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3931B -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3931B
CN102123931B CN201080002307.5A CN201080002307A CN102123931B CN 102123931 B CN102123931 B CN 102123931B CN 201080002307 A CN201080002307 A CN 201080002307A CN 102123931 B CN102123931 B CN 102123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building
elevator
floor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023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3931A (zh
Inventor
真锅嘉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23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3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3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66B5/02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where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caused by an accident, e.g. fire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中,在通过火灾检测装置(12)检测到了火灾的发生的情况下,设置于组管理控制装置(11)的控制部(21),以其发生场所为基准设定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的多个区域,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单独地对这些区域进行响应,并直达运行到避难层。

Description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当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等灾害时、使用各编号设备进行救出运行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近年来的建筑物的高层化,电梯作为建筑物内的纵向移动工具而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另外,为了使轮椅的使用者等身体有障碍的人士在建筑物的各楼层移动,电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在发生了火灾时,当前进行的是在使电梯向避难层行驶后停止运行这样的运用。也就是说,现状是没有将电梯作为避难工具而积极利用。但是,从高楼层使用楼梯移动到避难层(通常是一层)是很困难的,直至避难为止也要耗费时间。
因此,近年来,在火灾发生时将电梯作为避难工具而积极利用的要求在变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在火灾发生时使在楼内人员使用电梯有效地避难的方法,公开了对应该避难的楼层进行分组、将在楼内人员引导至其处并使电梯进行响应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2007-131362号公报
但是,就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方法而言,当在建筑物内发生了火灾时,必须使用楼梯移动至分组后的避难层。因此,对老年人和/或轮椅使用者而言有困难。
另外,各编号设备的电梯对于分组后的避难层进行响应。因此,即使在接近发生场所的楼层有在楼内人员,电梯也不一定对该楼层进行响应,有时会使救出产生延迟。
因此,要求这样一种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在发生了火灾等灾害的情况下,即使在楼内人员不向其他楼层移动,也能够利用电梯快速地进行避难。
发明内容
本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用于并行设置有多台编号设备的电梯的建筑物,其具有:灾害检测单元,当在上述建筑物内发生了灾害时,其检测该灾害的发生场所;区域设定单元,其基于通过该灾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灾害的发生场所,设定用于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的多个区域;以及救出运行单元,其对通过该区域设定单元设定的各区域内的各楼层,使与该区域对应的编号设备单独地进行响应,并直达运行到避难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轿厢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电梯的乘梯处的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救出运行时的区域设定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救出运行时的其他的区域设定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火灾发生时的救出运行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火灾发生时的区域设定处理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电梯的轿厢的显示器的消息显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电梯的乘梯处的显示器的消息显示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区域设定的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作为该实施方式中的区域设定的改变例而增加了第二区域的编号设备数的情况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作为该实施方式中的区域设定的改变例而减少了第二区域的编号设备数的情况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作为该实施方式中的区域设定的改变例而增加了第一区域的编号设备数的情况的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1...组管理控制装置,12...火灾检测装置,13...报告装置,14a、14b、14c...单体控制装置,15、15a、15b、15c...轿厢,16、16a、16b、16c...乘梯处呼叫按钮,21...控制部,21a...区域设定部,21b...救出运行部,21c...在楼内人员数量检测部,21d...通知部,22...存储部,22a...设定数据存储部,31...轿厢门,32...操作面板,33...目的楼层指定按钮,34a...开门按钮,34b...关门按钮,35...显示器,36...扬声器,41...乘梯处门,42...乘梯处呼叫按钮,43...轮椅利用者专用的乘梯处呼叫按钮,43...指示器,44...显示器,45...扬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本系统具有:组管理控制装置11、火灾检测装置12、报告装置13、单体控制装置14a、14b、14c...、电梯的轿厢15a、15b、15c...和乘梯处呼叫按钮16a、16b、16c...。
组管理控制装置11,对在建筑物内所并行设置的多台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组管理控制。该组管理控制装置11包括计算机。火灾检测装置12设置于建筑物的各楼层,其检测火灾的发生,并将火灾的发生场所通知给组管理控制装置11。报告装置13,在通过火灾检测装置12检测到火灾的发生时发出避难警告等。
单体控制装置14a、14b、14c...,单独控制例如轿厢呼叫的登记和/或门的开关等、各编号设备的电梯的运行。关于该单体控制装置14a、14b、14c...,也与组管理控制装置11同样,包括计算机。轿厢15a、15b、15c...,通过未图示的曳引机的驱动而在升降通路内进行升降工作,搭载乘客在各楼层间移动。
另外,乘梯处呼叫按钮16a、16b、16c...,设置于各楼层的乘梯处。通过该乘梯处呼叫按钮16a、16b、16c...的操作,对组管理控制装置11发送包括表示该乘梯处的楼层和目的方向的信息的乘梯处呼叫的信号。由此,在组管理控制装置11中,基于各编号设备的电梯的运行状态选出应该分配该乘梯处呼叫的电梯并使之进行响应。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组管理控制装置11中设置有控制部21和存储部22。
控制部21进行与各编号设备的电梯的运行控制相关的处理,在此其具有区域设定部21a、救出运行部21b、在楼内人员数量检测部21c和通知部21d。
区域设定部21a,基于通过火灾检测装置12检测出的火灾的发生场所,设定用于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的多个区域。另外,该区域设定部21a,具有根据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的输送状态来动态的改变当前设定的各区域的设定内容的功能。
救出运行部21b,对通过区域设定部21a设定的各区域内的各楼层,使与该区域相对应的编号设备单独地进行响应并直达运行到避难层。在楼内人员数量检测部21c,伴随着由救出运行部21b进行的救出运行,对轿厢内或乘梯处通知处于救出运行中的情况。
存储部22存储有控制部21的运行控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在该存储部22,设置有设定数据存储部22a。在设定数据存储部22a,存储与通过区域设定部21a设定的各区域的楼层数和响应编号设备有关的数据。
图2是表示电梯的轿厢的结构的图。
在轿厢15的正面,开关自如地设置有轿厢门31,在该轿厢门31的旁侧设置有操作面板32,该操作面板32配设有各种操作按钮。在该操作面板32,除了用于乘客指定目的楼层的目的楼层指定按钮33之外,还设置有开门按钮34a和关门按钮34b等。
另外,在该轿厢15内,设置有用于显示消息的显示器35和用于进行声音广播的扬声器36。
图3是表示电梯的乘梯处的结构的图。
在电梯的乘梯处17,开关自如地设置有乘梯处门41。乘梯处门41,在轿厢15抵达楼层时与轿厢门31相配合而开关。在该乘梯处门41的附近设置有乘梯处呼叫按钮16。
乘梯处呼叫按钮16是用于登记乘梯处呼叫的操作按钮,其具体地包括用于指定目的方向的上行方向指定按钮和下行方向指定按钮。在该乘梯处呼叫按钮16之外,设置有轮椅使用者专用的乘梯处呼叫按钮42。该乘梯处呼叫按钮42,配设于在坐于轮椅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操作的高度。
另外,在乘梯处门4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显示当前的轿厢位置等的指示器43。进而,在乘梯处门41附近,设置有用于显示消息的显示器44和用于进行声音广播的扬声器45。
接着,关于本系统的工作进行说明。
现在,如图4所示,设想在1层到20层的建筑物内并行设置有6台电梯的系统。另外,假定4层和5层被设定为不停止层(电梯不停靠的楼层)。另外,2层和3层被设定为在发生了火灾时用楼层进行避难的区域,1层被设定为火灾发生时的避难层。Z1、Z2、Z3是在救出运行时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的区域,由粗线包围的部分表示区域的范围。
以下,将6台电梯分别称为A编号设备、B编号设备、C编号设备、D编号设备、E编号设备和F编号设备,将这些电梯的轿厢表述为轿厢15a、15b、15c、15d、15e、15f。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火灾发生时的救出运行的处理工作的流程图。另外,由该流程图所示的处理,通过作为计算机的组管理控制装置11读入预定的程序而执行。
如果在建筑物内发生火灾,则通过火灾检测装置12检测火灾发生场所(发生了火灾的楼层),该检测信号被提供给组管理控制装置11(步骤S11)。由此,设置于组管理控制装置11的控制部21,从通常的运行模式转换到救出运行模式,首先,通过全部取消当前登记着的上升方向(上行方向)的乘梯处呼叫,来禁止在楼内人员向上行方向移动(步骤S12)。
并且,控制部21,在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响应于其他的呼叫、即下降方向(下行方向)的乘梯处呼叫和轿厢呼叫之后(步骤S13),执行以下的救出运行。
另外,所谓“乘梯处呼叫”,是通过设置于各楼层的乘梯处的乘梯处呼叫按钮16的操作而登记的呼叫的信号,其包含登记楼层和目的方向的信息。该乘梯处呼叫的信号被提供给组管理控制装置11,在组管理控制装置11中,根据当前的运行状况选出最适合的电梯,使其对登记了该乘梯处呼叫的楼层进行响应。
相对于此,所谓“轿厢呼叫”,是通过设置于轿厢15内的目的楼层指定按钮33的操作而登记的呼叫的信号,其包含目的楼层的信息。该轿厢呼叫的信号,被提供给各自所对应的单体控制装置14a、14b、14c…。例如,如果对单体控制装置14a提供了轿厢呼叫的信号,则在单体控制装置14a中,使轿厢15a移动至通过目的楼层指定按钮33的操作而指定的目的楼层。
在救出运行模式中,控制部21,基于通过火灾检测装置12检测到的火灾的发生场所,设定用于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的多个区域(步骤S14)。
在图7中表示该区域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通常,由于火灾会向上方蔓延,所以必须最优先救出处于火灾发生场所上方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因此,控制部21,将比火灾发生场所靠上方的预定数量楼层(例如3个楼层)设定为第一区域Z1(步骤S21)。该第一区域Z1被设定为救出运行的最优先区域。
接着,控制部21检测处于第一区域Z1内的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的数量(步骤S22)。另外,作为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数量的检测方法,有例如在各楼层的预定的场所设置照相机、根据该照相机的图像检测存在于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的人数的方法。另外,有按各楼层记录乘梯人数和下梯人数、基于该记录结果检测当前存在于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的人数的方法等。乘梯人数和下梯人数能够根据轿厢的载重的变化来推测。
另外,当在建筑物中设置有具备用ID卡等进行入楼人员的个人认证的功能的安全系统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该安全系统获得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数量。
这里,控制部21,基于第一区域Z1内的在楼内人员数量,以使该区域Z1内的输送能力成为大于等于一定水平的方式确定编号设备数量,将该编号设备数量的电梯分配给第一区域Z1使用(步骤S23)。例如假定第一区域Z1内的全部在楼内人员数量为200人,每台电梯的输送能力为50人/分钟。在将第一区域Z1所需要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1的情况下,如果T1=200人/分钟,则需要4台电梯。另外,输送能力T为预先设定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能够用1分钟将区域Z1内的所有在楼内人员数量输送完成的能力设定为T1。
接着,控制部21,将比火灾发生场所靠下方的预定数量楼层(例如4个楼层)设定为第二区域Z2(步骤S24)。该第二区域Z2被设定为继第一区域Z1之后应该优先的区域。
控制部21,与第一区域Z1同样,检测处于该第二区域Z2内的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的数量(步骤S25)。并且,控制部21,基于第二区域Z2内的在楼内人员数量和区域Z2所需要的输送能力来确定编号设备数量,将该编号设备数量的电梯分配给第二区域Z2使用(步骤S26)。在此情况下,第二区域Z2所需要的输送能力被设定得低于第一区域Z1。例如,如果将第二区域Z2所需要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2,则T1>T2。
另外,在由于对区域Z1分配了较多的电梯而导致不能确保所需数量的台数的情况下,设定能够分配的台数的上限值。但是,设定对各区域分配1台或1台以上的编号设备。
另外,控制部21,将除了用楼梯进行避难的区域以外的剩余的楼层设定为第三区域Z3,将剩余的编号设备分配给第三区域Z3使用(步骤S27)。
图4中示出具体例。
设定为例如在17层发生了火灾。此时,将比17层靠上方的包括18层的预定数量楼层设定为第一区域Z1,并且设定对该第一区域Z1进行响应的对象编号设备。在该例子中,设定为第一区域Z1包含18层~20层,且C~F编号设备对这些楼层进行响应。
另外,对于比火灾发生场所靠下方的楼层,从接近火灾发生场所的一方起设定第二区域Z2、第三区域Z3。在该例子中,设定为第二区域Z2包含13层~16层,B编号设备对这些楼层进行响应。设定为第三区域Z3包含6层~12层,A编号设备对这些楼层进行响应。另外,2层和3层是用楼梯进行避难的区域,为区域设定以外的楼层。
如果将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1、将第二区域Z2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2并将第三区域Z3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3,则T1>T2>T3,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被设定得最高。这是因为,由于接近火灾发生场所且上方的楼层的危险性非常高,所以需要尽快下降到下方的楼层。
另外,在比第一区域Z1靠上方存在多个楼层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其楼层数量进一步细致地设定区域。在此情况下,与靠火灾发生区域下方的区域相比,靠上方的区域优先,按照距火灾发生场所由近到远的顺序确定优先顺序。
即,如图5的例子所示,在比第一区域Z1靠上方存在21层和22层的情况下,将该21层和22层设定为第二区域Z2。继其之后,将作为比火灾发生场所靠下方的楼层的13层~16层设定为第三区域Z3,进而将作为其下方的楼层的13层~16层设定为第四区域Z4。
并且,基于区域Z1~Z4内的在楼内人员数量和输送能力,确定对各个区域进行响应的电梯的编号设备数量。如果将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1、将第二区域Z2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2、将第三区域T3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3并将第四区域T4的输送能力设定为T4,则T1>T2>T3>T4。
另外,作为火灾发生场所的17层,设定为响应对象以外的楼层。在火灾发生时,优选地,通过报告装置13进行广播,使人们迅速地逃离该场所。
与这样设定的各区域的楼层数量和响应编号设备相关的数据,被存储在存储部22的设定数据存储部22a。
返回到图6,控制部21判断在各区域是否产生了乘梯处呼叫(步骤S15)。在产生了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即在图4的例子中,在区域Z1~Z3中的任意一个区域的楼层存在着在楼内人员、设置于该楼层的乘梯处呼叫按钮16被按下的情况下(步骤S15的是),控制部21,参照存储部22的设定数据存储部22a,从与该区域相对应的各编号设备中选出最适合的编号设备,对该编号设备分配乘梯处呼叫,对上述楼层进行响应(步骤S16)。
另外,使没有被提供分配请求的编号设备,立即分散于对象的区域内。例如,从接近火灾发生楼层的楼层开始优先地各分散1台。
在图4的例子中,如果例如在第一区域Z1内的19层有乘梯处呼叫,则该19层的乘梯处呼叫被分配给C~F编号设备中的任意一台。另外,乘梯处呼叫的分配,以各区域内的各楼层为对象使用通常的分配评价函数来进行。
另外,控制部21,对轿厢15和/或乘梯处17通知处于救出运行中的消息(步骤S17)。通知方法,既可以是消息的显示也可以是声音。
图8是表示设置于电梯的轿厢15的显示器35的消息显示例的图。
在使救出运行用的对象编号设备对作为优先响应楼层的18层进行响应时,在显示器35显示例如“当前处于救出运行中。该电梯去往19层。”这样的消息。由此,能够防止在救出运行中在楼内人员错误地搭乘电梯的情况。另外,也可以同时通过扬声器36以声音通知同样的消息。
图9是表示设置于电梯的乘梯处17的显示器44的消息显示例的图。
在进行救出运行时,在各楼层的乘梯处17,在显示器44显示例如“当前处于救出运行中。A编号设备对6层~12层进行响应,B编号设备对13层~16层进行响应,C编号设备对17层~20层进行响应。”这样的消息。由此,对于处于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能够通知哪一台电梯将进行响应而使其安心。
另外,在救出运行中,第一区域Z1以外的楼层的等待时间变长,但是通过在各楼层的乘梯处显示这样的消息,对于处于比较安全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能够引导其不使用电梯而尽可能使用楼梯进行避难。另外,也可以同时用扬声器44以声音通知同样的消息。
这样,当对象编号设备对作为优先响应楼层的18层进行响应且在楼内人员搭乘了电梯时,控制部21,自动登记作为避难层的1层的轿厢呼叫并出发,使该编号设备向作为避难层的1层直达运行(步骤S19)。在此情况下,设定为禁止避难层以外的其他楼层的轿厢呼叫的登记。另外,对于作为用楼梯进行避难的区域而设定的2层和3层的乘梯处,也可以通知用楼梯进行避难的内容。
另一方面,在各区域,在产生乘梯处呼叫之后、即使经过一定时间(例如1分钟)也没有接着的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步骤S19的是),控制部21判断为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已全部避难,结束在此的救出运行。
这样,根据本系统,在火灾发生时,以该发生场所为基准将建筑物的各楼层分为多个区域,使各编号设备单独地对这些区域进行响应。由此,能够抑制各编号设备的停止次数而高效地进行救出运行,能够将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快速地向避难层输送。此时,由于只要是区域内的楼层,电梯就会进行响应,所以即使在楼内人员不向其他楼层移动,也能够利用电梯进行避难。
另外,由于越接近火灾的发生场所输送能力被设定得越高,所以即使在火灾的发生场所留有很多在楼内人员,也能够将其尽可能快地向避难层输送。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关于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火灾发生时设定的各区域的楼层数量和编号设备数量是固定的,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的输送状态,动态地改变区域设定。
另外,关于装置结构,由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所以在此参照图10关于处理工作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区域设定的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如果火灾发生,则以其发生场所为基准设定多个区域,在这些区域内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而进行救出运行(参照图5)。
在此,在救出运行加快、出现输送能力有余裕的区域时(步骤S31的是),设置于组管理控制装置11的控制部21,检查输送能力没有余裕的区域的有无(步骤S32)。
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的输送状态,能够根据当前留在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的数量与对该区域设定的输送能力的关系来判断。
例如如果关注于第一区域Z1而详细进行说明,则在设定为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T1=200人/分钟的情况下,如果在从开始救出运行起经过了30秒时第一区域Z1内的在楼内人员为100人左右,则能够如预定那样进行输送。
另一方面,如果在从开始救出运行起经过了30秒时第一区域Z1内的在楼内人员比预定减少50%、即为50人左右,则在楼内人员的输送比预定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判断为“输送能力有余裕”。作为在楼内人员的输送比预定加快的主要原因,可举出:各编号设备的电梯以满员状态高效地反复运行或在中途有几个人利用楼梯进行了避难等情况。
另外,如果在从开始救出运行起经过了30秒时第一区域Z1内的在楼内人员增加预定的50%、即为150人左右,则在楼内人员的输送比预定减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判断为“输送能力没有余裕”。作为在楼内人员的输送比预定减慢的主要原因,可举出:各编号设备的电梯在区域内的各楼层停止的次数变多或在楼内人员从其他的区域移动来等情况。
在救出运行中出现输送能力有余裕的区域并且此时存在输送能力没有余裕的区域的情况下(步骤S32的是),控制部21,在两区域之间进行设定改变,以增加输送能力没有余裕的区域的编号设备数量或减少该区域的楼层数量而提高输送能力的方式进行调整(步骤S33)。
在图11~图13示出区域设定的改变例。另外,假定设定改变前的状态、即火灾发生时的状态为图4所设定的状态。
图11的例子表示的是,由于在救出运行中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出现余裕,所以将已分配给第一区域Z1的4台编号设备之中的1台(在该例中为C编号设备)设定改变至第二区域Z2的情况。由此,在第二区域Z2,用2台编号设备进行救出运行。其结果,能够消除最初为了提高作为最优先区域的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而延长了其他区域的等待时间的问题。
图12的例子表示的是,由于在救出运行中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出现了余裕,所以将已设定至第二区域Z2的4个楼层之中的1个楼层(在该例中为16层)设定改变至第一区域Z1的情况。由此,在第二区域Z2,用B编号设备在13层~15层进行救出运行。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二区域Z2的输送能力与最初相比也提高,所以能够消除等待时间的延长。
图13的例子表示的是,由于在救出运行中第二区域Z2的输送能力出现了余裕,所以将已分配给第二区域Z2的B编号设备设定变更至第一区域Z1的情况。由此,能够提高已见迟缓的第一区域Z1的输送能力,将在楼内人员早些向作为避难层的1层进行输送。
另外,在图13的例子中,在第一区域Z1能够如预定那样输送在楼内人员的情况下,也可以将B编号设备设为完全自由,与区域设定无关地使其对各楼层的呼叫进行响应。
这样,通过根据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的输送状态,动态地改变区域设定,能够使用各编号设备的电梯更加有效地进行救出运行,能够使各楼层的在楼内人员早些避难至安全的场所。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除了发生了火灾的楼层外而进行区域设定,但也可以包括发生了火灾的楼层而进行区域设定。在该情况下,包括发生了火灾的楼层的区域成为救出运行的最优先区域(即第一区域Z1)。但是,由于发生火灾的楼层非常危险,所以如图4的例子那样,优选,除该楼层外而进行区域设定。
另外,在图6的步骤S19,当在各区域即使经过一定时间也没有产生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判断为“无在楼内人员”而结束救出运行。
作为其他的方法,可以例如在各区域对响应于乘梯处呼叫的编号设备的任意一台没有达到满员而出发的次数进行计数,在其合计值达到了预定次数(例如5次)的情况下,判断为“无在楼内人员”而结束救出运行。另外。所谓“接近满员的状态”,设定为对轿厢15确定的额定载荷的大约80%左右。轿厢15的载重通过没有图示的载荷传感器进行检测,根据其检测出的载重判断是否处于接近满员的状态。
进而,作为其他的方法,可以在各区域对响应于乘梯处呼叫的编号设备的任意一台没有达到满员而出发起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数,在该时间达到了预定时间(例如1分钟)的情况下,判断为“无在楼内人员”而结束救出运行。当在时间计数中其他编号设备响应了乘梯处呼叫的情况下,清除时间的计数值。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假设并说明了发生了火灾的情况的救出运行,但本发明也能够同样应用于在建筑物内发生了火灾以外的任何灾害的情况。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发生了火灾等的情况下,以其发生场所为基准设定多个区域,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单独地对这些区域内的各楼层进行响应。因此,即使在楼内人员不向其他楼层移动,也能够利用电梯快速地进行避难。
另外,虽然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而并非要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改变。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也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或主旨中,并且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和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用于并行设置有多台编号设备的电梯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具备:
灾害检测单元,当在上述建筑物内发生了灾害时,其检测该灾害的发生场所;
区域设定单元,其基于通过该灾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灾害的发生场所,设定用于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的多个区域;以及
救出运行单元,其对通过该区域设定单元设定的各区域内的各楼层,使与该区域对应的编号设备单独地进行响应,并直达运行到避难层;
上述区域设定单元,根据上述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的输送状态,动态地改变当前设定的各区域的设定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区域设定单元,将包括比通过上述灾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灾害的发生场所靠上方的楼层的预定数量楼层设定为最优先区域,并确定编号设备数量,使得该区域内的在楼内人员的输送能力成为大于等于一定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区域设定单元,基于通过上述灾害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灾害的发生场所,设定用于使各编号设备的电梯进行响应的多个区域,并且检测这些区域内的在楼内人员数量,基于该在楼内人员数量和预先按每一区域设定的输送能力,确定对上述各区域进行响应的电梯的编号设备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对于上述各区域的在楼内人员的输送能力,越在接近上述灾害的发生场所的区域,被设定得越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区域设定单元,当在当前设定的各区域中有在楼内人员的输送比预定快的区域时,检查在楼内人员的输送比预定慢的区域的有无,在有该区域的情况下,以提高该区域的输送能力的方式在两区域间对编号设备数量或楼层数量进行设定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通知单元,其伴随着由上述救出运行单元进行的救出运行,在各编号设备的轿厢内通知处于救出运行中的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通知单元,其伴随着由上述救出运行单元进行的救出运行,在各楼层的乘梯处通知处于救出运行中的情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灾害检测单元,当在上述建筑物内发生了火灾时,检测其发生场所。
CN201080002307.5A 2009-10-19 2010-10-13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Active CN1021239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0516/2009 2009-10-19
JP2009240516A JP5550302B2 (ja) 2009-10-19 2009-10-19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
PCT/JP2010/067962 WO2011048990A1 (ja) 2009-10-19 2010-10-13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3931A CN102123931A (zh) 2011-07-13
CN102123931B true CN102123931B (zh) 2013-05-15

Family

ID=43900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02307.5A Active CN102123931B (zh) 2009-10-19 2010-10-13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09368B2 (zh)
JP (1) JP5550302B2 (zh)
CN (1) CN102123931B (zh)
WO (1) WO20110489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7368B (zh) * 2008-12-08 2013-08-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控制装置
KR101245966B1 (ko) * 2009-01-19 2013-03-22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2011084388A (ja) * 2009-10-19 2011-04-28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
FI125122B (fi) * 2010-02-01 2015-06-15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JP5505560B2 (ja) * 2011-05-10 2014-05-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報知システム
CN103534190B (zh) 2011-06-30 2015-11-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US9355552B2 (en) * 2013-05-14 2016-05-31 John J. Murphy, Jr. Electronic building information (EBIC) system
US10150646B2 (en) * 2013-09-17 201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vator device including evacuation operation mode request switch
DE102014223153A1 (de) * 2014-11-13 2016-05-19 Thyssenkrupp Ag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von Rufeingaben durch eine Aufzugsteuerung und Aufzuganlagen zur Durchführung der Verfahren
US10829342B2 (en) 2015-02-05 2020-11-10 Otis Elevator Company Operational modes for multicar hoistway systems
US10227209B2 (en) 2016-04-06 2019-03-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Orchestration of an occupant evacuation operation using destination entry fixtures
US10207895B2 (en) 2016-04-28 2019-02-19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emergency power feeder balancing
US10011460B2 (en) 2016-09-27 2018-07-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dynamic displays for messaging and communication
US20180086598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Otis Elevator Company Group coordination of elevators within a building for occupant evacuation
US10294075B2 (en) 2016-09-30 2019-05-21 Otis Elevator Company Re-dispatching unoccupied elevator car for occupant evacuation operation
US20180093859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Otis Elevator Company Occupant evacuation operation by allocating a variable number of cars to floors within an evacuation zone
JP2019001555A (ja) * 2017-06-12 2019-01-1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復旧作業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復旧作業支援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974A (zh) * 2002-12-23 2004-07-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建筑物住户紧急疏散的方法和系统
CN1668522A (zh) * 2003-05-14 2005-09-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火灾控制系统
CN1805895A (zh) * 2004-06-10 2006-07-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火灾管制装置
CN101389558A (zh) * 2006-03-03 2009-03-18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CN101821186A (zh) * 2007-10-10 2010-09-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避难支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9607A (en) * 1998-03-31 1999-11-09 Allen; Thomas H. Multiple level building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operable as a means of emergency egress and evacuation during a fire incident
JP4391226B2 (ja) * 2003-12-25 2009-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避難用エレベーター運行制御装置
EP1849733B1 (en) 2005-02-14 2017-11-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ystem for controlled operation of elevator in case of fire and method of controlled operation of elevator in case of fire
CN101014522B (zh) 2005-09-05 2011-09-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组群管理电梯的火灾时避难运转装置
FI118332B (fi) * 2005-10-14 2007-10-15 Kone Corp Hissijärjestelmä
JP4772457B2 (ja) 2005-11-08 2011-09-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避難運転装置
EP1975109A4 (en) 2006-01-19 2011-03-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VENTING MANAGEMENT DEVICE FOR ELEVATOR
WO2007083383A1 (ja) * 2006-01-20 2007-07-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KR100989268B1 (ko) 2006-02-23 2010-10-20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피난 지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974A (zh) * 2002-12-23 2004-07-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建筑物住户紧急疏散的方法和系统
CN1668522A (zh) * 2003-05-14 2005-09-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火灾控制系统
CN1805895A (zh) * 2004-06-10 2006-07-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火灾管制装置
CN101389558A (zh) * 2006-03-03 2009-03-18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系统
CN101821186A (zh) * 2007-10-10 2010-09-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避难支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87162A 2005.07.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84387A (ja) 2011-04-28
US20110114424A1 (en) 2011-05-19
WO2011048990A1 (ja) 2011-04-28
CN102123931A (zh) 2011-07-13
US8109368B2 (en) 2012-02-07
JP5550302B2 (ja)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3931B (zh)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CN102123932B (zh) 电梯的救出运行系统
CN102126659B (zh) 电梯的营救运行系统
JP552310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避難支援装置
US7849973B2 (en) Refuge support system of double deck elevator
EP1930279B1 (en) Elevator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elevator
KR20130043673A (ko) 엘리베이터의 모니터 제어 장치
WO2013030898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車椅子運転装置
EP2610203B1 (en) Monitor control device
WO2007096969A1 (ja) エレベータの避難支援装置
JP2007161417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55848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報知装置
CN102009888B (zh) 电梯救援运转系统
JP2009234778A (ja) マルチ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避難支援装置
KR20150069033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알림 시스템
JP6657368B1 (ja) 群管理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方法および群管理制御装置
JPWO2013030898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車椅子運転装置
JP2012086922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528797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場アナウンス装置
US20180057312A1 (en) Building occupant evacuation
JP2012046339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避難運転システム
JPH02147580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