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9591A - 车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9591A
CN101319591A CNA2008101086004A CN200810108600A CN101319591A CN 101319591 A CN101319591 A CN 101319591A CN A2008101086004 A CNA2008101086004 A CN A2008101086004A CN 200810108600 A CN200810108600 A CN 200810108600A CN 101319591 A CN101319591 A CN 1013195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ffener
door structure
bolt hole
automobile door
structur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86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广冈贤一
水野和敏
高桥元史
小野浩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ssa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a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a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an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195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95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在纵向上沿着外门板的内侧延伸的加强构件,其中,加强构件包括挤出成型体、前端面和后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被构造成抵接外门板内侧的前后安装部,加强构件被构造成沿纵向被紧固到安装部。

Description

车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门结构。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在门的内侧设置加强构件以增大门的刚性的车门结构。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平5-116537号公报(例如,第0010段至0021段和图1)公开了车门结构的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内侧密封构件与位于内侧密封构件前后的角部件(corner piece)和密封条的后成型部通过一体成型而形成在一起。
在该车门结构中,位于车辆侧表面的门主体的内门板在其外侧设有压力成型外门板构件并且在其内侧设有车门装饰构件(trim member)。
车门装饰构件中的每一个均为层压材料,该层压材料主要由型芯材料和背衬有泡沫层的外层构成。
内门板和对应的压力成型外门板构件均沿其边缘被接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闭合截面的箱形。
在上述车门结构中,内门板和压力成型外门板构件沿其边缘被接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闭合截面的箱形,以实现期望的刚性。
在日本实开平6-78036号公报(例如,从第0012段到0025段,和图1和图2)中公开了车门结构的另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由合成树脂成型体形成的中空腰线装饰构件设在车门装饰构件内。
然而,在上述车门结构中,门主体的内门板包括几个沿车辆的前后方向的带突起的端部,该突出端部必须接合到外门板。结果,具有许多可能的安装位置,使得在安装该内门板时难以达到高精度。另外,该带突起的结构使得难以在内门板中维持结构刚性。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加强构件,其在纵向上沿着外门板的内侧延伸;其中,加强构件包括:挤出成型体;以及前端面和后端面,该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被构造成抵接外门板内侧的前后安装部,加强构件被构造成在纵向上被紧固到安装部。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构造车门结构的方法,其包括,沿着纵向挤出加强构件;将被挤出的加强构件设置在被固定于外门板的内侧的安装部之间,其中,安装部被构造成抵接位于加强构件的前端和后端处的固定部;利用延伸到固定部的螺栓孔中的螺栓将加强构件紧固到安装部;以及与挤出加强构件同时地形成螺栓孔。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加强装置,其在车辆的纵向上沿着外门板的内侧延伸;加强装置包括:主体;和前端面和后端面,该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被构造成抵接外门板的内侧的前后安装装置;加强装置被构造成在纵向上被紧固到安装装置。
附图说明
从以下参考附图的说明中,本公开的特征将变得更明显。
图1是图解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门结构的整体构造的车辆的门主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内门加强构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内门加强构件的沿着线III-III截取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图1-图3说明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车门结构。
首先,参考图1,车辆前门10被设置成可相对于车辆的车体枢转的车门。如图所示,前门10包括内门加强构件13,该加强构件13沿着车门主体11的外门板12的内侧在车辆的前后纵向B上延伸。
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可通过将挤出成型的铝体切割成期望长度来构成加强构件13。参考图3,可通过将铝纵向挤出为大致中空的管状体而形成具有大致环状闭合截面的挤出成型构件。因此,可形成沿着整个长度具有均匀的垂直截面的大致中空的管状体。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通过铸造或机床加工来形成加强构件。
如图所示,加强构件13可包括与纵向B大致成90度(即,正交)切削的前端面13a和后端面13b。前端面13a可包括上安装部14和下安装部15,后端面13b可包括上安装部16和下安装部17。安装部14、15、16和17可用作固定部,并且可设有各自的螺栓孔14a、15a、16a和17a。
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可在挤出成型工序的过程中形成螺栓孔14a、15a、16a和17a,使得在加强构件13的纵向B上螺栓孔14a和16a彼此相连通以及螺栓孔15a和17a彼此相连通。
如剖面图3所示,在螺栓孔14a和16a之间延伸的内壁可部分地设有切口20,具体地,可通过沿纵向B局部地切掉螺栓孔14a和16a的周部而形成切口20,可设置该切口20以允许螺栓孔14a和16a的径向扩张。类似地,在螺栓孔15a和17a之间延伸的内壁可部分地设有切口21。可通过沿纵向B局部地切掉螺栓孔15a和17a的周部而形成切口21,可设置该切口21以允许螺栓孔15a和17a的径向扩张。
门主体11的外门板12可设有用作加强构件13用的安装部的对应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加强件安装面部18可包括一对上下安装孔18a和18a,类似地,加强件安装面部19可包括一对上下安装孔19a和19a。
上安装孔18a和19a可被构造成从车辆的前后相面对的方向接纳螺栓22,使得螺栓22相互面对。类似地,下安装孔18a和19a也可从车辆的前后相面对的方向接纳螺栓22,使得螺栓22相互面对。
因此,如图1所示,从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突出的螺栓22的轴部22a的插入方向可与加强构件13的平行于纵向B的螺栓孔14a和15a的延伸方向一致。同样地,从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9突出的另一对螺栓22的轴部22a的插入方向可与加强构件13的平行于纵向B的螺栓孔16a和17a的延伸方向一致。
通过将螺栓22插入并紧固到螺栓孔14a、15a、16a和17a的内表面,加强构件13的前后端面13a和13b可以可靠地螺栓连接到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
此外,加强构件13可设有从该加强构件的上侧向外突出的一体的凸缘23。凸缘23可具有被切削成与门主体11的轮廓相符的形状的上边缘23a和门装饰构件(未示出)。参考图2和图3,上边缘23a可包括位于靠近车辆前部的位置的前上部23b和位于靠近车辆后部的位置的后上部23c。前上部23b的特征可在于高度h1大于后上部23c的对应的高度h2。
凸缘23还可包括面对提升型玻璃构件(未示出)的表面23d。表面23d可设有一对一体的密封唇突出部23e。可以通过挤出成型而形成密封唇突出部。
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利用挤出成型工序构造加强构件13之后进行凸缘23的上边缘23a(从前上部23b到后上部23c)的切削工序。这使得上边缘23a与门主体11的轮廓相应地从前上部23b光滑地延伸到后上部23c。
如图1所示,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在设置在加强构件13的前后端面13a和13b的上下安装部14、15、16和17被布置成面对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的状态下,加强构件13定位成被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从车辆的前后侧夹在中间。
然后,从车辆前后方向将螺栓22分别插入到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的安装孔18a和19a中,使螺栓相互面对。
随后,一对螺栓22的从加强件安装面部18突出的轴部22a和另一对螺栓22的从加强件安装面部19突出的轴部22a被插入并紧固到加强构件13的对应的螺栓孔14a、15a、16a和17a。
根据选择的实施例,加强构件13可以是具有均匀的闭合环状垂直截面的铝挤出成型体。具体地,加强构件13可具有大致中空筒形,该筒形的尺寸沿在前端面13a和后端面13b之间延伸的大致整个长度恒定,并且该前端面13a和后端面13b被固定到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
现在将说明根据选择的实施例的车门结构的优点。
因此,与带有突起的螺栓安装面可能损害沿弯曲方向的刚性的现有技术不同,选择的实施例通过维持加强构件13的刚性而防止了上述损害。
此外,可通过使用一对螺栓22和另一对螺栓22将内门加强构件13的前端面13a和后端面13b固定到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上,而将加强构件13安装在门主体11上。因此,这可提高门主体11的刚性。
而且,在上下安装部14、15、16和17被布置成接触和面对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的状态下,加强构件13的前后端面13a和13b可被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从车辆的前后侧夹在中间。
因此,由于加强构件13可以可靠地沿车辆的纵向B(即,前后方向)定位,所以不需要附加的安装夹具和其它安装工具和固定装置。
另外,由于设在各自的上和下安装部14、15、16和17中的螺栓孔14a、15a、16a和17a用作固定位置,所以不需要附加的用于加强构件13的安装部件。通过将螺栓22简单地插入和紧固到相应的螺栓孔中,加强构件13可被固定到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
在选择的实施例中,示出通过4个螺栓22将加强构件13固定到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然而,应当理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的那样,也可使用其它紧固机构而不偏离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具体地,可使用铆钉、螺钉、平头钉、扣件、焊接等代替螺栓22。
换句话说,门主体11的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在将加强构件13夹在中间的同时分别面对加强构件13的大致垂直切割的前后端面13a和13b,由此,可在车辆的纵向B(即,前后方向)上高精度地定位加强构件13。
此外,螺栓22的轴部22a可插入到加强件安装面部18和19的安装孔18a和19a中,以使轴部22a被紧固到设在加强构件13的前后端面13a和13b中的相对的螺栓孔14a和16a以及15a和17a。因此,加强构件13可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定位。
因此,即使在少量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四个螺栓22也允许实现高的安装精度。这使得由形成在上边缘部23a上的密封唇突出部23e和23e(图3)高精度地保持与提升型玻璃构件(即,窗玻璃)可滑动地接触的密封构件。
因此,与由于板之间的大量的接合位置而可能难以保证精度的现有技术形成对比,本公开的所选的实施例允许提升型玻璃构件的平滑的垂直移动。
此外,由于可在挤出成型工序中同时形成螺栓孔14a、15a、16a和17a,所以可在不需要附加的机床加工工序的情况下容易地形成这些螺栓孔。
如上所述,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在加强构件13的螺栓孔14a和16a之间延伸的内壁可部分地设有切口20,该切口可以通过在纵向B上局部地切掉螺栓孔14a和16a的周部而形成,并且可允许螺栓孔14a和16a的径向尺寸扩张。类似地,在加强构件13的螺栓孔15a和17a之间延伸的内壁可部分地设有切口21,该切口可以通过在纵向B上局部地切掉螺栓孔15a和17a的周部而形成,并且可允许螺栓孔15a和17a的径向尺寸扩张。
因此,即使螺栓孔14a、15a、16a和17a与螺栓22的轴部22a之间的配合稍紧,切口20和21也可以变形(沿着扩张切口宽度的方向)以允许螺栓孔14a、15a、16a和17a的径向扩张。因此,由于加强构件13不能显著地变形,因而可以维持加强构件13的刚性。
此外,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凸缘23包括被切削成与门主体11和内装饰构件的轮廓相应的形状的上边缘23a。因此,凸缘23可具有与门主体11的腰线区域的设计相应的形状,从而允许较大的成型灵活性。
此外,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可与加强构件13的其余部分同时地通过挤出成型形成螺栓孔14a、15a、16a和17a。另外,从加强构件13一体突出的凸缘23也可与加强构件13的其余部分同时形成。
在挤出成型工序之后,可根据门主体11的轮廓切削凸缘23的上边缘23a,使得上边缘23a与该轮廓一致。
因此,通过使用螺栓22可将加强构件13容易地安装在门主体11上,由此可提高门主体11的刚性。另外,尤其对于门主体11的腰线区域,可实现更大的成型灵活性,因而改进了门主体11的外表和外观。
虽然上文已经参考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本公开的权利要求中的主题不应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偏离公开的主题的范围的程度下允许进行设计变形和修改。
具体地,虽然上述实施例中的车门指的是前门,但所公开主题不应限于车辆的前门,而是可选择地包括车辆的后门和其它门以及组件。因此,只要车门包括纵向延长的内门加强构件,车门就不应在形状、数量和材料方面受到限制。
虽然上文将加强构件说明为铝挤出成型体,但应该理解,根据本公开的加强构件不应限于铝挤出成型体。类似地,加强构件可包括铝、镁、铍、钛或其合金。
此外,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可用2个、3个、或5个以上螺栓22来将加强构件13固定到门主体11。
在选择的实施例中,凸缘23可包括切削成与门主体11和内装饰构件的轮廓一致的形状的上边缘23a。具体地,在挤出成型工序之后,上边缘23a可被切削成使部分23b和23c具有不同的高度尺寸h 1和h2。或者,在挤出成型工序之后,可使凸缘23相对于挤出件的轴线方向弯曲,以成型为与门主体11、内饰构件或提升型玻璃(即,车窗)构件的轮廓一致的形状。
虽然以有限数目的实施例提出本公开,但是从本公开中受益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想出其它的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实施例。因此,本公开的范围应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6月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152334和2007年12月21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329775的优先权。这两个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16)

1.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
加强构件,其在纵向上沿着外门板的内侧延伸;
其中,所述加强构件包括:
挤出成型体;以及
前端面和后端面,该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被构造成抵接所述外门板内侧的前后安装部,
所述加强构件被构造成在纵向上被紧固到所述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固定部包括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包括大致环状的闭合截面,其中,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加强构件的所述环状的闭合截面的周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包括所述螺栓孔的内壁的局部设有在纵向上延伸的切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构件包括从该加强构件向外突出的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包括被切削成与所述外门板的轮廓对应的形状的上边缘。
7.一种构造车门结构的方法,其包括,
沿着纵向挤出加强构件;
将被挤出的所述加强构件设置在被固定于外门板的内侧的安装部之间,其中,所述安装部被构造成抵接位于所述加强构件的前端和后端处的固定部;
利用延伸到所述固定部的螺栓孔中的螺栓将所述加强构件紧固到所述安装部;以及
与挤出所述加强构件同时地形成所述螺栓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沿着所述螺栓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纵向切口,其中,所述纵向切口被构造成当所述加强构件被紧固到所述安装部时允许所述螺栓孔径向扩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形成所述加强构件的与所述外门板的轮廓对应的上凸缘。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沿着挤出的所述加强构件的环状截面的周部设置所述螺栓孔。
11.一种车门结构,其包括:
加强装置,其在车辆的纵向上沿着外门板的内侧延伸;
所述加强装置包括:
主体;和
前端面和后端面,均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被构造成抵接所述外门板的内侧的前后安装装置;
所述加强装置被构造成在纵向上被紧固到所述安装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螺栓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包括基本环状的闭合截面,其中,所述螺栓孔位于该环状的闭合横截面的周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包括所述螺栓孔的内壁的局部设有沿纵向延伸的切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包括从该加强装置向外突出的凸缘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装置包括被切削成与所述外门板的轮廓对应的形状的上边缘。
CNA2008101086004A 2007-06-08 2008-06-05 车门结构 Pending CN1013195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2334 2007-06-08
JP2007152334 2007-06-08
JP2007329775 2007-12-21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4631.1A Division CN103225472B (zh) 2007-06-08 2008-06-05 车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9591A true CN101319591A (zh) 2008-12-10

Family

ID=401798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086004A Pending CN101319591A (zh) 2007-06-08 2008-06-05 车门结构
CN201310084631.1A Active CN103225472B (zh) 2007-06-08 2008-06-05 车门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84631.1A Active CN103225472B (zh) 2007-06-08 2008-06-05 车门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63098B2 (zh)
CN (2) CN1013195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4053A (zh) * 2019-06-25 2020-12-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35033B1 (fr) * 2015-04-16 2017-04-07 Renault Sas Structure de porte avec un element de fermeture locale de la section du profile de renfort de bandeau
JP6269698B2 (ja) * 2016-02-19 2018-01-3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58970A (en) * 1953-05-18 1956-10-10 Jacob Merle Gwynne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metal frames for windows and the like
JPH0483818U (zh) * 1990-11-29 1992-07-21
JPH06183266A (ja) * 1992-12-18 1994-07-05 Nissan Motor Co Ltd ドア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H0672714U (ja) * 1993-03-29 1994-10-11 日産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
JPH1016566A (ja) * 1996-07-04 1998-01-2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US6135537A (en) * 1997-12-22 2000-10-24 Chrysler Corporation Reinforced vehicle door assembly
US6020039A (en) * 1998-04-21 2000-02-01 Inland Steel Company Automobile door impact beam
JP2002012108A (ja) * 2000-07-03 2002-01-15 Nippon Light Metal Co Ltd 衝撃吸収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ンパステイ
DE10038200B4 (de) * 2000-08-04 2014-05-08 Volkswagen Ag Fensterdichtung zur Anbringung an einer Kraftfahrzeugtüre
FR2818227B1 (fr) * 2000-12-19 2003-03-28 Renault Por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vec systeme de retenue de bandeau
JP3818856B2 (ja) * 2001-01-29 2006-09-06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のベルトライン補強構造
JP3948214B2 (ja) * 2001-02-21 2007-07-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ドアの内部構造
JP3912095B2 (ja) * 2001-12-11 2007-05-0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構造およびドア組付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4053A (zh) * 2019-06-25 2020-12-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
CN112124053B (zh) * 2019-06-25 2023-04-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25472A (zh) 2013-07-31
JP2009012745A (ja) 2009-01-22
CN103225472B (zh) 2015-04-01
JP5163098B2 (ja) 2013-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6723A (zh) 窗板支撑结构
JP2007090987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2008184092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39392B2 (ja) 車両用内装部材
CN101319591A (zh) 车门结构
CN100592989C (zh) 玻璃滑槽
JP2008149739A (ja) ガラスラン
JP5802159B2 (ja) 自動車用ルーフ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1030755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4924894B2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07091010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2004243594A (ja) 発泡体付き成形部材
JP7403399B2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JP2008105530A (ja) ドアウエザストリップ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52977A (ja) 自動車用ウエザストリップ
JP2017210048A (ja) 自動車ドア用グラスラン
JP4370574B2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JP2001301542A (ja) 自動車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JP3714134B2 (ja) ガラスランの組付構造
JP2007091009A (ja) 自動車用ガラスラン
CN219277418U (zh) 侧围饰板总成
CN218805630U (zh) 一种b柱总成及车辆
JP2019034594A (ja) 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
JP3611482B2 (ja) 車両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の空調エアダクト構造
JP2006168588A (ja) 自動車用のシー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