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5914B -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 Google Patents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5914B
CN101415914B CN2007800120497A CN200780012049A CN101415914B CN 101415914 B CN101415914 B CN 101415914B CN 2007800120497 A CN2007800120497 A CN 2007800120497A CN 200780012049 A CN200780012049 A CN 200780012049A CN 101415914 B CN101415914 B CN 1014159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room
float
valve
suppl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120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5914A (zh
Inventor
山下芳雄
小林日出夫
蚁泽克彦
山田贤一
林邦彦
森泰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5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5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9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4Filling or draining lubricant of or from machines or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10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 F01M11/12Indicating devices; Other safety devices concerning lubricant lev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5/00Heating, cooling, 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lubricant; Lubrication means facilitating engine star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47Control of lubricant levels, e.g. lubricant level control dependent on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37Oilsumps with different oil compar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37Oilsumps with different oil compartments
    • F01M2011/0041Oilsumps with different oil compartments for accommodating movement or position of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02Cleaning of lubricants, e.g. filters or magnets
    • F16H57/0404Lubricant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 F16H57/0452Oil p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Lubricant storage reservoirs, e.g. reservoirs in addition to a gear sump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in the upper part of a gear case
    • F16H57/0453Section walls to divide a gear sum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润滑装置和油底壳。其中油底壳分隔器(132)配置成将油底壳(130)内的空间分成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下方位置处形成有突出部(132b),使得第一室(30a)的一部分伸入第二室(30b)中。在构成突出部(132b)的上端部的突出部上板(132b1)上设有作为单向阀的供油阀(138),该供油阀允许油基本上仅仅从第一室(30a)流出到第二室(30b)。

Description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存储用于润滑待润滑机构(例如发动机缸体、自动变速器机构等)的油的油底壳。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油底壳并构造成能够将油供给到待润滑机构的润滑装置(例如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等)。 
背景技术
一般地,这类润滑装置构造成能够通过油泵抽吸油底壳中存储的油并将抽吸出的油供给到待润滑机构中的待润滑部件(例如齿轮、凸轮轴、气缸、活塞等)。润滑装置构造成向待润滑部件提供润滑作用,并构造成使得已经从待润滑部件吸收了热(例如摩擦热)的油在重力作用下从待润滑机构返回到油底壳中。 
一种广为人知的用于油底壳的结构是所谓的2室式油底壳结构,其能够通过加速油温升高而加速暖机进程。具有2室式油底壳结构的油底壳(以下简称为“2室式油底壳”)构造成使得油底壳的内部被分成两个室,即主室(可以称为第一室)和副室(可以称为第二室)。 
具有2室式油底壳的润滑装置构造成将主室中容纳的油供给到待润滑机构。2室式油底壳构造成在暖机操作期间限制主室和副室之间的油的流动——在该暖机操作中油温(以及待润滑部件的温度)较低,并构造成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当油温(以及待润滑部件的温度)升高到适当水平时取消该限制。 
2室式油底壳如下这样工作。首先,在暖机操作期间,限制主室和副室之间的油的流动。这就将在待润滑机构和油底壳之间循环的油量实质上限制为主室中存储的油量。因此,主室中容纳的油的温度(以及待润滑部件的温度)快速升高,从而可以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 
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减弱或取消该限制。这使得存储在副室中的油可以流入主室中。具体地,基本上容纳在油底壳中的所有油都可以用于在待润滑机构和油底壳之间循环。因此,在待润滑机构中,油可以进行良好的润滑和冷却。 
这种2室式油底壳的已知示例在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特开)No.2003-222012(专利文献1)和日本专利公布(特公)No.5-43850(专利文献2)中描述。 
根据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特开)No.2003-222012(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构造,油底壳分隔器配置在油底壳的内部空间中。油底壳分隔器构造和配置成将油底壳的内部空间分成两个室,即主室和副室。 
主室形成为向着用作待润滑机构的发动机缸体开口。主室设置成与发动机缸体具有连通关系以能够接收从发动机缸体返回到油底壳的油。滤油器配置在主室的底部区域中。滤油器连接到油泵并具有抽吸端口,通过该抽吸端口将主室内的油抽吸走。 
油底壳分隔器具有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以在主室和副室之间建立连通。第一连通孔位于第二连通孔上方,并且每个第一连通孔都具有比第二连通孔更大的开口直径。例如,若干第一连通孔形成为圆形通孔,每个都具有约8mm的直径。大量(十几到几十个)第二连通孔形成为圆形通孔,每个都具有约2mm的直径。 
在具有以上构造的2室式油底壳中,与油温变化相关联的油粘度的变化控制主室和副室之间的油的流动状况。 
具体地,在暖机操作期间,留在副室的底部区域中的低温高粘度的油难以通过第二连通孔,这些第二连通孔开口直径小且形成在较低的水平处。即使在暖机操作期间,留在副室的上部区域中并且温度相对较高的油也可以容易地经第一连通孔流入主室的上部区域中,这些第一连通孔的开口直径较大且形成在上部的水平处。同时,随着暖机操作的进行,以及由此副室中的油温升高,油可以通过第一连通孔和通过第二连通孔在主室和副室 之间流动。 
根据日本专利公布(特公)No.5-43850(专利文献2)中描述的构造,将主室和副室彼此分离的隔板具有连通部。该连通部具有根据主室中容纳的油的温度工作的阀装置。该阀装置具有节温阀,该节温阀在油温由于暖机操作而升高到作为相对较高温度的高温侧设定温度(例如约60℃)之前是关闭的,并且当油温升高到该高温侧设定温度或更高时打开。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特开)No.2003-222012(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具有2室式油底壳的装置中,即使在暖机操作期间,主室和副室也通过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彼此连通。所以,在暖机操作期间,对于油从副室流入主室的限制是不充分且不稳定的。因此,不一定会充分发挥2室式油底壳的作用,即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 
而且,在该装置中,假定对于油通过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从副室流入主室且然后被抽吸进入滤油器的抽吸端口中所经过的油流路,流经该油流路的油的流动阻力取为R2-1。而且,假定对于最初存储在主室内的油被抽吸进入滤油器的抽吸端口中所经过的油流路,流经该油流路的油的流动阻力取为R1-1。显然,在此情况下,R2-1大于R1-1。 
所以,在该装置中,即使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类似于暖机操作期间,主要是存储在主室中的油被抽吸通过滤油器的抽吸端口并供给到待润滑机构。因此,在该装置中,存储在副室中的油不太可能被用于发动机缸体和油底壳之间的循环。为此,在该装置中,存储在油底壳中的油(特别是,一直存储在主室中的油)可能会加速劣化。 
而在日本专利公布(特公)No.5-43850(专利文献2)所描述的具有2室式油底壳的装置中,通过打开和关闭阀装置,具有相对较大开口直径的油路可以可靠地根据运转条件而打开和关闭。因此,在暖机操作期间,可以可靠地限制油从副室流入主室。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通过油连通路径在主室和副室之间建立连通,由此可以方便油从副室流入主室。 
但是,在该装置中,在油更换时,容纳在主室中的油的温度不高于高 温侧设定温度;从而,阀装置被关闭。所以,当将新鲜油注入空的油底壳时,会难以平稳地执行注入操作。 
具体地,在执行注入操作时,通常首先将新鲜油注入抽吸端口所在的主室中。然后,油从主室流出到副室中,由此,油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油底壳的整个内部中。但是,当阀装置关闭时,就难以迅速地使油从主室流出到副室中。在此情况下,主室和副室的油位不同。于是,在油更换时,就难以通过使用油位计来调节油底壳中的油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2室式油底壳以及具有该2室式油底壳的润滑装置,该油底壳有利地加速暖机操作,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防止油的早期劣化,并允许快速换油工作。 
本发明所应用的润滑装置构造成能够将用于润滑待润滑机构的油供给到该机构。润滑装置包括油底壳、油泵和滤油器。本发明所应用的油底壳构造成能够将油存储在油底壳内的空间中。油底壳包括油底壳盖和油底壳分隔器。 
油泵构造成能够将存储在所述油底壳中的油输送到所述待润滑机构。滤油器具有供抽吸留在所述空间内的油所用的抽吸端口,并且经由油流路连接到所述油泵。 
所述油底壳具有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的储油凹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构造和配置成将所述储油凹部内的空间分成第一室和第二室。 
所述第一室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以与所述待润滑机构连通。所述滤油器的所述抽吸端口配置在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区域中。所述第二室与所述第一室相邻配置。 
本发明的油底壳可以设有连通阀。该连通阀设置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上。所述连通阀构造成能够通过根据所述待润滑机构的运转条件在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建立连通。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油底壳和润滑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构造成实质上只允许所述油从所述第一室流出到所述第二室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上。所述单向阀构造成根据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的油位差而运行。
在这种构造中,当所述待润滑机构运转时,所述油泵被致动。当油泵被致动时,留在第一室的底部区域内的油经滤油器的抽吸端口被抽吸走并经油流路供给到油泵。从第一室的底部区域抽吸并供给到油泵的油由油泵输送到待润滑机构。 
供给到待润滑机构的油对待润滑机构提供润滑作用,并吸收由待润滑机构中的燃料燃烧和摩擦所产生的热,由此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了的油在重力作用下向着油底壳返回。返回的油流入与待润滑机构连通的第一室,由此存储在第一室中的油的温度升高。 
恰在起动之前,第一室和第二室具有基本相同的油位。但是,当暖机操作随着冷起动而开始时,如上所述,容纳在第一室中的油被油泵抽吸。结果,第一室的油位变得低于第二室;于是,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出现油位差。 
单向阀构造成基本上仅仅允许油从第一室流出到第二室。因此,即使在出现上述油位差时,也基本不会发生油从第二室经单向阀流入第一室的现象。 
如上所述,在暖机操作期间,容纳在第一室中的油被油泵抽吸,而油从第二室流入第一室受到限制。具体地,油从第二室通过单向阀流入第一室基本不会发生。 
所以,在待润滑机构和油底壳之间循环的油量被基本上限制为存储在第一室中的油量。因此,容纳在第一室中的油的升温被加速,由此加速了暖机操作的进程。 
从暖机操作到暖机后操作的操作切换可以根据待润滑机构的运转条件进行。可以用作“运转条件”的示例因素包括油的温度、冷却水温度以及从操作开始经过的时间(这些与“运转条件”相关的因素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当为了换油而从油底壳排尽全部量的油时,通常从油底壳盖的底部移除排油螺栓,由此打开由排油螺栓封闭的排油螺栓孔。 
当排油螺栓孔打开时,容纳在第二室中的油优选排出到油底壳外部,于是第二室的油位下降。这在第二室和第一室之间产生油位差(预 定量的差),使得第一室的油位高于第二室的油位。 
当出现这种油位差时,单向阀工作以基本上仅仅允许油从第一室流出到第二室。通过单向阀的工作,留在第一室中的油流出到第二室中并随后经由第二室和排油螺栓孔排出到油底壳外部。所以,存储在油底壳中的油被有效且快速地排出到油底壳外部。 
另外,在换油时,例如当将新鲜的油注入到空的油底壳中时,油集中地流入第一室中。于是,仅仅第一室的油位上升。同样,在此情况下,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出现油位差,从而第一室的油位变得高于第二室的油位。 
类似于前述情况,该油位差导致单向阀工作。结果,注入到第一室中的新鲜油也经由单向阀供给到第二室中。于是,第一室和第二室可以可靠地调节油位。因此,新鲜油可以有效且平稳地注入油底壳。 
因此,根据本构造,可以有利地加速暖机操作;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防止油的早期劣化;并且在换油工作中,可以快速排出和注入油。 
(2)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润滑装置可以如下构造。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成围绕所述底板。所述侧板连接到所述底板的端部。而且,由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的第一室形成用凹部构造成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 
更优选地,底板和侧板成一体地形成。更优选地,底板和侧板用具有低导热性和高隔热性的材料(耐热合成树脂等)形成。 
在这种构造中,向着待润滑机构(向上)开口的油底壳盖配置在第一室形成用凹部外侧,该第一室形成用凹部向着待润滑机构(向上)开口。通过这种配置,位于油底壳分隔器的第一室形成用凹部外侧的空间用作第二室。 
具体地,通过将油底壳分隔器配置成使得侧板与油底壳盖的内侧表面间隔开,第二室可以形成在第一室的横向外侧上。而且,通过将油底壳分隔器配置成使得底板与油底壳盖的下端部分的内壁表面间隔开,第二室可以形成在第一室的向下外侧上。 
通过形成在第一室外侧,第二室可以用作以隔热方式覆盖第一室的 隔热层。 
在换油时,如上所述,当通过移除排油螺栓而打开排油螺栓孔时,首先,容纳在形成于第一室外侧的第二室内的油被排出到油底壳外部。结果,第二室的油位下降。这在第二室和位于第二室内侧的第一室之间产生油位差(预定量的差),使得第一室的油位高于第二室的油位。 
当出现这种油位差时,单向阀工作以基本上仅仅允许油从第一室流出到第二室。通过单向阀的工作,留在第一室中的油流出到第二室中并随后经由第二室和排油螺栓孔排出到油底壳外部。这样,存储在油底壳中的油被有效且快速地排出到油底壳外部。 
另外,在换油时,例如当将新鲜的油注入到空的油底壳中时,油集中地流入第一室形成用凹部中。这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产生油位差。 
由于该油位差,注入到第一室形成用凹部中的新鲜油经由单向阀流出到形成于第一室形成用凹部外侧的第二室中。这样,注入到第一室形成用凹部中的油也供给到第二室中。 
根据本构造,在暖机操作时,因为第一室由形成于第一室外侧的第二室以隔热方式覆盖,所以可以有效加速容纳在第一室中的油的温度的升高。这可以进一步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 
而且,根据本构造,即使第二室形成在第一室外侧,当要排出存储在油底壳中的全部量的油时,油也可以有效地从第一室排出到形成于第一室外侧的第二室中。而且,当将新鲜油注入到油底壳中时,油可以有效地从第一室供给到形成于第一室外侧的第二室。因而,可以快速进行换油工作。 
(2′)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润滑装置可以还包括返回油存储分隔器和油返回控制阀。 
所述返回油存储分隔器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第二室上方形成返回油存储室。所述返回油存储室形成为能够存储从所述待润滑机构向着所述油底壳返回的返回油中除直接返回到所述第一室的一部分返回油之外的剩余部分。 
所述油返回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返回油存储分隔器上。所述油返回控 制阀构造成能够通过根据所述待润滑机构的运转条件打开而允许油从所述返回油存储室流入所述第二室。 
具体地,所述返回油存储分隔器可以包括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所述水平隔板连接到所述油底壳分隔器的所述第一室形成用凹部的上端。所述水平隔板构造和配置成在竖直方向上将所述第二室和所述返回油存储室彼此分隔。 
所述竖直隔板从所述水平隔板向上立起。由所述水平隔板和所述竖直隔板限定并能够存储油的凹部用作所述返回油存储室。 
在这种构造中,如前所述,已经供给到待润滑机构的油对待润滑机构进行润滑和冷却,从而温度升高,并随后在重力作用下向着油底壳返回。返回油的一部分流入与待润滑机构连通的第一室中。这导致第一室中存储的油的温度升高。而且,返回油的剩余部分由返回油存储室接收和临时存储。 
在暖机操作期间,设置在返回油存储分隔器上的油返回控制阀关闭,由此切断第二室和返回油存储室之间的连通。 
于是,受限量的油在待润滑机构和油底壳之间循环,由此加速了第一室中容纳的油的温度的升高。而且,预定量的返回油存储在位于第二室上方的返回油存储室中。 
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通过打开油返回控制阀,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中返回油流入第二室的上部区域,从而第二室的油位上升。第二室的油位上升导致油位差,使得第二室的油位变得高于第一室的油位。 
根据本构造,在确保换油工作快速的同时,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可以有效循环油底壳中容纳的油。 
(3)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润滑装置可以如下构造。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具有供油孔,所述供油孔的形式为在所述侧板的上端部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区域中形成的通孔。所述单向阀具有供油孔关闭阀体,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构造和配置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的油位差来打开和关闭所述供油孔。 
在这种构造中,在换油时,如前所述,产生油位差(预定量的差), 使得第一室的油位高于第二室的油位。该油位差导致供油孔关闭阀体打开供油孔,由此油从具有高油位的第一室流出到具有低油位的第二室。 
同时,在暖机操作期间,即使出现油位差而使得第二室的油位高于第一室的油位,供油孔也由供油孔关闭阀体关闭。在暖机操作期间,这限制了油从第二室通过供油孔流入到第一室中。 
根据本构造,在暖机操作期间,可以通过简单的装置构造可靠地限制油从第二室通过供油孔流入到第一室中。而且,允许快速换油工作的单向阀可以通过简单的装置构造实现。 
(4)所述供油孔和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可以形成为使得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所述供油孔的周边彼此线接触。 
在这种构造中,当第二室中的油位高于供油孔和供油孔关闭阀体时,淤积物、杂质等可能会向着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供油孔的周边之间的接触区域沉淀。 
但是,在本构造中,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供油孔的周边彼此线接触。就是说,与其中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供油孔的周边彼此表面接触(经由相对加宽的区域彼此接触)的情况相比,本构造中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供油孔的周边彼此以窄的间隙相对且可以保持淤积物等的区域较小。 
因此,本构造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以下问题出现,例如供油孔关闭阀体根据上述油位差的恰当开关操作的失效,以及总是建立通过供油孔的连通,这些问题可能由于淤积物等粘附在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供油孔的周边之间的接触区域上而导致。 
(5)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润滑装置可以如下构造。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间的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中。所述突出部向着所述油底壳的外侧横向突出。所述供油孔形成在突出部上板中,所述突出部上板用作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构造成能够通过靠自身重量下降而从所述突出部上板上方关闭所述供油孔。在此情况下,优选地,供油孔关闭阀体用比重稍高于油(优选为油的比重的约1.2倍到约2倍)的材料形 成。 
在这种构造中,在暖机操作期间,可能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出现油位差,所述第二室的油位高于第一室的油位,并且第二室的油位可能变得高于突出部上板。 
在此情况下,位于突出部上板上方的油的压力将供油孔关闭阀体向下压。由于供油孔关闭阀体所受的压力和供油孔关闭阀体的自重,供油孔关闭。就是说,限制了油从第二室通过供油孔流入到第一室(单向阀关闭)。 
于是,在暖机操作期间,可以通过简单构造有效限制不期望的油从第二室通过供油孔流入到第一室。 
在换油时,如前所述,首先,仅仅将容纳在第二室中的油排出到油底壳外部。结果,在第二室和位于第二室内侧的第一室之间产生油位差(预定量的差),所述第二室的油位低于第一室的油位。在出现这种油位差时,容纳在第一室中的油的压力将供油孔关闭阀体向上推。这使得供油孔打开;于是,油通过供油孔流出到第二室中。这样,留在第一室中的油流出到第二室中。 
当将油集中地注入第一室中时,仅仅第一室中的油位上升。当第一室中的油位到达突出部上板的高度时,注入到第一室中的油的压力将供油孔关闭阀体向上推。这使得供油孔打开;于是,油通过供油孔从第一室供给到第二室中。 
根据本构造,在确保加速暖机操作性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快速换油工作。 
(6)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润滑装置可以如下构造。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润滑装置可以还包括油位计支撑部。所述油位计支撑部具有油位计插入孔。油位计插入孔构造成允许通过其插入油位计。所述油位计由棒状部件形成并适于可视地检查所述油底壳内的油位。所述油位计支撑部构造成能够在所述油位计插入所述油位计插入孔中时支撑所述油位计。所述单向阀构造成使得当将换油用的换油装置的用于排出或注入油的管代替所述油位计插入所述油位计支撑部的所述油位计插入孔中时,所述 供油孔关闭阀体打开所述供油孔。 
在这种构造中,在换油时,换油装置的管被插入油位计支撑部的油位计插入孔中。这使得供油孔打开,从而第一室和第二室彼此连通。 
于是,当存储在油底壳中的油通过该管排出到油底壳外部时,油流过供油孔,存储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中的油由此通过该管被快速排出到油底壳外部。而且,当通过该管将新鲜油注入到油底壳中时,油流过供油孔,由此新鲜油快速散布到第一室和第二室中。 
根据本构造,即使当换油装置突然从第一室和第二室之一排出已有的油,或者即使当换油装置突然将新鲜油注入到第一室和第二室之一时,也可以限制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出现大的压力差。 
因而,可以有效防止将第一室和第二室彼此分开的油底壳分隔器的破裂,这种破裂可能由于上述这种大的压力差而产生。因此,可以有利且更快速地使用换油装置执行换油工作。 
(7)所述单向阀可以包括抵靠部件和连杆部。所述抵靠部件位于所述油位计插入孔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所述抵靠部件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管通过所述油位计插入孔插入时接触所述管的端部。所述连杆部构造成在所述管的所述端部接触并按压所述抵靠部件时使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在打开所述供油孔的方向上移动。 
在这种构造中,在换油时,换油装置的管通过油位计插入孔插入,并且管的端部接触并按压抵靠部件。结果,连杆部用于使供油孔关闭阀体在打开供油孔的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构造,在使用换油装置进行换油工作时,可以通过简单的装置构造可靠地执行供油孔的打开。 
(8)可以在所述抵靠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凹部和凸起(凹凸结构)。凹凸结构的几何形状形成为当所述管的具有管端开口的所述端部接触所述抵靠部件的所述表面时,在所述抵靠部件的所述表面和所述管的围绕所述管端开口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 
例如,凹凸结构可以通过滚花工艺、喷砂工艺、铣槽工艺等等形成。而且,凹凸结构可以通过在抵靠部件中形成孔或通孔来形成。
当通过使用换油装置排出存储在油底壳中的油时,这种构造可以防止抵靠部件的表面封闭管端开口。 
(9)所述抵靠部件可以配置成在所述油位计被支撑于所述油位计支撑部中的状态下与所述油位计的末端间隔开。 
在这种构造中,在操作期间,当通过油位计插入孔插入时时,油位计支撑在油位计支撑部中。在此情况下,油位计的末端不接触抵靠部件。因此,油位计通过油位计插入孔插入不会导致供油孔打开。 
根据本构造,可以通过简单的装置构造可靠地进行操作期间供油孔的关闭和使用换油装置进行换油工作时供油孔的打开。 
(10)可以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的所述底板和所述油底壳盖的底部之间形成构成所述第二室的间隙。 
在这种构造中,第二室可以形成为完全覆盖第一室的横向外侧区域和下方外侧区域。于是,在暖机操作时,因为第一室由在第一室外侧形成的第二室以隔热方式覆盖,所以可以有效加速容纳在第一室中的油的温度的升高。这可以进一步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而且,根据本构造,即使当第二室形成为从第一室外侧完全覆盖第一室时,换油工作也可以快速执行。 
(11)还可以提供浮子阀,所述浮子阀构造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来打开和关闭排油孔。所述排油孔是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的所述底板中形成的通孔。所述排油孔形成为在构成所述第二室的所述间隙与位于所述间隙上方的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区域之间建立连通。所述浮子阀包括浮子元件和阀机构。 
所述浮子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室内并且构造成能够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在存储于所述第一室内的所述油中。所述阀机构构造成能够通过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升高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升高而关闭所述排油孔。 
在这种构造中,在第一室中的油位足够高的情况下,浮子元件升高到其上限位置。于是,排油孔由阀机构关闭。在暖机操作期间,这限制(切断)油从第二室的底部区域通过排油孔流入第一室的底部区域。
同时,例如在极低温度起动时,如果刚好在起动之前油的量很少,第一室中的油位可能下降过多。在此情况下,浮子元件降低,由此取消排油孔被阀机构关闭的状态。结果,油可以从第二室的底部区域通过排油孔供给到第一室的底部区域。 
当为了换油而要从油底壳排出全部量的油时,排油螺栓被移除,由此打开排油螺栓孔。结果,第二室中的油位下降。此时,待排出的油留在第一室中,并且由于浮子元件受到浮力,排油孔被阀机构关闭。 
但是,在此情况下,因为第一室中的油位高于第二室中的油位,所以出现油位差(预定量的差),从而单向阀被打开。结果,存储在第一室中的油通过单向阀流出到第二室中。 
于是,根据本构造,在排油孔被浮子阀关闭的时候第一室中的油位突然降低的意外情况下,浮子阀起作用。因此,在可靠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的同时,可以有效限制油到待润滑机构的供应短缺的出现。 
而且,在为换油而从油底壳排出全部量的油的过程中,通过单向阀的作用,可以在该过程的相对早期阶段将存储在第一室中的油排出到第二室中。因此,可以快速执行换油工作。 
(12)所述阀机构可以包括排油孔关闭阀体、连接杆和支撑部件。 
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室内并位于所述排油孔上方。所述连接杆构造成将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和所述浮子元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撑部件构造成可枢转地支撑所述连接杆。所述阀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通过由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升高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升高所实现的所述连接杆在第一方向上的枢转运动而降低,并使得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通过由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降低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降低所实现的所述连接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枢转运动而升高。 
在这种构造中,浮子阀的组成元件配置在油底壳分隔器的底板上方。 
根据本构造,即使当油底壳盖的底部向上变形而使油底壳盖的底部和油底壳分隔器的底板之间的距离变化时,浮子阀也可以可靠地根据第 一室中的油位工作。 
而且,根据本构造,在确保浮子阀的可靠工作的同时,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减小油底壳盖的底部和油底壳分隔器的底板之间的距离。另外,在将油底壳分隔器的底板和滤油器的抽吸端口之间的空间设定为允许通过抽吸端口对油进行良好抽吸的宽度的同时,可以尽可能低地配置底板和抽吸端口。 
于是,即使当存储在油底壳中油的量减少时,第一室中的油位也更可能保持在滤油器的抽吸端口上方。这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对待润滑机构的油的供应短缺的出现。而且,无需显著增加油底壳的容量和第一室的容量,就可以确保对待润滑机构的油供应。因此,在暖机操作时,第一室中容纳的油的温度在较早阶段升高,由此可以产生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的效果。 
(13)所述单向阀形成为位于比所述浮子阀的所述浮子元件的上限位置低的位置处。在这种构造中,单向阀配置在对应于第一室的底部区域且低于浮子元件的上限位置的位置处。具体地,例如,供油孔、供油孔关闭阀体或突出部上板配置在比上限位置低的位置处。 
在这种构造中,当为了换油而从油底壳盖的底部移除排油螺栓时,打开由排油螺栓封闭的排油螺栓孔。通过该过程,首先,容纳在第二室中的油开始排出到油底壳外部,由此第二室中的油位开始降低。于是,在第二室和第一室之间出现的油位差(小的差别)使得单向阀可以打开。 
通过基于上述油位差在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出现的压力差的作用,存储在第一室中的油通过单向阀流出到第二室中,并随后经由第二室排出到油底壳外部。这样,从排油开始到结束,油可以基本上连续地从第一室和第二室两者排出到油底壳外部。 
如上所述,油从第一室通过单向阀流出到第二室中持续进行,直到第一室中的油位到达与单向阀基本上相同的高度。此时,第一室中的油位低于浮子阀的浮子元件的上限位置。于是,此时排油孔打开。因此,第一室的底部区域中残留的油可以排出到第二室的底部区域(上述间隙)中。
同时,在这种构造下,当为了换油而将新鲜油注入到空的油底壳中时,首先将油注入到空的第一室中。此时,浮子阀降低,从而打开排油孔。因此,油通过排油孔流入第二室中。 
当第二室中的油位升高并到达油底壳分隔器的底板时,浮子阀开始升高。在浮子元件升高到上限位置并且关闭排油孔之前,单向阀打开。于是,注入到第一室中的油可以连续供给到第二室中。在将油注入第一室中完成之前,单向阀保持打开。就是说,从注油开始到结束,新鲜油可以连续注入到第一室和第二室两者中。 
这样,根据本构造,在注入和排出油时,单向阀在相对早期的阶段打开,并且第一室中的油位和第二室中的油位一直基本以彼此连动的关系变化。因此,根据本构造,可以快速执行换油工作。 
而且,根据本构造,在注油时,第一室中的油位和第二室中的油位可以适当调节以使油位彼此基本一致。因此,在注油时,通过使用油位计,可以适当且容易地掌握油底壳中容纳的油量。 
另外,即使浮子阀由于淤积物等的沉淀而无法打开,油也可以以最大可能量从第一室排出到第二室中。因此,可以将第一室中残留的旧油的量限制到最小可能的值。而且,在注油时,即使排油孔未打开,也可以在相对早期的阶段开始将油从第一室供给到第二室中。 
这样,根据本构造,在排油时,存储在第一室中的油可以可靠排出到第二室中。而且,注入到第一室中的新鲜油可以可靠供给到第二室中。因此,根据本构造,可以快速可靠地执行换油工作。 
特别地,如上所述,在阀机构包括排油孔关闭阀体、连接杆和支撑部件,并且浮子阀的组成元件配置在油底壳分隔器的底板上方的情况下,可以可靠执行油的排出和注入。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润滑装置的发动机的示意构造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油底壳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3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排油孔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
图4A和4B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连通阀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其中图4A示出连通阀在低温下关闭的状态,而图4B示出连通阀在高温下打开的状态。 
图5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供油阀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 
图6A、6B、7A、7B、8A、8B、9A和9B是示出在图2所示油底壳中换油时浮子阀和供油阀的操作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10是示出图2中所示油底壳的变型的示意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11A是示出在图10所示油底壳中注油时的操作状态的侧剖视图,图11B是示出在该油底壳中暖机操作时的操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2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5中所示供油阀的变型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13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5中所示供油阀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14A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浮子阀的变型的构造的平面图,图14B是该浮子阀的变型的侧剖视图。 
图15A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浮子阀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平面图,图15B是该浮子阀的变型的侧剖视图。 
图16A、16B和16C是示出图2中所示浮子阀的又一变型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17A和17B是示出图2中所示浮子阀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视图,其中图17A是浮子导向部件的平面图,而图17B是以放大比例示出油底壳分隔器的排油孔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 
图18A、18B和18C是示出图17中所示浮子阀的运动的侧剖视图。 
图19A是示出图2中所示浮子阀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正视图,图19B是该浮子阀的变型的侧视图。 
图20是分别示出图2中所示油底壳和供油阀的另一变型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21是图20中所示供油阀的平面图。 
图22是示出图2中所示油底壳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申请递交时申请人所想到的最佳模式)。 
<发动机实施例的示意构造>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润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发动机10的示意图。发动机10包括发动机缸体20、油底壳30和供油部40。 
在用作待润滑机构的发动机缸体20中配置有多个待润滑部件,例如活塞21、曲轴22和凸轮轴23。油底壳30连接到发动机缸体20的下端部。油底壳30构造成能够在油底壳30的内部空间中存储用于润滑发动机缸体20内部的油。油底壳30的构造将在下文详细描述。 
如下所述,供油部40构造成能够将油底壳30中存储的油供给到发动机缸体20的内部机构。 
滤油器41配置在油底壳30内。滤油器41具有用于抽吸油底壳30中存储的油的油抽吸端口41a。滤油器41连接到发动机缸体20中所设的油泵42。 
油泵42构造成能够将油底壳30中存储的油输送到发动机缸体20中的待润滑部件。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油泵42是已知的旋转泵。油泵42的转子42a与曲轴22机械联接以随曲轴22旋转。 
滤油器41和油泵42经由滤油器通道43连接。滤油器通道43由金属或合成树脂制成的管形成。滤油器通道43的下端连接到滤油器41。滤油器通道43的上端连接到泵入口路径42b,该泵入口路径42b是在发动机缸体20的下端部处形成的油路。 
油泵42的输油侧经由油传送路径45连接到设置在发动机缸体20的外部处的油滤清器44。油滤清器44连接到供油路径46,该供油路径46设置为延伸到待润滑部件的油流路。 
<油底壳实施例的构造> 
图2是示出作为图1中所示油底壳30的一个实施例的油底壳130的示 意构造的侧剖视图。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油底壳130包括油底壳盖131、油底壳分隔器132、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下壳体(下曲轴箱)134、浮子阀135、连通阀136、油返回控制阀137和供油阀(注油阀)138。 
<<油底壳盖>> 
油底壳盖131是用作油底壳130的下盖的部件。油底壳盖131通过使用压模拉伸钢板而形成为向着位于上方的气缸体20a开口的浴缸状。就是说,油底壳盖131构造成能够在向着位于上方的气缸体20a开口的储油凹部131a的内部空间中存储油。 
储油凹部131a由底板131a1和侧板131a2形成。底板131a1和侧板131a2以无缝方式整体形成以形成上述浴缸状。侧板131a2从底板131a1的周边向上立起。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的点划线所示,储油凹部131a的上端(即油底壳盖131的侧板131a2的上端)位于与油位计50上指示油位的标记“F”相对应的高度处。 
油位计50由棒状部件形成并构造成允许通过油位计50的末端部分视觉检查油底壳130(第二室30b)中的油位。 
底板131a1具有设置在最低位置处的排油螺栓孔131c。“最低位置”是当包括发动机10的预定设备(例如汽车)位于平地上时该设备中在竖直方向(重力作用方向)上的最低位置。 
排油螺栓孔131c具有形成在其壁上的内螺纹以允许排油螺栓131d拧紧到其中。油底壳盖131所形成的形状使得存储在储油凹部131a中的油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向着排油螺栓孔131c向下流。 
凸缘部分131e沿着油底壳盖131的侧板131a2的上端形成。凸缘部分131e以从侧板131a2的上端横向向外延伸的方式立起。凸缘部分131e使用螺栓等固定到后面将描述的下壳体134,由此油底壳盖131经由下壳体134连接到气缸体20a的下端部。 
<<油底壳分隔器>>
油底壳分隔器132由具有低导热性的合成树脂整体形成。 
用于形成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优选材料的示例包括具有高耐热性(耐热温度:150℃,优选超过250℃)的合成树脂,例如尼龙、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PAI)、聚砜(PSF)、聚芳酯(PAR)、聚苯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四氟乙烯(PTFE)和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以及用玻璃纤维加强的这些合成树脂等等。 
在本实施例中,油底壳分隔器132由具有高耐热性、机械强度和高温蠕变强度的玻璃纤维加强6号尼龙树脂形成。 
油底壳分隔器132配置在油底壳盖131的储油凹部131a内。油底壳分隔器132构造和配置成能够将储油凹部131a分成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 
第一室30a形成为向着气缸体20a开口。第一室30a设置成经由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与气缸体20a连通。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配置在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中。 
第二室30b与第一室30a相邻设置,且油底壳分隔器132位于两者之间。第二室30b在第一室30a外侧设置成从横向外侧和从下方外侧围绕第一室30a。就是说,第二室30b是位于第一室30a横向外部和下方的空间,其置于油底壳盖131和油底壳分隔器132之间。 
油底壳分隔器132具有第一室形成用凹部132a。第一室形成用凹部132a的内部空间用作向着气缸体20a开口的第一室30a。第一室形成用凹部132a由底板132a1和侧板132a2形成。 
底板132a1配置成在底板132a1和油底壳盖131的底板131a1之间形成构成第二室30b的间隙。 
侧板132a2配置成围绕底板132a1。侧板132a2从底板132a1的端部(周缘部分)向上立起。另外,侧板132a2配置成在侧板132a2和油底壳盖131的侧板131a2之间形成构成第二室30b的间隙。底板132a1的端部和侧板132a2的下端部相连,由此底板132a1和侧板132a2以无缝方式整体形成。 
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形成在侧板132a2的上端部处,即形成在第一室 30a的上端部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的点划线所示,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的位置设定到与油位计50上指示油位的标记“F”相对应的高度。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形成为在气缸体20a和第一室30a之间建立连通。就是说,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形成为使得在重力作用下从气缸体20a滴下的返回油可以通过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到达第一室30a。 
第一室形成用凹部132a具有从其位于向着未示出的传动系机构(图2中的右侧)的一侧的底部横向伸出的突出部132b。突出部132b形成为使得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向着第二室30b(向外)突出。平板状的突出部上板132b1形成在突出部132b的上端部处。突出部上板132b1形成为与水平面基本平行的平坦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突出部132b形成在油底壳130的底部处。就是说,突出部上板132b1形成在与油位计50上指示油位的标记“L”相对应的高度下方。而且,突出部上板132b1配置在上述油位“L”和油底壳盖131的底板131a1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底板131a1是油底壳130的最低部分。另外,突出部上板132b1形成在与滤油器41的上端部基本相同的高度处。 
油位计50上的油位“L”可以设定为对应于最小油位的高度,在该最小油位下,即使在严苛的工作条件下,油也可以通过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有利地抽吸走。 
根据一个具体示例,油位“L”可以设定为起动前最小油位,在该油位下,当在极低温度(例如约-30℃)的环境下激活冷起动时,没有空气通过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被抽吸。对应于油位“L”的油位可以通过试验等确定。 
油位“F”可以设定为通过向在上述油位“L”处存储的油量增加合适的油量而建立的油位。 
在本实施例的油底壳130中,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为“F”时,第一室30a中存储的油量为约2.8升。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为“L”时,第一室30a中存储的油量为约1.6升。油位“F”和油位“L”之间的油位差被设定为约10mm到50mm。
凸缘部分132c沿着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侧板132a2的上端形成。凸缘部分132c以从侧板132a2的上端横向向外延伸的方式立起。凸缘部分132c使用螺栓等固定到后面将描述的下壳体134,由此油底壳分隔器132经由下壳体134连接到气缸体20a的下端部。 
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具有形成于最低位置处的通孔形式的排油孔132d。排油孔132d形成为能够在构造第二室30b的间隙与位于该间隙上方的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之间建立连通,该间隙位于油底壳盖131的底板131a1和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之间。 
而且,排油孔132d形成在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附近。排油孔132d形成为足够大的尺寸(例如直径约20mm),以允许甚至低温(例如约0℃)高粘度油通过其流出到第一室30a外部(进入第二室30b)。 
<<返回油存储分隔器>> 
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配置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上述突出部上板132b1上方。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构造成能够在与上述未示出的传动系机构相邻的区域(图2中的右手区域)中在第二室30b上方形成返回油存储室30c。 
返回油存储室30c构造成能够在暖机操作期间以预定量存储从气缸体20a向着油底壳130返回的返回油中除直接流入第一室30a的一部分返回油之外的剩余部分。就是说,返回油存储室30c形成为能够接收并暂时存储在气缸体20a的向着上述未示出的传动系机构的一侧在重力作用下返回的返回油。 
本实施例中的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用与形成油底壳分隔器132相同的合成树脂形成,并与油底壳分隔器132成一体形成。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由水平隔板133a和竖直隔板133b构成。 
水平隔板133a是平板状部件并配置成与油底壳分隔器132的突出部上板132b1基本平行。水平隔板133a配置成将第二室30b的上部区域和返回油存储室30c彼此分隔开。 
竖直隔板133b从水平隔板133a的位于与向着上述未示出的传动系 机构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图2中的左侧)上的端部向上立起。竖直隔板133b配置成用作返回油存储室30c在发动机的纵向方向(气缸配置方向;即曲轴22的纵向方向,或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个端部。 
水平隔板133a具有油返回通孔133c和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 
油返回通孔133c形成在返回油存储室30c外部。就是说,油返回通孔133c相对于竖直隔板133b配置在与上述未示出的传动系机构相反的一侧(图2中的左侧)。油返回通孔133c形成为使得从返回油存储室30c溢出竖直隔板133b的返回油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其流入第二室30b中。 
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是形成在水平隔板133a中的通孔并构造成能够支撑棒状的油位计50。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位于第二室30b中的最高位置。而且,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位于返回油存储室30c的内侧区域中。就是说,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配置在水平隔板133a的位于向着上述未示出的传动系机构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的端部处。 
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所形成的形状使得在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和通过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插入的油位计50之间形成预定的窄间隙。“预定的窄间隙”是使得在暖机操作期间低温高粘度油难以从其通过并使得相对高温(例如60℃或更高)低粘度油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容易从其通过的间隙(例如,约几mm)。 
在本实施例中,油底壳分隔器132和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适当成形为允许油在发动机10的任何运转条件下都能一直良好循环。就是说,水平隔板133a和竖直隔板133b的形状如下适当确定:在暖机操作期间,虽然合适量的返回油通过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直接返回到第一室30a中以由此防止第一室30a中在极低温起动时的缺油,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升温充分加速了暖机操作。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油底壳130构造成使得位于气缸体20a的下端处的开口部分的约30%到60%直接面对第一室30a。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油底壳130构造成使得位于气缸体20a的下端处的开口部分的约40% 到70%面对返回油存储室30c。油底壳分隔器132和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的形状被适当确定,以使得约30%到60%的返回油直接返回到第一室30a中并且约40%到70%的返回油接纳并暂时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30c中(返回到返回油存储室30c的返回油的一部分可以溢出竖直隔板133b以由此流入第一室30a)。 
<<下壳体>> 
下壳体134配置在气缸体20a的下端部处,以覆盖曲轴22下方的区域。下壳体134包括侧壁部分134a、斜坡部分134b、上凸缘部分134c、下凸缘部分134d和内凸缘部分134e。 
侧壁部分134a管状构造成横向覆盖曲轴22下方的区域。斜坡部分134b配置成从下方覆盖由侧壁部分134a的下端围绕的开口的一部分,该部分位于向着上述未示出的传动系机构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上。斜坡部分134b的上表面形成为使得所接收的油可以平缓地送向上述油底壳盖131的内部空间。 
由下壳体134的侧壁部分134a和斜坡部分134b以及上述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的水平隔板133a和竖直隔板133b围绕的空间用作上述返回油存储室30c。 
上凸缘部分134c形成为从侧壁部分134a的上端沿基本水平的方向向外延伸。上凸缘部分134c使用螺栓等接合并固定到气缸体20a的下端表面,由此下壳体134连接到气缸体20a。 
下凸缘部分134d形成为分别从侧壁部分134a和斜坡部分134b的下端沿基本水平的方向向外延伸。上述油底壳盖131的凸缘部分131e接合并固定到下凸缘部分134d,由此油底壳盖131连接到下壳体134以覆盖下壳体134的下端开口。 
内凸缘部分134e形成为分别从侧壁部分134a和斜坡部分134b的下端沿基本水平的方向向内延伸。上述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凸缘部分132c和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的端部接合并固定到内凸缘部分134e,由此油底壳分隔器132和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支撑在油底壳盖131的内部空间中。
<<浮子阀>> 
浮子阀135附装到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部中形成的上述排油孔132d。浮子阀135构造成能够通过根据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工作而打开和关闭排油孔132d。浮子阀135包括浮子元件135a、连接杆135b和排油孔关闭阀体135c。 
浮子元件135a配置在第一室30a内。浮子元件135a构造成能够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在存储于第一室30a内的油中。具体地,浮子元件135a用比重低于油的比重(0.85到0.98)的材料形成。例如,浮子元件135a可以用中空模制的具有耐热性的树脂泡沫(酚醛树脂、聚酯、聚丙烯等的泡沫)或具有耐热性的合成树脂形成。 
浮子元件135a设置在连接杆135b的一个端部处。排油孔关闭阀体135c连接到连接杆135b的另一端部。排油孔关闭阀体135c配置在第二室30b中并构造成能够通过触碰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从下方关闭排油孔132d。 
图3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排油孔132d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参照图3,阀表面135c1呈球形凸出形成,该表面是排油孔关闭阀体135c的上表面并面对排油孔132d(底板132a1)。阀体接触面132d1形成在排油孔132d的下端开口部分处并面对阀表面135c1。阀体接触面132d1呈球形凹入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阀表面135c1和阀体接触面132d1形成为使得阀表面135c1的曲率半径Rv和阀体接触面132d1的曲率半径RH的关系为Rv≤RH。 
再次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浮子阀135构造成使得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变成预定的浮子降低开始高度或更高时,浮子阀135在浮子元件135a的浮力作用下上升到图2所示上限位置,并可以通过排油孔关闭阀体135c从下方关闭排油孔132d。而且,浮子阀135构造成使得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降低到浮子降低开始高度之下从而导致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缺少时,浮子阀135相应降低并可以打开排油孔132d。 
浮子阀135配置成使得浮子元件135a在升高到上限位置时的高度 (以下简称为“浮子元件135a的上限位置”)高于突出部上板132b1,该突出部上板132b1用作油底壳分隔器132的突出部132b的上端部。本实施例中的“浮子元件135a的高度”是浮子元件135a的重心的高度。本实施例的浮子阀135构造成使得“浮子元件135a的上限位置”和浮子降低开始高度彼此基本一致。 
<<第一室和第二室之间的油连通路径的构造>> 
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侧板132a2在侧板132a2的底部处设有连通阀136。连通阀136设置成延伸穿过侧板132a2。 
连通阀136构造成能够根据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建立连通,该温度根据发动机10的运转条件而变化。就是说,连通阀136根据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提供油连通路径,油可以通过该油连通路径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流动。 
连通阀136配置在低于油位计50上的油位标记“L”且高于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的高度处。连通阀136配置成使得连通阀136的中心部分位于与浮子元件135a的上限位置基本相同的高度处(优选地,比该上限位置稍高(几毫米到几厘米))。连通阀136设置在侧板132a2的离返回油存储室30c最远的一部分上。 
图4A和4B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连通阀136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图4A示出连通阀136在低温下关闭的状态,而图4B示出连通阀136在高温下关闭的状态。连通阀136具有蜡136a,该蜡136a是对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敏感的温度敏感元件。连通阀136配置成使得蜡136a位于向着第一室30a的一侧。 
蜡136a密封在由金属制成的节温阀体136b中。节温阀体136b包括:具有中央通孔的大致盘状的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具有中空部分的大致筒状的体部136b2,蜡136a密封在该中空部分中;以及将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和体部136b2连接在一起的大致筒状的连接部分136b3。 
在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中形成的上述通孔形成为连接到筒状连接部分136b3的内部空间。杆136c配置在该通孔中并配置在该内部空间中。杆 136c配置成使得其一端暴露在密封有蜡136a的中空部分中。而且,杆136c配置成使得其另一端从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暴露到节温阀体136b的外部。 
密封部件136e配合装入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的通孔中。密封部件136e防止密封在节温阀体136b中的蜡136a泄漏到节温阀体136b外部。 
作为金属制成的大致为筒状部件的壳体136d围绕节温阀体136b的体部136b2。壳体136d具有是通孔的第一室侧开口136d1。第一室侧开口136d1构造成能够在壳体136d的内部空间和围绕壳体136d的外部空间(第一室30a)之间建立连通。 
在壳体136d的位于向着第一室30a的一侧上的端部中形成有通孔136d2。通孔136d2构造成允许节温阀体136b的体部136b2穿过其运动(滑动)。 
壳体136d的位于向着第二室30b的一侧上的端部具有形成为向外(图4A和4B中的竖直方向)延伸的环形凸缘部分136f。凸缘部分136f使用螺栓B和螺母N固定到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侧板132a2,由此连通阀136附装到侧板132a2。 
由板状部件形成并向着第二室30b暴露的第二室侧盖136g相对于凸缘部分136f设置在向着第二室30b的一侧。第二室侧盖136g具有是通孔的第二室侧开口136g1。上述杆136c的所述另一端固定到第二室侧盖136g。第二室侧盖136g的形状(以及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的形状)确定为使得当第二室侧盖136g和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彼此接触时,壳体136d的内部空间和第二室侧盖136g的内部空间之间的连通可以由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切断。 
螺旋弹簧136h配置在壳体136d的内部空间中以围绕节温阀体136b。螺旋弹簧136h的一端接触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螺旋弹簧136h的另一端接触壳体136d的一端。 
如此构造的连通阀136如下工作:当密封有蜡136a的节温阀体136b周围的温度低于预定的阀打开温度时,蜡136a收缩,由此如图4A所示, 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连通被切断(阀关闭状况)。 
就是说,因为蜡136a的上述收缩,螺旋弹簧136h的弹性力使杆136c被推入密封有蜡136a的中空部分中;于是,第二室侧盖136g和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彼此接触,由此切断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连通。 
而且,连通阀136如下工作:当密封有蜡136a的节温阀体136b周围的温度高时,蜡136a熔化并且体积增大,由此如图4B所示,在第一室侧开口136d1和第二室侧开口13691之间延伸通过壳体136d内部的油连通路径(以下简称为“油连通路径”)被打开(阀打开状况)。 
就是说,由于蜡136a的上述膨胀,杆136c的一端从密封有蜡136a的中空部分中被推出;于是,克服螺旋弹簧136h的压力向着第一室30a推动节温阀体136b,由此在第二室侧盖136g和连通路径开关阀136b1之间形成间隙。 
连通阀136设计成使得阀打开率(油连通路径的当前横截面面积与油连通路径的最大横截面面积之比)随温度增大。 
就是说,根据在连通阀136附近测得的第一室30a中的油温,节温阀体136b定位在预定位置,在该预定位置中通过蜡136a的膨胀施加的将节温阀体136b向着第一室30a推动的力与螺旋弹簧136h的压力彼此平衡,由此通过油连通路径的油流动状况根据油温而变化。 
于是,蜡136a、节温阀体136b和杆136c构成可根据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而变形的温度敏感可变形部。 
<<第二室和返回油存储室之间的油返回路径的构造>> 
再次参照图2,水平隔板133a、竖直隔板133b和下壳体134构成上述返回油存储室30c。 
如前所述,油返回通孔133c形成为使得被接收并暂时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30c中并随后从返回油存储室30c溢出竖直隔板133b的返回油可以返回到第二室30b。 
而且,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所形成的形状使得在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和通过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插入的油位计50之间形成预定的窄间 隙。就是说,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构造成允许具有与暖机操作完成之后的温度相对应的高温的返回油从返回油存储室30c返回到第二室30b的上部区域。 
另外,用作返回油存储室30c的底板的水平隔板133a具有油返回凹部133a1。在油返回凹部133a1中设有油返回控制阀137。 
油返回控制阀137具有类似于上述连通阀136的构造。就是说,油返回控制阀137构造成能够通过根据返回油存储室30c中存储的油的温度而打开和关闭,来控制返回油存储室30c和位于返回油存储室30c下方的第二室30b之间的连通状况。 
油返回控制阀137构造成使得当暂时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30c中的返回油的温度到达预定的高温(例如60℃)时,油返回控制阀137打开以允许返回油一次从返回油存储室30c流入第二室30b中。 
在本实施例中,用作返回油存储室30c和第二室30b之间的连通部的油返回控制阀137以及用作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连通部(油连通路径)的连通阀136彼此对角配置(相距最远)。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油返回控制阀137构造成在连通阀136打开之后打开。 
如前所述,返回油存储室30c和第二室30b的上部区域经由油返回通孔133c、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和油返回控制阀137彼此连通。连通阀136与用作返回油存储室30c和第二室30b之间的连通部的油返回控制阀137对角配置(相距最远)。 
就是说,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用作第一油返回路径,返回油通过该路径直接返回到第一室30a。而且,油返回通孔133c、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和油返回控制阀137构成第二油返回路径,返回油(在被接收并暂时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30c中之后)通过该第二油返回路径返回到第二室30b。 
<<供油阀>> 
供油阀138设置在突出部上板132b1上,突出部上板132b1用作油底壳分隔器132的突出部132b的上端部。就是说,供油阀138位于比浮子阀 135的浮子元件135a的上限位置低的高度处。 
供油阀138构造成根据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位差工作。供油阀138构造成能够允许油基本上仅仅从第一室30a流出到第二室30b。供油阀138具体如下构造。 
突出部上板132b1具有通孔形式的供油孔132b2。供油阀138具有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构造和配置成能够根据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位差而打开和关闭供油孔132b2。 
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构造成能够通过由自重降低来从突出部上板132b1上方关闭供油孔132b2。在本实施例中,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用比重比油的比重(0.85到0.98)稍高(优选为油的比重的约1.2倍到约2倍)的材料形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用与油底壳分隔器132相同的材料形成;即通过含30%重量的玻璃纤维来加强的6号尼龙树脂(比重:约1.37)形成。 
图5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中所示供油阀138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参照图5,作为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的外周部分的下表面且面对供油孔132b2的供油阀表面138a1形成为锥形表面。供油孔132b2的周边的形状确定为使得供油孔132b2的周边与供油阀表面138a1线接触。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供油孔132b2的周边形成为如侧剖视图中所示的尖锐形状。作为供油孔132b2的周边部分的上表面且面对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的供油孔上表面132b3形成为锥形凹部(conicaldepression),其坡度比供油阀表面138a1的坡度平缓。 
导向销138b设置成从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向下伸出。导向销138b穿过导向孔132b5插入,导向孔132b5是通孔且形成于设置在突出部上板132b1上的供油阀导向部132b4中。 
止动件138c形成在导向销138b的下端处并具有比导向孔132b5的直径大的外径。止动件138c构造成能够限制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可以升高到的位置。
<装置构造实施例的工作描述> 
下面将描述具有本实施例的油底壳130的发动机10的工作。 
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的发动机10起动之前,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具有基本相同的油位。 
参照图1和2,当发动机10起动时,曲轴22旋转。与曲轴22的旋转相关联地,油泵42的转子42a旋转,由此激活油泵42。由于油泵42被激活,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通过配置在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中的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被抽吸。 
从第一室30a抽吸出的油通过滤油器通道43和泵入口路径42b到达油泵42。到达油泵42的油由油泵42向着油传送路径45输送,然后经由油滤清器44和供油路径46供给到待润滑部件,例如活塞21和曲轴22。 
供给到例如活塞21和曲轴22的待润滑部件的油润滑待润滑部件,并从待润滑部件吸收例如摩擦热的热。随后,在重力作用下,油从用作待润滑机构的发动机缸体20向着油底壳30返回。 
参照图2,一部分返回油通过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直接返回到第一室30a中,而其余部分的返回油由下壳体134(斜坡部分134b)和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水平隔板133a)接收。 
<<暖机操作期间>> 
紧接着冷起动开始之后(在暖机操作期间),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较低。而且,仅仅少量的返回油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30c中,并且所存储的返回油的温度相对较低。在此情况下,连通阀136和油返回控制阀137如图4A所示关闭。 
再次参照图2,连通阀136的关闭切断了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连通路径。如果第一室30a中的油位不过分低,则浮子阀135在浮力作用下在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中上浮。于是,排油孔132d由浮子阀135的排油孔关闭阀体135c(阀表面135c1)关闭。 
于是,限制了低温油从第二室30b(第二室30b的底部区域)流入到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就是说,能够供给到发动机缸体20的油的量被限 制为第一室30a中存储的量。 
在冷起动开始之后的暖机操作期间,油泵42抽吸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于是,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降低到低于起动前。同时,因为没有油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流动,所以第二室30b中的油位与起动之前基本相同。因此,在冷起动开始之后的暖机操作期间,第一室30a的油位低于第二室30b的油位。 
即使出现这种油位差,供油阀138也不打开。就是说,第二室30b中位于供油阀138之上的油的压力向下压迫供油阀138的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由此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关闭供油孔132b2。 
由于一部分返回油返回到第一室30a中,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上升。这样,在返回到第一室30a中的返回油使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升高的同时,在发动机缸体20和油底壳130之间循环的油的量受限。这加速了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和上述待润滑部件的温度的升高。就是说,加速了暖机操作的进程。 
另外,限制了第二室30b(第二室30b的底部区域)中容纳的低温油流入到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因此,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降低(例如降低约10mm)并由此变得低于第二室30b中的油位。就是说,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出现油位差。 
在暖机操作期间,油返回控制阀137关闭,由此限制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30c中的返回油流入到第二室30b中。于是,预定量的返回油可以存储在返回油存储室30c中。 
从返回油存储室30c溢出竖直隔板133b的返回油通过油返回通孔133c流入第二室30b并通过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流入第一室30a。 
<<暖机操作的完成>> 
在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到达预定高温(例如约60℃)时,暖机操作结束。在暖机操作完成时,首先,连通阀136如图4B所示与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的升高相关联地打开。结果,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和第二室30b之间的上述油连通路径打开。
当通过打开连通阀136而打开油连通路径时,由于与暖机操作期间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出现的油位差相关联的压力差,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流入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 
随后,在油返回控制阀137的温度敏感部分(对应于图4所示连通阀136的蜡136a)浸入返回油存储室30c内容纳的油中时,返回油存储室30c内容纳的油温度升高,由此油返回控制阀137打开。于是,返回油存储室30c中存储的返回油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油返回控制阀137大量流入第二室30b的上部区域中。由于返回油流入第二室30b的上部区域中,瞬间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再次出现油位差。在与油位差的出现相关联的压力差下,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流入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中。 
随后,通过打开连通阀136,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位差几乎消失。就是说,油位差使得第一室30a的油位稍低一些。即使在此情况下,在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中产生的负压的作用到达油抽吸端口41a附近形成的连通阀136的油连通路径。于是,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可以流入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中。 
<<第一室中的油位的突然降低>> 
在工作期间,由于某种原因,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可能突然降低。 
例如,在极低温的环境中冷起动时所存储油的量接近油位“L”的情况下,当在起动时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由油泵42抽吸时,低温高粘度的油缓慢返回到油底壳130(第一室30a)。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可能降低到低于浮子降低开始高度(浮子元件135a的上限位置)。此时,浮子阀135降低,由此打开排油孔132d。由于排油孔132d被打开,经由排油孔132d在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和第二室30b的底部区域之间建立连通。 
如前所述,排油孔132d在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附近形成。于是,在油抽吸端口41a中产生的负压的作用到达排油孔132d,从而油从第二室30b的底部区域通过排油孔132d流入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并由此供给到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
随后,大量的返回油可以返回到油底壳130。在此情况下,在暖机操作期间,油返回控制阀137关闭。而且,在暖机操作期间,返回油的温度不足够高。因此,返回油难以通过油位计50和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之间的间隙。于是,在此情况下,返回油集中地通过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返回到第一室30a中,从而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变得高于第二室30b中的油位。 
当返回油集中返回到第一室30a中导致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高于第二室30b的油位的油位差时,供油阀138打开。就是说,由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位差产生的压力差使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向上推,由此打开供油孔132b2。当由此打开供油孔138时,油从第一室30a经由供油孔132b2流出到第二室30b中。 
在此情况下,由于从返回油集中返回到第一室30a的上部区域所获得的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压力差,位于第一室30a的底部中的相对较低温度的油优先通过供油孔132b2流出到第二室30b中。就是说,第一室30a中容纳的较低温度的油流出到第二室30b中,并且较高温度的返回油优先留在第一室30a中。 
而且,已经流出到第二室30b中的油的温度高于从极低温起动时就存储在第二室30b中的油的温度。因此,通过供油孔132b2流入第二室30b中的油在一定程度上升高了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的温度。 
这样,通过返回油集中返回到第一室30a中,出现通过供油孔132b2的油循环,由此可以进一步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 
<<换油>> 
图6A至9B是示出在图2所示油底壳130中换油时浮子阀135和供油阀138的工作状态的侧剖视图。 
<<<排油>>> 
参照图6A,当排油螺栓孔131c打开时,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通过排油螺栓孔131c排出到油底壳外部。结果,第二室30b中的油位降低。 
在发动机停止之后一会执行换油工作。于是,在排油时,连通阀136关闭。而且,大量的油留在第一室30a中。所以,浮子阀135位于上限位 置,由此油底壳分隔器132的排油孔132d关闭。 
所以,在排油的早期阶段,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通过排油孔132d和连通阀136的连通基本被切断。因此,如图6A所示,与由于排油导致的第二室30b中的降低相关联,瞬间出现小的油位差,使得第一室30a的油位高于第二室30b的油位。 
当出现这种油位差时,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出现油的压力差。如图6A所示,该压力差使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向上推。于是,供油孔132b2打开,油从第一室30a经由供油孔132b2排出到第二室30b中。 
这样,在第一室30a的油位和第二室30b的油位从排油开始就进行调节的同时,油快速从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排出到油底壳外部。 
随后,当油位进一步降低到低于图6A所示时,如图6B所示,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降低到浮子降低开始高度之下。随之而来的是浮子阀135的降低。于是,排油孔132d打开。在此情况下,油从第一室30a通过供油孔132b2和排油孔132d排出到第二室30b中。 
油位进一步降低,并如图7A所示,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变得低于突出部上板132b1。随之而来的是供油阀138的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由于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的自重作用而降低;于是,供油孔132b2关闭。因为浮子阀135降低,所以排油孔132d保持打开。在此情况下,油从第一室30a通过排油孔132d排出到第二室30b中。最终,如图7B所示,油底壳130中容纳的全部量的油排出到油底壳130外部。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从排油开始到结束,油基本上连续从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两者排出到油底壳130外部。 
<<注油>> 
在油底壳130中容纳的全部量的油通过排油螺栓孔131c排出到油底壳130外部之后,如图8A所示,排油螺栓131d被拧入排油螺栓孔131c中,由此关闭排油螺栓孔131c。在此状态下,从上方将新鲜油注入到油底壳130中。首先,新鲜油集中通过第一室开口部分30a1流入第一室30a中(一小部分新鲜油可能通过油返回通孔133c流入第二室30b中)。
在注油的早期阶段,浮子阀135降低;于是排油孔132d打开。因此,如图8B所示,注入第一室30a中的油通过排油孔132d流出到第二室30b中。 
当第二室30b的油位变得高于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时,油开始也集中到第一室30a中。然后,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到达前述上限位置时,浮子阀135关闭排油孔132d。 
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高于突出部上板132b1时,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将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向上推。结果,如图9A所示,供油孔132b2打开,使得注入第一室30a中的油也通过供油孔132b2注入到第二室30b中。 
用于形成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的材料的比重仅仅稍高于油的比重。于是,在油继续注入第一室30a中的同时,通过经供油孔132b2向上流的油的强大动量的作用,如图9A所示,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保持在浮动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从注油的相对早期阶段到注油结束,调节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和第二室30b中的油位,使得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具有基本相同的油位。当油注入第一室30a完成时,如图9B所示,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通过自重作用降低,由此关闭供油孔132b2。 
<装置构造实施例的作用和效果> 
参照图2,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在换油工作中的排油和注油中的任一情况下,供油阀138可以适当调节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的油位。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注油时,通过使用油位计50,可以适当且容易地掌握所注入油的量。另外,可以有效限制在排油时和注油时油底壳分隔器132的破坏的问题,该问题可能来自于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大的油位差(大的压力差)。于是,根据本实施例,在具有2室式油底壳的润滑装置中,换油工作可以适当且快速地执行。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供油阀138具有用比重稍高于油的比重的材料形成的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此外,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通过自重的作用并根据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位差竖直移动,以 由此打开和关闭供油孔132b2。借此,通过在第一室30a的底部处形成的突出部132b的突出部上板132b1中所设的供油孔132b2的油流的方向被基本限制为从第一室30a到第二室30b的方向。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在暖机操作期间,可以可靠切断不期望的油从第二室30b通过供油孔132b2到第一室30a中的流入。而且,根据本实施例,当返回油大量返回到第一室30a时,油从第一室30a供给到第二室30b。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通过简单的装置构造,暖机操作可以有利地被加速,并且换油工作可以快速且适当地执行。 
参照图5,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用作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的外周的供油阀表面138a1和供油孔132b2的周边彼此线接触。这减小了形成可能保持淤积物等的窄间隙的面积。 
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以下问题的出现,例如供油阀138的适当打开-关闭操作的失效以及总是建立通过供油孔132b2的连通,这些问题可能由于淤积物等粘附到供油阀表面138a1和供油孔132b2的周边之间的接触区域而产生。 
再次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供油阀138设置在比浮子阀135的浮子元件135a的上限位置低的位置处。就是说,突出部上板132b1、供油孔132b2和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配置在比上述上限位置低的位置处。 
所以,浮子阀135打开排油孔132d的油位变得高于供油阀138打开供油孔132b2的油位。在此情况下,在排油时,在供油阀138关闭之前,浮子阀135打开。在注油时,在浮子阀135关闭之前,供油阀138打开。因此,根据本实施例,换油可以快速可靠地执行。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储油凹部131a和位于储油凹部131a内侧的第一室形成用凹部132a设置成向着用作待润滑机构的气缸体20a开口。而且,用作第二室30b的预定间隙形成于油底壳盖131和油底壳分隔器132之间。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室30b形成在第一室30a外侧。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第二室30b可以用作以隔热方式覆盖第一室30a 的隔热层。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暖机操作期间,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的升高进一步加速,由此可以进一步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换油工作时,可以适当调节第二室30b和位于第二室30b内侧的第一室30a的油位。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在确保换油工作的快速的同时,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可以有效循环油底壳130中容纳的油。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借助于连通阀136,通过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延伸的油连通路径建立的连通的状况可以可靠地在暖机操作和后暖机操作之间切换。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在不减小2室式油底壳结构的效果(即加速暖机操作的进程的效果)的情况下,在暖机操作完成之后,油可以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主动循环。因此,解决了常规技术中所涉及的集中使用第一室30a中容纳的仅仅有限量的油而导致油的早期劣化的问题,从而可以限制对油的耐用性的破坏。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返回油存储室30c形成于第二室30b上方。在连通阀136打开之后,油返回控制阀137打开。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存储在第二室30b中的油在早期阶段供给到第一室30a。这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第一室30a中油位的过度降低。就是说,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对发动机缸体20的供油短缺。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连通阀136相对于用作返回油存储室30c和第二室30b之间的连通部的油返回控制阀137对角定位(相距最远)。由于与油返回控制阀137的打开相关联在与连通阀136对角的位置处出现的第二室30b中的油位的暂时升高,容纳在第二室30b中且位于连通阀136附近的油通过连通阀136流入第一室30a中。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油可以主动在油底壳130内循环。因此,可以进一步限制对油的耐用性的破坏。 
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当在暖机操作期间在第一室30a中不出现油的短缺时,浮子阀135可靠地关闭排油孔132d。同时,即使在暖机操作 期间,如果第一室30a中的油位过度降低,则浮子阀135也降低以由此打开排油孔132d,由此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可以通过排油孔132d供给到第一室30a中。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突然降低时,在不妨碍暖机操作的加速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对待润滑机构的供油短缺的出现。 
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阀表面135c1形成为球形。这提供了阀表面135c1和排油孔132d之间的良好接触。这提高了抵抗在暖机操作期间通过排油孔132d漏油的密封性能。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装置构造中,阀表面135c1和阀体接触面132d1形成为使得阀表面135c1的曲率半径Rv和阀体接触面132d1的曲率半径RH的关系为Rv≤RH。 
Figure G2007800120497D0038133952QIETU
的情况下,具有基本相同曲率半径的阀表面135c1和阀体接触面132d1在更宽的范围上彼此表面接触。因此,改善了它们之间的接触状况,由此进一步改善了抵抗通过排油孔132d漏油的密封性能。 
在Rv<RH的情况下,在阀体接触面132d1和阀表面135c1之间形成小的间隙。于是,即使当由于通过对油施加离心力和加速度(在紧急起动、突然加速、转弯等等时)使油面倾斜而使浮子阀135倾斜时,在阀表面135c1和阀体接触面132d1之间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浮子阀135也平稳摇摆。 
因此,在此情况下,可以有效限制在浮子阀135摇摆时对抵抗通过排油孔132d漏油的密封性能的大的破坏,这种破坏可能由于在浮子阀135摇摆时阀体接触面132d1和阀表面135c1之间出现大的间隙而产生。 
而且,在此情况下,阀体接触面132d1和阀表面135c1之间的间隙相对于向外方向增大。另外,阀表面135c1的倾斜相对于向外方向增大。因此,在间隙中异物的沉淀或粘附变得不太可能发生。 
<变型>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在本申请递交时本发明的申请人所想到的最佳模式 的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型,只要本发明的实质不变。 
下面将举例说明在先申请原则下递交本申请时可以增加的实施例的许多变型。在以下对示例变型的描述和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结构和功能类似的组成部件用相同名字和相似标号(相同标号或具有相同的后两位标号)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出现的这些组成部件的描述可以适用于以下示例变型,只要没有不一致之处。 
显然,甚至变型也不限于以下示例。基于以上实施例和以下示例变型限制性地解释本发明会在不公平地有助于模仿者的同时损害在先申请原则下尽可能迅速地递交申请的申请人的利益,与专利法的保护和利用发明的目的相违背,由此是不允许的。 
而且,显然以下变型能以合适的组合得到应用,只要没有技术上的不一致。 
(01)图10是示出图2中所示油底壳130的变型的示意构造的侧剖视图。图11A和11B是示出在图10所示油底壳130中的工作的侧剖视图。图11A示出注油时的状态,图11B示出暖机操作时的状态。 
在本变型的油底壳130中,突出部132b的体积大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变型中,油底壳分隔器132构造成使得用作突出部132b的上端部的突出部上板132b1位于与油位“L”相对应的高度处。 
根据这种构造,如图11A所示,类似于上述实施例,在注油时,供油阀138基于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位差打开。借此,可以快速执行注油。 
根据这种构造,如图11B所示,在第一室30a的底部区域中存储的油的体积可以增大,只要能够确保暖机性能。如前所述,这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在极低温的环境中冷起动时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出现短缺。 
另外,根据这种构造,位于突出部132b横向上的第二室30b的窄区域沿着竖直方向延伸较长。借此,如图11B所示,在暖机操作期间,可以使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位差相对较大。所以,当在暖机操作 完成之后连通阀136打开时,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大量流入第一室30a中,由此油有利地在油底壳130内循环。 
(02)图12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5中所示供油阀138的变型的构造的侧剖视图。图13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5中所示供油阀138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如图12所示,供油阀表面138a1可以形成为球形或曲面形状。而且,如图13所示,供油阀表面138a1和供油孔上表面132b3可以彼此表面接触。 
(03)图14A和14B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所示浮子阀135的变型的构造的平面图,其中图14A是平面图,图14B是侧剖视图。在图14A中,浮子阀135的组成部件由双点划线表示。 
在本变型中,浮子导向部件139在排油孔132d附近固定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的上表面(位于向着第一室30a的一侧上的表面)上。浮子导向部件139配置成面对浮子阀135的连接杆135b。浮子导向部件139构造成围绕连接杆135b并引导连接杆135b的竖直运动,由此可以限制浮子阀135的倾斜。 
具体地,浮子导向部件139包括构造成围绕浮子阀135的连接杆135b的板状导向部分139a和从导向部分139a向下立起的多个支腿部分139b。浮子导向部件139构造成使得当浮子阀135降低以由此打开排油孔132d时,油可以通过排油孔132d和通过以下空间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流动,该空间位于上述导向部分139a下方并由多个支腿部分139b围绕。 
根据这种构造,即使在车辆操作期间,油与起动、停车、转弯、上坡或下坡等相关联地运动,浮子阀135的倾斜也受到限制。而且,阀表面135c1形成为球形凸出。所以,即使浮子阀135由于油的运动而倾斜一定程度,在作用于浮子元件135a上的浮力的作用下,球形阀表面135c1和换油排油孔132d也有利地彼此紧密接触。于是,特别是在暖机操作期间,可以有利地执行抵抗通过排油孔132d漏油的密封。 
如图14B所示,在如上所述浮子阀135的排油孔关闭阀体135c的阀 表面135c1是球形的情况下,浮子阀135的倾斜不会对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流的限制(切断)状态有很大损害。因此,在此情况下,如图14A和14B所示,可以在形成于浮子导向部件139的导向部分139a中的导向孔139a1与连接杆135b的外周表面之间设定较大的间隙(例如约5mm)。 
根据这种构造,浮子阀135可以相当平稳地根据第一室30a中的油位的变化向上和向下运动。特别是,在从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排出全部量的油时,可以相当平稳地执行排油工作。 
如图14B所示,类似于上述实施例,阀体接触面132d1可以形成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的排油孔132d的下端部处。 
(04)图15A和15B是以放大比例示出图2所示浮子阀135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视图。图15A是平面图,图15B是侧剖视图。 
如图15所示,在阀表面135c1形成为锥形表面的情况下,可以在形成于浮子导向部件139的导向部分139a中的导向孔139a1与连接杆135b的外周表面之间设定较小的间隙(例如约1mm到约几mm)。这可以限制浮子阀135的倾斜。所以,可以限制对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的油流的限制(切断)状态有很大损害,这种损害可能由浮子阀135的倾斜导致。 
(05)图16A、16B和16C是示出图2中所示浮子阀135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侧剖视图。 
根据本变型的浮子阀235包括浮子元件235a、连接杆235b和排油孔关闭阀体235c。在本变型中,浮子元件235a的下表面235a1(面对后述浮子导向部件239的表面)的中央部分基本形成为锥形表面,并且下表面235a1的围绕中央部分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就是说,通过在浮子元件235a上形成这种下表面235a1,在浮子元件235a的下端部处形成突起。排油孔关闭阀体235c的阀表面235c1形成为向外凸出的球形。 
本变型的浮子导向部件239包括导向部分239a和支腿部分239b。浮子导向部件239(导向部分239a)构造成能够沿着连接杆235b的纵向方向覆盖连接杆235b的大部分。
浮子导向部件239的上表面239a2形成为与浮子元件235a的上述下表面235a1相对应的形状。就是说,浮子元件235a的下表面235a1的中央部分形成为锥形凹部的形式,并且下表面235a1的围绕中央部分的一部分形成为平面。通过形成这种浮子导向部件239的上表面239a2,在浮子导向部件239的上端部处形成凹部。 
另外,如图16A所示,浮子元件235a的下表面235a1和浮子导向部件239的上表面239a2彼此平行形成,使得当浮子阀235位于上限位置时,下表面235a1和上表面239a2之间的间隙δ变成恒定的。就是说,根据本变型,浮子阀235的最大向下行程被设定为最小提升量δ,在该最小提升量δ处,在上述排油时和第一室30a中的油面突然降低时,所需量的油可以通过排油孔132d。 
根据这种构造,如图16B所示,浮子导向部件239(导向部分239a)沿着连接杆235b的纵向方向围绕浮子阀235的连接杆235b的大部分。因此,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浮子阀235的倾斜。 
而且,如图16B所示,即使当位于上限位置的浮子阀235倾斜时,排油孔132d和阀表面235c1也保持在彼此良好紧密接触的状态下。因此,可以有利地保持抵抗通过排油孔132d漏油的密封性能。 
如图16C所示,当浮子阀235位于较低位置时,在浮子元件235a的下端部处形成的上述突起与在浮子导向部件239的上端部处形成的上述凹部接合。如图16A和16C所示,浮子阀235的行程被设定为必要的最小值。 
根据这种构造,当浮子阀235向上和向下运动时,浮子阀235倾斜较小。因此,浮子阀235可以平稳地向上和向下运动。于是,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升高时,浮子阀235平稳地向上运动到上限位置,由此可以快速可靠地关闭排油孔132d。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降低时,浮子阀235平稳地向下运动到较低位置,由此可以快速可靠地打开排油孔132d,并且预定量的油可以通过排油孔132d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流动。 
(06)图17A和17B是示出图2中所示浮子阀135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视图。图18A至18C是示出图17中所示浮子阀的运动的侧剖视图。本 变型采用浮子阀335和浮子导向部件339。图17A是浮子导向部件339的平面图,而图17B是以放大比例示出油底壳分隔器132的排油孔132d及其周边的侧剖视图。 
如图17A所示,本变型的浮子导向部件339包括盘状的导向部分339a和筒状的支腿部分339b。导向孔339a1形成在导向部分339a的在平面中所观察到的中央部分,以允许浮子阀335从其穿过。如图17A和17B所示,支腿部分339b具有用作油路的多个开口339b1。 
参照图17B,本变型的浮子阀335包括浮子元件335a、杆部件335b、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和浮子止动部件335d。 
浮子元件335a具有基本筒状的外形。浮子元件335a具有沿着上述筒状的中心轴线延伸的浮子通孔335a2。棒状的杆部件335b延伸穿过浮子通孔335a2。浮子通孔335a2形成为使得在浮子通孔335a2的壁表面和棒状的杆部件335b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预定间隙。就是说,浮子元件335a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杆部件335b沿着图17B中的竖直方向运动。 
作为浮子元件335a的上表面(与向着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一侧相反一侧的表面)的浮子上侧表面335a3的形式为具有良好平坦度的平面。 
杆部件335b与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成一体形成为从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向着第一室30a的内部区域向上延伸。杆部件335b构造成能够通过在其间具有预定间隙的情况下延伸穿过浮子元件335a的浮子通孔335a2而引导浮子元件335a的向上和向下运动。 
在杆部件335b中形成有杆内油通道335b1。杆内油通道335b1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例如约4mm)以允许暖机操作完成之前的低温高粘度油从其通过。杆内油通道335b1的第二室侧开口335b2(其是向着第二室30b的端部)基本上位于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下表面(后述阀下侧表面335c2)的中央部分处。 
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构造成能够从向着第二室30b的一侧关闭排油孔132d。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面对排油孔132d的阀上侧表面335c1形成为向上凸出的球形。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向着第二室30b暴露的阀下侧 表面335c2凹入形成。 
浮子止动部件335d设置成与杆部件335b的上端部成一体。作为浮子止动部件335d的下表面(面对浮子元件335a的表面)的止动下侧表面335d1的形式为具有良好平坦度的平面。浮子止动部件335d构造成能够通过止动下侧表面335d1与浮子元件335a的浮子上侧表面335a3的接触来限制浮子元件335a的升高。 
止动下侧表面335d1具有第一室侧开口335d2,该开口是能够在第一室30a中打开的开口。第一室侧开口335d2用作浮子止动部件335d中形成的止动件内油通道335d3的位于向着第一室30a的一侧上的端部,并面对浮子元件335a的浮子上侧表面335a3。 
就是说,杆内油通道335b1和止动件内油通道335d3构成浮子阀内油通道,其在阀下侧表面335c2(其是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位于向着第二室30b侧上的表面)中形成的第二室侧开口335b2与浮子止动部件335d的止动下侧表面335d1中形成的第一室侧开口335d2之间延伸。 
在这种构造中,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足够高时,如图18A所示,浮子元件335a升高到浮子元件335a接触浮子止动部件335d的上限位置。作为已经升高到上限位置的浮子元件335a的上表面的浮子上侧表面335a3接触止动下侧表面335d1,该止动下侧表面335d1作为浮子止动部件335d的下表面且其中形成第一室侧开口335d2。 
于是,第一室侧开口335d2由浮子上侧表面335a3关闭。这限制(切断)了油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通过上述浮子阀内油通道的流动。 
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降低时,如图18B所示,浮子元件335a从上限位置降低。此时,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的压力将作为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底部的表面的阀下侧表面335c2向上推,使得阀下侧表面335c2关闭排油孔132d。 
于是,在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关闭排油孔132d的状态下(在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杆部件335b和浮子止动部件335d统一位于上限位置的状态下),只有浮子元件335a降低。
此时,已经由浮子上侧表面335a3关闭的第一室侧开口335d2被打开。这打开了在第一室侧开口335d2和第二室侧开口335b2之间延伸的浮子阀内油通道,第二室侧开口335b2形成在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底部的阀下侧表面335c2中。在作用于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底部上的油的上述压力的作用下,第二室30b中容纳的油通过第二室侧开口335b2流入浮子阀内油通道,并随后通过第一室侧开口335d2流入第一室30a中,第一室侧开口335d2用作浮子阀内油通道的位于向着第一室30a侧上的端部。 
根据这种构造,当在暖机操作期间第一室30a中的油位过度下降时(例如当恰在冷起动之前油量较少时),油可以从第二室30b通过浮子阀内油通道供给到第一室30a中。 
而且,在本变型中,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面对排油孔132d的阀上侧表面335c1形成为向上凸出的球形。 
于是,即使当位于上限位置的浮子阀335由于操作期间的运动而倾斜时,阀上侧表面335c1也与排油孔132d良好接触。因此,在操作期间(特别是在暖机操作期间),可以可靠地限制油通过排油孔132d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不期望地建立连通。 
在从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排出全部量的油的过程中,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进一步降低到低于图18B中的油位并变到浮子导向部件339的高度或更低时,如图18C所示,浮子元件335a靠在浮子导向部件339的平导向部分339a上。 
当作用在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的底部上的油的上述压力降低或消失时,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杆部件335b和浮子止动部件335d统一向下运动到较低位置。于是,排油孔132d完全打开。因此,第一室30a中残留的油可以可靠地排出到第二室30b中。 
而且,在本变型中,浮子导向部件339设置成面对浮子阀335的杆部件335b。 
于是,在操作期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位于上限位置的浮子阀335的倾斜。
而且,在更换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中容纳的全部量的油的过程中,排油孔关闭阀体335c、杆部件335b和浮子止动部件335d的向上和向下运动受到引导。 
于是,在更换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中容纳的全部量的油的过程中,浮子阀335平稳地向上和向下运动。因此,当第一室30a中的油位升高时,浮子阀335可靠地上移到上限位置(图18A),由此可以有利地表现出抵抗通过排油孔132d漏油的密封性能。另外,在从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排出全部量的油的过程中,排油孔132d被平稳打开,由此留在第一室30a中的油可以可靠地排出到第二室30b中。 
(07)图19A和19B是示出图2所示浮子阀135的另一变型的构造的视图。图19A是正视图,图19B是侧视图。在图19中,油底壳盖131的底板131a1和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以剖视示出。 
本变型的浮子阀435包括浮子元件435a、连接杆435b、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和枢转支撑部件435e。 
在本变型中,不同于上述其它变型,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配置在第一室30a内且位于排油孔132d上方。就是说,本变型的浮子阀435形成和配置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上方和第一室30a内。 
连接杆435b具有形成在其大致中央部分处的球形枢轴部分435b3。连接杆435b的上端部经由销435b4连接到设置在浮子元件435a的下端部上的一对肋435a4。就是说,浮子元件435a经由销435b4被枢转支撑。 
球形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连接到连接杆435b的下端部。导向斜面132d2绕排油孔132d形成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上,以面对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导向斜面132d2呈锥形凹部的形式。 
一对枢转支撑部件435e从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向着第一室30a的内部区域向上立起。这对枢转支撑部件435e的相互面对的内表面上分别形成有支撑凹部435e1。支撑凹部435e1设置在枢转支撑部件435e的相应上端部处。各个支撑凹部435e1是具有与枢轴部分435b3基本相同曲率半径的球形凹部。球形枢轴部分435b3保持在彼此面对的成对支撑凹部 435e1中。 
连接杆435b由成对的枢转支撑部件435e支撑为可绕一起用作枢转中心的枢轴部分435b3和支撑凹部435e1枢转。 
具体地,参照图19A,连接杆435b设计为能够绕枢转中心枢转运动相对较小的角度,从而不与枢转支撑部件435e干涉。参照图19B,连接杆435b设计为能够绕枢转中心在以下范围中顺时针和逆时针枢转运动,该范围在其中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与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接触(浮子元件435a位于上限位置)的状态和其中位于浮子元件435a下端处的肋435a4与底板132a1接触的状态之间。 
参照图19B,在本变型的如此构造的浮子阀435中,当浮子元件435a与第一室30a内的油位的升高相关联地升高时,连接杆435b顺时针(在第一方向上)枢转运动。相应地,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降低。当浮子元件435a升高到上限位置时,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接触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1a1,由此从上方关闭排油孔132d。 
而且,在浮子阀435中,当浮子元件435a与第一室30a内的油位的降低相关联地降低时,连接杆435b在图19B中逆时针(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枢转运动。相应地,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升高,由此打开排油孔132d。 
参照图19A,在浮子阀435中,当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与浮子元件435a的升高相关联地降低时,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可以被引导到恰位于排油孔132d上方的位置以可靠地关闭排油孔132d。另外,在浮子阀435中,即使当油由于受到与车辆的起动、转弯、加速等相关联的加速度而在图19中的左右方向上摇摆时,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也可靠地关闭排油孔132d。 
具体地,在由浮力实现的浮子元件435a的升高的反作用下,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向下运动。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的球形下表面(面对排油孔132d的表面)接触形式为锥形凹部的导向斜面132d2,由此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被引导到恰位于排油孔132d上方的位置并从上方以预定的按压力 关闭排油孔132d。 
在本变型的构造中,浮子阀435的组成部件并不配置在油底壳盖131的底板131a1和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之间的空间中。 
因而,根据这种构造,即使当油底壳盖131的底板131a1向上变形以由此减小底板131a1和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之间的空间时,也不会妨碍浮子阀435根据第一室30a中的油位进行工作。因此,浮子阀435可以可靠地根据第一室30a内的油位工作。 
而且,根据本构造,在确保浮子阀435的上述可靠工作的同时,可以减小油底壳盖131的底板131a1和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之间的间隙。 
借此,在将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和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参见图2)之间的空间设定为大的宽度以允许通过油抽吸端口41a进行油的良好抽吸时,底板132a1和油抽吸端口41a可以配置得尽可能低。 
通过采用这种配置,即使当所存储油的量减少时,第一室30a内的油位也更可能保持在滤油器41的油抽吸端口41a上方。 
因而,可以在最大可能程度上限制出现对待润滑机构的供油短缺。而且,无需显著增大油底壳30(参见图1)的容量和第一室30a的容量,就可以确保对待润滑机构的供油。因此,在暖机操作时,第一室30a中容纳的油的温度在较早阶段升高,由此可以产生进一步降低燃料消耗的效果。 
在本变型的浮子阀435中,即使在第二室30b(具体地,第二室30b中位于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下方的区域)没有油的情况下,如果第一室30a中的油位高于浮子元件435a的上限位置,排油孔132d也不会打开。 
因而,本变型的浮子阀435与具有图2所示构造的油底壳分隔器132组合应用。 
就是说,油底壳分隔器132、供油阀138和浮子阀435构造成使得在排油时,在本变型的浮子阀435打开(浮子元件435a开始降低且排油孔关闭阀体435c开始升高)后,图2中所示供油阀138打开。
换言之,油底壳分隔器132、供油阀138和浮子阀435构造成使得图2中的突出部上板132b1和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低于浮子元件435a的上限位置。 
因而,根据上述构造,通过组合其中如图2所示突出部132b和供油阀138配置在油底壳130的底部处的构造以及其中浮子阀435配置在油底壳分隔器132的底板132a1上方(配置在第一室30a内)的构造,可以同时实现良好的暖机性能和快速可靠的换油工作。 
(08)图20是示出图2中所示油底壳130和供油阀138各自的另一变型的主要部分的构造的侧剖视图。图21是图20中所示供油阀138的平面图。 
参照图20,在油底壳130中,油位计支撑部133e形成为从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的水平隔板133a向上伸出。油位计支撑部133e具有延伸穿过其的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 
形式为锥形凹部的油位计导向表面133e1围绕油位计支撑部133e形成在油位计支撑部133e的上端部处。 
本实施例的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构造成允许通过其插入管60,该管60用于换油所用已知换油装置的排油或注油。已知换油装置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早期公开(特开)No.6-191600和No.7-42524中公开。 
类似于上述实施例(参见图2)的构造,本变型中的油底壳分隔器132的突出部132b设置在油底壳130的底部处。 
本变型中的供油阀138配置在突出部上板132b1和供油孔132b2上方。供油阀138如下所述构造为能够从上方关闭供油孔132b2并能够在通过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插入上述管60时打开供油孔132b2。 
供油阀138包括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导向销138b、止动件138c、连杆138d、导向孔138e、连杆支撑肋138f、销138g、连杆向下止动件138h和抵靠部件138k。 
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配置在供油孔132b2上方以能够从上方关闭供油孔132b2。用于形成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的材料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所用 材料。 
棒状的导向销138b从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向上立起。止动件138c设置在导向销138b的上端部处并且其直径大于导向销138b的直径。 
导向孔138e是通孔并形成在由棒状部件形成的连杆138d的一个端部中。导向销138b穿过导向孔138e插入为可以向上和向下运动。导向孔138e形成为使得其直径小于止动件138c的直径。 
连杆138d构造成使得当连杆138d处于如图20中的实线所示的大致水平状态时,导向孔138e可以引导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的向上和向下运动。而且,连杆138d构造成使得当连杆138d如图20中的点划线所示顺时针枢转运动时,连杆138d可以经由止动件138c和导向销138b提升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 
一对连杆支撑肋138f从油底壳分隔器132的突出部上板132b1向上立起。这对连杆支撑肋138f配置成使得连杆支撑肋138f将连杆138d保持在其间,以经由销138g可枢转地支撑连杆138d。 
销138g设置成可枢转地支撑连杆138d并位于相对于连杆138d的纵向中心向着连杆138d的与形成有导向孔138e的一个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偏置的位置处。就是说,在连杆138d中,销138g的位置确定为使得相对于销138g位于向着所述一个端部(图20中的左侧)的一侧上的质量大于位于向着另一端部的一侧上的质量与后述抵靠部件138k的质量之和。 
连杆向下止动件138h从突出部上板132b1向上立起。 
连杆向下止动件138h位于连杆支撑肋138f和供油孔132b2之间。连杆向下止动件138h构造成能够当通过连杆138d的位于向着连杆138d的所述一个端部的一侧上的一部分的自重实现连杆138d在图20中绕连杆138d的销138g逆时针枢转运动时,接收连杆138d的枢转运动,由此可以基本水平支撑位于连杆138d的向着连杆138d的所述一个端部的一侧上的所述一部分。 
抵靠部件138k设置在连杆138d的与所述一个端部相反的另一端部处。在本实施例中,抵靠部件138k呈平板状。抵靠部件138k配置在油位 计支撑通孔133d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抵靠部件138k构造成使得当上述管60穿过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插入时,抵靠部件138k可以接触管60的远端部。 
如图20所示,抵靠部件138k配置成在油位计50支撑在油位计支撑部133e中的状态下与油位计50的末端间隔开。 
本变型的供油阀138构造成使得当代替油位计50将管60穿过油位计支撑部133e的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插入时,连杆138d如图20中的双点划线所示枢转运动。 
供油阀138构造成使得在此情况下,连杆138d提升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由此强迫打开供油孔132b2。就是说,本发明的连杆部包括连杆138d、连杆支撑肋138f、销138g和抵靠部件138k。 
参照图21,在抵靠部件138k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突起138k1和凹槽138k2。在本实施例中,突起138k1和凹槽138k2通过对平板进行滚花(knurling)加工而形成。 
突起138k1和凹槽138k2形成为这样的几何形状,使得当管60的具有管端开口60a的端部接触抵靠部件138k时,可以在抵靠部件138k和管端开口60a周围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 
再次参照图20,在本变型的构造中,在发动机运转时,油位计50支撑在油位计支撑部133e中。就是说,在发动机运转时,油位计50穿过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插入。 
在此情况下,油位计50的末端不接触抵靠部件138k。于是,在此情况下,供油孔132b2不打开。因此,特别是在暖机操作期间,供油孔132b2可靠地处于关闭状况。 
同时,在以类似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换油的过程中,当由导向孔138e引导导向销138b的向上和向下运动时,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向上和向下运动。这样,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以彼此关联的关系调节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的油位。 
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在使用换油装置换油的过程中,穿过油位计支撑 通孔133d插入管60。管60的远端部接触抵靠部件138k。然后,抵靠部件138k由管60向下压。 
在此情况下,如图20中的双点划线所示,连杆138d在图20中顺时针旋转。由于连杆138d的旋转,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经由导向销138b和止动件138c被向上提升。通过该过程,供油孔132b2打开。 
于是,当油底壳130中存储的油通过管60排出到油底壳130外部时,油可以容易地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通过供油孔132b2流动。因此,存储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中的油通过管60快速向外排出。 
当通过管60将新鲜油注入由于排出全部量的油而变空的油底壳130中时,新鲜油可以容易地在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之间通过供油孔132b2流动。因此,新鲜油快速传送到第一室30a和第二室30b。 
在管60的长度很短的情况下,油可以在管端开口60a保持与抵靠部件138k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排出和注入。 
但是在本构造中,突起138k1和凹槽138k2形成在抵靠部件138k的上表面上。通过突起138k1和凹槽138k2,在抵靠部件138k的上表面和管端开口60a之间形成间隙。这防止了管端开口60a被关闭。 
如上所述,根据本变型的构造,可以通过简单的装置构造可靠地执行在工作期间供油孔132b2的关闭和在使用换油装置进行换油工作时供油孔132b2的打开。 
(09)本发明的构造可以应用于除发动机实施例之外的其它应用;例如,各种均具有油底壳的润滑装置,如自动变速器。 
(10)作为连通阀136和/或油返回控制阀137,除了上述所谓节温阀装置之外,可以使用其打开/关闭动作及开度可以由外部装置(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的阀装置,例如电磁阀、油液压阀和气动阀。通过将加热器附装到连通阀136和/或油返回控制阀137,连通阀136和/或油返回控制阀137可以通过外部装置强迫打开。 
(11)油底壳分隔器132和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可以以分离式部件的形式彼此独立形成。在此情况下,油底壳分隔器132和返回油存储分隔 器133可以通过粘结、嵌入装配、螺纹连接等接合到一起。 
(12)返回油存储分隔器133可以省略。就是说,返回油存储室30c可以省略。 
在此情况下,油底壳分隔器132的位于第一室形成用凹部132a外侧(上方)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例如从滤油器通道43向上延伸离开的斜坡。就是说,该部分可以形成为斜坡以允许油向着第一室30a的平稳下降流动。该部分可以具有油位计支撑通孔133d和油位计支撑部133e。 
(13)下壳体134可以与气缸体20a成一体形成。或者,下壳体134可以与油底壳盖131成一体形成。另外,下壳体134可以与油底壳分隔器132成一体形成。 
(14)在油底壳分隔器132不具有突出部132b的情况下,供油阀138可以设置在侧板132a2的下部处。在此情况下,侧板132a2的设有供油阀138的部分可以形成为从滤油器通道43向下延伸离开的斜坡。供油孔关闭阀体138a可以由其上端部由侧板132a2可枢转支撑的平板状部件形成。 
(15)可使用各种构造来在未附装换油装置的管60时将连杆138d保持在大致水平状况。 
例如,可以设置围绕销138g的扭簧。或者,可以设置在连杆138d的位于向着连杆138d的所述一个端部的一侧上的一部分与用作油底壳分隔器132的突出部132b的上端部的突出部上板132b1之间建立桥梁的螺旋弹簧。 
(16)除了上述滚花工艺之外,还可以使用喷砂工艺、铣槽工艺等等来形成突起138k1和凹槽138k2。或者,可以在抵靠部件138k中形成孔或通孔以在抵靠部件138k上形成凹凸结构。 
(17)显然,本文未具体提及的其它变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只要本发明的实质未变。例如,在以上实施例和变型的描述中出现的一体形成的组成元件可以以无缝方式成一体形成,或者可以通过将多个分离部件经粘结、焊接、螺纹连接等接合而形成。而且,连通阀136可以省略(参见图22)。
(18)构成解决本发明待解决问题的装置并针对工作和功能示出的那些部件不仅仅包括以上实施例和变型的描述中公开的以上具体结构,而且还包括可以实现上述工作和功能的任何其它结构。

Claims (26)

1.一种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构造成能够将用于润滑待润滑机构的油供给到所述机构,所述润滑装置包括:
油底壳,所述油底壳构造成能够将所述油存储在所述油底壳内的空间内;
油泵,所述油泵构造成能够将存储在所述油底壳内的所述油输送到所述待润滑机构;和
滤油器,所述滤油器具有抽吸端口并且经由油流路连接到所述油泵,所述空间内的所述油经所述抽吸端口被抽吸,
其中所述油底壳包括:
油底壳盖,所述油底壳盖具有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的储油凹部;
油底壳分隔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构造和配置成将所述储油凹部内的空间分成第一室和与所述第一室相邻的第二室,在所述第一室中所述滤油器的所述抽吸端口配置在底部区域中,所述第一室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以与所述机构连通;和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上,并且构造成能够通过根据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的油位差而运行,来实质上只允许所述油从所述第一室流出到所述第二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
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包括:
底板,和
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成围绕所述底板,并连接到所述底板的端部;并且
由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的第一室形成用凹部构造成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
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具有供油孔,所述供油孔的形式为在所述侧板的上端部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区域中形成的通孔;并且
所述单向阀具有供油孔关闭阀体,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构造和配置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的油位差来打开和关闭所述供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供油孔和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形成为使得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所述供油孔的周边彼此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
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间的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中,并向着所述油底壳的外侧横向突出;
所述供油孔形成在突出部上板中,所述突出部上板用作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并且
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构造成能够通过靠自身重量下降而从所述突出部上板上方关闭所述供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润滑装置,还包括油位计支撑部,所述油位计支撑部具有供油位计插入通过的油位计插入孔,所述油位计由棒状部件形成并适于可视地检查所述油底壳内的油位,所述油位计支撑部构造成能够在所述油位计插入所述油位计插入孔中时支撑所述油位计,
其中所述单向阀构造成使得当将换油用的换油装置的用于排出或注入油的管代替所述油位计插入所述油位计支撑部的所述油位计插入孔中时,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打开所述供油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
抵靠部件,所述抵靠部件位于所述油位计插入孔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并且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管通过所述油位计插入孔插入时接触所述管的端部,和
连杆部,所述连杆部构造成在所述管的所述端部接触并按压所述抵靠部件时使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在打开所述供油孔的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在所述抵靠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凹凸结构,以使得当所述管的具有管端开口的所述端部接触所述抵靠部件的所述表面时,在所述抵靠部件的所述表面和所述管的围绕所述管端开口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抵靠部件配置成在所述油位计被支撑于所述油位计支撑部中的状态下与所述油位计的末端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的所述底板和所述油底壳盖的底部之间形成构成所述第二室的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润滑装置,还包括浮子阀,所述浮子阀构造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来打开和关闭排油孔,以在构成所述第二室的所述间隙与位于所述间隙上方的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区域之间建立连通,所述排油孔形成为所述油底壳分隔器的所述底板中的通孔的形式,
其中所述浮子阀包括:
浮子元件,所述浮子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室内并且构造成能够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在存储于所述第一室内的所述油中;和
阀机构,所述阀机构构造成能够通过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升高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升高而关闭所述排油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
所述阀机构包括:
排油孔关闭阀体,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室内并位于所述排油孔上方;
用于将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和所述浮子元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和
可枢转地支撑所述连接杆的支撑部件;并且
所述阀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通过由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升高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升高所实现的所述连接杆在第一方向上的枢转运动而降低,并使得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通过由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降低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降低所实现的所述连接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枢转运动而升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润滑装置,其中所述单向阀配置在比所述浮子阀的所述浮子元件的上限位置低的位置处。
14.一种油底壳,所述油底壳构造成能够存储用于润滑待润滑机构的油,所述油底壳包括:
油底壳盖,所述油底壳盖具有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的储油凹部;
油底壳分隔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构造和配置成将所述储油凹部内的空间分成第一室和与所述第一室相邻的第二室,所述第一室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以与所述机构连通;和
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上,并且构造成能够通过根据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的油位差而作动,来实质上只允许所述油从所述第一室流出到所述第二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油底壳,其中
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包括:
底板,和
侧板,所述侧板设置成围绕所述底板,并连接到所述底板的端部;并且
由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的第一室形成用凹部构造成向着所述待润滑机构开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油底壳,其中
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具有供油孔,所述供油孔的形式为在所述侧板的上端部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区域中形成的通孔;并且
所述单向阀具有供油孔关闭阀体,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构造和配置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的油位差来打开和关闭所述供油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油底壳,其中所述供油孔和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形成为使得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的外周边和所述供油孔的周边彼此线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油底壳,其中
所述油底壳分隔器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形成在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间的连接部与所述侧板的上端之间的区域中,并向着所述油底壳的外侧横向突出;
所述供油孔形成在突出部上板中,所述突出部上板用作所述突出部的上端部;并且
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构造成能够通过靠自身重量下降而从所述突出部上板上方关闭所述供油孔。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油底壳,还包括油位计支撑部,所述油位计支撑部具有供油位计插入通过的油位计插入孔,所述油位计由棒状部件形成并适于可视地检查所述油底壳内的油位,所述油位计支撑部构造成能够在所述油位计插入所述油位计插入孔中时支撑所述油位计,
其中所述单向阀构造成使得当将换油用的换油装置的用于排出或注入油的管代替所述油位计插入所述油位计支撑部的所述油位计插入孔中时,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打开所述供油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油底壳,其中所述单向阀包括:
抵靠部件,所述抵靠部件位于所述油位计插入孔的中心轴线的延长线上,并且构造成能够在所述管通过所述油位计插入孔插入时接触所述管的端部,和
连杆部,所述连杆部构造成在所述管的所述端部接触并按压所述抵靠部件时使所述供油孔关闭阀体在打开所述供油孔的方向上移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油底壳,其中在所述抵靠部件的表面上形成凹凸结构,以使得当所述管的具有管端开口的所述端部接触所述抵靠部件的所述表面时,在所述抵靠部件的所述表面和所述管的围绕所述管端开口的端面之间形成间隙。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油底壳,其中所述抵靠部件配置成在所述油位计被支撑于所述油位计支撑部中的状态下与所述油位计的末端间隔开。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其中在所述油底壳分隔器的所述底板和所述油底壳盖的底部之间形成构成所述第二室的间隙。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油底壳,还包括浮子阀,所述浮子阀构造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来打开和关闭排油孔,以在构成所述第二室的所述间隙与位于所述间隙上方的所述第一室的底部区域之间建立连通,所述排油孔形成为所述油底壳分隔器的所述底板中的通孔的形式,
其中所述浮子阀包括:
浮子元件,所述浮子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室内并且构造成能够在浮力的作用下浮在存储于所述第一室内的所述油中;和
阀机构,所述阀机构构造成能够通过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升高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升高而关闭所述排油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油底壳,其中
所述阀机构包括:
排油孔关闭阀体,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配置在所述第一室内并位于所述排油孔上方;
用于将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和所述浮子元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杆;和
可枢转地支撑所述连接杆的支撑部件;并且
所述阀机构构造成使得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通过由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升高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升高所实现的所述连接杆在第一方向上的枢转运动而降低,并使得所述排油孔关闭阀体通过由与所述第一室内的油位的降低相关联的所述浮子元件的降低所实现的所述连接杆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的枢转运动而升高。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油底壳,其中所述单向阀配置在比所述浮子阀的所述浮子元件的上限位置低的位置处。
CN2007800120497A 2006-02-07 2007-02-07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29351 2006-02-07
JP029351/2006 2006-02-07
PCT/JP2007/052548 WO2007091720A1 (ja) 2006-02-07 2007-02-07 潤滑装置及びオイルパ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5914A CN101415914A (zh) 2009-04-22
CN101415914B true CN101415914B (zh) 2011-05-25

Family

ID=38345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204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5914B (zh) 2006-02-07 2007-02-07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020666B2 (zh)
EP (1) EP1983164B1 (zh)
JP (1) JP4605228B2 (zh)
KR (1) KR101018617B1 (zh)
CN (1) CN101415914B (zh)
DE (1) DE602007009644D1 (zh)
WO (1) WO20070917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27756B2 (ja) * 2005-03-22 2009-09-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油圧回路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US20080169030A1 (en) * 2007-01-12 2008-07-1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Valve Assembly for Transmission Fluid Level Management
DE202008010865U1 (de) * 2008-08-14 2010-01-07 Mann+Hummel Gmbh Ölwanne
JP5151810B2 (ja) * 2008-08-27 2013-02-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ダンパ装置
JP5513925B2 (ja) * 2010-02-25 2014-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ンクケース構造
JP2011208543A (ja) * 2010-03-29 2011-10-20 Daikyonishikawa Corp オイル濾過装置及びオイルパン
JP5202596B2 (ja) 2010-09-15 2013-06-05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パン内槽弁構造
CN102465790B (zh) * 2010-11-08 2013-11-06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曲轴箱的导流构造
CN102094693A (zh) * 2011-02-27 2011-06-15 康秀立 油水指示器
US20140026988A1 (en) * 2012-07-27 2014-01-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hydraulic fluid level control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R2995937B1 (fr) * 2012-09-21 2014-09-26 Exoes Ensemble de production d'electricite a moteur a pression de vapeur
US9458922B2 (en) * 2012-10-26 2016-10-04 Dana Automotive Systems Group, Llc Lubricant management system
CN102979597A (zh) * 2012-12-25 2013-03-20 优华劳斯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分油底壳式内燃发动机
CN103075504B (zh) * 2013-01-24 2015-05-13 天津博宜特科技有限公司 往复式滤油、换油清洗机
US9816601B2 (en) * 2013-03-11 2017-11-14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Lubrication system with passive valve
US9206944B2 (en) * 2013-03-11 2015-12-08 Bell Helicopter Textron Inc. Lubrication system with passive drain valve
US9958054B2 (en) * 2013-05-29 2018-05-01 Eaton Corporation Shield for transmission fluid sump
JP6094893B2 (ja) 2013-11-07 2017-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のオイルリザーバ構造
US20160069452A1 (en) * 2014-09-04 2016-03-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ctive electromechanical armature assembly for a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DE102015003282B4 (de) * 2015-03-14 2017-06-29 Neander Motors Ag Wannensystem für eine Maschinengehäusestruktur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CN106703932A (zh) * 2015-07-23 2017-05-2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油底壳组件
CN105179603A (zh) * 2015-09-11 2015-12-23 陈伟 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少齿差减速箱
CN105156641A (zh) * 2015-09-21 2015-12-16 陈伟 双区式夹层箱体风冷动平衡少齿差减速箱
CN105221714A (zh) * 2015-09-25 2016-01-06 陈伟 双区式夹层箱体水冷星轮减速箱
CN105240496A (zh) * 2015-09-25 2016-01-13 陈伟 双区式夹层箱体风冷差动行星减速箱
US9410609B1 (en) * 2015-09-29 2016-08-09 Borgwarner Inc. Passively fed bypass filter for splash lubrication
CN105387144A (zh) * 2015-11-25 2016-03-09 陈伟 盾构机双区式分流输出风冷摆线减速箱
DE102016207456A1 (de) * 2016-04-29 2017-11-02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drängungskörper in einem Fahrzeuggetriebe
DE102016214754A1 (de) * 2016-08-09 2018-02-15 Zf Friedrichshafen Ag Getriebe sowie Kraftfahrzeug
FR3057610B1 (fr) * 2016-10-18 2019-11-22 Novares France Carter d'huile
CN106555634B (zh) * 2016-11-16 2018-04-10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一种活塞式发动机防翻转干式油底壳
US10190673B2 (en) 2016-11-30 2019-01-29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Llc Active oil management system for axles
DE102017105539A1 (de) * 2017-03-15 2018-09-20 Elringklinger Ag Ölwanne
JP6809393B2 (ja) * 2017-06-20 2021-0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の潤滑装置
JP6994108B2 (ja) * 2018-05-17 2022-01-14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装置
CN109139179A (zh) * 2018-08-08 2019-01-04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油量油底壳
JP7263795B2 (ja) * 2019-01-25 2023-04-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カバー構造
CN110056613B (zh) * 2019-05-05 2020-11-24 龙工(福建)桥箱有限公司 润滑油自动补给的变速箱
GB2589562A (en) * 2019-11-15 2021-06-09 Cummins Inc Lubrication fluid drainage system
CN112196980B (zh) * 2020-09-25 2022-11-0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双余度滑油系统
CN112196982B (zh) * 2020-09-30 2022-09-20 平邑万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的负压降温机构
DE102020213955A1 (de) * 2020-11-06 2022-05-12 Zf Friedrichshafen Ag Ölversorgungssystem für ein Automatikgetriebe
CN112777558B (zh) * 2021-01-18 2022-12-06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抽油装置
EP4124780A1 (en) * 2021-07-30 2023-02-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il supply system with vacuum pump for transmission of drive system
CN114109558B (zh) * 2021-11-10 2023-05-12 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发动机润滑油道结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8679A (en) * 1978-04-22 1981-03-31 Audi Nsu Auto Union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lubricating oil temperature of a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n oil contai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2079Y2 (ja) * 1978-08-31 1983-07-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潤滑装置
JPS5776217A (en) 1980-10-29 1982-05-13 Nissan Motor Co Ltd Lubricating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S60128917A (ja) 1983-12-14 1985-07-10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
JPS619510U (ja) * 1984-06-21 1986-01-21 ヤンマーディーゼル株式会社 立形内燃機関の潤滑油排出装置
JPS6166813A (ja) 1984-09-10 1986-04-05 Nissan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用オイルパン
DE3729545C2 (de) * 1986-09-17 1997-07-31 Volkswagen Ag Ölwanne für eine einen Ventiltrieb und einen Kurbeltrieb enthaltende Brennkraftmaschine
JPH041613U (zh) * 1990-04-18 1992-01-08
US5454355A (en) * 1994-06-01 1995-10-03 K.J. Manufacturing Company Engine oil inlet adapter
KR0163000B1 (ko) * 1995-10-11 1998-12-15 전성원 오일 펌프 장입형 윤활장치
JP2001152825A (ja) 1999-11-25 2001-06-0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パン
JP4267256B2 (ja) 2001-07-25 2009-05-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オイルパン構造及びオイルパンセパレータ
US6637551B2 (en) * 2001-08-21 2003-10-2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heck ball filter for transmissions
JP4400910B2 (ja) 2003-07-02 2010-01-20 日本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オイルパン
JP4128497B2 (ja) * 2003-07-30 2008-07-30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二重オイルパンのドレイン構造及び内部容器
TWM248650U (en) * 2003-11-12 2004-11-01 Shiue-Chin Jang Improved oil drain plug structure for automobiel oil pan
US7143867B2 (en) * 2003-11-24 2006-12-0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Electronic oil level detection and replacement system
JP2005172206A (ja) 2003-12-15 2005-06-30 Alps Electric Co Ltd 逆止弁
CN101072928B (zh) * 2004-10-05 2011-01-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油盘及润滑装置
CA2586383C (en) * 2005-03-08 2010-06-29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Dual-chamber type oil pan and engin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8679A (en) * 1978-04-22 1981-03-31 Audi Nsu Auto Union Aktiengesellschaft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he lubricating oil temperature of a combustion engine having an oil contai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007009644D1 (de) 2010-11-18
EP1983164A4 (en) 2009-07-01
KR20080091210A (ko) 2008-10-09
JPWO2007091720A1 (ja) 2009-07-02
KR101018617B1 (ko) 2011-03-03
CN101415914A (zh) 2009-04-22
EP1983164B1 (en) 2010-10-06
US8020666B2 (en) 2011-09-20
US20090014248A1 (en) 2009-01-15
JP4605228B2 (ja) 2011-01-05
EP1983164A1 (en) 2008-10-22
WO2007091720A1 (ja) 2007-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5914B (zh) 润滑装置和油底壳
CA2523195C (en) Pressure lubrication for inverted flight
US3447636A (en) Automatic oil exchanging system
WO2001090540A3 (en) Safety shut-off valve for crankcase emission control system
US6148789A (en) Engine-pressurized prestart oiler
US5730106A (en) Fuel/vapor separator apparatus for diesel engines
JP5044478B2 (ja) オイル貯留装置
US20050257830A1 (en) Float valve assembly
CN208702637U9 (zh) 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US1890984A (en) Engine lubricating device
US4763632A (en) Fuel collector
JP6414150B2 (ja) エンジンのオイル供給装置
JP4687678B2 (ja) 燃料供給装置
CN107575282B (zh) 发动机油底壳、电子控制单元、发动机及汽车
JP2007211593A (ja) 潤滑装置
CN213870482U (zh) 一种液压油箱组件及作业机械
EP2285615B1 (en) Fuel tank
JPS60135659A (ja) 燃料フイルタ分離水の自動排出装置
CN205779573U (zh) 一种真空泵的油路自动控制系统
CN219061794U (zh) 发动机及车辆
KR101014242B1 (ko) 펌프 장치
JP2008248805A (ja) 燃料供給装置
JPH1028801A (ja) 油水分離器
CN116696510A (zh) 双油池自切换消泡油底壳结构
JP2010084561A (ja) オイルパン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