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3919B - 显影盒 - Google Patents

显影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3919B
CN108663919B CN201710896132.0A CN201710896132A CN108663919B CN 108663919 B CN108663919 B CN 108663919B CN 201710896132 A CN201710896132 A CN 201710896132A CN 108663919 B CN108663919 B CN 1086639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r
holding portion
developing cartridge
boss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961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3919A (zh
Inventor
板桥奈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63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3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39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39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3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an electronic memor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52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7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G03G21/1878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 G03G21/1882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details of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emory,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G03G21/1885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details of the communication with memory,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position of the memory; memory housings;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在其中容纳显影剂;显影辊,能够关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位于壳体在第二方向上一端部;存储介质,包括电接触面;保持部,位于壳体在第一方向上一端,能够相对于壳体在与电接触面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具有在第三方向上一端部,保持部的一端部保持电接触面;第一杆,位于壳体在第一方向上一端,能够关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相对于壳体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杆,能够与保持部一起相对于壳体移动,能够相对于第一杆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二杆位于第五位置的情况下保持部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二杆位于第六位置的情况下保持部位于第二位置。

Description

显影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盒。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电子照相型图像形成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和LED打印机。这种图像形成设备使用显影盒。显影盒包括用于供给调色剂的显影辊。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59510号提出了一种类型的显影盒,其被插入抽屉单元中。抽屉单元包括感光鼓。当多个显影盒插入抽屉单元时,显影盒分别面对感光鼓。然后,安装有显影盒的抽屉单元容纳在图像形成设备中。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13-54058号提出了另一种类型的显影盒,其被插入鼓单元中。鼓单元包括感光鼓。当显影盒插入鼓单元时,感光鼓和显影盒彼此面对。然后,将安装有显影盒的鼓单元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
还已知一种具有存储介质的显影盒。存储介质是例如IC芯片。存储介质包括电接触面。电接触面用于接触图像形成设备或抽屉单元的电接点。然而,在将显影盒插入图像形成设备或抽屉单元的情况下,电接点和电接触面可能彼此摩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在插入显影盒时,能够减少电接触面的摩擦。
(1)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显影剂;显影辊,能够关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显影辊位于所述壳体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存储介质,包括电接触面;保持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电接触面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保持部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端部,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一端部保持所述电接触面;第一杆,位于所述壳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端,能够关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以及第二杆,能够与所述保持部一起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第二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五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2)根据上述(1)的显影盒,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3)根据上述(1)~(2)的显影盒,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一端部处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保持所述电接触面。
(4)根据上述(1)~(3)的显影盒,所述第一杆能够关于沿着所述第二轴线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的轴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上述(1)~(4)的显影盒,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五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电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一对相反端部中的距离所述电接触面更远的端部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是第一长度,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电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一对相反端部中的距离所述电接触面更远的端部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是第二长度,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6)根据上述(1)~(5)的显影盒,在将所述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杆能够从所述第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六位置。
(7)根据上述(1)~(6)的显影盒,所述保持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8)根据上述(7)的显影盒,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9)根据上述(6)的显影盒,在将所述显影盒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五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面不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接点接触,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电接点接触。
(10)根据上述(6)或(9)的显影盒,所述第二杆包括引导面,在将所述显影盒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引导面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接触的同时,所述第二杆从所述第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六位置,从而使所述保持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上述(10)的显影盒,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部,所述第二杆具有与所述保持部相连接的另一端部。
(12)根据上述(11)的显影盒,所述第二杆的所述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保持部。
(13)根据上述(9)~(12)的显影盒,所述保持部能够在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电接点接触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14)根据上述(13)的显影盒,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15)根据上述(9)~(14)的显影盒,所述保持部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被构成为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配合,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配合之后,所述第二杆从所述第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六位置。
(16)根据上述(7)或(13)的显影盒,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杆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杆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凸台插入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17)根据上述(7)或(13)的显影盒,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在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凸台插入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杆移动。
(18)根据上述(7)或(13)的显影盒,所述第二杆能够关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杆能够从所述第六位置转动到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的第七位置,所述第二杆具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具有以所述第三轴线为虚拟中心的弧形形状,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对相反端部中的一端部,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情况和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七位置的情况中的每个情况下,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对相反端部中的所述一端部比另一端部距离所述电接触面更远。
(19)根据上述(1)~(18)中任一项的显影盒,所述存储介质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一端部。
(20)根据上述(1)~(19)中任一项的显影盒,所述第一杆能够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转动。
(21)根据上述(1)~(20)中任一项的显影盒,所述第二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转动。
根据上述(1)~(21)的显影盒,通过使第一杆和第二杆移动,电接触面能够与保持部一起在第三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在安装显影盒期间抑制电接触面的摩擦。
此外,根据上述(7)、(8)、(13)、(14)、(16)、(17)和(18)的显影盒,能够在抑制电接触面的摩擦的同时进行分离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插入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插入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插入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插入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分离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卸下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的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插入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插入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插入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在分离操作期间的状态的图;
图17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根据第一变形例的显影盒的图;
图18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根据第二变形例的显影盒的图;以及
图19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根据第三变形例的显影盒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实施方式的显影盒,其中,相似的零部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以避免重复说明。
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显影辊的旋转轴线所延伸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此外,将显影盒的壳体的显影辊所位于的一端部和壳体的另一端部所排列的方向称为“第二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辊和搅拌器所排列的方向是“第二方向”。此外,将与电接触面交叉的方向称为“第三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彼此交叉(优选彼此垂直)。第三方向和第一方向彼此交叉(优选彼此垂直)。
<1、显影盒的整体结构>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的立体图。图2是显影盒1的部分分解立体图。显影盒1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或LED打印机)中使用,用于将显影剂(例如,调色剂)供给到感光鼓。例如,显影盒1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所包括的抽屉单元。为了更换显影盒1,抽屉单元从图像形成设备的前表面拉出。然后,将显影盒1分别插入在抽屉单元中形成的多个槽中。感光鼓设置在多个槽中的每一个槽中。
可选地,显影盒1可以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本体部。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显影盒1分别插入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形成的多个槽中。感光鼓可以设置在多个槽中的每一个中。此外,可选地,显影盒1可以安装到鼓盒,鼓盒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和从图像形成设备卸下。在这种情况下,鼓盒包括感光鼓。将显影盒1安装到鼓盒,将安装有显影盒1的鼓盒插入图像形成设备的槽中。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包括壳体10,搅拌器20,显影辊30,齿轮部40,以及IC芯片组件50。
壳体10是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显影剂的壳体。壳体10包括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第一端面11是壳体10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的外表面。第二端面12是壳体10的在第一方向上的另一端的外表面。壳体10在第一端面11和第二端面12之间在第一方向上延伸。齿轮部40和IC芯片组件50两者都位于第一端面11处。容纳室13设置在壳体10中。显影剂容纳在容纳室13中。壳体10具有开口14。开口14位于壳体10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容纳室13和壳体10的外部通过开口14连通。
壳体10包括齿轮盖15。齿轮盖15例如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0的第一端面11。
搅拌器20包括搅拌器轴21和搅拌叶片22。搅拌器轴21能够关于搅拌器轴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搅拌叶片22从搅拌器轴21径向向外延伸。搅拌器轴21的至少一部分和整个搅拌叶片22位于容纳室13中。搅拌器轴21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部固定到构成齿轮部40的搅拌器齿轮,从而不能相对于搅拌器齿轮旋转。因此,搅拌器轴21和搅拌叶片22能够与搅拌器齿轮一起旋转。当搅拌叶片22旋转时,容纳室13内的显影剂被搅拌。
显影辊30能够关于显影辊30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第一轴线的一个例子)旋转。显影辊30位于壳体10的开口14处。即,显影辊30位于壳体10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辊30包括显影辊本体31和显影辊轴32。显影辊本体31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构件。作为显影辊本体31的材料,例如使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显影辊轴32是在第一方向上穿透显影辊本体31的柱状构件。作为显影辊轴32的材料,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或树脂。显影辊本体31固定到显影辊轴32,使得不能相对于显影辊轴32旋转。
构成齿轮部40的显影辊齿轮42安装在显影辊轴32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部。更具体地,显影辊轴32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部固定到显影辊齿轮42,使得不能相对于显影辊齿轮42旋转。因此,当显影辊齿轮42旋转时,显影辊轴32也旋转,从而显影辊本体31与显影辊轴32一起旋转。
显影辊轴32可以不在第一方向上穿透显影辊本体31。例如,一对显影辊轴32可以从显影辊本体31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相反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显影盒1包括图未示的供给辊。供给辊位于显影辊30与搅拌器20之间。此外,供给辊能够关于供给辊的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线旋转。在显影盒1接收到驱动力的情况下,显影剂由供给辊从壳体10中的容纳室13供给到显影辊30的外周面。此时,显影剂在供给辊和显影辊30之间摩擦带电。偏压被施加到显影辊30的显影辊轴32。因此,显影剂被显影辊轴32和显影剂之间的静电力吸引到显影辊本体31的外周面。
此外,显影盒1包括层厚限制片(图未示)。层厚限制片将供给到显影辊本体31的外周面的显影剂的厚度限制为一定厚度。然后,显影辊本体31的外周面上的显影剂被供给到设置在抽屉单元中的感光鼓。此时,根据形成在感光鼓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剂从显影辊本体31移动到感光鼓。其结果是,静电潜像在感光鼓的外周面上被显影为可视图像。
齿轮部40位于壳体10的第一端面11处。齿轮部40包括包括上述搅拌器齿轮和显影辊齿轮42在内的多个齿轮,还包括联结器41。多个齿轮中的至少一部分齿轮被齿轮盖15覆盖。联结器41具有固定孔411。固定孔411从齿轮盖15露出。当安装有显影盒1的抽屉单元容纳在图像形成设备中时,构成图像形成设备的驱动轴插入联结器41的固定孔411中。然后,驱动轴的旋转经由联结器41传递到包括搅拌器齿轮和显影辊齿轮42的多个齿轮。
包括在齿轮部40中的多个齿轮可以通过齿啮合或摩擦来传递扭矩。例如,多个齿轮可以具有由橡胶制成的外周面,来代替形成有齿的外周面。
<1-2、IC芯片组件>
IC芯片组件50是包括作为存储介质的一个例子的IC芯片51的单元。IC芯片组件50位于壳体10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IC芯片组件50位于齿轮盖15的外表面。如图1和图2所示,IC芯片组件50包括IC芯片51,保持部52,第一杆53,以及第二杆54。保持部52、第一杆53和第二杆54是彼此分开的构件。
IC芯片51是板状的存储介质。IC芯片51存储有关显影盒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如图2所示,IC芯片51包括电接触面511。电接触面511由作为导电体的金属制成。相应地,抽屉单元包括稍后说明的电接点911。当显影盒1安装在抽屉单元时,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接触电接点911。
保持部52包括保持面521。保持面521是保持部52的在第三方向上的一端的外表面。IC芯片51保持在保持面521。例如,IC芯片51固定在保持面521。IC芯片51也可以装配在形成在保持面521中的凹部中。或者可选地,IC芯片51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保持面521。IC芯片51可以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保持面521稍微移动。保持部52和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只需能够一起移动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2具有保持部本体61和配合部62。保持部本体61包括保持面521。配合部62位于在第二方向上比保持部本体61距离显影辊30更远的位置。配合部62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大于保持部本体61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保持部本体61和配合部62经由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部63彼此连接。保持部本体61、配合部62和连接部63例如由树脂一体形成。
配合部62具有保持部通孔621。保持部通孔621在第一方向上穿透配合部62。相应地,齿轮盖15包括盖凸台151。盖凸台151在第一方向上从齿轮盖15的外表面延伸到保持部52。盖凸台151插入保持部通孔621中。
保持部通孔62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盖凸台151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因此,保持部52能够在盖凸台151保持插入保持部通孔621的状态下相对于齿轮盖15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在盖凸台151保持插入保持部通孔621中的状态下,保持部52能够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0移动。当保持部52相对于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电接触面511与保持部52一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当保持部52相对于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包括电接触面511的IC芯片51与保持部52一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保持部通孔621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盖凸台151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因此,保持部52能够在盖凸台151保持插入保持部通孔621的状态下相对于齿轮盖15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在盖凸台151保持插入保持部通孔621中的状态下,保持部52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保持部52能够在稍后说明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10移动。当保持部52相对于壳体10在第三方向上移动时,电接触面511与保持部52一起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当保持部52相对于壳体10在第三方向上移动时,包括电接触面511的IC芯片51与保持部52一起在第三方向上移动。
齿轮盖15包括壁部156。壁部156从盖凸台151的在第一方向上的远端在第二方向上延伸。配合部62的一部分位于齿轮盖15的外表面和壁部156之间。当配合部62受到在第一方向上离开齿轮盖15的力时,配合部62抵接壁部156。这防止配合部62在第一方向上从盖凸台151脱开。齿轮盖15的外表面与壁部156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比配合部62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稍大。因此,保持部52能够相对于盖凸台151在第一方向上稍微移动。
齿轮盖15可以包括多个盖凸台151。在这种情况下,配合部62包括一个或多个保持部通孔621,多个盖凸台151插入保持部通孔621中。多个盖凸台151可以插入一个保持部通孔621中。配合部62可以具有被盖凸台151插入的凹部来代替保持部通孔621。另外,齿轮盖15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在这种情况下,配合部62包括向着齿轮盖15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配合部62的凸台插入齿轮盖15的通孔或凹部。
第一杆53在第二方向上位于配合部62和第二杆54之间。第一杆53相对于连接部63在第三方向上位于与保持面521相反侧。第一杆53具有第一臂部531,第一通孔532,以及第一切口533。第一通孔532位于第一臂部531的一端部。第一通孔532在第一方向上穿透第一杆53。第一切口533位于第一臂部531的另一端部。齿轮盖15包括第一凸台152(轴的一个例子)。第一凸台152在第一方向上从齿轮盖15的外表面向着第一杆53延伸。第一凸台152插入第一通孔532中。第一杆53能够关于第一凸台532的中心轴线(第二轴线的一个例子)转动。通过这种结构,第一杆53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稍后说明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转动。
第一通孔532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第一凸台152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因此,第一杆53能够相对于第一凸台152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杆53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第一杆53可以具有被第一凸台152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一通孔532。此外,齿轮盖15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一杆53可以具有向着齿轮盖15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一杆53的凸台插入齿轮盖15的通孔或凹部中。
第二杆54相对于第一杆53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与配合部62相反侧。此外,第二杆54位于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保持部本体61与保持面521相反侧。第二杆54具有第二臂部541,第二凸台542,以及第二通孔543。第二凸台542位于第二臂部541的一端部。第二凸台542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凸台542装配在第一切口533中。通过这种方式,第一杆53的另一端部和第二杆54的一端部彼此连接,允许第二杆54关于第二凸台542相对于第一杆53转动。
第一杆53可以具有被第二凸台542插入的通孔或凹部,来代替第一切口533。此外,第二杆54可以具有切口、通孔或凹部。第一杆53可以具有向着第二杆54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一杆53的凸台可以插入第二杆54的切口、通孔或凹部中。
第二通孔543位于第二臂部541的另一端部。第二通孔543在第一方向上穿透第二杆54。保持部52包括第三凸台523。第三凸台523位于保持部本体61的在第三方向上与保持面521相反侧的端部。第三凸台523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三凸台523插入到第二通孔543中。其结果是,第二杆54的另一端部连接到保持部52,允许第二杆54关于第三凸台523的中心轴线(第三轴线的一个例子)相对于保持部52转动。
第二杆54可以具有被第三凸台523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二通孔543。此外,保持部52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二杆54可以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向着保持部52延伸的凸台。第二杆54的凸台可以插入保持部52的通孔或凹部中。
如上所述,第二杆54连接到第一杆53和保持部52两者,从而能够相对于第一杆53和保持部52两者转动。因此,第二杆54能够与保持部52一起相对于壳体10移动。此外,第二杆54能够相对于第一杆53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稍后说明)之间转动。
此外,第二杆54包括引导面544。引导面544是第二杆54的位于其一端部处的外表面。引导面544是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为引导面544随着向着显影辊30而接近保持面521。引导面544优选是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凸台542向外突出的弯曲表面。例如,引导面544优选形成为以第二凸台542为中心的弧形弯曲表面。
<1-3、插入操作>
接下来说明显影盒1插入抽屉单元的插入操作。图3~6是示出显影盒1插入抽屉单元的状态的图。
如图3~6所示,抽屉单元包括第一引导板91和第二引导板92。第一引导板91和第二引导板92在第三方向上隔着间隔彼此面对。当显影盒1插入抽屉单元时,IC芯片组件50插入第一引导板91和第二引导板92之间的空间。
如图3~6所示,第一引导板91包括电接点911和引导突起912。电接点911是能够接触电接触面511的电接点。电接点911与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控制单元电连接。电接点911在第三方向上从第一引导板91的表面向着第二引导板92突出。引导突起912位于比电接点911在第二方向上距离感光鼓93更远的位置。引导突起912从第一引导板91的表面向着第二引导板92突出。
当将显影盒1插入抽屉单元时,首先,如图3所示,保持部本体61和第二杆54插入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之间的空间中。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配合部62不与第一引导板91和第二引导板92中的任一个接触。此时,第一杆53相对于壳体10位于第三位置。第二杆54相对于第一杆53位于第五位置。
当第一杆53位于第三位置时,与当第一杆53位于后述第四位置时相比,第一杆53的朝向更接近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具体而言,当第一杆53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通孔532和第一切口533所排列的方向比当第一杆53位于稍后说明的第四位置时第一通孔532和第一切口533所排列的方向更接近第二方向。当第二杆54位于第五位置时,第二杆54相对于第三方向倾斜。具体地,在第二方向上,引导面544比第二通孔543距离显影辊30更远。
在这种状态下,第二杆54具有在第三方向上的一对相反的端部,电接触面511和第二杆54一对相反端部中的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端部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第一长度d1(参见图4和图5)。第一长度d1小于在第三方向上引导突起912和第二引导板92之间的间隔。这确保IC芯片51、保持部本体61和第二杆54移动通过引导突起912和第二引导板92之间。
在IC芯片51移动通过引导突起912之后,配合部62接触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如图4所示。具体地,配合部62的一部分接触第一引导板91在第二方向上两相反端部中的距离感光鼓93更远的端部。另外,配合部62的另一部分接触第二引导板92在第二方向上两相反端部中的距离感光鼓93更远的端部。因此,配合部62与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配合。其结果是,保持部52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被定位。
接下来,当处于图4所示状态的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向着感光鼓93进一步插入时,在保持部52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的位置被固定在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壳体10相对于保持部52沿着向着感光鼓93的方向移动,如图5所示。此时,盖凸台151与配合部62的保持部通孔621的周缘部离开。此外,第一凸台152与第一杆53的第一通孔532的周缘部中的距离配合部62更近的部分534离开。也就是说,在第一凸台152保持插入第一通孔532的状态下,第一凸台152变为离开配合部62。
在这个时间点,第一杆53仍然相对于壳体10位于第三位置。而且,第二杆54仍然相对于第一杆53位于第五位置。因此,电接触面511和第二杆54两端部中的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端部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仍然是第一长度d1。此外,保持部52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0位于第一位置。当保持部52位于第一位置时,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不与电接点911接触。然而,当保持部52位于第一位置时,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可以暂时接触电接点911。
此后,当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进一步向着感光鼓93插入时,第一凸台152接触第一杆53的第一通孔532的周缘部中的距离配合部62更远的部分535。其结果是,第一杆53从第一凸台152受到在第二方向上向着感光鼓93的压力。因此,如图6所示,第一杆53对第二杆54向着感光鼓93施压,同时从第三位置向第四位置转动。这使得第二杆54关于第三凸台523转动。也就是说,第二杆54因为经由第一杆53从壳体10传递来的力而转动。其结果是,第二杆54相对于第一杆53从第五位置移动到第六位置。
当第二杆54位于第六位置时,第二杆54的朝向变得平行于第三方向。引导面544与第二引导板92接触。这使得保持部52在第三方向上向着第一引导板91移动。即,保持部52相对于壳体10在第三个方向上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电接触面511和第二杆54在第三方向上两相反端部中的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端部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变成大于第一长度d1的第二长度d2,从而使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与电接点911接触。其结果是,电接触面511和电接点911彼此电导通,从而允许图像形成设备执行从IC芯片51读取信息的操作和向IC芯片51写入信息的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中,在将显影盒1插入抽屉单元期间,第一杆53和第二杆54移动。然后,与第一和第二杆53和54的移动相关联地,电接触面511与保持部52一起在第三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电接触面511接触电接点911。因此,显影盒1能够在抑制电接触面511摩擦的同时插入抽屉单元中。
<1-4、分离操作>
在上述插入操作完成之后,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执行将显影辊30与感光鼓93临时分离的所谓“分离操作”。在下文中,将说明分离操作。图7是示出进行分离操作的状态的图。
如图7所示,壳体10包括突起16。突起16从壳体10的第一端面11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在分离操作时,构成抽屉单元(图未示)的施压杆被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驱动力施压。其结果是,构成抽屉单元的分离构件94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移动。分离构件94接触突起16,从而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对突起16施压。其结果是,如图7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显影盒1的壳体10和显影辊30相对于抽屉单元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显影辊30和感光鼓93彼此分离。
保持部52相对于抽屉单元的位置在从分离操作开始之前到分离操作完成之后的时间段内不变。在盖凸台151保持插入保持部通孔621的状态下,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保持部52移动。在第一凸台152保持插入第一通孔532的状态下,壳体10相对于第一杆53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第二杆54的引导面544在从分离操作开始之前到完成分离操作之后的时间段内与第二引导板92保持接触。此外,在从分离操作开始之前到分离操作完成之后的时间段内,电接触面511保持与电接点911接触。因此,能够在分离操作期间抑制电接触面511的摩擦。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盒1插入抽屉单元的插入方向和在分离操作中显影辊30从感光鼓93分离的方向(分离方向)两者都与第二方向一致。然而,插入方向和分离方向可以彼此不同。插入方向和分离方向中的每个只需与第一方向交叉即可。
<1-5、卸下操作>
图8是示出从抽屉单元卸下显影盒1的状态的图。当显影盒1从抽屉单元卸下时,壳体10被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拉。其结果是,第一凸台152与壳体10一起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移动。由于第一凸台152插入第一杆53的第一通孔532中,当第一凸台152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杆53从第一凸台152受到在第二方向上离开感光鼓93的压力。其结果是,第一杆53也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移动。此外,如图8所示,第一杆53从第四位置转动到第三位置。此外,与第一杆53的运动相关联地,第一杆53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拉第二杆54。其结果是,第二杆54关于第三凸台523转动。也就是说,第二杆54因为经由第一杆53从壳体10传递的力而转动。其结果是,第二杆54相对于第一杆53的位置从第六位置移动到第五位置。
其结果是,电接触面511和第二杆54在第三方向上两端部中的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端部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变为等于第一长度d1。此外,保持部52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0位于第一位置。因此,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与电接点911分离。然后,IC芯片51、保持部本体61和第二杆54移动通过引导突起912和第二引导板92之间的空间。
<2、第二实施方式>
<2-1、显影盒的结构>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A。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IC芯片组件的保持部、第一杆和第二杆。在下文中,对于IC芯片组件之外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重复说明。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A的立体图。图10是显影盒1A的局部立体图。图11是显影盒1A的部分分解立体图。图12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显影盒1A的图。在图10和图12中,图未示后述保持部盖70A。
如图9至图12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A包括壳体10,搅拌器20,显影辊30,齿轮部40,IC芯片组件50A和保持部盖70A。壳体10、搅拌器20、显影辊30和齿轮部4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重复说明。
IC芯片组件50A是包括作为存储介质的一个例子的IC芯片51的单元。IC芯片组件50A位于壳体10的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IC芯片组件50A位于齿轮盖15A的外表面。如图10和图11所示,IC芯片组件50A包括IC芯片51,保持部52A,第一杆53A,第二杆54A,以及连接杆55A。保持部52A、第一杆53A、第二杆54A和连接杆55A是分开的构件。
IC芯片51是板状的存储介质的一个例子。IC芯片51存储有关显影盒1A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如图11所示,IC芯片51包括电接触面511。电接触面511由作为导电体的金属制成。相应地,抽屉单元包括电接点911。当显影盒1A安装到抽屉单元时,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接触电接点911。
保持部52A包括保持面521A。保持面521A是保持部52A的位于保持部52A在第三方向上一端的外表面。IC芯片51保持在保持面521A。例如,IC芯片51固定在保持面521A。IC芯片51可以装配在形成在保持面521A的凹部中。或者可选地,IC芯片51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保持面521A。IC芯片51可以被构成为能够相对于保持面521A稍微移动。IC芯片51的保持部52A和电接触面511只需能够一起移动即可。
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2A包括保持部本体61A和配合部62A。保持部本体61A包括保持面521A。配合部62A从在第二方向上比保持部本体61A距离显影辊30更远的位置在第三方向上突出。保持部本体61A和配合部62A通过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部63A而彼此连接。保持部本体61A、配合部62A以及连接部63A例如由树脂一体形成。
连接杆55A具有连接通孔551A。连接通孔551A在第一方向上穿透连接杆55A。相应地,齿轮盖15A包括盖凸台151A。盖凸台151A从齿轮盖15A的外表面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到连接杆55A。盖凸台151A在连接杆55A的长尺寸方向上的一端插入连接通孔551A。此外,保持部52A包括保持部凸台522A。保持部凸台522A从保持部52A的外表面向着连接杆55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保持部凸台522A在连接杆55A的长尺寸方向上的另一端插入连接通孔551A。
因此,连接杆55A能够相对于壳体10关于盖凸台151A转动。此外,连接杆55A能够相对于保持部52A关于保持部凸台522A转动。
连接杆55A的在连接杆55A长尺寸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盖凸台151A和保持部凸台522A在连接杆55A长尺寸方向上的长度之和。
因此,在盖凸台151A保持插入连接通孔551A的状态下,连接杆55A能够相对于齿轮盖15A在连接杆55A长尺寸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在盖凸台151A保持插入连接通孔551A的状态下,连接杆55A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连接杆55A长尺寸方向上移动。另外,在保持部凸台522A保持插入连接通孔551A中的状态下,保持部52A能够相对于连接杆55A在连接杆55A的长尺寸方向上移动。
因此,保持部52A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第二和第三方向上移动。当保持部52A相对于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时,电接触面511与保持部52A一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当保持部52A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壳体10移动时,包括电接触面511的IC芯片51与保持部52A一起在第二方向上移动。此外,当保持部52A相对于壳体10在第三方向上移动时,电接触面511与保持部52A一起在第三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当保持部52A相对于壳体10在第三方向上移动时,包括电接触面511的IC芯片51与保持部52A一起在第三方向上移动。
连接杆55A可以具有被盖凸台151A插入的凹部,来代替连接通孔551A。此外,齿轮盖15A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连接杆55A可以具有向着齿轮盖15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连接杆55A的凸台可以插入齿轮盖15A的通孔或凹部中。
连接杆55A可以具有被保持部凸台522A插入的凹部,来代替连接通孔551A。此外,保持部52A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连接杆55A可以具有向着保持部52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连接杆55A的凸台可以插入保持部52A的通孔或凹部中。
第一杆53A在第二方向上位于显影辊30和第二杆54A之间。此外,第一杆53A相对于保持部本体61A在第三方向上位于与保持面521A相反侧。第一杆53A具有第一臂部531A、第一通孔532A和第三通孔533A。第一通孔532A位于第一臂部531A的一端部。第一通孔532A在第一方向上穿透第一杆53A。第三通孔533A位于第一臂部531A的另一端部。齿轮盖15A包括第一凸台152A(轴的一个例子)。第一凸台152A从齿轮盖15A的外表面向着第一杆53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凸台152A插入第一通孔532A中。第一杆53A能够关于第一凸台152的中心轴线(第二轴线的一个例子)转动。通过这种结构,第一杆53A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稍后说明)之间转动。
第一杆53A可以具有被第一凸台152A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一通孔532A。此外,齿轮盖15A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一杆53A可以具有向着齿轮盖15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一杆53A的凸台可以插入到齿轮盖15A的通孔或凹部中。
第二杆54A相对于第一杆53A在第二方向上位于与显影辊30相反侧。此外,第二杆54A相对于保持部本体61A在第三方向上位于与保持面521A相反侧。第二杆54A具有第二臂部541A、第二凸台542A和第二通孔543A。
第二凸台542A位于第二臂部541A的两个相反端部之间,这两个相反端部包括:与另一端部相比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一端部;以及与一端部相比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近的另一端部。第二凸台542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凸台542A装配在第三通孔533A中。通过这种结构,第一杆53A的另一端部和第二杆54彼此连接,使得第二杆54A能够相对于第一杆53A关于第二凸台542A转动。
第一杆53A可以具有被第二凸台542A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三通孔533A。此外,第二杆54A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一杆53A可以具有向着第二杆54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一杆53A的凸台可以插入到第二杆54A的通孔或凹部中。
第二通孔543A位于第二臂部541A的另一端部。第二通孔543A在第一方向上穿透第二杆54A。保持部52A包括第三凸台523A。第三凸台523A位于保持部52A的在第三方向上的与保持部本体61A相反侧的端部。第三凸台523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三凸台523A被插入到第二通孔543A中。通过这种结构,第二杆54A的另一端部连接到保持部52A,使得第二杆54A能够相对于保持部52A关于第三突起523A的中心轴线(第三轴线的一个例子)转动。
第二杆54A可以具有被第三凸台523A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二通孔543A。此外,保持部52A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二杆54A可以具有向着保持部52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二杆54A的凸台可以插入保持部52A的通孔或凹部中。
通过这种方式,第二杆54A连接到第一杆53A和保持部52A两者,从而能够相对于第一杆53A和保持部52A两者转动。因此,第二杆54A能够与保持部52A一起相对于壳体10移动。此外,第二杆54A能够相对于第一杆53A在稍后说明的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转动。
此外,第二杆54A包括引导面544A。引导面544A是第二杆54A的位于其一端部的外表面。引导面544A是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倾斜面,倾斜为引导面544A随着向着显影辊30而接近保持面521A。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面544A以第三凸台523A为中心弧形弯曲。
保持部盖70A固定在齿轮盖15A。齿轮盖15A具有第一配合孔153A、第二配合孔154A和第三配合孔155A。第一至第三配合孔153A至155A在第一方向上穿透齿轮盖15A。
保持部盖70A包括第一突起部71A、第二突起部72A和第三突起部73A。第一至第三突起部71A至73A从保持部盖70A向着齿轮盖15A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突起部71A的远端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第一爪711A。第二突起部72A的远端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突出的第二爪721A。第三突起部73A的远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突出的第三爪731A。
第一爪711A与第一配合孔153A配合。第二爪721A与第二配合孔154A配合。第三爪731A与第三配合孔155A配合。通过这种结构,保持部盖70A固定在齿轮盖15A。也就是说,保持部盖70A经由齿轮盖15A固定到壳体10的第一端面11。IC芯片组件50A的至少一部分被保持部盖70A覆盖。也就是说,IC芯片组件50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齿轮盖15A和保持部盖70A之间。
<2-2、插入操作>
接下来将说明显影盒1A插入抽屉单元中的插入操作。图13至图15是示出显影盒1A插入抽屉单元的状态的图。抽屉单元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
在将显影盒1A插入抽屉单元时,首先,保持部本体61A、第一杆53A和第二杆54A插入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之间的空间中,如图13所示。在图13所示的状态下,配合部62A尚未接触第一引导板91。此时,保持部本体61A与第一引导板91的引导突起912接触。第二杆54A的引导面544A与第二引导板92接触。其结果是,第一杆53A相对于壳体10位于第三位置,第二杆54A相对于第一杆53A位于第五位置。
当第一杆53A位于后述第三位置时,与当第一杆53A位于第四位置时相比,第一杆53A的朝向更接近平行于第二方向的方向。具体而言,当第一杆53A位于第三位置时第一通孔532A和第三通孔533A所排列的方向比当第一杆53A位于第四位置时第一通孔532A和第三通孔533A所排列的方向更接近第二方向。当第二杆54A位于第五位置时,第二杆54A相对于第三方向倾斜。具体地,在第二方向上,引导面544A比第二通孔543A距离显影辊30更远。
在这种状态下,第二杆54A包括在第三方向上的一对相反的端部,电接触面511和一对相反端部中的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端部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等于第一长度。第一长度等于或小于在第三方向上引导突起912和第二引导板92之间的间隔。因此,IC芯片51、保持部本体61A、第一杆53A和第二杆54A移动通过引导突起912和第二引导板92之间。
在IC芯片51移动通过引导突起912之后,配合部62A接触第一引导板91,如图14所示。具体地说,配合部62A接触第一引导板91在第二方向上两相反端部中的距离感光鼓93更远的端部。因此,配合部62A与第一引导板91配合。其结果是,保持部52A相对于第一引导板91在第二方向上被定位。
接下来,从图14所示的状态,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进一步向着感光鼓93插入。其结果是,如图15所示,在保持部52A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引导板91和92的位置被固定在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壳体10相对于保持部52A向着感光鼓93移动。
其结果是,第一杆53A从第一凸台152A受到在第二方向上离开感光鼓93的压力。因此,第一杆53A在从第三位置转动到第四位置的同时,将第二杆54A的第二凸台542A向着感光鼓93拉。这使得第二杆54A关于第三凸台523A转动。也就是说,第二杆54A因为经由第一杆53A从壳体10传递的力而转动。其结果是,第二杆54A相对于第一杆53A从第五位置移动到第六位置。
当第二杆54A位于第六位置时,第二杆54A的引导面544A与第二引导板92之间的接触位置在第三方向上与第三凸起523A对齐。其结果是,保持部52A在第三方向上向着第一引导板91移动。即,保持部52A相对于壳体10从第一位置在第三方向上移动到第二位置。此时,电接触面511和第二杆54A在第三方向上两端部中的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端部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变为大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从而使IC芯片51的电接触面511与电接点911接触。其结果是,电接触面511和电接点911彼此电导通,从而允许图像形成设备执行从IC芯片51读取信息的操作和向IC芯片51写入信息的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A中,第一杆53A和第二杆54A在将显影盒1A插入抽屉单元时移动。与第一和第二杆53A和54A的移动相关联地,电接触面511与保持部52A一起在第三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电接触面511接触电接点911。因此,显影盒1A能够在抑制电接触面511摩擦的同时插入抽屉单元中。
<2-3、分离操作>
在上述插入操作完成之后,图像形成设备能够执行将显影辊30与感光鼓93临时分离的所谓“分离操作”。在下文中,将说明分离操作。图16是示出进行分离操作的状态的图。
在分离操作时,抽屉单元的施压杆(图未示)被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驱动力施压。其结果是,构成抽屉单元的分离构件94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移动。分离构件94接触突起16,从而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对突起16施压。其结果是,如图16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显影盒1A的壳体10和显影辊30相对于抽屉单元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显影辊30和感光鼓93彼此分离。
保持部52A相对于抽屉单元的位置在从分离操作开始之前到分离操作完成之后的时间段内不改变。也就是说,在保持部52A相对于第一引导板91和第二引导板92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保持固定的状态下,壳体10相对于保持部52A在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上移动。
其结果是,第一杆53A从第一凸台152A受到在第二方向上离开感光鼓93的压力。其结果是,第一杆53A从第四位置向第三位置转动。第一杆53A沿着离开感光鼓93的方向对第二杆54A的第二凸台542A施压,导致第二杆54A关于第三凸台523A转动。也就是说,第二杆54A因为经由第一杆53A从壳体10传递的力而转动。其结果是,第二杆54A相对于第一杆53A从第六位置移动到位于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的第七位置。
当第二杆54A位于第六位置或第七位置时,第二杆54A的引导面544A位于第二杆54A在第三方向上两端部中的距离电接触面511更远的端部。另外,引导面544A以第三凸台523A为中心弧形弯曲。因此,即使当第二杆54A从第六位置转动到第七位置时,电接触面511和引导面544A接触第二引导板92的接触位置之间在第三方向上的长度也不从第二长度改变。这确保电接触面511在从分离操作开始之前到分离操作完成之后的时间段内保持与电接点911接触。其结果是,在分离操作期间能够抑制电接触面511的摩擦。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显影盒1A插入抽屉单元的插入方向和在分离操作期间显影辊30从感光鼓93分离的分离方向两者都与第二方向一致。然而,插入方向和分离方向可以彼此不同。插入方向和分离方向中的每个只需与第一方向交叉即可。
<3、变形例>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图17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根据第一变形例的显影盒1B的图。图17的显影盒1B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杆53B的第一通孔532B的形状。具体地说,第一杆53B的第一通孔532B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比第一凸台152B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大。因此,第一杆53B能够相对于第一凸台152B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第一杆53B能够相对于壳体10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分离操作期间,在第一凸台152B保持插入第一通孔532B的状态下,壳体10相对于第一杆53B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在不使第二杆54B关于第三凸台523B转动的情况下执行分离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第一凸台152B和第一通孔532B之间的尺寸差来执行分离操作。
第一杆53B可以具有被第一凸台152B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一通孔532B。在这种情况下,使第一杆53B的凹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第一凸台152B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
此外,齿轮盖15B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一杆53B可以具有向着齿轮盖15B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一杆53B的凸台可以插入到齿轮盖15B的通孔或凹部中。在这种情况下,齿轮盖15B的通孔或凹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第一杆53B的凸起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
图18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根据第二变形例的显影盒1C的图。图18所示的显影盒1C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A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杆53C的第三通孔533C的形状。具体地说,第一杆53C的第三通孔533C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第二凸台542C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因此,第二杆54C能够相对于第一杆53C在第二方向上移动。也就是说,第二杆54C能够相对于壳体10和第一杆53C两者在第二方向上移动。
在分离操作期间,壳体10和第一杆53C相对于第二杆54C在第二方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凸台542C保持插入第三通孔533C中。因此,能够在不使第二杆54C关于第三凸台523C转动的状态下进行分离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利用第二凸台542C和第三通孔533C之间的尺寸差来执行分离操作。
第一杆53C可以具有被第二凸台542C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三通孔533C。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杆53C的凹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第二凸台542C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
此外,第二杆54C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一杆53C可以具有向着第二杆54C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一杆53C的凸台可以插入到第二杆54C的通孔或凹部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杆54C的通孔或凹部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内尺寸)大于第一杆53C的凸起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外尺寸)。
图19是在第一方向上看根据第三变形例的显影盒1D的图。图19的显影盒1D与图18的显影盒1C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杆54D的第二通孔543D的形状。具体地说,第二杆54D的第二通孔543D的直径(内径)大于第三凸台523D的直径(外径)。因此,第三凸台523D能够在第二通孔543D内在第二或第三方向上移动。因此,第二杆54D的转动中心根据第三凸起523D在第二通孔543D内部的位置变化而略微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第二通孔543D和第三凸台523D之间形成间隙。
第二杆54D可以具有被第三凸台523D插入的凹部,来代替第二通孔543D。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杆54D的凹部的直径(内径)可以大于第三凸台523D的直径(外径)。
此外,保持部52D可以具有通孔或凹部。第二杆54D可以具有向着保持部52D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第二杆54D的凸台可以插入保持部52D的通孔或凹部中。在这种情况下,保持部52D的通孔或凹部的直径(内径)可以大于第二杆54D的凸台的直径(外径)。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包括电接触面的IC芯片被固定在保持部的保持面。然而,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仅将IC芯片的与电接点接触的电接触面固定在保持部的保持面,使IC芯片的电接触面以外的部分位于显影盒的其它部分。
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彼此不垂直。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可以彼此不垂直。此外,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可以彼此不垂直。
显影盒的具体形状可以与本发明的各附图中所示的形状不同。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的各要素可以在不矛盾的情况下适当地组合。
虽然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和变形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晓,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

Claims (21)

1.一种显影盒,包括:
壳体,被构成为在其中容纳显影剂;
显影辊,能够关于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显影辊位于所述壳体的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部;
存储介质,包括电接触面;
保持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端,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与所述电接触面交叉的第三方向上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保持部具有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端部,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一端部保持所述电接触面;
第一杆,位于所述壳体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所述一端,能够关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第二杆,能够与所述保持部一起相对于所述壳体移动,所述第二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在第五位置和第六位置之间移动,
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五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所述第二杆连接到所述第一杆和所述保持部中的每个,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保持部中的每个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在所述保持部的所述一端部处包括外表面,所述外表面保持所述电接触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能够关于沿着所述第二轴线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延伸的轴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五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电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一对相反端部中的距离所述电接触面更远的端部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是第一长度,
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电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一对相反端部中的距离所述电接触面更远的端部之间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长度是第二长度,
所述第二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显影盒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杆能够从所述第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六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
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
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显影盒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
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五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面不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电接点接触,
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电接点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包括引导面,
在将所述显影盒安装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在所述引导面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接触的同时,所述第二杆从所述第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六位置,从而使所述保持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部,
所述第二杆具有与所述保持部相连接的另一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的所述另一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到所述保持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能够在所述电接触面与所述电接点接触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
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持部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
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被构成为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配合,
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配合之后,所述第二杆从所述第五位置移动到所述第六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杆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
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杆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
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在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凸台插入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中的一个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凸台,
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中的另一个具有被所述凸台插入的通孔和凹部中的一个,
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凸台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
在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在所述凸台插入所述通孔和所述凹部中的所述一个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杆相对于所述第一杆移动。
18.根据权利要求7或1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能够关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三轴线转动,所述第二杆能够从所述第六位置转动到位于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的第七位置,
所述第二杆具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具有以所述第三轴线为虚拟中心的弧形形状,所述引导面位于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对相反端部中的一端部,在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六位置的情况和所述第二杆位于所述第七位置的情况中的每个情况下,所述第二杆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对相反端部中的所述一端部比另一端部距离所述电接触面更远。
19.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保持在所述保持部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所述一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能够在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之间转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杆在所述第五位置和所述第六位置之间转动。
CN201710896132.0A 2017-03-30 2017-09-28 显影盒 Active CN1086639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67271A JP6809337B2 (ja) 2017-03-30 2017-03-30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17-067271 2017-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3919A CN108663919A (zh) 2018-10-16
CN108663919B true CN108663919B (zh) 2022-05-06

Family

ID=5999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96132.0A Active CN108663919B (zh) 2017-03-30 2017-09-28 显影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025264B1 (zh)
EP (1) EP3382460B1 (zh)
JP (1) JP6809337B2 (zh)
CN (1) CN108663919B (zh)
WO (1) WO20181795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1411B2 (ja) * 2019-03-28 2023-08-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230638B2 (ja) * 2019-03-28 2023-03-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10649389B1 (en) *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s of a replaceable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698363B1 (en) 2019-04-12 2020-06-30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for an imaging unit of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US10761476B1 (en) 2019-04-12 2020-09-0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ov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649399B1 (en) * 2019-04-12 2020-05-12 Lexmark Internatioanl, Inc. Replaceable unit for a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having a magnetic sensor
USD952030S1 (en) * 2019-10-23 2022-05-17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JP2021144141A (ja) * 2020-03-12 2021-09-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1392078B2 (en) 2020-04-24 2022-07-19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22018139A (ja) * 2020-07-15 2022-01-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1682803S (ja) * 2020-07-30 2021-04-05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D989856S1 (en) * 2020-07-30 2023-06-20 Brother Industries, Ltd. Toner cartridge
JP2022157182A (ja) * 2021-03-31 2022-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US11982973B2 (en) * 2022-07-15 2024-05-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677A (zh) * 2000-04-06 2001-10-10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42170C (zh) * 2004-09-17 2008-12-10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2467030A (zh) * 2010-11-12 2012-05-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处理单元
CN102540822A (zh) * 2012-02-23 2012-07-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芯片接触机构和显影剂盒
CN101715570B (zh) * 2007-06-29 2012-12-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6062641A (zh) * 2014-03-12 2016-10-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盒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0144B2 (ja) 2004-09-17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65928B2 (ja) 2007-03-27 2011-04-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1376A (ja) * 2007-07-25 2009-02-12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1201A (ja) * 2008-04-04 2009-10-29 Panasonic Corp 電子写真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の着脱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549426B2 (ja) 2008-09-29 2010-09-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68301B2 (ja) 2009-09-11 2012-07-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タンデム型感光体ユニット
JP5326958B2 (ja) 2009-09-15 2013-10-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94823B2 (ja) * 2009-12-02 2012-12-1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5884343B2 (ja) 2011-08-31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6160122B2 (ja) * 2013-02-28 2017-07-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086181A4 (en) * 2013-12-18 2017-10-18 Apex Technology Co., Ltd. Developing box
KR20160143391A (ko) * 2015-06-05 2016-12-14 에스프린팅솔루션 주식회사 현상제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CN205353578U (zh) * 2015-12-26 2016-06-29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影盒
CN106597825B (zh) * 2016-09-21 2018-05-22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JP2018116091A (ja) * 2017-01-16 2018-07-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677A (zh) * 2000-04-06 2001-10-10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42170C (zh) * 2004-09-17 2008-12-10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1715570B (zh) * 2007-06-29 2012-12-0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CN102467030A (zh) * 2010-11-12 2012-05-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和处理单元
CN102540822A (zh) * 2012-02-23 2012-07-04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芯片接触机构和显影剂盒
CN106062641A (zh) * 2014-03-12 2016-10-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盒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82460B1 (en) 2022-07-27
CN108663919A (zh) 2018-10-16
WO2018179518A1 (ja) 2018-10-04
JP6809337B2 (ja) 2021-01-06
JP2018169521A (ja) 2018-11-01
US10025264B1 (en) 2018-07-17
EP3382460A1 (en) 2018-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3919B (zh) 显影盒
CN107885057B (zh) 显影盒
US11474451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US11275337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N108319121B (zh) 显影盒
CN107561888B (zh) 显影盒
CN107728445B (zh) 显影盒
US10324415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drum cartridge configuration for mounting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n electric contact
CN108255035B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67765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1675289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capable of reducing size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2086711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21117386A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EP3754430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JP6984685B2 (ja)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20210051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