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7951A - 电梯 - Google Patents

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7951A
CN101537951A CN200910118518A CN200910118518A CN101537951A CN 101537951 A CN101537951 A CN 101537951A CN 200910118518 A CN200910118518 A CN 200910118518A CN 200910118518 A CN200910118518 A CN 200910118518A CN 101537951 A CN101537951 A CN 1015379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floor
standby
stop
elev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18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7951B (zh
Inventor
浅野宜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537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7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7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7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该电梯的特征在于,多台轿厢(6);轿厢呼叫按钮(7);设置于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按钮(5);乘梯处呼叫登记部(10);分配控制部(12);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设定所述轿厢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的许可或禁止的优先级判定部(13);和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对于所述多台轿厢中的任意一台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时,由所述优先级判定部将所述轿厢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禁止的情况下,该分散待机控制部使该轿厢在所述不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待机,在由所述优先级判定部将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许可的情况下,该分散待机控制部使该轿厢在包括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各楼层中的任意一层待机。

Description

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多台轿厢的分散待机的电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建筑物中设置有多台电梯,有的具有为了减少等待时间,而使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的轿厢与楼宇的楼层相对应地在适当的楼层待机的功能。以下将该功能称为分散待机功能。
例如,在20层的楼宇中设置有4台电梯的情况下,通过分散待机功能使各号机分别处于例如1F、7F、13F、18F,这样一来在任意楼层登记了乘梯处呼叫时轿厢能够以较短的时间进行响应(例如,参照特开平6-80323号公报)。
近年来,在住宅、办公楼等中设置安全(安全防范,security)功能的建筑物越来越多。例如在20层的住宅中,构成为,将1F等入口层以外的轿厢呼叫设定为通常不停止,只有在轿厢内使用只有居住者才有的安全卡时,解除不停止例如5秒的时间,能够登记目的层的轿厢呼叫。
在上述那样的设有安全功能的建筑物中,从重视安全的观点出发分散待机功能是没有用处的。其原因在于,万一在轿厢内有人的状态下使该轿厢分散待机于安全设定层、即不停止对象的楼层,那么在轿厢停止于该安全设定层之后,乘客按开门按钮时,从防止乘客被困轿厢的观点出发在目前的楼层打开轿厢门,导致安全性能降低。
这样的话,分散待机功能无效,则轿厢不能在较高层分散待机,频发对于在该较高层产生的乘梯处呼叫的漫长等待。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其不会使建筑物内的安全等级降低,通过能够进行轿厢对安全对象楼层的分散待机,能够缩短对于乘梯处呼叫的等待时间。
本发明所涉及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台轿厢;设置于所述各台轿厢内的轿厢呼叫按钮;设置于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按钮;按照所述乘梯处呼叫按钮的操作登记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呼叫登记部;从所述多台轿厢中选出响应所述登记了的乘梯处呼叫的轿厢的分配控制部;使与各楼层中的预设的不停止楼层相对应的轿厢呼叫按钮的操作无效的不停止指令登记部;设定所述轿厢对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的许可或禁止的优先级判定部;和分散待机控制部,在对于所述多台轿厢中的任意一台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时,由所述优先级判定部将所述轿向对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禁止的情况下,该分散待机控制部使该轿厢在所述不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待机,在由所述优先级判定部将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许可的情况下,该分散待机控制部使该轿厢在包括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各楼层中的任意一层待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中、设定了分散待机优先模式时的各号机的轿厢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中、设定了安全优先模式时的各号机的轿厢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结构例的框图。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设置电梯的建筑物是一栋20层高的住宅。还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不法分子进入电梯设置建筑物即住宅,构成为对玄关、电梯实施安全防范管理,只有使用只有居住者才有的安全卡等才能解除安全管理。
具体而言,实施各楼层中的3至20F的安全设定即轿厢呼叫不停止设定,不能在所有的号机登记3至20F的轿厢呼叫。但是,通过用轿厢6内的读卡器读住宅的居住者所有的特定的安全卡,一定时间解除居住层的轿厢呼叫不停止设定,这段期间目的层的轿厢呼叫按钮7的操作变得有效,能够去往该目的层。
使用安全卡解除不停止的楼层,不限定于上述那样的一部分楼层,也可以是例如解除全部楼层的情况或解除居住层和共用层的情况等。
如图1所示,在建筑物内设置有4台电梯,还设置有包括用于设定轿厢呼叫不停止对象的楼层的不停止层设定装置2的监视室3。
还有,在建筑物内,具备进行4台号机的群控管理的群控管理装置1和个别控制各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4B、4C、4D。还有,在各层的乘梯处设有用于登记乘客乘梯处呼叫的操作的乘梯处呼叫按钮5。
而且,各号机具备用于乘客搭乘轿厢室6A、6B、6C、6D。在各号机的轿厢室6内,分别设置有乘客为登记目的层即去往层而操作的轿厢呼叫按钮7A、7B、7C、7D。
还有,在各号机的轿厢室6内,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由于安全管理而产生的轿厢呼叫不停止控制解除仅一定时间、例如5秒的读卡器8A、8B、8C、8D。轿厢呼叫按钮7以及读卡器8通过尾线(tail cord)连接于各自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
还有,没有图示,但各号机的轿厢室6通过卷挂在与该轿厢室6对应设置的滑轮上的钢缆与平衡锤连接,伴随着按照来自该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的控制、由于卷扬机的驱动而产生的滑轮的旋转,与平衡锤一起在上下相反的方向上升降。
群控管理装置1,具备: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乘梯处呼叫登记部10、轿厢呼叫登记部11、分配控制部12、优先级判定部13以及分散待机控制部14。
监视室3中的不停止层设定装置2,输出旨在使各楼层中的不停止楼层的乘梯处呼叫按钮5的操作以及与该不停止楼层相对应的轿厢呼叫按钮7的操作无效的信息。
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是按照来自监视室3的不停止层设定装置2的信息登记安全设定层即不停止楼层的信息的不停止设定部。
乘梯处呼叫登记部10,按照各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按钮5的操作,登记由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登记了的不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信息。
轿厢呼叫登记部11,按照各轿厢室6内的轿厢呼叫按钮7的操作,登记由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登记了的不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的轿厢呼叫信息。
分配控制部12,对于由乘梯处呼叫登记部10新登记了的乘梯处呼叫信息,基于各号机的状态信息、即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的轿厢位置信息、已登记轿厢呼叫信息等算出的各号机的评价值,对评价值最好的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输出分配指令。
在监视室3设置有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主要由建筑物的管理者操作。操作者,在例如夜间等相比分散待机更重视安全时,为了将与电梯的安全相关的优先模式设为安全优先模式而将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切换为接通状态。还有,操作者在相比安全更重视电梯的运行效率时,为了将优先模式设为分散待机优先模式,将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切换为断开状态。
优先级判定部13,是由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的切换状态设定各号机的轿厢6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是被禁止还是被许可的设定部。
具体而言,优先级判定部13,在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处于接通状态时,将目前的优先模式切换为安全优先模式,将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禁止。
另一方面,优先级判定部13,在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处于断开状态时,将目前的优先模式切换为分散待机优先模式,将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许可。
分散待机控制部14,根据通过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登记了的不停止楼层的信息、从分配控制部12输出的分配指令信息、通过轿厢呼叫登记部11登记了的轿厢呼叫信息、由优先级判定部13设定了的分散待机禁止许可信息以及来自各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的轿厢位置信息,选定分散待机号机以及分散待机层,对该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输出分散待机指令。
关于分散待机层的选定进行说明。分散待机控制部14,将各楼层分类为多个分散待机区域,关于分散待机对象的轿厢室6,从这些区域中从属于没有其他轿厢室6的空区域的楼层中选定分散待机层。
在优先模式为分散待机优先模式的情况下,轿厢室6在安全设定层进行分散待机,但在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结束后,按下轿厢室6内的开门按钮,则在安全设定层开门,所以安全等级降低。
接着,关于图1所示的结构的电梯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各号机的轿厢室6,响应完成全部的轿厢呼叫以及乘梯处呼叫,在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时变为无方向停止状态。轿厢控制装置4,当使各自号机的轿厢室6变成无方向停止状态时,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表示该意思的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从任意号机这里为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输入表示该号机的轿厢室6A处于无方向停止状态的意思的信号时(步骤S1的是),判断为能够开始轿厢室6A的分散待机层选定处理(步骤S2)。
于是,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参照由优先级判定部13设定了的优先模式,该优先模式被设定为分散待机优先模式时,即许可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时(步骤S3的是),从包括安全设定层在内的全部楼层即1F至20F中选定轿厢室6A的待机层(步骤S4)。
另一方面,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如上参照的优先模式被设定为安全优先模式时,即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被禁止时(步骤S3的NO),从安全设定层以外的楼层即作为服务层的1F、2F中任一选定轿厢室6A的待机层(步骤S5)。以下,根据需要将安全设定层以外的楼层称为安全解除层。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待机层选定结束后,对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分散待机指令(步骤S6)。由此,轿厢6A在已选定的待机层待机。
即,分散待机控制部14,作为下述的分散待机控制部发挥作用,即:在对于多台轿厢中的任一台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时,在轿厢向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被设定为禁止时,使该轿厢在不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待机,在向不停止楼层的轿厢的分散待机被设定为许可时,使该轿厢在包括不停止楼层在内的各楼层待机。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中、设定了分散待机优先模式时的各号机的轿厢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中、设定了安全优先模式时的各号机的轿厢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A号机的轿厢室6A在7F分散待机,B号机的轿厢室6B在18F分散待机,C号机的轿厢室6C在12F分散待机,D号机的轿厢室6D在1F分散待机。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4台轿厢室6在1F、2F的任一楼层分散待机。
在各号机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的位置关系的状态下,在登记了在较高层的乘梯处呼叫时,因为有在较高层待机的轿厢室6,所以能够减少等待时间。
另一方面,在各号机的位置关系如图4所示的位置关系的状态下,在登记了在较高层的乘梯处呼叫时,因为各号机的轿厢室6只在1F和2F待机,所以到轿厢室6在较高层响应需要时间,在较高层的乘客的等待时间延长。
如以上所说明的,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电梯中,通过由管理者等操作者切换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根据目前的状况是应该安全性优先的状况还是应该运行效率优先的哪一种,能够切换各号机的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的禁止/许可。
即,在许可分散待机时,能够进行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能够缩短对于乘梯处呼叫响应的等待时间。因此,不会使建筑物内的安全等级降低,能够缩短对于乘梯处呼叫响应的等待时间。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还有,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结构中对与图1所示电梯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电梯,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不具备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优先开关16的切换,进行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的可否的设定,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优先级判定部13,通过按照预先设定的日期、星期几、时间段等切换优先模式,来设定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的可否。
例如将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许可的日期和时间设定为周日~周六的7:00~8:30以及10月10日的12:00~13:00,优先级判定部13,在目前日期和时间属于分散待机许可的日期和时间时,将优先模式设定为分散待机优先模式。其结果,因为变为许可各号机的轿厢室6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所以分散待机控制部14,从包括安全设定层在内的1F~20F中选定各号机的轿厢室6的分散待机层。
另一方面,优先级判定部13,在目前日期和时间不属于分散待机许可的日期和时间时,将优先模式设定为安全优先模式。其结果,因为变为禁止各号机的轿厢室6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所以分散待机控制部14,从安全设定层1F、2F中选定各号机的轿厢室6的分散待机层。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基于预先设定的安排,能够切换对各号机的轿厢室6的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的禁止/许可,在分散待机被许可时,能够进行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能够缩短对于乘梯处呼叫响应的等待时间。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结构例的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比较,还具备广播输出部15。广播输出部15,对各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播放广播指令。
还有,在各号机的轿厢室6的下部具备乘客检出部即荷重检测装置21A、21B、21C、21D,在各号机的轿厢室6的内部具备广播装置22A、22B、22C、22D。它们通过尾线连接于各自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
广播装置22A、22B、22C、22D,按照来自广播输出部15的广播指令播放预定的广播信息、例如声音消息。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从轿厢控制装置4A输入表示各号机中的任一号这里为A号机的轿厢室6A处于无方向停止状态的情况的信号时(步骤S11的是),对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用于要求在轿厢室6A内是否有乘客的信息的要求信号。
轿厢控制装置4A,当输入来自分散待机控制部14的要求信号时,根据来自荷重检测装置21A的信号,确认是否有人搭乘轿厢室6A(步骤S12)。
轿厢控制装置4A,在来自荷重检测装置21A的信号是表示在轿厢室6A内没有人搭乘的意思的信号时(步骤S12的是),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表示该意思的乘梯有无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A的乘梯有无信号是表示在轿厢室6A内没有人搭乘的意思的信号时,像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进行基于由优先级判定部13设定的优先模式的分散待机层选定处理(步骤S13),对于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对分散待机层的分散待机指令(步骤S14)。
另一方面,轿厢控制装置4A,在来自荷重检测装置21A的信号是表示在轿厢室6A内有人搭乘的意思的信号时(步骤S12的否),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表示该意思的乘梯有无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A的乘梯有无信号是表示在轿厢室6A内有人搭乘的意思的信号时,对广播输出部15输出广播鸣动要求信号(步骤S15)。
广播输出部15,当输入广播鸣动要求信号时,对于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用于使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催促乘客下梯的广播信息的广播指令。
轿厢控制装置4A,当输入广播指令时,从广播装置22对轿厢室6A内播放例如“电梯去往其它楼层。请按开门按钮下梯”这样的声音消息。广播播放后,返回步骤S12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输出分散待机指令之前,确认该号机的轿厢室6内是否有人,确认没有人之后,输出分散待机指令。由此,不会使处于有人搭乘状态下的轿厢室6分散待机在安全设定层。
因此,即便通常将优先模式设定为分散待机优先模式,也不会降低安全等级。还有,在有人搭乘时,通过在轿厢内6内使广播播音(鸣动),来催促乘客下梯,也能够提高分散待机功能的运用。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群控管理装置1,在乘客按下完成了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的轿厢室6内的开门按钮时,自动登记安全解除层的轿厢呼叫,能够使该号机的轿厢室6移动至安全解除层。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当按照来自分散待机控制部14的信号,结束了各号机中的任一台这里是A号机的轿厢室6A的分散待机时(步骤S21的是),该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待机结束通知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输入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A的待机结束通知信号时,判断轿厢室6A的分散待机层是不是安全设定层(步骤S22)。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根据轿厢室6A的待机层、即为了分散待机指令而选定的分散待机层和来自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的不停止楼层,判断轿厢室6A的分散待机层是安全设定层时(步骤S22的是),乘客是否按下轿厢室6A内的开门按钮(步骤S23)。
为了该判断,分散待机控制部14,对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轿厢室6A内的开门按钮的操作状态的输出的要求信号。在轿厢控制装置4A输入要求信号之后,在操作轿厢室6A的开门按钮时,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表示该被操作的意思的操作通知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输入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A的表示轿厢室6A内的开门按钮被乘客按下的意思的操作通知信号时(步骤S23的是),使该开门按钮的操作变得无效,并且对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开门按钮安全解除层的任一层的轿厢呼叫的指示信号。
轿厢控制装置4A当输入来自分散待机控制部14的指示信号时,对群控管理装置1的轿厢呼叫登记部11输出用于要求对于轿厢室6A的安全解除层的轿厢呼叫的要求信号和轿厢室6A的轿厢位置信息。
群控管理装置1的轿厢呼叫登记部11,当输入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A的要求信号时,根据来自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的不停止楼层,选中安全解除层中的最下层即1F,对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表示进行对于轿厢室6A的1F的轿厢呼叫登记的意思的信号(步骤S24)。轿厢控制装置4A使轿厢室6A在来自轿厢呼叫登记部11的信号所表示的楼层响应。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群控管理装置1,使轿厢室6在有人搭乘的状态下在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时,当在轿厢室6内搭乘的人为了下梯而按下开门按钮时,在该安全设定层不开门而自动登记安全解除层的轿厢呼叫,从而能够使轿厢室6移动至安全设定层以外的楼层。
因此,能够防止安全等级的降低,并且能够使剩在轿厢室的人安全地在安全解除层下梯。即,关于各号梯,不会降低安全等级,能够进行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能够缩短对于乘梯处呼叫响应的等待时间。
这里,说明了分散待机层是安全设定层,当乘客按下该号机的轿厢室6内的开门按钮时,自动登记安全解除层的轿厢呼叫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乘客按下任意轿厢呼叫按钮时,都自动登记安全解除层的轿厢呼叫。
还有,说明了分散待机层是安全设定层,当乘客按下该号机的轿厢室6内的开门按钮时,自动登记安全解除层中的最下层即1F的轿厢呼叫的情况,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了让乘客能够尽快下梯,自动登记安全解除层中的距离目前轿厢位置最近的楼层的轿厢呼叫。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分散待机相关处理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当按照来自分散待机控制部14的信号,结束了各号机中的任一台这里是A号机的轿厢室6A的分散待机时(步骤S31的是),该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待机结束通知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输入了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A的待机结束通知信号时,判断轿厢室6A的分散待机层是不是安全设定层(步骤S32)。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根据轿厢室6A的待机层、即为了分散待机指令而选定的分散待机层和来自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的不停止楼层,判断轿厢室6A的分散待机层是安全设定层时(步骤S32的是),对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用于要求是否有乘客在轿厢室6A内的信息的要求信号。
轿厢控制装置4A,当输入来自分散待机控制部14的要求信号时,根据来自荷重检测装置21A的信号,确认是否有人搭乘轿厢室6A(步骤S33)。
轿厢控制装置4A,在来自荷重检测装置21A的信号是表示在轿厢室6A内没有人搭乘的意思的信号时(步骤S33的是),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表示该意思的乘梯有无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输入来自轿厢控制装置4A的、表示在轿厢室6A内有人搭乘的意思的信号时,对广播输出部15输出广播鸣动要求信号。
广播输出部15,当输入广播鸣动要求信号时,对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广播指令,该广播指令播放用于通知乘客在目前的楼层无法下梯、且催促在安全解除层中的特定楼层、这里为1F的轿厢呼叫的广播(步骤S34)。
轿厢控制装置4A当输入广播指令时,从广播装置22A对轿厢室6A内播放例如“在本层无法下梯,请按1F的轿厢呼叫按钮”这样的声音消息。
在通过步骤S34的处理进行的广播处理之后,当在轿厢室6A内操作任何的按钮时,轿厢控制装置4A对分散待机控制部14输出表示该被操作的按钮的种类的操作通知信号。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当输入操作通知信号时,当该信号所表示的被操作按钮的种类是与1F的轿厢呼叫按钮以外的按钮、即开门按钮、1F以外的楼层相对应的轿厢呼叫按钮等时(步骤S35的是),使该按钮的操作无效,并且对轿厢呼叫登记部11输出轿厢呼叫要求信号和轿厢室6A的轿厢位置信息,该轿厢呼叫要求信号,用于要求对于轿厢室6A的如上所述广播了的1F的轿厢呼叫登记。
轿厢呼叫登记部11,当输入来自分散待机控制部14的轿厢呼叫要求信号时,对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表示进行对于轿厢室6A的1F的轿厢呼叫登记的意思的信号(步骤S36)。轿厢控制装置4A使轿厢室6A在来自轿厢呼叫登记部11的信号所表示的1F响应轿厢呼叫。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对广播输出部15输出旨在进行所述1F的轿厢呼叫登记的广播鸣动要求信号。
广播输出部15,当输入广播鸣动要求信号时,对于A号机的轿厢控制装置4A输出广播指令。
轿厢控制装置4A当输入广播指令时,从广播装置22对轿厢室6A内播放例如“已登记1F的轿厢呼叫,去往1F”这样的声音消息(步骤S37)。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群控管理装置1,在使轿厢6以有人搭乘的状态在安全设定层分散待机时,通过对在轿厢室6内搭乘的人播放广播,防止轿厢室6内的人陷入恐慌状态,并且能够催促乘客在安全解除层下梯。
即,不会降低安全等级,能够进行向安全设定层的分散待机,能够缩短对于乘梯处呼叫响应的等待时间。
还有,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的原样,在实施阶段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改变构成要素而具体化。还有,通过适当组合在所述实施方式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能够形成各种发明。例如也可以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构成要素中省略几个构成要素。而且,也可以适当组合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

Claims (9)

1.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台轿厢(6);
设置于所述各台轿厢内的轿厢呼叫按钮(7);
设置于各楼层的乘梯处呼叫按钮(5);
按照所述乘梯处呼叫按钮的操作登记乘梯处呼叫的乘梯处呼叫登记部(10);
从所述多台轿厢中选出响应所述登记了的乘梯处呼叫的轿厢的分配控制部(12);
使与各楼层中的预设的不停止楼层相对应的轿厢呼叫按钮的操作无效的不停止指令登记部(9);
设定所述轿厢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的许可或禁止的优先级判定部(13);和
分散待机控制部(14),在对于所述多台轿厢中的任意一台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时,由所述优先级判定部将所述轿厢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禁止的情况下,该分散待机控制部使该轿厢在所述不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待机,在由所述优先级判定部将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设定为许可的情况下,该分散待机控制部使该轿厢在包括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各楼层中的任意一层待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先级判定部(13),通过开关切换设定所述轿厢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的许可或禁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先级判定部(13),按照预先设定的安排设定所述轿厢向所述不停止楼层的分散待机的许可或禁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所述轿厢内有无乘客的检测装置(21),
所述分散待机控制部,在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的轿厢内没有乘客时使该轿厢待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所述轿厢内有无乘客的检测装置(21);和
在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没有应该响应的呼叫的轿厢内有乘客时,进行催促乘客从该轿厢下梯的通知的广播装置(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于所述分散待机控制部而在所述不停止楼层待机的轿厢内的开门按钮被操作时,使该开门按钮无效并进行所述不停止楼层以外的楼层的轿厢呼叫登记的轿厢呼叫登记部(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通过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出在由于分散待机控制部而在所述不停止楼层响应待机的轿厢内有乘客时,进行催促乘客在处于所述不停止楼层以外的特定楼层从该轿厢下梯的通知的广播装置(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进行由所述广播装置(22)完成的通知,所述待机的轿厢内的与所述特定楼层相对应的轿厢呼叫按钮以外的按钮被操作时,使该操作无效并进行对于所述待机的轿厢的所述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登记的轿厢呼叫登记部(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记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广播装置(22),在通过所述轿厢呼叫登记部登记了所述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时,还进行表示登记了该特定楼层的轿厢呼叫的通知。
CN2009101185184A 2008-03-18 2009-02-26 电梯 Active CN1015379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0157A JP4657314B2 (ja) 2008-03-18 2008-03-18 エレベータ
JP070157/2008 2008-03-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7951A true CN101537951A (zh) 2009-09-23
CN101537951B CN101537951B (zh) 2011-12-28

Family

ID=4112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185184A Active CN101537951B (zh) 2008-03-18 2009-02-26 电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57314B2 (zh)
CN (1) CN10153795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6654A (zh) * 2010-01-15 2011-07-2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3534189A (zh) * 2011-05-18 2014-01-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1115329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乘梯方法
CN113213287A (zh) * 2020-02-04 2021-08-0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升降机组管理装置及升降机组管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9752B2 (en) 2009-11-19 2015-07-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group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ark floor cancellation
JP5558845B2 (ja) * 2010-01-12 2014-07-2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省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JP6462775B2 (ja) * 2017-06-12 2019-01-3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不停止補助盤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75388A (ja) * 1988-04-26 1989-11-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948028B2 (ja) * 1992-09-07 1999-09-13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725551A (ja) * 1993-07-14 1995-01-2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ZA969385B (en) * 1995-11-29 1997-06-02 Otis Elevator Co Distributed elevator shuttle dispatching
JP2001302119A (ja) * 2000-04-26 2001-10-3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JP4375138B2 (ja) * 2004-06-22 2009-1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4680618B2 (ja) * 2005-02-08 2011-05-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JP4980642B2 (ja) * 2006-04-12 2012-07-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7308220A (ja) * 2006-05-16 2007-11-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6654A (zh) * 2010-01-15 2011-07-2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CN103534189A (zh) * 2011-05-18 2014-01-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03534189B (zh) * 2011-05-18 2015-03-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CN111153298A (zh) * 2019-12-31 2020-05-15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乘梯方法
CN111153298B (zh) * 2019-12-31 2022-10-25 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乘梯方法
CN113213287A (zh) * 2020-02-04 2021-08-06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升降机组管理装置及升降机组管理方法
CN113213287B (zh) * 2020-02-04 2023-05-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升降机组管理装置及升降机组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7951B (zh) 2011-12-28
JP2009221004A (ja) 2009-10-01
JP4657314B2 (ja) 201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7951B (zh) 电梯
CN103237748B (zh) 电梯系统和电梯组群管理系统
KR101286320B1 (ko) 엘레베이터 시스템에 사용자를 할당하는 방법
US8602171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ccess to an elevator car
KR101120930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CN102123932B (zh)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CN102123931B (zh)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US20120018257A1 (en) Elevator system
JP2013107749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CN102574661A (zh) 电梯通知装置
KR101168846B1 (ko) 승강기 장치를 운전하는 방법 및 승강기 제어
JP2017001812A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6151580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3359561A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KR101513391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JP5208386B2 (ja) エレベータ管理システム
CN112020472B (zh) 具备更新电梯的点检信息显示的功能的显示控制装置及电梯系统
CN108298389B (zh) 组群电梯系统
CN112449631B (zh) 多轿厢电梯
KR102361662B1 (ko) 하이브리드 행선층 예약시스템의 카콜 제어장치
JP361517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6256743B (zh) 电梯装置及电梯装置的控制方法
JP3165911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3493314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4680618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