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6027A -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 Google Patents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6027A
CN101976027A CN201010533948.5A CN201010533948A CN101976027A CN 101976027 A CN101976027 A CN 101976027A CN 201010533948 A CN201010533948 A CN 201010533948A CN 101976027 A CN101976027 A CN 101976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artition wall
toner cartridge
toner
develop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39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6027B (zh
Inventor
佐藤正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740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6568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740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1807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740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61807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76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6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6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6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68Toner cartridges fulfilling a continuous function within the electrographic apparatus during the use of the supplied developer material, e.g. toner discharge on demand, storing residual toner, acting as an active closure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63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2215/0665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ing of said toner cartridge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 G03G2215/067Toner discharging opening covered by arcuate shu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色粉盒包括:外壳;分隔壁;和操作构件。外壳构造成用来在其中容纳色粉。外壳上形成第一外壳开口。分隔壁构造成可相对于外壳围绕预定转轴旋转。分隔壁具有基本平行于转轴延伸的侧表面,和一对沿着转轴互相相对设置的相对端,第一分隔壁开口通过分隔壁的侧表面形成,当分隔壁相对于外壳旋转时,第一分隔壁开口有选择地与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操作构件相对于外壳旋转分隔壁,操作构件包括一对旋转支撑在外壳上的杠杆构件,当被旋转时该杠杆构件将旋转操作施加到分隔壁的两个相对端。

Description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本申请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06年9月21日,
原申请的国家申请号:200610154082.0,
原申请的发明名称: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相关申请的交互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5年9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05-274096,2005-274097和2005-274098为优先权。这些优先权申请的全部内容都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色粉盒,该色粉盒用于在外壳中容纳色粉,且在安装于显影装置中时用于将色粉供给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的功能是通过将色粉沉积在静电潜像上而把静电潜像显影成色粉图像。
背景技术
各种不同类型的成像装置都得到开发,用于将图像形成在记录介质上。一种常规的成像装置包括将色粉沉积到静电潜像来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色粉图像的显影装置,以及安装在显影装置中用于在外壳中容纳色粉并对显影装置供给色粉的色粉盒。这种类型的成像装置通过把显影装置显影出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形成图像。
美国专利申请公布号2004/134560A1中揭示的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安装于显影装置中的色粉盒,色粉盒包括圆柱外壳,其具有形成于外周表面上的用于排出色粉的第一开口;和一个盖住外壳的外周表面的圆柱形的滑动盖子,并具有形成于其中的第二开口,当该第二开口位于与第一开口相对的位置时该第二开口用于露出第一开口。
为了将色粉盒安装到显影装置中,用户需一手拿住色粉盒的滑盖,并用另一只手旋转色粉盒的外壳直到第一开口位置相对于第二开口,这样就露出了第一开口。当要从显影装置卸下色粉盒时,用户一手拿住色粉盒的滑盖,另一手通过旋转色粉盒外壳直到第一开口不再与第二开口相对时,就关闭了色粉盒上的第一开口。
发明内容
近年来,对于能用于办公室等不需占用大量空间的更薄的成像装置的需求日益上升。能帮助生产出更薄的成像装置的一步是将色粉盒中外壳的直径减小。
然而,减小了色粉盒外壳的直径也同时减少了其装载色粉的容量。
在上述成像装置中,用户能通过简单地旋转色粉盒外壳而打开关闭色粉盒上的第一开口。然而,由于用户仅能用一只手旋转色粉盒外壳,外壳很难旋转,打开关闭色粉盒上的第一开口便有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用于更薄的成像装置的色粉盒,而不降低色粉盒的色粉容量,并能够方便地打开和关闭形成在色粉盒外壳上的排出色粉的开口。
为了获得上述和其他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色粉盒包括:外壳;分隔壁;和操作构件。外壳构造为在其中装载色粉。外壳上形成第一外壳开口。分隔壁构造为可相对于外壳围绕预定的旋转轴旋转。分隔壁具有基本平行于旋转轴延伸的侧表面,以及一对沿着旋转轴排列的彼此相对的相对端,通过分隔壁侧面形成的第一分隔壁开口,当分隔壁相对于外壳旋转时,第一分隔壁开口选择性地和第一外壳开口对齐,第一分隔壁开口在与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外壳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以从外壳排出色粉。操作构件相对于外壳旋转分隔壁,操作构件包括一对旋转支撑在外壳上的杠杆构件,当该对杠杆构件旋转时向分隔壁的一对相对端施加旋转操作。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色粉盒和显影装置的组合。色粉盒包括:构造成在其中装载色粉的在其上形成第一外壳开口的外壳;构造为可相对于外壳围绕预定的旋转轴旋转的分隔壁,该分隔壁有基本平行于旋转轴延伸的侧表面,以及一对沿着旋转轴排列的彼此相对的相对端,通过分隔壁侧面形成第一分隔壁开口,当分隔壁相对于外壳旋转时,第一分隔壁开口选择性地和第一外壳开口对齐,第一分隔壁开口在与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外壳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这样可以排出色粉;以及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相对于外壳旋转分隔壁,包括一对旋转支撑在外壳上的杠杆构件,当被旋转时该杠杆构件向分隔壁的一对相对端施加旋转操作。显影装置通过将色粉盒排出的色粉沉积到静电潜像上来显影静电潜像。显影装置包括:显影装置壁,该显影装置壁构造为在其上接纳色粉盒,该显影装置上形成显影装置侧开口,其设置成相对于色粉盒中的第一外壳开口,当显影装置壁在其上接纳色粉盒时,这一开口接收从第一外壳开口通过第一分隔壁开口排出的色粉;构造成能够打开和关闭显影装置侧开口的挡板;保持挡板的保持机构,使挡板能在暴露显影装置侧开口的位置和关闭显影装置侧开口的位置之间移动;和与色粉盒的杠杆构件接合的传动机构,在杠杆构件旋转时该传动机构移动挡板,并将杠杆构件的旋转传递到色粉盒中分隔壁的两端。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色粉盒包括:外壳;分隔壁;操作构件;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和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外壳构造成在其中装载色粉,外壳上形成第一外壳开口,外壳有一个边缘和沿预定方向与该一个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预定方向上一个边缘相对于另一边缘位于上游侧,第一外壳开口位于另一边缘。分隔壁构造为可相对于外壳围绕预定的旋转轴旋转,该分隔壁有一基本平行于旋转轴延伸的侧表面,通过分隔壁的侧表面形成第一分隔壁开口,当分隔壁相对于外壳旋转时,第一分隔壁开口选择性地和第一外壳开口对齐,第一分隔壁开口在与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外壳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以从外壳排出色粉。操作构件相对于外壳旋转分隔壁。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于外壳内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并产生在预定方向上朝着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的原动力。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于外壳内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且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在预定方向上位于第一原动力单元的上游侧,并且产生在预定方向上朝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传送色粉的另一原动力。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显影装置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色粉而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显影装置包括:上述色粉盒;接纳色粉盒的显影外壳,色粉盒的预定方向基本水平地延伸,这样可基本在水平方向上朝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和安装在显影外壳装置中通过沉积从色粉盒经由第一外壳开口排出的色粉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的显影机构。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的成像装置将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该成像装置包括:承载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单元;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色粉而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的显影装置;以及上述色粉盒,色粉盒安装在显影装置内,色粉盒的预定方向基本水平地延伸,这样基本在水平方向上朝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
附图说明
图中: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2A是显示用在图1的打印机中的色粉盒的后视图;
图2B是色粉盒的前视图;
图2C是色粉盒的右侧视图;
图3A是色粉盒的沿着图2A中的线IIIa-IIIa的截面图,显示了色粉盒的内部结构;
图3B是色粉盒的沿着图2A中的线IIIb-IIIb的色粉盒截面图,显示了色粉盒的内部结构;
图3C是色粉盒的沿着图3A中的平面IIIc-IIIc部分截面的俯视图,显示了色粉盒的内部结构;
图4A是显示搅拌器右半部分的立体图;
图4B是阐明附接于搅拌器上的锯齿薄膜构件的俯视图;
图5A是显影剂盒的前视图;
图5B是显影剂盒的沿着图5A中的线Vb-Vb的截面图;
图6A-图6C是阐明显影剂盒中安装圆盘构件和延长的挡板的方法的立体图,其中图6A显示圆盘构件和延长的挡板在其上安装前的显影剂盒,图6B显示延长的挡板安装后和圆盘构件安装前的显影剂盒,图6C显示圆盘构件和延长的挡板安装后的显影剂盒;
图7A到图7D为阐明色粉盒和显影剂盒内的部件的操作的说明图,其中图7A显示当色粉盒与显影剂盒分离时的色粉盒状态,图7B显示色粉盒与其分离时显影剂盒的状态,图7C显示色粉盒安装在显影剂盒上后用户在杠杆构件前端推下时色粉盒的状态,图7D显示色粉盒安装在显影剂盒上后用户在杠杆构件前端推下时显影剂盒的状态;
图8是显示当色粉盒安装在显影剂盒上,色粉盒和显影剂盒上的开口都打开时色粉盒和显影剂盒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9A和图9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的色粉盒的右侧视图,其中图9A是色粉盒安装于显影剂盒之前的色粉盒的右侧视图,图9B是安装色粉盒后的色粉盒的右侧视图;
图10A是图9A的色粉盒的左侧视图;
图10B是纵向通过色粉盒左端和从色粉盒左侧视角观察的显示图9A的色粉盒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变化的显影剂盒的截面图;
图12A和图12B是根据第一变化的修改的色粉盒的右侧视图,图12A显示色粉盒安装到显影剂盒之前的杠杆构件的状态,图12B显示安装色粉盒后杠杆构件的状态;
图13A和图13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的色粉盒的右侧视图,其中图13A显示安装到显影剂盒前色粉盒的状态,图13B显示安装后色粉盒的状态;
图14是根据第二变化的显影剂盒当色粉盒安装在其上时的左侧视图;
图15A和图15B是显示根据第二变化的色粉盒和显影剂盒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其中图15A显示了杠杆构件的顶端向上指向以关闭色粉盒和显影剂盒上的开口的状态,图15B显示了杠杆构件旋转使得其顶端水平面向色粉盒外壳的后部,因此打开色粉盒和显影剂盒的开口的状态;
图1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17A是显示在图16的打印机中使用的色粉盒的后视图;
图17B是色粉盒的前视图;
图18A是色粉盒的俯视图;
图18B是色粉盒的右侧视图;
图19A是色粉盒的沿着图18A中的线XIXa-XIXa的截面图,显示了色粉盒的内部结构;
图19B是色粉盒的沿着图18A中的线XIXb-XIXb的截面图,显示了色粉盒的内部结构;
图19C是色粉盒的沿着图19A中所示的平面XIXc-XIXc局部截面的俯视图,显示了色粉盒的内部结构;
图20A是显影剂盒的前视图;
图20B是显影剂盒的沿着图20A中的线XXb-XXb的截面图;
图21A到图21D是阐明了色粉盒和显影剂盒中部件的操作的说明图,其中图21A显示了当色粉盒与显影剂盒分离时色粉盒的状态,图21B显示了色粉盒与其分离的显影剂盒的状态,图21C显示了色粉盒安装在显影剂盒上后用户在杠杆构件前端推下时色粉盒的状态,图21D显示了色粉盒安装在显影剂盒上后用户在杠杆构件前端推下时显影剂盒的状态;以及
图22是显示当色粉盒安装在显影剂盒上,色粉盒和显影剂盒上的开口都打开时色粉盒和显影剂盒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成像装置将参照附图进行描述,其中相同的零件和构件标以相同的参考数字以避免重复叙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的简化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贯穿全文将使用打印机1的术语“向上”“向下”“上面”“下面”“在上面”“在下面”“在...之下”“右”“左”“前”“后”等,假设该打印机1被设置成打算使用的取向。使用中,打印机1被如图1放置。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包括主体外壳2和安装在主体外壳下面的纸盒3。纸盒3中放置支撑板5,以及推动支撑板5的前端向上的弹簧4。纸张(未示)堆叠在支撑板5的顶面。
主体外壳2包括其前侧上形成的检修口6,位于检修口6的外侧的盖子7。盖子7构造成在检修口6上打开和关闭。
主体外壳2容纳进纸机构8,成像机构9和排纸机构10。进纸机构8包括馈入辊11和传送辊12,两者在支撑板5的前上方互相相对设置。馈入辊11和传送辊12协调工作来一次一张地从支撑板5的前端抽出纸张。
进纸机构8包括引导件13,形成从馈入辊11前侧到顶侧的路径。引导件13的功能是接收由馈入辊11和传送辊12抽出的纸张,并朝向主体外壳2的后侧向后引导纸张。
进纸机构8还包括套准辊14和15,两者互相接触设置在馈入辊11的后部的位置。套准辊14和15协调工作来接收由引导件13反转的纸张,并将纸张传送到成像机构9。
成像机构9包括处理机构16,扫描机构17和定影机构18。
处理机构16包括显影装置19,其位于进纸机构8的上方。显影装置19包括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色粉盒40在从显影剂盒50的前侧的水平方向上安装在显影剂盒50上。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将在后续详细描述。
贯穿全文将使用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的术语“向上”“向下”“上面”“下面”“在上面”“在下面”“在...之下”“右”“左”“前”“后”等,假设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以其正确的取向安装在打印机1中。使用时,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如图1所示安装在打印机1中。
处理机构16还包括设置在显影剂盒50后部的感光鼓20,这样可以接触设置于显影剂盒50中的显影辊51d。通过这种结构,显影辊51d上带有的色粉沉积到感光鼓2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上,从而将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
处理机构16还包括栅控式电晕充电器21,其位于感光鼓20的后上部。充电器21构造为对感光鼓20表面充电。
处理机构20还包括转印辊22,其位于感光鼓20下部并与其接触。感光鼓20和转印辊22协调工作以接收来自进纸机构8的纸张,并将感光鼓20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
扫描机构17位于处理机构16的上方。扫描机构17包括产生激光束(图1中用点划线表示)的激光源(未示),和以等角速度被驱动旋转的多面镜23。多面镜23反射激光源产生的激光束并以等角速度扫描该激光束。
扫描机构17还包括对角地位于多面镜23的前上方的fθ透镜24。由多面镜23反射的激光束通过fθ透镜24,这时fθ透镜24将激光束的扫描速度从等角速度转变为恒定速度。
扫描机构17还包括对角位于fθ透镜24前上方的反射镜25。在激光束通过fθ透镜24后,反射镜25对角向下和向后反射激光束。
扫描机构17还包括对角位于反射镜25下后方的圆柱透镜26。由反射镜25反射的激光束通过圆柱透镜26,这时,当激光束以不同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从多面镜23反射过来时,圆柱透镜26在辅助扫描方向上偏转激光束。
扫描机构17还包括对角位于圆柱透镜26后下方的反射镜27。在激光束透过圆柱透镜26后,反射镜27将激光束反射到感光鼓20上以在感光鼓20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定影机构18包括加热辊28和压力辊29,两者位于处理机构16后部的位置并互相接触。加热辊28和压力辊29协调工作接收来自处理机构16的纸张,并用热将色粉图像固定到纸张上。
排纸机构10包括一对位于定影机构18后部并互相接触的传送辊30。传送辊30协调工作以接收来自定影机构18的纸张,并将纸张传送到主体外壳2的顶部。
排纸机构10还包括引导件31和32,它们形成从传送辊30的后侧通到主体外壳2顶部的路径。引导件31和32的功能是将传送辊30传送来的纸张引导到主体外壳2的顶部。
排纸机构10还包括一对排纸辊33,其设置成靠近引导件31和32的上端并互相接触。排纸辊33协调工作以接收引导件31和32引导的纸张,并将纸张排出到主体外壳2顶部外表面上形成的排纸盘34上。
因此,打印机1被构造为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激光打印机。打印机1首先用激光束在感光鼓20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在潜像上沉积色粉来将该图像显影成色粉图像,最终将色粉图像转印在纸上。
下一步将对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进行更详细的叙述。
图2A-图2C显示了色粉盒40的外观,其中图2A是色粉盒40的后视图,图2B是色粉盒40的前视图,图2C是色粉盒的右侧视图。
如图2A-2C所示,色粉盒40包括装载色粉的外壳41。外壳41的形状平坦,这样水平方向上从前表面跨越到后表面的长度L(图2C所示)和在水平方向上从左侧表面跨越到右侧表面的宽度W(见图2B)被设定成大于在垂直方向上从底部表面跨越到顶部表面的高度H(见图2B)。更具体地,外壳41具有宽的形状,其宽度W是长度L的两倍大。
如图2C所示,外壳41具有平坦的顶面。外壳41具有形成凹陷412的底面。外壳41具有前部41F和后部41R,凹陷412位于前部41F和后部41R之间。
前部41F在其水平向前向外突出的前侧是圆形或曲线形。后部41R在其水平向后向外突出的后侧是圆形或曲线形,其垂直向下突出的底侧也是。换句话说,后部41R从后部到底部范围的一部分基本上是半圆柱形状。凹陷412形成于外壳41的底面,与后部41R的弯曲底面连续。
外壳41在其后部41R上有圆柱通孔411。圆柱通孔411在宽度方向上穿过外壳41形成。因此,圆柱通孔411的中心轴在外壳41的横向方向上延伸。圆柱通孔411开口在其一对相对的两侧(左右两侧)。后部41R的壁的圆形外表面跟随围绕圆柱通孔411的后部41R的壁的内周表面弯曲。
如图2A和图2C所示,外壳41在其后部41R有开口S1。开口S1位于曲线形外壳41后壁的横向和垂直中心区域,水平地面向后。开口S1穿过外壳41的后壁形成。开口S1与圆柱通孔411沟通,允许外壳41内部和外部连通。开口S1形成为拉长的平坦形状,在外壳41的宽度方向上拉长。
圆柱形状的内圆柱42被插入到外壳41的圆柱通孔411中,内圆柱42的中心轴与圆柱通孔411的中心轴对齐。内圆柱42有外周壁和在其一对相对的两侧(左右两侧)的圆形侧壁(圆端壁)。内圆柱42的外周壁基本与内圆柱42的中心轴平行地延伸,而内圆柱42的圆形侧壁沿着内圆柱42的中心轴设置成互相相对。内圆柱42可围绕其中心轴相对于外壳41的后部41R旋转,其外周表面抵靠围绕圆柱形通孔441的外壳41壁的内周表面滑动。
具有拉长形状的突出421形成于内圆柱42的每个圆形侧壁上。宽部421a形成于每个突出421的一端,并在其侧面向内圆柱42的外周边缘在宽度上延伸。
一对杠杆构件43在其两个侧表面枢轴支撑在前部41F。这对杠杆构件43大致枢轴支撑在外壳41的纵向中心。每个杠杆构件43水平延伸,其后端位置靠近内圆柱42,其前端位置靠近外壳41的前表面。每个杠杆构件43从在其枢轴支撑部分和前端之间的中间区域向上弯曲。
如图2B所示,连接构件433整体形成于杠杆构件43的前端,用于将杠杆构件43互相相连。换句话说,这对杠杆构件43靠近外壳41的前表面连在一起。
拱形平面状的接合部431靠近内圆柱42形成于每个杠杆构件43的后端。面向后部的接合部431的外边缘上形成多个齿。
如图2C所示,耦连部413位于外壳41在前部41F的右侧表面,用以与主体外壳2侧的驱动轴(未示)耦连。耦连部413为圆柱形,具有一对突出413a,它的位置设置在耦连部413在相对位置处的内周边缘,用于与主体外壳2侧的驱动轴接合。
在前部41F中,外壳41在其上下前部边缘上有约束构件414和415。约束构件414和415从外壳41的前边缘水平突出,接触杠杆构件43的连接构件433,并限制杠杆构件43的旋转范围。
图3A和图3B是显示色粉盒40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3A为如图2A中的箭头IIIa指明纵向通过色粉盒40的横向中心并从右侧观察的截面图。图3B是如图2A中的箭头IIIb指明在外壳41右边缘纵向通过色粉盒40及从右边观察的截面图。图3C是色粉盒的沿着图3A中的平面IIIc-IIIc相对于其高度通过外壳41中心局部截面(仅仅外壳41)的俯视图。这些图中,图3B显示了在杠杆构件43前端接触约束构件414,以及内圆柱42位于突出421上的宽部421a水平向前指向(参考图7A后续描述)这样的角度位置的状态下外壳41的内部。图3A和图3C显示了杠杆构件43前端降低直到杠杆构件43接触约束构件415来将内圆柱42旋转到另一个角度位置的状态下外壳41的内部,这个角度位置是突出421上的宽部421a垂直向上指向时的位置(参考图7C在后续描述)。
如图3A和3C所示,容纳部417形成为外壳41前部41F内部的空间。容纳部417用于在其中容纳色粉。开口S2形成于容纳部417和通孔411之间。容纳部417形成为从外壳41的前表面水平延伸至开口S2。容纳部417通过开口S2与通孔411沟通。开口S2的位置与开口S1水平相对。开口S1,圆柱形通孔411的中心轴和开口S2在水平方向上排列在一条线上。开口S2有与开口S1同样的拉长的平坦形状,但在外壳41宽度方向上更长。
如图3A所示,海绵416固定到外壳41后壁的内周表面上,围绕如图2A所示的开口S1的外边缘。
内圆柱42的外周表面接触围绕通孔441的外壳41的壁的内周表面,并且当内圆柱42旋转时跟随外壳41壁的内周表面。
内圆柱42在其中有内圆柱孔410。在内圆柱42的外周壁上形成的开口M1当位于与开口S1相对的位置时提供内圆柱孔410的内部和外壳41外部之间的沟通,因此可允许将色粉排出到外壳41的外部。开口M1具有与开口S1基本相同的平坦形状和相同的开口面积。当内圆柱42上的突出421的宽部421a如图7C所示垂直向上指向时,开口M1位于与开口S1相对的位置。
开口M2形成于内圆柱42的外周壁上,在相对于开口M1的区域与内圆柱孔410沟通。换句话说,开口M1,内圆柱42的中心轴和开口M2互相排列在一条线上。开口M2比开口M1有更大的开口面积。就是说,开口M2具有与开口M1相同的拉长的平坦形状,但在外壳41的宽度方向上比开口M1更长,如图3C所示。当内圆柱42上的突出421的宽部421a如图7C所示垂直向上指向时,开口M2位于与开口S2相对的位置。
外壳41在容纳部417中容纳曲柄机构44和搅拌器45,两者从前表面侧向后表面侧依次设置。内圆柱42在内圆柱孔410中容纳另一搅拌器46。因此,曲柄机构44,搅拌器45和搅拌器46在水平方向上以该次序从前表面侧到后表面侧排列。
曲柄机构44由曲轴44a和悬挂构件44b构成。更具体地,曲轴44a从外壳41的左端跨越到右端,其两端弯曲而形成L状。曲轴44a的左端通过外壳41的左侧壁插入,而右端设置于外壳41的右侧边缘并与齿轮441的中心部分耦连,齿轮441与耦连部413一同旋转。
悬挂构件44b配置有:从曲轴44a的两端向容纳部417底部表面跨越的一对杆;和与这对杆耦连的单个杆,其沿着容纳部417的底部表面从外壳41的左侧跨越到右侧。
通过曲柄机构44的这种结构,悬挂构件44b在曲轴44a旋转时沿着水平方向往复运动。曲轴44a的旋转运动和悬挂构件44b的往复运动产生了原动力,这种原动力在外壳41底部表面搅动色粉并向搅拌器45传送色粉。
搅拌器45由旋转轴45a和一对薄膜构件45b构成。更具体地,旋转轴45a从外壳41的左侧延伸到右侧,左端穿入外壳41的左侧壁,右端与外壳41右侧上设置的齿轮451的中心部分耦连。齿轮451与齿轮442啮合,齿轮442转而与齿轮441啮合。齿轮442具有与齿轮441基本相同的直径,齿轮451的直径比齿轮442小。
旋转轴45a上形成框架45C,框架45c从旋转轴45a的左端跨越到右端,这样可以围绕旋转轴45a。分支部分45d沿着旋转轴45a的轴向以规则的间隔设置于框架45c上。如图3A上明显所示,从外壳41左侧或右侧看,框架45c是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每个薄膜构件45b由树脂片形成,其宽度与构成框架45c的一对长边相同。薄膜构件45b固定到框架45c的长边,这样就在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如图3C所示,薄膜构件45b在其突出端的左右两边缘上形成缺口,这样薄膜构件45b的突出端能突出到开口M2中。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的搅拌器45,当转轴45a旋转时,框架45c与这对薄膜构件45b一同旋转。框架45c和薄膜构件45b搅动容纳部417中的色粉并产生将色粉向内圆柱42传送的原动力。
搅拌器46包括转轴46a,一对薄膜构件46b,以及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46d。更具体地,转轴46a从内圆柱42的左侧延伸到右侧,其左端通过内圆柱42的左侧壁插入,其右端与齿轮461的中心部分耦连,齿轮461设置在内圆柱42的右侧壁内。齿轮461与齿轮452啮合,齿轮452转而与齿轮451啮合。齿轮452的直径基本与齿轮451相同,齿轮461的直径基本与齿轮441和442相同。
如图3A和图3C所示,转轴46a上形成框架46e。如图3C所示,框架46e形成于转轴46a的横向中心区域并围绕这横向中心区域。框架46e的宽度基本与开口M1相同。如图3A所示,从外壳41的左侧或右侧观察,框架46e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每个薄膜构件46b由矩形树脂片构成,其宽度与框架46e的两长边相同(就是说,基本与开口M1的宽度相同)。薄膜构件46b固定到框架46e的长边,这样就以相反方向从框架46e的长边突出。
接着,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将参考图4A和图4B描述。图4A和图4B是显示了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的说明图。图4A作为立体图,图示了搅拌器46的沿着转轴46a的横向方向从转轴46a右边缘到中心部分的区域,而图4B是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的俯视图。
如图3A所示,形成为三角棱柱形状的一对突出46f从转轴46a向外突出,其一个突出46f如图4A所示从右边缘向框架46e延伸,另一个突出46f从左边缘向框架46e延伸。两个突出46f都在同一方向突出。
如图4B所示,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由树脂片构成,并具有形成拉长形状的固定部46g和沿着固定部46g长边成系列形成的许多齿46h。每个齿46h有倾斜端,这样其一边就比另一边长。
如图4A所示,齿46h排列于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中,这样长边就面向转轴46a的横向中心部分,短边面向转轴46a的右边缘。固定部46g固定到突出46f上,突出46f从转轴46a的右边缘延伸到框架46e。
左侧锯齿薄膜构件46d简单地为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的镜像,并固定到突出46f上,突出46f从转轴46a的左边缘延伸到框架46e。左侧锯齿薄膜构件46d中,齿46h的长边面向转轴46a的横向中心区域,短边面向转轴46a的左边缘(见图3C)。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的搅拌器46,当转轴46a旋转时,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46d在内圆柱42内的左右边缘附近搅动色粉,以产生向内圆柱42的横向中心区域刮擦色粉的原动力。另外,转轴46a和框架46e的薄膜构件46b在内圆柱42的中心区域搅动色粉,并产生向开口S1传送色粉的原动力。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色粉盒40中,主体外壳2侧的驱动轴使齿轮441在图3中以逆时针旋转。相应地,曲柄机构44的曲轴44a,搅拌器45的转轴45a和搅拌器46的转轴46a都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外壳41中的色粉也逆时针循环。
图5A和图5B显示了显影剂盒50的结构。图5A是显影剂盒50的前视图,图5B是显影剂盒50的从右侧观察的如图5A中的箭头Vb指明的通过左右中心的截面图。
如图5A和图5B所示,显影剂盒50包括外壳52。外壳52具有前部53F和后部52R。
显影部502定义为外壳52的后部52R内的空间。显影机构51被容纳在显影部502中。
色粉盒容纳部504定义为外壳52的前部52F内的空间。外壳52中的前部52F的前上侧是打开的,允许色粉盒40安装在色粉盒容纳部504中。
显影机构51包括上螺旋器51a,下螺旋器51b,供给辊51c,显影辊51d和显影刀片51e。
更具体地,上螺旋器51a是轴形构件,在外壳52的后部52R的上部中从外壳52的左侧延伸到右侧。螺旋状刀片在从左侧到右侧的部分旋绕上螺旋器51a,用于搅动色粉并从外壳52两端向中心区域传送色粉。
下螺旋器51b也由轴形构件构成,在外壳52的后部52R的垂直的中心区域中,从外壳52的左侧延伸到右侧。下螺旋器51b也具有从左侧延伸到右侧的螺旋旋绕刀片。然而,这些刀片被构造为在搅动色粉的同时从外壳52的中心区域向其两端传送色粉。
供给辊51c也在下螺旋器51b的下方位置从外壳52的左侧延伸到右侧。
显影辊51d在供给辊51c的后部位置从外壳52的左侧延伸到右侧,并与供给辊51c接触。
显影刀片51e也在下螺旋器51b和显影辊51d之间的位置从外壳52的左侧延伸到右侧,并与显影辊51d接触。
外壳52中后部52R的后侧是打开的,这样显影辊51d可以从那里露出。
外壳52的前部52F的形状能够容纳色粉盒40。更具体地,前部52F包括:半圆柱形状的曲线形或圆形的半圆壁520,这样色粉盒40的曲线形或圆形的前壁可以适配到其中;一对形成于半圆壁520的左右两侧的侧壁521;和从半圆壁520的下前边缘水平突出的板形底壁522。
开口T1形成在半圆壁520中垂直和宽度的中心区域,用于提供外壳52的前部52F和后部52R之间的沟通。开口T1具有和形成于色粉盒40上的开口S1相同的平坦形状和开口面积。海绵523固定到半圆壁520的前表面,这样就围绕开口T1的外边缘。
一对拱形引导构件53位于半圆壁520的前表面,左右各一,都顺着半圆壁520的曲率。拉长的挡板54位于引导构件53之间并能够在半圆壁520的前表面上移动来盖住开口T1。
圆盘构件55旋转支撑在侧壁521上,用于与色粉盒40接合。更具体地,拉长的接合凹槽551形成于互相相对的圆盘构件55的表面。接合凹槽551的形状能够与色粉盒40的内圆柱42上设置的突出421相接合。宽部551a形成于每个接合凹槽551的一端,用于与相应的突出421的宽部421a相接合。
突出552在相对于宽部551a的一侧从每个圆盘构件55的外边缘突出。齿轮553位于每个面向侧壁521的圆盘构件55的表面,圆盘构件55安装在该侧壁上。当色粉盒40安装在显影剂盒50上时,齿轮553与色粉盒40的杠杆构件43上设置的接合部431啮合。齿轮553的直径小于圆盘构件55。
图6A到图6C为显示怎样在外壳52上安装圆盘构件55和挡板54的立体图。虽然图6A到图6C阐明了在外壳52左侧安装圆盘构件55的方法,但在右侧安装的过程雷同。
如图6A所示,圆形的通孔521a形成于每一侧壁521中。另外,引导凹槽524形成于半圆壁520前表面,靠近每个引导构件53,并从半圆壁520的前表面上的垂直中心区域到底壁522顺着引导构件53的曲率。
如图6B所示,通孔54a形成于挡板54的左右边缘。通孔54a是方形孔,当挡板54插在引导构件53之间时,通孔54a与引导凹槽524沟通。相对于其短尺寸,通孔54a形成于挡板54的中心区域。
转轴554形成于圆盘构件55的后表面。当圆盘构件55安装在侧壁521上时,如图6C所示,圆盘构件55的突出552通过通孔54a插入到引导凹槽524中,转轴554适配到通孔521a中。
通过这种结构,当圆盘构件55旋转而使突出552面向半圆壁520时,挡板54沿着半圆壁520的前表面相关联地移动以盖住开口T1。相似地,当圆盘构件55旋转而使突出552面向底壁522时,挡板54移动到底壁522之上的位置,因此打开开口T1。
图7A到图7D是显示当用户将色粉盒40安装到显影剂盒50上时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中的部件如何操作的的说明图。
在用户在显影剂盒50上安装色粉盒40之前,如图7A所示,内圆柱42的方位设置为使突出421的宽部421a面向外壳41的前侧。在这种方位下,内圆柱42盖住色粉盒40上形成的开口S1。杠杆构件43的前端在最上方的位置上升。
在色粉盒40安装到显影剂盒50之前,如图7B所示,每个圆盘构件55的方位使接合凹槽551的宽部551a面向前。在这种方位下,挡板54盖住开口T1。
用户通过将色粉盒40的后端水平插入到显影剂盒50的前端中使色粉盒40的突出421接合在显影剂盒50的接合槽551中而将色粉盒40安装到显影剂盒50上。这时,杠杆构件43的接合部431上形成的齿与圆盘构件55的齿轮553上形成的齿相啮合。
接着,如图7C和图7D所示,用户在杠杆构件43的前端推下,使显影剂盒50的圆盘构件55相关联地旋转,直至宽部551a位于圆盘构件55的顶部。因此,挡板54在底壁522上向下移动而打开开口T1。另外,由于色粉盒40的突出421在显影剂盒50的接合槽551中相接合,杠杆构件43的旋转操作被转移到内圆柱42的两侧表面,对于圆盘构件55的旋转也是这样。因此,内圆柱42旋转,直至其上形成的开口M1位于与外壳41上形成的开口S1相对的位置,因此而打开开口S1,以及内圆柱42上形成的开口M2位于与外壳41上形成的开口S2相对的位置,因此而打开开口S2。
这样,为了将具有这种结构的色粉盒40安装到显影剂盒50上,用户简单地拉下杠杆构件43的前端来旋转内圆柱42,因此容易打开色粉盒40上形成的开口S1。为了从显影剂盒50拆下色粉盒40,用户简单地抬起杠杆构件43的前端来旋转内圆柱42,因此容易地关闭色粉盒40上形成的开口S1。
图8是显示当色粉盒40安装在显影剂盒50上及开口S1和S2都打开时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如图8所示,色粉盒40中的曲柄机构44和搅拌器45产生将容纳部417中的色粉传送到内圆柱42的原动力,同时搅拌器46产生将内圆柱42中的色粉传送到开口S1的原动力。因此,色粉盒40能在基本与重力正交的方向(如水平方向)上传送色粉。
由于色粉盒40能在水平方向向显影剂盒50提供色粉,这就不必在容纳部417中分配大的垂直空间。通过在容纳部417中分配大的水平空间,就可以产生更薄的外壳41,该更薄的外壳41转而能有助于产生更薄的打印机1,而不减少色粉的容量。
由于开口S1和S2形成于圆柱形通孔411的相对两侧,开口M1和M2位于内圆柱42的相对两侧,开口M1和M2形成于内圆柱42的相对两侧,开口S1,开口M1,开口M2和开口S2都互相对齐并且当开口S1和S2打开时它们之间都互相沟通。因此,色粉盒40能有效地将容纳部417中的色粉传送到开口S1,并因此能有效地向显影剂盒50提供色粉。
另外,由于开口M2比上述色粉盒40上的开口M1有更大的开口面积,相比开口S1打开时色粉从外壳41排出,色粉能更有效地传送到内圆柱42。因此,当大量色粉仍然保留在容纳部417时,该色粉盒40防止内圆柱42只得到少量的色粉。
另外,通过在外壳41底面靠近其后端设置凹陷412,当打开显影剂盒50中的开口T1时,挡板54能收回到凹陷412里。
另外,通过以允许色粉盒40水平传送色粉的方式形成接纳色粉盒40这种形状的外壳52的前部52F,显影剂盒50便能有助于产生更薄的打印机1。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中,色粉盒40以水平方向安装在显影剂盒50上,色粉盒40中容纳的色粉能在水平方向上传送到显影剂盒50,因此就可以制造出更薄的打印机1(尤其是更薄的主体外壳2)。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能在稍微与水平偏斜的方向上安装在打印机1中。仍然在这种情况中,类似于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如上所述水平安装在打印机1的情况,由于重力,色粉可能不被传送到显影剂盒50。即使如此,通过使用由曲柄机构44和搅拌器45和46产生的原动力,仍可以确保色粉盒40能在偏斜于水平的方向上传送色粉。
另外,由于杠杆构件43由上述色粉盒40中的连接构件433连接在一起,用户可以用一只手旋转两个杠杆构件43。换句话说,用户能用一只手将旋转操作施加到内圆柱42的两端,因此更加便于打开和关闭开口S1的操作。
另外,由于杠杆构件43向色粉盒40的外壳41的前侧延伸,用户能在显影剂盒50前的一点处旋转内圆柱42。换句话说,用户可以容易地在显影剂盒50的附近一侧打开和关闭开口S1。
在上述显影剂盒50中,在色粉盒40的杠杆构件43旋转时,圆盘构件55将挡板54移动到露出或盖住开口T1的位置。同时,圆盘构件55将杠杆构件43的旋转传递到内圆柱42的两端。相应地,显影剂盒50的开口T1和色粉盒40的开口S1和S2可以同时打开和关闭。
因此,具有上述结构的显影剂盒50减少了在将色粉盒40安装到显影剂盒50上时打开开口S1,S2和T1以及在从显影剂盒50拆下色粉盒40时关闭开口S1,S2和T1所需的工作量。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曲柄机构44和搅拌器45和46接收来自主体外壳2一侧的驱动轴的原动力来产生施加到色粉的原动力。然而,曲柄机构44和搅拌器45和46也能产生自己的原动力,而不需接收来自外部驱动源的原动力。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凹陷412形成于外壳41的在前部42F和后部42R之间的底表面,但此凹陷412也可以形成于外壳41的在前部42F和后部42R之间的顶表面。这种情况下,显影剂盒50能构造成将挡板54收回到色粉盒40顶表面中形成的凹陷412中。
接着将叙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色粉盒和显影剂盒的各种变化。
<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的色粉盒60和显影剂盒70将参照图9A到图11进行叙述。
色粉盒60和显影剂盒70中与第一实施例的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相同的零件和构件用与第一实施例中同样的参考数字标示,对这些构件的描述将不重复。
图9A和图9B显示了根据实施例的第一变化的色粉盒60的右侧。图9A显示了安装在显影剂盒70上之前色粉盒60的状态,图9B显示了安装在显影剂盒70上之后色粉盒60的状态。图10A和图10B显示了色粉盒60的左侧结构。图10A是色粉盒60的左侧视图,图10B是色粉盒60的从其左侧观察的,纵向通过外壳61左端的截面图。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色粉盒60包括外壳61和内圆柱62。
虽然图中未示,外壳61在其前部有容纳部,在其后部有圆柱形通孔,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41相似。内圆柱62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61的圆柱形通孔中。外壳61上形成开口S1和S2,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41。内圆柱62上形成开口M1和M2,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内圆柱42。曲柄机构和搅拌器安装在外壳61的容纳部中。另一个搅拌器安装在内圆柱62中。
然而根据这一修改,外壳61没有约束构件414,415,没有杠杆构件43,或没有连接构件433。没有海绵构件416设置于外壳61后壁的内表面上。代之以,海绵构件612设置于外壳61后壁的内外表面上,围绕开口S1的外边缘。
内圆柱62从外壳61的左右两侧向外突出。两对突出622形成于内圆柱62的外周表面。每对突出622位于内圆柱62的左右突出端中的一端上。
没有突出421位于内圆柱62的右或左侧表面。代之以,单独的杠杆构件621设置于内圆柱62的右侧表面。
外壳61在其右侧表面没有耦连部413。代之以,内圆柱62在其左侧表面具有耦连部623。外壳61在其右侧没有齿轮441,442,451或452。代之以,外壳61在其左侧有齿轮641,642,651和652。内圆柱62在其右侧没有齿轮461。代之以,内圆柱62在其左侧有齿轮661。
耦连部623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耦连部413相同的构造。齿轮661与耦连部623一同旋转。齿轮641,642,651,652和661以这种顺序互相连接。齿轮641和651耦连到外壳61的容纳部中的曲柄机构和搅拌器,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齿轮441和451。齿轮661耦连到内圆柱62中的另一个搅拌器,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齿轮461。因此,齿轮661,652,651,642和641配合工作将耦连部623接收的驱动力以这种顺序相继传递,从而向搅拌器和曲柄机构提供驱动力。
单个杠杆构件621的顶端从内圆柱62右侧表面的外周边缘突出。杠杆构件621的顶端位于内圆柱62的设置开口M2的一侧,杠杆构件621的另一相对端位于内圆柱62的设置开口M1的另一相对侧。
如图9A所示,在色粉盒60安装到显影剂盒70之前,内圆柱62的方位是单个杠杆构件621的顶端从内圆柱62的外周边缘突出,朝外壳61前方向下倾斜。相应地,开口M2朝前向下倾斜,开口M1朝后向上倾斜。
色粉盒60安装在显影剂盒70上后,用户拿住单个杠杆构件621的顶端并将其旋转到如图9B所示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单个杠杆构件621的顶端朝外壳61前方水平突出。相应地,开口M2水平地面向前方,开口M1水平地面向后方。
这对突出622形成于内圆柱62的每个左右突出端,因此当内圆柱62处于如图9A所示的方位时,其中一个位于外壳61的上后表面侧,另一个处于外壳61的下后表面侧,又当内圆柱62处于如图9B所示的方位时,其中一个位于外壳61的后表面侧,另一个位于外壳61的底表面侧。
相应地,当内圆柱62处于如图9A所示的方位时,开口S1被内圆柱62关闭,当内圆柱处于如图9B所示的方位时,开口S1通过M1打开。
图11是根据实施例的第一变化的显影剂盒70的截面图。图11中的显影剂盒70的截面图通过其左右中心并从右侧观察。
如图11所示,显影剂盒70包括外壳72和位于外壳72前侧的框架721。
外壳72在其中限定了显影部702,显影机构51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影部502相同的方式设置。
框架721在其中限定了用于容纳色粉盒60的色粉盒容纳部704。框架721的截面形状与色粉盒60的外部轮廓相符。更具体地,框架721在其后侧有曲线壁724,其曲线形或圆形的形状跟随外壳61后部的外部形状。框架721的左侧被侧壁722关闭,但右侧打开。因此,色粉盒60能从右侧安装进显影剂盒70。
耦连部723位于侧壁722上,用以与主体外壳2侧的驱动轴耦连。通过耦连部723和色粉盒60的耦连部623的接合,耦连部723能将来自主体外壳侧的驱动轴的驱动力传递到耦连部623。
开口T2形成于框架721的曲线壁724上,使得框架721内部能与外壳72的内部沟通。延长的挡板74位于曲线壁724的前表面,用以盖住开口T2。尽管图中未显示,海绵构件可固定在曲线壁724的前表面上,围绕开口T2的外边缘。
在色粉盒60安装在显影剂盒70中之前,内圆柱72在色粉盒60中的方位如图9A所示,开口T2被显影剂盒70中的挡板74关闭,如图11所示。当色粉盒60安装在显影剂盒70中时,延长的挡板74的左端插入色粉盒60左端的一对突出622之间,延长的挡板74的右端插入色粉盒60右端的一对突出622之间。
当用户旋转内圆柱62,使单个杠杆构件621的突出端将如图9B所示水平指向前时,突出622在曲线壁724的前表面上向下移动延长的挡板74,从而打开开口T2。
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2A和图12B中所示,杠杆构件624可位于内圆柱62的右侧表面,代替杠杆构件621。图12A和图12B是配备杠杆构件624的色粉盒60的右侧视图。图12A显示了安装在显影剂盒70之前色粉盒60的状态,图12B显示了安装在显影剂盒70之后色粉盒60的状态。
杠杆构件624有与单个杠杆构件621相似的形状,但要更长。杠杆构件624位于内圆柱62的右侧表面。杠杆构件624的顶端从内圆柱62的右侧表面的外周边缘突出。在色粉盒60安装在显影剂盒70之前,杠杆构件624的顶端倾斜向上指向后部。在色粉盒60安装在显影剂盒70之后,当用户转动杠杆构件624时,杠杆构件624的顶端水平指向后部,面向显影剂盒70一侧。
这种变化中,杠杆构件624由导电构件构成。当色粉盒60安装在显影剂盒70上时,杠杆构件624接触显影剂盒70以在色粉盒60和显影剂盒70之间建立电气传导。因此,杠杆构件624的使用能减少主体外壳2中的布线。
<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的色粉盒80和显影剂盒90将参照图13A到图15B进行描述。
图13A到图13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的色粉盒80的右侧视图。图13A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安装在显影剂盒90(图14)之前色粉盒80的状态,图13B显示了安装在显影剂盒90之后色粉盒80的状态。
色粉盒80中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的色粉盒60相同的零件和构件被标示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所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对这些构件的描述不再重复。
如图13A所示,色粉盒80包括外壳81和内圆柱82。
外壳81具有与第一变化中的外壳61相同的结构,除了外壳81在其前表面的上边缘上有约束构件814之外。
内圆柱82与第一变化的内圆柱62相同,除了在内圆柱82上设置一对杠杆构件821而不是单个杠杆构件621之外。一对杠杆构件821位于内圆柱82上,其每个侧表面各一个。
每个杠杆构件821的底端固定到内圆柱82侧表面的中心区域,而顶端突出到超过侧表面的外周边缘之外。每个杠杆构件821在其中部弯曲。当杠杆构件821的底端如图13A所示向上倾斜地向前延伸时,杠杆构件821的顶端指向上。反之,当杠杆构件821的底端如图13B所示向上倾斜地向后延伸时,杠杆构件821的顶端指向后。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化,突出622形成于内圆柱82的每个左右侧,当内圆柱82的方位是杠杆构件821的顶端如图13A所示指向上时,使其中一个位于外壳81的上后侧,另一个位于外壳81的下后侧,而当内圆柱82的方位是杠杆构件821的顶端如图13B所示指向后时,使其中一个位于外壳81的后侧,另一个位于外壳81的底侧。
图14是色粉盒80安装在显影剂盒90上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化的显影剂盒90的左侧视图。
显影剂盒90中与第一实施例的显影剂盒50相同的零件和构件被标示与第一实施例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对这些构件的描述不再重复。
如图14所示,显影剂盒90有外壳92。
外壳9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影剂盒50的外壳52相同,除了外壳92没有侧壁521,但有底壁922代替了底壁522之外。
通过将底壁522延伸到色粉盒80的前表面并接着将底壁522沿着色粉盒80的前表面向上弯曲来修改底壁522,使色粉盒80能从上方安装在外壳92中,从而获得底壁922这样的形状。锁定构件923形成于上弯的底壁922的顶部边缘由色粉盒80的前表面接触的区域内。锁定构件923用于在外壳92中固定色粉盒80。更具体地,当色粉盒80安装在显影剂盒90时,锁定构件923将外壳81的前表面上的端部固定在外壳92中。
通过将外壳92插入该对杠杆构件821的突出端之间,外壳81的后端被固定到外壳92上。
图15A和图15B是显示色粉盒80和显影剂盒90的内部状态的截面图。图15A显示了当杠杆构件821的顶端如图13A所示指向上时色粉盒80和显影剂盒90的内部状态,而图15B显示了当杠杆构件821的顶端如图13B所示水平指向后时色粉盒80和显影剂盒90的内部状态。
当杠杆构件821的顶端指向上时,外壳81的开口S1被内圆柱82的外周壁关闭,如图15A所示。这时,外壳92的挡板54盖住开口T1。
当内圆柱82被旋转使得杠杆构件821的顶端水平指向后时,开口S1被开口M1打开,如图15B所示。当内圆柱82以这种方式旋转时,色粉盒80的突出822在色粉盒80的下表面上向下移动挡板54,从而打开开口T1。
<第二实施例>
下一步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16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1001的结构。根据本实施例,使用色粉盒1040和显影剂盒1050以代替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色粉盒40和显影剂盒50。除了色粉盒1040和显影剂盒1050之外,打印机100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打印机1的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相应地,打印机1001中的不构成色粉盒1040和显影剂盒1050的零件和构件被标示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中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对这些构件不再重复描述。
接下来将参照图17A到图19C描述色粉盒1040。
尽管第一实施例的色粉盒40包括外壳41和位于其内的内圆柱42,色粉盒1040包括外壳1041和位于外壳1041之外的外半圆柱1042。
图17A,图17B,图18A和图18B显示了色粉盒1040的外观,其中图17A是色粉盒1040的后视图,图17B是色粉盒1040的前视图,图18A是色粉盒1041从上看的俯视图,图18B是色粉盒1040的右侧视图。图17A,图17B,图18B显示了当杠杆构件1043(下文叙述)的前端与上约束构件1414(下文叙述)接触时的色粉盒1040,而图18A显示了当杠杆构件1043的前端与下约束构件1415(下文叙述)接触时的色粉盒1040。
图19A和图19B是显示色粉盒1040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图19A是从右侧观察,如图18A中的箭头XIXa标出的纵向通过色粉盒1040横向中心的截面图。图19B是从右侧观察,如图18A中的箭头XIXb标出的在外壳1041的右边缘纵向通过色粉盒1040的截面图。图19C是色粉盒1040的沿着图19A中所示的平面XIXc-XIXc相对于其高度通过外壳1041中心的局部截面(仅仅外壳1041)的俯视图。所有这些图19A到图19C显示了外壳1041处于以下状态时的内部,这种状态是杠杆构件1043的前端下降到其接触约束构件1415以使外半圆柱1042旋转而使外半圆柱1042的开口N1(后述)水平地面向后(下文参照图21C叙述)。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外壳41,如图17A到图18B所示,外壳1041是平面形状,这样在水平方向上从前表面到后表面的长度L’(见图18B)和水平方向上从左侧表面到右侧表面的宽度W’(见图17B)被设定得比垂直地从底表面到顶表面的高度H’(见图17B)大。更具体地,外壳1041形状是宽形,其宽度W’约是长度L’的两倍。
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凹陷412相似,凹陷1412形成于图18B中所示的外壳1041的底表面。另一个凹陷1411进一步形成于外壳1041的顶表面。
外壳1041有前部1041F和后部1041R,凹陷1412和1411位于前部1041F和后部1041R之间。
前部1041F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前部41F相同的结构。就是说,前部1041F在其水平向外突出到前方的前侧是圆形或曲线形的。容纳部1417形成为外壳41的前部1041F内的空间。容纳部1417用于在其中容纳色粉。
一对杠杆构件1043以枢轴方式支撑在前部1041F中其两侧表面上。这对杠杆构件1043以枢轴方式支撑在外壳1041大致的纵向中心。这对杠杆构件104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杠杆构件43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每个杠杆构件1043在其后端有拱形面形状的接合部1431。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接合部431,接合部1431在其面向后部的外边缘上形成多个齿。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构件433,连接构件1433整体形成于杠杆构件1043前端,用于把杠杆构件1043互相连接。
约束构件1414和1415位于外壳1041前表面的上下边缘。约束构件1414和141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约束构件414和415相同。
耦连部1413位于外壳1041的右侧表面。耦连部1413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耦连部413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同。就是说,耦连部1413形状是圆柱形,在其内周边缘上相对的位置有一对突出1413a,用来与主体外壳2侧的驱动轴相接合。
后部1041R是圆形或曲线形,在其后侧向外水平突出到后部,在其底侧垂直向下突出,并且在其顶侧进一步垂直向上突出。换句话说,后部1041R的范围从其顶部通过后部到底部的一部分基本上是半圆柱形状,它的中心轴在外壳1041的横向方向延伸。凹陷1412形成于外壳1041的底表面,与后部1041R的曲线形的底表面连续。凹陷1411形成于外壳1041的顶表面并与后部1041R的曲线形的顶表面连续。
如图19A所示,圆柱形孔1410形成于外壳1041的后部1041R内。圆柱形孔1410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在其相对的两侧(左右两侧)封闭。圆柱形孔1410的中心轴与后部1041R的半圆柱曲线形的外表面的中心轴对齐。因此,后部1041R的壁的外表面跟随后部1041R的围绕圆柱形孔1410的壁的内表面弯曲。
外壳1041在其后部1041R上有开口U1。开口U1位于外壳1041的曲线形后壁的横向和垂直中心区域,水平地面向后。开口U1通过外壳1041的后壁形成。开口U1与圆柱形孔1410沟通,并允许外壳1041的内外之间沟通。开口U1形成为拉长的平坦形状,在外壳1041的宽度方向上拉长。
开口U2形成于外壳1041内容纳部1417和圆柱形孔1410之间,并与两者沟通。开口U2位于凹陷1412和1411之间的位置。开口U1和U2两者相对,圆柱形孔1410位于两者之间。容纳部1417形成为从外壳1041的前表面水平延伸到开口U2。容纳部1417通过开口U2与圆柱形孔1410沟通。开口U2的位置水平地与开口U1相对。开口U1,圆柱形孔1410的中心轴(也就是后部1041R曲线形的外周表面的中心轴)和开口U2在水平方向上排列在一条线上。开口U2具有与开口U1相同的拉长的平坦形状,但在外壳1041的宽度方向上更长。
如图17A所示,海绵构件2416位于外壳1041后部1041R的外表面上,围绕开口U1的外边缘。
外半圆柱1042安装在外壳1041的后部1041R上。更具体地,外半圆柱1042为半圆柱形状,具有:跟随外壳1041后部1041R的外周表面的外周壁1425;和一对半圆形状(图18)的相对的侧壁(右侧壁和左侧壁)1423,其位于外半圆柱1042的外周壁1425的左右两侧。外半圆柱1042安装在外壳1041的后部1041R上,其中心轴与外壳1041的后部1041R的曲线形的外周表面的中心轴对齐。外半圆柱1042的外周壁1425基本平行于外半圆柱1042的中心轴延伸,而外半圆柱1042的半圆形侧壁1423沿着外半圆柱1042的中心轴互相相对地排列。
每一个都是圆形的齿轮1424固定在一对相对侧壁1423的外侧。齿轮1424位于外半圆柱1042的中心轴的中心。齿轮1424上的齿与每个杠杆构件1043的接合部1431上形成的齿相啮合。当齿轮1424旋转时,外半圆柱1042相对于外壳1041的后部1041R围绕其中心轴相关联地旋转。
一对沿着外壳1041的后部1041R的外周表面弯曲的拱形构件1421沿着围绕外半圆柱1042的中心轴的圆周方向在外周壁1425的上下边缘之间延伸。外半圆柱1042和拱形构件1421一起围绕外壳1041的后部1041R。因此,外半圆柱1042安装在外壳1041的后部1041R上并能够旋转,这样外周壁1425的内表面跟随外壳1041后部1041R的外周表面。
如图19A所示,开口N1形成于外周壁1425上的上边缘和其上下边缘之间的中心位置之间的位置,并穿过外周壁1425。开口N1位于外半圆柱1042的横向中心。开口N1具有基本与外壳1041上形成的开口U1相同的平坦形状和开口面积。
外半圆柱1042还包括一对突出1422。如图17A所示,在外周壁1425的下边缘和其上下边缘之间的中心位置之间的位置,所形成的突出1422在外周壁1425的左端和右端各有一个。
当外半圆柱1042旋转而使外半圆柱1042的下边缘如图19A所示在外壳1041的凹陷412处邻接外壳1041的外表面时,突出1422移动到外壳1041的底表面,开口N1与外壳1041上形成的开口U1对齐,因此与外壳1041内部沟通。
如图19C所示,外壳1041有一对在开口U2中延伸的拱形内壁1416。每个拱形内壁1416在其中具有一个插入路径1418,用来在其中接纳相应的拱形构件1421。因此,开口U2被这对拱形内壁1416分为三部分,如图19C所示。然而,开口U2总体具有类似于开口U1的拉长的形状,其总开口面积比开口U1更大。
外壳1041有曲柄机构1044,搅拌器1045和1046,以及齿轮1441,1442,1451,1452和1461。
曲柄机构1044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曲柄机构44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就是说,曲柄机构1044由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曲轴44a和悬挂构件44b相同的曲轴1044a和悬挂构件1044b构成。
搅拌器1045由转轴1045a和一对薄膜构件1045b构成。转轴1045a上形成框架1045c和分支部分1045d。转轴1045a,框架1045c和分支部分1045d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45a,框架45c和分支部分45d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同。这对薄膜构件1045b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薄膜构件45b相同,除了每个薄膜构件1045b的突出端被分成三个部分,这样能够穿过开口U2的三个被分的部分之外。
搅拌器1046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搅拌器46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同,除了搅拌器1046安装在外壳1041中之外,尽管第一实施例中的搅拌器46安装在内圆柱42中。就是说,搅拌器1046包括其上形成框架1046e和一对突出1046f的转轴1046a,一对薄膜构件1046b,以及右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d。转轴1046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转轴46a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同,除了转轴1046a从外壳1041的左侧延伸到右侧,左端通过外壳1041的左侧壁插入,右端与设置在外壳1041右侧壁中的齿轮1461的中心部分耦连之外。框架1046e,一对突出1046f,一对薄膜构件1046b以及右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d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框架46e,一对突出46f,一对薄膜构件46b以及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46d在结构和功能上相同,除了框架1046e,一对突出1046f,一对薄膜构件1046b,右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d位于外壳1041内部之外,尽管框架46e,一对突出46f,一对薄膜构件46b,以及右侧锯齿薄膜构件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46d在第一实施例中位于内圆柱42中。
通过具有这种结构的搅拌器1046,当转轴1046a旋转时,右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c和左侧锯齿薄膜构件1046d在外壳1041中的左右两边缘附近搅动色粉,以产生将色粉刮向外壳1041的中心区域的原动力。另外,转轴1046a的框架1046e和薄膜构件1046b在外壳1041的中心区域搅动色粉并产生将色粉传送到开口U1的原动力。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齿轮441,齿轮1041与耦连部1413共同旋转,并与曲轴1044a耦连。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齿轮441,齿轮1451与转轴1045a耦连。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齿轮451,齿轮1451与齿轮1442啮合,齿轮1442转而与齿轮1441啮合。齿轮1442具有基本上与齿轮1441相同的直径,而齿轮1451的直径小于齿轮1442。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齿轮461,齿轮1461与转轴1046a耦连。
相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齿轮452,齿轮1452与齿轮1451啮合。齿轮1452的直径基本上与齿轮1451相同,齿轮1461的直径基本上与齿轮1441和1442相同。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色粉盒1040中,主体外壳2侧的驱动轴使得齿轮1441以图19B中的逆时针旋转。相应地,曲柄机构1044的曲轴1044a,搅拌器1045的转轴1045a和搅拌器1046的转轴1046a都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得外壳1041内的色粉在其中逆时针循环。
接下来将参照图20A到20B叙述显影剂盒1050。
图20A和图20B显示了显影剂盒1050的结构。图20A是显影剂盒1050的前视图,图20B是从左侧观察,如图20A的XXb所指示的通过显影剂盒1050的左右中心的截面图。
显影剂盒105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影剂盒50相同,除了显影剂盒1050上没有形成通孔521a或没有形成圆盘构件55,以及开口T1具有与外半圆柱1042上形成的开口U2同样的平坦形状和开口面积之外。这样,显影剂盒1050中的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显影剂盒50相同的零件和构件将标示与第一实施例所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对这些构件不再重复描述。
因此,当将色粉盒1040安装到外壳52的前侧时,色粉盒1040的突出1422经过挡板54的通孔54a并插入到引导槽524中。当外半圆柱1042接着旋转而使得突出1422面向底壁522时,挡板54也在底壁522上移动,从而打开开口T1。当拆下色粉盒1040时,外半圆柱1042旋转,使得突出1422面向后部。当外半圆柱1042以这种方式旋转时,挡板54沿着外壳52的前部52F的半圆壁520的前表面相关联地移动,从而关闭开口T1。
图21A到图21D是说明当用户将色粉盒1040安装到显影剂盒1050上时色粉盒1040和显影剂盒1050中的构件怎样操作的说明图。
在用户将色粉盒1040安装到显影剂盒1050上前,如图21A所示,杠杆构件1043的前端在最上位置被抬起,这样外半圆柱1042的方位使得突出1422面向外壳1041的后侧。在这种方位下,外半圆柱1042盖住外壳1041上形成的开口U1。
在色粉盒1040安装在显影剂盒1050上之前,如图21B所示,挡板54盖住开口T1。用户能随后通过将色粉盒1040的后端插入到显影剂盒1050的前表面,使色粉盒1040的突出1422插入挡板54的通孔54a中而在水平方向上将色粉盒1040安装到显影剂盒1050上。
接下来,如图21C和图21D所示,用户在杠杆构件1043的前端推下,使得齿轮1424和外半圆柱1042一起相关联地旋转,直到突出1422面向显影剂盒1050的底壁522。因此,挡板54在底壁522上向下移动,打开开口T1。这时,外半圆柱1042旋转,直到其上形成的开口N1位于与外壳1041上形成开口U1相对,从而打开开口U1。
图22是显示当色粉盒1040安装在显影剂盒1050上以及色粉盒上的开口U1打开时色粉盒1040和显影剂盒1050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如图22所示,色粉盒1040中的曲柄机构1044和搅拌器1045和1046产生将容纳部417中的色粉向开口U1传送的原动力。因此,色粉盒1040能在基本正交于重力的方向(即水平方向)上传送色粉。
在以上描述中,外壳1041在其底面和顶面上形成凹陷1412和1411。然而,外壳1041可以只在其顶面或底面之一上形成一个凹陷。
虽然参照上述各个方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对于本技术领域熟练的人员很明显的是,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
例如,激光打印机1可以修改为影印机,传真设备,多功能设备或任何一种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色粉来显影图像并将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而在记录介质形成图像的成像设备。上文的叙述中打印机1使用单一色粉来形成单色图像。然而,打印机1可修改为使用多种色粉来形成多色图像。
第一实施例中,一对杠杆构件43可以不与连接构件433连接。
第一实施例中,圆柱形通孔411可以修改为以与第二实施例中的圆柱形孔1411相同的方式在其一对相对的两端处被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内圆柱42不会向外露出。
第一实施例中,一对杠杆构件43都在与向后的方向相反的色粉盒40向显影盒50排出色粉的向前的方向上延伸。然而,可以是一对杠杆构件43中仅仅一个杠杆构件在向前的方向上延伸。相似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可以是一对杠杆构件1043中仅仅一个杠杆构件在向前的方向上延伸。

Claims (20)

1.一种色粉盒,其特征在于,该色粉盒包括:
构造成用来在其中容纳色粉的外壳,该外壳形成有第一外壳开口;
构造成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围绕预定转轴旋转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具有基本平行于所述转轴延伸的侧表面和沿着所述转轴彼此相对排列的一对相对端,第一分隔壁开口穿过所述分隔壁的侧表面而形成,且当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该第一分隔壁开口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当该第一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所述外壳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以从所述外壳排出色粉;和
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所述分隔壁的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包括一对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外壳上的杠杆构件,该对杠杆构件旋转时将旋转操作施加到所述分隔壁的一对相对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该色粉盒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杠杆构件连接到一起的连接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外壳被构造成能够安装在将色粉沉积在静电潜像上以显影所述潜像的显影装置中,以及
其中当所述外壳安装在所述显影装置中时,至少一个所述杠杆构件沿所述色粉盒向所述显影装置排出色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有一个边缘和沿着预定方向与所述一个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所述一个边缘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另一边缘位于上游侧,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位于所述另一边缘,所述至少一个杠杆构件在与所述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延伸,且所述至少一个杠杆构件的顶端在所述外壳的一个边缘的上游侧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分隔壁构造成基本呈圆柱形状并安装在所述外壳以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分隔壁构造成基本呈半圆柱形状并安装在所述外壳以外。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粉盒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用于通过将从所述色粉盒排出的色粉沉积到静电潜像上来显影所述静电潜像,其特征在于,该显影装置包括:
构造成用来在其上接收所述色粉盒的显影装置壁,该显影装置壁形成有显影装置侧开口,该显影装置侧开口布置成与所述色粉盒中的第一外壳开口相对,以当所述显影装置壁上接收所述色粉盒时,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接收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通过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排出的色粉;
构造成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的挡板;
保持机构,该保持机构保持所述挡板以使得所述挡板能够在露出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的位置和关闭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的位置之间移动;
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与所述色粉盒的杠杆构件相接合以当所述杠杆构件旋转时移动所述挡板,并将所述杠杆构件的旋转传递到所述色粉盒中的分隔壁的两端。
8.一种色粉盒和显影装置的组合,其特征在于,该组合包括:
色粉盒,该色粉盒包括:
构造成用来在其中容纳色粉的外壳,该外壳形成有第一外壳开口;
构造成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围绕预定转轴旋转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具有基本平行于转轴延伸的侧表面和沿着所述转轴彼此相对排列的一对相对端,第一分隔壁开口穿过所述分隔壁的侧表面而形成,且当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该第一分隔壁开口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当该第一分隔壁与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所述外壳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以从所述外壳排出色粉;和
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所述分隔壁的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包括一对可旋转地支撑在外壳上的杠杆构件,该杠杆构件旋转时可以将旋转操作施加到所述分隔壁的一对相对端上;和
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用于通过将从所述色粉盒排出的色粉沉积到静电潜像上来显影该静电潜像,
该显影装置包括:
构造成用来在其上接收所述色粉盒的显影装置壁,该显影装置壁形成显影装置侧开口,该显影装置侧开口布置成与所述色粉盒中的第一外壳开口相对,以当所述显影装置壁上接收所述色粉盒时,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接收通过第一分隔壁开口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排出的色粉;
构造成能够打开和关闭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的挡板;
保持结构,该保持结构保持所述挡板以使得所述挡板能够在露出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的位置和关闭所述显影装置侧开口的位置之间移动;
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与所述色粉盒的杠杆构件相接合以当杠杆构件旋转时移动挡板,以及将杠杆构件的旋转传递到色粉盒中的分隔壁的两端。
9.一种色粉盒,其特征在于,该色粉盒包括:
构造成用来在其中容纳色粉的外壳,该外壳形成有第一外壳开口,该外壳有一个边缘和沿着预定方向与所述一个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所述一个边缘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另一边缘位于上游侧,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位于所述另一边缘;
构造成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围绕预定转轴旋转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具有基本平行于所述转轴延伸的侧表面,第一分隔壁开口穿过所述分隔壁的侧表面而形成,且当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该第一分隔壁开口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当该第一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所述外壳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以从所述外壳排出色粉;
相对于外壳旋转所述分隔壁的操作构件;
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该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并产生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的原动力;和
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该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且该原动力产生单元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的上游侧,并且产生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传送色粉的另一原动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转轴基本垂直于所述预定方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和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对齐时,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经由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和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从所述外壳排出色粉。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分隔壁构造成基本呈圆柱形状并安装在所述外壳内,第二分隔壁开口在与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相对的位置穿过所述分隔壁的侧表面形成,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和所述第二分隔壁开口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位于所述圆柱形的分隔壁内,
其中所述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位于所述圆柱形的分隔壁的上游侧。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分隔壁构造成基本呈半圆柱形状并安装在所述外壳外。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位于所述另一边缘的曲线形下游端部,所述分隔壁位于该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内部或外部并可相对于该曲线形下游端部旋转,该曲线形下游端部具有向外扩展的外曲线形表面,该外曲线形表面暴露在外面,围绕所述转轴弯曲并沿着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的旋转方向在一对相对边缘之间延伸,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形成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和
上游部,该上游部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位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上游侧,并在所述一对相对边缘处连接到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凹陷,该凹陷在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一对相对边缘连接到所述上游部的一对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形成。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位于所述另一边缘的曲线形下游端部,该曲线形下游端部中具有基本为圆柱形状的内部空腔,所述分隔壁安装在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内并可相对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旋转,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具有围绕所述转轴弯曲的内曲线形表面,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形成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并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内部空腔连通;
上游部,该上游部在预定方向上位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上游侧并连接到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该上游部中具有内部空腔,该上游部的内部空腔中容纳色粉;和
中间壁,该中间壁位于曲线形下游端部和上游部之间的中间壁,第二外壳开口通过中间壁形成并使得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内部空腔和上游部的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外壳开口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位于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相对的位置,
其中所述分隔壁是基本地圆柱形状且其中具有内部空腔,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且所述分隔壁的外表面跟随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内曲线形表面,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穿过所述分隔壁的外周侧表面而形成,第二分隔壁开口在与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相对的位置穿过所述分隔壁的外周侧表面而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位于所述分隔壁的内部空腔内,所述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游部的内部空腔内。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分隔壁开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的开口面积要大。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位于所述另一边缘处的曲线形下游端部,该曲线形下游端部中具有内部空腔,该曲线形下游端部有围绕所述转轴弯曲的外曲线形表面,所述分隔壁安装在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外部并可相对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旋转,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形成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并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内部空腔连通;
上游部,该上游部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位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上游侧并连接到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该上游部中具有内部空腔,所述上游部的内部空腔中容纳色粉;和
中间壁,该中间壁位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和所述上游部之间,第二外壳开口穿过所述中间壁而形成并使得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内部空腔和所述上游部的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外壳开口沿着所述预定方向位于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相对的位置,
其中所述分隔壁是基本呈半圆柱形状,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且所述分隔壁的内表面跟随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外曲线形表面,所述第一分隔壁开口穿过所述分隔壁的外周侧表面而形成,
其中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位于所述曲线形下游端部的内部空腔内,所述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位于所述外壳的上游部的内部空腔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色粉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外壳开口的开口面积比所述第一外壳开口的开口面积更大。
19.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用于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色粉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其特征在于,该显影装置包括:
色粉盒,该色粉盒包括:
构造成用来在其中容纳色粉的外壳,该外壳形成有第一外壳开口,该外壳有一个边缘和沿着预定方向与所述一个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所述一个边缘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另一边缘位于上游侧,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位于所述另一边缘;
构造成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围绕预定转轴旋转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具有基本平行于所述转轴延伸的侧表面,第一分隔壁开口穿过所述分隔壁的侧表面而形成,且当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该第一分隔壁开口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当该第一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所述外壳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以从外壳排出色粉;
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分隔壁的操作构件;
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该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并产生在预定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的原动力;和
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该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的上游侧,并且产生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传送色粉的另一原动力;
显影外壳,该显影外壳接收所述色粉盒,且所述色粉盒的预定方向基本水平地延伸,以便于在基本水平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和
显影机构,该显影机构安装在所述显影外壳装置中,并通过沉积通过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从所述色粉盒排出的色粉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
20.一种成像装置,该成像装置用于将色粉图像转移到记录介质上以在该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该成像装置包括:
承载静电潜像的图像承载单元;
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通过在所述静电潜像上沉积色粉而将该静电潜像显影成色粉图像;和
色粉盒,该色粉盒包括:
构造成用来在其中容纳色粉的外壳,该外壳形成有第一外壳开口,该外壳有一个边缘和沿着预定方向与所述一个边缘相对的另一边缘,所述一个边缘在所述预定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另一边缘位于上游侧,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位于所述另一边缘;
构造成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围绕预定转轴旋转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具有基本平行于所述转轴延伸的侧表面,第一分隔壁开口穿过所述分隔壁的侧表面而形成,且当所述分隔壁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时,该第一分隔壁开口有选择地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当该第一分隔壁与所述第一外壳开口对齐时使得所述外壳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以从所述外壳排出色粉;
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所述分隔壁的操作构件;
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该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并产生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的原动力;和
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该第二原动力产生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一个边缘和另一边缘之间,并在所述预定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的上游侧,并且产生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原动力产生单元传送色粉的另一原动力;
所述色粉盒安装在显影装置中,且所述色粉盒的预定方向基本水平地延伸,以便于在基本水平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外壳开口传送色粉。
CN201010533948.5A 2005-09-21 2006-09-21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Active CN101976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74098 2005-09-21
JP2005-274096 2005-09-21
JP2005274097A JP4665686B2 (ja) 2005-09-21 2005-09-21 現像装置
JP2005274098A JP4618071B2 (ja) 2005-09-21 2005-09-21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74097 2005-09-21
JP2005274096A JP4618070B2 (ja) 2005-09-21 2005-09-21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40820A Division CN1936724B (zh) 2005-09-21 2006-09-21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6027A true CN101976027A (zh) 2011-02-16
CN101976027B CN101976027B (zh) 2013-06-19

Family

ID=37488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3948.5A Active CN101976027B (zh) 2005-09-21 2006-09-21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634218B2 (zh)
EP (3) EP1767999B1 (zh)
CN (1) CN101976027B (zh)
AT (1) ATE550693T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50693T1 (de) * 2005-09-21 2012-04-15 Brother Ind Ltd Tonerkassette für entwicklungseinheit
JP4622774B2 (ja) * 2005-09-21 2011-02-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及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2008209757A (ja) * 2007-02-27 2008-09-11 Brother Ind Ltd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98089B2 (ja) * 2008-01-24 2010-12-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809414B (zh) * 2009-02-09 2017-08-2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US8600267B2 (en) * 2009-04-28 2013-12-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unit provided with the same
JP5029659B2 (ja) 2009-06-30 2012-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4868033B2 (ja) 2009-06-30 2012-02-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装置
JP4849169B2 (ja) 2009-12-25 2012-0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US8532543B2 (en) 2010-01-27 2013-09-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5514792B2 (ja) 2011-11-25 2014-06-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19087B2 (ja) * 2012-07-27 2014-11-0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021834B2 (ja) * 2014-02-12 2016-11-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98476A (ja) 1983-04-26 1984-11-10 Canon Inc 現像装置
US4937628A (en) * 1989-04-07 1990-06-26 Xerox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ispensing particulate material
JPH0470779A (ja) * 1990-07-11 1992-03-05 Ricoh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H05150648A (ja) 1991-11-29 1993-06-18 Mita Ind Co Ltd 現像システム
GB2268726B (en) * 1992-07-17 1996-09-18 Xerox Corp Dispensing cartridge
US5257632A (en) * 1992-09-09 1993-11-02 Symbiosis Corporation Coaxial bone marrow biopsy coring and aspirating needl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3581720B2 (ja) * 1994-01-26 2004-10-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3044997B2 (ja) 1994-02-16 2000-05-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装置
JP3141317B2 (ja) * 1995-04-05 2001-03-0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が着脱自在に装着される現像装置
JPH0981016A (ja) 1995-09-19 1997-03-28 Fujitsu Ltd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67445B2 (ja) 1996-04-19 2004-09-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EP0793149B1 (en) * 1996-04-29 1997-09-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Blow-molded toner fillable cartridge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same
JP2001255727A (ja) 2000-03-09 2001-09-21 Oki Data Corp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が装着される印刷装置。
JP2002049209A (ja) * 2000-08-03 2002-02-1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536019B2 (ja) 2000-09-14 2004-06-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3763794B2 (ja) 2002-03-18 2006-04-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74160C (zh) 2002-07-02 2009-04-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剂充入方法
JP2004061757A (ja) 2002-07-26 2004-02-26 Brother Ind Ltd 現像剤の充填方法、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320168B2 (ja) 2002-12-24 2009-08-26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4208645B2 (ja) * 2003-06-03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2005070702A (ja) 2003-08-28 2005-03-17 Kyocera Mita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4693393B2 (ja) * 2003-11-19 2011-06-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KR100522953B1 (ko) * 2003-12-01 2005-10-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의 현상카트리지
JP4595366B2 (ja) 2004-03-26 2010-12-0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加湿装置
JP4432573B2 (ja) 2004-03-26 2010-03-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同時給排形換気扇
JP2005274097A (ja) 2004-03-26 2005-10-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加湿装置
JP4578848B2 (ja) * 2004-04-09 2010-11-1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受取ユニット、現像剤搬送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TE550693T1 (de) * 2005-09-21 2012-04-15 Brother Ind Ltd Tonerkassette für entwicklungseinhe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065184A1 (en) 2007-03-22
EP1767999A2 (en) 2007-03-28
EP1767999A3 (en) 2007-06-20
CN101976027B (zh) 2013-06-19
EP1767999B1 (en) 2012-03-21
EP2273319B1 (en) 2013-11-06
EP2367069B1 (en) 2013-07-17
ATE550693T1 (de) 2012-04-15
US7925191B2 (en) 2011-04-12
US7634218B2 (en) 2009-12-15
US20100054819A1 (en) 2010-03-04
EP2273319A1 (en) 2011-01-12
EP2367069A1 (en)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6027B (zh)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CN100520626C (zh) 成像装置,显影装置和色粉盒
CN101833273B (zh) 能够精确定位显影单元和显影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61478B (zh) 显影剂盒
CN2927124Y (zh) 图像形成装置、色粉盒和显影盒
CN102262387B (zh) 可动地安装有可拆卸地保持调色剂箱的保持器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EP2317399A2 (en) Developer unit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736479B (zh) 显影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P226454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ing agent cartridge
CN101470397B (zh) 成像设备
CN1936724B (zh) 用于显影装置的色粉盒
CN101512442A (zh) 调色剂盒及盒用适配器、调色剂盒组装件、图像形成装置
CN102346423B (zh) 具有保持调色剂盒的保持构件的成像装置
CN10273648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CN104081290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调色剂容器
CN101231496B (zh) 能够精确定位的显影剂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4618071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73648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JP20050914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JP4665686B2 (ja) 現像装置
CN1011495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显影剂盒
CN100442170C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546158B (zh) 显影剂盒、显影单元和成像设备
JP4761005B2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