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9510B - 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89510B CN101389510B CN2007800067654A CN200780006765A CN101389510B CN 101389510 B CN101389510 B CN 101389510B CN 2007800067654 A CN2007800067654 A CN 2007800067654A CN 200780006765 A CN200780006765 A CN 200780006765A CN 101389510 B CN101389510 B CN 1013895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mentioned
- base fabric
- safety air
- deflation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ven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1/36—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airba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可在与冲撞到安全气囊相配合的时机放出气体,始终有效地缓和撞击。在安全气囊(10)的一侧端缘部设置排气孔(18),借助密封排气孔(18)的第1缝合部(23)将第三底布(20)的一端部缝合于安全气囊(10)上,借助第2缝合部(24)将第三底布(20)的另一端部缝合于安全气囊(10)的另一侧端缘部上,并且,使第1缝合部(23)的缝合力比第2缝合部(24)的缝合力弱,以便自第三底布(20)对上述第1及第2缝合部(23)、(24)施加拉伸力时,第1缝合部(23)首先剥离而打开排气孔(1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谋求在难以控制行为的保护对象撞到车辆时缓和撞击的、搭载于车辆上的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行驶中的车辆撞到行人等的情况下,该行人等有可能因碰撞时的撞击而跳到引擎盖(bonnet)上,打破车辆的前挡风玻璃而飞入车内,或者因撞到前支柱(front pillar)等导致二次碰撞而发生悲惨的事故。
因此,为了吸收缓和这种二次碰撞所产生的撞击,提出了各种行人用的安全气囊装置,但在行人用的安全气囊中,需要较长时间地维持安全气囊的膨胀,直到被安全气囊保护的对象(行人)冲撞安全气囊为止。
通常,在车辆撞到行人时,行人用的安全气囊装置因该撞击而将由充气机(inflator)产生的气体导入到安全气囊中而膨胀展开,在该状态下,其接住跳起而飞入的行人来缓和撞击,并防止上述二次碰撞。
但是,在跳起的人撞到保持膨胀状态的安全气囊时,人有可能因该撞击而受到重大的损伤。特别是,由于与车碰撞而飞起的人通常是先以头部飞向驾驶席侧,因此,在冲撞膨胀中的安全气囊时,有可能因反作用力而使头部受到重大的损伤。
因此,公知有为了缓和行人冲撞膨胀展开状态下的安全气囊时的撞击,而在安全气囊的一部分形成通气孔(或者排气用排气孔)来缓和过剩的压力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安全气囊中仅形成排气孔的构造中,在撞击吸收前的阶段气体就漏出,无法维持安全气囊的膨胀,因此,有可能在初始阶段无法获得适当的撞击吸收特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225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安全气囊装置的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直到跳到引擎盖上的行人等撞到安全气囊才放出气体,在与行人等的碰撞相配合的时机放出气体,提高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性,并可以缓和行人等的二次碰撞的撞击,并且,通过以简单的构造实现这样的安全气囊装置,能够以低成本获得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由表面侧底布及背面侧底布构成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利用自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膨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全气囊中设置排气用第1排气孔,将覆盖该安全气囊的表面的、膨胀时限制该安全气囊膨胀的第三底布的两侧部一同缝合于上述安全气囊的上述表面侧底布及背面侧底布上,用该缝合部中的一侧缝合部封闭上述第1排气孔,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膨胀状态下,由于人冲撞到上述第三底布,利用该安全气囊的膨胀使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断裂,打开上述第1排气孔。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于这样的交界部附近,即,在人冲撞到上述膨胀状态的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安全气囊的被上述第三底布限制膨胀的部分、和与该部分相邻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的交界部附近。
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与上述安全气囊的上述第1排气孔隔开间隔地 设置有排气用第2排气孔,通过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中的另一侧缝合部密封上述第2排气孔。
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使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中的、上述另一侧缝合部的缝合力强于上述一侧缝合部的缝合力。
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各缝合部由直线状缝合上述排气孔的开口部分的第1缝合部、和与第1缝合部连续且锯齿状缝合与上述开口部相邻的部分的第2缝合部构成,通过改变上述第2缝合部的长度来改变上述缝合部的断裂力。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由表面侧底布及背面侧底布构成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利用自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膨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底布上设置有排气用排气孔,以膨胀时限制上述安全气囊膨胀的第三底布覆盖上述排气孔,将上述第三底布的两侧部接合于上述表面侧底布上,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膨胀状态下,由于人冲撞到该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利用该安全气囊的膨胀切断上述第三底布而打开上述排气孔。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三底布中的至少一个切断端部设置于这样的交界部附近,即,在人冲撞到上述膨胀状态的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安全气囊的被上述第三底布限制膨胀的部分、和与该部分相邻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的交界部附近。
在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底布在上述排气孔附近具有切断线,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膨胀状态下人撞到该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第三底布沿着上述切断线断裂而打开上述排气孔。
在技术方案8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9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切断线由断续的切缝构成。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是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由表面侧底布及背面侧底布构成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利用自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膨胀,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底布上设置有排气用排气孔,以膨胀时限制上述安全气囊膨胀的第三底布覆盖上述排气孔,将上述第三底布的两侧部接合于上述表面侧底布上,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膨胀状态下,由于人冲撞到该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利用该安全气囊的膨胀使上述第三底布的上述接合侧部的接合解除而打开上述排气孔。
在技术方案10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11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三底布的上述接合侧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于这样的交界部附近,即,在人冲撞到上述膨胀状态的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安全气囊的被上述第三底布限制膨胀的部分、和与该部分相邻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的交界部附近。
在技术方案6~11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表面侧底布上设有与上述排气孔空开间隔地设置的第2排气孔,该第2排气孔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被上述第三底布密封。
在技术方案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1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三底布的内部设有限制其膨胀的多条气袋拉带,以使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在其表面侧与上述第三底布之间形成空间。
在技术方案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1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以多列气袋拉带划分上述安全气囊 内部。
在技术方案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1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底布的长度为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未作用因该安全气囊膨胀而产生的张力的长度。
在技术方案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1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背面侧底布上设有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限制该安全气囊的背面侧向横向膨胀的第四底布。
在技术方案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技术方案1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该安全气囊装置自沿着车辆引擎盖的后端缘的开口展开。
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通过利用人冲撞到安全气囊时的撞击打开排气用排气孔,以合适的时机放出安全气囊的气体,降低撞击载荷。
采用本发明,在人冲撞到膨胀的安全气囊时,通过配合该时机地减轻回弹力来缓和冲撞的人受到的撞击,可以安全地将其接住。另外,通过将安全气囊装置做成简单的构造,能够以低成本获得该安全气囊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的主要部分侧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箭头III-III看到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的侧剖视图。
图5是人体碰撞时的安全气囊的剖视图。
图6是第2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三底布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与以往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碰撞时作用在碰撞物上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第4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膨胀展开时的立体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箭头I-I看到的剖视图。
图13是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膨胀展开时的侧剖视图。
图14是人体碰撞时与图12相对应的剖视图。
图15是在人体碰撞时、排气孔打开时的剖视图。
图16是第6实施方式的具有第三底布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的表面图。
图18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9是表示膨胀时的安全气囊的车辆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全气囊装置;2、车辆;3、引擎盖;3a、后端缘部;5、前窗;10、安全气囊;11、充气机;12、安全气囊主体;13、气袋拉带;18、排气孔;18A、排气孔;18B、排气孔; 18C、排气孔;18D、排气孔;20、第三底布;20B、第三底布的端部;21、第四底布;23、60、第1缝合部;24、61、第2缝合部;23a、24a、直线状缝合部;23b、24b、锯齿状缝合部;25、切断线;29、前围板(cowl pane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
图1是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的主要部分侧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1借助支承机构4以折叠的状态收纳于车辆2的引擎盖3的后部3a内侧部分。引擎盖3的后部3a可上下打开或关闭,通常通过公知的保持机构保持在关闭的下降位置。图中,5是前窗玻璃,6是前支柱,7是发动机挡板(dash panel),8是保护板。
图2是上述安全气囊装置1的展开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沿图2的箭头III-III看到的剖视图。
安全气囊装置1包括安全气囊10和在碰撞时向该安全气囊10内送出气体而使其膨胀的充气机11。安全气囊10由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12、和安装于安全气囊主体12内的限制膨胀的气袋拉带13构成。
安全气囊主体12由图中上部侧的宽幅的大致矩形袋体即支承部12a、和下部侧的窄幅的管状袋体即基部12b构成,其通过将作为行人碰撞的面的表面侧(或者表侧)底布14、及与其形状相同的背面侧底布15以沿着其外周缘部的、图2中虚线所示的缝合部16缝合,从而形成为袋状。
作为表面侧底布14及背面侧底布15的材料,可以使用安全气囊通常所采用的布、合成树脂等坯料。
缝合部16在支承部12a的图2中左侧端部的部位朝向外端 侧的缝合部16a之间留出未缝合的部分,将该部分作为后述的排气孔18。
在上述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14的表面,设有展开时纵向(图中上下方向)宽度小于大致矩形的支承部12a、且沿其横向(图中左右方向)具有大致同一长度的大致矩形的第三底布(也称作表面拴带)20。该第三底布20由横向长度小于支承部12a横向长度的无拉伸性的坯料构成,其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利用第1缝合部23在上述排气孔18的部分与上述表面侧底布14及背面侧底布15缝合为一体,并且,其另一端部利用第2缝合部24缝合在上述排气孔18的宽度方向相反侧缘部19上。
另外,第三底布20与安全气囊10之间的缝合部通过用硅填料或者粘接缝制中的任一种气密地缝合。
在此,上述气袋拉带13具有限制安全气囊10膨胀时的厚度的长度,以便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可在安全气囊的表面侧与上述第三底布20之间形成空间,并且,上述第三底布20的长度设定为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因其膨胀而作用有张力(拉伸力)的长度,该第三底布20如后述那样缝合于表面侧14及背面侧底布15上而配置于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
在此,将第三底布20的两侧缘与上述表面侧底布14及背面侧底布15缝合为一体的第1缝合部23、第2缝合部24分别由直线状缝合部23a、24a和其两侧部的锯齿状缝合部23b、24b构成。为了在缝合线断开时可以使排气孔18迅速开口,因此,直线状缝合部23a设置于排气孔18的开口部分。另外,使第1缝合部23的锯齿状缝合部23b比第2缝合部24的锯齿状缝合部24b短,从而使第1缝合部23的缝合力比第2缝合部24缝合力弱。
这是由于,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例如人的头部碰到安全气囊10的第三底布20而压入安全气囊10,由此,即使利用因安全气囊10内部压力增大而产生的张力、和由膨胀的安全气囊10产生的张力对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23、24作用较大的张力,也仅是第1缝合部23断开而第三底布20脱落,同时表面侧底布14及背面侧底布15的缝合也脱落,从而可以可靠地形成排气孔18。
如图2所示,安全气囊10内的气袋拉带13(参照图3)大致以纵向长度稍短于第三底布20的纵向长度的长度纵向安装于支承部12a的图示左右2处,如上所述,除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在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14与第三底布20之间形成空间之外,还起到这样的作用,即,在排气用排气孔18打开时,防止填充于该拴带13之间的气体一下子自排气孔18排出,防止气体压力急剧下降。
在安全气囊主体12内,在其基部12b的图2中的下端位置安装有在车辆撞击时可产生气体的充气机11。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1的动作。
行驶中车辆撞到行人时,由未图示的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检测该碰撞,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撞击时,向安全气囊装置1的充气机11输出工作信号,接收到工作信号的充气机11产生气体,利用该气体使安全气囊10膨胀。
随着安全气囊10的膨胀,引擎盖的后部3a被推起,如图4的剖视图所示,安全气囊10自引擎盖3的后部3a与车体的前围板29之间的开口向前窗5的方向开始展开。
撞到车辆2而跳到引擎盖3上的人通常先以头部冲入的方式冲撞到在前窗5、前支柱6的前部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10的支承部12a。
即,如图5所示,在人的头部27从第三底布20上撞到安全气囊10的支承部12a时,因安全气囊10的碰到的部分凹陷而使 内部压力增大,与此同时,因第三底布20的长度小于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14长度而使膨胀的安全气囊10变形,因变形的安全气囊10复原而产生的较大的张力作用在第三底布20两端的第1缝合部23及第2缝合部24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使排气孔18侧的上述第1缝合部23的缝合力比第2缝合部24的缝合力弱,因此,第1缝合部23的线必然切断。由此,缝合排气孔18的线脱落而打开,气体自此处漏出,可急剧缓和因头部27冲撞而产生的过大的压力,可以在吸收该撞击的同时、在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安全地接住头部27。
在以上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1中,为了在安全气囊10膨胀展开时使张力作用在第三底布20的与安全气囊10缝合的缝合部23、24上,将第三底布20的长度设定为比表面侧底布14的长度短。因此,在碰撞时人碰到第三底布20时,安全气囊10的内压增大而对第三底布20作用以更大的张力,可以容易且可靠地切断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23。
但是,在该构造中,需要将上述缝合部23的切断强度设定为,在安全气囊10高压展开时不切断,但即使在低压条件下人(假人)冲撞时也要切断,但做成这样的缝制构造未必容易。另外,由于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对第三底布20作用有张力,因此,在该构造中,即使欠缺可靠(robust)性(与基于温度变化的张力变化相对的适应性)、张力存在偏差,也可以满足本安全气囊装置1所要求的第三底布20的性能,第三底布20的断裂负荷的设定范围不得不变窄。
因此,在图6中表示其截面的第2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中,使第三底布20的长度比第1实施方式的第三底布20的长度长,使因安全气囊膨胀而产生的张力不作用在第三底布20来解 决该问题。
即,即使安全气囊10膨胀也不会有张力作用在第三底布20上,并且,使限制安全气囊10的厚度的气袋拉带13的带长比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气袋拉带13的带长更短,利用安全气囊10来保持较大的凹凸(第三底布20与安全气囊10之间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也将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的长度设定得比第三底布20的长度长,在人(假人)冲撞到第三底布20时,在缝合部23产生张力,在该张力达到规定载荷时,使第三底布20的第1缝合部23断裂而打开排气孔18。
另外,在安全气囊10的背面侧,沿着其表面设有第四底布(或者也称作背面拴带)21,该第四底布21在安全气囊10的背面侧底布15包括两端部的适当部位缝合或者用粘接剂接合该第四底布21的两端部,可以防止这样的状况,即,在人冲撞到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时,安全气囊10容易变形而其背面侧向外侧(或者沿横向)撑开,安全气囊10以包入冲撞的人的方式弯曲。
另外,不言而喻,该第四底布21也可以设置于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10的背面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人(假人)冲撞第三底布20前未有张力作用在该底布20上,因此,第三底布20不受安全气囊10内压的影响,相对于温度的可靠性优良(喷出的气体的量由于温度而改变,另外,在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23、24使用树脂的情况下,其强度虽由于温度而改变,但由于未作用有张力,因此不受其影响)。
另外,由于不受安全气囊10内压的影响,因此,可以将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23、24的缝合强度设定得较弱,从而可以抑制因缝制而产生的强度偏差的影响。
并且,可以通过使第三底布20与安全气囊10的表面底布的长度不同而在第三底布20与安全气囊10表面的底布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在人(假人)冲撞时,作用在第三底布20的张力变得更大,可以在稳定的状态下使其缝合部23断裂。
图7是表示对安全气囊10施加了碰撞负荷时、作用在人(这种情况下是假人的头部)的加速度G相对于时间t的变化的图。在该图中,实线L1表示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1的变化,虚线L2表示未设置排气孔的以往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变化。
如该图所示,在不存在排气孔的情况下,在安全气囊装置中,在时间t1头部碰到时,安全气囊10就凹陷,因该变形而使安全气囊10的压力急剧增大,因而,作用在头部的加速度G急剧上升。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1中,头部冲撞到第三底布20时,在时间t2第三底布20的上述第1缝合部23断裂,排气孔18打开。在排气孔18打开时,安全气囊10内的气体逸出而压力降低。因而,施加到头部的撞击被缓和,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
另外,在第1、2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中,在人冲撞到排气孔18的缝合部分上的情况下,有可能沿着第三底布20的第1缝合部23的缝合线不断裂,从而发生排气孔18不打开的状态。
因此,接着对包括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构造的第3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进行说明。另外,下面的第3及第4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中的第三底布20的构造虽然各自包括已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第三底布20的安装构造,但省略其说明(当然也可以采用第1实施方式的第三底布20的安装构造)。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包括第四底布21。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的主视图。
第3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是这样的构造:在支承部12a的图示左右两侧缘部40、41形成有第1排气孔18A和第2排气孔18B,在上述第1排气孔18A和第2排气孔18B的部分,沿着第1缝合部23和第2缝合部24将第三底布20的两端部(或者两侧部)都缝合于表面侧底布14及背面侧底布15上,沿着其直线状缝合部23a、24a缝合两排气孔18A、18B而将其封闭。其他构造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的构造相同,因此在这里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人的头部冲撞到将第三底布20与排气孔18A缝合的缝合部23上、头部压入第三底布20的第1缝合部23而缝合线不切断的情况下,取而代之,第三底布20的第2缝合线24侧拉伸,缝合线断裂而第2排气孔18B打开。
另外,在撞到支承部12a的其他部分时,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缝合力较弱的第1缝合部23的缝合线切断而第1排气孔18A机开。
另外,例如在人的头部冲撞到安全气囊10的气袋拉带13之间、即第三底布20的中央部时,有时排气孔18A及18B两者少有地均打开,但由于在这种情况下气袋拉带13也抑制气体压力急剧降低,因此,填充于气袋拉带13之间的气体的极大的张力也不会一下子消失而安全气囊不会最瘪。另外,也可以通过缩小排气孔18A、18B的尺寸来防止安全气囊最瘪。
如上所述,在第3实施方式中,无论在人冲撞到安全气囊10的哪个部分的情况下,排气孔18A、18B中的任一个也必然可以打开,因此,相对于第1、2实施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
第4实施方式是在大致矩形的支承部12a中突出地设置基部12b而成的形状,在支承部12a的图示上缘部26上适当分开地 设置有第1排气孔18A及第2排气孔18B。
另外,在一端部与上述第1及第2排气孔18A、18B一同缝合的2片第三底布20(第三底布20(1)、20(2))以覆盖支承部12a的方式并列设置。
本实施方式应用于无法沿安全气囊10的支承部12a的横向设置排气孔的情况。
另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做成仅有一个支承部12a的排气孔18,例如也可以将其设置于图示上缘部26,另外,也可以在支承部12a的下缘部27设置有第3及第4排气孔18C、18D。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人冲撞到安全气囊10的何处,排气孔都可靠地打开,但在多个排气孔同时打开时,有可能压力一下子逸出而导致安全气囊10发生最瘪。
因此,优选采取如下等措施:增大将排气用排气孔与第三底布20(第三底布20(1)、20(2))缝合的各缝合部23、24、30、31的缝合力之差,或者增加气袋拉带而做成一定程度地阻碍排气的构造。
在此,在以上各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10中,人在安全气囊膨胀状态下冲撞了第三底布20时,相对于被第三底布20限制膨胀的部分,与该部分相邻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膨胀较大,更大的力作用在位于其交界部附近的第三底布20(在此是第三底布20的各缝合部的端部)上。
图10是示意地表示该状态下的安全气囊10的主视图。
即,安全气囊10的夹着第三底布20的上下部分相对于安装有第三底布20的部分更易于膨胀,如图所示,在人冲撞时、或者在之前膨胀时,以第三底布20(各缝合部23、24)的上下方向的端部23C、24C为边界,安全气囊10向第三底布20的外侧鼓起(图中鼓起部12F)。该鼓起部12F沿着第三底布20的上下 方向的端部附近形成于安全气囊10的整个表面侧底布14上,例如,在安全气囊10的两侧面部分别向安全气囊10的宽度方向外侧(图中右侧或左侧)鼓起,在安全气囊10的表侧面部向安全气囊10的厚度方向外侧(图中纸面的跟前侧)鼓起等,分别沿与表面侧底布14的各表面大致正交的方向鼓起。
由于欲使鼓起部12F附近膨胀的力,在位于这样的鼓起部12F的交界部附近的各缝合部23、24的端部23C、24C作用有比其他部分更大的张力(断裂力)。结果,在由膨胀的安全气囊10接住人时,缝合部23、24易于自张力最大的端部23C、24C(在此是缝合力更弱的缝合部23的端部23C)断裂等,交界部起到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的断裂起点的作用。由此,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顺畅且稳定地断裂而排气孔18可靠且迅速地打开,可以安全地保护碰撞的人。
另外,除了利用第三底布20的限制力产生鼓起部12F之外,也可以使安全气囊10预先形成为易于产生鼓起部12F的形状,即,自膨胀未被限制的端部23C、24C附近使外侧部分以相对于安装有第三底布20而膨胀被限制的部分可以更大地膨胀的方式带有鼓起地将其缝合(参照图10),形成安全气囊10。在这种情况下,在安全气囊10膨胀的状态下鼓起部12F已经一定程度地鼓起(膨胀),在人冲撞了安全气囊10时,鼓起部12F更大地鼓起而作用在各缝合部23、24的端部23C、24C的张力也更大。此时,在自各缝合部23、24的端部23C、24C的内侧(中心部侧)位置形成了安全气囊10的成为鼓起部12F的部分的情况下,人冲撞时作用在端部23C、24C的张力更大,因此,更有效地起到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的断裂起点的作用。另外,为了获得以上的各效果等,这样地设置即可,即,使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的至少一个端部位于在人冲撞到膨胀状态下的安 全气囊10的第三底布20上时、安全气囊10的被第三底布20限制膨胀的部分和与其相邻的未被限制膨胀的更大地膨胀的部分(鼓起部12F)的交界部附近。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
图11是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12是沿图11中的箭头I-I看到的剖视图。
另外,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1与已经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基本结构相同,因此,以下仅说明不同的部分。另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
如图11或图12所示,在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1中,在表面侧底布14一侧端部的接近缝合部16的部分形成有排气孔18。因而,在该安全气囊主体12的缝合部16中不存在第1实施方式中的安全气囊主体12的缝合部16那样的、用于形成排气孔18的缝合部16a之间(参照图2)的未缝合的部分,而是如图12所示,在安全气囊主体12中,通过以沿着外周缘部的缝合部16缝合作为人碰撞面的表面侧底布14及背面侧底布15而使该安全气囊主体12形成为袋状。
另一方面,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14的表面上设有大致矩形的第三底布20,该第三底布20展开时纵向宽度小于大致矩形的支承部12a、且其横向宽度小于其自由长度。该第三底布20的图示宽度方向两端部在上述缝合部16的部分与上述表面侧及背面侧底布14、15缝合为一体。
为了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可以在该表面侧底布14与上述第三底布20之间形成空间,上述气袋拉带13的长度为可限制其膨胀时的厚度,并且,上述第三底布20以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其张力(拉伸力)起作用的长度固定于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
在第三底布20上,在其一侧端部、且在上述排气孔18附近(在此是靠内侧的部分)形成有切断线25。另外,切断线25例如只要是贯穿全长的切口或者断续的切口、线状孔眼等相对于拉伸的阻力比第三底布20的其他部分弱的、易于断裂的结构,则哪种结构均可。另外,切断线25的设置位置只要是排气孔18的附近,则例如也可以是排气孔18的外侧。
第三底布20在折叠安全气囊10的状态下不与设置于安全气囊10上的上述排气孔18紧贴,因而不密封,但在车辆撞到行人而安全气囊10膨胀时,因表面侧底布14与第三底布20的长度之差而使安全气囊10的设有排气孔18的表面侧抵接于第三底布20,利用内部压力推压第三底布20的背面。因此,上述排气孔18与第三底布20紧贴,排气孔18被完全封闭。
在该状态下,例如在人的头部碰到安全气囊10的第三底布20而压入(即,冲撞)安全气囊10时,由此,利用因安全气囊10内部压力增大而产生的压力、和膨胀的安全气囊10的张力,使第三底布20受到很大的张力而沿着切断线25被切断。在第三底布20切断时,排气孔18露出,开始排出气体。
如图12所示,安全气囊10内的气袋拉带13以比支承部12a的纵向宽度稍短的长度纵向安装于其左右2处。
另外,气袋拉带13具有这样的功能,即,在排气孔18打开时,防止填充于该气袋拉带13之间的气体自排气孔18被急剧地排出。
接着,参照图13~图15说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1的动作。
行驶中车辆2撞到行人时,由未图示的行人碰撞检测传感器检测该碰撞,在检测到规定值以上的撞击时,向安全气囊装置1的充气机11输出工作信号,接收到工作信号的充气机11喷 射气体而使安全气囊10膨胀。随着安全气囊10的膨胀,引擎盖3的后部被推起,如图13的侧剖视图所示,安全气囊10自引擎盖3的后端缘部3a与车体的前围板29之间的开口向前窗5的方向开始展开。
撞到车辆2而跳到引擎盖3上的人的头部碰到在前挡风玻璃5a、前支柱6的前部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10的支承部12a。即,如图14的剖视图所示,在人的头部27从第三底布20上撞到安全气囊10的支承部12a时,因安全气囊10的碰撞部分凹陷而使内部压力增大。在此,由于使第三底布20的长度小于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14的长度,因此,膨胀的安全气囊10由于第三底布20变形时,变形的安全气囊10复原而产生的较大的张力作用在第三底布20上,从而第三底布20如图15所示那样沿着切断线25切断。由此,气体自排气孔18漏出,可急剧缓和因头部27冲撞而产生的过大的压力,可以利用适当的弹力接住头部。
这样,通过将第三底布20设定得比表面侧底布14短,从而在安全气囊10膨胀展开时有较强的张力作用在第三底布20上,因此,在人自第三底布20上冲撞到安全气囊10时,安全气囊10的内压增大而更大的张力作用在第三底布20上,并且,由于在安全气囊10膨胀展开时,可在第三底布20与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14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在人(假人)冲撞时,作用在第三底布20的张力更大,可以在稳定的状态下断裂。
但是,在该构造中,需要将上述第三底布20的切断强度设定为,在安全气囊10高压展开时不切断,但即使在低压条件下人(假人)冲撞时也要切断,但做成这样的构造未必容易。
因此,在图16中表示其截面的第6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装置中,使第三底布20的长度大于第5实施方式的第三底布20的长度,因安全气囊10膨胀而产生的张力不作用在第三底布20 上。
即,如图16所示,即使安全气囊10膨胀,张力也不作用在第三底布20上,并且,利用膨胀时安全气囊10的侧部曲面、即第三底布20与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14在该部分未隔开空间地接触,因此,通过在该部分设置排气孔18而封闭排气孔18(另外,在此,“封闭”除了包括完全密封的状态之外,也包括在人冲撞到安全气囊时不发生最瘪而事实上密封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限制安全气囊10的厚度的气袋拉带13的带长比上述第5实施方式的气袋拉带13的带长更短,通过安全气囊10来保持较大的凹凸(第三底布20与安全气囊10之间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也将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底布的长度设定得比第三底布20的长度长,在人(假人)冲撞到第三底布20时产生张力,在该张力达到规定载荷时,使第三底布20断裂而打开排气孔18。
另外,在安全气囊10的背面侧,沿着其表面地设有第四底布21,该第四底布21在安全气囊10的背面侧底布15包括两端部的适当部位缝合或者用粘接剂接合该第四底布21的两端部,可以防止这样的状况,即,在人冲撞到安全气囊10的表面侧时,安全气囊10容易变形而其背面侧向外侧(或者沿横向)撑开,安全气囊10以包入冲撞的人的方式弯曲。
另外,不言而喻,该第四底布21也可以设置于第5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10的背面侧。
人的碰撞载荷施加在该安全气囊10上时的、作用在人(在此是假人的头部)的加速度G相对于时间t的变化等如图7已经说明的那样。
以上说明的第5及第6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10在张力施加于第三底布20上时切断而打开排气孔18,但本发明并不一定限 定于此。例如,为了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封闭排气孔18的部分,也可以将第三底布20的两端部缝合于表面侧底布14和背面侧底布15(或者表面侧底布14)上。
此时,也可以做成这样的构造,即,使距排气孔18较远的缝合端部处的缝合力强于接近排气孔18的缝合端部处的缝合力,从而人冲撞到膨胀的安全气囊10的第三底布20时,仅第三底布20的靠近排气孔18侧的端部的接合解除而打开排气孔18。
例如图17所示,将第三底布20的两侧缘与表面侧底布14及背面侧底布15缝合为一体时,例如使第1缝合部60的缝合长度比第2缝合部61的缝合长度更短而使第1缝合部60的缝合力较弱,通过人冲撞到安全气囊10时的撞击,使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60的线断开而脱落。
即,在安全气囊10膨胀时,例如人的头部碰到安全气囊10的第三底布20而压入安全气囊10,由此,较大的张力作用在缝合部60、61上时,第1缝合部60断开而第三底布20脱落,排气孔18露出。
另外,其他的构造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人(假人)冲撞到第三底布20之前张力未作用该底布20上,因此,不受安全气囊10内压的影响,具有相对于温度的可靠性优良这样的优点(喷出的气体的量由于温度而改变,另外,在第三底布20的缝合部60、61中使用树脂的情况下,其强度虽由于温度而改变,但由于未作用有张力,因此不受其影响)。
在此,在以上第5和第6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10中,膨胀状态下,人冲撞到第三底布20时,相对于被第三底布20限制膨胀的部分,与该部分相邻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膨胀较大,更大的力作用在位于其交界部附近的第三底布20(在此是第三底布 20的上下方向的端部)上。
图18是示意地表示该状态下的安全气囊10的主视图。
即,安全气囊10的夹着第三底布20的上下部分相对于安装有第三底布20的部分更易于膨胀,如图所示,在人冲撞时、或者之前膨胀时,以第三底布20的上下方向的端部20B为边界,安全气囊10向第三底布20的外侧鼓起(图中鼓起部12F)。该鼓起部12F的构造及功能与已经联系图10说明的内容相同。
另外,以上说明的在表面侧底布14上具有排气孔18的安全气囊包括一个排气孔18,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距该第1排气孔18隔开间隔的适当的位置设置第2排气孔。通过上述那样地设置,例如,即使冲撞到安全气囊时以身体压入一个排气孔,也由于第三底布20切断或者结合部脱落而使气体自另一个排气孔逸出,可以使冲撞时产生的过大的气体压力降低至安全水平。另外,在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由于冲撞到安全气囊时发生两个排气孔打开的状况,因此,为了不发生最瘪,最好采取配置较多的气袋拉带、或者限制排气孔的排出能力等措施。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由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安全气囊10在人撞到安全气囊10的时机开始自排气孔18排出气体,在人碰撞之前安全气囊10的压力较高,在人碰撞之后压力可靠地降低,因此人不会因撞到安全气囊10而受到损伤,并可以防止二次碰撞,因此,安全性较高。另外,由于该结构基本上是对安全气囊10仅追加第三底布20的简单的结构,因此,也可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的安全气囊10是作为以单独的安全气囊10覆盖前窗5的两侧的前支柱6的前方、及其附近的前挡风玻璃5a的前方的气囊进行了说明(参照图19),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方式,也可以应用于做成支承部12a覆盖整 个前挡风玻璃5a的宽幅构造,在引擎盖3的中央部设置1个安全气囊装置1的构造。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对本安全气囊装置将行人作为保护对象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将车辆的乘员作为保护对象的安全气囊装置。
Claims (15)
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由表面侧底布、背面侧底布、安装于安全气囊主体内的限制膨胀用的气袋拉带构成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利用自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进行膨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全气囊上设置有排气用第1排气孔并设置有覆盖该安全气囊的表面的、膨胀时限制该安全气囊膨胀的第三底布,用第三底布与上述安全气囊的上述表面侧底布及背面侧底布一起缝合的缝合部封闭上述第1排气孔;
上述气袋拉带具有限制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的厚度的长度,以便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能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与上述第三底布之间形成空间;并且,上述第三底布的长度被设定为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因上述安全气囊膨胀而产生的张力不会作用在第三底布上那样的长度,由于人冲撞到上述第三底布,通过该安全气囊的膨胀使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断裂而打开上述第1排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一侧缝合部和另一侧缝合部将上述第三底布的两侧部与上述安全气囊的上述表面侧底布、背面侧底布一起缝合,
将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于这样的交界部附近,即,在人冲撞了上述膨胀状态的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安全气囊的被上述第三底布限制膨胀的部分、以及使与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的端部相邻的外侧部分以能够更大地膨胀的方式带有鼓起地缝合而成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的交界部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安全气囊的上述第1排气孔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排气用第2排气孔,相对于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中的封闭上述第1排气孔的一侧缝合部,用另一侧缝合部封闭上述第2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第三底布的缝合部中的、上述另一侧缝合部的缝合力强于上述一侧缝合部的缝合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缝合部由以直线状缝合上述排气孔的开口部分的第1缝合部、和与上述第1缝合部连续且以锯齿状缝合与上述开口部相邻的部分的第2缝合部构成,通过改变上述第2缝合部的长度来改变上述缝合部的断裂力。
6.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由表面侧底布、背面侧底布、安装于安全气囊主体内的限制膨胀用的气袋拉带构成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利用自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进行膨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底布上设置有排气用排气孔,以膨胀时限制上述安全气囊膨胀的第三底布覆盖上述排气孔,将上述第三底布的两侧部接合于上述表面侧底布上;
上述气袋拉带具有限制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的厚度的长度,以便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能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与上述第三底布之间形成空间;
并且,上述第三底布以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因上述安全气囊膨胀而产生的张力不会作用在第三底布上那样的长度被固定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
上述第三底布利用膨胀时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底布的侧部曲面封闭上述排气孔,并且,由于人冲撞到该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利用该安全气囊的膨胀切断上述第三底布而打开上述排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三底布中的至少一个切断端部设置于这样的交界部附近,即,在人冲撞到上述膨胀状态的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安全气囊的被上述第三底布限制膨胀的部分、以及使与上述第三底布的接合侧部的端部相邻的外侧部分以能够更大地膨胀的方式带有鼓起地接合而成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的交界部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底布在上述排气孔附近具有切断线;
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膨胀状态下人撞到该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第三底布沿着上述切断线断开而打开上述排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断线由断续的切缝构成。
10.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包括由表面侧底布、背面侧底布、安装于安全气囊主体内的限制膨胀用的气袋拉带构成的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利用自充气机产生的气体进行膨胀,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底布上设置有排气用排气孔,以膨胀时限制上述安全气囊膨胀的第三底布覆盖上述排气孔,将上述第三底布的两侧部接合于上述表面侧底布上;
上述气袋拉带具有限制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的厚度的长度,以便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能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与上述第三底布之间形成空间;
并且,上述第三底布以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因上述安全气囊膨胀而产生的张力不会作用在第三底布上那样的长度被固定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
上述第三底布利用膨胀时上述安全气囊的表面侧底布的侧部曲面封闭上述排气孔,并且,由于人冲撞到该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利用该安全气囊的膨胀使上述第三底布的上述接合侧部的接合解除而打开上述排气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三底布的上述接合侧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于这样的交界部附近,即,在人冲撞到上述膨胀状态的安全气囊的上述第三底布时,该安全气囊的被上述第三底布限制膨胀的部分、以及使与上述第三底布的接合侧部的端部相邻的外侧部分以能够更大地膨胀的方式带有鼓起地接合而成的未被限制膨胀的部分的交界部附近。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10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表面侧底布上与上述排气孔空开间隔地设有第2排气孔,该第2排气孔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被上述第三底布封闭。
13.根据权利要求1、6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多列气袋拉带划分上述安全气囊内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6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安全气囊的背面侧底布上设有在上述安全气囊膨胀时限制该安全气囊的背面侧向横向膨胀的第四底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6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安全气囊装置自沿着车辆引擎盖的后端缘的开口展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51313/2006 | 2006-02-27 | ||
JP2006051313 | 2006-02-27 | ||
JP051329/2006 | 2006-02-27 | ||
JP2006051329 | 2006-02-27 | ||
JP218768/2006 | 2006-08-10 | ||
JP218769/2006 | 2006-08-10 | ||
JP2006218768A JP4969944B2 (ja) | 2006-02-27 | 2006-08-10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6218769A JP5138191B2 (ja) | 2006-02-27 | 2006-08-10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PCT/JP2007/053531 WO2007099912A1 (ja) | 2006-02-27 | 2007-02-26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89510A CN101389510A (zh) | 2009-03-18 |
CN101389510B true CN101389510B (zh) | 2011-07-27 |
Family
ID=38459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676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9510B (zh) | 2006-02-27 | 2007-02-26 | 安全气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997614B2 (zh) |
EP (1) | EP1997695B1 (zh) |
CN (1) | CN101389510B (zh) |
DE (1) | DE602007011226D1 (zh) |
WO (1) | WO200709991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14977A2 (en) | 2004-07-26 | 2006-02-09 | Nxgen Technologies, Llc | Inflatable airbag |
JP4659090B2 (ja) * | 2008-03-07 | 2011-03-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8534410B2 (en) * | 2009-03-31 | 2013-09-17 |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 Pedestrian pro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 |
US8573637B2 (en) | 2009-08-19 | 2013-11-05 | Nxgen Technologies, Llc | Side curtain airbag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side curtain airbag |
EP2439113B1 (en) * | 2010-10-06 | 2013-06-05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Inflatable airbag for pedestrian impact |
CN102275562B (zh) * | 2010-11-15 | 2013-12-25 | 芜湖金安世腾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用乘员胸部保护装置 |
DE102011085330A1 (de) | 2011-01-27 | 2012-08-02 | Takata-Petri Ag | Gassack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KR20120126646A (ko) * | 2011-05-12 | 2012-11-21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에어백 장치 |
US8684408B2 (en) * | 2011-09-24 | 2014-04-0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Side impact airbag cushion |
EP2599669B1 (en) * | 2011-11-29 | 2015-07-22 | Volvo Car Corporation | Pedestrian protection airbag |
JP2013159304A (ja) * | 2012-02-08 | 2013-08-19 | Toyoda Gosei Co Ltd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DE102012203893A1 (de) * | 2012-03-13 | 2013-09-19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Airbag |
DE102012216147A1 (de) * | 2012-09-12 | 2014-06-12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Nichtinsassenschutzairbagvor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
US8740247B1 (en) * | 2012-12-27 | 2014-06-03 |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 Airbag assembly |
EP2762368B1 (en) * | 2013-02-05 | 2017-03-29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Pedestrian safety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airbag for the use in such a pedestrian safety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with such a pedestrian safety system |
KR101460723B1 (ko) * | 2013-11-26 | 2014-11-12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차량의 보행자 보호용 에어백 모듈 |
KR101500232B1 (ko) * | 2013-12-19 | 2015-03-0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보행자에어백 쿠션 |
DE102014001305A1 (de) * | 2014-01-31 | 2015-08-0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 Airbagmodul für den Fußgängerschutz |
KR101664017B1 (ko) * | 2014-07-25 | 2016-10-10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보행자 보호용 에어백장치 |
KR101627499B1 (ko) * | 2014-08-18 | 2016-06-07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에어백 |
KR101640247B1 (ko) * | 2014-08-29 | 2016-07-15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보행자 보호용 에어백장치 |
DE102014117692A1 (de) * | 2014-12-02 | 2016-06-02 | Lisa Dräxlmaier GmbH | Ausgleichsperforation für Airbag-Dekorschwächung |
JP6097782B2 (ja) * | 2015-03-31 | 2017-03-15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外用エアバッグ |
JP6350574B2 (ja) * | 2016-03-29 | 2018-07-0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歩行者保護装置 |
JP6350575B2 (ja) * | 2016-03-29 | 2018-07-04 | マツダ株式会社 | 歩行者保護装置 |
DE102016004110A1 (de) * | 2016-04-05 | 2017-10-0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Kraftfahrzeug mit Fußgänger-Airbag |
DE102017004044A1 (de) * | 2017-04-26 | 2018-10-31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mit Airbaganordnung im Bereich eines Windlaufs |
JP6995210B2 (ja) * | 2018-08-14 | 2022-01-14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24101479A (ja) * | 2023-01-17 | 2024-07-29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歩行者保護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90257B1 (en) * | 1998-07-27 | 2001-09-18 | Nihon Plast Co., Ltd. | Safety system for automobile |
CN1456460A (zh) * | 2002-05-10 | 2003-11-19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和气囊装置 |
CN1537753A (zh) * | 2003-04-15 | 2004-10-20 | ���\�й�ҵ��ʽ���� | 气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90726A (en) * | 1975-04-23 | 1976-11-09 | Nissan Motor Co., Ltd. | Inflatable and semi-crushable safety bag for vehicle passenger |
JP2783849B2 (ja) * | 1989-07-14 | 1998-08-06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におけるエアバッグ |
JP3168591B2 (ja) * | 1991-03-12 | 2001-05-2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5380038A (en) * | 1993-11-01 | 1995-01-10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Offset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 |
JPH07205738A (ja) | 1994-01-13 | 1995-08-08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
GB2302845B (en) | 1995-07-04 | 1999-02-24 | Autoliv Dev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air-bag arrangement |
US5685562A (en) * | 1995-08-16 | 1997-11-11 | Morton International, Inc. | Automotive airbags containing eliminators of undesirable gases |
JP4356191B2 (ja) * | 2000-04-25 | 2009-11-04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01322518A (ja) | 2000-05-12 | 2001-11-20 | Mazda Motor Corp |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
US6923286B2 (en) * | 2002-02-26 | 2005-08-02 | Toyoda Gosei Co., Ltd. | Pedestrian protecting device |
JP3670249B2 (ja) * | 2002-04-12 | 2005-07-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外置き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4013661B2 (ja) * | 2002-06-14 | 2007-11-28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外面展開型エアバッグ及び外面展開型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3751289B2 (ja) * | 2003-04-22 | 2006-03-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3784778B2 (ja) * | 2003-04-22 | 2006-06-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7401811B2 (en) * | 2003-09-10 | 2008-07-22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bag device |
JP3944195B2 (ja) | 2003-09-10 | 2007-07-1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GB2407071A (en) * | 2003-10-16 | 2005-04-20 | Autoliv Dev | A vehicle air-bag comprising a vent hole |
JP4622651B2 (ja) * | 2005-02-25 | 2011-02-02 | タカタ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EP1757495B1 (en) * | 2005-08-24 | 2008-05-21 | Takata Corporation |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
US20070170710A1 (en) * | 2006-01-24 | 2007-07-26 | Benoit Bouquier | Venting systems for inflatable objects |
US7497467B2 (en) * | 2006-04-12 | 2009-03-03 | Honda Motor Co., Ltd. | Airbag apparatus |
-
2007
- 2007-02-26 DE DE602007011226T patent/DE602007011226D1/de active Active
- 2007-02-26 EP EP07737383A patent/EP1997695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2-26 WO PCT/JP2007/053531 patent/WO200709991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2-26 CN CN2007800067654A patent/CN1013895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2-26 US US12/280,762 patent/US799761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7-06 US US13/177,069 patent/US814190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90257B1 (en) * | 1998-07-27 | 2001-09-18 | Nihon Plast Co., Ltd. | Safety system for automobile |
CN1456460A (zh) * | 2002-05-10 | 2003-11-19 | 高田株式会社 | 气囊和气囊装置 |
CN1537753A (zh) * | 2003-04-15 | 2004-10-20 | ���\�й�ҵ��ʽ���� | 气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7099912A1 (ja) | 2007-09-07 |
DE602007011226D1 (de) | 2011-01-27 |
US7997614B2 (en) | 2011-08-16 |
EP1997695B1 (en) | 2010-12-15 |
CN101389510A (zh) | 2009-03-18 |
US8141902B2 (en) | 2012-03-27 |
EP1997695A1 (en) | 2008-12-03 |
EP1997695A4 (en) | 2009-11-04 |
US20110259662A1 (en) | 2011-10-27 |
US20090200778A1 (en) | 2009-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89510B (zh) | 安全气囊装置 | |
US20070023223A1 (en) | Vehicle with collision object protection device | |
US7077426B2 (en) | Air-bag arrangement | |
CN101767568B (zh) | 气囊装置 | |
JPH09164899A (ja) | 横方向衝撃に対するガスバッグ保護装置 | |
US6991257B2 (en) | Side airbag for a vehicle | |
JPH02249740A (ja) | 車体側部のエネルギ吸収構造 | |
CN201472298U (zh) | 用于车辆的气囊垫的系带 | |
CN101372217A (zh) | 侧面碰撞用气囊、侧面碰撞用气囊装置及车辆用座椅 | |
JP5138191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JP4460503B2 (ja) | 衝突物保護装置 | |
JP5361016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216915775U (zh) | 侧安全气囊 | |
JP4969944B2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
CN109398290A (zh) | 气囊 | |
JPWO2008065964A1 (ja) |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 |
US8505970B2 (en) | Airbag cushion for vehicles | |
JPH0717351A (ja) | エアバッグ装置用袋体 | |
KR101283695B1 (ko) | 에어백 쿠션 | |
CN100575153C (zh) | 气囊装置 | |
KR20060130944A (ko) | 자동차의 에어백 | |
JP6408827B2 (ja) | エアバッグを有する車両 | |
JP4861582B2 (ja) | 自動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KR102376146B1 (ko) | 에어백 쿠션용 커버 및 그 제조방법 | |
JP2867771B2 (ja) | エアバッグ袋体ガス抜き穴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