-1)。

Description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模块中使用的成像光学系统(变焦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照相机在高像素化(高画质化)及小型薄型化的方面都已达到实用水平,在功能上、市场上也都取代了银盐35mm胶片照相机。因此,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之一,强烈要求在保持当前的大小及厚度的状态下实现高变焦比、广角化以及进一步的高像素化。
目前为止,作为因在光学系统薄型化方面出色而被采用的成像光学系统,例如有这样的光学系统:其在从物体侧起最初的透镜组中,使用了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如果采用这样的成像光学系统,则能够使照相机框体的纵深变得极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对于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光学系统,在最初的透镜组的反射光学元件中,使具有某种程度的视场角的光束的行进路径可靠地弯折。在此情况下,为了确保其视场角所需大小的反射面,沿着第1透镜组G1的光轴的空气换算厚度必然变厚。尤其在广角化时该部分的空气换算厚度显著增大。另一方面,上述空气换算厚度越厚,则越需要使反射面增大。因此,在这些光学系统中,在反射面的紧前方配置了负屈光力,在其紧后方配置了正屈光力来减小反射面的大小,并且空气换算厚度也变薄了一定程度。
另外,作为高倍率化的例子,存在日本特开2006-7199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209100号公报。
另外,作为可同时实现高变焦化、广角化的成像光学系统,如下结构比较适合:最物体侧的透镜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具有随着变焦而在光轴上移动的透镜组(专利文献5)。但是,该透镜结构具有如下这样的缺点:第1透镜组的直径容易大型化,并且为了确保边缘厚度,光轴方向的厚度也将增加。为了减小第1透镜组的直径,只要使广角端的入射光瞳位置变浅即可。
作为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方法,可举出在组内构成为使得第1透镜组的主点位置尽量处于像侧的方法。具体而言,在第1透镜组内,将负屈光力的透镜成分配置在物体侧,将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配置在像侧。并且,可在不产生妨碍的范围内扩大各个透镜成分的间隔,提高各个透镜成分的屈光力(专利文献6)。由此,能够实现广角化。但是,具有如下缺点:在采用了这种结构的望远透镜或变焦镜头的望远侧,虽然良好地校正了d线的球面像差,但g线和h线的球面像差明显地校正不足。
另外,至今为止,作为由于在光学系统薄型化方面出色而被采用的成像光学系统,例如有如下这样的结构:在最物体侧的透镜组(第1透镜组)中插入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但是,当保持薄度并设为高变焦比时入射光瞳变得更深。另外,如果进行广角化,则无法在整个视场角内使用于成像的光束可靠地弯折。因此,需要使入射光瞳变得更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025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6434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7199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09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3-25522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133303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光学系统中,第1透镜组G1必然拥有缩小无焦变换器(afocal converter)。并且,之后的光学系统的合成焦距变长。结果,整个光学系统成为全长很长的成像光学系统。
在这样的状态下,为了使全长及厚度等紧凑化,不得不使反射面前后的正屈光力、负屈光力都增强。结果将显著地产生二级光谱及颜色的球面像差。
这在进行高倍率化时尤其明显。另外,在专利文献3和专利文献4的光学系统中,色差及像面弯曲的校正均不充分。
基于专利文献6的思想,当要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使入射光瞳更浅时,需要进一步增强第1透镜组内的各透镜成分的屈光力。因此,望远侧的短波长的球面像差的校正不足(不充分)相当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既具有高光学规格及性能又能够良好地校正像面弯曲、纵深小且全长也很短的成像光学系统(变焦光学系统)、以及安装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色差等得到良好地校正的具有高光学规格及性能、纵深小且全长也很短的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安装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第1方面中,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第1透镜组G1,其在变焦时是固定的,并包含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G2,其具有负屈光力,且在变焦时能够移动;第3透镜组G3,其具有正屈光力;第4透镜组G4,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最后部透镜组GR,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所述第3透镜组G3在光轴上向物体侧移动,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满足以下条件:0.95<βRw<2.5…(1-1),其中,βRw是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的成像倍率,并且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第2方面中,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第1透镜组G1,该第1透镜组G1配置在最接近物体的一侧并具有正屈光力,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该第1透镜组G1具有反射光学元件和透镜成分C1p,该透镜成分C1p配置在该反射光学元件的像侧,并具有正屈光力,该透镜成分C1p是将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而构成,其接合面是非球面,并且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2-1),0.4<E/f12<2.0...(2-1),这里,E是面顶Ct1与面顶Ct2之间的沿着光轴的空气换算距离,面顶Ct1是比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反射面更接近物体侧的折射面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面的面顶,面顶Ct2是所述透镜成分C1p的接合面的面顶,f12是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G1的透镜中、比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更接近像侧的全部透镜的合成焦距,其中,在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具有出射面且该出射面具有屈光力的情况下,f12是将该出射面包含在内时的合成焦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第3方面中,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透镜组G1和变焦部GV,该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该变焦部GV由多个透镜组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组G1位于最接近物体的一侧,并且具备具有负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1和具有正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2,在所述多个透镜组中,当变焦时或对焦时,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化,所述副透镜组G12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C1p,所述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C1p是将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而构成的接合透镜,其接合面为非球面,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3-1):0.50<D11/SD1<0.95...(3-1),这里,D11是从所述副透镜组G11的最接近像侧的透镜面的面顶到所述副透镜组G12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面的面顶的沿着光轴测量的距离,SD1是从透镜组G1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面的面顶到最接近像侧的透镜面的面顶的沿着光轴测量的距离。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上述成像光学系统;电子摄像元件;以及图像处理单元,其对由所述电子摄像元件拍摄通过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出的像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工,输出使像的形状改变后的图像数据,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是变焦镜头,该变焦镜头在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满足以下条件式(1-25),0.7<y07/(fw·tanω07w)<0.96...(3-22),这里,在将所述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内(可摄像的面内)、从中心到最远点的距离(最大像高)设为y10时,y07表示为y07=0.7y10,ω07w是与广角端的所述摄像面上的到中心的距离为y07的位置上所成的像点对应的物点方向相对于光轴的角度,fw是广角端的上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
本发明可提供既具有高光学规格性能又能够良好校正像面弯曲、纵深薄且全长短的成像光学系统(变焦光学系统)和安装了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5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1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6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7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7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8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8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9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9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1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0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10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2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1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实施例1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2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2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24是示出实施例1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2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26是示出实施例1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2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4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28是示出实施例1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2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5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30是示出实施例1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3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32是示出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3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7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34是示出实施例17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3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8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36是示出实施例18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3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9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38是示出实施例19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3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0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40是示出实施例20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4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1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42是示出实施例2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4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2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44是示出实施例2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4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3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46是示出实施例2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4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4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48是示出实施例2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4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5的变焦镜头在(a)广角端、(b)中间、(c)望远端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
图50是实施例2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的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图51是示出安装了本发明的变焦光学系统的数字照相机40的外观的前方立体图。
图52是数字照相机40的后方立体图。
图53是示出数字照相机40的光学结构的剖视图。
图54是将本发明的变焦光学系统作为物镜光学系统而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即个人计算机300的盖为打开状态的前方立体图。
图55是个人计算机300的摄影光学系统303的剖视图。
图56是个人计算机300的侧视图。
图57是示出将本发明的变焦光学系统作为摄影光学系统而内置的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即移动电话的图,(a)是移动电话400的正视图,(b)是侧视图,(c)是摄影光学系统405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G1第1透镜组
G2第2透镜组
G3第3透镜组
G4第4透镜组
G5第5透镜组
L1~L13各透镜
LPF低通过滤器
CG保护玻璃
I摄像面
E观察者的眼球
40数字照相机
41摄影光学系统
42摄影用光路
43取景光学系统
44取景用光路
45快门
46闪光灯
47液晶显示监视器
48变焦镜头
49CCD
50摄像面
51处理单元
53取景用物镜光学系统
55波罗棱镜
57视场框
59目镜光学系统
66聚焦用透镜
67成像面
100物镜光学系统
102保护玻璃
162电子摄像元件芯片
166端子
300个人计算机
301键盘
302监视器
303摄影光学系统
304摄影光路
305图像
400便携电话
401麦克风部
402扬声器部
403输入拨号键
404监视器
405摄影光学系统
406天线
407摄影光路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的说明之前,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正(或正屈光力)透镜、负(或负屈光力)透镜,分别是指近轴焦距为正值、负值的透镜。
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是如下这样的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第1透镜组G1,其在变焦时是固定的,且包含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第2透镜组G2,其具有负屈光力,且在变焦时是可动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以及最后部透镜组GR,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3透镜组G3在光轴上向物体侧移动。此时,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在变焦时,彼此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在最初透镜组(第1透镜组G1)中配置有光路弯折用的反射光学元件。当采用这样的配置时,光学系统的全长变长的趋势增强。尤其在实施高倍率化、广角化、大口径比化时,该趋势尤为显著。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最后部透镜组GR满足以下条件。
0.95<βRw<2.5...(1-1)
这里,βRw是最后部透镜组GR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1-1)的下限值时,高倍率化、广角化以及大口径比化与全长的缩短难以同时实现。当超过条件式(1-1)的上限值时,佩兹伐和数(Petzval sum)为较大的负值,所以将产生显著的像面弯曲。
并且,取代上述条件式(1-1),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
1.05<βRw<2.4...(1-1’)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1),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
1.15<βRw<2.3...(1-1”)
另外,优选的是,接在第4透镜组G4之后的透镜组只有最后部透镜组GR。这样,作为整个光学系统仅由5个透镜组构成,所以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此时,最后部透镜组GR为第5透镜组G 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佩兹伐和数大多为较大的负值。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最后部透镜组GR仅由在变焦时与像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的透镜成分构成,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其中,透镜成分是指单体透镜或接合透镜)
0.30<NRn-NRp<0.90...(1-2)
其中,NRp、NRn分别是形成最后部透镜组GR的正(凸)透镜、负(凹)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折射率。
条件式(1-2)是用于在不对其他像差带来不良影响的情况下改善像面弯曲的校正状态的条件。当低于条件式(1-2)的下限值时,佩兹伐和数为较大的负值,所以将产生显著的像面弯曲。当超过条件式(1-2)的上限时,接合面的重影及杂光的产生程度增大。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2),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2’)。
0.35<NRn-NRp<0.85...(1-2’)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2),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2”)。
0.40<NRn-NRp<0.80...(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如上所述,在第1透镜组G1内插入了反射光学元件。因此,在第1透镜组G1内,负屈光力的部分(透镜成分)与正屈光力的部分(透镜成分)是分离的。尤其是当为了校正轴上色差而在位于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的负屈光力的部分中采用了高色散材料时,倍率色差的校正不足。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最后部透镜组GR仅由在变焦时与像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的透镜成分构成,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
10<vRp-vRn<90...(1-3)
其中,vRp、vRn分别是形成最后部透镜组GR的正(凸)透镜、负(凹)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阿贝数。
当低于条件式(1-3)的下限值时,容易导致倍率色差的校正不足难以消除。另一方面,当超过条件式(1-3)的上限值时,容易导致倍率色差的校正过度。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3),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3’)。
15<vRp-vRn<85...(1-3’)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3),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3”)。
20<vRp-vRn<80...(1-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同时满足条件式(1-2)、(1-3),则更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最后部透镜组GR由接合了正(凸)透镜与负(凹)透镜的透镜成分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最后部透镜组GR优选满足以下条件。
1/RGRF>1/RGRR...(1-4)
一0.5<(RGRF+RGRR)/(RGRF-RGRR)<6.5...(1-5)
这里,RGRF和RGRR分别是最后部透镜组GR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和最接近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当低于条件式(1-5)的下限时,在广角端容易产生强烈的桶形的畸变像差。另一方面,当超过条件式(1-5)的上限时,在成像光学系统中死区空间(dead space)变多,不利于小型化。
另外,条件式(1-4)表示满足条件式(1-1)、且接合透镜成分的形状为凸透镜形状的情况。另外,在满足条件式(1-2)的情况下,优选该接合透镜成分的形状满足上述条件式(1-5)。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5),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5’)。
0.5<(RGRF+RGRR)/(RGRF-RGRR)<5.5...(1-5’)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5),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5”)。
1.5<(RGRF+RGRR)/(RGRF-RGRR)<4.5...(1-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可通过使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来对更近距离的被摄体进行对焦。并且,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4透镜组G4以在望远端比在广角端时相对地靠近最后部透镜组GR的方式进行移动。另外,这样的移动是在对焦至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的状态下产生的。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即可。
-1.2≤β2w≤-0.40...(1-6)
-1.8≤β3w≤-0.40...(1-7)
其中,β2W是第2透镜组G2的成像倍率,β3W是上述第3透镜组G3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成像倍率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1-6)的下限时,由第3透镜组G3的移动实现的变焦比容易变小。另一方面,当超过条件式(1-6)的上限时,由第2透镜组G2的移动实现的变焦比容易变小。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6),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6’)。
-1.2≤β2w≤-0.50...(1-6’)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6),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6”)。
-1.2≤β2w≤-0.60...(1-6”)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7),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7’)。
-1.6≤β3w≤-0.40...(1-7’)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7),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7”)。
-1.4≤β3w≤-0.40...(1-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第4透镜组G4可由1个透镜成分构成。在此情况下,优选第3透镜组G3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是向物体侧移动。
另外,在将第3透镜组以后的透镜组作为所谓的主透镜系统的情况下,作为使全长变短的手段之一,可以将主透镜系统构成为,使得该主透镜系统的主点位置更接近物体侧。为此,可在第3透镜组G3的最接近物体的一侧配置正透镜成分,在最接近像的一侧配置负透镜成分。而且,可将第3透镜组G3的最接近像侧的面设为凹面。这样,第3透镜组G3容易在移动量上获得更大的变焦比(即使第3透镜组G3的移动量较小,也能够得到大变焦比),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第3透镜组G3的负透镜成分优选由最接近物体的一侧为正透镜、最接近像的一侧为负透镜的接合透镜C3构成。这样,在球面像差及色差的校正方面是有利的。另外,在要使光学系统的全长变短时,第3透镜组G3的负透镜成分的镜厚公差明显变得严格。这是因为,该透镜成分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面与最接近像侧的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误差灵敏度高。并且,第3透镜组G3整体越薄,公差的严格度越显著。
这样,在公差严格的透镜成分中,优选将该负透镜成分设为3个透镜要素的接合透镜。并且,作为中央透镜要素LA3的材料,采用能量硬化型(例如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然后,在接合时,精确地调整该透镜成分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面与最接近像侧的面的(厚度及偏心等的)相对位置关系。即,首先,精确地调整具有最接近物体侧的面的透镜与具有最接近像侧的面的透镜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在此之后,使中央透镜要素LA3硬化来制作透镜成分即可。另外,作为相对位置关系,例如有厚度及偏心等。
另外,为了能够良好地校正色差,关于色差校正,需要具有设计的自由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构成中央透镜要素LA3的介质满足以下条件式(1-8)即可。
vd(LA3)≤27...(1-8)
这里,vd(LA3)是对于d线的阿贝数,对于d线的阿贝数由(nd-1)/(nF-nC)来表示。
当超过条件式(1-8)的上限时,在色差校正中不再具有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8),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8’)。
vd(LA3)≤25...(1-8’)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8),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8”)。
vd(LA3)≤23.5...(1-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设中央透镜要素LA3为负(凹)透镜,而且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正交坐标系中,当设定了由θgF=α×vd+β(LA3)(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1-9)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中,包含中央透镜要素LA3的θgF。
0.2500<β(LA3)<0.6450...(1-9)
其中,θgF是该介质的部分色散比(ng-nF)/(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1-9)的上限值或低于下限值时,二级光谱的轴上及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及倍率色差的校正不充分。因此,在利用摄像获得的图像中,难以确保清晰度。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9),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9’)。
0.4700<β(LA3)<0.6350...(1-9’)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9),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9”)。
0.5700<β(LA3)<0.6250...(1-9”)
如上所述,在将第3透镜组G3的负透镜成分设为基于3个透镜的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中央透镜要素LA3(凹透镜)可采用能量硬化型树脂。另外,在接合透镜的制作中,可首先精确地调整其他2个透镜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再对中央透镜要素LA3进行密合硬化。其中,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要素也是负透镜(凹透镜)。因此,也可以是,中央的透镜要素LA3(凹透镜)不采用能量硬化型树脂,而是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要素采用能量硬化型树脂。并且,可以以如下方式来制作,即:在接合其他2个透镜要素后,以精确地调整相对位置关系的方式,对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要素进行密合硬化。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以使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要素与中央透镜要素LA3同样地满足上述条件。
另外,在具有反射光学元件的第1透镜组G1的结构中,通常是在反射光学元件的物体侧配置负屈光力的透镜成分,在其像侧配置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这里,为了在确保像光学系统的纵深很薄的同时实现高变焦比化、广角化、大口径比化,更优选采用以下任意一个结构。
A.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以及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构成。
B.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入射面为凹面且具有反射面和出射面的棱镜元件、以及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构成。
C.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入射面是凹面且具有反射面和出射面的棱镜元件、以及2个正透镜成分构成。
D.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仅由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具有入射面和反射面且出射面为凸面的反射光学元件、以及正透镜成分构成。
尤其在C.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同时实现高倍率化与广角化,并且能够使纵深变薄。另外,在D.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高倍率化。
这样,在从物体侧起依次为负屈光力的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的结构中,负屈光力的透镜成分与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的空气换算长度变长。因此,负屈光力的透镜成分中的轴上光线高度与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中的轴上光线高度的差异(差别)变大。当在此状态下实施全长缩短和纵深的薄型化时,各透镜成分的屈光力增大。其结果,无法利用负屈光力的透镜成分来校正由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产生的球面像差的色差。尤其是在变焦率高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在望远端这种趋势十分显著。
在此情况下,可采用上述A~D中的任意一个结构,同时将第1透镜组G1中的任意一个正透镜成分设为由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C1。这样,可改善望远端中的球面像差的色差。另外,如果将接合透镜C1的接合面设为非球面,则能够大致良好地校正望远端的球面像差的色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接合透镜C1中的正透镜的阿贝数大于负透镜的阿贝数,且满足以下条件式(1-10)。
7≤Δvd(C1)...(1-10)
这里,Δvd(C1)是接合透镜C1中正透镜与负透镜的阿贝数之差。
当低于条件式(1-10)的下限值时,难以良好地校正望远端的球面像差的色差。即使将接合面设为非球面,也很难起到良好地校正望远端的球面像差的色差的效果。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10),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0’)。
12≤Δvd(C1)...(1-10’)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10),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0”)。
17≤Δvd(C1)...(1-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接合透镜C1中的正透镜与负透镜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1)。
-0.2≤Δnd(C1)≤0.4...(1-11)
这里,Δnd(C1)是接合透镜C1中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折射率差,是从正透镜的折射率减去负透镜的折射率而得的值。
当低于条件式(1-11)的下限值时,佩兹伐和数容易成为较大的负值。另外,当超过条件式(1-11)的上限值时,在采用接合非球面来校正球面像差的色差及倍率色差的高阶成分的情况下,会给其他像差校正带来不良影响。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11),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1’)。
-0.15≤Δnd(C1)≤0.35...(1-11’)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11),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1”)。
-0.1≤Δnd(C1)≤0.3...(1-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LA1)(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1-12)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1-1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中,含有构成接合透镜C1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1的θgF以及vd。
0.4500<β(LA1)<0.7100...(1-12)
3<vd(LA1)<30...(1-13)
这里,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1-12)的上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望远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的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获得的图像中,难以在整个画面中确保清晰度。当低于条件式(1-12)的下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广角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利用广角侧的摄像获得的图像中,难以确保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
当超过条件式(1-13)的上限值时,F线与C线消色自身是很困难的。当低于条件式(1-13)的下限值时,虽然能够进行F线与C线的消色,但针对赛德尔五像差的校正效果变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与上述正交坐标不同的设横轴为vd、设纵轴为θhg的正交坐标系中,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LA1)(其中,αhg=-0.00225)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1-14)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1-13)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中,包含构成接合透镜C1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1的θhg以及vd。
0.4000<βhg(LA1)<0.6800...(1-14)
3<vd<30...(1-13)
这里,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1-14)的上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望远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的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获得的图像中,在整个画面上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当低于条件式(1-14)的下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广角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广角侧摄像的图像中,在图像周边部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LB1)(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1-15)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1-16)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gF以及vd。
0.6200<β(LB1)<0.8500且
θgF>0.5500...(1-15)
35<vd<120...(1-16)
这里,所谓规定的透镜是指构成接合透镜C1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1或透镜组G1中的其他正透镜要素LO,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另外,(LB1)中的添加字也可以是(LO)。
当超过条件式(1-15)的上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广角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利用广角侧的摄像获得的图像中,难以确保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当低于条件式(1-15)的下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望远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的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难以在整个画面中确保清晰度。
当超过条件式(1-16)的上限值时,虽然能够进行F线与C线的消色,但针对赛德尔五像差的校正效果变小。当低于条件式(1-16)的下限值时,F线与C线的消色自身变得困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上述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LB1)(其中,αhg=-0.00225)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1-17)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1-16)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hg以及vd。
0.5400<βhg(LB 1)<0.8700且
θhg>0.4500...(1-17)
35<vd<120...(1-16)
这里,所谓规定的透镜,是构成接合透镜C1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I或透镜组G1中的其他正透镜要素LO,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另外,(LBI)中的添加字也可以是(LO)。
当超过条件式(1-17)的上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广角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利用广角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在图像周边部上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当低于条件式(1-17)的下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望远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轴上色差以及倍率色差的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摄像获得的图像中,在整个画面中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
接着,对上述第2透镜组G2进行说明。在进行了全长的缩短及广角化的光学系统中,在广角侧容易产生与像高相关的高阶倍率色差。上述情况即使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也不例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在第2透镜组G2内配置有接合多个透镜而形成的接合透镜C2,并将它的某一个接合面设为非球面。并且,该接合透镜C2由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而构成。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接合透镜C2内的负透镜的阿贝数大于正透镜的阿贝数,且满足以下条件式(1-18)。
12≤Δvd(C2)...(1-18)
这里,Δvd(C2)是接合透镜C2中负透镜与正透镜的阿贝数差。
当低于条件式(1-18)的下限值时,设置接合面和将接合面设为非球面的效果都变差。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18),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8’)。
17≤Δvd(C2)...(1-18’)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18),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8”)。
22≤Δvd(C2)...(1-1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接合透镜C2中的正透镜与负透镜还满足以下条件式(1-19)。
-0.7≤Δnd(C2)≤0.2...(1-19)
这里,Δnd(C2)是接合透镜C2中负透镜与正透镜的折射率差。
当低于条件式(1-19)的下限值时,佩兹伐和数容易成为较大的负值。另外,当超过条件式(1-19)的上限值时,在采用接合非球面来校正球面像差的色差及倍率色差的高阶成分的情况下,会给其他像差校正带来不良影响。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1-19),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9’)。
-0.6≤Δnd(C2)≤0.1...(1-19’)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19),最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19”)。
-0.5≤Δnd(C2)≤0.0...(1-19”)
另外,在倍率色差中,除了具有与像高相关的高阶项之外,包括轴上色差在内还具有与波长相关的高阶项、即因二级光谱引起的残留色差。因为接合非球面对因二级光谱引起的残留色差的校正没有效果,所以只能改变构成透镜的介质的部分色散特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LA2)(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1-20)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1-21)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接合透镜C2的至少一个透镜LA2的θgF以及vd。
0.6400<β(LA2)<0.9000...(1-20)
3<vd<50...(1-21)
这里,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1-20)的上限时,成像光学系统广角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利用广角端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难以确保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当低于条件式(1-20)的下限值时,成像光学系统望远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摄像获得的图像中,难以在整个画面中确保清晰度。
当超过条件式(1-21)的上限时,F线与C线的消色自身变得困难。当低于条件式(1-21)的下限时,虽然能够进行F线与C线的消色,但赛德尔五像差的校正效果变小。
另外,取代条件式(1-20),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20’)。
0.6600<β(LA2)<0.9000...(1-20’)
进一步,取代条件式(1-20),更加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20″)。
0.6800<β(LA2)<0.7850...(1-20”)
另外,取代条件式(1-21),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21’)。
3<vd(LA2)<30...(1-21’)
进一步,取代条件式(1-21),更加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1-21″)。
3<vd(LA2)<17.4...(1-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上述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LA2)(其中,αhg=-0.00225)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1-22)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1-21)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接合透镜C2的至少一个透镜LA2的θhg以及vd。
0.6200<βhg(LA2)<0.9000...(1-22)
3<vd<50...(1-21)
这里,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1-22)的上限时,成像光学系统广角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利用广角端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在图像周边部上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当低于条件式(1-22)的下限时,成像光学系统望远端的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在整个画面中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优选透镜LA2是正透镜。另外,优选与透镜LA接合的相对透镜是负透镜。
另外,优选接合透镜具有光轴中心处的厚度薄的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作为这样的接合透镜,例如有上述第1透镜组G1的接合透镜C1、第2透镜组G2的接合透镜C2、第3透镜组G3的接合透镜C3。
在将第1透镜组G1的正透镜成分之一设为接合透镜时,优选第一透镜是负透镜,第二透镜是正透镜,且满足条件式(1-10)至(1-17)。
在第2透镜组G2中设置接合透镜的情况下,优选第一透镜是正透镜,第二透镜是负透镜,且满足条件式(1-18)至(1-22)。
在第3透镜组G3中设置接合透镜时,优选接合透镜由3个透镜接合而成。并且,优选的是:第一透镜是中央透镜要素,第二透镜是两端中任意一方的透镜,第一透镜满足条件式(1-8)至(1-9)。这样,可期待各像差(尤其是色差)的校正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以及透镜组的进一步薄型化。
另外,优选接合透镜C1、C2、C3由复合透镜构成。可通过在第二透镜表面上进行树脂的粘合硬化来作为第一透镜,由此实现复合透镜。通过将接合透镜形成为复合透镜,可以提高制造精度。作为复合透镜制造方法,存在成形的方法。在成形中具有如下结构,即:使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材料(例如,能量硬化型透明树脂等)接触,使第一透镜材料与第二透镜直接粘合。该结构对于使透镜要素变薄以及使接合面非球面化来说是极有效的结构。另外,作为能量硬化型透明树脂的例子,有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另外,可以对第二透镜预先进行涂覆等表面处理。
另外,在将接合透镜形成为复合透镜的情况下,可在第二透镜表面上进行玻璃的粘合硬化来作为第一透镜。与树脂相比,玻璃在耐光性、耐药品性等耐性方面是有利的。在此情况下,作为第一透镜材料的特性,要求熔点、转移点比第二透镜材料低。作为复合透镜制造方法,有成形的方法。在成形中具有如下结构,即:使第二透镜与第一透镜材料接触,使第一透镜材料与第二透镜直接粘合。该结构对于使透镜要素变薄来说是极有效的结构。另外,可以对第二透镜预先进行涂覆等表面处理。
接着,将变焦光学系统作为具体例,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进行叙述。
本实施方式中的变焦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正的第1透镜组G1、负的第2透镜组G2、正的第3透镜组G3、正的第4透镜组G4、以及负透镜组G5这5个透镜组构成。并且,是如下结构:在变焦时,负的第2透镜组G2、正的第3透镜组G3、正的第4透镜组G4在改变彼此的间隔的同时进行移动。另外,孔径光阑以与像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的状态位于负的第2透镜组G2与正的第3透镜组G3之间。或者,还可以与正的第3透镜组G3一体地移动。
正的第1透镜组G1是如下任意一个结构:从物体侧起依次为
·1个负透镜成分、棱镜、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
·入射面为凹面的棱镜、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
·1个负透镜成分、出射面为凸面的棱镜、1个正透镜成分
·1个负透镜成分、入射面为凹面的棱镜、2个正透镜成分。
另外,优选将上述正透镜成分的一部分设为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成分,且满足条件式(1-10)至(1-17)。
负的第2透镜组G2具有1个透镜成分。该透镜成分可由正透镜与负透镜的接合透镜构成。并且,优选满足条件式(1-18)至(1-22)。
正的第3透镜组G3构成为,最接近物体的一侧是正透镜成分、最接近像的一侧是负透镜成分。并且,在正的第3透镜组G3中,最接近像侧的面是凹面。尤其,优选负透镜成分由多个透镜接合而成。在该情况下,优选将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要素设为正透镜,将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要素设为负透镜。另外,负透镜成分优选为3个透镜要素的接合。另外,正的第3透镜组G3也可以是从物体侧起仅由正透镜成分与负透镜成分这两个透镜成分构成。并且,优选负透镜成分中的中央透镜要素满足条件式(1-8)至(1-9)。另外,负透镜成分中的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要素可满足条件式(1-8)至(1-9)。
正的第4透镜组G4具有1个透镜成分。该正的第4透镜组G4可为了对焦而移动。另外,1个透镜成分可由单体透镜构成。
正的第5透镜组G5具有1个透镜成分。该透镜成分可由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而构成。尤其优选,从物体侧起按负透镜、正透镜的顺序进行接合。
另外,如上所述,当利用电子摄像装置的图像处理功能来校正在成像光学系统中产生的畸变时,可进一步良好地校正其他像差。
这里,假设在电子摄像装置中安装有上述成像光学系统、电子摄像元件、图像处理单元。并且,图像处理单元可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并输出使形状变化后的图像数据。采用这样的电子摄像装置来拍摄被摄体像。摄像得到的图像数据由图像处理单元进行颜色分解,形成每种颜色的图像数据。接着,在改变了各个图像数据的形状(被摄体像的大小)后,将这些图像数据合成。由此,可防止因倍率色差引起的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度的劣化及渗色。该方法对于具有设置了颜色分解用马赛克滤波器的电子摄像元件的电子摄像装置尤其有效。另外,在电子摄像装置具有多个(针对每个颜色的)电子摄像元件的情况下,不再需要对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颜色分解。
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分别满足或具备上述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由此能够同时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还可以组合地具备(满足)上述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在该情况下,能够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薄型化、或者更好的像差校正和光学系统的广角化。另外,具有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由于具备这样的成像光学系统,由此在拍摄出的图像中可实现图像的清晰化以及渗色的防止。
在继续说明实施例之前,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正(或者正屈光力的)透镜、负(或者负屈光力的)透镜分别是指,近轴焦距为正值的透镜、近轴焦距为负值的透镜。
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具备配置在最接近物体侧且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其特征在于,第1透镜组G1具备:反射光学元件;以及配置在反射光学元件的像侧且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C1p,透镜成分C1p是由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而成,其接合面是非球面,并满足以下条件式(2-1)。
0.40<E/f12<2.0...(2-1)
这里,E是沿着面顶Ct1与面顶Ct2之间的光轴的空气换算距离,
面顶Ct1是比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更接近物体侧的折射面中的、负屈光力最强的面的面顶,
面顶Ct2是透镜成分C1p的接合面的面顶,
f12是构成第1透镜组G1的透镜中、比反射光学元件更接近像侧的全部透镜的合成焦距。其中,在反射光学元件具有出射面、且该出射面具有屈光力的情况下,f12是将该出射面包含在内时的合成焦距。
当超过条件式(2-1)的上限时,容易给成像光学系统的薄型化及全长缩短带来障碍。当低于条件式(2-1)的下限时,在有助于成像的光线(光束)中将产生较多的渐晕,所以在画面周边部不能获得足够的光量。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更优选满足(2-1’)。
0.45<E/f12<1.7...(2-1’)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最优选满足(2-1”)。
0.50<E/f12<1.5...(2-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负透镜LA的材质是能量硬化型树脂。并且,优选以在正透镜LB上直接成形出负透镜LA的方式来形成透镜成分C1p。
如上所述,在透镜成分C1p中接合面为非球面。可通过在作为非球面的正透镜LB的表面上粘合树脂、然后使该树脂硬化来实现这样的透镜成分C1p。在该情况下,该树脂相当于负透镜LA。另外,作为树脂,例如可采用能量硬化型透明树脂等。另外,所使用的树脂特别优选是具有高色散光学特性的树脂。这样,在粘合树脂后进行硬化的方法对于使透镜要素变薄是极有效的。
另外,作为能量硬化型透明树脂的例子,有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另外,也可以预先对正透镜LB的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涂覆、涂布等)。用于表面处理的物质是与形成正透镜LB的光学材料不同的物质。
另外,正透镜LB也可以是玻璃这样的无机材料。但是,因为负透镜LA是树脂,所以当考虑光学性能相对于环境变化的稳定性时,与负透镜LA同样,优选正透镜LB是以树脂为基础的材料。
另外,作为透镜成分C1p的其他结构,还可在正透镜LB的表面上粘合树脂以外的光学材料,然后进行硬化。在该情况下,该光学材料相当于负透镜LA。另外,在粘合时,光学材料处于具有转移点以上的温度的状态。另外,光学材料特别优选玻璃等在耐光性、耐药品性等耐性方面出色的材料。另外,作为负透镜LA用材料的特性,要求熔点、转移点比正透镜LB用材料低。这样,在粘合光学材料后进行硬化的方法对于使透镜要素变薄极为有效。
另外,在此方法中,也可以预先对正透镜LB进行表面处理(例如涂覆、涂布等)。用于表面处理的物质是与形成正透镜LB的光学材料不同的物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可将反射镜或棱镜用作反射光学元件。但是,与反射镜相比,棱镜更有利于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因此,作为反射光学元件优选采用棱镜。另外,关于棱镜,其介质的折射率越高越好。特别优选折射率是1.8以上的棱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2)。
1.60<nd(LB)<2.4...(2-2)
这里,nd(LB)是正透镜LB对于d线的折射率。
当低于条件式(2-2)的下限时,容易给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带来障碍。另外,当超过条件式(2-2)的上限时,难以防止折射面中的反射。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2),更优选满足(2-2’)。
1.65<nd(LB)<2.3...(2-2’)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2),最优选满足(2-2”)。
1.69<nd(LB)<2.2...(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满足下述条件式(2-3)。
3<vd(LA)<35...(2-3)
这里,vd(LA)是负透镜LA对于d线的阿贝数。
当低于条件式(2-3)的下限时,不能再忽略因面精度误差或偏心导致的色差变动量。并且,容易使制造变得困难。另外,当超过条件式(2-3)的上限时,C线与F线的消色变得困难。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3),更优选满足(2-3’)。
6<vd(LA)<30...(2-3’)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3),最优选满足(2-3”)。
10<vd(LA)<25...(2-3”)
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组即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在缩短这样构成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全长时,需要增强第1透镜组G1的屈光力,尤其是透镜成分C1p的屈光力。为了增强透镜成分C1p的屈光力,只要增强正透镜LB的屈光力即可。因此,在正透镜LB中,优选使用满足条件式(2-2)、(2-2’)、(2-2”)中的任意一个条件的高折射率光学材料。
但是,当增强正透镜LB的屈光力时,正透镜LB在短波长区域中的轴上色差、以及在短波长区域中的球面像差容易发生校正不足。因此,在透镜成分C1p中,采用满足条件式(2-3)、(2-3’)、(2-3”)中的任意一个条件的高色散负透镜LA。使该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来形成透镜成分C1p,利用该透镜成分C1p来校正短波长区域中的轴上色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设置了将光轴方向设为z、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设为h的坐标轴,将R设为球面成分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将k设为圆锥常数,将A4、A6、A8、A10...设为非球面系数,用下式(2-4)来表示非球面的形状,
z=h2/R[1+{1-(1+K)h2/R2}1/2]
+A4h4+A6h6+A8h8+A10h10+…   ...(2-4)
并且用下式(2-5)来表示偏移量,
Δz=z-h2/R[1+{1-h2/R2}1/2]…  ...(2-5)
此时,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6a)或(2-6b)。
RC≤0时,
ΔzC(h)<(ΔzA(h)+ΔzB(h))/2(其中,h=2.5a)...(2-6a)
RC≥0时,
ΔzC(h)>(ΔzA(h)+ΔzB(h))/2(其中,h=2.5a)...(2-6b)
这里,
zA是负透镜LA的空气接触面的形状,是基于式子(2-4)的形状,
zB是正透镜LB的空气接触面的形状,是基于式子(2-4)的形状,
zC是接合面的形状,是基于式子(2-4)的形状,
ΔzA是负透镜LA的空气接触面的偏移量,是基于式子(2-5)的量,
ΔzB是正透镜LB的空气接触面的偏移量,是基于式子(2-5)的量,
ΔzC是接合面的偏移量,是基于式子(2-5)的量,
RC是接合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a是基于以下(2-7)式的量,
a=(y10)2·log10γ/fw...(2-7)
另外,在式(2-7)中,
y10是最大像高,
fw是成像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焦距,
v是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变焦比(望远端的整个系统焦距/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焦距),
另外,因为是以各面的面顶为原点,所以始终为z(0)=0。
在不满足条件式(2-6a)或(2-6b)的情况下,不能充分进行短波长区域中的球面像差的校正。
另外,针对轴上色差与倍率色差,仅仅进行C线与F线的消色是不充分的。即,也必须针对g线、h线抑制色差的产生。在针对g线、h线不能充分校正色差的情况下,会破坏图像的清晰度及对比度。或者在具有照度差大的部位(边缘部)的图像中,容易在该部位附近产生渗色。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2-8)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前述条件式(2-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的θgF以及vd。
0.5000<β<0.7250...(2-8)
这里,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2-8)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图像中,难以在整个画面中确保清晰度。当低于条件式(2-8)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难以确保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
另外,取代条件式(2-8),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8’)。
0.5900<β<0.6600...(2-8’)
而且,取代条件式(2-8),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8″)。
0.6100<β<0.6600...(2-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与上述正交坐标不同的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其中,αhg=-0.00225)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2-9)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前述条件式(2-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的θhg以及vd。
0.4000<βhg<0.7000...(2-9)
这里,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2-9)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在整个画面中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当低于条件式(2-9)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所拍摄的图像中,在图像周边部上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取代条件式(2-9),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9’)。
0.4500<βhg<0.6400...(2-9’)
而且,取代条件式(2-9),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9″)。
0.5200<βhg<0.5850...(2-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上述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2-10)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2-11)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gF以及vd。
0.6100<β’<0.9000...(2-10)
27<vd<65...(2-11)
这里,所谓规定的透镜,是指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或透镜组G1的其他正透镜要素,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2-10)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难以确保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当低于条件式(2-10)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难以在整个画面中确保清晰度。
另外,当超过条件式(2-11)的上限值时,虽然能够进行F线与C线的消色,但针对赛德尔五像差的校正效果变小。当低于条件式(2-11)的下限值时,F线与C线的消色自身变得困难。
另外,取代条件式(2-10),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0’)。
0.6200<β<0.8500...(2-10’)
而且,取代条件式(2-10),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0″)。
0.6250<β<0.8000...(2-10”)
另外,取代条件式(2-11),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1’)。
30<vd<60...(2-11’)
而且,取代条件式(11),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1″)。
35<vd<55...(2-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上述正交坐标系中,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其中,αhg=-0.00225)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2-12)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2-11)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hg以及vd。
0.5000<βhg’<0.9000...(2-12)
27<vd<65...(2-11)
这里,所谓规定的透镜,是指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或透镜组G1中的其他正透镜要素,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2-12)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在图像周边部上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当低于条件式(2-12)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在整个画面中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取代条件式(2-12),更加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2’)。
0.5500<βhg<0.8700...(2-12’)
而且,取代条件式(2-12),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2″)。
0.5600<βhg<0.8500...(2-12”)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3)。
-0.06≤θgF(LA)-θgF(LB)≤0.18...(2-13)
这里,θgF(LA)是负透镜LA的部分色散比(ng-nF)/(nF-nC),θgF(LB)是正透镜LB的部分色散比(ng-nF)/(nF-nC)。
在该情况下,因为构成为负透镜(负透镜LA)与正透镜(正透镜LB)的组合,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色差的校正。尤其,当该组合满足上述条件时,针对二级光谱(色差)的校正效果增强。其结果,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清晰度增加。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3),更优选满足(2-13’)。
-0.03≤θgF(LA)-θgF(LB)≤0.14...(2-13’)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3),最优选满足(2-13”)。
0.00≤θgF(LA)-θgF(LB)≤0.10...(2-13”)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4)。
-0.10≤θhg(LA)-θhg(LB)≤0.24...(2-14)
这里,θhg(LA)是负透镜LA的部分色散比(nh-ng)/(nF-nC),θhg(LB)是正透镜LB的部分色散比(nh-ng)/(nF-nC)。
在此情况下,因为构成为负透镜(负透镜LA)与正透镜(正透镜LB)的组合,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色差的校正。尤其,当该组合满足上述条件时,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可减轻颜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4),更优选满足(2-14’)。
-0.05≤θhg(LA)-θhg(LB)≤0.19...(2-14’)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4),更优选满足(2-14”)。
0.00≤θhg(LA)-θhg(LB)≤0.14...(2-1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5)。
vd(LA)-vd(LB)≤-5...(2-15)
这里,vd(LA)是负透镜LA的阿贝数(nd-1)/(nF-nC),vd(LB)是正透镜LB的阿贝数(nd-1)/(nF-nC)。
在该情况下,因为构成为负透镜(负透镜LA)与正透镜(正透镜LB)的组合,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色差的校正。尤其当该组合满足上述条件时,容易进行轴上色差、倍率色差中的C线与F线的消色。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5),更优选满足(2-15’)。
vd(LA)-vd(LB)≤-10...(2-15’)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5),最优选满足(2-15”)。
vd(LA)-vd(LB)≤-15...(2-15”)
另外,在透镜成分C1p由3个以上的透镜构成的情况下,将负透镜中θgF值最小的负透镜设为LA,将正透镜中θgF值最大的正透镜设为LB。
这里,所谓硝材是指玻璃、树脂等透镜材料。另外,接合透镜(包括透镜成分C1p)采用从这些硝材中适当选择的透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进行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是5组结构或6组结构。另外,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5组结构或6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屈光力配置为以下3种。
正·负·(正)·正·负·正
正·负·(正)·正·正·正
正·负·(正)·正·正·负
另外,在具有(正)透镜组的情况下为6组结构,在不具有(正)透镜组的情况下为5组结构。孔径光阑被配置在从物体侧起第2个透镜组的像侧至从物体侧起第4个透镜组的物体侧为止的空间中的任意一个空间内。另外,孔径光阑有时是与透镜组独立的,有时则不是与透镜组独立的。
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是将正·负·正·正的屈光力配置或者正·负·正·负的屈光力配置作为基本结构。例如,5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可被视为是正·负·正·正或者正·负·正·负的4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变形后得到的光学系统。即,还可以视为是在正·负·正·正的4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侧配置了正或负透镜组,或者在正·负·正·负的4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侧配置了正透镜组。另外,在为6组结构的情况下,可视为是在5组结构中的从物体侧起最初的负透镜组与第2个正透镜组之间配置了正透镜组。
在正·负·正·正屈光力的配置为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在最接近物体侧配置了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另外,在此结构中,在第1透镜组G1中配置有透镜成分C1p。另外,还满足条件式(2-1)或(2-1’)或(2-1”)。
另外,在该透镜成分C1p中采用了负透镜LA。该负透镜LA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取条件式(2-8)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条件式(2-3)所规定的区域的两个区域内。另外,负透镜LA也可以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条件式(2-3’)和条件式(2-8’)、或条件式(2-3”)和条件式(2-8”)所规定的区域内。
另外,在透镜成分C1p中,在负透镜LA上接合了正透镜LB。正透镜LB是满足条件式(2-2)、(2-2’)或(2-2”)的透镜。
另外,透镜成分C1p优选具有正屈光力。另外,透镜成分C1p的各个面(空气接触面、接合面)优选满足条件式(2-6a)或(2-6b)。
另外,在透镜成分C1p的物体侧,沿着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路配置有反射光学元件。优选该反射光学元件是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入射面、反射面、出射面的棱镜。另外,优选的是,在棱镜入射面的紧物体侧存在具有负屈光力的面。或者,棱镜入射面自身可具有负屈光力。在此情况下,在棱镜入射面的物体侧,可以不设置具有负屈光力的面。另外,优选棱镜入射面或出射面的至少一方是平面。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具备具有负屈光力且在变焦时可动的第2透镜组G2,且满足以下条件式(2-16)。另外,该第2透镜组G2是从物体侧起第2个透镜组。
-1.2<β2w<-0.3...(2-16)
其中,β2w是第2透镜组G2的广角端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2-16)的下限时,即便使第2透镜组G2以外的透镜组来分担变焦,也难以提高变焦效率。其结果,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当超过条件式(2-16)的上限时,基于第2透镜组G2自身移动的变焦效率下降。在此情况下,也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另外,使用透镜组的移动量与变焦量之比来表示变焦效率。例如,在透镜组的移动量小、变焦大的情况下,变焦效率高。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6),更优选满足(2-16’)。
-1.1<β2w<-0.4...(2-16’)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6),最优选满足(2-16”)。
-1.0<β2w<-0.5...(2-1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第2透镜组G2之后,具备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并满足以下条件式(2-17)。
-1.8<β34w<-0.3...(2-17)
这里,β34w是第3透镜组G3与第4透镜组G4在广角端的合成系统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在5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中,第3透镜组G3是从物体侧起第3个透镜组。另外,第3透镜组G3是作为正透镜组的透镜组中、从物体侧起第2个透镜组。另一方面,第4透镜组G4是从物体侧起第4个透镜组。另外,第4透镜组G 4是作为正透镜组的透镜组中、从物体侧起第3个透镜组。
当低于条件式(2-17)的下限时,即便使透镜组G2分担变焦作用,也难以提高变焦的效率。其结果,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当超过条件式(2-17)的上限时,基于第3透镜组G3、第4透镜组G4自身移动的变焦效率下降。在此情况下,也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7),更优选满足(2-17’)。
-1.8<β34w<-0.4...(2-17’)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7),最优选满足(2-17”)。
-1.8<β34w<-0.5...(2-17”)
另外,在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可配置具有正屈光力的其他透镜组G31。由此,可形成6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并且,在这样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7-1)。
-1.8<β34w’<-0.3...(2-17-1)
这里,β34w’是其他的透镜组G31、第3透镜组G3以及第4透镜组G4在广角端的合成系统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7-1),更优选满足(2-17’-1)。
-1.8<β34w’<-0.4...(2-17’-1)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7),最优选满足(2-17″-2)。
-1.8<β34w’<-0.5...(2-17”-2)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在最接近像侧具有第5透镜组G5。该第5透镜组G5仅由在变焦时与像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的透镜成分构成。另外,在变焦时,第5透镜组G5和与该第5透镜组G5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化。
并且,在这样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18)。
0.95<β5W<2.5...(2-18)
其中,β5W是第5透镜组G5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当第5透镜组G5具有负屈光力(透镜组自身的倍率大)时,容易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另一方面,当第5透镜组G5具有正屈光力(使透镜组自身的倍率变小)时,容易进行像差校正。因此,第5透镜组G5的屈光力可以是正或负中的任意一个。
当低于条件式(2-18)的下限时,难以同时实现高倍率化、广角化、大口径比化与全长的缩短。另外,当超过条件式(2-18)的上限时,佩兹伐和数为较大的负值,所以将产生显著的像面弯曲。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8),更优选满足(2-18’)。
1.00<β5w<2.2...(2-18’)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8),最优选满足(2-18”)。
1.05<β5w<2.0...(2-1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第5透镜组G5可分别具有1个凸透镜和1个凹透镜。并且,在这样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可满足以下条件式(2-19)。
0.35<N5n-N5p<0.95...(2-19)
其中,N5p、N5n分别是形成第5透镜组G5的凸透镜、凹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折射率。
当低于条件式(2-19)的下限时,佩兹伐和数容易成为较大的负值。其结果,像面弯曲或像散的校正不充分。当超过条件式(2-19)的上限时,容易产生内彗形像差(内コマ收差)。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19),更优选满足(2-19’)。
0.40<N5n-N5p<0.85...(2-19’)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19),最优选满足(2-19”)。
0.45<N5n-N5p<0.75...(2-19”)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20)。
0<v5n-v5p<80...(2-20)
其中,vRp、vRn分别是形成第5透镜组G5的凸透镜、凹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阿贝数。
尤其,在第1透镜组G1中插入了用于弯折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时,容易产生倍率色差。条件式(2-20)是用于校正倍率色差的条件。当超过条件式(2-20)的上限或者低于下限时,难以进行倍率色差的校正。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20),更优选满足(2-20’)。
5<v5n-v5p<70...(2-20’)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20),最优选满足(2-20”)。
10<v5n-v5p<60...(2-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第5透镜组G5的凸透镜与凹透镜相互接合。并且,在这样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21)、(2-22)。
1/RG5F>1/RG5R...(2-21)
0<(RG5F-RG5R)/(RG5F+RG5R)<5.00...(2-22)
其中,RG5F、RG5R分别是第5透镜组G5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和最接近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当不满足条件式(2-21)时,容易产生彗形像差及像散。另外,条件式(2-22)表示所谓形状因子(shape factor)的倒数。当超过条件式(2-22)的上限时,在变焦时的移动中不能使用的死区空间变多,所以容易导致全长的大型化。另外,当低于条件式(2-22)的下限时,容易产生彗形像差及桶形畸变像差。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2-21)、(2-22),更优选满足(2-21’)、(2-22’)。
1/RG5F>1/RG5R...(2-21’)
0<(RG5F-RG5R)/(RG5F+RG5R)<1.50...(2-22’)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2-21)、(2-22),最优选满足(2-21”)、(2-22”)。
1/RG5F>1/RG5R...(2-21”)
0<(RG5F-RG5R)/(RG5F+RG5R)<1.00...(2-22”)
另外,在实施例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存在5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和6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5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以下这样的5个透镜组构成: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另外,6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以下这样的6个透镜组构成: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34、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5。另外,第3透镜组G31可与孔径光阑构成为一体。
第1透镜组G1在结构要素中具有2至4个透镜成分和反射光学元件。这些构成要素优选从物体侧起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配置:最多1个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中包含透镜成分C1p。尤其优选:从物体侧起按照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的顺序进行配置。
另外,优选反射光学元件是棱镜。
当将第1透镜组G1的结构规定到细节时,如下所示。
(A)从物体侧起,按照以下顺序配置: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这里,反射光学元件是入射面、反射面、出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
(B)从物体侧起,按照以下顺序配置:反射光学元件、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这里,反射光学元件是入射面为凹面且具有反射面和出射面的棱镜。反射面和出射面均为平面。
(C)从物体侧起,按照以下顺序配置: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2个正透镜成分。这里,反射光学元件是入射面为凹面且具有反射面和出射面的棱镜。反射面和出射面均为平面。
(D)从物体侧起,按照以下顺序配置: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仅正透镜成分。这里,反射光学元件是具有入射面和反射面、且出射面为凸面的棱镜。入射面与反射面均为平面。
这样,第1透镜组G1中的构成要素的配置优选为上述任意一种配置。
另外,棱镜是用于弯折光路的反射光学元件。另外,棱镜(反射光学元件)在其介质的折射率为1.8以上时,容易满足条件式(2-1),所以是优选的。
另外,正透镜成分中的1个是透镜成分C1p。该透镜成分C1p采用负透镜LA。该负透镜LA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取条件式(2-8)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条件式(2-3)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另外,负透镜LA还可以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条件式(2-3’)和条件式(2-8’)、或条件式(2-3”)和条件式(2-8”)所规定的区域内。
另外,在透镜成分C1p中,负透镜LA的接合对象是正透镜LB。该正透镜LB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取条件式(2-10)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条件式(2-11)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另外,正透镜LB还可以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由条件式(2-10’)和条件式(2-11’)、或条件式(2-10”)和条件式(11”)所规定的区域内。
第2透镜组G2具有2个以上的透镜成分。并且,任意一个透镜成分是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成分。除了该接合透镜成分之外,第2透镜组G2还可以具备1个以上的负透镜成分。并且,优选从物体侧起,按照负透镜成分、接合透镜成分、其他透镜成分的顺序进行配置。
在成像光学系统是5组结构的情况下,第3透镜组G3具有接合透镜。除了接合透镜成分之外,第3透镜组G3还可以具备正透镜成分。另外,第3透镜组G3优选将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设为负透镜。另外,该负透镜的像侧的面具有较强的曲率。在成像光学系统为6组结构的情况下,第3透镜组G3为第4透镜组G3。
第4透镜组G4具有1个透镜成分。该第4透镜组G4是接在第3透镜组G3之后的透镜组。第4透镜组G4的屈光力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另外,该透镜成分也可以是单体透镜。另外,对于第4透镜组G4而言,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容易实现小型化,设为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容易进行像差校正。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第4透镜组G4为第5透镜组G4。
第5透镜组G5具有1个透镜成分。该透镜成分可以是单体透镜。另外,第5透镜组G4的屈光力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另外,对于第5透镜组G5而言,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组容易实现小型化,设为正屈光力的透镜组容易进行像差校正。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第5透镜组G4为第6透镜组G5。
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在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正屈光力的其他透镜组G31。其他透镜组G31可由单体透镜构成,且可与孔径光阑构成为一体。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其他透镜组G31为第3透镜组G31。
另外,如果利用电子摄像装置的图像处理功能来校正在成像光学系统中产生的畸变像差,则能够更加良好地校正其他像差,同时还能进一步实现广角化。
另外,在透镜成分C1p采用负透镜LA的情况下,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此时,优选负透镜LA的光轴中心厚度比正透镜LB的厚度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负透镜LA的光轴中心厚t1满足以下条件式(2-23)。
0.01<t1<0.6...(2-23)
另外,取代条件式(2-23),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23’)。
0.01<t1<0.4...(2-23’)
而且,取代条件式(2-23),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23”)。
0.01<t1<0.2...(2-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负透镜LA满足以下条件式(2-27)。
1.58<nd<1.95...(2-27)
这里,nd是负透镜LA的介质的折射率。
当满足条件式(2-27)时,能够良好地进行球面像差的校正及像散的校正。
另外,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27′)。
1.60<nd<1.90...(2-27′)
而且,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2-27”)。
1.62<nd<1.85...(2-27”)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分别满足或具备上述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由此能够同时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薄型化,并且能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另外,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还可以组合地具备(满足)上述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在此情况下,能够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及薄型化或者更良好的像差校正。
另外,具有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由于具备这样的成像光学系统,因此在所拍摄的图像中,可实现图像的清晰度、及渗色的防止。
在说明实施例之前,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正(或者正屈光力的)透镜、负(或者负屈光力的)透镜分别是指近轴焦距为正值的透镜和为负值的透镜。
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由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G1和变焦部GV构成,该变焦部GV由多个透镜组构成。这里,透镜组G1位于最物体侧,并且具备具有负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1和具有正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2。另外,在上述多个透镜组中,当变焦时或者对焦时,相邻的透镜组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化。并且,副透镜组G12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C1p。该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C1p是由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而成的接合透镜,其接合面为非球面。利用这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尤其能够良好地校正颜色的球面像差。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中满足以下条件式(3-1)。
0.50<D11/SD1<0.95...(3-1)
其中,D11是沿着从副透镜组G11的最接近像侧的透镜面的面顶到副透镜组G12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面的面顶的光轴而测定出的距离,SD1是沿着从透镜组G1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面的面顶到最接近像侧的透镜面的面顶的光轴而测定出的距离。
另外,在副透镜组G11与副透镜组G12之间,有时存在入射面与出射面是平面的光学元件(例如,平行平面板、棱镜)。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副透镜组G11和副透镜组G12中不包含这些光学元件。
在低于条件式(3-1)的下限的范围中,本来就很少产生颜色的球面像差。因此,颜色的球面像差不会进一步变差。但是,当低于条件式(3-1)的下限时,广角端的入射光瞳位置容易变深。在此情况下,当要进行广角化等、确保一定的视场角时,透镜组G1的必要直径增大而导致大型化的趋势增强。或者,当不合理地使入射光瞳位置变浅时,会导致彗形像差、畸变像差变差。另一方面,当超过条件式(3-1)的上限时,即使将透镜成分C1p的接合面设为非球面,也难以减小颜色的球面像差的产生。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满足(3-1’)更有效。
0.60<D11/SD1<0.90...(3-1’)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满足(3-1”)最有效。
0.67<D11/SD1<0.85...(3-1”)
另外,即使能够校正颜色的球面像差,但如果残留着轴上色差及倍率色差,仍会损害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另外,在存在照度差大的部位(边缘部)的图像中,在该部位附近容易产生渗色。另外,对于轴上色差与倍率色差而言,仅仅进行C线与F线的消色是不充分的。即,还需要对g线、h线进行消色。尤其在残留有g线的色差的情况下,会损坏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另外,当残留有h线的色差时,在存在照度差大的部位(边缘部)的图像中,在该部位附近容易产生渗色。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2)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的θgF以及vd。
0.5000<β<0.7250...(3-2)
3<vd<35...(3-3)
这里,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3-2)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难以在整个画面中确保清晰度。当低于条件式(3-2)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难以确保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
当超过条件式(3-3)的上限值时,F线与C线的消色自身是困难的。另外,当低于条件式(3-3)的下限值时,虽然能够进行F线与C线的消色,但针对采用折射率差的赛德尔五像差的校正效果变差。
另外,取代条件式(3-2),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
0.5300<β<0.6860...(3-2’)
而且,取代条件式(3-2),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
0.5600<β<0.6350...(3-2”)
而且,取代条件式(3-3),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3’)。
6<vd<30...(3-3’)
而且,取代条件式(3-3),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3”)。
10<vd<25...(3-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与上述正交坐标不同的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其中,αhg=-0.00225)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4)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的θhg以及vd。
0.4000<βhg<0.7100...(3-4)
3<vd<35...(3-3)
这里,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3-4)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和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在整个画面内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当低于条件式(3-4)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所拍摄的图像中,在图像周边部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取代条件式(3-4),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4’)。
0.4500<βhg<0.6550...(3-4’)
而且,取代条件式(3-4),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4”)。
0.5000<βhg<0.5800...(3-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上述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其中,α=-0.00163)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5)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6)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gF以及vd。
0.6200<β<0.9000...(3-5)
27<vd<65...(3-6)
这里,所谓规定的透镜是指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或透镜组G1中的其他正透镜要素LO,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3-5)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难以确保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当低于条件式(3-5)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g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而获得的图像中,难以在整个画面中确保清晰度。
另外,当超过条件式(3-6)的上限值时,虽然能够进行F线与C线的消色,但针对赛德尔五像差的校正效果变差。当低于条件式(3-6)的下限值时,F线与C线的消色自身是困难的。
另外,取代条件式(3-5),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5’)。
0.6250<β<0.8500...(3-5’)
而且,取代条件式(3-5),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5”)。
0.6300<β<0.8000...(3-5”)
另外,取代条件式(3-6),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6’)。
30<vd<60...(3-6’)
而且,取代条件式(3-6),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6”)。
35<vd<55...(3-6”)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上述正交坐标系内,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其中,αhg=-0.00225)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7)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6)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hg以及vd。
0.5500<βhg<0.9000...(3-7)
27<vd<65...(3-6)
这里,所谓规定的透镜是指构成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或透镜组G1中的其他正透镜要素LO,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当超过条件式(3-7)的上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倍率色差、即对F线与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倍率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在图像周边部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当低于条件式(3-7)的下限值时,因二级光谱引起的轴上色差、即对F线和C线进行消色时的h线的轴上色差校正不充分。因此,尤其在利用望远侧的摄像获得的图像中,在整个画面中容易产生紫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取代条件式(3-7),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7’)。
0.5600<βhg<0.8700...(3-7’)
而且,取代条件式(3-7),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7”)。
0.5700<βhg<0.8500...(3-7”)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8)。
-0.06≤θgF(LA)-θgF(LB)≤0.18...(3-8)
这里,θgF(LA)是负透镜LA的部分色散比(ng-nF)/(nF-nC),θgF(LB)是正透镜LB的部分色散比(ng-nF)/(nF-nC)。
在该情况下,因为构成为负透镜(负透镜LA)与正透镜(正透镜LB)的组合,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色差的校正。尤其当该组合满足上述条件时,对二级光谱(色差)的校正效果增强。结果,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清晰度增加。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8),更优选满足(3-8’)。
-0.03≤θgF(LA)-θgF(LB)≤0.14...(3-8’)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8),最优选满足(3-8”)。
0.00≤θgF(LA)-θgF(LB)≤0.10...(3-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9)。
-0.10≤θhg(LA)-θhg(LB)≤0.24...(3-9)
这里,θhg(LA)是负透镜LA的部分色散比(nh-ng)/(nF-nC),θhg(LB)是正透镜LB的部分色散比(nh-ng)/(nF-nC)。
在此情况下,因为构成为负透镜(负透镜LA)与正透镜(正透镜LB)的组合,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色差的校正。尤其当该组合满足上述条件时,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能够减轻颜色眩光及渗色。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9),更优选满足(3-9’)。
-0.05≤θhg(LA)-θhg(LB)≤0.19...(3-9’)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9),最优选满足(3-9”)。
0.00≤θhg(LA)-θhg(LB)≤0.14...(3-9”)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10)。
vd(LA)-vd(LB)≤-5...(3-10)
这里,vd(LA)是负透镜LA的阿贝数(nd-1)/(nF-nC),vd(LB)是正透镜LB的阿贝数(nd-1)/(nF-nC)。
在此情况下,因为构成为负透镜(负透镜LA)与正透镜(正透镜LB)的组合,所以能够良好地进行色差的校正。尤其当该组合满足上述条件时,容易进行轴上色差、倍率色差中的C线与F线的消色。
另外,取代条件式(3-10),更优选满足(3-10’)。
vd(LA)-vd(LB)≤-10...(3-10’)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10),最优选满足(3-10”)。
vd(LA)-vd(LB)≤-15...(3-10”)
另外,在透镜成分C1p由3个以上的透镜构成的情况下,将负透镜中θgF值最小的负透镜设为LA,将正透镜中θgF值最大的正透镜设为LB。
这里,所谓硝材,是指玻璃、树脂等透镜材料。另外,接合透镜(包括透镜成分C1p)采用从这些硝材中适当选择的透镜。
另外,优选的是,接合透镜具有光轴中心处的厚度薄的第一透镜(LA)和第二透镜(LB),第一透镜(LA)满足条件式(3-2)以及(3-3)、或者(3-4)以及(3-3)。由此,可期待各像差的校正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及透镜组的进一步薄型化。另外,第二透镜(LB)优选满足条件式(3-5)以及(3-6)、或者(3-7)以及(3-6)。由此,同样可以期待各像差的校正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及透镜组的进一步薄型化。
另外,优选的是,接合透镜由复合透镜构成。可通过在第二透镜表面上进行树脂的粘合硬化来作为第一透镜,由此实现复合透镜。通过将接合透镜设为复合透镜,能够提高制造精度。作为复合透镜的制造方法,有成形的方法。在成形中,有如下方法:使第一透镜材料(例如能量硬化型透明树脂等)与第二透镜接触,使第一透镜材料与第二透镜直接粘合。该方法对于使透镜要素变薄来说是极有效的方法。另外,作为能量硬化型透明树脂的例子,有紫外线硬化型树脂。另外,可以对第二透镜预先进行涂覆等表面处理。另外,第二透镜也可以是玻璃这样的无机材料,但所接合的第一透镜是树脂,因而当考虑到光学性能相对于环境变化的稳定性时,更优选与第一透镜同样的以树脂为基础的材料。
另外,在将接合透镜设为复合透镜的情况下,可在第二透镜表面上进行玻璃的粘合硬化来作为第一透镜。与树脂相比,玻璃在耐光性、耐药品性等耐性方面更出色。在此情况下,作为第一透镜材料的特性,要求熔点、转移点比第二透镜材料低。作为复合透镜制造方法,有成形的方法。在成形中,有如下方法:使第一透镜材料与第二透镜接触,使第一透镜材料与第二透镜直接粘合。该方法对于使透镜要素变薄来说是极有效的方法。另外,可以对第二透镜预先进行涂覆等表面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组G1由具有负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1和具有正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2构成。在这样的结构中,由副透镜组G11的整体屈光力和副透镜组G12的一部分屈光力,形成了缩小无焦变换器。在此情况下,由副透镜组G12的剩余屈光力和变焦部GV的屈光力,形成了光学系统,但该光学系统的焦距容易变长。尤其是当使光学系统高倍率化(高变焦化)时,该趋势十分显著。
为了避免该状况,将变焦部GV从物体侧起依次划分成GVF与GVR这两组。并且,利用副透镜组G12的剩余屈光力和透镜组GVF的屈光力,来形成较短的正焦距的变焦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透镜组GVR优选构成为满足以下条件式(3-11)。
0.93<βRW<2.50...(3-11)
其中,βRW是透镜组GVR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当超过条件式(3-11)的下限值时,难以同时实现高倍率化、广角化以及大口径比化与全长的缩短。当超过条件式(3-11)的上限值时,佩兹伐和数为较大的负值,所以将明显产生像面弯曲。
另外,透镜组GVF由在变焦时或对焦时相互的相对间隔变化的多个透镜组构成。另外,对于形成透镜组GVR的各个透镜要素之间的相对间隔,它的目的在于进行变焦或对焦,因而是不变的。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1),更优选满足(3-11’)。
1.03<βRw<2.25...(3-11’)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1),最优选满足(3-11”)。
1.13<βRw<2.00...(3-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透镜组GVR分别具有1个正(凸)透镜和1个负(凹)透镜,且满足以下条件式(3-12)。
0.35<NRn-NRp...(3-12)
其中,NRp、NRn分别是形成透镜组GVR的正(凸)透镜、负(凹)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折射率。
当低于条件式(3-12)下限时,佩兹伐和数容易成为较大的负值。因此,像面弯曲或像散的校正是不充分的。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2),更优选满足(3-12’)。
0.45<NRn-NRp...(3-12’)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2),最优选满足(3-12”)。
0.55<NRn-NRp...(3-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透镜组GVR优选满足以下条件。
10<vRn-vRp<80...(3-13)
其中,vRp、vRn分别是形成透镜组GVR的正(凸)透镜、负(凹)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阿贝数。
该条件式(3-13)是用于校正倍率色差的条件。尤其在透镜组G1中插入了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时,容易产生倍率色差。由此,在透镜组G1中配置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时,优选满足条件式(3-13)。当超过条件式(3-13)的上限或者低于下限时,难以进行倍率色差的校正。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3),更优选满足(3-13’)。
15<vRn-vRp<70...(3-13’)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3),最优选满足(3-13”)。
20<vRn-vRp<60...(3-1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透镜组GVR的正(凸)透镜与负(凹)透镜相互接合,且满足以下条件。
1/RGRF>1/RGRR...(3-14)
1.0<(RGRF+RGRR)/(RGRF-RGRR)<50...(3-15)
其中,RGRF、RGRR分别是透镜组GVR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和最接近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在不满足条件式(3-14)的区域中,容易产生彗形像差及像散。当超过条件式(3-15)的上限时,在变焦时的移动中不能使用的死区空间变多,容易导致全长的大型化。当低于条件式(3-15)的下限时,容易产生彗形像差及桶形畸变像差。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4)、(3-15),更优选满足(3-14’)、(3-15’)。
1/RGRF>1/RGRR...(3-14’)
1.5<(RGRF+RGRR)/(RGRF-RGRR)<35...(3-15’)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4)、(3-15),最优选满足(3-14”)、(3-15”)。
1/RGRF>1/RGRR...(3-14”)
2.0<(RGRF+RGRR)/(RGRF-RGRR)<25...(3-15”)
这里,对上述的透镜组GVF进行补充。形成透镜组GVF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组是透镜组G2(在整个成像光学系统中是从物体侧起第2个透镜组),该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在变焦时,该透镜组G2与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组G1之间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化。
并且,在这样的结构下,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16)。
-1.4<β2w<-0.4...(3-16)
其中,β2w是透镜组G2的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3-16)的下限时,即便使透镜组G2以外的透镜组分担变焦,也难以提高变焦效率。结果,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当超过条件式(3-16)的上限时,基于透镜组G2自身移动的变焦效率变差。在此情况下,也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另外,用透镜组的移动量与变焦量之比来表示变焦效率。例如,在透镜组的移动量小、变焦大的情况下,变焦效率高。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6),更优选满足(3-16’)。
-1.3<β2w<-0.5...(3-16’)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6),最优选满足(3-16”)。
-1.2<β2w<-0.6...(3-16”)
另外,除了透镜组G2之外,透镜组GVF还包括透镜组G3、透镜组G4。另外,在变焦时,各透镜组之间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化。这里,透镜组G3在整个成像光学系统中是从物体侧起第3个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透镜组G3是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从物体侧起第2个透镜组。另外,透镜组G4在整个成像光学系统中是从物体侧起第4个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透镜组G4是正屈光力的透镜组中从物体侧起第3个透镜组。
并且,在这样的结构下,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内,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17)。
-1.8<β34w<-0.2...(3-17)
这里,β34w是透镜组G3与G4的合成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当低于条件式(3-17)的下限时,即便使透镜组G3或G4以外的透镜组来分担变焦,也难以提高变焦效率。其结果,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当超过条件式(3-17)的上限时,基于透镜组G3或透镜组G4自身移动的变焦效率变差。在此情况下,也难以使光学系统小型化。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7),更优选满足(3-17’)。
-1.6<β34w<-0.3...(3-17’)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7),最优选满足(3-17”)。
-1.4<β34w<-0.4...(3-17’)
另外,优选的是,透镜组GVR仅由透镜组G5构成。此时的透镜组G5在整个成像光学系统中是从物体侧起第5个透镜组。
另外,在透镜组GVF的透镜组G2与透镜组G3之间,可以具有其他透镜组G31。其他透镜组G31是在变焦时与像面之间的距离恒定的透镜组。在具有其他透镜组G31的情况下,条件式(3-17)中的β34w为透镜组G3、其他透镜组G31以及透镜组G4的合成成像倍率。另外,此时的合成成像倍率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进行叙述。
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是5组结构或6组结构。另外,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5组结构或6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屈光力配置为以下3种。
正·负·(正)·正·负·正
正·负·(正)·正·正·正
正·负·(正)·正·正·负
另外,存在(正)透镜组的情况是6组结构,不存在(正)透镜组的情况是5组结构。孔径光阑被配置在从物体侧起第2个透镜组的像侧至从物体侧起第4个透镜组的物体侧为止的空间中的任意一个空间内。另外,孔径光阑有时是与透镜组独立的,有时则不是与透镜组独立的。
可以说,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是将正·负·正·正的屈光力配置或者正·负·正·负的屈光力配置作为基本结构。例如,5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可被视为是正·负·正·正或者正·负·正·负的4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变形后得到的光学系统。即,还可以视为是在正·负·正·正的4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侧配置了正或负透镜组,或者在正·负·正·负的4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的像侧配置了正透镜组。另外,在为6组结构的情况下,可视为是在5组结构中的从物体侧起最初的负透镜组与第2个正透镜组之间配置了正透镜组。
在正·负·正·正屈光力配置是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在最接近物体侧配置有正的透镜组G1。在此结构中,在最接近物体侧的正透镜组G1中配置有透镜成分C1p。另外,还满足条件式(3-1)或(3-1’)或(3-1”)。
另外,该透镜成分C1p采用负透镜LA。该负透镜LA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取条件式(3-2)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另外,负透镜LA还可以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条件式(3-2’)和条件式(3-3’)、或者条件式(3-2”)和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内。另外,透镜成分C1p优选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优选的是,在透镜成分C1p的物体侧,沿着成像光学系统的光路,配置有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入射面、反射面、出射面的棱镜。另外,优选如下结构:配置在入射面的紧物体侧的面具有负屈光力。该面是与棱镜的面不同的透镜面。该棱镜是用于使有助于成像的光线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18)。
E/f12<1.5...(3-18)
其中,E是沿着面顶Ct1与面顶Ct2之间的光轴的空气换算距离,
面顶Ct1是在比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更接近物体侧的折射面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面的面顶,
面顶Ct2是透镜成分C1p的接合面的面顶,
f12是构成第1透镜组G1的透镜中、比反射光学元件更接近像侧的全部透镜的合成焦距。其中,在反射光学元件具有出射面、且该出射面具有屈光力的情况下,f12是将该出射面包含在内时的合成焦距。
当超过条件式(3-18)的上限时,容易给成像光学系统的薄型化及全长的缩短带来障碍。另外,当低于条件式(3-18)的下限时,在有助于成像的光线(光束)中将产生较大的渐晕,所以在画面周边部无法获得足够的光量。
另外,取代上述条件式(3-18),更优选满足(3-18’)。
E/f12<1.2...(3-18’)
进一步,取代上述条件式(3-18),最优选满足(3-18”)。
E/f12<1.0...(3-18”)
另外,在实施例的成像光学系统中包括5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和6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5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以下这样的5个透镜组构成: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另外,6组结构的成像光学系统从物体侧起依次由以下这样的6个透镜组构成:具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与孔径光阑一体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4;具有正或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5。另外,第3透镜组G31可与孔径光阑构成为一体。
第1透镜组G1在构成要素中具有2至4个透镜成分和反射光学元件。这些构成要素优选从物体侧起按照以下顺序来配置:最多1个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中包含透镜成分C1p。尤其优选,从物体侧起按照以下顺序进行配置:像侧的面为凹面的负透镜成分、反射光学元件、1个或2个正透镜成分。
另外,反射光学元件优选是棱镜。该棱镜是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另外,棱镜(反射光学元件)在其介质的折射率为1.8以上时,容易缩短全长。
另外,正透镜成分中的1个是透镜成分C1p。该透镜成分C1p采用负透镜LA。该负透镜LA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取条件式(3-2)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另外,负透镜LA还可以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条件式(3-2’)和条件式(3-3’)或者条件式(3-2”)和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内。
另外,在透镜成分C1p中,负透镜LA的接合对象是正透镜LB。该正透镜LB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由取条件式(3-5)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条件式(3-6)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另外,正透镜LB还可以是这样的透镜:该透镜的θgF以及vd包含在取代(3-5)而由条件式(3-5’)和条件式(3-6’)或条件式(3-5”)和条件式(3-6”)所规定的区域内。
第2透镜组G2具有2个以上的透镜成分。并且,某1个透镜成分是由正透镜和负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成分。除了该接合透镜成分之外,第2透镜组G2还可以具备1个负透镜成分。并且优选从物体侧起按照负透镜成分、接合透镜成分的顺序进行配置。
在成像光学系统是5组结构的情况下,第3透镜组G3具有接合透镜。除了接合透镜成分之外,第3透镜组G3还可以具备正透镜成分。另外,第3透镜组G3优选将最接近像侧的透镜设为负透镜。另外,该负透镜的像侧的面具有较强的曲率。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第3透镜组G3为第4透镜组G3。
第4透镜组G4具有1个透镜成分。该第4透镜组G4是接在第3透镜组G3之后的透镜组。第4透镜组G4的屈光力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另外,该透镜成分也可以是单体透镜。另外,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容易小型化,设为正屈光力的透镜容易进行像差校正。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第4透镜组G4为第5透镜组G4。
正的第5透镜组G5具有1个透镜成分。该透镜成分可以是单体透镜。另外,第5透镜组G5的屈光力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另外,对于第5透镜组G5而言,具有负屈光力的透镜容易小型化,设为正屈光力的透镜容易进行像差校正。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第5透镜组G4为第6透镜组G5。
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在第2透镜组G2与第3透镜组G3之间配置有具有正屈光力的其他透镜组G31。其他透镜组G31可由单体透镜构成,且可与孔径光阑构成为一体。在成像光学系统是6组结构的情况下,其他透镜组G31为第3透镜组G31。
另外,如果利用电子摄像装置的图像处理功能来校正在成像光学系统中产生的畸变像差,则能够进一步良好地校正其他像差,同时能够进一步实现广角化。
另外,在透镜成分Cp1采用负透镜LA的情况下,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此时,优选的是,负透镜LA在光轴中心处的厚度比正透镜LB薄。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负透镜LA在光轴中心处的厚度t1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19)。
0.01<t1<0.6...(3-19)
另外,取代条件式(3-19),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19’)。
0.01<t1<0.4...(3-19’)
而且,取代条件式(3-19),进一步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19”)。
0.01<t1<0.2...(3-19”)
另外,这里是设为利用不存在畸变像差的光学系统来对无限远物体进行成像。此时,在成像出的像中不存在畸变像差,因此,f=y/tanω...(3-20)成立。
这里,y是像点距离光轴的高度,f是成像系统的焦距,ω是与摄像面上的到中心的距离为y的位置上所成的像点对应的物点方向相对于光轴的角度。
另一方面,在光学系统中存在桶形畸变像差的情况下,下式成立:
f>y/tanω...(3-21)
即,当f与y为固定值时,ω成为大的值。
因此,电子摄像装置特别优选采用这样的光学系统,即:该光学系统在广角端附近的焦距处有意地具有较大的桶形畸变像差。在此情况下,可以不校正畸变,相应地能够实现光学系统的宽视场角化。
但是,物体的像是在具有桶形畸变像差的状态下成像在电子摄像元件上的。因此,在电子摄像装置中,要通过图像处理对由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在该加工中,改变图像数据(图像的形状)以便校正桶形畸变像差。
这样,最终得到的图像数据成为具有与物体基本相似的形状的图像数据。因此,只要根据该图像数据向CRT或打印机输出物体的图像即可。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摄像装置中具有:电子摄像元件和图像处理单元,该图像处理单元对由电子摄像元件拍摄通过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出的像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工,输出使像的形状变化后的图像数据,其中,成像光学系统是变焦镜头,变焦镜头优选在近似无限远物点对焦时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70<y07/(fw·tanω07w)<0.96...(3-22)
这里,在将最大像高设为y10时,y07表示为y07=0.7y10,ω07w是与摄像面上的到中心的距离为y07的位置上所成的像点对应的物点方向相对于光轴的角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为电子摄像装置的情况下,最大像高是在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内(可摄像的面内)从中心到最远点的距离。由此,y10也是在电子摄像元件的有效摄像面内(可摄像的面内)从中心到最远点的距离。
上述条件式(3-22)规定了变焦广角端的桶形畸变的程度。如果满足条件式(3-22),则能够在不使光学系统大型化的情况下,取入宽视场角的信息。另外,发生了桶形畸变的像由摄像元件进行光电变换而成为桶形畸变的图像数据。
电子摄像装置的作为信号处理系统的图像处理单元以电气方式对桶形畸变的图像数据实施相当于改变像的形状的加工。这样,即使利用显示装置来再现最终从图像处理单元输出的图像数据,也能够获得校正了畸变的、与被摄体形状基本相似的图像。
这里,在超过条件式(3-22)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尤其当取得接近于1的值时,可获得以光学方式良好地校正了畸变的图像。因此,由图像处理单元进行的校正可以很小。但是,难以在保持光学系统的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光学系统的宽视场角。
另一方面,当低于条件式(3-22)的下限值时,在利用图像处理单元来校正因光学系统的畸变导致的图像失真的情况下,视场角周边部向放射方向的拉伸率变得过高。其结果,在摄像得到的图像中,图像周边部的清晰度劣化明显。
这样,通过满足条件式(3-22),可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广角化(将包括畸变的垂直方向的视场角设为38°以上)。
另外,取代条件式(3-22),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75<y07/(fw·tanω07w)<0.95...(3-22’)
进而,取代条件式(3-22),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80<y07/(fw·tanω07w)<0.94...(3-22”)
进而,取代条件式(3-22),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7<y07/(fw·tanω07w)<0.94...(3-22″′)
进而,取代条件式(3-22),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75<y07/(fw·tanω07w)<0.92...(3-22″″)
进而,取代条件式(3-22),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75<y07/(fw·tanω07w)<0.955...(3-22″″′)
进而,取代条件式(3-22),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80<y07/(fw·tanω07w)<0.95...(3-2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负透镜LA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3)。
1.58<nd(LA)<1.85...(3-23)
这里,nd是负透镜LA的介质的折射率。
当低于条件式(3-23)的下限值时,球面像差的校正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当超过条件式(3-23)的上限值时,虽然像差校正方面的缺点少,但难以防止反射。
另外,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3’)。
1.60<nd(LA)<1.80...(3-23’)
进而,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3”)。
1.62<nd(LA)<1.75...(3-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光学系统中,正透镜LB也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4)。
1.68<nd(LB)<2.40...(3-24)
这里,nd(LB)是正透镜LB的介质的折射率。
当低于条件式(3-24)的下限值时,难以同时实现小型化和球面像差及像散的校正。当超过条件式(3-24)的上限值时,难以防止反射。
另外,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4’)。
1.74<nd(LB)<2.30...(3-24’)
进而,更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3-24”)。
1.80<nd(LB)<2.20...(3-24”)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分别满足或具备以上所述的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由此能够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及薄型化,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另外,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还可以组合地具备(满足)上述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在此情况下,能够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及薄型化或者更好的像差校正。另外,具有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由于具备这样的成像光学系统,由此在所拍摄的图像中,可实现图像的清晰度化、防止渗色。
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分别满足或具备以上所述的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由此能够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及薄型化,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像差校正。另外,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还可以组合地具备(满足)上述条件式及结构上的特征。在此情况下,能够实现成像光学系统的进一步小型化及薄型化或更好的像差校正。
另外,具有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由于具备这样的成像光学系统,由此在所拍摄的图像中,能够实现图像的清晰度化、以及渗色的防止。
以下,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以下,适当称为“变焦镜头”)、摄像装置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例限定。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在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差(CC)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另外,FIY表示像高。另外,像差图中的标号在后述的实施例中也是共用的。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和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凹面朝向像侧的平凹透镜L1、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均是平面的棱镜L2、双凸正透镜L3和双凸正透镜L4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双凸正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凹负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3所示,实施例2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物体侧为凹面、像侧为平面的棱镜L1、双凸正透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3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4、以及双凹负透镜L5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6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7、以及双凸正透镜L8与双凹负透镜L9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双凸正透镜L10,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是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棱镜L1的物体侧的面、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7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10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5所示,实施例3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为平面、像侧为凸面的棱镜L2、双凸正透镜L3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4、以及双凹负透镜L5与双凸正透镜L6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7、以及双凸正透镜L8与双凹负透镜L9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0,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1与双凸正透镜L12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7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0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凹负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7所示,实施例4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双凸正透镜L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双凸正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两面、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凹负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5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9所示,实施例5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为凹面、像侧为平面的棱镜L2、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以及双凸正透镜L4与双凹负透镜L5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双凹负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3与双凸正透镜L14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9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的像侧的面、像侧的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双凹负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6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4的像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6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11所示,实施例6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双凹负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以及双凸正透镜L4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1与双凹负透镜L12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双凸正透镜L13,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4、以及双凸正透镜L15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像侧的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6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5的像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7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7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7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13所示,实施例7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双凸正透镜L4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7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像侧的双凹负透镜L6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7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8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8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8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15所示,实施例8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和双凸正透镜L4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5、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凹凸透镜L6与双凹负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6的两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9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9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9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17所示,实施例9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3、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4与双凸正透镜L5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2透镜组G2由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1与双凹负透镜L12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3,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4与双凸正透镜L15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5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双凹负透镜L6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0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1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10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差(CC)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另外,FIY表示像高。另外,像差图中的标号在后述的实施例中也是共用的。
如图19所示,实施例10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另外,在以下所有实施例内,在透镜剖视图中,LPF表示低通过滤器,CG表示保护玻璃,I表示电子摄像元件的摄像面。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双凸正透镜L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3与透镜L4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3与透镜L4)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双凸正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亮度光阑S的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两面、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凹负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1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2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实施例1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22所示,实施例11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和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双凸正透镜L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双凸正透镜L5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3与透镜L4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3与透镜L4)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双凹负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双凸正透镜L12,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3与双凸正透镜L14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7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两面、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6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 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2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2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24是示出实施例1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23所示,实施例12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为平面、像侧的面为凸的棱镜L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与双凸正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2(透镜L2的像侧的面)、透镜L3以及透镜L4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3与透镜L4)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稍微向物体侧移动而到达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亮度光阑S的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的两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3的像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3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2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26是示出实施例1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25所示,实施例13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为凹面、像侧的面为平面的棱镜L2、双凸正透镜L3、以及双凸正透镜L4与双凹负透镜L5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3、透镜L4以及透镜L5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4与透镜L5)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双凹负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3与双凸正透镜L14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稍微向物体侧移动而到达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9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的像侧的面、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以及双凹负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物体侧的双凹负透镜L6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4的像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4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2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28是示出实施例1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27所示,实施例14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物体侧的面为凹面、像侧的面为平面的棱镜L1、双凸正透镜L2与双凹负透镜L3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4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2、透镜L3以及透镜L4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棱镜L1的物体侧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2与透镜L3)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亮度光阑S的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物体侧的面为凹面、像面为平面的棱镜L1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2的两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5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2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30是示出实施例1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29所示,实施例15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与双凸正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以及双凸正透镜L5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3、透镜L4以及透镜L5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3与透镜L4)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10、以及双凸正透镜L11与双凹负透镜L12的接合透镜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凸正透镜L13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6透镜组G6由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4与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凹凸透镜L15的接合透镜构成,且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是固定的,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第5透镜组G5在向物体侧移动后,向像侧移动,第6透镜组G6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9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第2透镜组G2的、像侧的双凹负透镜L7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像侧的面、第4透镜组G4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10的两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3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32是示出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31所示,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和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双凸正透镜L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3与透镜L4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3与透镜L4)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双凸正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9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1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构成,且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是固定的,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亮度光阑S的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两面、第3透镜组G3的凸正透镜L8的物体侧的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9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凹负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7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3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7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34是示出实施例17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33所示,实施例17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与双凸正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3与透镜L4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3与透镜L4)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5、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10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和双凸正透镜L13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是固定的,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亮度光阑S的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第3透镜组G3的凸正透镜L9的物体侧的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10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3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36是示出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35所示,实施例16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与双凸正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f12为透镜L3与透镜L4的合成焦距。另外,面顶Ct1为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面顶Ct2为接合透镜(透镜L3与透镜L4)的接合面的面顶。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5、双凹负透镜L6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7的接合透镜、以及双凹负透镜L8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10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3构成,且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是固定的,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亮度光阑S的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6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第3透镜组G3的凸正透镜L9的物体侧的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10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变焦镜头、摄像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受该实施例限定。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19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3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19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38是示出实施例19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SA)、像散(AS)、畸变像差(DT)、倍率色差(CC)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另外,FIY表示像高。另外,像差图中的标号在后述的实施例中也是共用的。
如37所示,实施例19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双凸正透镜L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D11为从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SD1为从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针对棱镜L2的部分采用空气换算长度。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双凸正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凹负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20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3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0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38是示出实施例20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37所示,实施例20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双凸正透镜L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D11为从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SD1为从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针对棱镜L2的部分采用空气换算长度。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双凸正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8、以及双凸正透镜L9与双凹负透镜L10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且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双凹负透镜L12与双凸正透镜L13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8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1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凹负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21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4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42是示出实施例21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41所示,实施例21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双凸正透镜L3、以及双凸正透镜L4与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凹凸透镜L5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D11为从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SD1为从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5的像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针对棱镜L2的部分采用空气换算长度。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双凸正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双凹负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具有双凸正透镜L12的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3和双凸正透镜L14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9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像侧的双凹负透镜L7的两面、双凸正透镜L8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22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4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44是示出实施例22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43所示,实施例22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与双凸正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以及双凸正透镜L5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D11为从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SD1为从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5的像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针对棱镜L2的部分采用空气换算长度。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双凹负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具有双凸正透镜L12的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凹凸透镜L14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9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第2透镜组G2的、像侧的双凹负透镜L7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双凸正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23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4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46是示出实施例23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45所示,实施例23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负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双凸正透镜L3、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4与双凸正透镜L5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D11为从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SD1为从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5的像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针对棱镜L2的部分采用空气换算长度。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由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1与双凹负透镜L12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3的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4与双凸正透镜L15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物体侧移动,第4透镜组G4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5透镜组G5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7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5的两面、第2透镜组G2的像侧的双凹负透镜L6的像侧的面、第3透镜组G3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4透镜组G4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24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4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48是示出实施例24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44所示,实施例24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以及双凸正透镜L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D11为从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SD1为从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4的像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针对棱镜L2的部分采用空气换算长度。
第2透镜组G2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以及双凹负透镜L6与双凸正透镜L7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具有双凸正透镜L8的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9、以及双凸正透镜L10与双凹负透镜L11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具有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正屈光力。
第6透镜组G6由双凹负透镜L13与双凸正透镜L14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是固定的,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第5透镜组G5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6透镜组G6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双凸正透镜L3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4的像侧的面、第2透镜组G2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5的像侧的面、第4透镜组G4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9的两面、第5透镜组G5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12的物体侧的面、第6透镜组G6的双凹负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例25的变焦镜头进行说明。图49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2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光学结构的沿着光轴的剖视图,(a)是广角端的剖视图,(b)是中间焦距状态的剖视图,(c)是望远端的剖视图。
图50是示出实施例25的变焦镜头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倍率色差的图,(a)示出广角端的状态,(b)示出中间焦距状态,(c)示出望远端的状态。
如图49所示,实施例12的变焦镜头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有正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孔径光阑S、正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正屈光力的第4透镜组G4、正屈光力的第5透镜组G5、负屈光力的第6透镜组G6。
第1透镜组G1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1、物体侧的面与像侧的面均为平面的棱镜L2、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与双凸正透镜L4的接合透镜(透镜成分C1p)、以及双凸正透镜L5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D11为从透镜L1的像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SD1为从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到透镜L5的像侧的面的面顶的距离。另外,针对棱镜L2的部分采用空气换算长度。
第2透镜组G2由双凹负透镜L6、以及双凹负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第3透镜组G3具有双凸正透镜L9的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由双凸正透镜L10、以及双凸正透镜L11与双凹负透镜L12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正屈光力。
第5透镜组G5具有双凸正透镜L13的正屈光力。
第6透镜组G6由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4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凹凸透镜L15的接合透镜构成,且整体具有负屈光力。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第1透镜组G1是固定的,第2透镜组G2向像侧移动,第3透镜组G3是固定的,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第5透镜组G5被大致固定到中间位置,进而从中间位置向像侧移动,第6透镜组G6是固定的。另外,亮度光阑S的位置是固定的。另外,通过改变孔径尺寸来调整光量。
以下合计8个面采用了非球面:第1透镜组G1的、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凹凸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双凸正透镜L4的两面、第2透镜组G2的、双凹负透镜L7的两面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凹凸透镜L8的像侧的面、第4透镜组G4的物体侧的双凸正透镜L10的物体侧的面、第5透镜组G5的双凸正透镜L13的物体侧的面。
下面将给出构成上述各实施例的变焦镜头的光学部件的数值数据。另外,在各实施例的数值数据中,r表示各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表示各透镜的镜厚或空气间隔,nd...表示各透镜对于d线的折射率,vd表示各透镜的阿贝数,Fno.表示F数,f表示整个系统的焦距,D0表示从物体到第1面的距离。另外,*表示非球面。
另外,在设光轴方向为z、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为y、圆锥系数为K、非球面系数为A4、A6、A8、A10时,用下式来表示非球面形状。
z=(y2/r)/[1+{1-(1+K)(y/r)2}1/2]
+A4y4+A6y6+A8y8+A10y10
另外,E表示10的乘方。另外,这些因素的值的标号在后述实施例的数值数据中也是共用的。
数值实施例1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3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3283,
A2=0.0000E+00,A4=-4.4000E-06,A6=6.0678E-08,A8=-8.9615E-10,A10=0.0000E+00
第10面
K=-0.8898,
A2=0.0000E+00,A4=-9.6527E-06,A6=5.4330E-06,A8=-8.3037E-08,A10=0.0000E+00
第15面
K=-0.5934,
A2=0.0000E+00,A4=-5.4855E-05,A6=4.0626E-06,A8=3.1128E-07,A10=0.0000E+00
第16面
K=-0.7623,
A2=0.0000E+00,A4=4.8992E-04,A6=-2.6005E-06,A8=4.3095E-07,A10=0.0000E+00
第20面
K=-0.7181,
A2=0.0000E+00,A4=2.4448E-04,A6=-9.1778E-06,A8=-3.2810E-07,A10=0.0000E+00
第22面
K=3.5846,
A2=0.0000E+00,A4=-3.4288E-04,A6=1.1625E-05,A8=1.7829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4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4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43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51
数值实施例2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52
非球面数据
第1面
K=-0.0410,
A2=0.0000E+00,A4=9.1093E-05,A6=-8.5914E-07,A8=4.4127E-09,A10=0.0000E+00
第5面
K=-0.0773,
A2=0.0000E+00,A4=-9.7118E-05,A6=2.4199E-07,A8=-4.5197E-09,A10=0.0000E+00
第8面
K=-0.8913,
A2=0.0000E+00,A4=-2.9868E-04,A6=4.4157E-05,A8=-1.4936E-06,A10=0.0000E+00
第13面
K=-0.5894,
A2=0.0000E+00,A4=-1.9802E-04,A6=1.2496E-05,A8=-1.4038E-06,A10=0.0000E+00
第14面
K=-0.7744,
A2=0.0000E+00,A4=8.1519E-04,A6=-1.5789E-05,A8=-8.8242E-07,A10=0.0000E+00
第18面
K=-1.0392.
A2=0.0000E+00,A4=-1.5744E-04,A6=2.3284E-05,A8=-9.2861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6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6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63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71
数值实施例3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72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593,
A2=0.0000E+00,A4=8.2003E-06,A6=1.6810E-08,A8=-3.7560E-10,A10=0.0000E+00
第8面
K=-0.9593,
A2=0.0000E+00,A4=1.8122E-04,A6=-5.2384E-06,A8=5.9665E-07,A10=0.0000E+00
第13面
K=-0.6152,
A2=0.0000E+00,A4=5.6835E-05,A6=-5.1648E-06,A8=3.7552E-07,A10=0.0000E+00
第14面
K=-0.1858,
A2=0.0000E+00,A4=3.0748E-04,A6=-7.5365E-06,A8=4.0155E-07,A10=0.0000E+00
第18面
K=0.0181,
A2=0.0000E+00,A4=-9.9657E-05,A6=4.9173E-06,A8=-1.8905E-06,A10=0.0000E+00
第20面
K=0.2476,
A2=0.0000E+00,A4=-2.7484E-04,A6=2.0109E-05,A8=5.3740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8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8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83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91
数值实施例4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0992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655,
A2=0.0000E+00,A4=-1.8786E-05,A6=-5.1022E-08,A8=-2.0153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017,
A2=0.0000E+00,A4=-3.1676E-05,A6=-9.6311E-07,A8=2.1464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518,
A2=0.0000E+00,A4=4.6312E-05,A6=3.3508E-08,A8=-3.3276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9593,
A2=0.0000E+00,A4=1.3237E-04,A6=4.4415E-06,A8=2.0304E-07,A10=0.0000E+00
第14面
K=-0.6103,
A2=0.0000E+00,A4=-9.4698E-05,A6=5.3709E-06,A8=2.2063E-08,A10=0.0000E+00
第15面
K=-0.2133,
A2=0.0000E+00,A4=7.8028E-05,A6=8.2038E-06,A8=-7.1469E-08,A10=0.0000E+00
第19面
K=0.0476,
A2=0.0000E+00,A4=-2.6880E-04,A6=1.9804E-05,A8=-7.9341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2918,
A2=0.0000E+00,A4=2.5142E-04,A6=-3.6396E-05,A8=1.2752E-06,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0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0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11
数值实施例5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1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21
非球面数据
第2面
K=0.0498,
A2=0.0000E+00,A4=-1.3925E-04,A6=2.8042E-07,A8=-1.1379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272,
A2=0.0000E+00,A4=-5.4638E-05,A6=1.9698E-06,A8=-1.6771E-08,A10=0.0000E+00
第8面
K=0.0936,
A2=0.0000E+00,A4=-1.1220E-04,A6=1.6578E-06,A8=8.9828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5504,
A2=0.0000E+00,A4=1.1911E-04,A6=4.6910E-06,A8=-9.1582E-08,A10=0.0000E+00
第11面
K=-0.8331,
A2=0.0000E+00,A4=2.2507E-04,A6=-7.1701E-07,A8=1.4359E-06,A10=0.0000E+00
第16面
K=-0.5705,
A2=0.0000E+00,A4=2.6285E-04,A6=1.6592E-05,A8=-1.1215E-07,A10=0.0000E+00
第17面
K=-0.7197,
A2=0.0000E+00,A4=6.4343E-04,A6=2.1920E-05,A8=8.2869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7247,
A2=0.0000E+00,A4=-3.4170E-04,A6=1.6958E-05,A8=-1.9597E-06,A10=0.0000E+00
第25面
K=0.0433,
A2=0.0000E+00,A4=-9.4693E-04,A6=9.5646E-05,A8=-4.1316E-06,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2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3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3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33
数值实施例6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41
非球面数据
第7面
K=-0.0484,
A2=0.0000E+00,A4=1.4563E-05,A6=-7.6488E-07,A8=4.4586E-09,A10=0.0000E+00
第8面
K=0.0031,
A2=0.0000E+00,A4=-1.3425E-04,A6=2.6003E-06,A8=6.4483E-09,A10=0.0000E+00
第9面
K=-0.0028,
A2=0.0000E+00,A4=1.0040E-04,A6=-2.1816E-06,A8=9.3935E-09,A10=0.0000E+00
第11面
K=-0.9165,
A2=0.0000E+00,A4=8.7967E-05,A6=6.6746E-06,A8=1.7677E-07,A10=0.0000E+00
第16面
K=-0.6217,
A2=0.0000E+00,A4=3.4602E-04,A6=2.3472E-05,A8=1.9916E-06,A10=0.0000E+00
第17面
K=1.5587,
A2=0.0000E+00,A4=9.2867E-04,A6=2.5002E-05,A8=4.2526E-06,A10=0.0000E+00
第22面
K=-0.5835,
A2=0.0000E+00,A4=-1.1710E-04,A6=-3.2496E-06,A8=-6.5599E-07,A10=0.0000E+00
第27面
K=-0.0556.
A2=0.0000E+00,A.4=1.3775E-03,A6=-9.2249E-05,A8=1.7867E-06,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5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5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53
数值实施例7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6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3202,
A2=0.0000E+00,A4=1.2174E-05,A6=6.3672E-08,A8=-6.8681E-10,A10=0.0000E+00
第11面
K=-0.2788,
A2=0.0000E+00,A4=3.9206E-04,A6=-5.7360E-05,A8=2.8799E-06,A10=0.0000E+00
第12面
K=-1.0000,
A2=0.0000E+00,A4=2.0000E-04,A6=0.0000E+00,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13面
K=0.0225,
A2=0.0000E+00,A4=3.0156E-04,A6=-4.7185E-05,A8=2.8163E-06,A10=0.0000E+00
第15面
K=-0.5926,
A2=0.0000E+00,A4=-3.5989E-05,A6=-7.2139E-07,A8=1.1710E-06,A10=0.0000E+00
第16面
K=-0.7618,
A2=0.0000E+00,A4=4.1404E-04,A6=-1.0699E-06,A8=1.5036E-06,A10=0.0000E+00
第20面
K=-0.7017,
A2=0.0000E+00,A4=-1.5674E-04,A6=6.6734E-06,A8=-3.1995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7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7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73
数值实施例8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82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3197,
A2=0.0000E+00,A4=1.0806E-05,A6=7.9986E-08,A8=-9.7084E-10,A10=0.0000E+00
第11面
K=-0.2811,
A2=0.0000E+00,A4=1.6037E-04,A6=-1.8892E-05,A8=8.0861E-07,A10=0.0000E+00
第12面
K=-1.0000,
A2=0.0000E+00,A4=-1.0000E-04,A6=0.0000E+00,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15面
K=-0.5926,
A2=0.0000E+00,A4=-2.0163E-04,A6=1.1143E-05,A8=-2.2744E-07,A10=0.0000E+00
第16面
K=-0.7610,
A2=0.0000E+00,A4=3.2549E-04,A6=8.9816E-06,A8=-2.7426E-07,A10=0.0000E+00
第20面
K=-0.7014,
A2=0.0000E+00,A4=-5.2357E-05,A6=8.5324E-06,A8=-2.7757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91
变焦镜头组数据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093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01
数值实施例9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02
非球面数据
第7面
K=-0.0280,
A2=0.0000E+00,A4=-1.0789E-05,A6=6.7761E-08,A8=-1.1595E-09,A10=0.0000E+00
第11面
K=-0.8917,
A2=0.0000E+00,A4=5.5318E-05,A6=1.1312E-05,A8=-1.5162E-07,A10=0.0000E+00
第16面
K=-0.6055,
A2=0.0000E+00,A4=2.0776E-04,A6=2.3572E-06,A8=1.7315E-06,A10=0.0000E+00
第17面
K=-0.8693,
A2=0.0000E+00,A4=4.6319E-04,A6=-3.8045E-06,A8=2.8622E-06,A10=0.0000E+00
第22面
K=-0.6715,
A2=0.0000E+00,A4=-9.5864E-05,A6=1.1837E-06,A8=-7.0698E-08,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12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13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21
数值实施例10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3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656,
A2=0.0000E+00,A4=-2.0793E-05,A6=-2.2718E-07,A8=-1.4970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281,
A2=0.0000E+00,A4=-1.6543E-05,A6=-1.9504E-06,A8=4.1524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404,
A2=0.0000E+00,A4=3.7765E-05,A6=2.1488E-07,A8=-3.4001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9588,
A2=0.0000E+00,A4=1.4918E-04,A6=3.3691E-06,A8=2.7367E-07,A10=0.0000E+00
第14面
K=-0.6078,
A2=0.0000E+00,A4=-7.2844E-05,A6=4.9099E-06,A8=5.9322E-08,A10=0.0000E+00
第15面
K=-0.1929,
A2=0.0000E+00,A4=7.6881E-05,A6=7.5157E-06,A8=-1.3516E-08,A10=0.0000E+00
第19面
K=0.0285,
A2=0.0000E+00,A4=-2.5544E-04,A6=1.4559E-05,A8=-6.7788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2758,
A2=0.0000E+00,A4=1.6010E-04,A6=-2.5583E-05,A8=9.6944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4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4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43
数值实施例11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44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5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3278,
A2=0.0000E+00,A4=2.9173E-06,A6=-2.0925E-06,A8=4.2530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479,
A2=0.0000E+00,A4=4.8113E-05,A6=-1.1149E-05,A8=3.7818E-07,A10-=0.0000E+00
第7面
K=-0.0187,
A2=0.0000E+00,A4=-7.3529E-06,A6=-6.6541E-07,A8=-1.3661E-08,A10=0.0000E+00
第11面
K=-0.8871,
A2=0.0000E+00,A4=5.3951E-05,A6=5.7536E-06,A8=6.4825E-09,A10=0.0000E+00
第16面
K=-0.5942,
A2=0.0000E+00,A4=-6.8115E-05,A6=1.0907E-07,A8=7.4120E-08,A10=0.0000E+00
第17面
K=-0.7628,
A2=0.0000E+00,A4=4.5611E-04,A6=-1.0355E-05,A8=3.5572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7169,
A2=0.0000E+00,A4=2.7279E-05,A6=-5.1868E-06,A8=1.8491E-08,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6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6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63
数值实施例12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7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1513,
A2=0.0000E+00,A4=-3.7050E-05,A6=1.0839E-07,A8=1.1477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263,
A2=0.0000E+00,A4=8.6520E-05,A6=4.5524E-07,A8=-1.3742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789,
A2=0.0000E+00,A4=1.3315E-05,A6=1.7773E-07,A8=1.4417E-09,A10=0.0000E+00
第9面
K=-0.9593,
A2=0.0000E+00,A4=1.3958E-04,A6=3.2451E-06,A8=2.3083E-07,A10=0.0000E+00
第14面
K=-0.6063,
A2=0.0000E+00,A4=-1.1098E-04,A6=3.2759E-06,A8=-2.4822E-07,A10=0.0000E+00
第15面
K=-0.2754,
A2=0.0000E+00,A4-=1.4957E-04,A6=1.3647E-06,A8=-2.3821E-07,A10=0.0000E+00
第19面
K=0.1053,
A2=0.0000E+00,A4=-3.5906E-04,A6=7.5775E-06,A8=-7.2931E-07,A10=0.0000E+00
第23面
K=-0.0104,
A2=0.0000E+00,A4=8.9487E-04,A6=-2.2954E-05,A8=4.3482E-08,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8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183
数值实施例13
单位mm
非球面数据
第2面
K=0.0498,
A2=0.0000E+00,A4=-1.3925E-04,A6=2.8042E-07,A8=-1.1379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272,
A2=0.0000E+00,A4=-5.4638E-05,A6=1.9698E-06,A8=-1.6771E-08,A10=0.0000E+00
第8面
K=0.0936,
A2=0.0000E+00,A4=-1.1220E-04,A6=1.6578E-06,A8=8.9828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5504,
A2=0.0000E+00,A4=1.1911E-04,A6=4.6910E-06,A8=-9.1582E-08,A10=0.0000E+00
第11面
K=-0.8331,
A2=0.0000E+00,A4=2.2507E-04,A6=-7.1701E-07,A8=1.4359E-06,A10=0.0000E+00
第16面
K=-0.5705,
A2=0.0000E+00,A4=2.6285E-04,A6=1.6592E-05,A8=-1.1215E-07,A10=0.0000E+00
第17面
K=-0.7197,
A2=0.0000E+00,A4=6.4343E-04,A6=2.1920E-05,A8=8.2869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7247,
A2=0.0000E+00,A4=-3.4170E-04,A6=1.6958E-05,A8=-1.9597E-06,A10=0.0000E+00
第25面
K=0.0433,
A2=0.0000E+00,A4=-9.4693E-04,A6=9.5646E-05,A8=-4.1316E-06,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0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0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11
数值实施例14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1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21
非球面数据
第1面
K=-0.0366,
A2=0.0000E+00,A4=2.3100E-04,A6=-2.3544E-06,A8=2.5544E-08,A10=-1.1763E-10
第3面
K=-0.0300,
A2=0.0000E+00,A4=-2.7534E-04,A6=3.1374E-06,A8=-8.4181E-09,A10=0.0000E+00
第4面
K=0.0011,
A2=0.0000E+00,A4=-4.5516E-04,A6=9.8020E-06,A8=-8.5631E-09,A10=0.0000E+00
第14面
K=-0.5838,
A2=0.0000E+00,A4=-1.2310E-04,A6=-1.3763E-06,A8=2.1745E-07,A10=0.0000E+00
第15面
K=-0.7838,
A2=0.0000E+00,A4=5.7429E-04,A6=-1.3882E-05,A8=4.2336E-07,A10=0.0000E+00
第19面
K=-1.0645,
A2=0.0000E+00,A4=5.9099E-04,A6=-1.7414E-05,A8=3.6786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22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31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32
数值实施例15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33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4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3198,
A2=0.0000E+00,A4=7.0812E-05,A6=-3.7266E-06,A8=5.5289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895,
A2=0.0000E+00,A4=-1.2037E-04,A6=9.9952E-06,A8=-2.5704E-07,A10=0.0000E+00
第7面
K=-0.0600,A2=0.0000E+00,A4=9.3083E-06,A6=-8.5596E-07,A8=-1.1449E-08,A10=0
.0000E+00
第12面
K=-0.3180,
A2=0.0000E+00,A4=1.0698E-03,A6=-1.4595E-04,A8=7.0190E-06,A10=0.0000E+00
第13面
K=-1.0000,
A2=0.0000E+00,A4=2.0000E-04,A6=0.0000E+00,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14面
K=2.4959,
A2=0.0000E+00,A4=7.8292E-04,A6=-1.1366E-04,A8=6.5409E-06,A10=0.0000E+00
第18面
K=-0.5894,
A2=0.0000E+00,A4=7.7905E-05,A6=1.1782E-05,A8=-2.0278E-07,A10=0.0000E+00
第19面
K=-0.7348,
A2=0.0000E+00,A4=2.8188E-04,A6=9.8333E-06,A8=-1.0652E-07,A10=0.0000E+00
第23面
K=-0.6984,
A2=0.0000E+00,A4=-1.3174E-05,A6=9.8051E-06,A8=-2.7387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4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51
变焦镜头组数据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数值实施例16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54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562,
A2=0.0000E+00,A4=-1.0635E-04,A6=-3.3073E-07,A8=-3.5038E-09,A10=0.0000E+00
第6面
K=0.6015,
A2=0.0000E+00,A4=-3.1085E-04,A6=3.6175E-06,A8=-1.5913E-08,A10=0.0000E+00
第14面
K=0.0653,
A2=0.0000E+00,A4=-2.9532E-04,A6=-3.6675E-06,A8=2.7757E-07,A10=0.0000E+00
第16面
K=-0.0724,
A2=0.0000E+00,A4=-3.3421E-04,A6=5.5697E-06,A8=-4.4877E-07,A10=0.0000E+00
第19面
K=0.0658,
A2=0.0000E+00,A4=5.3557E-04,A6=-1.9173E-05,A8=1.3380E-06,A10=0.0000E+00
第21面
K=-0.0668,
A2=0.0000E+00,A4=-7.2957E-04,A6=-1.1862E-05,A8=-1.0182E-06,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7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7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73
数值实施例17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74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8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342,
A2=0.0000E+00,A4=-5.1096E-05,A6=3.9696E-08,A8=-1.1548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2138,
A2=0.0000E+00,A4=-8.0734E-05,A6=-1.9246E-06,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7面
K=0.0411,
A2=0.0000E+00,A4=2.5206E-05,A6=-3.6405E-07,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16面
K=0.1251,
A2=0.0000E+00,A4=-2.2276E-04,A6=-4.1935E-06,A8=1.3656E-07,A10=0.0000E+00
第18面
K=-0.0925,
A2=0.0000E+00,A4=-3.2272E-04,A6=4.4236E-06,A8=-2.4013E-07,A10=0.0000E+00
第23面
K=-0.1594,
A2=0.0000E+00,A4=8.6051E-06,A6=-5.3997E-06,A8=2.9886E-08,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9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9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93
数值实施例18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294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0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291,
A2=0.0000E+00,A4=-4.4047E-05,A6=1.3091E-07,A8=-1.1089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1497,
A2=0.0000E+00,A4=-1.2063E-04,A6=-2.7557E-06,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7面
K=0.0325,
A2=0.0000E+00,A4=2.2798E-05,A6=-3.3627E-07,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16面
K=0.1348,
A2=0.0000E+00,A4=-1.8990E-04,A6=-6.2525E-06,A8=3.0401E-07,A10=0.0000E+00
第18面
K=-0.1035,
A2=0.0000E+00,A4=-3.0165E-04,A6=4.9551E-06,A8=-2.7005E-07,A10=0.0000E+00
第23面
K=-0.1697,
A2=0.0000E+00,A4=1.7420E-05,A6=-6.7687E-06,A8=7.0760E-08,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1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1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13
数值实施例19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2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655,
A2=0.0000E+00,A4=-1.8786E-05,A6=-5.1022E-08,A8=-2.0153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017,
A2=0.0000E+00,A4=-3.1676E-05,A6=-9.6311E-07,A8=2.1464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518,
A2=0.0000E+00,A4=4.6312E-05,A6=3.3508E-08,A8=-3.3276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9593,
A2=0.0000E+00,A4=1.3237E-0,A6=4.4415E-06,A8=2.0304E-07,A10=0.0000E+00
第14面
K=-0.6103,
A2=0.0000E+00,A4=-9.4698E-05,A6=5.3709E-06,A8=2.2063E-08,A10=0.0000E+00
第15面
K=-0.2133,
A2=0.0000E+00,A4=7.8028E-05,A6=8.2038E-06,A8=-7.1469E-08,A10=0.0000E+00
第19面
K=0.0476,
A2=0.0000E+00,A4=-2.6880E-04,A6=1.9804E-05,A8=-7.9341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2918,
A2=0.0000E+00,A4=2.5142E-04,A6=-3.6396E-05,A8=1.2752E-06,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31
变焦镜头组数据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33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41
数值实施例20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42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654,
A2=0.0000E+00,A4=-1.7912E-05,A6=-8.4099E-08,A8=-2.2301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010,
A2=0.0000E+00,A4=-5.2983E-05,A6=-1.1913E-06,A8=2.5781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517,
A2=0.0000E+00,A4=5.6310E-05,A6=8.1948E-08,A8=-3.8424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9593,
A2=0.0000E+00,A4=1.3082E-04,A6=4.2714E-06,A8=2.1363E-07,A10=0.0000E+00
第14面
K=-0.6103,
A2=0.0000E+00,A4=-9.2630E-05,A6=5.1937E-06,A8=1.9358E-08,A10=0.0000E+00
第15面
K=-0.2133,
A2=0.0000E+00,A4=8.0160E-05,A6=7.8952E-06,A8=-7.1791E-08,A10=0.0000E+00
第19面
K=0.0476,
A2=0.0000E+00,A4=-2.6270E-04,A6=1.9142E-05,A8=-7.7815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2918,
A2=0.0000E+00,A4=2.2001E-04,A6=-3.3663E-05,A8=1.1928E-06,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5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5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61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62
数值实施例21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63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71
非球面数据
第7面
K=-0.0776,
A2=0.0000E+00,A4=-4.9141E-05,A6=-1.7160E-07,A8=-1.3616E-09,A10=0.0000E+00
第8面
K=-0.0823,
A2=0.0000E+00,A4=-7.7052E-05,A6=2.0957E-06,A8=-9.2575E-09,A10=0.0000E+00
第9面
K=0.1349,
A2=0.0000E+00,A4=-2.2956E-05,A6=-5.7365E-07,A8=2.2042E-09,A10=0.0000E+00
第12面
K=-0.0767,
A2=0.0000E+00,A4=-1.7182E-03,A6=-3.8733E-05,A8=-8.4406E-07,A10=0.0000E+00
第13面
K=-0.2183,
A2=0.0000E+00,A4=-1.8719E-03,A6=-9.1285E-05,A8=4.4244E-06,A10=0.0000E+00
第14面
K=0.0761,
A2=0.0000E+00,A4=-1.5810E-03,A6=-1.4913E-05,A8=-3.0111E-07,A10=0.0000E+00
第16面
K=-0.6292,
A2=0.0000E+00,A4=-2.2132E-05,A6=3.7419E-06,A8=1.4581E-07,A10=0.0000E+00
第17面
K=10.3737,
A2=0.0000E+00,A4=2.1824E-04,A6=2.3661E-06,A8=1.7479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1.4069,
A2=0.0000E+00,A4=1.7760E-05,A6=-3.9515E-06,A8=-6.1963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7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8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8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数值实施例22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84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391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3349,
A2=0.0000E+00,A4=1.1045E-04,A6=-3.9973E-06,A8=6.1093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180,
A2=0.0000E+00,A4=-8.0112E-05,A6=1.0261E-05,A8=-2.8958E-07,A10=0.0000E+00
第7面
K=-0.0596,
A2=0.0000E+00,A4=4.4889E-05,A6=-8.9801E-07,A8=-1.4756E-08,A10=0.0000E+00
第12面
K=-0.3292,
A2=0.0000E+00,A4=9.0701E-04,A6=-1.0864E-04,A8=4.3549E-06,A10=0.0000E+00
第13面
K=-1.0000,
A2=0.0000E+00,A4=2.0000E-04,A6=0.0000E+00,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14面
K=2.5284,
A2=0.0000E+00,A4=6.5779E-04,A6=-7.5772E-05,A8=3.5817E-06,A10=0.0000E+00
第16面
K=-0.5897,
A2=0.0000E+00,A4=1.8059E-04,A6=1.6350E-05,A8=1.5709E-06,A10=0.0000E+00
第17面
K=-0.7459,
A2=0.0000E+00,A4=6.0932E-04,A6=1.3233E-05,A8=3.0884E-06,A10=0.0000E+00
第21面
K=-0.6970,
A2=0.0000E+00,A4=-1.8793E-04,A6=2.4704E-05,A8=-8.8962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01
变焦镜头组数据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11
数值实施例23
单位mm
非球面数据
第7面
K=-0.0313,
A2=0.0000E+00,A4=1.2722E-05,A6=-1.0302E-06,A8=-2.5692E-08,A10=0.0000E+00
第8面
K=-0.1603,
A2=0.0000E+00,A4=5.6960E-05,A6=-3.1938E-06,A8=5.5804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1383,
A2=0.0000E+00,A4=4.2020E-05,A6=-2.4211E-06,A8=5.7280E-09,A10=0.0000E+00
第11面
K=-0.8907,
A2=0.0000E+00,A4=-4.3081E-05,A6=2.0637E-05,A8=-4.6555E-07,A10=0.0000E+00
第16面
K=-0.6054,
A2=0.0000E+00,A4=4.4377E-04,A6=6.5556E-06,A8=2.8980E-06,A10=0.0000E+00
第17面
K=-0.9025,
A2=0.0000E+00,A4=8.4799E-04,A6=-8.1763E-06,A8=5.9727E-06,A10=0.0000E+00
第22面
K=-0.6752,
A2=0.0000E+00,A4=2.9479E-05,A6=3.8672E-06,A8=-4.5181E-08,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2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2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31
数值实施例24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32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0658,
.A2=0.0000E+00,A4=-4.3392E-06,A6=-5.9564E-07,A8=-1.4972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150,
A2=0.0000E+00,A4=-3.5062E-06,A6=-1.7952E-06,A8=2.2143E-08,A10=0.0000E+00
第7面
K=-0.0527,
A2=0.0000E+00,A4=8.2245E-05,A6=-7.4191E-07,A8=-2.2285E-08,A10=0.0000E+00
第9面
K=-0.9594,
A2=0.0000E+00,A4=9.4440E-05,A6=1.6312E-05,A8=-4.2650E-08,A10=0.0000E+00
第16面
K=-0.6101,
A2=0.0000E+00,A4=-4.7649E-05,A6=1.3800E-05,A8=-5.9754E-07,A10=0.0000E+00
第17面
K=-0.1855,
A2=0.0000E+00,A4=3.0502E-05,A6=1.4902E-05,A8=-7.8633E-07,A10=0.0000E+00
第21面
K=0.0493,
A2=0.0000E+00,A4=-2.1455E-04,A6=1.6827E-05,A8=-6.3363E-07,A10=0.0000E+00
第23面
K=0.2922,
A2=0.0000E+00,A4=2.5810E-05,A6=-1.7186E-05,A8=5.9855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4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5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5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53
数值实施例25
单位mm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54
非球面数据
第5面
K=-0.3198,
A2=0.0000E+00,A4=7.0812E-05,A6=-3.7266E-06,A8=5.5289E-08,A10=0.0000E+00
第6面
K=0.0895,
A2=0.0000E+00,A4=-1.2037E-04,A6=9.9952E-06,A8=-2.5704E-07,A10=0.0000E+00
第7面
K=-0.0600,
A2=0.0000E+00,A4=9.3083E-06,A6=-8.5596E-07,A8=-1.1449E-08,A10=0.0000E+00
第12面
K=-0.3180,
A2=0.0000E+00,A4=1.0698E-03,A6=-1.4595E-04,A8=7.0190E-06,A10=0.0000E+00
第13面
K=-1.0000,
A2=0.0000E+00,A4=2.0000E-04,A6=0.0000E+00,A8=0.0000E+00,A10=0.0000E+00
第14面
K=2.4959,
A2=0.0000E+00,A4=7.8292E-04,A6=-1.1366E-04,A8=6.5409E-06,A10=0.0000E+00
第18面
K=-0.5894,
A2=0.0000E+00,A4=7.7905E-05,A6=1.1782E-05,A8=-2.0278E-07,A10=0.0000E+00
第19面
K=-0.7348,
A2=0.0000E+00,A4=2.8188E-04,A6=9.8333E-06,A8=-1.0652E-07,A10=0.0000E+00
第23面
K=-0.6984,
A2=0.0000E+00,A4=-1.3174E-05,A6=9.8051E-06,A8=-2.7387E-07,A10=0.0000E+00
各种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71
变焦镜头组数据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72
[硝材折射率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介质在各波长下的折射率一览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73
接着,给出各实施例中的参数的值以及条件式的值。其中,***表示不满足条件。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81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91
接着,给出各实施例中的参数的值以及条件式的值。其中,***表示不满足条件。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49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50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511
接着,给出各实施例中的参数的值以及条件式的值。并且,***表示不满足条件。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51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521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522
Figure H2009801155312E01531
另外,上述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可用于通过CCD或CMOS等电子摄像元件来拍摄出物体像的摄影装置、特别是数字照相机、摄像机、以及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例子的个人计算机、电话、便携终端、特别是便于携带的便携电话等。以下,对该实施方式进行例示。
图51~图53示出了将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组装到数字照相机的摄影光学系统41中的结构概念图。图51是示出数字照相机40的外观的前方立体图,图52是它的后方立体图,图53示出数字照相机40的光学结构的剖视图。
在此例的情况下,数字照相机40包括:具有摄影用光路42的摄影光学系统41、具有取景用光路44的取景光学系统43、快门45、闪光灯46、液晶显示监视器47等。并且,当摄影者按压了配置在照相机40上部的快门45时,摄影光学系统41与其联动地例如通过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48进行摄影。
由摄影光学系统41形成的物体像被形成在CCD 49的摄像面上。由该CCD 49接收到的物体像经由图像处理单元51,作为电子图像显示到设置在照相机背面的液晶显示监视器47上。另外,该图像处理单元51还可以配置有存储器等,对所拍摄的电子图像进行记录。另外,该存储器也可与图像处理单元51分体设置,而且可以利用软盘、存储卡或MO等以电子方式进行记录写入。
另外,在取景用光路44上配置有取景用物镜光学系统53。该取景用物镜光学系统53由保护透镜(cover lens)54、第1棱镜10、孔径光阑2、第2棱镜20、聚焦用透镜66构成。利用该取景用物镜光学系统53来在成像面67上形成物体像。该物体像形成在作为正像形成部件的波罗棱镜55的视场框57上。在该波罗棱镜55的后方配置有目镜光学系统59,该目镜光学系统59将形成为正像的像导入观察者眼球E。
根据这样构成的数字照相机40,可实现具有减少了摄影光学系统41的结构要素的个数的、小型化/薄型化的变焦镜头的电子摄像装置。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伸缩式数字照相机,还可以应用于采用弯曲光学系统的弯曲式数字照相机。
接着,图54~图56示出了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个人计算机,其内置有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作为物镜光学系统。图54是打开个人计算机300的盖的状态的前方立体图,图55是个人计算机300的摄影光学系统303的剖视图,图56是图14的侧视图。如图54~图56所示,个人计算机300具有键盘301、信息处理单元及记录单元、监视器302和摄影光学系统303。
这里,键盘301用于供操作者从外部输入信息。信息处理单元及记录单元省略了图示。监视器302用于向操作者显示信息。摄影光学系统303用于拍摄操作者自身及周边的像。监视器302可以是液晶显示元件或CRT显示器等。作为液晶显示元件,存在以下类型:利用未图示的背光源从背面进行照明的透射型液晶显示元件、以及对来自前面的光进行反射来进行显示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另外,在图中,摄影光学系统303被内置于监视器302的右上方,但不限于该位置,也可以是监视器302的周围或键盘301的周围等的任意位置。
该摄影光学系统303在摄影光路304上具有由例如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构成的物镜光学系统100和接收像的电子摄像元件芯片162。它们都被内置于个人计算机300中。
在镜框的前端配置有用于保护物镜光学系统100的保护玻璃102。
电子摄像元件芯片162所接收到的物体像经由端子166输入至个人计算机300的处理单元中。并且最终,物体像作为电子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302上,在图23中作为其一例示出了操作者所拍摄的图像305。另外,该图像305还可以从远距离处经由处理单元而显示到通信对方的个人计算机上。向远距离处的图像传递是可利用互联网或电话来进行的。
接着,图25示出了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电话、特别是便于携带的移动电话,其内置有本发明的成像光学系统,作为物镜光学系统。图25(a)是移动电话400的正视图,图57(b)是侧视图,图57(c)是摄影光学系统405的剖视图。如图57(a)~(c)所示,移动电话400具有:麦克风部401、扬声器部402、输入拨号键403、监视器404、摄影光学系统405、天线406和处理单元。
这里,麦克风部401用于输入操作者的声音而作为信息。扬声器部402用于输出通话对方的声音。输入拨号键403用于供操作者输入信息。监视器404用于显示操作者自身及通话对方等的摄影图像、和电话号码等信息。天线406用于进行通信电波的发送和接收。处理单元(未图示)用于进行图像信息、通信信息及输入信号等的处理。
这里,监视器404是液晶显示元件。另外,在图中,各结构的配置位置并不特别限定于此。该摄影光学系统405具有配置在摄影光路407上的物镜光学系统100和接收物体像的电子摄像元件芯片162。作为物镜光学系统100,例如采用实施例1的变焦镜头。它们被内置于移动电话400中。
在镜框的前端配置有用于保护物镜光学系统100的保护玻璃102。
电子摄影元件芯片162所接收的物体像经由端子166输入至未图示的图像处理单元中。并且,物体像最终作为电子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404或通信对方的监视器上、或者显示在双方的显示器上。另外,处理单元包含信号处理功能。在向通信对方发送图像的情况下,利用该功能,将电子摄像元件芯片162所接收的物体像的信息转换为可发送的信号。
另外,本发明可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得到各种变形例。

Claims (27)

1.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从物体侧起依次具有:
第1透镜组G1,其在变焦时是固定的,并包含用于使光路弯折的反射光学元件;
第2透镜组G2,其具有负屈光力,且在变焦时是能够移动的;
第3透镜组G3,其具有正屈光力;
第4透镜组G4,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
最后部透镜组GR,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所述第3透镜组G3在光轴上向物体侧移动,
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满足以下条件:
0.95<βRw<2.5...(1-1)
其中,βRw是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的成像倍率,并且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是第5透镜组G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仅由在变焦时与像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的透镜成分构成,
并且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0.3<NRn-NRp<0.9...(1-2)
其中,NRp、NRn分别是形成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折射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仅由在变焦时与像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的透镜成分构成,
并且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0<vRp-vRn<90...(1-3)
其中,vRp、vRn分别是形成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的正透镜和负透镜的介质对于d线的阿贝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由将正透镜与负透镜接合起来的透镜成分构成。
6.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满足以下条件:
1/RGRF>1/RGRR...(1-4)
-0.5<(RGRF+RGRR)/(RGRF-RGRR)<6.5...(1-5)
其中,RGRF、RGRR分别是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和最接近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能够通过使所述第4透镜组G4向物体侧移动,来对更近距离的被摄体进行对焦,
在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的状态下,当从广角端向望远端变焦时,所述第4透镜组G4以在望远端比在广角端时相对地靠近所述最后部透镜组GR的方式进行移动,
其中,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2≤β2w≤-0.40...(1-6)
-1.8≤β3w≤-0.40...(1-7)
其中,β2w是所述第2透镜组G2的成像倍率,β3w是所述第3透镜组G3的成像倍率,且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相对于朝向的光轴的角度,
fw是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焦距。
8.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具有第1透镜组G1,该第1透镜组G1配置在最接近物体的一侧且具有正屈光力,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
该第1透镜组G1具有反射光学元件和透镜成分C1p,该透镜成分C1p配置在该反射光学元件的像侧,且具有正屈光力,
该透镜成分C1p是将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而构成,其接合面是非球面,
并且,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2-1),
0.4<E/f12<2.0...(2-1),
其中,E是面顶Ct1与面顶Ct2之间的沿着光轴的空气换算距离,
面顶Ct1是比所述反射光学元件的反射面更接近物体侧的折射面中、负屈光力最强的面的面顶,
面顶Ct2是所述透镜成分C1p的接合面的面顶,
f12是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G1的透镜中、比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更接近像侧的全部透镜的合成焦距,其中,在所述反射光学元件具有出射面且该出射面具有屈光力的情况下,f12是将该出射面包含在内时的合成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透镜LA的材质是能量硬化型树脂,所述透镜成分C1p是以在所述正透镜LB上直接成形的方式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光学元件是棱镜,其介质的折射率是1.8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2-2):
1.60<nd(LB)<2.4...(2-2)
其中,nd(LB)是所述正透镜LB对于d线的折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2-3):
3<vd(LA)<35...(2-3)
其中,vd(LA)是所述负透镜LA对于d线的阿贝数。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设置了将光轴方向设为z、将与光轴垂直的方向设为h的坐标轴,并且,设R为球面成分在光轴上的曲率半径、k为圆锥常数、A4、A6、A8、A10…为非球面系数,用下式(2-4)来表示非球面的形状,
z=h2/R[1+{1-(1+K)h2/R2}1/2]
+A4h4+A6h6+A8h8+A10h10+…...(2-4)
并且,用下式(2-5)来表示偏移量,
Δz=z-h2/R[1+{1-h2/R2}1/2]…...(2-5)
在此情况下,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2-6a)或(2-6b):
在RC≤0时
ΔzC(h)≤(ΔzA(h)+ΔzB(h))/2,其中h=2.5a...(2-6a)
在RC≥0时,
ΔzC(h)≥(ΔzA(h)+ΔzB(h))/2,其中h=2.5a...(2-6b)
其中,zA是所述负透镜LA的空气接触面的形状,是基于式子(2-4)的形状,
zB是所述正透镜LB的空气接触面的形状,是基于式子(2-4)的形状,
zC是所述接合面的形状,是基于式子(2-4)的形状,
ΔzA是所述负透镜LA的空气接触面的偏移量,是基于式子(2-5)的量,
ΔzB是所述正透镜LB的空气接触面的偏移量,是基于式子(2-5)量,
ΔzC是所述接合面的偏移量,是基于式子(2-5)的量,
RC是接合面的近轴曲率半径,
a是基于以下的(2-7)式的量:
a=(y10)2·log10γ/fw...(2-7)
另外,在式子(2-7)中,
y10是最大像高,
fw是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在广角端的整体的焦距,
γ是所述成像光学系统中的变焦比,等于望远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广角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
并且,通过以各个面的面顶为原点,由此z(0)=0始终成立。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还具有第2透镜组G2,该第2透镜组G2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在变焦时是能够移动的,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
-1.2<β2w<-0.3...(2-16)
其中,β2w是所述第2透镜组G2在广角端的成像倍率,且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第2透镜组G2之后具有第3透镜组G3和第4透镜组G4,该第3透镜组G3具有正屈光力,该第4透镜组G4具有正屈光力,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2-17):
-1.8<β34w<-0.3...(2-17)
其中,β34w是所述第3透镜组G3与所述第4透镜组G4的合成系统在广角端的成像倍率,且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第2透镜组G2与所述第3透镜组G3之间具有其他透镜组G31,该其他透镜组G31具有正屈光力,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2-17-1):
-1.8<β34w’<-0.3...(2-17-1)
其中,β34w’是所述其他透镜组G31、所述第3透镜组G3以及所述第4透镜组G4的合成系统在广角端的成像倍率,且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17.根据权利要求8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在最接近像的一侧具有第5透镜组G5,
该第5透镜组G5仅由在变焦时与像面之间的距离大致恒定的透镜成分构成,
在变焦时,所述第5透镜组G5与和该第5透镜组G5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化,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2-18):
0.95<β5W<2.5...(2-18)
其中,β5W是所述第5透镜组G5的成像倍率,且是对焦至广角端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整体的成像倍率绝对值为0.01以下的任意物点时的成像倍率。
18.一种成像光学系统,其具有透镜组G1和变焦部GV,该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该变焦部GV由多个透镜组构成,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组G1位于最接近物体的一侧,并且具备具有负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1和具有正屈光力的副透镜组G12,
在所述多个透镜组中,当变焦时或对焦时,相邻的透镜组之间的相对间隔发生变化,
所述副透镜组G12具有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C1p,
所述正屈光力的透镜成分C1p是将负透镜LA与正透镜LB接合而构成的接合透镜,其接合面为非球面,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3-1):
0.50<D11/SD1<0.95...(3-1)
其中,D11是从所述副透镜组G11的最接近像侧的透镜面的面顶到所述副透镜组G12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面的面顶的沿着光轴测定的距离,SD1是从所述透镜组G1的最接近物体侧的透镜面的面顶到最接近像侧的透镜面的面顶的沿着光轴测定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正交坐标系中,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2)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所述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的θgF以及vd,其中,α=-0.00163,
0.5000<β<0.7250...(3-2)
3<vd<35...(3-3)
其中,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8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正交坐标不同的、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正交坐标系中,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4)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3)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构成所述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负透镜LA的θhg以及vd,其中,αhg=-0.00225,
0.4000<βhg<0.7100...(3-4)
3<vd<35...(3-3)
其中,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gF的所述正交坐标系中,当设定了用θgF=α×vd+β’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5)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6)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gF以及vd,其中,α=-0.00163,
0.6200<β’<0.9000...(3-5)
27<vd<65...(3-6)
其中,所述规定的透镜是构成所述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或所述透镜组G1中的其他正透镜要素LO,θgF表示部分色散比(ng-nF)/(nF-nC),vd表示阿贝数(nd-1)/(nF-nC),nd、nC、nF、ng分别表示d线、C线、F线、g线的折射率。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设横轴为vd、纵轴为θhg的所述正交坐标系中,当设定了用θhg=αhg×vd+βhg’表示的直线时,在由取以下条件式(3-7)的范围的下限值时的直线以及取上限值时的直线所规定的区域和由以下条件式(3-6)所规定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内,包含规定的透镜的θhg以及vd,其中,αhg=-0.00225,
0.5500<βhg’<0.9000...(3-7)
27<vd<65...(3-6)
其中,规定的透镜是构成所述透镜成分C1p的至少一个正透镜LB、或所述透镜组G1中的其他正透镜要素LO,θhg表示部分色散比(nh-ng)/(nF-nC),nh表示h线的折射率。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3-8):
-0.06≤θgF(LA)-θgF(LB)≤0.18...(3-8)
其中,θgF(LA)是所述负透镜LA的部分色散比(ng-nF)/(nF-nC),θgF(LB)是所述正透镜LB的部分色散比(ng-nF)/(nF-nC)。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3-9):
-0.10≤θhg(LA)-θhg(LB)≤0.24...(3-9)
其中,θhg(LA)是所述负透镜LA的部分色散比(nh-ng)/(nF-nC),θhg(LB)是所述正透镜LB的部分色散比(nh-ng)/(nF-nC)。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成像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条件式(3-10):
vd(LA)-vd(LB)≤-5...(3-10)
其中,vd(LA)是所述负透镜LA的阿贝数(nd-1)/(nF-nC),vd(LB)是所述正透镜LB的阿贝数(nd-1)/(nF-nC)。
26.根据权利要求18至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透镜LA的材质是能量硬化型树脂,所述透镜成分C1p是以如下方式形成的:在使所述树脂与所述正透镜LB的光学面接触后使所述树脂硬化,形成所述负透镜LA。
27.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摄像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光学系统;
电子摄像元件;以及
图像处理单元,其对由所述电子摄像元件拍摄通过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出的像而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工,输出使所述像的形状改变后的图像数据,
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是变焦镜头,
该变焦镜头在进行无限远物点对焦时满足以下条件式(3-22):
0.7<y07/(fw·tanω07w)<0.96...(3-22)
其中,在将所述电子摄像元件的作为能够摄像的面的有效摄像面内、从中心到最远点的距离、即最大像高设为y10时,y07表示为y07=0.7y10
ω07w是与广角端的所述摄像面上的到中心的距离为y07的位置上所成的像点对应的物点方向相对于光轴的角度。
CN2009801155312A 2008-04-30 2009-03-24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66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18199 2008-04-30
JP2008118199A JP5209366B2 (ja) 2008-04-30 2008-04-30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8118346A JP5209367B2 (ja) 2008-04-30 2008-04-30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8-118245 2008-04-30
JP2008-118346 2008-04-30
JP2008118245A JP5432472B2 (ja) 2008-04-30 2008-04-30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PCT/JP2009/055754 WO2009133736A1 (ja) 2008-04-30 2009-03-24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16685A true CN102016685A (zh) 2011-04-13
CN102016685B CN102016685B (zh) 2013-07-31

Family

ID=41254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1553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16685B (zh) 2008-04-30 2009-03-24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18659B2 (zh)
CN (1) CN102016685B (zh)
WO (1) WO2009133736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2581A (zh) * 2013-09-11 2013-12-2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折反变焦系统系列化的方法
CN101718903B (zh) * 2008-10-09 2014-07-30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具有该变焦镜头的光学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4603665A (zh) * 2012-08-09 2015-05-06 株式会社尼康 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4635319A (zh) * 2013-11-08 2015-05-2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成像镜头系统和具有该成像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5278088A (zh) * 2014-06-06 2016-01-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US9594233B2 (en) 2014-12-16 2017-03-14 Coretronic Corporation Zoom lens
CN108957712A (zh) * 2017-05-19 2018-12-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9819149A (zh) * 2019-02-13 2019-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TWI674472B (zh) * 2017-09-06 2019-10-11 旺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三個鏡頭的全景影像擷取裝置及其全景影像擷取模組
CN110770622A (zh) * 2017-06-21 2020-02-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移动摄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9191B2 (ja) * 2008-07-18 2013-10-16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10128032A (ja) * 2008-11-26 2010-06-10 Olympus Imaging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このズームレンズ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474501B2 (ja) * 2009-11-12 2014-04-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KR101720770B1 (ko) * 2009-12-15 2017-03-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광학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지털 카메라 모듈
JP2013178410A (ja) * 2012-02-28 2013-09-09 Tamron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
JP5631928B2 (ja) * 2012-05-11 2014-11-26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テレコンバーター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システム
WO2014065264A1 (ja) 2012-10-23 2014-05-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6160060B2 (ja) * 2012-10-23 2017-07-1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変倍光学系、光学装置、変倍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JP6202836B2 (ja) * 2013-03-13 2017-09-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3576296B (zh) * 2013-10-30 2015-10-28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
CN109154714B (zh) 2016-07-04 2021-01-15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光学系统
JP2019139025A (ja) * 2018-02-08 2019-08-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情報取得装置
JP2023183790A (ja) * 2022-06-16 2023-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撮像装置、車載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2576A (ja) * 2002-04-09 2003-10-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US20040080632A1 (en) * 2002-07-05 2004-04-29 Yoshito Iwasawa Taking lens apparatus
JP2004354869A (ja) * 2003-05-30 2004-12-16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591073A (zh) * 2003-05-30 2005-03-09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以及使用这种变焦透镜的成像装置
JP2005091465A (ja) * 2003-09-12 2005-04-07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5321545A (ja) * 2004-05-07 2005-11-17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2005338143A (ja) * 2004-05-24 2005-12-08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レンズ装置
JP2005352347A (ja) * 2004-06-14 2005-12-22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071993A (ja) * 2004-09-02 2006-03-16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171492A (ja) * 2004-12-17 2006-06-29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ズームレンズ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携帯情報機器
JP2006209100A (ja) * 2004-12-28 2006-08-1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108710A (ja) * 2005-09-13 2007-04-26 Olympus Imaging Corp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7108703A (ja) * 2005-09-13 2007-04-26 Olympus Imaging Corp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7304195A (ja) * 2006-05-09 2007-11-22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2110B2 (ja) 1997-10-27 2003-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リヤーフォーカス式の広角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カメラ
JP4266617B2 (ja) 2001-12-28 2009-05-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広角高倍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撮影装置
JP4285957B2 (ja) 2002-08-29 2009-06-2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4264343A (ja) 2003-01-10 2004-09-24 Olympus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4007258B2 (ja) * 2003-01-17 2007-11-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5128065A (ja) * 2003-10-21 2005-05-19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655205B2 (ja) * 2005-05-26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7372635B2 (en) * 2005-06-10 2008-05-13 Olympus Imaging Corp. Optical path bending type zoom lens system and image tak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2576A (ja) * 2002-04-09 2003-10-2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と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US20040080632A1 (en) * 2002-07-05 2004-04-29 Yoshito Iwasawa Taking lens apparatus
JP2004354869A (ja) * 2003-05-30 2004-12-16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591073A (zh) * 2003-05-30 2005-03-09 索尼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以及使用这种变焦透镜的成像装置
JP2005091465A (ja) * 2003-09-12 2005-04-07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5321545A (ja) * 2004-05-07 2005-11-17 Sony Corp 撮像装置
JP2005338143A (ja) * 2004-05-24 2005-12-08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レンズ装置
JP2005352347A (ja) * 2004-06-14 2005-12-22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071993A (ja) * 2004-09-02 2006-03-16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171492A (ja) * 2004-12-17 2006-06-29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ズームレンズ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及び携帯情報機器
JP2006209100A (ja) * 2004-12-28 2006-08-10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108710A (ja) * 2005-09-13 2007-04-26 Olympus Imaging Corp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7108703A (ja) * 2005-09-13 2007-04-26 Olympus Imaging Corp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7304195A (ja) * 2006-05-09 2007-11-22 Sony Corp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8903B (zh) * 2008-10-09 2014-07-30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镜头、具有该变焦镜头的光学装置和制造方法
CN104603665A (zh) * 2012-08-09 2015-05-06 株式会社尼康 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和可变放大率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3472581B (zh) * 2013-09-11 2016-01-20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折反变焦系统系列化的方法
CN103472581A (zh) * 2013-09-11 2013-12-2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折反变焦系统系列化的方法
CN104635319B (zh) * 2013-11-08 2017-01-1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成像镜头系统和具有该成像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4635319A (zh) * 2013-11-08 2015-05-20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成像镜头系统和具有该成像镜头系统的摄像装置
CN105278088A (zh) * 2014-06-06 2016-01-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US9594233B2 (en) 2014-12-16 2017-03-14 Coretronic Corporation Zoom lens
CN108957712A (zh) * 2017-05-19 2018-12-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8957712B (zh) * 2017-05-19 2022-03-1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0770622A (zh) * 2017-06-21 2020-02-0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移动摄像装置
CN110770622B (zh) * 2017-06-21 2021-09-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移动摄像装置
TWI674472B (zh) * 2017-09-06 2019-10-11 旺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至少三個鏡頭的全景影像擷取裝置及其全景影像擷取模組
CN109819149A (zh) * 2019-02-13 2019-05-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043664A1 (en) 2011-02-24
US8018659B2 (en) 2011-09-13
CN102016685B (zh) 2013-07-31
WO2009133736A1 (ja) 200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16685B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US7289273B2 (en) Zoom lens and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6237106B2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0510830C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括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JP5096011B2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US7626767B2 (en) Zoom lens
JP4758134B2 (ja) 小型のズーム撮影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撮像装置
US7522347B2 (en) Zoom optical system and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890338A (zh) 变焦镜头和使用该变焦镜头的摄像装置
US6995922B2 (en) Zoom lens and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02200625B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CN103477265B (zh) 变焦镜头、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JP2008191286A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8191301A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9069794A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5084311B2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US7535652B2 (en) Zoom optical system and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2077128A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该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CN102099723A (zh) 成像光学系统以及具有成像光学系统的电子摄像装置
CN103454758B (zh) 变焦透镜以及装备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US7403345B2 (en) Zoom optical system and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1178475B (zh) 变焦透镜系统、光学装置和改变变焦透镜系统的焦距的方法
US8165463B2 (en) Zoom optical system and electronic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450256B2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JP2008191294A (ja)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電子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OLYMPUS OPTICAL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LYMPUS IMAG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9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9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