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8700A -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8700A
CN101318700A CNA2008100484184A CN200810048418A CN101318700A CN 101318700 A CN101318700 A CN 101318700A CN A2008100484184 A CNA2008100484184 A CN A2008100484184A CN 200810048418 A CN200810048418 A CN 200810048418A CN 101318700 A CN101318700 A CN 101318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smuth
bismuth vanadate
solution
deionized water
vana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4841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8700B (zh
Inventor
彭天右
柯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WHU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WHU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WHU
Priority to CN20081004841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18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18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8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8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87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含铋化合物和含钒化合物分别溶解在硝酸中,混合后按铋∶钒∶硝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1∶2.5∶0.025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磁力搅拌1~2小时形成钒酸铋的前驱体,将钒酸铋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80~200℃水热处理70~75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进行离子置换后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液洗涤3~5次,70~90℃干燥,即得到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颗粒的钒酸铋粉体。本发明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制得的钒酸铋粉体颗粒较均匀,表面积较大,具有可见光响应好和光催化活性高的特点,适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和光催化产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日趋增多,人类正面临源短缺的挑战。与此同时,环境的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因此,开发洁净的新能源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光催化技术能够直接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为洁净的氢能,将有机污染物完全氧化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毒无害的无机盐,因而具有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的潜能。
在光催化领域,TiO2因具有低成本,高化学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等特点而成为使用最多的光催化剂。然而TiO2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非常有限,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从调控半导体的能带结构出发,人们设计了许多新型的具有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如:Bi2WO6,InVO4,BaIn2O4,SrCrO4等。BiVO4是其中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新型光催化剂,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BiVO4的性质强烈依赖于其晶体结构,主要有3种不同的晶型,分别为四方晶系白钨矿型、四方晶系硅酸锆型和单斜晶系变形白钨矿型。其中,单斜晶系白钨矿型BiVO4被认为是带隙最小,具有很好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
据文献报导BiVO4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法,将钒、铋氧化物或是相应的能分解成氧化物的盐相互混合,在600~900℃下煅烧。固相合成法简单常规,但是制备时较高的温度会导致钒、铋的缺陷,从而形成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中心[Mater.Res.Bull.1979,14,1571]。沉淀法,将铋的硝酸盐溶液或氯化物与钒酸盐溶液混合产生BiVO4沉淀[Chem.Mater.2001,13,4624]。溶液法制得的BiVO4一般是光催化活性较低的四方晶系,不适应用于光催化反应。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利用钒和铋的金属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产生BiVO4。金属有机物热分解法要求的反应物特殊,反应条件复杂,不适应用于工业生产[Mater.Res.Bull.1992,27,823]。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钒酸铋(BiVO4)粉体及其制备方法,用水热法实现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钒酸铋粉体的选择性合成,该粉体的颗粒较均匀,表面积较大,具有可见光响应好和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在表面活性剂的祛除上,本发明成功的运用离子交换法,避免了常规的高温煅烧法,使制备的颗粒有完美的晶体结构。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含铋化合物和含钒化合物分别溶解在0.5~1.0mol/L的硝酸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按铋∶钒∶硝酸的摩尔比为1∶1∶2.5,将含钒化合物的硝酸溶液滴加到含铋化合物的硝酸溶液中,磁力搅拌1~3小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到6~7,磁力搅拌1~2小时,然后按铋∶钒∶硝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加入CTAB溶液,磁力搅拌1~2小时形成钒酸铋的前驱体,将钒酸铋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80~200℃水热处理70~75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液洗涤3~5次,于70~90℃下干燥即得所需钒酸铋粉体。
上述含铋的化合物为硝酸铋或氯化铋,含钒的化合物为偏钒酸铵或钒酸钠。
上述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的的摩尔比为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氯化钠=1∶1∶0.1~0.2。离子置换后,离心分离,用摩尔比为1∶1的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液洗涤3~5次,70~90℃干燥即得所需产物钒酸铋粉体。
调节水热处理温度在80~200℃,可以选择性地合成微球状或微片状钒酸铋粉体。水热温度在80~160℃获得具有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混合结构的微球状钒酸铋;水热温度为200℃时获得具有单斜晶系结构的微片状钒酸铋;调节水热温度在160~200℃之间获得微球状和微片状的钒酸铋。所得微球状钒酸铋具有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微球直径为5~12微米;微片状钒酸铋为单斜晶系,微片厚度为200~500纳米。制得的钒酸铋粉体的最大吸收带边为540~550纳米。
本发明以表面活性剂为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和离子交换法控制合成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钒酸铋粉体,不需要高温高压条件,具有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等优点。使用此法可控制合成直径为5~12微米的钒酸铋微球和/或片层厚度为200~500纳米的钒酸铋微米片粉体。产品粒径微球性或片状形貌较明显,比表面积较大,可见光吸收率高。本发明制得的钒酸铋粉体在除臭、杀菌、光解水产氧、光催化分解液相或气相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有较高的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航空航天、军工及高新科技领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原材料来源广、生产条件温和、能耗和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2.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模板作用,通过调节水热温度实现钒酸铋粉体的形貌、粒径的局部可控性。
3.产品具有明显的微球性或片状结构,可见光吸收率高,比表面积较大和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引染行业、航空航天、军工及高新科技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产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产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产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4所得产品在80℃(a)、120℃(b)、160℃(c)和200℃(d)水热反应所得产品的漫反射吸收光谱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至4所得产品在80℃(a)、120℃(b)、160℃(c)和200℃(d)水热所得产品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情况。实验条件为0.10g的粉体分散到100mL的0.05M的Fe(NO3)3溶液,可见光光照下(λ≥420nm)连续搅拌,所得气体通过气相色谱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通过以下步骤制取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钒酸铋粉体:将含铋化合物和含钒化合物分别溶解在0.5~1.0mol/L的硝酸中,搅拌至完全溶解;按铋∶钒∶硝酸的摩尔比为1∶1∶2.5,将含钒化合物的硝酸溶液滴加到含铋化合物的硝酸溶液中,磁力搅拌1~3小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到6~7,磁力搅拌1~2小时,然后按铋∶钒∶硝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加入CTAB溶液,磁力搅拌1~2小时形成钒酸铋的前驱体,将钒酸铋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80~200℃水热处理70~75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氯化钠=1∶1∶0.1~0.2),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摩尔比为1∶1)的混合液洗涤3~5次,于70~90℃下干燥即得所需得钒酸铋粉体产物。该钒酸铋粉体为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颗粒,微球状钒酸铋为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微球直径为5~12微米,微片状钒酸铋为单斜晶系,微片厚度为200~500纳米;钒酸铋粉体的最大吸收带边为540~550纳米。
其中含铋的化合物为硝酸铋或氯化铋,含钒的化合物为偏钒酸铵或钒酸钠。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称取适量Bi(NO3)3·5H2O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称取适量NH4VO3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红棕色的溶液。按铋∶钒∶硝酸摩尔比为1∶1∶2.5将含NH4VO3的HNO3溶液滴加到含Bi(NO3)3的HNO3溶液中,磁力搅拌2小时后,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并出现黄色沉淀。用氨水调节上述溶液的pH到6.5,磁力搅拌2小时;按铋∶钒∶硝酸∶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向上述黄色溶液中加入CTAB,磁力搅拌2小时,形成BiVO4的前驱体。将BiVO4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80℃水热处理72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氯化钠=1∶1∶0.1~0.2),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摩尔比为1∶1)的混合液洗涤所得沉淀3次,80℃干燥,即获得所需的产物钒酸铋粉体。
所得产物为具有15.2%单斜晶系和84.8%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其粒子形貌见图1。粒子分布较均匀,呈球形,有较多的不规则小颗粒共存,球径范围为5~10μm,平均球径为6μm;图5中的曲线a为所得产品的漫反射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带边为540nm;图6中的曲线a为所得产品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情况,光照5h后,产氧量为655μmol,说明产物具有较高的光催化产氧活性。该钒酸铋粉体在除臭、杀菌、光解水产氧、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航空航天、军工及高新科技领域。
实施例2:称取适量Bi(NO3)3·5H2O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称取适量NH4VO3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红棕色的溶液。按铋∶钒∶硝酸摩尔比为1∶1∶2.5将含NH4VO3的HNO3溶液滴加到含Bi(NO3)3的HNO3溶液中,磁力搅拌2小时后,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并出现黄色沉淀。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到6.5,磁力搅拌2小时;按铋∶钒∶硝酸∶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向上述黄色溶液中加入CTAB,磁力搅拌2小时,形成BiVO4的前驱体。将BiVO4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120℃水热处理72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摩尔比为1∶1)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次,80℃干燥,即得所需的钒酸铋粉体。
所得产物为具有18.1%单斜晶系和81.9%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其粒子形貌见图2。粒子分布较均匀,呈球形,有不规则小颗粒共存。球径范围为6.2~11μm,平均球径为9.2μm;图5中的曲线b为所得产品的漫反射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带边为544nm,图6中的曲线b为所得产品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情况,光照5h后,产氧量约为1105μmol,说明产物具有高光催化产氧活性。该钒酸铋粉体在除臭、杀菌、光解水产氧、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航空航天、军工及高新科技领域。
实施例3:称取适量Bi(NO3)3·5H2O溶解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称取适量NH4VO3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红棕色的溶液;按铋∶钒∶硝酸摩尔比为1∶1∶2.5将含NH4VO3的HNO3溶液滴加到含Bi(NO3)3的HNO3溶液中,磁力搅拌2小时后,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并出现黄色沉淀。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到6.5,磁力搅拌2小时;按铋∶钒∶硝酸∶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向上述黄色溶液中加入CTAB,磁力搅拌2小时,形成BiVO4的前驱体。将BiVO4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160℃水热处理72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摩尔比为1∶1)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次,80℃干燥,即得所需的钒酸铋粉体。
所得产物为具有21.3%单斜晶系和78.7%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其粒子形貌见图3。粒子分布较均匀,呈球形,有较少的不规则小颗粒共存。球径范围为7.5~12μm,平均球径为10.2μm;图5中的曲线c为所得产品的漫反射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带边为546nm,图6中的曲线c为所得产品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情况,光照5h后,产氧量约为1261μmol,说明随着水热温度的提高,产物中单斜晶系的含量增大,光催化产氧活性提高。
实施例4:称取适量Bi(NO3)3·5H2O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称取适量NH4VO3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红棕色的溶液。按铋∶钒∶硝酸摩尔比为1∶1∶2.5将含NH4VO3的HNO3溶液滴加到含Bi(NO3)3的HNO3溶液中,磁力搅拌2小时后,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并出现黄色沉淀。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到6.5,磁力搅拌2小时;按铋∶钒∶硝酸∶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向上述黄色溶液中加入CTAB,磁力搅拌2小时,形成BiVO4的前驱体。将BiVO4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200℃水热处理72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摩尔比为1∶1)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次,80℃干燥,即得所需的钒酸铋粉体。
所得产物为单斜晶系,其粒子形貌见图4。产品为层状堆积的片状结构,分布较范围较宽,片层厚度为200~500nm;图5中的曲线d为所得产品的漫反射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带边为549nm,图6中的曲线d为所得产品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情况,光照5h后,产氧量约为1467μmol,说明单斜晶系的光催化产氧活性更高。该钒酸铋粉体在除臭、杀菌、光解水产氧、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航空航天、军工及高新科技领域。
实施例5:称取适量BiCl3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称取适量NH4VO3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红棕色的溶液;按铋∶钒∶硝酸摩尔比为1∶1∶2.5将含NH4VO3的HNO3溶液滴加到含BiCl3的HNO3溶液中,磁力搅拌2小时后,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并出现黄色沉淀。用氨水调节上述溶液的pH到6.5,磁力搅拌2小时;按铋∶钒∶硝酸∶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向上述黄色溶液中加入CTAB,磁力搅拌2小时,形成BiVO4的前驱体。将BiVO4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80℃水热处理72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摩尔比为1∶1)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次,80℃干燥,即得所需的钒酸铋粉体。
所得产物为具有17.6%单斜晶系和82.4%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球径范围为5~10μm,平均球径为7μm;所得产品的漫反射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带边为541nm,所得产品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情况为光照5h后,产氧量约为687μmol,说明产物具有较高的光催化产氧活性。
实施例6:称取适量Bi(NO3)3·5H2O溶于1mol/L的HNO3溶液,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称取适量NaVO3溶于0.5mol/L的HNO3溶液,形成红棕色的溶液;按铋∶钒∶硝酸摩尔比为1∶1∶2.5将含NaVO3的HNO3溶液滴加到含Bi(NO3)3的HNO3溶液中,磁力搅拌2小时后,溶液由红棕色变为黄色,并出现黄色沉淀。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到6.5,磁力搅拌2小时;按铋∶钒∶硝酸∶CTAB的摩尔比为1∶1∶2.5∶0.025,向上述黄色溶液中加入CTAB,磁力搅拌2小时,形成BiVO4的前驱体。将BiVO4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120℃水热处理72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摩尔比为1∶1)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5次,80℃干燥,即得所需的钒酸铋粉体。
所得产物为具有19.9%单斜晶系和81.1%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粒子呈球形,有不规则小颗粒共存,球径范围为6.2~11μm,平均球径为10.2μm;所得产品的漫反射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带边为545nm;所得产品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氧情况为光照5h后产氧量约为1089μmol,说明产物具有高光催化产氧活性。
通过实施例以及大量的实验发现,80℃、120℃和160℃水热合成的BiVO4粉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主要为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的混合峰,且未发现任何其他型体的特征衍射峰。200℃水热合成的BiVO4的主要衍射峰为:28.9°(121),18.6°(011),19.0°(110)和15.1°(020)是单斜晶系钒酸铋的特征峰,且未发现任何其它型体的特征衍射峰,晶相纯度较高。调节水热温度在160~200℃之间获得共存的微球状钒酸铋和微片状钒酸铋,随着水热温度的升高,单斜晶系的含量逐步增加,吸收带边红移,可见光利用率和光催化产活性提高。这种高可见光催化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印染行业、航空航天、军工及高新科技领域中的除臭、杀菌、光解水产氧、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

Claims (7)

1.一种钒酸铋粉体,其特征在于:该钒酸铋粉体为微球状和/或微片状颗粒,微球状钒酸铋为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的混合结构,微球直径为5~12微米,微片状钒酸铋为单斜晶系,微片厚度为200~500纳米;钒酸铋粉体的最大吸收带边为540~550纳米。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钒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铋化合物和含钒化合物分别溶解在0.5~1.0mol/L的硝酸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按铋∶钒∶硝酸的摩尔比为1∶1∶2.5,将含钒化合物的硝酸溶液滴加到含铋化合物的硝酸溶液中,磁力搅拌1~3小时,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到6~7,磁力搅拌1~2小时,然后按铋∶钒∶硝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为1∶1∶2.5∶0.025,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磁力搅拌1~2小时形成钒酸铋的前驱体,将钒酸铋的前驱体放入反应釜中,80~200℃水热处理70~75小时,冷却后离心分离,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进行离子置换后,离心分离,最后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液洗涤3~5次,于70~90℃下干燥,即得所需产物钒酸铋粉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钒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铋的化合物为硝酸铋或氯化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钒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含钒的化合物为偏钒酸铵或钒酸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钒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水热温度在80~160℃获得具有单斜晶系和正交晶系混合结构的微球状钒酸铋;调节水热温度为200℃时获得具有单斜晶系结构的微片状钒酸铋,调节水热温度在160~200℃之间获得微球状和微片状的钒酸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钒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直至完全浸没样品进行离子置换,其中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饱和氯化钠的摩尔比为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氯化钠=1∶1∶0.1~0.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钒酸铋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混合液洗涤3~5次,混合液中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摩尔比为1∶1。
CN2008100484184A 2008-07-16 2008-07-16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8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84184A CN101318700B (zh) 2008-07-16 2008-07-16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84184A CN101318700B (zh) 2008-07-16 2008-07-16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8700A true CN101318700A (zh) 2008-12-10
CN101318700B CN101318700B (zh) 2010-11-10

Family

ID=40179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841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8700B (zh) 2008-07-16 2008-07-16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18700B (zh)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11040A (zh) * 2010-04-09 2010-08-25 青岛大学 具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的表面疏水性钒酸铋的合成方法
CN101717116B (zh) * 2009-12-18 2011-05-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花状BiVO4的表面活性剂辅助醇-水热法
CN101746824B (zh) * 2009-12-18 2011-05-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辅助的制备空心球状多孔BiVO4的方法
CN101786023B (zh) * 2010-02-12 2011-10-19 湖州师范学院 酞菁敏化钒酸铋纳米粉体的超声化学原位制备方法
CN102936042A (zh) * 2012-11-07 2013-02-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片状Bi7VO13 粉体的方法
CN103585884A (zh) * 2013-11-18 2014-02-19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铋掺杂的钒酸钇半导体用于光催化降解乙烯
CN104150534A (zh) * 2014-07-16 2014-11-19 河南师范大学 不同微观形貌钒酸铋可见光催化剂的仿生合成方法
CN104328479A (zh) * 2013-07-23 2015-02-04 吉林师范大学 利用丙三醇调制的水热过程合成(010)择优取向钒酸铋粉体的方法
TWI498158B (zh) * 2010-04-16 2015-09-01 Treibacher Ind Ag 用於廢氣之選擇性催化還原反應的觸媒組成物
CN106409527A (zh) * 2016-11-30 2017-02-15 湘潭大学 一种钒酸铋/炭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5249A (zh) * 2017-01-20 2017-05-31 西北师范大学 BiVO4纳米线的水热法制备工艺
CN106752234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自清洁性能的水下超疏油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01562A (zh) * 2017-10-31 2018-01-19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钒浸出液制备钒酸铋的方法
CN108043438A (zh) * 2017-11-09 2018-05-18 浙江裕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暗光及无光条件下可高效分解有机污染物的纳米光谱长效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14131A (zh) * 2018-02-02 2018-07-24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钒酸铋@钌-单宁酸配合物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25659A (zh) * 2018-04-20 2018-09-14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核桃青皮粗提液制备核壳型钒酸铋@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940315A (zh) * 2018-08-07 2018-12-0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用于杀菌纳米阵列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012738A (zh) * 2018-07-25 2018-12-18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钒铋氧化物分子筛的方法
CN109133168A (zh) * 2018-08-06 2019-01-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单斜相截断八面体钒酸铋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9133169A (zh) * 2018-09-17 2019-01-04 南京景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钒酸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69735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铋系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78304A (zh) * 2019-03-20 2019-05-21 广州大学 一种钒掺杂硫化铋纳米线晶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24532A (zh) * 2019-09-19 2019-12-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TiO2-BiVO4-石墨烯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7631A (zh) * 2019-12-25 2020-03-31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水热制备多面体状BiVO4微晶的方法
CN111790372A (zh) * 2020-07-29 2020-10-2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花生状钒酸铋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0788A (zh) * 2020-12-16 2021-03-1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钒酸铋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4570433A (zh) * 2022-03-21 2022-06-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废水杀菌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139849A (zh) * 2023-02-06 2023-05-23 河海大学 一种光催化产高价铁物种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CN116239148A (zh) * 2023-01-11 2023-06-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钒空位浓度差异的二维压电钒酸铋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7116B (zh) * 2009-12-18 2011-05-0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制备花状BiVO4的表面活性剂辅助醇-水热法
CN101746824B (zh) * 2009-12-18 2011-05-25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辅助的制备空心球状多孔BiVO4的方法
CN101786023B (zh) * 2010-02-12 2011-10-19 湖州师范学院 酞菁敏化钒酸铋纳米粉体的超声化学原位制备方法
CN101811040B (zh) * 2010-04-09 2013-04-03 青岛大学 具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的表面疏水性钒酸铋的合成方法
CN101811040A (zh) * 2010-04-09 2010-08-25 青岛大学 具有可见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的表面疏水性钒酸铋的合成方法
TWI498158B (zh) * 2010-04-16 2015-09-01 Treibacher Ind Ag 用於廢氣之選擇性催化還原反應的觸媒組成物
CN102936042A (zh) * 2012-11-07 2013-02-20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片状Bi7VO13 粉体的方法
CN102936042B (zh) * 2012-11-07 2014-10-01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微波水热法制备片状Bi7VO13粉体的方法
CN104328479B (zh) * 2013-07-23 2016-08-10 吉林师范大学 利用丙三醇调制的水热过程合成(010)择优取向钒酸铋粉体的方法
CN104328479A (zh) * 2013-07-23 2015-02-04 吉林师范大学 利用丙三醇调制的水热过程合成(010)择优取向钒酸铋粉体的方法
CN103585884A (zh) * 2013-11-18 2014-02-19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铋掺杂的钒酸钇半导体用于光催化降解乙烯
CN104150534B (zh) * 2014-07-16 2016-03-02 河南师范大学 不同微观形貌钒酸铋可见光催化剂的仿生合成方法
CN104150534A (zh) * 2014-07-16 2014-11-19 河南师范大学 不同微观形貌钒酸铋可见光催化剂的仿生合成方法
CN106409527A (zh) * 2016-11-30 2017-02-15 湘潭大学 一种钒酸铋/炭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2234B (zh) * 2016-12-29 2020-01-14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自清洁性能的水下超疏油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2234A (zh) * 2016-12-29 2017-05-31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具有自清洁性能的水下超疏油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45249A (zh) * 2017-01-20 2017-05-31 西北师范大学 BiVO4纳米线的水热法制备工艺
CN106745249B (zh) * 2017-01-20 2018-07-31 西北师范大学 BiVO4纳米线的水热法制备工艺
CN107601562A (zh) * 2017-10-31 2018-01-19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含钒浸出液制备钒酸铋的方法
CN108043438A (zh) * 2017-11-09 2018-05-18 浙江裕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暗光及无光条件下可高效分解有机污染物的纳米光谱长效媒,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14131A (zh) * 2018-02-02 2018-07-24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钒酸铋@钌-单宁酸配合物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525659A (zh) * 2018-04-20 2018-09-14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核桃青皮粗提液制备核壳型钒酸铋@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8525659B (zh) * 2018-04-20 2020-10-23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核桃青皮粗提液制备核壳型钒酸铋@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09012738A (zh) * 2018-07-25 2018-12-18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钒铋氧化物分子筛的方法
CN109012738B (zh) * 2018-07-25 2021-04-06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制备钒铋氧化物分子筛的方法
CN109133168A (zh) * 2018-08-06 2019-01-0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单斜相截断八面体钒酸铋晶体的制备方法
CN108940315A (zh) * 2018-08-07 2018-12-0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用于杀菌纳米阵列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8940315B (zh) * 2018-08-07 2021-03-16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一种用于杀菌纳米阵列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9133169A (zh) * 2018-09-17 2019-01-04 南京景铄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钒酸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569735A (zh) * 2018-11-29 2019-04-05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铋系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78304A (zh) * 2019-03-20 2019-05-21 广州大学 一种钒掺杂硫化铋纳米线晶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778304B (zh) * 2019-03-20 2020-07-31 广州大学 一种钒掺杂硫化铋纳米线晶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24532A (zh) * 2019-09-19 2019-12-3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TiO2-BiVO4-石墨烯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24532B (zh) * 2019-09-19 2021-08-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TiO2-BiVO4-石墨烯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7631A (zh) * 2019-12-25 2020-03-31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水热制备多面体状BiVO4微晶的方法
CN110937631B (zh) * 2019-12-25 2022-01-28 山东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水热制备多面体状BiVO4微晶的方法
CN111790372A (zh) * 2020-07-29 2020-10-2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花生状钒酸铋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20788A (zh) * 2020-12-16 2021-03-19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纳米钒酸铋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14570433A (zh) * 2022-03-21 2022-06-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废水杀菌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570433B (zh) * 2022-03-21 2023-11-2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废水杀菌的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239148A (zh) * 2023-01-11 2023-06-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钒空位浓度差异的二维压电钒酸铋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16239148B (zh) * 2023-01-11 2024-04-16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钒空位浓度差异的二维压电钒酸铋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CN116139849A (zh) * 2023-02-06 2023-05-23 河海大学 一种光催化产高价铁物种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8700B (zh) 201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8700B (zh) 一种钒酸铋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2854B (zh) 利用两步法制备具有光催化性能的复合型纳米Ag3PO4/TiO2材料及方法和应用
CN100444953C (zh) 一种水滑石/碳纳米管异质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11293B (zh) 一种氯氧化铋-钛酸铁铋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2645B (zh) 可见光响应型半导体光催化剂钒酸铋的制备方法
CN101214441B (zh) 一种钛铋铁系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84193A (zh) 一种五氧化二铌海胆状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光催化剂的应用
Xing et al. Facile one-pot synthesis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hierarchically structural BiVO 4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ang et al. Synthesis of spherical Bi2WO6 nanoparticles by a hydrothermal route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Abid et al. Synergism of Co/Na in BiVO 4 microstructures for visible-light driven degradation of toxic dyes in water
CN103480395A (zh) 一种核壳结构硫化铋@氧化铋复合物微球的制备与应用
Hailili et al. Morphology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CeTiO4 using molten salts an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CO2 reduction
CN104549375A (zh) 一种新颖复合光催化剂Bi2S3/BiOCl的合成及其应用
Prabhavathy et al. Visible light-induced Silver and Lanthanum co-doped BiVO4 nanoparticles for photocatalytic dy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CN111939949A (zh) 一种溴氧铋/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ou et al. Oxalic acid modified hexagonal ZnIn2S4 combined with bismuth oxychloride to fabricate a hierarchical dual Z-scheme heterojunction: Accelerating charge transfer to impro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Qu et al. A new visible-light-induced Z-scheme photocatalytic system: Er3+: Y3Al5O12/(MoS2/NiGa2O4)-(BiVO4/PdS) for refractory pollutant degradation with simultaneous hydrogen evolution
CN102274719A (zh) 一种可见光响应型纳米复合物粉体光触媒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864A (zh) 可见光活化的似砖型纳米铁酸铜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Yang et al. Hollow microspherical Bi 2 MoO 6/Zn–Ti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heterojunction for efficient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Song et al. Synthesis of different shapes ZnFe2O4–BiOCl nanocomposites for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in cyclohexanol
CN106219606A (zh) 一种纳米花球状Ag3VO4的制备方法
CN110038589A (zh) 一种具有双助催剂的光催化剂(Cu,Pd)-NiGa2O4/BiVO4及其应用
CN102380421B (zh) C12~c18烷基膦酸保护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71183B (zh) 一种铋/钨酸铋/四氧化三铁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30716