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5678B - 绝缘电线、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绝缘电线、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5678B
CN101855678B CN200880111077.9A CN200880111077A CN101855678B CN 101855678 B CN101855678 B CN 101855678B CN 200880111077 A CN200880111077 A CN 200880111077A CN 101855678 B CN101855678 B CN 1018556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ed electric
electric conductor
conductor
insulating barrier
epoxy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0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5678A (zh
Inventor
吉田健吾
松井克文
小谷野正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Wintec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Winte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Wintec Inc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Winte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55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5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5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5/00Coils
    • H01F5/06Insulation of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03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nitr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or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B3/38 or H01B3/302
    • H01B3/306Polyimides or polyesterimi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308Wires with res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epoxy resi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Organic Insulating Materials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电线,其包括:导体、包覆该导体的底层、以及包覆该底层的绝缘层。所述底层是通过将环氧树脂固化而形成的。

Description

绝缘电线、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电线,尤其涉及这样的绝缘电线,该绝缘电线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绝缘电线被加热的情况下,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通常,绝缘电线由导体以及包覆该导体的绝缘层组成。所述绝缘层需要具有高的机械强度,以避免由于发生破损而产生的层缺陷以及接地不良。绝缘层还需要具有耐热性,以防止由于强电流产生的热而造成的绝缘层软化或劣化。
因此,具有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的诸如聚酯酰亚胺之类的聚酰亚胺树脂被广泛用于绝缘层。然而,聚酰亚胺树脂与导体之间的附着性是不充分的。鉴于此原因,(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这样一种聚酰亚胺绝缘涂层,其中加入了三聚氰胺以改善附着性。此外,专利文献2提出了这样一种绝缘涂层,其含有金属减活化剂(如乙炔)以及固化性树脂(如酚醛树脂),以改善附着性。
然而,当将在上述专利文献中所披露的绝缘涂层加热时(例如,用浸渍漆等处理时),含有绝缘材料的覆膜与导体之间的附着性可能会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347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No.3766447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电线,该绝缘电线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绝缘电线被加热的情况下(例如用浸渍漆等处理的情况下),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绝缘电线,其包括:导体、包覆该导体的底层、以及包覆该底层的绝缘层。所述底层是通过将环氧树脂固化而形成的。具有上述构造的绝缘电线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绝缘电线被加热的情况下(例如用浸渍漆等处理的情况下),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
在上述绝缘电线中,底层包含含有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含量优选为5至30重量份。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不仅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在上述绝缘电线中,底层优选是通过将树脂组合物施加到导体上、并且烘焙该树脂组合物而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更优异的附着性。
在上述绝缘电线中,固化剂优选为三聚氰胺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不仅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在上述绝缘电线中,固化剂优选为异氰酸酯。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不仅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而且即使在绝缘电线被加热较长时间时也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在上述绝缘电线中,绝缘层优选包含选自由聚酯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和聚酰亚胺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作为主要组分。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不仅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过卷绕所述绝缘电线而制备的电线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不仅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的电线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所述电线圈的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一种不仅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而且还具有优异的耐热性的发动机。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包括:导体、包覆该导体的底层、以及包覆该底层的绝缘层。所述底层是通过将环氧树脂固化而形成的。本发明的绝缘电线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绝缘电线被加热的情况下,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其原因如下所述。
传统的绝缘电线包括通过以下方法形成的绝缘层,该方法为:将通过向聚酰亚胺树脂中加入三聚氰胺而获得的绝缘涂料施加到导体上。在这种类型的绝缘电线中,据认为,当绝缘电线被加热时,三聚氰胺从绝缘层中渗出,从而妨碍了导体与绝缘层之间的附着性。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在本发明绝缘电线的导体上所形成的底层包含(例如)通过使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相互反应以使两者通过化学反应稳定地结合而获得的环氧树脂的固化产物。这抑制了固化剂从底层中渗出,从而增强了导体和底层之间的附着性、以及底层和绝缘层之间的附着性。此外,本发明绝缘电线的底层对金属导体和由聚酯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聚酰亚胺等构成的绝缘层都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因此,可通过底层使导体和绝缘层牢固地粘附。
这样,与传统的绝缘电线不同的是,在本发明的绝缘电线中,三聚氰胺等在加热时不会从绝缘层中渗出。结果,本发明的绝缘电线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绝缘电线被加热的情况下,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因此,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可适用于这样的领域,在该领域中,包含绝缘电线的线圈需要进行热处理(例如用浸渍漆进行处理);以及适用于自粘合电线的制备领域,等。
所述底层为通过将环氧树脂固化而形成的层。只要在不妨碍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该底层可含有未固化的环氧树脂。
所述底层包含含有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树脂化合物。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含量为5至30重量份。
环氧树脂的例子包括:由双酚和环氧卤丙烷制备的环氧树脂、以及使酚醛环氧树脂和双酚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而获得的环氧树脂。这些环氧树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以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式使用。其中,优选由双酚和环氧卤丙烷制备的环氧树脂,更优选分子量相对较大的苯氧树脂。
双酚的例子包括:2,2-双(4-羟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硫化物、2,2-双(4-羟基苯基)砜和3,4,5,6-二苯并-1,2-氧杂膦-2-氧化物对苯二酚。这些双酚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以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式使用。作为环氧卤丙烷的合适的代表例子,可以列举环氧氯丙烷。
由双酚和环氧卤丙烷制备的适当的环氧树脂的例子包括:由双酚A和环氧卤丙烷制备的双酚A改性苯氧树脂、以及由双酚S和环氧卤丙烷制备的双酚S改性苯氧树脂。这些苯氧树脂都是市售可得的化合物,并且其代表性例子包括东都化成株式会社制造的产品编号为YP-50、YP-50S、YP-55、YP-70和YPS007A30A的那些苯氧树脂。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
对环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从提高耐热性和附着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为30,000至100,000,更优选为50,000至80,000。
固化剂的例子包括:三聚氰胺化合物和异氰酸酯。这些固化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可以组合使用。
当使用三聚氰胺化合物作为固化剂时,可以形成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以及耐热性的底层。
三聚氰胺化合物的例子包括:甲基化三聚氰胺、丁基化三聚氰胺、羟甲基化三聚氰胺以及羟丁基化三聚氰胺。它们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以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式使用。
当将异氰酸酯用作固化剂时,可以形成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及耐热性的底层,并且该底层甚至在长时间加热后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在异氰酸酯中,从树脂组合物贮存稳定性的角度考虑,优选为封闭型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的例子包括: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MDI)、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以及萘二异氰酸酯;具有3至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如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2,2,4-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以及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具有5至18个碳原子的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如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C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氢化MDI)、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异亚丙基二环己基-4,4’-二异氰酸酯、1,3-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氢化XDI)、氢化TDI、2,5-二(异氰酸酯甲基)-双环[2.2.1]庚烷、2,6-二(异氰酸酯甲基)-双环[2.2.1]庚烷;具有芳香环的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如二甲苯二异氰酸酯(XDI)和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TMXDI);这些二异氰酸酯的改性物。它们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以两种或多种的组合形式使用。
封闭型异氰酸酯是经封闭剂保护的异氰酸酯。将优选的封闭剂加入到异氰酸酯基团上,并且该封闭剂在常温下稳定,但是当将其加热至高于或等于其解离温度时会再生得到游离的异氰酸酯基团。封闭型异氰酸酯的解离温度优选为80℃至160℃,更优选为90℃至130℃。
封闭剂的例子包括:醇、酚、ε-己内酰胺、以及丁基溶纤剂,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例子。醇的例子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丁醇、苯甲醇、以及环己醇。酚的例子包括:苯酚、甲酚、以及二甲苯酚。其中,优选为醇。
从提高导体和绝缘层之间的附着性的角度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含量优选为3重量份或更高,更优选为5重量份或更高,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或更高;并且从提高耐制冷剂的角度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含量特别优选为30重量份或更高。此外,从提高耐热性的角度考虑,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含量优选为60重量份或更低,更优选为50重量份或更低,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份或更低。
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有机溶剂,以使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均匀地分散。
有机溶剂的例子包括:极性有机溶剂,如N-甲基-2-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甲基脲、六乙基磷酰三胺、以及γ-丁内酯;酮类,如丙酮、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以及环己酮;酯类,如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以及草酸二乙酯;醚类,如二乙醚、乙二醇二甲基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丁基溶纤剂)、二乙二醇二甲醚、以及四氢呋喃;烃化合物,如己烷、庚烷、苯、甲苯以及二甲苯;卤代烃化合物,如二氯甲烷、以及氯苯;酚类,如:甲酚以及氯酚;以及叔胺类,如吡啶。这些有机溶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以两种或多种组合形式使用。
对有机溶剂的含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该量能够使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均匀分散即可。但是,从使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均匀分散的角度考虑,通常优选确定有机溶剂的含量使得固体含量为约25%至50%。
在不妨碍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所述树脂组合物可以任选地包含添加剂。添加剂的例子包括:填料,如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铍、碳化硅、碳化钛、碳化硼、碳化钨、氮化硼、以及氮化硅;同时,为了改善绝缘涂料的固化性和流动性,可以含有:钛基化合物,如钛酸四异丙酯、钛酸四丁酯、以及钛酸四己酯;锌基化合物,如环烷酸锌以及辛烯酸锌;抗氧化剂;固化改善剂;流平剂;以及粘合助剂。在不妨碍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也可将所述树脂组合物与除了环氧树脂之外的其它树脂混合。
通过将环氧树脂、固化剂、有机溶剂、添加剂等均匀混合来制备树脂组合物。通过将该树脂组合物施加于导体上而形成底层。对导体的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定。导体的例子包括铜线和铝线。
对将树脂组合物施加于导体上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可以使用诸如浸涂法等传统方法。将树脂组合物施加于导体上之后,在常温至约300℃的温度下,将树脂组合物的涂膜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由此形成了底层。
从使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充分反应的角度考虑,优选对施加到导体上的树脂组合物进行烘焙。可用传统方法进行烘焙。从使环氧树脂与固化剂充分反应的角度以及从防止环氧树脂由于高温加热而发生热降解的角度考虑,烘焙时的加热温度优选为200℃至300℃。当将封闭型异氰酸酯用作固化剂时,需要将其加热至高于或等于其解离温度的温度,以使封闭剂解离,从而使之起到固化剂的作用。烘焙次数可仅为一次或者可为两次以上。从提高绝缘层和导体之间的附着性的角度考虑,干燥后的底层厚度优选为0.5μm至5μm,更优选为1μm至3μm。
接着,在形成于导体上的底层上形成绝缘层。
对用于绝缘层的树脂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定。形成绝缘层的树脂的具体例子包括:聚酯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酯以及聚氨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例子。
从提高绝缘电线的机械性能(如耐磨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耐油性等的角度考虑,绝缘层优选包含选自由聚酯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和聚酰亚胺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作为主要组分,更优选包含选自由聚酯酰亚胺和聚酰胺酰亚胺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作为主要组分。该“主要组分”是指绝缘层仅由树脂构成,或者指绝缘层包含树脂,在不妨碍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该树脂中含有其它的树脂。
例如,可以通过使亚氨基二羧酸(其为三羧酸酐与二胺的反应产物)与多元醇反应来获得聚酯酰亚胺。
例如,可通过在有机溶剂中使三羧酸酐直接与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的方法来制备聚酰胺酰亚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聚酯酰亚胺,所述方法为:在极性溶剂中使三羧酸酐与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胺基的多元胺化合物反应以引入酰亚胺键、然后用一分子中具有两个以上异氰酸酯基团的多价异氰酸酯化合物将其酰胺化。具体而言,通过使偏苯三酸酐与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在溶剂(如N-甲基-2-吡咯烷酮)中反应可容易地制备聚酰胺酰亚胺。从提高绝缘层的韧性的角度考虑,聚酰胺酰亚胺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0,000以上。数均分子量的值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确定的值,其中该值是相对于聚苯乙烯而言的。
例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聚酰亚胺,所述方法为:将四羧酸或其酸酐作为酸成分并且将二胺化合物作为胺成分,使这两者在无水条件下、于0℃至100℃的温度、在极性有机溶剂中进行缩聚,并且将所得的聚酰亚胺前体脱水以发生闭环。
例如,通过将树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而制得树脂溶液,将该树脂溶液施加于底层上以形成绝缘层。对将树脂溶液施加于底层上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可以使用诸如浸涂法等传统方法。将树脂施加于底层上之后,在常温至约250℃的温度下将绝缘层自然干燥或加热干燥。由此形成绝缘层。绝缘层可以为一层,或者可以为相同或不同的两层。
从保护导体的角度考虑,干燥后的绝缘层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μm或以上,并且从提高绝缘层和底层之间的附着性的角度考虑,干燥后的绝缘层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
由此,通过在导体上形成底层并用绝缘层包覆该底层,从而获得绝缘电线。
本发明的绝缘电线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绝缘电线被加热的情况下,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因此,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可适用于这样的领域,在该领域中,包含绝缘电线的线圈需要进行热处理(例如用浸渍漆进行处理);以及适用于自粘合电线的制备领域,等。
例子
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制备例1
向配备有温度计、冷却管、氯化钙填充管、搅拌器以及氮气注入管的1L烧瓶内,从氮气注入管以每分钟150mL的流速通入氮气,同时加入176.9g的偏苯三酸酐、1.95g的偏苯三酸以及233.2g的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商品名:CosmonatePH,由MitsuiTakedaChemicalIndustries株式会社制造)。
接着,向烧瓶内添加536g的N-甲基-2-吡咯烷酮作为溶剂。将所得混合物一边搅拌一边在80℃下加热3小时,然后在约4小时内加热至120℃,并在120℃下加热3小时。其后,停止加热。向烧瓶内添加134g的二甲苯以稀释混合物,并将稀释后的混合物冷却以获得不挥发性成分的含量为35重量%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漆(以下称为通用型PAI)。
制备例2
将制备例1中所得的通用型PAI,按照其固体含量为100重量份的量,与1.5重量份的聚乙烯蜡混合,以获得聚酰胺酰亚胺树脂漆(以下称为高润滑性PAI)。
实施例1
使用双酚S苯氧树脂[通过将苯氧树脂溶解于甲酚/环己酮中而制得的溶液(固体含量:30重量%),产品名:YPS-007A-30A,由东都化成株式会社制造]作为环氧树脂。将双酚S苯氧树脂,按照其固体含量为100重量份的量,与20重量份的三聚氰胺化合物[商品名:Cymel370,由NihonCytecIndustries公司生产]混合。将这些成分在室温下混合,直到获得均匀的组合物,从而获得树脂组合物。
将所得树脂组合物施加于直径为0.999mm的铜导体表面上并且在300℃至400℃的烘箱中烘焙几秒钟以形成底层。底层的厚度示于表1中。
将制备例1中所得的通用型PAI施加于所形成的底层上,并且在300℃至400℃的烘箱中烘焙几秒钟,以形成中间层1。中间层1的厚度示于表1中。将制备例2中所得的通用型PAI施加于所形成的中间层1上,并且在设定为300℃至400℃的烘箱中烘焙几秒钟,以形成中间层2。中间层2的厚度示于表1中。
接着,将制备例2中所得的高润滑性PAI施加于所形成的由两层构成的中间层上,然后在设定为300℃至400℃的烘箱中烘焙几秒钟,以形成表面层。表面层的厚度示于表1中。
对于所得的绝缘电线的物理性质,基于以下方法评价室温下的附着性、平均单向磨损性、加热后的附着性A至D、擦刮负荷以及耐软化性。结果示于表1中。
(1)室温下的附着性
按照JISC3003“8.1a)急剧拉伸”,在室温下检测膜浮动距离(在两处测量时的平均值:膜浮动平均距离)以及导体露出的长度(在两处测量时的平均值:导体露出平均长度)。具体而言,将所得绝缘电线断裂或拉长至预定长度,并且以预定的放大倍数检查拉伸后的测试片,从而检测由于膜破裂而暴露出的导体的长度、以及是否存在膜浮动等。该测试采用的是能够以约4m/s的拉伸速率拉长绝缘电线的仪器。
(2)平均单向磨损性
按照JISC3003“9”,在室温下测定六个样品的单向磨损性。首先向安装在摩擦头上的针施加负荷,并且在连续地增加负荷的同时用摩擦头的针来摩擦试验台上的绝缘电线的表面。接着,通过针头与绝缘电线之间的摩擦将膜破坏,从而在针头和导体之间形成电连接,将此时的负荷确定为破坏负荷。然后,确定它们的平均值。
(3)加热后的附着性A
将绝缘电线在200℃的恒温室内加热一小时,然后从恒温室中取出,按照与上述“(1)室温下的附着性”相同的方式确定膜浮动平均距离以及导体露出平均长度。
(4)加热后的附着性B
将绝缘电线在210℃的恒温室中加热一小时,然后从恒温室中取出,按照与上述“(1)室温下的附着性”相同的方式确定膜浮动平均距离以及导体露出平均长度。
(5)加热后的附着性C
将绝缘电线在160℃的恒温室中加热6小时,然后从恒温室中取出,按照与上述“(1)室温下的附着性”相同的方式确定膜浮动平均距离以及导体露出平均长度。
(6)加热后的附着性D
将绝缘电线在180℃的恒温室中加热6小时,然后从恒温室中取出,按照与上述“(1)室温下的附着性”相同的方式确定膜浮动平均距离以及导体露出平均长度。
(7)擦刮负荷
将绝缘电线相对于直径为1.0mm的超硬合金(Igetalloy)电线[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垂直设置。朝向超硬合金电线方向向绝缘电线施加水平负荷。然后,将绝缘电线拔出来而后对其进行针孔试验[JISC3003“6C)针孔法”]。对于每个负荷检验三次,检查是否出现达到导体的裂纹,并且将没有出现针孔时的极限的负荷定义为擦刮负荷。在针孔试验中,首先采取预定长度的绝缘电线,将其浸入恒温浴中,并热处理10分钟。然后,将经热处理的绝缘电线浸入0.2%的盐溶液(其中滴加有适量的3%酚酞醇溶液)中。随后,使用该盐溶液作为正极、并且以绝缘电线的导体作为负极,施加12V的直流电压1分钟,并且计算由于施加该电压而产生的针孔的数量。
(7)耐软化性
按照JISC3003“11.1A”测定耐软化性。在耐软化性试验中,首先准备两根绝缘电线,然后将这两根绝缘电线相互交叉并设置在预先已加热至各个标准所规定的温度的金属块上。经过规定的时间之后,使用活塞,在两根绝缘电线的交叉部分处施加负荷,并立刻将试验电压施加到彼此上下放置的绝缘电线上。
实施例2
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绝缘电线,不同之处在于,用双酚A苯氧树脂[商品名:YP-50,由东都化成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实施例1中的双酚S苯氧树脂作为环氧树脂。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检测所得绝缘电线的物理性质。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绝缘电线,不同之处在于,用双酚A苯氧树脂[商品名:YP-50,由东都化成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实施例1中的双酚S苯氧树脂作为环氧树脂;并且使用封闭型异氰酸酯[商品名:MS-50,由NipponPolyurethaneIndustry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实施例1中的三聚氰胺化合物。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检测所得绝缘电线的物理性质。结果示于表1中。
对比例1
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绝缘电线,不同之处在于,使用聚酯酰亚胺漆[商品名:Isomid40SM-45,由日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实施例1中的树脂组合物。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检测所得绝缘电线的物理性质。结果列于表1中。
对比例2
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绝缘电线,不同之处在于,使用高附着型的聚酯酰亚胺漆[商品名:EH402-45No.3,由DainichiseikaColor&ChemicalsMfg.株式会社制造]代替实施例1中的树脂组合物。按照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检测所得绝缘电线的物理性质。结果列于表1中。
[表1]
表1的结果表明,与各对比例中所获得的绝缘电线相比,各实施例中所获得的绝缘电线,在室温下具有相当的或更好的附着性,并且加热后的附着性A和B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各实施例中的绝缘电线是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制得的。
结果还表明,与各对比例中所得的绝缘电线相比,各实施例中所得的绝缘电线具有更大的擦刮负荷以及更好的耐磨性(平均单向磨损性)。这是因为各实施例中的绝缘层是由聚酰胺酰亚胺或聚酯酰亚胺形成的。
特别是,加热后的附着性C和D(其中将绝缘电线在160℃至180℃下加热6小时)的测定结果表明,与各对比例以及其他实施例中所得的绝缘电线相比,实施例3中的绝缘电线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具有更好的附着性。这是因为实施例3的绝缘电线中使用了异氰酸酯(封闭型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
因此,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具有高的机械强度,并且其不仅在常温下、而且在绝缘电线被加热的情况下,导体和绝缘层之间也具有优异的附着性。因此,本发明的绝缘电线可以充分地应对发动机尺寸的小型化以及动力的提高。本发明的绝缘电线也可以适用于这样的领域,其中包含绝缘电线的线圈需要热处理(例如用浸渍漆进行处理);并且适用于自粘合电线的制备领域,等。
在任何情况下,以上所公开的实施方案均为示例性的而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书示出的,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示出的,并且旨在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等同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形式。

Claims (8)

1.一种绝缘电线,其包括:导体、包覆该导体的底层、以及包覆该底层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是通过将环氧树脂固化而形成的,所述底层的厚度为1μm至3μm,并且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5μm以上50μm以下,
所述环氧树脂是使酚醛环氧树脂和双酚发生加成聚合反应而获得的环氧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含含有环氧树脂和固化剂的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环氧树脂,所述固化剂的含量为5重量份至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是通过将所述树脂组合物施加于所述导体上、并对所述树脂组合物进行烘焙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三聚氰胺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含选自由聚酯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和聚酰亚胺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作为主要组分。
7.一种电线圈,其特征在于,该线圈是通过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绝缘电线卷绕而制得的。
8.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发动机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线圈。
CN200880111077.9A 2007-10-12 2008-10-09 绝缘电线、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Active CN101855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6405 2007-10-12
JP2007-266405 2007-10-12
PCT/JP2008/068371 WO2009048102A1 (ja) 2007-10-12 2008-10-09 絶縁電線、その絶縁電線を用いた電気コイル、及びモ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5678A CN101855678A (zh) 2010-10-06
CN101855678B true CN101855678B (zh) 2015-11-25

Family

ID=40549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077.9A Active CN101855678B (zh) 2007-10-12 2008-10-09 绝缘电线、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93442A1 (zh)
JP (1) JPWO2009048102A1 (zh)
CN (1) CN101855678B (zh)
WO (1) WO20090481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33145A1 (en) * 2011-08-02 2013-02-07 Remy Technologies, Llc Electric machine module insu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KR101641757B1 (ko) 2011-10-19 2016-07-21 후루카와 덴키 고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절연 도료, 절연 전선, 및 절연 전선의 제조 방법
JP2013258008A (ja) * 2012-06-12 2013-12-26 Hitachi Cable Ltd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イル
US20160163420A1 (en) * 2013-07-22 2016-06-09 Hitachi, Ltd. Insulated Wire and Dynamo-Electric Machine Using the Same
US20160225514A1 (en) * 2015-02-04 2016-08-04 Ast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Power transforme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ransformers and windings
CN113228202A (zh) * 2018-12-27 2021-08-06 昭和电工材料株式会社 电绝缘树脂组合物及电绝缘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6701A (en) * 1990-02-01 1992-04-21 Fujikura Ltd. Copper alloy wire, and insulated electric wires and multiple core parallel bonded wires made of the same
JP3077991B2 (ja) * 1990-05-01 2000-08-2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絶縁電線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38765B2 (zh) * 1972-09-02 1980-10-06
JPS56115313A (en) * 1980-02-18 1981-09-10 Hitachi Ltd Catalyst for curing epoxy-isocyanate resin, and manufacturing of coil for electrical machinery
US4388371A (en) * 1981-06-29 1983-06-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elf-bonding acrylic polymer overcoat for coated metal substrates
US4484023A (en) * 1982-07-19 1984-11-20 Commscope Company Cable with adhesively bonded sheath
JPS5944711A (ja) * 1982-09-06 1984-03-13 株式会社荏原製作所 水中用被覆電線及び水中モ−タ
JPS59163714A (ja) * 1983-03-07 1984-09-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マグネツトワイヤ−の製造法
JPH0689246B2 (ja) * 1985-10-18 1994-11-09 昭和電線電纜株式会社 自己融着性樹脂組成物
JPH0731944B2 (ja) * 1986-02-13 1995-04-10 株式会社東芝 水封式水中電動機用巻線
JPS6366804A (ja) * 1986-09-06 1988-03-2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集合絶縁電線
JPH01182375A (ja) * 1988-01-16 1989-07-20 Toshiba Chem Corp 電線用絶縁塗料
JPH0644416B2 (ja) * 1989-07-28 1994-06-08 東京特殊電線株式会社 自己融着性マグネットワイヤ
JPH04171610A (ja) * 1990-11-05 1992-06-18 Fujikura Ltd 絶縁電線
JPH04341708A (ja) * 1990-11-30 1992-11-27 Fujikura Ltd 極細多芯平行接着線
JP2563006B2 (ja) * 1991-06-24 1996-12-11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亜鉛メッキ鋼線用被覆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施したケーブル用亜鉛メッキ鋼線
JP2553979B2 (ja) * 1991-12-27 1996-11-13 新日本製鐵株式会社 亜鉛めっき鋼線用着色被覆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施したケーブル用着色亜鉛めっき鋼線
JPH08315647A (ja) * 1995-05-18 1996-11-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耐熱電線、耐熱絶縁材及び耐熱電線の使用方法、製造方法
EP0751534B1 (en) * 1995-06-29 2001-05-30 Optec Dai-Ichi Denko Co., Ltd. Insulated electric wire
US6075304A (en) * 1997-04-30 2000-06-13 Alon Co., Ltd Stator with molded encasement for small motor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for
JP2002042921A (ja) * 2000-04-18 2002-02-08 Nitto Denko Corp 異方導電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異方導電性フィルム
WO2005101985A2 (ja) * 2004-04-20 2005-11-03 Ntn Corporation 動圧発生部の成形方法および動圧軸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06701A (en) * 1990-02-01 1992-04-21 Fujikura Ltd. Copper alloy wire, and insulated electric wires and multiple core parallel bonded wires made of the same
JP3077991B2 (ja) * 1990-05-01 2000-08-21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絶縁電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48102A1 (ja) 2009-04-16
CN101855678A (zh) 2010-10-06
US20110193442A1 (en) 2011-08-11
JPWO2009048102A1 (ja)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5678B (zh) 绝缘电线、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电线圈、以及发动机
JP6101200B2 (ja) 絶縁ワニ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JP5609732B2 (ja) 絶縁塗料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CN101785070B (zh) 绝缘电线以及使用了该绝缘电线的线圈和发动机
CN102161863B (zh) 绝缘涂料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绝缘电线及其制造方法
TWI682978B (zh) 水分散型絕緣被膜形成用電鍍液
JP2009149757A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ポリアミドイミド系絶縁塗料、ならびに絶縁電線
CN104246914B (zh) 绝缘电线及其制造方法
JP2012234625A (ja) 絶縁電線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機コイル、モータ
JP2009286826A (ja) 耐熱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塗料成分とする塗料
JP2010205708A (ja) フェノキシ樹脂絶縁ワニス
JP2010108758A (ja) フェノキシ樹脂絶縁ワニス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JP2017101197A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塗料
JP2010135135A (ja) 電気絶縁用塗料組成物および絶縁電線
JP5503121B2 (ja) 絶縁塗料および絶縁電線
WO2012026438A1 (ja) 低誘電率被膜用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樹脂系ワニス
JP2014056826A (ja) 絶縁電線
JP5596916B2 (ja) 絶縁電線
JP2010031101A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塗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
JP2010153099A (ja) 絶縁電線
WO2022180794A1 (ja) 絶縁電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364939B2 (ja) 絶縁電線
JP4482857B2 (ja) 電気絶縁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エナメル線
JP5770986B2 (ja) 低誘電率被膜用ポリエステルイミド樹脂系ワニス
JP2012219107A (ja) ポリアミドイミド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法、それを用いた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塗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