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9132A - 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9132A
CN101909132A CN201010197101.4A CN201010197101A CN101909132A CN 101909132 A CN101909132 A CN 101909132A CN 201010197101 A CN201010197101 A CN 201010197101A CN 101909132 A CN101909132 A CN 101909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mage processing
processing apparatus
change
print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971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9132B (zh
Inventor
相泽宏明
杉本泰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909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9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9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9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8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pdating job settings at the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73Print job history, e.g. logging, accounting, trac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7Job repository, e.g. non-scheduled jobs, delay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8Job submission, e.g. submitting print job order or request not the print data itself
    • G06F3/1271Job submission at the printing node, e.g. creating a job from a data stored locally or remot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MFP),将从终端装置接收并打印了的打印任务在打印后也进行保存(S201~S203),并对该保存的打印任务接受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部的设定变更(S204)。图像处理装置基于设定变更的内容和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来判定与该设定变更对应的打印任务的数据的更新处理是由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还是由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S205、S206),并由该其中之一执行。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从终端装置接收并打印了的打印任务在打印后还进行存储,并针对该存储的打印任务受理设定内容的变更操作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刷物的制作工序中,是用PC(个人计算机)等终端装置生成打印任务,并发送到打印装置使之进行打印,操作者目视确认所输出的印刷物并根据其结果施加必要的修正后进行再打印,或在确认结果为正常的情况下进入大量打印阶段。此时,在操作者往返于终端装置和打印装置之间进行作业的系统构成中,在终端装置与打印装置分开配置的设置环境下作业效率较低。
因此,存在有以下的打印装置:将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打印任务在打印完成后还存储于打印装置,并在打印装置的操作部受理打孔或装订等与输出设定相关的变更指示,并在本装置对存储着的打印任务实施与该变更指示相应的变更。
另外,提出有以下的打印系统:当从打印装置对终端装置请求远程桌面连接时,能够从终端装置向打印装置利用图表用户接口发送操作画面的显示数据,从打印装置通过该操作画面来远程操作终端装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7-304881号公报)。在该打印系统中,能够通过从打印装置进行远程操作来启动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打印条件的再设定并指示执行打印。
在用打印装置可变更的项目被限定于打孔或装订等与输出设定相关的内容的系统中,例如,在变更设定图像的放大缩小或多页(N页)量的图像被缩小到1页进行集中的与N合1功能相关的设定的情况下,需要返回到终端装置进行作业。
另一方面,如日本特开2007-304881号公报公开的那样,在进行远程桌面连接的方法中,虽然可变更的项目不受限制,但不论改变哪个项目都必须由打印机驱动器生成打印任务并向打印装置发送,因此带给通信线路不必要的负荷。例如,即使是进行关于装订的变更时,也要从终端装置向打印装置发送包括图像数据的全部打印任务,因此增大了通信负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对于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打印任务,不增加与该终端装置之间的不必要的通信量,并且操作者不用返回终端装置就能够进行多种设定变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目的,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侧面的图像处理装置,作为实施方式1具有以下特点。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部,其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生成的打印任务;存储部,其存储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打印任务;打印部,其进行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打印任务涉及的打印;变更受理部,其受理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改变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指示;变更处理部,其基于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生成改变了上述存储部所存储的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变更委托部,其将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通知上述打印机驱动器,并使上述打印机驱动器生成基于上述变更指示改变了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控制部,其选择使上述变更处理部和上述变更委托部的任一个来应对与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并使该所选择的一方进行应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打印系统的构成例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终端装置的简要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针对从终端装置接收并存储的打印任务通过操作显示部接受由用户设定变更的操作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执行履历画面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设定变更画面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变更要素的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任务生成中画面以及任务发送中画面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设定变更且执行打印任务后的执行履历画面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在终端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Command信号等的数据构造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从终端装置向图像处理装置发送最初的打印任务后,到打印之前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1)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接着图11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针对打印完成的打印任务接受设定变更的操作并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且由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与设定变更对应的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2)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是使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且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的情况下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3)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接着图14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接着图15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接着图16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在使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且打印机驱动器未启动的情况下的第1例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4)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接着图18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接着图19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接着图20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在使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且打印机驱动器未启动的情况下的第2例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5)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接着图22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接着图23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在想由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但由于不能通信等而仅限于由图像处理装置能够变更的变更要素由图像处理装置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时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6)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接着图25的动作顺序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想由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但由于不能通信等而对于全部变更要素由图像处理装置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时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7)的说明图。
图2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CPU在显示了受理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操作的画面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接着图28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类别判定处理(步骤S312)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打印机驱动器启动处理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33是表示基于处理能力的规格的按等级分的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34是表示接着图33的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35是表示基于规格的CPU系数、存储器系数等的说明图。
图36是表示基于使用率的CPU系数、存储器系数等的说明图。
图37是表示基于使用率的按等级分的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38是表示接着图37的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3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CPU在显示了接受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操作的画面的情况下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0是表示接着图39的流程图。
图41是表示类别判定处理(步骤S402)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图像处理装置将从终端装置接收并打印了的打印任务在打印后还进行保存。然后,当从该图像处理装置的操作部针对该打印任务接受到设定内容的变更指示后,选择是由本装置(变更处理部)进行还是由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应对该变更指示地改变打印任务数据的处理,并由所选择的一方进行处理。由此,例如,能够根据设定改变的内容或装置的处理能力等各种的要素,适当地执行改变打印任务的数据的处理。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详见下述。
(2)根据(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进行上述选择。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变更打印任务的数据的处理的执行场所,根据所指示的变更内容来选择。例如构成为,在变更内容中包括图像处理装置侧无法应对的项目时、处理量包含规定量以上的变更内容时、伴随变更的总处理量为规定量以上时等,选择打印机驱动器作为变更打印任务的数据的处理的执行场所。
(3)根据(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包括伴随图像处理的变更要素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变更委托部,在不包括伴随图像处理的变更要素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变更处理部。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所指示的变更内容中包括伴随图像处理的变更要素的情况下,选择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作为改变打印任务数据的处理的执行场所。该选择适于例如,利用图像处理装置无法与上述图像处理应对时、或图像处理装置对进行图像处理的处理能力不足时等。
(4)根据(2)或(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该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自动改变基于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进行上述选择时的选择基准。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是根据该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而自动改变以下界线,该界线是指基于变更指示的内容来选择变更处理部和变更委托部中的任一个进行时的选择基准,即,将对任务设定内容能够改变的项目,划分为由变更处理部进行处理的项目和由变更委托部进行处理的项目时的界线。例如,在变更指示中只要有一个由变更委托部进行处理的项目,则选择变更委托部。
(5)根据(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基于该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进行上述选择。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是根据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选择变更打印任务数据的处理的执行场所是本装置(变更处理部)还是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
(6)根据(4)或(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变更处理部的功能涉及的硬件资源的规格来决定上述处理能力。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是根据变更处理部的功能涉及的硬件资源(CPU或存储器等)的规格(例如,动作速度或存储器容量),来选择变更打印任务数据的处理的执行场所。
(7)根据(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变更处理部的功能涉及的硬件资源中未使用的处理能力来决定上述处理能力。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变更处理部的功能涉及的硬件资源(例如,CPU或存储器)的使用率,或者根据硬件资源的规格及它们的使用率,来选择变更打印任务的数据的处理的执行场所。
(8)根据(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选择了上述变更委托部时,确认上述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
(9)根据(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上述确认的结果为无法确认上述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的情况下,在上述变更处理部中只基于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中、选择了由上述变更处理部来进行的变更指示,生成变更了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
(10)根据(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确认的结果为上述打印机驱动器未启动的情况下,启动上述打印机驱动器。
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选择了变更委托部的情况下,确认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如果未启动,则由图像处理装置启动打印机驱动器。
(11)根据(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无法利用上述打印机驱动器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选择上述变更处理部。
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因通信故障等而无法利用终端装置的打印机驱动器的情况下,选择该图像处理装置作为对打印任务的数据进行变更的处理的执行场所。
(12)根据(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转送部,该转送部将上述变更后的打印任务转送到外部的打印装置使之进行打印。
在上述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能够让该图像处理装置以外的打印装置进行变更后的打印任务涉及的打印。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20的打印系统2的构成例。打印系统2构成为包括:个人计算机等具备生成打印任务的功能的终端装置10、和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网络(通信线路)3与终端装置10连接的图像处理装置20。在图1中,还将各种服务器4与网络3连接。另外,在图1中示出了将终端装置10和图像处理装置20各连接1台的例子,但也可以分别连接多台。
图像处理装置20是通常被称为数字复合机的具备以下功能的装置,即,具备: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图像并将其复制图像打印到记录纸的复印功能、将读取到的原稿的图像数据制成文件保存或向外部终端发送的扫描功能、基于从终端装置10等接收到的打印任务将图像打印到记录纸上并输出的打印功能、接收发送图像数据的传真功能等。另外,以后,也将图像处理装置20称为MFP。
图像处理装置20还具备以下功能: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包括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在其执行后(打印完成后)也进行存储,并且从用户处通过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面板对该存储的打印任务接受各种设定内容的变更操作的功能。而且,判定从用户处接受的变更内容是否能够由本装置20来应对,在本装置20能够应对的情况下,在本装置20进行变更该打印任务的数据的处理,在含有在本装置20不能应对的变更的情况下,将变更内容通知该打印任务的发送源即终端装置10,且委托终端装置10生成反映了该变更内容的打印任务,并从终端装置10接收该生成的打印任务。
图2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20的简要构成的框图。图像处理装置20是在作为对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动作进行集中控制的控制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1上经由总线22连接ROM(Read OnlyMemory)23、RAM(Random Access Memory)24、非易失性存储器25、硬盘装置26、操作显示部27、认证部28、传真通信部31、网络通信部32、图像处理部33、扫描部34、打印部35而成的。
在ROM23中保存有各种程序,且CPU21按照这些程序执行处理,由此实现作为图像处理装置20的各功能。RAM24是随机访问存储器,作为在CPU21执行程序时暂时保存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或保存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暂时保存接收发送的数据的通信缓冲器等使用。
非易失性存储器25是即使切断电源也能够保持其存储内容的可改写的存储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25中存储有:对图像处理装置20设定的各种设定内容、用户信息、用户的认证信息、装置ID、系统信息、与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硬件相关的规格(CPU的种类或动作速度(时钟频率)、存储器容量等的规格)。另外,表示在该图像处理装置20能够利用的功能或选项的安装状态等信息也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另外,在电源接通时的初始化处理中,CPU21调查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硬件构成,并将其调查结果作为上述规格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
硬盘装置26是非易失性且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在硬盘装置26中存储有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打印任务、执行过的任务的执行履历等。另外,在硬盘装置26中制成按用户或按组被管理的存储区域即箱29。在箱29中保存打印任务涉及的数据或图像数据等。对箱29的访问通过密码等来限制。另外,打印任务或执行履历可以以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的方式构成。
操作显示部27由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和检测设在其画面上被按下的坐标位置的触摸面板、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开关构成,实现显示各种操作画面、设定画面、引导画面、警告画面等的功能以及受理用户对各种操作,例如对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指示等的功能。
认证部28实现对使用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用户进行认证的功能。例如,从操作显示部27接受用户ID和密码的输入,通过将它们与预先登记的用户认证信息核对来进行用户认证。除此以外,还可以是通过与位于图像处理装置20附近的用户所持有的个人认证用无线卡进行相互通信,从该卡中读出用户信息来进行用户认证等的构成。
传真通信部31进行用于传真发送或传真接收的通信控制、呼叫(拨号)、被叫、与电话线路的连接等。
网络通信部32实现经由LAN等网络3与其他MFP或终端装置10进行通信用于除了打印任务以外还接收发送各种数据或信息的功能。
图像处理部33具备进行以下处理的功能,即:将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打印任务中包含的用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等记述的打印数据,扩展为图像数据(位图数据)的光栅处理、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或扩展处理、图像的旋转处理等。
扫描部34实现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来获取图像数据的功能。扫描部34构成为例如包括:对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接受其反射光并在宽度方向上按行读取原稿的行图像传感器、在原稿的长度方向上使以行为单位的读取位置依次移动的移动单元、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引向行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的由透镜和镜面等构成的光学路径、和将行图像传感器输出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的转换部等。
打印部35实现将与图像数据相应的图像打印到记录纸的功能。在此,构成为具有记录纸的输送装置、感光鼓、带电装置、激光单元、显影装置、转印分离装置、清洁装置、定影装置,并通过电子照相工艺来进行图像形成的所谓的激光打印机。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打印机。打印部35具备后处理部36,用于在打印有图像的记录纸上实施打孔(穿孔)或折叠、装订,附加封面或目录纸等的,进行分页等的后处理。
图3示出终端装置10的构成例。终端装置10可以在通用的PC(Personal Computer)中安装规定的程序而构成。终端装置10是在CPU41上经由总线42连接ROM43、RAM44、网络I/F部45、非易失性存储器46、操作部47、显示装置48和硬盘装置50等而成的。
在ROM43中存储有由CPU41执行的启动程序或各种固定数据。在非易失性存储器46中存储有使用该终端装置10的用户的用户信息、用户ID、用户的认证信息、该终端装置10的识别信息(终端ID)、IP地址等。
另外,在硬盘装置50中除了OS(Operating System)程序51以外,还存储有在该OS上动作的各种应用程序52、打印机驱动器53、唤醒驱动器54等。关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驱动器即MFP驱动器55构成为包括打印机驱动器53和唤醒驱动器54。应用程序52和MFP驱动器55等的程序在执行时,是从硬盘装置50中被读出并在RAM44中被扩展,CPU41执行在RAM44上被扩展的这些程序。
操作部47由键盘、鼠标(指示设备)等构成,受理用户进行的文件输入操作、打印对象数据或文件的选择/指定与打印相关的各种设定操作等。显示装置48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实现根据由打印机驱动器53或应用程序52、OS程序51等制成的显示数据来显示操作画面、设定画面、警告画面等各种画面的功能。网络I/F部45实现通过网络3与图像处理装置20或其他终端装置10等之间接收发送各种数据的功能。
在终端装置10中,在通过应用程序52接到用户的打印指示等时,该应用程序52或者OS程序51启动打印机驱动器53。打印机驱动器53在其操作画面中受理用户的与打印有关的各种设定操作或打印的执行指示。当打印机驱动器53接受打印的执行指示后,实现如下功能,即将打印对象所指定的文件或图像等的数据转换成PDL形式等的数据而生成打印任务,并对打印任务分配用于确定它的识别号,标记该识别号将打印任务的数据通过网络I/F部45向被指定为打印目的地的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的功能等。
另外,打印机驱动器53具备将发送的打印任务的数据与分配给它的识别号建立对应,并在规定期间、在规定的存储区域内保存的功能。还具备在从图像处理装置20接到对该保存的打印任务变更了打印条件等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生成请求的情况下,根据该请求生成打印任务,并将其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的功能。
打印机驱动器53生成的打印任务的数据的构成包括:规定要打印的图像的内容的图像类数据、规定打孔/装订等印刷物的输出或打印份数等的输出设定参数。图像类数据由表示描绘内容的矢量数据等构成。
实现这样的功能的打印机驱动器53,在打印任务的发送完成后自动结束,并转移到任务不存在的状态(删除了打印机驱动器任务的状态)。
唤醒驱动器54是在OS程序51启动后所执行的初始化处理等时被启动,之后以启动的状态常驻于终端装置10的程序。唤醒驱动器54在终端装置10工作的期间总是实现“监控打印机驱动器53是否处于启动状态的功能”和“从图像处理装置20受理打印机驱动器53的启动请求的功能”,在从图像处理装置20接受到打印机驱动器53的启动请求时,如果打印机驱动器53不处于启动状态,则进行启动打印机驱动器53的处理等。
打印机驱动器53是否启动的监控,例如,以如下的方式进行。
(1)在打印机驱动器53被启动了时,通知唤醒驱动器54变为启动状态(有启动)。
(2)将打印机驱动器53因删除处理而转移到未启动的状态的情况通知唤醒驱动器54。
唤醒驱动器54基于上述(1)、(2)的通知,将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标志设定为:表示启动状态的ON或表示未启动状态的OFF,由此通过确认该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标志,来管理打印机驱动器53是否处于启动状态。
另外,对于启动后打印机驱动器53为未启动(任务不存在的状态)的实例,存在以下几种情况:(a)在打印任务发送完成后自动结束的情况(通常结束),(b)接到用户的打印机驱动器53的结束操作的情况,(c)因异常等从OS程序51等中被删除的情况等。
接下来,对于图像处理装置20通过操作显示部27接受用户对从终端装置10接收并存储的打印任务的设定变更的操作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表示上述动作的流程。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生成打印任务并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步骤S101),当该发送完成后自动结束。详细而言,终端装置10对生成的打印任务分配识别号,标记该识别号将打印任务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并且将该打印任务与识别号建立对应地保存。另外,终端装置10在经过规定的期间后将所保存的打印任务删除,或者在保存的打印任务超过了规定数量的情况下从旧的任务开始按顺序删除,或者在从图像处理装置20接受到删除指示的情况下进行删除。
如上所述,在打印机驱动器53结束(删除)后唤醒驱动器54也常驻于终端装置10。图像处理装置20接收从终端装置10发送来的打印任务,并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的数据与其识别号建立对应地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者硬盘装置26(步骤S201)。进而执行基于该接收到的打印任务的打印(步骤S202),在执行完成后将该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等作为该任务的执行履历进行登记并保存(步骤S203)。
作为执行履历,是对每个任务将该任务的设定源与该任务的设定内容建立对应地进行登记。如果是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的打印任务,则设定源是该打印任务的发送源的终端装置10,具体而言,将终端装置10的识别信息(例如,IP地址或装置ID)作为表示设定源的信息进行登记。如果是复印任务则设定源被设定为该图像处理装置20。在执行履历中登记的任务的设定内容如果是打印任务,则是接收到的该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例如,是与图像类数据相关的设定内容或输出设定参数。如果是复印任务,则是输入原稿尺寸、分辨率、彩色/黑白、双面/单面、复印份数以及进行其他复印任务时从用户处接到的设定内容。
之后,图像处理装置20通过操作显示部27对保存在硬盘装置26中的打印完成的打印任务接受用户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指示(步骤S204)。
例如,图像处理装置20基于存储着的执行履历,将图5所示的执行履历画面60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并受理从显示于该画面60的打印任务之中用户的设定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的选择操作。另外,在图5的执行履历画面60中,只选择性地显示由被认证部28认证过的用户(登录中的用户)进行的任务的执行履历。在图5的执行履历画面60中,将与一个任务相关的信息(设定源和设定内容)显示在一横行内。通过按下所希望的任务的显示区域,从而该任务变为选择状态。在任一任务变为选择状态时按下OK键61后,该任务确定为设定变更对象。
当确定设定变更对象的任务后,作为用于接受用户对该任务的设定变更操作的画面,例如,将如图6所示那样的设定变更画面65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在图6的设定变更画面65中对变更了的项目施加斜线来表示,在该例中,是将图5的No1的打印任务62作为变更对象,示出在“N-up排版”中解除了2合1,“双面”变更为ON的情况。
当接到用户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指示后接受该打印任务的执行指示时,图像处理装置20以与变更指示的内容对应的方式,选择变更打印任务的数据的处理(以后,称为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图4:步骤S205)。在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中,生成变更后的打印任务,作为变更了变更前打印任务的数据的、或者与变更前的打印任务不同的其他任务。
图7是表示通过设定变更画面65等能够设定变更的变更要素(项目)、与对各变更要素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之间的关系的变更要素管理表70的一个例子。在此,针对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要素,使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为“终端”(终端装置10),针对不随着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要素,即打孔、装订等印刷物的输出或打印份数等只通过变更输出设定参数就能够应对的变更要素,使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为“MFP”(图像处理装置20)。
在变更要素中,“16合1”、“8合1”等是将多页量的图像合并到1页上的N合1功能涉及的设定。“16合1”是将16页量的图像合并到1页上,“8合1”是将8页量的图像合并到1页上的设定。“以页为单位设定”是在页之间插入白纸的功能的设定。“封面/封底”是附加封面或封底的设定,“分节”是在页之间插入分节用的纸张(目录纸纸张)的功能的设定。
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20,不具备执行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要素涉及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功能。因此,图像处理装置20在从用户处接受的变更指示中,在管理表70中即使处理的执行场所为“终端”的变更要素(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存在一个的情况下,选择“终端”作为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除此以外的情况选择“MFP”。
CPU21在选择的执行场所为“MFP”的情况下(图4:步骤S206:否),由CPU21本身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生成与变更指示对应的打印任务(称为更新打印任务)并保存(步骤S207)。在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过程中,如图8(a)所示,使用于通知用户由图像处理装置20生成与变更指示对应的打印任务的任务生成中画面80,显示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显示部27。之后,基于该生成的更新打印任务执行打印(图4:步骤S211),当执行完成后,将其设定内容等作为执行履历进行登记、保存(步骤S212)并结束处理。
CPU21在所选择的执行场所为“终端”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对该打印任务的发送源的终端装置10发送打印机驱动器53的启动请求(步骤S208)。接到启动请求的终端装置10的唤醒驱动器54,检查打印机驱动器53是否启动,在未启动的情况下启动并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启动OK的回信,在已经处于启动状态的情况下直接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启动OK的回信(步骤S103)。另外,在与终端装置10不能通信或者打印机驱动器53未启动的情况下,由于未接收到启动OK的回信,从而被图像处理装置20检测出发生错误。
在图像处理装置20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打印机驱动器53的启动OK后,将表示有本次变更指示涉及的变更内容的变更信息(或者表示包括变更内容的该打印任务的全部设定内容的信息)发送到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步骤S209)。接收到该信息的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按照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而生成打印任务(步骤S104),并将该生成的打印任务(更新打印任务)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步骤S105)。另外,在检测到上述错误的情况下,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进行针对用该图像处理装置20能够变更的变更要素执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等的处理。
图像处理装置20接收并保存所生成的更新打印任务(步骤S210),并且基于该接收到的更新打印任务来执行打印(步骤S211),当执行完成后将其设定内容等作为执行履历进行登记、保存(步骤S212)并结束处理。另外,图像处理装置20示出在从步骤S208到步骤S210直到打印任务接收完成为止的期间为止,让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在操作显示部27上显示图8(b)例示的任务发送中画面81。
在步骤S211中的打印,能够由图像处理装置20具有的打印部35进行、或者将变更后的打印任务转送到所指定的外部打印装置中,让该打印装置进行。由哪一个进行打印是由操作显示部27来指定的。
借助上述转送的打印功能,例如,在由用户附近的低速打印机试着只打印1份,在确认内容并变更了设定内容(例如,打印份数)的基础上,由设置在远离的场所处的高速打印机进行打印的情况下等很方便。
图9示出对在图5的执行履历画面60中针对NO.1的打印任务62进行将单面变为双面的设定变更和取消2合1的设定变更而执行打印后的执行履历画面60B的一个例子。图9中,删除了在图5的NO.1的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栏中存在“2合1”的显示,还有将“单面”变更为“双面”。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当变更了执行完成的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再次执行打印时,虽然该打印任务的执行履历的内容被重写变更,但也可以将变更后的打印任务作为新的打印任务而添加登记到执行履历中。另外,保存到硬盘装置26等的打印任务,如果在该打印任务执行后经过了规定期间则可以删除,如果在预先确定的存储区域装满后(或者存储的打印任务的数量超过规定数量)也可以从旧的任务开始按顺序删除。另外,与执行履历同样,在接到设定变更的情况下,可以只将该设定变更后的打印任务的数据保存于硬盘装置26,还可以将变更前和变更后的两者作为不同的打印任务进行保存。
接下来,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图4所示的动作。
图10(a)例示了在终端装置10与图像处理装置20之间的通信所使用的Command信号等的数据构造。Command信号由Header91、IdenticalCode92、参数93、任意数的附属数据94构成。Command信号是从图像处理装置20向终端装置10发送的信号。对Command信号的处理结果,作为Result信号从终端装置10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Result信号也是与Command信号相同的数据构造。
图10(b)表示Command信号等保存于各区域的信息的详细内容。Header91表示该信号(数据包)的属性(种类)。IdenticalCode92表示在具有Header91表示的属性(种类)的信号中的细分类。例如,表示操作的种类。在Ack信号中IdenticalCode92表示是针对哪个操作涉及的Command信号的Ack信号。在Result信号中IdenticalCode92表示是针对哪个操作涉及的Command信号的Resut1信号。参数93示出Result信号的通信结果内容(正常、错误的种类等)。在附属数据94的区域中保存有作为发送对象的各种数据(变更内容或设定内容、打印任务的数据等)。
(动作顺序1)图11和图12示出开始从终端装置10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打印任务并进行打印为止(相当于图4的步骤S101、S102以及S201~S203)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1)。
终端装置10的OS程序51或者应用程序52,在执行打印时向打印机驱动器53输出启动请求(图11:P1)。由此打印机驱动器53启动(P2),当启动完成后将该意思通知到唤醒驱动器54(P3)。接到该通知的唤醒驱动器54将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标志更新为ON(启动状态)(P4)。
然后打印机驱动器53将设定画面显示于终端装置10的显示装置48,受理与打印任务相关的各种设定(P5),此外当接受打印任务的设定完成操作后(P6),生成打印任务的数据(P7)。即,生成打印任务的数据,该打印任务的数据包括:图像类数据(PDL形式的数据),其规定要打印的图像的内容;输出设定参数,其规定打孔/装订等印刷物的输出或打印份数等。此时,对该打印任务分配识别号,并将该打印任务的数据与识别号建立对应地进行保存。
打印机驱动器53经由网络I/F部45将该生成的打印任务的数据(包括图像类数据、输出设定参数等)及其识别号发送到打印目的地的图像处理装置20(P8)。打印任务的数据以及识别号被图像处理装置20的网络通信部32接收并发送到CPU(控制部)21。CPU(控制部)21对接收到的打印任务进行分析(图12:P9)。另外,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与识别号建立对应地,保存到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者硬盘装置26(P10)。另外,如上所述,所保存的打印任务在一定期间后被删除或者在预先确定的存储区域装满后(或者存储的打印任务的数量超过规定数量)从旧的任务开始按顺序删除。
CPU21将当前的状态(打印任务的接收完成)通知操作显示部27(P11),接到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打印任务的接收完成画面(P12)。进而CPU21执行接收到的打印任务涉及的打印(P13),并将当前的状态(打印中)通知操作显示部27(P14)。接到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打印中(输出中)画面(P15)。当CPU21打印完成时,将打印完成的状态通知操作显示部27后(P16),保存(更新)该打印任务的执行履历(P17)。操作显示部27根据打印完成的状态的接收显示打印完成画面(P18)。
(动作顺序2)图13示出从用户处通过操作显示部27对存储的打印任务接到设定变更的操作,并利用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对应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时(相当于图4的步骤S204~S207、S211、S212)的动作顺序(动作顺序2)。
当接受用于显示执行履历的规定的操作后,操作显示部27显示图5那样的执行履历画面60(P1),接受作为设定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的选择,在图6所示那样的设定变更画面65中受理针对该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操作(P2),并将该变更内容通知CPU21(P3)。
接到该通知的CPU21,基于变更指示的内容,判定与该变更指示对应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P4),并将该判定结果(在该情况下MFP是执行场所)通知操作显示部27(P5)。操作显示部27显示表示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意思的画面(例如,图8(a)的任务生成中画面80)(P6)。
CPU21执行与变更指示对应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P7),当该执行完成时,将再生成的打印任务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者硬盘装置26(P8)。进而,向操作显示部27通知完成通知(P9),接到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表示打印任务的再生成完成的规定画面(P10)。进而,CPU21执行该再生成的打印任务(更新打印任务)涉及的打印(P11),并将当前的状态(打印中)通知操作显示部27(P12)。接到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打印任务的再输出中画面(P13)。CPU21当更新打印任务的打印完成后,将打印完成的状态通知操作显示部27后(P14),将该打印任务的执行履历更新或者追加登记(P15)。操作显示部27根据打印完成的状态的接收来显示再打印的完成画面(P16)。
接下来,针对各种情况说明在委托终端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时(相当于图4的步骤S204~S206、S103~S105、S208~S212)的动作顺序。
(动作顺序3)委托终端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且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启动的情况下。
图14、图15、图16、图17示出动作顺序3。当接受用于显示执行履历的规定操作后,操作显示部27显示图5那样的执行履历画面60(图14:P1),接到作为设定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的选择,并在图6所示那样的设定变更画面65中受理针对该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操作(P2),并将该变更内容通知CPU21(P3)。
接到该通知的CPU21,基于变更指示的内容,来判定与该变更指示对应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P4),并将该判定结果(由终端执行)通知操作显示部27(P5)。操作显示部27显示表示由终端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意思的画面(例如,图8(b)的任务发送中画面81)(P6)。
CPU21制成用于确认打印机驱动器53的启动状态的Command1信号(P7),并将该信号向终端装置10的唤醒驱动器54发送(P8)。
终端装置10的唤醒驱动器54当接收到上述Command1信号后,对其进行分析来识别是启动状态的确认请求(P9),并通过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标志来确认打印机驱动器53是否启动(P10)。在该动作顺序3中,打印机驱动器53处于启动状态,因此制成表示打印机驱动器53处于启动状态的Result1信号(P11),并将其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图15:P12)。
通过网络通信部32接收到Result1信号的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对其进行分析(P13)来识别打印机驱动器53是启动状态。而且,将当前的状态(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确认完成)通知操作显示部27(P14)。接到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打印机驱动器处于启动中的意思(P15)。
然后CPU21将再生成委托制成为Command3信号,并将其向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发送(P17),上述再生成委托包括:确定被指定为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的信息(与该打印任务建立对应地存储的识别号)和显示该变更内容的信息(P16)。
打印机驱动器53对接收到的Command3信号进行分析(P18),来识别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及其变更内容。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根据接收到的Command3信号中包含的识别号来识别。之后,打印机驱动器53制成表示正常地接收到Command3信号的Ack3信号(P19),并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P20)。
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对接收到的Ack3信号进行分析(P22),并将在终端装置10处于打印任务再生成中的状态通知操作显示部27(P23)。接受到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表示在终端装置10正在再生成打印任务的画面(P24)。
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生成对在图15的P18识别出的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实施了用P18识别出的变更内容表示的变更的打印任务(P21)。详细而言,通过生成对与该识别出的识别号建立对应地存储的打印任务的数据实施了用P18识别出的变更内容的打印任务,由此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当打印任务的制成完成后,制成表示再生成完成的Result3信号(P25),并将其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图16:P26)。
接收到Result3信号的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对其进行分析(P27),并将当前的状态(由终端装置10再生成完成)通知操作显示部27(P28)。操作显示部27接到该通知后显示由终端装置10完成了打印任务的再生成处理的意思(P29)。
其后,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将所制成的打印任务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图17:P30)。
图像处理装置20对接收到的打印任务的数据进行分析(P31),并将接收到的打印任务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者硬盘装置26(P32)。另外,如上所述,所保存的打印任务在一定期间后被删除或者如果预先确定的存储区域装满(或者存储的打印任务的数量超过规定数量),则从旧的任务开始按顺序删除。
CPU21将当前的状态(更新打印任务的接收完成)通知操作显示部27(P33),接到了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更新打印任务的接收完成画面(P34)。进而CPU21执行接收到的更新打印任务涉及的打印(P35),并将当前的状态(更新打印任务打印中)通知操作显示部27(P36)。接到了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更新打印任务打印中画面(P37)。CPU21当打印完成时,在将打印完成的状态通知了操作显示部27之后(P38),保存该打印任务的执行履历(P39)。操作显示部27根据打印完成的状态的接收显示打印完成画面(P40)。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用更新打印任务来置换原来的打印任务,还可以作为另外的打印任务进行存储。在后者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标记新的识别号,并将更新打印任务的数据与该识别号建立对应地进行保存,并且对更新打印任务标记该识别号后将其发送到图像处理装置20。在图像处理装置20中将该更新打印任务与识别号建立对应地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者硬盘装置26。
(动作顺序4)在委托终端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在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未启动的情况下的第1例.
图18、图19、图20、图21示出上述动作顺序4。基本的动作与动作顺序3相同。不同点如下。
作为针对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确认请求(Command1信号,图18:P8)的响应,将打印机驱动器未启动的意思的Result1信号从终端装置10送回图像处理装置20(图18:P12)。
接到了该信号的图像处理装置20,制成作为打印机驱动器53的启动请求的Command 2信号(图19:P14),并向终端装置10的唤醒驱动器54发送(P15)。接收到该启动请求的唤醒驱动器54启动打印机驱动器53(P16、P17)。所启动的打印机驱动器53将启动完成通知通知到唤醒驱动器54(P18),接到了该通知,唤醒驱动器54将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标志更新为ON(启动状态)(P19),并且制成表示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成功的Result2信号(P20),将其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P21)。
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对接收到的Result2信号进行分析(P22),并将当前状态通知操作显示部27(P23)。接到了该通知的操作显示部27显示打印机驱动器从未启动的状态变为启动状态的意思的画面(P24)。
接着CPU21将再生成委托制成为Command 3信号(图20:P25),并将其向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发送(P26),上述再生成委托包括:确定被指定为变更对象的打印任务的信息(与该打印任务建立对应地存储的识别号)、和表示其变更内容的信息(图20:P25)。
以后,P27~P49所示的动作,是与动作顺序3时的P18~P40对应的动作,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动作顺序5)在委托终端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在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未启动的情况下的第2例。
图22、图23、图24示出上述动作顺序5。基本的动作与动作顺序4相同。不同点在于,在接到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确认请求(Command1信号,图22:P8)的情况下若确认打印机驱动器未启动(P10),则在该时刻唤醒驱动器54启动打印机驱动器53(P11、P12)。
启动了的打印机驱动器53将启动完成通知通知到唤醒驱动器54(P13),接到该通知,唤醒驱动器54将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标志更新为ON(启动状态)(图23:P14),并且制成表示打印机驱动器启动成功的Result1信号(P15)并将其向图像处理装置20发送(P16)。
接收到Result1信号以后的动作(图23:P17~图24:P44),与动作顺序4中接收到Result2信号以后的动作(图19:P22~图21:P49)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动作顺序6)虽然想委托终端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但由于与终端装置10侧不能通信,因此在仅与图像处理装置20能够变更的变更要素对应的限制下,在图像处理装置20侧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
图25、图26示出上述动作顺序6。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的P1~P8的动作与图14所示的动作顺序3的情况相同,但由于与终端装置10侧不能通信,因此针对向终端装置10发送的Command1信号的Resulut信号即使经过了规定时间也未被接收,则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判断为是与终端装置10不能通信(图26:P9)。
由于CPU21与终端装置10不能通信,因此将只对在图像处理装置20侧能够应对的变更要素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意思的状态通知给操作显示部27(图26:P10),操作显示部27进行与上述状态对应的显示(P11)。
接着CPU21只将从用户处接到的变更指示中能够在图像处理装置20侧应对的变更要素作为变更对象,执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P12),并将再生成了的打印任务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硬盘装置26(P13)。在此,在图7的变更要素的管理表70中,只将处理场所变为MFP的变更要素作为变更对象,而不进行处理场所为“终端”的变更要素的变更。
将表示完成了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的意思的状态通知到操作显示部27(P14)之后的动作,与图13的P9之后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图28、图29示出以开始条件执行显示有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变更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用的操作画面(例如,图6的设定变更画面65)的处理的流程。
当接受对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完成的操作后(图28:步骤S310:是),进行用于选择与该变更指示对应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的类别判定处理,(步骤S311),并将其结果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步骤S312)。
图30示出类别判定处理(步骤S311)的详细情况。CPU21读入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等的变更要素的管理表70(步骤S351)。然后将管理表70与变更指示(所指示的设定变更)的内容相比较(步骤S352),变更内容中即使包括一个处理场所为“终端”的变更要素时(步骤S353:是),也使处理场所为“终端”(步骤S354)并结束处理。在变更内容中一个处理场所为“终端”的变更要素也不包括时(步骤S353:否),使处理场所为“MFP”(步骤S355)并结束处理。
返回图28继续说明。在S312的类别判定结果为“MFP”的情况下(步骤S313:是),由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执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步骤S314),将再生成了的打印任务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硬盘装置26(步骤S315)。而且,当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完成时,将其意思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步骤S316),执行通过该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生成的打印任务涉及的输出处理(步骤S317)。当输出处理完成时,将该意思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步骤S318),并且更新该打印任务涉及的执行履历(步骤S319)从而结束处理。
在类别判定结果为不是“MFP”时(步骤S313:否),执行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步骤S320)。
图31示出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的详细情况。CPU21制成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确认用的Command1信号(步骤S361),并将该信号向终端装置10发送(步骤S362)。发送后对来自终端装置10的Result1信号的接收进行监控,在从发送Command1信号到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步骤S363:否)接收到Result1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64:是),对该接收到的Result1信号进行分析(步骤S365)后结束处理。
在无法持续接收到Result1信号的状态下(步骤S364:否)从发送Command1信号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步骤S363:是),判断为不能通信(步骤S366)并结束处理。
返回图28继续说明。在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的结果为“不能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321:否),在操作显示部27显示规定画面并询问用户是否可以限于仅与由图像处理装置20能够变更的变更要素对应的设定变更的内容(步骤S322),在从用户处接到允许限制的意思的响应时(步骤S322:是),只将从用户处接到的变更内容中由图像处理装置20能够应对的变更要素作为对象,由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执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步骤S314)。之后,进行上述的步骤S315至S319并结束处理。
在从用户处接到不允许限制的意思的响应时(步骤S322:否),则不执行打印而结束处理。
在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的结果不是“不能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321:是),将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步骤S323)。在该启动状态为“启动中”的情况下(步骤S324:是),转移到图29的步骤S327,在不是“启动中”的情况下(步骤S324:否),进行打印机驱动器启动处理(步骤S325)。
图32示出打印机驱动器启动处理的详细情况。CPU21制成用于使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启动的Command2信号(步骤S371),并将其发送到终端装置10(步骤S372)。发送后对来自终端装置10的Result2信号的接收进行监控,在从发送Command2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步骤S373:否)接收到Result2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74:是),则对该接收到的Result2信号进行分析(步骤S375)后结束处理。
在持续无法接收到Result2信号的状态下(步骤S374:否),在从发送Command 2信号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73:是),则判断为不能启动(步骤S376)并结束处理。
返回图28继续说明。在打印机驱动器启动处理的结果为“不能启动”的情况下(步骤S326:是),则转移到步骤S322。在不是“不能启动”的情况下(步骤S326:否),则转移到图29的步骤S327。
在步骤S327中,制成包括表示变更内容的信息等的Command3信号,并将其发送到终端装置10(步骤S328)。发送后,对表示Command3信号正常接收的Ack3信号的接收进行监控,在持续无法接收到Ack3信号的状态下(步骤S330:否),在从发送Command3信号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29:是),则转移到图28的步骤S322。在从发送Command3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步骤S329:否)接收到Ack3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30:是),则在操作显示部27显示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处于执行中(步骤S331)。
之后,CPU21对来自终端装置10的Result3信号的接收进行监控,在持续无法接收Result3信号的状态下(步骤S333:否),在从接收到Ack3信号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32:是),转移到图28的步骤S322。从接收到Ack3信号起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步骤S332:否)接收到Result3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333:是),在操作显示部27上显示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完成(步骤S334)。
之后,CPU21监控从终端装置10接收该再生成的打印任务(更新打印任务),在持续无法接收该打印任务的状态下(步骤S336:否)在从接收到Result3信号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35:是),转移到图28的步骤S322。从接收到Result3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步骤S335:否)接收到打印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336:是),对接收到的打印任务进行分析(步骤S337),进而将该打印任务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硬盘装置26(步骤S338)。该保存期间如在动作顺序3的P32中说明的那样。
然后CPU21在操作显示部27上显示再生成的打印任务(更新打印任务)的接收完成(步骤S339),并进行该打印任务涉及的输出处理(步骤S340),当输出完成时将该意思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步骤S341),并且保存该打印任务的执行履历(步骤S342)并结束处理。
于是,在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20中,即使在打印后也保存打印任务,并从图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显示部27对该打印任务受理设定内容的变更操作,在该变更内容中即使存在一个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要素时,则让终端装置10侧进行与该变更对应的打印任务的生成,在变更内容中一个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要素也没有的情况下,则由本装置(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与该变更对应的打印任务的生成。由此,能够在与变更内容相应的适宜的场所生成与该变更内容对应的打印任务。
即,对于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要素在图像处理装置20侧无法应对,因此通过由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来执行,因此即使在伴随图像类数据的变更的情况下,也能够由图像处理装置20受理该变更并应对。另一方面,在未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情况下(变更只为输出设定参数的情况下),通过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处理,因此无需将更新后的打印任务的数据从终端装置10向图像处理装置20转送,从而降低通信负荷。另外在未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情况下由于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处理量较少,因此即使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该处理也不会妨碍执行其他处理。
另外,在无法与终端装置10通信的情况下或无法启动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的情况下,只限定于由图像处理装置20能够应对的变更要素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因此即使在无法委托终端装置1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所限制的范围内应对由图像处理装置20的操作显示部27接到的变更。另外,询问用户是否在上述限制的情况下进行该打印,因此在用户不希望限制了变更的状态下的打印时,可以中止打印而抑制无用的打印。另外,可以构成为在无法按照用户的指定进行变更设定内容的打印的情况下,则无需询问用户而强制地中止打印即可。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第1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装置20构成为无法执行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全部的变更要素涉及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都能够由图像处理装置20执行。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使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为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还是为图像处理装置20,以在变更要素中是否包括图像类数据为基准进行了判定,然而在第2实施方式中,是基于图像处理装置20侧的处理能力或该处理能力和变更内容来判定处理的执行场所。
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装置20除了上述不同点以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以下,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
当为了削减终端装置10与图像处理装置20之间的通信量时,最好尽可能地在图像处理装置20内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然而,在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情况下由于处理复杂,因此根据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资源),即,在CPU的能力较低的情况下或能够使用的存储器容量较少的情况下,到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完成为止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从而需要用户等待、或图像处理装置20不能进行实时处理,其他任务处理或对任务的处理不能实时地进行处理。因此,即使图像处理装置20具有执行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功能的情况下,有时也最好让打印机驱动器53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CPU能力或存储器容量等),来判定使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为该图像处理装置20、还是为打印机驱动器53。
另外,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资源),例如,在增加存储器等被定制的情况下则发生变化。另外在其他任务执行中(传真接收中等)进行设定变更的情况下,因其他任务的处理会消耗资源,所以在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能够利用的资源根据其执行状态发生改变。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如图33、图34所示,预先准备多种表示每个变更要素的处理的执行场所的管理表70A~70E,并根据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切换在判定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时参照的管理表。
上述处理能力具有两种决定方式:第1方式,基于图像处理装置20中与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硬件资源的规格(spec)来决定的方式;第2方式,根据上述硬件资源中未使用的处理能力(在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中能够利用的处理能力)来决定的方式。也可以将第1方式和第2方式两者一同使用。另外,在此,将与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相关的部分的硬件资源设定为CPU21和存储器(RAM24)。
(第1方式)
在第1方式中,分别根据CPU和存储器的能力(动作速度)或容量对CPU和存储器赋予系数,并根据赋予CPU的系数(CPU系数)与赋予存储器的系数(存储器系数)的乘积(α=CPU系数×存储器系数)来决定处理能力的等级。
图35(a)是CPU系数一览表。CPU的动作频率越高越赋予大的值的CPU系数。图35(b)是存储器系数一览表。存储器的容量越大越赋予大的值的存储器系数。图35(c)是表示系数α(α=CPU系数×存储器系数)的值与等级的对应关系一览表。基于图35(a)~(c),决定处理能力相对于CPU能力(动作频率)与存储器容量的组合的等级。图35(d)是表示这样确定的CPU能力(动作频率)与存储器容量的组合的其他等级的一览表。
图33的管理表70A是等级A时参照的管理表,等级A的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较高,因此针对包括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全部变更要素处理场所均被设定为MFP(图像处理装置20)。
图33的管理表70B是等级B时参照的管理表。针对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变更要素的一部分,处理场所被设定为“终端”。图33的管理表70C是等级C时参照的管理表。针对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全部变更要素,处理场所均被设定为“终端”。图34的管理表70D是等级D时参照的管理表。针对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全部变更要素以及伴随输出设定参数变更的一部分变更要素,处理场所被设定为“终端”。图34的管理表70E是等级E时参照的管理表。等级E是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最低的情况,因此针对全部变更要素,处理场所均被设定为“终端”。
(第2方式)
在第2方式中,对CPU和存储器的使用率分别赋予系数,根据赋予CPU的系数(CPU系数)与赋予存储器的系数(存储器系数)的乘积(α=CPU系数×存储器系数)来决定处理能力的等级。
在此,作为硬件资源的规格,以CPU的动作频率为2.0GHz、存储器容量为2.0GB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图36(a)是CPU系数一览表。其他任务等使用的CPU的使用率越低越赋予大的值的CPU系数。图36(b)是存储器系数一览表。其他任务等使用的存储器的使用率越低越赋予大的值的存储器系数。图36(c)表示系数α(α=CPU系数×存储器系数)的值与等级的对应关系的一览表。基于图36(a)~(c)来决定处理能力相对于CPU使用率与存储器使用率的组合的等级。图36(d)是表示这样确定的CPU使用率与存储器使用率的组合的其他等级的一览表。
图37的管理表72A是等级A时参照的管理表,等级A由于资源的使用率较低(在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中能够利用的资源多),因此针对包括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全部变更要素,处理场所均被设定为MFP(图像处理装置20)。
图37的管理表72B是等级B时参照的管理表。针对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全部变更要素,处理场所均被设定为“终端”。图37的管理表72C是等级C时参照的管理表。针对伴随图像类数据变更的全部变更要素以及伴随输出设定参数变更的一部分变更要素,处理场所被设定为“终端”。图38的管理表72D是等级D时参照的管理表。图38的管理表72E是等级E时参照的管理表。等级E由于资源的使用率最高(在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中能够利用的资源少),因此针对全部变更要素处理场所均被设定为“终端”。
图39、图40以显示用于变更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操作画面(例如,图6的设定变更画面65)为开始条件,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所执行的处理的流程。
当接受对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变更完成的操作后(图39:步骤S400:是),进行用于选择与该变更指示对应的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的类别判定处理,(步骤S401),并将该结果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步骤S402)。
图41示出上述类别判定处理(步骤S401)的详细情况。CPU21参照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等的规定设定值(步骤S441)。该设定值是表示是否在选择处理的执行场所的要素中增加资源(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的设定值,预先由管理者等进行设定。
在该设定值是表示“在要素中增加资源”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442:是),取得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资源规格以及该资源的使用率(步骤S443)。资源的规格是CPU的动作频率或存储器容量,例如,在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初始化处理中将调查硬件构成的结果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因此参照该结果获得。另外使用率,例如是从管理当前任务的执行或管理存储器的使用状况的任务等中获得。
接下来,根据获得的资源的规格及它们的使用率,选择并读入本次判定所使用的管理表(步骤S444)。在此,根据CPU的动作频率和存储器容量来决定与资源的规格对应的管理表组。例如,如果CPU的动作频率为2.0GHz、存储器容量为2.0GB,则选择与该规格对应的管理表组(在该例的情况下,为图37、图38表示的管理表组)。接下来决定基于资源使用率的等级,最终在先前选择的管理表组中选择与该使用率的等级对应的管理表。
另一方面,在未进行“在要素中增加资源”的设定的情况下(步骤S442:否),则读入基本的管理表,例如图7表示的管理表70(步骤S445)。
然后,对在步骤S444或S445中读入的管理表70与设定变更的内容进行比较(步骤S446),在设定变更的内容中即使包括一个处理场所为“终端”的变更要素的情况下(步骤S447:是),也将处理场所设定为“终端”(步骤S448)并结束处理。在设定变更的内容中处理场所为“终端”的变更要素一个也不包括的情况下(步骤S447:否),将处理场所设定为“MFP”(步骤S449)并结束处理。
返回图39继续说明。在步骤S401的类别判定结果为“MFP”的情况下(步骤S403:是),由该图像处理装置20的CPU21执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步骤S404)。之后从步骤S405至S409与图28中的步骤S315至S319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类别判定结果不是“MFP”的情况下(步骤S403:否),也执行与图31所示的情况相同的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步骤S410)。在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的结果为“不能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411:否),转移到步骤S404,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并执行打印。在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状态确认处理的结果不是“不能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411:是),则将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显示于操作显示部27(步骤S412),在该启动状态为“启动中”时(步骤S413:是),转移到图40的步骤S416,在不是“启动中”时(步骤S413:否),进行与图32相同的打印机驱动器启动处理(步骤S414)。在打印机驱动器启动处理的结果不是“不能启动”的情况下(步骤S415:是),转移到步骤S404,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并执行打印。在不是“不能启动”时(步骤S415:否),转移到图40的步骤S416。
另外,步骤S416以后的动作与图29中的步骤S327以后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利用第1实施方式说明的动作顺序1~动作顺序5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相同。代替在第1实施方式中表示的动作顺序6,在第2实施方式中进行如下所示的动作顺序7。
(动作顺序7)虽然想委托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然而由于不能与终端装置10侧通信,因此以由图像处理装置20与全部变更要素对应的方式在图像处理装置20侧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
图25、图27示出上述动作顺序7。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的P1~P8的动作与动作顺序6相同。当CPU21判断为不能与终端装置10通信时(图27:P9),将在图像处理装置20侧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意思通知操作显示部27(图27:P10),操作显示部27显示以与所指示的全部变更要素对应的方式在图像处理装置20侧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意思(P11)。
接着CPU21将用户指示的全部变更内容作为变更对象来执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P12),并将再生成的打印任务保存于非易失性存储器25或者硬盘装置26(P13)。将表示完成了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的意思的状态通知操作显示部27(P14),以后的动作与图13的P9以后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它们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中,根据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来判定将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设为该图像处理装置20、还是设为终端装置10侧的打印机驱动器53,在处理能力较高的情况下由图像处理装置20执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因此无需进行在由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时必须从更新打印任务的终端装置10向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的转送,从而减轻终端装置10与图像处理装置20之间的通信负荷。
另一方面,在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较低或者不充分的情况下,由终端装置10的打印机驱动器53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因此与由处理能力较低的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取得更新打印任务为止的等待时间,因此能够避免到更新完成为止的期间使用户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另外,能够避免图像处理装置20因不能进行实时处理而引起的其他任务处理或对任务的处理不能实时地处理的问题。
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基于图像处理装置20的处理能力和设定变更内容两者选择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的执行场所,因此根据设定变更的内容,能够选择更适宜的执行场所。
以上,根据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具体的构成不限定于实施方式表示的内容,即便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的变更或增加存在,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只要构成为只在最初的打印完成后的规定期间,受理对该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例如,只要从打印任务的打印完成到经过规定期间为止,打印机驱动器53处于启动状态,则可以不设置唤醒驱动器54。
另外,关于确定打印任务的识别号等的信息,例如可以构成为,在从终端装置10接收到打印任务的情况下,图像处理装置20对该打印任务赋予识别号并通知终端装置10,在终端装置10和图像处理装置20双方将该识别号与该打印任务建立对应地进行存储。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打印系统可以构成为包括:打印机驱动器53(或者打印机驱动器53和唤醒驱动器54)和图像处理装置20。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是将打印任务的数据与其识别号建立对应地进行存储,然而只要是在委托由图像处理装置20进行打印任务再生成处理时,能够从图像处理装置20向终端装置10发送打印任务的数据及其变更内容,则可以为不存储识别号的构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对于从终端装置接收到的打印任务不增加与该终端装置之间的不必要的通信量,并且操作者不用返回终端装置就能够进行多种设定变更。

Claims (12)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接收部,其接收由打印机驱动器生成的打印任务;
存储部,其存储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打印任务;
打印部,其进行与由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打印任务相关的打印;
变更受理部,其受理存储于上述存储部的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变更指示;
变更处理部,其基于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生成变更了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
变更委托部,其将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通知上述打印机驱动器,并使上述打印机驱动器生成基于上述变更指示变更了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
控制部,其选择让上述变更处理部和上述变更委托部中的任一个来应对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并使该所选择的一方进行应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进行上述选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包括伴随图像处理的变更要素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变更委托部,在不包括伴随图像处理的变更要素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变更处理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该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自动变更基于上述变更指示的内容进行上述选择时的选择基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该图像处理装置的处理能力进行上述选择。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变更处理部的功能涉及的硬件资源的规格来决定上述处理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变更处理部的功能涉及的硬件资源中未使用的处理能力来决定上述处理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选择了上述变更委托部时,确认上述打印机驱动器的启动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即,在上述确认的结果为无法确认上述打印机驱动器启动的情况下,在上述变更处理部中只基于由上述变更受理部受理的上述变更指示中、选择了由上述变更处理部来进行的变更指示,生成变更了上述存储部中所存储的上述打印任务的设定内容的打印任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上述确认的结果为上述打印机驱动器未启动的情况下,启动上述打印机驱动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无法利用上述打印机驱动器的情况下,选择上述变更处理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转送部,该转送部将上述变更后的打印任务转送到外部的打印装置使之进行打印。
CN201010197101.4A 2009-06-05 2010-06-02 图像处理装置 Active CN101909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36704A JP4978661B2 (ja) 2009-06-05 2009-06-05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9-136704 2009-06-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9132A true CN101909132A (zh) 2010-12-08
CN101909132B CN101909132B (zh) 2013-05-08

Family

ID=4234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97101.4A Active CN101909132B (zh) 2009-06-05 2010-06-02 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93597B2 (zh)
EP (1) EP2259178B1 (zh)
JP (1) JP4978661B2 (zh)
CN (1) CN10190913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1790A (zh) * 2011-02-23 2012-08-2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02179A (zh) * 2011-09-08 2013-03-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动作设定方法
CN105446668A (zh) * 2014-09-25 2016-03-30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打印设定的变更方法
CN105472196A (zh) * 2014-09-30 2016-04-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终端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7544833A (zh) * 2016-06-24 2018-01-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调试支援方法以及记录有调试支援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08664225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任务处理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08995403A (zh) * 2017-06-06 2018-12-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以及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28800A (ja) * 2009-12-16 2011-06-3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JP5199325B2 (ja) * 2010-10-14 2013-05-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86449A (ja) * 2010-10-19 2012-05-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ジョブ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824845B2 (ja) * 2011-04-20 2015-1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23746B2 (ja) * 2011-09-14 2014-0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060537B2 (ja) * 2012-06-27 2017-01-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061700B2 (ja) * 2013-01-28 2017-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6432256B2 (ja) * 2014-09-30 2018-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9883056B2 (en) * 2014-10-31 2018-01-30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JP6887748B2 (ja) * 2015-12-11 202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28530A (ja) * 2017-02-07 2018-08-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情報提供方法
JP7166785B2 (ja) 2018-05-07 2022-11-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に関わる画面を表示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
JP7326779B2 (ja) * 2019-03-11 2023-08-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007603B2 (ja) * 2020-03-03 2022-01-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撮影順序提示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4318A (ja) * 1994-06-09 199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2002029119A (ja) * 2000-07-13 2002-01-29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該印刷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300367A (ja) * 2002-04-10 2003-10-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7310A (ja) * 2004-03-19 2005-09-29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
US20070201091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7304881A (ja) * 2006-05-11 2007-11-22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7247B2 (ja) * 1996-07-05 2004-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3255123B2 (ja) 1998-09-25 2002-02-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カラー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US7808663B2 (en) * 1999-12-07 2010-10-05 Minolta Co., Ltd.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cessing document images of various sizes and orientations
JP2002222070A (ja) * 2000-11-21 2002-08-09 Canon Inc 印刷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102779B2 (en) * 2001-11-07 2006-09-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llective document processing by multiple printing devices
US7515297B2 (en) * 2002-01-24 2009-04-07 Infoprint Solution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roughput in printing impositioned documents
JP3762319B2 (ja) * 2002-03-15 2006-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4054909A (ja) * 2002-05-31 2004-02-19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49445B2 (ja) 2003-12-17 2010-04-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7409A (ja) * 2004-03-19 2005-09-29 Canon Inc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
US8064081B2 (en) * 2004-11-26 2011-11-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 system and printing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rint data from a host device to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by radio communication and performing printing
JP4933302B2 (ja) * 2006-02-24 2012-05-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及び印刷装置及び再印刷制御方法
JP4419152B2 (ja) * 2007-08-14 2010-02-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940105B2 (ja) * 2007-10-31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34318A (ja) * 1994-06-09 199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2002029119A (ja) * 2000-07-13 2002-01-29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及び該印刷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
JP2003300367A (ja) * 2002-04-10 2003-10-2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7310A (ja) * 2004-03-19 2005-09-29 Fuji Xerox Co Ltd 印刷システム
US20070201091A1 (en) * 2006-02-24 2007-08-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syste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7304881A (ja) * 2006-05-11 2007-11-22 Ricoh Co Ltd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1790A (zh) * 2011-02-23 2012-08-2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51790B (zh) * 2011-02-23 2014-09-17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002179A (zh) * 2011-09-08 2013-03-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动作设定方法
CN105446668A (zh) * 2014-09-25 2016-03-30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打印设定的变更方法
CN105446668B (zh) * 2014-09-25 2020-10-30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打印设定的变更方法
CN105472196A (zh) * 2014-09-30 2016-04-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终端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5472196B (zh) * 2014-09-30 2018-09-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便携式通信终端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7544833A (zh) * 2016-06-24 2018-01-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调试支援方法以及记录有调试支援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08664225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任务处理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08664225B (zh) * 2017-03-27 2021-08-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任务处理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CN108995403A (zh) * 2017-06-06 2018-12-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印刷系统以及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59178A2 (en) 2010-12-08
US20100309513A1 (en) 2010-12-09
EP2259178A3 (en) 2013-01-16
JP4978661B2 (ja) 2012-07-18
EP2259178B1 (en) 2018-06-20
US8493597B2 (en) 2013-07-23
JP2010280185A (ja) 2010-12-16
CN101909132B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9132B (zh) 图像处理装置
US10705769B2 (en) Print system with a printer driver storing personal panel setting information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computer readable program
CN101231577B (zh) 打印设备
KR101083907B1 (ko) 인쇄 제어 시스템, 인쇄 장치, 인쇄 관리 서버, 인쇄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 매체
US8982374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collectively supporting output data formats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s
US7777904B2 (en) Coordinated concurrent printing of print jobs containing pages that are incompatible with a single printer
CN101794367B (zh) 访问限制文件、限制文件生成装置
US2010020829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99398B2 (ja)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リンタ
US20090177806A1 (en) Distribution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04178249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494711A (zh) 显示控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0963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110238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CN100403250C (zh)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US2011023874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ling method
CN101132468A (zh) 打印图像形成设备的供给信息
JP2011065287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6484339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583466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071182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上位機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8161869A (ja) ジョブ処理装置、サーバ、サーバプログラム
CN101489008B (zh) 设备设定系统和设备设定方法
CN101498999A (zh) 图像形成系统和方法、管理设备以及记录介质
CN103916552A (zh) 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