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1647B - 显影单元 - Google Patents
显影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61647B CN101561647B CN2009101416530A CN200910141653A CN101561647B CN 101561647 B CN101561647 B CN 101561647B CN 2009101416530 A CN2009101416530 A CN 2009101416530A CN 200910141653 A CN200910141653 A CN 200910141653A CN 101561647 B CN101561647 B CN 1015616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veloper
- escape hole
- parts
- developing cell
- transpor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730 carminic aci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87—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 G03G15/0891—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 G03G15/0893—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and conditioning developer in the developing unit, e.g. agitating, removing impurities or humidity for convey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e.g. augers in a closed loop within the sump of the developing devic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67—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174—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sing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 G03G2215/0177—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括:输送轴;显影剂输送部分,该显影剂输送部分在所述输送轴转动时沿着轴向方向输送所述显影剂;排出口,该排出口从内壁表面排出显影剂;积累腔室,该积累腔室积累排出的显影剂;以及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口的开/关部件,在该开/关部件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与所述排出口相反的表面处形成有其截面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变窄的流动调整部分,所述显影单元被保持在所述转动体处,并通过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与图像载体的显影位置相对。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0710006588.1,申请日为2007年2月6日,发明名称为“显影单元”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单元。
背景技术
在滴流方法中,其中调色剂和载体预先混合在一起的显影剂容纳在显影剂盒中,并且在从显影剂盒向显影单元供应调色剂的同时,也逐渐地供应新的载体。因为此时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的量增加,所以在已经积累了大于或等于给定量的量时,过多的显影剂被排出到显影单元外部。因此,显影剂稳定从而不会劣化,即其电荷量不会下降到小于或等于预定值。
在这种滴流方法中,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No.09-218575公开了一种结构,该结构通过利用转动显影装置的转动操作而从显影单元的排出口排出过多的显影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No.09-218575)。
然而,通过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No.09-218575中公开的结构,在显影单元不连续转动的状态下,诸如在以单色模式等进行打印等时,与其中适当地进行显影单元的转动的情况相比,难以控制显影单元内的显影剂的量,并且显影单元变得充满显影剂。因此,容易出现诸如转矩增加、浓度降低等问题。另外,如果为了排出过多的显影剂而频繁地插入转动操作,则会使生产率下降。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112229提出了一种结构,该结构使显影剂停留在搅拌/输送搅龙(auger)的一部分处,并且从位于显影剂水平所上升到的位置的上方的排出口排出过多的显影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112229)。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112229的结构中,对于从位于显影单元上部的排出口排出的过多显影剂来说很难水平运动。因此,如果没有将显影剂输送到回收部分的输送部件,就不能积累大量显影剂(对积累性能有限制)。因此,在显影单元不连续转动的状态下,诸如在以单色模式等进行打印等时,就不能排出过多的显影剂,并因此使显影单元充满显影剂。所以,容易出现诸如转矩增加、浓度降低等问题。另外,如果为了排出显影剂而频繁地插入转动操作,则会使生产率下降。或者,如果设置将显影剂输送到回收部分的输送部件,则会使成本增加。
对于上述问题,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114578提出了一种结构,其中在显影单元的壳体的侧壁与搅拌/输送搅龙之间设有排出口,从而向上开口。已经溢出的显影剂积累在积累腔室中,并伴随转动操作而被回收到回收部分。另外,为了防止过多地排出显影剂,在排出口上安装有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伴随着转动并由于其自重而打开和关闭(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114578)。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114578中公开的结构中,为了根据显影剂水平波动而进行平稳的排出,开/关部件一定不能妨碍显影剂的溢出或显影剂在积累腔室内的积累。因此,必须充分确保开/关部件的打开/关闭操作的行程。另外,必须将排出口设置得充分高并且使该排出口充分宽。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323028提出了一种结构,其中通过将排出口的平面设置成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则通过简单结构就实现了良好维持性能(这意味着不再需要更换显影剂)和良好的图像质量维持性能(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323028)。
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323028的结构中,开/关部件的转动支点必须位于从排出口的平面的倾斜延伸的线上。这样,在通过显影剂自身的重量进行排出的情况下,如果排出口的平面的倾斜角设置得不大,则显影剂会积累在排出口处。然而,如果该倾斜角设置得较大,则必须使得用于安装开/关部件的上方的空间较大。
这样,稳定显影剂的排出就牵扯到显影单元尺寸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稳定显影剂从排出口的排出,而不会导致尺寸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括:输送轴,该输送轴设在所述显影单元内并转动;显影剂输送部分,该显影剂输送部分为螺旋形状,形成在所述输送轴的外周处,并在所述输送轴转动时沿着轴向方向输送显影剂;排出口,该排出口设在与所述输送轴相对的内壁表面中,并从该内壁表面排出所述显影剂;积累腔室,该积累腔室积累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显影剂;以及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为板形,并在转动体转动时由于其自重而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口,且在显影位置处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显影单元被保持在所述转动体处,并通过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依次与图像载体的显影位置相对;在所述显影位置处,所述开/关部件在其下端部分处具有打开/关闭支点,并且所述开/关部件的上端部分打开,因而朝向所述排出口形成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引导正在被排出的显影剂并将其引向所述排出口。
在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由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输送的所述显影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因此使所述显影单元内的所述显影剂的量保持恒定。
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打开/关闭支点位于其下端部,上端侧打开和关闭。因而,在所述开/关部件打开的状态下朝向所述排出口形成倾斜表面。因此,该倾斜表面引导正在被排出的显影剂并将其引向所述排出口。因而,所述显影剂被从所述排出口平稳地排出。换言之,所述开/关部件不仅是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口的部件,而且还是用于将所述显影剂引导到所述排出口的部件。
这样,平稳地稳定了所述显影剂的排出,而不会使所述显影单元变得较大。另外,能够防止由于使所述开/关部件的打开/关闭行程比需要的大而过多地排出所述显影剂。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使得所述开/关部件的位于与其打开/关闭支点侧相反一侧处的端部较重。因而,所述开/关部件的打开和关闭更为平稳。另外,在打开状态下,更大的力作用在所述开/关部件打开的方向上,因此,更容易维持所述开/关部件打开的状态。
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包括:输送轴,该输送轴设在所述显影单元内并转动;螺旋形的显影剂输送部分,该显影剂输送部分形成在所述输送轴的外周处,并随着所述输送轴的转动沿着轴向方向输送显影剂;排出口,该排出口形成在与所述输送轴相对的内壁表面中,并从该内壁表面排出所述显影剂;积累腔室,该积累腔室积累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显影剂;以及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为板形,并随着转动体的转动通过其自重而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口,且在显影位置处处于打开状态,在所述开/关部件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与所述排出口相反的表面处形成有其截面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变窄的流动调整部分,所述显影单元被保持在所述转动体处,并且通过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与图像载体的显影位置相对。
在第三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由于由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输送的所述显影剂从所述排出口排出,因此所述显影剂的水平保持恒定。
由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输送的所述显影剂碰撞所述板形开/关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在该端部的与所述排出口相反的表面处形成有流动调整部分,该流动调整部分的截面沿着与所述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变窄。由于该流动调整部分,碰撞所述端部的所述显影剂平稳地流动而不会积累在该端部附近,从而从所述排出口平稳且稳定地排出。
因为所述流动调整部分形成在所述端部的与所述排出口相反的表面处,所以在所述开/关部件关闭的状态下,碰撞该端部的所述显影剂在与所述排出口相反的一侧处流动,从而不会积累在该端部附近。另外,由于所述显影剂的流动,力作用在所述开/关部件的关闭方向上,因此,更容易维持关闭状态。
在第四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流动调整部分是一倾斜表面。由于在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端部的与所述排出口相反一侧的表面处形成的所述倾斜表面,因此碰撞该端部的所述显影剂流动而不会积累,从而从所述排出口平稳地排出。
在第五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流动调整部分是一台阶部分。由于在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端部的与所述排出口相反一侧的表面处形成的所述台阶部分,因此撞击该端部的所述显影剂流动而不会积累,从而从所述排出口平稳地排出。
在第六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其与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相反)的结构是其中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所述流动调整部分转动180°的形状(即,点对称)。也就是说,即使所述开/关部件转动180°并安装,即,使其端部左右颠倒地安装(即使使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成为上游侧端部),所述流动调整部分也以相同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处。因而,容易进行组装工作。
在第七和第八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将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设置成比所述转动轴的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的所述端部更加朝向所述输送方向下游侧,该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为与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相反指向的螺旋形状。
通过这样在所述端部处设置所述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使得所述显影剂不会推靠所述侧壁。
在第九和第十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所述排出口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内壁表面与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之间的间隔被减小。因此,所述排出口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显影剂输送力变大。因而,所述显影剂被更加平稳地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注意,如果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与所述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隔在其整个区域上都较窄,则会增加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由于该显影剂输送部分的挠曲或变形等而摩擦该内壁表面的可能性。因而,通过使所述排出口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对所述显影剂输出影响较大的附近区域间隔较窄,而使所述显影剂更平稳地从所述排出口排出,同时防止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摩擦所述内壁表面。
在第十一和第十二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通过使所述排出口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的外周较大,并使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与所述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隔被减小,而使得所述排出口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显影剂输送力较大,从而使所述显影剂平稳地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在第十三和十四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中,通过将所述排出口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内壁表面靠近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设置,并且使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与所述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隔较窄,而使得所述排出口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显影剂输送力较大,从而使所述显影剂平稳地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所述的显影单元包括:输送轴,该输送轴设在所述显影单元内并转动;显影剂输送部分,该显影剂输送部分用于随着所述输送轴的转动沿着轴向方向输送显影剂,该显影剂输送部分为螺旋形,并且形成在所述输送轴的外周处;以及用于从内壁表面排出所述显影剂的排出口,该排出口设在与所述输送轴相对的该内壁表面中;以及积累腔室,该积累腔室用于积累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显影剂;以及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用于随着转动体的转动通过其自重而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口,该开/关部件为板形,并且在所述显影位置处处于打开状态,所述显影单元被保持在所述转动体处,并且通过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依次与图像载体的显影位置相对,所述开/关部件在所述显影位置处位于所述开/关部件的下端部分处具有打开/关闭支点。
附图说明
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表示配备有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转动显影装置的示意性结构的图;
图2为说明图,示意性地图示配备有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单元的显影装置,并说明伴随着转动体的转动,开/关部件的打开/关闭操作和从排出口排出过多的显影剂;
图3为显影单元的内部从横向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图4为显影单元的内部从上方观察的剖视图;
图5A为其中放大了排出口附近的放大图;
图5B为表示排出口附近的另一结构示例的图;
图5C为表示图5B的部分C的修改示例的图;
图6为在显影单元内部处的排出口附近的图;
图7为在显影单元内部处的排出口附近的立体图;
图8为示意性地表示显影剂盒的图;
图9为显影单元的内部从横向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并包括排出口部分;
图10A为其中开/关部件打开状态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10B为其中开/关部件关闭状态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11A为其中开/关部件打开状态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11B为其中开/关部件关闭状态的剖面的示意图;
图12为在显影单元内部处的排出口附近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开/关部件和排出口的立体图;
图14为表示开/关部件的立体图;
图15为表示另一开/关部件的立体图;
图16为表示又一开/关部件的立体图;
图17A为说明在显影单元处于显影位置处的状态下的显影剂的流动的图;
图17B为说明显影单元已经转动且开/关部件正在关闭的状态的图;以及
图17C为说明显影单元已经转动且开/关部件关闭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关于本发明的显影单元。注意,省略了未直接涉及本发明要点的结构的图示和描述。
图1为表示成像装置01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该成像装置01处设有具有相应颜色的显影单元12的转动显影装置10。成像装置01通过电子照相处理在诸如记录片材等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使用了所谓的双组分显影方法作为所述显影方法。另外,采用了滴流方法。
该滴流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即,其中调色剂和载体预先混合在一起的显影剂容纳在显影剂盒80中,从显影剂盒80向显影单元12同时供应调色剂和载体,排出过多显影剂,从而防止显影剂劣化。
如图1所示,在成像装置01中,形状为鼓形并用作图像载体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即感光鼓102被支撑成能够沿着图1中的箭头R1的方向转动。沿着箭头R1的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02的表面由充电部分(未示出)充电。由于曝光部分(未示出)将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激光等照射在充电的感光鼓102上并使感光鼓102曝光,因此在感光鼓102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转动显影装置10的显影单元12显影,从而在感光鼓10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转动显影装置10在其中央部分处具有转动体11。转动体11保持用于黑色的显影单元12K、用于黄色的显影单元12Y、用于洋红色的显影单元12M以及用于青色的显影单元12C。转动体11的转动轴由于诸如电机、齿轮机构等的驱动部分(未示出)而能够沿着箭头R2的方向自由转动。
在下文中,当要区分各颜色时,在附图标记后面增加字母Y、M、C、K中的一个,而如果不需要在各颜色之间进行区分,则省略字母Y、M、C、K。
当在感光鼓102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时,转动体11转动,用于黑色的显影单元12K布置在邻近感光鼓102的显影位置P1(参见图2)处,并进行显影。同样,当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时,转动体11沿着箭头R2的方向转动大致90°,用于黄色的显影单元12Y布置在显影位置P1处,并进行显影。类似的,当形成洋红色和青色调色剂图像时,转动体11沿着箭头R2的方向分别进一步转动90°,显影单元12M或12C布置在显影位置P1处,并进行显影。
这样,在感光鼓102上依次形成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且每次调色图像都被转印到中间转印体(未示出)上。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彼此叠加在中间转印体上,从而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体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都被一次性全部转印到记录片材(未示出)等上。
如图2所示,显影单元12在感光鼓102上使图像显影的位置为显影位置P1。另外,从显影位置P1沿着箭头R2的方向转动90°的位置为位置P2。类似的,从位置P2转动90°的位置为位置P3,而从位置P3转动90°的位置为位置P4。从位置P4转动90°的位置为显影位置P1。注意,图2是简化图,从而提供示意性图示。
下面将描述显影单元12。注意,显影单元12的作为单个单元的每幅图都表示位于显影位置P1的状态(参见图2)。
如图3所示,显影单元12分成为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4的三个腔室。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22彼此连通,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4彼此连通。另外,显影剂盒80与第三腔室24连通。第一腔室20、第二腔室22和第三腔室24填充有由调色剂和载体形成的、并从显影剂盒80供应的显影剂。
第一腔室20具有显影辊28和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第二腔室22中设有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第三腔室24中设有用于补充的搅龙50。每个搅龙都围绕垂直于图3的平面的转动轴线转动。换言之,如图4所示,成形为杆并转动的显影辊28、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以及用于补充的搅龙50平行排成行。
注意,在显影位置P1处,显影辊28处于与感光鼓102相对的位置处(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显影辊28可转动地枢转支撑在壳体13的横向侧壁处,并通过未示出的齿轮机构而转动。显影辊28为在一套筒中包括磁体的磁性辊。因此,显影辊28通过磁力吸引包含在显影剂中的载体,从而形成磁刷,从而使调色剂吸引到载体上。然后,显影剂通过层调整部件29而在显影辊28上形成层。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和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平行于显影辊28布置,并且枢转地支撑在壳体13的横向侧壁处。在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和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轴32、42的端部处设有未示出的齿轮机构,并且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和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沿着与显影辊28相同的方向转动。
如图4所示,在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的轴32的外周处形成有显影剂输送部分34。显影剂输送部分34形成为螺旋形。同样,在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轴42的外周处形成有显影剂输送部分44。显影剂输送部分44以螺旋形状形成,该螺旋形状沿着显影剂输送部分34的相反方向倾斜。
因此,当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和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随着显影辊28转动而转动时,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搅拌显影剂,同时沿着箭头A的方向输送该显影剂,从而向显影辊28供应该显影剂。另外,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搅拌显影剂,同时沿着箭头B的方向(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输送显影剂。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壳体13处设有隔板14,该隔板14沿着纵向方向将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和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之间分隔开,即,该隔板14将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22分开。
如图4所示,在隔板14的沿着纵向方向的两个端部处形成有循环口14A和14B。因此,由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搅拌和输送的显影剂通过循环口14A输送到第二腔室22,由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搅拌和输送的显影剂通过循环口14B输送到第一腔室20。即,显影剂围绕隔板14循环。
在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和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相应的显影剂输送方向侧端部处设有反向缠绕在显影剂输送部分34、44上的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36、46。
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36、46的间距比显影剂输送部分34、44的间距窄。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36、46的倾斜角也小于显影剂输送部分34、44的倾斜角。因此,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36、46的显影剂输送性能次于显影剂输送部分34、44的显影剂输送性能。注意,第一搅拌/输送搅龙30的显影剂输送部分34和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显影剂输送部分44具有大致相同的输送性能。
通过这样在所述两个端部处设置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36、46,显影剂积累在显影剂输送部分34、44和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36、46之间的交界部分处,而不会被推动成抵靠壳体13的横向侧壁。另外,因为显影剂被从两个端部处的循环口14A、14B平稳地排出,因此显影剂在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22之间围绕隔板14平稳地循环。
如图5A所示,在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显影剂输送部分4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侧仅一个三卷绕的部分44L的外径稍大(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大大约0.5mm),从而增加了在此处输送显影剂的力。
如图4所示,用于补充的搅龙50平行于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枢转地支撑在横向侧壁处。在用于补充的搅龙50与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之间形成有隔板16。
如图3所示,显影剂盒80安装在用于补充的搅龙50上方,即安装在第三腔室24上方。
如图8所示,显影剂盒80成形为筒形管,并且其内部被分成容纳腔室82和回收腔室84。成形为螺旋弹簧的输送部件99设在容纳腔室82中。由于输送部件99的转动操作而将显影剂从补充口86补充到第三腔室24(参见图3和图4)。
如图4所示,补充的显影剂由用于补充的搅龙50输送,并从形成在隔板16中的供应口16A补充到第二腔室22。另外,根据在成像时的图像浓度,控制部分(未示出)使第三腔室24的用于补充的搅龙50转动从而将显影剂补充到第二腔室22。
如图4、图5A和图6所示,第三腔室24延伸到尚未到达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显影剂输送部分44的输送方向(箭头B方向)下游侧端部的位置处,从而比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22短。比其短的部分为积累腔室62。
如图9所示,积累腔室62的上部与显影剂盒80的回收腔室84(参见图8)连通。
如图7和图9所示,在与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显影剂输送部分44与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46之间的交界部分相对的内壁表面中,即在分隔积累腔室62(参见图5A和图5B)和第二腔室22的隔板16中形成有排出口64。
如图2、图7和图9等所示,在排出口64与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之间设有板形开/关部件60。开/关部件60在显影位置P1处围绕形成在开/关部件60的下端部分处的转动轴61转动。转动轴61布置成低于排出口64的下端。
如图2、图7、图9和图13所示,因为开/关部件60的上端由于转动体11的转动(重力作用方向发生变化)而通过其自重如箭头N所示那样转动,所以排出口64打开和关闭。注意,在显影位置P1处,开/关部件60处于打开状态。
如图9和图13所示,由于开/关部件60抵靠止动件68,因此该开/关部件60停止在打开预定角度的状态下。
如图13和图14所示,开/关部件60的上端部被折叠并且变厚,从而上端部比下端部重(位于与转动轴61相反一侧的端部较重)。即,开/关部件60的重心位于中心上方。
如图10所示,开/关部件60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箭头B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以楔形形状形成,该楔形沿着与显影剂输送方向(箭头B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变细,从而形成倾斜表面60A。该倾斜表面60A形成在位于与排出口64相反一侧的表面处。另外,在所述相反一侧(在输送方向下游侧处的端部)处的端部的排出口64侧形成有倾斜表面60B,从而左右端部(位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为点对称。即,左右端部具有相同的形状,即使在开/关部件60转动180°时也是如此。
下面将描述伴随转动体11的转动(重力作用方向的变化)的开/关部件60的打开/关闭操作以及从排出口64排出过多的显影剂。
如图2所示,在显影位置P1处,开/关部件60打开。因此,如果显影剂的水平开始变得高于预定高度,则过多的显影剂就被从排出口64排出(另参见图6、图12和图17A)。从排出口64排出的显影剂积累在积累腔室62中。
当显影单元12转动90°并到达位置P2时,开/关部件60由于其自重而关闭排出口64。因此,显影剂不能从排出口64排出到积累腔室62。
当显影单元12再转动90°并到达位置P3时,积累腔室62中的显影剂由于重力而被传送到显影剂盒80的回收腔室84内。
当显影单元12又转动90°并到达位置P4时,开/关部件60由于其自重而打开。然而,因为排出口64定位在上方,所以显影剂不会从排出口64排出到积累腔室62。
当显影单元12再转动90°时,其到达初始显影位置P1。
下面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显影位置P1处,如图6、图12和图17A所示,显影剂通过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而沿着箭头B的方向传送。由于如箭头M所示的流动,过多的显影剂被从排出口64排出到积累腔室62。
此时,如图17A所示,在开/关部件60打开的状态下,该开/关部件60的上端打开,而该开/关部件60的下端侧形成朝向排出口64的下端部的倾斜表面60D。因此,该倾斜表面60D将正被排出的显影剂引导到排出口64。因此,显影剂被平稳地排出。换言之,该开/关部件既用于打开和关闭排出口64,又用于将显影剂引导到排出口64。
另外,如图5A所示,在第二搅拌/输送搅龙40的显影剂输送部分44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侧处仅一个三卷绕的部分44L的外径稍大,从而使隔板16与三卷绕的部分44L之间的间隙较窄。因此,接近隔板16的显影剂能够被输送。因为这样增加了输送显影剂的力,所以显影剂被更平稳地从排出口64排出。
注意,如果所述外径沿着显影剂输送部分的整个区域都较大,则输送力会增加得更多。然而,显影剂输送部分与隔板(内壁表面)之间的间隙沿着显影剂输送部分的整个区域变窄。因此,由于第二搅拌/输送搅龙的挠曲或变形,或由于显影剂输送部分的外径的模制精度(公差)等而增加了显影剂输送部分摩擦隔板(内壁表面)的可能性。因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只使对显影剂的排出影响较大的所述三卷绕的部分44L的外径较大。这样,可更平稳地排出显影剂,同时防止摩擦隔板16(内壁表面)。
注意,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使得显影剂输送部分44的外径较大。然而,如图5B所示,可将与所述三卷绕的部分44L相对的隔板16A设置成更接近,从而使显影剂输送部分44与隔板16A之间的间隙变窄。此时,如图5C所示,设置倾斜表面16B并消除台阶可以让显影剂平稳流动。
另外,如图10A所示,倾斜表面60A以楔形形状形成,该楔形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变细,该倾斜表面60A形成在开/关部件60位于沿着输送方向上游侧处的端部处。因此,如图10A中的箭头M和箭头m所示,显影剂并不碰撞开/关部件60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并因而堵塞并积累在那里,而是像被擦碎一样分开并平稳地从排出口64输送和排出。
倾斜表面60A形成在与排出口64相反的一侧,并且在排出口64侧的表面平坦。因此,如图10B所示,在开/关部件60关闭的状态下,显影剂在与隔板16(排出口64)相反的一侧的如箭头m表示的那样流动。因此,显影剂的流动不会推动开/关部件60打开,而是力沿着关闭方向作用,因此这是优选的。
注意到,表面60A可以倾斜成锐角。
另外,在位于相反侧的端部(沿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端部)处,倾斜表面60B形成在排出口64侧。即,左右端部(上游侧和下游侧端部)成形为点对称,从而即使开/关部件60转动180°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即使开/关部件60在转动180°的状态安装,即,使其左右端颠倒安装,上游侧端部的一侧(该侧与排出口64相反)同样为倾斜表面。因此,容易进行组装工作。
注意,对于开/关部件60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结构来说,该结构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逐渐变窄(截面逐渐变小)就足够了,这样显影剂被平稳地输送而不会积累。例如,如同在图11A和图11B和在图15中所示的开/关部件60的情况一样,可具有在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处形成台阶部分160A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形成在相反侧端部处点对称的台阶部分160B,从而形成即使左右颠倒也能够安装的结构。
另外,如图17A至图17C顺序所示,由于显影单元12的转动,显影剂覆盖在开/关部件60上从而使其关闭,因此开/关部件60可平稳地关闭。
另外,如图13、图14等所示,开/关部件60的上端部(与转动轴61相反的一侧)折叠从而较重,因此开/关部件60的重心位于中心上方(位于与转动轴61相反的一侧)。因此,使得开/关部件60的打开/关闭操作可更加平稳。另外,在显影位置P1处,可以容易地维持开/关部件60打开的状态。
注意,将开/关部件的重心设置在其中心上方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例如,如图15所示,可以在上端部安装配重162。或者,可以使用其上基部260A比其下基部260B长的梯形开/关部件260。
如上所述,因为显影剂的排出平稳而稳定,所以无需为了平稳地稳定排出而使排出口64的高度较高,或者使开/关部件60的打开/关闭行程较大等。因而,所述显影单元不会变大。另外,因为没有使开/关部件60的打开/关闭行程比需要的大,所以不会伴随转动操作而过度地排出显影剂(不会过多排出显影剂)。
已经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并不旨在穷尽本发明或将本发明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明显的是,对于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选择并描述了所述示例性实施例,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用于各种实施例并具有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用途的各种修改。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包括:
输送轴,该输送轴设在所述显影单元内并转动;
螺旋形的显影剂输送部分,该显影剂输送部分形成在所述输送轴的外周处,并随着所述输送轴的转动沿着轴向方向输送所述显影剂;
排出口,该排出口形成在与所述输送轴相对的内壁表面中,并从该内壁表面排出所述显影剂;
积累腔室,该积累腔室积累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所述显影剂;以及
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为板形,并随着一转动体的转动通过其自重而打开和关闭所述排出口,且在显影位置处处于打开状态,
在所述开/关部件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端部的与所述排出口相反的表面处形成有其截面沿着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变窄的流动调整部分,
所述显影单元被保持在所述转动体处,并通过所述转动体的转动而与图像载体的显影位置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流动调整部分为一倾斜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流动调整部分为一台阶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开/关部件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具有其中所述开/关部件的所述流动调整部分转动180°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输送轴具有成形为与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相反指向的螺旋形的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该显影剂反向输送部分比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的端部进一步朝向输送方向下游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排出口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内壁表面与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之间的间隔被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排出口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的外周比不在所述排出口的上游侧附近的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的外周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单元,其中,所述排出口的输送方向上游侧附近的所述内壁表面比不在所述排出口的上游侧附近的所述内壁表面更靠近所述显影剂输送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27993 | 2006-02-06 | ||
JP2006027993 | 2006-02-06 | ||
JP2006027993A JP5181421B2 (ja) | 2006-02-06 | 2006-02-06 | 現像器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065881A Division CN100547496C (zh) | 2006-02-06 | 2007-02-06 | 显影单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61647A CN101561647A (zh) | 2009-10-21 |
CN101561647B true CN101561647B (zh) | 2011-08-24 |
Family
ID=383342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416530A Active CN101561647B (zh) | 2006-02-06 | 2007-02-06 | 显影单元 |
CNB2007100065881A Active CN100547496C (zh) | 2006-02-06 | 2007-02-06 | 显影单元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0065881A Active CN100547496C (zh) | 2006-02-06 | 2007-02-06 | 显影单元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09080B2 (zh) |
JP (1) | JP5181421B2 (zh) |
KR (1) | KR100887222B1 (zh) |
CN (2) | CN1015616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89553B2 (ja) * | 2005-09-08 | 2011-10-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43708B2 (ja) * | 2008-11-25 | 2014-07-09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イメージング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35747B2 (ja) * | 2012-01-16 | 2016-11-3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5925240B2 (ja) * | 2014-04-18 | 2016-05-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47883B2 (ja) * | 2014-05-13 | 2016-01-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04286B2 (ja) * | 2014-07-17 | 2017-09-27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051114A (ja) * | 2020-09-18 | 2022-03-31 | ヒューレット-パッカード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カンパニー エル.ピー. | 狭窄部を備えた現像剤搬送装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5302A (zh) * | 2002-04-30 | 2003-11-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371979A (ja) * | 1991-06-20 | 1992-12-24 | Fujitsu Ltd | 電子写真装置の現像装置 |
JPH07333978A (ja) | 1994-06-05 | 1995-12-22 | Ricoh Co Ltd | 回転型現像装置 |
JP3535298B2 (ja) | 1996-02-09 | 2004-06-0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回転式現像装置 |
JPH09236985A (ja) * | 1996-02-29 | 1997-09-09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装置 |
JP3690117B2 (ja) * | 1998-02-13 | 2005-08-3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3859101B2 (ja) * | 1998-03-06 | 2006-12-20 |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2000105494A (ja) | 1998-07-30 | 2000-04-11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112229A (ja) | 1998-09-30 | 2000-04-21 | Fuji Xerox Co Ltd | 現像装置 |
JP2002072642A (ja) | 2000-09-05 | 2002-03-12 | Konica Corp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6597881B2 (en) * | 2000-10-16 | 2003-07-22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2258611A (ja) * | 2001-02-27 | 2002-09-11 | Fuji Xerox Co Ltd | 回転式現像装置 |
JP2003114578A (ja) | 2001-07-31 | 2003-04-18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 |
JP2003323028A (ja) | 2002-04-30 | 2003-11-14 | Canon Inc | 回動型現像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012041B2 (ja) * | 2002-10-31 | 2007-11-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 |
JP2004325849A (ja) * | 2003-04-25 | 2004-11-18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 |
JP2005099134A (ja) * | 2003-09-22 | 2005-04-14 | Canon Inc | 現像装置 |
JP4525167B2 (ja) * | 2004-05-14 | 2010-08-1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回収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63292A (ja) * | 2004-12-10 | 2006-06-22 | Ricoh Co Ltd | 現像装置 |
US7502578B2 (en) * | 2005-02-28 | 2009-03-10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Electrophotographic development apparatus |
JP4789553B2 (ja) * | 2005-09-08 | 2011-10-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862419B2 (ja) * | 2006-02-14 | 2012-01-25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器 |
-
2006
- 2006-02-06 JP JP2006027993A patent/JP518142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1-22 US US11/655,919 patent/US750908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2-02 KR KR1020070011157A patent/KR10088722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02-06 CN CN2009101416530A patent/CN101561647B/zh active Active
- 2007-02-06 CN CNB2007100065881A patent/CN100547496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55302A (zh) * | 2002-04-30 | 2003-11-12 | 佳能株式会社 | 显影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2-258611A 2002.09.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206587A (ja) | 2007-08-16 |
KR100887222B1 (ko) | 2009-03-06 |
KR20070080225A (ko) | 2007-08-09 |
CN101561647A (zh) | 2009-10-21 |
CN100547496C (zh) | 2009-10-07 |
JP5181421B2 (ja) | 2013-04-10 |
CN101017351A (zh) | 2007-08-15 |
US7509080B2 (en) | 2009-03-24 |
US20070183813A1 (en) | 2007-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61647B (zh) | 显影单元 | |
JP4884245B2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525019B2 (ja) | 粉体ポンプ付き画像形成装置 | |
US6920301B2 (en) | Rotary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developer recovery | |
JP4926484B2 (ja) | トナー補給装置、トナー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728887B2 (ja) | 現像装置 | |
CN105278285A (zh) | 调色剂盒和使用其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
CN102467061B (zh) | 用于显影剂的收容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5442186B2 (ja) |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09300823A (ja) | 現像装置及び該現像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4457714B2 (ja) | 現像装置 | |
CN100334510C (zh) | 显影装置 | |
JP2006201474A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467064B (zh) | 显影剂储存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5534422B2 (ja) | 現像装置、この現像装置を有した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もしくは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3303607B2 (ja) | 回転型現像装置 | |
JP5569260B2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34540B2 (ja) | 現像装置 | |
JP4784187B2 (ja) | 現像装置 | |
EP2023213A1 (en) | Developer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JP2018036539A (ja) | 現像装置 | |
JP2007163933A (ja) |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2159620A (ja) |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84842A (ja) | トナー補給装置 | |
JP2021135343A (ja) |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