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82699A -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82699A
CN101482699A CNA2008101908850A CN200810190885A CN101482699A CN 101482699 A CN101482699 A CN 101482699A CN A2008101908850 A CNA2008101908850 A CN A2008101908850A CN 200810190885 A CN200810190885 A CN 200810190885A CN 101482699 A CN101482699 A CN 101482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number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mass parts
methyl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908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82699B (zh
Inventor
白基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82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2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826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826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着色剂(A)、粘结剂用树脂(B)、光聚合性化合物(C)、光聚合引发剂(D)及溶剂(F),着色剂(A)是含有式(A-I)所示化合物的着色剂,式(A-I)中,R1~R1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1~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硝基、苯基、-SO2NHR21或-COOR21;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8的脂肪族烃基、环己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环己基、碳原子数2~15的烷氧基烷基、-R31-CO-O-R32、-R31-O-CO-R32或碳原子数7~10的芳烷基;R31表示碳原子数1~8的2价脂肪族烃基,R32表示碳原子数1~8的1价脂肪族烃基;R19及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氨基;M表示Cr或Co;D表示氢原子、1价金属阳离子或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的1价阳离子。

Description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等。
背景技术
人们都知道,为了提高滤色器的对比度,采用染料作为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着色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含有VALIFAST Red 1308或VALIFAST Red 1360作为染料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54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可看出,在用含有以前的染料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滤色器中,对比度还有改善余地。
本发明人为了找出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反复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含有某些化合物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能够提高滤色器的对比度。
即,本发明是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着色剂(A)、粘结剂用树脂(B)、光聚合性化合物(C)、光聚合引发剂(D)及溶剂(F),其中着色剂(A)是包含式(A-I)所示化合物的着色剂。
Figure A200810190885D00051
[式(A-I)中,R1~R1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硝基、苯基、-SO2NHR21或-COOR21
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环己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环己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烷氧基烷基、-R31-CO-O-R32、-R31-O-CO-R32或碳原子数7~10的芳烷基。
R3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2价脂肪族烃基,R3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1价脂肪族烃基。
R19及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氨基。
M表示Cr或Co。
D表示氢原子、1价金属阳离子或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的1价阳离子。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粘结剂用树脂(B)是在侧链上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树脂。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交联促进剂(E)。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交联促进剂(E)为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
此外,本发明是包含由上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图案的滤色器。
此外,本发明是上述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用于制造滤色器的用途。
此外,本发明是式(A-I)所示的化合物用于制备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用途。
Figure A200810190885D00061
[式(A-I)中,R1~R1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硝基、苯基、-SO2NHR21或-COOR21
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环己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环己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烷氧基烷基、-R31-CO-O-R32、-R31-O-CO-R32或碳原子数为7~10的芳烷基。
R3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2价脂肪族烃基,R3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1价脂肪族烃基。
R19及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氨基。
M表示Cr或Co。
D表示氢原子、1价金属阳离子或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的1价阳离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着色剂(A),着色剂(A)包含用式(A-I)表示的化合物。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用来制造滤色器,式(A-I)所示的化合物用来制备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Figure A200810190885D00071
[式(A-I)中,R1~R1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硝基、苯基、-SO2NHR21或-COOR21
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环己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环己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烷氧基烷基、-R31-CO-O-R32、-R31-O-CO-R32或碳原子数为7~10的芳烷基。
R3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2价脂肪族烃基,R3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1价脂肪族烃基。
R19及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氨基。
M表示Cr或Co。
D表示氢原子、1价金属阳离子或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的1价阳离子。]
作为上述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具体地说,可以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正辛基、癸基(テキシル基)、1-甲基丁基、1,1,3,3-四甲基丁基、1,5-二甲基己基、1,6-二甲基庚基、2-乙基己基及1,1,5,5-四甲基己基。
作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环己基,可以举出2-甲基环己基、2-乙基环己基、2-正丙基环己基、2-异丙基环己基、2-正丁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4-乙基环己基、4-正丙基环己基、4-异丙基环己基、4-正丁基环己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为2~15的烷氧基烷基,可以举出甲氧基甲基、甲氧基乙基、甲氧基-正丙基、甲氧基-正丁基、甲氧基-正戊基、1-乙氧基-正丙基、2-乙氧基-正丙基、1-乙氧基-异丙基、2-乙氧基-异丙基、1-异丙氧基-正丙基、2-异丙氧基-正丙基、1-异丙氧基-异丙基、2-异丙氧基-异丙基、辛基氧基-正丙基、3-乙氧基-正丙基、3-(2-乙基己氧基)丙基等,优选1-乙氧基-正丙基、辛基氧基-正丙基、3-乙氧基-正丙基、3-(2-乙基己氧基)丙基。
-R31-CO-O-R32及-R31-O-CO-R32(R3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2价脂肪族烃基,R3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1价脂肪族烃基)是由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基和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脱水缩合而得到的具有酯键的碳原子数为4~10的基团、或由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和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脱水缩合而得到的具有酯键的基团。-R31-CO-O-R32及-R31-O-CO-R32的碳原子数优选为4~10。
作为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可以举出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庚酸、辛酸、壬酸等,优选列举乙酸、丙酸、丁酸。
作为上述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基,可以举出从上述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除去1个氢原子得到的基团。
作为上述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可以举出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戊醇、1-甲基-正丁醇、2-甲基-正丁醇、3-甲基-正丁醇、正己醇、正庚醇、正辛醇等,优选列举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
上述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可以列举从上述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除去一个氢原子得到的基团。
作为由上述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基和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脱水缩合而得的具有酯键的碳原子数为4~10的基团,可以举出乙酸丙基、乙酸丁基、乙酸戊基、乙酸己基、乙酸庚基、丁酸乙基、丁酸异丙基、丁酸丁基、丁酸戊基、丁酸己基、丁酸庚基、丁酸辛基、戊酸甲基、戊酸乙基、戊酸异丙基、戊酸异丁基、戊酸戊基、戊酸己基、戊酸庚基、己酸甲基、己酸乙基、己酸丙基、己酸丁基、己酸己基、庚酸甲基、庚酸乙基、庚酸异丙基、庚酸异丁基、庚酸戊基、辛酸甲基、辛酸乙基、辛酸丙基、辛酸异丙基、辛酸丁基、辛酸异丁基、壬酸甲基、壬酸乙基、壬酸丙基、壬酸异丙基等,优选列举乙酸丙基、乙酸丁基、丁酸乙基、丁酸丁基、丁酸戊基、乙酸己基、戊酸甲基、戊酸乙基、戊酸异丙基、戊酸异丁基。
此外,在上述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基或具有羧基的碳原子数为2~9的脂肪族烃中,通过把该羧基置换为-CO-Cl基,也可以与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9的脂肪族烃或具有羟基的碳原子数为1~9的脂肪族烃基脱盐酸缩合而得到具有酯键的碳原子数为4~10的基团。
作为碳原子数为7~10的芳烷基,可以举出苄基、苯乙基及1-甲基-3-苯基丙基。
作为D表示的1价金属阳离子,可以举出锂、钠、钾等。
作为D表示的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的1价阳离子,可以举出式(A-II)表示的阳离子:
[式(A-II)中,R22~R2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6的脂肪族烃基或可以被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10的芳香族烃基。]
作为碳原子数为1~6的脂肪族烃基,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2-甲基-正丁基、3-甲基-正丁基、2,2-二甲基-正丙基、正己基、2-甲基-正戊基、3-甲基-正戊基、4-甲基-正戊基、1,1-二甲基-正丁基、1,2-二甲基-正丁基、1,3-二甲基-正丁基、2,2-二甲基-正丁基、2,3-二甲基-正丁基、3,3-二甲基-正丁基、1-乙基-正丁基、2-乙基-正丁基、3-乙基-正丁基、1,1,2-三甲基-正丙基、1,2,2-三甲基-正丙基等,优选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正己基。
作为可以被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10的芳香族烃,可以举出苯基、邻甲苯酰基、间甲苯酰基、对甲苯酰基、萘基等。
式(A-II)中,R22~R26可以任意组合,优选列举R22及R24为氢原子、R23及R25为乙基、R26为甲基的组合,R22及R24为氢原子、R23及R25为乙基、R26为乙基的组合。
上述各取代基等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式(A-I)所示的色素,式(A-I)所示的色素中,作为优选的色素可以列举以下物质。
Figure A200810190885D00101
Figure A200810190885D00111
Figure A200810190885D00121
着色剂(A)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按质量百分率计,优选为25~60质量%,更优选27~55质量%,进一步优选30~50质量%。
若着色剂(A)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用作滤色器时,色浓度充分,而且由于可以使组合物中含有必要量的粘结剂用树脂(B),因此可以形成机械强度充分的图案,因此是优选的。
其中,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固体成分是指除去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溶剂的成分的总量。
着色剂(A)中用式(A-I)表示的化合物含量,相对于着色剂(A)按质量百分率计,优选为10~100质量%,更优选15~100质量%,进一步优选20~100质量%。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粘结剂用树脂(B)。上述粘结剂用树脂(B)优选含有从(甲基)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其中,(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上述从(甲基)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以构成粘结剂用树脂(B)的全部结构单元的合计摩尔数为100摩尔%时,按摩尔百分率计,优选为16~40摩尔%,更优选18~38摩尔%。若从(甲基)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显影时非像素部的溶解性良好,而且显影后的非像素部有不易残留残渣的倾向,因此是优选的。
作为衍生从(甲基)丙烯酸衍生的结构单元以外的粘结剂用树脂结构单元的其它单体,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不饱和羧酸酯类、不饱和羧酸氨基烷基酯类、不饱和羧酸缩水甘油酯类、羧酸乙烯酯类、不饱和醚类、丙烯腈化合物、不饱和酰胺类、不饱和酰亚胺类、脂肪族共轭二烯类、在聚合物分子链末端具有单丙烯酰基或单甲基丙烯酰基的大分子单体类、可以在侧链上引入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等。作为可以在侧链上引入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举出引入用式(B-I)表示的单元的化合物以及引入用式(B-III)表示的单元的化合物等。
[在式(B-I)及式(B-III)中,Q1及Q2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
作为上述粘结剂用树脂,具体地说,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苄酯/异冰片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苄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用(B-I)表示的构成成分(这里在式(B-I)中,Q1表示甲基,Q2表示氢原子)/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用式(B-I)表示的构成成分(这里式(B-I)中,Q1表示甲基,Q2表示氢原子)/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用式(B-III)表示的构成成分(这里在式(B-III)中,Q1表示甲基,Q2表示氢原子)/苯乙烯共聚物/三环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优选举出甲基丙烯酸/用(B-I)表示的构成成分(这里用式(B-I)中,Q1表示甲基,Q2表示氢原子)/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用(B-I)表示的构成成分(这里在式(B-I)中,Q1表示甲基,Q2表示氢原子)/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用式(B-III)表示的构成成分(这里在式(B-III)中,Q1表示甲基,Q2表示氢原子)/苯乙烯共聚物/三环癸基甲基丙烯酸酯。
若使用侧链上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树脂,则得到的涂膜耐溶剂性有提高的倾向,是优选的。
粘结剂用树脂(B)的酸值通常为50~150,优选60~135,更优选70~135。若酸值在上述范围,则在显影液中的溶解性提高,未曝光部分容易溶解,此外,灵敏度上升,显影时曝光部分的图案残留,残膜率有提高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其中,酸值是作为中和1g丙烯酸系聚合物所必需的氢氧化钾的量(mg)测定的值,通常可以通过用氢氧化钾水溶液进行滴定求出。
粘结剂用树脂(B)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按质量百分率计,通常为10~35质量%,优选12~33质量%,更优选13~32质量%。若粘结剂用树脂(B)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可以形成图案,此外,分辨率及残膜率有提高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
具有用式(I)表示的构成成分的粘结剂用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用(B-I)表示的构成成分(这里在式(B-I)中,Q1表示甲基,R2表示氢原子)/甲基丙烯酸苄酯共聚物可以通过使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苄酯聚合,得到2成分聚合物,使所得到的2成分聚合物与用(B-II)表示的化合物(在这里式(B-II)中,Q2表示氢原子)反应得到。
甲基丙烯酸/用式(B-III〕表示的构成成分(在这里式(B-III)中,Q1表示甲基,Q2表示氢原子)/苯乙烯共聚物/三环癸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可以通过使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三环癸烷骨架的单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与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反应得到。
粘结剂用树脂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通常为5,000~35,000,优选6,000~30,000,更优选7,000~28,000。若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在上述范围,则涂膜的硬度提高,残膜率也高,未曝光部分在显影液中的溶解性良好,分辨率有提高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光聚合性化合物(C),光聚合性化合物(C)是可以通过光的照射利用由光聚合引发剂(D)产生的活性自由基、酸等而发生聚合的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具有聚合性碳-碳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C),优选3官能以上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作为3官能以上的光聚合性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C)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光聚合性化合物(C)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率计,优选5~90质量%,更优选10~80质量%,进一步优选20~70质量%。若光聚合性化合物(C)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涂膜固化充分,显影前后的膜厚比率提高,图案下切(アンダ—カツト)不易切入,密合性有改善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光聚合引发剂(D)。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D)可以举出乙酰苯系化合物、活性自由基发生剂、酸发生剂等。
作为上述乙酰苯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二乙氧基乙酰苯、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苯硫基(methylthiophenyl))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苄基二甲醛缩苯乙酮(benzyl dimethyl ketal)、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烷-1-酮的低聚物等,优选列举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苯硫基)丙烷-1-酮等。
上述活性自由基发生剂通过光的照射发生活性自由基。作为上述活性自由基发生剂,可以举出例如苯偶姻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噻吨酮系化合物、三嗪系化合物、肟系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苯偶姻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苯偶姻、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苯偶姻异丁基醚等。
作为上述二苯甲酮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二苯甲酮、邻苯甲酰基安息香酸甲酯、4-苯基二苯甲酮、4-苯甲酰基-4’-甲基二苯基硫醚、3,3’,4,4’四(叔丁基过氧羰基)二苯甲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等。
作为上述噻吨酮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等。
作为上述三嗪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萘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4-甲氧基苯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5-甲基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呋喃-2-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4-二乙基氨基-2-甲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2,4-双(三氯甲基)-6-[2-(3,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3,5-三嗪等。
作为上述肟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O-酰基肟系化合物。作为其具体的示例,可以举出1-(4-苯基硫烷基-苯基)-丁烷-1,2-二酮2-肟-O-苯甲酸酯、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烷-1,2-二酮2-肟-O-苯甲酸酯、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烷-1-酮肟-O-乙酸酯、1-(4-苯基硫烷基-苯基)-丁烷-1-酮肟-O-乙酸酯等。作为其市售商品,可以举出OXE-01(チバ·スペシヤリテイ·ケミカル社制)等。
作为上述示例以外的活性自由基发生剂,也可以使用例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2′-双(邻氯苯基)-4,4′,5,5′-四苯基-1,2′-联二咪唑、10-丁基-2-氯吖啶酮、2-乙基蒽醌、二苯甲酰、9,10-菲醌、樟脑醌、苯基乙醛酸甲酯、二茂钛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酸发生剂可以举出,例如,4-羟基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4-羟基苯基二甲基锍六氟锑酸盐、4-乙酰氧基苯基二甲基锍对甲苯磺酸盐、4-乙酰氧基苯基甲基苄基锍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对甲苯磺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二苯基碘鎓对甲苯磺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等鎓盐类、和硝基苄基甲苯磺酸酯类、苯偶姻甲苯磺酸酯类等。
此外,作为上述活性自由基发生剂,在上述化合物中,也有在发生活性自由基的同时发生酸的化合物,例如,三嗪系光聚合引发剂也用作酸发生剂。
光聚合引发剂(D)的含量,相对于粘结剂聚合物(B)及光聚合性化合物的总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优选0.1~20质量份,更优选1~15质量%。若光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灵敏度提高,曝光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有不会因灵敏度过高而导致分辨线和间隔(line & space)的图案的最小线宽中线宽不会变得太粗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还含有光聚合引发助剂(G)。光聚合引发助剂(G)是通常与光聚合引发剂(D)组合使用、促进通过光聚合引发剂开始聚合的光聚合性化合物(C)的聚合的化合物。
作为光聚合引发助剂(G),可以举出胺系化合物、烷氧基蒽系化合物、噻吨酮系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胺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异丙酉胺、4-二甲基氨基安息香酸甲酯、4-二甲基氨基安息香酸乙酯、4-二甲基氨基安息香酸异戊酯、安息香酸2-二甲基氨基乙酯、4-二甲基氨基安息香酸2-乙基己酯、N,N-二甲基对甲苯胺、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通称米希勒酮蚩)、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4,4′-双(乙基甲基氨基)二苯甲酮等,其中优选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
作为上述烷氧基蒽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9,10-二甲氧基蒽、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9,10-二乙氧基蒽、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等。
作为上述噻吨酮系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2-异丙基噻吨酮、4-异丙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4-二氯噻吨酮、1-氯4-丙氧基噻吨酮等。
光聚合引发助剂(G)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此外,作为光聚合引发助剂(G),也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市售的光聚合引发助剂(G),可以举出,例如,商品名为“EAB-F”(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制造)等。
作为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光聚合引发剂(D)及光聚合引发助剂(G)的组合可以举出,例如,二乙氧基乙酰苯/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苯硫基)丙烷-1-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苄基二甲醛缩苯乙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1-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烷-1-酮的低聚物/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等,优选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苯硫基)丙烷-1-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
使用这些光聚合引发助剂(G)时,相对于1摩尔光聚合引发剂(D),其用量通常为0.01~10摩尔,优选为0.01~5摩尔。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交联促进剂(E)。若含有交联促进剂,则得到的涂膜耐化学药品性有改善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
作为上述交联促进剂(E),可以举出环氧类化合物、蜜胺衍生物等,优选举出环氧类化合物。
作为上述环氧化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型环氧树脂等芳香族系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杂环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型树脂、缩水甘油基胺型树脂、环氧化等的环氧树脂、上述各环氧树脂的溴化衍生物、脂肪族化合物的环氧化物、脂环式化合物的环氧化物、芳香族化合物的环氧化合物、丁二烯(共)聚合物的环氧化物、异戊二烯的(共)聚合物的环氧化物、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合物、三缩水甘油基异氰酸酯等,优选举出双酚A型环氧树脂、芳香族系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杂环环氧树脂。
在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交联促进剂(E)的含量,相对于粘结剂用树脂(B)及光聚合性化合物(C)的总量100质量份,通常为2质量份以上,优选4质量份以上,更优选10质量份以上,特别优选20质量份以上。此外,通常为40质量份以下,优选35质量份以下。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溶剂(F)。作为溶剂(F)可以举出,例如,醚类、芳烃类、酮类、醇类、酯类、酰胺类、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等。
作为上述醚类,可以举出,例如,四氢呋喃、四氢吡喃、1,4-二氧杂环己烷、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丙醚、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丙二醇单丙醚乙酸酯、甲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溶纤剂乙酸酯、乙基卡必醇乙酸酯、丁基卡必醇乙酸酯、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甲氧基丁基乙酸酯、甲氧基戊基乙酸酯、苯甲醚、苯乙醚、甲基苯甲醚等。
作为上述芳烃类可以举出,例如,苯、甲苯、二甲苯、均三甲基苯等。
作为上述酮类,可以举出,例如,丙酮、2-丁酮、2-庚酮、3-庚酮、4-庚酮、4-甲基-2-戊酮、环戊酮、环己酮等。
作为上述醇类,可以举出,例如,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己醇、环己醇、乙二醇、甘油等。
作为上述酯类可以举出,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异丁酯、甲酸戊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丙酸丁酯、丁酸异丙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烷基酯类、乳酸甲酯、乳酸乙酯、羟基乙酸甲酯、羟基乙酸乙酯、羟基乙酸丁酯、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甲氧基乙酸丁酯、乙氧基乙酸甲酯、乙氧基乙酸乙酯、3-羟基丙酸甲酯、3-羟基丙酸乙酯、3-甲氧基丙酸甲酯、3-甲氧基丙酸乙酯、3-乙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2-羟基丙酸甲酯、2-羟基丙酸乙酯、2-羟基丙酸丙酯、2-甲氧基丙酸甲酯、2-甲氧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丙酸丙酯、2-乙氧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丙酸乙酯、2-羟基-2-甲基丙酸甲酯、2-羟基-2-甲基丙酸乙酯、2-甲氧基-2-甲基丙酸甲酯、2-乙氧基-2-甲基丙酸乙酯、丙酮酸甲酯、丙酮酸乙酯、丙酮酸丙酯、乙酰乙酸甲酯、乙酰乙酸乙酯、2-氧代丁酸甲酯、2-氧代丁酸乙酯、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3-甲基-3-甲氧基丁基乙酸酯、γ-丁内酯等。
作为上述酰胺类可以举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
其中,优选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和3-乙氧基丙酸乙酯,更优选将它们并用。
另外,上述溶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溶剂(F)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率计,优选为70~95质量%,更优选为75~90质量%。若溶剂(F)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涂布时的平坦性良好。此外,形成滤色器时由于不会色浓度不足,有显示特性改善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
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进一步含有表面活性剂(H)。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H),可以举出选自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氟系表面活性剂及具有氟原子的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上述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具有硅氧烷键的表面活性剂等,具体地说,可以列举ト—レシリコ—ンDC3PA、ト—レシリコ—ンSH7PA、ト—レシリコ—ンDC11PA、ト—レシリコ—ンSH21PA、ト—レシリコ—ンSH28PA、ト—レシリコ—ン29SHPA、ト—レシリコ—ンSH30PA、聚醚改性硅油SH8400(商品名:ト—レシリコ—ン(株)制)、KP321、KP322、KP323、KP324、KP326、KP340、KP341(信越シリコ—ン制)、TSF400、TSF401、TSF410、TSF4300、TSF4440、TSF4445、TSF-4446、TSF4452、TSF4460(ジ—イ—东芝シリコ—ン(株)制)等。
作为上述氟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具有氟碳链的表面活性剂等,具体地说,可以举出フロラ—ド(商品名)FC430、フロラ—ドFC431(住友スリ—エム(株)制)、メガフアツク(商品名)F142D、メガフアツクF171、メガフアツクF172、メガフアツクF173、メガフアツクF177、メガフアツクF183、メガフアツクR30(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业(株)制)、エフトツプ(商品名)EF301、エフトツプEF303、エフトツプEF351、エフトツプEF352(新秋田化成(株)制)、サ—フロン(商品名)S381、サ—フロンS382、サ—フロンSC101、サ—フロンSC105(旭研子(株)制)、E5844((株)ガイキンフアインケミカル研究所制)、BM-1000、BM-1100(均为商品名,BM Chemie社制)等。
作为上述具有氟原子的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具有硅氧烷键及氟碳链的表面活性剂等,具体地说,可以举出メガフアツク〔注册商标)R08、メガフアツクBL20、メガフアツクF475、メガフアツクF477、メガフアツクF443(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业(株)制)。
这些表面活性剂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表面活性剂(H)的含量,相对于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优选为0.0005~0.6质量%,更优选为0.001~0.5质量%。若表面活性剂(H)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则涂布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时,所得到的涂膜平坦性有改善的倾向,所以是优选的。
作为使用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滤色器图案的方法,可以举出光刻法和喷墨法等,所述光刻法是:将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或其他树脂层(例如,预先在基板上形成的其他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等)上,除去溶剂等挥发性成分形成着色层,通过光掩模使该着色层曝光,显影后,通过加热或曝光中的至少任一种方法使其固化;所述喷墨法是:用喷墨装置将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板或其他树脂层上,除去溶剂等挥发性成分形成着色层,通过加热或曝光中的至少任一种方法使其固化。
作为上述涂布中所用的装置,可以举出旋转涂布装置、狭缝涂布装置、幕廉流涂布装置、流延涂布装置、喷墨装置等。
为了除去溶剂等挥发性成分,例如,可以采用加热至所用溶剂的沸点以上,或通过减压降低蒸汽压力,在沸点以下的温度下加热,即可将其除去。
在光刻中,根据所要求的图案形状,形成遮光部分和非遮光部分。
曝光,例如,采用g射线、h射线、i射线等光源,使用步进器和掩模对齐装置等装置进行。
曝光后的着色层进行显影处理,形成图案。
显影处理使用显影装置进行,通常浸渍在碱性溶液中,或向着色层喷射碱性溶液进行。显影后,通常进行冲洗处理,除去与着色层接触的碱性溶液。
冲洗处理后,通常用干燥机等干燥装置干燥着色层。干燥后的着色层通过加热或曝光使其固化,得到图案。
所得到的图案形成滤色器的红色层,通过其它途径形成例如绿色层、蓝色层,它们合在一起可以形成滤色器。
另外,红色层与其他颜色层的形成,其形成顺序可以不同。
得到的滤色器可以例如作为图像传感器或显示装置的滤光器使用。
按照本发明,可以形成对比度高的滤色器。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合成例1
<粘结剂用树脂(B1)的合成>
向装有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及气体导入管的1L的烧瓶中导入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333g。然后,通过气体导入管向烧瓶中导入氮气,把烧瓶内的氛围气体置换为氮气。然后,把烧瓶内的溶液升温至100℃后,用2小时通过滴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由N-苄基马来酰亚胺18.7g(0.10摩尔)、甲基丙烯酸苄酯70.5g(0.40摩尔〕、甲基丙烯酸51.7g(0.6摩尔)、甲基丙烯酸甲酯90.0g(0.9摩尔)、偶氮二异丁腈5.2g及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182g构成的混合物,滴加完成后,进一步在100℃下继续搅拌5小时。
搅拌结束后,通过气体导入管向烧瓶内导入空气,把烧瓶内的氛围气体置换为空气后,向烧瓶内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8.5g[0.2摩尔(相对于本反应中所用的甲基丙烯酸按摩尔百分率计,为33摩尔%)]、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1.3g及氢醌0.165g,反应在110℃下持续6小时。得到固体成分为31.3%,酸值为80mgKOH/g的树脂B1。
这里,酸值是作为中和具有羧酸等酸根的聚合物1g所必需的氢氧化钾的量(mg)测得的值,通常可以用浓度已知的氢氧化钾水溶液滴定求出。
所得到的粘结剂用树脂(B1)用下列条件的GPC法测得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为16,000。
装置:HLC-8120 GPC,(东ソ—(株)制)
柱:TSK-GELG2000HXL
柱温:40℃
溶剂:THF
流速:1.0mL/min
受检液固体成分浓度:0.001~0.01质量%
注入量:50μL
检测器:RI
校正用标准物质:TSK STANDARD POLYSTYRENE F-40、F-4、F-1、A-2500、A-500(东ソ—(株)制)
合成例2
<粘结剂用树脂(B2)的合成>
向装有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及气体导入管的1L烧瓶中导入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333g。然后,通过气体导入管向烧瓶内导入氮气,把烧瓶内的氛围气体置换为氮气。然后,把烧瓶内的溶液升温至100℃后,用2小时通过滴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由二环戊基甲基丙烯酸酯(FA-513M,日立化成(株)制)22.0g(0.10摩尔)、甲基丙烯酸苄酯88.0g(0.50摩尔)、甲基丙烯酸34.5g(0.40摩尔)、偶氮二异丁腈3.3g及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164g构成的混合物,滴加完成后进一步在100℃下继续搅拌5小时。
搅拌结束后,通过气体导入管向烧瓶内导入空气、把烧瓶内的氛围气体置换为空气后,向烧瓶内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1.5g[0.15摩尔(相对于本反应中所用的甲基丙烯酸按摩尔百分率计,为27摩尔%]、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0.9g及氢醌0.145g,反应在110℃持续6小时,得到固体成分为28.7%,酸值为80mKOH/g的树脂B2。
所得到的粘结剂用树脂(B2)用与上述相同条件的GPC法测得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为25,000。
合成例3
<粘结剂用树脂(B3)的合成>
向装有搅拌机、温度计、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及气体导入管的1L烧瓶中加入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333g。然后,通过气体导入管向烧瓶内导入氮气,把烧瓶内的氛围气体置换为氮气。然后,把烧瓶内的溶液升温至100℃后,用2小时通过滴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由二环戊基甲基丙烯酸酯(FA-513M,日立化成(株)制)22.0g(0.10摩尔)、甲基丙烯酸苄酯79.5g(0.45摩尔)、甲基丙烯酸38.5g(0.45摩尔)、偶氮二异丁腈3.3g及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164g构成的混合物,滴加完成后,进一步在100℃下继续搅拌5小时。
搅拌结束后,通过气体导入管向烧瓶内导入空气,把烧瓶内的氛围气体置换为空气后,向烧瓶内加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1.5g[0.15摩尔(相对于本反应中所用的甲基丙烯酸按摩尔百分率计,为30摩尔%)],三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0.9g及氢醌0.145g,在110℃下反应6小时,得到固体成分为28.6%,酸值为105mgKOH/g的树脂B3。
所得到的粘结剂用树脂(B3)用与上述相同条件的GPC法测得的聚苯乙烯换算重均分子量为30,000。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成分如下,以下有时省略表示。
(A-1)着色剂:用式(3)表示的化合物(Orasol Red 3GL,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ズ(株)制)
Figure A200810190885D00241
(A-2)着色剂:用式(4)表示的化合物(Orasol Red G,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ズ(株)制)
Figure A200810190885D00242
(A-3)着色剂:用式(5)表示的化合物(Valifast Red 3312,オリエント化学工业(株〕制)
Figure A200810190885D00251
(A-4)着色剂:用式(6)表示的化合物(Valifast Red 3320,オリエント化学工业(株)制)
Figure A200810190885D00252
(A-5)着色剂:用式(7)表示的化合物(VALIFAST Red 1308,オリエント化学工业(株)制)
(A-6)着色剂:用式(8)表示的化合物(VALIFAST Red 1360,オリエント化学工业(株)制)
Figure A200810190885D00261
(B-1)合成例1中得到的树脂B1
(B-2)合成例2中得到的树脂B2
(B-3)合成例3中得到的树脂B3
(C-1)光聚合性化合物: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日本化药(株)制)
(C-2)光聚合性化合物:三羟甲基戊烷三丙烯酸酯(日本化药(株)制)
(D-1)光聚合引发剂: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苯硫基)丙烷-1-酮
(D-2)光聚合引发剂:2,4-双(三氯甲基)-6-胡椒基-1,3,5-三嗪
(D-3)光聚合引发剂:OXE-01(肟系化合物:チバ·スペシヤルテイ·ケミカルズ(株)制)
(G1)光聚合引发助剂: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
(G-2)光聚合引发助剂:2,4-二乙基噻吨酮
(E-1)环氧化合物:スミエポキシESCN-195XL-80(住友化学(株)制)
(F-1)溶剂: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以下简称为PGMEA)
(F-2)溶剂:丙二醇单甲基醚(以下简称为PGME)
(F-3)溶剂:乳酸乙酯
(F-4)溶剂:3-乙氧基丙酸乙酯
(H-1)流平剂:メガフアツクF475(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业(株)制
实施例1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的制备〕
(A-1)     9.500     质量份
(B-1)     3.189     质量份
(C-1)          4.784           质量份
(D-1)          0.718           质量份
(D-2)          0.558           质量份
(G-1)          0.239           质量份
(F-1)          27.540          质量份
(F-2)          53.46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
在玻璃基板(#1737,コ—ニング社制)上用旋涂法涂布上述得到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后,在100℃下干燥3分钟,使挥发性成分挥发,形成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冷却后在该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层上经过光掩模照射i射线〔波长365nm〕曝光。用超高压汞灯作为i射线的光源,照射光量设置为150mJ/cm2。曝光后,在220℃下加热处理20分钟,得到形成了涂膜的玻璃基板。
〔评价〕
用比色仪(OSP-SP-200,OLYMPUS公司制)测定所得到的玻璃基板上的涂膜色度。另外,采用对比度计(彩色色差计BM-5A,トプコン公司制)测定作为颜色特性的Rx及对比度。结果示于表1及表2。
进一步地,把所得到的玻璃基板上的涂膜浸渍在相对于该涂膜大量过剩的保持在23℃的PGMEA中,放置30分钟后,采用比色仪测量色度。求出与浸渍之前的色度的色差。此外,除将浸渍液体替换为PGME之外,与上述同样操作,求出色差。其结果作为PGMEA耐性及PGME耐性,示于表1。
在色差为5以下时,涂膜的耐溶剂性良好,为5~10时,涂膜的耐溶剂性在实用上尚无问题,超过10时,涂膜的耐溶剂性不良。
实施例2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2的制备)
(A-2)          9.500        质量份
(B-1)          3.189        质量份
(C-1)          4.784        质量份
(D-1)          0.718        质量份
(D-2)        0.558        质量份
(G-1)        0.239        质量份
(F-1)        27.540       质量份
(F-2)        53.46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成分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2。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3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3的制备)
(A-1)          9.500     质量份
(B-1)          2.547     质量份
(C-1)          3.821     质量份
(E-1)          1.910     质量份
(D-1)          0.573     质量份
(D-2)          0.446     质量份
(G-1)          0.191     质量份
(F-1)          40.500    质量份
(F-3)          40.50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脂组合物3。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4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4的制备)
(A-2)        9.500        质量份
(B-1)        2.547        质量份
(C-1)        3.821        质量份
(E-1)        1.910        质量份
(D-1)        0.573        质量份
(D-2)      0.446    质量份
(G-1)      0.191    质量份
(F-1)      40.500   质量份
(F-3)      40.50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4。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5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5的制备〕
(A-3)         9.500          质量份
(B-1)         3.189          质量份
(C-1)         4.784          质量份
(D-1)         0.718          质量份
(D-2)         0.558          质量份
(G-1)         0.239          质量份
(F-1)         27.540         质量份
(F-2)         53.46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5。仅就对比度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6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6的制备)
(A-4)         9.500      质量份
(B-1)         3.189      质量份
(C-1)         4.784      质量份
(D-1)         0.718      质量份
(D-2)         0.558      质量份
(G-1)         0.239      质量份
(F-1)     27.540      质量份
(F-2)     53.46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6。仅就对比度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7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7的制备〕
(A-3)          9.500         质量份
(B-1)          3.189         质量份
(C-1)          4.784         质量份
(E-1)          1.910         质量份
(D-1)          0.718         质量份
(D-2)          0.558         质量份
(G-1)          0.239         质量份
(F-1)          27.540        质量份
(F-2)          53.46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7。仅就对比度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8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8的制备)
(A-4)          9.500       质量份
(B-1)          3.189       质量份
(C-1)          4.784       质量份
(E-1)          1.910       质量份
(D-1)          0.718       质量份
(D-2)          0.558       质量份
(G-1)          0.239       质量份
(F-1)          27.540     质量份
(F-2)          53.460     质量份
(H-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8。仅就对比度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
〔对比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的制备〕
(A-5)       9.500        质量份
(B-1)       2.547        质量份
(C-1)       3.821        质量份
(E-1)       1.910        质量份
(D-1)       0.573        质量份
(D-2)       0.446        质量份
(E-1)       0.191        质量份
(F-1)       40.500       质量份
(F-3)       40.500       质量份
(G-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对比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1。仅就对比度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2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2的制备)
(A-6)         9.500       质量份
(B-1)         2.547       质量份
(C-1)         3.821       质量份
(E-1)         1.910       质量份
(D-1)         0.573       质量份
(D-2)         0.446       质量份
(E-1)         0.191       质量份
(F-1)      40.500      质量份
(F-3)      40.500      质量份
(G-1)      0.012       质量份
将上述物质混合,制得对比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2。仅就对比度与实施例1同样进行评价,结果示于表2。
【表1】
 
Rx 对比度 PGMEA耐性 PGME耐性
实施例1 0.658 7044 44.1 46.7
实施例2 0.658 7284 81.4 93.5
实施例3 0.658 6037 0.3 0.2
实施例4 0.658 6565 0.2 2.7
【表2】
 
Rx 对比度
实施例5 0.658 5903
实施例6 0.658 5974
实施例7 0.658 4234
实施例8 0.658 3963
比较例1 0.658 1926
比较例2 0.472 2980
在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及2中,对比作为CIE1931的x在相同数值下的对比度的测量结果,在比较例2中,由于无法制作x值相同的膜,表示在相同的膜厚(2.0μm)下的x值及对比度值。
从表1及表2可以看出,在实施例1~8所用的着色剂中,对比度良好,采用这些着色剂时,可以制作颜色特性优异的滤色器。
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含有实施例3及4的着色剂及交联促进剂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滤色器中,对比度、耐PGMEA性及耐PGME性良好。可以反复涂抹本发明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制作滤色器时是有用的。

Claims (7)

1、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包含着色剂(A)、粘结剂用树脂(B)、光聚合性化合物(C)、光聚合引发剂(D)及溶剂(F),其中着色剂(A)是含有式(A-I)所示化合物的着色剂,
式(A-I)中,R1~R1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硝基、苯基、-SO2NHR21或-COOR21
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环己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环己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烷氧基烷基、-R3-CO-O-R32、-R31-O-CO-R32或碳原子数为7~10的芳烷基;
R3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2价脂肪族烃基,R3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1价脂肪族烃基;
R19及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氨基;
M表示Cr或Co;
D表示氢原子、1价金属阳离子或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的1价阳离子。
2、权利要求1记载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粘结剂用树脂(B)是侧链上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树脂。
3、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交联促进剂(E)。
4、权利要求3记载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中交联促进剂(E)是含有环氧基的化合物。
5、滤色器,其包含由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图案。
6、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用于制造滤色器的用途。
7、式(A-I)所示的化合物用于制造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用途,
Figure A200810190885C00031
式(AI)中,R1~R18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碳原子数为1~5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硝基、苯基、-SO2NHR21或-COOR21
R21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环己基、烷基部分的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环己基、碳原子数为2~15的烷氧基烷基、-R3-CO-O-R32、-R31-O-CO-R32或碳原子数为7~10的芳烷基;
R31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2价脂肪族烃基,R32表示碳原子数为1~8的1价脂肪族烃基;
R19及R20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甲基、乙基或氨基;
M表示Cr或Co;
D表示氢原子、1价金属阳离子或具有呫吨骨架的化合物的1价阳离子。
CN200810190885.0A 2007-12-14 2008-12-12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Active CN1014826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07-323138 2007-12-14
US2007-323139 2007-12-14
US2007323139 2007-12-14
US2007323138 2007-12-14
US2007323138 2007-12-14
US2007323139 2007-1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2699A true CN101482699A (zh) 2009-07-15
CN101482699B CN101482699B (zh) 2015-07-01

Family

ID=40879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0885.0A Active CN101482699B (zh) 2007-12-14 2008-12-12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82699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315A (zh) * 2010-03-15 2011-09-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636957A (zh) * 2011-02-14 2012-08-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化合物
CN102736412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799067A (zh) * 2011-05-23 2012-11-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2838578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盐及着色固化性组合物
CN103176361A (zh) * 2011-12-26 2013-06-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4024938A (zh) * 2011-12-23 2014-09-03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光敏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滤色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1273A (ja) * 1984-10-12 1986-05-09 Sumitomo Chem Co Ltd 透明な着色塗膜を得る電着用塗料組成物
JPS6191261A (ja) * 1984-10-12 1986-05-09 Sumitomo Chem Co Ltd 金属錯塩化合物
JPH06230210A (ja) * 1993-02-03 1994-08-19 Sumitomo Chem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色素
US5851621A (en) * 1996-05-03 1998-12-22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High-capacity storage media
JP2003295427A (ja) * 2002-03-29 2003-10-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91273A (ja) * 1984-10-12 1986-05-09 Sumitomo Chem Co Ltd 透明な着色塗膜を得る電着用塗料組成物
JPS6191261A (ja) * 1984-10-12 1986-05-09 Sumitomo Chem Co Ltd 金属錯塩化合物
JPH06230210A (ja) * 1993-02-03 1994-08-19 Sumitomo Chem Co Ltd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用色素
US5851621A (en) * 1996-05-03 1998-12-22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rporation High-capacity storage media
JP2003295427A (ja) * 2002-03-29 2003-10-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3315B (zh) * 2010-03-15 2015-01-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193315A (zh) * 2010-03-15 2011-09-2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636957A (zh) * 2011-02-14 2012-08-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化合物
KR101766745B1 (ko) 2011-02-14 2017-08-09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화합물
CN102636957B (zh) * 2011-02-14 2016-06-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及化合物
CN102736412A (zh) * 2011-03-31 2012-10-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736412B (zh) * 2011-03-31 2017-05-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799067A (zh) * 2011-05-23 2012-11-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2799067B (zh) * 2011-05-23 2017-09-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2838578B (zh) * 2011-06-24 2016-03-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盐及着色固化性组合物
CN102838578A (zh) * 2011-06-24 2012-12-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盐及着色固化性组合物
CN104024938A (zh) * 2011-12-23 2014-09-03 第一毛织株式会社 光敏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其的滤色片
CN103176361A (zh) * 2011-12-26 2013-06-2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3176361B (zh) * 2011-12-26 2018-06-2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82699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33512B1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1581881B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1625525B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1620379A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770012B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TWI762472B (zh) 著色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CN104678706A (zh)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1211111A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TWI524143B (zh) Coloring hardening resin composition
CN101482699B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4350422A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1750894B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TW201313834A (zh) 著色硬化性樹脂組合物
KR20120088575A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KR20120088574A (ko) 착색 감광성 수지 조성물
CN103034051A (zh)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JP2010170117A (ja)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3676480A (zh) 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914943A (zh)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JP7292897B2 (ja) 着色樹脂組成物
JP5799485B2 (ja) 着色感光性樹脂組成物
CN103116247A (zh) 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CN103034055A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2998902A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CN101604120B (zh) 着色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