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9742A -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9742A
CN101629742A CN200910152326A CN200910152326A CN101629742A CN 101629742 A CN101629742 A CN 101629742A CN 200910152326 A CN200910152326 A CN 200910152326A CN 200910152326 A CN200910152326 A CN 200910152326A CN 101629742 A CN101629742 A CN 101629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water
brine electrolysis
electrolysis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23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9742B (zh
Inventor
高桥一夫
内田阳一
薄井宏明
小仓信博
永江公二
山本哲也
乐间毅
黑河圭子
铃木大辅
福岛纪雄
西原卓郎
栗原弘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01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05145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02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05145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02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98213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301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805145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29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9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7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其具有用于进行室内空气调节的室内单元(2),在该室内单元(2)的内部,具有:室内热交换器(21);送风风扇(22),其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单元(2)的内部,并且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1)热交换的空气送到室内;电解水供给机构(5),其将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电解,以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空气除菌机构(4),其从该电解水供给机构(5)被供给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使该电解水与被吸入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其中,电解水供给机构具有为了进行空气除菌,相比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的电解水的浓度,将浓度更高的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的清洁运转模式。

Description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
本申请是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于2007年8月24日提交的名称为“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申请号为200710146828.8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将空中浮游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以下单称为“病毒”等))除去的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方法是通过空气除菌机构,使电解水和空气接触,从而将空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分解、除去等,进行空气的净化(除菌),该空气除菌机构具有将自来水等电解、生成含有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电解水供给机构,和被供给所生成的电解水的空气除菌机构。另外,将除菌后的空气供给到空调装置,对进行有害物质的分解、除去的空气进行制冷、制热、除湿等,也可向室内供给清新的空气(例如,(日本)特开第2003-250876号公报)。
另一方面,在空调装置的内部设有加湿器,也可向室内供给清新的空气(例如,(日本)特许第2714076号公报)。该加湿器具有亲水性的加湿构件,通过向该加湿构件供给水,同时将调节的空气通过加湿构件,从而可以进行加湿。并且,通常,空调装置具有调节通过送风机吸入的送风空气的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的下方,配置有排水盘,该排水盘承接从热交换器滴下的结露水,在排水盘的内侧将该结露水作为排出水贮留。该排出水经由排出泵适当地排出(例如,(日本)特开第2004-93005号公报)。
上述电解水供给机构中,通过电解生成的水垢(例如,碳酸钙等钙系水垢、碳酸镁等镁系水垢等)附着在电极上。因此,为了维持电解的效率,有必要从电极上除去水垢。但是,除去的水垢因与电解水一同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导致水垢附着在空气除菌机构上,存在空气除菌机构被污染的情况。另外,通过运转,污染物附着在室内单元的内部设置的加湿构件(空气除菌机构)上。但是,为了清洗该空气除菌机构,使用者或维护者必须将空气除菌机构从室内单元的内部取出。特别是当室内单元埋在天顶里时,空气除菌机构的取出操作很困难,存在为了清洗花费不少时间的问题。并且,因在排水盘中贮留排出水,杂菌很容易繁殖,在此生成的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以下单称为“病毒”等))恐怕会与送风空气一同吹入到被调节室内。
另一方面,存在因温度、地域、季节不同而导致自来水中含有的氯化物离子(氯离子)等离子种浓度变动的情况。另外,井水等自然水其离子种浓度多数情况下较低。当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的氯化物浓度低时,存在不能有效地生成电解水的课题。
另外,空气除菌所必须的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中的浓度稀薄(例如,次氯酸的场合为2~10ppm程度)。另外,活性氧种的浓度对应除菌的病毒等优选为适当地调整到规定的浓度。在此,为了将电解水中含有的活性氧种的浓度调整到规定的浓度,对应供给到电解的自来水等的水质(例如,氯化物离子浓度),有必要控制电解条件。但是,因空气除菌中所使用的活性氧种的浓度稀薄,自来水等的水质随季节、温度、地域的不同而不同,根据电解所使用的自来水等的水质的变化、严密控制电解条件以将活性氧种的浓度调整到规定的浓度,该控制很复杂,电解水的生成效率也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电解水供给机构除去的水垢不会主动污染空气除菌机构的空调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地进行空气除菌机构清洗的空调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在排水盘中杂菌繁殖的空调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当使用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对空气进行除菌时,有效地生成电解水,与此同时可以容易地进行电解水中的活性氧种浓度的调整。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与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的离子种浓度无关,可有效地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对空气进行除菌。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为,具有用于进行室内空气调节的室内单元,在该室内单元的内部,具有:室内热交换器;送风风扇,其将室内空气吸入到所述室内单元内部,并且将通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的空气向室内送风;电解水供给机构,其将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电解,以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空气除菌机构,其从该电解水供给机构被供给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使该电解水与被吸入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控制机构,其控制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电解水的生成过程,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构成为基于来自所述控制机构的信号,能够将相比于所供给的用于空气除菌的电解水浓度更高的电解水向所述空气除菌机构供给。
根据上述结构,不用将空气除菌机构从室内单元的内部取出,即可供给高浓度的电解水以清洗空气除菌机构。
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也可设置清洁运转模式,其将所述高浓度电解水以规定时间或规定间隔向所述空气除菌机构供给。
因此,不用借助人工操作,即可定期地清洗空气除菌机构。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运转停止,进行所述高浓度电解水的供给。
根据该结构,不使高浓度电解水发出的气味主动扩散到室内,即可清洗空气除菌机构。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进行电解的电流值可调节,基于该电流值,进行电解水浓度的调节。
根据该机构,可以容易地调节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浓度。
并且,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在所述室内单元的运转停止期间,所述清洁运转模式以规定的间隔进行高浓度电解水的供给。
根据该结构,可防止因长时间的运转停止而导致空气除菌机构干燥而生霉等。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在所述室内单元的连续运转期间,所述清洁运转模式以规定的时间进行高浓度电解水的供给。
根据该结构,即使空调装置24小时运转,也可定期进行空气除菌机构的清洗。
另一方面,其特征在于,具有室内单元,该室内单元具有将从室内吸入的空气由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后,向室内送风的送风风扇,在该室内单元的内部,具有:电解水供给机构,其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且可除去因电解水的生成而产生的水垢;空气除菌机构,其从该电解水供给结构被供给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使该被供给的电解水与吸入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在所述空气除菌机构的上游侧,具有将由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除去的水垢排出的旁通流路。
根据上述结构,不将由电解水供给机构除去的水垢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即可从旁通流路将其排出。
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在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和所述空气除菌机构之间,具有用于向所述空气除菌机构供给电解水的流路,所述流路具有开关阀,防止在除去水垢时该水垢流入所述流路,所述旁通流路具有开关阀,防止在不除去水垢时所述电解水流入所述旁通流路。
根据该结构,可使除去的水垢不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与此同时,可使电解的电解水不流入旁通流路。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其结构也可为,所述旁通流路一直延伸到所述空气除菌机构的排水盘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排水盘之中的任一个,且将除去的水垢排出到该任一个排水盘。
根据该结构,可将除去的水垢排出到任一个排水盘中。
并且,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其结构也可为,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具有用于进行电解的2个以上的电极,构成为通过使该电极的极性反转,可将电极上附着的水垢除去。
根据该结构,可容易地将电极上附着的水垢除去。
另一方面,在上述结构的空调装置中,具有:热交换器,其调节通过送风机吸入的空气;排水盘,其贮留从该热交换器流下的排出水;气液接触部件,其配置于热交换器的下游或上游,浸透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使电解水与所述吸入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将从该气液接触部件流下的电解水引导到所述排水盘,经由该排水盘向外部排水。
在此情况下,其结构也可为,在所述排水盘的上游具有电解水托盘,其暂时贮留从所述气液接触部件流下的电解水;具有循环泵,其使该电解水托盘贮留的电解水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循环流动。在从所述电解水托盘向所述排水盘引导所述电解水的路径上设置电磁阀,通过使该电磁阀开闭,调节从所述电解水托盘导入到所述排水盘的电解水的量。在从所述电解水托盘向所述排水盘引导所述电解水的路径上,设置阻拦贮留在所述电解水托盘的电解水的堰部,超过该堰部的电解水导入到所述排水盘。
另外,在此情况下,也可具有具有通过使所述电磁阀开闭,将电解水间歇性地导入到所述排水盘的控制机构。也可具有:电解机构,其电解水或含氯离子的水而生成电解水,并将生成的电解水向所述气液接触部件供给;水位检测机构,其检测贮留在所述电解水托盘中的电解水的水位是否在规定的水位以下;供给机构,当该水位检测机构检测为在所述规定的水位以下时,其向所述电解机构供给水或含氯离子的水。
并且,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并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送风风扇,其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室内单元,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送风;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所述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离子种添加机构,其向来自外部给水源、被供给到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通过热交换器被热交换并送风到室内。另外,通过该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通过空气除菌机构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并被除菌。空气除菌机构被供给通过电解水供给机构生成的、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该电解水供给机构被供给例如来自自来水管、给水槽等外部给水源的自来水等或井水等水。接着,该水中通过离子种供给机构被添加规定的离子种,所以,与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的离子种浓度无关,电解水供给机构被供给含有规定浓度的离子种的水,可以有效地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进行空气除菌。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并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单元在框体内具有:送风风扇,其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室内单元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送风;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所述电解水并供给到所述空气除菌机构,还具有:配水管,其连接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和外部给水源;离子种添加机构,其配置于所述配水管的配水路径中,经由所述配水管向来自所述给水源、被供给到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被热交换并送风到室内。另外,通过该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通过空气除菌机构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并被除菌。空气除菌机构被供给通过电解水供给机构生成的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该电解水供给机构经由配水管,例如与自来水管、给水槽等给水源连接,被供给来自给水源的自来水等或井水等水。接着,在室内单元和给水源之间,在配水管的配水路径中配置离子种添加机构,因供给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被添加离子种,所以,与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的离子种浓度无关,电解水供给机构被供给含有离子种的水,可以有效地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进行空气除菌。另外,在该空调系统中,当室内单元设置有多个时,没有必要在各个室内单元分别设置离子种添加机构,另外,可以将向从给水源供给的水中添加离子种后的水分配到各室内单元。
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离子种添加机构优选为具有:贮留槽,其贮留含有所述离子种的物质;配管,其连接所述贮留槽和所述配水管;导电率检测机构,其检测从所述给水源供给的水的导电率;控制机构,其基于通过所述导电率检测机构检测的导电率,控制被添加到从所述给水源向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供给的水中的离子种的量。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控制机构优选为,通过所述导电率检测机构检测的导电率相比规定的值低时,进行控制以添加所述离子种。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具有导入量控制阀,其设置于所述配管,调整从所述贮留槽导入到所述配水管的离子种的量,所述控制机构通过调整所述导入量调整阀的阀开度,控制被添加到从所述给水源向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供给的水中的离子种的量。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贮留槽优选为,设置于室内的低部位,通过所述配水管连接在配设于室内地板附近的所述配水管的一部分上。
根据该结构,因在室内的低部位设置有贮留槽,所以可容易地向贮留槽补充含有规定离子种的物质。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离子种优选为卤化物离子,特别优选为氯化物离子。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活性氧种优选为,包含次氯酸、臭氧或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任一种物质。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优选为,相对具有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个室外单元,所述室内单元设置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配水管具有与所述给水源连接的共用配管部,和从所述共用配管部分支、向各室内单元的电解水供给机构分配水的分配管部;所述离子种添加机构配置在所述共用配管部的配水路径中。
根据该结构,相对一个室外单元,室内单元设置有多个时,其结构为具有将配水管与自来水管道连接的共用配管部,和从该共用配管部分支、向各装置分配水的分配管部,因离子种添加机构配置于共用配管部的配水路径中,所以通过在共用配管部添加离子种,通过各分配管部分配到各室内单元的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被添加离子种,从而在各电解水供给机构可有效地生成电解水。另外,即便是具有多个室内单元的情况,因离子种添加机构配置于共用配管部的配水路径中,所以没有必要分别在各室内单元设置离子种添加机构,从而可实现该系统的简化。另外,没有必要分别在各室内单元进行离子种的补充等,维护很容易。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具有空气进气口以及吹出口;送风风扇,其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送风;空气除菌机构,其配置于由所述送风风扇在所述框体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离子种添加机构,其向从外部的给水源供给到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除菌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室内空气进行除菌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空气除菌装置具有:框体,其具有空气进气口以及吹出口;送风风扇,其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送风;空气除菌机构,其配置于由所述送风风扇在所述框体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还具有:配水管,其具有与外部给水源连接的共用配水管部,和从所述共用配水管部分支,向各空气除菌装置的电解水供给机构分配水的分配管部;离子种添加机构,其配置于所述共用配水管部的配水路径中,向从外部给水源供给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本发明的空调装置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在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送风风扇,其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室内单元,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送风到室内;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电解水供给机构,其生成含有所述活性氧种、且比所述规定浓度高的高浓度电解水,通过将该高浓度电解水添加到从外部的供给源供给的水中,调制成含有所述规定浓度的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
根据上述结构,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在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中,通过送风风扇,空气被导入到室内单元,通过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空气被送风到室内。另外,通过空气除菌机构,使用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的电解水,通过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被除菌。
在此,通过电解水供给机构,空气除菌机构被供给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电解水供给机构构成为,生成含有比需要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的电解水浓度更高的活性氧种的高浓度电解水,将该高浓度电解水添加到从外部给水源供给的水中,调整活性氧种的浓度到规定的浓度以供给空气除菌机构。因此,电解水供给机构可有效地进行电解并生成高浓度电解水,与此同时可实现电极的长使用寿命。
另外,当将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的电解水中含有的活性氧种的浓度调整以达到规定的浓度时,在生成电解水时,不是控制与电解水的生成一并产生的活性氧种的浓度,而是通过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稀释在高浓度电解水生成机构中生成的含有高浓度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由此调整活性氧种的浓度,通过从给水源供给的水和电解水的混合比,可以容易地将活性氧种的浓度调整到规定浓度。
另外,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在具有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的空调系统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单元具有:送风风扇,其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室内单元,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送风到室内;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还具有电解水供给机构,其生成含有浓度比所述规定浓度高的所述活性氧种的高浓度电解水,通过将所述高浓度电解水添加到从外部供给源供给的水中,调制成含有所述规定浓度的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优选为,所述室内单元相对具有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个室外单元,设置为多个,通过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所述电解水被供给到各室内单元的空气除菌机构。
根据该结构,没有必要在每个室内单元分别设置电解水供给机构,从而可实现装置结构的简化。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优选为具有浓度调整机构,其通过控制添加到从所述给水源供给的水中的所述高浓度电解水的量,调整所述空气除菌机构被供给的电解水的活性氧种浓度。
另外,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其结构也可为具有浓度调整机构,在添加所述高浓度电解水时,其通过控制从所述给水源供给的水的流量,调整向所述空气除菌机构供给的电解水的活性氧种浓度。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优选为,具有:电解槽,其至少具有一对电极,电解导入的水;离子种添加机构,其向导入到所述电解槽的水中添加规定的离子种。
另外,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离子种添加机构优选为,具有:导电率检测机构,其检测导入到所述电解槽内的水的导电率;控制机构,其基于通过所述导电率检测机构检测的导电率,控制向导入到所述电解槽的水中添加的所述离子种的量。
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离子种优选为卤化物离子,特别优选为氯化物离子。
在上述结构的空调系统中,所述活性氧种优选为,包含次氯酸、臭氧或过氧化氢中的至少任一种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框体,其具有空气进气口以及吹出口;送风风扇,其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送风;空气除菌机构,其配置于由所述送风风扇在所述框体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离子种添加机构,其向从外部的给水源供给到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另外,本发明的空气除菌系统,在具有多个对室内空气进行除菌的空气除菌装置的空气除菌系统中,其特征在于,各空气除菌装置具有:框体,其具有空气进气口以及吹出口;送风风扇,其配置于所述框体内,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送风;空气除菌机构,其配置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在所述框体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还具有:电解水供给机构,其生成含有浓度比所述规定浓度高的所述活性氧种的高浓度电解水,通过向从外部的给水源供给的水中添加所述高浓度电解水,调制成含有所述规定浓度的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
根据本发明,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基于来自所述控制机构的信号,通过构成为可将比用于进行空气除菌的电解水浓度更高的高浓度电解水向所述空气除菌机构供给,从而可使用高浓度的电解水清洗空气除菌机构。因此,不用从室内单元取出空气除菌机构,所以可容易地进行清洗操作。
另外,通过设置清洁运转模式,其将所述高浓度的电解水以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间隔向所述空气除菌机构供给,可定期地清洗空气除菌机构。由此,不需要人工操作,即清洗空气除菌机构。
而且,通过使所述送风风扇的运转停止并进行清洗,不会使电解水的气味主动扩散到室内。因此,不会损害室内的居住舒适性。
并且,通过基于电解的电流值调节电解水的浓度,可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浓度调整。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电解水供给机构和空气除菌机构之间,因具有将通过电解水供给机构除去的水垢排出的旁通流路,所以不会将通过电解水供给机构除去的水垢供给到空气除菌机构,从而可防止水垢附着在空气除菌机构上。其结果,不会无必要地污染空气除菌机构。另外,通过简单的结构,可将通过电解水供给机构除去的水垢向空调装置外部排出。
并且,根据本发明,电解水被供给到排水盘,可防止排水盘中杂菌的繁殖。
另外,根据本发明,与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的离子种浓度无关,可有效地生成电解水,并对空气进行除菌。
并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装置、空气除菌装置及空调系统,当使用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对空气进行除菌时,有效地生成电解水,同时,可容易地进行电解水中的活性氧种浓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及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气除菌部的概略结构图,图4(B)是表示电解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5是表示连接空气除菌部和电解单元的配管路径的概要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9(A)是表示空气除菌部的立体图,图9(B)是电解单元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通过空气除菌部的电解水的流向的系统图;
图11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空气除菌部的电解水的流向的系统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及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图;
图15(A)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气除菌机构的概略结构图,图15(B)是表示电解单元的概略结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及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具有的主要部件的结构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空气除菌机构的概略结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空调装置。在第一实施例,作为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四方向吹出型的天顶埋入型空调装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概略结构的制冷剂回路图。该制冷剂回路表示的空调装置100是将两台室内单元2连接到一台室外单元1的结构。另外,该组装是一个例子,也可以将两台以上的室内单元2连接到一台室外单元1,或将一台室内单元2连接到一台室外单元1。
如图1所示,室外单元1设置于室外,具有压缩机11、蓄电池12、四通阀13、室外热交换器14、电动膨胀阀15,它们通过制冷剂配管10连接。该室外单元1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沿实线箭头方向流动;制冷运转时,通过切换四通阀13,制冷剂沿图中所示的虚线箭头方向流动。由此,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切换变为可能。
如图1所示,室内单元2设置于室内,具有室内热交换器21、送风风扇22、空气除菌部4、电解单元5(电解水供给机构)、控制装置200,它们通过制冷剂配管10连接。
送风风扇22经由进气口31将空气导入到室内单元2,经由吹出口32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1热交换后的空气送风到室内。另外,空气除菌部4将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送风风扇22导入到室内单元2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接着,电解单元5电解自来水等,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空气除菌部4。并且,电解单元5用于控制电解时的电流值。
另外,关于该空气除菌部4、电解单元5及控制装置200将在后面详述。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所使用的室内单元嵌入天顶状态下的侧面剖面图。图3是表示将图2所示的室内单元2的上下方向颠倒、分解后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在第一实施例中具有两台室内单元2,其结构相同。
如图2及图3所示,室内单元2其结构包括:框体20,其将室内热交换器21或控制装置200等包含在内;装饰板30,其以该框体20安装于天顶空间S的状态配置于框体20的下侧。
如图2及图3所示,框体20形成为下面(但在图3中为上方)开口的大致四角形的箱形。另外,如图1所示,在框体20的四角安装有吊钩103。该框体20从形成在建筑物天顶101上的大致四角形的天顶孔102嵌入到天顶101的内侧,通过将吊钩103与从天顶里悬挂下来的悬吊螺栓104连接固定悬挂在天顶空间S。
装饰板30形成为俯视大致四角形(正方形),通过该装饰板,框体20的下面及天顶孔102被覆盖。在该装饰板30上形成有俯视位于大致中央部的进气口31和在装饰板30的四边附近、沿各个边形成为长形的吹出口32。该进气口31的内侧安装有过滤器33。由此,室内单元2从该进气口31将室内的空气吸入框体20的内部,在框体20内进行空气热交换后,从四个吹出口32将空气向室内从四个方向吹出。
如图2所示,在框体20的侧板20a的内面,设置有发泡苯乙烯制的隔热体23。另外,在框体20的天花板的内侧20b固定有电机22a,在该电机22a的轴上安装有叶轮22b,由这些电机22a及叶轮22b构成送风风扇22。沿框体20的侧板20a弯折为大致四角形的室内热交换器21配置于上述发泡苯乙烯制隔热体23的内侧,以包围该送风风扇22(参照图3)。结构为,通过送风风扇22,从进气口31吸入的空气向该室内热交换器21供给,通过室内热交换器21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四个吹出口32吹出。
另外,如图2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21的下方,配置有发泡苯乙烯制的排水盘24。该排水盘24以外周面大致设于框体20的内面的状态配置于框体20内。另外,在该排水盘24上,在对应装饰板30的进气口31及吹出口32的位置设置有吸入开口25及吹出开口26。如图3所示,吸入开口25在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排水盘24的中央,形成俯视大致圆形。另外,吹出开口26分别沿排水盘24的4条边形成。
在该排水盘24上,在相当于室内热交换器21的一角的位置配设有排水泵27(参照图3),贮留在排水盘24的排出水通过排水泵27被汲取,而排出到室内单元2的外部。
另一方面,如图2及图3所示,在弯折为四角形的室内热交换器21的一边上,其外侧配置有空气除菌部4。框体20的侧板20a、即,配置有该空气除菌部4的侧面的一侧,外装有电解单元5。该空气除菌部4配置于与室内热交换器21的端部相应的边和隔热体23之间,从装饰板30上形成的一个吹出口32,吹出在空气除菌部4除菌后的空气。另外,也可以不仅从一个吹出口32,而是从多个吹出口32吹出在空气除菌部4除菌后的空气。
如图4(A)所示,该空气除菌部4具有:高保水性的气液接触部件41、配置于该气液接触部件41上部的分散盘42、配置于气液接触部件41的下部的承水盘43。
气液接触部件41可以由例如使用丙烯纤维或聚酯纤维等制造的无纺布构成。另外,作为气液接触部件41的材料,优选与电解水的反应性小的原料,另外,可使用聚烯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PTFE、PFA、ETFE等)、纤维素系材料或陶瓷系材料等。该气液接触部件41通过进行亲水性处理等,可提高对于电解水的亲和性。由此,气液接触部件41的电解水的保水性(浸湿性)被保持,电解水与导入的空气的接触长时间地持续。
分散盘42在纵向右侧部具有连接口42a,使电解水供给配管51连接到该连接口42a。在分散盘42的底面,形成多个孔,用于滴下通过电解水供给配管51供给的电解水,并使其分散到气液接触部件41(未图示)。
承水盘43从下方保持气液接触部件41,并且可贮留通过该气液接触部件41的电解水。在该承水盘43的底面上,连接有将电解水引导到排水盘24的排水管44。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将电解水供给到气液接触部件41的电解单元5配置于外装箱80的内部,该外装箱80装卸自如地安装于框体20的侧板20a上。如图3所示,该电解单元5上分别设置有:被供给有来自给水源的自来水等的电解槽52(参照图4(B))、控制自来水等的开关阀64、自来水止回阀65。如图3所示,这些电解槽52、开关阀64、自来水止回阀65一体安装于设置板66上,该设置板66上也安装有空气除菌部4。
电解槽52在其内部至少具有一对电极53a、53b。该电极53a、53b被通电时,电解添加有经由配水管6(参照图1)供给到电解槽52的规定离子种的自来水等,使其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
在此,所谓的活性氧种是指比通常的氧具有高氧化活性的氧分子和其相关物质,在超氧阴离子、单线态氧(一重項酸素)、烃基、或过氧化氢这些所谓的狭义活性氧种中含有臭氧、次卤酸等这些广义的活性氧种的概念。电解槽52其结构为,与气液接触部件41接近配置,经由电解水供给配管51,将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马上向气液接触部件41供给。
电极53a、53b可以使用例如由基体为钛(Ti)、包覆层为铟(Ir)、铂(Pt)所构成的两块电极板。
通过上述电极53a、53b对自来水等通电,则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4H++4e-+(4OH-)→2H2+(4OH-)
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2H2O→4H++O2+4e-
同时,自来水等中原本含有的氯化物离子或通过药剂添加部7添加的氯化物离子等,发生如下的反应:
2Cl-→Cl2+2e-
该Cl2进而与水发生如下的反应:
Cl2+H2O→HClO+HCl。
在该结构,通过对电极53a、53b通电,生成杀菌力大的HClO(次氯酸)等,通过使空气通过供给含有该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气液接触部件41,使通过该气液接触部件41的空气中浮游的病毒等灭活,可对空气进行除菌,同时,可防止该气液接触部件41中杂菌的繁殖。另外,臭气等气体物质在通过气液接触部件41时,或是溶解到电解水中,或与电解水中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发生反应,从空气中被除去,从而可除臭。
向该电极53a、53b通过规定电流密度的电流(例如,20mA/cm2等),则电解规定量的自来水等,可生成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例如,游离残留氯浓度1mg/l等)的电解水。另外,通过变更该电流值,当电流值减小时,可降低电解水的次氯酸浓度,当电流值增大时,可提高电解水的次氯酸浓度。该电流值的变更,可通过例如使用未图示的可变电阻变更电极53a、53b的电流值等来进行。该可变电阻基于来自控制装置200的信号从而决定电阻值。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电解单元5经由配水管6与未图示的给水源连接,并且经由电解水供给配管51与空气除菌部4连接。
该给水源,既可以经由配水管6向电解单元5供给水,也可以,例如将配水管6与自来水管道(省略图示)连接,将经由自来水管道供给的市政水(自来水)作为给水源,也可以,例如将配水管6与给水槽(省略图示)等连接,将给水槽中贮留的水作为给水源。在此,给水槽等贮留的水可以是象自来水等一样,预先含有氯化物离子等离子种的水,也可以是井水等离子种浓度稀薄的水。以下,经由配水管6从给水源供给的这些水称为“自来水等”。
配水管6具有:与给水源连接的给水源连接管61(给水源连接部)和从给水源连接管61向各室内单元2分支、将自来水等分配到电解单元5的分配管62(分配部)。另外,在给水源连接管61及分配管62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63、64,通过打开这些开关阀63、64,向电解单元5供给自来水等。
另外,作为给水源,其结构也可为,将贮留槽71以可设置的状态配设于地板之上等而配置于地板附近,经由配管72将贮留槽71与地板之下等配设的给水源连接管61连接。象这样,通过将贮留槽71不是配置于高部位,而是地板附近,可容易地进行向贮留槽71内药剂的供给等。
配水管6上设置有药剂添加部7,在给水源连接管61中、向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中添加含有规定离子种的药剂。该药剂添加部7具有:贮留槽71,其贮留含有规定离子种的药剂;配管72,其连接该贮留槽71和给水源连接管61;流量调整阀73,其设置于该配管72;导电率检测计74,其检测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导电率;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其基于通过导电率检测计74检测的自来水等的导电率,调整流量调整阀73的开度,以控制向自来水等中添加的药剂的量。
在此,规定的离子种优选为卤化物离子(X-),特别优选为氯化物离子(Cl-)。作为规定的离子种向自来水等中添加氯化物离子时,作为药剂,可使用氯化钠(NaCl)。氯化钠可以使用食盐等以固体状态向自来水等中添加,也可以象食盐水一样以调整为水溶液的状态向自来水等中添加。在第一实施例中,所应用的结构为使调整到规定浓度的食盐水贮留到贮留槽71中。通过象食盐水一样以水溶液的状态,将规定的离子种添加到自来水等中,从而可安全且容易地向自来水等中添加规定的离子种。
导电率检测计74用于检测从给水源流入到配水管6的自来水等的导电率。
在此,检测自来水等的导电率,是为了推测自来水等中的离子种浓度。即,将相同量的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5中,即便在电极间以相同电流密度的电流通电,因自来水等中的氯化物离子浓度等而使在电解单元5生成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浓度变动。因此,根据自来水等中含有的离子种浓度,存在难以有效地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情况。所以,使其结构为,基于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的导电率,推测氯化物离子等离子种浓度,根据推测的浓度添加规定的离子种。此时,当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中的离子种浓度为规定浓度以下(例如,氯化物离子时,为30ppm以下等)时,其结构既可为调整流量调整阀72的阀开度以添加规定量的离子种,也可为对应导电率的变化而调整流量调整阀72的阀开度,以使电解单元5中供给的自来水等的离子种浓度达到规定的值。
接着,在给水源连接部,规定的离子种被添加,含有规定浓度以上离子种的自来水等通过配水管6的分配管62被向各室内单元2的电解单元5供给。
因电解单元5中供给的自来水等中被添加规定的离子种,配水管6优选为对于含有这些规定离子种的自来水等具有耐性、不会导致配水管6生锈等劣化的原料。作为这种原料的配水管6,例如,可使用塑料管或通过塑料涂覆铁制的管内部的复合管。作为塑料管,列举例如,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等。另外,作为复合管,列举例如氯乙烯内衬钢管(氯ビライニング钢管)。
另外,如图1所示,设置于室内单元2的控制装置200,通过配线201分别连接送风风扇22、电解单元5、及开关阀63、64。该控制装置200可以控制送风风扇22的运转开始/停止,并且可以控制电解单元5电解时的电流值的变更。更详细地,该空调装置100具有通过进行这些控制以清洗空气除菌部4的清洁运转模式。
所谓的清洁运转模式是指如下模式,即,在室内单元2运转期间,例如,将大约2ppm浓度的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中,在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该空气除菌部4供给浓度比运转中的电解水浓度高(例如,10ppm以上)的电解水,清洗空气除菌部4。
该清洁运转模式例如进行以下的运转控制。
(1)室内单元2运转停止期间
室内单元2的运转,例如连续停止三小时以上时,变成空气除菌部4也未供给电解水。因此,空气除菌部4因干燥而在内部生成霉,或有其它病菌繁殖之虞。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并有效地将其清洗,有必要向空气除菌部4供给高浓度电解水。
此时,控制装置200检测出室内单元2的运转停止,例如,进行如下控制,即,间隔三小时地打开开关阀63、64,并且将电解单元5用于电解的电流值设定为高的值,生成高浓度电解水,将该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由此,通过清洁运转模式,可以三小时的间隔清洗空气除菌部4。另外,上述的时间间隔(三小时)是示例,也可设定为其它合适的时间间隔。
(2)室内单元2连续运转期间
室内单元2的运转,例如24小时连续运转时,空气除菌部4上会附着很多污染物等。因此,有必要定期将高浓度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
此时,控制装置200检测出24小时连续运转,例如,进行如下控制,即,在深夜时间段,使送风风扇22仅停止规定时间。接着,将电解单元5用于电解的电流值设定为高的值,生成高浓度电解水,将该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由此,通过清洁运转模式,可在规定的时间段清洗空气除菌部4。
另外,该控制装置200也可兼用作四通阀13的切换、流量调整阀73的开度控制等用于控制该空调装置100的控制装置。
图5是表示连接空气除菌部4和电解单元5的配管路径的概要图。
在连接空气除菌部4和电解槽52的电解水供给配管51上设置有从该配管路径的中间分支的旁通配管(旁通流路)206。该旁通配管206的排出部206a一直延伸到空气除菌部4的承水盘43,以将从电解单元5送来的电解水和后述的水垢通过旁通配管排出到承水盘43。
另外,电解水供给配管51上,在旁通配管206分支的位置的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流量的开关阀202a,在旁通配管206上也设置有可调节流量的开关阀202b。这些开关阀202a、202b经由信号线301、302与控制装置200连接,基于来自控制装置200的信号调节流量。
另外,控制装置200经由信号线306与用于将电压施加在电解槽52的电极53a、53b上的电源装置205连接。该电源装置205使用配线307与电解槽52的电极53a、53b电连接,电解槽52基于来自控制装置200的信号,可使电极53a、53b的正极和负极反转。
通过这样的结构,将电压施加在电解槽52的电极53a、53b上,进行电解,则由于用于生成电解水的自来水中所含有的钙离子或镁离子,水垢204附着在电极53a、53b上。因此,有必要定期从电极53a、53b除去该水垢204,以防止电解槽52中的电解性能及耐久性降低。该水垢的除去按以下步骤进行。
1)开关阀202a、202b的控制
正常运转时(电解水供给时),开关阀202a被打开,通过将开关阀202b关闭,在电解槽52生成的电解水从电解水供给配管51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其不流入旁通配管206。另一方面,在除去水垢204时,关闭开关阀202a,并打开开关阀202b。由此,除去的水垢204不流入电解水供给配管51,通过旁通配管206被排出到承水盘43。
2)电极53a、53b的极性的反转
通过来自控制装置200的信号,使电极53a、53b的极性反转为电解时的相反极性。水垢204虽然形成在阴极侧的电极上,但通过反转极性,从电极剥离的可能性增大。因此,除去的水垢204通过旁通配管206被排出到承水盘43。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在电解单元5电解自来水等时,通过控制施加在电极53a、53b上的电流,可自由地调整被电解的电解水中的次氯酸浓度。所以,相比供给的用于进行空气除菌的电解水浓度,可以将浓度更高的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所以,可以使用该高浓度电解水清洗空气除菌部4。因此,不用将空气除菌部4从室内单元2的内部取出,即可清洗,所以可以容易地进行清洗操作。
另外,基于控制装置200的控制,通过实行用于清洗空气除菌部4的清洁运转模式,不需要人工操作,即可定期清洗空气除菌部4。
并且,在清洗空气除菌部4时,通过使送风风扇的运转停止,从而可以使高浓度电解水发出的气味不会主动扩散到室外侧。
该清洁运转模式在室内单元2运转停止期间,例如,以三小时的间隔将高浓度电解水向空气除菌部4供给,所以可以防止空气除菌部4的干燥或在内部的霉等病菌的繁殖。因此,可以将室内单元2的内部保持在清洁的状态。
另外,该清洁运转模式在室内单元2连续运转期间,例如,在使用者很少的深夜时候进行高浓度电解水的供给,所以,即便是24小时连续运转的空调装置,也可定期进行空气除菌部4的清洗。因此,可以将室内单元2的内部保持在清洁的状态。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因空气除菌部4设置于室内单元2的吹出口32一侧,所以,从该空气除菌部4吹出的空气中所含有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不会直接被导入到室内热交换器21中。因此,通过次氯酸等活性氧种可以防止腐蚀室内热交换器21。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空调装置,通过设置从电解水供给配管51的中间分支的旁通配管206,可以将在电解单元5(电解槽52)生成的水垢204流向旁通配管206。因此,不将水垢向空气除菌部4供给,从而不会由于水垢204污染空气除菌部4。
另外,设置开关阀202a、202b,通过控制正常运转时和水垢除去时开关阀的开闭,可以可靠地将除去的水垢204流向旁通配管206。因此,不将水垢向空气除菌部4供给,从而不会由于水垢204污染空气除菌部4。
并且,通过使旁通配管206的排出部206a一直延伸到空气除菌部4的承水盘43,可以将排出的水垢与通过空气除菌部后的电解水一起排出。因此,用于将除去的水垢排出的装置等可以被共用,从而可以消减空调装置100的部件数量和降低成本。
并且,因基于控制装置200的信号而进行开关阀202a、202b的开闭和电极53a、53b的极性的反转,所以,例如可以自动进行用于定期除去水垢的水垢除去运转等运转模式。其结果,可获得能够更有效地运转的空调装置100。
以上,虽然说明了实施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已经论述的第一实施例,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及变更。
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电解水浓度,虽然设定为通过控制装置200控制电解时的电流值,但使用流量调整阀构成开关阀63、64,通过调整/变更供给到电解单元5的自来水等的流量,也可以变更电解的电解水浓度。另外,根据流量调整阀73控制流量,通过调节/变更药剂添加部7添加到自来水等中的药剂的量,也可以变更电解水浓度。因此,与本申请的发明相同,可以使用高浓度电解水清洗空气除菌机构,并可以容易地进行清洗操作。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虽然对所谓的天顶嵌入型的四方向吹出型的室内单元2举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室内单元并不限于此类型,也可以为天顶悬挂型、或壁挂型、或立式。另外,虽然说明了在配置于室内单元2的框体20内、弯折为大致四角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21的一边和隔热体23之间,配置空气除菌部4的结构,但不言而喻也可以沿着一条以上的边配置空气除菌部4。另外,也可以将空气除菌部4的气液接触部件41相对室内热交换器21大致平行地配置,或倾斜地配置。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虽然从电解水供给配管51分支而设置有旁通配管206,但旁通配管206也可以设置于空气除菌部4的上游侧。例如,也可以从电解单元5(电解槽52)分别设置电解水供给配管51及旁通配管206,从而将除去的水垢从旁通配管206排出。
另外,虽然说明了使旁通配管206的排出部206a延伸到空气除菌部4的承水盘43,而将水垢204排出到承水盘43,但也可以使其延伸到位于室内热交换器21的下侧的排水盘24,而将水垢204排出到该排水盘24。
(第二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说明四方向吹出型的天顶嵌入型空调装置。
图6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500的大致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500是具有室外单元401和室内单元402的分离型热泵式空调装置。经由连结配管435连结室外单元401的室外制冷剂配管410和室内单元402的室内制冷剂配管434,通过控制装置408对这些室外单元401及室内单元402进行运转控制。
如图6所示,室外单元401设置于室外,在室外制冷剂配管410上配置有压缩机411,在压缩机411的吸入侧连接有蓄电池412,在其吐出侧依次连接有四通阀413、室外热交换器414、及电动膨胀阀415。另外,在室外单元401配置有向室外热交换器414送风的室外风扇416。
如图6所示,室内单元402设置于被调节室内,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21,其位于具有空气的进气口431及吹出口432的框体420内;送风风扇(送风机)422,其从空气的进气口431向吹出口432、在框体420内使空气流通;空气除菌部404,其配置于通过该送风风扇422形成的框体420内的空气流通路径内,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21热交换后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的除菌。
控制装置408具有未图示的CPU、ROM、RAM。CPU根据ROM内的控制程序,进行空调装置500整体的控制。ROM预先存储含有控制程序的控制用数据。RAM临时存储各种数据。
上述空调装置500,其结构为,通过切换四通阀413,切换在制冷剂回路500a内流动的制冷剂的流向,以切换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制冷运转时,制冷剂沿图中所示的实线箭头方向流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沿虚线箭头方向流动。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中所使用的室内单元嵌入天顶状态下的侧部剖面图。另外,图8是表示将图7所示的室内单元402的上下方向颠倒,分解后状态下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7所示,室内单元402其结构包括:框体420,其内置有室内热交换器421和控制装置408等;装饰板430,其以该框体420安装于天顶空间的状态配置于框体420的下侧。
如图8所示,框体420形成为下面(但在图8中为上方的面)开口的大致四角形的箱形。框体420具有:一个侧板420e,其形成有用于引导与室内热交换器421连接的室内制冷剂配管434的切入部;三个侧板420a,其设置有压入时、形成开口420d的拆装孔部(ノツクアウトホ一ル部)420c。形成于拆装孔部420c的开口420d上,安装有空气除菌部404等的除菌单元403从外侧插入。另外,第二实施例的室内单元402虽然仅在一个拆装孔部420c上形成有开口420d,并将一个除菌单元403嵌入,但是,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其它拆装孔部420c形成开口420d,追加与除菌单元403具有相同结构的新除菌单元403B。
该除菌单元403具有嵌入到开口420d而封闭该开口420d的板部403a,在该板部403a的内侧经由安装夹具461安装有空气除菌部404。空气除菌部404通过由安装夹具461安装,在其与板部403a之间留出间隔。在板部403a的内侧的侧面设置有发泡苯乙烯制的隔热体。
另一方面,在板部403a的外侧,安装有在以下段落详述的电解单元(电解机构)405、自来水控制阀446、止回阀447、循环泵449、电装基板(控制机构)440等。该除菌单元403其外侧由外装罩480覆盖。
在此,电装基板440具有未图示的CPU、ROM、RAM,并与控制装置408连接。CPU根据ROM内的控制程序,进行电解单元405、自来水控制阀446、循环泵449等控制。因此,电装基板440基于控制装置408的指示,可以开闭自来水控制阀446以调节自来水流量,或使电解单元405通电以生成电解水,或驱动循环泵449以使电解水循环。ROM预先存储含有控制程序的控制用数据。RAM临时存储各种数据。
另外,在框体420的四角安装有吊钩503。如图7所示,该框体420从在建筑物天顶501上形成的大致四角形的天顶孔502嵌入到天顶501的内侧,通过将吊钩503与从天顶里悬挂下来的悬吊螺栓504连接固定,而悬挂在天顶空间。
装饰板430形成为俯视大致四角形(大致正方形),通过该装饰板,框体420的下面及天顶孔502被覆盖。在该装饰板430上形成有俯视位于大致中央部的进气口431和在装饰板430的四边附近、沿各个边形成为长形的吹出口432。该进气口431的内侧,即天顶501的内侧,安装有过滤器433。因此,室内单元402从该进气口431将被调节室内的空气吸入框体420的内部,在框体420内进行空气热交换后,从四个吹出口432向被调节室内向四个方向吹出空气。
接着,参照图6~图8说明框体420的内部结构。如图7所示,在框体420的侧板420a的内面设置有发泡苯乙烯制的隔热体423。另外,在框体420的顶板的内侧420b固定有电机422a,在该电机422a的轴上安装有叶轮422b,它们构成送风风扇422。沿框体420的侧板420a及侧板420e弯折为大致四角形的室内热交换器421配置于上述发泡苯乙烯制的隔热体423的内侧(参照图8),以包围该送风风扇422。结构为,该室内热交换器421被供给通过送风风扇422从进气口431吸入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21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各吹出口432吹出。
另外,如图7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421的下方,配置有发泡苯乙烯制的排水盘424。该排水盘424以外周面大致设于框体420的内面的状态配置于框体420内。另外,在该排水盘424上,在对应于装饰板430的进气口431及吹出口432的位置设置有吸入开口425及吹出开口426。如图8所示,吸入开口425在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排水盘424的中央,形成为俯视大致圆形。另外,吹出开口426分别沿排水盘424的四条边形成。
另外,在该排水盘424上,在相当于室内热交换器421的一角位置配置有排水泵427,贮留在排水盘424的排水通过排水泵427被汲取,而排出到室内单元402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弯折为四角形的室内热交换器421的侧面的一部分,配置有除菌单元403,使其外侧与空气除菌部404邻接。空气除菌部404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421的侧面和具有隔热体的除菌单元403的板部403a之间。在室内热交换器421流通的空气流通过空气除菌部404而被除菌。该除菌后的空气在空气除菌部404和板部403a之间向下方流动,从形成于装饰板430的吹出口432吹出到被调节室。
如图9(A)所示,该空气除菌部404具有:高保水性的构件(气液接触部件)441、配置于该构件441上部的分散盘442、配置于构件441下方的电解水托盘443。构件441可以使用例如由丙烯基纤维和聚酯纤维等制造的无纺布构成。另外,作为构件441的材料,优选为对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料,另外,可使用聚烯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PTFE、PFA、ETFE等)、纤维素系材料或陶瓷系材料等。
在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对构件441进行亲水性处理等,可提高对于电解水的亲和性。因此,构件441的电解水的保水性(浸湿性)被保持,电解水与导入的空气的接触长时间地持续。
分散盘442在其侧面形成有与电解水注入管451连接的连接口442a,同时,在分散盘442的底面,形成多个孔,其用于滴下通过该电解水注入管451供给的电解水,并使之分散到构件441(未图示)。
电解水托盘443可贮留通过构件441流下的电解水。该电解水托盘443的底面,连接有将电解水导入到排水盘424(参照图7及图8)的排水管444。空气除菌部404通过由安装夹具461支承电解水托盘443的两端,而安装在板部403a上。
另一方面,电解水注入管451经由电解单元405、自来水调整部(水供给机构)406(参照图10)等与未图示的给水源连接。该给水源只要可以经由自来水调整部406向电解单元405供给水即可,例如,可以将自来水调整部406与自来水管道(未图示)连接,经由自来水管道供给的市政水(自来水)作为给水源,也可以例如将自来水调整部406与给水槽(未图示)等连接,将给水槽等中贮留的水作为给水源。在此,给水槽中贮留的水可以是象自来水等那样,预先含有氯化物离子等离子种的水,也可以是井水等离子种浓度稀薄的水。以下,将经由自来水调整部406从给水源供给的这些水称为“自来水等”。
如图9(B)所示,将电解水供给到构件441的电解单元405具有:供给来自给水源的自来水等的电解槽452和在该电解槽452内部的至少一对电极453a、453b。该电极453a、453b被通电时,电解经由自来水调整部406向电解槽452供给、添加有规定离子种的自来水等,使其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
在此,所谓的活性氧种是指比通常的氧具有高氧化活性的氧分子和其相关物质,为超氧阴离子、单线态氧、烃基化原子团、过氧化氢这样所谓的狭义活性氧种中含有臭氧、次卤酸等这样广义的活性氧种的概念。电解槽452其结构为,与构件441接近配置,经由电解水注入管451,将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迅速向构件441供给。
电极453a、453b可以使用例如由基体为钛(Ti)、包覆层为铟(Ir)、铂(Pt)所构成的两枚电极板。
通过上述电极453a、453b对自来水等通电,则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4H++4e-+(4OH-)→2H2+(4OH-)
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2H2O→4H++O2+4e-
同时,自来水等中原本含有的氯化物离子或通过药剂添加部7添加的氯化物离子等,发生如下的反应:
2Cl-→Cl2+2e
并且,该Cl2与水发生如下的反应:
Cl2+H2O→HClO+HCl。
在该结构中,通过对电极453a、453b通电,生成杀菌力大的HClO(次氯酸)等,通过使空气通过被供给含有该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构件441,使通过该构件441的空气中浮游的病毒等灭活,可对空气进行除菌,同时,可防止该构件441中杂菌的繁殖。另外,臭气等气体物质在通过构件441时,溶解到电解水中,或与电解水中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发生反应,从空气中被除去,从而可除臭。
向该电极453a、453b通过规定电流密度的电流(例如,20mA/cm2等),电解规定量的自来水等,可生成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例如,游离残留氯浓度1mg/l等)的电解水。另外,通过变更该电流值,当电流值减小时,可降低电解水的次氯酸浓度,当电流值增大时,可提高电解水的次氯酸浓度。
图10是表示通过空气除菌部404的电解水流向的系统图。另外,图10中将箭头G所示的方向作为下方。
在电解单元405的上游侧,如上所述,连接有自来水调整部406,该自来水调整部406经由自来水注入配管448与未图示的给水源连接。
自来水调整部406具有连接管450、自来水控制阀(给水阀)446及止回阀447。电解单元405经由连接管450与自来水控制阀446连接,自来水控制阀446与止回阀447连接。该止回阀447经由连接器459连接有自来水注入配管448,被供给来自给水源的自来水。
自来水控制阀446基于电装基板440的控制进行开闭动作,当打开时,供给的来自给水源的自来水等流入电解单元405。
向空气除菌部4供给的来自电解单元405的电解水,如上所述,贮留在电解水托盘443中。该电解水托盘443配置有循环泵449的吸入喷嘴449A,经由循环泵449与连接管450连接。由此,通过驱动循环泵449,将电解水托盘443中贮留的电解水供给到电解单元405。
与该电解水托盘443的下部连接的排水管444具有为电磁阀的流量控制阀(电磁阀)445。因此,在流量控制阀445打开时,电解水托盘443中贮留的电解水流过排水管444。该排水管444配置于排水盘424的上方,流过排水管444的电解水从排水管444的下端向排水盘424流下。
另外,在电解水托盘443上设置有检测贮留的电解水水位的浮子开关(水位检测机构)454。该浮子开关454与电装基板440连接。当浮子开关454检测为低水位(使电解水循环的必要水位以下)时,电装基板44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使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405。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例的空调装置500的动作。
如图6所示,通过用户从室内遥控器(未图示)等输入运转开始指令,则控制装置408根据运转开始指令,对应所指示的运转模式(制冷运转模式/制热运转模式),将室外单元401的四通阀切换到制冷侧或制热侧,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等规定的空气调节运转。
在此,当进行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408通过将四通阀413切换到制冷侧,如图6虚线箭头所示,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0a中流动,使室外热交换器414作为冷凝器起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421作为蒸发器起作用。接着,使送风风扇422工作,在室内单元402从进气口431吸入被调节室内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21进行热交换,并使冷却后的空气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04(参照图10)。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04的空气从吹出口432向被调节室吹出。
另一方面,当进行制热运转时,控制装置408通过将四通阀413切换到制热侧,如图6实线箭头所示,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500a中流动,使室外热交换器414作为蒸发器起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421作为冷凝器起作用。接着,使送风风扇422工作,在室内单元402从进气口431吸入被调节室内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21进行热交换,并使加热后的空气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04(参照图10)。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04的空气从吹出口432向被调节室吹出。
如上所述,进行空气调节运转,同时,电装基板44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将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405。接着,在电解单元405电解添加有规定量离子种的自来水等,使其生成含有次氯酸等规定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将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04。由此,空气除菌部404中被供给的电解水浸透到构件441。此时,在空气除菌部404,供给到构件441的空气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而被除菌。浸透到构件441的电解水向电解水托盘443流下,并被贮留。
在第二实施例中,即便是关闭自来水控制阀446停止向电解单元405的自来水等的供给的情况下,电装基板440通过驱动循环泵449,也能使电解水托盘443中贮留的电解水向电解单元405供给。由此,即便停止电解单元405,也能向空气除菌部404供给电解水。此时,浮子开关454检测到低水位,则电装基板44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使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405。
贮留在电解水托盘443中的电解水基于电装基板440的控制,通过打开流量控制阀445,从排水管444的下端向室内热交换器421的排水盘424流下。在此,通过用户选择而设定,电装基板440可以使贮留在电解水托盘443中的电解水间歇性地(例如,每隔一小时等)向排水盘424流下,或持续地向排水盘424流下。
向排水盘424流下的电解水与贮留在排水盘424中的排出水一并通过排水泵427向外部排出。
根据第二实施例,在电解水托盘443的下部设置有流量控制阀445,电解水托盘443经由流量控制阀445与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421的排水盘的上方的排水管444连接。由此,打开流量控制阀445时,贮留在电解水托盘443中的电解水,向排水管444流动,并向排水盘424流下。因此,将一定量的电解水贮留到电解水托盘443的同时,向排水盘424供给电解水,从而可以防止排水盘424中杂菌的繁殖。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例,因为具有贮留从构件441流下的电解水的电解水托盘443,还具有将该电解水托盘443中贮留的电解水经由电解单元405向空气除菌部404循环流动的循环泵449,所以,可以节省通过电解单元405生成的电解水,从而可以节省供给到该电解单元405的自来水等。此时,基于电装基板440的控制,通过将电解水托盘443中贮留的电解水间歇性地向排水盘424流下,可以防止排水盘424中杂菌的繁殖,同时,可以节省用于向空气除菌部404循环的电解水。此时,电解水托盘443具有浮子开关454,该浮子开关454检测到低水位,则电装基板44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使自来水等向电解单元405供给,因而,向空气除菌部404循环所必需的电解水不会不足,可以维持电解水的水量。
并且,根据第二实施例,除菌单元403通过具有电装基板440,可以容易地向室内单元402中追加,在第二实施例中,最多可以安装三个除菌单元403。
(第三实施例)
图11是表示通过第三实施例的空气除菌部404的电解水流向的系统图。
另外,第三实施例的空调装置500除具有电解水托盘443及流量控制阀445的排水管444以外的部分,其余部分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结构。
在第三实施例中,在构件441的下方具有电解水托盘543。
电解水托盘543,在大致水平地配置的平板457的周边,形成有接受部543A,该接受部543A为托盘形状且设置有向上方延伸的壁部458。在相对的两壁部458之间,设置有高度h2比壁部458的高度h1低的堰部455。接受部543A经由该堰部455划分为贮水部A和排水部B。
贮水部A设置于构件441的正下方,以使电解水从构件441流下并贮留于此。另外,贮水部A中配置有循环泵449的吸入喷嘴449A。由此,通过驱动循环泵449,贮留在电解水托盘543的贮水部A中的电解水被供给到电解单元405。
另一方面,排水部B在平板457上形成有排水口456。该排水口456形成为可接受滴下的、向室内热交换器421的排水盘424流出的电解水。由此,流入到排水部B的电解水流经该排水口456,向排水盘424流下。
接着,说明第三实施例的空调装置500的动作。
第三实施例的空调装置500进行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空气调节运转,并且在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的同时,电装基板40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将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405。接着,在电解单元405电解添加有规定量离子种的自来水等,使其生成含有次氯酸等规定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将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04。由此,供给到空气除菌部404的电解水浸透到构件441。此时,在空气除菌部404,供给到构件441的空气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被除菌。浸透到构件441的电解水向电解水托盘543的贮水部A流下,并被贮留。
在第三实施例中,同样,即便是关闭自来水控制阀446停止向电解单元405的自来水等的供给的情况下,电装基板440通过驱动循环泵449,也能使电解水托盘543的贮水部A中贮留的电解水向电解单元405供给。由此,即便停止电解单元405,也能向空气除菌部404供给电解水。此时,浮子开关454检测到低水位,则电装基板44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使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405。
并且,根据第三实施例,在电解水托盘543上,因为设置有高度比壁部458低的堰部455,所以贮留的电解水的水位d达到堰部455的高度h2时,每当新的电解水从构件441向贮水部A流下来时,电解水越过堰部455的上部向排水部B溢出。即,贮水部A的贮水容量根据堰部455的高度h2确定,超过该贮水容量的其余电解水流入到排水部B。由此,流入到排水部B的电解水流经排水口456,向室内热交换器421的排水盘424流下。向该排水盘424流下的电解水与贮留在排水盘424中的排出水一并通过排水泵427向外部排出。
根据第三实施例,电解水托盘543通过堰部455划分为贮水部A和排水部B,当超过贮水部A的贮水容量时,从构件441流下的电解水越过堰部455流到排水部B,并向排水盘424流下。由此,电装基板44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通过一直供给电解水以超过贮水部A的贮水容量,从而将电解水持续地供给到排水盘424;或间歇性地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通过间歇性地供给水量超过贮水部A的贮水容量的电解水,将一定量的电解水贮留到贮水部A的同时可以将电解水供给到排水盘424。因此,在电解水托盘543中不使用电磁阀,可以防止排水盘424中杂菌的繁殖。
另外,根据第三实施例,因为具有贮留从构件441流下的电解水的电解水托盘543,还具有使该电解水托盘543中贮留的电解水经由电解单元405向空气除菌部404循环流动的循环泵449,所以,可以节省通过电解单元405生成的电解水,从而可以节省供给到该电解单元405的自来水等。此时,电解水托盘543具有浮子开关454,该浮子开关454检测到低水位,则电装基板440打开自来水控制阀446,使自来水等向电解单元405供给,因而,用于向空气除菌部404循环的所必需的电解水不会不足,可以维持电解水的水量。
并且,根据第三实施例,通过具有电装基板440,可以容易地向室内单元402中追加除菌单元403,在第三实施例中,最多可以安装三个除菌单元403。
以上,虽然基于第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作为活性氧种生成次氯酸的结构,但也可是作为活性氧种生成臭氧(O3)或过氧化氢(H2O2)的结构。此时,作为电极板453a、453b使用铂钽电极,则即便是从离子种稀薄的水中,也可以通过电解高效平稳地生成活性氧种。
此时,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2H2O→4H++O2+4e-
同时,发生如下的反应:
3H2O→O3+6H++6e-
2H2O→O3+4H++4e-
生成臭氧(O3)。另外,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4H++4e-+(4OH-)→2H2+(4OH-)
O2+e-+2H+→H2O2
通过电极反应生成的O2 -和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过氧化氢(H2O2)。
在该结构,通过对电极453a、453b通电,生成杀菌力大的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可以制作出含有这些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的电解水。接着,将该电解水中的臭氧浓度或过氧化氢浓度调整为使对象病毒等灭活的浓度,通过使空气通过被供给有该浓度电解水的构件441,从而可以使空气中浮游的对象病毒等灭活。另外,臭气等气体物质在通过构件441时,通过溶解到电解水中或与电解水中的臭氧或过氧化氢发生反应,从空气中被除去,从而可除臭。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通过壁部458覆盖贮水部A及排水部B,使来自贮水部A的越过堰部455向排水部B流入的电解水,流经在排水部B中形成的排水口456并向排水盘424流下,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排水部B及排水口456,使来自贮水部A的越过堰部455而流出的电解水直接向排水盘424流下。
并且,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作为空调装置的一个例子,虽然说明四方向吹出型的天顶嵌入型空调装置,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向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吹出的空调装置,并且,不是天顶嵌入型也可以。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从电解水托盘443的下部使电解水流经排水管444而向排水盘424流下,或使超过设置于电解水托盘543中的堰部455的上部的电解水向排水盘424流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供给到构件441的电解水也供给到排水盘424,例如,将贮留在电解水托盘中的电解水通过泵强行供给到排水盘424。
(第四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图12表示第四实施例空调系统700的大致结构。第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700具有将多台室内单元602与一台室外单元601连接的、所谓复合型(マルチ型)空调装置700a。另外,室内单元602的数量并未限定,不言而喻一台也是可以的。
如图12所示,室外单元601设置于室外,在制冷剂配管610上配设有压缩机611,在压缩机611上其吸入侧连接有蓄电池612,其吐出侧依次连接四通阀613、室外热交换器614、电动膨胀阀615。通过切换四通阀613,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沿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沿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切换。
室内单元602设置于室内,经由制冷剂配管610与室外单元601连接。如图12所示,在室内单元602的框体620内,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621;送风风扇622,其经由进气口631将空气导入室内单元602,并经由吹出口632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21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送风;空气除菌单元604(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该送风风扇622导入到室内单元602中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电解单元605(电解水供给机构),其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604。
电解单元605经由配水管606与未图示的给水源连接。给水源只要可以经由配水管606向电解单元605供给水即可,例如,可以将配水管606与自来水管道(未图示)连接,以经由自来水管道供给的市政水(自来水)作为给水源,也可以,例如,将配水管606与给水槽(未图示)等连接,以给水槽等中贮留的水作为给水源。在此,给水槽等中贮留的水可以是象自来水等那样,预先含有氯化物离子等离子种的水,也可以是井水等离子种浓度稀薄的水。以下,将经由配水管606从给水源供给的这些水称为“自来水等”。
配水管606具有与给水源连接的公用配管661(公用配管部),和从公用配管661向各室内单元602分支、向电解单元605分配自来水等的分配管662(分配管部)。另外,公用配管661及分配管662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663、664,通过开闭这些开关阀663、664,向电解单元605供给自来水等。另外,分配管662上设置有防止自来水等倒流的止回阀665。
配水管606上,在公用配管661的配水路径中设置有离子种添加单元607(离子种添加机构)。离子种添加单元向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中添加规定离子种,具有:贮留槽671,其贮留含有规定离子种的物质;配管672,其连接贮留槽671和公用配管661;流量调整阀673(导入量调整阀),其设置于该配管672上;导电率检测计674,其检测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的导电率;控制装置675,其基于通过导电率检测计674检测的自来水等的导电率,调整流量调整阀673的开度或流量,控制添加到从自来水等中的离子种的量。在第四实施例中将该控制装置675兼用作控制该空调系统700的控制装置。
在此,规定的离子种优选为卤化物离子(X-),特别优选为氯化物离子(Cl-)。作为规定的离子种向自来水等中添加氯化物离子时,作为含有该氯化物离子的物质(电解质),例如可以使用氯化钠(NaCl)或氯化钾(KCl)。如果使用氯化钠,优选为可以利用市场上卖的食盐等,廉价且可安全地处理。
氯化钠等电解质既可以象食盐等一样以固体状态向自来水等中添加,也可以象食盐水一样以调整为水溶液的状态向自来水等中添加。在第四实施例中,所应用的结构为以调整到规定浓度的水溶液状态贮留到贮留槽671中。通过象食盐水一样以水溶液的状态,将规定离子种添加到自来水等中,从而可容易地向自来水等中添加规定离子种。
导电率检测计674用于检测从给水源流入到配水管606的自来水等的导电率。
在此,检测自来水等的导电率,是为了推测自来水等中的离子种浓度。即,将相同水量的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605中,即便在电极间通过相同电流密度的电流,因自来水等中的氯化物离子浓度等而使在电解单元605生成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浓度变化。因此,根据自来水等中含有的离子种浓度,存在不能有效地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情况。所以,使其结构为,基于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的导电率,推测氯化物离子等离子种浓度,或根据控制装置675等设定(存储/登记)的离子种浓度、导电率,添加规定离子种。此时,当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中的离子种浓度为规定浓度以下(例如,氯化物离子时,为30ppm以下等)时,控制装置675其结构既可为控制流量调整阀673的阀开度以添加规定量的离子种,也可为基于导电率,将流量调整阀673控制为对应于导电率变化的阀开度,以使电解单元605中供给的自来水等的离子种种浓度达到规定的值。
接着,在公用配管661,规定的离子被添加,含有规定浓度以上离子种的自来水等通过配水管606的分配管662被供给到各室内单元602的电解单元605。
在此,因电解单元605中供给的自来水等中被添加规定离子种,配水管606优选为对于含有这些规定离子种的自来水等具有耐性,不会因生锈等而导致配水管606劣化的原料。作为这种原料的配水管606,例如,可使用塑料管或通过塑料涂覆铁制管内部的复合管。作为塑料管,列举例如,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等。另外,作为复合管,列举例如氯乙烯内衬钢管。
另外,从维护的角度来看,结构优选为,例如,在可设置于地板上的状态下将贮留槽671配设而配置于室内的低部位,经由配管672将贮留槽671与配设于地板下的公用配管661连接。这样,通过不是将贮留槽671配设于高部位,而是配置于室内的低部位,可容易地向贮留槽671内供给含有规定离子种的物质等。
接着,参照图13~图15,说明室内单元602的更具体的结构。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四实施例中的室内单元602是所谓的天顶嵌入型的四方向吹出型室内单元602,框体620嵌入在建筑物天顶701上形成的大致四角形的天顶孔702中。如图14所示,框体620形成为下面(但在图14中为上方)开口的大致四角形的箱形。在框体620的四角设置有吊钩703,其与从天顶里悬挂下来的悬吊螺栓704连接固定,框体620悬挂在天顶空间。
框体620的下面设置有形成为俯视大致四角形(正方形)的装饰板630,通过该装饰板630,天顶孔702被覆盖。在装饰板630上形成有俯视位于大致中央部的、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框体620内的进气口631。在该进气口的内侧,即天顶701内侧安装有过滤器633。另外,在装饰板630的四边上分别形成有沿各条边形成为长形的吹出口632,相对室内从四个吹出口632向四个方向吹出空气。
接着,说明框体620的内部结构。在框体620的侧板620a的内面,设置有发泡苯乙烯制造的隔热体623。另外,在框体620的天花板的内侧620b固定有电机622a,在该电机622a的轴上安装有叶轮622b,通过这些构成送风风扇622。沿框体620的侧板620a弯折为大致四角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621配置于上述发泡苯乙烯制造的隔热体623的内侧(参照图14),以包围该送风风扇622。结构为,通过送风风扇622,该室内热交换器621被供给从进气口631吸入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21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各吹出口632吹出。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621的下方,配置有发泡苯乙烯制造的排水盘624。该排水盘624以外周面大致设于框体620的内面的状态配置于框体620内。另外,在该排水盘624上,在对应装饰板630的进气口631及吹出口632的位置设置有吸入开口625及吹出开口626。如图14所示,吸入开口625在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排水盘624的中央,形成为俯视大致圆形。另外,吹出开口626分别沿排水盘624的四条边形成。
另外,在该排水盘624上,在相当于室内热交换器621的一角的位置配设有排水泵627,贮留在排水盘624的排出水通过排水泵627(参照图14)被汲取,而排出到室内单元602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弯折为四角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621的一边上,其外侧配置有空气除菌单元604。在第四实施例中,空气除菌单元604配置于与室内热交换器621的端部相应的边和隔热体623之间。由此,从装饰板630上形成的一个吹出口632,吹出在空气除菌单元604除菌后的空气。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空气除菌单元604配置于框体620的内侧,向空气除菌单元604供给电解水的电解单元605配置于在框体620的外侧安装的外装箱628的内部。如图14所示,空气除菌单元604及电解单元605安装在设置板620c上并成一体,将该设置板620c安装在框体620上形成的开口620d中,通过使用外装箱628覆盖而设置于室内单元602。形成框体620周边的四条边的侧板620a中,在其中的三个侧板620a上,形成有拆装孔部620e,通过打开这些拆装孔部620e,可形成用于安装空气除菌单元604等的上述开口620d。即,对应室内单元602的设置位置,可适当变更空气除菌单元604及电解单元605的配置,另外,成为在室内单元602也可以设置多个空气除菌单元604及电解单元605。
如图15(A)所示,空气除菌单元604具有:高保水性的气液接触部件641、配置于该气液接触部件641上部的分散盘642、配置于气液接触部件641下方的承水盘643。气液接触部件641可以使用例如使用丙烯基纤维或聚酯纤维等制造的无纺布构成。另外,作为气液接触部件641的原料,优选为相对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料,另外,可使用聚烯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PTFE、PFA、ETFE等)、纤维素系材料或陶瓷系材料等。
在第四实施例中,通过对气液接触部件641施加亲水性处理等,可提高对于电解水的亲和性。由此,气液接触部件641的电解水的保水性(浸湿性)被保持,电解水与导入的空气的接触性能长时间地持续。
分散盘642在其侧面形成连接电解水供给配管651的连接口642a,并且,在上述分散盘642的底面形成有多个孔(未图示),用于滴下通过该电解水供给配管651供给的电解水,并使其分散到气液接触部件641。
另外,承水盘643从下方保持气液接触部件641,并且使其可贮留通过该气液接触部件641的电解水。在该承水盘643的底面上,连接有将电解水引导到排水盘624(参照图13及图14)的排水管644。
如图15(B)所示,将电解水供给到气液接触部件641的电解单元605具有电解槽652和至少一对电极653a、653b,电极653a、653b被通电时,电解向电解槽652添加经由配水管606供给的规定离子种的自来水等,使其生成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
在此,所谓的活性氧种是指比通常的氧具有高氧化活性的氧分子和其相关物质,在超氧阴离子、单线态氧、烃基化原子团、过氧化氢这样所谓的狭义活性氧种中含有臭氧、次卤酸等这样广义的活性氧种的概念。电解槽652其结构为,与气液接触部件641接近配置,经由电解水供给配管651,将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马上向气液接触部件641供给。
电极653a、653b可以使用例如由基体为钛(Ti)、包覆层为铟(Ir)、铂(Pt)所构成的两枚电极板。
通过上述电极653a、653b对自来水等通电,则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4H++4e-+(4OH-)→2H2+(4OH-)
另外,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2H2O→4H++O2+4e-
同时,自来水等中原本含有的氯化物离子或通过离子种添加单元607添加的氯化物离子等,发生如下的反应:
2Cl-→Cl2+2e-
接着,生成的Cl2与水发生如下的反应,生成次氯酸。
Cl2+H2O→HClO+HCl
在该结构,通过对电极653a、653b通电,生成杀菌力大的HClO(次氯酸)等,通过使空气通过供给含有该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气液接触部件641,使通过该气液接触部件641的空气中浮游的病毒等灭活,可对空气进行除菌,同时,可防止该气液接触部件641中杂菌的繁殖。另外,臭气等气体物质在通过气液接触部件641时,溶解到电解水中,或与电解水中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发生反应,从空气中被除去,从而可除臭。
对该电极653a、653b通过规定电流密度的电流(例如,20mA/cm2等),电解规定量的自来水等,可生成含有规定浓度的活性氧种(例如,游离残留氯浓度1mg/l等)的电解水。
接着,说明第四实施例的空调装置的工作。
由用户从室内遥控器(未图示)等输入运转开始指令,则控制装置675根据运转开始指令,对应所指示的运转模式,将室外单元601的四通阀613切换到制冷侧或制热侧,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等规定的空气调节运转。
在此,当进行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675通过将四通阀613切换到制冷侧,如图12虚线箭头所示,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回路700b中,使室外热交换器614作为冷凝器起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621作为蒸发器起作用。接着,使送风风扇622工作,在室内单元602从进气口631吸入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21进行热交换,并使冷却后的空气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604。
另一方面,当进行制热运转时,控制装置675通过将四通阀613切换到制热侧,如图12实线箭头所示,制冷剂流入制冷剂回路700b中,使室外热交换器614作为蒸发器起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621作为冷凝器起作用。接着,使送风风扇622工作,在室内单元602从进气口631吸入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21进行热交换,并使加热后的空气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404。
如上所述,进行空气调节运转,同时,控制装置675打开开关阀663、664将自来水等供给到电解单元605。此时,通过导电率检测计674,检测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的导电率,当基于检测的导电率推测的离子种浓度低于规定值时,调整流量调整阀673的开度,将规定量的离子种(含有离子种的物质)向自来水等中滴下。接着,在电解单元605电解添加有规定量离子种的自来水等,生成含有次氯酸等规定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生成的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604。在空气除菌单元604,气液接触部件641中被供给的空气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被除菌。
以上,根据说明的第四实施例,通过送风风扇622导入到室内单元602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21热交换后向室内送风。另外,通过该送风风扇622导入到室内单元602的空气,通过空气除菌单元604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被除菌。在空气除菌单元604,被供给通过电解单元605生成的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该电解单元605经由配水管606,与例如自来水管道、给水槽等给水源连接,被供给来自给水源的自来水等或井水等水。接着,因为在配水管606上设置有向从给水源供给的水中添加离子种的离子种供给机构,所以,与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的离子种浓度无关,电解单元605被供给含有离子种的水,可有效地生成电解水并对空气进行除菌。
例如,当室内空气中侵入有流感病毒时,活性氧种具有破坏、消除(除去)其感染所必须的该病毒的表面蛋白质(刺突)的功能,一旦将其破坏,流感病毒和该病毒感染所必须的受体(接收体)就不能结合,由此阻止了感染。与卫生环境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将侵入有流感病毒的空气通过本结构的气液接触部件41时,该病毒的感染力的99%以上可被除去。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设为具有将配水管606与自来水管道连接的公用配管661和从该公用配管部分支、并向各装置分配水的分配管662的结构,离子种添加单元607其结构为在公用配管661集中添加离子种。因此,通过各分配管662分配到各室内单元602的电解单元605中的自来水等,被添加规定浓度以上的离子种,在各电解单元605可有效地生成电解水。另外,在空调系统700中,即便是对应一个室外单元601具有多个室内单元602的情况,因为离子种添加单元607设置有公用配管661,所以没有必要在各个室内单元602分别设置离子种添加单元607,从而可实现该空调系统700结构的简化。另外,没有必要向各个室内单元602分别进行含有规定离子种物质的补充等,维护容易。
另外,象第四实施例的空调系统700那样,通过送风风扇622从进气口631向吹出口632形成送风路径,在该送风路径上,通过将空气除菌单元604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621的下游侧,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即,使第四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700进行制冷运转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21被冷却,相对湿度变高的空气被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604;制热运转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621被加热,相对湿度变低的空气被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604。因此,在空气除菌单元604,即便使电解水与供给的空气接触,因为制冷运转时已经被供给相对湿度高的空气,所以可抑制空气除菌后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因为在制热运转时被供给相对湿度低的空气,所以,在空气除菌单元604,通过使其与电解水接触,可使空气除菌后的相对湿度增大。因此,通过湿式方式,进行空气除菌/净化,同时仅通过切换四通阀613,将运转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之间切换,不会使空调的负荷增大,即可自动控制空气调节时的加湿量,可保持室内空气环境的舒适性。
另外,在制冷运转时,在空气除菌单元604对热交换后的空气进行除菌,可向室内供给洁净的空气,同时,因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604的空气的相对湿度高,所以也可以抑制电解水的消耗。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例,含有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经由排水管644,从配置于空气除菌单元604下方的承水盘643向排水盘624排出。因此,通过将电解水混入到贮留在排水盘624的排出水中,防止该排出水中杂菌的生成,并防止在排水盘624上粘液(スライム)的生成。因此,排水盘624的清扫及维护的频率减少,可减轻这些清扫及维护的劳力。
另外,根据第四实施例,空气除菌单元604因为设置于室内单元602的吹出口632侧,所以,从该空气除菌单元604吹出的空气中所含有的水分,不会直接导入到室内热交换器621。因此,可以防止因水分而导致室内热交换器621腐蚀的加剧。
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不言而喻可以进行各种适当的变更。例如,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虽然结构设为基于自来水等的导电率调整流量控制阀673的阀开度,从而控制自来水等中添加的离子种量,但是,结构也可设为,例如,当自来水等中的氯化物离子等规定离子种的浓度变化(导电率变化)小时,设置时预先测算该离子种浓度,从而预先设定对应该浓度的阀开度。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自来水等导电率的检测,虽然可以在开始电解自来水等时进行,但是自来水等的导电率因为在一天当中变动并不大,所以不用每次都检测,可以对应数次地进行一次。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虽然列举了所谓的天顶嵌入型的四方向吹出型的室内单元602进行说明,但与本发明的室内单元并不限于此类型,也可以为天顶悬挂型、或壁挂型、或立式。另外,虽然说明了在配置于室内单元602的框体620内、弯折为大致四角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621的一边和隔热体623之间,配置空气除菌单元604,但不言而喻也可以沿着一条以上的边配置空气除菌单元604。另外,也可以将空气除菌单元604的气液接触部件641相对室内热交换器621大致平行地配置,或倾斜地配置。
另外,虽然结构设为,在可设置于地板上的状态下将贮留槽671配置于室内的低部位,经由配管672将贮留槽671与配设于地板下等的公用配管661连接,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象上述第四实施例那样,即便在天顶嵌入型空调装置700a中,例如也可以在天顶里侧等配置贮留槽671。此时,优选为,预先将贮留槽671中的离子种贮留量,例如设为可维持空调装置700a运转一年或半年的量。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相对一个室外单元601具有多个室内单元602的空调系统700,但如图16所示,其结构也可为,相对一个室外单元601具有多个室内单元602的空调装置的基础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空气除菌装置608。图16所示的空气除菌装置608具有:框体680,其具有空气进气口681及吹出口682;送风风扇683,其将从所述进气口681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682送风;空气除菌机构684,其配置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683在所述框体680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电解单元685(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到所述空气除菌机构684。但是,在图16中,与上述第四实施例具有相同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16所示,在该空气除菌装置608具有的电解单元685上,也连接有从公用配管661分支的分配管662,当经由分配管662供给的自来水等中的离子种浓度低时,通过离子种添加单元607添加规定的离子种。另外,在分配管662上设置有开关阀665。
在图16所示的结构中,向多个室内单元602和空气除菌装置608各自的电解单元605、685供给自来水等时,在公用配管661,可集中添加离子种,从而在各电解单元605、685可有效地生成电解水。另外,即便具有多个室内单元602及空气除菌装置608,由于离子添加单元607设置于公用配管661上,所以,没有必要在各个室内单元602及空气除菌装置608分别设置离子种添加单元607,可实现该系统结构的简化。另外,没有必要分别在各室内单元602及空气除菌装置608进行规定离子种(含有规定离子种的物质)的补充等,维护很容易。
另外,在与本发明相关的空调系统700(空气除菌系统)中,不言而喻也可取代室内单元602,由多个空气除菌装置608构成。但是,此时,空气除菌装置608所具有的空气除菌机构684和电解单元685,其结构可设定为与设置于室内单元602的空气除菌单元604和电解单元605相同的结构。
另外,不言而喻其结构既可仅具有一个室内单元602,也可仅具有一台空气除菌装置608。
另外,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作为活性氧种生成次氯酸的构成,但也可是作为活性氧种生成臭氧(O3)或过氧化氢(H2O2)的构成。此时,作为电极653a、653b使用铂钽电极,则即便是从离子种稀薄的水中,也可以通过电解高效平稳地生成活性氧种,从而可减少在离子种添加单元607添加的离子种的量。
此时,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2H2O→4H++O2+4e-
同时,发生如下两式所示的反应生成臭氧:
3H2O→O3+6H++6e-
2H2O→O3+4H++4e-
另外,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4H++4e-+(4OH-)→2H2+(4OH-)
O2 -+e-+2H+→H2O2
这样,通过电极653a、653b反应生成的O2 -和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过氧化氢(H2O2)。
在该结构,通过对电极653a、653b通电,生成杀菌力大的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可以制作出含有这些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的电解水。接着,将该电解水中的臭氧或过氧化氢的浓度调整为使对象病毒等灭活的浓度,通过使空气通过被供给该浓度电解水的气液接触部件641,从而可以使空气中浮游的对象病毒等灭活。另外,臭气等气体物质在通过气液接触部件641时,通过溶解到电解水中或与电解水中的臭氧或过氧化氢发生反应,从空气中被除去,从而可除臭。
另外,通过电解自来水等,当水垢堆积在电极653a、653b上(阴极)时,导电性降低或妨碍向电解面的水的流动,持续的电解变得困难。此时,使电极653a、653b的极性反转(切换电极653a、653b的正极和负极)是有效的。通过将阴极电极作为阳极电极进行电解,可除去堆积在阴极电极上的水垢。在该极性反转控制中,既可例如利用定时器定期反转,也可在每次运转起动时反转等,不定期反转。另外,也可检测电解阻力的上升(电解电流的降低或电解电压的上升),基于该结果而使极性反转。
(第五实施例)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图17中,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空调系统900的大致结构。第五实施例的空调系统900具有在一台室外单元801上连接多台室内单元802、所谓复合型的空调装置900。
如图17所示,室外单元801设置于室外,在制冷剂配管810上配设有压缩机811,在压缩机811上其吸入侧连接有蓄电池812,其吐出侧依次连接四通阀813、室外热交换器814、电动膨胀阀815。通过切换四通阀813,在制冷运转时制冷剂沿图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在制热运转时制冷剂沿图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由此进行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切换。
室内单元802设置于室内,经由制冷剂配管810与室外单元801连接。如图17所示,在室内单元802的框体820内,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821;送风风扇822,其经由进气口831将空气导入室内单元802,并经由吹出口832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21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送风;空气除菌单元804(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该送风风扇822导入到室内单元802中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
各室内单元802的各空气除菌单元804经由配水管805与未图示的外部给水源连接。在该配水管805的配水路径中设置有电解单元806。电解单元806生成含有高浓度活性氧种的高浓度电解水,并向从外部给水源供给的水中添加,通过调整高浓度电解水和水的混合比,调制成含有规定活性氧种浓度的电解水。对应运转模式调整为规定浓度的电解水经由配水管805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
配水管805具有设置有电解单元806、并且与给水源连接的公用配管851,和从公用配管851向各室内单元802分支、向各空气除菌单元804分配电解水的分配管852。另外,分配管852上分别设置有开关阀853,通过开闭这些开关阀853,向空气除菌单元804供给电解水。另外,开关阀853的上游侧,设置有止回阀854,防止电解水倒流。
在此,并不特别限定于从给水源供给的水,其构成既也可为,例如,将配管与作为给水源的自来水管道连接,供给市政水(自来水),也可为,将给水槽等作为给水源,供给给水槽等中贮留的水。另外,给水槽等中贮留的水象自来水等一样,可以是预先含有氯化物离子等规定离子种的水,也可以是井水等离子种浓度稀薄的水。以下,经由配水管805从给水源供给的这些水称为“自来水等”。
另外,在第五实施例中,所谓的活性氧种是指比通常的氧具有高氧化活性的氧分子和其相关物质,在超氧阴离子、单线态氧、烃基化原子团、过氧化氢这样所谓的狭义活性氧种中含有臭氧、次卤酸等这样广义的活性氧种的概念。
另外,因配水管805中被添加高浓度电解水,配水管805优选为对于含有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自来水等具有耐性,不会导致生锈等劣化的原料。作为这种原料的配水管805,例如,可使用塑料管或通过塑料涂覆铁制造的管内部的复合管。作为塑料管,列举例如,氯乙烯管、聚乙烯管、聚丁烯管、交联聚乙烯管等。另外,作为复合管,列举例如氯乙烯内衬钢管。
如图17所示,电解单元806具有:电解槽861,其至少具有一对电极861a、861b及水位传感器861c;离子种添加单元862;控制装置863,其控制用于有效地生成高浓度电解水的该电解单元806中的各种动作。但是,该控制装置863可兼用作控制该空调系统900整体动作的控制装置。
电解槽861用于对电极861a、861b通电,电解自来水等生成高浓度电解水,经由给水管864及电解水滴下管865与公用配管851连接。给水管864上设置有开关阀864a,通过打开开关阀864a,从公用配管851将自来水等导入到电解槽861内。另外,电解水滴下管865上设置有流量调整阀865a,通过调整该流量调整阀865a的阀开度,控制向公用配管851的配水路径中滴下的高浓度电解水的量。
电极861a、861b可以使用例如由基体为钛(Ti)、包覆层为铟(Ir)、铂(Pt)所构成的两枚电极板。
通过上述电极861a、861b对自来水等通电,则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4H++4e-+(4OH-)→2H2+(4OH-)
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2H2O→4H++O2+4e-
同时,自来水等中原本含有的氯化物离子或通过电解单元806添加的氯化物离子等,发生如下的反应:
2Cl-→Cl2+2e-
并且,该Cl2与水发生如下的反应:
Cl2+H2O→HClO+HCl。
在该结构,通过对电极861a、861b通电,生成杀菌力大的HClO(次氯酸)等,在被供给含有该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的空气除菌单元804,通过使电解水与空气接触,使空气中浮游的病毒等灭活,可对空气进行除菌,同时,可防止空气除菌单元804中杂菌的繁殖。另外,空气中含有的臭气等气体物质也溶解到电解水中,或与电解水中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发生反应,从空气中被除去,从而可除臭。
离子种添加单元862用于向电解槽861内添加规定离子种,具有:贮留槽862a,其贮留含有规定离子种的物质(电解质);离子种滴下管862b,其连接贮留槽862a和电解槽861;流量调整阀862c,其设置于该离子种滴下管862b中。通过调整该流量调整阀862c的阀开度,控制向电解槽861内添加的离子种的量。
规定的离子种优选为卤化物离子(X-),特别优选为氯化物离子(Cl-)。作为规定的离子种向自来水等中添加氯化物离子时,作为含有该氯化物离子的物质,例如,可使用氯化钠(NaCl)或氯化钾(KCl)。如果使用氯化钠,优选为可以利用市场上卖的食盐等,可廉价且安全地进行处理。
另外,氯化钠等电解质可以象食盐水一样调制为水溶液的状态而贮留在贮留槽862a内。这样,通过以水溶液的状态向自来水等中添加规定离子种,从而可容易地向自来水等中添加规定离子种。
接着,参照图18~图20,说明室内单元802的更具体的结构。如图18及图19所示,第五实施例中的室内单元802是所谓的天顶嵌入型的四方向吹出型室内单元802,框体820嵌入在建筑物天顶901上形成的大致四角形的天顶孔902中。如图19所示,框体820形成为下面(但在图19中为上方)开口的大致四角形的箱形。在框体820的四角设置有吊钩903,其与从天顶里悬挂下来的悬吊螺栓904连接固定,框体820悬挂在天顶空间。
框体820的下面设置有形成为俯视大致四角形(正方形)的装饰板830,通过该装饰板830,天顶孔902被覆盖。在装饰板830上形成有俯视位于大致中央部的、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框体820内的进气口831。在该进气口831的内侧,即天顶901里侧安装有过滤器833。另外,在装饰板830的四边上分别形成有沿各个边形成为长形的吹出口832,相对室内从四个吹出口832向四个方向吹出空气。
接着,说明框体820的内部结构。在框体820的侧板820a的内面,设置有发泡苯乙烯制造的隔热体823。另外,在框体820的天花板的内侧820b固定有电机822a,在该电机822a的轴上安装有叶轮822b,通过这些构成送风风扇822。沿框体820的侧板820a弯折为大致四角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821配置于上述发泡苯乙烯制造的隔热体823的内侧(参照图19),以包围该送风风扇822。结构为,通过送风风扇822,该室内热交换器821被供给从进气口831吸入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21热交换后的空气从各吹出口832吹出。
另外,如图18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821的下方,配置有发泡苯乙烯制造的排水盘824。该排水盘824以外周面大致设于框体820的内面的状态配置于框体820内。另外,在该排水盘824上,在对应装饰板830的进气口831及吹出口832的位置设置有吸入开口825及吹出开口826。如图19所示,吸入开口825在形成为大致矩形的排水盘824的中央,形成为俯视大致圆形。另外,吹出开口826分别沿排水盘824的四条边形成。
另外,在该排水盘824上,在相当于室内热交换器821的一角的位置配设有排水泵827,贮留在排水盘824的排出水通过排水泵827(参照图19)被汲取,而排出到室内单元802的外部。
另一方面,在弯折为四角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821的一边上,其外侧配置有空气除菌单元804。在第五实施例中,空气除菌单元804配置于与室内热交换器821的端部相应的边和隔热体823之间。由此,从装饰板830上形成的一个吹出口832,吹出在空气除菌单元804除菌后的空气。但是,如图19所示,形成框体820周边的四条边的侧板820a中,在其中的三个侧板820a上,形成有用于安装空气除菌单元804的拆装孔部820c。接着,至于空气除菌单元804,对应于室内单元802的设置位置,在任一拆装孔部820c被打开而形成的孔820d中,以安装于覆盖该孔820d的板材820e上的状态,将空气除菌单元804收纳到框体820内。即,对应室内单元802的设置位置,可适当变更空气除菌单元804的收纳位置,另外,变成在室内单元802也可以收纳多个空气除菌单元804。
如图20所示,空气除菌单元804具有:高保水性的气液接触部件841、配置于该气液接触部件841上部的分散盘842、配置于气液接触部件841下方的承水盘843。气液接触部件841可以使用例如使用丙烯基纤维或聚酯纤维等制造的无纺布构成。另外,作为气液接触部件841的原料,优选相对于电解水反应性小的原料,另外,可使用聚烯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氯乙烯树脂、氟系树脂(PTFE、PFA、ETFE等)、纤维素系材料或陶瓷系材料等。
在第五实施例中,通过对气液接触部件841施加亲水性处理等,可提高对于电解水的亲和性。由此,气液接触部件841的电解水的保水性(浸湿性)被保持,电解水与导入的空气的接触长时间地持续。
分散盘842在其侧面形成连接分配管852的连接口842a,并且,在上述分散盘842的底面,形成有多个孔(未图示),用于滴下通过该分配管852供给的电解水,并使其分散到气液接触部件841。
另外,承水盘843从下方保持气液接触部件841,并且使其可贮留通过该气液接触部件841的电解水。在该承水盘843的底面上,连接有将电解水引导到排水盘824(参照图18及图19)的排水管844。
接着,说明第五实施例的空调系统900的动作。
由用户从室内遥控器(未图示)等输入运转开始指令,则控制装置863根据运转开始指令,对应指示的运转模式,将室外单元801的四通阀813切换到制冷侧或制热侧,进行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等规定的空气调节运转。
在此,当进行制冷运转时,控制装置863通过将四通阀813切换到制冷侧,如图17虚线箭头所示,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900b中流动,使室外热交换器814作为冷凝器起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821作为蒸发器起作用。接着,使送风风扇822动作,在室内单元802从进气口831吸入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21进行热交换,并使冷却后的空气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
另一方面,当进行制热运转时,控制装置863通过将四通阀813切换到制热侧,如图17实线箭头所示,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900b中流动,使室外热交换器814作为蒸发器起作用,使室内热交换器821作为冷凝器起作用。接着,使送风风扇822工作,在室内单元802从进气口831吸入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21进行热交换,并使加热后的空气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
在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如送风运转时,可以重叠设定空气除菌模式。空气除菌模式被设定时,调节后的空气在空气除菌单元804被除菌,除菌后的空气被向室内吹出。以下,说明空气除菌模式被设定的情况。
如上所述,进行空气调节运转的同时,控制装置863如下进行将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控制。首先,控制装置863进行如下控制,通过水位传感器861c检测电解槽861内的水位,开闭开关阀864a以使电解槽861内自来水等的水量变为规定的量。
接着,控制装置863使用电极861a、861b通过电极法检测电解槽861内的导电率,基于检测出的导电率调整流量调整阀862c的开度,控制离子种的添加量以使电解槽861内的离子种浓度变为最适合电解自来水等的浓度。
在此,添加离子种时,检测自来水等的导电率是为了获得自来水等中的离子种浓度,从而获得将电解槽861内的离子种浓度变为最适合电解自来水等的浓度时的添加量。但是,所谓电解槽861内的导电率和电解槽861内的氯化物离子等离子种浓度,例如,当电解槽861内的氯化物离子浓度为3000ppm时,导电率变为大约是10000μS/cm等,预先通过实验等被数字化,并被存储在控制装置863具有的未图示的ROM等中。
接着,对电极861a、861b以规定时间通过规定电流密度的电流(例如,20mA/cm2等),以生成预先设定的高浓度(例如,游离残留氯浓度30000mg/l等)活性氧种。在此,在电解槽861中所要生成的活性氧种浓度,相对于要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电解水中含有的活性氧种浓度(例如,在空气除菌模式时为2~10ppm),设定为大约是100倍~5000倍。
接着,控制装置863调整流量调整阀865a的阀开度,经由电解水滴下管865控制自来水等中添加的高浓度电解水的量,以将含有规定活性氧种浓度的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
但是,在第五实施例中,前提设为在公用配管851中的自来水等的给水量是一定的。另外,流量调整阀865a的阀开度和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中的电解水的活性氧种浓度,通过预先实验等而相互对应,控制装置863控制流量调整阀865a的阀开度以使其变为对应运转模式的阀开度。
这样,活性氧种浓度被调整到规定浓度的电解水,通过分配管852被供给到各室内单元802的空气除菌单元804中。接着,在空气除菌单元804,供给到气液接触部件841的空气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被除菌,并从吹出口832向室内吹出。
另外,空调装置900a具有用于清洗气液接触部件841的清洗模式,当清洗模式被设定时,例如,控制装置863调整流量调整阀865a的阀开度,以将电解水中的次氯酸浓度调整为100ppm等的电解水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
以上,根据说明的第五实施例,通过送风风扇822导入到室内单元802中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21热交换并向室内送风。另外,通过该送风风扇822导入到室内单元802中的空气,通过空气除菌单元804与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接触并被除菌。通过由电解单元806及配水管805等构成的电解水供给机构,含有对应运转模式的规定活性氧种浓度的电解水向空气除菌单元804供给。结构设为,在电解槽861中,生成相比用于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电解水,含有高浓度活性氧种的该高浓度电解水,将该高浓度电解水添加到从外部给水源供给的水中,调整活性氧种浓度到规定浓度并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
在此,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设为相比用于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电解水中所含有的活性氧种浓度,在电解单元806生成大约100~5000倍的高浓度电解水。在电解单元806,作为生成高浓度电解水的方法,当电解槽861内导入的自来水等水质为一定时,存在将在电极861a、861b间流过的电流增大以增大电流密度的方法,和将电解时间延长的方法。但是,增大电流密度,则电极损耗变剧烈,有电极寿命变短之虞。另一方面,延长电解时间,则达到电极使用寿命的期间变短。因此,氯化物离子稀薄的自来水等被导入到电解槽861等时,根据电解时供给的自来水等水质,考虑电极861a、861b的寿命,则生成含有高浓度活性氧种的电解水时,可生成的活性氧种浓度存在限度。但是,在第五实施例中,设置离子种添加单元862,向电解槽861内添加规定离子种,与电解槽861中导入的自来水等水质无关,通过调整导入到电解槽861中的自来水等的离子种浓度,提高活性氧种的生成所必需的离子种的生成效率,并减少在电解时氧气和水的生成,同时可缩短电解时间、减少电力消耗。
另外,当调整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电解水中所含有的活性氧种浓度到规定浓度时,生成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电解水时,不是控制在电解槽861中与电解水的生成同时生成的活性氧种浓度,而是通过从给水源供给的水稀释在电解槽861生成的高浓度活性氧种的高浓度电解水,从而调整活性氧种浓度。因此,在电解单元806即便用于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活性氧种浓度变化,生成在电解单元806侧生成的电解水中的活性氧种预先设定的规定浓度即可,电解水生成中的浓度管理很容易。另外,通过改变从给水源供给的水和电解水的混合比,很容易将活性氧种浓度调整到规定浓度。
例如,当室内空气中侵入有流感病毒时,活性氧种具有破坏、消除(除去)其感染所必须的该病毒的表面蛋白质(刺突)的功能,一旦将其破坏,流感病毒和该病毒感染所必须的受体(接收体)就不能结合,由此阻止了感染。与卫生环境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实验结果证明,将侵入流感病毒的空气通过本结构的气液接触部件841时,该病毒的感染力的99%以上可被除去。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设为具有将配水管805与自来水管道连接的公用配管851和从该公用配管部851分支、并向各装置分配水的分配管852的结构,电解单元806其结构为,在公用配管部851集中添加高浓度电解水。因此,没有必要分别在各个室内单元802中设置电解单元806,从而可简化该空调系统900及空调装置900a的结构。
另外,象第五实施例的空调系统900那样,通过送风风扇822从进气口831向吹出口832形成送风路径,在该送风路径上,通过将空气除菌单元804配置于室内热交换器821的下游侧,可以获得如下效果。即,使第五实施例中的空调系统900进行制冷运转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21被冷却,相对湿度变高的空气被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制热运转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821被加热,相对湿度变低的空气被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因此,在空气除菌单元804,即便使电解水与供给的空气接触,因为制冷运转时已经被供给相对湿度高的空气,所以可抑制空气除菌后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因为在制热运转时被供给相对湿度低的空气,所以,在空气除菌单元804,通过使其与电解水接触,可使空气除菌后的相对湿度增大。因此,通过湿式方式,进行空气除菌/净化,同时仅切换四通阀813,将运转在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之间切换,不会使空气调节的负荷增大,可自动控制空气调节时的加湿量,可保持室内空气环境的舒适性。
另外,在制冷运转时,在空气除菌单元804对热交换后的空气进行除菌,可向室内供给洁净的空气,同时,因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空气的相对湿度高,所以也可以抑制电解水的消耗。
另外,根据第五实施例,含有次氯酸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经由排水管844,从配置于空气除菌单元804下方的承水盘843向排水盘824排出。因此,通过将电解水混入到贮留在排水盘824的排出水中,防止该排出水中杂菌的生成,并防止在排水盘824上粘液的生成。因此,排水盘824的清扫及维护的频率减少,可减轻这些清扫及维护的劳力。
另外,根据第五实施例,空气除菌单元804因为设置于室内单元802的吹出口832侧,所以,从该空气除菌单元804吹出的空气中所含有的次氯酸等活性氧种,不会直接导入到室内热交换器821。因此,可以防止因次氯酸等活性氧种而导致室内热交换器821腐蚀的加剧。
以上,说明的第五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不言而喻可以进行各种适当的变更。例如,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虽然结构设为,调整流量调整阀865a的阀开度,通过经由电解水滴下管865控制添加到自来水等中的高浓度电解水的量,从而调整供给到空气除菌单元804的电解水中含有的活性氧种浓度到规定浓度,但是,结构也可设为,例如,滴下的高浓度电解水的量与运转模式等无关,设为一定,并且在公用配管851上设置流量调整阀,通过改变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的给水量,改变高浓度电解水和自来水等的混合比,从而调整电解水中的活性氧种浓度。
另外,虽然结构设为,在添加离子种时,检测电解槽861内的导电率,添加离子种以使电解槽861内的离子种浓度变为最佳,但是,结构也可设为,当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中的氯化物离子等离子种浓度变化(导电率变化)小时,设置时预先测算该离子种浓度,从而预先设定对应该浓度的阀开度。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自来水等导电率的检测,虽然可以在开始电解自来水等时进行,但是自来水等的导电率因为在一天当中变动并不大,所以不用每次都检测,可以对应数次地进行一次。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虽然列举了所谓的天顶嵌入型的四方向吹出型的室内单元802进行说明,但与本发明相关的室内单元并不限于此类型,也可以为天顶悬挂型、或壁挂型、或立式。另外,虽然说明了在配置于室内单元802的框体820内、弯折为大致四角形状的室内热交换器821的一边和隔热体823之间,配置空气除菌单元804,但不言而喻也可以沿着一条以上的边配置空气除菌单元804。另外,也可以将空气除菌单元804的气液接触部件841相对室内热交换器821大致平行地配置,或倾斜地配置。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相对一个室外单元801具有多个室内单元802的空调系统900,但如图21所示,其结构也可为,相对一个室外单元801具有一个或多个室内单元802的空调装置900a的基础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空气除菌装置808。图21所示的空气除菌装置808具有:框体880,其具有空气进气口881及吹出口882;送风风扇883,其将从所述进气口881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882送风;空气除菌单元884,其配置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883在所述框体880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但是,在图21中,与上述第五实施例具有相同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
如图21所示,在该空气除菌装置808具有的空气除菌单元884上,也连接有从公用配管851分支的分配管852,经由分配管852从电解单元806供给电解水。在分配管852上分别设置流量调整阀855,变为可调整从给水源供给的自来水等的流量。
接着,电解水滴下管865构成为不是在公用配管851,而是在各分配管852滴下高浓度电解水,在各室内单元802或空气除菌装置808分别设置有流量调整阀,以使在各室内单元802或空气除菌装置808可各自独立地控制高浓度电解水的滴下量。因此,变为对于各室内单元802或空气除菌装置808,通过各自独立地控制高浓度电解水的滴下量及来自给水源的给水量,将调整活性氧种浓度到各自不同的规定浓度的电解水,供给到各空气除菌单元804、884。
通过如图21所示的构成,当将电解水供给到多个室内单元802和空气除菌装置808的各空气除菌单元804、805中时,可在电解槽861有效地生成高浓度电解水,通过使用自来水等稀释高浓度电解水,可将调整到规定活性氧种浓度的电解水供给到各空气除菌单元804、805。另外,根据运转模式等,即便用于供给到各室内单元802或空气除菌装置808的电解水的活性氧种浓度不同时,控制各自高浓度电解水的滴下量和自来水等的供给量,通过改变混合比可以容易地调制成规定活性氧种浓度的电解水。没有必要分别在各室内单元802及空气除菌装置808中设置电解单元806,从而可以简化该系统的结构。
另外,在与本发明相关的空调系统900(空气除菌系统)中,不言而喻也可替换室内单元802,由多个空气除菌装置808构成。但是,此时,空气除菌装置808所具有的空气除菌单元884和电解单元885,其结构可设定为与设置于室内单元802的空气除菌单元804和电解单元885相同的结构。
另外,不言而喻其结构既可仅具有一个室内单元802,也可仅具有一台空气除菌装置808。
另外,当结构为仅具有一个室内单元802或仅具有一台空气除菌装置808时,也可将其结构设为将电解单元806收纳到框体820、880内。
另外,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虽然说明了作为活性氧种生成次氯酸的构成,但也可是作为活性氧种生成臭氧(O3)或过氧化氢(H2O2)的构成。此时,作为电极861a、861b使用铂钽电极,则即便是从离子种稀薄的水中,也可以通过电解高效平稳地生成活性氧种,从而可减少在电解单元806添加的离子种的量。
此时,在阳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2H2O→4H++O2+4e-
同时,发生如下的反应:
3H2O→O3+6H++6e-
2H2O→O3+4H++4e-
生成臭氧(O3)。另外,在阴极电极发生如下的反应:
4H++4e-+(4OH-)→2H2+(4OH-)
O2 -+e-+2H+→H2O2
通过电极反应生成的O2 -和溶液中的H+结合,生成过氧化氢(H2O2)。
在该结构,通过对电极861a、861b通电,生成杀菌力大的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可以制作出含有这些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的电解水。接着,将该电解水中的臭氧或过氧化氢的浓度调整为使对象病毒等灭活的浓度,通过使空气通过被供给该浓度电解水的气液接触部件841,从而可以使空气中浮游的对象病毒等灭活。另外,臭气等气体物质在通过气液接触部件841时,通过溶解到电解水中或与电解水中的臭氧或过氧化氢发生反应,从空气中被除去,从而可除臭。
另外,通过电解自来水等,当水垢堆积在电极861a、861b上(阴极)时,导电性降低或妨碍向电解面的水的流动,持续的电解变得困难。此时,使电极861a、861b的极性反转(切换电极861a、861b的正极和负极)是有效的。通过将阴极电极作为阳极电极进行电解,可除去堆积在阴极电极上的水垢。在该极性反转控制中,既可例如利用定时器定期反转,也可在每次运转起动时反转等,不定期反转。另外,也可检测电解阻力的上升(电解电流的降低或电解电压的上升),基于该结果而使极性反转。

Claims (12)

1、一种空调装置,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并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送风风扇,其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室内单元,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送风;
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
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所述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
离子种添加机构,其向来自外部给水源、被供给到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2、一种空调系统,其具有依次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而构成的制冷剂回路,并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配置于室内单元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单元在框体内具有:
送风风扇,其将空气导入到所述室内单元并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向室内送风;
空气除菌机构,其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通过所述送风风扇导入到室内单元的空气接触并进行空气除菌;
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所述电解水并供给到所述空气除菌机构,
还具有:
配水管,其连接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和外部给水源;
离子种添加机构,其配置于所述配水管的配水路径中,经由所述配水管向来自所述外部给水源、被供给到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种添加机构具有:
贮留槽,其贮留含有所述离子种的物质;
配管,其连接所述贮留槽和所述配水管;
导电率检测机构,其检测从所述外部给水源供给的水的导电率;
控制机构,其基于通过所述导电率检测机构检测的导电率,控制被添加到从所述外部给水源向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供给的水中的离子种的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导电率检测机构检测的导电率相比规定的值低时,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控制以添加所述离子种。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导入量控制阀,其设置于所述配管,调整从所述贮留槽导入到所述配水管的离子种的量,
所述控制机构通过调整所述导入量调整阀的阀开度,控制被添加到从所述外部给水源向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供给的水中的离子种的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留槽设置于室内的低部位,通过所述配水管连接在配设于室内地板附近的所述配水管的一部分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种为卤化物离子。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氧种包含次氯酸、臭氧或过氧化氢之中的至少任一种物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相对具有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个室外单元,所述室内单元设置为一个或多个;
所述配水管具有与所述外部给水源连接的共用配管部,和从所述共用配管部分支、向各室内单元的电解水供给机构分配水的分配管部;
所述离子种添加机构配置在所述共用配管部的配水路径中。
10、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其具有空气进气口以及吹出口;
送风风扇,其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送风;
空气除菌机构,其配置于由所述送风风扇在所述框体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
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
离子种添加机构,其向从外部的给水源供给到所述电解水供给机构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11、一种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框体,其具有空气进气口以及吹出口;
送风风扇,其配置在所述框体内,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送风;
空气除菌机构,其配置于由所述送风风扇在所述框体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规定浓度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
电解水供给机构,其生成含有浓度比所述规定浓度更高的活性氧种的高浓度电解水,通过将所述高浓度电解水添加到从外部给水源供给的水中,供给以所述规定浓度含有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
12、一种空气除菌系统,具有一个或多个对室内空气进行除菌的空气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空气除菌装置具有:
框体,其具有空气进气口以及吹出口;
送风风扇,其将从所述进气口吸入的空气向所述吹出口送风;
空气除菌机构,其配置于由所述送风风扇在所述框体内形成的送风路径上,使含有活性氧种的电解水与经由该送风路径供给的空气接触,进行空气除菌;
电解水供给机构,其通过电解含有规定离子种的水,生成含有所述活性氧种的电解水并供给所述空气除菌机构,
还具有:
配水管,其具有与外部给水源连接的共用配水管部,和从所述共用配水管部分支,向各空气除菌装置的电解水供给机构分配水的分配管部;
离子种添加机构,其配置于所述共用配水管部的配水路径中,向从外部给水源供给的水中添加所述离子种。
CN2009101523265A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7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8753/06 2006-08-25
JP2006228753A JP4956092B2 (ja) 2006-08-25 2006-08-25 空気調和装置
JP230243/06 2006-08-28
JP230242/06 2006-08-28
JP2006230103A JP2008051450A (ja) 2006-08-28 2006-08-28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6230243A JP2008051453A (ja) 2006-08-28 2006-08-28 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気除菌装置および空気除菌システム
JP230104/06 2006-08-28
JP230103/06 2006-08-28
JP2006230242A JP4982134B2 (ja) 2006-08-28 2006-08-28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6230104A JP2008051451A (ja) 2006-08-28 2006-08-28 空気調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68288A Division CN101131248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9742A true CN101629742A (zh) 2010-01-20
CN101629742B CN101629742B (zh) 2012-09-05

Family

ID=39128602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23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742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空气除菌装置及空气除菌系统
CN20091015232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741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
CN20091015232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740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
CN20071014682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1248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232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741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
CN20091015232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740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
CN20071014682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1248B (zh) 2006-08-25 2007-08-24 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956092B2 (zh)
CN (4) CN10162974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916A (zh) * 2019-05-23 2019-11-05 西安航科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新风系统
CN113669819A (zh) * 2020-04-30 2021-11-1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加湿器的方法、装置和加湿器
TWI758113B (zh) * 2021-02-26 2022-03-11 金益世股份有限公司 結合離子溶液之蒸汽壓縮除濕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7663B2 (ja) * 2008-05-30 2013-07-0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除菌システム
CN102401531A (zh) * 2011-11-16 2012-04-04 湖南凌天科技有限公司 双出风冷风机
CN108176164A (zh) * 2014-01-06 2018-06-19 佟建伦 过滤床式水洗结构
KR20160144636A (ko) * 2015-06-09 2016-12-19 탁승호 냉방장치의 결로부위에 결로된 물을 전기분해 한 수소로 결로부위 곰팡이를 살균하는 냉방 장치
WO2020129557A1 (ja) * 2018-12-17 2020-06-2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水散布装置及び送風装置
CN110410917A (zh) * 2019-05-23 2019-11-05 西安航科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新风系统
CN113932410B (zh) * 2021-09-26 2022-12-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8134A (ja) * 1991-03-04 1992-10-02 Daikin Ind Ltd 加湿装置
JP2700294B2 (ja) * 1993-12-10 1998-01-19 日立冷熱株式会社 空調機
JPH11132503A (ja) * 1997-10-31 1999-05-21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257913A (ja) * 1999-03-05 2000-09-22 Techno Ryowa Ltd 中性水を用いた除菌空調システム
CN2367949Y (zh) * 1999-03-07 2000-03-08 陈远新 多功能多用途除烟尘菌毒空气净化调节器
JP2001314723A (ja) * 2000-05-08 2001-11-13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空気清浄機
JP2002181358A (ja) * 2000-10-04 2002-06-26 Denso Corp 加湿装置および加湿装置付き空調装置
JP2003250876A (ja) * 2001-12-28 2003-09-09 Omega:Kk 空気清浄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3202144A (ja) * 2002-01-09 2003-07-18 Takasago Thermal Eng Co Ltd 気中不純物除去装置
CN2525414Y (zh) * 2002-01-28 2002-12-11 林卓敏 多功能健康型空调机
JP2003227622A (ja) * 2002-02-04 2003-08-15 Techno Ryowa Ltd 殺菌水を用いた除菌脱臭空調システム
JP3889640B2 (ja) * 2002-02-27 2007-03-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装置
WO2005005892A1 (ja) * 2003-07-09 2005-01-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5164176A (ja) * 2003-12-05 2005-06-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浄化方法および浄化装置
JP4006394B2 (ja) * 2003-12-09 2007-11-14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916A (zh) * 2019-05-23 2019-11-05 西安航科等离子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等离子体新风系统
CN113669819A (zh) * 2020-04-30 2021-11-19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用于控制加湿器的方法、装置和加湿器
TWI758113B (zh) * 2021-02-26 2022-03-11 金益世股份有限公司 結合離子溶液之蒸汽壓縮除濕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9741B (zh) 2012-06-20
CN101629740A (zh) 2010-01-20
CN101131248A (zh) 2008-02-27
CN101629742B (zh) 2012-09-05
CN101629740B (zh) 2012-06-20
JP2008051424A (ja) 2008-03-06
CN101629741A (zh) 2010-01-20
CN101131248B (zh) 2010-06-02
JP4956092B2 (ja) 2012-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1248B (zh) 空调装置
CN101709900B (zh)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及空气除菌系统
KR100812893B1 (ko) 제균 장치 및 공기 조화 장치
CA2593514C (en) Air conditioner with water-assisted air filtering unit
CN100545526C (zh)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EP1892483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1245325A (ja) 除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5033518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8051453A (ja) 空気調和装置、空気調和システム、空気除菌装置および空気除菌システム
JP2010019479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4982134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01936581B (zh) 空调装置以及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805145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5335217B2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0817547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076041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1158491A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空调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JP2009014306A (ja) 空気除菌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