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7615A - 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7615A
CN101927615A CN2010102029966A CN201010202996A CN101927615A CN 101927615 A CN101927615 A CN 101927615A CN 2010102029966 A CN2010102029966 A CN 2010102029966A CN 201010202996 A CN201010202996 A CN 201010202996A CN 101927615 A CN101927615 A CN 101927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protective layer
hot transfer
colo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029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7615B (zh
Inventor
吉村嘉浩
冈本吉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27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7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76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26Thermography ; Marking by high energetic means, e.g. laser otherwise than by burning,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used
    • B41M5/382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 B41M5/38207Contact thermal transfer or sublima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41M5/385 - B41M5/395
    • B41M5/38221Apparatus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41J2/32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by selective transfer of ink from ink carrier, e.g. from ink ribbon or shee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所述打印装置包括:构造成传送打印目标介质的介质传送单元;构造成使在片材上沿运行方向并排形成有颜料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片运行的片材运行单元;构造成通过向被所述打印单元夹持的打印目标介质和热转印片施加热能,来将颜料层和保护层顺次热转印到打印目标介质上的打印单元;和构造成改变作用于所述打印目标介质和热转印片的夹持力以具有关系力P1<力P2的压力改变机构。

Description

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热转印技术进行打印操作的打印装置、和用于打印装置的热转印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对类似于高品质卤化银照片的照片打印需求在增大。作为满足这种照片打印需求的打印技术,存在例如热敏型、热溶型或升华型等热转印型打印技术。
在热转印型打印技术中,例如在升华型中,将受控于图像信号的热能施加至热头,并根据热能使热转印片上的颜料(染料墨)升华。然后,升华的颜料转印到打印目标介质上。这样,就在打印目标介质上进行了打印操作。根据该打印技术,由于使用的颜料是染料墨,所以颜料非常鲜明并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另外,由于能够通过精细地控制施加的热量来调节墨量,所以获得的图像具有优异的灰度性质和中间色再现性。也就是说,能够形成类似于卤化银照片的图像。
通常,用于热转印型打印操作的打印目标介质包括空气间隙层,空气间隙层具有隔热功能,并作为除用于存储颜料的染料存储层外的中间层而设置。空气间隙层保持热头生成的热,以高效地获得颜料转印操作所需的热能。因此,作为空气间隙层,使用例如设置有通过向热塑性树脂中添加微细颗粒并两轴延伸而形成的空气间隙的膜、或者涂覆有由中空颗粒与粘结剂树脂混合而成的物质的层。
具体说,有这样的提案,其中,使用具有特定比重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称为“PET”)膜作为用于空气间隙层的膜(例如,参考JP-A-2004-181888)。另外,还有这样的提案,其中,热转印接收片具有由含有中空颗粒的缓冲层和热塑性树脂膜层在芯材层的至少一侧上顺次层叠而成的片状支承体、和在热塑性树脂膜层上形成的图像接收层,并且热塑性树脂膜层经由粘合剂层层叠在缓冲层上(例如参考JP-A-2005-169945)。此外,还有这样的提案,其中,在由主要包括木浆和合成浆的纸浆形成的支承体上、设置接收加热时通过热溶化或升华从热转印介质转印而来的染料的图像接收层的热转印图像接收片中,在支承体与图像接收层之间设置中间层,而中间层主要包括球状中空颗粒和橡胶弹性体微粒(例如,参考JP-A-H08-80685)。此外,还有这样的提案,其中,热转印接收片具有由聚合物材料形成的分隔壁,并使片状支承体的至少一个侧面依次与包含内部具有气孔的中空颗粒的中间层和图像接收层重叠,并且作为中空颗粒,所述中间层包括至少这样的中空颗粒,其中分隔壁由玻璃化转变温度大于等于130℃的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参考JP-A-2006-96024)。
注意,例如,在升华型打印方法中,黄色、绛红色和青色这些颜色分量的升华染料通过热头施加的热能发生升华,以在具有染料存储层的打印目标介质上形成待打印图像。由此,相对来说大量的热能供给至高密度图像部分,而少量的热能供给至低密度图像部分。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除染料存储层外,形成有图像的打印目标介质还设置有空气间隙层(或中间层)。然而,通常,设置在打印目标介质中的空气间隙层的热阻并不理想。这同样适用于JP-A-2004-181888、JP-A-2005-169945、JP-A-H08-80685和JP-A-2006-96024的构造。
因此,在对设置有空气间隙层的打印目标介质进行打印操作的情况下,空气间隙层可能被颜料转印操作期间由热头施加的压力和热头施加的热能压塌(crush)。另外,空气间隙层的坍塌量与热能的大小成比例。
因此,在打印后的打印目标介质中,可能在图像密度的分界处存在凹凸,使得高密度图像部分的坍塌量大,而低密度图像部分的坍塌量小。由于这种凹凸有损于打印图像的质量,所以有必要防止其发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其能够抑制因所施热能的差异而造成在打印目标介质上的图像密度的分界处形成凹凸,其中所述差异可能是在通过热转印技术进行打印操作之际,在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之间生成的。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印装置包括:构造成传送打印目标介质的介质传送单元;构造成使在片材上沿运行方向并排形成有颜料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片运行的片材运行单元;构造成通过向被所述打印单元夹持的打印目标介质和热转印片施加热能,来将颜料层和保护层顺次热转印到打印目标介质上的打印单元;和构造成改变作用于所述打印目标介质和所述热转印片的夹持力以具有关系力P1<力P2的压力改变机构,其中力P1是热转印颜料层期间的力,而力P2是热转印保护层期间的力。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打印装置中,在对打印目标介质进行颜料层的热转印操作后,对打印目标介质进行保护层的热转印操作。这时,虽然在热转印颜料层期间施加至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的热能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在保护层的热转印操作期间时,在打印目标介质的整个表面上进行的是均匀的热转印操作。此外,热转印颜料层期间的力P1和热转印保护层期间的力P2满足关系力P1<力P2。因此,即使热转印颜料层期间在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之间的分界处形成凹凸,所述凹凸也会被热转印保护层期间施加的热能和夹持力平缓化。另外,由于平缓化操作是在热转印保护层期间进行的,所以不必在颜料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操作外,再准备一个用于平缓化操作的处理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能在颜料层的热转印操作期间在打印目标介质上生成的凹凸能够在保护层的热转印操作期间得到平缓化。因此,在通过热转印技术进行打印操作时,即使热转印颜料层期间施加至高密度图像部分和低密度图像部分的热能之间存在差异,也能够抑制因该差异引起的在图像密度的分界处生成凹凸的现象。此外,由于在热转印保护层期间进行了平缓化操作,所以不会因热转印操作而降低打印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概略构造例的侧视截面图;
图2A和2B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构造例的说明图;
图3A、3B和3C是具体示出在本发明的打印机中用作打印目标介质的卷筒纸的构造例的说明图;
图4A、4B和4C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处理操作示例的概要的(第一)说明图;
图5A和5B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处理操作示例的概要的(第二)说明图;
图6A、6B和6C是示意性地示出热转印后打印目标介质的表面状态的一个具体示例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理操作示例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打印机所获得的打印物的凹痕评价结果和亚光图像评价结果的一个具体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例)。另外,将以下列顺序进行描述。
1.第一实施例(打印装置的概略构造例、打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造例、打印目标介质的构造例、打印装置的处理操作示例)
2.第二实施例
3.第三实施例
4.具体示例
1.第一实施例
打印装置的概略构造例
首先,通过以升华型热敏打印机为示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概略构造。
升华型热敏打印机(以下简称为“打印机”)构造成以如下方式进行进行打印操作:当向加热元件通电时,利用热头内的热能,使涂覆于墨带上的升华染料墨升华,从而转印到打印目标介质(printing target medium)上。使用卷筒纸(roll paper)作为打印目标介质。根据需要,从进纸盒(sheetfeeding cassette)中取出并进给设置在进纸盒中的形成为卷筒形状的卷筒纸。
图1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概略构造例的侧视截面图。
在该图所示示例的打印机中,卷筒纸1容纳在进纸盒11中。在该状态下,当进纸辊12被旋转驱动时,卷筒纸1被从进纸盒11连续送出,以从进纸盒11的进纸口11a排出。
从进纸口11a排出的卷筒纸1经过滚筒(platen)13与热头14之间的间隙,并被把持辊(grip roller)15a和夹送辊(pinch roller)15b传送。也就是说,用于连续送出卷筒纸1的进纸辊12以及用于传送连续送出的卷筒纸1的把持辊15a和夹送辊15b,用作传送卷筒纸1的介质传送单元。
另外,从进纸盒11的进纸口11a到滚筒13与热头14之间的间隙的传送路径可设置有使卷筒纸1的传送方向返回的折回部。通过设置折回部,能够有效地利用打印机内的有限空间,并将进纸盒11和排纸托盘等设置在相同方向(装置前侧)。由此,能够提高可操作性。另外,如果折回部的路径朝与卷筒纸1的卷绕方向相反的方向弯曲,则卷筒纸1在经过该路径时得到卷曲矫正。
另外,除卷筒纸1外,墨带16也经过滚筒13与热头14之间。
在墨带16中,在作为基底的片材(sheet)上,沿墨带16的运行方向并排(in a line)设置有用于黄色、绛红色和青色这些墨颜色的颜料(染料墨)层、和用于叠层处理的保护层。也就是说,墨带16用作在片材上沿运行方向并排形成有颜料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片(thermal transfer sheet)。
当墨带16被接收在带盒中并从供给卷轴17a被取出时,墨带被各引导辊引导,以经由滚筒13与热头14之间的间隙顺次(sequentially)进给至卷取卷轴17b。也就是说,墨带16的供给卷轴17a和卷取卷轴17b用作使墨带16运行的片材运行单元(sheet traveling unit)。
另外,在非打印操作期间,热头14向上移动,以位于略微远离滚筒13的位置。然而,在期间打印操作,根据打印指令,上移的热头14向下移动,以靠近滚筒13。由此,热头14和滚筒13将卷筒纸1和墨带16夹持在一起,以通过热头14使它们与滚筒13发生接触。
这里,在热头14中,沿卷筒纸1的宽度方向(线方向)以线状(in a lineshape)配置有多个加热元件(加热电阻器)。由此,当卷筒纸1和墨带16被热头14和滚筒13夹持在一起时,热头14的加热电阻器在滚筒13上经由墨带16与卷筒纸1发生接触。
在该状态下,当输入用于打印图像的图像数据时,卷筒纸1被把持辊15a的旋转驱动操作顺次传送。另外,墨带16被卷取卷轴17b的旋转驱动操作,以与卷筒纸1的速度相同的速度顺次卷取。同时,配置在热头14中的加热电阻器被选择性地通电以受到驱动控制信号的驱动,以便从加热电阻器向墨带16施加热能。然后,根据热头14的加热电阻器的加热量,墨带16上的染料墨发生升华,以热转印到卷筒纸1上。
通过对各转印层重复该操作,而在卷筒纸1上完成彩色打印操作。
也就是说,各颜色的颜料层和用于叠层处理的保护层被顺次热转印到卷筒纸1上,以在卷筒纸1上形成图像。
这样,在卷筒纸1中,通过包括热头14和滚筒13的打印单元的操作,在卷筒纸1上进行了彩色打印操作。
然后,卷筒纸1的受到打印操作的打印部分被切割器切割成预定尺寸,并从排出口排出到排出托盘上。
打印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构造例
下面,作为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构造例,将描述包括热头14的头机构(head mechanism)的构造例。
图2A和2B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主要部分的构造例的说明图。
在该示例的头机构中,热头14附接至头支承板21。
头支承板21被从基底构件(未示出)突出的支承轴23可倾斜地支承。另外,热头14附接至头支承板21的一端,而螺旋弹簧24连接至头支承板21的另一端。
此外,除头支承板21外,支承轴23还可倾斜地支承有头加压板(headpressure plate)22。另外,螺旋弹簧24连接至头加压板22的一端。通过螺旋弹簧24的推压力,头支承板21根据头加压板22发生倾斜。
另外,头加压板22设置有销27,销27嵌入头驱动凸轮(head drivingcam)25的凸轮槽(cam groove)26中并被凸轮槽26引导。
头驱动凸轮25被驱动源(未示出)旋转驱动。形成在头驱动凸轮25中的凸轮槽26具有这样一种轮廓,使得与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中心的距离根据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角发生变化。
由此,当头驱动凸轮25在头加压板22的销27沿头驱动凸轮25的凸轮槽26发生运动的状态下旋转时,头加压板22绕支承轴23发生倾斜。另外,头支承板21也绕支承轴23倾斜,以跟随头加压板22的运动。由此,头支承板21允许附接至头支承板21的一端的热头14在竖直方向上发生移位。也就是说,获得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通过旋转头驱动凸轮25来进行操作控制,以使热头14向下移动至滚筒13,并向上移动至远离滚筒13的位置。
当热头14向下移动至滚筒13时,它们夹持卷筒纸1和墨带16。这时获得的夹持力,即热头14对滚筒13的压力,基于使头支承板21与头加压板22彼此连接的螺旋弹簧24的变形量(弯曲量)而得以确定。如下面将详细描述的,螺旋弹簧24的变形量受控于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
注意,虽然这里描述的是头机构具有包括头驱动凸轮25的结构的示例,但是只要能够控制热头14的上下移动操作以及热头14所生成的压力,则可以使用具有不同结构的头机构。作为不同结构的示例,例如可以使用通过例如电子螺线管等驱动源直接上下移动热头14的结构。
打印目标介质的构造例
下面,将简单描述在具有上述构造的打印机中,用作打印目标介质的卷筒纸1的构造例。
图3A、3B和3C是具体示出用作打印目标介质的卷筒纸的构造例的说明图。
如图3A所示,用作打印目标介质的卷筒纸1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在作为基底的支承体2上形成有至少存储颜料(染料墨)的染料存储层3。另外,在支承体2与染料存储层3之间设置有作为中间层4的具有隔热功能的空气间隙层。中间层4保持热头14生成的热,以达高效获得颜料层的转印操作所需的热能的目的。因此,使用例如设置有通过向热塑性树脂中添加微细颗粒并两轴延伸而形成的空气间隙的膜、或者涂覆有由中空颗粒与粘结剂树脂混合而成的物质的层,作为中间层4。
具有上述构造的卷筒纸1可按以下顺序形成。首先,使用例如厚度为150μm的铜版纸(art paper)作为支承体2。然后,在支承体2的一个表面上设置中间层4,中间层4的形成方式是:涂覆并干燥成分为例如图3B所示的中间层涂料液体,以使固体含量涂料量为40g/m2。另外,在涂覆并干燥中间层4后所获得的基底上设置染料存储层3,染料存储层3的形成方式是:涂覆并干燥成分为例如图3C所示的染料存储层涂料液体,以使固体含量涂料量为5g/m2,并在50℃使所得物硬化48小时。
注意,用作打印目标介质的卷筒纸1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只要能够使用升华染料墨,则可以具有其它构造。
打印装置的处理操作示例
下面将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打印机的处理操作示例。
图4A~5B是本发明的打印机的处理操作示例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4A示出了热头14向上移动至远离滚筒13的位置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头驱动凸轮25旋转时,头加压板22的销27的位置根据头驱动凸轮25的凸轮槽26受到控制,以沿靠近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中心的方向移位。当头加压板22根据该移位发生倾斜时,头加压板22通过螺旋弹簧24的推压力发生倾斜。由此,头支承板21沿使热头14靠近滚筒13的方向倾斜。
图4B示出了墨带16的起始标记(start mark)的状态。在墨带16上,颜料层和保护层在片材上沿运行方向并排形成。由此,在热头14向下移动至滚筒13,以将卷筒纸1和墨带16夹持在一起的情况下,在夹持操作前,已在待转印的颜料层或保护层上标记了起始标记。当针对各颜料层或保护层标记了起始标记后,能够确定在起始标记后进行的待转印颜料层或保护层。注意,可使用例如使用设置在墨带16的索引标记(index mark)的现有技术来做出起始标记。
图4C示出了热头14向下移动至到达滚筒13的外周面的状态。直到该状态前,头支承板21是跟随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而发生倾斜的。另外,当热头14到达滚筒13的外周面时,卷筒纸1和墨带16被夹持。
图5A示出了从墨带16向卷筒纸1转印黄色、绛红色或青色颜料层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头驱动凸轮25从图4C所示状态,以预定量进一步发生旋转。这时,头加压板22根据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量发生倾斜。然而,由于热头14已经到达滚筒13的外周面,所以即使头驱动凸轮25发生旋转,头支承板21也不再发生倾斜。因此,当头驱动凸轮25只旋转预定量时,头支承板21的倾斜角与头加压板22的倾斜角之间存在差异,而连接两者的螺旋弹簧24以相应于该差异的程度发生变形(弯曲)。这样,当螺旋弹簧24发生变形时,基于胡克定律(Hooke′s law),向附接至头支承板21的热头14施加与变形量相应的压力。也就是说,热头14受到与螺旋弹簧24的变形量相应的压力。
这时,热头14所生成的压力,即施加至卷筒纸1和墨带16的夹持力,表示为颜料层热转印操作时的“力P1”。根据打印机的规格,更具体地说,热头14中的加热元件或使用中的卷筒纸1,来提前确定力P1。具体说,例如,可设定为力P1=1.2MPa。注意,这里的力P1的设定值仅仅是一个具体示例,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图5B示出了从墨带16向卷筒纸1转印用于叠层处理的保护层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头驱动凸轮25从图5A所示状态,以预定量进一步发生旋转。也就是说,与热转印颜料层的情况相比,头驱动凸轮25发生了进一步旋转。由此,头支承板21并不再发生倾斜,而头加压板22发生了进一步倾斜,从而进一步增大了连接两者的螺旋弹簧24的变形量。因此,在转印保护层的情况下,与转印颜料层的情况相比,基于胡克定律,热头14受到更大的压力。
这时,热头14所生成的压力,即作用于卷筒纸1和墨带16的夹持力,表示为保护层热转印操作时的“力P2”。应提前确定力P2,以满足关系力P1<力P2。然而,设定值的上限应该设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得在保护层的转印操作期间,不会对卷筒纸1等产生不利影响(例如,不过度挤压卷筒纸1、或者不扰乱卷筒纸1的运行)。具体说,例如,可设定为使力P1=1.8MPa。注意,与力P1一样,这里的力P2的设定值仅仅是一个具体示例,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如上所述,在对颜料层进行转印操作和对保护层进行转印操作的情况下,热头14所生成压力在两种情况下各不相同。另外,颜料层热转印时的力P1和保护层热转印时的力P2设定为满足关系力P1<力P2。也就是说,在颜料层和保护层转印操作时,改变作用于卷筒纸1和墨带是的夹持力,以满足力P1<力P2。
对作用于卷筒纸1和墨带16的夹持力的改变是通过对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控制来实现的。也就是说,通过使转印颜料层时与转印保护层时的头驱动凸轮25的旋转角不同,来改变作用于卷筒纸1和墨带16的夹持力。由此,用于旋转驱动头驱动凸轮25的驱动源和用于对驱动源的驱动状态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用作改变夹持力的压力改变机构(pressure changingmechanism)。
图6A、6B和6C是示意性地示出热转印操作后打印目标介质的表面状态的一个具体示例的说明图。
图6A示意性地示出了对颜料层进行热转印操作后的卷筒纸1的表面状态。如上所述,在热转印颜料层时,施加至高密度图像部分的热能与施加至低密度图像部分的热能之间存在差异。因此,在颜料层的热转印操作后,例如,可能在图像密度的分界处发生高密度图像部分坍塌程度(crushingdegree)大而低密度图像部分坍塌程度小的凹凸现象。
在颜料层热转印操作后接着进行保护层热转印操作。
图6B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一般技术对保护层进行热转印操作后的卷筒纸的表面状态。在热转印保护层时,热头14所生成的热能和热头14所生成的压力施加至卷筒纸1。这时,通常,热转印颜料层时的力P1和热转印保护层时的力P2满足关系力P1=力P2。因此,即使对保护层进行了热转印操作,热转印颜料层时生成的凹凸可多少得以缓和,但不能完全从卷筒纸1中消除。
图6C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过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对保护层进行热转印操作后的卷筒纸1的表面状态。在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中,热转印颜料层时的力P1和热转印保护层时的力P2满足关系力P1<力P2。
热转印颜料层时生成的凹凸被热转印保护层期间所施加的热能和夹持力平缓化(smoothen)。也就是说,当在热转印保护层期间还进行凹凸的平缓化处理时,与上述一般技术的情况相比,能够显著抑制凹凸的生成。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保护层是在颜料层被热转印到卷筒纸1上后,才热转印到卷筒纸1上的。这时,在热转印颜料层时施加至高密度图像部分和低密度图像部分的热能之间存在差异,而在热转印保护层时,在打印目标介质的整个表面上进行的是均匀的热转印操作。此外,热转印颜料层时的力P1和热转印保护层时的力P2满足关系力P1<力P2。因此,即使热转印颜料层时在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之间的分界处生成凹凸,所述凹凸也会被热转印保护层时施加的热能和夹持力平缓化。另外,由于平缓化操作是在热转印保护层期间进行的,所以不必在颜料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操作外,再准备一个用于平缓化操作的处理步骤。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热转印颜料层期间可能在卷筒纸1上生成的凹凸在热转印保护层期间得到平缓化。因此,在通过热转印技术进行打印操作时,即使热转印颜料层期间施加至高密度图像部分和低密度图像部分的热能之间存在差异,也能够抑制因该差异引起的在图像密度分界处生成凹凸的现象。此外,由于在热转印保护层期间进行了平缓化操作,所以不会因热转印操作而降低打印生产率(printing productivity)。
2.第二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然而,这里将主要描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
例如,对于照片打印,可将亚光整理(matt finishing)例示为提高附加值的方法之一。在卤化银照片(silver halide photography)的亚光整理中,在表面上形成微细凹凸,以实现光的散射,并降低正反射光(regularlyreflected light)。由此,在保持表面的微光泽(micro gloss)的同时降低图像透明度(image clarity),从而获得高品质图像。具体说,亚光整理是向肖像画尺寸等的大纸表面赋予高级感的手段。即使在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方法中,也需要亚光整理。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作为用于亚光整理的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技术,例如,提出了在加热条件下将具有凹凸表面的压花板(embossing plate)压靠到保护层上的技术(例如参考JP-A-2006-182012)。然而,在该技术中,为了进行压花板的按压操作,还需要除打印机外的大型构造、或者独立于打印机的打印操作的步骤。因此,从成本或生产率观点来说,该技术难以应用。
另外,作为另一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技术,例如,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在保护层的形成材料中包含颗粒直径约为5~20μm的未膨胀合成热塑性高分子微细球体,并通过转印保护层期间生成的热使微细球体的颗粒直径膨胀到约为20~120μm(例如参考JP-A-2000-153674)。然而,在该技术中,不能获得亚光整理所需的表面凹凸、以及类似于卤化银照片的亚光色调(matt tone)。另外,由于保护层中含有微细球体,所以获得了亚光表面。因此,不能根据情况选择性地使用光泽整理(glossy finishing)或亚光整理。
此外,作为再一升华型热转印打印技术,例如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其中使用由热塑性树脂和无机层状化合物形成的保护层来改变热转印操作期间的加热量,以改变保护层的表面光泽量(例如参考JP-A-2004-106260)。然而,在该技术中,只在表面中存在光泽差异,并不能获得亚光整理所需的表面凹凸。因此,不能获得与卤化银照片大致具有相同水平的亚光色调。
考虑到上述情形,在本文所述第二实施例中,能够在不降低成本或生产率的优势的情况下,可靠地获得与卤化银照片大致具有相同水平的亚光色调。因此,在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机中,如第一实施例所述那样,进行处理操作,以使热转印颜料层时的力P1和热转印保护层时的力P2满足关系力P1<力P2。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处理操作示例的概要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在热转印保护层的情况下,选择性地改变从热头14施加的热能。具体说,如图所示,配置成线状的热头14的加热电阻器被通电驱动,使得低热能施加部分和高热能施加部分每隔预定数量(例如一个)交替存在。另外,加热电阻器被通电驱动,以在每当卷筒纸1和墨带16被传送预定量时,重复低热能施加状态和高热能施加状态。这样,在热转印保护层时,选择性地改变从热头14施加的热能,使得低热能施加部分和高热能施加部分在主扫描方向和次扫描方向上,以预定图案(例如栅格图案)混合。
选择性地改变从热头14施加的热能可通过对热头14的加热电阻器进行通电驱动控制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在对待驱动加热电阻器通电之际切换驱动电压值,则加热电阻器所生成的热能发生改变。因此,对热头14中的加热电阻器进行通电驱动控制的控制器,用作选择性地改变热头14所生成的热能的打印控制单元。
对于低热能施加状态和高热能施加状态,应该提前确定对加热电阻器的驱动电压值。具体说,可考虑对低热能和高热能,在能够对保护层进行热转印操作的电压值被设定为下限值、而热转印操作后不损坏表面状态的电压值被设定为上限值的范围内,适当设定至少两个不同的驱动电压值。
这样,如果选择性地改变热头14的加热电阻器的热能,则在转印保护层后,在卷筒纸1的表面上形成凹凸图案。卷筒纸1的坍塌量与热能的大小成比例地不同。也就是说,在卷筒纸1上形成与低热能施加部分和高热能施加部分的混合图案相对应的凹凸图案。该凹凸图案对应于用于亚光整理的在表面上形成的微细凹凸。
注意,热转印颜料层时的力P1和热转印保护层时的力P2满足关系力P1<力P2。因此,与力P1=力P2时的情况相比,热转印保护层时的卷筒纸1的坍塌量增大。
这意味着,通过增大转印保护层期间的卷筒纸1的坍塌量,能够在转印保护层期间轻松地形成凹凸图案。也就是说,当增大转印保护层期间热头14所生成压力时,能够形成用于鲜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通过在保护层转印期间增大热头14的压力的同时,选择性地改变热头14生成的热能,能够在卷筒纸1上形成用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因此,能够使可能在热转印颜料层期间生成的凹凸平缓化,并且能够在转印保护层期间形成用于鲜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也就是说,不管在热转印颜料层期间是否生成了凹凸,都能够在转印保护层期间可靠地形成用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机,由于能够获得亚光整理所需的表面凹凸,所以能够实现与卤化银照片大致具有相同水平的亚光整理。另外,由于该方法不使用大型构造或者单独的步骤,所以从成本和生产率的观点来说也是非常合适的。此外,由于用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是通过在转印保护层期间对热能进行控制来形成的,所以能够根据情况轻松地进行光泽整理或亚光整理。
3.第三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然而,这里将主要描述与上述第二实施例不同的地方。
在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中,除如第二实施例所述那样,在转印保护层期间进行选择性地改变热头14生成的热能的操作外,还进行以下处理操作。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热转印保护层时的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设定为比热转印颜料层时的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慢。
可通过对用于传送卷筒纸1的把持辊15a和夹送辊15b的驱动控制,来切换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也就是说,通过切换驱动把持辊15a和夹送辊15b之际的旋转速度,来改变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因此,用于旋转驱动把持辊15a和夹送辊15b的驱动源、以及用于控制驱动源的驱动状态的控制器,用作用于改变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的传送控制单元。
另外,对于颜料层的转印操作和保护层的转印操作各自提前设定好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例如,考虑到打印生产率,可将颜料层转印期间的传送速度设定为0.7毫秒/线(msec/line)。另外,作为能够获得充分亚光效果的速度,可将保护层转印期间的传送速度设定在3.0~5.0毫秒/线的范围内,优选设定为4.0毫秒/线。然而,上述设定值仅仅为示例,当然不具有限制性。
另外,在颜料层转印时和保护层转印时,墨带16也与卷筒纸1一起在热头14与滚筒13之间移动。因此,墨带16的运行速度根据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的变动而发生改变。可通过切换驱动供给卷轴17a和卷取卷轴17b之际的旋转速度,来改变墨带16的运行速度。
这样,当通过改变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来将热转印保护层时的传送速度设定为慢于热转印颜料层时的传送速度时,与颜料层的转印操作相比,能够花费更多时间在保护层的操作上。也就是说,与保护层转印期间的传送速度等于颜料层转印期间的传送速度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用于转印保护层的时间。
当能够增大用于热转印操作的时间时,能够从热头14施加更多的热能,而不会增大单位时间的热能。因此,当用于转印保护层的时间得到增大时,与热转印颜料层的情况相比,能够施加更多的热能,所以能够形成用于鲜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此外,由于单位时间的热能不会过大,所以在保护层转印期间不会损坏卷筒纸1的表面。
另外,由于只在转印保护层期间将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设慢,所以与颜料层转印期间和保护层转印期间传送速度均慢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打印生产率的恶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打印机中,由于保护层转印期间的卷筒纸1的传送速度设定为比颜料层转印期间的慢,所以与传送速度不改变的情况相比,保护层转印期间的总热能得到增大。因此,与传送速度不改变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用于鲜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因此,能够获得与卤化银照片大致具有相同水平的亚光色调。此外,由于该原因,打印表面未被损坏,并且打印生产率未发生极大降低。
4.具体示例
这里,将具体示例来描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打印机所获得的打印物的凹痕评价结果和亚光图像评价结果。
图8是本发明的打印机所获得的打印物的凹痕评价结果和亚光图像评价结果的一个具体示例的说明图。
在图示示例中,所有情况均示出了通过将具有黄色、绛红色和青色的染料墨层以及用于叠层处理的保护层的热转印片用作墨带16,在具有参考图3A、3B和3C所述的构造的卷筒纸1上,以例如334dpi的分辨率,进行一般照片图像打印之际获得的评价结果。
第一实施例的构造示出的情况是: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headpressure)为1.2MPa,而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是1.8MPa。另外,可使用例如压敏胶片(prescale,由Fujifilm公司制造,相当于受压时变红并且密度根据所受压力大小发生改变的胶片)来检测头压力。此外,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打印速度等于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的打印速度,均为0.7毫秒/线。此外,保护层的转印图案是光泽的(热头14的各加热元件的热能是均一的)。
第二实施例的构造示出的情况是: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为1.2MPa,而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是1.8MPa。此外,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打印速度等于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的打印速度,均为0.7毫秒/线。此外,保护层的转印图案是亚光的(热头14的加热元件的热能选择性地发生改变的叠层图案)。
第三实施例的构造示出的情况是: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为1.2MPa,而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是1.8MPa。另外,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打印速度是0.7毫秒/线,而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打印速度低至4.0毫秒/线。然而,在低传送速度时,调节选通脉冲宽度(strobe pulse width),以对于各层色调获得与高传送速度(0.7毫秒/线)时相同的记录密度特性。此外,保护层的转印图案是亚光的(热头14的加热元件的热能选择性地发生改变的叠层图案)。
另外,在图示示例中,示出了比较例1~3,用于与各实施例进行比较。比较例1~3不同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地方是,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和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均为1.2MPa。然而,其它条件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情况相当。
在打印物的凹痕评价中,根据上述条件在卷筒纸1上进行打印操作,然后通过目视判断打印物上是否有凹痕形成。图中,标记○表示在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之间的分界处未发现台阶部的状态。标记△表示在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之间的分界处发现了台阶部的不良状态。标记×表示在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之间的分界处发现了大台阶部的不良状态。
作为打印物的评价结果,在第一实施例中,可知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在高密度图像部分与低密度图像部分之间的分界处形成的台阶部,通过在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增大头压力而得以消除。对比之下,在比较例1,由于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的头压力低,所以在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形成的台阶部未被消除。
在亚光图像评价中,根据上述条件在卷筒纸1上进行打印操作,然后通过目视判断打印物的表面上是否形成了亚光图像。图中,标记◎表示获得了类似于卤化银照片的令人满意的亚光色调的状态。标记○表示亚光色调略微劣于卤化银照片但仍令人满意的状态。标记×表示亚光色调不同于卤化银照片并且亚光感过强的不良状态。
作为亚光图像评价结果,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在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增大头压力的同时选择性地改变热能,获得了类似于卤化银照片的亚光色调。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可知通过进一步降低打印速度,获得了更加优良的亚光色调。对比之下,在比较例2和3中,在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打印了亚光图案,但是未获得期望的凹凸。这是因为空气间隙层的大部分在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都被压塌了,没有形成与热能相对应的凹凸。另一方面,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如上述动作一样,空气间隙层在颜料层转印操作期间被压塌,但是通过在保护层转印操作期间增大头压力,能够压塌未坍塌区域的空气间隙层。因此,在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与比较例2和3相比,能够形成用于亚光整理的凹凸图案。
注意,在上述实施例和示例中,虽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和具体示例,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示例。
例如,在各实施例中例示的各构成要素的形状、材料、移动方向等仅仅是具体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例示的内容。
本申请包含2009年6月17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09-143969所涉及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Claims (4)

1.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构造成传送打印目标介质的介质传送单元;
片材运行单元,构造成使在片材上沿运行方向并排形成有颜料层和保护层的热转印片运行;
打印单元,构造成通过向被所述打印单元夹持的打印目标介质和热转印片施加热能,来将颜料层和保护层顺次热转印到打印目标介质上;和
压力改变机构,构造成改变作用于所述打印目标介质和热转印片的夹持力,以具有关系力P1<力P2,其中力P1是热转印颜料层期间的力,而力P2是热转印保护层期间的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还包括:
打印控制单元,构造成通过在热转印保护层期间选择性地改变所述打印单元所施加的热能,来在受到保护层热转印操作后的打印目标介质上形成凹凸图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中,还包括:
传送控制单元,构造成使热转印保护层期间所述介质传送单元传送打印目标介质的传送速度慢于热转印颜料层期间所述介质传送单元传送打印目标介质的传送速度。
4.一种热转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对打印目标介质和至少形成有颜料层的热转印片进行夹持的状态下,向所述打印目标介质和至少形成有颜料层的热转印片施加热能,以将颜料层热转印到打印目标介质上;
在颜料层的热转印操作后,在对打印目标介质和至少形成有保护层的热转印片进行夹持的状态下,向所述打印目标介质和至少形成有保护层的热转印片施加热能,以将保护层热转印到打印目标介质上;以及
改变作用于打印目标介质和热转印片的夹持力,以具有关系力P1<力P2,其中力P1是热转印颜料层期间的力,而力P2是热转印保护层期间的力。
CN2010102029966A 2009-06-17 2010-06-10 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3969/09 2009-06-17
JP2009143969A JP2011000749A (ja) 2009-06-17 2009-06-17 印刷装置および熱転写印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7615A true CN101927615A (zh) 2010-12-29
CN101927615B CN101927615B (zh) 2013-05-01

Family

ID=43353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0299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615B (zh) 2009-06-17 2010-06-10 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64511B2 (zh)
JP (1) JP2011000749A (zh)
CN (1) CN10192761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48818A (zh) * 2011-04-13 2011-11-23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升华照片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3192A (zh) * 2011-03-04 2012-09-05 索尼公司 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和图像形成装置
WO2013037274A1 (zh) * 2011-09-13 2013-03-2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色打印功能的热转印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CN103958206A (zh) * 2011-12-01 2014-07-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6784B2 (ja) * 2013-03-27 2015-12-02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5601A (ja) * 1997-05-09 1998-11-17 Alps Electric Co Ltd 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WO1999064242A2 (en) * 1998-06-08 1999-12-16 Primera Technology, Inc. Compact disc and recordable compact disc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EP1052177A1 (en) * 1999-04-22 2000-11-15 Ricoh Company, Ltd. Heat activating an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for thermo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US6654040B2 (en) * 2001-04-26 2003-1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creating durable electrophotographically printed color transparencies using clear hot stamp coating
CN1569470A (zh) * 2003-09-26 2005-01-2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1638970A (zh) * 2000-12-22 2005-07-13 压印系统公司 光学保密图样打印系统
CN201931729U (zh) * 2010-11-04 2011-08-17 张晓忠 数码金箔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92059A (en) * 1991-05-13 1995-02-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rmal transfer
JPH0880685A (ja) 1994-09-14 1996-03-26 Mitsubishi Paper Mills Ltd 熱転写用受像シート
JP2004181888A (ja) 2002-12-05 2004-07-0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昇華転写用受像シート
JP2005169945A (ja) 2003-12-12 2005-06-30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4341575B2 (ja) 2004-04-15 2009-10-07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4544111B2 (ja) * 2005-09-16 2010-09-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333705B2 (ja) * 2006-07-03 2009-09-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151826B2 (ja) * 2008-09-02 2013-02-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05601A (ja) * 1997-05-09 1998-11-17 Alps Electric Co Ltd 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WO1999064242A2 (en) * 1998-06-08 1999-12-16 Primera Technology, Inc. Compact disc and recordable compact disc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EP1052177A1 (en) * 1999-04-22 2000-11-15 Ricoh Company, Ltd. Heat activating and thermosensitive recording for thermo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CN1638970A (zh) * 2000-12-22 2005-07-13 压印系统公司 光学保密图样打印系统
US6654040B2 (en) * 2001-04-26 2003-11-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creating durable electrophotographically printed color transparencies using clear hot stamp coating
CN1569470A (zh) * 2003-09-26 2005-01-26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
CN201931729U (zh) * 2010-11-04 2011-08-17 张晓忠 数码金箔打印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3192A (zh) * 2011-03-04 2012-09-05 索尼公司 热转印层压膜、热转印片材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48818A (zh) * 2011-04-13 2011-11-23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升华照片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48818B (zh) * 2011-04-13 2012-12-12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热升华照片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WO2013037274A1 (zh) * 2011-09-13 2013-03-21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多色打印功能的热转印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CN103958206A (zh) * 2011-12-01 2014-07-30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CN103958206B (zh) * 2011-12-01 2016-08-24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印刷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264511B2 (en) 2012-09-11
CN101927615B (zh) 2013-05-01
JP2011000749A (ja) 2011-01-06
US20100321460A1 (en)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1994B1 (en) Selectable gloss coating system
EP1057631B1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textured layers over images
US6428157B1 (en) Forming ink images having protection films
CN101927615B (zh) 打印装置和热转印打印方法
JP515182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MX2011012578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impresion por chorro de tinta de un recubrimiento superior protector en semitono diferencial con compensacion de brillo.
CN103660614A (zh) 打印机
US9067432B2 (en) Printer apparatus and laminating method
JPH0679889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US20140125730A1 (en) Method for Printing Phase Change Ink onto Porous Media
EP0782929B1 (en) Printer with two different printing units
US7434926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08404B2 (en) Thermal printer with two print heads
JP4209371B2 (ja) 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492061A (en)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US20060232656A1 (en) Thermal printer, print head, printing method and substrate for use therewith
WO2022049749A1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H08224926A (ja) 感熱転写記録装置
JP2002052751A (ja) カラー印刷方法およびカラー印刷装置
EP0584807A2 (en) 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system
JPS5989178A (ja) 熱転写式プリンタの階調記録方式
JP2007001129A (ja) インクリボン、プリンタ、および画像印刷方法
JPH071754A (ja) プリンタ
JPH081747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転写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