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5833A - 两部件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部件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5833A
CN101845833A CN201010143200A CN201010143200A CN101845833A CN 101845833 A CN101845833 A CN 101845833A CN 201010143200 A CN201010143200 A CN 201010143200A CN 201010143200 A CN201010143200 A CN 201010143200A CN 101845833 A CN101845833 A CN 101845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n
connecting pin
carriage
inser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432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5833B (zh
Inventor
小笠原学
星野淳志
伊藤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5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8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5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58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96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for alternate or simultaneous use of different digging elements
    • E02F3/965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arrangements for alternate or simultaneous use of different digging elements of metal-cutting or concrete-crushing imp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4Booms only for booms with cab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Cable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8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 B66C23/2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use on building sites; constructed, e.g. with separable parts, to facilitate rapid assembly or dismantling, for operation at successively higher levels, for transport by road or rai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369Devices to connect parts of a boom or an ar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38Cantilever beams, i.e. boom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ms, geometry or materials used for booms; Dipper-arms, e.g.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forms, geometry or materials used for dipper-arms; Bucket-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hovel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mponent Parts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REA)
  • Jib Cran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部件连接装置。在接头起重臂(5B)之中与左右第二托架(14、15)相面对的位置上,设置左右的上定心部件(33)和下定心部件(34)。通过使上定心部件(33)的卡合槽部(33C)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卡合,从而能够将左右上连接销(16、17)相对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14A、15A)定心,能够顺利地插通这些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另外,通过使下定心部件(34)的抵接槽部(34C)与左右下连接销(18、19)抵接,从而能够将左右下连接销(18、19)相对于左右下第二销插通(14B、15B)定心,能够顺利地插通这些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

Description

两部件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相互连接例如液压挖掘机所使用的多个起重臂等两部件的两部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在对高层建筑物等的地面高度较大的构造物进行解体的场合,适合使用具备解体作业用的作业装置的液压挖掘机。该解体作业用的作业装置通常具有称为多起重臂的多个起重臂,在各起重臂中最上级的起重臂的前端侧安装有摇臂,在该摇臂的前端侧安装有压碎机、抓钩等作业工具。
并且,解体作业用的多起重臂中邻接的两个起重臂采用如下结构,通过将连接销插通设在一方起重臂上的销插通孔和设在另一方起重臂上的销插通孔从而相互连接。
该场合,作为现有技术的多起重臂,提出了以下结构,在相邻的两个起重臂中的一方的起重臂上,在与连接销不同的位置上固定设置定位销,在两个起重臂中另一方的起重臂上设置与固定在一方的起重臂上的定位销卡合的钩部件。
在该现有技术的多起重臂中,采用以下结构,在使用连接销连接一方的起重臂和另一方的起重臂时,通过使设在另一方的起重臂上的钩部件与一方的起重臂的定位销卡合而抬起一方的起重臂,从而使一方的起重臂以定位销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能够使一方的起重臂的销插通孔与另一方的起重臂的销插通孔进行对位,通过将连接销插通到这些各起重臂的销插通孔中,从而连接相邻的两个起重臂(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4-13456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固定在一方的起重臂上的定位销配置在从销插通孔分离的位置上。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在通过使设在另一方的起重臂上的钩部件与定位销卡合而抬起,从而使一方的起重臂以定位销为中心进行转动时,难以使一方的起重臂的销插通孔与另一方的起重臂的销插通孔准确地对位。
因此,将连接销插通设在一方起重臂上的销插通孔和设在另一方起重臂上的销插通孔的作业需要很多的时间,存在连接相邻的两个起重臂之间时的操作性降低之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连接销连接两个部件时,能够顺利地将连接销插通分别设在两个部件上的销插通孔的两部件连接装置。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适用于具备以下各部件的两部件连接装置,即、具备:在左右方向相面对地设置在第一部件上的左右第一托架;分别上下分离地设置在上述左右第一托架上的上下第一销插通孔;设置在与上述第一部件连接的第二部件上且与上述第一托架相面对的左右第二托架;分别上下分离地设置在上述左右第二托架上且能够以同一轴线与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重叠的上下第二销插通孔;分别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和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的上下连接销;以及配置在上述左右第一托架之间,且在将上述上下连接销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拔出和插入的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
在此,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部件之中与上述第二托架相面对的位置上,设置上定心部件和下定心部件,该上定心部件在将上述上连接销插通上述上第一销插通孔和上第二销插通孔时使上述上连接销的轴线与上述上第二销插通孔的轴线一致,该下定心部件在将上述下连接销插通上述下第一销插通孔和下第二销插通孔时使上述下连接销的轴线与上述下第二销插通孔的轴线一致。
通过这样构成,在将上连接销插通第一托架的上第一销插通孔和第二托架的上第二销插通孔时,能够利用上定心部件使上连接销的轴线与上第二销插通孔的轴线一致。而且,在将下连接销插通第一托架的下第一销插通孔和第二托架的下第二销插通孔时,能够利用下定心部件使下连接销的轴线与下第二销插通孔的轴线一致。其结果,能够将上连接销顺利地插通上第一销插通孔和上第二销插通孔,能够将下连接销顺利地插通下第一销插通孔和下第二销插通孔,因此,使用这些上下连接销能够提高连接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时的操作性。
(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上定心部件由从上述第二部件的上拐角部与上述第二托架平行地延伸,并且具有包围上述上第二销插通孔并弯曲成圆弧状且与上述上连接销卡合的卡合槽部的板体形成,上述下定心部件由从上述第二部件的下拐角部与上述第二托架平行地延伸,并且具有沿着上述下第二销插通孔弯曲成圆弧状且与上述下连接销抵接的抵接槽部的板体形成。
通过这样构成,使设在第二部件上的上定心部件的卡合槽部与插通第一托架的上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连接销卡合,从而第二部件以上连接销为中心进行转动,下定心部件的抵接槽部与插通第一托架的下第一销插通孔的下连接销抵接。这样,通过使上定心部件的卡合槽部与上连接销卡合,并且使下定心部件的抵接槽部与下连接销抵接,从而能够使上连接销的轴线和上第二销插通孔的轴线一致,并且利用下定部件使下连接销的轴线和下第二销插通孔的轴线一致。
(3).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上下连接销包括: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和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的大径部;以及具有比该大径部小的外径尺寸,且在将上述大径部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和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的状态下,在与上述上下定心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的小径部。
通过这样构成,在将上连接销的大径部插通第一托架的上第一销插通孔和第二托架的上第二销插通孔的状态下,在上连接销的小径部与上定心部件之间形成间隙。由此,能够抑制通过上连接销传递到第一、第二托架之间的负载传递到上定心部件。与此同样,能够抑制通过下连接销传递到第一、第二托架之间的负载传递到下定心部件。其结果,能够使用薄壁的板材等形成上定心部件和下定心部件,能够实现其轻量化。
(4).而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包括:可伸缩地配置在从上述上连接销的轴线位置分离的位置上的液压缸;在从上述上连接销的轴线位置向与上述液压缸相同的方向分离的位置,以至少能够在与上述上连接销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运动的浮动状态配置的浮动连杆;通过上述浮动连杆连接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左上连接销与上述液压缸之间的左连杆;以及通过上述浮动连杆连接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右上连接销与上述液压缸之间的右连杆,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包括:可伸缩地配置在从上述下连接销的轴线位置分离的位置上的液压缸;在从上述下连接销的轴线位置向与上述液压缸相同的方向分离的位置,以至少能够在与上述下连接销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运动的浮动状态配置的浮动连杆;通过上述浮动连杆连接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左下连接销与上述液压缸之间的左连杆;以及通过上述浮动连杆连接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右下连接销与上述液压缸之间的右连杆。
通过这样构成,若使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液压缸伸缩,则左右连杆以浮动连杆为支点向左右方向转动,与这些左右连杆连接的左右上连接销向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左右上连接销相对于左右上第一销插通孔和左右上第二销插通拔出和插入。而且,若使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液压缸伸缩,则左右连杆以浮动连杆为支点向左右方向转动,与这些左右连杆连接的左右下连接销向左右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左右下连接销相对于左右下第一销插通孔和左右下第二销插通拔出和插入。这样,能够使用液压缸容易地进行上下连接销相对于左右第一托架和左右第二托架的拔出和插入作业,因此能够提高连接或断开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时的操作性。
(5).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结构: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利用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左上连接销、和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右上连接销进行悬臂支撑;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利用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左下连接销、和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的上述右下连接销进行悬臂支撑。
由此,能够利用左右上连接销对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进行悬臂支撑,利用左右下连接销对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进行悬臂支撑。这样,可以不需要用于将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安装在左右第一托架之间的部件,能够提高安装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时的操作性。
(6).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液压缸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上连接销和上述右上连接销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伸缩,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左右连杆由相对于上述左右上连接销分别连接上述液压缸和上述浮动连杆的一根连杆构成,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液压缸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下连接销和上述右下连接销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伸缩,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左右连杆由相对于上述左右下连接销分别连接上述液压缸和上述浮动连杆的一根连杆构成。
根据该结构,若使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液压缸在与左右上连接销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伸缩,则左右连杆以与浮动连杆的连接部为支点向左右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相对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拔出和插入左右上连接销。而且,若使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液压缸在与左右下连接销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伸缩,则左右连杆以与浮动连杆的连接部为支点向左右方向转动,从而能够相对于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拔出和插入左右下连接销。
(7).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液压缸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上连接销和上述右上连接销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伸缩,上述浮动连杆与上述液压缸的一端连接,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左右连杆包括连接上述左右上连接销与上述浮动连杆之间的左右第一连杆、和连接上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上述左右第一连杆的中途部位之间的左右第二连杆,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液压缸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下连接销和上述右下连接销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伸缩,上述浮动连杆与上述液压缸的一端连接,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上述左右连杆包括连接上述左右下连接销与上述浮动连杆之间的左右第一连杆、和连接上述液压缸的另一端与上述左右第一连杆的中途部位之间的左右第二连杆。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构成上述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液压缸配置成可在与左右上连接销以及左右下连接销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伸缩,从而即使在左右第一托架的间隔狭窄的场合,也能够容易地将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配置在该左右第一托架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两部件连接装置的多起重臂式的液压挖掘机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将接头起重臂连接在下起重臂上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下起重臂、左右第一托架、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等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上连接销、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等的局部截断的立体图。
图5是在连接销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从图2中的箭头V-V方向观察左右第一托架、连接销、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等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连接销移动到连接位置的状态的与图5相同的剖视图。
图7是从图5中的箭头VII-VII方向观察连接销、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等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接头起重臂、左右第二托架、上定心部件、下定心部件等的立体图。
图9是从图2中的箭头IX-IX方向观察左右第二托架、上定心部件、下定心部件的剖视图。
图10是从图9中的箭头X-X方向观察第二托架、上定心部件、下定心部件等的剖视图。
图11是从与图7同样的位置观察将上连接销插通第一、第二托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从图11中的箭头XII-XII方向观察将上连接销插通第一、第二托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将上连接销和下连接销插通第一、第二托架的状态的与图11同样的剖视图。
图14是表示从图13中的箭头XIV-XIV方向观察将上连接销和下连接销插通第一、第二托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的变形例的与图14同样的剖视图。
图中:
5A-下起重臂(第一部件),5B-接头起重臂(第二部件),
11-两部件连接装置,
12-左第一托架,12C-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D-左下第一销插通孔,
13-右第一托架,13C-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D-右下第一销插通孔,
14-左第二托架,14A-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B-左下第二销插通孔,
15-右第二托架,15A-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B-右下第二销插通孔,
16-左上连接销,17-右上连接销,18-左下连接销,19-右下连接销,
16A、17A、18A、19A-大径部,16B、17B、18B、19B-小径部,
20、41-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
21、43-液压缸,22、44-浮动连杆,23-左连杆,26-右连杆,
31、42-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
33-上定心部件,33C-卡合槽部,34-下定心部件,34C-抵接槽部,
45-左第一连杆(连杆),46-右第一连杆(连杆),
47-左第二连杆(连杆),48-右第二连杆(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连接构成液压挖掘机的多起重臂的两级起重臂之间的情况为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两部件连接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中,标记1表示液压挖掘机,该液压挖掘机1大致包括:可自行的履带式的下部行驶体2;可回旋地搭载在该下部行驶体2上的上部回旋体3;以及可仰俯运动地设置在该上部回旋体3的前部侧的多起重臂式的作业装置4。并且,该液压挖掘机1适合用于例如对高层建筑物等地面高度大的构造物进行解体。
在此,作业装置4大致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上部回旋体3的前部侧的由下起重臂5A、接头起重臂5B和上起重臂5C构成的起重臂5;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起重臂5C的前端侧的中间臂6;可转动地安装在中间臂6的前端侧的由下摇臂7A和上摇臂7B构成的摇臂7;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上摇臂7B的前端侧的作为作业工具的压碎机8。
采用如下结构:在上述起重臂5的下起重臂5A上安装接头起重臂5B的场合,例如图2所示,使用液压起重机9等吊起接头起重臂5B,在将接头起重臂5B配置在下起重臂5A的前端侧的状态下,使用后述的两部件连接装置11连接下起重臂5A与接头起重臂5B。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两部件连接装置11进行详细说明。
标记11表示连接作为第一部件的下起重臂5A和作为第二部件的接头5B之间的两部件连接装置。该两部件连接装置11包括:后述的左右第一托架12、13;左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左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左右第二托架14、15;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左右上连接销16、17;左右下连接销18、19;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31;以及上定心部件33、下定心部件34等。
标记12是设置在作为第一部件的下起重臂5A的前端部左侧的左第一托架,该左第一托架12如图3至图7所示,由以一定间隔在左右方向相面对的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构成。在此,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分别使用厚壁的钢板等形成。
并且,采用如下结构: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呈方筒状的下起重臂5A的前端部,并且从下起重臂5A的上拐角部5A1至下拐角部5A2的范围在上下方向延伸(参照图3)。而且,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之间配置有后述的左第二托架14。
在此,采用如下结构: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的上端侧分别穿设有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2C,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的下端侧分别穿设有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2D。并且,后述的左上连接销16可拔出插入地插通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后述的左下连接销18可拔出插入地插通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
标记13是设置在下起重臂5A的前端部右侧的右第一托架,该右第一托架13由以一定间隔在左右方向相面对的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构成。在此,采用如下结构: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分别使用厚壁的钢板等形成,在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下起重臂5A的前端部的状态下,从下起重臂5A的上拐角部5A1至下拐角部5A2的范围在上下方向延伸。在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之间配置有后述的右第二托架15。
在此,采用如下结构:在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的上端侧分别穿设有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13C,在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的下端侧分别穿设有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13D。后述的右上连接销17可拔出插入地插通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后述的右下连接销19可拔出插入地插通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
该场合,如图5所示,穿设于左第一托架12的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上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与穿设于右第一托架13的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上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配置在同一轴线O1-O1上。而且,穿设于左第一托架12的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上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与穿设于右第一托架13的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上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配置在同一轴线O2-O2上。
标记14是设置在作为第二部件的接头起重臂5B的基端部左侧的左第二托架,该左第二托架14使用厚壁的钢板等形成。并且,该左第二托架14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呈方筒状的接头起重臂5B的基端部,并且从接头起重臂5B的上拐角部5B1至下拐角部5B2的范围在上下方向延伸。
上述左第二托架14配置在左第一托架12的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与这些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左外侧第一托架12B相对(参照图14)。另外,在左第二托架14的上端侧,在与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对应的位置上穿设有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在左第二托架14的下端侧,在与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对应的位置上穿设有左下第二销插通孔14B。
标记15是设置在接头起重臂5B的基端部右侧的右第二托架,该右第二托架15使用厚壁的钢板等形成,该右第二托架15在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接头起重臂5B的基端部上的状态下,从接头起重臂5B的上拐角部5B1至下拐角部5B2的范围在上下方向延伸。
上述右第二托架15配置在右第一托架13的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之间,并在左右方向与这些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相对。另外,在右第二托架15的上端侧,在与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对应的位置上穿设有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A,在右第二托架15的下端侧,在与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对应的位置上穿设有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5B。
在此,如图14所示,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和右第二托架15的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A能够在同一轴线O1-O1上与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和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重叠。另一方面,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下第二销插通孔14B和右第二托架15的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5B能够在同一轴线O2-O2上与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和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重叠。并且,采用在左右第二托架14、15之间设有后述的左右上定心部件33、左右下定心部间34的结构。
标记16表示插通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和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的左上连接销。该左上连接销16通过在图5所示的脱离位置和图6所示的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从而相对于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拔出插入。在此,左上连接销16如图6所示,采用以下结构:利用可滑动地插通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和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的大径部16A、和具有比该大径部16A的外径尺寸D1小的外径尺寸D2(D1>D2)的小径部16B,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带阶梯的圆柱状。在上述小径部16B上形成沿径向贯通的切口部16C,在该切口部16C内插入后述的左连杆23的前端部。
标记17是插通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和右第二托架15的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A的右上连接销,该右上连接销17可相对于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A拔出插入。在此,右上连接销17也与左上连接销16同样地采用以下结构:由可滑动地插通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和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A的大径部17A、直径比该大径部17A还小的小径部17B、和切口部17C构成,在该切口部17C内插入后述的右连杆26的前端部。
标记18表示插通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和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下第二销插通孔14B的左下连接销。该左下连接销18通过在图5所示的脱离位置和图6所示的连接位置之间移动,从而相对于左下第二销插通孔14B拔出插入。在此,左下连接销18如图6所示,采用以下结构:利用可滑动地插通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和左下第二销插通孔14B的大径部18A、和具有比该大径部18A的外径尺寸D1小的外径尺寸D2(D1>D2)的小径部18B,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带阶梯的圆柱状。在上述小径部18B上形成沿径向贯通的切口部18C,在该切口部18C内插入后述的左连杆23的前端部。
标记19表示插通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和右第二托架15的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5B的右下连接销。该右下连接销19可相对于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5B拔出插入。在此,右下连接销19也与左下连接销18同样地采用以下结构:由可滑动地插通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和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5B的大径部19A、直径比该大径部17A还小的小径部19B、和切口部19C构成,在该切口部19C内插入后述的右连杆26的前端部。
其次,说明相对于左右第二托架14拔出插入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进行说明。
标记20表示配置在左第一托架12和右第一托架13之间的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该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相对于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插入拔出左上连接销16,并且相对于右第二托架15的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A插入拔出右上连接销17。如图4至图7所示,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由后述的液压缸21、浮动连杆22、左连杆23、右连杆26等构成。
标记21是构成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的液压缸,该液压缸21由管21A、活塞(未图示)、基端侧固定在活塞上且前端侧从管21A突出的杆21B构成。该液压缸21以可向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O1-O1相同的方向(左右方向)伸缩的状态配置在从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O1-O1向上下方向分离的位置上。
标记22表示配置在从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O1-O1的位置向上下方向分离的位置上的浮动连杆。该浮动连杆22未安装在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任何一个上,而是相对这些左右第一托架12、13成为浮动状态并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浮动连杆22构成用于使与后述的左右连杆23、26连接的左右上连接销16、17按照液压缸21的伸缩而向左右方向移动的支点。
在此,浮动连杆22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延伸的棱柱状,浮动连杆2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尺寸设定得比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右内侧第一托架13A的间隔稍小。并且,在浮动连杆22的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U字型的凹槽部22A,该凹槽部22A与后述的止转板29可滑动地卡合。并且,浮动连杆22配置在左右上连接销16、17和液压缸21之间,浮动连杆22的左右方向的一端侧可转动地与后述的左连杆23销结合,浮动连杆22的左右方向的另一端侧可转动与后述的右连杆26销结合。
标记23是通过浮动连杆22连接左上连接销16和液压缸21之间的左连杆。在此,左连杆23作为整体由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块体构成,左连杆23的基端侧成为以一定间隔切成两叉状的切口部23A。并且,在左连杆23的切口部23A,使用销24可转动地销结合有液压缸21的杆21B的前端部。
另外,左连杆23的前端部在被插入到左上连接销16的切口部16C内的状态下,使用销25可转动地与该左上连接销16销结合。并且,在左连杆23的前端侧设有朝向左第一托架12突出的挡块23B,该当块23B在左上连接销16移动到图6所示的连接位置时与左内侧第一托架12A抵接,从而设定左上连接销16的连接位置。
标记26是通过浮动连杆22连接右上连接销17和液压缸21之间的右连杆。在此,该右连杆26作为整体由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块体构成,右连杆26的基端侧成为以一定间隔切成两叉状的切口部26A。并且,在右连杆26的切口部26A,使用销24可转动地销结合有液压杆21的管21A的底侧。
在此,右连杆26的前端部在被插入到右上连接销17的切口部17C内的状态下,使用销25可转动地与该右上连接销17销结合。并且,在右连杆26的前端侧设有朝向右第一托架13突出的挡块26B,该当块26B在右上连接销17移动到图6所示的连接位置时与右内侧第一托架13A抵接,从而设定右上连接销17的连接位置。
再有,浮动连杆22的左右方向的一侧(左侧)在插入到左连杆23的切口部23A内的状态下,使用销27可转动地与该左连杆23的长度方向的中途部位销结合。另一方面,浮动连杆22的左右方向的另一侧(右侧)在插入到右连杆26的切口部26A内的状态下,使用销28可转动地与该右连杆26的长度方向的中途部位销结合。
因而,在使液压缸21缩小了时,左上连接销16插通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和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另一方面,右上连接销17插通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和右第二托架15的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5A(参照图14)。
另一方面,在使液压缸21伸长了时,左上连接销16从左外侧第一托架12A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和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上第二销插通孔14A拔出,另一方面,右上连接销17从右外侧第一托架13B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和右第二托架15的右第二销插通孔15A拔出。
标记29是分别设在左右第一托架12、13上的左右止转板。这些各止转板29由向上下方向延伸的长方形的板体构成,并分别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的内侧面和右内侧第一托架13A的内侧面上。另一方面,设在浮动连杆22的两端部的凹槽部22A分别与左右止转板29可滑动地卡合。
因而,通过液压缸21的伸缩,左右上连接销16、17在连接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形成于浮动连杆22的两端部的凹槽部22A与止转板29卡合,从而能够防止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以左右上连接销16、17为中心进行转动。
标记30表示位于左右第一托架12、13之间并设置在下起重臂5A上的平板状的上限位器。该上限位器30的基端侧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下起重臂5A的上端部,前端侧伸长至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相对的位置。再有,如图5所示,该上限位器30通过抵接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小径部16B、17B,从而设定这些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脱离位置。
该场合,在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小径部16B、17B分别与上限位器30抵接时,保持左上连接销16仅插通左内侧第一托架12A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且右上连接销17仅插通右内侧第一托架13A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的状态。因而,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成为通过左右上连接销16、17以悬臂支撑状态保持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右内侧第一托架13A之间的结构。
其次,说明相对于左右第二托架14、15拔出插入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
标记31表示配置在左第一托架12和右第一托架13之间的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该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相对于左第二托架14的左下第二销插通孔14B拔出插入左下连接销18,并且相对于右第二托架15的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5B拔出插入右下连接销19。
在此,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与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同样,包括:配置在从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O2-O2的位置向上下方向分离的位置上的液压缸21;以浮动状态配置在该液压缸21和左右下连接销18、19之间的浮动连杆22;以及通过该浮动连杆22连接左右下连接销18、19和液压缸21之间的左右连杆23、26。
该场合,左连杆23的基端侧的切口部23A使用销24与液压缸21的杆21B销结合,左连杆23的前端侧使用销25与左下连接销18销结合,左连杆23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使用销27与浮动连杆22销结合。另一方面,右连杆26的基端侧的切口部26A使用销24与液压缸21的管21A销结合,右连杆26的前端侧使用销25与右下连接销19销结合,右连杆26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使用销28与浮动连杆22销结合。
标记32表示位于左右第一托架12、13之间并设置在下起重臂5A上的平板状的下限位器。该下限位器32的基端侧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下起重臂5A的下端侧,前端侧伸长至与左右下连接销18、19相对的位置。如图5所示,该下限位器32通过抵接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小径部18B、19B,从而设定这些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脱离位置。
该场合,在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小径部18B、19B分别与下限位器32抵接时,保持左下连接销18仅插通左内侧第一托架12A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且右下连接销19仅插通右内侧第一托架13A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的状态。因而,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成为通过左右下连接销18、19以悬臂支撑状态保持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右内侧第一托架13A之间的结构。
其次,对进行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定心的上定心部件33进行说明。即、标记33表示设在接头起重臂5B上的左右上定心部件。该左右上定心部件33在将左右上连接销16、17插通设在左右第一托架12、13上的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设在左右第二托架14、15上的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场合,使这些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与左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轴线O1-O1一致。
在此,左侧的上定心部件33配置于在将左第二托架14配置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之间时,隔着左内侧第一托架12A与左第二托架14相对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右侧的上定心部件33配置于在将右第二托架15配置在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之间时,隔着右内侧第一托架13A与右第二托架15相对的位置上(参照图12)。
如图8至图10所示,上定心部件33使用比左右第二托架14、15薄壁的板体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从接头起重臂5B的上拐角部5B1与左右第二托架14、15平行且相对地延伸至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对应的位置。
在此,上定心部件33大致包括: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接头起重臂5B的上拐角部5B1上的安装部33A;从该安装部33A以山形状突出的突出部33B;以及使该突出部33B的前端部向下凹陷而形成且包围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并弯曲成圆弧状的卡合槽部33C。该场合,卡合槽部33C形成为具有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大致相等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可以从上方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卡合。另外,卡合槽部33C的下侧成为开口比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孔径大的锥形状的开口部33D,成为沿着该开口部33D向卡合槽部33C引导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结构。
在此,对将左右上连接销16、17插通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情况进行叙述。首先,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使左右上定心部件33的卡合槽部33C分别从上方与从左右内侧第一托架12A、13A突出的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大径部16A、17A卡合。该场合,由于卡合槽部33C具有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大致相等的曲率半径,因此通过使左右上定心部件33的卡合槽部33C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卡合,从而能够使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轴线O1-O1一致。
这样,左右上定心部件33使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轴线O1-O1一致。由此,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成为能够相对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顺利地插通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结构。
再有,对进行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定心的下定心部件34进行说明。
标记34表示设在接头起重臂5B上的左右下定心部件。该下定心部件34在将左右下连接销18、19插通设在左右第二托架12、13上的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和设在左右第二托架14、15上的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场合,使这些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与左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和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轴线O2-O2一致。
在此,左侧的下定心部件34配置于在将左第二托架14配置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之间时,隔着左内侧第一托架12A与左第二托架14相对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右侧的下定心部件34配置于在将右第二托架15配置在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之间时,隔着右内侧第一托架13A与右第二托架15相对的位置上。
如图8至图10所示,下定心部件34使用比左右第二托架14、15薄壁的板体作为整体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并从接头起重臂5B的下拐角部5B2与左右第二托架14、15平行且相对地延伸至与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对应的位置。
在此,下定心部件34大致包括:使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接头起重臂5B的下拐角部5B2上的安装部34A;从该安装部34A以山形状突出的突出部34B;以及使该突出部34B的前端部向下凹陷而形成且包围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并弯曲成圆弧状的抵接槽部34C。该场合,该抵接槽部34C形成为具有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大致相等的曲率半径的圆弧状,可以从前后方向(图11中的箭头A方向)与左右下连接销18、19卡合。
该场合,如图11以及图12所示,接头起重臂5B以插通了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左右上连接销16、17为中心向前后方向(箭头A方向)转动。
由此,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使左右下定心部件34的抵接槽部34C分别与从左右内侧第一托架12A、13A突出的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大径部18A、19A抵接。该场合,由于抵接槽部34C具有与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大致相等的曲率半径,因此通过使左右下定心部件34的抵接槽部34C与左右下连接销18、19抵接,从而能够使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与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轴线O2-O2一致。
这样,左右下定心部件34使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与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轴线O2-O2一致。由此,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成为能够相对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顺利地插通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两部件连接装置11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其次,对使用该两部件连接装置11,在构成液压挖掘机1的起重臂5的下起重臂5A的前端侧安装接头起重臂5B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使用液压起重机9吊起接头起重臂5B,将该接头起重臂5B的基端侧配置在安装于液压挖掘机1的上部回旋体3侧的下起重臂5A的前端侧。
此时,如图5所示,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在使液压缸21伸长的状态下,将左上连接销16插通左内侧第一托架12A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将右上连接销17插通右内侧第一托架13A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由此,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处于脱离位置而保持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右内侧第一托架13A之间,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大径部16A、17A的一部分从左右内侧第一托架12A、13A向内侧突出。
另一方面,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也在使液压缸21伸长的状态下,将左下连接销18插通左内侧第一托架12A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将右下连接销19插通右内侧第一托架13A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由此,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处于脱离位置而保持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右内侧第一托架13A之间,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大径部18A、19A的一部分从左右内侧第一托架12A、13A向内侧突出。
其次,如图11所示,使通过液压起重机9吊起的接头起重臂5B朝向下起重臂5A向下方移动,使左右上定心部件33的卡合槽部33C从上方与从左右内侧第一托架12A、13A突出的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大径部16A、17A卡合。由此,能够使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与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轴线O1-O1一致。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的液压缸21缩小,从而如图12所示,能够将左右上连接销16、17顺利地插通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
接着,通过使接头起重臂5B进一步向下方移动,从而以左右上连接销16、17为中心使左右第二托架14、15向前后方向(图11中的箭头A方向)转动。由此,如图13所示,能够使左右下定心部件34的抵接槽部34C与从左右内侧第一托架12A、13A突出的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大径部18A、19A抵接,使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与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轴线O2-O2一致。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的液压缸21缩小,从而能够将左右下连接销18、19顺利地插通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
这样,通过使用左右上连接销16、17、左右下连接销18、19连接设在下起重臂5A上的左右第一托架12、13和设在接头起重臂5B上的左右第二托架14、15,能够将接头起重臂5B安装在下起重臂5A的前端侧。
在此,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在将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大径部16A、17A插通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状态下,左右上定心部件33的卡合槽部33C与上连接销16、17的小径部16B、17B相对。由此,在左右上定心部件33的卡合槽部33C与上连接销16、17之间形成与大径部16A的外径尺寸D1和小径部16B的外径尺寸D2的差对应的间隙ΔD(参照图14)。
与此相同,在将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大径部18A、19A插通左右第一托架12、13的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的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状态下,左右下定心部件34的抵接槽部34C与下连接销18、19的小径部18B、19B相对。由此,在左右下定心部件34的抵接槽部34C与下连接销18、19之间形成与大径部18A的外径尺寸D1和小径部18B的外径尺寸D2的差对应的间隙ΔD(参照图13)。
因此,能够抑制通过左右上连接销16、17传递到左右第一托架12、13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间的负载传递到左右上定心部件33上。而且,能够抑制通过左右下连接销18、19传递到左右第一托架12、13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间的负载传递到左右下定心部件34上。其结果,能够使用薄壁的板材等形成左右上定心部件33和左右下定心部件34,能够实现其轻量化。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采用以下结构:在接头起重臂5B中,在隔着左右内侧第一托架12A、13A而与左右第二托架14、15相面对的位置上,设置左右的上定心部件33和下定心部件34。因此,通过使上芯定心部件33的卡合槽部33C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卡合,从而能够使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与设置在左右第二托架14、15上的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轴线O1-O1一致。同样,通过使下定心部件34的抵接槽部34C与左右下连接销18、19抵接,从而能够使左右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与设置在左右第二托架14、15上的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轴线O2-O2一致。
其结果,能够将左右上连接销16、17顺利地插通左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左右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能够将左右下连接销18、19顺利地插通左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和左右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因此,使用左右上连接销16、17、左右下连接销18、19迅速地连接左右第一托架12、13和左右第二托架14、15,能够提高将接头起重臂5B连接在下起重臂5A上时的操作性。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20、31由在左右方向延伸而配置的液压缸21、浮动连杆22、左右连杆23、26构成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图15所示的变形例那样的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41、42。
即、也可以将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41、42由以下各部件构成:在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可伸缩地配置的液压缸43;与该液压缸43的一端侧销结合的浮动连杆44;连接左上连接销16和浮动连杆44之间的左第一连杆45;连接右上连接销17和浮动连杆44之间的右第一连杆46;连接液压缸43的另一端侧和左第一连杆45之间的左第二连杆47;以及连接液压缸43的另一端侧和右第一连杆46之间的右第二连杆48。
而且,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与左右上连接销16、17相同的轴上配置具有左右两根杆的液压缸,将左侧的杆连接在左上连接销16上,并且将右侧的杆连接在右上连接销17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利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和左外侧第一托架12B这两张板体构成左第一托架12,利用右内侧第一托架13A和右外侧第一托架13B这两张板体构成右第一托架13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用左内侧第一托架12A构成左第一托架,仅用右内侧第一托架13A构成右第一托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将两部件连接装置11用于构成液压挖掘机1的起重臂5的下起重臂5A、接头起重臂5B和上起重臂5C之中的下起重臂5A和接头起重臂5B的连接部分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用于接头起重臂5B和上起重臂5C的连接部分、构成摇臂7的下摇臂7A和上摇臂7B的连接部分等。

Claims (7)

1.一种两部件连接装置,具备:
在左右方向相面对地设置在第一部件(5A)上的左右第一托架(12、13);
分别上下分离地设置在上述左右第一托架(12、13)上的上下第一销插通孔(12C、12D、13C、13D);
设置在与上述第一部件(5A)连接的第二部件(5B)上且与上述第一托架(12、13)相面对的左右第二托架(14、15);
分别上下分离地设置在上述左右第二托架(14、15)上且能够以同一轴线与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12C、12D、13C、13D)重叠的上下第二销插通孔(14A、14B、15A、15B);
分别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12C、12D、13C、13D)和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14A、14B、15A、15B)的上下连接销(16、17、18、19);以及
配置在上述左右第一托架(12、13)之间,且在将上述上下连接销(16、17、18、19)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12C、12D、13C、13D)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14A、14B、15A、15B)拔出和插入的上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31、41、42),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部件(5B)之中与上述第二托架(14、15)相面对的位置上,设置上定心部件(33)和下定心部件(34),
上述上定心部件(33)在将上述上连接销(16、17)插通上述上第一销插通孔(12C、13C)和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时,使上述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与上述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的轴线一致,
上述下定心部件(34)在将上述下连接销(18、19)插通上述下第一销插通孔(12D、13D)和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时,使上述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与上述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的轴线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部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定心部件(33)由从上述第二部件(5B)的上拐角部(5B1)与上述第二托架(14、15)平行地延伸,并且具有包围上述上第二销插通孔(14A、15A)并弯曲成圆弧状且与上述上连接销(16、17)卡合的卡合槽部(33C)的板体形成,
上述下定心部件(34)由从上述第二部件(5B)的下拐角部(5B2)与上述第二托架(14、15)平行地延伸,并且具有沿着上述下第二销插通孔(14B、15B)弯曲成圆弧状且与上述下连接销(18、19)抵接的抵接槽部(34C)的板体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部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下连接销(16、17、18、19)包括: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12C、12D、13C、13D)和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14A、14B、15A、15B)的大径部(16A、17A、18A、19A);以及具有比该大径部(16A、17A、18A、19A)小的外径尺寸,且在将上述大径部(16A、17A、18A、19A)插通上述上下第一销插通孔(12C、12D、13C、13D)和上述上下第二销插通孔(14A、14B、15A、15B)的状态下,在与上述上下定心部件(33、34)之间形成间隙的小径部(16B、17B、18B、19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部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41)包括:可伸缩地配置在从上述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位置分离的位置上的液压缸(21、43);在从上述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位置向与上述液压缸(21、43)相同的方向分离的位置,以至少能够在与上述上连接销(16、17)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运动的浮动状态配置的浮动连杆(22、24);通过上述浮动连杆(22、44)连接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的上述左上连接销(16)与上述液压缸(21、43)之间的左连杆(23、45、47);以及通过上述浮动连杆(22、44)连接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的上述右上连接销(17)与上述液压缸(21、43)之间的右连杆(26、46、48),
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42)包括:可伸缩地配置在从上述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位置分离的位置上的液压缸(21、43);在从上述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位置向与上述液压缸(21、43)相同的方向分离的位置,以至少能够在与上述下连接销(18、19)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运动的浮动状态配置的浮动连杆(22、24);通过上述浮动连杆(22、44)连接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的上述左下连接销(18)与上述液压缸(21、43)之间的左连杆(23、45、47);以及通过上述浮动连杆(22、44)连接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的上述右下连接销(19)与上述液压缸(21、43)之间的右连杆(26、46、4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部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41)利用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上第一销插通孔(12C)的上述左上连接销(16)、和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上第一销插通孔(13C)的上述右上连接销(17)进行悬臂支撑,
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42)利用插通上述左第一托架(12)的左下第一销插通孔(12D)的上述左下连接销(18)、和插通上述右第一托架(13)的右下第一销插通孔(13D)的上述右下连接销(19)进行悬臂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部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的上述液压缸(21)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上连接销(16)和上述右上连接销(17)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伸缩,
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20)的上述左右连杆(23、26)由相对于上述左右上连接销(16、17)分别连接上述液压缸(21)和上述浮动连杆(22)的一根连杆构成,
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的上述液压缸(21)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下连接销(18)和上述右下连接销(19)的轴线相同的方向伸缩,
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31)的上述左右连杆(23、26)由相对于上述左右下连接销(18、19)分别连接上述液压缸(21)和上述浮动连杆(22)的一根连杆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部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41)的上述液压缸(43)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上连接销(16)和上述右上连接销(17)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伸缩,
上述浮动连杆(44)与上述液压缸(43)的一端连接,
上述上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41)的上述左右连杆包括:连接上述左右上连接销(16、17)与上述浮动连杆(44)之间的左右第一连杆(45、46);以及连接上述液压缸(43)的另一端与上述左右第一连杆(45、46)的中途部位之间的左右第二连杆(47、48),
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42)的上述液压缸(43)配置成可在与上述左下连接销(18)和上述右下连接销(19)的轴线正交的方向伸缩,
上述浮动连杆(44)与上述液压缸(43)的一端连接,
上述下连接销拔出插入机构(42)的上述左右连杆包括:连接上述左右下连接销(18、19)与上述浮动连杆(44)之间的左右第一连杆(45、46);以及连接上述液压缸(43)的另一端与上述左右第一连杆(45、46)的中途部位之间的左右第二连杆(47、48)。
CN201010143200.4A 2009-03-27 2010-03-26 两部件连接装置 Active CN1018458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9628 2009-03-27
JP2009079628A JP4806049B2 (ja) 2009-03-27 2009-03-27 2部材連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5833A true CN101845833A (zh) 2010-09-29
CN101845833B CN101845833B (zh) 2014-09-03

Family

ID=42226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43200.4A Active CN101845833B (zh) 2009-03-27 2010-03-26 两部件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233643B1 (zh)
JP (1) JP4806049B2 (zh)
KR (1) KR101656743B1 (zh)
CN (1) CN10184583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3402A (zh) * 2011-08-31 2013-03-06 陈海水 俯撑式挖泥抓杆局部结构
CN105065381A (zh) * 2015-07-17 2015-11-18 江苏南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连接件
CN107635907A (zh) * 2015-06-11 2018-01-26 株式会社多田野 伸缩臂的安装结构
CN107700575A (zh) * 2017-09-15 2018-02-16 安徽合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
CN110817717A (zh) * 2019-11-20 2020-02-21 李天民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一体化安全吊装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99230B2 (ja) * 2010-02-24 2014-05-21 尼崎重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作業機
JP5367646B2 (ja) * 2010-06-10 2013-12-11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2部材連結装置
CN105731276B (zh) * 2014-12-09 2018-12-25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连接头及工程机械
CN106467275B (zh) * 2015-08-18 2019-08-2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本臂连接结构及随车折臂起重机
CN105649127B (zh) * 2016-03-24 2018-06-12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一种快换属具连接机构
CN107178339B (zh) * 2017-07-12 2020-03-24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横梁结构及钻机
CN107178340B (zh) * 2017-07-12 2020-03-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横梁结构及钻机
CN110042875B (zh) * 2019-05-06 2021-09-07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机械
JP7404209B2 (ja) 2020-09-25 2023-12-25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ピン結合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051U (zh) * 1980-07-05 1982-01-29
JPS5935453U (ja) * 1982-08-30 1984-03-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シヨベルロ−ダにおけるアタツチメント脱着装置のピン操作装置
CN1624254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施工装置
CN1946907A (zh) * 2004-09-29 2007-04-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作业装置
CN101336346A (zh) * 2006-02-01 2008-12-31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销连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9514Y2 (ja) * 1990-06-27 1996-09-04 淳次 小川 バツクホウ作業車
JPH0726423B2 (ja) * 1990-09-13 1995-03-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ニック 建設機械の付属品着脱機構
JPH04134566A (ja) 1990-09-26 1992-05-08 Ricoh Co Ltd ベクトル化線画像編集方式
JPH083185B2 (ja) * 1991-04-24 1996-01-1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ニック 建設機械のバケット着脱機構
US7954742B2 (en) * 1999-10-15 2011-06-07 Ramun John R Dual purpose adapter for a multiple tool attachment system
US7975944B2 (en) * 1999-10-15 2011-07-12 John R. Ramun Modular system for connecting attachments to a construction machine
JP3567370B2 (ja) * 2000-04-04 2004-09-22 新キャタピラー三菱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のクイックカプラ装置
JP2004076325A (ja) 2002-08-12 2004-03-11 Komatsu Ltd 作業機の脱着装置
JP3925530B2 (ja) 2003-10-24 2007-06-06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作業機械及びそのブーム組立・分解方法
JP4247222B2 (ja) * 2005-09-20 2009-04-02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ーローダーバックホーの掘削装置固定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8051U (zh) * 1980-07-05 1982-01-29
JPS5935453U (ja) * 1982-08-30 1984-03-05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シヨベルロ−ダにおけるアタツチメント脱着装置のピン操作装置
CN1624254A (zh) * 2003-12-05 2005-06-08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建筑机械的施工装置
CN1946907A (zh) * 2004-09-29 2007-04-11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作业装置
CN101336346A (zh) * 2006-02-01 2008-12-31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销连结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3402A (zh) * 2011-08-31 2013-03-06 陈海水 俯撑式挖泥抓杆局部结构
CN102953402B (zh) * 2011-08-31 2015-07-08 陈海水 俯撑式挖泥抓杆局部结构
CN107635907A (zh) * 2015-06-11 2018-01-26 株式会社多田野 伸缩臂的安装结构
CN107635907B (zh) * 2015-06-11 2019-06-21 株式会社多田野 伸缩臂的安装结构
CN105065381A (zh) * 2015-07-17 2015-11-18 江苏南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连接件
CN107700575A (zh) * 2017-09-15 2018-02-16 安徽合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
CN107700575B (zh) * 2017-09-15 2020-06-30 安徽合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
CN110817717A (zh) * 2019-11-20 2020-02-21 李天民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用的一体化安全吊装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33643A2 (en) 2010-09-29
KR20100108258A (ko) 2010-10-06
KR101656743B1 (ko) 2016-09-12
EP2233643B1 (en) 2017-05-31
JP4806049B2 (ja) 2011-11-02
JP2010230113A (ja) 2010-10-14
CN101845833B (zh) 2014-09-03
EP2233643A3 (en) 2014-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5833A (zh) 两部件连接装置
CN104011316B (zh) 使用销和插塞布置的销接结构连接装置
CN1946907B (zh) 工程机械的作业装置
JP2008202232A (ja) 建設機械
CN101597911B (zh) 具有大臂组装结构的作业机械
CN102234074A (zh) 格构式起重臂
JP2007262778A (ja) 作業機械の配管接続装置
CN101768983B (zh) 两部件连接装置
JP2008044776A (ja) クレーン用ジブの組立方法及びクレーン用ジブ
JP2013241727A (ja) フロントローダ
JPH04134566U (ja) 継ぎブームの連結装置
JP4028438B2 (ja) ピン抜差し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ピン抜差し治具
JP2022145366A (ja) 割岩工具および当該工具を用いた破砕方法
CN109235518B (zh) 工程机械工具头快换结构及机臂
KR101848381B1 (ko) 굴삭기 부착형 크라샤용 보조암
KR200259631Y1 (ko) 트랙터 작업기 신속 연결장치
CN219262342U (zh) 一种游梁式抽油机
CN218324920U (zh) 一种急倾斜支架套筒结构
JP2010159801A (ja) 2部材連結装置
JP6250383B2 (ja) 建設機械、ブーム取付方法、及びブーム分解方法
CN211368835U (zh) 一种挖掘机快速连接器
CN213330993U (zh) 一种csm钻杆提拔装置
CN212671635U (zh) 一种可解卡通井工具
JP4039559B2 (ja) 解体機械
CN218844252U (zh) 一种双联自动对中鼠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