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38893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38893A
CN101738893A CN200910178383A CN200910178383A CN101738893A CN 101738893 A CN101738893 A CN 101738893A CN 200910178383 A CN200910178383 A CN 200910178383A CN 200910178383 A CN200910178383 A CN 200910178383A CN 101738893 A CN101738893 A CN 1017388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ing cell
recording agent
unit
sheet material
constru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78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38893B (zh
Inventor
大吉和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388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88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388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388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48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eveloper properties or quality, e.g. charge, size, flowability
    • G03G15/0856Detection or control means for the developer leve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45Variable fixing spe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显影单元中的记录剂的带电量大于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片材以第1输送速度向定影单元输送,而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比所述第1输送速度慢的第2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记录片材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单元时,由于该记录片材中含有水分而导致生成水蒸气。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记录剂)俘获水蒸气,从而产生水蒸气吹散未定影调色剂的现象。
该现象在细线中是显著的。例如,该现象称为“拖尾(tailing)”,因为看起来在平行于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方向上排列的规矩线在垂直于记录片材输送方向的方向上的某些位置留下尾迹。导致拖尾的因素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7-206412号公报论述了这样一种技术,其通过根据盒中的调色剂剩余量改变打印速度,来抑制打印时浓度不均匀的发生。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7-206412号公报中的技术关注了调色剂剩余量与调色剂补给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当调色剂剩余量到达阀值或阈值以下时,降低打印速度来确保调色剂补给能力。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2-244370号公报论述了这样一种技术,在该技术中,根据盒的使用状态(关于页数及调色剂使用量的信息)来检测图像数据的边缘,以校正该边缘处的图像数据的浓度,从而抑制拖尾图像的产生。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7-206412号公报既未关注调色剂剩余量与拖尾图像生成之间的关系,也非旨在抑制所述拖尾图像的产生。因此,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7-206412号公报中,当调色剂剩余量充足时,打印速度高。因此,有可能出现拖尾图像(其原因将在下文进行描述)。
虽然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2-244370号公报中的技术是要抑制拖尾图像的产生,但是其控制非常复杂,因为要先检测图像数据的边缘,然后校正边缘处的图像数据的浓度。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2-244370号公报中,由于改变了图像数据的浓度,因此,要实际输出的图像的浓度与用户期望的图像的浓度不相同。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显影单元,其被构造为使用记录剂对感光鼓上的图像进行显影;转印单元,其被构造为将所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上;定影单元,其被构造为对所转印的图像进行定影;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记录剂的带电量大于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第1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而在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比所述第1输送速度慢的第2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并入说明书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并与文字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例示打印机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2例示了打印机引擎的结构的示例。
图3是例示由打印机控制器执行的打印控制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4A及图4B是例示用于确定处理盒的状态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5是例示用于计算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转换模式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
在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将对拖尾进行描述。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在调色剂盒是崭新的时最容易发生拖尾,而随着该调色剂盒的使用,不会再这样容易发生拖尾。
此外,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在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快时容易发生拖尾,而当输送速度慢时,不容易发生拖尾。这是因为,记录片材从定影单元接收热量的方式因记录片材输送速度的差异而不同。更具体地说,记录片材是急剧接收热量还是缓慢接收热量是不同的。
下面将说明存在这种倾向(即在调色剂盒是新的时最容易发生拖尾,而随着该调色剂盒的使用,不再容易发生拖尾)的原因。
新调色剂盒中的调色剂是不带电的。在调色剂盒使用之后,不仅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带电,而且调色剂盒中的调色剂也成为带电的。如果调色剂盒放置不用,则聚积在调色剂上的电荷逐渐放电。
当在调色剂盒中的调色剂带电的状态下执行打印时,转印到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也变得良好。由于调色剂在强附着状态下被定影到记录片材上,因此抑制了拖尾的产生。
新的调色剂盒装满调色剂。然而,在调色剂盒开始使用之后,随着调色剂的消耗,调色剂盒中的调色剂的量逐渐减少。因此,调色剂盒中的调色剂容易带电。结果,逐渐变得不容易发生拖尾。
下面将说明存在这种倾向(即在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快时容易发生拖尾,而当输送速度慢时,不容易发生拖尾)的原因。
当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快时,记录片材从定影单元急剧地接收热量。这增大了使记录片材中所含的水分变为水蒸气并散发的力。当该力超过将调色剂像保持在记录片材上的力时,调色剂发生飞散,这样便产生拖尾。
相反,当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慢时,记录片材从定影单元缓慢地接收热量。因此,记录片材中所含的水分逐渐地变为水蒸气,水蒸气的散发力被分散和削弱。因此,记录片材上的调色剂像不容易受到水蒸气散发力的影响,防止了调色剂飞散。
因此,已经发现,通过消除上述因素,能够抑制在打印图像上产生的拖尾。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例示根据第1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打印机控制器单元101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2使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4作为工作存储器,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3或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107中的程序或设定信息,通过系统总线111来控制整个装置。
ROM 103还存储字体数据。RAM 104还用作接收缓冲器、用于临时存储光栅化的图像数据的缓冲器,以及用于将图像发送到打印机引擎的缓冲器。NVRAM 107还存储作业计数值。
图像形成单元(或图像处理单元)106根据CPU 102的控制对打印数据执行各种图像处理,并将经历了绘制的图像数据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5中。
主机接口(IF)108是CPU 102用来与主计算机(PC)1001进行通信以从该主PC 1001接收打印作业的接口。主机接口(IF)108还将状态信息等发送到主PC 1001。主机接口(IF)108例如是诸如USB或IEEE1394等的串行总线接口。
主机接口(IF)108可以是用于与主PC 1001进行通信的接口。因此,主机接口(IF)108可以是用于与LAN或互联网进行连接的有线接口或无线接口。
面板IF 109是这样一种接口,CPU 102通过该接口从操作面板2001输入各种操作指令并使得操作面板2001显示各种消息。操作面板2001包括用于显示各种按钮及操作画面的液晶显示器(LCD)作为触摸屏。
引擎IF 110是这样一种接口,CPU 102通过该接口与打印机引擎3001进行通信以从打印机引擎3001接收状态信息或其他信息,并将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05中的图像数据输出到打印机引擎3001。
定时器112根据来自CPU 102的请求输出指示当前日期的信息。用户可以使用操作面板2001来设置定时器112的日期。
处理盒(PCRG)301可以安装在打印机引擎中3001中。处理盒301包括标签IC 321和搅拌单元322,标签IC 321存储关于装置类型的信息、新盒信息以及日期信息等,搅拌单元322对盒的显影单元中的调色剂(记录剂)进行搅拌。可以经由引擎IF 110,从安装在处理盒(PCRG)301上的标签IC读取数据或向该标签IC写入数据。
PCRG历史管理单元113根据CPU 102的控制来管理处理盒301的历史。历史可以由处理盒301以这样一种方式来管理,即通过打印机引擎3001,来读取记录在处理盒301所安装的标签IC 321上的信息,并将日期信息写入到标签IC 321。日期信息不仅可以记录在标签IC 321上,而且可以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NVRAM 107)上。
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单元114根据CPU 102的控制来计测打印作业的图像数据中的点数,从而由累积值来估测要消耗的调色剂的量。
在基于主机的打印机的情况下,主PC 1001可以执行该处理。可以通过使用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未示出)的值,来检测调色剂剩余量。在这种情况下,假定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未示出)设置在处理盒301中,并被电气连接到调色剂剩余量检测传感器。
PCRG状态确定单元115连接到处理盒301,并根据CPU 102的控制来确定处理盒301的状态。更具体地说,PCRG状态确定单元115基于PCRG历史管理单元113的历史信息、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单元114的调色剂剩余量信息以及搅拌检测单元116的关于是否执行了搅拌的信息,来估测显影单元中的调色剂(记录剂)的带电状态。结果,可以逐步确定作为打印执行的结果而可能产生拖尾图像的程度。
搅拌检测单元116指示处理盒301的显影单元306中的搅拌单元322是否执行搅拌操作。当搅拌单元322在电源开启时的初始操作期间执行处理盒301的搅拌操作时,搅拌检测单元116设置标志,当打印处理完成时,搅拌检测单元116重置该标志。当搅拌单元322通过校准操作来执行处理盒301的搅拌操作时,搅拌检测单元116也设置标志。
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根据CPU 102的控制,来计算片材输送速度的转换模式。当以慢打印模式来执行打印时,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基于PCRG状态确定单元115的确定结果,计算在打印模式改变到打印速度更快的模式之前打印多少页,才能使用于打印整个打印作业的时间最短。
考虑到打印模式的转换所花费的时间,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可以进行控制以在打印速度慢的模式下打印整个打印作业。
例如,在快模式是16ppm、慢模式是10ppm并且打印模式的转换所花费的时间是3秒的打印机引擎的情况下,如果针对打印作业的最后一张而将模式改变到快模式,则打印时间增加到长于在慢模式下打印整个打印作业的打印时间。
从定时器112到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的各单元是作为硬件块来描述的。然而,可以根据ROM 103中的程序,由CPU 102在RAM 104上对它们进行管理。
图2例示了打印机引擎3001的结构的示例。
处理盒301包括一体设置的感光鼓302、清洁器303、充电辊304、显影套筒305、显影单元306、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307、标签IC 321以及搅拌单元322。处理盒301可拆卸地安装在打印机引擎3001的主体上。
下面,将描述由打印机引擎3001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首先,充电辊304使感光鼓302均匀充电。然后,将图像信号供给到激光扫描器320。根据图像信号,利用激光束对感光鼓302进行扫描曝光,由此在感光鼓302上形成静电潜像。
由激光扫描器320中的多角扫描器(未示出)对激光束进行光栅扫描。激光扫描器320中的光学系统和折叠式反射镜309在感光鼓302上形成光点图像,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由显影单元306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应用跃迁显影(jumpingdevelopment)、双组分显影或FEED显影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主要使用反转显影,其中,激光束朝向记录有点的部分以消除感光鼓302上的电荷,调色剂被附着在感光鼓302上有少量电荷的部分上。搅拌单元322根据CPU102的控制对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进行搅拌。
另一方面,记录片材被储存在片材盒318中。盒加热器317可以加热片材盒318的内部来对记录片材进行除湿。CPU 102可以控制盒加热器317的加热量(强度)或开启/关闭。
当接收到来自主PC 1001的打印作业时,CPU 102控制片材进给辊310以将记录片材从片材盒318给送到输送路径。记录片材由输送辊311及312进行输送,并由定时辊313根据形成调色剂像的定时供给到转印单元。
然后,在感光鼓302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被转印辊308转印到记录片材上。转印辊308由低硬度的导电弹性部件制成。转印辊308使用偏置电场在由感光鼓302和转印辊308形成的辊隙部处进行调色剂像的静电转印。
转印有调色剂像的记录片材被输送到定影单元315,在定影单元315处,通过加热和加压使调色剂融化和定影。然后,由排出辊314将记录片材排出到排出托盘319。
另一方面,未转印到记录片材的调色剂被设置在清洁器303上的刀片从感光鼓302上刮去,从而清洁感光鼓302。
打印机引擎3001具有未图示的环境传感器。CPU 102从环境传感器的信号中获取诸如打印机引擎3001附近的温度及湿度等的环境信息,从而可以适当地控制上述图像形成处理。
打印机引擎3001被构造成根据CPU 102的控制,通过改变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处理速度,来在两种模式(即在打印速度快的模式和在打印速度慢的模式)下进行操作。
[打印控制]
图3是例示由打印机控制器单元101的CPU 102根据ROM 103中的程序执行的打印控制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当从主PC 1001输入包含多个页的打印作业时,图3中所示的流程图开始。
在步骤S301中,CPU 102读取记录在处理盒301的标签IC上的信息,以确定处理盒是否是新的。如果处理确定处理盒不是新的(步骤S301中的“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303。
当在步骤S301中处理盒是新的(步骤S301中的“是”)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302。在步骤S302中,CPU 102删除标签IC中的新盒信息,并把从定时器112获取的指示当前日期的日期信息记录在标签IC上。
接下来,在步骤S303中,CPU 102执行包括校准及搅拌操作的初始化处理。初始化处理使打印机处于可以执行打印处理的待机状态。然后,在步骤S304(待机模式)中,CPU 102进行等待,直到主PC 1001请求打印作业为止。
当处理盒的盖子在步骤S304中的待机状态期间被打开或关闭过(步骤S305中的“是”)时,CPU 102对处理盒的标签IC的内容进行确认,以确定处理盒是否被更换过。步骤S305中的处理确定处理盒的盖子是否被打开或关闭过。如果处理盒的盖子被打开或关闭过(步骤S305中的“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否则,处理进入到步骤S306,在步骤S306中,处理确定是否有打印作业被请求。
当在步骤S306中有打印作业在步骤S304中的待机状态期间被请求(步骤S306中的“是”)时,CPU 102由记录在标签IC 321上的日期信息、定时器112的日期信息、搅拌标志以及关于调色剂剩余量的信息,来确定显影单元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步骤S307-确定处理盒的状态)。如果处理确定无打印作业被请求(步骤S306中的“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304的待机模式。
由于显影单元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与处理盒301的使用状态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确定该使用状态来确定调色剂的带电状态。更具体地说,PCRG状态确定单元115根据CPU 102的控制来执行以下描述的处理。
PCRG状态确定单元115由PCRG历史管理单元113中的历史信息、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单元114中的调色剂剩余量信息以及搅拌检测单元116中的搅拌信息,来估测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记录剂)的带电状态。由这一结果,PCRG状态确定单元115确定在执行打印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拖尾图像的程度。
接下来,CPU 102使得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能够执行以下描述的处理。在步骤S308(计算输送速度转换模式)中,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由在步骤S307中确定的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即处理盒的使用状态)以及打印作业,来计算要如何改变打印速度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打印。
然后,在步骤S309中,CPU 102根据在步骤S308中计算出的打印速度,来执行打印处理。当在步骤S309中完成打印处理之后,在步骤S310中CPU102更新标签IC 321中的日期信息,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304。
基于是否搅拌了调色剂、调色剂剩余量以及显影单元306的未使用时间,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被确定为水平0至5中的任何一者。通过PCRG历史管理单元113,基于标签IC 321上记录的日期信息以及定时器112上的日期信息(当前日期),可以获得显影单元306的未使用时间。
表1例示了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水平与打印机引擎3001处的打印速度(相对于定影单元315的片材输送速度)之间的关系。调色剂的带电水平越高,调色剂的带电量越小,这意味着容易发生拖尾。因此,在打印速度慢的模式下要打印的页数增加。
[表1]
 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水平  打印速度
  水平5(容易发生拖尾)  低速度下达到5页
  水平4  低速度下达到4页
  水平3  低速度下达到3页
  水平2  低速度下达到2页
  水平1  低速度下仅1页
  水平0(可能不发生拖尾)  正常速度
当显影单元306的未使用时间长时,聚积在调色剂上的电荷发生放电,以致容易发生拖尾。相反,当未使用时间短时,不太可能发生拖尾。
当调色剂剩余量多时,显影单元306中除打印处理期间由于打印而消耗了的调色剂以外的调色剂上不容易聚积电荷,以致容易发生拖尾。相反,当调色剂剩余量少时,不容易发生拖尾。
当未执行搅拌时,显影单元306(或处理盒301)中的调色剂不均匀地带电,以致容易发生拖尾。相反,当执行了搅拌时,不容易发生拖尾。
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的水平与打印速度之间的关系如下所述。打印速度用1分钟内能够打印的A4大小的纸的页数来表示。
水平0是指最不容易发生拖尾的状态,这意味着打印速度不需要降低。水平1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如果以比正常打印速度慢的速度执行1页的打印,则不会发生拖尾。同样,水平2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如果以比正常打印速度慢的速度打印2页,则不会发生拖尾。水平3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如果以比正常打印速度慢的速度打印3页,则不会发生拖尾。水平4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如果以比正常打印速度慢的速度打印4页,则不会发生拖尾。水平5是指最有可能发生拖尾的状态,这意味着必须以慢的速度打印多达5页。
如上所述,根据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的水平来确定打印速度。
依据所述水平预先确定打印速度。以上描述了对各水平而言打印速度相对于正常打印速度下降的程度。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各个水平来预先确定打印速度。
图4是例示用于确定显影单元306(处理盒301)的状态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4中所示的流程图由CPU 102根据ROM 103中的程序来执行。
在步骤S401中,CPU 102首先通过搅拌检测单元116来确认搅拌标志,以确定搅拌单元322是否执行搅拌操作。
当在步骤S401中确定不执行搅拌操作(步骤S401中的“否”)时,CPU102通过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单元114来检测调色剂剩余量。然后,在步骤S402中,CPU 102依据调色剂剩余量是小于等于30%、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90%还是大于等于90%,来选择接下来的步骤。
当调色剂剩余量小于等于30%时,CPU 102利用PCRG状态确定单元115来检测显影单元306的未使用时间。在步骤S403中,CPU 102依据未使用时间是少于5分钟、5至20分钟、20至60分钟还是多于60分钟,在水平0至水平3的范围内确定目前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
当调色剂剩余量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90%时,在步骤S404中,CPU 102依据未使用时间是少于3分钟、3至20分钟、20至30分钟、30至60分钟还是多于60分钟,在水平0至水平4的范围内确定目前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
当调色剂剩余量大于等于90%时,在步骤S405中,CPU 102依据未使用时间是少于1分钟、1至10分钟、10至20分钟、20至30分钟、30至60分钟还是多于60分钟,在水平0至水平5的范围内确定目前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
当在步骤S401中CPU 102确定执行搅拌操作时,CPU 102通过调色剂剩余量检测单元114来检测调色剂剩余量。在步骤S406中,CPU 102依据检测到的调色剂剩余量是小于等于20%、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80%还是大于等于80%,来选择接下来的步骤。
当调色剂剩余量小于等于20%时,在步骤S407中,CPU 102依据显影单元306的未使用时间是少于5分钟、5至20分钟、20至60分钟还是多于60分钟,在水平0至水平3的范围内确定目前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状态。
当调色剂剩余量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80%时,在步骤S408中,CPU 102依据显影单元306的未使用时间是少于3分钟、3至20分钟、20至30分钟、30至60分钟还是多于60分钟,在水平0至水平4的范围内确定目前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
当调色剂剩余量大于等于80%时,在步骤S409中,CPU 102依据显影单元306的未使用时间是少于1分钟、1至10分钟、10至20分钟、20至30分钟、30至60分钟还是多于60分钟,在水平0至水平5的范围内确定目前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
以上述方式,CPU 102确定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的水平。
在上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CPU 102确定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更具体地说,可以由打印机3001、显影单元306、主PC 1001等确定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调色剂剩余量、未使用时间或者是否执行了搅拌操作,来确定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然而,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更具体地说,可以基于上述的一种或多种因素,来确定调色剂的带电状态。此外,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显影单元306中的带电量,来确定调色剂的带电状态。
在上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处理盒301来执行打印控制,处理盒301包括与处理盒301一体形成的感光鼓302、清洁器303、充电辊304、显影套筒305、显影单元306及调色剂剩余量传感器307。
然而,在这些部件不是一体形成的调色剂盒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调色剂盒的使用状态,以类似的方式来执行打印控制。即使在其中的调色剂被补给到显影单元的装置不是盒型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与上述相同的方式,根据显影单元的使用状态来确定调色剂的状态,以执行打印控制。
图5是例示计算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转换模式的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5是CPU 102根据ROM 103中的程序使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执行的处理的流程。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片材输送速度转换模式计算单元117执行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转换模式的计算。然而,CPU 102也可以执行记录片材的输送速度转换模式的计算。
在该流程图中,把改变打印模式所花费的时间定义为T1,把在打印速度慢的模式下打印1页所花费的时间定义为T2,并把在正常打印模式下打印1页所花费的时间定义为T3。
把可以在任意一种打印模式下进行打印的打印作业的剩余页数定义为M,并把在打印速度慢的模式下进行打印比改变到正常模式下进行打印所花时间短的页数定义为X。
首先,在步骤S501中,CPU 102确定显影单元306的水平(L)是否为0。当在步骤S501中显影单元306的水平(L)为0(步骤S501中为“是”)时,意味着不容易发生拖尾,处理进入到步骤S508,在步骤S508中,在正常打印模式下打印整个打印作业。
当在步骤S501中显影单元306的水平(L)不为0(步骤S501中为“否”)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502。在步骤S502中,CPU 102将打印作业的页数(J)与由处理盒的水平(L)确定的、要以低速度连续打印的页数(L)进行比较。
要以低速度连续打印的页数(L)是由于连续打印而不容易发生拖尾的页数,并且被设置为预定页数。
当L被设置为预定页数时,以如下方式来改变打印速度(输送速度),即在开始打印处理之后以低速度打印第1至第L页,并以正常打印速度来打印第L页之后的页。
当在步骤S502中J≤L满足(步骤S502中的“是”)时,在步骤S507中在打印速度比正常打印模式慢的打印模式下打印整个打印作业。
当在步骤S502中J≤L不满足(步骤S502中的“否”)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503。在步骤S503后面的步骤中,CPU 102计算在打印模式改变之前打印多少页,才能使打印整个打印作业的时间最短。
在步骤S503(即获得可以在两打印模式中的任何一种下进行打印的打印作业的剩余页数(M)(获得J-L的值))中,使用J-L的值来计算可以在任何一种打印模式下进行打印的打印作业的剩余页数(M)。然后,在步骤S504中,获得满足方程T2×X=T1+(T3×X)的值(X)。接下来,在步骤S505中,比较M的值与X的值。
当在步骤S505中M≤X满足(步骤S505中的“是”)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507。在步骤S507中,在打印速度比正常打印模式慢的打印模式下打印整个打印作业。
当在步骤S505中M≤X不满足(步骤S505中的“否”)时,处理进入到步骤S506。在步骤S506中,在打印速度比正常打印模式慢的打印模式下打印前面的L页,然后,将打印模式改变到正常打印模式来打印第L页之后的页,即剩余的M页。处理结束。
例如,如果在打印机引擎中,正常打印模式下的速度是16ppm,慢模式下的速度是10ppm,改变打印模式要花费的时间例如是3秒,则T1=3,T2=6,T3=3.75。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计算结果获得X=1。因此,当在正常打印模式下仅打印打印作业的最后1页时,比在慢模式下打印整个打印作业所花费的打印时间更长。
因此,当以水平5执行打印处理时,进行如下所述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打印作业包括6页或更少页,则在慢模式下打印所有页,而如果打印作业包括7页或更多页,则在慢模式下打印前面的5页,并在正常模式下打印剩余的2页。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低的输送速度在打印装置中输送记录片材,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当记录片材从定影单元急剧地接收热量时,使记录片材中所含的水分蒸发并发散的力大幅增加。因此,容易发生拖尾。相应地,当记录片材通过定影单元315时,令片材输送速度降低到根据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而确定的速度足以满足要求。
因此,可以进行控制,以使得在到达定影单元之前,以比基于显影单元306中的调色剂的带电状态而确定的片材输送速度高的速度,来输送记录片材,而在刚好到达定影单元之前,令输送速度减速到基于调色剂的带电状态而确定的片材输送速度。
本发明适用于由多个设备(例如,主计算机,接口设备,打印机控制器,打印机引擎)构造成的系统或集成装置,或者适用于由一个设备构造的装置。
本发明可以通过向系统或装置供给存储有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控制程序的存储介质(或记录介质)来实现。本发明也可以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CPU或微处理单元(MPU))读取并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从存储介质中读取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存储有程序代码的存储介质构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不仅包括通过由计算机执行所读取的代码来实现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而且包括计算机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来执行要由运行于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OS)进行的部分或全部实际处理的情况,其中,通过这些处理实现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把从存储介质中读取的程序代码,写入插置到计算机中的功能扩展卡或者配备给连接到计算机的功能扩展单元的存储器。之后,配备给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的CPU基于程序代码的指令来执行部分或全部处理。这些处理当然能够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
当将本发明应用于上述存储介质时,把与前面所述的流程图相对应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介质中。
本发明也可以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的变形例、等同结构及功能。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影单元,其被构造为使用记录剂对感光鼓上的图像进行显影;
转印单元,其被构造为将由所述显影单元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上;
定影单元,其被构造为对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到所述片材上的图像进行定影;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带电量大于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第1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而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比所述第1输送速度慢的第2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搅拌单元,其被构造为对储存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进行搅拌,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搅拌单元还未搅拌所述记录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大于所述预定带电量,而在所述搅拌单元已经搅拌了所述记录剂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剩余量,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记录剂的剩余量小于预定剩余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大于所述预定带电量,而在由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出的所述记录剂的剩余量大于所述预定剩余量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
计测单元,其被构造为计测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在由所述计测单元计测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短于预定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大于所述预定带电量,而在由所述计测单元计测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长于所述预定时间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打印多张片材时,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张片材中的预定张数的片材以所述第2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并控制所述多张片材中的剩余片材以所述第1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显影单元,其被构造为使用记录剂对感光鼓上的图像进行显影;
转印单元,其被构造为将由所述显影单元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上;
定影单元,其被构造为对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到所述片材上的图像进行定影;
计测单元,其被构造为计测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短于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第1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而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长于所述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比所述第1输送速度慢的第2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被构造为使用记录剂对感光鼓上的图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单元、被构造为将由所述显影单元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上的转印单元、被构造为对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到所述片材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带电量大于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第1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以及
在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所述带电量小于所述预定带电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比所述第1输送速度慢的第2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被构造为使用记录剂对感光鼓上的图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单元、被构造为将由所述显影单元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片材的转印单元、被构造为对由所述转印单元转印到所述片材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单元,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计测所述显影单元中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
在所计测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短于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第1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以及
在所计测的所述记录剂的未使用时间长于所述预定时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片材以比所述第1输送速度慢的第2输送速度向所述定影单元输送。
CN2009101783830A 2008-11-25 2009-11-25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88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9641 2008-11-25
JP2008299641A JP5371392B2 (ja) 2008-11-25 2008-11-25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38893A true CN101738893A (zh) 2010-06-16
CN101738893B CN101738893B (zh) 2012-09-05

Family

ID=4219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838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38893B (zh) 2008-11-25 2009-11-25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54796B2 (zh)
JP (1) JP5371392B2 (zh)
KR (1) KR101137307B1 (zh)
CN (1) CN10173889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0195A (zh) * 2012-07-26 2015-02-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案形成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光化射线敏感或放射线敏感树脂组合物
CN111546795A (zh) * 2019-02-12 2020-08-18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耗材芯片和图像形成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4937B2 (ja) * 2010-11-30 2012-12-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力供給制御装置、画像処理装置、電力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2236344A (ja) * 2011-05-12 2012-12-06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25407B2 (ja) * 2012-06-04 2016-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40157B2 (ja) * 2015-03-30 2019-07-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2933B2 (ja) * 1992-11-09 2001-07-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静電記録装置
JPH06186856A (ja) * 1992-12-21 1994-07-08 Konica Corp 画像形成方法
JP3282964B2 (ja) * 1996-03-21 2002-05-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画像安定化方法
JPH11212343A (ja) * 1998-01-29 1999-08-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05588A (ja) * 1998-04-24 1999-11-0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44370A (ja) 2000-11-16 2002-08-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715899B2 (ja) * 2001-03-12 2005-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画像処理システム
JP2003263050A (ja) * 2002-03-11 2003-09-1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85707A (ja) * 2002-08-23 2004-03-18 Panasonic Communications Co Ltd トナー濃度制御装置、印字装置、及び複写機
JP2005017850A (ja) * 2003-06-27 2005-01-20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078942A (ja) * 2005-09-13 2007-03-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99211A (ja) * 2006-01-24 2007-08-0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206412A (ja) 2006-02-02 2007-08-16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9265154A (ja) * 2008-04-22 2009-11-12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印刷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印刷処理を機能させる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80195A (zh) * 2012-07-26 2015-02-2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图案形成方法以及用于该方法的光化射线敏感或放射线敏感树脂组合物
CN111546795A (zh) * 2019-02-12 2020-08-18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耗材芯片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11546795B (zh) * 2019-02-12 2022-05-13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打印控制方法、耗材芯片和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71392B2 (ja) 2013-12-18
US8254796B2 (en) 2012-08-28
KR101137307B1 (ko) 2012-04-20
CN101738893B (zh) 2012-09-05
KR20100059701A (ko) 2010-06-04
JP2010127984A (ja) 2010-06-10
US20100129100A1 (en) 201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75664B1 (en) Predicting supplies required for completion of unattended print jobs
US6856430B1 (en) Calculation of toner usage
CN101738893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JP46718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201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JP4602033B2 (ja) トナー使用量推定方法
CN102033455B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6226463B1 (en) Automatic consumable conditioning
JPH04683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89166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色调剂补给控制方法
US5434652A (en)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with developer stirring
EP2063323B1 (en) Prin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method
JP20071279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50058468A1 (en) Monitoring of receiver type usage in a printing machine
JP20062515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8059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8523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612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42766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222197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H04330472A (ja) プリンタのトナー補給方法
JP68348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4898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120208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JPH112495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