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2170C -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2170C
CN100442170C CNB2005100536575A CN200510053657A CN100442170C CN 100442170 C CN100442170 C CN 100442170C CN B2005100536575 A CNB2005100536575 A CN B2005100536575A CN 200510053657 A CN200510053657 A CN 200510053657A CN 100442170 C CN100442170 C CN 10044217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er component
electric contact
supporting member
box
handl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536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9884A (zh
Inventor
佐佐木辉彦
海贺美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749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9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21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217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主组件上的处理盒,主组件包括开口、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盖子及主组件电触点,处理盒包括:感光鼓;存储有关处理盒信息的存储元件;与存储元件电连接的盒电触点,当在将处理盒安装到盒安装位置上之后使盖子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盒电触点与主组件的电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部分,在盖子从打开位置移走之前,与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以相对于处理盒的纵向定位第一支承构件;以及第二接触部分,当盖子在将处理盒安装到安装位置之后从打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时与和盖子的运动相关联地移动的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接合,在主组件触点与盒触点电连接之前沿与所述纵向相交的方向定位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

Description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其中处理盒是可拆卸地安装的,还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这里,电摄影成像设备(下文将称作成像设备)指的是这样一种设备,即,它通过采用一种电摄影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就成像设备的示例而言,存在有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方式打印机(例如,激光打印机、LED打印机等)、传真机、文字处理机和能执行两个或多个前述设备功能的打印机。
处理盒指的是这样一种盒,即,充电部件、显影部件和清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处理部件与电摄影感光鼓一体设置在其中,并且将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换句话说,它包括一盒,其中一体地安置有至少一个作为处理部件的显影部件和电摄影感光鼓,并且将其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顺便提及的是,处理部件指得是对电摄影感光元件进行处理的部件,并且包括上述充电部件、显影部件和清洁部件。
在采用电摄影成像处理的成像设备的领域中,通常采用处理盒系统,其中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该处理盒系统使得用户可以自己维护成像设备,而不依赖服务人员,极大地提高了成像设备的可操作性。因而,该处理盒系统被广泛地用在成像设备的领域中。
为了通过使用一应用了例如一个上述的处理盒(下文简称作盒)的成像设备来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必须将盒精确地安装在成像设备中预定盒位置上,并且,必须将盒侧面上的接口连接部分例如各种电触点、驱动力传输部分等正确地连接到成像设备主组件侧面上的对应部分。
一些成像设备的结构布置是已知的,其中,为了正确地将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连接到盒侧面上的电触点,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排列的方向实际上与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中的方向相同(美国专利NO.6011941)。
此外,还已知一些成像设备的结构布置,其中,可移动导向件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并被连接到主组件的铰接盖上,从而可移动导向件就可通过铰接盖的打开或闭合运动而移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2003-177650)。通过具有这种结构布置,当打开或闭合铰接盖时,循着预定的轨迹,将盒输送到在主组件中的盒室,并被精确地定位在盒室中。因此,便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正确地连接到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
本发明为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一种进一步改进,从而正确地将在盒侧面上的电触点连接到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和一种处理盒,与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和处理盒相比,其更好地确保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可靠且正确地连接到在盒侧面上的电触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和一种处理盒,其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与在盒侧面上的电触点接触之前,沿与处理盒的纵向平行的方向和与处理盒的纵向交叉的方向,精确地定位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和一种处理盒,其在主组件的铰接盖移离打开位置之前,沿与处理盒的纵向平行的方向正确地定位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和一种处理盒,其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与在盒侧面上的电触点相互接触的位置准确性方面,要优于现有技术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和现有技术的处理盒。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摄影成像设备和一种处理盒,其小于现有技术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所述主组件包括开口、一个打开和闭合盖以及主组件电触点,其中,打开和闭合盖能在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能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作用的处理部件;存储有关所述处理盒信息的存储元件;与所述存储元件电连接的盒电触点,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中的盒安装位置上之后使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到闭合位置时,所述盒电触点能够与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部分,用以当通过开口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盒安装位置上时,在打开和闭合盖移离打开位置之前,与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以相对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定位该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其中,该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中,并支承主组件电触点;以及第二接触部分,用以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安装位置之后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时,与和打开和闭合盖的运动相关联地移动的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并且在主组件电触点与所述盒电触点电连接之前,沿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相交的方向定位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设备上,所述设备包括:(i)开口;(ii)打开和闭合盖,其能够在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主组件支承构件包括能够移动的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和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上并支承所述主组件电触点;(iii)主组件电触点;(iv)能够移动的主组件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主组件电触点;(v)安装部分,用以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部件,可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作用;存储元件,用以存储有关所述处理盒的信息;与所述存储元件电连接的盒电触点,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安装位置上之后,使所述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到闭合位置时,所述盒电触点可与所述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部分,用以当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盒安装位置上时,在所述打开和闭合盖移离打开位置之前,与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以相对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定位所述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并支承所述主组件电触点;以及第二接触部分,用以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安装位置之后所述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时,与和打开和闭合盖的运动相关联地移动的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并且在所述主组件电触点与所述盒电触点电连接之前,沿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相交的方向定位所述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将在结合附图阅读下面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时变得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示意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处理盒的剖视图;
图3是处理盒正在插入其中的成像设备的外部透视图;
图4是安装有处理盒的成像设备的盒室的透视图;
图5是安装有处理盒的成像设备的盒室的透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的外部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处理盒的外部透视图;
图8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处理盒的外部透视图,示出了其结构;
图9是描绘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存储部件结构的视图;
图10是描绘了存储部件连接部分的视图;
图11是透视图,描述了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示出了其结构;
图12是透视图,描述了成像设备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示出了其结构;
图13是透视图,描述了成像设备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示出了其结构;
图14是透视图,描述了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如何将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连接到在盒侧面上电触点的情况;
图1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处理盒的另一示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在下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元件的尺寸、材料和形状以及这些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除非作特定说明。
[成像设备的总体说明]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首先,参照图1和2,将对根据本发明构造出的处理盒被可拆卸地安装在其中的成像设备进行描述。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成像设备A的示意图,示出了其总体结构。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设备A中的处理盒B的剖视图。
这里,成像设备指的是一种在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张、OHP片材、织物等)上形成图像的装置。例如,它包括电摄影复印机、电摄影打印机(例如,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电摄影传真机、电摄影文字处理机等。下面参照作为应用一种电摄影成像处理的成像设备激光打印机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成像设备A(在该实施例中为激光打印机)具有形式为鼓的电摄影感光元件7(在下文称作感光鼓7)。感光鼓7由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8充电。充电的感光鼓7由从光学装置1中射出并同时利用图像信息数据加以调节的激光光束曝光,光学装置1作为一种具有激光二极管、多角镜、透镜、偏转镜的光学部件。因此,便在感光鼓7上形成与成像数据相一致的静电潜像。
该静电潜像通过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装置和显影剂(在下文中将称作调色剂)被显影成可见图像,即,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
同时,与调色剂图像的成形同步,通过搓纸辊3b和输送辊对3c、3d和3e将位于纸盒3a中的记录介质2从纸盒子3a输送到转印部位。在转印部位中,作为转印部件的转印辊4被这样设置,即,将记录介质2夹在转印辊4和感光鼓7之间。向转印辊4施加电压以将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
当在转印部位中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之后,通过输送导向件3f将记录介质2输送到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装置5。
该定影装置5具有驱动辊5c和包括加热器5a的定影辊5b。在记录介质2穿过定影装置5的同时,定影装置5将热量和压力作用到记录介质2上,从而将刚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的调色剂图像固定在记录介质2上。
在定影之后,记录介质2通过排纸辊对3g和3h被进一步输送,并通过反向路径3i排入接纸盘6中。
顺便提及的是,为了不通过反向路径3i而排出记录介质2,可驱动的枢转挡板3j。搓纸辊3b、输送辊对3c、3d和3e、输送导向件3f、排纸辊对3g和3h等构成了用于输送记录介质2的部件。
感光鼓7相对于处理盒B转动,并且在感光鼓7转动的同时,它的外周表面被均匀地充有施加到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8上的电压。接着,通过从光学装置1射出激光光束,并同时利用图像信息数据调节的激光光束,在感光鼓7上形成潜像。通过利用显影装置19和显影剂使由此获得的潜像显影。
为了更详细地描述,充电辊8被安置成与感光鼓7接触,并对感光鼓7进行充电。充电辊8是通过感光鼓7的转动而转动的。显影装置19给显影站中的感光鼓7的外周表面部分提供调色剂,从而使刚形成在感光鼓7上的潜像显影。
对于显影装置19而言,它包括:显影剂容器14(在下文中将称作调色剂容器);搅动构件55;显影箱13a;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10,其包含磁辊11(固定磁体);显影刮板12。在操作中,在调色剂容器14中的调色剂通过搅动元件55的转动被送到显影箱13a。当显影辊10转动时,摩擦带电的调色剂层通过显影刮板12形成在显影辊10的外周表面上。接着,调色剂按照潜像的图案从调色剂层的表面转印到感光鼓7的外周表面上;显影辊10使潜像显影成可见图像或者由调色剂形成的图像。显影刮板12为这样一个部件,即,调节调色剂形成在感光鼓7的外周表面上的量,同时使调色剂摩擦带电。
通过作为转印部件的转印辊4将由此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2上。在转印之后,通过清洁装置17对残留在感光鼓7上的调色剂进行清除,接着,将感光鼓7的已清洁部分用于下面的成像处理。作为清洁部件,清洁装置17具有被安置成与感光鼓7接触的弹性清洁刮片17a,利用弹性清洁刮片17a将在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7上的上述残余调色剂刮下来,并将除去的残余调色剂收集到废调色剂仓17b中。
参见图3,对于处理盒B的安装或拆卸而言,设置在成像设备A上作为盒盖的铰接盖9(在下文中将称作盖9)被打开以露出盒入口100(打开位置),用户将处理盒B通过该盒入口100可拆卸地放置在成像设备A的盒安装部件上;处理盒B通过盒入口100被装到成像设备A的主组件中或从成像设备A的主组件上拆下。
参见图4和5,盒安装部件由成像设备A主组件的导向部分30L1、30L4、30R1和30R4构成。当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时,要将其插入成像设备A中,其中,位于处理盒B的一个纵向端部处的处理盒B的圆柱形部分40R1、40R2(图6)分别靠在成像设备A的导向部分30R1、30R4上,而位于处理盒B的另一纵向端部处的圆柱形部分40L1、40L2(图7)分别靠在成像设备A的导向部分30L1、30L4上。因此,圆柱形部分40R1、40R2和圆柱形部分40L1、40L2分别与成像设备A主组件的盒定位部分30R2、30R3、30L2和30L3相接合;成像设备A的这些盒定位部分30R2、30R3、30L2和30L3使处理盒B相对于成像设备A的主组件准确地定位。接着,盖9被闭合,以覆盖盒入口100(闭合位置),这就结束了处理盒B在成像设备A中的安装。
如上所述,处理盒B沿着导向部分30R2、30R3、30L2和30L3被装入成像设备A中。接下来,参见图5和6,处理盒B设置有作为驱动力传递部件的联接器G1,其被连接到感光鼓7的一个纵向端部上。当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时,处理盒B的联接器G1与设置在成像设备A上的联接器G2相接合。这样,当联接器G2随后转动时(沿着图5中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感光鼓7由联接器G2的转动通过联接器G1而转动(沿着图1中箭头G3所示的方向)。换句话说,成像设备A的驱动力被传递到处理盒B。
当将上述驱动力传递到处理盒B上时,处理盒B受到这样的力,即,其作用在沿顺时针方向(图1中箭头标记G3所示的方向)转动处理盒B的方向上,即,与感光鼓7的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因此,处理盒B的圆柱形部分40R2(图6)通过该力被压向成像设备A的倾斜表面30R3(图5),并与之接触。因此,处理盒B相对于成像设备A的位置就固定了。
参见图1,对于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时所遵循的轨迹而言,其平行于线D1,同时处理盒B沿着处理盒插入方向遵循着轨迹的入口侧或轨迹的上游侧时(线C表示水平方向)。更具体地说,线D1相对于水平方向C的角度大致为20°。在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行将结束时,处理盒B的轨迹与线D2平行,其相对于表示水平方向的线C的角度大致为60°。在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的过程中,处理盒B的安装方向从与线D1平行的方向到与线D2平行的方向的切换可提示用户处理盒B正被准确地装入成像设备A中。尽管平行于线D1的处理盒B轨迹的入口侧和平行于线D2的处理盒B轨迹的最深端部相对于线C表示的水平方向的角度分别大致为20°和60°,但处理盒B轨迹的两位置的角度不必局限于这些角度。它们可以根据成像设备A的记录介质输送路径的结构或类似因素作改变。
[处理盒构架的结构]
接下来,将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处理盒B构架的结构进行描述。
参见图2,感光鼓7、充电辊8和具有弹性清洁刮片17a的清洁装置17等被连接到为感光元件单元20的一部分的感光鼓支承框架18上。
另一方面,显影装置单元19包括存储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14和固定显影辊10和显影刮板12的显影部件框架13借助于焊接等方式将凸缘部分14b和凸缘部分13f彼此焊接在一起而使调色剂容器14和显影部件构架13成为一体。
感光构件单元20和显影装置单元19与一对销子31连接,从而能够相对彼此绕着销子31枢转。这便是处理盒B的总体结构。
更具体地说,参见图8,显影部件构架13具有一对臂部13b和13c,它们一对一地位于构架13的纵向端(平行于显影辊10轴线的方向)。臂部13b和13c分别具有其轴线平行于显影辊10的圆孔13d和13e。
鼓支承框架18具有一对凹槽18a和18b,它们一对一地位于鼓支承框架18的纵向端,并且臂部13b和13c被分别插入到其中。这样,臂部13b和13c分别被插到凹槽18a和18b中。接着,一个连接构件31(销子)穿过鼓支承框架18的孔18c和臂部13b的孔13d,然后,被压入鼓支承框架18的孔(未示出)中,该孔位于鼓支承框架18的内壁中,而另一连接构件31(销)穿过鼓支承框架18的孔18d和臂部13c的孔13e,然后被压入鼓支承框架18的孔(未示出)中,该孔位于框架18的相对侧上。因此,感光元件单元20和显影装置单元19相互连接,从而能够相对彼此绕着连接元件31的轴线枢转。
在感光元件单元20和显影装置单元19相互连接的情况下,一对连接到臂部13b和13c的底部上的压缩弹簧21和22分别与鼓支承框架18的凹槽18a和18b的顶壁接触,由此按压在上面。因此,弹簧21和22将显影装置单元19向下按压,从而确保显影辊10保持压靠在感光鼓7上。
[存储部件的结构]
接下来,参见图2、9和10,将对安装在处理盒B中的存储部件60(信息存储部件)进行描述。
存储部件60被连接在处理盒B的鼓支承框架18上。
参见图9,存储部件60具有基底60b和作为在盒侧面上连接到基底60b的一个主表面上的电触点的电触点60a1和60a2。存储部件60还具有作为存储元件的存储芯片60c,例如RAM、ROM等,其位于与电触点60a1和60a2相对的基底60b的表面上。图9示出了存储芯片60c覆盖有树脂或类似物。
有关处理盒B的必要信息被事先存储在该存储芯片60c中。当将处理盒B装入在成像设备A中的正确位置中后,信息就在存储芯片60c与成像设备A的主组件之间连通;有关处理盒B的信息诸如当前状况、历史等就被报告给成像设备A的控制芯片(未示出),该控制芯片基于所报告的信息,除了控制处理部件之外,还将处理盒B的状况显示给操作员。存储芯片60c即便在使用处理盒B期间是可写的。因此,信息可在必要时于任何时间写入存储芯片60c中。这里,有关处理盒B的信息指的是处理盒B的批号、处理条件的初始值、当前状况、使用历史等以及成像设备A的性能、处理部件的性能等。
上述电触点60a1和60a2与成像设备A的电触点54a和54b电连接,以便将信息写入存储芯片60c中。电触点60a1和60a2是两块镀有镍和金的磷青铜板,并被连接到基底60b上。
参见图10(a)和10(b),处理盒B的鼓支承框架18具有存储部件60将被连接到其上的芯片连接部分18a。图10(a)示出了在将存储部件60连接其上之前的芯片连接部分18a,而图10(b)示出了在将存储部件60连接到芯片连接部分18a上之后的芯片连接部分18a和存储部件60。
对于将存储部件60连接到芯片连接部分18a上的方法而言,以包围存储部件60的存储芯片60a的方式将一条未示出的双面胶带、粘合剂本身或类似物置于基底60b上,接着,使存储部件60的存储部件定位部分60d1和60d2与鼓支承构件18的存储部件定位部分18b1和18b2相接触,从而相对于芯片连接部分18a准确地定位存储部件60。
鼓支承框架18具有凹槽18c,以防止存储芯片60c在将存储部件60连接到鼓支承框架18之后干涉芯片连接部分18a。鼓支承框架18还具有第一接触部分18f,其在将存储部件60连接到鼓支承框架18上之后紧挨着存储部件60。在插入处理盒B的过程中,根据处理盒B的位置,第一接触部分18f控制成像设备A主组件的可移动接触支承构件50的第一支承构件(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第一支承构件)的接触部分52c的位置(在与感光鼓7的纵向平行的方向上)。第一接触部分18f为凹槽的形式,并且第一接触部分18f的角部在第一支承构件52进入第一接触部分18f的侧面上被倒角,由此而具有倾斜表面18f1,从而比较容易地将上述接触部分52c轻易而正确地导入预定方向。
处理盒B具有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它们用以控制成像设备A的支承构件50的第二支承构件53的接触部分53b1和53b2的位置(在与第一接触部分18f控制接触部分52c位置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也采取凹槽的形式。此外,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的角部在支承构件53(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第二支承构件)与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接触的侧面上被倒角,因而具有倾斜表面18d3,从而较容易地通过形式为凹槽的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引导第二支承构件53的接触部分53b1和53b2。
处理盒B还具有调节部分18e1、18e2和18e3,它们控制成像设备A的支承构件50的第二支承构件53的接触部分53c2、53c3和53c1的位置(垂直于存储部件60的电触点60a1和60a2的表面的方向)。
随后将对第一接触部分18f、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和调节部分18e1、18e2和18e3的功能进行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将连接存储部件60的芯片连接部分18a、第一接触部分18f、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和调节部分18e1、18e2和18e3都是鼓支承框架18的一体部件。不过,参见图15(a)和15(b),将连接存储部件60的芯片连接部分70a、第二接触部分70d1和70d2和调节部分70e1、70e3和70e4可形成存储部件固定构件70(在下文中将称作连接构件70)的一体部件,该存储部件固定构件70独立于鼓支承框架18且被连接到鼓支承框架18上。参见图15更详细地描述连接构件70,朝着连接部分70a,顺着连接构件70的凹槽70b,将存储部件60插入连接构件70中,然后通过对肋70c进行热卷边,而将存储部件60固定在连接构件70上,如图15(b)所示。此外,如图15(a)所示,连接构件70的接触部分(凹槽)70g1和70g2将与鼓支承框架18的接触部分(肋)18g1和18g2相接合,以便将连接构件70固定在鼓支承框架18上。相反,可改用双面胶带、粘合剂或类似物将连接构件70固定在鼓支承框架18上。(在成像设备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的结构)
接下来,参见图1、12和13,将针对其连接部件的结构对成像设备A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进行描述。
参见图1,作为连接部件的支承构件50是这样定位的,即,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其与存储部件60相对。
参见图12,支承构件50具有位于成像设备A主组件侧面上的外壳51、第一支承构件52、第二支承构件53和电连接器54。
外壳51被连接在固定光学装置1的框架35上。外壳51具有一对连接第一支承构件52的臂部51a。每个臂部51a都具有第一支承构件52的轴52a或转动轴与其相配合的定向部分51b,。
参见图12,第一支承构件52转动地连接到外壳51上,从而可如箭头标记H所示地转动。更具体地说,该对臂部51a一对一地位于外壳51的纵向端部,并且第一支承构件52位于该对臂部51a之间,并留有一定间隙。通过这种结构布置的设置,第一支承构件52能相对于外壳51在图12中的箭头标记F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在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之后,由箭头标记F所示的方向与感光鼓7的纵向平行。
参见图13(a),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在主组件侧面上具有电触点54a和54b,它们是弹性构件且通过一束电线(未示出)与控制芯片(来示出)电连接。此外,电连接器54与第二支承构件53连接。
第二支承构件53通过第一支承构件52的导向部分52b(图13(b))由其肋53a导向,从而能在连接到外壳51上之后,相对于外壳51在图12中箭头标记E所示的方向上移动。箭头标记E所示的方向大致垂直于(交叉于)箭头标记F所示的方向。换句话说,箭头标记E所示的方向大致垂直于(交叉于)第一支承构件52能相对于外壳51移动的方向(感光鼓7的纵向)。
在上述的结构布置的情况下,通过支承构件50的结构使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能在箭头标记E、F和H所示的方向上移动。
接下来,将支承构件50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中,该支承构件50与鼓支承框架18的上述第一接触部分18f和鼓支承框架18的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相接合。
参见图13(b),第一支承构件52具有接触部分52c,其与上述第一接触部分18f相接触。接触部分52c的前端边缘被倒角,从而具有倾斜表面52c1。参见图13(a),第二支承构件53具有接触部分53b1和53b2,它们与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相接触。再参见图13(a),第二支承构件53具有接触部分53c1、53c2和53c3,它们与处理盒B的上述调节部分18e1、18e2和18e3相接触。
接下来,参见图3和11,对导致盖9的打开或闭合运动以在箭头H的方向上转动支承构件50的结构进行描述。
用户在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之后会关闭盒盖9。当盖9闭合时,接触部分55a,即,杆55的端部与盖9的接触部分(未示出)相接触,并被盖9的接触部分按压,从而使杆55在箭头标记J1所示的方向上缩回。杆55连接到框架35上。当使杆55沿箭头J1的方向缩回时,第一支承构件52的端部52e与作为压力产生部件的弹簧57一起在箭头J1的方向上受压。因此,第一支承构件52绕着轴52a转动(图12)。弹簧57的弹力被设定成一值,该值大于在主组件侧面上产生的电连接器54的电触点54a和54b的弹力总和。因此,当杆55受压时,电连接器54在预定的点上被压到存储部件60的电触点60a1和60a2上,同时在电连接器54与电触点60a1和60a2之间产生适当数量的接触压力。
另一方面,当用户打开盖9以从成像设备A中取出处理盒B时,盖9的接触部分(未示出)从杆55的接触点55a移开。因此,第一支承构件52通过作为压力产生部件的弹簧56的弹力绕着轴部52a转动,从而将弹簧57和杆55推回。弹簧56位于外壳51和第一支承构件52之间。
在具有上述结构布置的情况下,支承构件50可通过盖9的打开或闭合运动在箭头H的方向上转动。
(在主组件和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的连接结构)
参见图1和14,将对在连接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的电触点54a、54b和在处理盒B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60a2的结构布置进行描述。
参见图1,对于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时处理盒B所遵循的轨迹而言,沿处理盒插入方向的入口侧即上游侧上的轨迹部分(线D1)与水平线C大致成20°的角度,而在最深端的轨迹部分(线D2)与水平线C大致成60°的角度。图14(a)、14(b)和14(c)相继示出了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时所发生的情况。
当处理盒B处于图14(a)中所示的状态时,处理盒B按照其轨迹(D1)倾斜大致60°。在该状态下,第一支承构件52的接触部分52c仍与鼓支承框架18的第一接触部分18f接合,而第二支承构件53的接触部分53b1和53b2也仍与鼓支承框架18的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接合。
图14(b)示出了在处理盒和主组件侧面上的连接部分的状态,其中,与图14(a)的状态相比较,已将处理盒B较深地插入成像设备A中。在该状态下,第一支承构件52的接触部分52c刚开始与鼓支承框架18的第一接触部分18f接合,并且已经开始执行沿与感光鼓7纵向平行的方向相对于鼓支承构件18准确定位支承构件50的过程。
图14(c)示出了在处理盒和主组件侧面上的连接部分的状态,其中,用户刚完成将处理盒B装入在成像设备A中的处理盒室。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圆柱形部分40R1和40R2刚分别接合到导向部分30R2和30R3中,而圆柱形部分40L1和40L2刚分别接合到导向部分30L2和30L3中。这里,圆柱形部分40R1、40R2、40L1和40L2属于处理盒B,而导向部分30R2、30R3、30L2和30L3属于成像设备A的主组件。图14(c)示出了在处理盒和主组件侧面上的连接部分的状态,其中,盖9被完全打开,上述接触部分52c与上述接触部分18f接触。因此,第一支承构件52已按照平行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方向相对于鼓支承框架18准确定位,而且,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54a和54b以及电触点60a1和60a2都沿平行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被固定在适当位置上。
当在处理盒和主组件侧面上的连接部分处于图14(d)中所示的状态时,盖9已被用户移至闭合位置。当盖9从其打开位置移到其闭合位置时,支承构件50沿箭头标记H1所示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接触部分53b1和53b2分别与接触部分18d1和18d2接触,以沿箭头E的方向准确定位接触部分53b1和53b2。当进行了接触部分53b1和53b2的定位之后,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54a和54b与电触点60a1和60a2连接。
如上所述,当盖9闭合时,杆55的接触点55a与盖9的接触部分(未示出)接触,并使杆55缩回。当使杆55缩回时,第一支承构件52的端部52e在J1的方向上与弹簧57一起受压。因此,第一支承构件52绕着轴部52a转动(图12)。弹簧57的弹力被设定成一值,该值大于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54a和54b的弹力总和,从而确保总有预定量的接触压力维持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54a、54b与电触点60a1、60a2之间。接触部分53c1、53c2和53c3(图13(a))通过与处理盒B的调节部分18e1、18e2和18e3(图10(b))相接触而准确定位,从而确保总有预定量的接触压力维持在处理盒侧面和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之间。
当从成像设备A中取出处理盒B时,支承构件50按照与上述步骤相反的顺序与鼓支承框架18分离。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承构件52在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中的期间与处理盒B相接合。此外,即便完成了将处理盒B安装在成像设备A中之后,第一支承构件52保持与处理盒B接合,从而使支承构件50准确地沿平行于感光鼓7纵向的方向定位。
随后,当用户将盖9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时,第二支承构件53与处理盒B相接合,从而沿大致垂直于(交叉于)第一支承构件52移动的方向准确地定位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和60a2)和主组件侧面的电连接器54。在第二支承构件53与处理盒B之间的接合是在电触点60a1和60a2与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之间建立起电连接之前发生的。
上述结构布置准确地沿平行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方向(箭头F的方向)定位电连接器54。接着,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54a和54b与电触点60a1和60a2相接触。随后,当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54a和54b与电触点60a1和60a2相互滑动(摩擦)时,电触点54a和54b并不沿平行于感光鼓7纵向的方向移动。因此,在电触点54a和54b弹性弯曲的方向(电触点54a和54b分别按压电触点60a1和60a2的方向)上在电触点54a和54b与电触点60a1和60a2之间产生预定量的接触压力,从而确保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和60a2)与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之间总维持着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结构布置被设计成使得第二支承构件53在第一支承构件52与处理盒B接合之后与处理盒B接合。因此,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沿大致垂直于(交叉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方向准确定位之后,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就与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和60a2)连接。因此,可减小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和60a2)的尺寸,从而能够降低存储部件60的成本。
并且,在该实施例中,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第一支承构件52的接触部分52c以及第二支承构件53的接触部分53b1和53b2被这样定位,即,它们沿平行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方向上对齐。此外,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和60a2)、鼓支承框架18的第二部分18d1、18d2、18d3以及鼓支承框架18的第一接触部分18f被这样定位,即,它们沿与上述的平行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上述方向平行的方向对齐。因此,可减小支承构件50的尺寸。
正如从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中明显看出的那样,处理盒B具有第一接触部分18f,在通过主组件的处理盒进入口100将处理盒B装入成像设备A的处理盒室中时,在将铰接盖9从打开位置移开之前,该第一接触部分18f通过与第一支承构件52相接触而准确地定位第一支承构件52,第一支承构件52是在成像设备A的主组件侧面上的支承构件。通过第一支承构件52,支承电连接器54的第二支承构件53也由此得到了支承,从而能够在与上述纵向交叉的方向移动。处理盒B还具有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当第二支承构件53通过上述铰接盖9的运动而移动时,该第二接触部分18d1和18d2与第二支承构件53相接触,这发生在将处理盒B装入上述处理盒室中之后盖9从其打开位置移到其闭合位置上的时候。
具有上述结构布置的情况下,第一支承构件52开始与处理盒B相接合,此时处理盒B被装入成像设备A中。接着,在完成了安装之后,第一支承构件52被准确地沿平行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方向定位。接下来,当用户将盖9从其打开位置移动到其闭合位置上时,支承构件50通过盖9的运动而转动,然后,第一支承构件52、由第一支承构件52可动地支承的第二支承构件53分别与处理盒B的接触部分18d2和18d1接触。因此,第二支承构件53被准确地沿大致垂直于(交叉于)感光鼓7的纵向的方向定位,然后,就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与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和60a2)之间建立起电连接。
采用了上述结构布置,确保了电连接器54与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产生摩擦。此外,当第二支承构件53与接触部分18d1和18d2接触时,它被准确地沿大致垂直于(交叉于)上述纵向的方向定位,随后,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连接器54与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60a1和60a2)连接。因此,可减小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的尺寸,从而能够降低存储部件60的成本。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确保了设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电触点总能处于并保持与设置在可拆卸安装于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处理盒上的电触点接触。
并且,根据本发明,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与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电连接之前,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沿平行于处理盒纵向的方向和与上述纵向交叉的方向准确定位。
此外,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和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在它们与相应的电触点接触位置的准确性方面得到改进。
另外,可减小在主组件侧面上的电触点和在处理盒侧面上的电触点的尺寸。
因此,就能减小成像设备和处理盒的尺寸。
虽然已参照在此披露的结构对本发明作了描述,但它并不局限于所阐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旨在覆盖落在下列权利要求的改进目的或范围内的这些修改或变化。

Claims (11)

1、一种能够拆卸地安装在电摄影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所述主组件包括开口、打开和闭合盖和主组件电触点,该打开和闭合盖能在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摄影感光鼓;
能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作用的处理部件;
存储有关所述处理盒信息的存储元件;
与所述存储元件电连接的盒电触点,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备主组件中的盒安装位置上之后使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到闭合位置时,所述盒电触点能够与主组件的电触点电连接;
第一接触部分,用以当通过开口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盒安装位置上时,在打开和闭合盖移离打开位置之前,与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以相对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定位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其中,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设备主组件中,并支承主组件电触点;以及
第二接触部分,用以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安装位置之后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时,与和打开和闭合盖的运动相关联地移动的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并且,在主组件电触点与所述盒电触点电连接之前,沿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相交的方向定位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所述盒电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分被布置沿纵向延伸的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电触点和所述存储元件被设置在基底上,并且所述存储元件被设置在与设置所述盒电触点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电触点具有第一盒电触点和第二盒电触点,并且所述第一盒电触点和所述第二盒电触点被布置在沿所述纵向延伸的直线上。
5、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成像设备上,所述设备包括:
(i)开口;
(ii)打开和闭合盖,其在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iii)主组件电触点;
(iv)能够移动的主组件支承构件,其支承所述主组件电触点,所述主组件支承构件包括能够移动的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和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能够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上并支承所述主组件电触点;
(v)安装部分,用以可拆卸地安装所述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摄影感光鼓;处理部件,在所述电摄影感光鼓上作用;存储元件,用以存储有关所述处理盒的信息;与所述存储元件电连接的盒电触点,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的盒安装位置上之后,使所述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到闭合位置时,所述盒电触点与所述主组件电触点电连接;第一接触部分,用以当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盒安装位置上时,在所述打开和闭合盖移离打开位置之前,与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以沿所述处理盒的纵向定位所述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其中,所述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能够移动地设置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中,并支承所述主组件电触点;以及第二接触部分,用以当在将所述处理盒安装到所述安装位置之后,所述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向闭合位置时,与和所述打开和闭合盖的运动相关联地移动的所述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相接合,并且在所述主组件电触点与所述盒电触点电连接之前,沿与所述处理盒的纵向相交的方向定位所述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组件支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合的第一主组件接触部分和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合的第二主组件接触部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组件接触部分、所述第二主组件接触部分和所述主组件电触点被布置在沿纵向延伸的直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组件支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分相接合的第一主组件接触部分,而所述第二主组件支承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二接触部分相接合的第二主组件接触部分。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组件电触点包括第一主组件电触点和第二主组件电触点,并且,所述第一主组件电触点和所述第二主组件电触点被布置在沿纵向延伸的直线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弹簧,用以在所述主组件电触点和所述盒电触点相互远离的方向上推动所述主组件支承构件。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弹簧,用以在所述打开和闭合盖从打开位置移到闭合位置时,沿所述主组件电触点和所述盒电触点相互接触的方向推动所述主组件支承构件。
CNB2005100536575A 2004-09-17 2005-03-09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1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72029/2004 2004-09-17
JP2004272029 2004-09-17
JP025000/2005 2005-0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9884A CN1749884A (zh) 2006-03-22
CN100442170C true CN100442170C (zh) 2008-12-10

Family

ID=36605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365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2170C (zh) 2004-09-17 2005-03-09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217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919A (zh) * 2017-03-30 2018-10-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3353B2 (ja) * 2006-09-08 2012-02-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184076B2 (ja) * 2011-11-07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415A (zh) * 1997-01-30 1998-08-05 惠普公司 可更换墨盒的电连接
US6011941A (en) * 1997-02-14 2000-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428668A (zh) * 2001-12-28 2003-07-0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盒及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CN1459673A (zh) * 2002-05-17 2003-12-03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处理盒、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2004045857A (ja) * 2002-05-17 2004-02-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415A (zh) * 1997-01-30 1998-08-05 惠普公司 可更换墨盒的电连接
US6011941A (en) * 1997-02-14 2000-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428668A (zh) * 2001-12-28 2003-07-09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盒及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
CN1459673A (zh) * 2002-05-17 2003-12-03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存储介质、单元、处理盒、显影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2004045857A (ja) * 2002-05-17 2004-02-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919A (zh) * 2017-03-30 2018-10-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08663919B (zh) * 2017-03-30 2022-05-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9884A (zh) 200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10144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011941A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097906A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main assembly connector and a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a cartridge connector electrically connectable with the main assembly connector
US7155141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85516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200349B2 (en) Parts, and part supplying methods
US10866538B2 (en) Process unit
US689839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electric contact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437661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79787B2 (en) Parts, and part supplying methods
US7162174B2 (en)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light guides and memory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 which such cartridge is mountable
US7953340B2 (en)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electrical contac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electrical contact in urging member
CN100428084C (zh) 成像设备
CN2924592Y (zh) 成像装置
EP1298502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tachable process cartridge
CN103092047B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EP0895140A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49615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4678729A (zh)
US6661977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3536577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35628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roller guided by guide device fixed on image carrier support structure and process cartridge having the guide device
CN104412168B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73648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调色剂容器
CN100442170C (zh)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