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97280B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7280B
CN101497280B CN2009100037715A CN200910003771A CN101497280B CN 101497280 B CN101497280 B CN 101497280B CN 2009100037715 A CN2009100037715 A CN 2009100037715A CN 200910003771 A CN200910003771 A CN 200910003771A CN 101497280 B CN101497280 B CN 101497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paper
ink gun
opposed area
connect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037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7280A (zh
Inventor
坂野雄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97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7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7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7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Means for preventing paper jams or for facilitating their remov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5Using suction for maintaining printing material fl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Abstract

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分别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和传送机构,形成有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吐出面相对的相对区域,该传送机构传送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上的记录介质。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各移动机构包括向所述相对区域按压记录介质的介质按压部件,并使所述介质按压部件在距所述相对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吐出面以上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相对区域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记录介质吐出墨水的喷墨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2006-131353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包括:喷墨头,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所述吐出口用于吐出墨水;和传送机构,具有放置记录介质的环形的传送带,其用于传送记录介质。在上述喷墨记录装置中,以吐出面和传送带的上表面彼此相对的方式,配置喷墨头和传送机构。并且,通过从喷墨头向由传送机构传送的记录介质吐出墨水,在记录介质上进行图像记录。
在如上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在喷墨头和传送机构之间发生卡纸(Jam)时,存在记录介质粘贴在喷墨头的吐出面上的情况。在这种状态下,若不迅速取出记录介质而长时间放置,则存在无法从吐出面剥离记录介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能防止记录介质粘贴而放置在吐出面上。
本发明的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分别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传送机构,形成有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吐出面相对的相对区域,该传送机构传送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上的记录介质;和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分别包括向所述相对区域按压记录介质的介质按压部件(medium pusher),并使所述介质按压部件在距所述相对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吐出面以上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相对区域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该结构,在记录介质粘贴到一个或多个吐出面上时,能够利用一个或多个介质按压部件从一个或多个吐出面剥离记录介质,并将该记录介质移动至传送机构的相对区域。由此,能防止记录介质粘贴而放置在一个或多个吐出面上。
附图说明
在参照附图进行的如下说明中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沿图1中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传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控制部的简要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图4所示控制部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A至图6D是表示图1所示的喷墨头和按压部件在发生卡纸时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8A及图8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喷墨打印机1是包括分别吐出品红色、青色、黄色、黑色墨水的4个喷墨头2的彩色喷墨打印机。并且,在所述喷墨头2的下方配置有传送机构50,所述传送机构50使纸张70与喷墨头2的下表面且形成有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2a相对着向传送方向A(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的方向)传送。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容纳在框体1a内。在框体1a内且传送机构50的下方配置有供纸装置10。框体1a的上表面为层叠(Stack)完成打印的多个纸张70的排纸部15。利用控制部100控制打印机1各部分的动作。
如图1所示,供纸装置10包括:能容纳层叠的多个纸张70的供纸盒11、从供纸盒11将纸张70逐张送出的拾取辊12和使拾取辊12旋转的供纸电机13(参照图4)。供纸盒11配置在图1中上下方向上与传送机构50重叠的位置。拾取辊12旋转并与容纳在供纸盒11内的多个纸张70中位于最上方的纸张70接触,从而送出该纸张70。并且,在框体1a内设有弯曲的传送引导部17,所述传送引导部17从供纸盒11的上端向传送机构50的上表面延伸。通过拾取辊12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与拾取辊12接触的纸张70经由传送引导部17向传送机构50送出。
各喷墨头2具有其长度方向朝与图1的纸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长方体形状。4个喷墨头2沿着传送方向A彼此相邻,并且固定在板状部件即喷墨头板3上。更详细而言,在喷墨头板3上形成有与喷墨头2的形状一致的4个开口(未图示),4个喷墨头2分别嵌入到所述开口中而固定成喷墨头板3的下表面和吐出面2a在同一高度。如此,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是利用固定的喷墨头2形成图形的行式打印机。
在喷墨头3上安装有使按压部件35向喷墨头2及传送机构50的相对方向即图1中的上下方向移动的2个移动机构30,所述按压部件35将位于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的纸张70向传送机构50按压。2个移动机构30中的一个位于4个喷墨头2中沿传送方向A最上游位置的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之间,另一个位于最下游位置的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之间。即,沿传送方向A从上游起第二个喷墨头2和第三个喷墨头2之间没有配置移动机构30。
在这里,参照位于最上游的喷墨头2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2之间的剖视图即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的图2,对移动机构30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在喷墨头板3的上表面,以其可动铁心31a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有螺线管31。可动铁心31a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板33的下表面。在支撑板33的下表面安装有按压部件35。根据上述结构,在驱动螺线管31并使可动铁心31a沿上下方向移动时,按压部件35也与随之沿上下方向移动。
在喷墨头板3上形成有按压部件35可通过的开口3a。在可动铁心31a位于跳出位置时,按压部件35的下端位于开口3a及吐出面2a的上方。在可动铁心31a位于引入位置时,按压部件35的下端位于开口3a及吐出面2a的下方。即,按压部件35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如图2中用实线表示,所述第一位置位于吐出面2a的上方(作为一个变形例,也可以是相同的高度),如图2中用虚线表示,所述第二位置接触到传送机构50的传送带53(在后文中进行描述)的外周面即传送面54中与4个吐出面2a相对的相对区域。
返回图1,喷墨头板3由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可升降地支撑。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沿着传送方向A配置于喷墨头板3的两侧。各喷墨头升降机构60包括:作为上下移动的驱动源的升降电机62;固定在各升降电机62的轴上的小齿轮63;和齿条式传动部件(Rack gear)64,竖立设置在喷墨头板3上,并且与各小齿轮63啮合。
使2个升降电机62同步地使各小齿轮63向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转时,齿条式传动部件64升降。伴随着该齿条式传动部件64的升降移动,喷墨头板3、4个喷墨头2及移动机构30升降。通过上述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的驱动,4个喷墨头2在打印位置和比打印位置靠上方的后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打印位置是在由传送带53传送来的纸张70上进行打印时所处的位置。因此,能改变4个喷墨头2和传送带53的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G。即,在本实施方式中,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发挥间隙变更机构的功能。
在喷墨头2利用升降机构60配置在打印位置时,其吐出面2a和传送带53的传送面54平行。纸张70在所述面2a、54之间沿着传送方向A传送。在由传送带53传送的纸张70依次经过4个喷墨头2的相临下方时,从吐出口朝向该纸张70的上表面即打印面吐出各种颜色的墨水,形成所希望的彩色图像。
传送机构50包括:两个传送带辊51、52,形成于彼此平行的旋转轴(Rotating shaft)51a、52a的周围;和环形的传送带53,架设在两个传送带辊51、5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作为传送带53外周面的传送面54中与4个吐出面2a相对的区域称作相对区域。在这里,如传送机构50的俯视图即图3所示,在传送带53上形成有从其传送面54到内周面即背面55而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传送带53的多个孔56。所述孔56均匀分散地形成于传送带53整体。并且,在由环状传送带53包围的区域内,配置有将相对区域附近的空气仅有孔56向传送带53的内侧吸引的风扇57。由于风扇57旋转而产生的吸引力,能使放置于传送带53的传送面54上的纸张70吸附在传送面54的相对区域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传送带53的多个孔56和风扇57发挥吸附机构的功能。
在传送带辊51的上方,经由传送带53而与传送带辊51相对地配置有压送辊(Nip roller)48,所述压送辊48的旋转轴与传送带辊51的旋转轴51a平行。压送辊48利用作为弹性部件的螺旋弹簧49向传送面54施力。从供纸装置10向传送机构50输送来的纸张70被夹持在压送辊48和传送带53之间,被压向传送面54。压送辊48是从动辊,伴随着传送带53的驱动而旋转。另一个面,沿传送方向A位于传送带辊51的下游的传送带辊52是由传送电机59(参照图4)向图1中顺时针方向驱动的驱动辊。
并且,在传送方向A上配置在最上游的喷墨头2和压送辊48之间、以及配置在最下游的喷墨头2的下游且与传送带辊52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纸张传感器91、92。纸张传感器91、92是反射型的光传感器,根据其下方有无纸张70而输出不同电平的信号。因此,根据纸张传感器91、92的输出信号,可知在各传感器91、92的下方是否存在纸张70以及纸张70的前端通过各纸张传感器91、92下方的时序。
在传送方向A上传送机构50的相邻下游设有剥离板9。剥离板9的上游端进入纸张70和传送带53之间,从而使纸张70从传送面54剥离。
沿着传送路径在传送机构50和排纸部15之间,配置有4个输送辊21a、21b、22a、22b和位于输送辊21a、21b与输送辊22a、22b之间的传送引导部18。输送辊21b、22b是利用输送电机23、24(参照图4)驱动的驱动辊,输送辊21a、22a是从动辊。根据该结构,通过使输送辊21b、22b旋转,从传送机构50排出的纸张70被输送辊21a、21b夹持着经由传送引导部18而向上方输送,然后被输送辊22a、22b夹持着向排纸部15排出。
在框体1a中沿着传送方向A的侧面上与传送机构50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开口(未图示)。在该开口嵌入有自由开闭的门。因此,在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发生卡纸现象时,用户能够打开该门而取出纸张70。
接着,对控制部100进行说明。控制部100中容纳有CPU、ROM、RAM等硬件,在ROM中存储包含用于控制打印机1的动作的程序在内的各种软件。并且,通过组合所述硬件和软件,构筑后述的各部分101~107(参照图4)。
如表示控制部100的简要结构的框图即图4所示,控制部100包括打印控制部101、传送控制部102、卡纸发生判断部103、纸张有无判断部104、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吸附力控制部106以及喷墨头升降控制部107。在控制部100上连接有4个喷墨头2(在图4中仅描绘1个)、供纸电机13、传送电机59、输送电机23和24、2个移动机构30的螺线管31、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的升降电机62、纸张传感器91和92以及风扇57。
打印控制部101对4个喷墨头2进行控制,以从输送到传送机构50的相对区域的纸张70的前端到达纸张传感器91下方的时序(纸张传感器9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从非纸张检测电平(例如低电平)变化为纸张检测电平(例如高电平)的时序)起经过预定时间后开始吐出来自各喷墨头2的墨水。由此,在纸张70上形成所希望的图像。在这里,预定时间由从纸张传感器91至各喷墨头2的距离、传送带53传送纸张70的速度以及纸张70上图像的形成位置来决定。
传送控制部102对供纸电机13、传送电机59及输送电机23、24进行控制,以使供纸盒11内的纸张70传送至排纸部15。并且,传送控制部102对供纸电机13、传送电机59以及输送电机23、24进行控制,以在卡纸发生判断部103检测出发生卡纸时停止纸张70的传送。
卡纸发生判断部103根据2个纸张传感器91、92的输出信号,判断在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是否发生卡纸。具体而言,在从纸张传感器91的输出信号的电平由非纸张检测电平变化为纸张检测电平的时序开始在预订时间内纸张传感器92的输出信号的电平没有从非纸张检测电平变化为纸张检测电平时,卡纸发生判断部103判断为发生了卡纸。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纸发生判断部103和2个纸张传感器91、92发挥用于检测卡纸的卡纸检测单元的功能。
纸张有无判断部104根据纸张传感器91、92的输出信号,判断在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的传送面54之间有无纸张70。具体而言,在2个纸张传感器91、92的输出信号的电平均为非纸张检测电平时,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判断为在喷墨头2和传送面54之间没有纸张70,除此之外即2个纸张传感器91、92的输出信号的电平至少任一个为纸张检测电平时,判断为有纸张7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和2个纸张传感器91、92发挥介质检测单元的功能,用于检测在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有无纸张70。
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通过对2个移动机构30的螺线管31进行控制,使2个按压部件35上下移动。具体而言,在利用4个喷墨头2在纸张70上形成图像时,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对2个螺线管31进行控制,以使按压部件35位于吐出面2a上方的第一位置。并且,在卡纸发生判断部103判断出发生卡纸时,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对2个螺线管31进行控制,以使按压部件35从第一位置移动至与传送面54接触的第二位置。并且,在发生卡纸后,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以如下方式对2个螺线管31进行控制:在由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判断为在4个喷墨头2和传送面54之间有纸张的期间,使按压部件35的下端(与相对区域接触的部分)位于吐出面2a和相对区域之间,并且在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判断出在4个喷墨头2和传送面54之间没有纸张时,使按压部件35的下端向第一位置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发挥第一及第二移动控制单元的功能。
吸附力控制部106通过控制风扇57的旋转,控制纸张70朝向传送面54的吸附力大小。具体而言,吸附力控制部106对风扇57进行控制,以使在2个按压部件35位于第二位置时纸张70朝向传送面54的吸附力大于按压部件35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吸附力。
喷墨头升降控制部107对2个喷墨头升降机构60的升降电机62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喷墨头升降控制部107对2个升降电机62进行控制,以在通过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的控制而使2个按压部件35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后,使位于打印位置的4个喷墨头2上升至后退位置。由此,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的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G扩大。并且,喷墨头升降控制部107对2个升降电机62进行控制,以在通过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的控制而使2个按压部件35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后,使位于后退位置的4个喷墨头2下降至打印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墨头升降控制部107发挥间隙控制单元的功能。
接着,参照表示控制部100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即图5,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发生卡纸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图6A至图6D表示发生卡纸时喷墨头2和按压部件35的动作。
在打印过程中,卡纸发生判断部103始终监视在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是否发生了卡纸(步骤S1)。即,直到判断出发生了卡纸为止,利用卡纸发生判断部103反复判断是否发生卡纸。在判断为发生卡纸时(S1:是),打印控制部101中止来自一个或多个喷墨头2的墨水的吐出,并且传送控制部102使纸张70的传送停止。图6A表示发生卡纸时打印机1的状态。由此,在发生卡纸时,存在4个喷墨头2中至少一个喷墨头2的吐出面2a上粘贴有纸张70的情况。此时,按压部件35位于第一位置。
在步骤S2中,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使位于第一位置的2个按压部件35向第二位置移动。由此,如图6B所示,发生卡纸时粘贴在喷墨头2的吐出面2a上的纸张70被一个或两个按压部件35按压而按压在传送面54上。
在步骤S3中,根据吸附力控制部106的控制,与按压部件35位于第一位置时相比,增大传送面54的吸附力。由此,被按压在传送面54上的纸张70可靠地保持在传送面54上,从按压部件35剥离。接着,在步骤S4中,喷墨头升降控制部107使位于打印位置的4个喷墨头2与按压部件35一起上升至后退位置。由此,如图6C所示,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的间隙G扩大。因此,用户能容易地取出引起卡纸的纸张70。
此时,如图6C所示,2个按压部件35的下端位于吐出面2a和相对区域之间。因此,即使纸张70从传送面54剥离而浮起,也由一个或两个按压部件35阻止纸张70再次粘贴在吐出面2a上。
然后,在步骤S5中,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反复判断喷墨头2和传送面54之间有无纸张70,直到取出纸张70为止。当用户取出纸张70而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判断为没有纸张70时(S5:是),进入步骤S6。在步骤S6中,按压部件移动控制部105使2个按压部件35向第一位置移动。并且,在步骤S7中,喷墨头升降控制部107使位于后退位置的4个喷墨头2与2个按压部件35一起下降至打印位置。由此,如图6D所示,从喷墨头2和传送面54之间取出纸张70,打印机1恢复可打印的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在纸张70粘贴在一个或多个吐出面2a上时,可利用一个或两个按压部件35从一个或多个吐出面2a剥离纸张70,并将其按压至传送带53的相对区域。因此,能防止纸张70粘贴而放置在吐出面2a上。因此,不存在纸张70粘贴在吐出面2a上长时间放置而不能从吐出面2a剥离纸张70的情况。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按压部件35位于第二位置时纸张70朝向传送面54的吸附力大于按压部件35位于第一位置时。因此,能够使由一个或两个按压部件35按压在传送面54上的纸张70可靠地吸附在传送面54上,能容易从一个或两个按压部件35剥离纸张7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利用纸张传感器91、92及卡纸发生判断部103检测卡纸,在检测出卡纸时使两个按压部件35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因此,在发生卡纸时,能可靠地从吐出面2a剥离纸张7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在两个按压部件35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后,使位于打印位置的4个喷墨头2向后退位置上升,使喷墨头2和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G扩大。因此,用户能容易取出引起卡纸的纸张7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沿着传送方向A从上游起第二个喷墨头2和第三个喷墨头2之间,没有配置移动机构30。因此,例如与在彼此相邻的2个喷墨头2之间均配置有移动机构30的情况相比,能减少移动机构30的数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在4个喷墨头2中在最上游位置的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之间、以及最下游位置的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喷墨头之间2处配置有移动机构30,因而即使在进一步增加喷墨头2的数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移动机构30的数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中,在使两个按压部件35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后,两个按压部件35的下端位于吐出面2a和传送带53的相对区域之间,直到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判断出在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的传送面54之间没有纸张70为止。因此,能防止暂时从吐出面2a剥离的纸张70再次粘贴在吐出面2a上。
(第一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7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图。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包括按压部件的移动机构的结构。关于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关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本变形例的打印机201包括2个移动机构230。具有移动机构230的按压部件235是能够以与4个吐出面2a平行且与传送方向A正交的轴(Shaft)为中心旋转的辊。按压部件235可旋转地支撑在保持架(Holder)236上。支撑按压部件235的保持架236安装在支撑板33上,所述支撑板33上固定有螺线管31的可动铁心31a。作为辊的按压部件235在第二位置处与传送面54接触时,随着传送带53的驱动而从动旋转。由于两个按压部件23移动至第二位置,因此卡住的纸张70被夹持在按压部件235和传送带53的相对区域之间,受到随着传送带53的驱动而向传送方向A行进的传送力。
即,根据本变形例的打印机201,在使按压部件235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后,不利用喷墨头升降机构60扩大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的间隙G,而是在利用按压部件235将纸张70按压在传送面54上的状态下驱动传送带53,从而能将卡住的纸张70从4个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排出。由此,用户能更容易地进行卡纸处理。
(第二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8A及图8B对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进行说明。图8A及图8B是表示本变形例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的图。本变形例的打印机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结构的主要区别点如下。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喷墨头升降机构60使4个喷墨头2上升,从而能够改变4个喷墨头2和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G。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中,通过使传送机构50移动,改变4个喷墨头2和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G。关于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关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变形例的打印机301包括辊移动机构360。辊移动机构360使作为从动辊的传送带辊51位移。更详细而言,辊移动机构360能使传送带辊51以驱动辊即传送带辊52的旋转轴52a为中心摆动。其结果,辊移动机构360可使传送带辊51在传送位置(图8A)和传送位置下方的后退位置(图8B)之间位移,所述传送位置为传送带辊51上端的高度位置与传送带辊52上端的高度位置相等的位置。
辊移动机构360包括卷曲辊361、环形部件362、作为连接部件的金属线(Wire)363和2个引导孔364,所述2个引导孔364形成于未图示的相对的2个垂直固定板上。环形部件362设在传送带辊51的旋转轴51a的两端部附近,其可旋转地支撑旋转轴51a。2个引导孔364分别设置在框体1a内与旋转轴51a的两端相对的位置上。在所述引导孔364内可移动地插入旋转轴51a的两端。如图8A所示,引导孔364将传送带辊51位于传送位置时的旋转轴51a的位置作为上端,从该上端以传送带辊52的旋转轴52a为中心描绘圆弧而向右斜下方向延伸。
金属线363的一端固定在环形部件362的上端。金属线363的另一端固定在卷曲辊361的旋转轴361a上。卷曲辊361由可正反旋转的卷曲电机365进行旋转驱动。通过卷曲辊361向图8A中顺时针方向旋转,金属线363被旋转轴361a卷曲。相反,通过卷曲辊361向图8A中逆时针方向旋转,金属线363从旋转轴361a解开。另外,卷曲电机365的驱动利用卷曲控制部407来进行控制。
在本变形例的打印机301中,在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发生卡纸时,使两个按压部件35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使传送面54的吸附力增大之后,卷曲控制部407使卷曲辊361向卷绕在卷曲辊361上的金属线363解开的方向旋转。由此,旋转轴51a与环形部件362一起沿着引导孔364向右斜下方向移动,并且如图8B所示在引导孔364的下端停止。因此,4个喷墨头2和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G扩大。
在取出引起卡纸的纸张70,两个按压部件35返回第一位置后,卷曲控制部407使卷曲辊361向在卷曲辊361上卷绕金属线363的方向旋转。由此,旋转轴51a与环形部件362一起沿着引导孔364向左斜上方向移动,直到传送带辊51返回传送位置。
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形例,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能从吐出面2a剥离在发生卡纸时粘贴在一个或多个吐出面2a上的纸张70。并且,此后由于能扩大喷墨头2和传送机构50之间的间隙G,因此用户能容易地取出纸张70。
(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压部件35的第一位置位于吐出面2a的上方,但第一位置也可以是与吐出面2a相同的高度。也就是说,第一位置只要是距相对区域的距离在吐出面2a以上的位置即(第一位置-相对区域间的距离)≥(吐出面2a-相对区域间的距离)的位置即可。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具有4个喷墨头2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喷墨头2的数量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3个、5个以上。并且,作为传送机构,除了包括传送带53的结构以外,只要是形成有与吐出面相对的相对区域的结构(例如具有在侧面放置纸张的滚筒的结构、具有在上表面放置纸张的平板的结构)则可任意选用。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包括利用风扇57来控制纸张70朝向传送面54的吸附力的吸附力控制部106的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纸张70的吸附力也可以由经由硅酮处理等而形成于传送带53表面上的粘接层引起,且其大小不变。并且,传送面54也可以没有粘接力。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利用喷墨头升降机构60使喷墨头2上升而扩大喷墨头2和相对区域间的间隙G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并且在第二变形例中,对利用辊移动机构360使传送带辊51位移而扩大喷墨头2和相对区域间的间隙G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能改变间隙G也可以。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卡纸发生判断部103和纸张有无判断部104均根据纸张传感器91、92的输出信号进行判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卡纸发生判断部103的判断中使用的传感器和在纸张有无判断部104的判断中使用的传感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下述情况进行了说明:在发生卡纸后,从4个喷墨头2和传送面54之间取出纸张为止,使两个按压部件35的下端位于吐出面2a和相对区域之间。但是,也可以在从4个喷墨头2和传送面54之间取出纸张之前,将两个按压部件35返回第一位置。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彼此相邻的2个喷墨头2之间没有配置移动机构30的位置存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彼此相邻的任意2个喷墨头2之间配置移动机构30。
结合上述的特定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很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换方式、修改及变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仅是示例,不进行任何限制。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7)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分别具有配置了多个吐出口的吐出面;
传送机构,形成有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吐出面相对的相对区域,该传送机构传送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上的记录介质;
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分别包括向所述相对区域按压记录介质的介质按压部件,并使所述介质按压部件在距所述相对区域的距离在所述吐出面以上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相对区域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卡纸检测单元,检测所述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和所述传送机构之间的卡纸;以及
第一移动控制单元,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以在由所述卡纸检测单元检测出卡纸时,使一个或多个所述介质按压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吸附机构,使放置于所述相对区域上的记录介质吸附在所述相对区域上;和
吸附力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吸附机构对记录介质的吸附力的大小,
所述吸附力控制单元对所述吸附机构进行控制,以使所述介质按压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记录介质朝向所述相对区域的吸附力大于所述介质按压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吸附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间隙变更机构,通过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和所述传送机构的所述相对区域中任一方移动,改变所述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和所述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和
间隙控制单元,对所述间隙变更机构进行控制,
所述间隙控制单元对所述间隙变更机构进行控制,以在一个或多个所述介质按压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后,扩大所述喷墨头和所述相对区域之间的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或多个所述介质按压部件是能够以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吐出面平行且与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正交的轴为中心旋转的一个或多个辊。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喷墨头沿着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排列,并且多个所述移动机构沿着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以在该多个所述移动机构之间至少夹着一个所述喷墨头的方式排列,在彼此相邻的2个所述喷墨头之间没有配置所述移动机构的位置至少有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传送方向排列4个以上的所述喷墨头,
所述移动机构仅配置在沿着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最上游的所述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喷墨头之间、以及沿着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最下游的所述喷墨头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喷墨头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介质检测单元,检测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喷墨头和所述传送机构之间有无记录介质;和
第二移动控制单元,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机构进行控制,以在一个或多个所述介质按压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直到所述介质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出记录介质为止,使一个或多个所述介质按压部件上与所述相对区域接触的各部分位于所述吐出面和所述相对区域之间。
CN2009100037715A 2008-01-30 2009-02-01 喷墨记录装置 Active CN101497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19664A JP4577368B2 (ja) 2008-01-30 2008-01-30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019664 2008-01-30
JP2008-019664 2008-01-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7280A CN101497280A (zh) 2009-08-05
CN101497280B true CN101497280B (zh) 2011-04-06

Family

ID=40578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037715A Active CN101497280B (zh) 2008-01-30 2009-02-01 喷墨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267509B2 (zh)
EP (1) EP2085236B1 (zh)
JP (1) JP4577368B2 (zh)
CN (1) CN1014972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15914B2 (ja) * 2008-12-24 2011-07-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8579430B2 (en) * 2009-07-31 2013-11-12 Zamtec Ltd Wide format printer with aerosol collection from both sides of media path
JP5577827B2 (ja) * 2010-04-28 2014-08-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593281B2 (ja) * 2011-07-28 2014-09-1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698627B2 (ja) * 2011-08-31 2015-04-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701192B2 (ja) * 2011-09-29 2015-04-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媒体離脱方法
US9010901B2 (en) * 2013-03-13 2015-04-21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acting media in an ink application zone of a printer
JP6268956B2 (ja) * 2013-11-13 2018-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ー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ー
JP6304485B2 (ja) * 2014-02-25 2018-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媒体の平坦化方法
JP5950960B2 (ja) * 2014-04-23 2016-07-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媒体離脱方法
JP5744279B2 (ja) * 2014-04-23 2015-07-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おける記録媒体離脱方法
JP6292025B2 (ja) * 2014-05-22 2018-03-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キャリッジ昇降機構
JP6719250B2 (ja) * 2016-03-29 2020-07-08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6995655B2 (ja) * 2018-02-08 2022-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82366A2 (en) * 2004-03-23 2005-10-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allowing a removal of a paper jam
EP1733892A1 (en) * 2004-11-18 2006-12-20 Olympus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paper jamming of prin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458A (ja) * 1989-06-20 1991-01-30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033921B2 (ja) * 1992-01-10 2000-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3667110B2 (ja) * 1998-09-08 2005-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808259B2 (en) * 2002-01-31 2004-10-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rolling media curl in print-zone
US7004822B2 (en) 2002-07-31 2006-02-28 Ebara Technologies, Inc. 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and pad dressing method
JP2004066540A (ja) * 2002-08-02 2004-03-04 Sharp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の記録媒体浮き上がり防止構造及びその記録媒体浮き上がり防止構造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01203A (ja) * 2003-06-11 2005-01-06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3879713B2 (ja) 2003-06-30 2007-02-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50191B2 (ja) * 2004-02-17 2010-04-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US7481527B2 (en) 2004-02-17 2009-01-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4400422B2 (ja) 2004-11-05 2010-01-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2006159644A (ja) * 2004-12-07 2006-06-22 Olympus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EP1721751A1 (en) * 2005-05-09 2006-11-15 Agfa-Gevaert Reconfigurable printhead table for digital printers
JP4670558B2 (ja) * 2005-09-13 2011-04-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4668044B2 (ja) * 2005-11-24 2011-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7152785A (ja) * 2005-12-06 2007-06-2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101627A (ja) * 2007-10-24 2009-05-14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582366A2 (en) * 2004-03-23 2005-10-0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inter allowing a removal of a paper jam
EP1733892A1 (en) * 2004-11-18 2006-12-20 Olympus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paper jamming of prin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85236A1 (en) 2009-08-05
US20090189967A1 (en) 2009-07-30
US8267509B2 (en) 2012-09-18
EP2085236B1 (en) 2014-04-02
JP4577368B2 (ja) 2010-11-10
CN101497280A (zh) 2009-08-05
JP2009178922A (ja) 2009-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7280B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4678050B2 (ja) 搬送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JP4858587B2 (ja) 記録装置
US8167297B2 (en) Sheet sepa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stacked sheets
KR100708167B1 (ko) Tph를 채용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EP1731454A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0882665B1 (en) Control of conveying means in an recording apparatus
US7648137B2 (en) Medium eject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0233838A (ja) 印刷機器の給紙装置
US8205983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08575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108561A (zh) 可再贴纸供给装置和可再贴纸打印机
US20060017212A1 (en) Paper feeding unit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210527A (ja) 画像形成機の排紙検出装置
JP4013838B2 (ja) 給送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JP2021146330A (ja) 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9914312B2 (en)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moveable medium pressing member
JP2007039208A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61477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
KR101556325B1 (ko) 용지의 스탬프 방법
JPH11138873A (ja) サーマル式記録装置
JPH01317777A (ja) 熱転写式プリンタ装置
JPH07195781A (ja) 熱転写型プリンタ装置
JP2003260886A (ja) 糊付け製本装置
JP2013001551A (ja) 冊子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